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公共关系的发展历程

中国公共关系的发展历程

举报
开通vip

中国公共关系的发展历程中国公共关系的发展历程 一、 中国公共关系的发展历程 1、引进传播阶段 时间:20世纪80年代初——1986年 2、徘徊成长阶段 时间:1987年——1993年 3、开拓创新阶段: 时间:1993年——1996年 4、重组阶段: 时间:1996年至今 二、公共关系的定义: 公共关系是社会组织为了塑造组织形象,通过传播、沟通的手段来影响公众的科学与艺术,是一种认知管理活动。 (1)公共关系活动的根本目的就是塑造组织形象。 (2)公共关系的主体是社会组织,客体是公众,手段是传播和沟通。 (3...

中国公共关系的发展历程
中国公共关系的发展历程 一、 中国公共关系的发展历程 1、引进传播阶段 时间:20世纪80年代初——1986年 2、徘徊成长阶段 时间:1987年——1993年 3、开拓创新阶段: 时间:1993年——1996年 4、重组阶段: 时间:1996年至今 二、公共关系的定义: 公共关系是社会组织为了塑造组织形象,通过传播、沟通的手段来影响公众的科学与艺术,是一种认知管理活动。 (1)公共关系活动的根本目的就是塑造组织形象。 (2)公共关系的主体是社会组织,客体是公众,手段是传播和沟通。 (3)公共关系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种艺术。 (4)公共关系是一种认知管理活动。 美国博雅公共关系公司在1997年,对公共关系做了最新的诠释:“公共关系即是认知管理”。而所谓认知管理是指:通过管理公众对事物、企业或者个人的看法,来使他们改变行为方式及决策,最终获取他们的认同。 三、公共关系的构成要素 (1)公关主体——社会组织 社会组织是指人们为了合理而有效地达成一个特定目标而建立起来的社会单元。一般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 A、组织的生存与发展是为了达到一些明确的目标。 B、组织的结构严密,按一定的逻辑方式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各成员的活动都有明确的分工。 C、组织必须具备一定的物质和技术基础。 (2)公关手段——传播(Communcation) 所谓传播是指社会组织利用各种媒介,将信息或观点有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地与公众进行交流的活动。 (3)公关对象——公众(Publics) 即与特定的公共关系主体相互联系及相互作用的个人、群体或组织的总和,是公共关系工作对象的总称。 四、公共关系学理论的核心概念——组织形象 1、所谓的组织形象,就是公众对社会组织的整体评价,是社会组织的表现与特征在公众心目中的反映。 2、组织形象的要素:产品形象、服务形象、员工形象、社会成员形象、企业文化 3、评价组织形象的两个基本指标——知名度和美誉度 所谓知名度,指的就是一个组织被公众所知晓、了解的程度,是衡量一个组织“名气”大小的尺度。它从量的方面来对组织形象加以评价。 所谓美誉度,是指一个组织获得公众信任、赞许的程度,这是衡量一个组织社会影响好坏程度的指标,它从质的方面来对组织形象加以评价。 4、组织形象地位图 五、CIS——组织形象识别系统CIS(组织形象标识系统)的组成要素 (1)理念识别 (Mind Identity) 简称 MI (2)行为识别 (Behaviour Identity) 简称BI (3)视觉识别 (Visual Identity) 简称VI (4)战略识别 (Strategy Identity)简称SI (5)品牌个性 (Trademark Identity) 简称TI 六、公共关系的双向沟通原则 1、 公共关系的双向沟通原则,是指信息传递双方互相传递,互相理解的信息互动原则。 2、双向沟通原则的内容 (1)沟通的双方互为角色。 (2)沟通不仅仅是一种信息的交流和共享,更是人们的一种认识活动的反映。 (3)沟通的过程由两个基本阶段组成:传递阶段和反馈阶段 3、贯彻双向沟通原则的目的 (1)提高信息互动的质和量。 (2)最大限度的消除沟通障碍。 4、双向沟通原则的实施 (1)沟通双方应该存在着共认域。 (2)沟通双方必须存在反馈意识,它包括信息反馈要主动、及时、适路和适量等。 (3)沟通双方应该根据反馈来作自我调节。 1、文化条件:由“理性”转向“人性”。 2、政治条件:民主政治取代专制政治。 3、经济条件:市场经济取代小农经济。 4、技术条件:大众传播超越个体传播。 八、公共关系代表人物及其思想 1、艾维.李 “现代公共关系之父”2、伯尼斯 3、巴纳姆 4、卡特利普和森特 “双向对称” 九、中国国情与公共关系 (一)文化心态 1、正道直行思想和公共关系 2、贵和持中思想和公共关系 3、民为邦本思想和公共关系 4、平均平等思想和公共关系 5、重情轻理思想和公共关系 (二)经济方式和管理体制 知识经济与公共关系 公共关系的职能 1、收集信息、监测环境 2、咨询建议、参与决策 3、传播沟通、塑造形象 4、处理危机、降低损害 公共关系策划 1、 概念: 美国哈佛企业管理丛书编篡委员会认为: “策划是一种程序,本质上是一种运 用脑力的理性行为,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进行的思维活动,是针对未来要发生的事情 而作的决策”。公共关系策划则是社会组织为了树立组织组织形象在信息收集和分析的 基础上针对未来的事情而作的决策。 2、 要素:策划者、策划依据、策划方法、策划对象、策划效果测定和评估。 3、涵义: (1)人是策划活动的主体。 (2)策划必须在高水平的信息收集和分析的基础上进行。 (3)策划是有目标和对象的。 (4)对事物的判断和未来效果的评测是策划的必然结果 十三、公众的涵义和特征 1、 公共关系学中的公众(Publics)是指与特定的公共关系主体相互联系及相互作用的个人、 群体、或组织的总和,是公共关系工作对象的总称。 2、公众的特征 1、整体性 2、同质性 3、多维性 (公众的需求层次、相互作用、存在形式、联系工作方式等均不相同) 4、变化性 (首先,公众的形成取决于共同的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其次,公众的变化性特征还表现在非单一性上,表现在个人社会角色的复合性上。第三,公关主体和公关对象可以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换。) 5、相关性 十四、公众的分类——同一种公众有不同的分类 1、根据公众与组织的关系: 内部公众:员工关系、投资者关系 外部公众:社区关系、顾客关系、政府关系、媒介关系等 2、根据公众组织状态的稳定程度: 非组织公众:流散型公众、聚散型公众、周期公众、稳定公众 组织公众 :社团型公众、权力型公众 3、 据关系的重要程度:首要公众和次要公众 4、根据公众对组织的态度和意向:顺意公众、逆意公众和边缘公众 根据组织对公众的态度和意向:受欢迎的公众、不受欢迎的公众和被追求的公众 根据动态的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非公众、潜在公众、知晓公众、行动公众。(格罗尼格和亨特) 柔性公关 1、所谓的柔性公关,是指在组织内部艺术性的开展员工管理公关活动,从而使员工关系达到一种崇高境界。柔性公关是“以人为中心”,充分尊重员工的感情需求、人格独立与个性自由,从内心深处来激发每个员工的内在潜力、主动性和创造精神,提高员工对组织的向心力、凝聚力和归属感,从而创造一种良好的关系环境的管理公关活动。 2、柔性公关的特点:人本性、情感性、权变性、创新性 政府关系和政府公共关系1、政府关系和政府公共关系的区别 政府关系是指组织与作为公众的国家权力执行机构之间的关系。 政府公共关系指政府作为公共关系的主体,通过公共关系的手段,争取广大公众的信任和支持,形成一种和谐稳定的政治局面,以有利于政府进行有效的管理。 2、政府关系和政府公共关系的发展趋势3、政府公共关系的特点: A、政府公关的首要任务是提高政府的美誉度。 B、政府公关关系的工作主要是加强政府管理的民主化,多办实事,取信于民;同时应该加强廉政建设,纠正不正之风。 C、政府公关需要注意发挥新闻媒介的作用。 十七、传播的涵义、特征和要素 1、传播的涵义 传播在英文中是“Communication”,这个概念最早是1945年11月16日在伦敦发表的联合国“教科文”宪章中出现的,所谓“Communication”,是指两个以上的个人之间,甲的精神内容(知识、判断、感情、意志等等)传播给乙等,或者说,甲的动作、语言、 记录 混凝土 养护记录下载土方回填监理旁站记录免费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 等符号效果作用于乙或者乙以外的他者。 Communication是在人类对自然界起作用的基础上,社会活动得以成立的一个基本条件。 在公共关系中,传播是指社会组织利用各种媒介,将信息或观点有计划地与公众进行交流的活动。首先,传播是一个有计划的完整的行动过程;其次,传播是一种信息分享的活动。 2、传播的特征 (1)传播是人类为了维持社会生活而进行的一种社会活动,具有社会性。 (2)传播行为随时可见,具有普遍性。 (3)传播是人与人之间进行的双向活动,具有互动性。 (4)人类的传播行为是一种工具性行为,具有工具性。 (5)传播就是为了和传播对象交流分享信息,具有共享性。 (6)信息传播是依靠符号来进行的,具有符号性。 3、传播的要素:基本要素和隐含要素 基本要素 (1)信源和信宿:信息的发布者和接受者。 (2)信息:传播内容及其表现形式的综合体。 (3)信道:信息传递的途径和渠道。 (4)媒介:用以记录和保存信息并随后可再现信息的载体。 (5)反馈:受者对传者发出信息的反应。 隐含要素 (1)时空环境 (2)心理因素 (3)文化背景 (4)信誉意识 大众传播及其一般社会功能主要是职业传播者通过大众传播媒介(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将大量复制的信息传递给分散的公众的一种传播活动。 教育功能、报道功能(环境监视、社会调适、设置议题、授予地位)、娱乐功能、3、大众传播负作用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社会生活中的负作用,也就是大众传播一旦被歪曲利用,将给社会造成巨大损害;二是在社会偏离行为中的诱发作用,所谓的社会偏离行为是指社会成员违反社会准则或者是价值观念的行为。 1、报纸、杂志共同特点: (1)信息符号以文字为主,图片为辅。 (2)信息符号是已记录性的,不会转瞬即逝。 (3)信息符号以空间为序列展开,在时间上没有先后性。 (4)信息制作的速度相对缓慢。(1)报纸 优势:传播面广、传播迅速、具有新闻性、阅读 率高、文字表现力强、便于保存和查找、费用较低等。 劣势:时效短、传播信息易使读者忽略、理解能力受限、诠释较差、缺乏动感。 (2)杂志:优势:针对性强、印刷精美、表现力强 劣势:声势小、理解能力受限。 3、广播、电视的共同特点: (1)信息符号以声音或者图象为主,以文字为辅。 (2)信息符号是非记录性的,播出后立即消失。 (3)信息符号以时间序列展开,在时间上具有先后性。 (4)信息制作快捷,不需要任何复制就能广泛传播,而且可以做到实时传播。 (5)容易克服自然障碍和国界障碍。 广播、电视的个性特点: (1)广播 优势:传播面广、传播迅速、声势强、功能多。 劣势:传播效果稍纵即逝、信息的储存性差、受众选择性差、受众容易分散对信息的注意等。 (2)电视 优势:纪实性强,有现场感;传播迅速;影响面大;多种功能,娱乐性强; 劣势:与广播基本相同 网络媒体的特点、优势和发展方向1、网络媒体的特点: (1)范围广 (2)超越时空 (3)高度开放 (4)双向互动 (5)个性化 (6)多媒体、超文体 (7)低成本 网络媒体传播的优势和发展方向 (1)网络媒体传播的优势: A、网络媒体传播的快捷 。 B、网络媒体传播的大容量、多频道。 C、网络媒体对传播互动性的探索。(线上、线下互动;网络、传媒互动)(2)网络媒体的发展方向: A、与传统媒体合作: 初级层次:网站利用传统媒体提高自身奥运频道的知名度。 中级层次:网站有偿利用传统媒体提供的新闻信息。 高级层次: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优势互补,实现真正的互动,在更高的层次上满足受众的需要。 B、向无线电渗透人际传播的说服模式 1、亚里士多德的说服模式 (1)说服的三个基本因素:说话者、听众、论点 (2)说服的效果取决于说服者的个人品格、对听众造成某种态度的环境和论点本身的依据。 (3)说服的原则: 首先,发送者应该给对方以可信赖的印象。 其次,必须考虑对方的情绪特点。 第三,情绪煽动不是万能的,说服的成功还有赖于论点本身的可信度高。 2、卡特赖特的说服模式 (1)被说服者的心理反应 A、被说服者是以原有的认知结构决定对信息的取舍程度,因此要想让他们接受说服,说服者提供的信息必须能够成为其认知结构的组成部分。反之,要是某种信息与他们现有的认知结构不相符,他们就会或者拒绝这种信息,或者把它歪曲后加以接受,或者在认知结构上作出变动。 B、说服他人的目的不仅仅在于转变其观念,还在于影响其行动的方式,因此,被说服者接受了说服的信息,信念或者内心发生了变化之后,还要看他们是否采取行动。归纳起来,第一,说服者期待对方采取的行动必须有助于对方实现自己的目的;第二,这种行为必须基本上符合对方固有的认知结构;第三,这种行为还不能过分复杂。 C、在对方愿意采取某种行动之后,在某一特定时间内,必须对他的行动实行控制。具体的做法是:第一,对行动作出具体的规范;第二,对行为的期限作出规定;第三,安排一定的动机结构来控制行为。(2)说服的方式 A、引起注意 B、使说服信息适合于对方 C、使对方认识到说服信息对他有利无害 D、促使对方采取行动 1、传播者要可信、可敬、可亲、声誉良好 2、要使公众确信组织的期望是他们的利益所在信息内容要尽可能符合公众的经验范围 传播方法要因人、因事、因时而宜 信息结构与信息数量要合理 正确选择传播媒体创造良好的传播环境 公共关系学模拟考试题目 一、 名词解释:(5*5=25) 1、 公共关系 2、 组织形象 3、 公 众 4、 政府公关 5、 柔性公关 二、 选 择(每题至少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2*10=20) 1、 以下对现代公共关系产生的时间和地点描述正确的是( ) A、20世纪50年代 、英国 B、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C、春秋战国时期、中 国 D、20世纪80年代、中国沿海 2、 中国公共关系发展的“开拓创新”阶段在时间上一般是指( ) A、20世纪80年代初——1986年 B、1987年——1993年 C、1993年——1996年 D、1996年至今 3、 公共关系的对象指的是( ) A、社会组织 B、传播 C、组织形象 D、公众 4、有关知名度和美誉度,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二者成正比关系,知名度高则美誉度高。 B、 二者成反比关系,美誉度低则知名度低。 C、 没有正反比关系,知名度高,美誉度不一定高。 D、 没有正反比关系,美誉度低,知名度不一定低。 5、在CIS——组织形象识别系统中,视觉识别指的是( ) A、MI B、VI C、SI D、TI 6、“市场经济取代小农经济”是公共关系产生的( ) A、文化条件 B、经济条件 C、政治条件 D、技术条件 7、在以下公共关系理论代表人物当中,“制造神话”的是( ) A、艾维.李 B、伯尼斯 C、卡特利普和森特 D、巴纳姆 8、以下公众类型中,属于“非组织公众”的有( ) A、流散型公众 B、聚散型公众 C、非公众 D、知晓公众 9、以下哪些属于传播的基本要素( ) A、信源和信宿 B、心理因素 C、信道 D、信誉意识 10、广播、电视的共同特点有( ) A、 信息符号以时间序列展开,在时间上具有先后性 B、 信息符号是已记录性的,不会转瞬即逝。 C、 时效短、传播信息易使读者忽略、理解能力受限、诠释较差、缺乏动感。 D、 容易克服自然障碍和国界障碍。 三、简答题(6*5=30) 1、 简述艾维李的公共关系思想 2、 什么是危机公关 3、 如何对公众进行分类, 4、 大众传播及其一般社会功能。 5、 网络媒体的特点、优势和发展方向。 四、辨析题(辨析命题的正误并说明理由10*1=10) 政府关系是指组织与作为公众的国家行政机构之间的关系,也即是政府公共关系, 又可简称为政府公关。 五、 论述题(15*1=15) 请结合人际传播的说服模式谈谈你对认知管理的认识。
本文档为【中国公共关系的发展历程】,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037433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9KB
软件:Word
页数:13
分类:
上传时间:2017-10-19
浏览量: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