首页 【doc】春秋时期的晋国公族及其特点

【doc】春秋时期的晋国公族及其特点

举报
开通vip

【doc】春秋时期的晋国公族及其特点【doc】春秋时期的晋国公族及其特点 春秋时期的晋国公族及其特点 ? 读史札记? 春秋I/-3'朝的晋国公狡及其特点 杨秋梅 何谓"公族"?依据宗法分封制,公族是指君王的宗 法血统组织,即历代国君的直系后裔,这是公族的基本 义,涵盖的范围比较宽泛.同时,公族还是一个职官名, 自周初设置的职掌教训同族子弟的公族大夫,亦省日公 族,这是以其职掌对象之名来名其官.公族一词的两种 涵义,在其使用过程中,既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又相互 区别,各有所指.公族及其子弟的存在,是公族大夫职 官存在的前提和必要条件,没有公...

【doc】春秋时期的晋国公族及其特点
【doc】春秋时期的晋国公族及其特点 春秋时期的晋国公族及其特点 ? 读史札记? 春秋I/-3'朝的晋国公狡及其特点 杨秋梅 何谓"公族"?依据宗法分封制,公族是指君王的宗 法血统组织,即历代国君的直系后裔,这是公族的基本 义,涵盖的范围比较宽泛.同时,公族还是一个职官名, 自周初设置的职掌教训同族子弟的公族大夫,亦省日公 族,这是以其职掌对象之名来名其官.公族一词的两种 涵义,在其使用过程中,既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又相互 区别,各有所指.公族及其子弟的存在,是公族大夫职 官存在的前提和必要条件,没有公族,也就无所谓公族 大夫,故杜预在为"自是晋无公族"作注时云:"无公子, 故废公族之官."再从公族大夫职务的担当者来说,也 都是由公族成员来担任,同属于君王的宗法血统组织, "周公践祚,庶子之正于公族者,教之以孝弟睦友子爱, 明父子之义,长幼之序"?. 公族作为君王的宗法血统组织,是国君政权的血缘 靠山和社会基础,也是国君政权的中坚力量和坚强后 盾,因此,春秋诸侯列国都是以公室宗族近支作为政权 的主体,而晋国却反其道而行之,确立了与其他诸侯国 相异的"无公族"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无公族,不仅有悖于宗法制的原 则,而且也改变了国君政权的结构;不仅致使异姓异氏 宗族登上晋国的政治舞台,而且也使与国君宗亲关系较 远的旧公族得到擢拔重用.由于旧公族与国君血缘关 系的淡薄,使之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呈现出自己独有的特 色. 春秋初期,晋献公为了稳固君权,先后两次大规模 的诛灭公族,矛头的指向主要是曲沃代翼后的公室宗族 近支,并由此确立了"晋无公族",这是以后历代晋君恪 守不渝的一项政治原则,此后在史籍中再也没有发现过 晋公子被封爵赐邑的任何记载.清人顾栋高说:"盖世 卿为春秋列国之通弊,而晋以骊姬之乱,诅无蓄群公子, 故文公诸子孙,雍仕秦,乐仕陈,黑臀仕周,无在本国者. 惟悼公之弟杨干,与其子公子憋二人见传,终不闻其当 国秉政为卿.故通经无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晋公子来聘之事."?史籍以 及历代学者所说的"晋无公族",是指晋献公及之后的历 代晋君,为了加强君权,吸取了曲沃代翼的沉痛教训,要 消除对君权所形成的一切隐患,因而在国内只蓄留继承 君位的嗣子,除此之外的其他诸公子都必须出居他国, 不再被分封以官爵和采邑,把他们统统排斥于国家政权 之外.晋公子寄寓列国,在国内再也形不成新的公族集 团."无公族"防范和打击的主要对象是献公以后的国 君子弟,也就是说,这并不排除献公以上国君子弟后裔 的存在.献公以上历代国君子弟支系我们可称之为旧 公族或公族旧支,他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获得了重新 发展的机会,使之成为晋国的强宗大族,对晋国社会的 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考察献公以后的晋公族可从晋文公改革吏制中窥 探其粗貌.晋文公回国即位后,为了缓和国内矛盾,调 整了献公以来打击公室宗族的政策,启用了一批旧族. 《国语?晋语四》对晋文公时的人事安排作了一个概括: "公属百官,赋职任功.……昭旧族,爱亲戚,明贤良,尊 ,事苟老,礼宾旅,友故旧.胥,籍,狐,箕, 贵宠,赏功劳 栾,郁,柏,先,羊舌,董,韩,蹇掌近官.诸姬之良,掌其 中官.异姓之能,掌其远官."在文公昭显重用的11 个旧族中,明确为晋之公族的有狐氏,栾氏,邰氏,羊舌 氏,韩氏.这些宗族也是以后晋国公族的显要支系. 狐氏,是晋国始封君的后裔.《国语?晋语四》:"狐 ?《左传?宣公二年》,《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 1980年版,第1867页. ?《礼记?文王世子》,《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 1980年版,第1407页. ?顾栋高:《春秋大事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卷23{春秋楚令尹论》,中 华书局1993年版,第1840页. ?《国语》卷1O《晋语四》,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版,第371页. 】】9 安徽史学2011年第3期 氏出自唐叔.狐姬,伯行之子也,实生重耳."?韦昭注: 伯行,狐突字.狐氏自重耳的外祖父狐突因女儿大戎狐 姬嫁晋献公之故而入仕晋国,为大夫.其子狐毛,狐偃 因从文公流亡有功,被庐之蔸兄弟二人共掌上军,分别 为上军将,佐,位列六卿.尤其是狐偃,足智多谋,有纳 襄王示义,伐原示信,菀于被庐示礼的三德,在文公的霸 业中起过重要作用.《吕氏春秋?当染》曰:"文公染于 咎犯"?,故霸诸侯,功名传于后世.狐毛之子狐溱为温 大夫.狐偃之子狐射姑,晋襄公时夷之蔸,被列为中军 佐,他与赵盾在立嗣君问题上矛盾尖锐,结果斗争失败, 逃归于戎狄之间,狐氏遂亡于晋. 栾氏,《左传?桓公二年》追述桓叔封曲沃时说"靖 侯之孙栾宾傅之"?.据孔颖达疏述《晋世家》,桓叔为 靖侯五世孙,栾宾为靖侯庶孙,则为桓叔之叔祖.栾宾 子栾共叔,名成,晋哀侯时为大夫,晋武公伐翼时被俘, 以上卿之职诱之降曲沃,共叔辞而死之,因有令名.栾 共叔子栾枝,文公返晋时为内应,是文公的开国功臣之 一 ,被庐之蔸被任为下军将.城濮之战诱敌又建新功. 栾枝子栾盾,晋灵公时为下军将.栾盾子栾书,晋景公 三年为下军佐,景公十一年为下军将,景公十三年为中 军将,是景公,厉公,悼公三朝正卿,杀厉公立悼公,权倾 一 时.栾书子栾魇被悼公命为公族大夫,悼公九年,迁 为下军将.栾魇子栾盈,平公时为公族大夫,父死袭爵 进入卿列,为下军佐.平公八年,因与范氏的矛盾,除栾 鲂突围逃到宋国之外,栾氏合族及其党羽全部被杀. 邵氏,《通志?氏族略》云:"晋之公族也.晋大夫邵 文子食邑于邵,世为晋卿,以邑为氏."《晋国史》日:祁 氏"出自晋献公以上的公旅,食邑于邵"?.邵氏"其族 氏渊源在现存文献中已无明载,但汉以来的姓氏着述考 证均定之为公族".骊姬之乱时,郁芮追随公子夷吾, 使夷吾奔梁,重赂秦穆公,才得以回国即位.晋文公时, 他伙同吕甥火烧公宫企图杀害文公,获罪被秦穆公诱 杀,邰氏中衰.被庐之蔸,作三军,谋元帅,文公纳赵衰 建议,使邵觳将中军,郁溱佐之.邵毂,邵溱之后不见于 史籍.文公晚年,因胥臣举荐,邵芮之子邵缺得以复出, 为下军大夫.襄公时被命为未有军行的散卿.灵公时, 将上军.成公时,因政绩卓着升迁为执政卿.邵缺子邵 克,邺之战为上军佐,不久代范武子为政,有章之战和伐 腐咎如之功.邰克有三子,在麻隧之战中,长子邵镝为 上军佐,次子邰至为新军佐(2),少子邵毅为御戎.鄢陵 之战,邵镝升为上军将,郁至,郁毅仍袭原职.其族弟邰 荤为新军将.郁氏势力的发展已达"五大夫三卿","其 富半公室,其家半三军"(8).邰氏在惠公至厉公这一很 长的时期内,除了在郁芮时有短暂的中衰之外,其他时 期一直是处于重要地位.邵氏族大势重,专横跋扈,外 120 欺诸侯,内凌大夫,直接威胁到公室的利益.厉公七年. 杀三邵,邵氏族灭. 祁氏,《通志?氏族略》云:"祁氏,姬姓,晋献侯四世 孙奚为晋大夫,食邑于祁,遂以为氏."《晋世家》称祁 氏为"晋之宗家"q9.《赵世家》云:"六卿以法诛公族祁 氏,羊舌氏099《魏世家》云:"晋宗室祁氏,羊舌氏."@ 祁奚,晋悼公时任中军尉之职.祁奚荐贤,"外举不弃 仇,内举不失亲"@,留下千古美名.祁奚子祁午,因父 举荐得以继父职,为中军尉.祁午子祁盈,因家臣通室, 而导致祁氏灭族. 羊舌氏,晋武公子伯侨为羊舌氏之祖@.伯侨为晋 武公庶子,伯侨之孙突为羊舌大夫,因其食邑于羊舌,故 以此为氏.羊舌突为晋献公的军尉,曾从太子申生伐东 山皋落氏.其子羊舌职,在晋景公时已步人仕途,参与 朝议.晋悼公时,被命为中军尉之佐.羊舌职有四子, 长子羊舌赤,次子羊舌胖(字叔向),三子羊舌鲋(字叔 鱼),四子羊舌虎@.羊舌赤因祁奚举荐继父职.叔向 为太子彪之傅,太子嗣位为平公后,叔向并为太傅,位至 上大夫,仅次于六卿.他在晋的政治生活中发挥过重要 ?《国语》卷10《晋语四》,第350页. ?陈奇猷:《吕氏春秋校释》卷2《当染》,学林出版 社1984年版,第95页. ?《左传?桓公二年》,第1744页. ??郑樵:《通志》卷27《氏族略》,中华书局1987 年版,第455页. ?李孟存,李尚师:《晋国史》,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 年版,第88页. ?彭邦本:《从曲沃代翼后的宗法组织看晋国社会 的宗法分封性质》,《中国史研究》1989年第4期. ?李孟存,李尚师:《晋国史》,第186页.杨伯峻认 为邵至非邻克之子,"据《左传》成公二年与十一年孔疏 引《世本》……邵至则是邻克的族侄".见杨伯峻:《春秋 左传注》,中华书局1981版,第805页. ?《国语》卷14《晋语八》,第480页. ?司马迁:《史记》卷39《晋世家》,中华书局1963 年版,第1684页. ?司马迁:《史记》卷43《赵世家》,第1786页. ?司马迁:《史记》卷44《魏世家》,第1837页.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襄公二十一年》,第1060 页. ?欧阳修等:《新唐书》卷7l下《宰相世系表》,中华 书局1975年版,第2346页. ?李孟存,李尚师:《晋国史》,第253页.《新唐 书?宰相世系表》还载有五子季夙,见第2346页. ? 春秋时期的晋国公族及其特点? 作用,曾随执政卿赵武参加第二次弭兵大会.在处理其 弟叔鱼的受贿问题时公正无私,为此受到孔子的好评: "叔向,古之遗直也.治国制刑,不隐于亲.三数叔鱼之 恶,不为末减.日义也夫,可谓直矣!平丘之会,数其贿 也,以宽卫国,晋不为暴.归鲁季孙,称其诈也,以宽鲁 国,晋不为虐.邢侯之狱,言其贪也,以正刑书,晋不为 颇.三言而除三恶,加三利.杀亲益荣,犹义也夫!" 羊舌氏四兄弟,晋平公初年,伴随着栾氏的厄运,首先灭 掉的是羊舌虎.晋昭公初年,叔鱼因受贿被杀.到晋顷 公时,唯叔向一门幸存.祁氏灭族时,六卿以杨食我(叔 向子)为祁氏党羽为由而同时捕杀之,羊舌氏遂告灭亡. 韩氏,《左传?桓公三年》杜注云:"韩万,庄伯弟 也."?《国语?晋语八》载韩宣子拜谢叔向时自称:"自 桓叔以下嘉吾子之赐."韦昭注:"桓叔,韩氏之祖曲沃桓 叔也.桓叔生子万,受韩以为大夫,是为韩万."?《韩世 家》索隐引《世本》亦云:"韩万是曲沃桓叔之子.""万生 赇伯,赇伯生定伯简,简生舆,舆生献子厥."则韩厥为韩 万之玄孙.韩氏乃是曲沃桓叔的后裔,当是桓庄之族 的幸存者.韩万为晋武公时的御戎,杀晋哀公并翼有 功.韩氏的真正兴盛是从韩厥开始的.晋灵公时,由于 赵盾的举荐韩厥出任司马之职,首次现于河曲之役,扬 名于章之战.晋景公时将新中军,力排众议,使景公迁 都于新田.厉公时将下军,悼公时为正卿,在悼公复霸 的宏伟业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韩厥告老归政时,长子 无忌因有疾不能袭父爵而为公族大夫,次子韩起袭父爵 为卿,他在平公晚期和昭公,顷公时期执政长达26年之 久.经韩厥,韩起父子两代的苦心经营,由此奠定了韩 氏家族在晋的地位和发展,使之成为三家分晋中之一 家. 上述各宗族构成了晋献公以后即"晋无公族"形成 以后的晋公族主体.他们是公族的显赫支系,在公室中 担任重要职务,在晋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中发挥了 巨大作用.除了这些显支之外,还有其他一些位轻权 微,名不见经传的支系旧族. 在春秋时期晋国社会中发挥过巨大作用的公族旧 支,由于他们与国君血缘关系的疏远,使之在其发展的 过程中呈现出自己独有的特点. 一 ,春秋时期的晋公族都是出自晋献公以上历代国 君子弟之支系.这一特点的形成是由晋献公在"尽逐群 公子"之后,"诅无蓄群公子"而导致的,以后历代晋君都 恪守"无公族"这一原则,严格排斥其子弟于国家政权之 外,国君的诸公子,除嗣子之外统统都得出居他国.虽 然,《左传?襄公三年》载有鸡泽之会时晋悼公之弟杨干 乱行之事?,这可能意味着此项政策有所松动,晋公子 可以留居国内,但终未见过晋公子被分封以官爵采邑的 任何记载."无公族"致使晋国的政权结构发生了根本 性的变化,晋公子寄寓列国,使得国君系统的血缘纽带 被斩断,致使君权以下的卿大夫各职不能得到近亲宗室 子弟的补充,而只能从异姓,异氏和同国君血缘关系较 为疏远的旧公族中去选拔.因而这些旧公族于沦落多 年之后,又被重新启用.晋公族在献公以后的很长时期 内都保持了庞大的组织和力量,但无一是献公以后的国 君子弟. 二,旧公族被赐爵封邑,同异姓异氏一样,所依据的 主要原则不是宗法血缘关系,而是个人的才能和功绩. "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 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是以民服其上,而 下无觊觎."这是晋人师服对宗法分封理论与实践的 概括和总结.这种分封是依据血缘关系的亲疏而层层 展开的,而晋无蓄群公子,使晋侯所立之家只能是异姓 异氏或公族旧支.这些异姓异氏和公族旧支,或与晋君 根本就没有血缘关系,或与晋君的血缘关系早己疏远, 因而他们不能像国君宗室子弟那样,只须凭借血缘关系 就可封地赐爵,而只能依靠自己的努力,以真才实干获 取高官厚禄.国君选拔人才也不能再用血缘关系的近 疏为标准,而只能选贤任能. 这也就是说,这些旧公族被启用之时,同异姓异氏 相比并没有宗法关系上的绝对优势.宗法分封是以血 缘关系为基础的,从来都是由近及远,嫡庶有别.上述 旧公族基本上都属于翼之大宗,而晋献公以后的晋君是 属于曲沃的小宗,他们之间的血缘关系早巳疏远,根本 不可能依据宗法关系对这些公族旧支进行再分封;而且 这些旧支被封之时,其先祖由于曲沃代翼的成功而随同 晋国的大宗一起沦落,有的沦为庶人,有的出居他国,对 晋的政治已不起多大作用,因而他们也不存在宗法袭爵 之优势.这些公族旧支之所以被以后历代晋君所重用, 除了他们的才能和功绩之外,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晋君 为了防止小宗篡权的历史重演,依然把宗室近亲子弟作 为打击的重点对象,而公族旧支正因为他们与国君血缘 关系的疏远,在国君眼里,他们同异姓异氏一样,没有宗 页.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昭公十五年》,第t367 ?《左传?桓公三年》,第1746页. ?《国语》卷l4《晋语八》,第481页. (司马迁:《史记》卷45《韩世家》,第1865页.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襄公三年》,第928页.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桓公二年》,第94页. 121 安徽史学2011年第3期 法上的特殊权力,不至于形成"桓庄之族僵"的局面,所 以把公族旧支和异姓异氏宗族一并重用. 晋文公时,虽然"昭旧族,爱亲戚",但他所重用之人 都是"诸姬之良".狐氏虽出自唐叔,狐突人仕为晋大 夫,是因女儿嫁于献公之故,狐毛,狐偃兄弟,被庐之蔸 共掌上军,是因从文公流亡有功.《史记?晋世家》记文 公一即位就"赏从亡者及功臣,大者封邑,小者尊爵". 栾枝被命为下军将,是因"栾枝贞慎"(2).郁毂为晋第一 任执政卿,因其"说礼,乐而敦诗,书"?,"守学弥悖"?. 邵缺因夫妻"敬,相待如宾"被胥臣举荐,"敬,德之聚也. 能敬必有德.德以治民,君请用之"?,文公不计"其父 有罪",命之为下军大夫.襄公以胥臣举荐邵缺有功而 把先茅之县赏赐给胥臣.由于郁缺的才干,地位一再上 升,由下军大夫,散卿,上军将升为中军帅,成为晋国的 执政卿.祁午因父亲的举荐得以继父职为中军尉,但这 是在先举荐他的仇人解狐,而解狐未上任就去世的情况 下才继任的,并不是袭父职.羊舌职被命为中军尉之 佐,是因其"聪敏肃给"?,"其三十也,为晋中军尉,勇以 喜仁"?.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他们虽然是公族旧支, 但是提拔,任用他们,主要是因为他们有功,有德或有 才. 虽然晋君在分封公族旧支时所依据的主要原则是 功绩和才能,但尊尊亲亲的宗法因素并未完全排除,如 文公的用人宗旨是"明贤良","赏功劳","举善援能", 但在昭显重用贵族时是姬姓,异姓有别,使"诸姬之良, 掌其中官.异姓之能,掌其远官".在宗法制度还占统 治地位的春秋时代,他们不可能彻底抛弃宗法观念和血 缘情感,在尚贤,尚能,尚功的基础上,砝码还是稍稍倾 斜于公族旧支. 在宗法分封占据主导地位的春秋时代,晋国由于特 殊缘由所实施的"无公族"制度,只能是对"诸侯立家" 这一比较高的宗法分封层次实施破坏,它不能也不可能 全面彻底地废除宗法分封,无论是旧公族还是异姓异氏 卿大夫,他们一旦被封爵赐邑,就会在本宗族内继续封 爵赐邑,使得宗法分封在卿大夫阶层以下得以延续. 三,与公室关系的离合,晋公族同异姓异氏卿大夫 一 样,都是以其政治利益来决定的.公族是君王的宗法 血统组织,是历代国君的直系后裔."在宗法分封制下, 公族是诸侯国内社会地位最高,实力最强的宗法集团, 是国君和公室赖以雄踞全社会之上的最重要的血缘靠 山和社会基础,在政治上世袭最显要的官爵,经济上世 袭占有最为众多的封地和人口,军事上则构成诸侯军队 的主力和中坚."?由于公族和公室之间的血亲关系才 使公族享有如此崇高的地位,所以在宗法制度保存比较 好的国家,像鲁,卫,郑,宋等国,"不管事实上的斗争如 】22 何激烈残酷,但却有一个占统治地位的价值观念在积极 协调,平衡公室与公族之间的关系.西周宗法伦理传统 在这些地区有深刻的影响."但春秋时期的晋国公族, 虽然仍属于晋君的宗法系统,且与晋君保持着同姓宗法 庙属之亲,但毕竟血缘关系已经疏远,因而他们与公室 之间的政治隶属关系,君臣关系就凸显出来.晋君以其 特有的价值观念决定了他们的再度沉浮,相应地,他们 也以政治上的取向来决定与公室的离合,公族和公室已 不是宗法血缘集团而是政治上的合作伙伴.公族这个 名称,已不再具有号召力和凝聚力,他们从自家利益出 发,根据自己的需要来决定其政治取向. 这些旧族在启用之初,势单力薄,发展程度低下,为 了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有利条件,他们感谢国君的知遇之 恩,与公室同心同德,密切配合,为晋国的发展和强大做 出了突出的贡献.如在城濮之战中,晋公族作为中军的 主力,以少胜多,为晋文公一战而霸立下了汗马功劳. 随着晋国图强称霸和军事扩张的需要,不仅使这些公族 势力大为膨胀,出现一门数卿,数大夫的局面,而且也促 使他们形成了独立发展的自由意识和能力.他们不再 依赖于公室,也不再受制于公室,而是从自己的利益出 发,根据自己的需要,时而与公室联合,时而与公室背 离,侵夺公室的利益,甚至还会废立国君.公族与公族 之间,并没有因为是同宗共祖而结成稳固的统一战线. 公族和异姓之间,也没有因宗族不同而分成两大阵营, 他们根据自己的利益,随时都在寻找或更换伙伴. 郁氏是比较强盛的公族旧支,被庐之蔸,赵衰把中 军将让于郁觳,邵氏家族对赵氏感恩不尽,一直是赵氏 的同党.下宫之役,赵氏危难,邵氏兄弟望风使舵,不仅 不帮助赵氏,反而背叛赵氏,与赵氏的政敌栾氏一起诬 陷赵氏.赵氏中衰,晋国大政转入栾氏手中,邵氏与栾 氏结党,使邵氏的势力得以继续发展,以至发展到"五大 ?司马迁:《史记》卷39(晋世家》,第1662页. ??《国语》卷lO(晋语四》,第382页.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僖公二十七年》,第445 页.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僖公三十三年》,第501 页. ?《国语》卷13《晋语七》,第435页. ?赵善诒:《说苑疏证》卷1l《善说》,华东师范大学 出版社1985年版,第322页. ?彭邦本:《从曲沃代翼后的宗法组织看晋国社会 的宗法分封性质》,《中国史研究》1989年第4期. ?钱杭:《春秋时期晋国的宗政关系》,《华东师范大 学》1989年第6期. ? 春秋时期的晋国公族及其特点? 夫三卿"的地步,已远远地超过了执政的栾氏.邵氏族 大势重,骄横肆虐,上欺公室,下凌大夫,对晋公室,对执 政的栾氏都形成了巨大的威胁.因此,消灭邵氏,势在 必行,晋厉公在栾氏的帮助下,利用他的三个宠臣及时 地袭杀了三邵,尽夺其食邑.郁氏的灭亡是邵氏与公 室,郁氏与栾氏,郁氏与其他卿大夫之间矛盾交互作用 的结果,这 说明 关于失联党员情况说明岗位说明总经理岗位说明书会计岗位说明书行政主管岗位说明书 公族的政治利益是高于宗族利益的. 栾氏也是公族中比较强盛的一支,栾书是景,厉,悼 三朝的正卿,权大势重.他因厉公的三个宠臣劫持自己 而集仇于厉公,成功地发动政变,杀死了厉公,拥立悼 公.他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随意废立国君,可见他的权 势与专横,因而栾氏树敌亦甚多,使之很快成为列卿兼 并中的牺牲者.晋平公以后,公室衰微,卿大夫专权. 卿大夫对争霸这种落后的政治形势已不再感兴趣,他们 所关心的只是如何扩大自己的势力,以至于在向公室夺 权的斗争中,在卿大夫的兼并中立于不败之地,因而,卿 大夫之间的大兼并就成为晋国后期非常突出的一个社 会现象.栾氏之所以成为列卿兼并的首要对象,是因为 从栾书之后,栾氏的势力在逐渐走下坡路,在这种情况 下,与栾氏结怨较深的赵,范,中行,知,韩组成了强大的 倒栾阵营.栾氏的灭亡,是列卿兼并的必然结果,是向 公室夺权的必要步骤,绝不仅仅因为栾氏是公族才把矛 头首先对准它的. 《左传?昭公三年》载有叔向的哀叹:"晋之公族尽 矣.肿闻之,公室将卑,其宗族枝叶先落,则公室从 之."叔向的担心从逻辑上是对的,但是在晋国,这些 公族的灭亡是因为在列卿兼并中处于不利地位.如果 说公室将亡,其宗族枝叶先落,那么,韩氏作为公族旧 支,非但没有先落,反而与赵,魏两家共同分晋,并成为 战国七雄之一.从韩万受封到公元前230年秦灭韩,韩 氏宗族延续了400余年,并没有随着晋公室的衰亡而灭 亡.这些都说明,这些旧公族已经作为一个独立的政治 实体,根据自己的利益来决定其政治取向,根据自己的 实力来决定其存亡. 春秋时期的晋公族由于与公室血缘关系的疏远,使 得他们完全可以抛弃自己的公室"枝叶"的身份,以其利 益的需要,确定发展的意识和动向,从而频繁地改换盟 友和选择行为的方式.这种思考问题的独立性以及对 社会秩序选择的多维性,对于塑造晋文化尚功利,尚变 革,尚兼容等特点起了积极的作用. [本文为山西省高校重点学科建设项目《晋 学:山西区域文化?城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历 史考察与现代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 为(2006)101号.I 作者简介:杨秋梅(1954一),女,山西运城 人,山西师范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陈瑞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昭公三年》,第1237页. 123
本文档为【【doc】春秋时期的晋国公族及其特点】,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014457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9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文学
上传时间:2017-10-18
浏览量: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