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海流图镇总体规划文本

海流图镇总体规划文本

举报
开通vip

海流图镇总体规划文本海流图镇总体规划文本 海流图镇总体规划文本(一) [来源:本站 | 作者:原创 | 日期:2011年7月27日 | 浏览144 次] 字体:[大 中 小] 第一章 总则 第01条 规划目的 为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规划依据 1、上位规划依据 《巴彦淖尔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2011-2030)》 2、主要法律法规、部门规章 《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国发【2002】1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1月)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年4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

海流图镇总体规划文本
海流图镇总体规划文本 海流图镇总体规划文本(一) [来源:本站 | 作者:原创 | 日期:2011年7月27日 | 浏览144 次] 字体:[大 中 小] 第一章 总则 第01条 规划目的 为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规划依据 1、上位规划依据 《巴彦淖尔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2011-2030)》 2、主要法律法规、部门规章 《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国发【2002】1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1月)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年4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8 年8 月)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等国家有关标准、规范 第03条 规划原则 1、跨区域合作的原则 2、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3、以人为本的原则 4、地方特色原则 5、动态规划的原则 6.、城乡统筹发展规划的原则 7、“法制性”原则 第04条 规划指导思想 1、坚持以人为本,体现人文规划; 2、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体现科学的规划; 3、坚持城乡一体,体现区域统筹、协调发展规划; 4、坚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体现经济规划; 5、坚持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体现绿色规划; 6、坚持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体现公平公正规划; 7、坚持广泛的公众参与,体现公开阳光规划; 8、坚持依法行政,体现法制规划; 9、注重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体现文化规划; 10、注重近期与远期结合,体现弹性规划。 第05条 规划期限 近期:2010-2015年;中期:2016-2020年;远期:2021-2030年;远景:2030—— 本世纪中叶。 第06条 规划层次 本次规划分为旗域、城市规划区和海流图城区三个层次。 第07条 规划范围 1、旗域 旗域城镇体系规划范围为乌拉特中旗行政辖区范围,面积23096平方公里。 2、城市规划区 东起公墓、北至北山、西至规划铁路线以西500米,南含乌不浪水库和口岸加工园区,甘其毛都口岸(规划区面积约130平方公里)作为飞地一并纳入,实行统一管理,总面积910平方公里。 3、海流图城区 海流图城区范围为南到南部物流园区南边界,北至北山,西至海甘公路,东至海流图河及民族文化旅游生态园,城市建设用地14.95平方公里。 编制重点 第08条 1、确定旗域发展战略,抓住机遇,回避风险; 2、选择合适的城市化道路; 3、城区功能布局及结构调整; 4、塑造城市特色; 5、谋求城乡协调发展。 第09条 本规划强制性本规划由乌拉特中旗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实施。 第二章 发展战略与目标 第11条 旗域经济发展战略 1、生态优旗战略 2、构建大口岸战略 3、工业强旗战略 4、开放带动战略 5、旅游活旗战略 6、科技兴旗战略 7、城市化战略 第12条 经济发展目标 至2015年,国产业发展思路 1、做优第一产业 一是优化农牧业产业结构,推进产业化经营。 二是建立标准化生产基地,发展家庭生态牧场。 三是以生态效益型草原畜牧业、巴美肉羊产业、高效订单种植业和有机农畜产品加工业为主攻方向,通过农业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创新,完善农业服务体系,进一步提高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力发展养殖业和深加工企业,实现从原料农业到高效农业的转变,切实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与农民收入。 山前以种植为主,种养结合,打造山前农畜交错带,山后以生态畜牧业为主,重在保育草原生态环境,形成南农北牧的现代农业发展格局。 2、做强第二产业 以大项目特别是立旗、立市的项目为支撑,全面启动打造巴彦淖尔市经济增长极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口岸加工园区、新能源装备物流园区、海流图镇南农副产品加工园区以及乌加河镇和石哈河镇有机食品工业园区,进行矿区和风场建设,以工业园区、矿区和风场为依托,做强第二产业。 乌拉特中旗第二产业发展的重点是发展以褐煤资源和蒙古国进口焦煤延伸加工为支撑的煤化工产业;以旗产业空间布局 在全旗范围内形成北部、中部、南部三个经济分区,重点打造沿海甘线和甘泉铁路的中部经济隆起带。 1、北部经济区 北部经济区包括甘其毛都口岸、川井镇、巴音乌兰苏木,重点依托甘其毛都口岸发展口岸经济;大力发展风电产业、生态型草原畜牧业;适度开采地下矿产资源。 2、中部经济区 中部经济区包括海流图镇、石哈河镇、呼勒斯太苏木和新忽热苏木,重点依托海流图镇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园区发展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利用装备制造业;依托有机食品工业园区发展农畜产品加工产业;依托温更等矿区大力开采地下矿产资源。 3、山前经济区 山前经济区包括乌加河镇和德岭山镇,重点依托口岸加工园区大力发展矿产资源的精深加工业;发展肉羊育肥以及高效种植业,推进第一产业由种植业为主向种养结合方向发展,实现从原料农业到高效农业的转变。 4、中部经济隆起带 以甘其毛都口岸、海流图镇城区、口岸加工园区为重点,以海甘线、海五线和西甘铁路、甘泉铁路为轴线,打造“一线三区”的中部经济隆起带,成为推动巴彦淖尔市市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一极。 第三章 旗域城镇体系规划 城乡统筹发展战略 第15条 1、统筹城乡产业,实现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2、统筹国民收入分配,调整收入分配结构 3、统筹城乡土地的利用与保护 4、统筹城乡规划建设,缩小城乡差距 5、统筹城乡市场发展 6、建立和完善城乡统筹的相关制度 (1)建立城乡一体的劳动就业制度。 (2)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基本保障制度。 (4)建立城乡统筹的土地产权交易制度。 (5)建立城乡统一、自由迁徙的户籍制度。 (6)建立城乡统筹的医疗卫生制度 7、发挥各级城镇的带动作用 8、推进新农村新牧区建设 第16条 旗域人口及城镇化水平预测 预测旗域总人口规模为:近期(2015年),总人口约17万人;中期(2020年),总人口约19万人;远期(2030年),总人口约23万人。 预测旗域城镇化水平为:近期(2015年),城镇化率约53%,城镇人口为9.0万;中期(2020年),城镇化率约62%,城镇人口为11.8万;远期(2030年),城镇化率约72%,城镇人口为16.6万; 第17条 城镇化战略 1、分区城镇化战略 海甘线及即将建设的甘泉铁路沿线地区主要依靠外力拉动,采用集中发展策略,重点建设甘其毛都口岸、海流图镇和口岸加工园区。其他地区主要依靠城镇 体系发展战略 以极核扩散、点轴拓展;非均衡发展、培育重点镇;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优化布局、空间管制为战略重点,完善城镇体系的空间结构、职能结构,实现旗域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与可持续发展。 城镇体系空间结构规划 第19条 乌拉特中旗城镇体系空间结构规划的基本思路为“点轴”极化发展模式,突出增长极核,引导空间集聚,形成“一心两轴”的城镇体系空间格局。 ”:指中心城镇海流图镇,是旗域城镇发展核心,带动整个旗域发展。 “一心 “两轴”:依托211省道,以海流图镇为核心,南北向延伸形成城镇发展的主轴,北连甘其毛都口岸,南接巴彦淖尔市,分布有德岭山镇——口岸加工园区——海流图镇——川井镇——甘其毛都口岸;以德岭山镇区为核心,向东西延伸,形成城镇发展发展次轴,分布有呼勒斯太苏木——乌加河镇——德岭山镇——石哈河镇。 第20条 城镇体系职能结构规划 乌拉特中旗城镇体系职能结构规划确定为“一个中心城镇、四个重点镇、五个一般镇”,详见下表: 第21条 城镇体系规模等级结构 旗域城镇等级规模为如下三级: 第四章 旗域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第22条 主要城镇公共服务设施整体规划布局 1、教育服务设施 海流图镇大力发展普通高中、各级各类职业学校和成人学校,发展职业教育。发展乌加河、德岭山、石哈河的中小学。其他苏木镇和甘其毛都口岸建设幼儿园。 2、医疗服务设施 海流图镇至少1所二级医院,适当配置小规模的专科医院。重点镇和一般镇重点确保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一个苏木镇一所标准化卫生院,基本实现一村一个规范化卫生室。 3、体育设施 海流图镇建设1所综合性运动场和1所体育馆、1个多项目的室外健身广场。 重点镇建设1个多项目的室外健身广场、一个公共田径场。一般镇建设1个体育训练房。发展农村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探索发展多种类型和模式的体育活动组织,所有的乡镇全部配建全民健身设施。 4、文化设施 海流图镇完善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影剧院等文化设施,提高文化设施数量和档次。其他苏木镇配置文化站和图书室,各村配置相应标准的综合活动室。 5、养老及救助设施 在各苏木镇现有养老院基础上进行改扩建,完善其服务设施,提高办院水平。 /床。另外,应加强残疾人镇级养老院不应小于30床位,建筑面积不小于30? 服务设施,以及儿童福利、社会救助站等设施的建设。 第五章 旗域重大基础设施规划 第23条 旗域交通规划 积极建设甘泉铁路、西甘铁路,努力促成口岸支线机场的选址和建设,形成以公路运输为主,铁路交通和航空为补充的良好有序的综合交通系统。 1、公路 以武海线、五海线、固查线改建升级为重点,提高公路通达程度。建设五海线复线、甘其毛都口岸至口岸加工园区的载重公路。建设甘其毛都口岸直通临河的一级公路,纳入国道体系。 规划公路网主骨架为一纵两横,即纵向:S212(甘其毛都-五原段);横向:S311(武川-海流图境内段),X717(固阳-查素沟口境内段)。公路等级均为一级公路,车道双向不少于两条。 二级公路有:乌珠尔-甘其毛都边防公路;乌珠尔-川井;巴音乌兰-新忽热;石哈河-哈德门境内段;临河-川井境内段;临河-图古日格。 三级公路有:川井-准索伦;川井-德日斯;川井-巴音前达门境内段;海流图-温更;德尔森淖尔-兴丰;哈日呼硕-德岭山;新忽热-石哈河。 保留海流图镇原有的长途客运站,并扩大其规模,增加乡镇客运班车。甘其毛都口岸建设一个二级客运站,其他镇各建设一个四级客运站。 2、铁路 建设西甘铁路、甘泉铁路,预留甘其毛都、川井、海流图、口岸加工园区等铁路站场用地。建设青金铁路(青山至金泉),建设白彦花煤田至甘其毛都口岸加工园区铁路,将白彦花煤田的煤炭运至甘其毛都口岸加工园区。 3、航空 积极争取,努力促成乌拉特中旗通勤机场的选址和建设。 第24条 给水工程规划 开辟新的水源,建设乌不浪口水库,为海流图镇和口岸加工园区提供新水源,合理利用德岭山水库水源。充分利用现有的给水设施,规划供水设系统一步完善,增加必要的饮用水消毒设备和必要的消防设施。 工业用水须采取必要的节水措施,首先考虑生产污废水的再利用。 第25条 污水工程规划 中心城镇海流图镇及重点镇乌加河镇、德令山镇、甘其毛都口岸,在现有污水设施的基础上建设雨污分流制污水处理系统。其余苏木镇,应因地制宜,建设小型有效的污水处理设施,生活污水统一收集,经小型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排放。 各工业区的污水必须经处理达标后排放至城镇污水管道或天然水体。 第26条 电力工程规划 规划利用巴音呼都格煤田丰富的煤炭资源建一座火电站,建设规模4×30万千瓦;利用中旗丰富的风能资源建设风电站,建设规模300万千瓦。 重点发展110千伏及以上网络建设;注重网络结构,形成统一完整的主干电网。 主要高压走廊应留足防护带,其标准为:500KV为60米;220KV为40米;35KV为30米。 第27条 电信工程规划 大力开发信息资源,以海流图为重点,建设覆盖全旗、联接全国的高速公众通信网络,逐步实现旗域通信网络的宽带化、数字化、智能化及电信、广电和计算机三网融合。 规划乌拉特中旗海流图镇城区设置电话端局,其他乡、镇建立至少一个电信支局。管道建设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形成,今后发展主要是新区及农村基站建设。今后在城镇及农村总体规划应考虑通信的发展需求,提早规划,应避免或少发生先建后拆的现象。 根据业务增长的情况,不断配套完善移动通信、无线寻呼、微波通信等通信手段,并开发因特网和ATM网业务。至规划期末,实现村村通网络。 第28条 邮政工程规划 规划近期完善乌拉特中旗邮政综合计算机网,将商品、信息、金融三流融合,积极发展网上购物、电话购物、混合邮件、网上银行等现代邮政业务。使邮政服务手段电子化、网络化。逐步形成网络覆盖全旗、系统功能齐全、业务应用面广的邮政综合计算机网。在实现综合网基本应用的同时,开办信息服务业务,为社会提供丰富的公用信息资源和多方位、多功能的信息服务。 实现邮递传递、燃气工程规划 规划在乌拉特中旗海流图镇城区配置液化石油气储配站,在有条件采用管道供气方式的居民区建设气化站,其余镇、苏木则配置瓶装液化石油气供应站。 第30条 供热工程规划 减少小型锅炉继续使用,尽可能实施统一集中供热,有条件的地区可采用集中锅炉房和热电联产共同供热的供热体制,以减缓对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浪费。工业区供暖充分考虑利用工业余热。 第31条 消防工程规划 在海流图镇镇区建立三个一级消防站、消防通信和指挥中心,在口岸加工工业园区和甘其毛都口岸规划建设消防中队各一所。其余各镇、苏木建立小型消防站。各村(嘎查)委全部建 立农牧民自治消防队,充分利用地下灌溉井满足火灾时消防用水的要求。配备必要的消防装备器材。 第六章 旗域旅游发展规划 第32条 旅游发展目标 建成巴彦淖尔市乃至整个旅游发展指导思想 以乌拉特草原、同和太奇石林、甘其毛都口岸、乌拉特中旗阴山岩画群等优势旅游资源为基础,适应旅游市场需求的变化,遵循生态保护与旅游经济发展协调共进的原则,科学规划,注意可操作性和战略性,突出精品意识,构建支持乌拉特中旗旅游业六大要素的系列(即吃、住、行、游、购、娱等),正确处理好长远 与当前、全局与局部的关系,促进全旗旅游业快速、健康、持续发展。 第34条 旅游整体形象定位 “乌拉特大草原民俗,甘其毛都口岸风情”。 第35条 旅游区规划布局 乌拉特中旗旅游发展的布局规划为“一镇四区”,即海流图边贸旅游城镇和西南部地质与草原旅游功能区、东南部草原民俗风情旅游功能区、北部荒漠边境旅游功能区、中东部森林与古迹旅游功能区。 第36条 旅游线路规划 1、旗内旅游线路:五条 (1)沿海五线 该线沿海五公路(海流图镇至五原县)走向,重点是游览同和太草原风情旅游区,游览内容有凭吊英烈、观赏石林、体现草原民俗风情、水上活动。 线路为:海流图镇----德岭山旅游度假村----塞上奇石林----乌不浪口抗日烈士陵园。 (2)沿固海线 该线沿固海公路(海流图镇至固阳县)走向,重点游览希热庙宗教旅游区、瑙干塔拉草原旅游区、阿其山生态旅游区与新忽热古城旅游区等景区,以体味民俗风情、追寻历史遗迹、体验宗教文化、回归大自然为特色。 线路为:海流图镇----希热庙----瑙干塔拉----新忽热古城----阿尔其山自然保护区。 (3)沿海甘线 该线沿海甘公路(海流图镇至甘其毛都口岸)走向,重点游览海流图民族文化旅游生态园、巴仁宝勒格旅游度假村、甘其毛都边境商贸旅游区、荒漠探险旅游区等旅游景区,以民俗风情旅游、边境旅游、探险旅游、岩画观光旅游为主要内容。 线路为海流图镇----海流图民族文化旅游生态园----海镇鹿苑----巴仁宝勒格旅游度假村----青青草原之家----千年古榆----甘其毛都口岸----岩画群。 (4)沿固查线 该线沿固查(经过乌加河镇)公路走向,重点游览狼山休闲度假区、仰狼沟旅游景区、千里庙宗教旅游区等景区,以地质考察、宗教观光为主要内容。 线路为海流图镇----仰狼沟瀑布----天然河柳林----千里庙----狼山水库。 (5)沿海温线 该线沿海温(海流图镇至温更根矿区)公路走向,重点游览红格尔草原人家旅游区,以牧家乐、水上娱乐为主要旅游产品规划 乌拉特中旗优势产品有生态旅游、边境旅游、民俗旅游、休闲度假旅游、岩画观光旅游、科教旅游、会议旅游等。 第38条 旅游服务中心 全旗旅游服务中心规划按三级设置: (1)一级中心——海流图镇城区为全旗旅游接待中心,按游客居停时间2日以上配置相应服务设施,应拥有三星级以上的宾馆。 (2)二级中心——景区、景点所在的乡镇驻地,配套建设相应规模旅馆、饭店和旅游商品供应点。 (3)三级中心——各景区旗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空间开发管制 第39条 旗域资源保护与利用规划 充分重视对自然水体、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草原和林地以及动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维护建设发展、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平衡。保护生态敏感区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坚持治理与保护并重,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生态建设与旅游开发并举,恢复和建设健康生态环境。 1、推进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水土流失治理、荒漠化治理和湿地保护。 2、开展森林草原禁牧工作,通过全旗范围重点地区环境保护规划 1、资源开发开采区 地下资源蕴藏丰富且对城市发展影响不大的区域应当采用限制建设的措施,限制各类开发项目的进入,并且在开始开采的地区要加强保护,注意生态环境的培育。 2、污染较严重的地区 加强工业区及其影响区的生态保护和建设。 3、水源地及其影响区 进一步加强对主要水源地及其影响区的保护,尽量避免建设干扰和生产生活污染。强化对巴仁宝乐格水库、德岭山水库、二狼山水库等的保护力度。 第42条 旗域空间管制 1、禁建区 禁止建设区包括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保护区、地表水源一级保护区、地下水源核心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重点生态公益林、行洪区、基本农田、基本草原以及其他需要控制的地区。 禁建区原则上禁止任何城镇建设行为。对于位于禁建区的农村居民点,严格限制任何农村建房、乡镇企业或其他建设活动;制定“迁村并点”计划,逐步搬出现有的农村居民点。位于禁建区的城镇建设用地也应逐步搬出。 2、限建区 限制建设地区主要包括经济林、地表水源二级保护区、地下水源防护区、地质灾害易发区、蓄滞洪区、一般农田、一般草原、乡村风貌保护区等。 限建区应该控制城镇建设开发行为,城市建设用地选择应尽可能避让,对于列入限建区的城镇建设区,应提出具体建设限制要求。对于位于限建区的农村居民点,应制定相应的村庄集镇规划,严格控制其建设活动。 3、已建区 现状已经建设区域为已建区,主要包括各个城乡居民点建成区以及工矿点建成区。 城乡居民点和工矿点建设优先利用已建区用地,调整用地结构、盘活存量土地,完善各类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4、适建区 禁建区、限建区、已建区以外的地区为适建区。 适建区城市性质与规模 第43条 城市性质 乌拉特中旗旗域中心城市,城市职能 1、全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职能 2、中蒙两国边贸合作的职能 3、自治区西部新能源利用装备制造业基地的职能 4、工矿产业发展的服务职能 5、边境草原特色的休闲旅游胜地的职能 城市规模 第45条 1、人口规模 近期(2015年)6.0万人;中期(2020年)7.5万人;远期(2030年)10.0万人。 2、建设用地规模 海流图镇城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近期(2015年)为11.35km2,人均189.10m2;中期(2020年)13.75km2,人均283.36m2;远期(2030年)为14.95km2,人均149.51m2。 第九章 城市规划区规划指引 第46条 海流图镇城区 海流图镇城区的发展以打造乌拉特中旗旗域中心城市,甘其毛都口岸 甘其毛都口岸规划控制区130平方公里,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4平方公里,其中口岸镇区2.3平方公里,包括互市贸易、专业市场、保税物流、生活配套、镇区中心等功能区;镇区东北为毅腾物流园区,占地0.7平方公里,南部为际誉物流园区,占地1平方公里。 口岸建设以打造重要的资源进口通道、中蒙国际合作的桥头堡;呼包鄂城市群“出区达海”战略的重要支点;支撑巴彦淖尔实现洼地崛起的重要增长极为战略目标。加强口岸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口岸过货通关能力,构建高效的物流系统,建设口岸管理区,打造以过货通关、现代物流为基础产业的蒙古国矿产资源进口通道。打造以农畜产品加工、轻工业产品制造为主的出口加工基地,以边境贸易、特色旅游为主的特色服务基地。加强甘其毛都口岸和巴彦淖尔市各个产业园区协调发展。 第48条 口岸加工园区 甘其毛都口岸加工园区位于乌拉特中旗的德岭山镇乌不浪口,园区规划总面积23.87平方公里。按照“依托口岸优势,结合区位资源,协调区域发展,科学规划布局”的总体思路,以建设甘其毛都口岸加工园区为载体,以进口资源为优势,以煤炭和金属冶炼及深加工为主导产业,打造依托甘其毛都口岸的重化工业基地。 第49条 重大基础设施 协调布局西甘、甘泉铁路线路及站场;继续海流图城区以南的污水处理厂、殡葬设施、垃圾填埋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加强对德岭山水库水源的保护和利用,建设乌不浪口水库,敷设输 水管线,为海流图镇城区和口岸加工园区提供供水水源。 第50条 跑马场建设 在同和太牧场较为平坦的位置建设跑马场,用于开展那达慕盛会。 第51条 农村居民点规划 进一步提高农村居民点的土地利用效率,逐步实施迁村并点,加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第52条 生态绿化 控制海流图河两岸,加强管理,多种植生态林地,避免水源受到污染;保护巴仁宝力格、德岭山、乌不浪口等水库;加强草原生态恢复以及防风固沙等生态建设,确保整体生态系统不受破坏。 第十章 城市总体布局 第53条 城市发展方向 城市主要向北和向西发展,向南在结合现状的基础上适当有所开发。 第54条 空间管制规划 1、禁建区 北山等陡峭山体;海流图河、海流图西河、蒙中河等水系;民族文化旅游生态园等生态景观林地划为禁建区,实行严格保护,杜绝开发性建设。 2、限建区 西部山梁缓坡地、高压走廊以及为城市远景发展预留的备用地划为限建区,应以保护和控制为主,严格限制城镇开发性建设。 3、已建区 现有建成区为已建区,城镇建设优先利用已建区用地,调整用地结构、盘活存量土地,完善各类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4、适建区 禁建区、限建区、已建区之外的区域为适建区。必须按照规划的土地用途进行开发建设,优先使用闲置地和废弃地,其中农用地在批准改变用途之前,应当按照原用途使用,不得荒芜。 第55条 城市空间增长边界 海流图镇城区城市空间增长边界为:东至海流图东河及民族文化旅游生态园,西至海甘公路,南至南部物流园区南边界,北至北山山脚。增长边界范围空间布局结构 规划形成“两心、两点、四轴、四片”的总体空间布局结构。 “两心”指旧城中心和新城中心。旧城中心定位为高档零售商业中心;北部新城区以新的旗政府为核心形成新的城市综合服务中心。 “两点”指以现状体育场为主体的城区次中心及南部物流园区次中心。 “四轴”指沿海流图路、巴音街、川井路以及垮纬一街和纬二街区域的四条公共服务轴。其中沿海流图路、巴音街、川井路以商业功能为主,垮纬一街和纬二街区域则集办公、商贸、休闲等综合功能。 “四片”指新城片区、旧城片区、南部物流园区和西北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园区。新城片区和旧城片区以居住和生活服务为主,南部物流园区以发展建材、农副产品、轻工产品物流为主,辅助发展绿色农畜产品加工业,西北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园区以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利 用的装备制造业为主。 第十一章 用地布局规划 第一节 居住用地与住房建设规划 第57条 居住用地指标控制及分类 规划居住用地578.82ha,占城市建设总用地的38.71%,人均57.88m2。其中二类居住用地552.50ha,一类居住用地26.32ha。 规划期居住用地规划布局 居住用地根据城市道路和各项用地规划布局情况划分成3个居住片区,每个居住片区均配套公共服务中心。 东街居住片区:杭盖北街以南、川井路以东为东街居住片区,居住用地222.09ha,可容纳人口4.15万。居住用地以改造为主,在延续现状肌理和社会联系的同时,控制开发强度,降低建筑密度,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开辟绿地等开敞空间,改善居住环境,使之达到二类居住用地的标准。 西街居住片区:杭盖北街以南、川井路以西为西街居住片区,居住用地170.09ha,可容纳人口3.05万。居住用地以改造为主,在延续现状肌理和社会联系的同时,控制开发强度,降低建筑密度,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开辟绿地等开敞空间,改善居住环境,使之达到二类居住用地的标准。 北街居住片区:杭盖北街以北为北街居住片区,居住用地152.91ha,可容纳人口2.80 万。居住用地以二类居住用地为主,在环境优美的地方适当开发低层住宅,按照新型社区的理念,统一规划设计,综合配套相关设施,建成环境优美,配套完善,设施齐全的现代化生态宜居型居住区。 第59条 配套公共设施 规划两所小学和三所中学。 住房需求 第60条 规划预计到2030年海流图镇城区住房总面积需达到350万平方米。 第61条 住房建设结构指引 (1)规划期住房建设空间布局指引 住房建设空间布局总体上形成以城区中心带动南、北两翼的布局: (1)旧城区以旧区改造为主,并充分利用目前规划预留地,作为住宅建设重点发展地区。规划期间,应继续加大对这些地区的土地供应,对基础设施、公用设施和建设资金等方面给予优先安排,为各项产业的发展提供居住配套,在该区要重点建设政策性住宅; (2)结合城市北部新区的拓展,在镇区北部重点建设中档商品住宅,在景观环境较好位置,适当建设高档次住宅,以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 第二节 公共设施用地规划 第63条 公共设施总体布局 规划形成以海流图路、川井路、巴音街、纬一街、纬二街为主轴,新老城并重,多中心的公共设施系统。 第64条 行政办公用地 规划行政办公中心北移,逐步将老城区主要行政机关搬迁至北部新区,新建互市贸易、商业洽谈、边贸办公等商务办公设施,结合新的旗政府形成全旗新的行政办公中心。 规划行政办公用地为74.28ha,占总建设用地的4.97%,人均7.43m2。 第65条 商业金融用地 规划商业以旧城中心为主,沿海流图路、巴音街、川井路带状分布,在南部物流园区形成专业市场。 规划商业金融用地为101.04ha,占总建设用地的6.73%,人均10.10m2。 第66条 文化娱乐用地 规划在保留现状的基础上重点在新区中心发展文化娱乐设施。规划文化设施用 地为3.91ha,占总建设用地的0.26%,人均0.39m2。 第67条 体育用地 规划适当扩大现状体育中心的用地规模。在新区规划一处体育用地,形成综合性体育公园。规划体育用地为12.93ha,占总建设用地的0.86%,人均1.29m2。 第68条 医疗卫生用地 对现有医疗卫生机构根据需要进行集中改造和扩建。规划医疗卫生用地为7.03ha,占城市建设用地的0.47%,人均0.70m2。 第三节工业及仓储用地规划 第69条 工业及仓储用地规划 规划工业用地96.11ha,占总建设用地的6.40%,人均9.61m2。主要集中在城区西北部及海流图西河以南。海流图西河以南工业小区规划工业用地为二类工业用地,以发展绿色农畜产品加工业为主。西北部为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园区,规划工业用地为一类工业用地,积极拓展新能源装备制造业。 规划结合工业集中区和对外交通出入口布置仓储用地,在城市生活区配置小型仓储物流用地,规划仓储用地为58.71ha,占总建设用地的3.93%,人均5.87m2。 第十二章 道路交通规划 第70条 道路网结构 海流图镇城区基本采用“方格”路网形式,形成“六横四纵”的城市路网主骨架。“六横”指纬三街、纬一街、杭盖街、巴音街、大南街、南纬二街;“四纵”指海流图路、川井路、海西路、西环路。 第71条 道路横断面规划 规划主干路红线宽度40m,次干路红线宽20,40m,支路红线宽20m及以下,道路断面形式采用单幅路和三幅路形式。 第72条 交通设施规划 1、客运站 现状客运站予以保留,在北部新区纬一街南建设新的客运站,。 2、公共停车场地 规划结合城市出入口、城市大型公共设施及专业市场设置城市主要公共停车场8处,共占地 6.88ha。 3、 广场 规划广场用地10.48 ha,除保留原有广场外,结合城市行政中心、商业服务设施适当增设。 4、公交首末站 规划结合城市出入口布置三处公交公交首末站,西北部新城区公交首末站结合公交总站设置。 5、加油站规划 规划加油站5处,详细位置参考道路规划图。 第十三章 绿地系统规划 第73条 绿地系统布局 规划区绿地以线串点,以点带面,点、线、面相结合。形成“一心、两带、多 节点”的绿化格局。 “一心”是指城区东面的大片民族文化旅游生态园绿地。 “两带”是指沿路绿化带、滨水绿化带。 “多节点”均衡分布的公园绿化节点。 第74条 绿地规划指标 至2030年,规划绿地180.13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12.00%,人均绿地18.01平方米。其中公共绿地158.24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10.54%,人均公共绿地为15.82m2。 第十四章 景观风貌规划 第75条 景观空间结构规划 规划形成“一带、五轴、三廊、多点”的整体景观体系。 1、 一带(核心景观带) 以海流图路、巴音街、川井路、纬一街、纬二街为轴,串联乌拉特中旗新的城市中心、旧城中心等重要标志区域,形成海流图核心景观特色地带。 2、五轴(沿街绿化景观带) 规划沿教育路、海西路、杭盖街、纬一街、纬二街设置沿街绿化带,形成五条沿街绿化景观轴带。 3、 三廊 规划依托流图东河、西河、蒙中河三条河流以及两侧的绿带形成三条绿色廊道。 4、多点 城市中心、城市门户区以及重要路口塑造多处景观节点。 第76条 重要的景观控制区域和控制点 1、重要地段城市景观控制 川井路和海流图路,使沿街建筑联成统一的界面,并通过环境艺术的塑造,形成满足视觉享受和功能要求的公建服务景观轴,保持宜人的空间尺度,两侧建筑物的造型、体量、近人范围的尺度、高度、色彩、材质及路面铺砌、广告设置、绿化配置,以至路灯、座椅等建筑小品要经过精心设计。 2、城市主要出入口控制 城市主要出入口应有一定的标识性和必要的开放空间,形成城市门户景观节点。 3、重要开放空间 滨水空间:沿海流图东河、西河、蒙中河两侧布置滨河绿地及必要的游憩设施,以绿地、水系、游园相结合的景观带形成城市的标志,以开阔、绿色、宜人的亲水空间给人以多方位的视觉享受。 生态景观渗透带:镇区北山的山体及周边的生态绿地,形成对城区的景观渗透。 广场:城市广场是城市的标志,城市广场设计中应考虑有一定的文化品位,结合地方特色和时代特征。 城市雕塑景观:结合城市广场和公园的建设,设置具有历史性、时代性、象征性和地方特色的城市雕塑。 第十五章 土地开发控制规划 第77条 土地使用强度管制区划 1、建筑高度控制规划 (1)低层区 建筑高度控制在12米以下,主要为规划区蓝线划定与管制 蓝线蒙中河、海流图东河、海流图西河等城市地表水体保护和控制的地域界线。在城市蓝线内禁止进行违反城市蓝线保护和控制要求的建设活动,禁止擅自填埋、占用城市蓝线内水域;禁止影响水系安全的爆破、采石、取土活动,禁止擅自建设各类排污设施,禁止其它对城市 水系保护构成破坏的活动。 第80条 黄线划定与管制 黄线为对城市发展全局有影响的城市基础设施用地的控制界线。包括:城市公共交通设施、城市供水、排水设施、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城市环境卫生设施、城市燃气供应设施、城市供电设施、城市通信设施、城市消防设施、城市防洪设施、城市抗震防灾设施以及其他对城市发展全局有影响的城市基础设施。 在城市黄线范围市政工程规划 第81条 给水工程规划 1、给水工程服务期限为规划远期2030年,服务人口为10万人,服务范围为2030年乌拉特中旗海流图镇规划建成区。 2、规划海流图镇城区远期2030年供水规模为2.03万m3/d。远期消防安全储水量为504.00m3(该部分水量不计入供水规模,常备于清水池中,用后在24小时排水工程规划 1、排水工程服务期限为规划远期2030年,服务人口为10万人,服务范围为2030年乌拉特中旗海流图镇规划建成区。 2、规划选择乌拉特中旗海流图镇城区排水体制为雨污分流制,污水经污水管网收集后输送至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考虑回用,其余尾水最终考虑排放至东侧河槽中,雨水则就近分散排入附近的沟、渠或绿地。 3、污水量的测算采用折污系数法。规划海流图镇城区远期污水规模为1.11万m3/d。 4、规划污水处理厂在原有规模基础上逐步扩建,处理工艺为氧化沟工艺。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尾水,考虑回用作为市政绿化和浇洒道路用水,回用水水质必须达到绿化及景观生态用水水质标准。其余尾水最终考虑排放至东侧河槽中。 5、污水工程均按远期污水工程规模1.11万m3/d进行规划,具体实施过程中可根据城镇建设的需要分期进行。污水管道管径采用D400~D800mm。 6、乌拉特中旗海流图镇无暴雨强度公式,规划采用临近的五原暴雨强度对海流图雨水量进行计算。 第83条 供电工程规划 1、到2030年,海流图镇城区总用电负荷为127871.8KW,10KV变电所高峰负荷时的功率因数应达到0.9~0.95。 2、规划利用海流图镇城区现有110kv和220kv两座变电站为海流图镇城区供电电源,实现双回路供电。 3、10KV线路以埋地为主,沿人行道下设电缆管廊,并间隔一定距离预埋道路横穿管,对现有架空裸线应根据情况逐步进行改造,实现绝缘化、地下化。 4、对海流图镇现状10KV中压配电网分期进行改造,并新建部分10KV中压 配电网。规划建议在镇区设置部分10KV开闭所,新建的镇区10KV开闭所主要采用环网供电,根据地块负荷值及其分布组成环网,开环运行。10KV变电所服务半径按线路末端电压降小于4%考虑,为300米。 第84条 电信工程规划 1、在保护电信业务市场开放经营和公平竞争的前提下,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发挥优势。在电信管道路由的建设上,各主营公司要“分工合作”,节约规划区管理用地,避免电信基础设施的重复建设。 2、到2030年末,到2030年,乌拉特中旗海流图镇固定电话用户为87346户,移动电话用户为7万部。 3、按大容量、少局所的布置原则,结合用户分布和规划布局,规划扩建通信交换局,容量为9万门。对镇区邮政设施规划 近期初步形成以实物传递类、金融服务类、集邮类、电子邮政为主,多种业务互为补充,具有一定规模的邮政综合业务体系。远期全面实现由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实物通信向融合现代化实物传递手段和高科技信息手段于一体的综合服务产业转变。 第86条 供热工程规划 1、平均面积热指标取55W/m2。规划总热负荷为520MW。 2、规划城区设热源厂一座,热功率64兆瓦锅炉9台。供热介质为水,供回水温度按130/70?考虑。 3、供热管网采用枝状布置,直埋敷设。 4、 规划设热力站72座,每座供热面积5,20万m2。 第87条 燃气工程规划 1、气源规划 乌拉特中旗海流图镇天然气气源来自鄂尔多斯市长庆气田。 2、在住宅集中的区域,设置10座调压站。 3、管网规划 燃气管网输配系统压力级制采用中压A、低压两级制。燃气中压干管网络根据气量分布情况,近期采用枝状布置,远期尽量做成环状。 4、燃气管道敷设原则 (1)燃气管道采用埋地敷设,管道埋深不少于当地30年冰冻线值。 (2)管道走向沿市政道路敷设时,管道布置在道路的人行道或绿化带下。 5、燃气管道材质选用 (1)燃气市政管道采用螺旋钢管或无缝钢管。 (2)庭院管道采用PE管。 第88条 环境保护工程规划 1、 规划目标 总体目标:到规划期末,全镇主要水体,城镇大气及噪声环境的主要监测指标达到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明显下降,城镇和郊区生态环境系统初步实现良性循环。 大气环境:近期全镇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及总悬浮颗粒物年日均值达到国家空气环境质量二级标准,春季和工业区大气污染显著减轻。远期镇区大气环境质量力争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一级标准,地区整体生态状况明显得到改善。 水环境:近期全镇主要水体达到规划功能标准,城镇饮用水质近期达到国家 GB5750-85生活饮用水标准。城镇污水处理能力达到50%以上。远期污水处理能力达到100%。 固体废弃物与危险废弃物:到2015年,工业固体废物处理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大于90%。2030年大于98%,危险物全部得到妥善处理。城镇生 活垃圾无害化生理处理率2015年达到80%以上,2030年达到90%以上。 2、环境分区 一类环境功能区:旧城区、新城区以生活居住、企事业单位为主,划为一类环境功能区,应立足于有计划的开发、保护性的利用,防止乱占乱建的现象。环境目标是:大气质量执行二级标准,环境噪声昼间55分贝,夜间45分贝。 二类环境功能区:工业用地集中的南部物流园区及西北部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园区划为二类环境功能区,积极推行清洁生产,提倡相邻企业的同类工业废水及固体废弃物等集中处理处置,以提高环境保护投资的规模效益及环境治理设施的运行效率。环境目标是:大气质量执行二级标准,环境噪声昼间65分贝,夜间55分贝。 3、环境保护措施 (1)调整能源结构,开发清洁能源,提高燃气普及率,加强对城镇炉、灶的改造,控制煤烟型污染。 (2)提倡集中供热,控制工业废气排放量;加强汽车尾气、餐饮业油烟废气的治理以及公共场所的室内空气质量控制。 (3)加强对城区建筑工地的管理,防止因施工造成的扬尘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4)完善城市绿化生态系统,提高绿化覆盖率,增加城市自净能力。 (5)加强对城市饮用水源的保护,严禁在保护区内建设污染项目。 (6)加快污水处理厂建设,提高污水处理率,严格执行排污许可证制度,任何单位不得无证排放。 (7)完善区内道路系统建设及交通组织,降低交通噪声;强化对有工业噪声源企业的监督;积极控制建筑施工噪声及商业娱乐噪声。 (8) 统一管理,集中处理,对工业废弃物尽可能综合利用,暂不能利用的工业废弃物在进行储存和处置时要考虑对环境的影响。 (9)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改善生态环境状况。 第89条 环境卫生设施规划 1、2015年海流图镇城市生活垃圾日产量为9吨,到2030年日产垃圾达15吨。 2、规划在城区南北各设置一个基层环卫站,分别服务于南北两个片区。其功能为环卫办公、环卫车辆停放及清洗。 3、设置7个垃圾转运站,每处占地不小于800 m2。 4、改造现状垃圾填埋场,设置防护绿化带。 5、近期城市粪便进行厌氧处理,达到一级排放标准,原有公厕粪便实行机械清运,新建的公厕,单位及住宅化粪池尽可能建造沼气净化池,中期纳入城市污水处理系统。 6、城区不符合卫生标准的公厕要逐步改造成二类以上公厕,水冲式达到100%,并创造条件建设生态公厕。各类区域公侧布置密度遵照《城镇环卫设施设置标准》。 7、按每万人设置2辆环卫车辆,近期12辆左右,远期为20辆,其停车用地结合环卫站、垃圾中转站建设。 8、规划按每万人一个环卫工作作息场所设置。每处占地面积30平方米。 9、保持道路清洁、完好、畅通,道路两旁各种标志小品(包括广告)整齐、美观,农贸市场、小商品市场等不得占道经营,保持城市清洁卫生。 第十七章 综合防灾规划 消防规划 第90条 1、消防站: 城区增设2个消防站,将规划区分为3个责任区。每个消防站占地3000m2左右,配有4~5辆消防车,并配备监视和通讯报警设备。 2、消防供水: 城市供水能力应同时满足生产、生活和消防用水量的要求。市政消防给水管网宜布置成环状管网,管道的最小管径不应小于100mm, 消火栓应沿道路设置,间距不应超过120m,保护半径不超过150m。 3、消防车通道 为保证火灾时消防车的顺利通行,车行道宽度不应小于4m,在沿街建筑长度超过150m的街道均应设有不小于4mx4m的消防车通道,消防通道上空4m范围抗震规划 1、海流图镇按丙类模式编制抗震防灾规划。 2、海流图镇按基本烈度7度抗震标准设防,生命线工程提高一级设防。 3、城区新建永久性建筑物和构筑物,均应按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的抗震要求设防。新建重大项目建设选址,重要建筑和城市基础设施工程,都要做好工程地质和抗震工作。 4、建立指挥、消防、抢险抢修、医疗救护、运输通讯等抗震指挥保障系统。 第92条 人防工程规划 1、规划战时按城市人口的40%留城,则留城总人口为4.0万。按留城人员人均1.3平方米计算, 人防工程总面积为5.2万平方米。 2、人防工程由人员掩蔽工事、指挥系统、给水系统、警报通讯系统、供电系统、医疗救护系统、消防系统、人防仓库工程抢救系统等组成,分别按照《人民防空法》的规定进行建设。人防工程建设的重点是指挥通信工程、人防专业队和各类配套工程,以及人员掩蔽工程等。 3、人员掩蔽工程,重点放在人口稠密区,在城市主干道上建设骨干疏散工程,尽可能相互连接形成一个整体。结合民用建筑修建防空地下室,专业队保障工程尽量利用已形成的骨干工程,医疗救护设施拟建于现有及规划医疗机构的所在地,战时所用的车库与城市平时拟建的地下车库相结合。 第93条 防洪规划 防洪标准采用50年一遇标准,续建续建第一、二、三排洪暗渠,整治蒙中河槽及海流图东、西河、修筑防洪堤,达到5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 第十八章 空间发展时序与近期建设规划 第94条 发展时序 近期以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园区、北部新区的建设为主,远期逐步加大旧城改造力度,实现城市整体提质,远景继续往西往北发展。 第95条 近期建设规划 1、近期建设规划年限与规模 近期建设规划年限为:2010年—2015年 至2015年,城市人口规模达到6万人左右,建设用地规模达到11.34平方公里左右。 2、近期建设发展方向 城市近期建设用地发展方向以向北向西为主。 3、城市近期建设规划实施及管理措施 第96条 规划实施措施 1、政府管理机构保障 2、基础设施建设保障 3、土地开发政策保障 4、财政税收政策保障 第97条 规划管理措施 1、突出规划的权威性 2、建立城乡一体的规划管理体制 3、完善各层次规划编制 4、健全各类监督体制 第二十章 附则 第98条 本规划由规划文本、规划图纸及附件(说明书、基础资料汇编)三部分组成;其中,规划文本与规划图纸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应一并遵照执行。 第99条 本规划由乌拉特中旗人民政府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第100条 本规划由乌拉特中旗人民政府报包彦淖尔市人民政府审批,规划自批准之日起生效。 附表1 空间管制分区及基本要求表 基本类型区 亚区 建设管制基本要求 禁建区 (禁止开发地区) 地质灾害区 根据地质灾害分区情况,实施不同的防护措施 自然保护区 特定功能区,实行特殊保护 饮用水源保护区 在饮用水源保护区范围生态湿地、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区 生态环境敏感区,实行特殊保护 水利设施区、蓄滞洪区 生态公益林 基本农田、基本草原保护区 特定功能区,实行特殊保护 军事等特殊用地 矿产资源禁止开采区 特定功能区,实行特殊保护 限建区 (限制开发地区) 风景名胜区 以保护为主、控制建设,实行持殊审批建设 一般旅游度假区(村)、文物古迹区 一般农田、一般草原、园林地 发展建设备用地 不设为基本农田和基本草原,按照一般农田和一般草原实行特殊审批建设 主干公路、铁路、溪河两侧用地 特定功能区,实行特殊审批建设 村庄规划布局确定的撤并自然村 循序渐进组织移民,及时复垦宅基地 矿产资源鼓励开采区和远景成矿区 特定功能区,实行特殊审批建设 已建区 (优化开发地区) 城镇已建设区 调整用地结构,完善城镇功能,改善生产生活 ) 按照城乡规划与基础设施专项规划进环境 工业集中区与基础设施建设区(点 行调整优化 村庄规划布局确定的中心村(中心嘎查)、基层村(基层嘎查) 要按照新农村建设要求编制规划进行整治改造,完善配套的各类服务设施 适建区 (重点开发地区) 规划确定新开发的城乡建设区 按规划控制建设用地类别进行用地审批;集中紧凑建设,开发一片、建成一片、见效一片 附表2 规划道路一览表 序号 路 名 起 点 终 点 长度(m) 断面形式 红线(m) 道路等级 1 东环路 杭盖北街 哈太路 2819.10 E 30 次 纬四街 大南街 4416.51 F 30 次 2 哈太路 3 海流图路 纬四街 大南街 4429.98 A 40 主 4 经一路 纬四街 纬一街 1388.55 E 30 次 5 交通路 乌兰大街 大南街 860.02 E 30 次 6 建设街 乌兰大街 大南街 769.56 E 30 次 7 川井路(北段) 纬四街 杭盖北街 1771.65 A 40 次 8 川井路(南段) 杭盖北街 大南街 2573.77 C 40 次 9 教育路 纬四街 西环路 4117.30 E 30 次 10 大西路 纬四街 西环路 3844.87 E 30 次 11 海西路 北环路 西环路 4377.98 B 40 主 12 经二路 北环路 西环路 3998.10 E 30 次 13 凤电路 北环路 杭盖街 3233.51 C 40 次 14 西环路 北环路 大南街 6459.04 C 40 主 15 南经一路 南纬四街 南纬一街 794.50 E 30 次 16 南经二路 南纬四街 南纬一街 760.51 E 30 次 17 南经三路 南纬四街 南纬一街 758.89 E 30 次 18 蒙中路 海巴线 东环路 1234.64 G 20 支 19 蒙中西路 杭盖街 东环路 983.74 G 20 支 20 花园东路 杭盖街 海流图路 659.16 H 18 支 21 花园西路 杭盖街 巴音街 1089.51 H 18 支 22 市场路 巴音街 乌兰大街 437.86 H 18 支 23 北环路 纬四街 海西路 2143.00 B 40 主 24 纬五街 纬四街 海西路 2014.12 C 40 次 25 纬四街 西环路 哈太路 4815.60 E 30 次 26 纬三街 西环路 哈太路 3673.69 A 40 主 27 纬二街 西环路 哈太路 4004.51 E 30 次 28 纬一街 西环路 哈太路 3679.74 A 40 主 29 杭盖北街 西环路 东环路 4126.08 C 40 次 30 杭盖街 西环路 东环路 3889.11 C 40 主 31 花园街 海流图路 东环路 909.89 E 30 次 32 巴音街 西环路 蒙中西路 3047.34 C 40 主 33 乌兰大街 西环路 哈太路 1951.28 D 35 次 34 大南街 西环路 哈太路 1010.63 C 40 主 35 南纬四街 南经三路 南经一路 1114.21 E 30 次 36 南纬三街 南经三路 南经一路 1123.11 E 30 次 37 南纬二街 南经三路 南经一路 1113.65 C 40 主 38 南纬一街 南经三路 南经一路 989.98 E 30 次 39 中学街 经二路 川井路 1581.11 G 20 支 40 财政路 花园西路 海流图路 393.02 H 18 支 41 电业路 川井路 市场路 592.42 H 18 支 附表3:海流图镇现状、近期、中期、远期规划用地平衡表 现状 近期 中期 远期(2030年) 比例(%) 人均(?/人) 规划面积 序号 分类代号 用地名称 用地面积(ha) (ha) 比例(%) 人均(?/人) 规划面积(ha) 比例(%) 人均(?/人) 规划 面积(ha) 比例(%) 人均(?/人) 1 R 居住用地 454.88 59.23 110.95 488.58 43.06 81.43 524.59 38.15 69.95 578.82 38.71 57.88 R1 一类居住用地 2.84 0.37 0.69 5.56 0.49 0.93 26.32 1.91 3.51 26.32 1.75 2.63 R2 二类居住用地 104.76 13.64 25.55 483.02 42.57 80.50 498.27 36.23 66.44 552.50 36.95 55.25 R4 三类居住用地 347.28 45.22 84.70 2 C 公共设施用地 105.62 13.75 25.76 134.22 11.83 22.37 181.15 13.17 24.15 199.19 13.26 19.92 C1 行政办公用地 54.35 7.08 13.26 39.26 3.46 6.54 59.27 4.31 7.90 74.28 4.97 7.43 C2 商业金融用地 35.11 4.57 8.56 81.83 7.21 13.64 98.18 7.14 13.09 101.04 6.73 10.10 C3 文化娱乐用地 4.62 0.60 1.13 2.91 0.26 0.49 2.91 0.21 0.39 3.91 0.26 0.39 C4 体育用地 3.00 0.39 0.73 3.19 0.28 0.53 3.19 0.23 0.43 12.93 0.86 1.29 C5 医疗卫生用地 4.85 0.63 1.18 7.03 0.62 1.17 7.03 0.51 0.94 7.03 0.47 0.70 3 M 工业用地 155.52 10.47 15.55 81.44 7.18 13.57 86.51 6.29 11.53 96.11 6.40 9.61 M2 一类工业用地 113.96 7.67 11.40 68.85 6.07 11.48 68.85 5.01 9.18 78.45 5.22 7.85 M3 二类工业用地 41.56 2.80 4.16 12.59 1.11 2.10 17.66 1.28 2.35 17.66 1.18 1.77 4 W 仓储用地 12.63 1.64 3.08 16.17 1.43 2.70 49.78 3.62 6.64 58.71 3.93 5.87 5 T 对外交通用地 1.50 0.20 0.37 9.05 0.80 1.51 9.05 0.66 1.21 9.05 0.60 0.91 6 S 道路广场用地 105.87 13.79 25.82 231.43 20.40 38.57 332.57 24.18 44.34 326.03 21.71 32.60 S1 道路用地 94.95 12.36 23.16 218.51 19.26 36.42 315.21 22.92 42.03 308.67 20.56 30.87 S2 广场用地 10.09 1.31 2.46 10.12 0.89 1.69 10.48 0.76 1.40 10.48 0.70 1.05 S3 社会停车场库用地 0.83 0.11 0.20 2.80 0.25 0.47 6.88 0.50 0.92 6.88 0.46 0.69 7 U 市政公用设施用地 21.44 2.79 5.23 27.50 2.42 4.58 27.50 2.00 3.67 39.53 2.63 3.95 8 G 绿地 10.89 1.42 2.66 138.67 12.22 23.11 156.53 11.38 20.87 180.13 12.00 18.01 G1 公共绿地 10.89 1.42 2.66 128.72 11.34 21.45 146.58 10.66 19.54 158.24 10.54 15.82 G2 生产防护绿地 9.95 0.88 1.66 9.95 0.72 1.33 21.89 1.46 2.19 9 D 特殊用地 3.51 0.46 0.86 7.55 0.67 1.26 7.55 0.55 1.01 7.55 0.50 0.76 建设用地面积合计(ha) 767.99 100.00 187.31 1134.61 100.00 189.10 1375.23 100.00 183.36 1495.12 99.56 149.51 注:海流图镇城区现状人口4.1万人,近期规划人口为6万人,中期规划人口 7.5万人,远期规划人口10万人。 海流图镇总体规划说明书(七) [来源:本站 | 作者:原创 | 日期:2011年7月27日 | 浏览89 次] 字体:[大 中 小] 第十四章、市政工程规划 14.1给水工程规划 14.1.1 编制依据、规划范围及规划期限、人口 1、 编制依据 (1)《乌拉特中旗海流图镇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 (2)《乌拉特中旗海流图镇“十一五”规划纲要》; (3)乌拉特中旗海流图镇给水工程现状图; (4)乌拉特中旗海流图镇1:5000及1:2000地形图; (5)国家现行的其它规范和标准: -200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 《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 《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CJ /48-1999; 《城市供水水质标准》CJ/T 206-2005; 《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量标准》GB/T50331-200;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 《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2、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为2030年乌拉特中旗海流图镇镇区规划建成区。 3. 规划年限、人口 远期为2030年,人口规模为10万人。 14.1.2 水资源规划 1、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乌拉特中旗海流图镇水资源为季节性海流图河以及海流图河岸边孔隙潜水地下水资源。 随着经济发展,镇区范围的不断扩大,现状的水源井已经位于居民生活生产区,水源保护措施实施效果难以保障,到本次规划末期在建的新水源井也已位于居民生活生产区,存在同样的问题。而且水源井位置较分散,水源保护工作不能统一实施管理。 2、水资源利用规划 规划海流图镇近期前两年利用现有和在建水源井,供给居民用水;近期末、中期、远期以民族文化旅游生态园东北侧海流图河岸边孔隙潜水、乌不浪口水库、德岭山水库地表水和阿其尔河孔隙潜水作为城市发展的水源地,地下水源井采用管井式布置,在保证居民生产生活供水的情况下逐步关闭城区内生活区的水源井,实施统一合理的水源保护措施。 14.1.3 供水工程现状概况 1、 水源 海流图镇城区现状水源为浅层地下水,现状有水源井有5眼,8台水泵。07年修建的3个大口井位于海流图镇民族文化旅游生态园东北小水库上游的河槽内,之前建设的3#井、9#井和10#井(9#井和10#井为一眼大口井)位于海流图镇东河槽蔬菜队上游的河槽内。3#井深21m,9#井和10#井深12m,2007年新建的三 眼水源井井深10m,每眼井的单井出水量为80吨/h。各水源井运行基本正常,供水水质达到国家饮用水水质标准。 2、水厂和管网 镇区目前有一座自来水厂,地下水经泵站提升直接送至自来水厂,经水厂提升到供水管网,无消毒措施。镇区大部分地区已有输配水管网。 3、存在问题 现状供水系统存在以下问题:随着城镇规模扩大,在用水高峰季节供水量不足;镇区原有管网老化,跑、冒、漏现象突出,维护需要大量资金;设备老化,耗能大,效率低;现状给水系统没有消毒设施,无以应对突发事故。 14.1.4 用水量预测 1、规划用水指标 (1)居民综合生活用水量预测 人均综合用水量指标按照《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规定的小城市第三类区人均综合用水量计算,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确定人均综合用水量指标取0.15m3/(人•d)。该定额包括居民生活用水与公共建筑用水两部分。 (2)其他各项用水量预测 根据《室外给水设计规范》和《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规定,并结合土地利用规划,确定工业仓储用水量、市政用水量、未预见及管网漏失水量。 工业仓储用地用水量按照居民综合生活用水量的8%预测。 市政绿化用水量包括绿化用水和浇洒道路用水,按照居民综合生活用水量的10%预测。 未预见及管网漏失水量按照以上各项用水量的10%预测。 (3)消防用水量 镇区消防水量预测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规划远期人口规模为10万人,消防用量水按同时发生火灾2处,每处用水35L/s,火灾延续时间按2小时预测,消防安全储水量为504.00m3。 该部分水量不计入供水规模,常备于清水池中,用后在24小时内补回。 2、总需水量(供水总规模)预测 海流图镇远期总需水量为2.03万m3/d。 表14.1总需水量预测表 14.1.5 给水系统规划 1、水厂 规划现状自来水厂保留,作为管网加压系统,在规划区东侧按照远期供水规模要求新建自来水厂,在北边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区新建供水加压泵站一座。供水加压泵站及自来水厂位置见给水工程规划图。规划自来水厂净化工艺流程为: 2、管网的布置 规划供水管网采用压力输水方式。从新旧水源地水源井取水经泵站提升通过输水管线将水送至自来水厂。单井出水管和连井管为DN200,输水管为两根 DN400。 配水管网主干管按规划期末2030年2.03万m3/d的配水能力进行规划,管网布置为环枝结合的供水管网系统,供水管管径为DN100~DN500,供水时变化系数为1.5,最高时供水量为1269.00m 3/h。 14.1.6 水源地的保护措施与可持续发展 水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总体目标是: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加强水资源保护,大力开展节约用水,加强一水多用,提高水的利用率,以缓解目前存在的农业、工业、城镇需水矛盾,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水量和水质日益增长的要求,使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获得最大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在开发利用水资源时,要同时考虑维护水资源的自然功能,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1、水资源环境保护 城市水源一旦遭受破坏,很难在短时间内恢复,将长期影响城市用水供应。所以在开发利用水源时,应做到利用与保护相结合,必须对水源地实施科学、有效的监管保护。 水源保护应包括水质和水量两个方面。 (1)地表水源的卫生防护 加强地表水的保护工作,沿河严格地划分出一、二级保护带,保证其水质标准分别不低于《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88)的?、?类标准。甚至根据需要可在二级保护区外划定出 准保护区。各级保护区的卫生防护规定如下: ?取水点周围半径100m的水域,严禁捕捞、停靠船泊、游泳和从事可能污染水源的任何活动,并应设有明显的范围标志。 ?取水点上游1000m至下游100m的水域内,不得排入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其沿岸防护范围不得堆放废渣,不得设立有害化学物品仓库、堆放或装卸垃圾、粪便和有毒物品的码头,沿岸农田不得使用工业废水或生活污水灌溉及施用持久性或剧毒的农药,不得从事放牧等有可能污染该段水域水质的活动。 ?取水点上游1000m以外的一定范围河段划为水源保护区,严格控制上游污染物排放量。排放污水时应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2002 )和《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的有关要求,以保证取水点的水质符合饮用水水源水质要求。 ?水厂生产区的范围应明确划定,并设立明显标志,在生产区外围不小于10m范围内不得设置生活居住区和修建禽蓄饲养场、渗水厕所、渗水坑,不得堆放垃圾、粪便、废渣或铺设污水渠道,应保持良好的卫生状况和绿化。 (2)地下水源的卫生防护 饮用水地下水源一级保护区位于开采井的周围,其作用是保证集水有一定滞后时间,以防止一般病原菌的污染。直接影响开采井水质的补给区地段,必要时也 可划为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位于一级保护区外,以保证集水有足够的滞后时间,以防止病原菌以外的其它污染。准保护区位于二级保护区外的主要补给区,以保护水源地的补给水源水量和水质。各保护区的卫生防护规定如下: ?取水构筑物的防护范围,应根据水文地质条件、取水构筑物的形式和附近地区的卫生状况进行确定,其防护措施与地面水的水厂生产区要求相同。 ?在单井或井群影响半径范围内,不得使用工业废水或生活污水灌溉和施用有持久性毒性或剧毒的农药,不得修建渗水厕所、渗水坑、堆放废渣或铺设污水渠道,并不得从事破坏深层土层的活动。 ?在水厂生产区的范围内,应按地面水厂生产区的要求执行。 2、可持续发展 要促进地区经济的可持续性,必须克服严重存在的牺牲环境求得经济增长的短期做法;仅重视资源开发、维持简单的扩大再生产,忽略了资源、环境、自然调节、补偿和还原功能,造成严重的资源补偿和恢复不足的短期做法是错误的。只有正确地处理开发利用,治理与保护、节约、科学配置的关系,才能有效解决资源补偿不足的问题。 水资源开发利用不当和水污染问题,会加剧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矛盾。因此,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成为现有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应贯入资源保护的全过程。 因此,根据水资源保护规划,对评价区的富水区提出以下保护措施: (1)必须将水源区水资源保护纳入当地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监管,建立区域地下水监测系统,适时控制区域地下水开采量与开采范围,以保证地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经济发展的需水要求。 (2)对于拟用水单位必须按计划用水,考虑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利用条件,不可随意加大开采量。加强《水法》宣传,对计划用水单位一定要从上到下,促使大家一起关心自己赖以生存的水源。 (3)应在选用供水水源地及上游分区分片进行绿化,整治环境,坚决杜绝流域(区域)内出现污染行业。 (4)严格控制该地区地下水的取水证发放。 14.1.7 城市给水工程的分期实施步骤 1、城市给水工程要与城市规划建设用地范围的开发拓展同步实施。 2、城市给水工程宜于分期实施。优先开发利用就近符合使用要求地下水源。 3、城市给水管网应按远期水量规模的要求配设管径,在建设时序上宜于分期;各级水厂涉及土建工程的应按远期水量规模进行建设,设备配备上分期配置。至少应考虑远期扩展的可能,预留出远期扩建所需用地。 14.2排水工程规划 14.2.1 编制依据及规划范围 1、编制依据 (1)乌拉特中旗海流图镇排水工程现状; (2)乌拉特中旗海流图镇地形图; (3)国家现行的相关规范和法律: 《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CJ /48-1999;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4-2006; 《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200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规划范围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2 规划范围为2030年乌拉特中旗海流图镇镇区规划建成区。 14.2.2 排水系统现状概况及存在主要问题 海流图镇城区已有污水排水工程,铺设地下污水管径为D400~D800。在建污水处理厂一座,工程采用复合水解-生物滤池工艺,处理规模近期为1.0万m3/d,远期建成后处理规模为2.0万m3/d。设计出水水质COD?100mg/L。经处理后污水排入东侧河槽中。 随着镇区规模日益扩大,原有的排水系统已经不能满足污废水的排放要求,部分污废水不能进入管网进行处理而随意排放,山洪使镇区及环境受到威胁,排水系统规模亟待完善扩大。 14.2.3 排水体制的选择 根据“保护环境,防止污染,综合治理,化害为利”的污水排放方针,结合镇区排水系统现状,本次规划镇区的排水体制为雨、污分流制。 14.2.4 污水工程规划 1、污水量估算 根据《室外排水设计规范》和《城市污水工程规划规范》规定,污水量预测采用折污系数法预测,如下表所示。镇区远期污水总规模1.11万m3/d。 表14.2污水量预测表 2、污水处理厂 规划污水处理厂在原有规模基础上按照城市发展逐步予以扩建,处理工艺为氧化沟工艺。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尾水,考虑回用作为市政绿化和浇洒道路用水,回用水水质必须达到绿化及景观生态用水水质标准。其余尾水最终考虑排放至东侧河槽中。 3、污水管网 根据镇区地形特点,规划主要沿南北街铺设主干管,接纳较短的东西向支管自流汇入镇南的污水处理厂,管道管径采用D400~D800mm。污水管管材采用UPVC排水管或HDPE双壁波纹管。 14.2.5 雨水工程规划 1、雨水量计算 Q = q•ψ•F 式中:Q,雨水量(L/s) q,暴雨强度(L/(s. ha)) ψ,径流系数; F,汇水面积(ha) 暴雨强度计算公式:(雨水水力预测采用五原地区城市暴雨强度公式) 各参数的选取:设计重现期采用P=0.5年;地面迳流时间t1=15分钟;迳流系数取值见下表: 表14.3径流系数取值 2(雨水系统布局规划 镇区的雨水系统根据自然地形,河槽的分布及现有排洪设施采用就近排放的原则布置。镇区有内陆河这个雨水出流的有利条件,可将雨水就近分散排出镇区。 规划期末城区建成较完善的雨水排出系统,并在镇区周边易受到山洪冲刷地段修筑导洪渠,以保证镇区居 民的生活安全。 雨水管网管径为D600~ D800。雨水管网布置见雨水工程规划图。 14.3 供电工程规划 14.3.1现状概况及主要存在问题 1、乌拉特中旗海流图镇配电网现状概况 目前乌拉特中旗海流图镇有220变电站一座,主变1台,容量120MVA,110KV变电站一座,主变2台,容量1x7.5MVA+1x16MVA。10KV线路4条,46.043公里,配变128台容量为17439KVA。 2、主要存在问题 (1)公用配电线路供电距离长,导线截面小,过载现象严重,大部分为放射性网络,配电可靠率低。 (2)低压配电网导线截面过小,低压台区范围大,电压低。 (3)无功补偿不足,电压调节手段缺乏。城网内中低压网内没有足够的无功补偿,低压无功严重不足。 (4)配电设备陈旧,“卡脖子”现象依然较严重,安全经济运行水平低;表计准确性低, (7)电网调度通信自动化水平低。 14.3.2供电规划 1、规划目标 加快电网建设与改造步伐,增强配电网整体供电能力以适应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居民生产用电质量的不断提高。供电主要性能指标要逐步达到自治区先进水平。要逐步淘汰能耗高、安全可靠性低、维修量大的设备。要积极提高配电网自动化、营销自动化水平,提高服务质量。 (1)电网建设要优化电网结构,合理网络布局,提高电网的供电能力、满足N-1准则和安全可靠性,形成可靠的电力网架。简化110kV电网,减少电压等级,优化高压配电网络结构,确保电网有电“进得去,落得下,用得上”,适应负荷增长和城区负荷分布不同的需求,为电网运营不发生大面积停电、不发生设备连年过负荷、烧毁事故创造条件,强化10kV配电网建设,中压配电网尽量做到环网 接线、开环运行,提高配电网络供电可靠性 (2)提高电能质量水平。综合电压合格率达到98%以上,农村电压合格率达到95%以上。 对特殊用户应通过技术经济论证后采取特殊措施,满足其安全生产运行所需的电压调节和短暂电压跌落允许值。电网电压波形质量达到有关规定。 (3)提高用户供电可靠率,缩短供电半径,提高功率因数,努力降低低压电网线损率,积极稳妥推进电压时间型10kV线路馈线自动化建设,尽可能减少中压配电网故障停电时间,电网的用户供电可靠率达到一流供电企业标准(即99.96%-99.99%)。 (4)实现电网线损率稳中有降。全镇平均线损率下降0.2-0.3个百分点。 2、电力负荷预测 乌拉特中旗海流图镇以农牧业为主,工业基础较薄弱,现有的工业企业主要为农副产品加工企业,新引进了风电装备制造业。规划主要负荷为居民用电、商业用电和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及农副产品加工企业用电。 负荷预测采用综合用电指标法。根据《城市电力规划规范》(GB/50293-1999)和乌拉特中旗海流图镇城镇用地负荷密度,按照上述方法和标准,考虑负荷同时率取0.6,0.8,10KV变电所高峰负荷时的功率因数应达到0.9~0.95,对乌拉特中旗海流图镇的电力负荷采用综合用电指标法进行预测。预测计算结果详见表13-4。 表14.4 海流图镇城区用电负荷预测表 根据以上负荷预测结果,到2030年,海流图镇城区总用电负荷为127871.8KW。 3、电源规划 规划利用海流图镇城区现有110kv和220kv两座变电站为海流图镇城区供电电源,实现双回路供电。 4、电网规划 10KV线路以埋地为主,沿人行道下设电缆管廊,并间隔一定距离预埋道路横穿管,对现有架空裸线应根据情况逐步进行改造,实现绝缘化、地下化。 同时对海流图镇现状10KV中压配电网分期进行改造,并新建部分10KV中压配电网,以满足近、远期海流图镇的用电需求。考虑到海流图镇现状10KV中压配电网还未形成环网供电,供电的可靠性较低。规划建议在镇区设置部分10KV开闭所,具体位置和数量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落实。新建的镇区10KV开闭所主要采用环网供电,根据地块负荷值及其分布组成环网,开环运行。10KV变电所服务半径按线路末端电压降小于4%考虑,为300米。 14.4 电信规划 通信工程规划包括电信、邮政和广播电视规划,近一二十年间,通信事业随着技术的进步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通信在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中的地位与日 剧增,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14.4.1通信工程规划 1、现状概况及主要存在问题 (1)全镇建起移动、联通基站,移动通讯信号已覆盖各个角落 (2)主要存在问题 (a)各家通信运营商缺乏统一规划不利于各通信网络企业在政府协调下有序竞争,通信行业部分地区重复建设现象突出,加剧城市地下管线空间的紧张。 (b)移动电话的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加强,应进一步提高信号覆盖率和接通率。 2、规划目标 电信全面实现数字化。建立集语音、数据、图像于一体的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实现电视与通信的数字化、综合化、宽带化与智能化。进一步加强通信、广播电视、远程教育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信息网络宽带化、综合化、智能化,构筑信息高速公路。高度重视信息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广泛应用,鼓励和支持各行业推广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建设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中小企业信息服务等信息平台。加大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共享、整合力度,积极推动信息系统和数据库联网,扩大网络资源共享范围。 3、电信用户预测 (1)采用普及率法预测规划期内乌拉特中旗海流图镇电话用户量。 规划2030年海流图镇城区人口达到10.0万人,话机普及率达到70%,则2030年固定电话用户为7.0万户,市话交换机总容量应达到7.0万门。 (2)规划采用分类用地指标法进行用户预测,分别以居住、公共设施、工业和其它四类用地,选择相应的市话主线指标。参照有关标准、规划预测2030年乌拉 -5。 特中旗海流图镇城区所需的电话容量见表13 表14.5乌拉特中旗海流图镇城区电话容量预测 (3)预测汇总 综合以上两种负荷预测结果,到2030年,乌拉特中旗海流图镇固定电话用户为87346户。 4、局所布局 按大容量、少局所的布置原则,结合用户分布和规划布局,规划扩建通信交换局,容量为9万门。对镇内用户量大集中的地区,设电信模块局作为补充。 交换区以外用户集中点的通信的实现,主要采用模块方式,部分地区采用接入网设备。远期由于用户对各种新业务的需求增加,网络应能提供各种业务综合接入的能力,因此建议采用光纤接入网的方式。 5、移动通信发展规划 预测2030年乌拉特中旗海流图镇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70%,到2030年乌拉特中旗海流图镇城区移动电话用户将达到70000户。 在继续发展GSM和CDMA等第二代移动通信网的基础上,发展第三代移动通信网,完善移动网络结构,按骨干层、会聚层和接入层三个层次规划站址和线路。 按300—500米半径设置移动通信基站,合理布局无线电发射和接受设施,城市中心区和景观敏感区不得建铁塔天线。 6、通信网络规划 加强以光缆为主,数字微波和卫星通信为辅的中继网络建设,建成快速便捷的通讯网。建设以数字程控交换为主体的城乡综合通信网,加快城镇光纤网络的建 设,早日实现光纤到小区、光纤到户,加速建设现代化高速信息网。 镇区内新建城市道路上各通信公司管道宜联合建设,原则上只允许有一条走廊。 14.4.2广播电视规划 乌拉特中旗海流图镇广播电视规划的重点是广播电视的数字化与产业化的建设和发展,要统筹考虑网络、 微波、卫星、无线覆盖和有线覆盖等多种方式的发展,统筹协调广播电视在城市和农村的发展,统筹考虑充分利用国有和民营两种资本,积极应用数字、网络等广播电视高新技术,开发广播电视多种服务业务,实现多元化经营。 1、加速建设农村牧区公共服务体系 规划到2015年完成全部盲点自然村工程建设任务。届时乌拉特中旗海流图镇电视混合覆盖率达到97.6 %。 2、广播电视设备实现全面数字化、网络化 规划近期在电视播出数字化改造的基础上,对采编、制作等设备进行数字化升级改造,对发射设备进行数字化改造,逐步实现广播电视网络化。 3、有线、无线电视全面发展,积极推动数字电视及新业务的开发 在继续大力发展有线电视事业的同时,积极发展无线数字电视。 14.4.3 通信设施保护与控制 对镇区内无线电通信设施要作全面整理,对保留的设施按规范要求进行保护。 14.4.4邮政设施规划 1、现状概况 目前,乌拉特中旗海流图镇设邮政中心局一处。 2、主要存在问题 (1)一些行业在邮储、包裹、特快专递、报刊发行等方面都与邮政企业展开了不同程度的竞争。 (2)随着网络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传统的邮政业务将受到严重影响。 (3)邮政企业本身在经营、管理机制等方面存在的弊端依然束缚着业务市场的拓展。 (4)邮政业务增长缓慢,新业务发展、信息资源开发落后。 (5)邮政基础设施薄弱,报刊亭、住宅信报箱群的设置还不能满足需求。 3、规划指导思想 (1)营造邮政事业良好发展的社会环境,改变传统的产业结构,实施邮政可持续发展战略。 (2)以科学技术拓展邮政服务领域,向社会提供广泛、方便、周到的服务,逐步实现由传统邮政向现代邮政的转变。 (3)本着布点均匀、因地制宜、方便群众、服务半径合理的原则,以人为本,以满足社会需求为目的,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进步服务。 4、邮政设施规划 (1)近期规划 到2015年初步形成以实物传递类、金融服务类、集邮类、电子邮政为主,多种业务互为补充,具有一定规模的邮政综合业务体系。 (2)远期规划 全面实现由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实物通信向融合现代化实物传递手段和高科技信息手段于一体的综合服务产业转变。 14.5供热工程规划 14.5.1供热规划范围 本项供热规划范围为乌拉特中旗海流图镇总体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所有建筑物的采暖热负荷。 14.5.2热负荷计算 1、热负荷计算方法:采暖热负荷采用面积热指标估算法进行计算。 2、采暖热指标的选取参照《供热规划手册》和节能标准确定,采用综合热指 /m2。 标55瓦 3、建筑面积的确定:建筑面积由用地面积乘以建筑容积率而得。 行政办公、商业金融用地容积率为1.3万m2/ha。居住用地为1.2万m2/ha,文化娱乐用地0.5万m2/ha,医疗 卫生用地为1.0万m2/ha,教育科研用地为0.8万m2/ha,工业用地0.7万m2/ha,仓储用地0.4万m2/ha,其他公共用地0.8万m2/ha。 4、热负荷计算: Q=9494356×55=520兆瓦 14.5.3 热源规划 (1)规划供热统一实行集中供热,供热热源为锅炉房。 (2)锅炉房的规划原则: ?贯彻以大型区域锅炉房供热为主的方针,淘汰现有分散的小锅炉及土暖气,提高热化效率。 ?充分利用现有供热设施,近远结合,达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严格遵守国家有关规范法规文件,使其具有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锅炉房要考虑风向给城市带来的烟尘污染问题 (3)根据城镇用地总体规划布局,设计供热、热源锅炉房及其配套的供热管网敷设等经济技术要求。镇区设热源厂一座,热功率64兆瓦锅炉9台。 14.5.4 供热管网规划 供热管网的平面布置原则: 1、主要干管应该靠近大型用户和热负荷集中的地区; 2、供热管道要尽量避开复杂交通干道,以免给施工和运行管理带来困难; 3、供热管网通常敷设在道路的一边,或者是敷设在人行道下面,在敷设引入管时,则不可避免地要横穿干道,但要减少敷设这种横穿街道的引入管,应尽可能使相邻的建筑物的供热管道相互连接。 14.5.5 供热介质和热网敷设 供热介质:采暖热负荷采用130?/70?热水 热网敷设:规划热网在城区采用直埋方式以支状敷设 14.6燃气工程规划 14.6.1供气原则 (1)优先满足城镇居民生活用气。 (2)应尽量满足供气范围 40.07兆焦/立方米 低热值: 36.17兆焦/立方米 华白指数: 52.76兆焦/立方米 重度: 0.75公斤/立方米 比重: 0.58 CP值: 39.85 运动粘度: 13.89 2、用气高峰系数 月高峰系数Ky:1.20 日高峰系数Kr:1.26 时高峰系数Ksh:2.55 14.6.4燃气需求预测 1、生活用气 天然气生活利用主要为两个部分:居民生活用气、公共建筑用气。乌拉特中旗海流图镇规划人口为10万人,居民住宅用户燃气耗热定额指标取4621兆焦/人.年,居民生活天然气需求量为5980万立方米/年。 2、公共建筑用气 根据该地区规划用地情况,参照其他城市供气经验指标,确定公共建筑用户的用气量占居民用气量30%,预计用气量为1794万立方米/年。 3、加气站用气 根据同等规模城镇及同等规模加气站用气情况,预计加气站用气量为320万立方米/年 4、总用气量 综合以上分析,预测未来燃气气需求总量约为8094万立方米/年。 14.6.5 燃气输配系统 1、储配站设置 本工程利用规划区北侧设置的天然气储备站对乌拉特中旗海流图镇进行供气。 2、燃气调压站 根据规划区域内用地性质,对不同用户根据其用气量及用气压力要求,分别设置调压站调压后向用户供气。调压站具体布置见燃气规划图。 3、管网规划 燃气管网输配系统压力级制采用中压A、低压两级制。燃气中压干管网络根据气量分布情况,近期采用枝状布置,远期尽量做成环状。居民供气方式采用柜式调压与箱式调压相结合的方式,分户计量后进户使用。公建供气方式根据用户需求,采用中--中压或中--低压调压计量后进户使用。 4、燃气管道敷设原则 (1)燃气管道采用埋地敷设,管道埋深不少于当地30年冰冻线值。 (2)管道走向沿市政道路敷设时,管道布置在道路的人行道或绿化带下。 5、燃气管道材质选用 (1)燃气市政管道采用螺旋钢管或无缝钢管。 (2)庭院管道采用PE管。 14.7环境保护工程规划 14.7.1环境质量现状 1、大气 根据乌中旗海流图镇大气监测数据资料,二氧化硫年日平均值为0.056毫克/立方米,氮氧化物近三年采暖期日均值为0.020毫克/立方米,TSP年日均值为0.25毫克/立方米,全镇降尘年平均值为14 吨/平方公里.月,超标1.3 倍,全镇降水PH均值为6.95 。镇区大气基本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96的二级标准。大气污染春季最重,夏季最轻,工业区最重,混合区次之,清洁区最 轻。大气中主要污染物为降尘与氮氧化物,其次为TSP与二氧化硫。大气污染以烟煤型为主要特征,汽车及其它燃料的污染逐步增加。 大气污染物主要来源:由于乌中旗燃料结构仍以煤炭为主,同时随着镇区机动车辆明显增加尤其是摩托车的大量增加,导致镇区大气环境污染呈混合型 (煤烟型+机动车尾车),氮氧化物呈上升趋势,同时受沙尘暴影响较大。 2、 水环境 现在开发的水源井,1980年经包头自来水公司测定,水中大肠 水体监测数据: 菌群超过了国家规定的生活 饮用水质标准,氟的含量并不大,适合饮用。近年来每年进行化验,其大肠菌群等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仍然超标。实际化验值为240个/100ml,水环境依然存在污染问题。 3、声环境 海流图生活噪声和交通噪声仍是影响区域环境噪声的主要因素,二者所占比重达79.5%,主要包括农贸、集市噪声和广告、卡拉OK舞厅等噪声、工业噪声和施工噪声。据环境监测站噪声监测表明:主要是夏季噪声超标较重,其他季节均不超标,夏季噪声值为昼间60分贝,夜间50分贝。 14.7.2 主要环境问题 1、城市污水处理设施滞后,城市环境基础设施严重不足。 城市污水处理设施滞后,在建污水处理厂一座。排污管网采用雨污合流制,污水管道铺设服务面积小,系统不完善,管网普及率尚低,造成生活污水及生产污水随意就近排入现象较为严重,城镇生活垃圾收集分类系统不完善。 2、污染企业治理工作严重滞后。 污染企业布局不合理(如酒厂位于上风向),镇南工业园区粉尘进入镇区,大部分工业企业没有配套相应的治理设施,污染治理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3、 燃料结构不合理。 海流图镇燃料能源主要为煤,对其他清洁能源的利用甚少,燃料结构不合理。 14.7.3 规划目标 总体目标:到本规划期末,全镇主要水体,城镇大气及噪声环境的主要监测指标达到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明显下降,城镇和郊区生态环境系统初步实现良性循环。 大气环境:近期全镇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及总悬浮颗粒物年日均值达到国家空气环境质量二级标准,春季和工业区大气污染显著减轻。远期镇区大气环境质量力争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一级标准,地区整体生态状况明显得到改善。 水环境:近期全镇主要水体达到规划功能标准,城镇饮用水质近期达到国家GB5750-85生活饮用水标准。城镇污水处理能力达到50%以上。远期污水处理能力达到100%。 固体废弃物与危险废弃物:到2015年,工业固体废物处理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大于90%。2030年大于98%,危险物全部得到妥善处理。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生理处理率2015 年达到80%以上,2030年达到90%以上。 14.7.4环境分区 以总体规划功能区划为依据,在现状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城市土地开发利用状况与生态环境的要求,将城区划分为以下环境功能区,并规定不同的环境目标。 1、一类环境功能区 旧城区、新城区以生活居住、企事业单位为主,划为一类环境功能区,应立足于有计划的开发、保护性的利用,防止乱占乱建的现象。环境目标是:大气质量执行二级标准,环境噪声昼间55分贝,夜间45分贝。 2、二类环境功能区 工业用地集中的南部物流园区及西北部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园区划为二类环境功能区,积极推行清洁生产,提倡相邻企业的同类工业废水及固体废弃物等集中处理处置,以提高环境保护投资的规模效益及环境治理设施的运行效率。环境目标是:大气质量执行二级标准,环境噪声昼间65分贝,夜间55分贝。 14.7.5 环境保护措施 1、调整能源结构,开发清洁能源,提高燃气普及率,加强对城镇炉、灶的改造,控制煤烟型污染。 2、提倡集中供热,控制工业废气排放量;加强汽车尾气、餐饮业油烟废气的治理以及公共场所的室内空气质量控制。 3、加强对城区建筑工地的管理,防止因施工造成的扬尘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4、完善城市绿化生态系统,提高绿化覆盖率,增加城市自净能力。 5、加强对城市饮用水源的保护,严禁在保护区内建设污染项目。 6、加快污水处理厂建设,提高污水处理率,严格执行排污许可证制度,任何单位不得无证排放。 7、完善区内道路系统建设及交通组织,降低交通噪声;强化对有工业噪声源企业的监督;积极控制建筑施工噪声及商业娱乐噪声。 8、 统一管理,集中处理,对工业废弃物尽可能综合利用,暂不能利用的工业废弃物在进行储存和处置时要考虑对环境的影响。 9、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改善生态环境状况。 14.8环境卫生规划 14.8.1 环境卫生现状 海流图镇有城市环卫站一个,职工9人。垃圾无害化处理场一个,位于海流图镇附近。海流图镇现垃圾日产生量为62.9吨,年产生量2.3万吨,其中生活垃圾占68.1%;建筑垃圾占16.5%,其它杂物占15.00%,生活垃圾主要靠人工收集、用小四轮车清运至垃圾填厂进行填埋。特种垃圾目前由产出单位自行处置。建筑垃圾绝大部分由产出单位自行拉运处置,部分由环卫部门有偿代运至垃圾填埋场。 14.8.2 存在问题 1、 环卫设施不配套,不完善,原有的居住小区和新建居住小区无环卫设施,垃圾箱少。 2、 垃圾转运站数量不足,服务半径不够,已不能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 3、 城区公厕数量严重不足,并且标准较低,只有一座为水冲式厕所,其余为旱厕。 4、 居民排污入户率低,污水随意倾倒现象严重,环境质量差。 14.8.3 规划原则及目标 1、 规划原则: 依据建设部《城市环境卫生设施标准》和城市总体规划,遵循全面规划、合理布局、依靠群众、清洁城市、化害为利和造福人民的原则,近期建设与中远期相结合,以近期建设为重点,突出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兼顾经济效益. 2、规划目标:建立布局合理、使用方便、技术先进的城市环境卫生设施,城市垃圾处理逐步实现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并实行分类管理。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把海流图镇建设为整洁卫生,可持续发展的文明城市。 14.8.4 规划措施 1、城市废弃物产量预测 (1)粪便 随着城市旱厕被取代,城市粪便发生最终残留物应是生活污水中经化粪池沉淀的那部分。一般每人每日0.7千克污泥。据此推测2015年镇区全年量=0.7X365X6.0X10000/1000=1.53万吨,2030年镇区全年量=0.7X365X10X 10000/1000=2.55万吨。 (2)生活垃圾量 垃圾人均日产量中值为0.84公斤,下值为0.55公斤,上值为1.64公斤。规划按照人均日产生活垃圾量1.5千克计算,2015年海流图城市生活垃圾日产量为9吨,到2030年日产垃圾达15吨。 14.8.5垃圾收集、清运和处理 1、环卫站 规划在城区南北各设置一个基层环卫站,分别服务于南北两个片区。其功能为环卫办公、环卫车辆停放及清洗。 2、垃圾转运站 根据海流图镇实际,规划垃圾转运站以小型封闭式为主,设置在服务区域中心,且不易靠近公共建筑物和人流车流集中地区。规划按照2,3km2设置一座的标准,共设置7个垃圾转运站,每处占地不小于800 m2。 3、垃圾处理厂 现状垃圾处理厂位于镇区西南、距镇区3.5公里,海--五公路西0.9公里处,总占地为9.4万平方米,填埋库容52万立方米,日处理能力70吨。为了减少垃圾处理场本身灰尘,废气及噪声等对局部环境产生的影响,场区周边设置50米宽的绿化带。 不可利用的无害工业废渣可与建筑垃圾合并,有害废渣运到生活垃圾处理厂,危险废弃物单独处理。 4、城市粪便收运处理 近期城市粪便进行厌氧处理,达到一级排放标准,原有公厕粪便实行机械清运,新建的公厕,单位及住宅化粪池尽可能建造沼气净化池,中期纳入城市污水处理系统。 5、公共厕所 城区不符合卫生标准的公厕要逐步改造成二类以上公厕,水冲式达到100%,并创造条件建设生态公厕。各类区域公侧布置密度遵照《城镇环卫设施设置标准》。 6、环卫车辆设施及停车场 随着海流图城区规划人口的不断增加,垃圾产生量也随之增加,相应的环卫专用车辆也必须增加。规划按每万人设置2辆环卫车辆,近期12辆左右,远期为20辆,其停车用地结合环卫站、垃圾中转站建设。 7、环卫工人的作息场所 规划按每万人一个环卫工作作息场所设置。每处占地面积30平方米。 8、市容美化 保持道路清洁、完好、畅通,道路两旁各种标志小品(包括广告)整齐、美观,农贸市场、小商品市场等不得占道经营,保持城市清洁卫生。 第十五章 综合防灾规划 15.1消防规划 15.1.1现状概况 海流图镇有二级普通消防站一个,位于杭盖街托修街坊旗城建局东侧。目前有22名消防官兵,配备消防车3辆,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占地面积4791.1平方米。 现状存在主要问题是: 1、消防水源不能满足要求,设施数量不足。大多消防栓都年久失修,影响灭火救援。 2、城市消防给水管网末端水压低、水量少,不能满足要求。 3、一些公共场所没有按规定配套建设消防设施,存在火灾隐患。 4、部分建筑(特别是娱乐性建筑)不符合消防要求。 5、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经营、运输等环节不规范。 15.1.2消防规划 1、消防站布局 根据本次规划的人口与用地规模,以每个消防站责任区不大于7km2和接到报警5分钟内消防队可以到达责任区边缘为原则,按照便于消防车迅速出动扑救火灾和保障消防站自身安全的要求,在城区增设2个消防站,将规划区分为3个责任区。每个消防站占地3000m2左右,配有4~5辆消防车,并配备监视和通讯报警设备,分布在几个重要的交叉路口附近,且与医院、托幼、小学等人流集中的单位保持一定的距离。 2、消防供水 消防水源是有效扑救火灾,提高城市抵御火灾能力的重要设施。消防水源包括人造水源和天然水源两种,城市供水能力应同时满足生产、生活和消防用水量的要求。 市政消防给水管网宜布置成环状管网,管道的最小管径不应小于100mm,最不利点市政消 防栓的压力不应小于0.1Mpa,流量不应小于10L/S,15L/S。对于给水管道陈旧,管径、水量、水压不能满足消防要求的现有给水管网,供水部门应密切结合市政给水管网的更新进行改造,使城市供水管网的供水能力达到消防给水要求,市政消火栓损坏时,应当由供水部门及时修复。 消火栓应沿道路设置,间距不应超过120m,保护半径不超过150m,当道路宽度超过60m时宜在道路两边设置消火栓。地上式消火栓应有一个直径150mm或100mm和两个直径为65mm的栓口。地下式消火栓应有直径为100mm和65mm的栓口各一个,并有明显的标志。 3、消防车通道 为保证火灾时消防车的顺利通行,车行道宽度不应小于4m,在沿街建筑长度超过150m的街道均应设有不小于4mx4m的消防车通道,消防通道上空4m范 围内不应有障碍物。规划城市干道的车行道均能满足消防车通行要求,应重点解决支路和小区内部消防通道问题,由于这些道路较窄,严禁沿路摆摊设点,不准设置路障,各类建筑间在留有足够的消防通道时,还应满足防火间距的要求。道路的宽度、间距、转弯半径要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 4、火灾报警与消防通讯指挥 采用比较先进的有线、无线火灾报警和消防通讯指挥系统,且在电话分局至消防队火警接警室设置不少于两对的火警专线。在城市一级消防重点保护单位至城市火警总调度台或责任区消防队均应设有线和无线火灾自动报警装置。在城市火警总调度台与城市供水、供电、供气、急救、交通、环保等部门之间都应设有专线通讯。 15.2抗震规划 15.2.1地震危险性分析 海流图镇地处狼山——吉兰泰地震断裂带和川井、乌兰断裂带之间,断裂带走向大致为东西方向,这两条断裂带的存在对海流图镇的重大工程建设有着较大的影响。 近年来,虽然不断受到震感影响,但未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根据地区附近的地质构造分析和历史资料记载,受两个地震断裂带的影响,地震依然存在。根据《中国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和《内蒙古自治区防震减灾条例》结合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地震局防灾减灾规划和中旗具体情况,中旗建筑基本抗震设防要求为7度,对于重点设防类项目,抗震要求为8度。重点设防类建筑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15.2.2规划指导思想与目标 1、规划指导思想:抗震规划按照平震结合、以预防为主的方针,采取合理可行的对策,提高抗震防灾意识,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带来的损失。 2、目标:逐步提高城市的综合抗震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保证地震时人民财产的安全和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使城市在遭到相当设防标准的地震影响时,要害系统不致受较重破坏,重要工矿企业能正常或尽快恢复生产,人民生活基本正常。 15.2.3规划模式 按照有关规定:海流图镇按丙类模式编制抗震防灾规划。 15.2.4地震防护要求及标准 按照国家新颁布的《中国地震参数区划图》(GB18306— 2001)的规定,抗震防护标准采用地震动参数,海流图镇的抗震设防在中心区,提高一度设防。 抗震防灾应贯彻“预防为主,平震结合,常备不懈”的抗震工作原则,采取各种措施提高房屋工程建设的抗震防灾能力。镇区内的所有建设工程均需加强抗震设防管理。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必须达到抗震防灾要求。已经建成的建筑物、构筑物,未采取抗震设防措施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抗震性能鉴定,并采取必要的抗震加固措施。 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建设工程,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降低抗震设防标准。抗震设防审查和抗震设计审查是抗震设防管理的重要举措,应将其纳入工程建设和管理程序。 重大建设工程和可能发生的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必须进行专家专门研究,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并根据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确定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 下列工程建设和场地必须进行专门的地震评价:抗震设防要求高于《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设防标准的重要工程、特殊工程、生命线工程以及一旦遭受地震破坏可能产生严重次生灾害或破坏生态环境的工程,对其建设场所必须进行严格的地震安全性评价。 15.2.5避震疏散 1、避震疏散场所 利用城市公园、绿地、广场、学校操场、体育场和其它空地作为避震疏散场地, 1.5公里以内。 疏散半径在1— 2、 避震疏散通道 以城市干道作为人员疏散和物资运输的主要疏散救援通道,疏散救援通道需保证震后7米以上的宽度,道路中心线至建筑红线距离一般应大于建筑高度的一半。 15.2.6城市生命线工程 (1)交通系统 海五公路、海川公路,固海等公路,是海流图镇对外交通的主要通道,地震后是疏散人员、接受外来物资和抢救人员的调运、伤病员外送转移的生命线,应确保畅通。 对新建、改建的主干道的设计、施工标准应严格把关,强化交通指挥和管理,保证救灾指挥用车。 2、供水系统 采用多水源环状管网系统,并采用抗震柔性接口,地震时保证供水需要。 3、供电系统 采用多电源环形电网,要害部门的设备应有自备电源。 4、通讯系统 采用有线和无线相结合的方式,并配备必要的自备电源,在震灾期间,应确保政府领导机关和生命线工程及要害部门的电话畅通。 5、供燃气系统 采用环状管网,并采用抗震柔性接口。 6、粮食系统 应作好救灾用粮的加工储存。 7、医疗系统应储备一定数量的医疗器械和急救药品物资,更新添置救护车辆。 8、防止次生灾害 采取以预防为主,防、治、应急相结合的方针,做到小震安全、中震不严重、大震有控制措施。 地震时容易发生次生灾害的危险品、仓库及生产易燃、易爆、有剧毒产品的加工厂、车间一律不准安排在市内和主要公路旁,确保安全。 15.3人防工程规划 15.3.1战略地位 海流图镇地处中蒙边境,是祖国北大门,镇区距国境线132公里,有国境线长184公里,中蒙贸易的口岸就设在乌拉特中旗的川井镇境内,703界桩附近,与蒙古国嘎顺苏海图口岸隔界 相望。历史上著名的乌镇战役和川井战役均在旗内境内,特别是口岸和川井历 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15.3.2人防工程现状 海流图镇人防工程主要是六十年代修建的人工地道,总长约6.7公里,现大部分已被填。现镇区的人防工程有报警站一处,建筑面积50平方米。现已建成人 可达人防工程一处2751m2,正在建设的人防工程1400m2,预计2010年完成是均0.1m2。 15.3.3规划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长期准备,重点建设,平战结合”的人防建设方针,适应高新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防空袭斗争的需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把人防工程建设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与城市建设紧密结合,因地制宜,突出重点,改建并行,注重实效,统一规划,统一建设,达到布局合理、切实可行,以提高城市的综合防护能力和抗毁能力。 15.3.4总体防护措施 1、 指挥通信机构,防空指挥部,战时设在城市政府大楼地下室指挥所。街道办事处指挥所,由各街道人武部门和街道办党政及管辖区主要部门负责人组成,在防空指挥部的领导下,负责管辖区的防空袭斗争,战时设在所辖人防工程内。各居委会组成的指挥室,负责管辖单位和居民点防袭斗争。 2、重点防护目标和易燃易爆有毒物质生产储存的防护措施按《重点目标防护方案》组织实施;工程部门按《工程保障方案》实施,战时对重要目标实施伪装;平时建设必须将重要设备转入地下,以保证战时指挥与通信联络。 3、完善市区交通设施布局,改善道路现状,提高道路交通系统,落实人员疏散方案。为了保证战(灾)时疏散,街道主干线形成网络,其宽度应在两侧建筑倒塌后战时机动车辆仍能通行(宽度不小于30米),为便于战时清洗消毒,道路上应设置一定的空地或贮水池。 4、平时已有医院或卫生院分布在全区范围内,战时各医院由防空指挥部直接领导,分布在各区办事处实施医疗抢救工作,各级医疗救护机构、药品库和医疗器械一并转入地下工作。 5、有计划地将通信、供水、供电、供气等城市市政基础设施避开核袭击高危区,设置于地下一定深度,分类分散处理,尽量减少交叉或分层敷设,以免遭空袭时相互影响。 15.3.5人防工程建设规划 1、按照以疏散为主、掩蔽为辅的原则,根据有关规定,确定战时疏散人口为城市总人口的60%,留城人口为40%,则战时海流图镇留城人口为4.0万人,按留城人员人均1.3平方米计算,人防工程总面积为5.2万平方米。人防工程由人员掩蔽工事、指挥系统、给水系统、警报通讯系统、供电系统、医疗救护系统、消防系统、人防仓库工程抢救系统等组成,分别按照《人民防空法》的规定进行建设。 2、人员掩蔽工程,重点放在人口稠密区,在城市主干道上建设骨干疏散工程,尽可能相互连接形成一个整体。结合民用建筑修建防空地下室,是人防建设与城市建设相结合的重要内容,是增加人防工程数量,增强城市整体防护功能的重要途径。专业队保障工程尽量利用已形成的骨干工程,医疗救护设施拟建于现有及规划医疗机构的所在地,战时所用的车库与城市平时拟建的地下车库相结合。 结合广场、公园、绿地等公共场地修建平战两用人防工程。 15.4防洪规划 15.4.1现状及存在问题 1、 现状 海流图镇位处海流图盆地,为低山丘陵地形。地势起伏变化较大,易形成积洪,每逢暴雨, 洪水顺低洼地段冲沟穿越镇区,镇内受洪水的侵袭主要有:穿越镇区的第一排洪渠、第二排洪渠、第三排洪渠、蒙中河槽、四完小西河槽和沿镇区边缘的东、西海流图河槽。 2、 存在的问题 多数防洪坝为临时性土堤,标准低、抵御洪水能力差, 镇区防洪设施较为简陋, 街道无独立排放雨水系统。蒙中河、海流图东、西河一直未做任何防洪工程设施,河床冲刷严重,城镇居民受洪水侵袭的问题依然存在。 15.4.2防洪工程设施规划 防洪标准采用50年一遇标准,续建续建第一、二、三排洪暗渠,整治蒙中河槽及海流图东、西河、修筑防洪堤,达到5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 第十六章 空间发展时序与近期建设规划 16.1 发展时序 将规划区内用地划分为优先发展区、引导发展区、从缓发展区、控制发展区、更新发展区等不同发展指向,从而指导规划建设用地的选择和发展战略。 优先发展区——指地势平坦、区位条件良好的北部新区和西北部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园区。 引导发展区?——指海流图西河南部区域。 主要指北山脚下和海甘线东侧区域。 从缓发展区—— 控制发展区——指对城市生态系统和绿化环境建设具有重要影响的用地区域。包括中心城区外围的生态控制区及城市用地内部沿川谷绿化分布良好的地区,强调对这些区域的生态保护建设,控制城市建设用地的无序扩张。 更新发展区——指大面积现状已实施开发建设的用地。 综合上述分析,确定近期以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园区、北部新区的建设为主,远期逐步加大旧城改造力度,实现城市整体提质。 16.2 近期建设规划 近期建设规划是落实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步骤,是城市近期建设项目安排的依据,因此海流图镇城区的近期建设应以近期建设规划为依据,同时着眼于远期规划。 16.2.1近期建设规划年限与规模 近期建设规划年限为:2010年—2015年 至2015年,城市人口规模达到6万人左右,建设用地规模达到11.34平方公里。 16.2.2近期建设发展方向 城市近期建设用地发展方向以向北向西为主。 16.2.3近期建设规划的任务 确定城市近期发展方向、规模和空间布局,配置城市主要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提出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等措施,制定适合城市发展的政策。 16.2.4城市近期建设内容 1、新区建设 规划近期以西北部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园区的建设为主,迅速奠定海流图镇以风电为主的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地位,继续完善纬二街以南的北部新区的公共服务设施及生活居住用地建设。 2、旧城改造 近期旧城改造的主要目标是完善城市中心区功能。 现状旧城内居住、商业、办公、娱乐、交通等各项用地比较集中,人口密度相对较高,用地相互渗透,功能混乱不清,近期建设阶段主要以完善中心区功能为主,继续完善旧城区内部 市政公用设施的建设,整合旧城区部分商业、办公、文化娱乐等用地,突出中心城区市级服务功能,尤其是对旧城区内部将要搬迁的办公用地的置换,需要在政府引导下,采用市场运作的方式。适当将部分三类居住用地调整为二类居住用地。 3、绿地生态建设 为促进城市环境的改善,加快绿化建设,近期在现状的基础上建设大面积城市绿地,到2015年绿地应达到138.67公顷,人均绿地面积达到23.11平方米,增加城市公共绿地面积成为近期城市建设的重点。 4、其它重要建设内容 (1)完善城市内部道路系统的建设,特别是需要提高城区内部自然路的道路等级。 (2)保护城区上游水源地,减少水源地周边农业用地面积,避免污染性有机物或有害菌类对地下水源造成污染。 (3)基础设施依据工程专项规划逐步实施。 表16.1近期建设用地平衡表 第十七章 规划实施及管理措施 17.1 规划实施措施 为了保障海流图镇城市总体规划充分实施,推动海流图镇城市建设的发展,地方政府应该从宏观方面对法规政策和实施运作方略进行重点把握,把城市规划作为调控海流图镇城市发展的重要手段。 17.1.1 政府管理机构保障 为保证城市规划的有效实施,地方政府要加强全旗城市规划的统一管理,规划决策权、实施管理及实施后的监督检查权利不能下放,各级各类开发区的开发建设要纳入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统一管理。 17.1.2 基础设施建设保障 1、政府财政要加大对城区道路及市政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并通过多种途径融资进行重大公用设施建设,引导城市空间增长方向。海流图城区近中期重点加强给水、污水处理设施、变配电设施建设,促进城市空间外向拓展及新区开发。 2、基础设施要试点进行产业化经营和有偿服务,形成基础设施与城市建设同步协调、滚动发展的良性循环;通过多渠道筹集资金,以“受益者偿付”及“使用者偿付”的原则收取费用用来偿还。 17.1.3土地开发政策保障 土地是城市政府最重要的资产。在土地开发政策上,政府需要提出以下政策保障: 1、协调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关系,解决部分城市发展用地与基本农田、基本草原保护的矛盾,根据城市规划调整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保证城市用地需求。 2、加强城市建设用地管理,建立土地计划供应储备机制,严格执行土地管理的“统一规划、统一征地、统一管理、统一开发”原则;坚持“政府垄断土地一级市场、市场运作”的方针, 集约使用城市建设用地;根据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的原则,对不同类型地段采用不同的经济政策;对旧城更新改造等改善民生的重大项目,政府可以采取一定的开发优惠政策。 17.1.4财政税收政策保障 政府财政税收一方面应在城市土地储备、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提供融资支持外,另一方面也要对城市重大建设项目中落实优惠政策,引导城市经济发展、城市功能转型、产业结构提升。 17.2规划管理措施 17.2.1突出规划的权威性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城市总体规划经法定程序依法批准后,即成为城市规划建设的法律文件,必须严格执行,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更改。确需修改的,则应按法定程序,报原审批机关审批。 2、规划区内各类城市建设活动均应纳入统一规划管理,保证城市各项建设活动能按照批准后的城市规划协调、健康、有序地进行。 3、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和技术规范,做到有法可依,依法进行城市规划管理。 17.2.2建立城乡一体的规划管理体制 为保障规划的顺利实施,根据国务院和建设部的有关要求,应当建立与城市规划区范围相适应的城乡规划管理体制,涵盖中心地区、各类开发区及近郊村镇,注重控制城乡结合部村镇建设,实现城乡协调发展。规划区内一切建设活动,应由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统一进行规划管理,核发“一书两证”。 17.2.3完善各层次规划编制 为保障城市总体规划的有效实施,应当进一步编制各类各层次相关规划,建立完善的规划编制体系,深化和落实城市总体规划。 组织编制城市近期建设规划,明确近期实施城市总体规划的重点和发展时序,确定城市近期主要建设项目及规划布局。 按照建设部的统一部署和要求,近期要实现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全覆盖,并抓紧规划区内村、镇规划的编制。 进一步编制各类专项规划及城市设计,深化城市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的选址和建设安排。在城市规划区内,各相关部门组织编制的专项规划应服从城市总体规划,经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后,方可报本部门上级部门审查或审批。 17.2.4健全各类监督体制 1、建立多维监督体制,保障城市总体规划有效实施。根据国务院和建设部的有关要求,城市总体规划一经批准,上级行政主管部门将不断加大规划监督的力度,通过各种方式监督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 2、加强城市总体规划的宣传力度,提高规划地位。通过传播媒介和各类展览等形式,大规模、多层次地广泛宣传城市规划,增加实施规划的透明度和公共参与程度,使投资者通过规划更加深入全面地了解海流图的投资环境和发展前景,也方便公众对政府执行规划的监督。 3、充分发挥地方人大、政协与社会团体对城市总体规划实施的监督作用;进一步拓展公众参与的广度和深度,建立广泛的公众参与和监督体制;发挥法律监督、行政监督、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的作用,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认真查处和纠正各种违反规划的行为,加大对违法建设行为的整治。确保城市总体规划顺利有效的实施,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本文档为【海流图镇总体规划文本】,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977556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30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
上传时间:2018-05-22
浏览量: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