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常德丝弦说唱艺术的演绎风格特点

常德丝弦说唱艺术的演绎风格特点

举报
开通vip

常德丝弦说唱艺术的演绎风格特点常德丝弦说唱艺术的演绎风格特点 摘要 中国曲艺文化艺术丰富多姿,南腔北调各有所长、各有千秋。流行于湖南常德的丝弦说唱艺术就是诸多地方曲种之一。常德丝弦说唱艺术融合了众多湖南民间歌曲小调的精华,在几百年的演变过程中形成自身的独特流派,至今活跃在艺术舞台,受到本地民众的喜爱而广为流传。常德丝弦说唱以常德方言为基础,深厚的群众基础和地方传唱度,是丝弦说唱得以流传演绎的主要原因,常德方言也是最能凸显丝弦说唱的魅力,与常德丝弦说唱的发展息息相关。常德丝弦说唱的久远流传史,以及高超的艺术展现魅力,使常德丝弦说唱富含极高的艺术...

常德丝弦说唱艺术的演绎风格特点
常德丝弦说唱艺术的演绎风格特点 摘要 中国曲艺文化艺术丰富多姿,南腔北调各有所长、各有千秋。流行于湖南常德的丝弦说唱艺术就是诸多地方曲种之一。常德丝弦说唱艺术融合了众多湖南民间歌曲小调的精华,在几百年的演变过程中形成自身的独特流派,至今活跃在艺术舞台,受到本地民众的喜爱而广为流传。常德丝弦说唱以常德方言为基础,深厚的群众基础和地方传唱度,是丝弦说唱得以流传演绎的主要原因,常德方言也是最能凸显丝弦说唱的魅力,与常德丝弦说唱的发展息息相关。常德丝弦说唱的久远流传史,以及高超的艺术展现魅力,使常德丝弦说唱富含极高的艺术魅力,并于2005年获得第一批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荣誉称号,是常德丝弦说唱的骄傲。 文章将常德丝弦说唱艺术演绎过程中所展现的风格和特点为入手点进行研究,对常德丝弦说唱艺术的历史源头,以及演变进化进行陈述,与常德方言相结合,表明方言在丝弦说唱艺术中的运用,采用文献参考和演绎形式例举的研究方式,从发音特点、分门别类、艺术特征入手,对常德丝弦说唱艺术深入剖析,发掘其历史文化和现代艺术特色,在宣传常德丝弦说唱艺术的同时,对这种传统曲艺文化市场化发展进行探讨,推动传统艺术的传承和发扬,也为其他传统艺术的发展和延续起到一定的参考借鉴意义。 关键词:常德丝弦说唱;传统文化;地方曲艺 1 Abstract China folk arts and culture is rich and colorful, each one has his good points, each one has its own merits talking in different dialects. Popular in Hunan Changde Sixian is one of the many local music rap art. The essence of Changde Sixian rap art fusion of many Hunan folk tunes, forming a unique genre in the evolution process of hundreds of years, has been active in the art scene, by the local people's favorite and popular. Changde Sixian rap based on Changde dialect, in the spread and has a profound local foundation and mass base deduction process, but also closely linked with the Sixian rap charm of Changde dialect, its long history and high artistic value to Changde Sixian said the special artistic charm, the State Council in 2006 was included in the first batch of nation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Based on the interpretation of styl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hangde Sixian rap art as the starting point for the study, through an overview of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Changde Sixian rap art, combining the complementary Changde dialect and Sixian rap art, the research cited references and deductive form, starting from the pronunciation characteristics, artistic features, be arranged, in-depth analysis of Changde Sixian rap art, explore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modern art, in the promotion of Changde Sixian rap art at the same time, to discus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raditional folk cultural market, promote the traditional art heritage and development, but also meaningful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continuation of other traditional art plays a certain reference. Keywords: Changde Sixian rap; traditional culture; local opera 目录 摘要 (1) ABSTRACT (2) 目录 (3) 1 绪论 (5) 1.1研究目的 (6) 1.2研究现状 (6) 1.3研究方法 (7) 2 常德丝弦说唱的形成与发展 (7) 2.1丝弦说唱的起源 (7) 2.2丝弦说唱的发展 (8) 3 常德丝弦的分类和结构 (9) 3.1常德丝弦的分类 (9) 3.1.1曲牌体 (10) 3.1.2板腔体 (10) 3.1.3混合体 (11) 3.2丝弦说唱结构 (11) 4 常德丝弦说唱的语言和演唱特点 (11) 4.1语言特点 (11) 4.1.1南北通俗、自然随意 (12) 4.1.2声调和发音 (12) 4.1.3语言的十三辙及辙韵转化 (13) 4.1.4平仄、押韵与平卷舌 (13) 4.2演出形式 (14) 4.3演出乐器 (15) 4.4演出曲目 (15) 4.5演唱特点 (21) 4.5.1方言演唱 (21) 4.5.2演唱形式 (22) 4.5.3韵味展现 (22) 4.5.4演唱特点 (22) 5 常德丝弦说唱现状与传承 (22) 5.1发展现状 (22) 5.2继承与发展 (24) 5.2.1加强推广普及力度 (24) 5.2.2保留传统,大胆创新 (24) 参考文献 (24) 致谢 (25) 郑重声明 本人呈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所有数据、图片资料真实可靠。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学位论文的研究成果不包含他人享有著作权的内容。对本论文所涉及的研究工作做出贡献的其他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的方式标明。本学位论文的知识产权归属于培养单位。 1 绪论 常德丝弦是在湖南常德乡间、地头广为流传地方曲种之一。在明朝末年清朝 温馨推荐 您可前往百度文库小程序 享受更优阅读体验 不去了 立即体验 初年,从浙江、江苏等地的民间小调和民歌在进入入常德后改良发展,并和本地的民间曲艺模式相融合,又经过持续的发展进化而形成。常德丝弦说唱实际上是湖南丝弦文艺形式中的一种,是湖南本地方言曲艺文化的瑰宝,因其在湖南众多丝弦艺术中名气和影响力最大,已经独立于传统湖南丝弦艺术体系而自成一派。丝弦说唱在湖南全省境内都非常受欢迎,表演时使用琵琶、三弦、二胡和板胡等乐器进行伴奏,因为这些乐器都是丝弦类,所以称之为丝弦说唱。因为说唱过程使用常德本地的方言进行表演,因此被称为常德丝弦说唱,所以,常德丝弦说唱富有浓厚的乡土气息,以及本地文化特征。后因20世纪80年代以来专业表演团队的缺失和发展瓶颈,加之新老艺人传承断档,已经面临失传的危险,亟待抢救和保护。2005年,经过新老丝弦说唱艺人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常德丝弦终于被国务院批准称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国家的第一批,这也促进了丝弦说唱的发展和后辈对其的传承发扬。 常德丝弦说唱艺术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极具地方特色的曲艺文化艺术,其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群众基础在我国民间传统曲艺文化中璀璨夺目。常德丝弦说唱艺术由民间方言小调发展成地区曲艺文化,再到国家级文化遗产,说明常德丝弦说唱艺术在复杂的历史进程中没有被泯灭反而得到一步步的发展,背后的原因很值得传统文化研究者深入思考。 1.1研究目的 通过对常德丝弦说唱艺术演绎风格特点的研究,深入了解这项古老的曲艺文化艺术,从方言、发音、唱腔、乐器、曲目等角度全面剖析,在挖掘和展现传统地方曲艺文化魅力的同时,为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和延续寻找新的途径。 1.2研究现状 目前全国各地对地方曲艺文化的研究热衷程度不够,传统较为知名和流传较为广泛的曲艺形式如相声、评书等,也因为老一辈艺术家的年龄增大,以及新的市场需求和观众口味的改变而渐渐没落,传统曲艺形式对大众的娱乐效果大幅度下降,渐渐远离主流舞台,观众也在流失。学界对曲艺文化的研究也多年未有过 新的突破点,更多的是与经济效益相挂钩,传统的传承和发扬举步维艰,研究内容比较注重细分而不重视结构和整体。 1.3研究方法 文献法:通过查阅常德丝弦说唱艺术的相关历史文献、资料,以及现代网络信息资源,对这项曲艺艺术的历史、发展和现状进行深入了解。 例举法:例举处常德丝弦说唱艺术中具有代表性的曲目曲谱、唱词、唱腔等,更加鲜活地展现丝弦说唱的艺术特点。 2 常德丝弦说唱的形成与发展 常德丝弦说唱是独特的地区曲艺文化,它的形成与发展历史也是我国民间艺术的代表,对其形成与发展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这门艺术形式的魅力,以及顽强的生命力。 2.1丝弦说唱的起源 湖南常德是楚国文化和潇湘文化的核心地区,古代时期大批文人墨客在此处汇集,礼乐弹唱、时令小曲等各种艺术形式在此荟萃,享有“文化要冲”的美誉。常德地方文化受到古代文人墨客骚客优雅气度和风流风韵的影响非常明显,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屈原、周淮安、陆公纪等风流才子都曾经在常德留下很多优美和脍炙人口的绝世佳品,为常德古代曲艺文化的发展建立了雏形,增添了色彩斑斓的素材。晋代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问世以来,历代雅士骚客曾多次汇聚常德“桃花源”把酒言欢、吟诗弹唱,这些乐曲与诗文相融合的音乐形式成为常德丝弦说唱唱词和曲调的雏形,《桃花源记》也被常德丝弦艺术界认定为常德丝弦的鼻祖,这些内容在常德古代地方志《常德府志》中有明确记载 2.2丝弦说唱的发展 宋代和元代是常德地方经济和都市规模发展扩大的重要时期,往来于江南各地的商人巨贾、达官贵人在此汇聚,寻欢作乐,陪伴带来的一些乐人、歌舞伎也在此聚集徘徊,带来江南甚至中原地区的各种民间舞曲、青楼小调流入常德滨湖一带的高级娱乐场所,风靡一时。元朝末年大量外地人涌入常德,使各地的民间艺术在此融会贯通,对达官贵人与民间歌舞王府的娱乐活动有着重大的影响,也进一步促进了常德丝弦说唱的发展。清朝嘉庆皇帝以后,常德的商市活动更加繁荣兴旺,常德本地的文艺活动的参与和组织主体,也渐渐从文人骚客自娱自乐发展成商贾贵人的市场,加之常德本地人喝大碗茶摆龙门阵的习俗,为常德丝弦的发展,在茶馆、书社找到了适宜推进的土壤,丝弦说唱小剧团在本地如雨后春岁,并且出现了第一批在表演上有建树的优秀艺人,他们跟这些喜好丝弦艺术的文人骚客共同编纂汇总丝弦唱本,其中影响力最大,到今天依然被奉为经典的是经昆小贺编辑的《三下山》、《双度梅》、《黛玉哭花》等十余个传统曲目。 清代晚期,常德丝弦说唱的唱词曲谱绘本已经出现在常德,常德和周边很多地区形成了刻印绘本的小作坊,逐渐汇集成街道,所制作的唱本有《孟姜女找丈夫》及一些小曲词牌,这些绘本被叫为“调字书”或“堂班调”。从此,常德丝弦唱词曲谱绘本在大街小巷流传开来。 民国年间,西洋音乐和昆曲京剧传入常德,对常本地丝弦艺术具有极大的启发意义,这一时期的丝弦演绎活动开始想乡村延展。民间丝弦艺人将注意力转向戏曲文化,他们改良完善地方剧目,借鉴京戏、昆曲中板腔体的唱腔方式融入地方曲艺中,逐渐形成了常德丝弦的“老路”,对于长篇叙事手法更加纯熟。丝弦艺术众多名家又把四川传来的川剧曲调继续融合杂糅,依据“老路”开创出“川路”新腔调,使丝弦艺术的板腔体更加完善丰富,一时之间风行沅澧等地。 1949年新中国建立,常德丝弦说唱被赋予新的使命。常德周边先后组建了民间小剧团和小组,国家文艺部门改良老派艺人的封建思想,帮助保护和整理古谱和词曲,共同改良、改进丝弦艺术,创新新型曲目。此后又吸引来更多的热爱丝弦艺术的有识之士兢兢业业地进行搜集、整理、研究,并积极向社会和民间进 行呼吁,保护和抢救呼处于危难之中的常德丝弦,让这门艺术得以保留至今并发扬光大。 新老丝弦说唱艺人 3 常德丝弦的分类和结构 3.1常德丝弦的分类 常德丝弦体系相对完整,音乐功能独居匠心、有独到之处,它的特点是吧叙事和情感进行结合,既为观众讲述传统故事,又能演绎乡土人情,传达表演者的心意和情谊,都蕴含在演绎之中,重点突出“演中带唱,唱中带说。在增强口语表达和说唱的同时,更加倚重节奏的进度和抒情的通透。传统的常德丝弦说唱自诞生发展演变至今,完整流传的曲调大约有300多首,这些曲调中绝大多数根据真实历史故事或神话传说改变,分为曲牌体、板腔体、混合体三种。 3.1.1曲牌体 各种不一样的形式和曲目组成了常德丝弦中最基本也是最常见的一种演唱 形式,以表演时各曲谱声调的形式划分,大致可以分成独曲体和关联体两大类。独曲体就是用相同的一种曲谱演唱多段内容,很具有独立特点,比如《春季相思》、《小八景》等。关联体是由很多曲谱和演唱关联形成,主要在长中篇曲目中演唱,比如《江满楼》和《撕纸花》。丝弦演绎人员通常将曲牌形式作为为牌子的丝弦 结构,牌子弦关联着多种具有单独、封闭内容的曲牌来表达全部音乐,严谨地反映了相同、共同的主体的目的。所整理汇总的调曲中,内容多样而丰富、演唱技巧繁多以及表演风格迥异等。比如传统曲目《双下山》,就将这种特色表现得淋 漓尽致、扣人心弦: 当当一个姑子啊!走走忙,佛殿去烧香 钟鼓二声响,响叮当,姑子我好凄凉 如来佛坐中间,十八个罗汉站两厢 但愿我姑子下山去,配双又成对 丝弦板是不被调曲控制的核心音乐,是由说的形式通过音乐合并衍生出来的。丝弦板曲调的成形和戏曲的板腔乐曲同出一门,是双胞胎“姐妹花”,可丝弦的曲调跟戏剧不一样,丝弦有程式化的表演模式,以及完善的视觉效果。常德丝弦与其他曲艺比的珍贵之处,就是保留了分厂完善的丝弦板乐曲表现力,能够完整地体现故事人物的情感和思想境界。 3.1.2板腔体 板腔体作为常德丝弦音乐不可割舍的重要组合,具有十分重要的艺术地位,作为唱腔是常德丝弦说唱艺术中一种规定常规变化,与我国其他曲艺乐曲相比很少见,板腔不受词调的控制,因此形成了了曲艺乐曲的特点。老派丝弦演员习惯称呼板腔叫做板弦,板弦分“老路板弦”和“川路板弦”两种腔调,通过与民间老艺人的交流沟通了解,“老路板弦”是常德当地说唱艺术形式与民间其他唱腔 和曲艺结合形成的,是本地化的曲牌套路,“川路板弦”是从是西南地区特别 是四川各地的川剧唱腔中演变过来的,表演形式。所以“老路板弦”在表演中都 表现的大气、深沉,在悲剧类曲目中表现等多,例如《秦春梅教夫》、《秦冬梅哭坟》等。而“川路’则比较明朗,多用于抒情叙事曲目的演唱,比如《拷打红娘》、《宝玉哭灵》等等,二者在感情的表达上有明显的对比。 3.1.3混合体 在常德丝弦曲调在发展进程里,最晚出现的就是混合体,混合体是在是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脱颖而出的结构模式。混合体说白了就是也有牌弦也有板弦的体裁形式。常德丝弦的众多曲目中,有相当多的一些兼具“老路”和“川路”的结构形式,被称之为混合体。混合体的演唱表达的内容一般是中长篇的作品,内容感情丰富多彩,例如《冬瓜生蛋》就是这种体裁。 3.2丝弦说唱结构 常德丝弦说唱表演活动里,注重“起曲、平调、落音”,无论表达故事篇幅的短、中、长,或者是曲牌体、板腔体、混合体都要遵循的重要原则。丝弦说唱的结构由旋律跨跃作为为突出特点其句式构成大多是两句(二句)体或多句体亦或长短句中的一种。两句体在曲调中特别广泛,板腔基本全部是是通过上句与下句的衔接作为为基础构成规模组成的;多句体在曲牌体中非常常见,都是按照对仗、顺滑的功能原则组成节奏段落,是非常平常的结构形式。长短句体顾名思义就是伴随唱词结构的变化而变化。 常德丝弦调式多变,色彩各异。曲牌体音乐以征调式、商调式、宫调式、羽调式为多见,角调式较少见。有六声G商调式的“川路”唱腔和C商调式的“老路”唱腔。 4 常德丝弦说唱的语言和演唱特点 4.1语言特点 常德丝弦说唱源自本地语言习惯,地方性和通俗性非常明显。常德本地方言 与丝弦说唱的结合,是常德本土文化的延续,常德方言中的口语习惯也被良好地融入其中。 4.1.1南北通俗、自然随意 常德丝弦说唱所使用的本地方言以常德当地普通话为主,常德地处南北要冲,语言也是南北交融,是我国少有的地处南方地区全全国都听得懂的方言,这也是常德方言的一大特点,这种方言既满足南北听众对曲艺文化的认识习惯,同时也区别于传统的大鼓和评书,自成一派独树一帜。常德人说自己的方言就像是在唱歌,类似吴侬软语,音调平和踏实,如沐春风。因此有人说“常德丝弦说唱就是温柔的音乐话语,话语又乐曲化的歌声”;“呀儿哟,唔咿哟”这两句当地广泛传唱的唱腔,也是常德丝弦艺术的标志性代表唱腔,识别率非常高,与其他曲艺形式相比特征非常明显。常德丝弦强调唱词通俗化、口语化,也注重旋律起伏、情感释放和乐感,行腔柔美、秀丽,曲调悠扬、婉转,喜悦、欢畅、戏谑、诙谐。丝弦艺术家通常说“唱腔千丈高,听众必动情”,丝弦艺术家追求“自由腹出,音域互转”,使旋律更显得跳跃、雅致。 4.1.2声调和发音 常德方言和普通话的调值都是4种。详细划分的话,常德话跟普通话相比除了平阴都是高的之外,调值为58外,其他的声调都不一样。常德话的阳平是降 升调,调值是12,普通话是重升调,调值是33。常德话的前声是中低调,调值 是23,而普通话是降高调,调值是25。常德话的走声是间升调,调值是37,而普通话是全低调,调值是53。 发音中常德本地方言除了舌底音(b、l、k)和卷舌音(sh、zh、ri)的不同对比明显,其他声母的发生更普通话基本一样。常德本地方言更普通话的韵母差不多,音频上有一些差异,个别的韵母也不同,例如般若韵,韵母有三个:o、2、ou,普通话只有e、ou,可是常德话里面就有o韵一个而已;又例如说普通 话二七韵中有韵母一u,常德方言中有声母ch、sh,但是没有舌尖后元音一u;再例如普通话中韵母五个:eng、ing、ueng、ong、iong,西辙是ong韵,常德方言的松散韵没有ong韵,韵母只有eng和jong。常德方言发音中把ong念成 前鼻音on,没有韵母uang和eng。韵母eng、i、jong在常德方言里就只有“西”、“哥”、“自”等一些字的韵母更普通话相近。 4.1.3语言的十三辙及辙韵转化 传统声乐艺术演唱的归韵或收音是根据“十三辙”来进行的。常德丝弦运用常德方言的十三辙来演唱。常德丝弦在发音过程中,还出现一些韵辙转化的现象,如:①普通话ie韵(乜斜辙)中声母为i、q、x的团音字,在常德话中变韵易辙,凡介母为u的“撮口呼”团音宇,如觉(jue)、却(que)、学(xue)在常德话里分别读“juo”、“qu o”、“xuo”均归属uo韵(波罗辙)。②普通话u韵(姑苏辙)中凡声母为zh、ch、sh、r的均化“合口呼”为“撮口呼”,归西奇辙u韵,例如:“朱”、“书”、“八”等。③普通话中的e、o韵(梭波辙),在常德话中存在着e、o互易。o韵中声母为b、m的原入声字,如“伯”,读成e韵。④普通话ei韵(灰堆辙)中个别原入声字,如“北”、“黑”归e韵(波罗辙),分别读“be”、“he”。 4.1.4平仄、押韵与平卷舌 普通话讲“你说啥”,常德话讲“你缩啥”;普通话讲“你是工人吗”,常德话讲“你似工人吗”。这是常德方言中的的一大特点,平卷舌的使用与东北一些地区相似,这也使得丝弦说唱的曲调容易被南北听众所接受。 常德丝弦唱词同时要讲究抑扬调,抑扬调是唱词中文字的声调,汉语发音声调可分为四声:东、西、南、北,四声又可以划分为抑和扬两类,抑声包括阴和阳,扬声包括东声和西声。丝弦说唱唱词中平声和仄声交错落有致,点缀唱腔使声调有更多变化,防止曲调冗繁单调,形成平仄协奏。平仄调如能妥善运用,可以使唱词音调起伏有致,顿挫铿锵,迸发非比寻常的艺术魅力,对唱词整体的表达具有积极的作用。常德丝弦唱词的基本原则是是上仄下平,由于平调是单音的延续,把平调安置在韵脚上更加利于行腔效果,使唱腔更加稳定;仄声点顿急促,要简洁短暂,用以推进唱腔的跟进和发展。常德丝弦唱词的节奏和速率有礼有节,是遵照常德方言二四韵以及二道小韵,把韵母相近和类的字归纳到偶数句的末尾字上进行押韵,让最后曲调相同。常德丝弦说唱的语言是曲调旋律形成的前提, 也是魅力根源之所在。对常德丝弦说唱中的语言特点进行深入了解和掌握,有利于这项曲艺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常德丝弦唱词的合辙,就是遵照常德方言十四辙和三道小韵,把韵母差不多或近似的字搁在偶数句的末尾一个字,让最终落声相同,比如: 老身闻言气贯斗(dou) 大骂红娘贱丫头(tou) 引着小姐胡乱走(zou) 都是你瓜怂头作引 ~ (yo) 这段唱词中“老身闻言气贯斗”的“斗”韵母是韵辙,称为“定辙”。前面合辙,后面的内容跳跃式后押韵,末尾的末后一个字也押韵。如果选择隔句押韵或者句句押韵的形式,应该更多地考虑唱词中要表达的思想内容和人物情感,也应参照音乐的曲风,兼具和谐、灵活多变。 4.2演出形式 常德丝弦的表演特点是唱说兼备、主唱次说,是一种千变万化的民间说唱曲艺形式,可以表演短而精的小调、说唱,也能演出情节曲折、其实恢弘的大型舞台节目。常德丝弦说唱的演唱者经常是一人分饰多个角色,演员要在多个角色情绪和环境中几进几出,而表达的艺术形式仅仅限于丝弦的简单说唱而已。在进行大型演唱过程中,丝弦艺术就变成一种独特的曲艺形式——丝弦戏,特别与普通丝弦演出形式加以区别的是,表演者从开始演出就要投入角色,曲目中有多少个角色,演员就要有多少。同时,曲乐小节也可以大致分成抒情小段和叙事单段,小段的演出内容中没有重视情节这一说,只是汇总型的对一件事进行赞扬和传唱,演出时无论那一段唱词都使用同一段乐曲,旋律的变化靠唱腔的深入翻转和变化。还有一种叫做单段,这种单段通常用来表达比较完整和成熟的故事情节,以及细致的人物情感,用这种手段深化唱词的主题内容,同时根据所调整内容、情绪和风格的不同,把多个各不相干的调曲融会贯通成一整套套曲来演唱,这是在其他曲艺形式中是非常普遍的了演出唱法,在常德丝弦的演唱更是普遍。“主唱次说”是常德丝弦艺术的显著特征,二者彼此承载,互通有无,宜昌一说中既交代了人物形象的刻画,又有长篇幅故事的表述。唱词端庄、乐曲悠扬、曲目多姿、形式 完善、唱法多种,词曲都适合日常的吟唱,是源自生产生活中的民间性编辑,在休闲娱乐演唱中会被经常使用的一种曲艺表演方式。 4.3演出乐器 常德丝弦用的主要伴奏是胡琴,这种胡琴的琴筒大于一般的京胡,小于二胡,澧县地区则用四胡作为主奏乐器。有时以节目的需要,也有用京胡或高胡的。常德丝弦用的传统板鼓是一种特殊的小板鼓,其形似倒扣的饭钵,用大竹兜做成。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年代初期,丝弦加进汉剧和花鼓戏的锣鼓打击乐,用在过场音乐中,以渲染气氛。常德丝弦说唱的伴奏为了符合观众对现代音乐的口味和喜好,以及欣赏习惯,在传统乐器之上加以创新变革,扩大了伴奏乐队的组成,尝试使用中西乐器混合伴奏的形式。自1957年整理演出常德丝弦传统曲目《双下山》后,凡是专业曲艺团体上演的曲目,大都是有简易的伴奏总谱。乐器也由原来的6件,增加了京胡、中胡、大提琴等十余件。上世纪七十年代的舞台曲目《群众文艺开新花》中,夹杂了一段常德丝弦曲目名叫《一轮红日照胸间》,这则曲目的伴奏使用了一支小型的中西结合乐队,使用用混搭管弦合奏进行伴奏,由二胡、扬琴、京胡、长笛、琵琶、大提琴、小号和圆号等乐器组成。从此,常德丝弦的伴奏增添了不少色彩,并使其产生了新的艺术效果,为更完整、更直接、更形象地塑造人物性格与深化故事情节而迈出了至关重要而又富有成效的崭新步伐。4.4演出曲目 常德丝弦拥有100多个传统曲目,大部分取材于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其中优秀传统曲目《宝玉哭灵》、《鲁智深醉打山门》、《双下山》、《王婆骂鸡》、《昭君出塞》等历来为广大群众所喜爱。建国后,涌现出《新事多》、《夸货郎》、《风雪探亲人》等一批反映现实生活的新曲目,在全国广为传唱。20世纪80年代以来,常德丝弦走向复兴。如《瓜中情》、《待挂的金匾》、《俏婆婆上大学》等曲目获国家级“群星奖”金奖,还有《芷兰雅韵》等曲目赴马来西亚演出,深受海外友人的喜爱。现代丝弦曲目代表有《知情到俺东山峰》和《新事多》。 《知情到俺东山峰》曲谱 《新事多》曲谱 4.5演唱特点 常德丝弦说唱艺术内涵丰富、韵味十足,方言的运用和唱腔的把控都有自身独到的特色,既是地方社会文化、风土人情的展现,又是传统艺术在现在的延续。 4.5.1方言演唱 常德丝弦用常德方言进行演唱,常德方言非常接近普通话,所以常德丝弦的观众人群几乎没有地域之分,南方人能听得懂,北方人也能听得明白,这也是常德丝弦与其他地方曲艺相比的特别之处。常德丝弦的唱词多来源于民间故事,通俗易懂又富有韵味和哲理。演唱中注重神韵与表演,给观众亲切感,又有很深刻 明了的寓意。常德丝弦说唱演唱中常会用到口语化的词语,比如“伊儿呦”,在常德丝弦曲目《常德是个好地方》中,唱词“常德是个好地方啊,伊儿呦~伊儿呦~”。还有很多曲子中都会用到这些口语词汇,使常德丝弦演唱更有地方韵味。 4.5.2演唱形式 常德丝弦说唱演员起初是坐着自弹自唱,这种演唱形式的演唱者安排一般为六人,分别扮演生、旦、净、丑等角色,演员在演唱过程中要通过声音的变化来表现自己所演绎人物的性格特点,刻画各种人物。其中,有的演员需要一人分饰多个角色,既要表现剧中人物,又要以说唱者的身份进行阐述,根据故事需要随时进入角色,即“进进出出”。演唱故事的背景和主要内容有民间传说、神话故事、英雄人物,也有类似小品的小段子。 4.5.3韵味展现 丝弦说唱的唱腔与伴奏中的配合方式,大致可分为托腔、裹腔、衬腔、垫腔和加花,这五种基础配合技法,可以更加刘场地表现丝弦艺术的韵味。托腔就是随着伴奏旋律与唱腔相同,只是在某些环节作变化,用相对固定的节奏来车托,突出唱腔;裹腔就是伴奏旋律基本与唱腔相同,但在某些环节要求在唱腔旋律基础上加花处理;衬腔需要通过伴奏来衬托唱腔的韵味,既要表现得花样繁多也要主次分明,唱腔和伴奏相辅相成、欲走还留;垫腔是指在强调的骤然停顿或者换气时用伴奏音乐铺垫递进上,融会贯通完善唱腔;加花伴奏则是一种常用手法。在托腔过程中伴奏常用临音或经过因来修饰和加花,增强音乐的表现力。 4.5.4演唱特点 常德丝弦说唱表演中主要以抒情、叙事以及二者兼备的形式,这是因为常德丝弦说唱的唱词大多由民间故事改编而来,叙事利于整个故事连贯有序地演绎表达,抒情能让故事更加精彩丰富,使观众被演唱者的表演和说唱带入到歌曲情境当中,熟悉唱词饱含故事的背景和内容,让观众更加容易接受,更加喜爱。 5 常德丝弦说唱现状与传承 5.1发展现状 随着演唱和表演形式的不断改良创新,常德丝弦说唱艺术在当地民间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是喜闻乐见的大众娱乐方式。延续了传统丝弦说唱艺术特色,在 故事上加以拓展,丰富了艺术表现力,演唱内容也与百姓生活更加贴近,是听得懂、看得懂的通俗地方曲艺,不仅受到本地观众的喜爱,更成功走向世界舞台。2016年常德丝弦艺术剧院收到邀请参加在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举办的“锦绣潇湘·湖南文化走进联合国”宣传展示活动,精湛的演出收到现场来宾的一致好评。随着国家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的加大,以及各类曲艺文化交流和比赛活动的日益频繁,常德丝弦说唱艺术也受到重视,在全国的曲艺文化评比中屡获大奖,当地民间演出团体的市场经营也渐入佳境。 登上联合国舞台的丝弦说唱 常德丝弦具有极高的文化艺术价值和社会实用价值,独具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其自成一格的音乐风格和唱腔及表演形式,极具保护价值,却由于专业表演团体的缺失,以及丝弦说唱老艺人和众多传统曲调离世和失传等诸多因素,已使丝弦说唱这种艺术形式处于濒临失传的边缘,挽救丝弦说唱艺术成为传在眉睫的头等大事。 5.2继承与发展 延续常德丝弦说唱艺术的生命力,保护中华传统曲艺文化,需要政府与民间团体、有识之士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具体建议从以下两点入手: 5.2.1加强推广普及力度 增加丝弦说唱的演出,拓展演出舞台,走进校园、走进课堂、走进青少年的生活,组织培养和训练年轻丝弦演员,开设常德丝弦传唱班,组织社区和乡镇文化辅导员、音乐教师积极参加,提高自身水平的同时进行推广。 5.2.2保留传统,大胆创新 对常德丝弦说唱艺术的文献和资料进行发掘和整理,找寻传统曲目加以保护和传承。在保留传统基础上从舞台布景、唱词内容、演唱形式等方面大胆创新改良,将常德丝弦说唱市场化、时代化,组织独唱、重唱、组唱和群体演唱,使其被新时代的年轻人所接纳、喜爱。 经历岁月的流转和沉积,常德丝弦说唱艺术不断丰富、充实,历久弥坚,这是一代又一代丝弦说唱艺术家通过坚持和努力换来的。常德丝弦是中华曲艺文化的瑰宝,我们有责任将这份历史的馈赠继续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胡洋乐;先继承再传承——对常德丝弦当代传承的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探讨[J];中文信 息;2016(5) [2]于艺;柳絮抚玉面,丝弦润人心——论常德丝弦的渊源背景及艺术价值[J]; 艺海;2012(4):168-169 [3]陈晓颐;常德丝弦的传承与创新[J];北方音乐;2017,37(1):34-34 [4]刘友军; 浅谈常德丝弦音乐的艺术特色及创新[J];大众文艺;2008(9):18-20 [5]章宏;常德丝弦如何更好地发展[J];艺海;2008(1):140-140 [6]张婷;常德丝弦的价值与现状[J];艺海;2008(4):172-173 [7]熊舒元;对常德丝弦传承的调查与研究[J];中央音乐学院;2011 [8]蒋林;常德丝弦的语言艺术特点[J];艺海;2008(6):128-129 [9]曹先辉;“天籁之音”常德丝弦[J];档案时空;2016(1):45-47 [10]万力;浅谈常德丝弦的艺术价值[J];大众文艺;2015(11):123-123 致谢 本文是在我的导师老师细心指导下完成的,老师从一开始的论文题目的选定,到最后的整篇文论的完成,都非常耐心的对我进行指导。在校就读的岁月里,校领导和老师们对我的成长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爱。四年大学时光,我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也感谢四年中给予我很多帮助的同学们! 在本文的调研初期、资料收集和修改的过程中,我的导师都给予了我很多帮助,并细心的给我指出错误,告知应注意的细节,使得论文能够顺利的完成。同时,感谢她在百忙之中抽空帮我修改论文,在此表示衷心感谢。也感谢学校对我的培养。
本文档为【常德丝弦说唱艺术的演绎风格特点】,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348501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55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
上传时间:2019-08-26
浏览量: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