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doc】《离骚》中的象征手法和象征系统

【doc】《离骚》中的象征手法和象征系统

举报
开通vip

【doc】《离骚》中的象征手法和象征系统《离骚》中的象征手法和象征系统 《离骚》中的象征手法和象征系统 殷光熹 [云南大学,昆明650091] 关键词:离骚;象征;系统 摘要:《离骚》在创作上的显着特色是:大量采用象征手法,组成三大象征系统.其独 创之处就 在于:融主体性,整体性和系统性于一体,具有鲜明的个人特征和时代特征,构成完 整的象征体系. 中图分类号:122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11(2005)05—0082—07 大师粱启超曾指出:"纯象征之成立,起 自楚辞.篇中许多美人香草,纯属代数上的 符号,他意别有...

【doc】《离骚》中的象征手法和象征系统
《离骚》中的象征手法和象征系统 《离骚》中的象征手法和象征系统 殷光熹 [云南大学,昆明650091] 关键词:离骚;象征;系统 摘要:《离骚》在创作上的显着特色是:大量采用象征手法,组成三大象征系统.其独 创之处就 在于:融主体性,整体性和系统性于一体,具有鲜明的个人特征和时代特征,构成完 整的象征体系. 中图分类号:122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11(2005)05—0082—07 大师粱启超曾指出:"纯象征之成立,起 自楚辞.篇中许多美人香草,纯属代数上的 符号,他意别有所指."…()马茂元先生在 《千古绝唱话<离骚>》一文中也曾指出:"《离 骚》在艺术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现上的最大特色,就是比兴,象 征手法的运用……这种'香草美人'式的寓 意手法为《离骚》所独创."P12)在《楚辞选? 前言》中又说:"(楚辞)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象 征的体系."PSI)梁,马二位前辈虽然未就 《楚辞》中的象征手法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作进一步论述,但 对后人来说确有"点拨"作用. 一 ,从不成熟到成熟 象征意识,自古有之,在没有文字以前, 多以物象,图像表示.有了文字以后,随着 语言思维的进步,人们渐渐能以简练的文字 概括其意,例如"立象以尽意".我们看《易 经》中的古歌谣,就带有象征诗的特点.《诗 经》中的象征手法只是局部运用,基本上采 用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物(草木虫鸟之类). 象征物的象征义,基本上是约定俗成而固定 的,内容直观,明确,单纯,读者可以马上领 收稿日期:2005—09—12 作者简介:殷光熹,男,云南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 ? 82? 会其象征意义.这与后来已经成熟的,具有 整体性象征特点的《楚辞》迥然不同. 古人虽然没有明确提出"象征"这个词, 但对《楚辞》中所蕴含的象征意义还是有所 察觉的,例如东汉时的王逸就曾看出《离骚》 中有"引类譬喻"的表现手法,他在《楚辞章 句?离骚序》中指出:"《离骚》之文,依《诗》取 兴,引类譬喻,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 臭物,以比谗佞;灵修美人,以媲于君;宓妃 佚女,以譬贤臣;虬龙鸾凤,以托君子;飘风 云霓,以为小人."1'2-3)在这里,王逸虽然没 有明确分辨比喻与象征的联系与区别,但他 已经意识到比兴之"象"所蕴含的象征意义. 刘勰在《文心雕龙?辨骚》篇中也用概括的文 字肯定了王逸之说:"虬龙以谕君子,云霓以 譬谗邪,比兴之义也." 屈原继承和发展了《诗经》的比兴传统, 第一个成功地运用象征手法创作出融主体 性,整体性和系统性于一体的传世精品,其 中,长诗《离骚》最具代表性.他以南楚文化 土壤为立足点,将那些充满乡土气息的自然 意象,富于原始神话色彩的素材和社会生活 中的人物事件等,巧妙而合理地纳入到长诗 文学研究《离骚》中的象征手法和象征系统 中,构成带有整体性的象征情节和象征境 界,使作品呈现出纵横交织,主次分明,布局 完整的象征系统.诗人在"引类譬喻"的基 础上,即通过意象的比喻化,象征化过程,使 其成为抽象意识的象征,让读者领悟其背后 隐藏的真正指意,从而揭示作者对"美政"理 想的苦苦追求而最终归于失败的悲剧命运. 这就使象征获得了全新的意义和鲜活的生 命力,不仅丰富了文学领域中的创作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 而且给后人留下了极为宝贵的创作经验. 二,《离骚》中的象征手法 和象征系统 在《楚辞》中,《离骚》是大量运用象征手 法的杰作.从总体上看,长诗主要表现主人 公对"美政"理想的执着追求和英勇奋斗,即 便屡遭挫折,仍锲而不舍.围绕这一主题,诗 人除采用别的手法外,更多的是通过象征手 法表现出来的.诗中的神话形象,人物形象, 自然界的草木鸟兽意象和生活中的器物事象 等等,都被有选择地纳入诗人构想的象征世 界之中,成为暗示诗人政治化主体情思的喻 象.这是一个完整的象征体系,其间大致可 ,动物)象 以归纳为三大系统:自然物类(植物 征系统;人物类象征系统;器物符号类象征系 统.其中,每个系统都有正反对立的象征形 象来暗示它们各自不同的象征意义. 甲,自然物类象征系统 (一)植物类象征系统 植物类象征系统可分为以下三个系列: (1)用香草香花作为衣裳,食物和佩饰 "精神: 来象征主人公的"好修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这两句写"修能(憋)",即外在美,以此 象征其志洁行芳,爱美好修的德操. "朝搴眦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这两句应与前两句合看:"汩余若将不及兮, 恐年岁之不吾与!"岁月不等人,必须抓紧辰 光做事.这个"事"就是"朝搴夕揽",即早晨 上山拔取木兰,黄昏时到水洲采撷宿莽,其 间被隐去的指义未直接说明,而是转了个弯 儿,只有通过上下文的整体把握,方能领悟 其中的象征指意,"象征则间接地指意,要转 个手:它先是为自己而存在,只是在第二阶 段大家才发现它也意指什么东西".[5】(麟木 兰(香树)和宿莽(卷施草)的生命力极强:前 者去皮不死,后者经冬不枯,象征坚贞不移 的品德.诗中的"朝搴夕揽",正是勤于锻炼 品德的象征,表达了他的"好修"精神.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 英."早晨吸饮木兰滴下的露水,晚上吃秋菊 之蓓蕾.木兰春天开花,菊花是在百花凋零 的秋天始盛.饮露餐英是比喻陶冶情操,从 早到晚无时不在坚持修炼自己的品德.春 兰,秋菊,象征高洁. "揽木根以结苣兮,贯薜荔之落蕊. 矫茵桂以纫蕙兮,索胡绳之绲键." 以上四句都是描写主人公的"修能",是通过 个别的形式(或日感知的形式)来表现其抽 象内容(或抽象意识)而形成的象征性手法. 读者可以通过象征体而领悟其背后所隐含 的象征意义..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结幽兰而延王宁." 菱花,荷花都是象征高洁.兰花则象征君 子,贤人.寄情幽兰,就是等待理想人物的 出现. "溘吾游此春宫兮,折琼枝以继佩." "折琼枝以为羞兮,精琼靡以为粮." 玉树琼枝象征珍贵华美之物,只有品德高尚 之人才有资格佩戴.就连饮食也都是洁净 的,纯天然的,保持着原汁原味的本色.实 际上是象征自己的超凡脱俗,始终保持着自 己的"清白"和"内美". 举凡诗中所提到的江离,辟芷,秋兰,宿 莽,坠露,秋菊,落英,木根,薜荔,胡绳,香 椒,菌桂,蕙草,白芷,芰荷,芙蓉,玉树,琼 树,香草,香木,香花等,都是在比喻的基础 上取其抽象意义,普遍意义而构成其象征手 ? 83? 云南大学(社会科学版)第四卷?第五期文学研究 法的.从其整体情节内容看,即象征其好修 精神,高洁品德. (2)以种植香草香花来象征培养人才的 成绩和求贤若渴的心理,结果却与初衷相反. "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 杂申椒与茵桂兮,岂维纫夫蕙苣? 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 冀枝叶之峻茂兮,愿俟时乎吾将刈. 虽萎绝其亦4"q伤兮,哀众芳之芜秽." 诗中以种植栽培香花香草来比喻,象征培养 治国人才,选贤授能,为国效劳;用"纯粹" (完美)来比喻,象征"三后"(禹,汤,文王)的 美德;用"众芳"来比喻,象征众贤臣为明君 出力.本想人才辈出,获得丰收,哪知他们 中途凋谢,变质,背叛了自己,令人痛心.从 上面所引诗句看,具有两方面的象征意义: 一 是象征主人公的美德,自强不息的精神品 质;二是象征主人公努力为国育才而耗尽心 血的敬业精神,却好心不得好报,让他非常 失望.痛心疾首. (3)通过恶草臭物来象征那些利欲熏心,贪 "人以群分,物以类聚",好 婪奸诈的小人.所谓 恶不同.正是君子与小人的分水岭. "民好恶其不同兮.惟此党人其独异. 户服艾以盈要兮,谓幽兰其不可佩. 苏粪壤以充帏兮.谓申椒其不芳." 这六句诗是灵氛劝"灵均""远逝…'求女",要他 不要"怀乎故宇".因为"故宇"的"党人""独异", 行为古怪,香臭颠倒,将杂草,粪土当作好东西 装进佩囊,缠满腰间.反而说幽兰,申椒不香,不 能0ii【戴.这些"党人"的好恶与常人相反,爱逐 脏臭.以恶草臭物比喻,象征善恶,是非,美丑 的颠倒,从而揭露"党人"们的卑劣和楚国政治 的腐败. "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这里的"芳"字是主人公自比.陆侃如等《楚辞 选》说:"指腐臭的东西."[6】(既)郭沫若《屈原赋今 译))说:"今案毛诗《秦风》:'子日无衣,与子同 泽.'郑注:'泽,亵衣也,近污垢.'即此'泽'字之 义."[7J()姜师亮夫校作"臭",他说:"按'泽'古 ? 84? 字作'臭',读若'浩'.疑《离骚》本作'臭',字形 讹作'臭',王逸以今文定之,又误作'泽' 也."[8】('这就是说,按上句文义推论,当作"芳" 字的反面义解(即"泽"字的引申义为污垢.见 上引郑注.),因而"泽"者当比喻小人."杂糅" 比喻共处,即用香花与臭物共处来比喻主人公 曾与"党人"共处过(共事),但是自己的资质仍 放光彩:出于污泥而不染.这是在"借此言彼" 的基础上取其抽象意义和普遍意义而形成的象 征手法. "簧菜藐以盈室兮,判独离而不服!" 这两句是女婴规劝主人公的话,带有批评的语 气.他不愿佩带恶草杂草,说明他能保持高洁 的品质.并非孤傲.看来,连他最亲近的人都不 理解-fg,-fg只好南征,去"就重华而陈辞"了.这 里的蔷,菜,麓,均系恶草或杂草,比喻秽行恶 习.这是让某种道理以感知的比喻化方式来表 达某种抽象的思想,使隐去的思想一下就闪现 了出来.对象征来说,"这是—个从特殊(物体) 到一般(即到理念)的过程."[5】(嘟)诗人常常用 香花香草同毒草臭物进行x;j-比,象征二者之间 的对立,以此暗示楚国官场里的政治环境,以正 反对比的方式,突出主人公与众人不同的爱美 节操. "兰芷变而不芳兮.荃蕙化而为茅. 何昔日之芳草兮.4"-直为此萧艾也?" "余以兰为可恃兮,羌无实而容长; 委厥美以从俗兮.苟得乎众芳. 椒专佞以慢懵兮.檄又欲充夫佩帏. 览椒兰其若兹兮.又况揭车与江离?" 这些诗句是写主^,.公听了巫咸"吉故"之说后所 发的感慨,实际上是x,-J-巫咸的反驳.-fg对众芳 变质显得特别痛心,在诗中一再谴责.这与屈 原的实际生活感受有关,因为过去-fg曾培养或 扶持过大批人才,当-fg被疏远,放逐后,那些"风 派"人物就纷纷倒戈,投奔靳尚等权贵的怀抱, 与屈原为敌.这虽然是历来官场上常有的现 象.但对主张贤人治国的屈原来说,确乎是一次 沉重打击,内心深感不平和愤怒,自然会通过作 品流露出来. 《离骚》中出现的香草,香花和香木约二十 文学研究《离骚》中的象征手法和象征系统 种,杂草,臭物近十种.这些东西本为自然界的 物象,可是,一旦进入作者的审美观照,它们就 被注入了主体的情感意识,外化于客体物象上. 这时的物象,已非原来的物理实象,而是转化为 审美意象.诗人用这些花草植物中的意象,通 过比喻化方式,形成隋节内容,取其抽象意义和 普遍意义,构成象征.《易?系辞传上》有"立象 以尽意"之说,如果用此说来看诗歌创作的话, "象"是诗的外部形体(实体),"意"是蕴藏形体 中的生命(情志),二者浑融的同时,"意"又超越 其"象"而居主导地位,借用皎然的话说就是: "超以象外,得其环中."[9](晒)诗人用这些植物 类意象来象征忠与奸,美与丑,善与恶之间的斗 争,揭示出当时楚国内政的腐败和党人在政治 上的堕落.楚国的前途和命运,由此可见一斑. (二)动物类象征系统 黑格尔在《美学》一书中曾说:"象征所要使 人意识到的却不应是它本身那样—个具体的个 别事物,而是它所暗示的普遍性的意义."【lO1(聊) 譬如说:龙象征中华民族,狮子,老虎象征威猛, 刚强,鸽子象征和平,狐狸象征狡猾等就属此 例. (1)以鸟禽类为象征物 "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鸷鸟"(山鹰)象征高尚的人,超群拔俗,不与俗 人为伍,自古以来就是分明的.实际上是诗中 主^公以山鹰自比,具有象征喻义. "吾令鸩为媒兮,鸩告余以不好. 雄鸠之鸣逝兮,余犹要其佻巧. 心犹豫而狐疑兮,欲自适而不可. 凤皇既受诒兮,恐高辛之先我." 主^公在"求女"的过程中,将"鸩","雄鸠"比喻 为媒人,组成象征情节,以便实现其"求女"的愿 望,然而"鸩鸟"和"雄鸠"都不可靠:前者撒谎, 后者轻佻,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在这里,动物的象征意义要从屈骚的象征 体系上去把握,才能得其真谛,而不是仅仅从单 个的比喻上去理解,"特别是屈原的《离骚》,象 征物与被象征物之间的象征意义,不停留在某 一 句,某一段的比喻上,而是布满全篇,贯穿于 他的全部作品之中,所以呈现出一个完整的象 征体系."嘣'以动物象征某种抽象的东西,不 仅在《离骚》中有之,而且在屈原的其他作品中 也多有之,将它们汇合起来就成为一个象征系 列,成为屈骚象征体系的组成部分,例如《涉 江》: "乱日: 鸾鸟凤皇,日以远兮; 燕雀鸟鹊,巢堂坛兮." 前两句象征贤人远去,后两句象征小人得势. 又如《怀沙》: "变白以为黑兮,倒上以为下; 凤皇在妓兮,鸡骛翔舞!" 由前两句得知,后二句显然是用象征手法:风 皇被关进鸟笼,象征贤人受压被困,或日遭到 打击迫害;鸭子展翅舞蹈,象征小人得意忘 形.其他如《悲回风》中的"蛟龙隐其文章" 中的"蛟龙",象征贤能的隐士.诸如此类的 描写,都是屈原作品中象征体系的组成部分. (2)以拟人化象征手法写主人公坐骑 "陟升皇之赫戏兮,忽临睨夫旧乡! 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 主^公刚登上光明灿烂的天庭境界,忽然间又 俯看到了故乡,仆人悲伤,马也怀恋,曲身回 首不肯往前走了.这里用带有拟人化象征手法 来写"马",似乎它也通人性,同主^公一样, 不忍离开故乡,含蓄而曲折地表达了主人公热 爱乡国之隋. 看来主^公的坐骑并非普通的"马",它 伴随着主人公上天下地,"吾将济于白水兮, 登阆风而碟马","为余驾飞龙兮,杂瑶象以为 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驷 玉虬以乘髯兮,溘埃风舍上征","饮余马于咸 池兮,总余辔乎扶桑","驾八龙之婉婉兮,载 云旗之委蛇","步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 息"等,都是想像中会飞的神龙,与主人公相 伴而行,同甘共苦,久而久之,自然会通人 性.诗中出现的"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 不行"的情景,当是拟人化的象征手法. 乙,人物类象征系统 《离骚》中出现的人物比较多(包括神话 传说人物,历史人物和虚拟人物),这与诗人 ? 85? 云南大学(社会科学版)第四卷?第五期文学研究 政治化抒隋主体隋思息息相关.诗人以其丰富 的想像力,幻构出绚丽多姿的象征世界,成为 暗示主人公政治化主体情绪的喻象.在这些人 物中,有自我象征性人物"吾"(即灵均),有 虚拟的古代理想人物,如彭咸,有现实社会生 活中的"灵修","美人","众女"等,有神话 传说中的"下女"(指宓妃,简狄,二姚等神 话式人物),"佚女"(美女,指简狄)等.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这里的"灵修"是楚王的象征,"众女"是群 小的象征,"蛾眉"比喻美人,象征美德.这 些都是以"比"而"兴"的连带手法来暗示其 象征意义. 《离骚》中用"美人"作象征的地方较 多,有时用来自比,如"众女嫉余之蛾眉"就 是以"美人"自比.有时以"众女"比喻"党 人".用"美人"与"众女"的尖锐对立来象 征主人公的美政理想与黑暗现实的激烈冲突. 有时用"美人"比喻君王:"惟草木之零落兮, 恐美人之迟暮."这里的"美人"指谁?王逸 注目:"美人,谓怀王也.")主人公希望怀 王成为明君,举贤授能,成为臣民的偶像.然 而怀王的表现令人担忧,呈现"美人迟暮"的 迹象:他被一群党人包围,轻信谗言,昏庸无 能.这就是"以男女之隋喻君臣之义". 有时诗中的主人公又变成男性,四处 '球女".他追求的"美女"(指君王身边的 人),象征着"通君侧"的人.在他无法与楚 王见面的情况下,若能得到这些"美女"的相 助,打通渠道,自然是梦想成真的好事.然而 他始终没有找到这样的"美女".他曾到天上 "求女"而不遇,转而到凡间追求名淑女子, 将花送给心爱的女郎("相下女之可诒").诗 中所说的"下女",指求"有虞之二姚"(有虞 国君主的两个女儿,后来嫁给夏代中兴国王少 康),"求宓妃之所在"(宓妃,传说是伏羲氏 的女儿),"见有娥之佚女"(传说有娥氏有个 美女叫简狄,是帝喾的妃子).主人公的这三 次"求女"都落空,无可奈何,只得托灵氛占 b,但心中的疑虑仍未解除,于是又请巫成再 ? 86? 卜,结果仍令他失望,发出"哀高丘之无女" 的叹息.有时他将"媒人"喻之为楚王身边的 大臣:"理弱而媒拙兮,恐导言之不固."责怪 "媒人"笨拙无能,怕他们传达不了自己的一 片深情.有时他埋怨君王昏睡不醒:"闺中既 以邃远兮,哲王又不寤.""闺中"喻宫中, "哲王"喻楚王. 以上所提到的"美人","美女"等比喻, 从单个的比喻看,可以有不同的喻义,如"恐 美人之迟暮"句中的"美人"比喻楚王.宓 妃,简狄,二姚等名淑,美女,则比喻他"结 言通情"的牵线人.他虽三次"求女"未果, 但是仍未彻底放弃:"和调度以自娱兮,聊浮 游而求女."他要调整好心态,不因前面"求 女"不遇而一蹶不振,放弃对美好事物的追 求.从作品整体上看,它们已经构成象征性情 节,具备了抽象意义和普遍意义,即诗中的 ''美人","美女"都隐去了个体的本相,将 "美"的形象融为一体,升华为概念的,理念 的层面,象征美的特质. 除了他"求女"之外,他还不遗余力地 追慕前贤,其中最理想的人物就是彭咸了.彭 成其人其事,史无记载,注家解释不一:王逸 日:"殷贤大夫,谏其君不听,自投水而 死"m)有说是巫彭和巫咸的合称,还有老 彭,巫咸,彭铿,比干等多种说法,但多系猜 测,有力证据不多,难以定论.笔者以为,彭 咸是个虚拟人物,有些类似《庄子》中虚拟得 道的理想人物那样.彭咸在屈原作品中多次出 现,例如《离骚》:"愿依彭咸之遗则","吾将 从彭咸之所居",说明他将彭咸作为自己效法 的榜样,于此可知,彭成是个象征性人物:象 征廉洁正直,刚正不阿,品德高尚的人.从作 品的客观效果上说,读者可以从彭咸身上看到 屈原的影子. 在人物类象征系统中,核心人物应当是 "吾"(即灵均).《离骚》一来就开宗明义地写 道:我是帝高阳的远代子孙,有着光荣的先王 先祖,生于最吉祥的日子,又取了美好的名 字:"名余日正则兮,字余日灵均."在这里, "吾"连自己的名字也采用了隐喻法:"正则" 文学研究《离骚》中的象征手法和象征系统 是其名,"灵均"是其字.王逸注:"正,平 也;则,法也.""灵,神也;均,调也.言正 平可法则者,莫过于天;养物均调者,莫神于 地.高平日原,故父伯庸名我为平以法天,字 我为原以洁地.言己上能安君,下能养民也." 五臣注:"灵,善也.均,平也.言能正法则, 善平理."清人李光地《离骚经注》云:"绳直 准平,故日正则;高原广阔,故日灵均."也 就是说,"正则"是取"绳直准平"之义,"灵 均"是取"高原广阔"之义,暗示其为人公平 正直,胸襟宽广,能与人和谐相处. 《离骚》中的"吾",虽然是以屈原为原 型,但又不能完全将"吾"等同于屈原.《离 骚》中的"吾",是经过艺术陶冶和典型化处 理之后的人物形象,他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诗中用第一人称的口吻来统领,驾驭全诗,尤 其善于用浪漫主义象征手法塑造"吾"的形 象.诗中的"吾",既有原型的影子,又是带 有浓郁神话色彩的艺术形象.为了美政理想, 他"上下求索",自由驰骋于天地之间,这正 是屈原生平奋斗事迹的艺术写照.从主体意识 上说,"吾"在诗中象征着追求真理而至死不 悔的无私无畏者;从客观效果(或艺术效应) 说,"吾"的精神内核象征着民族之魂,是中 华民族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支柱. 在人物类象征系统中,"吾"处于核心地 位,是全部人物群像中的主心骨.全诗偏重于 揭示主^公为美政理想而"上下求索"过程中 所经历的斗争,挫折,委屈,悲伤,奋斗不息 和为追求真理而献身等等. 丙,器物符号类象征系统 《离骚》中常用"比"的手法,从单个的比喻 来说,它只是某个事物的比譬,很难看出它的象 征义,但从届原全部作品中的象征体系看,某些 比喻的反复出现,并形成固定格式,那么,这些 单个的系列比喻的抽象意义就构成了象征,例 如香草美人象征贤人君子,兰菊象征高雅洁净, 美人象征楚王或自己,萧艾象征权奸,鸾凤象征 贤能之人,鸡鹜象征佞人群小等等.概而言之, "屈骚中的象征形象可以说是以单个的形象出 现去实现总体意义的象征."【】(m) 至于器物符号类象征,似与上述所说象 征现象有所不同.因为这些象征物既非植物类 和动物类,亦非人物类,而是某种器物或是语 言符号(抽象概念).或者说:"象征自己却是 — 个图像(BiId),属于自然的范围."这些 "象征的事物同它自己既一致又不一致".[5】(哪) "皇天无私阿兮,览民德焉错辅." 这里的"皇天"(光明正大),象征公正无私, 代表着真理. "固时俗之工巧兮,缅规矩而改错;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那些善于取巧的俗人,抛弃方圆规矩,又不看 墨线而追求邪曲,却把苟合取容说成"正道". "俪",违背."规",指制圆形的工具."矩", 指制方形的工具."错",通"措",措施."绳 墨",木工用的墨线,用来画直线.规矩,绳 墨都是工具,用来比喻自身所具有的功能,而 在这里又取其抽象意义,赋予其新的价值意 义,因而规矩,绳墨都是象征法度."举贤而 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中的"绳墨"也是象 征法度.用同样的道理来看以下例子: "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芳" 与"泽"("臭"字之误)杂糅是象征诗中主人公过 去曾与"众女","党人"在一起共过事,但自己仍 保持着本色:出于污泥而不染. "阽余身而危死兮,览余初其犹未J海; 不量凿而正枘兮,固前修以菹醢." "柄"在这里指凿的木柄.没有按照凿孔的方 圆大小削制出来的木柄就无法插进孔去.这里 比喻旧的框框套套,象征"前修"(前代贤人) 不肯"削足适履"(意指苟合取容),结果惨遭 杀害(剁成肉酱). "勉升降以上下兮,求榘短之所同." "榘",同"矩",画方形的工具."蠖",量长 度的用具."榘蠖",犹规矩,法度(庄忌《哀 日寸命》"上同凿枘于伏戏兮,下合榘于虞唐" 中的"榘蠖"与此同).巫咸要主人公能卑能 亢,按照规矩来选择同道(意即循规蹈矩). "惟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 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 这里所说的"路幽昧以险隘",当指国家前途 ? 87? 云南大学(社会科学版)第四卷?第五期文学研究 暗淡险阻,具有象征意义.正因为道路幽暗险 阻,所以才会"恐皇舆之败绩"."皇舆",本 指君王乘坐之车,以此喻君王的权位,象征国 家."败绩",喻车驾倾覆,象征国家败亡. "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 杂申椒与茵O-兮,岂雏纫夫蕙苣?" "纯粹"指没有任何杂质搀在其中的东西,这 里用来形容古代"三王"的完美,它的象征意 义就是美德. 以E所说的器物符号类象征系统,就是 从特殊到一般,将具体物象或事象变成概念. 从《离骚》的象征体系来看,不应单纯作为修 辞手法的比喻来对待,而是比喻的深化,延伸 和升华,形成一种创作方法:象征. 三,结语 从以上所论的三大象征系统可以看出, 《离骚》象征手法的基本特征是:"寓情草木, 托意男女."在这三大系统中,自然物类象征 系统中的正面形象,以自我修养为主,偏重于 象征抒隋主人公的"内美","修能",即品德, 情操,人格,个陛和气质等;反之,其象征形 象和象征意义亦相反.人物类象征系统中的正 面形象,以社会生活实践为主,偏重于揭示抒 情主人公为美政理想而"上下求索"过程中坚 韧执着,顽强不屈,英勇奋斗的崇高精神,使 参考文献: [1]周殿富.历代楚辞论评选[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 社,2OO3. [2]马茂元,陈伯海.楚辞鉴赏集[M].北京:人民文学 出版社,1988. [3]马茂元.楚辞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8. [4]洪兴祖.楚辞补注[M].北京:中华书局,2OO2. [5]茨维坦-托多罗夫.象征理论[M].王国卿译.北京: 商务印书馆.2OO4. [6]陆侃如.等.楚辞选[M].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 1957. ? 88? "吾"的形象光芒四射!反之,其象征形象和 象征意义亦相反.器物符号类象征系统中的 "物",其本身是没有生命的器物,它们都处于 被动状态,关键在于怎样使用它们?即从使用 是否得当中透视其^其事,领悟其中的象征意 义.有些虽然不属于器物,而是抽象的概念 (语言符号),但在一定的语言环境里,又具有 象征意义. 在这三大象征系统中,人物类象征系统 处于主导地位,是全诗内容,情节的中心;其 他两个象征系统都在围绕这个轴心运转.其次 是自然物类象征系统,这是整个象征体系中的 基础和"支撑点",也是提供作者广泛运用象 征手法的天然宝库.再次是器物符号类象征系 统,它是前二类象征系统的补充,也是三大象 征系统之间不可或缺的"连接点"和"附着 点".三大象征系统的有机融会,相伴相随, 相辅相成,通过草木鸟兽之类意象的比喻化, 象征化手法的烘托,使三大象征系统在全诗中 构成了—个完整的象征体系. 总之,以《离骚》为代表的具有个人特 征和时代特征的象征系统,创造性地发展了 《诗经》的比兴意象手法,以全新的浪漫主义 象征手法的杰出范例出现在"百家争鸣"的战 国时代,为后世文学创作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给后世作家留下了一份厚重而珍贵的礼物. [7]郭沫若.屈原赋今译[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 [8]姜亮夫.重订屈原赋校注[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 社,1987. [9]祖保泉.司空图诗品解说[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 社.1964. [1O]黑格尔.美学:第2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 [11]江立中.离骚探骊[M].长沙:岳麓书社.1993. [12]毛庆.屈骚艺术新研[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990. ?责任编辑/方云
本文档为【【doc】《离骚》中的象征手法和象征系统】,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86908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34KB
软件:Word
页数:15
分类:企业经营
上传时间:2017-09-02
浏览量: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