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研究 Word 文档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研究 Word 文档

举报
开通vip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研究 Word 文档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研究 Word 文档 [摘 要] 世界各国工业化过程中都普遍存在着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自动克服这种收入差距,需要保持一个 很漫长的过程。因此,必须通过政府行为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农民收入增速近年的连续下滑,使一 度有所缩小的城乡收入差距呈现再度扩大之势,这必然拉大城乡全面发展差距,并直接影响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蓝图的实现。20多年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经历了由迅速缩小到逐渐扩大,由逐渐扩大到逐渐缩小,再由逐渐缩小到加速扩大的发展过程。1978年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57:1(以农村居民收入...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研究 Word 文档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研究 Word 文档 [摘 要] 世界各国工业化过程中都普遍存在着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自动克服这种收入差距,需要保持一个 很漫长的过程。因此,必须通过政府行为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农民收入增速近年的连续下滑,使一 度有所缩小的城乡收入差距呈现再度扩大之势,这必然拉大城乡全面发展差距,并直接影响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蓝图的实现。20多年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经历了由迅速缩小到逐渐扩大,由逐渐扩大到逐渐缩小,再由逐渐缩小到加速扩大的发展过程。1978年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57:1(以农村居民收入为1),1985年达到历史最低点,为1.8:1,1994年达到顶峰,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86:1,超过了改革开放前的水平。1997年达到新的谷底,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47:1,小于改革开放前的水平。1997年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开始加速扩大,2001年突破历史最高点,城乡居民收入比扩大到2.90:1,2002年继续扩大到3.11:1,2003年扩大到3.24:1,呈持续扩大态势。 [关键词] 居民收入;收入差距;城市化;农民收入 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民经济迅速增长的同时,城乡居民收入也不 同幅度地增长,但收入差距也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的1.9:1,逐步扩大到90年代末期的2.6:1,直至目前的3.23:1,如果考虑到墟镇居民获得的各种转移支付和补贴等,实际收入差距则约达5:1,甚至更高。这种过大的收入差距,已成为保持社会稳定和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所面临的重大问题。从我国现阶段的实际情况来看,总体居民收入增长速度明显低于经济增长速度。80年代中, GDP的年均增长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年均增长率、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年均增长率和按城乡人口比重加权平均的城 乡居民人均收入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 9?3%, 4?5%, 8?4%,和7?5%;90年代中这四项增长率分别为: 10?1%, 6?8%, 4?5%,和5?2%。可以看出,无论是按城乡居民分别计算,还是按全国居民总体计算,居民收入增长都明显低于经济增长,而且二者的差距呈现出逐渐扩大的趋势。从我国这几年的收入情况我们可以看出集中趋 势: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扩大,不同地区、行业的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城乡之间居民收入差距扩大,而对于中国这样的典型二元经济国家来说,这三种趋势中最为明显,影响最大的要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 一、城乡的差异收入差距拉大的原因 1.城乡社会经济结构,是城乡收入差距存在的基本原因 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决定了收入水平的高低,劳动生产率的差距必然导致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由于我 国长期实行严格控制城市人口增长的方针,将堀市和农村割裂开来,限制了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农村大量 富余劳动力未被充分利用,劳动生产率难以提高,农民收入和购买力受到限制。在劳动力市场上,农村劳 动者受歧视,与堀市劳动者相比在受教育条件和个体素质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差异,导致就业机会的不均等。 即使进城务工,由于没有城市户口,在就业机会及社会地位等方面几乎不可能与城市居民同等。另外,城 市人所享有的文化教育、劳动保护、福利补贴、养老保险、社会保障及国家提供的公共服务等对大部分农 民来说也是一种奢望。城市以全民所有制为主,农村以集体所有制为主,城镇主要从事二、三产业,农村 主要从事第一产业,几十年来逐渐固化为“城乡分治,一国两策”、“两个经济单元,两种发展水平”的格局;作为二元经济体制象征的二元户籍制,是维护城乡利益格局的一项基本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它使城乡居民在身份待遇上 存在一系列严重差别,加剧了城乡居民收入分配的不平等。这些差别主要表现在:1、经济层面。在所有制、流通、交换、税赋、收入分配、价格补贴等方面,在向城市重工业倾斜后,为使城市尽早实现现代化,又向城市全面倾斜;2、社会层面。城市人享有的文化教育、劳动保护、就业帮助、交通通讯、医疗卫生、福 利补贴、养老保险、社会保障及国家提供的公共服务等,对绝大部分农民来说可望不可及,土地是农民唯 一的生活与生存保障;3、就业层面。政府对具有城镇户口的待业者给予众多就业机会,确保城市居民最大 限度就业;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就业问题比城市更为突出,但户籍制在很大程度上(尤其是改革前) 限制了劳动力的自由流动。 2.城市劳动生产率大大高于农村,在产品交换中处于有利地位 由于历史原因和工业化发展的战略,造成我国城乡资本份额相差悬殊,而且结构不合理。城市劳动生 产率大大高于农村,在产品交换中处于有利地位,再加上国家政策的倾斜,通过工农产品的价格剪刀差, 从农业产品中提取实现工业化发展所需资金,从1952年至1986年间,国家通过价格剪刀差从农业中抽走5823.74亿元资金,外加农业税1044.38亿元,共计6868.12亿元巨额资金,极大地促进了工业发展。在农村,生产性消费能力不足,集体经济的薄弱又使农村有限的资本存量难于积聚,农村投资环境较差, 导致资本存量不断向城市流动,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 3.农民负担重,收入增长缓慢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多项政策和规定,农民负担有了大幅度下降,但农民缴纳的税收仍高于墟市居民, 如耕地占用税、农业特产收入税等等.按国家规定,农民上缴的提留和统筹不得超过当地农民纯收入的5%。 而实际上,据农业部统计,乱收费、乱集资、乱摊派的现象仍较严重。农民的隐形负担也较重,如近年来 化肥、农药、种子价格上涨较快,尽管农产晶价格有所上涨,但不及生产资料的增幅,致使农民获利甚微, 甚至亏损。农村人多地少,生产规模小,专业分工差,难以开展规模经营,农业劳动生产率低,出现“高投 入,高产出,低效益”的局面,农民人均收入很难有大幅度的提高。 4.城市化水平低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镇化水平有一定的提高,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2000年我国的城镇 化率已达到36%。从横向来看,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仍比世界平均水平低22个百分点,比高收入国家低42 个百分点。农村城市化进程缓慢,城市化水平低决定了大量从农村游离出来的劳动力将滞留在农村,影响 了劳动力的转移。在我国,城镇居民虽然人均收入高,由于人口规模较小,没能形成对农副产品真正有效 的总消费需求,使得农产晶过剩;农村人口规模很大,因收入过低不能形成对城镇工业晶的强劲需求,从 而使工业品遭遇了产品过剩的挑战。 5.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因素的影响 二元的社会结构必然带来二元的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等级制度和身份制度把农民捧斥于城市就业大 门以外,广大农民基本未纳入社会保障的范围,大量进缄务工的农民也未享受与城镇职工同等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的社会 保障待遇。目前,只有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和部分大型集体企业职工享受社会保障和福利待遇,而对于那些没有城市户口的农民来说,享受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只能是一种奢望。城乡居民在享受社会保 障方面的不平等,使堀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 6.农民要提高自己的素质必须接受教育,而农民在接受教育方面与城镇居民相比花费代价过高且享受 的机会也不平等。首先,我国教育收费制度城镇是有差别的,在农村,农民承担大部分学校教育费用,在 农民税收负担中就有学校扩改建费用,教育集资费,教育附加费等,而这些城镇居民是不需要交的,学校 扩改建列入人民政府基本建设投资之中。其次,高等教育录取人数,录取分数线的地区间差别,使农村学 生本来在师资,设备,知识信息的获取途径,身体营养素质均处于劣势的情况下,更难与城市学生竞争。 以下数字便能说明这一点,2001年,全国高中升学率52.9%,城市高中教育基本普及,不能升入高中的多 半是农村初中毕业生。清华大学2000年农村学生占17.6%,比1990年减少4.1%。北大1999年农村学生占16.3%,比1991年减少2.5%。北师大2002年农村大学生占22.3%,比1990年减少5.7%。我国高中、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城乡人口比例,分别为3.5?1,16.5?1,281.55?1,323?1。由上可见,学历越高学生中来自农村的学生也越少,越是名校学生来自农村的也越少。也就是说农村孩子和城市孩子在接 受的教育机会上是不平等的,享受教育机会的不平等,不但是农民和城市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也造 成了他们下一代的收入差距,由此便出现了“富人的后代仍是富人,穷人的后代还是穷人”的社会不良现 象。 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对策建议 增加低收入者的收入。我国有广大低收入群体,消费需求得不到实现,要刺激消费,最根本的就是增加这部分人群的收入。这可以通过诸如加快就业和再就业 工程 路基工程安全技术交底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工程量增项单年度零星工程技术标正投影法基本原理 、提高最低收入和生活保障标准和促进社会分配 合理化,减弱社会分配差距过大造成的负面影响等政策和措施加以实现,而增加他们的收入,即意味着给消费需求的实现提供了可能。而且此举还可以减弱社会收入分配差距过大造成社会分配不公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使这个巨大的消费群体的消费需求得以实现。 1.中央政府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有利于城乡的统筹发展 “十一五”期间,解决好“三农”问题仍然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在以人为本、统筹协调的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统筹城乡发展被摆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并推出一系列扶持农业和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政策,加 大对农业和农民收入的支持保护程度。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引导富余劳动力向非 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税负,提高粮食的政府购买价格,对粮食主产 区农产实施粮食生产直接补贴,增加农业投入总量,使农民增收有资金和物质保障。另外,从发达国家经 验看,政府对农民收入的直接支付,是解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最现实的行为选择,也是工业化中期阶段对 政府行为的必然要求。日本农民收入中政府支付达63%,而韩国高达66%。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多年来为了缓和社会矛盾,致力于启动庞大的公共开支,保护农业,支持农民收入增长,使城乡居民收入差别变 得微不足道,社会公平程度很高。 2.城市化、工业化的加速发展也有益于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 据第五次农村人口普查显示,全体平均外出时间超过半年以上的流动人口12 107万人,其中从乡村流出的8840万人,占73.0%,2002年农村居民的非农收入首次超过务农收入,按中国目前经济状况,城市化水平应该达到45%左右,我国只有37.7%,数字表明,中国的城市化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农村人口 大量向城市转移,随着我国各项制度改革的深入,堀乡一体化格局逐步形成。继续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 程,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在发展资本、技术密集的重工业、高新技术产业的同时,充分发挥我国农村劳动 力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的比较优势,大规模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推进多样化、多模式的城镇化发展, 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均衡发展,要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以工业化、城镇化带动农 民非农收入增长,以农业现代化带动农民农业收入增长。 3.在农村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保障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对全体国民的普惠性。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分为城市和农村两个板块,保 障重心放在城市。农民是庞大的弱势群体,缺乏有效的社会安全网,其基本权益要靠社会保障来维护。据 世界卫生组织2000年公布的医疗卫生服务报告,在191个国家和地区医疗卫生资源分配公正指数中,中国 排第188位,是最不公平的国家之一。农村公共卫生是典型的公共产品,必须予以全力关注。政府要加大 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利用财政激活农村商业保险市场,解决农村居民在养老、医疗等方面的后顾之忧。中 央和地方政府新增加的卫生经费,必须确保主要用在农村卫生事业上。要对农村卫生事业体制进行彻底改 革,重建农村基层的医疗救助网络和体系,在城乡之间公正分配医疗救助资源,彻底改变农村缺医少药和 公共卫生事业建设滞后的局面。在农村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对于深化农村改革和维护社会安定,有 一定的积极作用。.要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社会保障体制,但农民由于没有资金来源而仍然游离于社会保障体制之外,因此,国家在改革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时要充分 考虑到农村居民的实际困难,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来解决农村居民加入社会保障体制的问题。.要加强对教育分配的调控。教育机会均等,这对改善居民收入分配从而缩小收入差距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有学者提出教育 产业化应当缓行,政府在加大教育投入的同时,要加强对教育分配的调控,以改善农村的教育状况,增加农村居民受教育的机会,进而增强他们的就业机会和竞争能力。此外,一些学者还提出了控制农村人口过快增长、努 力减轻农民负担、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改善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等等其他对策和建议。上述研讨应该 说已经开启了我国关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的研究,为推动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提供了理论支点和践 总结,在一定意义上也为我国进一步理顺城乡关系提供了理论研究依据和良好的建议。但是,这些研究目前还只能说是处于起步阶段,学术界对有中国特色的城乡居民收入规律的探索与研究,在空间上还有待于拓展,在认识上也还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深化。 4.促进城乡居民教育及劳动就业机会的平等 提出要改革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主要措施:一是逐渐拆除城乡居民自由流动的屏障,取消农业和非农业户口的划分;二是在目前中国主要大城市无力吸纳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情况下,通过发展农村乡镇企业,调整产业结构,走农村城市化的道路来实现农村剩余人口的转移。我国的二元经济体制没有给予农村居民和城市 居民同等的教育权利。教育是最重要的人力投资,也是农民能获取较高收入的基本保障。中央和各级财政 要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支持力度,让农民子女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积极推进教育体系改革,形成城 乡统一的教育体制。就业是安身立命之本,城乡收入分配的不平等主要是城乡居民就业的不平等。户籍制 度、一些企业的用工制度严重影响着农村居民的就业机会,因此,要彻底消除对进城务工农民的歧视性政 策和制度。逐步建立农村劳动力就业服务和管理、流动监测、就业培训、供求信息和农民工维护权法律服务体系框架,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充分就业纳入政府统一管理轨道,努力构建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就业市场, 为农民提供平等的劳动就业机会,最大限度增加农民的非农收入。 5.发挥政府在收入分配上的有效功能 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逐步解决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 内容 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人员招聘与配置的内容项目成本控制的内容消防安全演练内容 。“十一五”期间,解决好“三农”问题仍然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必须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加快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步伐,加大各方面对农村发展的支持 力度,政府将从宏观政策上调整国民收入分配制度和国家财政支出结构,建立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体系, 让公共服务惠及农民。应坚持效率优先和兼顾公平的原则,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 度,把按劳分配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农民对国民收入的贡献很大,而国家对农业补贴较少,国民 收入分配对农民不利,影响了农民收入的增长。因此,要充分考虑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给予农民平 等的发展机会和国民待遇,政府新增财力重点投向农村、农业和农民,逐步建立农民主体的利益表达机制。 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就注重公平。要通过改革税收制度、增加公共支出、加大转移支付力度等措施, 支持和扶助欠发达地区和广大农民群众。要通过加大对弱势群体,弱势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缩小社会贫 富差距。 探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原因就是要想办法保证农民增收,促进社会和谐,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的宏伟目标。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使我们相信这个目标不会遥远。“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快建立有利于改变城乡二元结 目前,我国宏观构的体制机制,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促进农业不断增效、农村加快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经济表现良好,但在制定宏观经济 评价 LEC评价法下载LEC评价法下载评价量规免费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 指标中应更加注意农民,城市弱势群体的利益,不应关注的只是工 业生产总值中的绝对数字增长了多少出口增长了多少,而应关注这些生产的产品中有多少是农民购买的起 的,消费掉的,应该更加关注的是绿色GDP,贫困人口减少量,城镇化速度,基尼系数,恩格尔系数等经 济指标,只有这样城乡经济才能和谐发展,才能建立起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主要参考文献 [1]李炯.中国现阶段个人收入差距分析[M].山西经济出版社,2000. [2]黄泰岩.如何看待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 [3]王琪延,龚江辉.中国城乡居民收入结构的二重性研究[J].成人高教研究,1999,(5). [4]冯继康.我国当前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的系统分析[J].甘肃社会科学,1996,(1). [5]袁云峰.基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实证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2002,(3). [6]纪韶,荣编伟.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实证分析[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2,(5). [7]赵满华.我国现阶段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研究[J].当代经济研究,2000,(3). [8]马从辉.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原因分析[J].经济学家,2002,(4). [9]行智国.入世与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J].价格月刊,2002,(1). [10]廖加林.关于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的道德思考[J].求索,1999,(3). [11]吴群芳.关于中国居民收入分化的五个判断[J].学术研究,2000,(10). [12]赵艳芹,张雅光.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与对策[J].经济论坛,2002,(14). [13]刘世锦.我国正进入新的重化工业阶段[N].中国经济时报,2004—01—16. [14]王颖.再论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4,(4). [15]刘斌,张兆刚,霍功编著.中国三农问题报告[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
本文档为【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研究 Word 文档】,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82974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7KB
软件:Word
页数:12
分类:
上传时间:2017-10-10
浏览量: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