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教案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教案

举报
开通vip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教案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教案 福利A0801 周良才 任课班级 社工A0801 任务教师 编写日期 2009.9.27 赵淑兰 社工A0802 授课顺序 授课日期 2009.9.30-10.12 NO:5 重教机构养老的概念、对象、特点;机构养老服务的内容 点 材 分难养老服务机构的改革与发展 析 点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 1、掌握机构养老的概念、对象及其特点 教学目的 2、掌握机构养老服务的内容、标准及其进一步改革与发展 教法 讲授法、案例导入法 教具 多媒体 主持教学,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教案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教案 福利A0801 周良才 任课班级 社工A0801 任务教师 编写日期 2009.9.27 赵淑兰 社工A0802 授课顺序 授课日期 2009.9.30-10.12 NO:5 重教机构养老的概念、对象、特点;机构养老服务的内容 点 材 分难养老服务机构的改革与发展 析 点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 1、掌握机构养老的概念、对象及其特点 教学目的 2、掌握机构养老服务的内容、标准及其进一步改革与发展 教法 讲授法、案例导入法 教具 多媒体 主持教学,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机构养老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机构养老的概念 二、机构养老的产生 三、机构养老的对象 四、机构养老的特点 机构养老服务的运作 一、机构养老服务的内容 二、机构养老服务的标准 三、机构养老服务的进一步发展 总结复习 教学后记 机构养老的含义 一、机构养老的概念 机构养老是一种让老年人离开自己的家,到各种养老机构生活,其生活照料和 护理 卵巢癌的护理查房优质护理服务内容doc优质护理服务内容肺癌的护理常规消毒供应室优质护理 由养老机 构负责提供的养老方式。目前,我国的养老服务机构主要有:老年社会福利院、敬老院、养老 院、老年护理院、老年公寓、托老所及老年人服务中心等。 现在,世界各国都建有一定数量且条件良好的养老机构,并有一定比例的老年人在各类养老 机构养老。但各国选择机构养老的老年人占老年人总数的比例有所不同,据统计英国的比例为 4.5%,美国为3.7%,瑞典为4.8%,菲律宾为7%,泰国为13%,印度尼西亚为16%。我国的机构养老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农村主要的养老服务机构是敬老院,集中供养五保户;城市 主要的养老服务机构是社会福利院,收养城市中的三无老人。近年来,全国各地兴办了为数甚 多的收费养老院,为满足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和为年轻人解决照料老人的后顾之忧作出了贡 献。现在,机构养老已成为我国主要的养老方式之一,且发展潜力较大。 二、机构养老的产生 (一)人口老龄化呼唤机构养老事业的发展 21世纪是全球老龄化的世纪,同时又是人类的长寿时代。随着人口老龄化、高龄化和“空 巢老人”比例的加大,家庭结构日益趋向核心化、小型化,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已经不能完全 满足“空巢老人”照料需求。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后,老年人的生活照料需求在数量上不断增 多,在质量上的要求不断提高,而家庭照料资源又不断减少,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全社会都在 呼唤加快机构养老事业的发展。 (二)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给发展机构养老提出客观要求 我国正处由传统农业国向新兴工业国转化的时期,在转化的过程中,城市化进程加快,家庭 规模缩小,家庭的养老功能越来越弱化。如果说建立“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是从经 济上保障老年人的食住和医疗支出的话,那么老年人的生活照料和健康护理,就要依靠社会养 老服务机构来提供。这一发展趋势,给我国发展机构养老提出客观要求。 (三)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为发展机构养老提供了经济上的保障 近年来,各地区和有关部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部署 和要求,以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为中心,努力扩大基本养老保险覆盖 范围,切实加强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征缴,积极推进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各项工作取 得明显成效。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统计,1998年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1.12亿人,2001 年以来参保人数年均增长6.5%,2005年已达1.73亿人。其中,城镇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 员从2001年的535万人增加到目前的1930万人。近几年离退休人员年均净增300万人,2005 年领取基本养老金的离退休人员已达4350多万人,越来越多的退休人员享受到基本养老保险待 遇。同时,基本养老金发放额逐年增加,从1998年的1512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近4000亿元, 年均增长14.9%;基本养老金水平不断提高,1998年全国月人均养老金为413元,2004年提高到705元。可见,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为核心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为发展机构养老提供了 经济上的保障。 (四)国家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为发展机构养老指明了方向 十六大报告强调:“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对于老年人 来说,提高生活质量的第一步是要满足他们的基本需要。同时,发展养老服务产业,满足老年 人的生存需要,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也是我们应对老龄化挑战的一项积极的战略措施。《中国 老龄事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要求加快老龄事业的发展步伐,重点解决老龄事业发展中的 突出问题,落实“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把老 龄事业推向全面发展的新阶段。《计划纲要》要求城市养老机构床位数量达到每千名老年人10 张,农村乡镇敬老院覆盖率达到90%。可以说,十六大报告和《计划纲要》为我们进一步设计和发展养老服务产业指明了方向。 (五)人们养老观念的转变 家庭养老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优良传统,但随着人口的快速老龄化,家庭结构的日趋小型化, 再加上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家庭养老的功能特别是对老人进行生活照料的功能正在日渐弱化, 家庭养老这一传统的养老方式面临巨大的挑战。但要从家庭养老转变机构养老,无论是对老人、 对子女、对全社会,都存在一个观念转变的问题。养老观念的转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一个 运用各种媒体宣传机构养老的好处,逐步转变人们的养老意识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不断提高 养老服务机构的管理和服务水平,让人们切身感受的机构养老好处的过程。令人高兴的是,随三、机构养老的对象 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的养老观念在改变,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对机构养老产生了认同感。 (一)传统的机构养老对象 我国的机构养老福利事业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当时的养老机构---社会福利院是各级政 府合并教会、团体开办的救济院、慈幼院而建成的。最初,社会福利院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因战 争、灾害造成的难民、灾民、无依无靠的孤老残幼、城市无业游民和少量经政府打击制裁的地 痞流氓恶棍中无劳动能力的人。政府对这些人的福利服务目标是保障其最基本的吃、穿、住、 医、葬等生存需求。后来,在我国农村以乡镇为主,兴建了一批农村敬老院,收养农村居民中 无儿无女、无劳动能力的孤寡老人,为他们提供保吃、保穿、保住、保医、保葬的“五保”, 费用由乡、村两级统筹。从保障形式看,是救济型的社会福利。由此可见,传统的机构养老对 象主要是“三无”对象和“五保”对象。 (二)社会福利社会化后的对象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政治体制的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扩展,我国老年人对社会 福利服务需求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有社会福利服务需求的老年人已不仅仅是“三无”老人和“五 保”老人。而且,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职业福利”的逐渐萎缩,原来在计划经济时期企 业和单位建立起来的福利网也被打破,“企业人、单位人”逐渐改变成了“社会人”,更多的福 利服务需求被推向了“社会福利”,众多的老年人为提高生活质量,向养老服务业提出了更高的 需求,开始选择机构养老的养老方式。由此可见,在我国推行社会福利社会化后,所有有机构 养老需求的老年人都逐渐成为了机构养老的对象。 机构养老对象的这一大改变,得益于国家养老政策及养老服务理念的改变。我国政府为了改 变社会福利服务对象的局限性和服务理念的落后局面,1984年,民政部在漳州召开了全国民政 社会福利工作会议。这次会议回顾了前30多年中国社会福利事业进程中的得失,研究了今后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方向,提出我国社会福利工作要实现两个转变。一是要实现服务对象的转变, 即由过去单纯为传统的“三无对象”、“五保户”提供福利服务转变为向所有老年人、残疾人、 孤残儿童等弱势群体提供福利服务;二是要实现保障形式的转变,即由仅提供基本生存保障的 救济型转变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保健、文化教育、体育健身、休闲娱乐等全方位服务的福利 型。可以说漳州会议彻底改变了中国社会福利工作的理念,从此我国的社会福利工作步入了一 个新的历程。近20年来,我国的社会福利尤其以养老服务业最为突出,各类福利院、养老院、 老年护理院的蓬勃发展,承担了社会上大量的养老服务任务,逐渐形成一个养老服务产业。大 量的家庭养老支持系统、社区养老服务系统、院舍养老服务系统形成了老年社会福利服务体系。 2000年民政部为改变社会福利的落后状况做出了重大的政策性改变,由国家统包统管社会福利 事业的局面向动员社会力量投资兴办社会福利事业转变,提出了社会福利社会化的策略。全国 各地结合自身特点,在多方面推行社会福利社会化。一是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采取国家、集 体和个人等多种渠道投资方式,形成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格局;二是实现运 行机制市场化,按照产业化思路和市场规律发展养老服务业,在强调社会效益的同时注重经济 效益,努力实现良性循环、持续发展;三是实现服务方式多样化,充分利用家庭、社区福利服 务网络和养老福利机构等载体,因地制宜开展集中、分散、上门包户等多种形式的福利服务, 满足不同群体不同层次的需求;四是实现服务队伍的专业化与志愿者相结合,逐步提高养老福 利服务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建立职业资格和技术等级管理认证制度,建立一支专业化福利服务 队伍。 四、机构养老的特点 (一)养老服务由专门机构提供 与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方式相比较,机构养老的第一大特点就是养老服务由专门的机构提供。 我们把这些机构称为养老服务机构。目前,我国的养老服务机构主要有:老年社会福利院、敬 老院、养老院、老年护理院、老年公寓及老年人服务中心等。其中老年公寓主要是为生活能够 自理的老人提供自助式养老,特别是一些“空巢”家庭老人为了解决家庭照料的困难,或避免 孤独,他们选择机构养老的方式。其他养老机构以接收“三无”和“五保”老人、需要长期照 料护理的老人为主。 (二)养老服务由专业人员提供 为提高养老服务质量,最大限度地满足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需求,养老服务机构注重培养职 业化、专业化的养老服务专门人才。养老服务专门人才具有以下素质: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高尚的职业道德;宽厚的文化基础知识;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较强的基本技能;过硬的专业技能;良好的心理素 质。 (三)养老服务呈现专业化特点 各类养老服务机构拥有适宜老年人生活的设施条件和具备相关专业技能的人员,为不同类 型、不同需求的老年人提供专业化的生活照料和医疗护理服务。专业化的养老服务能减轻年轻 人照顾老人的心理压力,缓解家务劳动所带来的各种矛盾,使老年人得到较为集中的照顾和有 秩序的生活,而且老年人在院舍中有机会同辈群体交流,从心理上来说,这为老年人建立了另 一种社会支持网络,对老人的身心健康也是很有帮助的。 (四)必须交纳一定的费用 老年人要得到养老服务机构的服务,必须按月交纳规定的费用,才能获得专门为老年人提供 护理、食宿、照料等各种服务。一般养老服务机构规定:入住人应在每月初1—5日内向院方交 付当月的住院费及其它应付的费用,不得逾期。在我国大陆,这种养老方式还处于初级阶段, 但是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7 12 在云南弥勒县城里流传着这样一件事:一位有着12个子女的妇女(其中8人为亲生、4人为 继子女),因为中风卧床不能动弹,但12个子女却没有一人前来服侍卧床不起的她。现在老人 日常生活都要依靠保姆料理,但老人却因为经济困难拖欠了保姆半年多的工资。 现状 12子女无人养她 在弥勒县城西后街27号这栋毫不起眼的民房一楼内,传闻的主角,76岁的钱兰英老人正斜躺在墙角靠窗的一张木床上,在黑白掺杂的头发下,露出一张布满皱纹但毫无生气的脸。 老人的家里,最值钱的家什莫过于一台老旧的17寸电视机和一部座机电话。虽然钱兰英老人瘫痪在床,但由于有60岁的保姆马阿姨在,钱兰英的日常生活被照顾得井井有条。而在照顾 老人的这半年时间里,马阿姨却没有拿到过一分钱的工资。问及为何还要照顾老人,马阿姨说: “我看着她可怜啊!原本打算苦点保姆费补贴家用,但没想到一分钱都拿不到!” 马阿姨来自弥勒农村,家里的儿子也外出打工了,她丢下老伴来到城里原打算苦点钱补贴家 用,不想现在却拿不到每月250元的保姆费,还好吃住都靠着钱兰英老人,也花不了什么钱。 不过对于拿不到钱这种现状,马阿姨还是表示想不通,她说,如果还是拿不到钱,她有可能丢 下钱兰英老人回老家。 “活了70多年,养了一帮帮儿女。没想到到老了会落到没人管的下场,真的不如死了算了!” 身患中风的钱兰英口齿已经不是太清晰,可这句话却是她说得最多也最清楚的一句。钱兰英结 过两次婚,在和第一任丈夫杨国良结婚后一共生育了3男5女共8个孩子。1975年杨国良因病 去世,次年钱兰英带着自己最小的两个女儿杨学琼、杨学丽又与妻子去世的郑荣华结婚。而郑 荣华自己也有3子一女,长子郑克忠那时已经40多岁,早已成家立业自立门户。而她自己亲生的大儿子杨学忠那时也已经25岁。 2006年10月,瘫痪在床两年多的郑荣华在病痛的煎熬中离开了人世,在郑荣华去世前曾经 立下一份遗嘱,要求自己的3个儿子负责为钱兰英养老送终。但是就在郑荣华去世后这半年多 的时间内,钱兰英的这12个子女却以种种理由将自己的赡养义务推得干干净净,她只能靠每月 很少的低保收入生活。 调查 富翁长子带头 兄弟子妹效仿 钱兰英老人的子女中,有的是身价过百万的村里富人,有的是温保有余的小康人士,也有的 经济条件十分普通,说起因何不尽赡养老人的义务,他们都有自己的理由。 大儿子:杨学忠,村里人称他身家过百万 理由:“她已经不是我们家的人了” “她家的大儿子有钱的,最早的时候他炼桉油,后来自己开了个砖厂打空心砖卖,接着又承 包了一片鱼塘养起了鱼。”作为杨学忠的邻居,租舍村二社社长缪庆辉的语气中透露出羡慕的 口吻。“他现在的家产虽然不是整个村子里最多的,但也绝对不下百万元。光房子他就盖了好 几处。”缪庆辉说:“他和村里人的关系也不错,对他的岳父、岳母都很好,从来没听说过他 和老丈人、丈母娘发生过矛盾。” 在租舍村口的一片鱼塘边,杨学忠刚察看完鱼塘回来。这个穿着西服皮鞋,一脸皱纹的精明 汉子对于母亲的赡养问题有着自己的看法。“我母亲改嫁到郑家的时候我才25岁,她把最小的 两个妹子带到那边去抚养,其他的弟弟妹妹都是我一个人拉扯大的。她毕竟是郑家的人,我虽 然作为她的亲儿子但要直接去为她养老也很不方便。” 杨学忠还表示三弟“霸占”着老宅也是他不愿意养母亲的一个重要原因。“母亲从来都宠爱 老三,她嫁到郑家后,老宅就给老三住着了,作为祖产我连片瓦都没有。”杨学忠提出,要么 祖宅让老三住,母亲也由老三养着,要么让老三把祖宅让给他,他负责为母亲养老送终,否则 他不会赡养母亲。 二儿子:杨学华,靠征地补偿款生活 理由:经济条件差,有心无力 租舍村二社社长缪庆辉说:“杨学华有点浑、50岁的人老婆也跟别人跑了,生活本来就不怎么好过。自从他的土地被有偿征用后得到了几万的补偿款,他每天都会从城里带个女人回来。 并且每次带的人都不一样。” 因为喝酒过量导致眼睛出现问题的杨学华说:“我的家庭情况很差,只是一个人过日子。我 母亲对我们兄妹8个倒是都很好,可是我就算想赡养她我也没有这个能力。我大哥和老三他们 条件好,他们可以多出点,像我这种情况的就可以少出点。反正肯定是要给母亲养老送终的。” 三儿子:杨学荣,经济状况宽裕 理由:“大哥不养我也不养” “谁都知道,我妈从来就特别喜欢我大哥。我大哥结了3次婚全都是我妈帮他娶的。以前我就和大哥商量过,我说虽然我没他有钱,可他出多少钱赡养母亲我就出多少,绝对不会往下压 一个子。但不知道为什么他就是不同意。”对于母亲的赡养问题,小儿子杨学荣显得颇有微词。 至于大哥所提出有关老宅的问题,他认为完全是大哥的一个借口。“当初分家的时候,我们 兄弟三人都分到了老房子。后来大哥不愿意住,就将他的那间转让给了我,我也付钱给了他。” 他坚持表示,只要大哥带头出钱,自己绝对会出同样多的钱赡养母亲,否则自己也不会一个人 赡养。 七女儿:杨学琼,经济条件一般 理由:养老人主要靠哥哥 作为钱兰英的第7个孩子,杨学琼说:“我们虽然是兄妹8个,但只有我大哥和三哥的经济条件最好。我和小妹都是在城里面靠租房子住,平时靠卖点冰水讨生活。连自己的生活都成问 题,赡养我母亲就更难了。”钱兰英的其他几个女儿也都表示,在老人赡养问题上,他们都愿 意和3个哥哥一起出钱。 继子:郑克忠等,经济条件不详 理由:她对我们没有养育之恩 虽然郑荣华去世前曾经立下一份要求自己的3个儿子要赡养钱兰英的遗嘱,但郑荣华的儿子 们却不这样看。“她虽然嫁给了我的父亲,但是那个时候我都已经结婚并搬出去住了。况且她 自己也有8个亲生子女,这个问题还是得由她这8个子女来解决。西后街27号是我买下的,她一直住在那,我们也没表示过反对。虽然她是我们的继母,但并没有对我们兄弟姐妹有任何生 育和养育的恩情,我觉得我们现在这样对待她已经算可以了。”郑荣华的长子郑克忠说。 律师 亲生子女都有赡养义务 鑫金桥律师事务所刘爱国律师表示,作为老人的亲生子女,杨学忠兄妹8人都有义务对母亲钱兰英进行赡养。“至于说子女中有的经济 条件好一点,有的差一点,在赡养义务进行时可以根据经济情况来履行。但这不表示条件差 的就可以不履行这个义务。” 机构养老服务 一、机构养老服务的内容 (一)个人生活照料服务 养老服务机构个人生活照料服务为入住的老年人提供持续性照顾,以确保老年人享有舒适、 清洁的日常生活为目的。个人生活照料服务的范围包括老年人个人清洁卫生、穿衣、修饰、饮 食起居、入厕、口腔清洁、皮肤清洁护理、褥疮预防、便溺护理。 (二)老年护理服务 养老服务机构老年护理服务以满足入住机构的老年人健康和医疗照护需求为目的。老年护理 服务范围包括老年社区护理、基础护理、老年专科疾病护理、老年心理护理、老年康复指导、 老年期健康教育、健康咨询、护理技术操作、院内感染控制、临终护理等工作。 (三)心理/精神支持服务 养老服务机构提供心理/精神支持服务以满足老年期特殊心理需求为目的。心理/精神支持服 务范围包括访视、访谈、危机处理、咨询活动。 (四)安全保护服务 提供安全保护服务以预防为主,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达到避免或减少对老年人伤害的目的。 提供安全保护服务范围包括提供安全设施、使用约束物品、改善老年人生活环境、采取预防措 施。 (五)环境卫生服务 环境卫生服务为老年人提供舒适、清洁、安全的养老环境。环境卫生服务包括老年人居室、 室外的环境的清洁卫生。 (六)休闲娱乐服务 养老服务机构提供休闲娱乐服务以满足老年人休闲娱乐需求为目的。养老服务机构提供休闲 娱乐服务范围包括开展各种休闲娱乐活动,如棋、牌、器械、体育运动活动、书法、绘画、唱 歌、戏曲、趣味活动,参观游览。 (七)协助医疗护理服务 提供协助医疗护理服务的目的是在医生和护士的指导下完成简单的医疗护理照顾服务。协助 医疗护理服务包括观察老年人日常生活情况变化;协助老年人服药、协助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 人进行肢体活动,搬运;协助老年人使用助行器具;完成标本的收集送检;协助进行并发症的 预防;完成物品的清洁,消毒,协助做好院内感染的预防工作。 (八)医疗保健服务 养老服务机构内的医疗保健服务以满足入住老年人基本医疗需求为目的。提供的医疗保健服 务范围包括为老年人提供健康管理、社区保健、健康咨询、康复指导、预防保健工作。 (九)家居生活照料服务 家居生活照料服务以使老年人能在居住的环境中得到健康照料,帮助老年人和家庭提高自我 照顾的能力为目的。家居生活照料服务包括指导家务管理,协助维持家庭生活,帮助老年人进 行日常生活照料。 (十)膳食服务 养老服务机构提供膳食服务应根据营养学、卫生学要求、老年人生活、地域特点、民族、宗 教习惯制定菜谱,以为老年人提供营养丰富,全面合理的均衡饮食为目的。提供膳食服务的范 围包括食物的采购、处理、储存、烹饪、供应过程,以及提供适宜的就餐环境和为老年人提供 一日三餐及对食品的卫生监控管理。 (十一)洗衣服务 洗衣服务以满足老年人清洁衣物的需求为目的。洗衣服务包括签约提供送洗及送回服务的整 个服务过程。 (十二)物业管理维修服务 养老服务机构提供物业管理维修服务以满足入住的老年人日常生活基本需求、为老年人提供 适合老年人生活特点、安全、合适、方便的生活环境为目的。物业管理维修服务范围包括提供 水、电、取暖、降温、排污、消防、通讯项目的维修,保养。保障生活设施完好。 (十三)陪同就医服务 陪同就医服务是协助监护人陪同老年人到指定的医疗机构就医。陪同就医服务以协助监护人 满足老年人基本医疗需求为目的。 (十四)咨询服务 提供咨询服务以帮助老年人解决各种疑难问题,获取各种信息为目的。咨询服务包括开展法 律、心理、医疗、护理、康复、教育、服务信息等方面的咨询。 (十五)通讯服务 养老服务机构提供通讯服务以满足老年人与家人和社会保持紧密的联系需求为目的。通讯服 务范围包括为老年人和监护人提供便利的通讯、用不同的通讯手段协助联系亲友或监护人。 (十六)送餐服务 送餐服务以满足老年人将饮食送到房间的服务需求为目的。送餐服务范围包括为无法独立购 物或准备膳食的老年人提供一日三餐的饮食。 (十七)教育服务 养老服务机构提供教育服务以满足老年人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与社会交往的需求为目 的。教育服务的范围包括开展各类知识讲座(健康知识、时事教育、绘画技巧、音乐常识、照 相技术、运动知识、电脑知识),举办各种老年学校。 (十八)购物服务 养老服务机构提供购物服务的目的是帮助老年人解决购物不便的问题,满足老年人的社会交 往需求。购物服务的范围包括为老年人代购物品或陪同购物。 (十九)代办服务 养老服务机构提供代办服务是以帮助老年人解除信笺、文书书写或领取物品、交纳费用的困 难,满足老年人与社会交往的需求为目的。代办服务范围包括代读、代写书信,帮助处理老年 人的各种文件、代领,代缴各种物品和费用。 (二十)交通服务 养老服务机构提供交通服务以方便老年人及监护人交通往来为目的。交通服务范围包括定时 接送老年人及监护人。二、机构养老服务的服务标准 养老机构根据不同服务对象采取不同的服务标准。一般分为休养护理服务和特护护理服务两 种。 休养护理服务对象是生活完全自理者。护理基本要求是服务人员每日负责整理房间,打扫室 内外卫生,每两周换洗床上被褥一次,提供洗衣、送开水等服务。服务员24小时值班。 特护护理服务又分为特级护理、一级护理和二级护理三类。 特级护理的对象是生活完全不能自理者。护理要求包括以下几点:严格交接班,注意安全, 防止意外;每早每晚为老人洗脸、洗脚、漱口,按时喂水,早、中、晚餐喂饭,按医嘱喂药、 护理;清洗、摆放各种餐具,保持桌面卫生,倒痰盂,卫生间冲刷干净;对卧床不起者,每天 为其翻身4~6次,清理个人卫生;定期为老人洗澡,冬、春为老人们晒被,夏季每天擦席;及 时换洗衣被、床单、处理大小便,保持床单干燥、整洁、平坦,保持卧床者舒服、清洁;定期 理发,修剪指甲。 一级护理对象是重病、身体虚弱、生活能力差者。护理要求包括:密切观察病情,发现病情 变化及时报告医师;做好口腔、皮肤、饮食、晨晚间护理,预防褥疮和并发症;每日送开水到 室内,定时督促服药;定期安排协助督促洗澡,冬、春帮助晒被,夏季擦席;及时换洗衣被、 床单,保持床单干燥、整洁、平坦,使卧床者舒适;定期理发,修剪指甲。 二级护理的对象是生活自理有困难或需要督促者。护理基本要求:督促并协助料理生活,做 好晨、晚间护理;经常巡视,注意观察病情变化;组织休养人员参加康复娱乐活动;每日早、 晚各送开水一次至室内,协助整理室内卫生;协助洗刷卫生间,整理床铺等工作;按月按时协 助换洗床单、衣被。 三、机构养老服务的进一步发展 (一)机构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 1.养老服务机构偏少,满足不了老年人的养老需要 据吉林省通化市民政局报道,全市社会养老服务机构共36个,床位897张,而要求自费入 住老人就有近2000人。 2.老年人费用承受能力偏低 据吉林省通化市民政局的调查显示,多数老年人为中低收入者,每月能承担收费300元以内 的占58%,300—500元的占25%,公寓式养老只是部分收入较高老人的选择。 3.养老服务质量不够高 许多养老服务机构的设施设备都很简陋,护理设备缺乏,主要靠人力提供服务,这些都直接 影响养老服务质量的提高,甚至导致部分养老机构拒收生活不能自理老人。养老服务质量不够 高还表现在其经营方式是一位服务人员服务于数个老人,一些养老机构虽设“专护”服务项目, 但不能提供“一对一”式服务。 4.服务队伍素质偏低且不稳定 很多养老服务机构的护理人员都是非医护专业出身,他们大多数是女性下岗职工和农村妇 女,普遍缺乏专业知识,素养偏低。同时,由于养老服务工作劳动强度大,待遇差,社会地位 低,致使管理和服务人员队伍极不稳定。 5.政策不完善且落实难 国家虽为鼓励养老机构的发展,制定了一些政策、制度。但对民办养老机构的收费标准、护 理人员配备比例、行业要求等没有明确规定。即使在税收、土地、信贷、水、电等方面做出 了 原则 组织架构调整原则组织架构设计原则组织架构设置原则财政预算编制原则问卷调查设计原则 性的规定,但由于有关部门和地方没有制定可操作性的措施和 办法 鲁班奖评选办法下载鲁班奖评选办法下载鲁班奖评选办法下载企业年金办法下载企业年金办法下载 ,国家政策落实难 的情况也普遍存在。 (二)改革与发展机构养老服务的对策 1.广泛动员,大力加强社会养老机构建设 我国正在经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老龄化过程中,60岁以上老年人1.3亿多, 其中80岁以上高龄老人有1000多万。为人口老龄化给养老事业带来的挑战,在总体上,我国必须坚持以家庭养老为主,社区照顾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方向,整体推进,加快构建多 层次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就机构养老而言,我国平均每千名老人只有11.6张床位,与发达国 家平均50—60张的水平相距甚远,总量明显不足,必须大力加强社会养老机构建设。在建设过 程中,必须动员各方面力量,特别是民间力量,大力兴办养老服务设施,增加全社会的供给能 力,以满足迅速增长的社会养老服务需求。 2.加强引导,确保养老服务机构健康发展 目前,我国城市养老服务机构的发展正处于初创阶段,必须加强引导,积极推动,保证其健 康发展。各级政府要在制定规划、推动立法、完善政策、营造环境、培育市场、示范引导、加 强监管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要尽快建立公开、平等、规范的养老服务准入制度,按照社会化 和市场化的要求,坚持政事分开和管办分离的原则,积极支持以公建民营、民办公助、政府补 贴、购买服务等多种方式兴办养老服务业,保障其健康快速发展。 3.分类指导,健全社会养老服务功能 对于公办机构,政府也要加大投入,并设立专项资金,在一些社会养老服务空白的贫困地区 和民间机构不发达的地区,重点建设一批爱心护理院,专门为生活困难、完全不能自理的老年 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护理、精神慰藉和临终关怀等服务。在服务内容、服务方式、服务质量 等方面发挥示范作用,弥补市场的不足。各级政府要保证公办老年福利院合理的费用支出,引 导其面向贫困老年群体提供服务,保障这些老年人的权益,解决不能由市场手段解决的问题, 为民办机构发展腾出更多的空间。对于民办机构,要重点研究解决场所和资金这两个影响民办 养老服务机构稳定发展的瓶颈问题,探索金融机构支持民间养老机构发展的途径,吸引有实力 的企业投入养老服务业,壮大产业规模,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同时,要公平对待公办和民办 养老机构,为其平等竞争创造条件。 4.落实政策,加强监管 对于已出台的政策,要督促地方认真落实,及时进行检查和评估,以检验政策的有效性和各 地的落实情况。同时,要对民间养老机构加强监管,保证国家优惠政策发挥应有的作用,防止 个别人钻政策的空子。 5.加强研究,探索建立有中国特色的长期照料护理体系 一般来说,长期照料服务的背后应当有一个长期照料护理保险体系,以解决老年人长期照料 服务费用问题。目前,在这方面,我国还是一片空白。从长期照料服务的长远发展来说,探索 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老年人长期照料护理保险体系是一个必然的选择。这个体系任何才能建立, 有关部门必须加快对此类问题的研究。 (三)机构养老服务的专业化发展 目前,我国养老机构的类型基本上是根据所有制结构来划分的,即分为公办、民办或民办公 助等类型,这种分类方式是导致我国养老机构服务专业化程度低的主要原因。 从香港的经验可以看到福利服务专业分工的层次性。以老年人院舍服务为例,香港按照老年 公寓、安老院和老人护理院三个层次构造其服务体系。其中老年公寓面对有生活自理能力的聋 人,服务对象保持相对独立,日常生活主要是自我照顾。安老院面对生活自理能力不足甚至完 全不能自理的老人,主要为他们提供日常生活照顾服务,护理院则面对那些生活不能自理而且 需要有护理及康复需要的老人,除日常生活照顾外,重点在于提供护理和辅助性医疗服务。近 年香港认为这样的层次还不够细,正在探索建立老人护养院,使其介于安老院与护理院之间, 主要面对那些生活不能自理,需要一定护理,但在医疗、康复方面需求量较小的老人。加人这 个层次后,护理院的对象将进一步指向健康欠佳而需要较多护理和医疗的老人。这样,护理院 甚至可以与医院服务衔接,过去一些长期住院但治疗措施较为简单的病人,可以安排到护理院, 从而减轻政府医院的压力,也有利于有效使用资源,因为医院服务成本比护理院要高。 香港在这方面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过去我们只注意到福利服务的对象分工,但忽视了服务 内容层次分工,在老年人服务方面,只有简单的一个层次,福利院同时为健康状况不同、生活 自理能力不同的老人服务,这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为提高我国养老机构服务专业化程度,我国必须加快养老服务机构的改革。对已建成的养老 机构可以不论其所有制形式而进行资源整合和优化配置,改造成合格的专业护理院;对正在建 设中的养老机构,政府要进行宏观调控,引导其向专业型发展,并提供资金和设备的支持。在 走向专业化方面,老人院的资格认定至关重要,我国应建立专业护理院协会,通过完善的行业 准入制度,对院舍建设、人员及资金投入等方面进行考核和评估。 实际证明,根据服务内容的不同层次进行分工,提高服务机构的专业性,有利于提高养老机 构的工作效率,这一点在近年的实践中已经得到了证明。现在,许多地方在发展老年社会福利 的过程中,根据老人的不同情况,打破了过去只有老年人福利院一个层次的状况,出现向两头 延伸的趋势。一方面将服务集中于身体健康、有生活自理能力的老人,建立老年公寓;另一方 面面向身体欠佳、缺乏生活自理能力的老人,建立护理院。这些举措大大地促进了我国机构养 老服务的专业化进程。 【小结】 1.机构养老是一种让老年人离开自己的家,到各种养老机构生活,其生活照料和护理由养 老机构负责提供的养老方式。机构养老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 2.传统的机构养老对象主要是“三无”对象和“五保”对象。推行社会福利社会化后,所 有有机构养老需求的老年人都逐渐成为了机构养老的对象。 3.与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方式相比较,机构养老有自己的特点:养老服务由专门的机构提 供;养老服务由专业人员提供;养老服务呈现专业化特点;必须交纳一定的费用。 4.机构养老服务的内容丰富,一般情况下,根据服务标准的不同,可分为休养护理服务和 特护护理服务两种。 9.发展机构养老服务,必须进一步提高养老服务的专业化水平。提高服务机构的专业性, 有利于提高养老机构的工作效率。
本文档为【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教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871676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48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教育学
上传时间:2018-01-31
浏览量: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