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学生自愿性失业问题研究 开题报告

大学生自愿性失业问题研究 开题报告

举报
开通vip

大学生自愿性失业问题研究 开题报告大学生自愿性失业问题研究 开题报告 我国大学生自愿性失业问题研究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教育是国家的根本大计,国家的发展最终要靠教育来提高全民的素质。高等教育是培养高级人才的重要方式,然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过程中,世界各国都或多或少受到过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困扰。由于我国在短时间内实现了高等教 ”向“大众化”的转变,现阶段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就显得尤为突出。根育从“精英化 据国家教育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0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为413万人,实现就业297万人,约有116万毕业生待业。200...

大学生自愿性失业问题研究 开题报告
大学生自愿性失业问题研究 开题 报告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下载sgs报告如何下载关于路面塌陷情况报告535n,sgs报告怎么下载竣工报告下载 我国大学生自愿性失业问题研究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教育是国家的根本大计,国家的发展最终要靠教育来提高全民的素质。高等教育是培养高级人才的重要方式,然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过程中,世界各国都或多或少受到过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困扰。由于我国在短时间内实现了高等教 ”向“大众化”的转变,现阶段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就显得尤为突出。根育从“精英化 据国家教育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0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为413万人,实现就业297万人,约有116万毕业生待业。2007年是毕业生总量和增量最大的一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达到495万人,比上年增加82万人,截至2007年9月1日,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实现就业人数351万人,约有144万待业大学毕业生。在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将有大量大学毕业生源源不断地进入劳动力市场,根据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状况,未来几年就业岗位的增加速度与大学毕业生的增加速度之间将有较大的差距。这种差距意味着劳动力供应远远大于需求的现实在短期内难以迅速改变。因此,至少在未来的几年内,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将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面临毕业即失业的危险。 (二)选题意义 一方面,大学生作为人力资源中较高层次的一类,其高人力资本存量得益于政府、社会、家庭和个人的长期人力资本投资。大学生失业不仅预示着社会新生人力资本供需矛盾的出现、教育与经济发展的不和谐,还意味着国家培养投资和家庭培养投资得不到回报。如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将会影响人们投资教育的热情和积极性,并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产生消极影响。因此,无论是基于对大学生失业的现实考虑,还是基于对高等教育发展以及社会经济的前瞻性战略思考,对现阶段大学生失业现象做深入的探讨和研究都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就业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的改革和高等教育的发展,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近年来大学生的就业出现了新的趋势,即大学生就业取向的功利化和大学毕业生就业期望非风险化。尽管个人才能的发挥与工作环境、兴趣爱好等都是大学生非常重视和追求的,但面对真实的生活,大学生们则更多地关注职业中的“含金量”。大学生社会压力的心理承受力不够,心理素质方面欠缺,缺少创业和职业竞争的激情,在就业选择过程中或回避现实,或选择比较稳定的工作单位,尽量减少“二次就业”的风险,造成了大学毕业生就业期望非风险化的趋向。因此,对大学生就业与失业问题的深入研究已刻不容缓。 从有关失业问题的现有研究成果来看,不同时期不乏有对就业、失业问题的经济学探讨。但大学毕业生的失业问题并未单独作为一个问题被进行研究,也鲜见从自愿性失业的角度对大学生失业问题进行探讨的。考虑到大学毕业生属于一类特殊的劳动力资源,其自身人力资本特征、就业心理和择业倾向等都与其他类型的劳动力有着显著的差别,因此有必要对大学生自愿性失业问题进行专门研究。对大学生自愿性失业问题的研究将是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的一个理想的切入点,对于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及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材料综述 (一) 国外学者关于大学生失业问题的相关阐述 1.二元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概述 1971年,美国经济学家彼得?多林格尔(P?B Doeringer)和迈克尔?皮奥雷(M?J Piore)在《内部劳动力市场与人力资源管理》一文中提出了双元结构劳动力市场模型,这标志着二元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的正式诞生。该理论认为,劳动力市场并不是竞争和统一的,它被分 为一级劳动力市场(Primary segments)和二级劳动力市场(Secondary segments),两个市场的就业各有特征。一级劳动力市场提供的是大公司、大企业和大机构中的工作岗位,往往就业稳定、职业有保障、工资高、工作条件好、享有平等的权利和晋升的机会。与一级劳动力市场相反,二级劳动力市场提供的是小企业、小公司中的工作岗位,往往工作不稳定、流动性大、工资低、工作环境差、 规章制度 食品安全规章制度下载关于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关于行政管理规章制度保证食品安全的规章制度范本关于公司规章制度 严厉、晋升机会少。同时,一级劳动力市场是一个封闭的 费尔浦斯(E. S. Phelps)等经济学家在《就业与失业的微观经济学基础》中提出了职业搜寻理论。该理论认为,劳动力市场信息是不完全的,同时每个企业给劳动者的报酬不同,劳动者为了获得报酬满意的工作,必须在劳动力市场搜寻。搜寻者期待着工资水平随着他搜寻时间的延长而不断上升,但事实上,更多的情况下是从他搜寻职业一开始就对工资水平有一个起码的心理价位。保留工资理论是对职业搜寻理论的一种改进,该理论认为,从职业搜寻者开始在市场上搜寻职业时,他就对工资水平有一个起码的心理预期,即他至少必须找到一个工资不能低于某个基数的工作,同样地,对于搜寻职业所花费的时间他也有一个心理准备。因此,当他在市场上寻找工作时,如果雇主开出的工资条件超过他预定的价位,他就接受这个工作,否则就拒绝接受。因此,当劳动力市场上雇主提供的工资低于保留工资时,他宁愿失业,继续寻找工作;而当雇主提供的工资高于保留工资时他才愿意接受这个工作,退出失业队伍,成为就业者。 3. 林德尔伯格(Lindber)和斯诺尔(Snower)于1991年在《斯堪的纳维亚经济学刊》上最先提出 该理论主要是针对发展中国家的大学生失业提出的。该理论指出,发展中国家产生大学生失业的根本原因在于这些国家的经济依附于发达国家,没有形成独立自主的社会经济结构。这种经济结构使理工科学生的供给超过了十分有限的职业需求,从而形成了失业。此外,过高的人口增长率、国家错误的就业与工资决策、错误的课程政策都不同程度地刺激或引发了大学生失业的产生。该理论适合于经济依附性较强的国家,而我国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大国,依附性差,因此该理论对我国大学生失业的解释性较弱。 西方国家对大学生失业的研究比较成熟,除了理论解释外,还从多角度研究了与大学生 失业有关的问题。Betts 发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的关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 1269 名在校生收入预期的报告,Dominitz和 Manski 对威斯康星州 110 名高中生和大学生的收入预期进行的合作研究,以及欧盟十国在 1999—2001 年间对高校学生就业预期开展的联合调查研究,都是这方面的代表。当前,把握大学生失业问题的成因是国外对大学生失业问题研究的基础。大多数的研究分别从需求、供给以及供求匹配等三个角度来进行。 (二)国内学者关于大学生失业问题的相关阐述 高校毕业生失业是我国近年来出现的现象,它的严重程度越来越引起社会各方的关注。国内学者对此作了大量的研究,概括起来有如下几个方面: 1.高校毕业生供求的结构性矛盾突出。费菊瑛2005年在《黑龙江高教研究》中发表《高校扩招中的毕业生结构性失业研究》一文指出,高校毕业生的总量不断增加,引起高校毕业生供给的绝对增加。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深入,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减员增效”,机关事业单位实行“精简分流”,这些原来吸收高校毕业生的主渠道均减少了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量。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猛,大量中小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加上西部和经济欠发达地区人才缺乏,均对高校毕业生有着大量的需求。这样,,高校毕业生的数量快速增加,传统部门对毕业生的需求相对减少,就业岗位的增长赶不上毕业生数量的增长,而高校毕业生又不愿去西部和基层单位就业,高校毕业生失业就不可避免。 2. 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逐渐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长期以来,我国很多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基本定位在“高级专门人才”上,不能及时根据社会的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变,我国劳动力市场更加注重学生在职业技能方面的应用能力,一些高校在扩招的同时,学科层次与专业结构不能及时与市场需求相衔接,不能根据不同的办学层次、类型形成各具特色的专业设置,从而与社会需求发生错位。刘玉侠于2006年发表《大学生就业难与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一文指出,为使失业的大学生最大限度就业,高等教育必须深化改革,它是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3.高校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不到位。在西方发达国家,多数大学都设立了专职的职业服务部门,这些部门不仅为即将毕业的学生提供服务,而且为所有在校生提供就业指导,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自我评估、职业开发以及制订工作寻找战略,将职业规划战略融入其终生规划之中。而我国目前很多高校的就业指导还是以校一级的就业指导工作为主,院系把就业指导只当作是辅助性工作,这肯定不能做到位。岳昌君、丁小浩在《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因素分析》中发现,毕业生的基本教育情况、学业状况以及学校提供的就业信息等是影响高校毕业生求职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因此应积极发挥高校在毕业生就业指导中的作用,加强学生的就业教育和高校教育改革。 4. 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文冬茅在《高等教育研究》2005年第4期发表《我国高校扩招对毕业生就业影响的实证分析》。文章提到,从世界各国高教规模扩张的实例中我们可看出,大部分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在高等教育规模扩张中都经历了毕业生就业难的时期。高等教育规模增大必然会有大量毕业生涌进劳动力市场,激烈的竞争致使部分毕业生就业难。有学者认为高校扩招是引发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直接原因,但依据2003年的调查数据对我国高校扩招与毕业生就业关系所做的实证分析,作者认为,高等教育规模与毕业生就业之间的关系很复杂,我国毕业生的就业难并不仅仅是由扩招引起。 5. 高校毕业生自身的就业观念。谢维和、王洪才2000年发表《从分配到择业——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的实证研究》,文章指出,受精英教育理念的影响,还有很多高校毕业生不能认清当前的就业形势,他们的目标只放在经济发达地区、好单位、高薪岗位。作者认为,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与体制改革的大环境有关,而毕业生自身素质和就业观念等也是造成其就业难的重要原因。 (三)国内学者对大学生自愿性失业问题的相关阐述 国内从自愿性失业的角度研究高校毕业生失业的文献不多。北京师范大学的吴克明教授将我国目前高校毕业生的失业性质归结为一种自愿性失业。而对于高校毕业生自愿失业的成因,学者们主要是从两个不同角度展开研究: 1.就业期望的角度 一部分学者认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期望偏高是一种理性选择,如吴克明、赖德胜在2004年发表的《大学生自愿性失业的经济学分析》中认为,大学生就业期望偏高是大学生对未来不确定性、信息不完全以及学费高昂的条件下企图实现预期收益最大化而做出的一种理性选择。随着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与目前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要求和期望还存在一定差距,学校的毕业生应认清当前的就业形势,调整就业心态,进行正确的择业定位。 高校毕业生就业期望值过高表现在如下方面:就业单位的选择上,高校毕业生倾向于选择机关事业单位、外资企业、国企等;就业地区的选择上,大多数高校毕业生向往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以及大城市和中心城市,而不愿意去极需人才的经济欠发达地区、西部地区;就业在就业收入的选择上,一般的高校毕业生都向往收入高的工作,而实际上是在校生的期望月收入与毕业生的实际收入水平存在明显差距,学历越高两者差距越大。 对于高校毕业生就业期望值过高的原因分析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受精英教育理念的影响,高校毕业生仍然有着传统的就业观。在我国,扩招以前的高等教育都是以精英教育为主,大学作为精英教育的观念已深入人心。仍有不少学生认为接受高等教育就是为了进机关当干部、到好单位、拿“铁饭碗”,还抱着“一次就业定终身”和“求稳”思想,难以适应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的就业形势。第二,高等教育投资过高产生的补偿心理影响。在我国,对于一般家庭而言,用于子女的教育费用是一笔相当大的家庭支出。据粗略估计,一个学生要完成“十年寒窗”需要六至十万元的学杂费用,这对于农村家庭,甚至是城市职工家庭都是一大笔高昂的支出。教育投资过高使得不少学生,包括家长在学生择业时希望“起点高一点、薪水多一点、职位好一点”。(鲍官抵、徐忠东,《高校毕业生择业期望值偏高的原因及对策探析》,发表于《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第三,就业指导相对滞后于就业形势以及学生就业心理的发展变化。许文蓓撰写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现状与对策》一文,发表于《江苏高教》2006年第4期。作者指出,在新的就业形势下,如何让高校毕业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为他们提供怎样的就业指导、教育和服务等,社会和学校在这些方面做的工作还很不够。传统的就业工作运行体系,是大量的事务性工作集中在学校的就业指导部门,各院系只设兼职人员,没有专人负责,院系的作用未得到真正发挥,影响了就业工作的成效。实践证明,就业工作的真正主体是院系,没有院系的主动参与和全体教职工的积极支持,仅靠校一级就业指导部门的努力是不可能做好复杂纷繁的就业工作的。很多高校把就业指导工作当作边缘性工作,不能做到深入细致,如缺少务实的、人职匹配的、个性化的就业指导。第四,高校毕业生作为一个社会人,也希望“人往高处走”。对每一个社会成员来说,向往更多的经济收入和更高的社会地位,是个人的梦想。高校毕业生也期望能一展自己的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 2.劳动力市场分割的角度 北京师范大学劳动力市场研究中心主任赖德胜教授认为,当前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现象,是转型过程中劳动力市场分割这一制度背景下,大学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相互搜寻的结果。(赖德胜,《劳动力市场分割与大学毕业生失 4))贺慧在《从劳动力市业》,《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 场分割理论谈大学生自愿性失业》一文提到,(《煤炭高等教育》2005年第6期)我国的大学生目前还是有较大的就业空间,但事实是有很大比例的大学生宁愿选择暂时失业也不去这些岗位就业,这一现象与我国特殊的城乡劳动力市 场分割密切相关,必须打破目前的这种劳动力市场分割状态,对大学生就业市场进行调控。 三、写作思路和研究方法 (一)写作思路 即沿着“概念界定”——“现实状况”——“理论综合分析”——“反思和对策”的思路,用经济学、心理学和社会学有关理论来分析我国大学生的自愿性失业问题。 (二)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文献研究是指对现存的、以文字形式为主的文献资料进行系统的收集和分析的一种研究方法。 2.逻辑分析法和多学科综合分析法:就是通过观察客观事实,把这些事实加以分类,然后考察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并从多学科角度加以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3. 四、论文的逻辑结构 第一章 引言 一、大学生自愿性失业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背景 (二)选题意义 二、材料综述 (一) 国外学者关于大学生失业问题的相关阐述 (二) 国还有几个, 第三章 大学生自愿性失业问题的消极影响 一、给自身带来失落感 二、给家庭带来负担 三、高校, 四、给社会带来隐患 第四章 我国大学生自愿性失业成因的综合分析 一、大学生自愿性失业问题的经济学分析 (一)二元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与大学生自愿性失业 (二)职业搜寻理论与大学生自愿性失业 (三)保留工资理论与大学生自愿性失业 二、大学生自愿性失业问题的心理学分析 (一)知觉与个体决策理论与大学生自愿性失业 (二)认知失调理论与大学生自愿性失业 三、大学生自愿性失业问题的社会学分析 (一)社会意识影响与大学生自愿性失业 (二)社会人格缺陷与大学生自愿性失业 (三)职业社会化与大学生自愿性失业 四、教育学分析 第五章 解决我国大学生自愿性失业问题的途径与对策 一、打破二元结构劳动力市场 二、在职搜寻取代失业搜寻 三、增强择业心理素质、建立积极的就业观 四、加强就业指导教育、贯穿高等教育以及整体始终 五、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建立大学生失业保险制度 五、创新点、重点和难点 (一)创新点 研究视角:从有关失业问题的现有研究成果来看,不同时期的经济学说中不乏对就业、失业问题的探讨,这些成果为研究大学生失业问题提供了宝贵的财富。但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大学毕业生的失业问题并未单独作为一个问题被进行研究,也鲜见从自愿性失业的角度对大学生失业问题进行探讨的。考虑到大学毕业生属于一类特殊的劳动力资源,其自身人力资本特征、就业心理和择业倾向等都与其他类型的劳动力有着显著的差别,所以有必要对大学生失业问题进行专门研究。因此, 分析方法: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在于文章的第二章和第四章。大学生自愿性失业的几种特殊类型需要自己观察并查阅大量现实现象及材料,深入分析并加以归纳 总结 初级经济法重点总结下载党员个人总结TXt高中句型全总结.doc高中句型全总结.doc理论力学知识点总结pdf 。特别是第四章,对大学生自愿性失业的原因分析上,需从多领域进行多学科的综合分析,对此章节的建构要花大力气、下大功夫。 难点在于关于大学生失业、自愿性失业的论著几乎是空白,只有部分零散的论文,缺乏系统的研究现状,使收集的论文素材不足,写作遇到一定困难。 同时,由于本人知识储备和学术水平有限,对第四章多学科综合分析部分的驾驭存在一定困难,需翻阅大量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和教育学的书著,深入理解并加以总结概括,才能取其长得以我用。 上述的诸多不足之处仍需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逐一完善。 六、写作时间安排 (一) 收集资料阶段 (2008.3.21——2008.4.21) (二)撰写开题报告阶段 (2008.4.22——2008.5.27) (三)撰写论文初稿阶段 (2008.5.27——2008.9.30) (四)修改、完成阶段 (2008.10.1——2009.3.21) 七、参考文献 [1]张文鸯.新世纪大学生就业现实与理想的妥协[J].宁波大学学报,2003(5) [2]胡解旺.高校“校漂族”研究[J].青年研究,2003(10) [3]刘献文.现阶段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研究与分析.中国科协2006年会论文,2006 [4]刘卫琼.城市“啃老族”啃伤父母心 新失业群体生存状况调查, [5]尹兰伯格.史密斯.现代劳动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6]吴克明.大学生自愿性失业的经济学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4(3) [7]曾满超.西方经济学流派[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8]杨河清.劳动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9]王垒.管理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现代人格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10]叶奕乾 [11]何茂莉.大学生择业心理文化[J].贵州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7) [12]张福珍.大学生择业心理分析及指导[J].江苏高教,2006(3) ,吉利.大学生择业取向的制度分析[J].宏观经济研究,2003(7) [13]赖德胜 [14]袁乐平,周浩明.失业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15]王廷惠.知识失业浅论[J].新东方,2000(9) [16]包惠珍,苗天慧.高校毕业生就业供求的经济学界定和社会学梳理[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1) [17]费菊瑛.高校扩招中的毕业生结构性失业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8) [18]刘玉侠.大学生就业难与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3) [19]岳昌君,丁小浩.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因素分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4(2) [20]张福民.劳动力市场二元分割下的高校扩招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J].文化建设,2005(11) [21]文冬茅.我国高校扩招对毕业生就业影响的实证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5(4) [22]谢维和,王洪才.从分配到择业---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的实证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23]瞿振元,谢维和,陈曦.2000--2002年中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分析与预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4]曾湘泉.变革中的就业环境与中国大学生就业[J].经济研究,2004(6) [25]郭丛斌.二元制劳动力市场在中国的验证[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4) [26]吴克明,赖德胜.预期收益最大化与大学生就业期望偏高[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27]谭世信.合理调整就业期望值 正确进行择业定位[J].思想政治教育研 究,2005(1) [28]鲍官抵,徐忠东.高校毕业生择业期望值偏高的原因及对策探析[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2) [29]许文蓓.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现状与对策[J].江苏高教,2006(4) [30]赖德胜.劳动力市场分割与大学毕业生失业[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1(4) [31]贺慧.从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谈大学生自愿性失业[J].煤炭高等教育,2005(6) [32]刘帆.分割劳动力市场与高校毕业生失业[J].青年研究,2006(2) [33]赖德胜.劳动力市场的制度性分割[J].经济科学,1996(6) [34]姚先国,黎煦.劳动力市场分割[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 [35]巨文辉.国外劳动力市场分割研究的方向及其特点[J].中国劳动力关系学院学报,2005(3) [36]蔡舫.劳动力市场扭曲对区域差距的影响[J].中国社会科学,2001(2) [37]李建民.中国劳动力市场多重分隔及其对劳动力供求的影响[J].中国人口科学,2002(2) [38]冯阳,陈颖.浅析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及其内部特征[J].经济师,2005(4) [39]温海燕,陈平水.劳动力市场分割条件下大学毕业生自愿性失业问题初探[J].生产力研究,2006(5) [40]袁志刚,陆铭.隐性失业论[M].河北:立信会计出版社,1997 [41]杨河清.劳动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42]袁志刚.失业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43]熊倪娟.经济人的理性选择与社会人的流动渠道----对“考研热”的经济与社会学分析 [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2) [44]汪泽英,曾湘泉.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其公平的目标[J].中国劳动,2004(10) [45]戴园晨,陈东琪.劳动过剩经济的就业与收入[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7 [46]戚海燕,许欣.北京多所高校实行人事代理制[J].北京考试报,2004(8) [47]曾湘泉.变革中的就业环境与中国大学生就业[J].经济研究,2004(6) [48]孙光德,董克用.社会保障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49]中国的社会保障状况和政策白皮书[M].北京: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4 [50]胡鞍钢,杨韵新.就业模式转变从正规化到非正规化[J].管理世界,2001(2)
本文档为【大学生自愿性失业问题研究 开题报告】,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833902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32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工学
上传时间:2017-12-10
浏览量: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