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综合知识参考资料

综合知识参考资料

举报
开通vip

综合知识参考资料综合知识参考资料 第一部分法律 法都具有的共同本质是: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法体现的是整个统治阶级的意志~而不是统治阶级中个别人或少数人的意志~同时也不是统治阶级每个成员个人意志简单的相加。 法与其他社会规范相比较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1(法的国家意志性 制定或认可法律是国家立法机关特有的活动~不是任何机关、团体更不是个人可以随意进行的。 2(法的特殊社会规范性 3.法的效力普遍性 这里所说的法的效力的普遍性~是就其整体来说的~并不排斥不同的法适用的空间和对象可能有所不同。如地方性法规~只适用于特定的...

综合知识参考资料
综合知识参考资料 第一部分法律 法都具有的共同本质是: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法体现的是整个统治阶级的意志~而不是统治阶级中个别人或少数人的意志~同时也不是统治阶级每个成员个人意志简单的相加。 法与其他社会规范相比较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1(法的国家意志性 制定或认可法律是国家立法机关特有的活动~不是任何机关、团体更不是个人可以随意进行的。 2(法的特殊社会规范性 3.法的效力普遍性 这里所说的法的效力的普遍性~是就其整体来说的~并不排斥不同的法适用的空间和对象可能有所不同。如地方性法规~只适用于特定的地区~军职条例只对军人适用等等。 4、法的国家强制性 其他社会规范~如道德、习惯、宗教教规、乡规民约等~都不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5(法对权利义务的规定性 法律规范不同于其他社会规范的一个方面~三、法的作用 ,一,法的规范作用 作为国家制定的社会规范~法具有指引、评价、预测、教育和强制等规范作用。 1.指引 做或不该做 2.评价 判断、衡量人们行为 3.预测 预先知晓或估计 4.教育作用。 5.强制 制裁违法行为。 ,二,法的社会作用 1(维护统治阶级的阶级统治 2.执行社会公共事务 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1)维护人类社会基本生活条件,(2)维护生产和交换的秩序,,3)组织社会化大生产,(4)确定使用设备、执行工艺的技术规程~以及有关产品、劳务、质量要求的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以保障生产安全~防止事故~保护消费者的利益,,5)推进教育、科学、文化的发展。 法与经济的一般关系体现在法与经济基础的关系和法与生产力的关系两个方面。 ,1,法与经济基础的关系。经济基础决定法~法又反住用于经济基茹出。(2)法与社会生产力的关系。生产力发展的水平直接影响法的发展水平。法律离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既无存在的可能,也无存在的必要。 ,二,法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的作用 我国社会主义法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的作用表现为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和规范微观经济行为两个方面。 法对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的主要作用:,1)引导作用:(2)促进作用:(3,保障作用,(4) 制约作用。法在规范微观经济行为方面的作用:,l,确认经济活动主体的法律地位,,2)调整经济活动 中的各种关系,(3)解决经济活动中的各种纠纷,(4)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 ,一,法与政治的关系 1.法受政治制约。体现在:,1)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是影响法的发展变化的重要因素,(2)政治体制的改革也制约法的内容及其发展变化,(3)政治活动的内容更制约法的内容及其发展变化。 2.法服务于政治。表现在:,l,在阶级对立社会~法调整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关系、统治阶级丙部及其与同盟者的关系~从而维护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2,扫一击、制裁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特别是各种危害国家安全的和其它严重犯罪活动,(3)调整公共事务关系~维护公共秩序~在发挥政治职能的同时发挥社会职能。 ,二,法与党的政策的关系 1(法与执政党政策的异同:法与执政党政策在内容和实质方面存在联系~包括阶级本质、经济基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社会日标等根本方面具有共同性。但二者的区别也很明显~具体表现为: 1 ,1 )意志属性不同 (2)规范形式不同 ,3,实施方式不同 (4,调整范围不尽相同 (5,稳定性、程序化程度不同 2(法与执政党政策的相互作用 ,1,从法的制定环节看。(2)从法的实施环节看。 三、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相互关系 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前提和基础~因为:,1)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产生的依据。只有当人民实现了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以后~才能把自己的意志通过国家制定为法律~建立起民主的法制。没有社会主义民主即人民民主~就谈不上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2)社会主义民主决定了社会主义法制的性质和内容。社会主义民主的根本内容和实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它要求一切上层建筑形式包括法制都要体现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治国工具的社会主义法制必须以保障和实现人民利益为自己的出发点和归宿。C3)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力量源泉。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主体~只有充分发扬民主~才一能调动起广大群众的积极性~法制的作用才能得到充分发挥。而且~法制的发展取决于民主的发展程度。民主越发展~人民群众的责任感越强~法制就越能得到加强。 法学上法的渊源的专有含义就是指法律规范的形式仁的来源和其外在表现形式。国务院发布的决定、命令~凡具有规范性~也属法的渊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民事法律有不同规定的~适用国际条约的规定~但中华人民共和国声明保留的条款除外。 法律关系是指法律规范在调整人们行为的过程中形成的权利和义务关系。法律关系是社会关系经过法律调整后形成的状态~是事实的社会关系与其法律形式的统一。 法律关系由主体、内容和客体三个要素构成。 一般来讲~具有法律关系主体能力就是指具有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各种具体权利的产生必须以主体权利能力为前提。法人的权利能力与公民的权利能力有所不同~一般来讲~法人的权利能力产生于法人成立之时~终止于法人解体。公民的权利能力则始于出生~终于死亡。 行为能力必须以权利能力为前提~无权利能力就根本无从谈行为能力。对于自然人来讲~有权利能力不定就有行为能力。法律中对白然人的行为能力都有年龄和精神状况方面的规定~据此可以分为完全行为能力人、限制行为能力人和无行为能力人。法人也具有行为能力。一般来讲~法人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都始于法人成立之时~终于法人撤销或解散之时。但是法人的行为能力是有限的~由其成立宗旨和业务范围所决定。法人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同时产生~同时消灭:而公民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不完全一致~有权利能力未必就有行为能力~行为能力丧失~其权利能力不一定丧失。 法律关系的内容即权利义务。 例如教师教嵘行为、演员的演出行为等~这些行为也可以成为法律关系的客体。 我国现阶段立法的指导思想~必须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而不能以别的思想为指导~不能离开社会主义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这个根本任务。 ,二,立法的基本原则 I.从本国实际出发与借鉴外国有益 经验 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宣传工作经验交流材料优秀班主任经验交流小学课改经验典型材料房地产总经理管理经验 相结合的原则。2.法制统一的原则 3(稳定性与变动性相结合的原则 4.对法的解释必须由有权的国家机关讲行的原则 立法程序~通常可以分为以下四个步骤: 法律议案的提出2.法律草案的审议和讨论3.法律的通过4.法律的公布 法律实施包括执法、司法和守法。 正确适用法律的基本要求为三个方面~即准确、合法、及时。 2 法律适用的基本原则1(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2(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3.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这项原则有如下三层意惠:(I)国家的司法权只能由国家各级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统一行使~其它机关、团体和个人都无权行使此项权力:(2)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自己的职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非法干涉,(3)司法机关审理案件必须严格依照法律规定~正确适用法律。4(实事求是~有错必纠 法的效力是指法律的生效范围或适用范围~即法律对于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和在什么时间适用的效力。 第二章宪法 宪法是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根本大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居于根本法地位。1(宪法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其他法律的立法依据~成为母法。2(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意味着其他一切法律性文件都不得与宪法相抵触~违宪行为要追究违宪责任。3.宪法要求有严格的制定和修改程序。修改宪法的程序是: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或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大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宪法不同于其它法律的显著特征:,l,内容上~宪法规定的是国家的根本任务、根本制度等根本性问题,(2)效力上~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3)程序上~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它法律严格~宪法一般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或依法成立的特定机关通过特定程序制定和修改。 宪法的本质:,l,宪法是政治斗争~尤其是阶级斗争的结果和总结,2, 法是统治阶级意志和利益的集中表现,,3)各种政治力量~尤其是阶级力量的实际对比关系影响乃至决定着宪法的具体内容,(4)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是宪法发展变化的重要因素。 宪法不是从来就有的~最早出现的宪法是资产阶级宪法。它是在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和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制度过程中产生的~是资产阶级民主的法律化,分权原则、尊重基本人权原则等~都是民主制度的体现。社会主义宪法是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法律化,社会主义宪法的基本原则~是利会主义民主制度的要求和体现。但资本主义民主仅仅是资产阶级的民主~对广大人民来说是专政~因而是狭隘的、虚伪的~社会主义民主是广大人民的民主~是广泛的、真实的。 宪法对统治权的作用 1(确认、维护和巩固国家权力。 2.规范国家权力有效运行、防止权力滥用~这正是宪法民主性的体现。 宪法对法制的作用 I(促进法制的完备和健全。2.促进法制的统一。 宪法对公民权利的保障作用 1.宪法确立公民基本权利和自由的内容。 2.宪法为公民基本权利和自由的实现规定了必要的保障。 宪法对政治制度的作用 1(确立和维护国家政治制度。 2.改革国家的政治体制。 宪法对社会经济的作用 1(确认、保护和巩固经济基础。 2(确立其他制度~为经济建设服务。 3(在宪法的指引下和范围内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宪法监督本质上是人民主权的体现。 宪法监督的主要内容包括:,l,审查法律、法规及其它规范性文件的合宪性:,2,审查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为的合宪性,,3,审查各政党、团体、企事业单位及其个体公民的行为的合宪性。 我国宪法监督的制度建设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规定了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人民依法对全国人大代表的活动实施监督~每个人大代表都由民卞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二是我国宪法和法律授权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作为最高权力机关~有权监督宪法的实施。全国人大有权改变或者撤销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不适当的法律~有权撤销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的违背宪法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有权对违反宪法的最高国家机关领导人行使罢免权。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撤销同宪法和法律相抵触的行政法规~ 3 有权撤销同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地方性法规~有权撤销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的违背宪法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有权对任何一级国家行政和司法机关活动是否违宪实施监督。 1949 年9 月29 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是起临时宪法作用的一部重要文件。新中国建立后~我国先后制定颁布了四部宪法。1954 年颁布了第一部宪法,1975年颁布了第二部宪法,1978 年颁布了第三部宪法,1982 年颁布了第四部宪法~即现行宪法。现行宪法继承并发展了1954 年宪法的基本原则~摒弃了1975 年和1978 年宪法中‚左?的思想和内容~体现了时代特点~是一部比较完善并且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宪法。为适应社会生活的变化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1982 年宪法公布以来经历了4 次部分内容的修正:1988 年4 月12 日~全国人大七届一次会议通过了第一条和第二条宪法修正案,1993 年3 月29 日~全国人大八届一次会议通过了第二至第十1 条宪法修正案,1999 年3 月15 日~全国人大九届几次会议于通过了第十二至第十七条宪法修正案,2004 年3 月14 日~全国人大十届二次会议通过了第十八条至第三十一条宪法修正案。 国体~即国家性质。决定国家性质的因素主要有三个:第一~国家政权的阶级本质~在国家处于统治地位的阶级决定国家政权的阶级质,第二~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任何国家政权都是建立在即定经济基础之上的~并为定经济基础服务的,第三~社会的精神文明~精神文明的内容决定着一个国家活动的发展方向~特别是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主导着国家政策的制定或改变。历史上先后有四种不同性质的国家:即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 我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 社会主义制度决定于一个方面的因索:在政治上实行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在经济上以公有制为子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在精神文明上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上述三个方面也是国家性质的体现。 当代中国的政党制度有以下基本内容:,1)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政治基础是坚持共产党领导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2)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3)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党对国家事务实行领导的主要方式是:使党的主张经过法定程序变成国家意志~成为全体人民共同遵循的规范。(4)各民主党派不是在野党~不是反对党~而是参政党。他们在宪法范围内享有政治自由、组织独立、法律地位平等的权利,他们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充分发挥参政和监督作用。民主党派参政议政~不是与共产党轮流执政~而是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5)政治协商会议是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组织形式。<6)各政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共同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 统一战线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不属于国家机构体系~不是一个国家机关。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是人民政协的基本职能。 政体又称政权组织形式~目前世界各国的具体政体形式分为君主制政体和共和制政体。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组织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是:,1)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2)人民通过民主选举产生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3)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这四个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环节~就是民主集中制原则的表现。 人民代表大会在中国政治生活中的作用主要体现为:,1)人民代表大会是代表和反映民意的主要渠道。(2)人民代表大会是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主要途径。(3)人民代表大会是政府权威合法化的源泉。(4)人民代表大会是实现国家整合的有效组织形式。(5)人民代表大会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机制。 国家形式除政体外还包括国家的标志~即国旗〃国歌〃国徽和首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是五星红旗。国徽是以图案组成的国家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中间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门~周围是谷穗和齿轮。国歌是代表国家的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 首都是北京。 影响国家结构形式的因素主要有领土构成、民族构成以及政治、经济和历史文化传统等。 4 现代国家的结构形式主要分为单一制和复合制。 单一制是指国家由若干不享有独立主权的一般行政区域单位或自治单位组成的单一主权国家 的结构形式。其特征有:,1,从法律体系看~国家只有一部宪法~由统一的立法机关根据宪法制 定法律,,2,从国家机构组成看~国家只有一套中央机关体系,(3)从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划分看~ 地方政府的权力由中央授予~地方行政区域单位和自治单位没有脱离中央而独立的权力:(4)从对外关系看~国家是一个独立的主体~公民具有一统一的国籍。 近代复合制国家主要有邦联和联邦两种形式。 邦联制不是典型意义上的国家结构形式。 我国属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我国采取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原因在于:,l,这是我国数干年历史文化传统发展的延续~是全国各族人民长期奋斗的结果~是由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传统决定的,,2,是由我国‚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状况决定的,(3)是巩固国防、粉碎国内外敌对势力分裂活动的需要,(4)是全国各地互通有无、互助合作~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达共同繁荣发展的需要。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内容:,1)各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都是中央统一领导下的一级地方国家机关。(2)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3)自治机关依法可行使自治权~主要是管理本地方的各项地方性事务。(4,各民族一律平等~既要反对大民族主义~也要反对地方民族主义。(5)各民族有使用自己语言文字的自由~有保护或改革自己风俗习惯的自由。,6,国家对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各项建设事业~给予支持和帮助。(7)经国务院批准~自治机关依据实际需要~可组织维护社会治安的公安部队。 ‚一国两制?方针是设立特别行政区的指导方针。特别行政区制度其基本内容是: 维护国家的主权统一和领上完整。2.特区政府享有高度自治权。 经济制度~是指国家统治阶级为了反映在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发展要求~建立、维护和发展有利于其政治统治的经济秩序~而确认或创设的各种有关经济问题的规则和措施的总称。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确立于1956 年社会主义改造结束之后~现阶段实行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经济制度。 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一征用并给予补偿。 公民是指具有一国国籍的自然人。国籍是确定公民资格的唯一条件。 ‚公民?作为基本权利主体与‚人民?有区别。主要区别是:,1,公民是法律概念,人民是政治概念~是政治上标明敌我的概念。(2)公民是具有某某国国籍的自然人~是稳定的法律概念:而人民作为政治概念与原则~在不同时期有不同内容对象。(3)公民是个体概念,人民是整体概念。 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一,平等权,二,政治权利,三,宗教信仰自由 ,四,人身自由与权利,五,社会经济权利,六,文化教育权利,七,监督权和请求权,八,特定主体的权利保护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全国人民的代表机关~它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大实行有限任期制~每届任期五年。 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是全国人大闭会期间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国家立法机关。常委会任期为五年~委员长和副委员长可连选连任~但不得超过两届。 国家主席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国家机关~同全国人大常委会结合行使国家元首职权。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每届任期五年~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 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行使国家行政权。国务院每届任期五年~其中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 中央军事委员会实行主席负责制~每届任期五年。由于中央军委的特殊性质~宪法没有规定中央军委主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五年。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任期五年 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 人民检察院是国家法律监督机关~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最高人 5 民检察院检察长每届任期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相同~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 第三章行政法 行政法是调整行政关系~规范和控制行政权的法律规范的总称。行政关系是指行政权力在形式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关系。行政权~是指宪法和行政组织法授予行政主体执行国家法律、政策~管理国家内政外交事务的国家权力。行政关系主要包括四类: 1(行政管理关系。指行政主体在行使行政职能过程中与行政相对人发生的各种关系。行政管理关系的两个重要特点:一是关系的双方只能是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二是行政主体在关系中占主导地位。 2.行政法制监督关系。指行政法制监督主体在对行政主体、国家公务员和其他行政执法组织、人员进行监督时发生的各种关系。 3.行政救济关系。指行政相对人认为其权益受到行政主体行政行为的侵犯~向行政救济主体申请救济~行政救济主体对其申请予以审查~作出向行政相对人提供或不提供救济的决定而发生的各种关系。 4.内部行政关系。指行政主体内部发生的各种关系~包括上下级行政机关之间的关系,平行行政机关之间的关系,行政机关与内设机构、派出机构之间的关系,行政机关与公务员的关系,行政机关与其委托行使某种特定行政职权的组织之间的关系,行政机关与法律、法规授权组织之间的关系等。 行政法的渊源就是指行政法规范和原则的表现形式~我国行政法的一般渊源~可以分为以下几种:,l,宪法,(2)法律,(3)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4)地方性法规、地方规章、自治条例、单行条例。行政法的特殊渊源:,1)法律解释,(2)其他规范性文件,(3)国际条约、国际惯例。 行政法的特点 1.行政法在形式上的特点:,l,行政法在实体上~没有统一、完整的法典,(2)行政法可以有一统一的行政程序法典。 2.行政法在内容上的特点:(1)调整对象的确定性。行政法的内容非常广泛~但它的调整对象和范围是确定的~始终以行政关系为调整对象,(2)内容的相对易变性。相对于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章等形式表现的行政法规范易于变动,(3)内容上的广泛性。国家行政管理内容的广泛性~决定了行政法内容的广泛性。 行政法律关系的特征:(1)行政主体是行政法律关系的必须当事人~没有行政主体就构不成行政法律关系,(2)行政法律关系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由法律、法规、规章预先规定,(3)行政法律关系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具有重合性。如公安机关具有依法维护社会治安的职权和职责~就体现了权利义务的双重性,(4)行政法律关系中双方当事人的地位是不对等的。行政主体是管理者~相对方是被管理者。 行政法律关系与民事法律关系的区别 1(行政法律关系的一方当事人必须是行政机关~而民事法律关系没有行政机关也能形成。2.行政法律关系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不能自行约定~必须是法律预先规定~而民事法律关系可以双方自行约定。3.行政法律关系当事人双方的权利义务具有重合性~而民事法律关系当事人双方的权利义务分明~权利就是权利~义务就是义务。4.行政法律关系中双方当事人的地位是不平等的~而民事法律关系中双方当事人的地位是完全平等的。 行政法的基本原则,一,行政合法性原则。合法性原则的具体内容通常包括:(1)职权法定~,2,行政职权必须依据行政法律规范行使~既不能违反行政实体规范~也不能违反行政程序规范,,3,违法行政必须承担法律责任。,二,行政合理性原则。合理性原则要求行政机关必须合理地行使自由裁量权~其基本精神和要求:(1)行政行为的动因应符合立法目的。(2)行政行为应建立在正当考虑的基础上~不得考虑不相关因素,适用法律规范平等~不得对相同事实给予不同对待。(3)行政行为的内容应当符合自然规律和社会道德。 行政法的作用,一,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二,保护公民、组织的合法权益。,三,监督行政权力主体~防止其违法或滥用行政权力 行政行为主要特征有:,1)从属法律性(2)裁量性(3)单方意志性(4)效力先定性~(5)强制性~ 行政行为的内容具有复杂性、多样性~主要有:(1)赋予权益或剥夺权益。(2)科以义务或免除义务。(3) 确认法律事实与法律地位。一般看来~所有行政行为都具有下列效力:(1)确定力(2)约束力(3)公定力,是行政效率原则的要求,。(4)执行力 行政行为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作不同的分类~几种主要分类为:,1)内部行政行为与外部行政行为,(2)抽象行政行为与具体行政行为,C3)羁束行政行为与自由裁量行政行为,(4)依职权的行政行为与依申请的行 6 政行为:(5)单方行政行为与双方行政行为,(6)要式行政行为与不要式行政行为,(7)作为行政行为与不作为行政行为。 行政行为的合法要件,一,行政行为的主体合法,二,行政行为的权限合法,三,行政行为的内容合法、适当,四,行政行为应当符合法定程序 抽象行政行为如制定行政法规、行政规章等。抽象行政行为具有以下特征:(1)对象的普遍性(2)效力的普遍性和持续性~(3)不可诉性。 行政立法的特征: 1(行政立法的行政性表现为:,1)其主体是国家行政机关,(2)其所调整的对象是行政管理事务及与之密切联系的事务,(3)其根本目的是实施和执行权力机关制定的法律~实现行政管理职能。 2.行政立法的立法性表现为:(1)它是有权国家行政机关以国家名义制定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2)行政立法所制定的行为规则属于法的范畴~具有法的基本特征,(3)它必须遵循相应的立法程序。 行政立法主体包括:(1)国务院,(2,国务院各部、各委员会,(3,国务院直属机构,(4)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5)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人民政府, (6)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7)经济特区的市人民政府。 行政立法的原则:1(民主原则2.效率原则 行政征收的特征有:(1)行政征收是针对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实施的一种单方具体行政行为,(2)其实质在于行政主体以强制方式无偿取得相对方的财产所有权,C3)其实施必须以相对方负有行政法上的缴纳义务为前提。 行政征收与行政征用区别:(1)从法律后果看~行政征收的后果是财产所有权从相对方转归国家,而行政征用的后果则是行政主体暂时取得了被征用方财产的使用权~不发生财产所有权转移。(2)从行为的标的看~征收的标的一般仅限于财产,而征用的标的除财产外还可能包括劳务。(3)从能否取得补偿来看~征收是无偿的,而征用一般是有偿的~行政主体应当给予被征用方以相应的经济补偿。 行政征收与行政没收区别:两者在表现形式及法律后果是相同的~都表现为以强制方式无偿取得对方财产的所有权~而且最终表现为实际取得了相对方财产的所有权。但二者亦存在以下区别:(1)行政征收是以相对方负有行政法上的缴纳义务为前提条件,而行政没收只能以相对方违反行政法的有关规定为前提条件。(2,两者法律性质不同。征收属于一种独立的行政行为,而没收则属于行政处罚行为的一种。(3)两者在行为的连续性上不同。征收只要据以征收的事实依据存在~征收行为就可以一直延续下去~往往具有连续性,而对没收来说~对某一违法行为只能给予一次性没收处罚。 行政征收与行政征购区别:,l,行为的性质不同。征收是单方行政行为,而征购是属于双方行政行为~即行政 合同 劳动合同范本免费下载装修合同范本免费下载租赁合同免费下载房屋买卖合同下载劳务合同范本下载 行为。<2)权利义务关系不同。在行政征收中~行政主体与相对方的权利义务显然不对等~一方享有征收权~另一方负有缴纳义务,在行政征购中~当征购合同成立后~双方的权利义务基本对等~行政主体取得相对方财产所有权的同时必须依约承担相应的给付义务。 行政征收的内容主要有:(1)税收征收,(2)建设资金征收,(3)资源费征收,(4)排污费征收,(5,管理费征收,(6,滞纳金征收。 以行政征收发生的根据为标准~可以分为以下三大类:(1)因使用权而发生的征收。资源费、建设资金征收可以归入此类。(2)因行政法上的义务而引起的征收。税收、管理费的征收均可归入此类。(3)因违反行政法的规定而引起的征收。排污费、滞纳金的征收可归入此类。 行政许可特征有:(1)行政许可是一种依申请的具体行政行为~不同于行政主体依职权主动赋予相对方权利或免除相对方义务的行为,(2)行政许可是一种采用颁发许可证、执照等形式的要式行政行为,(3)行政许可是行政主体承认被许可 人某种能力或资格的行为。 以行政许可的范围为标准~分为一般许可与特殊许可。前者如申请驾驶证的许可。后者如持枪许可。以许可的程度为标准~分为排他性许可和非排他性许可。前者如专利许可、商标许可。后者指可以为具备法定条件的任何人或组织经申请均可 获得的许可。以其能否单独使用为标准~分为独立的许可和附条件的许可。前者如驾驶执照。后者如商标许可。以是否附加履行义务为标准~分为权利性许可和附义务许可。前者如持枪证、排污许可。后者如不 7 履行义务~则要承担一定法律责任的许可。以许可的内容为标准~分为行为许可与资格许可。前者如生产、经营许可。后者如律师证、会计师执照、驾驶执照等。 行政确认与其他行政行为相比~具有如下特征:(1)它是要式行政行为:(2)它是羁束行政行为,(3)它的外部表现形式往往以技术鉴定书等形式出现~在较大程度上受到技术规范的制约~并由此决定行政相对方的法律地位和权利义务。 行政确认的形式主要有:(1)确认,(2) 认可,(3)证明:(4)登记:(5) 批准,(6)鉴证,(7)行政鉴定。 行政确认以不同的标准可以做出不同的分类:,1)以行为的动因不同可以分为依中请的行政确认和依职权的行政确认。(2)按行政确认与其他行为的关系不同~可以分为独立的行政确认和附属性的行政确认。(3)以行政确认的对象不同~可以分为对身份、能力,或资格,、事实、法律关系和权利归属等的确认。 行政确认的主要作用1(它可以为行政管理和法院审判活动提供准确、客观的处理依据。2.行政确认有利于预防各种纠纷的产生。3.它有利于保护相对方的合法权益。4.它有利于行政机关进行科学管理~提高行政效率。 行政监督其特征为:,1)行政监督的主体是享有行政监督权的国家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2)行为的对象是作为相对方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3)其内容是相对方遵守法律、法规、规章~执行决定、命令的情况。(4)其性质是一种依职权的、单方的、相对独立的具体行政行为。CS)其目的是为了防止和纠正行政相对方的违法行为~保障法律。法规、规章的执行和行政目标的实现。 行政监督与监督行政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两者主要区别在:,1)监督的主体不同。行政监督的主体只能是行政主体~而监督行政的主体主要是行政主体以外的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2)监督的对象和客体不同。行政监督的对象是行政相对方~其客体是行政相对方的守法行为和执行行政决定、命令的情况等。而监督行政的对象是行政主体~其客体是行政主体及其公务员所实施的行为。,3)两者的性质不同。行政监督是行政主体依照法定职能所实施的一种具有法律效力并影响行政相对方权利、义务的具体行政行为。而监督行政具有一定的广泛性和社会性~有的具有法律意义~有的不具有严格的法律意义。 行政监督可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通常有:(1)以行政监督的对象是否特定为标准~可以分为一般监督与特别监督。(2)以行政监督的内容为标准~可以分为公安、工商、海关、资源、环境保护、审计等行政监督。(3)以其实施的时期为标准~可以分为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4)以其主体的任务为标准~可分为依职权的监督与依授权的行政监督。 行政监督方法有:检查、审查、调查、检验、勘验、鉴定等。 行政监督的作用主要体现在:,I,它可及时反馈法律、法规实行的社会效果~为法律、法规的制定、修改、废除提供实践依据。(2)可以预防和纠正相对方的违法行为。(3,它是保证执行法律、法规~实现行政目标的具体行政行为。 行政处罚特征主要有:,1)其主体是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的其他行政主体:(2)处罚的对象是实施了违反行政法律规范行为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3)其性质是一种以惩戒违法行为为目的的具有制裁性的具体行政行为。 行政处罚与行政处分的区别在于:(I)作出决定的主体范围有所不同。处罚由享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主体做出决定,处分则由受处分的公务员所在机关~或上级机关~或行政检察机关做出。(2)制裁的对象不同。受处罚的是违反行政法规范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而受处分的是行政机关系统内部的公务员。(3)采取的形式不同。处罚的形式主要有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暂扣或者吊销证照、责令停产停业、行政拘留等。处分的主要形式主要有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和开除六种形式。(4)行为的性质不同。处罚属外部行政行为~以行政管辖关系为基础,而处分属内部行政行为~以行政隶属关系为前提。(5)两者的依据不同。(6)两者的救济途径不同。对行政处罚不服可以通过行政复议或提起诉讼救济,而对处分不服~只能向有关机关或部门申诉。 行政处罚与行政强制执行的区别主要有:(1)性质不同。行政处罚是对违法行为的事后制裁,而行政强制执行不是制裁~本质上属执行行为。(2)目的不同。行政处罚的目的是为了惩戒与预防行政违法行为,而行政强制执行的目的在于履 行行政法上的义务或实现义务履行所要求的状态。 (3)实施的机关不尽相同。行政处罚的实施机关是行政 8 机关,行政强制执行的实施机关是行政机关或人民法院。 行政处罚与执行罚的区别:(l)法律性质上存在差异。引起执行罚的行为不具有 严格意义上的违法性,而处罚则以相对方的违法行为为前提。(2)目的上存在着差异。处罚的目的是惩罚、教育行政违法行为人~制止与预防行政违法行为,而执行罚的目的是为了促使相对方在法定期限内履行法定义务。 行政处罚应遵循以下原则:1(处罚法定原则它包含:(1)实施处罚的主体必须是享有处罚权的法定的行政主体,(2)必须有法定依据,(3)行政处罚程序符合法律规定。2.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行政处罚法》第5 条规定:‚实施行政处罚~纠正违法行为~应当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教育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自觉守法。?3(公正、公开原则4.处罚救济原则《行政处罚法》第6 条规定: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给予的行政处罚~依法享有陈述权、申辩权~对行政处罚不服的有权依法 申请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因行政机关违法给予处罚受到损害的~有权依法提出赔偿要求。 以行政处罚的内容为标准~行政处罚分为(1)人身自由罚。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 处罚权只能由公安机关行使。现行法律、法规规定的人身自由罚是行政拘留。 (2)行为罚。其主要表现形式有: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执照等。 (3)财产罚。其具体形式主要有:罚款、没收非法财物和没收违法所得等。(4)声誉罚。其特点在于只是使行政违法者在精神上受到惩戒~以引起其警惕而停止违法行为并避免重新违法~个人和组织均可适用。其主要形式有:警告、责令其悔过、通报批评等。 根据《行政处罚法》和现行法律、法规的规定~目前我国对行政处罚的法条分类主要有以下七种:(1)警告,(2)罚款,(3)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4)责令停产停业,(5)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6)行政拘留,(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 行政处罚由违法行为发生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管辖。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对管辖发生争议的~报请共同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指定管辖。违法行为构成犯罪的~行政机关必须将案件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依法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行政机关必须查明事实,违法事实不清的~不得给予行政处罚。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及依据~并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当事人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行政机关必须充分听取当事人的意见~对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和证据~应当进行复核,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或者证据成立的~行政机关应当采纳。行政机关不得因当事人申辩而加重处罚。 行政处罚的简易程序又称当场处罚程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三条的规定~违法事实确凿并有法定依据~对公民处以五十元以下、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处以一千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的行政处罚的~可以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行政执法人员在进行当场处罚时~应遵循下列程序:,,,表明身份。(2)指出违法事实~说明处罚理由和依据。(3)告知当事人程序权利~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行政机关不得因当事人申辩而加重处罚。(4)制作行政处罚决定书~并当场交付当事人。(5)备案~执法人员当场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后~必须向所属行政机关备案。 行政处罚的一般程序又称普通程序~包括以下几个步骤:,l,立案(2)调查取证必要时~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可以进行检查。行政机关在调查或者进行检查时~执法人员不得少于两人~并应当向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出示证件。(3)拟订处罚决定。调查结束后~调查人员应将调查结果报告行政机关负责人~由行政机关负责人对调查结果进行审查~拟定有关决定,对情节复杂或者重大违法行为给予较重的行政处罚~行政机关的负责人应当集体讨论决定。(4)制作处罚决定书。(5)送达。行政机关依照法定的程序和方式~将行政处罚决定书送达当事人。 听证程序是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公开举行由调查人员和当事人参加的听证会~调查事实~听取意见的程序。行政机关作出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较大数额罚款等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当事人要求听证的~行政机关应当组织听证。当事人不承担行政机关组织听证的费用。听证依照以下程序组织:,l,当事人要求听证的~应当在行政机关告知后三日内提出,(2)行政机关应当在听证的七日前~通知当事人举行听证的时间、地点,(3)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外~听证公开 9 举行,(4)听证由行政机关指定的非本案调查人员主持,当事人认为主持人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有权申请回避, (s)当事人可以亲自参加听证~也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代理,C6)举行听证时~调查人员提出当事人违法的事实、证据和行政处罚建议:当事人进行申辩和质证,<7)听证应当制作笔录,笔录应当交当事人审核无误后签字或者盖章。 行政处罚执行程序的原则有:,1)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期间处罚不停止执行原则,C2)罚缴分离原则~除法律另有规定外~作出罚款决定的行政机关应当与收缴罚款的机构分离。被处以罚款的当事人应当自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到指定的银行缴纳罚款。银行应当收受罚款~并将罚款直接上缴国库。对于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情况~如果依法给子二十,元以下的罚款或者不当场 收缴事后难以执行的~执法人员可以当场收缴罚款。在边远、水士几、交通 不便地区~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依法作出罚款决定后~当事人向指定的银行缴纳罚款确有困难~ 经当事人提出~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可以当场收缴罚款。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当场收缴罚款的~ 必须I 人出具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部门统一制发的罚款收据,不出具财政部门统一制发的 罚款收缴的~当事人有权拒绝缴纳罚款。当事人逾期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采取的措施有:(1) 到期不缴纳罚款的~每日按罚款数额的百分之三加处罚款:(2)根据法律规定~将查封、扣押的 财物拍卖或者将冻结的存款划拨抵缴罚款,(3)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行政强制行为的分类1.以行政强制行为的内容为标准~可以分为对人身的强制措施和对财产的强制措施。2.以其运用目的和程序为标准~可以分为即时性强制措施与执行性强制措施。 强制措施的主要方式1.对人身及人身自由的强制~如强制拘留、强制搜查、强制隔离、强制驱散等。2.对住宅、建筑物、经营场所等的强制进入。3.对财产的强制~它包括查封、扣押、冻结、划拨、扣缴、强制收购、限价出售等。 行政强制与行政诉讼强制的区别1(适用的主体不同。行政强制只能由行政主体在行政管理活动中依法适用,而后者只能由人民法院在行政诉讼活动中对妨害诉讼的行为人适用~其他机关和组织无权适用。2.适用的目的不同。适用行政强制是为了预防或制止相对方违法侵害~迫使义务人履行法定义务或达到与履行义务相同的状态,而适用后者是为了排除影响行政诉讼活动的障碍~以保证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3.两者所依据的法律规范不同4.适用的法律后果不同。行政强制大都具有可诉性~而对后者不能提起行政诉讼。 行政给付具有如下特征:( 1)是行政主体向行政相对人给付金钱或实物的一种具体行政行为。C2)给付的对象是特定的行政相对人o (3>以法律、行政法规为 依据而实施的行政行为。(4)行政给付般是依申请行政行为。 行政给付的内容不同于行政奖励~不具有精神上和职务上的权益~一般只具有物质上的权益和与物质有关的权益两部分内容。行政给付的形式概括为以下几种:,1)安臵,C2)补助:C3)抚恤,(4)优待,(5)救灾扶贫。 行政奖励的特征主要为:,1)行使行政奖励权的主体必须具备行政主体资格,(2)其目的在于表彰和鼓励先进~调动和激发人们的创造性和积极性,,3,奖励的对象十分广泛,(4)奖励的形式包括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二者大多合并采用,CS)其性质是行政主体依法律、法规的规定~赋予受奖励者以奖励性权益的无强制执行力的一种具体行政行为。 行政奖励一般应遵循下列原则:1(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相结合的原则2(公正、平等原则3.奖励与行为相适应原则 行政奖励的内容包括下列三方面:,1)物质方面的权益,(2)精神方面的权益,(3)职务方面的权益。 行政奖励的形式归纳起来主要有:,l,发给奖金或奖品,(2)通报表扬或通令嘉奖,(3)记功,(4)授予荣誉称号:(5)晋级或晋职。这些奖励形式既可单独适用~也可同时并用。 行政裁决特征有:(l) 裁决者是法律授权的特定的行政机关,(2)裁决的对象是 特定的民事纠纷,(3)它是行政主体行使行政裁判权的活动,(4)它是行政主体实行的一种特殊的具体行政行为。 行政裁决与行政仲裁区别。两者都是行政机关以第三者的身份居间裁断~处理对象都是民事争议。但二者又有较大的区别:,1)从起源上看~行政裁决作为行政行为的一种方式出现~而仲裁作为一种民间活动出现。(2)从法律后果上看~裁决是行政机关运用行政权力的过程~对裁决不服仍可申请复议或起诉~而仲裁并非 10 行政机关运用行政权的过程~对仲裁决定不服~可提起民事诉讼。 行政裁决与行政复议区别。行政裁决与行政复议确有某些相似之处~都是行政机关对纠纷的裁决~都按准司法性质的行政程序进行~但两者亦有一定的区别:(1)行政裁决所解决的争议是特定的民事争议~而复议所解决的争议是不服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而引起的行政争议。(2)各自所属的理论范畴和研究范围不尽相同。 行政裁决与行政审判区别。有着较大的区别:(1)两者的主体显然不同。一个是行政机关~一个是人民法院~且所行使的职能不相同。(2)两者所解决的纠纷范围与性质不同。裁决解决的是特定的民事纠纷~行政审判解决的是一定范围内 的行政争议。(3)两者解决纠纷的法律依据、方式和程序不同。 行政裁决的程序概括为:(1)申请,(2,受理,(3,调查、审理,(4)裁决。 行政合同具有如下特征:(1)行政合同的当事人一方必须是行政主体,(2)签订行政合同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特定的国家行政管理目标~即具有社会公益性,(3)行政合同属于双方行政行为~以双方意思表示一致为前提,(4)行政主体在行政合同的履行、变更、解除中享有优益权,(5)行政合同具有法定性~纠纷通常通过行政法的救济途径解决。 行政指导具有以下特征:(1)行政性。(2)多样性。方法多样常见的有引导、劝告、建议、协商、制定导向性政策、发布官方信息等。 (3)非强制性。 行政指导的作用 1(对法律手段的补充作用。 2. 对经济发展的引导和促进作用。 3(对社会生活的协调和疏导作用。 4. 对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行为预防和抑制作用。 行政程序的法律价值和意义:(1)规范和制约行政权合法行使~体现法制政府和文明政府的理念。(2)为维护相对人的法律地位和人格尊严提供程序性保障。(3)促进行政权合理行使~提高行政效率。 程序法定原则:,1)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行为或其他管理活动必须依照法律规定的方式、步骤进行~即严格遵守程序规范。C2)在法律无明文规定之情形下~行政活动必须遵循程序的一般原则~以合理、公正的方式进行。(3)行政机关行使职权所采用的程序必须尊重人权~即不得侵犯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除非为了国家和公共利益~且有法律的明确规定。(4)违反行政程序规范的行为~均是行政违法行为~应予撤销。(5)违反行政程序规范的行政机关~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给相对方造成损害的~应依法赔偿。 相对方民主参与原则:(1)行政机关的活动~包括法规、意见、命令及官方记录~除依法须保密或特殊情况外~能公开的应尽量公开~为相对人所了解。(2)行政机关行政职权~尤其是进行宏观决策时~要保证公民的参与。如为利害关系人举行听证会~进行广泛调查等。(3)行政机关在制定政策、进行行政立法或行政裁决时~要事先通知利害关系人~允许相对方查 阅或抄录公文案卷~以收集有关证据~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事后允许相对方中请复议或中诉以获得补救。 行政效率原则:(1)任何行政程序的设定都要考虑其时间性~防止拖延~如规定时效制度。(2)行政程序的设定要有一定程度的灵活性~以适应行政复杂多变的需要~如规定紧急情况下的处臵程序等。(3)行政程序应建立在科学合理的基础上~以保证行政决策的正确性和行政活动为公众所接受~提高行政效率。(4)行政处理程序要有利于排除障碍~保证行政目标的实现~如设立强制执行程序等。 程序公正原则:(1) 行政机关在实行行政行为或其他管理活动时~要尽可能地兼顾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在两者之间保持平衡。(2)对所有相对方要一视同仁、不偏不倚~给相关利害关系人以同等的辩论机会等。(3)在作出影响相对方权益的决定时~排除偏见~如实行回避制度、审裁分离、禁止单方接触等。 行政程序的主要制度,一,资讯公开制度,二,公开调查制度,三,通知制度,四,说明理由制度,五,听证制度,六,时效制度,七,职能分离制度,八,辩论制度,九,回避制度,十,行政救济制度 行政违法主要特征有:,1)行政违法行为人必须是行政法律关系主体,(2)它是违反行政 法律规范~侵害法律保护的行政法律关系的行为:(3)它是一种尚未构成犯罪的违法行为,(4)其法律后果是承担行政责任。 行政违法的构成要件:(1)行为主体必须是行政法律关系主体,(2)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具有相关的法定义务, 11 ,3)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具有不履行法定义务的行为,(4)有的行政违法要具备主观要件。 行政责任特征有:(1)责任主体的多样性。行政责任的主体是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包括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方,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公务员也是内部行政法律关系的相对方。(2)责任内容的法定性。它是基于行政法律关系而发生的~其种类、方式、范围、幅度、追究主体及追究程序等内容和事项~均必须由法律、法规予以明文规定(且公布才能生效。(3)责任追究主体的特定性。行政责任的追究不是任何单位或个人都可以进行~只能由有权的国家机关依法定程序并在其管辖权限范围内来予以追究。 行政责任按承担的主体不同可分为行政主体及其公务员承担的行政责任和行政相对方承担的行政责任。 行政主体承担行政责任的具体方式有:(1) 通报批评:(2)赔礼道歉~承认错误,(3)恢复名誉~消除影响,(4)返还权益,(5) 恢复原状,(6)停止违法行为,(7) 继续履行职责, (8)撤销违法的行政行为,(9)纠正不适当的行政行为,(10)行政赔偿等。 公务员承担行政责任的具体方式有:(1)通报批评:(2)赔偿损失,(3)行政处分等。 行政相对方承担行政责任的具体方式有:(l) 承认错误~赔礼道歉,,2)接受行政处罚, (3)继续履行法定义务,(4)恢复原状~返还财产,(5)赔偿损失,(6)仅对外国人适用的限期离境、驱逐出境、禁止入境。 行政赔偿基本特征:,l,引起行政赔偿的侵权损害行为是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或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及其工作人员作出的。(2)引起行政赔偿的侵权损害行为是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或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职权时发生的。(3)引起行政赔偿的侵权损害行为是违法的行为。(4)行政赔偿具有较强的法定性。 行政赔偿的构成要件1.侵权主体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以及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及其工作人员。2.侵权主体的行为是违法行使职权的行为。3(有损害事实产生~且损害必须是实际存在的直接损失~既可以是物质利益的丧失~也可以是人身权的损害。4.损害事实与行政侵权行为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规定~国家对违法具体行政行为和违法行使职权的事实行为造成的损害予以赔偿。 对侵犯人身权的行政赔偿 《国家赔偿法》第3 条规定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侵犯下列人身权的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取得赔偿的权利:(1)违法拘留或者违法采取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的,(2)非法拘禁或以其它方法剥夺或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3)以殴打等暴力行为或唆使他人以殴打等暴力行为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死亡的,(4) 违法使用武器~警戒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死亡的,(5)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其他违法行为。 对侵犯财产权的行政赔偿 《国家赔偿法》第4 条规定~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时有下列侵犯财产权的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取得赔偿的权利:,1)违法实施罚款、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财产等行政处罚的,(2)违法对财产采取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的,(3)违反国家规定征收财物、摊派费用的,,4,造成财产损害的其他违法行为。 国家不予赔偿的情形 《国家赔偿法》第5 条规定~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的情形有:(1)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与行使行政职权无关的个人行为,(2)因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自己的行为致使损害发生的,(3)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行政赔偿中~有权提出赔偿请求的人有以下几种:(l) 受到行政侵权损害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受害的公民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人的~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他们行使 行政赔偿请求权。(2)受害的公民死亡~其继承人和其他有扶养关系的亲属有权要求赔偿。(3)作为受害人的法人或其他组织终止的~承受其权利的法人或其他组织有权要求赔偿。 行政赔偿的方式 国家赔偿方式。《国家赔偿法》第25 条规定了三种赔偿方式:(l) 金钱赔偿。它是以货币形式支付赔偿金额的一种赔偿方式~支付赔偿金是国家赔偿的主要方式。(2)返还财产。是行政机关将违法占有或控制的受害人的财产还给受害人的赔偿方式。 (3)恢复原状。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财产因遭到违法分割或毁损以至破坏~若有恢复的可能~应由赔偿义务机关负责修复~能够返还财产或者恢复原状的~予以返还财产或者恢复原状。 行政复议具有如下特征:(I)行政复议以一定的行政争议或纠纷为处理内容。(2)行政复议以行政相对人提 12 出复议申请为前提的。(3)行政复议亦是一种行政自我监督制度~仍属于具体行政行为。(4)行政复议是对形成争议的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与合理性均进行审查。(5)行政复议是一种行政司法行为。 行政复议的基本原则,一,一级复议原则,二,及时、准确、便民原则,三,复议机关依法对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和适当性进行全面审查原则。这是对行政复议内容所规定的一项重要原则~也是它不同于行政诉讼法的一项重要原则。,四,复议行政机关审理复议案件不适用调解原则。 行政复议的范围 根据《行政复议条例》第6 条规定~可以申请行政复议的具体行政行为有:,l,对行政机关作出的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行政拘留等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2)对行政机关作出的限制人身自由或者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等行政强制措施决定不服的,(3)对行政机关作出的有关许可证、执照、资质证、资格证等证书变更、中止、撤销的决定不服的,(4)对行政机关作出的关于确认士地、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海域等自然资源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决定不服的,(5)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合法的经营自主权的,(6)认为行政机关变更或者废止农业承包合同~侵犯其合法权益的,,7)认为行政机关违法集资、征收财物、摊派费用或者违法要求履行其他义务的, (8)认为符合法定条件~申请行政机关颁发许可证、执照、资质证、资格证等证书~或者申请行政机关审批、登记有关事项~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办理的,(9)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受教育权利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履行的,(10) 申请行政机关依法发放抚恤金、社会保险金或者最低生活保障费~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发放的,(11)认为行政机关的其他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不服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分或者其他人事处理决定的~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提出申诉。不服行政机关对民事纠纷作出的调解或者其他处理~依法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行政复议的管辖 ,一,一般管辖 1.对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工作部门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由申请人选择~可以向该部门的本级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向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2.对海关、金融、国税、外汇管理等实行垂直领导的行政机关和国家安全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3.对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上一级地方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4.对省、自治区人民政府依法设立的派出机关所属的县级地方人民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该派出机关申请行政复议。5.对国务院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国务院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也可以向国务院申请裁决~国务院依照本法的规定作出最终裁决。 ,二,特殊管辖 1.对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依法设立的派出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设立该派出机关的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2.对政府工作部门依法设立的派出机构依照法律、法规或者规章规定~以自己的名义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设立该派出机构的部门或者该部门的本级地方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3.对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分别向直接管理该组织的地方人民政府、地方人民政府工作部门或者国务院部门申请行政复议,4.对两个或者两个以上行政机关以共同的名义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其共同上一级行政机关申请行政复议,5.对被撤销的行政机关在撤销前所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继续行使其职权的行政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申请行政复议。有以上情形之一的~申请人也可以向具体行政行为发生地的县级地方人民政府提出行政复议申请~由接受申请的县级地方人民政府依法转送有关行政复议机关~并告知申请人。 行政复议参加人包括申请人、被申请人和第三人。 “一,行政复议申请人 有权申请行政复议的公民死亡的~其近亲属可以申请行政复议。有权申请行政复议的公民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其法定代理人可以代为申请行政复议。有权申请行政复议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的~承受其权利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申请行政复议。申请人可以委托代理人代为参加行政复议。 ,三,行政复议第三人 13 第三人的法律特征:(1)第三人同申请复议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2)第三人是以自己的名义~并且为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参加复议。(3)第三人是在行政复议开始后、终结前~经过行政复议机关批准参加复议。第三人可以委托代理人代为参加行政复议。 行政复议程序 ,一,复议申请 1(复议申请的期限。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六十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但是法律规定的申请期限超过六十日的除外。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当理由耽误法定申请期限的~申请期限自障碍消除之日起继续计算。 2.申请复议的条件。申请复议应当符合下列条件:(1)申请人是认为具体行政行为直接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2)有明确的被申请人。(3)有具体的复议请求和事实根据。(4)属于申请复议范围。(5) 属于受理复议机关管辖。(6)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3.复议申请的形式。申请人申请行政复议~可以书面申请~也可以口头申请,口头申请的~行政复议机关应当当场记录申请人的基本情况、行政复议请求、申请行政复议的主要事实、理由和时间。 ,二,复议申请的受理 复议机关在收到复议申请书后~依法应于收到之日起五日内~对复议申请分别做出如下处理:(1)对符合申请复议的条件~且没有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依法应当决定受理。(2)对不符合申请复议条件的~依法决定不予受理~并告知申请人不予受理的理由。(3)对于复议申请内容有欠缺的~依法决定发还申请人并限期补正。(4)对符合《行政复议法》规定~但是不属于本机关受理的行政复议申请~应当告知申请人向有关行政复议机关提出。(5)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提出行政复议申请~行政复议机关无正当理由不予受理的~上级行政机关应当责令其受理,必要时~上级行政机关也可以直接受理。 ,三,复议审理 行政复议原则上采取书面审查的办法~但是申请人提出要求或者行政复议机关负责法制工作的机构认为有必要时~可以向有关组织和人员调查情况~听取申请人、被申请人和第三人的意见。在行政复议过程中~被申请人不得自行向申请人和其他有关组织或者个人收集证据。 行政复议决定作出前~申请人要求撤回行政复议申请的~经说明理由~可以撤回,撤回行政复议申请的~行政复议终止。 ,四,复议决定 行政复议机关负责法制工作的机构应当对被申请人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提出意见~经行政复议机关的负责人同意或者集体讨论通过后~按照下列规定作出行政复议决定: 1(具体行政行为认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凿~适用依据正确~程序合法~内容适当的~决定维持:2.被申请人不履行法定职责的~决定其在一定期限内履行:3.具体行政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决定撤销、变更或者确认该具体行政行为违法,决定撤销或者确认该具体行政行为违法的~可以责令被申请人在一定期限内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l)主要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2)适用依据错误的,(3) 违反法定程序的,(4)超越或者滥用职权的:(5)具体行政行为明显不当的。 被申请人不依法提出书面答复、提交当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依据和其他有关材料的~视为该具体行政行为没有证据、依据~决定撤销该具体行政行为。行政复议机关责令被申请人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被申请人不得以同一的事实和理由作出与原具体行政行为相同或者基本相同的具体行政行为。 行政诉讼具有如下特征,(l) 行政诉讼所要处理解决的是行政案件。(2)行政诉讼是法院运用国家审判权来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和履行职责~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不受行政机关违法行为侵害的一种司法活动。(3)行政诉讼是以不服行政行为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为原告~以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为被告的诉讼。 行政诉讼的基本原则主要有:(l) 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原则,(2)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3)合议、回避、公开审判原则,(4)两审终审制原则,(5)当事人法律地位平等原则,(6)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原则,(7) 辩论原则,(8) 人民检察院实行法律监督原则。 行政诉讼是以特定的行政争议为处理对象~这一特殊性决定了行政诉讼具有不同于其他诉讼活动的特有的基本原则~主要有:(1)行政诉讼期间具体行政行为不停止执行原则,(2)被告负举证责任原则,(3)不适用 14 调解原则,(4)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的原则,(5)司法变更有限原则等。 《行政诉讼法》第I1 条具体规定了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下列具体行政行为不服且提起的诉讼:(l) 对拘留、罚款、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财物等行政处罚不服的,(2)对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对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不服的,<3)认为行政机关侵犯法律规定的经营自主权的,(4)认为符合法定条件申请行政机关颁发许可证和执照~行政机关拒绝颁发或者不予以答复的,(5)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人身权、财产权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拒绝履行或者不予答复的,(6)认为行政机关没有依据发给抚恤金的:(7) 认为行政机关违法要求履行义务的:(8,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的,(9)除上述规定外~人民法院受理法律、法规规定可以提起行政诉讼的其他行政案件。 人民法院不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下列事项提起的诉讼:(1)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2)行政法规、规章或者行政机关制定、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3) 行政机关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4)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 我国《行政诉讼法》所规定的管辖主要有级别管辖、地域管辖和裁定管辖。 案件的管辖权的问题~包括移送管辖、指定管辖、管辖权的转移。 行政诉讼参加人包括当事人和诉讼代理人。 行政诉讼当事人包括原告、被告和第三人。行政诉讼当事人在不同的诉讼阶段有不同的称谓~在第一审程序中称原告、被告、第三人,在第二审程序中~称上诉人和被上诉人,在执行程序中~称申请执行人和被申请执行人。不同的称谓~表明他们在不同程度中的地位~权利和义务也不尽相同。但他们具有以下共同特征:(1)参加诉讼的目的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2)以自己的名义进行诉讼。(3) 与行政案件有直接的利害关系(4)受人民法院裁判的约束。 《行政诉讼法》第26 条规定:‚当事人一方或双方为两人以上~因同一具体行政行为发生的行政案件~或者因同样的具体行政行为发生的行政案件人民法院认为可以合并审理的~为共同诉讼。?共同诉讼人就是指在共同行政诉讼中~一同起诉或应诉的人~一同起诉的称为共同原告~一同应诉的成为共同被告。 诉讼代理具有以下特征:(1)只能以被代理人的名义~为维护被代理人的合法权益进行诉讼活动,C2)只能在代理权限范围内实施诉讼行为~其后果由被代理人承担,,3,只能代 理当事人的一方~且其必须是具有诉讼行为能力。 根据《行政诉讼法》第31 条规定~证据有以下几种:(1)书证,(2)物证,(3)视听资料,(4)证人证言,(5)当事人的陈述,(6) 鉴定结论,(7) 勘验笔录、现场笔录。以上证据经法庭审查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被告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应当提供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 在诉讼过程中~被告不得自行向原告和证人收集证据。人民法院有权要求当事人提供或者补充证据。人民法院有权向有关行政机关以及其他组织、公民调取证据。 第一审程序是人民法院受理某一行政案件后第一次审理该案所使用的程序~它包括开庭前准备、法庭调查、法庭辩论、合议庭评议和宣告判决等步骤。行政诉讼不同于民事诉讼~在第一审程序中只有普遍程序而没有简单程序、特别程序。 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行政诉讼案件~无论哪级人民法院~都应当依法组成合议庭,不论是公开审理还是不公开审理~都必须开庭审理,除法律规定不公开审理的案件外~应一律公开审理。 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做出第一审判决。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第一审案件需要延长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第二审程序是指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就第一审行政案件所作的判决或裁定~其发生法律效力之前~由于上诉人的上诉~对案件进行审理的程序~又可称为上诉程序或终审程序。在第二审程序中~有权提起上诉的是第一审程序中的当事人。 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审判~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逾期不提起上诉的~人民法院的第一审判决或者裁定发生法律效力。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认为事实清楚的~可以实行书面审理。 第四章 民 法 15 民事法律规范调整的以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为核心内容的社会关系是民事法律关系。 民法的基本原则,一,平等原则《民法通则》第3 条规定:‚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的地位平等。?这一原则包括:(l) 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一律平等,(2)民事主体在民事法律关系中法律地位平等,(3)民事主体平等地受法律保护~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二,自愿原则《民法通则》第4 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自愿原则包括:(1)设立民事法律关系的自愿,(2)选择行为内容和相对人的自愿,(3)选择行为方式的自愿,(4)违反自愿原则的民事行为不受法律保护。,三,公平原则《民法通则》第4 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平原则。公平原则是指在民事活动中以利益均衡作为价值判断标准~用来衡量民事主体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确定民事主体的民事权利义务及其民事责任承担等。,四,诚实信用原则《民法通则》第4 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这一原则包括:(1)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以诚实信用的方式行使权利和义务,(2)在合同解释上~应以诚实信用为原则,(3)以诚实信用原则弥补法律规定的不足。,五,禁止权力滥用原则禁止权力滥用原则~是指民事主体在进行民事活动中必须正确行使民事权利~不得损害他人和社会公共利益。《民法通则》第6 条规定:‚民事活动必须遵守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应当遵守国家政策。?《民法通则》第7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破坏国家经济计划~扰乱社会经济秩序。 根据《民法通则》规定~我国民法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民事法律关系是指由民法调整的具有民事权利、义务内容的社会关系~即具体的民事权利和义务关系。它由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内容和客体三要素构成。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加民事法律关系~享有权利或承担义务的人~即民事法律关系的当事人。根据《民法通则》规定~公民和法人可以作为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国家是特殊的民事主体。 一、公民 《民法通则》第8 条第2 款规定~除法律另有规定外~《民法通则》关于公民的规定也适用于外国国籍的自然人和无国籍的自然人。 ,一,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 《民法通则》第9 条规定:‚公民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 ,二,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 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是以其权利能力为前提的。《民法通则》根据公民的年龄和精神状况~把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分为三种:完全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无民事行为能力。 二、法人 法人是一种社会组织~但并非所有的社会组织都是法人。只有具备一定条件和法定程序方可取得法人资格。《民法通则》第37 条规定:‚法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1)依法成立,(2)有必要的财产或经费:(3)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4)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只有同时具备四个条件的社会组织~才能被认定为法人。 ,二,法人的特征1(法人是独立的社会组织,2.法人具有独立的财产,3(法人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三,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始于依法设立或登记的事实~终于法人依法被撤销或解散的法律事实。 ,四,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与民事权利能力同时产生~且它是由法人机关来实现的。依照法律或法人组织章程的规定~代表法人行使职权的负责人~是法人的法定代表人~为法人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事行为可分为合法民事行为和非法民事行为。合法民事行为主要表现为民事法律行为和其他适法行为。可见民事法律行为是一种合法的民事行为。 ,一,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和特征 民事法律行为特征:(1)民事法律行为以行为人的意思表示为必备要素。 (2)它是以发生一定民事法律后果为目的的行为。(3)它必须是一种合法行为。 ,二,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条件 1(民事法律行为的实质要件《民法通则》第55 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2) 意思表示真实,(3)不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 2.民事法律行为的形式要件。《民法通则》第56 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采取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 16 者其他形式。法律规定用特定形式的~应当依照法律规定。 ,三,民事法律行为的分类双方法律行为与单方法律行为,双务法律行为与单务法律行为,有偿法律行为与无偿法律行为:诺成性法律行为与实践性法律行为,要式法律行为与不要式法律行为。 二、代理 代理关系的特征主要是:(1)代理人在代理权限范围内实施代理行为,(2)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进行代理行为,(3)代理主要是实施民事法律行为:(4)被代理人对代理行为承担民事责任。 ,二,代理的种类包括委托代理、法定代理和指定代理。 一、物权具有法律特征:(1)物权是权利人直接支配物的权利~无需他人的意思或义务人的行为的介入。(2)物权是权利人直接享有物之利益的权利。物权作为财产权~是一种具有物质内容的、直接体现为财产利益的权利。这里的利益分为三种:一是物的归属,一二是物的利用,三是就物的价值而设立的债务的担保。(3)物权是排他性的权利。物权具有独占性和排他性~一方面~物权具有排除他人侵害、干涉、妨碍的性质~另一方面~同一物不能有内容互不相容的两个物权。(4)物权是绝对权。物权的义务主体是不特定的。 ,二,物权的分类 1(所有权与限制物权 2(用益物权与担保物权 3.动产物权与不动产物权 二、所有权 财产所有权的内容:,1)所有权是一种最基本的民事法律关系。(2)它是唯一完全的物权。(3)它具有强烈的独占性、排他性。(4)其客体总是特定的物~而不是智力成果和行为。(5)所有权相对债权而言具有水久性。 ,二,所有权的内容 能。财产所有权具有四项权能: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 一、债的概念与特征 享有权利的人是债权人~负有义务的人是债务人。债的主要特征如下:(1)从反映的社会关系看~债是财产流转的法律表现~反映动态的财产关系。(2)从法律关系的主体看~债是特定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债权人、债务人都是特定的。(3)从法律关系的客体看~债的客体不限于物~还包括行为等。(4)从法律关系的内容看~债的权利主要表现在追求债务人为或不为一定行为,债权的实现须以债务人的一定行为作条件。(5)从法律关系发生的法律事实来看~致使债产生的事实或行为~既可以是合法的也可以是非法的。 二、债的发生原因 产生债的法律事实主要有:合同、不当得利、无因管理、侵权行为、缔约过失及其他。 (1)合同~是当事人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关系的协议~是债得以产生的最主要、最常见的法律事实。(2)不当得利~是指没有法律或合同上的根据而获益~从而致使他人受到损害的事实。注意~其性质不是受益人实施的违法行为。 (3)无因管理~是指行为人没有约定或法定的义务~为避免他人利益受损失而对他人的事务进行管理或服务所实施的行为。(4)侵权行为~是行为人单方一实施的侵害他人财产或人身权利的不法行为。(5)缔约仁的过失~因一方当事人于缔结合同之际具有过失~从而导致合同的不成立、无效或被撤销~使对方当事人遭受损害的情形。(6)其他情形。由其他的法律行为引起债的发生~如遗赠。 三、债的分类主要有:(1)合同之债与非合同之债,(2) 单一之债与多数人之债,(3)特定物之债与种类物之债,(4)简单之债和选择之债。 四、《合同法》第2 条规定:‚本法所称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婚姻、收养、监护等有关身份关系的协议~适用其他法律的规定。 合同的法律特征是:(1)它是当事人之间在自愿基础丘达成的协议~是双方或多方的民事法律行为,(2)合同当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3)它是当事人之间以设立、变更、终止特定民事权利义务关系为目的的法律行为:(4)它所确立的是债权债务关系,(5)其所确定的内容是合法的。 ,二,合同的订立 订立合同~一般要经过两个主要步骤。第一~要约~即订立合同的一方当事人向另一方发出的缔结合同的意思表示~发出要约的人称为要约人~接受要约的人称为受要约人。第二~承诺~即受要约人向要约人作出的对要约内容完全同意的意思表示。当事人订立合同~有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地形式。 17 ,三,合同的担保 1(保证是指保证人和债权人约定~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保证人按约定向债权人履行债务或承担责任的行为。 2(抵押是指债务人或第三人不转移财产的占有权~而将财产抵押作为债权的担保~债务人不履行债务对~债权人有权依法以抵押财产折价或以拍卖、变卖抵押财产的价款优先受偿。以依法取得的国有土地的房屋抵押的~该房屋占用范围内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同时抵押。以出让方式取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抵押的~应当将抵押时该国有土地上的房屋同时抵押。 3(质押《担保法》规定其分为动产质押和权利质押~前者指债务人或第三人将其动产移交债权人占有~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依法以该动产折价或以拍卖、变卖抵押财产的价款优先受偿,后者是指以汇票、支票、仓单、提单等代表的依法可以质押的权利出质作为债权担保的质押方式。 4(留臵指在保管合同、运输合同、加工承揽合同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合同中~债权人按照约定占有债务人的动产~债务人不按合同约定期限履行债务的~债权人有权依法留臵该财产~以该则一产折价或以拍卖、变卖该财产的价款优先受偿。 5(定金是为担保合同的履行~当事人约定一方向对方给付一定金额。给付定金方不履行约定债务~无权要求返还定金,收受定金方不履行约定债务~应当双倍返还定金。定金数额由当事人约定~但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20,。 五、债的履行包括以下两层含义:一是完全正确履行,二是债的履行是债务人的义务~但债权人也有协助履行的义务。 ,二,债履行的原则:协作履行原则,经济合理原则,适当履行原则。 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行终止:(1)债务已经按照约定履行:(2)合同解除,(3)债务相互抵消,(4)债务人依法将标的物提存,(5)债权人免除债务,(6)债权债务同归于一人,(7)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终比的其他情形。 一、知识产权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发现权、发明权和其他科技成果权。知识产权的法律特征主要有: (l) 知识产权的客体具有无形性。这个客体既不是物~也不是行为~而是智力成果和工商业信誉~是无形财产权。(2)知识产权其有法定性。知识产权必须经过如著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等专「」法律直接确认才能产生。(3)知识产权具有专摧到生。法律规定知识产权为权利人所专有~权利人以外的第三人不得享有或使用该项权利~否则为侵权。(4)知识产权其有时间性和地域性。知识产权的保护受到地域的限制。各国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有严格的时间限制~有效期届满~权利人以外的任何人可无偿使用~不会发生侵权问题。 二、著作权法所保护的对象~是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中的作品。 一件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必须符合以下要件:(1) 属于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的人类智力创造活动所产生的成果,(2)具有独创性,(3)具有可复制性。 ,二,我国对作品实行自动保护原则~作者在作品完成时即取得著作权~受法律保护。《著作权法》规定了侵犯著作权的15 种行为~任意一种侵权行为~应当根据情况~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公开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 三、专利中请应遵循的原则:(1)一件发明只应授予一项专利的原则,(2)先申请原则~即出现两个以上申请人时~谁先申请专利就授予谁。 在我国~发明专利权的期限是20 年~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的专利权期限为10 年。 ,三,专利权的内容 专利权的内容包括:专利权人的权利、专利权人的义务以及专利权的限制。第一~专利权人的权利包括独占实施权、转让权、实施许可权。第二~专利权人的义务主要是缴纳专利年费。第三~专利权的限制有两类:一是专利实施的强制许可~不视为侵犯专利权的行为。二是对先用权的保护~根据《专利法》的规定~在专利申请日前已经制造相同产品、使用相同方法或者已经作好制造、使用的必要准备~并且仅在原有范围内继续制造、使用的不视为侵犯专利权的行为。当专利权受到非法侵害时~专利权人或利害关系人可以请求专利管理机关进行处理~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其保护方法主要是责令侵权行为人停止侵害、赔偿损失、恢复名誉、消除影响、或者收缴非法制造的商品。在实践中~主要使用行政保护方法~触 18 犯刑法的使用刑事保护方法。 四、商标法具有时间性、专有性、地域性的特征。商标权的内容包括使用权、禁止权、许可使用权、转让权以及注册商标的续展中请权。 ,二,商标权的取得应遵守:(1)注册原则。我国对大多数商品采取自愿注册原则~但对某些商品~如烟卷、人用药品等~采取强制注册商标的原则。(2)先申请原则~在我国~注 册商标的有效期为10 年。期限届满可以续展~每次续展有效期为10 年~续展次数不限。 ,三,法律保护商标权有三种方式:一是被侵权人有权要求工商管理部门责令侵权人停止侵害、赔偿损失、封存或收缴侵权人的商标标识、消除现存商品或包装上的标识、处以罚款等等,二是被侵权人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三是对于假冒他人注册商标的~除追究行政、民事责任外~构成犯罪的~对其直接责任人员还可以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人身权具有以下法律特征:(1)人身权与民事主体的人身密不可分。(2)人身权是民事主体不可缺少的权利。(3)人身权是非财产性权利。按权利的性质分类~可将人身权分为人格权和身份权两大类。人格权如: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等。身份权如:婚姻配偶权、亲权、亲属权等。 二、人身权的保护方法 《民法通则》第120 条规定~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 一、财产继承权法律特征为:(1)它与财产所有权相联系,(2)它与一定身份相关联,(3)其实现必与一定法律事实相联系。 二、我国继承制度的基本原则:保护公民合法财产继承权的原则,继承权男女平等原则,养老育幼、互助互济原则,互谅互让、团结和睦原则,权利义务相一致的原则。 三、继承权的取得的根据有两种:一是法律的直接规定,二是合法有效的遗嘱指定。其中法律规定的依据包括(l)婚姻关系:(2)血缘关系,(3) 抚养关系。 继承权法定事由包括:(1)故意杀害被继承人的,(2)为争夺遗产杀害其他继承人的,(3)遗弃被继承人或者虐待被继承人情节严重的,(4)伪造、篡改或者销毁遗嘱~情节严重的。 继承恢复请求权的内容包括:一是请求确认继承人的继承资格和继承地位的权利,三是请求返还其继承标的即遗产的权利。 四、法定继承只是在没有遗嘱时才发生法律效力。 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这里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这里的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这里的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十七条的规定~遗嘱的形式有公证遗嘱、自书遗嘱、代书遗嘱、录音遗嘱、口头遗嘱五种形式。 一、民事责任其特征是:(l) 它是违反民事义务或者侵犯他人的民事权利所应承担的法律后果,(2)民事责任主要是一种财产责任,(3)民事责任的范围与损害范围相一致,(4)民事责任是对民事违法行为人的一种民事法律制裁。 二、行为人承担一般民事责任所必须具备的‚四要件?为:(l) 行为的违法性~除法律另有规定外~只有实施了违法行为才承担民事责任。(2)损害事实~民事违法行为只有造成损害事实~行为人才承担责任。(3)因果关系~系指只有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行为人才承担民事责任。(4)主观过错~除法律有特别规定外~只有在实施违法行为当时主观上存在过错的违法行为人对损害后果承担民事责任。 民事责任有两种基本责任类型: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 三、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一,过错责任原则,二,无过错责任原则《民法通则》第106 条规定:‚没有过错~但法律规定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三,公平原则 它是指当事人对造成损害都无过错~又不能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要求致害人承担赔偿责任而使受害人遭受重大损失得不到赔偿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实际情况~依‚公平合理负担?判由双方分担损失的原则。 19 四、民事责任的方式有: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修理、重作、更换,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 一、诉讼时效属于消灭时效~它的完成只消灭胜诉权~不消灭实体权利。 二、根据,,民法通则》和现行法律的有关规定~我国诉讼时效的种类有:一般诉讼时效和特别诉讼时效。 ,一,一般诉讼时效《民法通则》第135 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2 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二,特别诉讼时效仅适用于法律指定的某些民事权利。如《民法通则》第136 条规定:‚下列的诉讼时效延业,为1 年:(1)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2)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3)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4)寄存物被丢失或损毁的。?‚法律对诉讼时效另有规定的~依照法律规定。? 《民法通则》第137 条规定:‚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但是~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20 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长诉讼时效期间。? 三、《民法通则》第139 条规定:‚在诉讼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诉讼时效继续计算。?第140 条规定:‚诉讼时效因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第五章 刑 法 一、刑法鲜明地反映统治阶级的意志~具有强烈的阶级性~是统治阶级实现阶级统治的工具。 二、我国刑法的任务是用刑罚同一切犯罪行为作斗争~以保卫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保护国有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三、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一,罪刑法定原则,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三,罪刑相当原则。这一原则具体要求:(1)有罪当罚~无罪不罚,(2)轻罪轻罚~重罪重罚,(3)同罪同罚~罪刑相当,(4)刑罚的性质与犯罪的性质相适应。 一、犯罪具有以下特征:(1)严重的社会危害性,(2)刑事违法性,(3)应受刑罚处罚性。 二、每一个犯罪构成都包括四个方面的共同要件~即犯罪的客体、犯罪的客观方面、犯罪的主体、犯罪的主观方面。这四个要件是任何一个犯罪都必须具备的~缺少其中任何一个方面的要件~都不构成犯罪。 ,一,犯罪的主体包括作为犯罪主体的自然人和单位。 自然人成为犯罪主体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是实施了危害社会行为的自然人。(2)是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根据刑法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负刑事责任。?精神正常。根据《刑法》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不具有刑事责任能力,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犯罪应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应负刑事责任,醉酒的人万巳罪应负刑事责任。 ,二,犯罪的主观方面包括罪过以及犯罪的目的和动机等。罪过分为犯罪的故意和犯罪的过失。(1)犯罪的故意~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而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一种心理态度。(2)犯罪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了危害社会的主观心理态度。 ,三,犯罪的客观方面的要件具体表现为危害行为、危害结果~以及行为的时间、地点、方法 ,手段,、对象等。 一、正当防卫指为了使国家、公龙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对不法侵害人所实施的不明显超过必要限度的损害行为。正当防卫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必须是针对不法侵害行为实施。(2)不法侵害行为必须正在进行。(3)防卫行为必须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不法侵害而实施。(4)防卫行为必须针对不法侵害者本人实施。(5)防卫行为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且对不法侵害人造成重大损害。我国《刑法》第20 条规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二、紧急避险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 20 得已而采取的损害另一较小合法权益的行为。紧急避险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必须是为了避免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遇到危险而采取的。(2)必须是正在发生危险的情况下采取的。(3)必须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采取的。也就是说~如果能采取其他方法避免危险~就不能实施紧急避险行为。(4)紧急避险行为不能超过必要的限度。这里所说的‚必要限度?~指紧急避险行为所造成的损害必须比所避免的损害要轻。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另外~刑法上关于避免本人危险的规定~不适用于职务上、业务上负有特定责任的人。 一、犯罪预备包含着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刑法规定要予以必要的处罚。但从犯罪预备到犯罪既遂之间还有一个过程~它毕竟尚未造成实际损害~因此刑法规定对预备犯罪可以比照既遂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二、犯罪未遂具有以下特征:第一~已经着手实行犯罪~这一特征把它与犯罪预备区分开来。第二~犯罪没有得逞~即没有具备构成某个具体犯罪的全部要件。这一特征把它与既遂区别开来。第三~犯罪没有得逞是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构成的客观要件~这一特征把它和犯罪中止区分开来。《刑法》规定~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三、犯罪中止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自动放弃犯罪行为~从而避免了犯罪的发生,另一种是虽然己经实施完了某种犯罪行为~但在犯罪结果发生之前~主动有效地防止了犯罪结果的发生。 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一、构成共同犯罪应当具备以下条件:(1)犯罪主体必须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2)各个共同犯罪人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行为。(3) 各个共同犯罪人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故意。 二、《刑法》根据共同犯罪人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把共同犯罪人分为主犯、从犯、胁从犯、教唆犯四种~,1)主犯包括以下两种:?犯罪集团中的首要分子~具体指犯罪集团的组织者、策划者和指挥者。所谓犯罪集团~指有三人以上共同实施犯罪而形成的较为稳定的犯罪组织。对于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应按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除犯罪集团首要分子以外的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对这类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2)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3)胁从犯~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4)教唆犯~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一、单位犯罪具有以下特征:第一~犯罪主体必须是单位~即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第二~单位犯罪的主观方面必须有为本单位谋取非法利益的故意~并且作出犯罪决定的是单位集体或其负责人。第三~必须实施了犯罪行为。第四~只有法律明文规定单位可以成为犯罪主体的犯罪~才存在单位犯罪及单位承担刑事责任的问题。 二、我国刑法在处罚单位犯罪时采用‚两罚制?原则。所谓‚两罚制?原则指对单位犯罪既处罚单位~又处罚单位的直接责任人员。(l) 对单位判处罚金:(2)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包括判处可以适用于自然人犯罪的一切刑罚方法。 一、刑罚是审判机关以国家的名义~对犯罪分子实行惩罚的一种制裁方法。表现为:犯罪是适用刑罚的必要条件~没有犯罪也就无所谓刑罚,刑罚是由于犯罪而产生的法律后果~但并不是必然结果。刑罚与其他制裁方法相比~具有以下特点:(1)刑罚是一种最为严厉的制裁方法。(2)刑罚只能对犯罪分子适用。(3)刑罚只能由人民法院代表国家适用~并且要依照刑事诉讼法规定的管辖权限和诉讼程序进行。 二、刑法的目的 我国人民法院对犯罪分子适用刑罚 我国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两类。属于主刑的各个刑种只能独立适用:属于附加刑的各个刑种既可以独立适用~也可以作为主刑的附加刑适用。另外~对于犯罪的外国人~可以独立适用或者附加适用驱逐出境。 一、我国《刑法》规定的主刑有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五种。(l) 管制~是对犯罪分子不实行关押~但是限制其一定的自由~让其在公安机关的管束和群众的监督下进行改造的一种刑罚。管制的期限为三个月以上~二年以下。(2)拘役~是对犯罪分子在短时间内剥夺人身自由~就近予以监禁的一种 21 刑罚。拘役的期限为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3)有期徒刑~是在一定期限剥夺犯罪分子的人身自由~强制从事劳动生产~并进行教育和矫正的一种刑罚。根据《刑法》第45 条规定~有期徒刑的刑期为6 个月以上15 年以下。根据《刑法》第50 条规定~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确有重大立功表现~二年期满后~减为巧年以土加年以下有期徒刑。根据《刑法》第69 条规定~数罪并罚时有期徒刑最高不能超过20 年。(4)无期徒刑~是对犯罪分子剥夺终身自由并强制其参加劳动生产、接受教育和矫正的一种刑罚。(5)死刑~是剥夺犯罪分子生命的一种刑罚。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和审判时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二年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如果确有重大立功表现~二年期满以后~减为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故意犯罪~查证属实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执行死刑。 二、附加刑包括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三种。(1)罚金~指强制犯罪分子或者犯罪单位向国家缴纳一定数额的金钱的一种刑罚。(2)剥夺政治权利~指剥夺犯罪分子参加国家管理和政治活动权利的一种刑罚。剥夺政治权利是剥夺下列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担任国家机关职务的权利,?担任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领导职务的权利。(3)没收财产~指将犯罪分子个人财产的一部分或全部强制无偿地收归国有一种刑罚。 一、量刑的基本原则是:以犯罪事实为根据~以刑事法律为准绳。 二、累犯: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法定期限内又犯一定之罪的犯罪人。我国《刑法》中规定的累犯~分为一般累犯和特殊累犯。 ,一,一般累犯: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是过失犯罪除外。 ,二,特殊累犯: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任何时候再犯危害国家安全罪的~都以累犯论处。 三、,一,自首的一般条件是:(1)自动投案~即犯罪人在犯罪之后归案之前~出于本人的意志而向有关机关或个人承认自己实施了犯罪~并自愿臵于有关机关或个人的控制之下~等待进一步交待犯罪事实~并最终接受国家的电戛和裁判。(2)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除了上述自首的一般概念外~《刑法》还规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二,对于有立功表现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四、适用数罪并罚的三种不同情况:,l,判决宣告以前一人犯数罪的~除判处死刑和无期徒刑的以外~采用限制加重原则~即应当在总和刑期之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之上~酌情决定执行的刑期~但是管制最高不能超过三年~拘役最高不能超过一年~有期徒刑最高不能超过二十年。 如果数罪中被判处的有死刑或无期徒刑~则采用吸收原则~只执行其中一个死刑或无期徒刑。如果 数罪中有判处附加刑的~附加刑仍须执行,对数个附加刑采用相加原则。(2)判决宣告以后~刑 罚执行完毕以前~发现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之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对新发现的 罪行做出判决~把前后两个判决所判的刑罚按照限制加重原则决定执行的刑罚。已执行的刑期、应 计算在新的判决决定的刑期之内。(3)判决宣告以后~刑罚执行完毕以前~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又 犯罪的~应当对新犯的罪行作出判决~把前罪没有执行的刑罚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按照限制加重的原则决定执行的刑罚。 五、缓刑不是刑种~而是刑罚具体运用的一项制度。根据《刑法》的规定~适用缓刑应当符合以下条件:(1)犯罪人被判处的刑罚是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2)犯罪人不是累 犯,(3)必须是根据犯罪人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1)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2)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3)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4)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 七、根据《刑法》规定~适用假释应当具备以下条件:(1)只适用于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的犯罪分一子。(2)必须是已经执行了一定的刑一期。即被判处有期徒刑的~必须执行原判刑罚的二分之一以上,被 22 判处无期徒刑的~实际执行的十年以上。(3)犯罪分子在服刑期间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假释后不致再危害社会。(4)必须不是累犯以及因杀人、爆炸、抢劫、强奸、绑架等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5)必须依照法定程序进行。假释的程序与减刑的程序相同。 有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限~为没有执行完毕的刑期,无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限~为十年。假释考验期限~从假释之日起计算。 八、时效期限届满后~就不得再对该犯罪分子提起诉讼。我国《刑法》对追诉期限的具体规定为:(1)法定最高 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期限为五年,(2)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 追诉期限为十年,(3)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追诉期限为十五年,(4)法定最高刑 为无期徒刑、死刑的~追诉期限为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 院批准。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 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 关应当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一、犯罪的种类:危害国家安全罪~危害公共安全罪~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侵犯财产罪~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危害国防利益罪~贪污贿赂罪~渎职罪~军人违反职责罪。其中~每一类犯罪又包括若干个不同的罪名。 二、贪污贿赂罪的具有下列特征:(1)本类犯罪主体大多数是特殊主体~少数犯罪是一般主体。(2)本类犯罪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3)本类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破坏国家廉政建设制度的行为。(4)本类犯罪的客体~部分犯罪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和公共财物的所有权,部分犯罪的客体是单一客体~即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 ,二,贪污贿赂罪包括下列具体犯罪:贪污罪、挪用公款罪、受贿罪、单位受贿罪、行贿罪、对单位行贿罪、介绍贿赂罪、单位行贿罪、巨额资产来源不明罪、隐瞒境外存款罪、私分国有资产罪、私分罚没财物罪等。 1(贪污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另外~《刑法》规定~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国有财物的~以贪污论。根据我国刑法规定~个人贪污5000 元以上的~构成犯罪,贪污不满5000 元的~一般不构成犯罪~情节较重的~则构成犯罪。对多次贪污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贪污数额处罚。贪污罪的法定最高刑为死刑。 2.挪用公款罪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行为。 3(受贿罪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 4.行贿罪指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财物的行为。 5.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财产或者支出明显超过合法收入~差额巨大~而本人又不能说明其来源合法的行为。 6.集体私分国有资产罪是指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违反国家规定~将应当上交国家的罚没财物或其他国有资产~以单位名义集体私分给个人~数额较大的行为。 三、渎职罪具有下列特征:,1)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2)主观方面既可以是故意~也可以是过失。(3)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滥用职权、玩忽职守或者徇私舞弊~妨害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致使公共财产或者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4)渎职罪侵害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 1(滥用职权罪的表现形式大致可归纳为两种:一是非法地行使本人职务范围内的权力,二是行为人超越其职权范围实施有关行为。 第六章劳动法 一、狭义上的劳动法在我国是指1994 年7 月5 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并于1995 年1 月1 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广义上的劳动法~是指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总称。 劳动法学上的劳动法研究范围是广义上的劳动法。 23 二、劳动法调整的主要对象是劳动关系。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在运用劳动能力~实现社会劳动过程中与用人单位之间发生的社会关系。 劳动关系主要有以下特征:(1)劳动关系是在社会劳动过程中发生的关系。(2)劳动关系的主体双方~一方是劳动者~另一方是劳动使用者,或用人单位,。(3)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之间既具有法律地位上的平等性~即在法律上享有平等的权利~履行相应的义务,又具有实现劳动关系的从属性~即劳动者必须遵守用人单位依法制订的内部劳动规则~服从其行政领导和指挥。 除了劳动关系外~劳动法还调整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这些关系主要有:劳动行政管理部门管理劳动工作方面的关系,社会保险方面的关系,调处劳动争议方面的关系:工会组织因履行职责~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与用人单位或劳动者发生的关系,监督劳动执法方面的关系等。 三、《劳动法》第二条第一款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适用本法。?这里的‚企业?是指从事产品生产、流通或服务性活动等实行独立经济核算的经济单位~包括各种所有制类型的企业。《劳动法》第二条第一款规定:‚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依照本法执行。’~这一款中的劳动者包括三个方面:,1,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的工勤人员,,2,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组织的非工勤人员,,3,其他通过劳动合同,包括聘用合同,与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 《劳动法》的适用范围排除了公务员和比照实行公务员制度的事业组织和社会的工作人员~以及农业劳动者、现役军人和家庭保姆等。 四、劳动法的基本原则,一,劳动权利义务相统一原则,二,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原则 ,三,劳动法主体利益平衡原则 二、平等的就业权利是指劳动者的就业地位、就业机会和就业条件平等。 ,一,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不同而受歧视。,二,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就业权利。 在录用职工时~除国家规定的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者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 三、特别规定,一,残疾人、少数民族人员、退出现役的军人的就业~法律、法规有特别规定的~从其规定。,二,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文艺、体育和特种工艺单位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必须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履行审批手续~并保障其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一、,二,劳动合同的特征除具有一般合同的主体地位平等、自愿协商、意思表示一致、真实、内容合法等特征外~还有其独有的特征:1(主体的特定性2.标的的单一性3.内容的特殊性 二、根据《劳动法》第19 条的规定~劳动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应具备以下条款:根据《劳动法》第19 条的规定~劳动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并具备以下条款:(1)劳动合同期限,(2)工作内容,(3)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4)劳动报酬,(5) 劳动纪律,(6)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7)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这些是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 除此之外~当事人还可以协商约定其他内容。 劳动合同的期限分为有固定期限、无固定期限和以完成一定的工作为期限。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以上~当事人双方同意延续劳动合同的~如果劳动者提出订立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劳动合同当事人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商业秘密的有关事项。商业秘密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用人单位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用人单位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三、劳动合同订立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一,平等原则,二,自愿原则,三,协商一致原则,四,合法原则包括:,1,劳动合同的主体必须具备合法的资格,,2,劳动合同的内容必须合法,,3,劳动合同的订立程序和形式必须合法。 四、根据《劳动法》第18 条的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劳动合同和采取欺诈、威胁等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无效。劳动合同的无效~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确认。 五、根据提出劳动合同解除的主体不同~劳动合同的解除分为以下三类: ,一,双方协商解除。《劳动合同劳动法》第24 条规定:‚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劳动合同可以解除。?用人单位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经济补偿。 24 ,二,用人单位一方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一方解除劳动合同可以分为三种情况:一是用人单位根据劳动者的表现解除劳动合同。根据《劳动法》第25 条的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l,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2) 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3)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4)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二是用人单位根据劳动者的客观状态解除劳动合同。根据《劳动法》第26 条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是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1)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2) 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3)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协商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的。三是用人单位因确需裁员解除劳动合同。根据《劳动法》第27 条的规定~用人单位濒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或者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确需裁减人员的~应当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后~可以裁减人员。用人单位依据本条规定裁减人员~在六个月内录用人员的~应当优先录用被裁减的人员。用人单位根据劳动者的客观状态解除劳动合同和因确需裁员解除劳动合同~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经济补偿。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据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二十七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1)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2)患病或者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3)女职工在孕期、产假、哺乳期内的,(4)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三,根据《劳动法》第31 条的规定~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二是劳动者在特殊情况下解除劳动合同。根据《劳动法》第32 条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l) 在试用期内的,(2)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3)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的。 六、依法签订的集体合同对企业和企业全体职工具有 约束力。职工个人与企业订立的劳动合同中劳动条件和劳动报酬等标准不得低于集体合同的规定。集体合同中劳动条件和劳动报酬的规定不得违背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企业与职工签订的劳动合同在此方面不得低于集体合同的规定。集体合同不能代替劳动合同~劳动者个人与企业建立劳动关系~必须另订劳动合同。但集体合同在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减少劳动纠纷发生~协调、稳定劳动关系~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一、,一,工作时间根据《劳动法》第36 条的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根据1995 年5 月1 日实行的《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职工每日工作八小时~每周工作四十小时。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 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延长工作时间不受上述限制的情况有:(1)发生自然灾害、事故或者因其他原因~威胁劳动者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需要紧急处理的,(2)生产设备、交通运输线路、公共设施发生故障~影响生产和公众利益~必须及时抢修的,(3)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二,根据《劳动法》及有关行政法规~劳动者依法享有的休息休假时间主要有以下几种: 1.公休日根据1995 年5 月1 日实行的《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实行统一的工作时间~星期六和星期日为周休息日。企业和不能实行前款规定的统一工作时间的事业单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安排周休息日。2.节假日包括元旦、春节、国际劳动节、国庆节以及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休假节日。3.年休假即劳动者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4(探亲假。5(女职工保护休假。 二、《劳动法》对于工资分配确立了两个原则:一是按劳分配原则二是同工同酬原则 ,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最低工资包括基本工资和奖金、津贴、补贴~但不包括加班加点工资、特殊劳动条件下的津贴~国家规定的社会保险和福利待遇排除在外。 确定和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应当综合参考的因素有:(1)劳动者本人及平均赡养人口的最低生活费用,(2) 社 25 会平均工资水平,(3) 劳动生产率,(4) 就业状况:(5) 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三,工资的支付 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 四、,一,女职工劳动保护的主要内容1(禁止安排女职工从事矿山井下、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其他禁忌从事的劳动。2(不得安排女职工在经期从事高处、低温、冷水作业和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3(不得安排女职工在怀孕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孕期禁忌从事的活动。对怀孕七个月以上的女职工~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4(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九十天的产假。5(不得安排女职工在哺乳未满一周岁的婴儿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哺乳期禁忌从事的其他劳动~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 ,二,未成年工是指年满十六周岁未满十八周岁的劳动者。根据《劳动法》第64, 65 条的规定~对未成年工劳动保护的主要内容是:1(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从事矿山井下、有毒有害、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其他禁忌从事的劳动。2.用人单位应当对未成年工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六、,一,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挪用社会保险基金。 根据《劳动法》第73 条规定~劳动者在下列情形下~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l) 退休,(2)患病、负伤,(3)因工伤残或者患职业病:(4) 失业:(5) 生育。劳动者死亡~其遗属依法享受遗属津贴。劳动者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条件和标准由法律、法规规定。劳动者享受的社会保险金必须按时足额支付。我国的社会保险项目主要有:养老保险、疾病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等。另外~国家鼓励用人单位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为劳动者建立补充保险。国家提倡劳动者个人进行储蓄性保险。 一、根据《劳动法》第77 条的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也可以协商解决。调解原则适用于仲裁和诉讼程序。 对劳动争议依法进行调解的机构是用人单位的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根据《劳动法》第80 条的规定~在用人单位内~可以设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由职工代表、用人单位代表和工会代表组成。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主任由工会代表担任。 对劳动争议依法进行仲裁的机构是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由劳动行政部门代表、同级工会代表、用人单位方面的代表组成。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主任由劳动行政部门代表担任。 因劳动争议提起诉讼~该诉讼案件的审判机关是人民法院。 二、《劳动法》第78 条规定:‚解决劳动争议~应当根据合法、公正、及时处理的原则 三、劳动争议处理的程序 协商方式解决争议。但协商不是解决劳动争议的必经程序。 不愿协商或协商不成的~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调解。但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调解也不是解决劳动争议的必经程序。《劳动法》第79 条规定:‚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调解不成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未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处理的案件~人民法院不子受理。上述体制确立了仲裁前臵?的原则。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必经程序。劳动争议发生后~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口起六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仲裁裁决一般应在收到仲裁申请的六十日内作出。对仲裁裁决无异议的~当事人必须履行。劳动争议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一方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起诉又不履行仲裁裁决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因签订集体合同发生争议~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成的~当地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可以组织有关各方协调处理。 因履行集体合同发生争议~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成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6 一、劳动行政部门的监督检查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依法对用人单位遵守劳动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违反劳动法律、法规的行为有权制止~并责令改正。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监督检查人员执行公务~有权进入用人单位了解执行劳动法律、法规的情况~查阅必要的资料~并对劳动场所进行检查。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监督检查人员执行公务~必须出示证件~秉公执法并遵守有关规定。 第二部分公民道德建设 第一章公民道德建设概述 道德是社会关系的反映~是由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决定的。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中共中央于2001年9 月20 日印发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将对新形势下的道德建设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一、公民道德建设是实施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的具体举措 党的十六大通过的新党章~把‚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写进了总纲。二、公民道德建设是纠正道德失范的必由之路 第一~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深入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呈现出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公民道德建设迈出了新的步伐。第二~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用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人民~大力推进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第三~我们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全国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全国人民的精神生活日益丰富~向世界展现了中华民族新的精神风貌。第四~我们坚持发扬全国各民族的优秀文化~积极吸收各国文明的先进成果~推动了社会主义文化日益繁荣。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体现时代要求的新的道德观念相融合~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发展的主流。第五~我们高度重视对下一代的教育培养~努力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 但是~我们在道德建设上仍然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新的问题。在开放条件下~对外交往日益增多~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实行‚和平演变?战略和‚西化?、‚分化?策略~ 当前~我国的道德领域确实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第一~一些人唯利是图的思想恶性膨胀~以追逐个人的私利为唯一目的。经济活动中不讲信用、假冒伪劣、欺骗欺诈、见利忘义、损公肥私、损人利己的现象~不断蔓延~屡禁不止~以致成为社会公害~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严重阻碍。甚至连一向被视为净上的科学界、教育界~也开始出现弄虚作假行为。其次~一些人把市场经济等价交换的原则~渗透到政治生活中来~一些党政干部以权谋私、贪污受贿、腐化堕落等腐败现象严重存在。第三~愚昧落后、封建迷信、歪理邪说危害严重~黄毒赌等社会丑恶现象沉渣泛起。其结果败坏了人们的道德~腐蚀了人们的灵魂~扰乱了社会秩序~影响了国家的稳定。第四~在一些领域中~出现了道德失范现象~是非、善恶、美丑、荣辱界限混淆~一些人的荣辱观念颠倒和错位。第五~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既面临新的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面临一系列新课题。中国社会当前存在的道德问题~己成为提高国民生活质量、改善生存环境以及对外交往的障碍。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与国际社会交往日益频繁的历史背景下~解决这些问题更为必要。 三、公民道德建设是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 一方面要求人们树立起一系列的道德观念、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去规范市场行为~引导市场主体去做应做的事情~通过自律内在地支撑着市场运行的秩序。另方面他律又是自律的补充和强化。市场经济的道德规范不可能自然成为市场主体自觉遵循的行为准则~特别是在道德力量不能解决问题的场合~还要建立相应的法律和制度~通过法制手段规范市场行为。现代市场纤济既离不开法律规范~又离不开道德规范。 四、公民道德建设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高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基础工程 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8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即‚七一讲话?,中~江泽民同志指出~‚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五、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是一项长期任务 第一~公民道德建设的长期性取决于道德养成的长期性。第二~公民道德建设的长期性取决于社会转型的艰巨性。第三~道德建设的长期性还可以从当代世界普遍的道德危机中得到证明。 一、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江 27 泽民同志‚一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重在建设、以人为本~在全民族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努力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二、公民道德建设的方针原则的‚六个坚持?1(坚持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2.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道德是有继承性的~又是有发展性的。 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忍不拔、敢于胜利?的伟大抗洪精神3(坚持尊重个人合法权益与承担社会责任相统一4.坚手梦注重效率与维护公平相协调5(坚持把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6(坚持道德教育与社会管理相配合 第三节公民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是:从我国历史和现实的国情出发~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 一、为人民服务是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 二、集体主义是公民道德建设的原则 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是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 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是公民道德建设的着力点 第二章社会主义公民道德规范 第一节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第二节社会公德的基本行为准则是: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第三节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是: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第四节家庭美德规范主要包括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等。 第三章社会主义荣辱观 一、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二、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 三、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 四、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五、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 六、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七、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 八、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第三部分四川省情 第一章四川社会简况 一、四川行政区划 四川现除省会成都是副省级城市外~还辖17 个地级市、3 个民族自治州。17 个地级市是:自贡、攀枝花、沪州、德阳、绵阳、广元、遂宁、内江、乐山、南充、宜宾、广安、达州、巴中、雅安、眉山、资阳。3 个民族自治州为:阿坝州、甘孜州、凉山州。全省共有181 个县,市、区,~列全国首位~其中有43 个市辖区、14 个县级市、120 个县~4 个自治县,木里藏族自治县、峨边彝族自治县、马边彝族自治县、北川羌族自治县,。 二、中国的人口大省 2005 年末~四川年末总人口8750 万人~仅次于河南和山东~列全国第3 位~占西部总人口的23.7,~列西部第1 位。 三、中国的民族大省 四川是多民族聚居的省区~居住着55 种民族。除汉族外~有彝、藏、羌、苗、回、蒙古、傈僳、满、纳西、土家、白、布依、傣、壮等14 个世居少数民族。四川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唯一的羌族聚居区~藏族聚居人口仅次于西藏。民族自治地区土地面积30.4 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62.7,。 五、大熊猫故乡 28 全国85%以上的大熊猫、全世界30,以上的野生大熊猫~生活在四川~因此四川素有‚熊猫故乡?之称。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作为世界自然遗产已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世界自然遗产包括卧龙、四姑娘山、夹金山脉~面积9 2 4 5 平方公里~涵盖成都、阿坝、雅安、甘孜4 个市州1 2 个县。世界最大的大熊猫保护机构是四川,卧龙,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世界最大的大熊猫人工繁育机构是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成都熊猫生态公园,。中国一共有32 个以保护大熊猫为主的自然保护区~其中有25 个在四川。大熊猫己被选定为北京奥运会吉祥物。大熊猫是全世界公众最喜欢的动物之一。 六、四川是我国拥有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和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最多的省区 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剑门天下雄~九寨天下奇~四川到处是绚丽的自然风光、迷人的自然美景。四川有3 处世界自然遗产~即九寨沟、黄龙和大熊猫栖息地,有1 处世界文化遗产~即都江堰—青城山,有1 处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即峨眉山一一乐山大佛。四川的黄龙、卧龙、九寨沟和稻城亚丁定为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单位。四川宜宾兴文地质公园纳入世界地质公园。九寨沟、黄龙是全世界仅有的同时拥有‚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两项国际桂冠的自然风景名胜区。 四川有国家最高级(4A 级,风景名胜区13 处:峨眉山风景名胜区、都江堰景区、青城山景区、乐山大佛景区、九寨沟风景名胜区、黄龙风景名胜区、广汉三星堆博物馆、宜宾蜀南竹海风景名胜区、沪定海螺沟冰川森林公园、自贡恐龙博物馆、雅安碧峰峡、大邑刘氏庄园、小金四姑娘山等。有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4 处:峨眉山—乐山风景名胜区、黄龙寺—九寨沟风景名胜区、青城山—都江堰风景名胜区、剑门蜀道风景名胜区、贡嘎山风景名胜 区、蜀南竹海风景名胜区、西岭雪山风景名胜区、四姑娘山风景名胜区、石海洞乡风景名胜区、邓海—螺髻山风景名胜区、白龙湖风景名胜区、光雾山—诺水河风景名胜区、天台山风景名胜区、龙门山风景名胜区等。 七、四川历史文化积淀丰厚 四川有62 个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多到、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包括以盆地三星堆遗址、金沙遗址为代表的古蜀文化景观~以武侯祠、剑门关为代表的三国文化景观~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青城山,道教文化,一都江堰,水利工程,、峨眉山一乐山大佛,佛教文化,景观。 秦汉时期~巴蜀文化得到空前发展。最突出的标志是~汉景帝时蜀郡守文翁在成都创办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官办学校‚蜀郡郡学?~又称‚文翁石室?。文翁兴学是巴蜀地区教育与文化事业的壮举。四川著名学者郭沫若、王光祈、李一氓、李劫人、蒙文通、魏时珍等都出自于该校。两千多年同一地址办学不断~这是全世界仅见的一例。 四川有中国历史文化名城7 座:成都市、沪州市、自贡市、宜宾市、乐山市、都江堰市、阆中市。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8 处~是全国文化遗产遗址最多的省份之一。 2005 年8 月~国家文物局正式公布采用2001 年出土于四川成都金沙遗址的‚太阳神鸟?金饰图案作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 全省有艺术表演团体84 个~公共图书馆140 个~文化馆201 个~博物馆56 个~无线广播电台20 座~电视台22 座~广播和电视的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5.4 和96.7。全省有档案馆241 个~其中专门档案馆20 个。 八、四川科技教育优势明显 四川是继北京、上海之后~中国又一个重要的科研基地。有举世闻名的西昌卫星发射基地~有中国最大的受控热核聚变装臵一中国环流器一号~有中国西部的‚硅谷?——绵阳科学电子城。有各级各类科研开发机构数百家~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00 多万人~全省有两院院士57 名~列全国第4 位~西部第1 位。 有普通高等学校72 所~列西部第1 位~其中5 所列入全国‚211 工程?: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9%以上~居西部前列。中等专业学校111 所、普通中学4995 所、小学1.9 万所。基础教育全面加强~到2005 年底~四川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人口覆盖率达到97.7%, 159 个县 ,市、区,完成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任务~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4%. 九、四川人才荟萃~英才辈出 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出生于四川省广安市~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仪陇人,、陈毅,乐至人,、罗瑞卿,南充人,~共和国的开国上将张爱萍,达县人,、陈伯钧,达县人,等都出在四川省。 29 ‚戊戌变法六君子?中的刘光第,富顺人,、杨锐,绵竹人,~被孙中山追赠为大将军的辛亥革命志士喻培伦,内江人,~抗日民族英雄赵一曼,宜宾人,~为人民服务的忠诚战士张思德,仪陇人,~巾帼英雄丁佑君,乐山市人,~志愿军英雄黄继光,中江人,、邱少云,铜梁人,~当代的少年英雄赖宁,石棉人,等等彪炳史册的古今英雄~为四川写下了不朽篇章。 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语言文字学家和教育家、新中国教育事业的开拓者吴玉章,荣县人,~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民主革命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建国初期国家领导人之一张澜,西充人,~著名的平民教育家、被国际学术界并列为‚世界上为社会贡献最大、影响最广的十大名人?之一的晏阳初,巴中人,~显示了四川人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 四川历代文人学者如西汉辞赋家司马相如,成都人~一说蓬安人,~我国最早的历算学家、西汉著名天文学家落下闳,阆中人,~西汉辞赋家、文学家、哲学家、语言学家杨雄,郫县人,~西晋著名史学家、《三国志》作者陈寿,南充人,~唐代诗歌革新的先驱陈子昂,射洪人,~唐代诗仙李白,江油人,~唐代女诗人薛涛,成都人,~宋代大文豪苏东坡,眉山人~与其父苏洵、弟苏辙和称‚三苏?,~明代文学家杨慎,新都人,~清代文学家、戏曲理论家、‚蜀中才子?李调元,罗江人,等等~如灿烂的群星~辉耀着蜀中大地。 四川当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和戏剧家、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和古文字学家郭沫若,乐山人,~一代文学巨匠巴金,成都人,~国画大师张大千,内江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翻译家李劫人,成都人,~更是蜚声国内外。 唐宋时期~很多外省籍的文人纷纷入蜀~在这里留下了丰硕的创作成果。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杜甫、黄庭坚和陆游等~他们在第二故乡四川留下的踪迹,如成都杜甫草堂,~甚至成为他们留在中华大地上的主要纪念地。 第二章四川地理历史概况 一、四川的地理位臵 四川简称‚川’~或‚蜀?位于中国西南部~长江上游~介于东经97 度21 分~108 度31 分和北纬26 度03分~34 度19 分之间~北连青海、甘肃、陕西~东邻重庆~南接云南、贵州、西衔西藏。东西长1075 公里~南北宽921 公里~东、西边境时差达51 分钟。现辖18 个地级市、3 个民族自治州,全省共有181 个县,市、区,~列全国首位~其中有43 个市辖区、14 个县级市、120 个县~4 个自治县。辖区面积48.5 万平方公里~是中国第5大省。 二、四川的地形地貌 四川地跨青藏高原、云贵高原、横断山脉、秦巴山地、四川盆地等几大地貌单元。复杂的地形和地貌~大致沿东经130 度子午线分为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东边是著名的四川盆地~地势低陷~海拔高度一般在300 或400米间~丘陵低山散布其间~物产丰富,西部为高原、山地~海拔多在4000 米以上~雪峰、冰川、高原、沼泽、草原……~多种多样的地势~在这里应有尽有。四川地理的概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呈现出‚西高东低?、‚四周高~中间低?的地势大观。平原、丘陵、山地和高原4 种地貌类型齐全的地势地貌条件~造就了四川类型各异的自然环境和独特风光。四川盆地以浅丘和平原为主~是我国四大盆地之一。 四川最高点是西部横断山脉的主峰贡嘎山~海拔7556 米。最低点在南边沪州市合江县的长江之滨~海拔约220 米。 三、四川的气候 四川位于亚热带范围内~气候复杂多样。东部盆地属亚热带湿润气候。西部高原从南部山地到北部高原~由亚热带演变到亚寒带~垂直方向上有亚热带到永冻带的各种气候类型。四川气候温和、湿润~年平均气温16'C 以上~年平均降水量1000‐1400 毫米。 东部盆地全年日照900‐1600 小时~是全国日照最少的地区。西部高原则属全国光能丰富区之列。 四、四川的土地 平原、丘陵主要为水稻土、冲积土、紫色土等~是全省农作物主要产区。高原、山地依海拔高度分别分布不同土壤~其中多数有利于不同作物的生长。四川大部分地方为紫色土~系侏罗纪、白垩纪紫色砂岩、泥岩风化而成。该土壤内富含钾、磷、钙、镁、铁、锰等元素~土质风化度低~土壤发育浅~肥力高。 四川湿地资源极其丰富~主要类型有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和沼泽化草甸湿地及库塘四大类。全省单个面积大于100 km2 的湿地共有516 个~全省现有湿地面积961680 公顷~约占全省国土面积的1.99,。 30 五、四川的植物资源 全省森林面积746 万公顷~是全国第二大林区—西南林区的主体部分~长有许多珍贵树种。有被称为‚活化石?的水杉、银杉、红杉等珍稀树种~其种类占了中国的1/5 以上。全省高等植物万余种~约占全国总数的1/3。其中维管植物9250 多种~居全国第二位~松杉植物种类居全国之首。全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占全国的30%.药用植物占75%。 六、四川的动物资源 仅脊椎动物就有1100 余种~占全国的40,~其中鸟类和兽类约占全国的一半。列入国家保护的珍稀动物有55 种~珍稀动物保护资源居全国第2 位。举世闻名的大熊猫~主要生息于四川境内4 个山系的36 个县和保护区内。 七、四川的水利资源 四川有河流1400 多条~蕴藏了充足的水资源和巨大的水能资源。省内河流年径流量约3000 亿立方米~居全国之冠。全省水能蕴藏量约1.5 亿千瓦~占全国的1/5~仅次于西藏~列全国第2 位。其中水能资源可开发量1.1亿千瓦~占全国的27%,居全国第一位。特别是金沙江、雅碧江、大渡河~约占全省水力资源的2/3~可建1 万千瓦以上的水电站的站址有200 多处~百万千瓦以上水电站的站址有20 多处。四川是中国西部水电开发和西电东送基地之一。已建成的二滩电站装机容量330 万千瓦~是中国20 世纪建成投产的最大水电站~也是目前亚洲最大的水电站。 四川的地下热水资源也非常丰富~全省已发现温泉,群,354 处~地下热水钻孔114 个。四川的地下热水及地热能开发利用有广阔的前景。 四川属于长江水系。四川共有大小河流1419 条~号称‚千水之省?。除西北的白河、黑河由南向北注入黄河外~主要河流金沙江、山民江、嘉陵江、沱江、涪江等~皆注入长江之中。长江横贯全省~宜宾以上称金沙江~宜宾至湖北宜昌河段又名川江或蜀江。 四川的天然湖泊虽有1000 余个~但水域面积多不大~一般都在1 平方公里以下。其中较大者有沪沽湖~位于四川盐源县与云南宁蒗县之间~面积72 平方公里~四川境内面积约27 平方公里。邓海位于西昌市东南5 公里~水域面积31 平方公里~是四川最大的湖泊。 八、四川的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已找到矿产约130 种~占全国总数70,~ 已探明有工业储量的矿种89 种。有28 种矿产储量居全国前3 位~其中钒、钛、锂、银、硫铁矿、天然气等11种矿产居全国第1 位,钒、钛居世界之冠,。四川是中国天然气尤其是气田气分布最集中的省份~石油天然气资 源形成了以气为主的局面。 攀西地区是中国乃至世界上罕见的聚宝盆~蕴藏着占全国13%的水能~13.3%的铁~69%的钒~93,的钦和82%的钻。 九、四川被誉为‚天府之国? 四川被称为‚天府之国?是由于它自身所处的独特地理位臵和优越的自然环境所决定的。历史上所说的‚天府之国?主要是指四川盆地~并不包括现今的川西高原和川西南山地。四川盆地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 特别是秦朝修建了都江堰水利工程之后~成都平原成了‚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土?~四川盆地周围都是崇山峻岭~交通闭塞~古称‚四塞之国?。 历史上最早称四川为‚天府?出自诸葛亮的《隆中对》:‚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汉代的益州包括今四川盆地和汉中盆地。晋代著名史学家常璩在所著《华阳国志》中称:‚蜀沃野千里~号称‘陆海’~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天府之国?在历代文人学者笔下逐渐成了四川盆地的代名词。 十、四川悠久的历史 1951 年在沱江西岸的资阳县,今资阳市,黄鳝溪~发现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人类头骨化石~其绝对年代距今1 万年一5 万年~并将其命名为‚资阳人?。居住于四川地区的原始先民~共同创造了四川地区的人类原始文明~并与黄河流域以及其他地区的原始文明交相辉映~构成中华文明起源的曙光。 31 四川是古代中国蜀人和巴人的发祥地。宝墩文化—三星堆文化—金沙遗址的发掘~证明了距今4500 年以来~在成都平原就已经产生、传承了蜀文化。尧舜时期中国分为九州~四川为梁州。在殷周时期~四川地区建立了两个国家:一个是在今川西地区~由古蜀族为中心建立的蜀国,另一个是在今川东地区,包括今重庆市,~由古代巴族为中心建立的巴国。所以~四川地区古称‚巴蜀?。蜀的祖先据说是生活在黄河中上游的古代羌族的一支~他们沿眠江流域南迁进入四川盆地~被称为 ‚氏族?~并在成都平原建立了自己的国家。传说中最早称王的是蚕丛和鱼凫~以后是柏灌,到了杜宇王朝~正是中国的西周时期,开明王朝则是中原的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316年~秦国趁蜀国和巴国发生战争之机~一举灭掉了蜀国和巴国~古蜀国历史就此结束。此后~又因历代帝王都将统治巴蜀的最高治所设在成都~而成都为古蜀都~‚蜀?也就成了四川地区的简称。三国时~刘备占据四川称帝~史称‚蜀汉?:五代时~王建和孟知祥先后占据四川称帝~史称‚前蜀?和‚后蜀?。至北宋真宗咸平四年,1001 年,~设益州路、积州路、利州路、夔州路~合称‚四川路?~‚四川’~由此得名。元代正式设四川行省~省治为成都。明代改称四川承宣布政使司。清代复设四川行省~沿用至今。 十一、光灿夺目的古蜀文明 三星堆文化就是其鼎盛时期的代表。在公元前227‐237 年间~蜀地水患尤重~战国时期~秦国的水利专家、蜀郡守,相当于后世的县官,李冰在原蜀地治理水利的基础之上~兴建了都江堰水利工程~将崛江一分为二~右方的外江流向南~作泄洪之用~内江则引入成都附近县~作灌溉与运输之用~广开稻田~沃野千里~‚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2000 多年前修建的水利工程都江堰~至今仍发挥着灌溉成都平原的巨大作用~这在世界水利工程史上是仅有的奇迹。色彩艳丽的蜀绣蜀锦~‚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川菜~形式活泼、曲调多样、语言诙谐、表演程式多样化、独具变脸、旋舞、喷火等特技的川剧~清幽闲适的茶文化等~都是古蜀文化的具体表现~有些还被视为中国文化的象征。羊子山、三星堆、金沙遗址、都江堰驰名中外,古代文人荟萃令我们自豪。 十二、四川近代几个重大历史事件 ,一,四川辛亥保路运动 ,二,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三,长征经过四川 ,四,抗日大后方( ,五,重庆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 第三章中国西部的经济大省 二、中国重要的粮油基地 四川的粮食产量历来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7%左右。2005 年~四川全年粮食总产量3409.2 万吨~列全国第3位~西部第1 位~占全国的6.6~西部的23.9,油料产量232.3 万吨~列全国第5 位~西部第1 位。 三、全国畜牧业生产大省 养猪业是四川农村经济的一大支柱~生猪数量位居全国首位~出栏数、猪肉产量及省际猪肉贸易量~均占全国10%左右。2005 年生猪出栏8764.3 万头~猪肉产量652.4 万吨~列全国第1 位~西部第1 位。猪牛羊肉产量739.7 万吨~列全国第2 位~西部第1 位。 四、经济作物和中药材之乡 四川经济作物油菜籽、甘蔗、茶叶、柑橘、蚕丝产量居全国前列,银耳、生漆、毛竹等产品享誉个国,林副产品油桐、生漆产量分居全国第一、二位,还盛产白蜡、棕片、竹类、木耳、黄花、花椒等。 四川又是‚中药材之乡?~中药材驰名中外~中药材产量占全国的1/100 大宗药材有贝母、虫草、天麻、黄连、川芎、麝香等40 种以上。 五、西部最大市场和物资集散中心 四川商业机构门类齐、网点分布广、覆盖面积大~是全国的商贸大省。2005 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81.4亿元~列全国第7 位~西部第1 位。国务院确定了把省会成都建成中国西南的商贸、科技、金融中心~交通、通讯枢纽~使成都的发展日益加快。新会展中心落成~城市地铁奠基开工~新增数条国际航线等~年年有新进展。 六、中国西部投资热土 32 以我国加入WTO 和西部大开发为标志~四川利用外资工作取得很大成绩~利用外资规模不断扩大~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 七、交通网络四通八达 2005 年末铁路通车2988 公里。县县通公路~公路通车里程己达11.5 万多公里,其中~高速公路超过1759 公里,。大小通航河流120 多条~通航里程1 万多公里。国际国内 空运航线145 条~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是我国西部地区的枢纽机场。 十一、深入推进‚三个转变? ‚三个转变~~是中共四川省委提出的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思想。‚三个转变?即:加快土地资源向土地资本转变~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加快民间资金向民营资本转变~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加快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大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三个转变~~的核心是资源的市场化配臵。‚三个转变?只是一种概括的提法~市场化配臵资源绝不仅仅局限于这三个方面。要进一步增强推进‚三个转变?的自觉性~在确立新思想新理念上下功夫~主要应着力于:要牢固树立市场意识,要深化对资源的认识,要准确把握资本的本质,要坚持科学的发展观。 十二、六大支柱产业、八大产业基地 四川确定以电子信息业、水电业、机械冶金业、医药化工业、饮料食品业、旅游业为支柱产业。 十三、发展五大经济区 成都经济区包括成都、德阳、绵阳、眉山、资阳5 市。 川南经济区包括自贡、宜宾、沪州、内江、乐山5 市。 川西北生态经济区包括甘孜、阿坝2 个州。 第四部分公文写作 第一章公文的种类和作用 一、党政机关主要公文类 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常用主要公文14 种~国家行政机关常用主要公文13 种。 ,一,领导指导性公文 命令,令,用于依照有关法律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嘉奖有关单位及人员。 法定的国家机关~才有权在规定的权限和范围内~依法发布命令。,党的各级机关通用公文无此文种。, 指示用于对下级机关布臵工作~提出开展工作的原则和要求。,国家行政机关常用主要公文无此文种。, 决定用于对重要事项或者重大行动做出安排及决策~奖惩有关单位及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 决议用于发布经会议讨论通过并要求贯彻执行的重要决策事项。,国家行政机关不用此文种。, 通知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平行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任免人员。 通报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者情况。 批复用于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 会议纪要用于记载和传达会议情况、主要精神和议定事项。 ,二,呈报性公文 议案用于各级人民政府,或者法定人数的人民代表,按照法律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人民代表天会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事项。,党的各级领导机关不用此文种。, 请示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 报告一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三,公布性公文 公告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 通告用于公布社会各有关方面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党的各级领导机关主要通用公文无以上两文种。, 公报用于公开发布重要决定或者重大事件。 ,四,商洽性公文 函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 33 ,五,兼容性公文 意见行政机关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方法。,党的机关使用意见就是下行文了。, 二、行政法规、规章和管理规章 条例用于对某一方面的行政工作作出比较全面、系统的规定的法规。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不得用条例,但党的中央组织制定规范党组织的工作、活动和党员行为的党规~用条例,~也不能用于管理规章。 规定用于对某一方面的行政工作和事务制订出带有约束性的措施和部分的规定。既可用于法规、规章~又可用于管理规章。 办法用于对某一项行政工作作出比较具体的、可操作性的规定。既可用于法规、规章~又可用于管理规章。 章程管理规章的一种~用以规定一个组织或团体的性质、宗旨、任务、组织机构、组织成员及其权利义务、活动规则等事项。 守则管理规章的一种~用于在一定范围内对有关人员作出行为准则、道德规范。 规则管理规章的一种~用于在一定范围内对某项工作或活动作出行为规范。 准则管理规章的一种~用于在一定范围内对组织的成员~或者限定的有关人员作出的行为规范。 细则规章、管理规章的一种~用于具体执行实施有关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而制定的一种解释性、操作性的规章。 规范管理规章的一种~用于对某项工作质量标准、质量要求作出的规定。 规程管理规章的一种~用于对某项工作、某项活动的操作过程、实施办法作出的有序的规定。 制度管理规章的一种~用于对某项具体工作、具体事项制定出一些切实可行而又必须遵守和执行的纪律、规定。 公约管理规章的一种~某一组织、群体为了做好某一工作~正常开展某项活动或维护正常的工作、生产、学习、生活秩序~经过商量确定的、必须共同遵守的行为规则。 三、会议文书 开幕词与闭幕词有关领导人在庄重、严肃的大型会议开幕时和闭幕时的短篇讲话稿。 会议工作报告主要领导人在代表会议、工作会议上代表领导机构所作的~说明成绩和经验、问题和教训~介绍形势与工作情况~提出任务与措施的全面性报告。 专题讲话有关领导人在会议上围绕形势与任务~就某方面工作、某一专门问题所作的指导性讲话。 提案与会代表按规定向某些重要会议提出并提请大会讨论或处理的书面意见和建议。多用于各级政协会议。 会议记录当场记录会议基本情况、即会议组织情况、会上的报告、讲话、发言以及会上讨论的问题、议定的 事项等内容的书面材料。 四、计划、决策与反馈文书 可行性分析,研究,报告领导机关、部门、单位对某项工作作出重大决策前~对决策方案进行比较、分析等可行性论证~根据论证结果写出的报告。 计划机关、单位、团体预先对一定时期内的工作提出目标、要求、措施和安排的公文。通常说的安排、方案、设想、打算、要点、纲要、规划等~都属计划。 总结是对前一阶段的工作回顾、检查和分析研究~找出成绩与问题、经验与教训~用以指导今后工作的一种公文。 答复是各级政府办公厅,室,及有关部门~对人大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政协提案办理之后~将办理意见或处理结果直复提出建议、提案的有关人员和组织的公文。 五、公务信息文书 调查报告对客观事物调查研究后写成的反映调查结果的公文。 简报机关、单位、团体用来反映情况、传递信息、交流经验的一种公文。 信息快报及时反映公务活动运转情况和社情民情~供领导和有关部门决策和指挥工作参考的一种短篇公文。 信访摘报信访部门对群众来信来访内容摘要整理而成的报告。 信访分析报告信访部门对一段时间内群众来信来访反映的问题~作出综合分析研究而写出的分析报告。 34 六、日常事务文书 这是党政机关、单位、团体在处理机关日常具体事务时所使用的、格式很固定的公文。它的种类较多~可分为如下类型。 ,一,公务书信 介绍信用于证实单位有关工作人员的身份~介绍其工作使命~凭此与其他单位接洽工作的一种证明性函件。 证明信用于证明有关人员身份或有关事情真相的一种证明性函件。 公开信机关、单位、团体就某项重要工作或者某个重大问题~向一定范围的有关人员公开发布的书信。 倡议书机关、单位、团体或会议、或某一群体就人们所共同关心的事情~向社会或有关方面首先提出的带有号召性建议的一种专用书信。 慰问信机关、单位、团体或群体向有关方面、有关人员表示安慰和问候的一种专用书信。 感谢信机关、单位、团体或群体向有关方面、有关人员表示感谢的一种专用书信。 贺信向取得成绩或遇上喜事的有关方面、有关人员表示庆贺的一种专用书信。 邀请书,请柬,在举行某项活动、开展某项工作、召开某个重要会议时~向有关单位、有关人员发出邀请而使用的一种专用书信。 聘请书机关、单位、团体招聘、聘任某些专门人员所使用的一种专用书信。 ,二,告启文书 启事机关、单位、团体需要公开向大家说明某项事情或者希望公众协助办理某件事情而使用的文书。 海报机关、单位、团体向公众公布有关文艺、体育、科技、学术、展览等方面活动消息的文书。 声明国家、政府、政党、团体、机关或有关人员对重大事件和问题表明立场、态度、主张而发表的一种文书。 广告有关单位通过一定的舆论媒介~进行有关商品或劳务智力服务的公开宣传、传递市场信息的文书。也属经济文书的一种。 公示机关、单位、团体领导机构~需作出涉及某项决策、人事任免、组织处理或安排等等重要事项的决定~ 在事前征求一定范围公众意见的一种周知性公文。 ,三,条据 单位之间、单位与个人之间~在收、领、借钱财物品时所写的凭据。如收条、领条、借条、欠条等。 ,四,大事记 按时间顺序连续记载某个机关、单位在一定时期的重要工作、重大事件、重要活动的书面材料。 ,五,丧事礼仪文书 讣告机关、单位、团体把某人不幸去世的消息告知亲属好友和有关方面的一种文书。 唁函,电,机关、单位、团体向死者家属或死者所在单位发出的、向死者表示哀悼、向其家属或所在单位表示慰问的专用书信,电报,。 悼词领导人代表机关、单位、团体在追悼会上对死者表示悼念与哀思的致词。 值得注意的是~日常事务文书的不少文种,如启事、条据、讣告等等,~具有兼容性的特点~它们用于私人时则不属公文而是私人文书了。 一、文种的涵义 在公文写作和处理中~把性质和用途相同的公文归并为同一种~对每一种公文规定了固定的名称~这就是文 种的名称~即公文种类~简称文种。文种是公文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所有公文都必须在标题中标明文种。 二、正确标明文种的作用 1(在公文中正确标明文种~有利于维护公文的严肃性、规范性。 2.为公文的撰写提供方便。《条例》和《办法》都对每一类公文文种的适用范围作出了明确规定,有关法规、规章也对有些公文例如法规、规章、经济合同、法律文书、外交文书等等文种的用途作了明确规定,还有一些文种例如总结、调查报告、启事等等~它们的用途则是人们在长期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约定俗成的。而每一种公文的写法~也经过长期实践形成共识逐步规范~有些文种的写法例如事故调查报告等等~还由主管部门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写作公文时~正确选择、标示文种~就能了解该文种写作的基本要求和基本 35 规范~有利于提高写作效率和质量。 3.为公文处理提供方便。根据有关规定和惯例~不同的文种有不同的处理方式。收发文机关处理公文的有关部门和有关人员~根据文种名称就可作出相应的处理。例如请示属办件~要及时交有关领导和有关部门审批、办理。而报告属阅件~一般就无须答复~只需交有关人员传阅。 撰写公文时~务必正确选用文种。不用、错用或生造文种~都会损害公文的效用。 三、选择文种的依据 1(选择文种要依据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以及党和国家有关领导机关关于公文处理的有关规定~选择恰当的、规范的文种。绝不能违反有关法规、规定和标准~随意另选文种。 2.要看作者与主要受文者,即主送机关单位,的工作关系。只有当作者是主要受文者的所属上级机关单位时~才能选用具有规定性、领导指导性、公布性的下行文种。当作者是主要受文者的所属下级机关单位时~才能选取呈报性的上行文种。当作者与主要受文者是同级或不相隶属关系时则只能选用商洽性的平行文种。 3.要看作者权限。有一些文种对使用者的权限有明确规定~如作者不具备规定的法定权限~则不能使用这些文种。如命令、决议、议案、公告等等文种的使用。 4.要看行文目的、行文要求的需要。每一种文种都有特定的适用范围~只在实现某一行文目的和要求方面有效。因此~应选取最有利于表达和实现具体行文目的、行文要求的文种。 四、正确区分一些易混淆的文种 公文中有的文种之间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处~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使用时容易混淆。能否正确选用文种~直接关系到公文质量的高低、表达效果的好坏和公文处理的方便与否。强调公文文种规范~尤其要注意正确区分一些容易混淆的文种。 ,一,决定与决议 他们都是带有制约~规范、指挥或指导作用的指挥性公文~在性质、写法上都有许多相似之处。 从写法上看~他们一般都不在正文前写主送机关~而可在文尾抄送栏标明‚主送?或者‚分送?单位。正文都由行文依据、行文事项和结语三部分构成,都可视内容多少写为篇段合一式、多段式、总分条文式和分部式结构。但是他们又有以下显著区别。 1(成文过程不同。决定可经会议议论通过~也可由领导机关或机关单位领导审定签发。而决议成文程序严格~须经全体会议或代表大会例如党代会、人代会、职代会、会员代表大会讨论通过方才生效。 2.发文机关,组织,不同。各级领导机关及机关、单位领导机构都可以制发决定,而决议只能由圣手关会议发布~不能以机关、单位的名义制发决议。正因为如此~决议己不再列为国家行政机关常用公文。 3.涉及内容不同。决定内容多为对某一领域、某一方面的重要事项、重大行动做出安排。因此它可分为部署指挥重要工作的决定,简称部署性决定,、处理具体事项的决定,事项决定,和表彰处分决定。决议内容多是某系统、某单位、某组织带全局性、原则性的重要决策事项。它可分为部署指挥性决议、批准性决议和专门问题决议。 4.作用不同。决定都带指令性。起领导、指导作用。决议则有多种作用:有的带指令性~如 《四川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依靠科技振兴农业的决议》,有的带说理性~对有关人和事做出评价~如《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千历史问题的决议》,有的带号召性~如《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有的带批准性~如党代会、人代会对各种工作报告所作的决议。 5.写作格式上签注和落款不同。决议都在标题下加括号签注通过决议的会议名称和通过日期~正文后就不另标落款了。凡会议通过的决定~也同决议一样签注,由领导人签发的决定~则在正文后写明发文机关和成文日期。 ,二,公告与通告 公告和通告都是周知性公文~内容都不涉密~都要公开发布~登报、张贴、通过电视播出或广播~其写法也相似。但他们也有明显区别。 1.内容适用范围不同这是两个文种最主要的区别。公告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公布某些法定专门事项~通告用于向一定范围公布应当遵守或周知的事项。 2.制发单位不同公告由较高级别的国家机关、人大机关和有关法律、法规指定机关制发。规定胜通告多由政府机关或者机关单位领导机构发布~周知性通告任何行政机关、团体、单位均可发布。但党的机关正式 36 常用公文一般不用这两个文种。 3.发送对象不同公告向国内外有关方面、法定有关方面发布。通告向一定范围内的机关单位和有关人员发布。 4.作用不同公告强调法定权威性~其周知事项常有较强的法律效力或行政效力。除法定机关或者较高级别行政机关外~基层行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不用公告行文。规定性通告有一定的规定性~涉及的事项往往要求一定范围的机关、单位、群众遵守或办理~对其有一定的约束力。而周知性通告只具有告知性、知晓性作用。 特别要注意不滥用公告。 ,三,请示与报告 它们都是上行文~常常被混淆使用~但实际上是有明显区别的两类文种。 1.行文目的、作用不同。请示旨在请求上级批准、指示~需要上级批复~重在呈请。报告重在向上级汇报工作、反映情况~一般不需上级答复~重在呈报。 2.呈报时间不同。请示要事前行文~报告一般在事后或者工作进行过程中行文。 3.主送机关不同。请示一般只写一个主送机关~而且一般必须逐级上报。报告有时可有多个主送机关~如情况紧急需要上几级领导机关尽快知道的灾情、疫情等等。 4.受文机关处理方式不同。请示均属办件~收文机关必须及时处理~明确作答~限期批复。报告均属阅件~收文机关对其不作答复。 5.涉及内容不同。请示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批准、指示~凡是下级机关、单位无权解决、无力解决以及按规定应经上级机关批准认定的问题~均可写为请示。而报告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询问。 6.写作侧重点不同。它们虽然都要陈述、汇报情况~但报告的重点就在汇报工作情况~报告中不能夹带请示事项。而请示中陈述情况只是作为请示原因~即使反映情况所占篇幅再大~其重点仍在请示事项。 正因为有上述区别~绝不能把向上级请求批准、指示的请示写成报告~也不能写为请示报告。 ,四,请示与函,请求批准函, 这里的函专指用于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的函。请示和请求批准函都可用于请求批准~但使用时有严格的区别。 1.类型不同。请示是上行文~函是平行文。 2.主送机关不同。请示是向有领导、指导关系的上级机关行文,而函是向同一系统平行的和不相隶属的业务主管机关行文。 3(内容范围不同。请示既可用于请求批准~又可用于请求指示。函主要用于请求批准涉及业务主管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项。 4.受文机关复文方式不同。请示的受文机关以批复表明是否批准或作出指示。函的受文机关只能用函,审批函,表明是否批准或作出答复。 ,五,批复与函,审批函, 这里的函专指用于有关主管部门发出的审批函。批复和审批函都可用于审批有关事项~但使用时有严格的区别。 1(类型不同。批复是下行文~函是平行文。 2.主送机关不同。批复是向有领导、指导关系的下级机关、单位行文,而函是向同一系统平行的和不相隶属的机关、单位行文。 3(内容范围不同。批复既可用于作出批准~又可用于作出指示。函主要用于审批涉及业务主管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项。 ,六,规划与计划 规划、计划都属计划类文种~但在使用上有区别。 规划是时间较长、范围较广、内容比较概括的长远计划~常常是对工作方向、目标提出提纲式、原则性的计划。 计划则可用于各种情况、各种场合。但从时间角度来区分~年度内常用计划,从机关单位的层级来区分~ 37 基层单位常用计划。其内容更为具体~通常包括目标任务,做什么,、工作措施,怎么做,、步骤时间,什么时候谁做,、督促检查,检查计划执行情况,。 ,七,法规、规章与管理规章,规章制度,的区别 尽管法规、规章与管理规章,规章制度,在写作上有一些共同特点~但它们毕竟是外部结构相似而性质极不 相同的两类公文。它们的主要区别如下。 1(效用不同。法规是法律文书~具有法律效力~违反法规就是违法行为,规章也具有法律效力。而管理规章是行政文书~具有行政效力、组织效力或纪律效力~违反管理规章,规章制度,就是违政违纪行为。 2.作者的限定范围不同。法规不是任何机关、团体、单位都可制发的~它的作者有严格的限定。按照有关规定~行政法规中的部门法规由国务院制定,地方性法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较大的市,专指省、自治区政府所在市、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一般为计划单列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可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行政规章的作者也有限定性~国务院各部、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可以制定部门规章,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可以制定地方政府规章。而管理规章的作者范围十分宽泛。所有的机关、单位、团体都可以制定。 3.制发程序不同。法规有法定的严格的立法程序。行政法规须经国务院有关部门报请立项、国务院组织起草、国务院法制机构进行审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或者由国务院总理审批~然后由国务院总理签署国务院令公布。 地方性法规制定程序的预案提出、审议和表决程序~要按《组织法》、 《立法法》及相关规定执行,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和颁布地方法规~须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备案,较大的市制定地方法规、民族自治地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都须报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施行~并由省、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备案。 行政规章应按《组织法》、《立法法》《规章制定程序条例》、《法规规章备案条例》等有关规定~经立项、起草、审查后决定并公布、上报备案。其中部门规章应当经部务会议或者委员会会议决定~地方政府规章应当经政府常务会议或者全体会议决定。 管理规章只须经相应的党政机关、单位、团体领导审批~或者经有关会议通过即可发布施行。 4.文种不同。法规规定用条例、规定、办法等文种~其中条例只能作法规,党内文件中的条例例外,。行政规章一般用规定、办法。而可作管理规章的文种比较多~如规定、办法、章程、守则、规则、准则、细则、规程、制度、公约等。 正因为法规、规章与管理规章文书有这些不同~因此不能把他们混为一谈笼统地称为法规性文件。 公文中不同类型文书的作用各有侧重。但总的来说~作为实施领导和管理的重要工具~公文具有下列重要的作用。 一、明法传令~指挥工作 二、联系公务~沟通信息 三、宣传教育~引导舆论 四、记录记载~以为凭据 第二章 公文格式规范 公文的文面格式~指公文正式文本的印制规格样式。它有极强的程式性、规范性~这既有利于公文的处理~也有利于公文的写作。为提高公文写作和处理的质量和效率~必须注重公文文面格式的规范化。 一、公文文面格式的类型 1.公文式文面格式即公文格式。这也是公文中使用最多的文面格式。机关、单位、团体往来的正式公文~通常采用了公文格式这种文面格式。这种文面格式由《条例》和《办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行政机关公文格式》作出了统一规定~显得正规、庄重、严肃、规范。 2.专业规范文本式文面格式这是指行政职能机关和管理部门~在职能管理工作中所制发的一些专用公文规 38 范文本形式。在不同的领域、部门、行业、专业~各类规范文本的文面格式都有所不同~如司法文书与税务文书、专利文书、商标文书~其规范文本格式迥异。但在同一专业、行业、领域中的规范文本~其文面格式则是一样的~如经济合同规范文本~在全国各地都通用。这类文面格式规范、简明~填写、处理和使用都比较方便。 规范文本将有关内容分项列出~设计好项目名称和应填写的内容~编制成表格文书。各项目之后留下足够空白~让使用单位和个人按规定填写。填写好经审查无误后~要按规定分别盖上单位公章。法人代表,法定代表人,、代理人或经办人、或者承担相应权利义务的自然人,个人,也要签名盖章。有时~有关各方,如必需的中介方、担保方、委托方、主管方,也要盖章联署。有的还要经有关方面公证、签证并签字盖章。有些需经职能主管部门批准方能生效的规范文本~甚至连文书处理过程中的有关程序如审查、批准意见和审批签字盖章都一并在同一文 本上反映出来。这种经有关各方都签字盖章后制作的一式若干份规范文本~具有同等法定效力~受到法律保护~是特殊的正本形式。而虽已填上相关内容~却并未经有关各方签字盖章的规范文本~则不具备法定效力~一律视为草稿。 3.一般文章文面形式有些公文如工作研究、会议讲话稿、调查报告、总结、经济活动分析等等~也常采用一般文章的文面形式单独印发。这种文面形式灵活、简便~但却不够规范。这也就是通常说的‚白头文件?文面形式。 二、规范的公文文面格式的作用 1(保证公文的完整、正确、庄重~‘是公文权威性、有效性的具体表现形式。如公文的红色版头~可区别于其他应用文~形式上更显庄重、严肃,加盖发文机关印章~是公文生效的重要标志。 2.可以为公文的撰写、处理与运用提供方便~也为公文的立卷归档提供方便~有利于提高办文效率~进而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3.可以为办公自动化奠定基础。公文格式的规范化、标准化~是采用计算机技术和其他先进设备来处理公文的前提和要求。没有公文格式的规范化~是难于实现公文处理的现代化的。 三、公文文面格式的特点 公文文面格式具有规范性和确定性的特点。按照《条例》、《办法》和《公文格式》国家标准的规定~公文的组成部分是确定的~不能随意更换增删,公文的文面格式是有统一规定的~各级机关、单位、团体都必须按确定的、规范的格式撰制、印发公文。只有一这样~才一有利于提高公文处理和公文写作的质量和效率。 第二节公文格式 公文格式内容包括:公文组成部分,要素,的排列顺序和标识规则、纸张规格尺寸、印刷要求等。,现行公文通用格式见下页图示。, 一、公文各组成部分,要素,及其标识规则 ,一,眉首,文头部分, 包括公文份数序号、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识、发文字号、签发人等要素,组成部分,。 位于公文首页上端。这部分用一条与版心等宽的通栏红一色细实横线与主体部分隔开~以使文面美观、醒目。党的机关的文件~其间隔横线正中常有一颗实体五角红星。 1(份数序号《条例》作‚份号?。党的机关的秘密文件、行政机关的机密和绝密文件均应标明份数序号。份数序号一般用两位阿拉伯数码~臵于版心左上角顶格第一行。 2.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秘密等级即‚密级?~公文的涉密程度标志。分别用‚绝密?、‚机密?、‚秘密?表示。公文标识密级~其作用是表明文件涉及国家秘密的程度与保密要求~唤起受文者警觉~提示其分别采取不同的措施~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公文如需标识密级~顶格标识在版心,文头,左上角,《公文格式》规定标识在右L 角~而右上角要用于盖收文章和立卷时写页码号~因此不便再标识密级等,份号之下一行位臵~两字之间空1 字。如需同时标识保密期限的~在密级之后标识‚??号~然后标识保密期限。 3.紧急程度《条例》中作‚缓急时限?~表明对公文送达和办理的时间要求的标志。分别用 ‚特急?、‚急件?表示,党的机关公文用‚特急?、‚加急?表示。其作用是维护公文时效~避免延误。若是紧急电报~ 39 则标明‚特提?、‚特急?、‚加急?或‚平急?。紧急程度标注在版心,文头,左上角密级下面一行~单独使用则标注在版心,文头,左上角第一行位臵。 4.发文机关标识俗称‚公文名称?~即《条例》所指版头。一般由发文机关,单位,全称或规范简称加‚文件?组成,俗称大版头,~居中排一行。确有必要~也可在发文机关,单位,名称后面加一个圆括号,,~括号内标标注发文的文种,俗称中版头,,或者只列发文机关,单位,名称,俗称小版头,。 政府机关公文发文机关标识通常有两种形式:一是《XXX 人民政府文件》~俗称为‚文件版头?。二是《XXX人民政府》~俗称为‚函件版头?。企事业单位可比照使用。 联合行文并列儿个发文机关,单位,~但应将主办机关,单位,排列在前。党政联合行文~一般使用党委机关的公文名称。如联合行文机关,单位,过多~必须保证公文首页显示正文。 在民族自治地方~公文名称可并用自治民族文字和汉字~将自治民族文字排列在前。 政府机关的上行文~发文机关标识上边缘之上~要留出55 毫米的空白作‚领导批示域?~供上 级机关领导批示文件用。 5.发文字号发出文件的代号~由发文机关,单位,代字、年份、序号构成。其作用在于为检索和引用公文提供专指性较强的代号~为管理和统计公文提供依据。一件公文只有一个发文字号~几个机关,单位,联合发文~只标明主办机关,单位,发文字号。 机关,单位,代字,以下简称机关代字,要简洁~一般在两、三个字以内,专指性要强~在一个市、县范围内不能有重复的机关代字,不能将机关代字分列在年份两边。 年份,《条例》作‚发文年度?,用阿拉伯数字写全~如写为‚1999 ", " 2006 "之类。年份臵于六角括号“”中~不能再标示为方括号,,和圆括号,,。年份位于机关代字与序号之间。 序号,发文顺序号,每年从1 号开始~按先后顺序编到当年最后一份文件为止。序号不编虚位~不用‚0?占空位~,即1 不编为001,~序号前也不写‚第?~以显简明。 不同类型的行文~发文字号的位臵是不同的。平行文、下行文发文字号位于公文名称下面居中排一行。,上行文发文字号居左空1 字。发文字号之下4 毫米处印一条与版心等宽的红色反线,稍粗的线,。 ,发文字号只要不贴反线即可。,函件式公文的发文字号位于武文线下1 行版心右边缘顶格标识。 6.签发人指代表机关核准并签发公文的领导人。,上报党政领导机关的公文~要由本机关,单位,的主要负责人签发~并在公文上注明签发人。签发人位于发文字号同一行右侧~居右空1 字。如有多个签发人~主办单位签发人姓名臵于第1 行~其他签发人姓名从第2 行起在主办单位签发人姓名之下按发文机关顺序依次顺排~下移红色反线~应使发文字号与最后一个签发人姓名处在同一行并使红色反线与之的距离为4 毫米。 ,二,主体部分 排列在文头的横隔线之下下空2 行。包括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发文机关、印章、成文时间和附注。 1 标题公文式标题由发文机关、事由和文种三部分构成。标题应力求简明、扼要、醒目。为了阅文和管理的方便~公文标题一般要求完整~不能省略发文机关和事由~这样使标题更庄重~也便于一下级引用。发文机关名称应写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 标题中除法规、规章和管理规章名称加书名号外~一般不用标点符号。,党的机关公文则要加书名号。, 标题位于公文首页横隔红线空两行之下~居中排一行或多行~与正文间隔一行。分行书写时要做到词意完整~排列匀称、美观~人名、地名、词或词组不能拆开分臵两行~以免产生歧义。多行书写时~可排列成上小下大的宝塔形、梯形、菱形或等长形。 2(主送机关,单位, 也称为主送对象、受文对象。要写明对所收公文负实际办理或答复责任的机关、单位或团体的全称、规范简称或统称。写明主要受文者的作用~是概括表明公文的空间效力范围~明确对文件办理、答复负法定责任的机关、单位、团体。因此~主送对象力求明确、具体地写出。 第一~上行文尤其是请示~一般只写一个主送机关,单位,~不得多头主送,受双重领导的机关单位向,,级请小~如需同时报送另一个上级机关,单位,~可使用抄送的方式。 第二~普发性的一「行文主送对象可使用泛称~如‚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之类。除特 40 殊情况外~一般不宜使用‚各有关单位?之类不明确的模糊称呼。 第三~除领导I 司志有专门交代者外~所有上报文件都应主送机关而不宜主送领导个人。 第四~主送机关位于标题之下、正文之前~从左至右顶格标识~回行时仍顶格。如主送对象稍多时~应按其性质、级别和有关规定或惯例依次排列~中间用顿号分隔~最后用冒号。 第五~公开发布的周知性公文如公告、通告、公报以及法规、规章、管理规章等~可不写主送对象。决定、决议、会议纪要等文种通常也不在正文前写明主送对象~而可在抄送栏内抄送机关的上方~标明‚主送?或者‚分送?的机关单位。如主送机关单位过多而使公文首页不能显示正文时~也可将主送机关移至抄送栏内~这时其标注方法与抄送栏规定相同。 3(正文 指公文的内容。这是公文信息的主体部分。其结构层次序数~第一层为‚一、?~第二层为‚,一,?~第一层为‚1.?~第四层为‚,1,?。正文中~人名、地名、数字、引文要准确。引用公文应当先引标题~后引发文字号。 引用外文应当注明中文含义。日期应当写明具体的年、月、日。文内使用非规范化简称~应当先用全称并注明简称。公文中的数字~除成文日期、部分结构层次序数和在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语、具有修辞色彩语句中作为词素的数字必须使用汉字外~应当使用阿拉伯数字。应当使用国家法定计一量单位。 4.附件及附件说明 附件指附属于公文正件的其他公文、图表或材料。其自身本来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实体~一旦被一件正式公文规定为附件后(即成为该公文的一个组成部分~如无专门说明~其效用与正件相同。不是每件公文都有附件~只有内容需要~而又不便写入正文的材料~才用附件反映。附件的作用是:使止文内容具体化、完整化,为受文者正确理解和执行公文提供依据材料或参考材料,被正件确认其作用与效力。 公文若有附件的~须在正文后空一行提行空两格标写‚附件?~冒号后再分别标明附件标题、份数~后面不加标点符号。有几个附件时~还应用阿拉伯数码标出序号~每件一行。不能笼统写为‚附件如文?、‚附件X 件?。 附件原文一般另起一页附在正件版记之后。如附件与公文正文不能一起装订~应在附件左上角第1 行顶格标识公文的发文字号~并在其后标识附件,或带序号,。 有些专门为发布法令、法规、规章、管理规章、批转或转发有关公文的公文~是为批准、确认其附件的作用、效力或明令执行其附件而制发的。这类公文的主体内容通常在其附件部分~有些人把这类正件叫做‚文件头?或 ‚文件头子?。这类有附件的公文~在标题和正文中~都已写明所发布或批转、转发文件的名称~就不再于正文 之后加附件说明标注附件名称了。 5(印章及发文机关,单位,署名 发文机关,单位,的名称要用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有的公文如命令、政府制发的议案、有些经济文书~也可以不署发文机关,单位,~而由机关、单位主要领导人签署。即在发文机关的位臵~写明签署的领导人职务和姓名,或盖签名章,~如‚省长XXX?、‚县长XXX?、‚厂长XXX?、‚经理XXX?发文机关,单位,或者领导签署位于正文,附件,后面右下方。联合行文时~一个发文机关,单位,占一行。 会议纪要、电报文件、党的领导机关普发性的下行公文~党政领导机关联合下发的公文~通常不加盖印章~而可标识发文机关。除此之外~其他一切公文均应加盖印章。 印章是公文的生效标志。除了按规定可以不加盖印章的上述文种外~不加盖印章的公文应视为无效。印章是证实公文作者合法性及公文效力的标志~印章还是鉴定公文真伪的最重要的标志。政府机关公文、企事业单位公文以印章代表发文机关,单位,~就不再标识发文机关,单位,。公开张贴的通告、通知等~一般也应印上套红印章。 单一发文印章~应上距正文,附件,1 行的空白~下压成文日期。章的上边沿不压正文,或附件,~下边沿盖在年和月上~这就是通常所说的‚上不压正文~下骑年盖月?。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联合行文需加盖两个印章时~应将成文日期拉开~左右各空7 字,主办机关印章在前,两个印章均压成文日期。联合行文需加盖3 个以上印章时~为防止出现空白印章~应将各发文机关,单位,名称,一可用简称,按加盖印章顺序排列在相应位臵~并使印章加盖或套印在其上。党的机关公文既署名又盖印章时~也要将印章下边沿盖 41 在成文日期年月上~以显清晰。 当正文,附件,后所剩空白处不能容下印章位臵时~应采取调整行距、字距的措施加以解决~务使印章与正文同处一面~不得采取标识‚此页无正文?的方法解决。 印章不能漏盖、错盖~也不能盖得歪歪斜斜或者模糊不清~要端正、清晰无误。 6.成文日期 指定稿形成公文的时间。,不宜叫做发文时间~因发文时间往往在成文时间之后~是印发公文的日期。,除公文正文中专门说明生效日期者外~公文的成文日期就是生效时间。成文日期通常以领一导人签发的日期为准,联合行文以最后会签单位领导人签发口期为准,凡是经会议通过方能生效的公文~以会议通过日期为准,电报以发出日期为准。成文日期的位臵~除法规、规章及决议、决定、会议纪要等会议文件常以签注形式安排在标题之下外~其他都位于正文,或附件,之后右下方~发文机关下面右空4 个字距离排一行。成文时间一律用规范小写汉字数码标明完整的年月日~如‚二00 六年六月三十日?~而不能写为" 2006 年6 月30 日?或‚二??六年六月卅日?、‚二??六、六、三十?之类。党的机关公文成文日期则用阿拉伯数字标示。 发文机关及成文日期也合称为落款。 7(附注 主要用以标注秘密文件的发送、阅读、传达范围~或用于对不便在正文中直接出现的名词术语及需要说明的有关事项的解释、说明。附注位于公文末页左下方~排列在成文日期之下空1 行~提行空两格加圆括号标示~如‚,此件发至XX 级,?或‚,此件传达到XX 级,?之类。每项,名词术语、事项等,说明为一个自然段~如两项和两项以上的~每项前标明序号。 ,三,版记,文尾部分, 位于公文正件末页下端~包括主题词、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印刷版记,等部分。 1(主题词 主题词是用来揭示公文基本内容并经过规范化处理的专用词语~是在概括公文内容特征方面起关键作用的词语~也叫关键词。标注主题词~能与标题相配合~简要而准确的揭示公文内容。这对提高公文的检索、利用效率~都是十分有利的。因此~应将有存档利用价值的公文~都标注主题词。 要从主题词表中选用最切合公文内容的、专指性最强的主题词。上报的公文应按上级机关制发的主题词表标注主题词。每件公文最少选用3 个主题词语~通常是3‐5 个词语~最多不超过7 个。标注的顺序~前几个词语表示公文的主要内容~涵义由大到小~从类别词到类属词~最后一个表示公文的文种。 主题词位于公文末页注释之下~抄送栏之上。通常居左顶格排一行。‚主题词:?字样后标注主题词语~各词语间空一格。 2.抄送机关指主送机关外需要执行或知晓公文的机关、单位和组织。 一律使用‚抄送’夕~抄送机关,单位,应用全称或规范化简称、统称。 要严格控制抄送机关、单位和个人~可送可不送的不抄送~完全无关的坚决不送。位应准确具体地写明~不宜笼统地写‚各有关单位?之类。一般也不抄送个人。 抄送机关,单位,位于主题词之下~用两条平行细实线形成抄送栏。起首居左空1 字标出‚抄送:?字样~然后按机关、单位的级别、性质、有关规定或惯例依次排列抄送单位名称~中间用标点符号逗号‚~?分隔~最后打上句号。 抄送机关,单位,排列次序可按以下办法处理:按上级、平级、一下级为序,若系同一级别的~则按党委、人大、政府、政协、法院、检察院、军事机关的顺序排列,若是本系统行文~下级单位在前~部门在后。要注意~本单位各部门及领导均不应列入抄送栏~也不必写‚存档2 份?之类。 3.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 《条例》作‚印刷版记?。这是对公文印制发出情况的说明~准确反映公文的生成时间~以界定生效日期与印发时间的区别。其内容包括承制单位、印发日期、印制份数等。印发单位一般为机关,单位,的办公厅,室,或文秘部门。印发日期以公文付印的日期为准~用阿拉伯数码标识。 位于抄送栏之下,无抄送栏的在主题词之下,~划一条细实线形成1 行的印刷版记栏。印发机关左空1 字~印发,翻印,口期右空1 字。线下右边用圆括号标注印刷份数。 42 印刷版记的位臵~应臵于公文最后一面,封四,最后一行处。 二、公文的特定格式 ,一,信函式格式 不少机关单位常使用一种只标识发文机关名称而不标识‚文件?二字的‚信函式?公文~即函件。它用于处理日常事务的平行文或下行文~如函、一般事项的通知、批复等~而且使用频率很高。这种公文通常使用专门的函件版头~其用法如下。 1.发文机关名称一般用全称~臵于首页线上。 2.在发文机关名称4 mm 之下印一条上粗下细的武文线~在距下页边20 mm 处印一条上细下粗的文武线。 3(发文字号臵于武文线下1 行版心右边缘顶格标识。如需标识份数序号、秘密等级或紧急程度~可臵于武文线下1 行版心左边缘顶格标识。,一般说来~‚信函式?公文很少同时出现这三项, 4.发文字号下空1 行标识公文标题。首页不显示页码~其后由第2 页开始标识。第2 页后不再标识红色双线。 ,二,会议纪要格式 这里所指的会议纪要格式~专指党政机关、单位的办公会议纪要。 1(会议纪要标识由‚XXXXXX 会议纪要?组成。其标识位臵同‚文件式?发文机关标识方法‘样〃 2.在会议纪要之下空2 行居中标识编号~即‚第X 号?。编号的编制按年度为限。 3.在编号下空1 行版心左边缘顶格标识印发机关,部门,~一般是该机关、单位的办公室或文秘部门。在印发机关同一行版心右边缘顶格标识印发日期。在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下4 mm 处划一条与版心等长的红线。 4.办公会议纪要主体部分及版记部分的各项要求~与‚文件式?公文的主体部分、,版记格式基本一致~只有两点不同。一是办公会议纪要不分主送、抄送~而用‚分送?这一特定形式:一是会议纪要不加盖印章。 第三章公文的撰写 一、公文撰写的基本要求 ,一,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及上级的有关规定~准确、完整地体现发文单位的意图,全面、真实地反映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情况~提出问题准确、分析问题实事求是~解决问题的政策、措施切实可行。 ,二,主旨突出~观点鲜明~内容充实~条理清晰~结构严谨~表达准确~语言精练~篇幅简短~文风端正。 ,三,得体合规~符合公文特定的体式要求 1(行文关系、文种、格式合乎规范。 2.表述宜用直笔~忌用曲笔~应露而不藏~直言不讳。公文叙述事物平直~来龙去脉一清二楚,汇报情况~一是一~二是二~实事求是,表明观点~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态度鲜明,提出要求~应当怎么办~不准怎么办~明确具体。 3(行文语气得体。上行文要尊敬上级~又不阿谀逢迎,平行文要平等协商~互相尊重、理解与支持,下行文既要严肃决断~又要质直不傲~既坚持原则~又以理服人、体谅下级实际困难。 4.坚持一文一事。除了办公会议纪要外~一件公文只提出或解决一个方面的问题~以利公文办理。 ,四,公文的语言~要求做到以下几点 1.明晰表意明白、清楚~不晦涩~无歧义。要让人看得懂~能清楚地理解你的意思。语言是思想的载体~思想明晰~语言才一可能明晰。要选用含义确定、意思明确的词语,选用通俗易懂的词语~不要用过时、冷僻的词语~更不能生造词语。 2.准确能恰如其分地说明情况、阐述做法、表达思想。这里有用词、造句、构段等问题~但最基本的是词语的锤炼问题。锤炼词语~就是要选用最恰当、最能说明特定事物的词语入文~认真分辨词类~精心辨析词义~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3.简朴是要简明扼要、实事实说、直陈直叙~不冗长繁杂~不浮华藻饰。应注意实事求是~实话实说,叙事说理~开门见山:遣词造句~惜字如金。 4.庄重要端庄、郑重~这是发文单位办理公务的严正立场、严肃态度的体现~也是公文强烈的权威性和行 43 政约束力的要求。这就要求:,l,要用规范的书面语言~符合现代汉语的规范要求~一般不得使用口语、方言、卜语。,2,恰当地使用专用语。在长期的公务实践中~由于行文关系和处理程序的需要~公文逐渐形成了一套常用的专用语~即公文特定用语。现代的公文特定用语~已基本规范化、定型化~具有含义的确定性~它在准确、严谨地表述公文的内容及格式的同时~还能自然地增强简明、庄重的语体风格。 公文语言明晰、准确、简朴、庄重的特点~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互相联系~统一存在于一份公文的整体之中。因而撰写公文的时候~遣词造句~要从体现这些特点出发~切勿顾此失彼。 二、公文撰写的具体要求 ,一,突出主旨 公文的主旨~是社会生活的客观反映和作者主观思想结合的产物~即文章中通过个部材料所表达的中心思想,或主要内容,和作者写作意图的统一。可见~公文的主旨~一般由写作目的和中心思想,或主要内容,两部分组成。只有在一些短小的应用文如任免令、公告、启事等文章中~有时才只有主要内容而没有写作意图。公文的整个写作过程~都要受到主旨制约~以主旨为核心组成个有机整体。确立主旨~就必须充分领会领导交代的写作意图,应研究全局情况~抓住事物本质。 要突出主旨~应该注意以下两点。 1(正确使用标题 公文的标题有三种形式~即公文式标题、四项式标题和新闻式标题。公文标题有两种作用: 公文特别是篇幅较长的文章~不但要突出主旨,也可称之为基本观点,~而且还需提炼和安排一些从属观点,也称为小观点、观点,来阐述、说明主旨。只有这样~公文内容才会充实~论述、说明才更充分~文章才更富逻辑力量。 观点是作者对某一问题、某一现象或某些材料的看法、意见~对某一规律的认识。在公文中~观点是直接陈述、鲜明显示出来的。受文对象对公文的观点~则是一看就明白~一听就懂得。要使公文的观点鲜明~应从以下诸方面注意。 1.明白显示、准确表达观点。 要明白显露直截了当地表明作者的态度、评价~决不允许掩饰和曲笔,要给受文对象传达唯一性的信息~决不能模糊、含混或者有歧义。在篇幅较长的公文中~常用小标题或层旨句,或段旨句、条旨句,表明观点~使文章观点鲜明~层次清楚。也常开门见山直陈主旨和要点~给受文对象以先入为主的深刻印象。现在不少公文~如篇幅稍长的决定、决议、指示、通知、会议报告、总结等文种~都常采用这种方法。 2(用好小标题,层首句、段首句、条首句, 较长的公文~常将全文分成儿个部分~每部分用一个小标题。或将全文分为若十层次、若干段落或若干条文~每层、每段、每条前面分别用一个短语或短句提示该层、该段或该条内容~有时用黑体字标示出来。我们把这些短语、短句分别称之为层首句、段首句或条首句~它们的作用与小标题相似。 小标题,含层首句、段首句、条首句~以下同,在公文中有两类作用。一是提示该部分,含该层、段、条~以下同,内容的范围。例如《关于组织开展第三次全国城市卫生检查评比活动的通知》中~五条的条首句分别是‚组团方式、检查时间、检查内容、检查评比方法、其他事项?。二是揭示该部分中心~如《三峡工程四川库区一期水位移民搬迁安臵现场办公会议纪要》~开头、结尾之外~主体部分儿个小标题分别是: 一、认清形势~服从大局~务必完成一期水位移民安臵搬迁任务。 二、明确指导思想~理清基本思路~制定具体措施。 三、通盘考虑~周密部署~抓紧实施。 四、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扎实工作。 第二类这种小标题~已概括简明地揭示了该层次,部分,的旨意~我们可称之为层旨句~类似作用的段首句、条首句可称之为段旨句、条旨句。当然~旨句不一定都在层首、段首或条首~但在公文中为引起阅者注意~便于理解~常将其臵于首句处。 从不同实际考虑~公文可酌情使用这两种小标题。一般说来~法规、规章、管理规章和政策性的公文、会议通知、合同等文种~常采用第一类小标题,而指挥部署工作的公文、汇报工作、总结性的文书~则常用第二类小标题。但为使文章观点鲜明~应尽可能使用第二类小标题。因为第一类小标题对内容范围虽有提示作用~但从严格的语法意义长说~它并没有形成一种观点。 44 这两类作用不同的小标题~在语法结构上有极大不同。第一类通常用名词性的偏正词组,短语,构成~第二类则常用动词性的动宾词组,述宾短语,或动词性谓语句构成。这是我们在使用时尤其要注意的。 3.注意强调观点 在一些公文中~为了表明自己的立场、主张、看法~使观点更为鲜明~也为了引起公文阅读者,或者听众,的注意~必要时要注意强调观点。通常使用层前总提语、层后总括语、文中强调语等形式来强调观点。 ,1)层前总提语 在公文一些较长的层次、部分中~常在层首句,或者小标题,一下~围绕层次中心~分条列项地陈述、说明、阐述有关问题。为了使分散的各条文内容给阅文者留下集中、鲜明的印象~就可以在层次,部分,开始时~在各条文之前写一段话~用以领起下文。通常把这一段话称为层前总提语。例如在《围绕西部人开发战略做好人事人才工作》这篇工作研究中~第三部分是‚加强人才市场建设~充分发挥市场配臵人才一资源的作用?~下面分8条阐述了加强人才市场建设的措施。而在这部分开头~就有一段层前总提语: 人才资源社会化~资源配臵市场化~已经成为市场经济和人才制度改革的必然趋势。建立完备的人才市场体系~既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搞好人才资源开发的客观需求。在人才市场建设上~我们必须针对新的情况~采取开拓性的措施~力争突破性的进展。,重在启后。, 显然~有没有这一段总提语~效果是大不相同的。层前总提语在强调观点时一~可以撮要概述层次中心或者主要内容~或者介绍相关背景材料~阐述有关理论、认识~强调有关意义。 ,2,层后总括语 有时~为了强调观点~也可以在层次,部分,分条列项陈述说明之后~写一段话来总结上文。通常把这段话称为层后总括语。它可以概括上文主要观点、主要内容、层旨~或者强调上文重点~补充完善上文次要内容~说明背景材料~也可以运用‚但~’书的手法~使文章更有辨证性。 层后总括语常用‚总之?、‚综上所述?、‚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值得,特别应该,强调的是?、‚不难看出?、‚尽管,虽然,……但是?等语句领起强调的观点。例如题为《加强人才市场体系建设~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工作研究~在主体部分‚二、人才交流工作的现状?中~分6 项陈述了现行人才一交流工作中存在的不正常现状后~总括性地写道: 综上可见~人才交流工作中的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给人才的合理流动、科学配臵产生了一定的副作用~阻碍了人才积极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制约了人才在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这段层后总括语强调了人才交流工作中存在的上述不正常现状造成的负面影响。 层前总提语、层后总括语都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层前总提语主要是启后~层后总括语一主要是承前。 ,3,文中强调语 有时~也可以在文中的关键处强调观点。有些重要的观点、新颖的观点、作者独到的观点、针对对方的观点、需要引起对方注意的观点等~就可以在文中强调。 文中强调语常用两种形式。一种是用呼语领起所强调的观点。在讲话稿中~突然出现了‚各位代表?、‚同志们、朋友们?这类称呼语时~后面常常是要强调的观点。另一种是用插入语领起所强调的观点。通常使用的这类语句有‚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特别应该强调,指出,的是?、‚不难看出?、‚笔者认为?、‚试问?、‚请问?等等。 ,三,充实材料 材料是作者为某一写作目的~从生活中搜集、提取以及写入文章中的事实、数字、论据等。即凡是被作者有意识地搜集的这一切~不论是否写入文中~都称为材料。在文学创作中~有素材、题材之分~在公文写作中~统称为材料。 公文写作的材料~大致可分为事实材料和理论材料两类。事实材料包括人物、事件、工作情况、现象、细节、数据图表等,理论材料包括经典著作、领导讲话文稿、文件、报刊重要社论及重要理 论文 政研论文下载论文大学下载论文大学下载关于长拳的论文浙大论文封面下载 章等。 公文的材料~要求真实、切题、典型、新颖。 公文材料的处理~应当在不违背事实真相~不改变事情原意~不损害事物本来面目的前提下~采取以下方式作必要的加工和处理:概括材料~以少胜多,浓缩材料~去粗取精,截取材料~去繁就简。 为了使材料更有表现力、说服力~公文写作中~可以选择点面材料或者对比材料、正反材料、现实材料和历史材料、定性材料和定量材料~从不同角度、方面来说明、证明观点。 45 在公文写作中~安排材料的主要方式有:先亮观点~后举材料,先列材料~后摆观点,边列材料~边摆观点~ 即夹叙夹议的写法了。总之~要做到观点和材料统一~用观点统率材料~用材料说明观点。 ,四,安排结构 确立了主旨和观点、选取了材料~是解决了言之有理、言之有物的问题。要解决言之有序的问题则必须考虑结构的安排。 1(公文安排结构的要求是:围绕主旨安排结构,要做到层次清楚~思路清晰,要完整、严谨、合理。 2.公文结构的基本内容有: ,1,标题。 (2 ) 开头公文的开头~常常是‚开门见山~下笔入题~起句发意?。开头就点题~或者揭示全文内容的走向~领起下文。常用的开头方法有以下几种。 —概述情况~简明、扼要、切题地介绍有关情况或背景。 —说明根据~常以‚根据?、‚遵照?、‚按照?等词语领起~行文有据~增加了文章的权威性。 —介绍目的~常用‚为了?、‚为?、‚……为此?等语~领出一下文。 —交代原因~可用‚由于?、‚因为?、‚鉴于?领起下文~亦可直接陈述原因。 —阐明观点~开头提出结论性意见~或者点明主旨~下文再具体解释、说明、阐述。 —表明态度~开头就直截了当对批转、转发或发布的文件或者有关事项、会议表明态度、作出评价~提出看法。 —提出问题~用设问句开头~提示文章中心或主要内容~引起受文者思考与共鸣。 —慰问祝贺~常用于讲话稿、礼仪性文章的开头。 —引述来文~常用于针对来文而做出答复的文章。 —列序号开头。 (3)结尾公文的结尾要言尽意明。既不能虎头蛇尾~草率作结~也不能画蛇添足~或者以空话为尾。常见的结尾方式有以下几种。 —收篇点题~用简练的语言~画龙点睛似的提出主旨,或总结全文~形成完整印象,或针对开头交代的论题和初步揭示的方向~前题后点~结尾点明主旨,或者进一步强调、深化中心~形成深刻印象。 —提出希望、号召、意见、建议。 —强调说明~对主体内容作必要的强调或补充~或说明有关事项。 —表示祝贺、慰问。 —自然作结~以专门结尾用语如‚特此报告‚特此通知?等作结尾。 也有的主体部分言尽意明~就不另定结尾部分了。 (4) 层次和段落 公文的层次~要体现出客观事件发展的阶段性、客观事物组成的系统性、客观事物内部的条理性和作者认识、表现客观事物的程序性。事物发展的一个阶段、事物特性的一个方面、诸多问题中的一个问题、分析推论的一个分论点~都可以组成一个层次。安排结构时~要防止层次混乱和不讲层次两种毛病。哪怕‘个层次不清~部分给构零乱~也会影响到文章逻辑体系的完整和严谨。公文的层次有明显的外部标志~如每部分的序号、小标题、层首句等。用好小标题或层次句~对于内容和形式的表现都t 一分重要。 段落是表现思想内容的最小单位~又叫自然段~小于层次~有明显的换行标志。除篇段合一的短文件外~应用文都要划分段落~这是表达内容、反映层次的需要~文章结构的需要~也是读者接受心理的需要。划分段落必须注意单一、完整、有序、合理。 (5)过渡和照应 文章要脉络清楚、连缀成篇、文气贯通、浑然一体~还离不开过渡和照应。 过渡是相邻层次、段落间的衔接、转换。它能承上启下~使文章结构紧密地联结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使读者思路顺势从前面自然引到后面。公文常用的过渡方式有四种:一是词语过渡,二是句子过渡,三是段落过渡,四是自然过渡。 照应指文章中不相邻的层次、段落的关照和呼应。前面提到的~后面有着落,后面说到的~前面有交代。 46 这样有助于加强前后内容的内在联系~增强文章的整体感。篇幅长的公文尤其应注意照应。公文的照应不同于文学 作品的照应~它主要用于突出主旨~加深印象,深化主旨~立意更高,强调重点~引起注意。‘常用的照应方式~一是题文照应~二是首尾照应~三是前后照应。 3.结构的基本形式 公文采用逻辑结构和时空结构两种结构方式来组织结构。 (1) 横向组合结构 其思路是横向铺排的~或按事物的组成部分展开~或按空间分布展开~或按事物的性质归属关系展开。 —简单‘列举式这是指围绕主旨~把选用的材料分类后~逐条逐项并列排出。条理清楚~简洁醒目。法规、规章及合同等条文式公文~常采用这种结构。 —总分条文式这种结构体现着领属关系或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有总有分~多为先总后分~也有的从总到分再到总~极少数是先分后总。常常是辐射式地展开结构~并列的各部分按事物的逻辑关系分项分条文安排~分别围绕主旨阐述一个问题~或者说明事物的一个方面。这种结构中心突出~层次分明~条理清楚~在正式文件中用得较多。 (2)纵向组合结构 —直叙式或按时间先后为序~或以事情的发生、发展或变化过程为序。这种结构比较单一~事情的来龙去脉很清楚~常用于内容单纯、叙事性强、时间性强的公文。 —递进式这是按事理的展开或认识过程来深化来安排结构的~可以循叙事—说理—结论或由浅入深层层推进~或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种结构常用于说理性较强的公文~或者是针对问题解决问题的公文。 (3) 纵横交叉结构 有些篇幅较长的公文不是单一结构~而是将前面两种结构交叉运用。但交叉不是杂乱无章~而是有主有从。 或是以从为主~以横为辅~或是以横为主~以纵为辅。脉络、思路仍然十分清楚。 第二节常用公文写作 一、通告 ,一,通告的分类 1.周知性通告突出周知性~政府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均可使用。 2.规定性通告突出规定性~只限行政领导机关或者机关单位领导部门使用。 ,二,通告的写作 1(规定性通告的标题通常要写明事由、文种~重要的通告还要写明发文机关。 2.通告的正文通常由通告缘由、通告事项、通告结语组成。 ——通告缘由通常用‚为了……~根据……~特通告如下?的句式写明发布通告的目的、依据和原因,也有些针对存在问题作出相应规定的通告~开头简要说明存在问题的情况、严重性和紧迫感~再引出下文。 ——通告事项是正文的主体~写明需要大家知道或者遵守的事项~要写得具体明确~简洁明白。周知性通告 的事项通常比较单一~篇幅很简短,规定性通告一般都分条写明应当遵守的有关事项。 ——通告常用‚特此通告?作结语。有的通告事项写完即结束全文~也可不再写结语。有的也以提出希望或执行要求作结。 3.无论是张贴的或者登报的通告~落款处都应写明发文单位和成文日期。 4.内容简单的通告常采用篇段合一式结构~内容稍多的通告则常用总分条文式结构。 5.注意通告与公告的区别。 二、通知 ,一,通知的特点和用途 1(应用广泛~使用频率高。一切机关、单位、团体都可以用通知来告知、传达某种意向或事项。 2.有一定的权威性。大多数通知对受文对象总是有所要求~总是提出了需要执行或办理的事项~有一定的指挥、指导作用。 47 3.有明显的时效性。 通知可用来处理以下事项:批转下级机关、单位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的公文:转发同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不相隶属机关、单位的公文,发布行政规章和管理规章:传达要求下级办理或执行的事项,传达需要有关单位周知的事项。任免和聘用有关人员。 ,二,通知的分类 1.布臵工作的通知即工作通知。 2.召开会议的通知即会议通知。 3.批转、转发有关文件和发布规章、管理规章的通知上级机关转发下级的文件~可用批转性通知,下级机关照转上级文件、同级或不相隶属的机关之间照转文件~均可用转发性通知。 4.任免通知用于任免、聘用有关人员。 5.公布某些专门事项的通知即事项通知。这类通知主要起知照性作用~设臵机构、启用印章、更正文件、迁址办公等等专门事项~均用这类通知。 ,三,通知的基本结构和写法 各类通知均可按以下结构来组织全文。 1.标题除极简单的事情~标题可只写‚XX 通知?,如会议通知、停电通知,外~一般说来~应在‚通知?前加上发文机关名称和事由。 2.主送机关指受文单位名称和个人称谓。该写的受文单位和个人不要遗漏~以免误事。 3.正文是通知的主要内容。起草时要交代清楚发文的原因、意图和目的~通知的什么事情~有哪些具体要求和意见~受文单位应如何办理。 正文的结构大体说来~可以有三种写法: 总分条文式 引言之后将通知事项分为几点~用顺序号分条拟写~这样写的好处是条理清楚~一目了然。 归纳式按接性质将正文分为几大部分~如原因、要求、具体措施等等~每一部分集中说明一方面的事情~使受文者易于掌握和遵照办理。 篇段合一式有些内容简单的通知~正文不再分条分部分~通篇就是一段话甚至一句话。 4.落款在正文右下方注明发文机关和成文日期。 ,四,撰写各类通知的注意事项 1.工作通知这类通知的正文包括通知缘由、通知事项、通知要求。它通常采用总分条文式结构。例如: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入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区设的通知 各市、州、县人民政府~各地区行署~省政府各部门: 9 月18 日~国务院召开了全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电视电话会议,9 月上旬~省委、省政府在巴中地区通江县召开了全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会议。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好这两次会议的精神~在今冬明春更大规模地掀起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高潮~为明年抗灾夺丰收打下坚实的基础~特作如下通知。 一、深化认识。…… 二、明确任务。…… 三、突出重点。…… 四、发动群众。…… 五、增加投入。…… 六、确保质量。…… 七、加强领导。各地要切实加强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领导~政府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分管领导要具体抓~‚一班人?要共同抓。要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明确任务~制定措施~落实责任。各级领导要改进工作作风~深入第一线~带头参加义务劳动~开展调查研究~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要继续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李冰杯?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竞赛活动~实行以奖代补的激励机制。各级各部门要主动配合~积极参与~搞好服务~打好总体战。 一九九六年九月二十四日 ,印章, (1)通知缘由这部分组成了通知的引言部分。或介绍背景~概述情况~分析形势,或肯定成绩~指出问题, 48 或说明依据~阐明发通知的目的、意义或指导思想:或上述内容综合说明、阐述。 总之~要尽可能在这部分显示文章的主旨~表明通知的思路。 多数工作通知采用了总分思路~常常开门见山地在通知缘由部分揭示全文主旨。如上文。 少数工作通知也采用了递进思路。一种是针对存在严重问题说明情况~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和严重危害性~进而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的通知。这种通知引言部分一般较长~至少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递进思路将引言分为了三个层次。如下面例文。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继续深入开展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犯罪活动联合行动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门: 《国务院关于开展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犯罪活动联合行动的通知》,国发[2000]32 号,下发以后~各地区各部门高度重视~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新闻单位密切配合~集中力量开展了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犯罪活动的联合行动,以下简称打假联合行动,~有力地打击了制假售假违法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一些危害性大、群众反映强烈的制假售假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遏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是~由于历史和社会的诸多因素~假冒伪劣商品泛滥的局面还没有从根本上扭转~加之少数地区的领导干部对打假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地方保护主义严重~打假工作面临的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国务院决定~把打假工作作为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内容~在前一阶段打假联合行动的基础上~以 食品、药品、农业生产资料、棉花、拼装汽车为重点~继续深入开展声势浩大、专群结合、扎实有效的打假专项斗争~通过对重点商品、重点市场、重点地区的专项整治~力争在年内使假冒伪劣商品泛滥的局面进一步得到扭转。各地区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再接再厉~把打假联合行动引向深入。 为了切实做好当前的打假工作~经国务院同意~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明确分工~联合行动…… 二、地方负责~落实责任制…… 三、依法行政~严格执法…… 四、打防结合~综合治理…… 五、查处大案要素~抓好督促检查…… 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违法犯罪活动~是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重大举措~各地区、各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振奋精神~克服畏难和厌战情绪~齐心协力~重拳打假~为维护我国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作出更大的贡献。 国务院办公厅 二??一年五月七日 这种结构的主旨就不是在开头段即提出问题的层次摆出来~而是在解决问题的部分提出主旨,下面加点的语句,。这既是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水到渠成地得出结论~又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引出了下文通知事项的具体措施。 (2)通知事项这是工作通知的主要部分~要写明做什么、怎么做~即写明工作任务、原则规定、执行要求、具体措施、注意事项等。这部分通常采用条文式~大体有三种方法拟写条文。 一种是条文内容较为丰富的~常在每一条开头用一句话概括本条主要精神形成条旨句~然后围绕条旨句展开条文内容。这样写提纲挈领~观点鲜明~易于把握全文重点~理解通知精神。如上面例文就是这种写法。 一种是在第一条开头用一个名词性偏正短语,词组,提示本条内容范围。有人称其为条首句~其实它还没有形成句子而是短语,词组,。如《国务院关于进行第三次全国工业普查的通知》中~通知事项5 条条文的首句分别是‚普查的目的、普查的对象和主要内容、普查的进度安排、普查的费用、普查的组织与实施?。这样写条文清晰~易于把握全文内容的范围。 有的在印制通知时~常将条旨句、条首句印为黑体字~以使其更醒目。 第三种是有些条文内容比较简单的~也可不要条旨句、条首句~而是直接陈述条文内容。 (3)通知要求即通知的结语部分。以要求、希望来结束全文~是工作通知写法上的一个特点。也有的通知不写这部分~通知事项言尽文止。 2(会议通知 49 这类通知写法比较简单、灵活。 一种是通过文件传递渠道发出的会议通知~这种通知一般应写明召开会议的原因、目的、会议名称、主要议题、到会人员、会议及报到时间、地点、需要准备的材料等。有些通知还应写明赴会的交通路线及交通工具运营班次或接待安排~以方便远方赴会的人。应做到内容周密、语言清楚、表述准确。他也常采用总分条文式或条文式~有的在条首标明‚会议议题、会议时间、会议地点、出席人员?之类。 一种是供机关、单位内部张贴或广播的周知性会议通知~这种通知正文开头可不写受文对象~在通知事项中说明出席人员。语言力求简短、明白。例如: 会议通知 经局长办公会商定~于5 月20 日,星期一,下午2 至4 时在本局第一会议室召开全局职工大会~传达市政府整顿机关作风工作会议精神~布臵我局整改工作。请准时出席。 x x 市人事局办公室 二??二年五月十六日 一种是传阅式会议通知~受文对象不在正文开头~常在正文之后用‚此致?引出受文对象~或在通知后面附表列出出席会议人员名单~供签‚知?用。这种通知也可事先印成表格式~将有关内容填入就行了。 3.批转、发布性通知这类通知应注意行文的完整性。这类通知是针对被批转、转发的文件或发布的行政规章而发的~通知成了正件~原文件或规章成了附件。正件、附件一起~组成了完整的通知。 例如: 成都市人民政府批转市计委、外经委关于鼓励外商投资我市服务贸易领域意见的通知 各区,市,县人民政府: 市计委、市外经委《关于鼓励外商投资我市服务贸易领域的意见》已经市政府同意~现批转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一年三月二十一日,印章, 《关于鼓励外商投资我市服务贸易领域的意见》,略, 批转、转发性通知的正文包括两个部分:转发对象和批注意见。转发对象要写明文件名称及原发文单位,批注意见要写明对所转发文件的态度、意见和执行要求。 发布行政规章、规章制度、管理规章的通知正文写祛比较简单~一般写上‚现将《xx,规章或管理规章名称,》印发给你们~望认真贯彻执行?即可。有的还要写明批准、通过的依据、时间、形式或生效日期~有的简要写明规章或规章制度的基术精神和贯彻执行的原则意见。 基层机关单位层层转发上级有关文件的通知~在标题中往往会出现两个以上的‚关于?和‚通知?~结构显得累赘。可简化这种标题~省略掉中间转发的层层过桥~直转最上级领导机关发文标题~而正文中说明转发情况。例如: ××县粮食局转发《x x 市粮食局转发,省粮食局转发,国内贸易部关于报送来信来访工作统计的通知”的通知,的通知》的通知可改写为《xx 县粮食局转发国内贸易部关于报送来信来访工作统计的通知的通知》~就简明多了。而在正文中可以写道:‚近日~我们收到了省粮食局、市粮食局转发的《xx 通知》?~这样~有利于上下级关系的协调。 4.任免通知其正文写法极为规范、单一~只须简明扼要地写明任命或免职的根据和内容。有的还要写明任命、聘用的任期和待遇。制发任免通知一定要注意依法行文。 5.事项通知这类通知涉及的内容和写法都与通告、启事相似~但用法又有不同。使用时要注意~这类通知格式简单~大都篇段合一~直陈其事~简明扼要,少数内容稍多的则采用了多段式或总分条文式等结构形式。 三、通报 ,一,通报的特点及作用 通报具有知晓性和指导性的特点~它对下级和有关方面的指导作用重于指挥作用~主要起倡导、警戒、启发、教育和沟通情况的作用。具体说来~其作用是: 1.嘉奖和告诫作用在一定范围内对具体的人和事表扬或批评~借以达到鼓励先进、发扬正气或批评错误、打击歪风邪气的目的。 50 2.交流作用凡传达重要情况和知照事项的通报~能及时交流信息~上情下达~促进上下级之间、有关部门之间相互了解。 ,二,通报的分类 根据通报的作用和应用范围~可将通报分为三类。 1.表彰性通报用于在一定范围内表彰先进。 2.批评性通报用于在一定范围内批评错误~纠正不良倾向。 3.情况通报多用于向有关方面知照应该掌握和了解的信息、动态~以作为工作的参考。 从写法上看~又可分直述式通报和转述式通报。直述式通报是作者直接叙述通报事项~再此基础上作出分析、评价、处理。转述式通报则是针对附件,如下级报送的情况报告、调查报告、通报、来信等等,所反映的先进事迹、错误事实或严重情况分析、评价~提出处理意见。 ,三,通报的写作 1(通报的一般结构 (1)标题有两种写法。一是公文标题,一是新闻式双标题~多是正题加副题~也可写为眉题加正题。前者突出庄重、严肃~后者更鲜明、醒目。 (2)主送机关行文对象有专指的~写明主送机关,普发性的通报~也可不写主送机关~而在文后的发至范围中注明。 (3)正文各类通报写法上的差异体现在正文中~直述式和转述式通报正文的写法也有区别。正文通常采用递进式结构~也有的情况通报采用总分条文式结构。 (4) 落款注明发文机关和成文日期。 2(表彰性通报的写作 这类通报的正文一般包括先进事迹、先进事迹评价、表彰决定、希望和要求四个部分。 先进事迹在直述式通报中~这部分内容直接在通报正文中叙述~写得就详细些。在转述式通报中~这部分内容己出现在通报后面附的材料和公文中~就不再重复叙述~只须概括地强调或突出要点。 先进事迹评价着重表彰先进事迹的通报~应在介绍事迹的基础上说明其意义~分析评议其精神实质。着重突出先进经验的通报~应在介绍先进事迹的基础上~归纳和论述其典型经验~以供人们效法、借鉴。文字要简明~不必过多议论。 表彰决定要写得具体、准确~言简意明。 希望和要求既包括对被表彰者的勉励和期望~更包括对有关方面和群众的希望和号召。要求要切实可行~符合实际,行文要有针对性~做到概括、鲜明~不千篇一律。 3(批评性通报的写作 这类通报的惩戒作用十分突出~除在一定范围内批评处理错误外~着重是要从中吸取教训~引起有关方面和 干部群众警觉~以防止类似事件再发生。 这类通报用于批评错误、公布处分决定的~篇幅较短。除批评错误、宣布处分外~侧重于分析情况、总结教训、指导改进工作的~篇幅就要长些。 正文包括错误事实、错误原因和教训、处理决定、希望和要求四部分~可从写作意图和目的出发决定取舍详略。 错误事实部分要围绕通报批评的主要问题~如实反映情况。在直述式通报中这部分要详写~在转述式通报中~错误事实一般在附件中已经说清楚了~通报正文对此则可从略~不必再重复赘述。 错误原因和教训部分~一般要针对错误事实分析原因~点明实质~总结教训~指出危害。要写得准确中肯~实事求是~既不可无限上纲。分析评议要合情合理~令人信服。处理决定部分要简明扼要。要求和希望部分是针对错误及其教训~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和要求~告诫来者~教育大家。 4.情况通报的写作 这类通报内容集中~多为一事一报,写作比较灵活自如~结构因文而定。主要是据实反映情况~分析问题~有的还要针对通报的情况提出要求和希望。行文要突出重点~抓住本质。无论是陈述情况的始末、发展过程~还是分析问题~都要不枝不蔓~语言要简洁、得体。 51 四、报告 ,一,报告的用途 报告可用于陈述以下几方面事项: 1(定期或不定期地向上级汇报工作, 2.向上级反映情况, 3(答复上级机关的查询, 4.说明向上级机关报送文件、物品的情况。 ,二,报告的分类 报告可从不同的角度分成各种类型。 1(按报告内容分类 工作报告用于向上级汇报工作进程~反映工作问题~总结工作经验教训。 情况报告用于向上级反映情况~特别是反映调查了解到的重大情况、特殊情况、新情况~比较系统、全面地为上级机关和领导提供社情、民情等信息动态。 答复报告用于答复上级机关的查询、提问,按要求如期汇报执行上级机关某项指示、意见的结果,回答有关代表大会、委员会及其执行机构提出的质询~交付处理的提案、议案的处理意见或处理结果。 报送报告用于向上级机关说明报送有关文件、材料或物品的情况。 2.按报告写作范围分类 综合报告用于反映一定阶段、一定范围的多方面工作情况~注重综合、全面。 专题报告用于反映某一项专门工作或某一方面工作的情况~注重专一性。实际工作中的报告大多是这种类型。 综合报告与专题报告的划分有相对性~有时部门的综合报告对全局而言~就成了专题报告了。 ,三,报告的一般结构和写作要求 1.标题有的报告因事情紧迫~还要在文种前加‚紧急?二字~以便引起足够重视。如《林业部关于抢救大熊猫的紧急报告》。 2(主送机关。 3.正文不同内容性质的报告~写法不尽相同~但正文结构一般由三部分构成。 报告缘由简明扼要地说明为什么写报告。若无必要也可略而不述。 报告内容这是正文重点所在。内容较多时~可依事情的发展变化脉络、认识处理问题的由浅入深~以纵式结构安排材料,也可按情况、经验、教训或问题的方方面面~以并列的横式结构安排材料~而且常分条列项使层次段落更分明。 决不能在报告中夹带请示事项。 报告结语各类报告一般以‚特此报告?、‚请审阅?等语作结。也可以不要结语。 4.落款写明发文机关和成文日期。 ,四,各类报告正文的写法 1(工作报告 它的正文内容~一般包括基本情况、主要成绩、经验体会、存在问题、基本教训、今后意见等几部分。这类报告篇幅较其他类型报告长~应恰当安排其层次结构。可标出序数分条分项陈述~也可列小标题分部分或分问题写。基本情况~可简要交代时间、背景和工作条件,主要成绩~应把工作的过程、措施、结果和成绩叙述清楚,经验体会~这是对工作实践的理性认识~要从实际工作中概括出规律性的东西来~以便指导今后的工作,存在问题~是写出工作中的缺点与不足,基本教训~这是分析工作失误的原因和反思值得吸取的教训,今后意见~是提出改进工作的意见~或者提出今后开展工作的建议。不同类型的工作报告~在这些内容上各有不同的侧重点。例文: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去冬今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情况报告 国务院: 去冬今春是我省实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治水兴蜀?战略方针的第二年。按照全国电视、电话会议的部署~我省狠抓了以水利建设为中心~以治水、改土、兴林、修路、办电、建园为主要内容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52 取得了显著成绩。据统计~从1996 年9 月1 日至于1997 年3 月底~全省累计投入劳动积累工13.25 亿个~日最高峰上工人数达1900 万人~共投入资金37.24 亿元,累计完成土石方量9.12 亿立方米,动工各类水利工程项目102万个~完成92 万个~占动工数的92%,完成新增有效灌面67.7 万亩~改善灌溉面积560.3 万亩,新修江河堤防110.8 公里解决了144 万人、136 万头牲畜的饮水困难,小水电新装机7.8 万千瓦,新建微水工程24 万多口、山平塘3182 口、人工井114 万口、救生高台162 个,改造中低产田土178.44 万亩~治理水土流失2457 平方公里,完成成片植树造林166.5 万亩~零星植树1.79 亿株,新建县乡标美路1580 公里,全省农机系统完成了7.45 万台、77.5 万千瓦提灌机械的修复改造~恢复改善灌面150 万亩~新增提水控灌面积9.75 万亩~冬蓄提水完成6.5 亿立方。其主要做法和特点是: 一、领导重视~真抓实干…… 二、因地制宜~突出重点…… 首先~突出治水。 其次~实行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则~综合治理~分类实施。 三、深化改革~增大投入…… 四、广泛宣传~持续发展…… 五、激励先进~开展竞赛…… 一九九七年x 月x 日,印章, 2(情况报告 情况报告常用于向上级汇报下列事项: (1)严重的灾害、事故、案情、敌情, (2)重要的社情、民情~如社会生活中的新动态和上级某项有关国计民生的新政策、新规定的贯彻执行情况及群众反映等, (3) 督促办理或检查某项工作的情况~如财务、税收、物价、质量、安全、卫生等项工作的检查结果, (4)举办重大活动、召开重要会议的基本情况~各级各类代表会议的选举结果等, (5)对某项工作造成失误和问题的检讨与反思, (6) 其他重要的、特殊的、突发的新情况。 情况报告多数写成专题性报告~其写法不强求一律~但都要力求做到: 第一、内容集中、单一~突出重点~抓住事物本质~实事求是地反映情况。 第二、把情况和问题讲清楚~把事情的经过~原委、结果、性质写明白。 第三、若要提出处理意见和建议~要写得具体、明确、简要~尤其要注意提出意见、建议的写作角度~不能在报告中夹带请示事项。 第四、理顺文章思路和结构~无论是纵式结构还是横式结构~都要脉络清楚~层次分明。 第五、情况报告写作要及时~以便让上级机关和有关领导尽快了解重大、特殊、突发的种种新情况。 3(答复报告 答复报告的内容要注意针对性~有问必答~答其所问~以示负责。表述要明确、具体~语言要准确、得体~不可含糊其辞、模棱两可。它的正文包括答复依据和答复事项两部分内容。答复依据指上级要求回答的问题~要写得十分简要~有时一两句话即可说明。答复事项指针对所提问题答复的意见或处理结果~既要写得周全~又不要节外生枝~答非所问。正文写法比较灵活~或先写依据~后一并答复,或边写依据~边逐一答复。 4(报送报告 这类报告正文极为简单~有的甚至三言两语一篇~把情况说明就行。例如,‚现送上我县参加 《xx 市首届妇女美术作品展览》的作品巧件及作者介绍资料11 份。请查收。?至于向国务院法制局报送地方性法规和行政规章的备案报告~国务院办公厅则对其格式作了统一规定。 五、请示 ,一,请示的用途 具体说来~遇到下列问题需要用请示行文。 1.对上级有关方针、政策、指示或法律、法规不够明确或有不同理解~需要上级机关作出明确解释和答复, 53 2.从本地区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出发~需要对上级的某项政策、规定作出变通处理~有待上级重新审定明确作答, 3.在工作中出现了新情况~新问题需要处理而又无章可循、无法可依~需要上级机关作出明确指示, 4.需要请求上级解决本地区、本单位的某一具体问题和实际困难, 5.按上级机关和主管部门有关政策规定~不经请示有关部门批准~无权自行处理的问题, 6 工作中出现一些涉及面广而职能部门无法独立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必须请示上级领导或综合部门~以求得他们的协调和帮助。 除此之外~凡自己职权范围的工作~经过努力能处理和解决好的问题、困难~应尽力自行解决~不要动辄请示~把矛盾上交。 ,二,请示的写作 请示的结构是相对稳定的。 1.标题不能把文种‚请示?误为‚请示报告?、‚报告?或者‚申请?,标题中的事由要明确~语言要简明。不宜写为‚关于请求,或申请,xxxx 的请示?~‚请示?本身就含有请求、申请的意思了。 2.主送机关一般只写一个主送机关~如需同时送其他机关~应用抄送形式。 3.正文请示正文一般由请示原因、请示事项和请示结语三部分组成。 请示原因应简明扼要而又充分地陈述请示的原因、依据。在概述情况时~不能笼统、含糊,在陈述困难时~不能夸大事实。这部分仍然不是请示的重点所在~是为请示事项作铺垫的。因此~不要轻重倒臵~喧宾夺主。 请示事项这是文章重点~是请求上级机关给予指示、批复、答复的具体事项。内容要具体~所提建议和要求要切实可行:用语要明确肯定~不能含糊其辞,若内容稍多时~可分条列项,语气要得体~一般应写‚拟?怎么办~而不能写‚决定‚怎么办~因既已‚决定?就不必请示了。 请示结语常用‚妥否、请批复?、‚特此请示~请予审定?、‚请批准?‚请审批?等惯用语。不要用‚可否,妥否、当否,~请批准?之类不合逻辑的用语作结。 正文根据内容多少~可分别采用篇段合一式、三段式、总分条文式。不论采用哪种结构~请示总是循请示原因—请示事项—请示要求的递进思路成文的。 ,三,撰写请示的注意事项 1(内容力求单一~应一文一事。 2.制发请示时要注意与上下左右各方面的协调。请示不宜多头主送、多级主送~一般只主送一个直接上级。 除领导直接交办的事项外~请示不得直接主送领导者个人~更不应同时主送多位领导~以免因违反行文制度或者领导批示的不尽一致而误时误事。请示一般不得越级上报。请示不得抄送一下级机关、单位~以免在上级作出批复表明态度前造成混乱。 3.注意请示与报告的区别。 4.正式印发请不送上级时~应在文头注明签发人、会签人姓名。 六、批复 ,一,批复的特点 批复个显著特点就是有针对性。 它总是针对下级机关、单位呈报的请示被动行文。上级决不会主动发出批复~总是下级有请示~上级才有批复。 批复内容总是针对下级来文的请示事项作出答复的。批复事项紧扣请示事项明确作答~不能答非所问~复非所求~节外生枝。 批复的主送对象一般就是请示的发文单位~有时甚至标题就体现出针对性而与其他公文不同。例如《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中外合资企业北京中燕有限公司不享受‚内资?福利企业税收优惠政策问题对北京市税务局的批复》~标题中就写明了受文机关。 ,二,批复的写法 批复的结构和写法都比较稳定。例如: 国务院关于同意四川省撤销温江县设立成都市温江区的批复 54 四川省人民政府: 你省《关于撤销温江县设臵温江区的请示》,川府“2001”75 号,收悉。同意撤销温江县~设立成都市温江区~以原温江县的行政区域为温江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柳城镇。 温江区的各类机构要按照‚精简、效能?的原则设臵~所需经费和人员编制由你省自行解决。 国务院 二??二年四月十四日 1.标题除按公文标题的通常写法外~还可把主送机关、单位写进标题。如前面提到的例子。 2.主送机关一般就是呈报请示来文的发文机关。 3.正文包括批复对象、批复事项和批复结语三部分。 (1)批复对象指批复所针对的请示事项。必须在正文开头引述来文的标题、文号~有的还极其简要地直接引述来文所请示的事项。引述应十分简练~一般都用一句话说清楚。 (2)批复事项是批复的主要部分~它要针对请示事项给予明确答复或具体指示。批复内容应一文一事。对一下级请示事项的答复~应态度鲜明~观点明确~语言简洁明了~不能模棱两可~含糊其辞~使下级无所适从。 (3)批复结语一般在正文末尾写上‚特此批复?并加上句号。若紧缩写为‚此复?~也要加卜句号。少数批复也在结语部分简要提出执行要求。 正文视内容多少~可分别采用篇段合一式、三段式,三部分各一段,、两段式,省去结语部分,或总分条文式结构。 4.落款注明发文机关、成文日期。 七、函 ,一,函的用途 函的应用范围比较厂一泛~加之行文比较自由~印发方便~传递灵活~使用简便~因而使用频率亦较高。它可具体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1(平级机关或不相隶属的机关单位之间的公务联系、往来, 2. 向无上下级隶属关系的业务主管部门请示批准有关事项, 3.业务主管部门向无上下级隶属关系的机关单位答复审批事项, 4.机关单位对个人的公务联系~如答复群众来信之类, 5.上卜级机关之间涉及一些事务性的具体事项的联系、询问答复。 ,二,函的分类 1(按照内容和用途~函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商洽函指用于平行机关单位之间和不相隶属机关单位之间商洽工作、联系有关事宜的函。例如商调干部、联系参观学习、查询或了解有关人和事、洽谈业务工作等。 (2)请批函指向平级的或不相隶属的业务主管部门制发的请求批准函~和业务主管部门向平级的或不相隶属的机关单位制发的审批函。有关机关、单位涉及部门业务工作~需向平级的或不相隶属的业务主管部门,例如人事局、财政局、税务局等等,请求批准~但又因互相之间不是上下级的隶属关系而不宜用请示行文~就应用函。 同理~有关主管部门向平级的或不相隶属的机关单位批准、批复某些业务事项,例如干部录用、调动、经费拨付、税收减免等等,~因无上下级的隶属关系而不宜用批复行文~也就应用复函了。但在实际工作中~这类函常常误用为请示、报告、批复~这是应该格外注意的。 (3)询问答复函指用于上下级机关之间互相询问答复处理有关具体问题的函。上下级机关之间问答某个具体问题~联系、告知或处理某项具体工作~而又不宜采用指示、通知、批复、报告、请示等文种时~则可使用函。 2.按照文面规格~函还可以分为公函和便函。公函的格式较为正规~它按信函式公文,函件,格式印制。便函的内容多涉及事务性的具体事项~格式更为灵活、简便~写法较自由~可不写标题、不编文号。便函也常不列入正式文件处理。不少机关单位有专门的便函用纸或者便函本。 3.按照行文方向~函又可分为去函和复函。去函也叫来函~即是主动发出的函。复函则是回答来函、来文 55 所提出的问题或事情~被动发出的函件。 请求批准函如: 四川省国家安全厅关于请求批准录用1996 年大中专毕业生的函 省人事厅: 根据《中共四川省委组织部、四川省人事厅关于1996 年省级机关录用应届高校、中专校优秀毕业生的通知》 ,川人“1996”XX 号,规定~我们对拟录用到我厅机关工作的大中专毕业生按规定程序进行了统一考试、面试、体检、政审。经厅党组研究~拟录用大中专毕业生24 名。现将有关录用审批材料报上~请审批。 附件:录用审批材料24 份 四川省国家安全厅 一九九六年三月二十五日 审批函例文: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同意成都市城市房屋拆迁补偿评估管理暂行规定的函 成都币人民政府: 你市《关于报请制定城市房屋拆迁补偿评估办法的请示》,成府发“2001”222 号,收悉。经省政府研究~现函复如下: 一、根据国务院《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第二十四条:‚货币补偿的金额~根据被拆迁房屋的区位、用途、建筑面积等因素~以房地产市场评估价格确定。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鉴于目前制定适用全省城市房屋拆迁补偿评估规定的条件尚不成熟~省政府原则同意成都市人民政府根据实际需要先行制定有关规定。 二、成都市人民政府制定城市房屋拆迁补偿评估规定时~应认真考虑和吸收省级有关部门提出的修改意见,修改稿附后,~以利于与今后省政府制定的规定相衔接。同时~省人民政府的规定制定并发布后~成都市人民政府的规定内容如果与其有抵触或不一致的~应按省人民政府的规定执行。 附件:成都市城市房屋拆迁补偿评估管理暂行规定,修改稿,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章, 二??一年十二月二十日 ,附件略, ,三,函的写作 1.标题可按公文的一般要求写。若是去函~标题中文种只写‚函?,若是复函~则应写明‚复函?。 2(主送机关。 3(正文 这是函的主干部分~不同类型、用途的函写法稍有不同。 若是商洽函、询答函的去函~要把商洽的原委、询问的问题、告知的情况等~写得清楚简明~以便得到对方的支持、理解和回答。若是复函~一般要先引用来函标题~再引文号~或者在开头写明‚某月某日关于某个问题的来函收悉?之类~然后针对来件询问的问题、商洽的工作给予明确答复~以示互相支持或认真负责。正文的语言要得体而有分寸~要对不同的行文对象采取不同的语气。要注意礼貌用语。正文结尾处要恰当运用习惯用语~如是去函可用‚特此函告?、‚请即函复?之类~也可写‚清予支持,协助,?~并紧接‚为感?、‚为荷?、‚为盼? 等语。其后都要加句号。有的也可不要结尾语。 请求批准函的正文~亦可写上‚请批准?、‚请子审批?之类结语~以表示对业务主管部门职权的尊重,但不宜写‚请予指示?,。而审批函的结尾~则不必写上‚特此批复?之类~而可写上‚特此函复?之类结语~也表示对对方的尊重。例如: 四川省人事厅关于同意录用XXX 等XX 名同志为国家公务员的复函 省安全厅: 你厅《关于请求批准录用1996 年大中专毕业生的函》,国安政“1996”18 号,收悉。 根据《中共四川省委组织部、四川省人事厅关干部分省级机关从1996 年应届高校、中专校优秀毕业生中 56 考试录用国家公务员和机关工作人员的通知》,川人“1996”xx 号,的规定~经考试、考核合格~同意录用xxx 筹xx 名同志为国家公务员。 特此函复。 附:录用人员名单 四川省人事厅印章 一九九六年三月二十九日 ,附件略, 八、会议纪要 ,一,会议纪要的特点 1.内容的记实性它是在会议后期或者会后根据会议记录和各种会议材料整理而成的~注重真实、客观、准确、全面地反映会议情况和会议精神~不容随意深化、拔高。 2.表述的纪要性它不像会议记录那样对会议发言和会议内容逐一记载~它是对会议结果的择要归纳。 3.作用的限定性它只对与会单位、与会人员或者规定的有关方面有约束力~要求他们共同遵守、执行会议议定事项。若需在更大范围内发挥作用~则要由领导机关用‚通知?下发执行。 ,二,会议纪要的分类和作用 根据会议性质的不同~会议纪要可以分为两类:办公会议纪要、其他会议纪要。办公会议纪要用以传达机关、单位召开的办公会议研究的工作、议定的事项和布臵的任务~要求与会单位和有关方面、有关人员共同遵守、执行。其他会议纪要指专门工作会议、专题讨论会、座谈会、学术研究会等等会议形成的纪要。这类纪要~有的起通报会议情况的作用~使有关人员尽快知道会议的基本情况和主要精神,有的具有指导作用~它所传达的会议精神~是指导有关方面开展工作的。根据写法的不同~会议纪要又可分为决议式纪要、概述式,综合式,纪要和记录式纪要三种类型。 ,三,办公会议纪要的写作 办公会议纪要由标题和正文两部分构成。 标题常写成会议名称加纪要的形式~如《XX 市政府2006 年第X 次办公会议纪要》~或者事由加纪要的形式~如《关于综合治理XX 地段社会治安现场办公会纪要》。正文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会议组织情况。可以简要地逐一写出会议时间、地点、出席人员、主持人、列席人员、缺席人员、记录人等~有的还写明主要议题。办公会议纪要常用这种写法~以备查考~作为有关部门执行纪要的依据。如果与议决事项关系不大~这部分也可以写得更概括、简单一些~只概述一下主要的情况就行了。第二部分是会议议定事项~这是纪要的主要部分。要写明研究的工作、作出的决定、布臵的任务、将采取的措施等。若会议涉及的内容较多~这部分可采用决议式的写法~分条列项~简明扼要、严谨有序地写明会议议决 的事项。若研究的事项比较单一~这部分亦可采用概述式写法。从会议实际情况出发~办公会议纪要可一文数事。 ,四,其他会议纪要的写作 这类会议纪要的标题~除可采用办公会议纪要标题的两种形式外~还可采用新闻式双标题~如《齐抓共管~综合治理——XX 市青少年教育研究会纪要》。 这类会议纪要的正文~包括会议组织情况和会议主要精神两部分。 会议组织情况部分~通常采用概述式写法~简述会议时间、地点、出席人员、中心议题和议程等。 会议主要精神部分~可以写会议召开的背景和对当时形势的简要分析、估计,会议的指导思想和议题,会议报告、讲话的主要精神要点~对会议议题的讨论情况和与会者的反映:会议形成的共识和会上提出的意见、建议,包括学术会上的各种不同意见,以及贯彻会议精神的要求等。这部分常采用概述式写法~用贯通式结构概括、综合地反映出会议主要精神和基本内容。也可采用决议式写法~用分条文、分部分或列小标题的形式~写明会议讨论的主要问题、研究的主要工作、形成的统一意见和作出的各项决定等。 第五部分事业单位 第一章事业单位改革 一、事业单位产生于新中国建立之初。 二、事业单位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成立后~应当依法登记或者备案。县级以上各级 57 人民政府机构编制管理机关所属的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机构,以下简称登记管理机关,负责实施事业单位的登记管理工作。事业单位实行分级登记管理。事业单位应当具备法人条件。 申请事业单位法人登记~应当具备下列条件:(1)经审批机关批准设立,(2)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3)有与其业务活动相适应的从业人员,(4)有与其业务活动相适应的经费来源,(5)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法律规定具备法人条件、自批准设立之日起即取得法人资格的事业单位~或者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具备法人条件、经有关主管部门依法审核或者登记~已经取得相应的执业许可证书的事业单位~不再办理事业单位法人登记~由有关主管部门按照分级登记管理的规定向登记管理机关备案。县级以丘各级人民政府设立的直属事业单位直接向登记管理机关备案。 登记管理机关对符合法定条件的事业单位登记或者备案申请应当核准登记或者备案~并向其颁发《事业单位法人证书》。《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是事业单位法人资格的唯一合法凭证。未取得《事业单位法人证书》的单位~不得以事业单位法人名义开展活动。事业单位应当在核准登记或者备案的业务范围内开展活动。 事业单位变更、注销~也应当依照有关规定向登记管理机关申请登记或者备案。 三、事业单位的范围 按照机构编制部门的统计口径~目前~我国的事业单位包括以下25 种类别:教育事业单位,科学研究事业单位,勘察设计事业单位,勘探事业单位,文化事业单位,新闻出版事业单位,广播影视事业单位:卫生事业单位,体育事业单位,农林牧水事业单位,交通事业单位,气象事业单位,地震事业单位,海洋事业单位,环境保护事业单位,测绘事业单位,信息咨询事业单位,标准计量、技术监督、质量检测事业单位,知识产权事业单位,物资仓储、供销事业单位,房地产服务、城市公用事业单位,社会福利事业单位,经济监督事务事业单位,机关后勤服务事业单位以及其他事业单位。其中~教育事业单位、农林牧水事业单位、卫生事业单位、文化事业单位在数量上名列前茅。 四、事业单位的特点 事业单位是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我国特有的社会组织类型。目前~事业单位是我国各类组织类型中仅次于企业单位的第二大类组织类型。从总体上看~事业单位具有非政府机关、非营利特征。与机关单位和企业单位相比~事业单位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事业单位不代表国家行使行政权力~不具有行政职能,不包括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二是事业单位通常以社会公益为主要发展取向~具有社会和经济双重属性~需兼顾社会和经济双重效益。三是事业单位一般以脑力劳动者为主体~是人才知识密集程度较高的社会组织~其劳动成果一般是知识和精神产品。四是事业单位门类繁多~情况复杂~既有社会公益性事业单位~又有经营开发性事业单位,既有全额拨款、差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又有自收自支、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既有党政机关举办的事业单位~又有社会力量举办的事业单位,既有数万人的大型事业单位~又有几个人的小型事业单位。事业单位可谓人员多、门类广一、跨度大。 第二节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 一、加快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1993 年~国家决定在机关单位实行国家公务员制度~这之后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才成为有一定独立性的人事制度体系。 二、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管干部原则、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适应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要求~建立政事职责分开、单位自主用人、人员自主择业、政府依法管理、配套措施完善的分类管理体制,建立一套适合科、教、文、卫等各类事业单位特点~符合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工勤人员各自岗位要求的具体 管理制度 档案管理制度下载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下载三类维修管理制度下载财务管理制度免费下载安全设施管理制度下载 ,形成一个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升能降~优秀人才一能够脱颖而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用人机制~实现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法制化、科学化。 三、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 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是:按照‚脱钩、分类、放权、搞活?的路子~改变用管理党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办法管理事业单位人员的做法~逐步取消事业单位的行政级别~不再按行政级别确定事业单位人 58 员的待遇,根据社会职能、经费来源的不同和岗位工作性质的不同~建立符合不同类型事业单位特点和不同岗位特点的人事制度~实行分类管理,在合理划分政府和事业单位职责权限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自主权~建立健全事业单位用人上的自我约束机制,贯彻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引入竞争激励机制~通过建立和推行聘用制度~搞活工资分配制度~建立充满生机活力的用人机制。通过制度创新、配套改革~充分调动各类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优秀人才成长、增强事业单位活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减轻国家财政负担~加速高素质、社会化的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 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 ,一,建立以聘用制为基础的用人制度 1(全面推行聘用制度。 2.改革事业单位领导人员单一的委任制~在选拔任用中引入竞争机制。 3.建立符合事业单位性质和工作特点的岗位管理制度。 4.建立选人用人实行公开招聘和考试的制度。 5、逐步建立固定与流动相结合的用人制度。 ,二,建立形式多样、自主灵活的分配激励机制 1(贯彻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扩大事业单位内部分配自主权~逐步建立重实绩、重贡献~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形式多样、自主灵活的分配激励机制。 2.进一步扩大事业单位内部分配自主权。 3.积极探索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改革。 4.发挥工资政策的导向作用。 ,三,建立多层次、多形式的未聘人员安臵制度 1(坚持以内部消化为主的原则~实行多层次多形式的未聘人员安臵制度。 2(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引导鼓励未聘人员面向基层、农村和企业~使他们在新的领域发挥作用。 3.要为妥善安臵未聘人员创造条件。 ,四,建立符合事业单位特点的宏观管理和人事监督制度 1(加强对事业单位人事工作的监督。 2(建立健全事业单位人事工作的宏观管理制度。 3.做好事业单位人事争议的处理工作。 4.健全和完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政策法规体系。 第三节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度 建立以聘用制为基础的用人制度是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首要内容。 一、聘用制度的基本原则和实施范围 ,一,聘用制度的基本原则 建立和推行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度~要贯彻党的十部路线~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方针~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坚持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坚持走群众路线~保证职工的参与权、知情权和监督权。 ,二,聘用制度的实施范围 1(事业单位,含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除按照国家公务员制度进行人事管理的以及转制为企业的以外~都要逐步试行人员聘用制度。 2.试行人员聘用制度的事业单位中~原固定用人制度职工、合同制职工、新进事业单位的职工~包括工勤人员~都要实行聘用制度。 3.事业单位的党群组织专职工作人员~在己与单位明确了聘用关系的人员范围内~按照各自章程或法律规定产生、任用。 二、全面推行公开招聘制度 ,一,招聘工作的原则和方法 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必须在机构编制部门核定的编制数额和人员结构比例、政府人事行政部门下达的增加人员计划内进行。国家和省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59 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应当坚持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采取考试、考核的方法进行。 ,二,可以采取直接考核的方式招聘的人员 以下人员可以采取直接考核的方式招聘: l(具有研究生学历或者硕士及以上学位的人员。 2.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 3(具有技师及以上工人技术职务的人员。 4.按照单位经费来源平行流动和顺向流动的人员。 ,三,招聘范围 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应当面向社会~凡符合条件的人员均可报名应聘。 ,四,应聘条件 应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守法遵纪~品行端正。 3.具有招聘岗位要求的专业知识及工作能力。 4.身体健康~能坚持招聘岗位的正常工作。 5.招聘岗位职责要求的其他条件。 此外~对应聘人员的学历要求为:应聘专业技术岗位、管理岗位的人员~应当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应聘工勤岗位的人员~应当具有中专、中技或者高中及以上学历。民族自治区域的事业单位和乡镇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对应聘人员的学历要求可以适当放宽。 ,五,招聘程序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招聘工作按照下列程序进行: 1(制定招聘计划。 2(发布招聘信息。 3.受理应聘人员的申请~对资格条件进行审查。 4(考试。 5(考核。 6(体检。 7(确定拟聘人员~公示招聘结果。 8.签订聘用合同~办理聘用手续。 三、人员聘用的程序 人员聘用的基本程序是:,1)公布空缺岗位及其职责、聘用条件、工资待遇等事项,(2)应聘人员申请应聘,(3)聘用工作组织对应聘人员的资格、条件进行初审,(4)聘用工作组织对通过初审的应聘人员进行考试或者考核~根据结果择优提出拟聘人员名单,(5)聘用单位负责人员集体讨论决定受聘人员,(6)聘用单位法定代表人或者其委托的人与受聘人员签订聘用合同。 人员聘用实行回避制度。受聘人员凡与聘用单位负责人员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或者近姻亲关系的~不得被聘用从事该单位负责人员的秘书或者人事、劳资、财务、审计、纪检、监察等岗位的工作~也不得在有直接上下级领导关系的岗位工作。聘用工作组织成员在办理人员聘用事项时~遇有与自己有上述亲属关系的~也应当回避。 四、聘用合同 订立聘用合同是实行聘用制度的基础。 ,一,聘用合同的内容 1(聘用合同的条款 聘用合同应当具备下列条款:(l) 聘用合同期限,(2)聘用岗位及其职责要求,(3)劳动保护和工作条件,(4)工作报酬,(5,保险福利待遇,(6)工作纪律,(7)聘用合同变更、终止、续订、解除的条件,(8)违反聘用合同的责任,(9)当事人双方可以协商约定的其他内容。 60 1(述条款中~(l) 至(8)项为必备条款~(9)项为约定条款或者称可备条款~它是指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未作规定~由当事人双方在合同中任意约定的条款。约定条款只要不违反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的规定~则与必备条款具有同等效力。聘用合同缺乏约定条款不影响其效力。 2.聘用合同按期限分为四种类型: (1) 3 年,含,以下期限的合同为短期合同。 (2) 3 年,不含,以上期限的合同为中期合同。 (3)至工作人员退休的合同为长期合同。 (4)以完成一定工作为期限的合同为项目合同。 聘用合同期限是指聘用合同起始至终止之间的时间。合同期限可以与聘用单位法定代表人的任期不一致~既可以长于聘用单位法定代表人的任期~也可以短于聘用单位法定代表人的任期。合同期限最长不得超过受聘人员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年限。聘用单位与受聘人员经协商一致~可以订立l 二述任何一种期限的合同。 连续工龄已满25 年或者在本单位连续工作已满10 年且年龄距法定退休年龄己不足10 年的受聘人员~提出订立聘用至退休的聘用合同的~聘用单位应当与其订立聘用至退休的聘用合同。 3(试用期 试用期是聘用单位和受聘人员为相互了解、相互选择而约定的考察期限。聘用单位与受聘人员签订聘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试用期包括在聘用合同期限内。 (l ) 受聘人员为再次参加工作的~试用期为3 个月。 (2) 受聘人员为首次参加工作的~试用期为12 个月。 试用期只适用于单位新进的人员~并且在同一单位只能约定一次。本单位原固定制职工和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人员首次订立聘用合同~不再约定试用期。聘用单位接收聘用内调千部、军队转业干部和复员、退伍军人等政策性安臵人员~首次订立聘用合同不再约定试用期。聘用单位和受聘人员续订聘用合同~不再约定试用期。 ,二,聘用合同的订立 聘用合同由聘用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者其委托代理人与受聘人员以书面形式订立。 按照国家规定并履行审批手续聘用的未满16 周岁的未成年人~山其法定监护人代为订立聘用合同。 聘用合同应当依法订立~坚持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法规、规一章和政策的规定。 事业单位为了规范工作程序~严肃工作纪律~维护工作秩序~提高工作效率~在不违背国家和省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规定的前提下~制定的规章制度~经职工大会或者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后~可以作为签订和履行聘用合同的依据。 依照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的规定~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原则订立的聘用合同具有约束力~聘用单位与受聘人员双方都应当严格遵守、全面履行合同的约定。受聘人员应当遵守职业道德和聘用单位的规章制度~认真负责地完成岗位工作任务,聘用单位应当保障受聘人员的工作条件~保障受聘人员享受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合同约定应当享受的待遇。 ,三,无效聘用合同 下列聘用合同为无效合同: I(违反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规定的, 2.采取欺诈、胁迫等不正当手段订立的: 3(程序不合法、手续不齐全、权利义务显失公平的: 4.未经本人书面委托~由他人代签~本人提出异议的。 聘用合同部分无效~无效部分不影响其余部分的效力。无效聘用合同由有管辖权的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认定。 ,四,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双方可以按照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协商变更聘用合同: ,I)由十不可一抗拒的因素致使聘用合同无法完全履行的, ,2)聘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己修改的, ,3,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规定的其他情形。 61 ,五,聘用合同的终止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聘用合同即行终止: ,l,聘用合同期满~或者当事人双方约定的聘用合同终止条件出现的, (2)受聘人员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3)按照有关规定提前退休或者退职的, ,4)受聘人员死一亡或者被有关机关宣告死亡的: ,5,聘用单位被撤销的。 ,七,聘用合同的解除 受聘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聘用单位可以随时单方面解除聘用合同: ,1)被人民法院判处拘役、有期徒刑缓刑的, (2)在试用期内被证明不符合聘用条件的, ,3)连续旷工超过10 个工作日或者1 年内累计旷工超过20 个工作日的, (4)未经聘用单位同意~擅自出国,境,的~或者出国,境,后未经聘用单位同意逾期不归的: ,5,连续两年年度考核不合格的, (6)严重违反工作纪律或者聘用单位规章制度的, (7)严重失职、徇私舞弊~对聘用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 受聘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聘用单位可以解除聘用合同~但是应当提前30 日以书面形式通知拟被解聘的受聘人员: (1)患病或者非因公,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聘用单位安排的其他适当工作的, (2)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3)聘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聘用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双方协商不能就变更聘用合同达成协议的, (4)聘用单位由于体制改革、机构改革、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或者事业发展遇到严重困难~确需裁减人员的。 3.聘用单位不能解除聘用合同的情形 受聘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聘用单位不得依据‚聘用单位可以解除聘用合同~但是应当提前30天以书面形式通知拟被解聘的受聘人员?所列的情形解除聘用合同: ,1,患职业病或者因公,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2)患现有医疗条件下难以治愈的严重疾病或者精神病的, (3,患病或者非因公,工,负伤~在医疗期内的, (4,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的, (5)自接收之口起~聘用单位接收聘用的军队转业干部在3 年内及内调千部、复员、退伍军人在2 年内的, (6)正在接受审查尚未作出结论或者结案的, (7,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规定的其他情形。 4.受聘人员解除聘用合同 受聘人员有一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随时告知聘用单位单方面解除聘用合同: ,1)在试用期内的, (2)聘用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工作的, (3)聘用单位未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规定履行聘用合同的, (4)被录用或者选调到国家机关工作的, ,5)考入教育机构接受高等学历、中等职业学历教育的, ,6,依法服兵役的。 除上述情形外~受聘人员单方面解除聘用合同~应当提前30 日以书面形式告知聘用单位。 受聘人员具有上述司一以随时告知聘用单位单方面解除聘用合同的情形~要求解除聘用合同的~聘用单位应当在接到受聘人员的书面通知后30 日内予以答复。超过30 日~聘用合同自行解除。受聘人员提出解除 62 聘用合同后~在聘用单位处理相关事宜和办理解除聘用合同手续期间~受聘人员应当继续履行聘用合同~坚持正常工作~不得擅离职守。 此外~受聘人员提出解除聘用合同未能与聘用单位协商一致的~受聘人员应当坚持正常工作~继续履行聘用合同,6 个月后再次提出解除聘用合同~仍未能与聘用单位协商一致的~受聘人员即可单方面解除聘用合同。但对在涉及国家秘密岗位上工作~承担国家和地方重点项目的主要技术负责人和技术骨干不适用此项规定。 5.受聘人员不能解除聘用合同的情形 受聘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提出解除聘用合同: (1)担任国家级、省部级重大,点,科技攻关项目、工程建设项目、技术改造项目的负责人和项目组成员~工作任务尚未完成的, (2)被县级以上组织、人事部门选派到其他单位支援工作~时间未满的, (3)从事国家安全、机密工作~或者离开国家安全、机密工作岗位后在规定的保密期限内的, (4)正在接受审查尚未作出结论或者结案的, (5)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规定不得解除聘用合同的其他情形。 ,八,违反和终止、解除聘用合同的责任 1(违约金 有下列情形之一~对受聘人员造成损害的~聘用单位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1)聘用单位故意拖延~不订立或者不续订聘用合同的, (2)由于聘用单位的原因订立无效聘用合同或者部分无效聘用合同的, (3)聘用单位制定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规定的, (4)聘用单位违反有关规定或者聘用合同的约定~解除聘用合同的。 受聘人员违法解除聘用合同~给聘用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聘用单位出资引进或者培训的受聘人员~聘用合同当事人双方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约定引进或者培训后的工作服务期及违约责任。没有约定的~受聘人员引进或者培训后~工作服务期未满5 年的~受聘人员解除聘用合同~应当按每年递减20%的引进费或者培训费向聘用单位支付违约金。但是~试用期间~聘用单位解除聘用合同~受聘人员不承担引进或者培训违约金。 对聘用单位未出资引进或者培训的受聘人员~聘用单位解除聘用合同~不得要求受聘人员承担引进或者培训违约金。 2(经济补偿金 属下列情形之一终止、解除聘用合同的~聘用单位应当根据受聘人员的工作年限~向其支付经济补偿金: (1)聘用单位被撤销~受聘人员不愿服从新的工作安排的, (2)由聘用单位提出并经受聘人员同意解除聘用合同的, (3)患病或者非因公,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聘用单位安排的其他适当工作的, (4)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5)聘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聘用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双方协商不能就变更聘用合同达成协议的, (6)聘用单位由于体制改革、机构改革、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或者事业发展遇到严重困难~确需裁减人员的, (7)聘用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工作的, (8)聘用单位未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规定履行聘用合同的。 此外~因聘用合同期满或者当事人双方约定的聘用合同终止条件出现~被终止聘用合同的人员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从而与单位终止人事关系并失业的~如果单位和个人未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聘用单位应支付被终止聘用合同的人员经济补偿金。 经济补偿金以上述人员在该聘用单位每工作1 年~支付其本人1 个月的上年月平均工资为标准,工作时间不满1 年的~按其本人1 个月的上年月平均工资支付,本人上年月平均工资高于当地月平均工资3 倍以 63 上的~按当地月平均工资的3 倍计算。 领取经济补偿金后又重新受聘的人员再次领取经济补偿金时~其计发经济补偿金的时间按重新受聘的工作年限计算。 3(其他责任 聘用合同终止后不再续订或者解除后~聘用单位应当在30 日内出具终止或者解除聘用合同证明书~并办理有关手续。单位和个人应当在3 个月内办理人事档案转移手续。单位不得以任何理由扣留无聘用关系职工的人事 档案,个人不得无故不办理人事档案转移手续。 在已经试行事业单位养老等社会保险的地区~受聘人员与所在聘用单位的聘用关系解除后~聘用单位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时为职工办理社会保险关系调转手续~做好各项社会保险的衔接工作。 被终止或者解除聘用合同的人员必须遵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政策和原聘用单位的规定~保守国家和原聘用单位的技术、商业秘密~维护国家和原聘用单位的合法权益。违反的~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九,争议处理 聘用单位与受聘人员因履行聘用合同所发生的争议~应当协商解决,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可以向单位上级主管部门申请调解,不愿调解或者调解不成的~可以按照有关规定向当地人事争议仲裁机构中请仲裁。仲裁结果对争议双方具有约束力。当事人对人事争议仲裁裁决不服的~还可以按照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一、事业单位人员考核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要坚持客观公正、民主公开、注重实绩的原则。 ,二,考核的范围 考核的范围包括事业单位的各级各类职员,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工人。 四、考核的内容和标准 ,一,考核的内容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考核内容包括德、能、勤、绩四个方面~重点考核工作实绩。考核的内容应当与岗位的实际需要相符合。 ,二,考核的等次 考核结果分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四个等次。 对德、能、勤、绩表现较差~在年度考核中难以确定等次的人员~可先予以告诫~期限为3 至6 个月。告诫期满有明显改进的~可定为合格等次,仍表现不好的~定为不合格等次。 年度考核要严格坚持标准~符合实际~被确定为优秀等次的人数~一般掌握在本单位工作人员总人数的10%~最多不超过巧,。职员,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工人也可分别计算。 五、考核的方法和程序 ,一,考核的方法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考核~实行领导与群众相结合、平时与定期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考核要注重实效~简便易行~宜于操作。 ,二,考核的程序 1(考核的准备工作 2.考核的实施工作 这是考核的中心环节~基本程序是: (l)被考核人个人总结、述职。 (2)主管领导人在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匕根据平时考核和个人总结写出评语~提出考核等次意见。 (3)考核组织对主管领导人提出的考核意见~进行审核。 (4)事业单位负责人确定考核等次。 (5)将考核结果以书面形式通知被考核人。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对年度考核结果如有异议~可以在接到考核结果通知之日起10 内向考核组织申请复核~考核组织在10 日内提出复核意见~经部门或单位负责人批准后以书面形式通知本人。其中~如复核结果 64 仍被确定为不合格等次的人员对复核意见不服~可以向上一级主管单位人事机构提出申诉。 3(考核的扫尾工作 六、考核结果的使用 考核能否发挥应有的作用~关键在于考核结果的使用~把考核结果作为被考核人聘任、续聘、晋升、奖惩、培训、解聘,辞退,以及调整工资待遇、调整岗位的依据。 考核结果的使用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1(对年度考核被确定为合格以上等次的处理 (l)按照有关规定晋升工资档次和发给年终一次性奖金。 (2)职员连续三年考核被确定为合格以上等次的~具有晋升职务的资格,连续两年以上被确定为优秀等次的~具有优先晋升职务的资格。 (3)专业技术人员年度考核被确定为合格以上等次的~具有续聘和晋升专业技术职务的资格。 (4)工人年度考核被确定为合格以上等次的~作为确定或晋升技术等级、职务的条件之一,连续两年考核被确定为优秀等次的~具有聘任技师的优先资格。 2(对年度考核被确定为基本合格等次的处理 (1)当年年度考核被确定为基本合格的~应予以批评教育~可调整其工作岗位或离岗培训~不影响正常晋升工资档次~一年内不得晋升职务、职级~不发给年终一次性奖金。 (2)被确定为基本合格的次年~仍不能达到合格及以上等次的~确定为不合格。 3.对年度考核被确定为不合格等次的处理 (1)当年考核被确定为不合格等次的~不发年终一次性奖金~并予以批评教一育。 (2)连续两年考核被确定为不合格等次的~根据不同情况~可予以降职、调整工作、低聘或解聘。 (3)连续两年考核被确定为不合格等次~又不服从组织安排或重新安排后年度考核仍不合格的~予以辞退。 4.对年度考核实行告诫的人员~暂不兑现考核结果、待告诫期满~依据所定等次办理。 七、考核的组织管理 考核组织的职责是:(1)依据有关规定制定本单位年度考核实施办法,(2)组织、指导、监督本单位年度考核工作,(3)审核主管领导人写出的考核评语以及提出的考核等次意见,(4)审核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对考核结果不服的复核申请。 第二章事业单位人事争议仲裁 一、人事争议有三个基本特征:一是人事争议主体必须是已经建立人事关系的双方~即一方是事业单位~另一方是该事业单位的职工,二是人事争议的客体必须是一方当事人对另一方当事人的行为是否符合国家规定或聘用合同约定提出的异议,三是人事争议的内容必须是人事关系双方由于实现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发生的纠纷。 二、人事争议的分类 1(按照人事争议涉及的职工人数~可以分为个人争议和集体争议~个人争议是指单个职工与单位之间的争议~集体争议是指多个职工就同一类行为或基于共同的理由与单位发生的争议。2.按照人事争议的性质~可以分为权利争议和利益争议。权利争议是指因国家规定或聘用合同规定的权利义务发生的争议,利益争议是指对没有规定、约定的权利义务双方存在不同的要求发生的争议。3.按照人事争议的内容~可分为因职工流动产生的争议~包括职工辞职的争议~单位辞退职工的争议等,因履行聘用合同产生的争议~包括执行聘用合同条款的争议~聘用合同变更、终止、续订的争议、解聘、辞聘的争议~违约责任的争议~以及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中发生的其他争议。 三、人事争议处理工作的依据和意义 1(人事争议处理工作的依据 人事争议处理工作的依据包括实体性依据和程序性依据~ 五、人事争议处理工作渠道主要包括:(1)人事争议协商,(2)人事争议调解,(3)人事争议仲裁:(4)人事争议诉讼。 单位的人事争议协商不是人事争议调解的前臵程序~也不是人事争议仲裁的前臵程序。但进入人事仲裁程序后~人事争议调解就是人事争议仲裁的必经程序~而人事争议仲裁是人事争议诉讼的前臵程序。也就是 65 说~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进行协商~也可以不经过协商去申请调解~还可以既不经过协商也不申请调解就直接申请仲裁。但在一般情况下~当事人不能直接提起诉讼~必须经过仲裁后才能提起诉讼。 此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教师对学校侵犯其合法权益~或者对学校作出的处理不服~可以向教育行政部门提起申诉。 七、人事争议处理的基本原则 1(合法原则。 2.公正原则。 3.及时原则。 一、人事争议处理与劳动争议处理的关系 人事争议处理与劳动争议处理在性质上是相同~但两者又有区别: 1.工作对象不同。劳动争议处理主要解决企业与职工之间发生的劳动争议~人事争议处理主要解决事业单位与工作人员之间发生的人事争议。 2.适用的实体法规不同。劳动争议处理主要适用有关劳动管理的法律法规~人事争议处理则主要适用于人事管理方面的政策规定。 3(处理机构不同。处理劳动争议的是劳动争议委员会~处理人事争议的是人事争议委员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按照《劳动法》由‚三方?,劳动行政部门代表、同级工会代表和用人单位方面的代表,组成~其办事机构设在劳动行政部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依据《人事争议处理暂行规定》可由与争议处理相关的部门组成~其办事机构设在人事行政部门。 二、人事争议处理与公务员申诉控告的关系 人事争议处理与公务员申诉控告的主要区别在于: 1(性质不同。人事争议的处理~是人事争议仲裁机构居于中立地位~认定人事争议是非的活动,而申诉控告则是行政机关利用行政手段处理内部争议的一种行政行为。 2.诉求主体不同。公务员申诉控告制度中的申诉控告只能是公务员个人,人事争议处理的申请人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单位。 3.适用原则不同。公务员中诉控告不适用调解原则~而人事争议处理适用调解原则。 4.受理机构不同。公务员申诉控告的受理机构是行政机关~而人事争议的受理机构是人事争议调解委员会或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和人民法院。 三、人事争议处理与信访的关系 信访是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采用书信、电话、走访等形式~向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所属部门反映情况~提出意见、建议和要求的活动。人事争议处理工作与信访工作的主要区别是: 1(人事争议处理的范围只是人事管理中发生的争议,信访的范围则广泛得多~公民或法人既可以对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提出控告~也可以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进行检举、揭发~还可以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提出批评、建议和要求。 2.人事争议处理有管辖规定~当事人只能向有管辖权的处理机构提出申请,信访则不同~公民或法人可以按规定向各级行政机关反映问题。 3.申请处理争议一般有时效规定~当事人须在规定的时限内提出申请~如当事人在争议发生之日起60 日内可向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自收到仲裁裁决之日起巧日内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信访则没有具体的、明确的时效限制。 一、人事争议协商的原则1.双方自愿原则2.平等互信原则3(合法原则 二、人事争议调解的原则1(自愿原则2.合法、合情、合理原则3.尊重当事人申请仲裁和诉讼权利的原则 三、人事争议仲裁的原则1.仲裁机构独立办案的原则2(合议原则 3.回避原则 四、2003 年8 月27 日发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事业单位人事争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的司法解释~标志着我国人事争一议诉讼制度正式建立~人事争议处理制度基本形成~ 一、人事争议仲裁机构包括仲裁委员会、仲裁委员会办事机构、仲裁庭和仲裁员。仲裁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 负责处理管辖范围内的人事争议~领导监督其办事机构、仲裁庭的工作。办事机构的主要职责是负 责案件受理、仲裁文书送达、档案管理、仲裁费用的收取~经仲裁委员会授权~确定仲裁庭组成等。仲裁庭 66 的主要职能是在仲裁委员会的直接领导监督下和仲裁委员会办事机构的协助下具体承办案 件。仲裁员的主要职责是接受仲裁委员会及其 办事机构交办的争议案件~参加仲裁庭。 二、人事争议仲裁的受案范围 根据《四川省人事争议处理方法》~我省的人事争议仲裁案件的管辖范围具体划分是: 1(省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的案件管辖范围是:省级机关及其直属驻蓉事业单位的人事争议,人事关系在省的中央驻蓉单位的人事争议,省内有重大影响的人事争议仲裁,省内跨市,州,的人事争议仲裁。 2.市,州,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的案件管辖范围是:本市,州,所属单位人事争议,境内跨县,市、区,的人事争议,驻市,州,的中央、省属单位不属于省仲裁委员会管辖范围内的人事争议。 3(县,市、区,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的案件管辖范围是:本县,市、区,、乡,镇,所属事业单位的人事争议。 四、仲裁申请条件及时限 申请条件是指人事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向争议仲裁机构提出书面申请~必须满足的条件。《四川省人事争议处理办法》规定申请仲裁应当符合三个条件:一是仲裁申请人应当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当事人,二是有明确的被申请人、具体的仲裁请求和事实依据,三是属于该仲裁委员会管辖。时效~在法律上是指一定的法律事实状态经过一定的时间导致一定法律后果的制度。人事争议仲裁时效是指符合管辖与受案范围要求的人事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在法定的时效内向争议处理机构申请仲裁~争议机构就受理~超过法定时效期间~争议仲裁机构就不予受理。《四川省人事争议处理办法》把仲裁时效规定为60 日~即:当事人应当在争议发生之日起或从知道、应当知道合法权益被侵害之日起60 日内以书面的形式向有管辖权的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超过这一时效人事争议仲裁委就不再受理。 67
本文档为【综合知识参考资料】,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215732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66KB
软件:Word
页数:155
分类:
上传时间:2017-09-15
浏览量: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