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举报
开通vip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篇一: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1、夏商政治制度的内容: 中央:?1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2参与决策相、卿士,负责祭祀占卜和记录王朝大事的卜、祝、史,执掌军权的师等。 地方:侯、伯 夏商政治制度的影响:夏商的早期政治制度,对西周宗法制和分封制有直接影响。 2、西周的分封:?1被封的诸侯国的义务: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贡赋、朝觐述职 ?2影响:积极影响: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形成了对周王室众星 ...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 总结 初级经济法重点总结下载党员个人总结TXt高中句型全总结.doc高中句型全总结.doc理论力学知识点总结pdf 篇一: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1、夏商政治制度的内容: 中央:?1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2参与决策相、卿士,负责祭祀占卜和 记录 混凝土 养护记录下载土方回填监理旁站记录免费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 王朝大事的卜、祝、史,执掌军权的师等。 地方:侯、伯 夏商政治制度的影响:夏商的早期政治制度,对西周宗法制和分封制有直接影响。 2、西周的分封:?1被封的诸侯国的义务: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贡赋、朝觐述职 ?2影响:积极影响: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形成了对周王室众星 捧月般的政治格局 消极影响:西周后期王权衰弱,春秋战国暑期列国纷争 ?3结果:西周后期分封制受到破坏;战国末年周王室失去分封大权 3、西周的宗法制: ?1内容:用父系的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政治的制度。 ?2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3影响:保证贵族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第2课 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特点:一人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 评价:标志着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2、中央集权的基本特征:权力高度集中 3、中央集权制的作用及影响: 积极作用:?1使秦实力增强,通过战争扩大疆域,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 的封建国家,成为当时世界大国。 ?2使秦能一实行各种巩固统一的措施。 ?3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 用,且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 消极作用:依靠皇帝的专制权威,加强对人民的压榨,造成阶级矛盾迅速激化。 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1、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 汉朝 汉承秦制 有所变化 中央设三公(相、御史大夫、太尉) 中朝 决策机构 外朝 执行机构 尚书台 中枢机构 魏晋南北朝 逐步形成三省体制 隋朝 尚书省、内史省、门下省为中央政府最高统治机构 唐朝 中书省 掌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 尚书省 负责执行政令。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门下省 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 宋 二府 中书门下 最高行政机构 枢密院 最高军政机构 参知政事 副相,分割宰相的行政权 三司 管理财政,分割宰相的财权 元 中书省 最高行政机构 枢密院 最高军事机构 宣政院 统领宗教事务和管理西藏地区 2、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 汉 汉初,郡国并行制;汉武帝后期:设刺史制度隋唐 唐中后期,地方军镇长官节度使越设越多,发展成藩镇割据局面 宋 文臣做地方官;州县两级制 元 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之下,分别为路、府、州、县。 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它的创立,是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 边远民族地区高寒宣政院进行管理 3、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特点:相权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增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中央权力 不断增强。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1、明朝:君主专制强化,中国的宰相制度从此被废除,君主专制达到了新的高度 2、清朝:君主专制达到顶峰,设置军机处,由皇帝挑选新任的满汉官员充任军机大臣。全 国的军政大权就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 第二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第5课 古代希腊政治民主政治 1、基础:梭伦改革 确立:克利斯提尼改革 黄金时代:伯利克里统治时期 2、特征:人民主权、轮番而治、法律至上、公民内部平等 3、积极作用:促进希腊民族性格形成;推动古希腊文化事业发展;开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 消极作用:男性公民民主;小国寡民的直接民主;抽签选举,轮番坐庄的弊端 第6课 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1、《十二铜表法》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 《民法大全》(查士丁尼组织编纂)标志着罗马法律体系的最终完成。 2、影响:维护罗马帝国的政治、经济统治;是现代欧洲大陆法律体系的基础;是反封建和 巩固资本主义制度的有力思想武器。 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第7课 英国君主 立宪制的建立 1、?1光荣革命:1688年 ?2《权利法案》:1689年。特点: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的权力;国会逐渐处于“同 而不治”的地位 ?3责任内阁制:首相事实上成为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 2、作用:国内影响:提供保障、稳定社会、走入民主、树立模式; 国外影响:对其他国家的资产阶级建立新制度,也有巨大影响。 3、特点:英国立宪制度是君主制、贵族制与民主制三者融为一体的混合物。君主是象征性 的元首,其职责多数是礼仪性的。 第8课 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1776年7月4日美国独立) 1、?1“1787年宪法”的制定:独立初期的美国,只是一个邦联制国家。 原则:“分权”与“制衡”: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之间制约达到平衡;总统和国 会之间、国会本身两院之间、司法与其他部门之间均构成制约。 总统 总统 行政权 由选民间接选出 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还是军队总司令同,在战时可行使独裁权。 立法权 国会 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国会 参议员由各州议会选出,每州两名;众议员由选民直接选出,人数与该州人口成正比。 司法权 联邦法院 大法官由总统任命,终身任职。 联邦法院拥有解释一切法律及条约的权力 2、“1787年宪法”的意义:它是世界上第一步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促进了美 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美国建立起联邦制国家;进一步巩固了独立战争的成果,使美国革命得以完成。 3、“1787年宪法”的局限性:反映人民群众权益的《权利法案》是几年后作为修正案补充进宪法的;它承认黑人奴隶制和黑奴贸易,留下种族歧视和压迫的烙印;妇女、印第安人、黑人奴隶的选举权被剥夺。 第9课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 1、艰难的法兰西共和之路: 第2/6页 ?1第一共和国 第一帝国 第二共和国 第二帝国 第三共和国(共和体制最终确立) ?2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内容:行政权归于总统;立法权归于两院制议会;司法权归于最高法院,由参议员授权组成。 ?3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意义:共和派终于把众议院、参议院、内阁、总统等关键性职位掌握在自己手中;资产阶级各个集团在国家政权中都占据了自己的席位,共和制政体最终确立;它使工业资产阶级得以分享政权,促进法国工业资本的发展。 2、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 ?1德意志帝国建立:1871年宪法,二元制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2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内容: 政体:统一后的德国为邦联制的君主国家; 立法权:两院制的议会作为立法机构。联邦议会是帝国最高权力机构,实际上是上议院;帝国议会实际上是下议院 行政权:皇帝是国家元首;宪法授予巨大权力。帝国宰相主持帝国政府工作,是内阁首脑,拥在绝对权力 ?3德意志帝国宪法的性质:德意志帝国的政治制度是一种不彻底的和不完善的代议制 ?4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影响: 消极影响:君主制被保留下来,容克地主的政治经济地位没有受到根本触动,军国主义传统得以延续,阻碍了资产阶级民主改革的彻底完成 积极影响: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帝制国家建立起来;德国迈入资本主义门槛,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德国资本主义工业迅速发展,到19世纪末,德国已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 ?5意义:标志着德国资产阶级性质的君主制度的确立;带有浓厚的封建性、军事性色彩。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0课 鸦片战争 2、1841年初英军强占香港岛,威逼广州。 3、1856年,英军进攻广州,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 1858年清政府被迫分别与英法签订《天津条约》 1860年=清政府被 迫分别与英法签订《北京条约》。 条约规定:承认《天津条约》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对英法赔款各增至800万两白银。 4、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 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 1、《天朝田亩制度》:1853年太平天国颁布。 ?1原则:“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无处不均匀”; ?2规定: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分土地;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国库; ?3太平天国想通过这一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核心思想),无人不饱暖(目的)”的理想社会。 2、《天朝田亩制度》的意义: 积极意义:反映了 消极意义:体现的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思想结晶。 绝对平均主义思想,严重脱离实际,根本无法实现。 3、《资政新篇》:1859年太平天国颁布的。是先进的中国人首次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但由于当时形势未能实行。最终,太平天国运动失败了。 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1、1895年4月,清政府与日本签订屈辱的《马关条约》。 条约规定: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二亿两白银;开放沙市、重庆、苏州、 第3/6页 杭州为商埠;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受内地税。 2、《马关条约》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3、《辛丑条约》:1901年9月,清政府与侵略者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4、《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 5、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中国清政府腐败无能,避战求和,不敢依靠人民群众;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国势强盛,对华战争蓄谋已久。 第13课 辛亥革命 1、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兴中会。 1905年8月,中国同盟会成立,它是近代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政党。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 2、中华民国成立: 1912年,孙中山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部约法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特别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度,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3、辛亥革命意义:伟大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清王朝,结束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客观打击帝国主义势力,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1、五四运动(1919年)是一次不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封建的革命运动。 五四运动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五四运动的口号是“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2、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 3、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标志是国民党一大召开。 国共的十 第15课年对峙 1、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其意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2、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是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 3、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1935年1月),成为党史上一个生死攸关转折点。 第16课 抗日战争 1、抗战初期,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组织的四大会战是淞沪、太原、徐州、武汉。作用是迟滞了日本侵略。 2、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中国胜利。中国胜利的原因是: ?1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坚持全民族抗战; ?3日本发动的是侵略战争,国际上失道寡助; ?4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反法西斯国家和人民互相支持。 3、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1是中国人民100多来年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 ?2它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3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重要组成部分,做出重大贡献; 篇二:【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历史必修一 知识点总结(逐点夯实)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1、夏商政治制度的内容: (1)夏朝: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2)商代政治的特点:商代贵族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宗法制,各个宗族都是政治实体;神权和王权相结合。 夏商政治制度的影响:夏商的早期政治制度,对西周宗法制和分封制有直接影响。 2、西周的分封:1)被封的诸侯国的义务: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贡赋、朝觐述职 2)影响:积极影响: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形成了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 消极影响:西周后期王权衰弱,春秋战国暑期列国纷争 3)结果:西周后期分封制受到破坏;战国末年周王室失去分封大权 3、西周的宗法制: ?1内容:用父系的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政治的制度。 ?2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3影响:保证贵族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第2课 秦汉政治 1、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特点:一人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 评价:标志着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2、中央集权的基本特征:权力高度集中 3、中央集权制的作用及影响: 积极作用:?1使秦实力增强,通过战争扩大疆域,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 的封建国家,成为当时世界大国。?2使秦能一实行各种巩固统一的措施。 ?3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 用,且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 消极作用:依靠皇帝的专制权威,加强对人民的压榨,造成阶级矛盾迅速激化。 4、郡县制度:中国古代继宗法分封制度之后出现的以郡统县的两级地方行政制度。盛行于秦汉。郡县制是古代中央集权制在地方政权上的体现,它形成于战国时期。郡县制于分封制最大的不同是:郡守、县令和县长由皇帝直接任免,不得世袭。影响:郡县制下的郡守和县令都是由皇帝直接任免,从而使君主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治安定和经济发展;郡县制从根本上否定了分封制,打破了西周以来分封割据的状况,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有利于防止地方割据 1 分裂,有力地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第3课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变 1、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 汉朝 汉承秦制 ,有所变化 中央设三公(相、御史大夫、太尉),中朝 决策机构 ,外朝 执行机构, 尚书台 中枢机构 魏晋南北朝 逐步形成三省体制 隋朝 尚书省、内史省、门下省为中央政府最高统治机构 唐朝 中书省 掌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 ,尚 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 书省 负责执行政令。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门下省 宋 :二府 中书门下 最高行政机构 ,枢密院 最高军政机构 ,参知政事 副相,分割宰相的行政权,三司 管理财政,分割宰相的财权 元 :中书省 最高行政机构 ,枢密院 最高军事机构,宣政院 统领宗教事务和管理西藏地区 。 2、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 汉: 汉初,郡国并行制;汉武帝后期:设刺史制度 隋唐: 唐中后期,地方军镇长官节度使越设越多,发展成藩镇割据局面 宋 :文臣做地方官;州县两级制 元 :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之下,分别为路、府、州、县。 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 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它的创立,是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 边远民族地区高寒宣政院进行管理 3、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特点:相权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增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中央权力不断增强。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1、明朝:君主专制强化,中国的宰相制度从此被废除,君主专制达到了新的高度 内阁制度:明成祖成立内阁以后,把原来宰相拥有的决策权牢牢把持在自己手中,议政权分给内阁,行政权分给六部。永乐中期以后,内阁职权渐重,兼管六部尚书,成为皇帝的最高幕僚和决策机构,但始终不是中央一级正式的行政机构。 2、清朝:君主专制达到顶峰,设置军机处,由皇帝挑选新任的满汉官员充任军机大臣。全 国的军政大权就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 第二单元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1、 鸦片战争 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2 2、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1)1895年4月,清政府与日本签订屈辱的《马关条约》。 条约规定: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二亿两白银;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受内地税。《马关条约》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2)《辛丑条约》:1901年9月,清政府与侵略者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 3)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中国清政府腐败无能,避战求和,不敢依靠人民群众;日本经过 4、三元里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抵御外侮的爱国精神。 5、左宗棠收复新疆:1881年初,中俄《伊犁条约》签定,中国收回了伊犁和特克斯河上游两岸领土(霍尔果斯河以西地区和北面的斋桑湖以东地区却被沙俄强行割去)。1884年为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根据左宗棠建议,在新疆设立行省,加强了对新疆地区的管理。 3 中国胜利。中国胜利的原因是: ?1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坚持全民族抗战; ?3日本发动的是侵略战争,国际上失道寡助; ?4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反法西斯国家和人民互相支持。 3、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1是中国人民100多来年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 ?2它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3是世界反法西 斯战争重要组成部分,做出重大贡献; ?4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 太平天国运动 《天朝田亩制度》:1853年太平天国颁布。 1)原则:“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无处不均匀”; 2)规定: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分土地;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国库; 3)、《天朝田亩制度》的意义: 4 积极意义: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思想结晶。 消极意义:体现的绝对平均主义思想,严重脱离实际,根本无法实现。 4)、《资政新篇》:1859年太平天国颁布的。是先进的中国人首次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具有一定进步意义,但由于缺乏社会基础和实施条件,加之当时战争环境未能实行。 2、 辛亥革命 1)、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兴中会。 1905年8月,中国同盟会成立,它是近代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政党。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 2)、中华民国成立: 1912年,孙中山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部约法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特别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度,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3)、辛亥革命意义:伟大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清王朝,结束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客观打击帝国主义势力,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1)、五四运动(1919年)是一次不彻底的不妥协的 反帝封建的革命运动。 五四运动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五四运动的口号是“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2)、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 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二大”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是中国近代以来第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3)、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标志是国民党一大召开。 由国共两党领导的国民大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人民大革命,它动摇了北洋军阀政府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但是由于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犯了右倾错误,放弃对革命的领导权,导致革命失败。 4) 国共的十年对峙 a、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其意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b、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是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 c、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1935年1月),成为党史上一个生死攸关转折点。 5) 解放战争 5 篇三: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 知识点总结 第一 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 度 ...................................................................................................................................... 1 第二单元 古代希 腊罗马政治制 度................................................................................................................................... 4 第三单元 近代西 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 展 ................................................................................................... 4 第四单元 近代中 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 流................................................................................................................... 6 第五单元 从科 学社会主义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 立 ................................................................................................... 11 第六单元 现代中 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 一................................................................................................................. 12 第七单元 现代中 国的对外关 系 .................................................................................................................................... 13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 修1 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 古代中 国的政治制度 一、分封制(政治 的目的:巩固政权) 内容:?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先代的贵族,?受封者义务——服从周王的命令、镇守 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受封者权利——职位世袭、设置官员、建立武装、 征派赋役。 作用:?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管辖。?扩大了统治区域,开发了边远地区;?形成对周王 室众星捧月一般的政治格局;?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但诸侯国有相当大的独立性, 埋下分裂割据的隐患。 特点:周天子是诸侯的共同主子,诸侯是周王的臣属。 意义:加强统治,巩固王权 二、宗法制(嫡长子继承制) 定义:宗法制是依据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统治的一种社会制度。 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分封制和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两大支柱,互为表里。 影响: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点:以宗法制为核心,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 注释:1、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我国的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始于:夏 2、王位世袭制的确立,是我国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的重要标志 三、秦的统一: 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秦王嬴政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秦朝。 四、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形成(重点、难点) 内容:?建立“皇帝”称号,确立皇帝制度(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皇帝制度的核心内容:皇权至上、皇帝独裁,从中央到地方的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设置三公九卿中央官制: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监察百官;太尉——负责全国军务。?在地方推行郡县制:郡的长官是郡守,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均由皇帝直接任免。郡是秦朝中央政府辖下的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单位。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是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影响:(1)对秦朝的影响:?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 ?初步奠定祖国疆域,巩固国家的统一 ?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 ?建立了地主阶级对广大人民的专制统治,加强对人民的压榨,秦朝的暴政造成人民处境的恶化,阶级矛盾激化。 (2)对后世的影响: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政治制度具有很大的开创性,它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 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对中华民族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与完善。 五、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车同轨,书同文” ?颁布秦律、统一法令;?统一货币、度量衡;?统一文字;?修建驰道、灵渠;?修筑万里长城;组织移民。 注释:1、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2、秦朝中央官僚机构的特点: 1)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行政体制 2)充分体现出“家天下”的特点。(封建时代的统治特点——国与家同治) 3、秦朝灭亡的原因是秦的暴政。 六、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 背景:汉初郡国并行,出现王国问题 措施: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汉武帝实行推恩令 作用:解决了王国问题,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局面。 唐末至五代出现了藩镇割据局面 七、唐实行三省六部制 唐朝中央设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分散了相权。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的管理体制。 八、宋初中央集权的强化 措施:?军事上:杯酒释兵权,解除朝中大将和地方节度使的兵权;加强禁军、强干弱枝。?行政上:派文臣任地方长官;设通判负责监督。?经济上: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 影响:?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消除了藩镇割据现象。?造成三冗(官兵费),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九、元朝实行行省制度 背景:疆域空前扩大 概况: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十个行省和宣政院辖区 意义:加强了对全国的管辖;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一。是中国行省制的开端,对后世影响深远。 十、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汉代 察举制 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隋唐宋—清朝科举制 十一、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1、明太祖调整中央和地方官制,加强中央集权:?废丞相(宰相),设六部;废行省,设三司。废除宰相,解决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使得君主专制强化?内阁的创立。实质:为减轻皇帝工作压力而设立,是君主专制强化的 产物。 【了解:宰相被制度赋予决策大权,其地位十分牢固。内阁只是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并无决策权。) 明朝内阁制度与西方近代内阁制的本质不同:内阁是皇权专制的产物,它维系了君主的绝对权力,保证了君主对全国有效的统治,进一步巩固了皇权至高无上的地位。西方近代内阁是政治民主监督机制,有助于防止专制独裁。】 2、清朝雍正帝设军机处(上传下达)——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 总结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影响: 1)积极: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为康乾盛世的出现提供政治保障。 2)消极:严重地扼杀了社会的创造力,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减缓了社会发展的步伐,是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之一。 注释:总结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 1、两汉时期中央政治制度的特点:汉承秦制 “中朝”和“外朝” 2、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央政治制度的特点: 逐步形成三省六部制 3、我国古代三省六部制的完善是在:隋唐时期 4、宋朝的政治制度特点:不断削弱和分割宰相的职权,进一步加强皇权。 5、宋朝的“二府”:中书门下是最高行政机构;枢密院是最高军政机构。 参知政事——副相,分割宰相行政权 三司使——管理财政,分割宰相的财权 6、元朝的中央政治制度的特点:综合汉蒙政治制度,加强皇权有新发展 中书省——最高行政机构 枢密院——最高军事机关 元朝时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的机构是:宣政院; 7、中国省制的开端是:元朝时的行省制度; 元朝行省制度的创立是地方行政制度重大变革。 郡县制(秦朝)——郡国并行制与州郡县三级制(汉)——州县两级制(隋——宋)——行省制度 8、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 (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是它的发展轨迹。 (2)在中央政权中,相权不断削弱,君权不断加强。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中,中央严格控制地方政权,不允许有独立的行政体系存在。 (3)地方官吏必须服从上级,地方服从中央,最后听命于中央。 古代希腊罗马政治制度 第二单元 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历程:前6c初,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前6c末,克利斯提尼改革——确立雅典民主政治;前5c,伯利克里改革——把雅典民主政治推向顶峰。 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人民主权、轮番而治。 雅典民主政治的评价:1)积极 ?实行民主政治,社会相对公正一些,有利于社会安定。?促成了雅典政治、经济和文化的高度繁盛。?为后来欧美资产阶级建立民主政治提供了一定的借鉴。2)消极 ?妇女、奴隶和外邦移民没有政治权力,真正能够享受到民主的只是少数人,实质是奴隶主阶级的民主。?过于泛滥的民主,容易导致无政府主义的泛滥。 二、罗马法 1、罗马法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早期的罗马国家只有习惯法,没有成文法。成文法诞生标志是《十二铜表法》的颁布。 公民法:适用范围仅限于罗马公民,用来调整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的罗马法律,被称为公民法 万民法:在古罗马对外扩张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普遍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即“万民法” 6世纪,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组织编纂《民法大全》 注释:1)罗马法从形式上可分为:成文法和习惯法; 2)罗马法从整体结 构上可分为:公民法、万民法等。 2、罗马法的评价: 1)积极方面:?罗马法的制定和实施维系了帝国的统治,稳定了社会秩序。?罗马法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典,极大影响了近代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立法司法制度;是近代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有力武器。 2)局限性:维护奴隶制度。 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一、英国革命 背景:根本原因:斯图亚特王朝(詹姆士一世、查理一世)实行专制统治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1640—1688):1640年英国爆发革命。期间,处死了国王查理一世,成立共和国。但斯 图亚特王朝复辟。1688年光荣革命,标志英国革命的完成。 二、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特点:?保留国王,实际上 “统而不治”的地位,作为国家的象征而存在。?国家的最高权力在议会,实行代议制。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内阁掌握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 18世纪责任制内阁逐步形成。 注释:1、现代英国君主立宪制度是哪三位一体的混合物: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三者融为一体的混合物; 2、英国君主立宪制主要特点是:保留君主,议会掌权; 三、美国政府的建立: 1775年,美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1776年,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独立,美国诞生。独立之初的美国实际上是13个州的松散联盟(即邦联)。1789年联邦政府成立,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19世纪中期,美国形成民主党、共和党轮流执政的格局 四、美国1787年宪法:1787年在费城召开制宪会议通过了一部联邦宪法 评价:?是世界上第一部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加强了国家权力,实践了三权分立原则(“分权与制衡”),体现资产阶级民主精神。 局限性:承认黑人奴隶制,印第安人没有公民权,妇女地位低下。 注释:1)美国1787年宪法的理论基础源于:18世纪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孟德思鸠的三权分立思想; 2)美国联邦政府机构与权力分别为:国会掌握立法权,总统掌握行政权,联邦法院掌握司法权; 3)美国政体特点是:总统共和制,简称总统制; 五、艰难的法兰西共和之路: 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1789年法国大革命和第一共和国建立;1870年第三共和国的确立。 六、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1875年初,国民议会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意义:从法律上正式确立了共和政体(议会制共和国),标志着法兰西共和政体的最终确立 篇四: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整理) 高一历史知识点总结 必修一 必修一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分封制 目的:巩固国家政权 内容:?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先代的贵族,?受封者义务——服从周王的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受封者权利——职位世袭、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 作用:?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管辖。?扩大了统治区域,开发了边远地区;?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一般的政治格局;?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但诸侯国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埋下分裂割据的隐患。 二、宗法制 定义:宗法制是依据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统治的一种社会制度。 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分封制和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两大支柱,互为表里。 影响: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点:以宗法制为核心,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 三、秦的统一: 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秦王嬴政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秦朝。 四、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形成 内容:?建立“皇帝”称号,确立皇帝制度。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大权由皇帝总揽,从中央到地方的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 ?设置三公九卿中央官制: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监察百官;太尉——负责全国军务。 ?在地方推行郡县制:郡的长官是郡守,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均由皇帝直接任免。 影响:巩固了国家的统一,促进了社会的安定和经济文化的发展,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对中华民族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 消极作用:加强对人民的压榨,容易导致暴政,造成阶级矛盾的激化。 五、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颁布秦律、统一法令;?统一货币、度量衡;?统一文字;?修建驰道、灵渠;?修筑万里长城;组织移民。 秦朝灭亡的原因是秦的暴政 六、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 背景:汉初郡国并行,出现王国问题 措施: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汉武帝实行推恩令 作用:解决了王国问题,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局面。 唐末至五代出现了藩镇割据局面 七、宋初中央集权的强化 措施:?军事上:杯酒释兵权,解除朝中大将和地方节度使的兵权;加强禁军、强干弱枝。?行政上:派文臣任地方长官;设通判负责监督。?经济上: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 影响:?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消除了藩镇割据现象。?造成冗官、冗兵、冗费,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八、唐实行三省六部制 唐朝中央设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分散了相权。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的管理体制。 九、元朝实行行省制度 背景:疆域空前扩大 概况: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十个行省和宣政院辖区 意义:加强了对全国的管辖;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一。是中国行省制的开端,对后世影响深远。 十、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朝代制度 汉代察举制 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隋唐宋—清朝科举制 十一、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明太祖调整中央和地方官制,加强中央集权:?废丞相,设六部;废行省,设三司。?内阁的创立。实质: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 清朝雍正帝设军机处(上传下达)——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 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政治制度 一、希腊的政治制度 城邦的基本特征是:小国寡民和独立自主 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历程: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克利斯提尼改革——确立雅典民主政治;伯利克里改革——把雅典民主政治推向顶峰。 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人民主权、轮番而治。 雅典民主政治的评价: 积极方面:?实行民主政治,社会相对公正一些,有利于社会安定。?促成了雅典政治、经济和文化的高度繁盛。?为后来欧美资产阶级建立民主政治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消极方面:?妇女、奴隶和外邦移民没有政治权力,真正能够享受到民主的只是少数人,实质是奴隶主阶级的民 主。?过于泛滥的民主,容易导致无政府主义的泛滥。 二、罗马法 1、罗马法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早期的罗马国家只有习惯法,没有成文法。成文法诞生标志是《十二铜表法》的颁布。 公民法:适用范围仅限于罗马公民,用来调整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的罗马法律,被称为公民法 万民法:在古罗马对外扩张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普遍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即“万民法” 6世纪,《民法大全》标志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 2、罗马法的评价 积极方面:?罗马法的制定和实施维系了帝国的统治,稳定了社会秩序。?罗马法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典,极大影响了近代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立法司法制度;是近代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有力武器。 局限性:维护奴隶制度。 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一、英国革命 背景:根本原因:斯图亚特王朝实行专制统治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过程:1640年英国爆发革命。期间,处死了国王查理一世,成立共和国。但斯图亚特王朝复辟。1688年光荣革命,标志英国革命的完成。 二、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特点:?保留国王,实际上“统而不治”的地位,作为国家的象征而存在。?国家的最高权力在议会,实行代议制。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内阁掌握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 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是正式确立的标志。18世纪责任制内阁逐步形成。 三、美国政府的建立: 1776年,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独立,美国诞生。独立之初的美国实际上是13个州的松散联盟(即邦联)。1789年联邦政府成立,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19世纪中期,美国形成民主党、共和党轮流执政的格局 四、美国1787年宪法: 1787年在费城召开制宪会议通过了一部联邦宪法。 评价:?是世界上 第一部较完整的资产阶级宪法。?加强了国家权力,实践了三权分立原则,体现资产阶级民主精神。局限性:承认黑人奴隶制,印第安人没有公民权,妇女地位低下。 五、艰难的法兰西共和之路: 1789年法国大革命和第一共和国的建立;1870年第三共和国的确立。 六、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1875年初,国民议会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意义:从法律上正式确立了共和政体(议会制共和国),标志着法兰西共和政体的最终确立 七、德意志的统一: 俾斯麦领导下,普鲁士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完成了德国统一。1871年,建立了统一的德意志帝国。 八、德意志的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特点:皇帝不是虚位,而是握有实权。皇帝和首相掌握国家的大权。议会对政府没有监督权。 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一、两次鸦片战争 篇五:高中历史必修1知识点总结 必修一 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考点1、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西周的建立:bc1046年 (1)分封制 ?内容:西周时期周武王把王畿以外的广大地区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诸侯的义务: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贡赋、朝觐述职等。诸侯的权利:再分封、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 ?分封制的作用:西周通过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扩大了统治区域,到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 (2)宗法制 ?特点:宗法制是实行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的制度,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内容:周天子以嫡长子世代继承最高执政权力,其余诸子分封为诸侯,诸侯国对于周王室处于附属地位。周 天子为天下的大宗。封为诸侯的庶子对天子为小宗,在本国为大宗,其地位也由嫡长子继承。诸侯的庶子分封为卿大夫,他们对诸侯为小宗,在本家为大宗,其地位也由嫡长子继承。从卿大夫到士,也形成同样的大宗与小宗的关系。这样按血缘关系的亲疏就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宗法等级。 ?西周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神权和政权的结合 尚未形成中央集权 、秦中央 ?考点2集权制度的形成 秦朝的统一:bc230-221 韩赵魏楚燕齐 (1)皇帝制度 君权的至高无上 (2)秦朝的中央机构 三公的职权范围要注意区别,也是选择题中经常命题的重点。三公的职责:? 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太尉:负责全国军务;?御史大夫:是副丞相,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负责监察百官。 (3)郡县制 郡县的设置的影响。郡县制的建立:秦灭六国后秦始皇采纳李斯推行郡县制度的建议,把郡县制推广到全国。郡县制的特点在于郡县的长官都有皇帝任免。郡县制建立的影响:郡县制的建立,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4)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考点3、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1)汉初郡国并行制 郡县制与封国制并存,封国制的存在是对中央集权的威胁 (2)唐朝三省六部制 把握好三省六部的职权范围、工作 流程 快递问题件怎么处理流程河南自建厂房流程下载关于规范招聘需求审批流程制作流程表下载邮件下载流程设计 中书省(负责决策、草拟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批诏令)--尚书省(负责执行),最高长官都是宰相,宰相权力一分为三。 (3)元朝的行省制度 认识到行省制的实施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是我们现在省制的开端 (4)汉到元政治制度的特点 表现为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中央不断加强对对方的控制和管理,国家的权利不断集中在君主手中。 ?考点4、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1)明朝废丞相设内阁 至此中国古代的宰相制度被废除了,君主专制发展的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2)清朝军机处的设置 雍正时设立,标志着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 (3)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君主专制的加强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加强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但从却妨碍了社会的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二、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考点5、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割地、赔款、通商、协定关税) (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原因 ?根本原因是:夺取更多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打开中国的大门; ?直接原因:中国的禁烟运动; ?导火线:虎门销烟。 (2)禁烟运动的高潮是林则徐在广东的虎门销烟,以此为借口,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鸦片战争期间英国侵占了香港岛 (4)1842年,中英两国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规定: ?割香港岛给英国; ?赔款2100万银元; ?关税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5)影响:?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最主要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民肩负的任务是反侵略反封建。 ?鸦片战争后中国进入了国从此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考点6、第二次鸦片战争 (1)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 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2)?1856年英国和法国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1857年组成英法联军。 ?1858年清政府与英法美俄签订《天津条约》。(军长可以公开陪) ?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后洗劫并焚毁了皇家园林圆明园。 ?1860年清政府 与英法签订了《北京条约》。 (3)影响: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了。 ?考点7、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天天陪酒) (1)背景:?19世纪末,经过明治维新的日本制定了以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 ?1894年朝鲜爆发了东学党起义; ?清政府寄希望列强调停,消极备战。 ?辽东战役中,日本在旅顺对当地的和平居民实行野蛮的大屠杀。 (3)结果:签订《马关条约》,规定(一厂二两三岛四口岸) ?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 (4)影响:《马关条约》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瓜分中国的侵略要求,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一个新阶段,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 ?考点8八国联军侵华战争(饿鹰热得没法熬夜)和《辛丑条约》(钱进宾馆) (1)义和团运动提出的口号是扶清灭洋,反帝爱国运动。义和团运动显示了中国人民的斗争勇气,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计划,沉重打击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 (2)1900年6月初,八国组成侵略联军,镇压义和团运动。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清政府彻底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半殖民地半封建统治秩序完全确立。 ?考点9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 1937年12月,南京沦陷,日军对放下武器的中国军人和手无寸铁的中国市民进行了杀戮,30万人被杀害。 ?考点10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1)建立的原因: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主要矛盾,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建立的过程:? 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宣布抵抗暴 力。 ?八一三事变后根据国共两党协议,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考点11正面战场的抗战 正面战场主要战役:凇沪会战、太原会战与平型关大捷、徐州会战与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 ?考点12敌后战场的抗战 ?洛川会议:937年8月,中共中央在陕北洛川制定了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的全面抗战路线。 ?1937年9月,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首府为延安。陕甘宁边区成为全国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枢和总后方。 ?1940年下半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一百多个团,在华北进行了威震中外的百团大战,沉重地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 ?考点13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历史地位 (1)1945 8月15日,日本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正式签订投降书,中国抗战取得最后胜利。 (2)原因:全民族抗战(胜利的根本原因)和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支持。 (3)意义:?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了完全胜利。 ?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考点14太平天国定都天京 1853年, ?考点15《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1)1853年,太平天国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要求废除封建地主阶级所有制。根据凡天下田,天下同耕和无处不均匀的原则,不论男女,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根据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原则,规定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的产品分配原则。他们试图在小农经济基础上,建立一个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天朝田亩制度》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愿望,是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但平均分配土地的办法,不符合实际,《天朝田亩制度》实际上并没有真正实行过。 (2)1859年,为了振兴太平天国,洪仁玕提出《资政新篇》,主张向西方学习,进行经济、 政治和文化改革。这是先进的中国最早提出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集中反映了当时中国向西方寻找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具有一定的进步性。由于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以及当时处于战争环境,《资政新篇》未能真正施行。 ?考点16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1)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三个团体: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 ?时间、地点:1905年日本东京。 ?建立者:孙中山。 ?性质:中国近代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考点17武昌起义 ?时间:1911年10月10日。 ?参加力量:湖北新军中的革命党人。 ?影响:成立湖北军政府,各省纷纷响应,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考点18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中华民国的成立:1912年元旦在南京成立。以中华民国纪年,民国元年为1912年,五色旗为国旗。孙中山担任临时大总统 ?考点19《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颁布:1912年3月,孙中山颁布了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主要内容:?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民享有人身、言论、著作、集会等权利。 ?约法按照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 (3)性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 (4)意义:具有反封建的积极意义。 ?考点20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推翻了 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沉重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辛亥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考点21五四运动 (1)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收回国家主权的正当要求遭无理拒绝。 (3)初步成果:北洋军阀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罢免亲日卖国贼的职务,中国外交代表团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4)性质意义:五四运动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考点22中共的一大和二大 a主要内容:?大会规定党的任务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阶级差别,实现共产主义。 ?会议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 b意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2)中国共产党二大 制定民主革命纲领 ?时间:1922年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主要内容: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最低纲领即民主革命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意义:制定了中国近代以来第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考点23国民大革命 (1)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1924年初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标志着国共合作的实现和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国民革命运动由此兴起。 (3)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及原因: ?1927年蒋介石和汪精卫分别制造了四一二政变和七一五政变国民革命失败。 ?国民革命的失败是由于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中国共产党处于幼年时期,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放弃对革命和武装的领导权。 (3)国民革命运动的意义:国民革命运动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考点24南昌起义 ?时间及领导者: 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等率领革命军在南昌起义。 ?意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考点25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建设 ?1927年秋,毛泽东发动秋收起义。10月,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来到井冈山地区,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在革命根据地,中国共产党开展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制度的土地革命。土地革命使广大贫雇农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分到土地,生活上有的保障。为了保卫胜利果实,他们积极参军作战,努力发展生产。 ?1931年冬,在江西瑞金宣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 ?考点26红军长征 (1)长征原因:博古、李德等人执行王明左倾教条主义路线致使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实行战略转移。 (2)长征过程:1934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开始长征,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同在陕北的红军胜利会师,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长征胜利结束。 (3)长征意义:?红军长征粉碎了国民党围剿红军、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红军长征途中中国共产党宣传了自己的政治主张,播下了革命的火种。 ?考点27遵义会议 (1)召开:1935.1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 (2)意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妥善处理了党内长期存在的矛盾和分歧,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标志。 ?考点28挺进大别山 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渡过黄河,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序幕。
本文档为【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769254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71KB
软件:Word
页数:38
分类:高中语文
上传时间:2017-09-18
浏览量: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