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编)临床检验手册

(新编)临床检验手册

举报
开通vip

(新编)临床检验手册(新编)临床检验手册 临床检验手册第 1 页 共 32 页 目录: 第一章:血液检查第二章:血液的特殊检查 第三章:骨髓检查第四章:止血与凝血功能的检查 第五章:血液流变学检验第六章:血型检验 第七章:尿液检验第八章:粪便检验 第九章:浆膜腔积液检查第十章:脑脊液检查 第十一章:胃液及十二指肠引流液检验第十二章:关节腔液检验 第十三章:痰液检查第十四章:精液和前列腺液检验 第十五章:羊水检验第十六章:阴道分泌物及其他分泌物检查 第一章:血液检查 第一节:血液的常规检查第二节:血液的其他检查 ...

(新编)临床检验手册
(新编)临床检验手册 临床检验手册第 1 页 共 32 页 目录: 第一章:血液检查第二章:血液的特殊检查 第三章:骨髓检查第四章:止血与凝血功能的检查 第五章:血液流变学检验第六章:血型检验 第七章:尿液检验第八章:粪便检验 第九章:浆膜腔积液检查第十章:脑脊液检查 第十一章:胃液及十二指肠引流液检验第十二章:关节腔液检验 第十三章:痰液检查第十四章:精液和前列腺液检验 第十五章:羊水检验第十六章:阴道分泌物及其他分泌物检查 第一章:血液检查 第一节:血液的常规检查第二节:血液的其他检查 第一节:血液的常规检查 一、红细胞(RBC)计数意义 1.红细胞增多见于: (1)血液中红细胞绝对值增多,见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2)机体长期缺氧,如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发绀性先天性心脏病引起继发性红细胞增多; (3)因一时性血浆中水分丢失过多、血液浓缩,如剧烈吐泻、脱水、烧伤引起相对性红细胞增多。 2.红细胞减少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贫血,如骨髓造血功能障碍,造血原料缺乏,红细胞破坏过多、过早等。 二、血红蛋白(Hb)测定意义其增减的意义 大致与红细胞增减相似,但在各种不同类型贫血时,红细胞数与血红蛋白量的减低不一定呈平行关系。如小红细胞性贫血时,血红蛋白含量比红细胞数减少更为明显;在大红细胞性贫血时,则红细胞减少的程度较血红蛋白减少更为严重。 三、红细胞形态学检查 红细胞大小异常包括: 1.小红细胞,直径小于6μm,厚度薄,常见于缺铁性贫血。 2.大红细胞,直径大于10μm,体积大,常见于维生素B12或叶酸缺乏引起的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3.红细胞大小不均,大小相差1倍以上,常见于各种增生性贫血,但不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 红细胞形态异常包括: 1.球形红细胞,直径缩小,厚度增加,常见于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2.靶形红细胞,呈靶形,主要见于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某些血红蛋白病、脾切除术后等 3.椭圆形红细胞,长径增大,横径缩小,呈椭圆形,见于遗传性椭圆形细胞增多症,也可见于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4.镰形红细胞,如镰刀形、柳叶状等,主要见于镰形红细胞性贫血。 5.红细胞缗线状形成,呈平行叠串状排列,见于骨髓瘤、高球蛋白血症、高纤维蛋白血症等。 红细胞染色异常,红细胞染色深浅反映着血红蛋白含量,包括: 1.低色素性,红细胞内含血红蛋白减少,见于缺铁性贫血及其他低色素性贫血。 2.高色素性,红细胞内含血红蛋白较多,多见于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3.嗜多色性,是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呈灰蓝色,体积稍大,见于骨髓造红细胞功能旺盛的增生性贫血。 红细胞结构异常包括: 1.嗜碱性点彩,见于重金属(铅、铋、银等)中毒,硝基苯、苯胺等中毒及溶血性贫血、恶性肿瘤等。 2.卡波(Cabot)环,可能是幼红细胞核膜的残余物,见于溶血性贫血、某些增生性贫血。 3.何乔(HowellJolly)小体,可能是细胞核的残余物,见于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及脾切除术后。 四、白细胞(WBC)计数意义 1.白细胞增多见于: ?急性感染:包括化脓菌感染、杆菌感染引起肾孟肾炎、胆囊炎等,病毒感染引起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乙型脑炎等,寄生虫感染引起急性血吸虫病,螺旋体病引起的钩端螺旋体病等,重度感染时可引起白细胞总数显著增高并可出现明显核左移。 ?严重烧伤、较大手术后、心肌梗死等引起的组织损伤、坏死。 ?数量极度增高时,见于恶性肿瘤、白血病,尤其是慢性白血病。 ?见于急性失血,尤其是内脏破裂、宫外孕等引起的内出血。 ?见于急性化学药物有机磷中毒,也见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尿毒症等引起的代谢性中毒。 2.白细胞总数减少见于: ?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如伤寒、副伤寒沙门菌,病毒感染,如流感、病毒性肝炎,寄生虫感染,如疟疾等。 ?某些血液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白细胞不增多型白血病等。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免疫抗体导致的白细胞减少。 ?理化损伤及药物反应,如苯及其衍生物引起的放射线损伤、化学品中毒,如氯霉素、保泰松、抗癌药等引起的各种反应。 ?其他,如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等。 五、白细胞分类(DC)意义 中性粒细胞(N)总数的增多或减少的临床意义与白细胞相似。 ?嗜酸性粒细胞(E)增多见于: ?过敏性变态反应,如支气管哮喘、药物性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血清病等。 ?寄生虫病,如肠道寄生虫钩虫、蛔虫等。 ?某些皮肤病,如湿疹、天疱疮、剥脱性皮炎等。 ?急性传染病恢复时,一般在常起病时细胞数减少,当开始恢复时可呈现增多,提示病情好转。 ?某些血液病及恶性肿瘤,如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淋巴瘤、肺癌等。 临床检验手册第 2 页 共 32 页 ?嗜酸性粒细胞减少见于: ?当肾上皮质功能亢进或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时。 ?急性发热性传染病,尤其在伤寒、副伤寒、严重烧伤、大手术后。 嗜碱性粒细胞 (B)增多见于: ?某些血液病如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红细胞增多症; ?脾切除术后、疫苗预防注射后等。嗜碱性粒细胞减少一般无临床意义。 1.淋巴细胞(L)增多见于: ?初生婴儿、儿童的生理性增多; ?某些血液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减少症可引起淋巴细胞相对性增多; ?某些感染,如病毒感染性疾病、细菌性感染如百日咳、慢性感染如结核病的恢复期; ?急、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2.淋巴细胞减少大多是相对性减少,或见于长期接触放射线或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后。 单核细胞(M)增多见于: ?某些感染如结核病活动期,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疟疾等; ?某些血液病,如淋巴瘤、高雪病、单核细胞性白血病且可出现原、幼单核细胞。单核细胞减少一般无特殊临床意义。 六、白细胞的常见形态变化 1.中性粒细胞的核象变化包括: ?核左移,常见于感染,尤以急性化脓性感染最常见,其他如急性中毒、急性溶血时也可出现。 ?核右移,主要见于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使用抗代谢药物治疗后、感染恢复期等。 2.中性粒细胞的形态异常包括: ?中毒颗粒:常见于严重的化脓性感染、大面积烧伤等。 ?空泡变性:常见于严重感染,特别是败血症,因粒细胞受损发生脂肪变性所致。 ?核变性,临床意义同空泡变性。 ?棒状小体,仅见于白血病细胞中,但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则不出现棒状小体。 3.淋巴细胞形态变异根据形态特点分为3型: ?型(空泡型)、?型(不规则型)、?型(幼稚型)。除以上3型外,尚可有呈浆细胞样或组织细胞样的异形淋巴细胞,见 于: ?病毒感染性疾病; ?某些细菌性感染,原虫、螺旋体感染; ?某些免疫性疾病、药物过敏等。 七、血小板计数意义 1.血小板减少见于: ?血小板生成减少,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骨髓纤维化、放射线损伤; ?血小板破坏过多,如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药物损伤; ?血小板消耗过多,如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血小板分布异常,如脾肿大、输入大量血浆血液受稀释等。 2.血小板增多见于: ?急性大失血和溶血后可呈反应性增多; ?骨髓增生病,如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 八、血小板学形态检查 正常血小板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2,4μm,含嗜天青颗粒。功能正常的血小板多数个成簇聚集,若呈单个分散分布提示 血小板功能不良。幼稚血小板体积大,胞质蓝色加深。当血小板异常增生时,呈大小不等,形态异常。 第二节:血液的其他检查 一、网织红细胞(RC)计数意义 1.网织红细胞增多,表示骨髓造红细胞能力旺盛,如溶血性贫血,缺铁及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时呈轻度增高。 2.网织红细胞减少,表示骨髓造血功能减低,如再生障碍性贫血,也可由慢性苯、铅中毒、骨髓病性贫血,如急性白血病、 骨髓纤维化时骨髓受异常细胞浸润所致。 3.抗贫血治疗的疗效观察,如缺铁性贫血铁剂治疗有效时,网织红细胞明显增多,随后红细胞及血红蛋白逐渐增高,网织 红细胞下降,这种网织红细胞反应,可被作为抗贫血治疗的疗效判断。 二、红细胞沉降率(ESR)测定意义 临床检验手册第 3 页 共 32 页 1.红细胞沉降率增快见于: ?各种急、慢性感染或非感染性炎症,如急性细菌性炎症;慢性感染,如结核病,非感染性炎症,如风湿热; ?组织损伤及坏死,如大手术、创伤、心肌梗死等; ?恶性肿瘤时因肿瘤组织坏死、贫血、继发感染等因素致血沉增快,可随手术切除、有效化放疗而渐正常,如肿瘤复发或 转移时又可增快; ?其他如各种原因导致的贫血、高球蛋白血症、高胆固醇血症等。 2.红细胞沉降率减慢见于: ?红细胞数明显增多,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血浆纤维蛋白原明显减低,如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等。 三、红细胞比容测定意义 1.红细胞比容增高见于: ?严重脱水、大面积烧伤致血液浓缩,使红细胞相对增多;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时显著增高。 2.红细胞比容减低见于: ?各种贫血。因贫血的类型不同,红细胞数及体积大小也不同。 ?充血性心力衰竭、妊娠、输液过多所致的血液稀释。 四、红细胞平均值的计算 1.平均红细胞体积(MCV)指每个红细胞的平均体积。 2.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指每个红细胞内所含有的血红蛋白的平均量。 3.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指平均每升红细胞中所含血红蛋白浓度。 第二章:血液的特殊检查 第一节:溶血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查第二节:低色素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查 第一节:溶血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查 一、红细胞破坏过多的检查 1.外周血液常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减低,血涂片中可见破碎红细胞、异形红细胞等。出现典型的异形红细胞或自 身凝集现象时,可提供溶血原因的线索。 2.血浆游离血红蛋白测定意义正常血浆只有微量游离血红蛋白,>40mg/L是溶血尤其是血管内溶血的重要指标,如阵发性 睡眠血红蛋白尿、血型不合输血反应等。血管外溶血,如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一般不增高。 3.血清结合珠蛋白测定(Hp)意义 1.血清结合珠蛋白降低见于: ?各种溶血性贫血,包括血管内或血管外溶血; ?肝细胞损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先天性无结合珠蛋白血症等。 2.血清结合珠蛋白增高见于感染、组织损伤、肝外阻塞性黄疸、恶性肿瘤等。 4.血浆高铁血红素白蛋白试验意义本试验有助于鉴别血管内或血管外溶血,阳性表示严重血管内溶血。如阵发性睡眠性血 红蛋白尿时,出现一条高铁血红素白蛋白区带,而球形细胞增多症系血管外溶血则无此区带。 5.尿液检查 ?尿胆原排出增多; ?隐血试验阳性,这是因为当血浆游离血红蛋白显著增高,超过结合珠蛋白的量和肾小管再吸收功能时,出现的血红蛋白 尿; ?尿含铁血黄素试验呈阳性反应,是反映慢性溶血,尤其是血管内溶血。 6.红细胞寿命测定是检测溶血的可靠指标,常用51Cr、3PDFP或二异丙基氟磷酸标记红细胞法,能反映红细胞寿命的指数。 此项测定显示红细胞寿命缩短表明有溶血。 二、红细胞代偿性增生的检查 1.网织红细胞增多在5%,20%以上。 临床检验手册第 4 页 共 32 页 2.外周血出现幼红细胞,主要是晚幼红细胞。由于网织红细胞及幼红细胞的出现,故可表现大红细胞增多。 3.骨髓幼红细胞显著增生,以中幼红和晚幼红细胞增生为主,粒红比例常发生倒置。 三、红细胞膜缺陷的检查 1.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意义 1.红细胞渗透脆性增高见于: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伴继发球形细胞增多等。 2.红细胞渗透脆性减低见于:缺铁性贫血、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等。 2.红细胞孵育渗透脆性试验意义本试验对轻型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的检出敏感,也见于丙酮酸激酶缺乏症等酶缺陷的溶血性贫血。 3.自身溶血试验及纠正试验意义 1.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在低渗盐水中溶血显著增强,加葡萄糖后溶血明显纠正,加ATP后溶血明显纠正。 2.先天性非球形细胞溶血性贫血?型(G6PD缺乏症),低渗盐水中正常或溶血稍增强,加葡萄糖后溶血部分纠正,加ATP后溶血部分纠正。 3.先天性非球形细胞溶血性贫血II型(PK缺乏症),低渗盐水中溶血显著增强,加葡萄糖后溶血不能纠正,加ATP后溶血明显纠正。 四、红细胞内酶缺陷的检查 1.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意义当红细胞G6PD活性正常时,还原率>75%;如G6PD缺陷,形成高铁血红蛋白,还原速度远较正常红细胞慢,还原率显著降低。本试验是反映红细胞对高铁血红蛋白的还原能力,特异性较低,可用作G6PD缺乏的筛选试验。 2.变性珠蛋白小体检查意义当G6PD缺乏时变性珠蛋白小体易于检出,变性珠蛋白小体增多可见于某些药物中毒、不稳定血红蛋白病、脾切除术后。 3.红细胞G6PD活性测定意义G6PD缺乏时,常延迟出现或不出现荧光点,可作G6PD较特异的筛选试验。进一步可用紫外线分光光度测量法,对G6PD活性作定量测定。 4.红细胞丙酮酸激酶测定意义丙酮酸激酶缺乏时,常延迟消失或达60min仍不消失,可作丙酮酸激酶较特异的筛选试验。进一步可用紫外分光光度测量法,对丙酮酸激酶活性作定量测定。 五、珠蛋白合成异常的试验 1.血红蛋白电泳意义 1.如HbA、HbA2、HbF减少,见于α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2.如HbA减少,HbF明显增加,见于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3.缺铁性贫血时HbA2常减少,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时HbA2可增高; 4.若出现新的区带则可能为异常血红蛋白,应进一步检查。 2.胎儿血红蛋白(HbF)测定 1(抗碱血红蛋白测定意义 ?抗碱血红蛋白显著增高见于: 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轻度增高除见于: 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外,也见于正常孕妇、再生障碍性贫血、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白血病、骨髓转移癌等。 2(HbF酸洗脱意义同抗碱血红蛋白测定。 3.HbH包涵体染色意义明显增高见于: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α海洋性贫血),HbH病、某些血红蛋白病时可见轻度增高。 4.红细胞镰变试验意义出现镰形红细胞的多少与HbS含量有关,除HbS病外,某些血红蛋白病也可出现镰形红细胞。 5.不稳定血红蛋白检查 1(异丙醇沉淀试验意义不稳定血红蛋白病加入异丙醇溶剂在5min后即可发生沉淀,20min可成絮状。HbH、HbF或高铁血红蛋白升高时也可出现阳性。 2(热变性试验意义同异丙醇沉淀试验。 六、免疫性溶血的检查 1.抗人球蛋白试验意义 1.直接试验阳性见于: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除原发AIHA外,也可继发于结缔组织病、恶性淋巴瘤、白血病、某些感染、 临床检验手册第 5 页 共 32 页 药物等引起的AIHA; ?新生儿溶血病 ?少数冷抗体型的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2.间接试验慢性见于Rh和ABO血型妊娠免疫性溶血,母体血清中不完全抗体。 2.酸溶血试验意义本试验阳性,支持PNH的诊断。严重的AIHA、明显的球形细胞增多症偶可阳性。 3.蔗糖水溶血试验意义本试验在PNH患者常呈阳性,且较酸溶血试验敏感,但特异性不强。再生障碍性贫 血、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等也可呈轻度阳性反应。 4.冷热溶血试验意义本试验阳性支持PCH的诊断。某些病毒感染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流行性腮腺炎 偶可见阳性。 第二节:低色素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查 一、血清铁(SI)测定意义 1.血清铁降低见于:?体内铁总量减少。最常见于由各种原因引起的缺铁性贫血。 ?铁丢失增多,如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失血。 ?铁需要量增加,如妊娠、哺乳期、婴幼儿生长期。 ?铁转运障碍,如严重感染、恶性肿瘤、肝硬化等。 2.血清铁增高见于: ?红细胞破坏过多,如溶血性贫血; ?铁利用减少,如再生障碍性贫血; ?铁吸收增加,如铁剂治疗、长期接受输血、血色病;?贮存铁释放增加,如急性肝炎等。 二、血清总铁结合力(TIBC)测定意义 1.血清总铁结合力降低见于: ?运铁蛋白丢失,如肾病、尿毒症。 ?运铁蛋白合成减少,如遗传性运铁蛋白缺乏症; ?铁蛋白减少,如肝硬化; ?其他,如感染、肿瘤、溶血性贫血等。 2.血清总铁结合力增高见于: ?运铁蛋白合成增加,如各种原因引起的缺铁性贫血; ?铁吸收过多,如长期接受输血、注射铁剂治疗; ?铁蛋白释放增加,如急性肝炎、肝细胞坏死等。3如TIBC增高,血清铁降低时主要见于缺铁性贫血;TIBC降低 ,血清铁增高时提示血红蛋白合成障碍,如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两者均增高,提示慢性感染、肝硬化、肾病 尿毒症等。 三、血清未饱和铁结合力(UIBC)测定意义参见血清铁及TIBC项。在缺铁性贫血时UIBC增加。 四、转铁蛋白(Tf)测定意义同TIBC,参见TIBC项。 五、血清铁蛋白(SF)测定意义 1.血清铁蛋白降低见于: ?缺铁性贫血,具有早期诊断价值。 ?营养不良、严重慢性疾病体内贮存铁减少导致的继发性贫血。 2.血清铁蛋白增高见于: ?体内铁贮存过多,如长期接受输血和不恰当的铁剂治疗; ?恶性肿瘤; ?急性感染和炎症; ?肝脏疾病如肝硬化、肝坏死和心肌梗死等。 o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意义 1.根据MCV、RDW值可将贫血分为6种: ?小细胞均一性贫血:MCV减小,RDW正常,如轻型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小细胞不均一性贫血:MCV减小,RDW增大,如缺铁性贫血 ?正细胞均一性贫血:MCV、RDW均正常,如各种慢性疾病所致的贫血。 ?正细胞不均一性贫血:MCV正常,RDW增大,如早期缺铁性贫血、营养性贫血。 临床检验手册第 6 页 共 32 页 ?大细胞均一性贫血:MCV增大,RDW正常,如再生障碍性贫血。 ?大细胞不均一性贫血:MCV、RDW均增大,如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2(用于缺铁性贫血治疗时的观察。缺铁性贫血RDW值增大,当给予铁剂治疗有效时,RDW值可一过性进一步增大 ,随后再逐渐降到正常。 o血小板比容(PCT)意义 1.血小板比容增高见于:骨髓纤维化、脾切除、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等; 2.血小板比容降低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症、化疗后等。 o平均血小板体积(MPV)意义 1(平均血小板体积增大见于:骨髓纤维化、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栓性疾病、脾切除、慢性粒细胞性白 血病、巨血小板综合征、镰刀细胞性贫血等。 2(平均血小板体积减小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脾亢、化疗后等。 o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意义 1.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增大见于: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脾切除、巨血小板综合征及血栓性疾病等 第三章:骨髓检查 第一节:骨髓穿刺的应用第二节:骨髓象的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第三节血细胞化学染色 第一节:骨髓穿刺的应用 一.骨髓穿刺适用于: 1.诊断贫血的细胞形态学类型,观察治疗后的效果。 2.确立造血系统疾病的诊断,如再生障碍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白血病、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等。 3.确立白血病的细胞学类型,决定治疗方案,观察治疗效果,判断病情及预后。 4.协助诊断骨髓中可出现的异常细胞的疾病,如骨髓病、淋巴瘤、恶性组织细胞增多症、癌转移等。 5.明确原因不明的发热、肝脾肿大等。 6.类白血病反应、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骨髓纤维化的鉴别诊断。 二.骨髓穿刺不适用于血友病。 骨髓采集: 1(骨髓液采集部位: ?髂后上棘最常用。 ?髂前上棘。此处采集骨髓较安全。 ?胸骨穿刺,非必要时较少选用。 2(抽吸量:以抽吸时在注射器中刚见到骨髓液(0.2,0.3ml)即止,不宜过多,以避免受外周血稀释影响结果。 3(骨髓液抽取后需立即涂片,防止凝固。观察涂片状况,满意的涂片应可见有骨髓小粒及脂滴。如被血液稀释、混血多时 涂膜稀薄光滑,表面光感如血片。 骨髓涂片检查: 1(涂片染色:瑞氏染色法。 2(低倍镜检查: ?观察涂片,染色是否满意。 ?观察有核细胞的多少,判断骨髓的增生程度。一般将增生分为5级。 ?观察大细胞或特殊细胞,如转移癌细胞、淋巴瘤细胞、高雪细胞、尼曼匹克细胞。 ?计数巨核细胞。 ?选择涂片均匀,染色清晰部位(以体尾交界的均匀区最宜),进行各系细胞的分类计数。 3(油镜检查: ?分类计数,根据细胞形态逐一辨认。 ?计算粒/红比值。 ?观察并描述各细胞形态,注意有否异常变化。?观察有无其他特殊细胞及寄生虫。 骨髓象:以下几种情况均考虑正常骨髓象: 1(骨髓增生活跃。 2(粒细胞系占有核细胞的40%,60%,原粒<2%,早幼粒<5%,中幼粒<15%,晚幼粒<15%,杆状核粒细胞多于分叶料细胞, 嗜酸粒<5%,嗜碱粒<1%,细胞形态学正常。 临床检验手册第 7 页 共 32 页 3(有核红细胞占有核细胞的20%,25%,原幼<1%,早幼红<5%,中、晚幼红约各占10%,细胞形态学正常。 4(淋巴细胞系占有核细胞的20%,小儿可达40%,均为成熟淋巴细胞。 5(单核细胞一般<4%,浆细胞<3%,均为成熟型。 6(巨核细胞易见,多为成熟型,以产血小板型居多。 7(可见少量的非造血细胞,如网状细胞、内皮细胞、组织嗜碱细胞等。 8(核分裂细胞不易见到,无特殊细胞及寄生虫。 第二节:骨髓象的分析 一、骨髓增生程度意义按增生程度分5级: 1.?级:增生极度活跃,主要见于急性和慢性白血病,偶见某些增生性贫血。 2.?级:增生明显活跃,常见于各种增生性贫血,如缺铁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等,或某些白血病。 3.?级:增生活跃,见于正常人骨髓象,某些代偿增生较差的贫血,也见于因骨髓取材时受部分血液稀释。 4.?级:增生减低,常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及骨髓被部分血液稀释。 5.?级:增生极度减低,见于典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二、粒细胞与幼红细胞比例(粒/红比例)意义 1.比例增加见于: ?粒系细胞增多,如急性或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感染尤其是化脓性感染、类白血病反应等?红系细胞生成抑制,如纯红 再障。 2.比例正常见于: ?正常人骨髓; ?两系细胞同时或成比例增多或减少,如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纤维化、内髓瘤、骨髓转移癌等。 3.比例减低见于: ?粒系细胞减少,如粒细胞减少或缺乏症、化疗、放射病等; ?红系细胞增多,如溶血性贫血、缺铁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脾功能亢进等。 三、粒系细胞改变 粒系细胞增多意义 1(以原粒细胞增多为主,见于: ?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常伴有早幼粒细胞增多,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急性变,常伴有粒系的细胞核和细胞质发育不平衡及嗜碱性粒细胞增多。 2(以早幼粒细胞增多为主,见于: ?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粒细胞缺乏的恢复期。 3(以中性中幼粒细胞增多为主,见于: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可伴核、质发育不平衡及嗜碱性粒细胞增多; ?粒细胞性类白血病反应,病因解除后恢复正常。 4(以中性晚幼粒、杆状核粒细胞增多为主,见于: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常伴嗜酸、嗜碱粒细胞增多; ?类白血病反应; ?代谢障碍,如尿毒症、糖尿病酮症; ?中毒,包括药物、毒物及异种蛋白注射; ?其他,如严重创伤、急性失血、大手术后等。 5(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见于: ?某些血液病,如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等; ?寄生虫感染; ?某些变态反应性疾病及皮肤病; ?家族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 6(嗜碱性粒细胞增多,见于: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 ?放射反应。 粒系细胞减少见于: 1(粒细胞减少,粒细胞缺乏症。 2(再生障碍性贫血。 3(急性造血停滞。 粒系细胞形态异常 临床检验手册第 8 页 共 32 页 1(胞核异常: ?分叶过多见于严重感染、肿瘤、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等; ?PelgerHuet畸形,见于先天性或继发于造血异常综合征(MDS)、白血病等。 2(胞质异常: ?中毒颗粒、空泡、吞噬异常; ?胞质中出现ChediakHigashi颗粒或Döhle包涵体。前者见于ChediakHigashi综合征,偶见于淋巴瘤及白血病;后者见于急性感染、严重代谢障碍、中毒等。 四、红系细胞改变意义 红系细胞真性增多 1(小幼红细胞增多:见于缺铁性贫血、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及铁粒幼细胞性贫血等。 2(正幼红细胞增多:见于溶血性贫血、急性失血性贫血、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各阶段幼红细胞仍保持正常比例。 3(正幼红细胞增多伴成熟受阻:见于脾功能亢进及增生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4(巨幼红细胞增多:见于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可见多核巨幼红细胞。 5(巨幼红样细胞增多:见于白血病、急性红血病。 6(大幼红细胞增多:见于溶血性贫血、某些难治性贫血及巨幼细胞性贫血经治疗未完全恢复者。 7(铁粒幼细胞增多:见于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红系细胞相对性增多见于粒细胞减少症、放射病等。 红系细胞绝对性减少及淋巴细胞相对性增多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纤维化及转移癌等。 单纯红细胞系减少意义见于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 五.淋巴细胞系改变意义 恶性增生 1.以原淋巴细胞及幼淋巴细胞增多为主,见于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2(以成熟淋巴细胞增多为主,见于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良性增生 1(形态异常,见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流行性出血热。 2(形态正常,见于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百日咳及淋巴细胞性类白血病反应。 六、单核细胞系增多意义 恶性增生:见于单核细胞性白血病。有三种类型: ?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 ?急性粒单细胞性白血病; ?慢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 良性增多:见于粒细胞缺乏症、病毒感染、结核病、疟疾等。 七、巨核细胞系改变意义 巨核细胞增多 1(巨核细胞增多呈现左移,见于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癜、脾功能亢进。 2(以产板型巨核细胞增多为主,见于急性失血性贫血、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过敏性紫癜等。3(巨核细胞增多呈现左移伴有形态异常、畸形,见于巨核细胞性白血病。 4(巨核细胞数正常或稍增多,形态异常,见于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及白血病。 巨核细胞减少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等。 八、浆细胞系改变意义 1.浆细胞恶性增生:见于多发性骨髓瘤、浆细胞性白血病。 2.浆细胞反应性增多:见于疱疹、风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梅毒、肝炎、结缔组织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及粒细胞缺乏症(浆细胞相对性增多)。 九、组织细胞增多意义 1.恶性增生:组织细胞呈不同程度增生伴形态异常,可见淋巴样组织细胞、单核样组织细胞、吞噬型组织细胞、多核巨型组织细胞、怪异的异常组织细胞,后两种异形组织细胞常见于恶性组织细胞病。 2.反应性增多:见于伤寒、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败血症等感染性疾病,结缔组织及其他反应性组织细胞增多症。 十、骨髓内特殊病理细胞和病原体 1.癌细胞:如腺癌、鳞癌、未分化癌细胞等,多自血行播散转移至骨髓,原发部位多见于前列腺、乳腺、甲状腺、肺、肾、胃、结肠、胰腺及子宫等。 2.其他如Reedsternberg细胞,见于霍奇金病。淋巴肉瘤细胞、网状肉瘤细胞,见于非霍奇金淋巴瘤、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等,较少见如高雪细胞、尼曼匹克细胞、海蓝组织细胞等。 3.寄生虫:骨髓中发现疟原虫、黑热病小体、蚴丝虫等,可帮助确诊疟疾、黑热病、丝虫病等寄生虫病。 临床检验手册第 9 页 共 32 页 十一、骨髓象与血象的关系检查骨髓象时,必须同时检查血象,常见有以下情况: 1.某些疾病骨髓象变化相似,但血象变化有明显差别,如缺铁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失血性贫血等。 2.某些疾病血象变化相似,但骨髓象变化有明显差别,如白细胞不增多性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恶性组织细胞增多症。 3.某些疾病血象变化不明显,但骨髓象有明显变化,如多发性骨髓瘤、高雪病、尼曼匹克病、海蓝组织细胞增生症等。 4.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血象中出现较多的异形淋巴细胞为本病诊断的主要依据,而骨髓象变化不明显。 5.急性白血病,尤其在细胞分化不良时,确定细胞类型有时困难,若将骨髓片和血片结合对比检查,有助对细胞类型的认定。 十二、骨髓象检查在临床诊断的价值 1.肯定性诊断:骨髓中具有特异性病理性细胞时,如白血病细胞、巨幼红细胞、骨髓瘤细胞、异形组织细胞、癌细胞等,根据骨髓象即可肯定诊断。 2.符合性诊断:骨髓象表现异常变化,结合临床病史可符合诊断。如缺铁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功能亢进、类白血病反应等。 3.提示性诊断:骨髓象可提供进一步诊断线索。如溶血性贫血需结合病史作溶血检查才能明确诊断。 4.除外性诊断:骨髓象的检查能排除临床上被怀疑的疾病。如全白细胞减少,疑患急性白血病而骨髓检查无相应改变时,可作出排除性诊断。 第三节血细胞化学染色 一、过氧化物酶(POX)染色意义POX主要存在于粒细胞系,除原粒细胞外,随细胞成熟,POX阳性反应增强(嗜碱性粒细胞反应阴性)。单核细胞系从幼单核细胞起呈弱阳性反应,淋巴细胞系、红细胞系及巨核细胞系则任何阶段均呈阴性反应。本染色法最主要用于鉴别急性白血病细胞类型,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呈强阳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呈弱阳性,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呈阴性反应。 二、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染色意义 1.细菌性感染时,NAP活性明显增高,病毒性或寄生虫性感染时常无明显变化或减低。 2.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时明显减低,类白血病反应时则显著增高。 3.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时NAP活性明显减低,急变时活性增强。 4.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时活性减低,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时活性增高。 5.再生障碍性贫血时活性增强,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时活性减低。 三、酸性磷酸酶(ACP)染色意义 1.单核细胞、网状细胞、吞噬细胞、组织细胞中此酶呈阳性反应,有助于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组织细胞性淋巴瘤及恶性组织细胞病的诊断。 2.毛细胞白血病时呈阳性反应,且不为左旋酒石酸所抑制,有助于毛细胞白血病的诊断。 3.高雪细胞呈阳性反应,尼曼匹克细胞呈阴性反应,有助于两者鉴别。 四、特异性酯酶(SE)染色意义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时,原粒及早幼粒细胞的SE活性显著增强;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时一般呈阴性反应;急性淋巴细胞性及巨核细胞性白血病时均呈阴性反应。 五、非特异性酯酶(NSE)染色意义NSE主要存在于单核细胞系,从原单细胞到成熟单核细胞其活性逐渐增强。在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时呈强阳性反应,但其活性能被氟化钠抑制。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时,有部分病例可呈弱阳性反应,但其活性不能被氟化钠抑制,有助于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与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鉴别。 六、糖原染色意义 1.鉴别良性与恶性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 2.鉴别幼红细胞增生的性质 临床检验手册第 10 页 共 32 页 3.鉴别急性白血病的类型 4.鉴别某些细胞类型:如巨核细胞呈强阳性反应等。 七、铁染色意义 1.鉴别缺铁性与非缺铁性贫血 2.诊断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第四章止血与凝血功能的检查 第一节:止血与凝血功能的检查第二节:血小板功能检查第三节:凝血功能检查第四节:抗凝血功能查第五节:纤维蛋白 溶解系统检查第六节:出血性疾病的诊断方法第一节:止血与凝血功能的检查 一、出血时间(BT)测定意义出血时间延长见于: 1.血管结构或功能异常:如坏血病、毛细血管扩张症、血管性假血友病(vonWillebrand病)。 2.血小板数量异常:如各种原因所致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增多症。 3.血小板功能异常:如血小板病、血小板无力症。 4.其他:如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原发性和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血循环中有抗凝物质等。 二、阿司匹林耐量试验意义本试验是诊断血管性假血友病的重要方法,因该病的轻型患者出血时间可仍正常,但服阿司匹 林后出血时间可见延长。 三、毛细血管脆性试验意义新出血点超过10个为阳性,表示毛细血管脆性增加,可见于以下情况: 1.毛细血管壁异常:如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过敏性紫癜、坏血病、感染性血管性紫癜。 2.血小板数量减少:如原发性或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3.血小板功能缺陷性疾病:如血小板无力症、血小板病、药物和某些疾病引起血小板获得性功能缺陷等。 四、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测定意义 1.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减低见于:血管性假血友病、血友病携带者。 2.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增高见于: ?血管内皮损伤,如缺血性心脑血管病、周围血管病; ?高凝状态疾病,如肾病综合征、妊娠高血压、尿毒症等; ?其他如大手术后、糖尿病、高脂血症、DIC等。 五、6酮前列腺素F1a(PGF1a)测定意义6酮前列腺素减低见于: 1.先天性血小板花生四烯酸代谢缺陷性疾病或口服阿司匹林等非甾体抗炎药后; 2.高凝状态和血栓形成性疾病,如冠心病、脑动脉硬化、脑血栓形成、糖尿病、肾小球病变、外周血管血栓形成等。 第二节:血小板功能检查 一、血小板粘附功能(PAd)测定意义 血小板粘附功能减低见于: 1.血小板无力症、巨大血小板综合征; 2.血管性假性血友病; 3.尿毒症、严重的肝脏疾病; 4.长时期应用阿司匹林、保泰松等降低血小板粘附的药物等。粘附功能增高见于高凝状态与血栓性疾病,如心肌梗死、脑 血栓形成、糖尿病、静脉血栓等。 二、血小板聚集功能(PAg)测定意义 临床检验手册第 11 页 共 32 页 1.血小板聚集功能减低见于:血小板无力症(继发于尿毒症、肝脏病)、骨髓增生综合征,异常蛋白血症2.血小板聚集功能增高见于;高凝状态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肾炎、肾病综合征、血栓形成、高脂蛋白血症、外科大手术后等。 三、血块退缩(RT)试验意义 1.血块退缩不良或血块退缩率<40%,见于: ?血小板功能异常如血小板无力症;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纤维蛋白原或凝血酶原减低; ?原发性或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 2.血块过度收缩见于:先天性或获得性X?因子缺乏症及严重贫血等。 四、血小板第3因子有效性(PF3A)测定意义 PF3有效性减低见于:先天性血小板病、血小板无力症、尿毒症、肝脏病、异常蛋白血症、骨髓增生综合征、纤维蛋白溶解、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以及某些药物的影响。 五、血小板β球蛋白(βTC)和血小板第4因子(PF4)测定意义增高表明血小板被激活及释放反应亢进,见于: 1.高凝状态和血栓性疾病,如心肌梗死、脑血管和周围血管病变、DIC、糖尿病、高脂血症、妊娠高血压等; 2.其他,如恶性肿瘤、尿毒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六、血栓烷素B2(TXB2)测定意义 1.TXB2增高见于: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梗死、血栓性疾病、糖尿病、高脂血症、恶性肿瘤等。 2.TXB2减低见于:先天性血小板花生四烯酸代谢障碍性疾病或服用阿司匹林等药物后。 七、血小板相关抗体测定意义 1.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80%以上PAIgG增高明显,如同时测定PAIgM、PAIgA,则阳性率更高。经皮质激素治疗有效者,PAIgG下降,复发时增高,可用于观察病情及疗效的估计。 2.某些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淋巴瘤、慢性活动性肝炎、多次接受输血者等,PAIg也会增高。 第三节:凝血功能检查 一、凝血时间(CT)测定意义 1.凝血时间(玻璃试管法)延长,见于: ?血友病患者血小板因子?、?、?显著减少和血管性假血友病; ?严重的凝血酶原减少,如肝病、阻塞性黄疸、新生儿出血等; ?严重的纤维蛋白原减少,如肝病、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 ?应用抗凝剂,如肝素、双香豆素等; ?纤溶亢进,如DIC、原发性纤溶等。 2.凝血时间缩短,见于: ?血液呈高凝状态,如DIC早期; ?高血脂症和高血糖; ?抽血时混有组织液。 二、复钙时间(RT)测定意义同凝血时间,但较凝血时间敏感。 三、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KPTT)意义 1.延长见于:?因子?、?、?、?缺乏; ?因子?、?,凝血酶原及纤维蛋白原减少。 2.若同时作凝血酶原时间测定,同时延长见于因子?、?,凝血酶原,纤维蛋白原及有抗凝物质存在。 3.缩短见于:?因子?、?增多;?DIC高凝期、血小板增多症等。 四、凝血酶原消耗试验(PCT)意义 临床检验手册第 12 页 共 32 页 1.凝血酶原消耗不佳见于: ?内源性凝血活酶生成障碍,如因子?、?、?、?减少及因子V严重缺乏; ?血小板第3因子缺乏,如血小板病、血小板无力症等; ?血循环中有抗凝物质存在。 五、凝血活酶生成试验意义本试验对血友病类出血性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很有价值,即使轻型者也可检出,并可检查血小板第3因子缺陷。但本法操作复杂,采血量大为其缺点,可作简易凝血活酶生成试验替代。 六、简易凝血活酶生成试验意义异常见于: 1.血友病或血管性假血友病; 2.严重肝病; 3.抗凝治疗或血循环中有抗凝物质等。 七、血浆凝血酶原时间( ppt 关于艾滋病ppt课件精益管理ppt下载地图下载ppt可编辑假如ppt教学课件下载triz基础知识ppt )测定意义 1.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可见于:各种外源性凝血因子缺乏。 2.血浆凝血酶原时间缩短见于:血栓性疾病、DIC早期及口服避孕药等。 八、蜂蛇毒时间(RVVT)测定意义 1.蜂蛇毒时间延长见于: ?纤维蛋白原减少、凝血酶原减少及因子V、X减少; ?血小板减少或血小板病; ?循环中有抗凝物质、肝素、纤维蛋白裂解产物等。 2.时间缩短见于:血小板增多症及各种高脂血症。 九、纤维蛋白原定量测定意义 1.纤维蛋白原含量减少见于:先天性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严重肝脏疾病、原发性纤维蛋白溶解、DIC、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新生儿及早产儿、某些产科意外、恶性肿瘤等。 2.纤维蛋白原含量增多见于:各种血栓前状态及血栓栓塞病、月经期及妊娠期、糖尿病、动脉硬化、结缔组织病、手术后、休克、癌肿、骨髓瘤、放射治疗后等。 十、凝血因子X?筛选试验意义若凝块在24h内溶解,尤其在2h内完全溶解,表示因子X?缺乏。见于先天性因子X?缺乏症,一般较少见;获得性因子X?缺乏常继发于肝病、结缔组织病、淋巴瘤、DIC等。 十一、凝血因子V?:C、?:C、?:C、?:C测定意义 1(V?:C增高见于:高凝状态和血栓栓塞性疾病。 ? V?:C减低见于血友病甲,根据V?:C减低程度分重型、中型、轻型、亚临床型;其次为血管性假血友病(?、?型)和DIC。 ?IX:C增高见于:高凝状态和血栓栓塞性疾病; 2.减低见于:血友病乙。根据IX:C减低程度分重型、中型、轻型、亚临床型;另外维生素K缺乏、肝脏疾病、DIC和口服抗凝药物时也可减低。 1.XI:C增高见于:高凝状态和血栓栓塞性病; 2.减低见于:血友病丙、DIC和肝脏疾病。 1.X?:C增高见于:高凝状态和血栓栓塞性疾病; 2.减低见于:先天性X?因子缺乏症(Hageman特征)、DIC和肝脏疾病。 十二、凝血因子?:C、V:C、V?:C、X:C测定意义 1..以上凝血因子活性增高见于:高凝状态和血栓栓塞性疾病,如静脉血栓形成、肾病综合征、恶性肿瘤以及口服避孕药等。 2.以上凝血因子活性减低见于:先天性因子?、?、?、?缺乏症,获得性减低如维生素K缺乏症、肝脏疾病。其他如DIC、口服抗凝药时也见减低。 十三、凝血因子X?:C测定意义 减低见于:先天性因子X?缺乏症,较少见;获得性因子X?缺乏则常见于肝脏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淋巴瘤、DIC、原发性纤溶症等。 十四、凝血因子?:CAg测定意义 1.?:CAg增高的意义同?:C增高。 临床检验手册第 13 页 共 32 页 2.?:CAg减低主要见于;血友病甲和血管性假血友病。按?:C和?:CAg测定结果可将血友病甲分为两型,一型为?:C和?:CAg均减低;;另一型为?:C减低,?:CAg含量正常。 十五、凝血因子IX:Ag测定意义用于血友病乙分型。如IX:C和IX:Ag均减低,表示因子IX合成障碍;如IX:C减低而IX:Ag含量正常,表示因子IX分子结构异常。 十六、凝血因子?:Ag测定意义结合?:C测定也可将因子?减低分为两型。如?:C和?:Ag均减低,表示因子?合成障碍;如?:C减低而?:Ag正常,表示因子?分子结构异常。 第四节:抗凝血功能检查 一、凝血时间交叉试验意义是检测血液抗凝物质的初筛试验,灵敏度低,且不能分辨抗凝物质的类型。 二、复钙交叉试验意义本试验可区别复钙时间延长的原因,鉴别是凝血因子缺乏,还是有抗凝物质存在,比凝血时间交叉试验敏感。 三、凝血酶时间(TT)测定意义延长见于: 1.循环血液肝素增多或有其他抗凝血酶类物质; 2.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增多、DIC等; 3.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 四、抗凝血酶?(AT?)测定意义 1.减低见于:先天性和后天获得性AT?缺陷,前者少见,后见于高凝状态性疾病,如妊娠中后期、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心绞痛、心肌梗死、肝脏病、肾病、深静脉血栓形成等。 2.增高见于:DIC低凝血期、某些肿瘤、血友病的出血期等。 五、蛋白C活性测定意义 1.减低见于:先天性和后天获得性蛋白C缺陷。先天性缺陷者常有反复血栓形成史,后天获得性缺陷见于DIC、呼吸窘迫综合征、手术后、口服双香豆素类抗凝药等。 2.增高见于:冠心病、肾病综合征、糖尿病、妊娠后期等。 六、蛋白S测定意义减低见于:先天性蛋白S缺陷,常伴有严重的深静脉血栓。后天获得性缺陷见于肝脏疾病、口服双香豆素类抗凝药物。 第五节:纤维蛋白溶解系统检查 一、血块溶解试验意义如血块在24h内完全溶解,表示纤维溶活力增高。见于原发性及继发性纤溶亢进。若凝块在1h内溶解,表示纤溶活力极强,若凝块在6h内溶解,表示纤溶有中度活力。 二、优球蛋白溶解时间(ELT)测定意义溶解时间<90min表示纤溶亢进,见于原发或继发性纤溶亢进。 三、纤溶酶原(PLG)测定意义 1.含量减低见于:原发性及继发性纤溶,如DIC、羊水检查、肿瘤播散等。 2.含量增高:表明纤溶活性减弱,见于血栓性疾病。 四、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测定意义 1.含量增高表明纤溶亢进,见于原发性或继发性纤溶亢进,如DIC、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先天性tPA活性增高极为罕见。 2.含量减低见于:血栓前高凝状态、冠心病、心肌梗死、血栓性疾病等。 五、纤溶酶活性(PLA)测定意义 1.活性增高见于:原发性或继发性纤溶亢进,以及应用尿激酶溶栓药物后。 2.活性减低见于:高凝状态、DIC、血栓性疾病等。 六、血浆硫酸鱼精蛋白副凝试验(3P试验)意义 1.原发性纤溶时呈阴性反应; 临床检验手册第 14 页 共 32 页 2.DIC发生继发性纤溶时呈阳性反应,但到晚期或肝素治疗后可呈阴性; 3.深部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或局部有纤溶时可呈阳性; 4.溶栓治疗时,阳性反应表示药物治疗有效。 七、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的免疫学检查意义 增高时是血栓形成的重要分子标志物,见于血栓性疾病、DIC继发纤溶亢进。D二聚体测定是鉴别原发性与继发性纤溶症的重要指标,原发性纤溶症时正常,继发性纤溶症则显著增高。 第六节:出血性疾病的诊断方法 一、毛细血管型出血性疾病特征 1(自发性皮肤、粘膜出血,表现为紫癜、瘀斑、牙龈出血、鼻出血、月经过多等,而深部组织如关节、肌肉血肿、内脏出血较少见。 2(局部损伤可导致即刻发生出血严重,但压迫止血有效,出血持续时间不长。3(手术中出血明显,局部压迫止血后有效。 二、凝血障碍型出血性疾病特征 1(自发性深部组织、肌肉出血为主,而皮肤粘膜出血较少见。 2(外伤或手术即刻出血不多,但手术后出血、渗血常严重,局部止血可暂时有效,但不持久。 3(出血可持续几小时甚至几周。 4(对输新鲜血或特殊血制品有显效。临床特征可提供出血性疾病的诊断线索,确诊则有赖实验室检查。出血性疾病的实验室检查项目繁多,应先采用简便易行的项目作初步筛选试验,初筛试验项目包括:毛细血管脆性、出血时间、凝血时间、血小板计数、血块退缩试验、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原消耗时间。 第五章血液流变学检验 一、全血粘度意义 ?增高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高凝状态和血栓性疾病。 1(血细胞比容增高: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高白细胞性白血病、慢性心肺疾病等。 2(红细胞变形力低下:如镰形红细胞贫血、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遗传性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等。 3(红细胞和血小板聚集性增高:如缺血性中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冠心病等。 ?减低可见于:上消化道出血、子宫出血等出血性疾病。 二、血浆粘度意义 增高见于多发性骨髓瘤、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冷球蛋白血症、高血脂症、高血压、高纤维蛋白原血症、DIC等。 三、还原粘度意义 增高见于高凝状态和血栓性疾病。 四、红细胞电泳时间意义 减慢见于冠心病、缺血性中风、心肌梗死、血栓性闭塞性脉管炎、视网膜中央动脉和静脉栓塞等缺血性疾病。 五、血小板聚集试验意义 增高见于高凝状态和血栓性疾病。 第七章尿液检验 第一节理学检查第二节:化学检查第三节:显微镜检查第四节:特殊检查 第一节理学检查 一、尿量意义 1.少尿:见于急性肾炎、急性或慢性肾功能衰竭、急性心功能不全、严重腹泻、呕吐和各种原因引起的脱水及肾移植术后发生排斥反应等。 2.无尿或尿闭:见于严重急性肾性功能衰竭。 3.多尿:见于尿崩症、糖尿病、慢性肾炎、肾盂肾炎、急性肾功能衰竭多尿期、肾小管性酸中毒、肾移植术后肾血循环恢复24h内、精神性多尿及使用利尿剂等。 4.夜间多尿:见于各种肾脏疾病、肝硬化腹水、心功能不全等。 二、尿液颜色意义 1.稀薄尿:多见于尿崩症、糖尿病等。 2.血尿:见于肾结核、肾肿瘤、肾或泌尿道结石、急性肾小球肾炎、膀胱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及肾外伤等。 3.血红蛋白尿:见于蚕豆病、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等溶血性贫血、血型不合的输血反应等。 临床检验手册第 15 页 共 32 页 4.胆红素尿:见于阻塞性黄疸及肝细胞性黄疸。 5.菌尿和脓尿:见于各种泌尿系统感染。 6.乳糜尿:见于丝虫病或其他原因引起的肾周围淋巴循环受阻。 三、尿气味意义 1.氨臭味:多见于尿潴留、慢性膀胱炎等。 2.烂苹果样气味:多见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四、尿酸碱度意义 1.酸度增高:见于酸中毒、肾炎、糖尿病、痛风、严重腹泻及服用氯化钙、氯化胺等药物。 2.碱度增高:见于碱中毒、膀胱炎、肾盂肾炎、持续呕吐、胃扩张及服用碳酸氢钠、硫酸镁等药物。 五、尿比重意义 1.比重减低:见于尿崩症、慢性肾炎、尿毒症、恶性高血压、使用利尿剂等。 2.比重增高:见于脱水、高热、急性肾炎、心功能不全、休克、使用造影剂等。 六、尿渗量浓度意义 1.低渗尿:见于慢性肾盂肾炎、多囊肾、尿路阻塞性肾病、尿酸性肾病、原发性肾小球疾患、肾浓缩功能严重受损等。 2.高渗尿:见于高热、脱水、心功能不全、周围循环不良、肾淤血等。 第二节:化学检查 一、尿蛋白质意义 1(肾小球性蛋白尿:见于肾小球疾病,如急性肾小球肾炎、急进性肾炎、肾病综合征、免疫复合型肾病等。 2(肾小管性蛋白尿:见于肾小管病变,如肾盂肾炎、间质性肾炎、中毒性肾病及器官移植排斥反应等。 3(混合性蛋白尿:见于慢性肾炎、各种肾小管间质病,全身性疾病累及,如糖尿病肾病、狼疮性肾炎等。 4(溢出性蛋白尿:见于浆细胞病,如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急性溶血性疾病等。 5(淋巴性蛋白尿:多见于丝虫病。 6(组织性蛋白尿:见于肾组织代谢性分泌粘液蛋白(肾脏疾病时排出量增多)、病毒感染、肿瘤患者等。 7(假性蛋白尿:见于泌尿系统炎症,如膀胱炎、尿道炎等时,尿内混有大量血、脓、粘液或阴道分泌物。 二、尿葡萄糖意义 1(血糖增高性糖尿:见于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嗜铬细胞瘤、肢端肥大症、库欣综合征等。 2(血糖正常性糖尿(肾性糖尿):见于多发性肾小管糖吸收功能障碍、慢性肾炎或肾病综合征、妊娠期糖尿、新生儿糖尿等。 3(应激性糖尿:见于颅脑外伤、脑血管意外、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滴注大量葡萄糖等。 4(其他糖尿:如肝硬化时易出现果糖尿或半乳糖尿,哺乳期妇女易出现乳糖尿,以及某些遗传性疾病等。 5(假性糖尿:尿中混有还原性物质如维生素C、尿酸,可使尿糖定性试验呈阳性,某些药物如链霉素、阿司匹林、异烟肼等也可导致糖尿。 三、尿酮体意义见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饥饿、妊娠、新生儿呕吐腹泻等。 四、尿隐血意义见于各种肾脏疾病引起的血尿、肌红蛋白尿、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血型不合的溶血反应、外伤等。 五、尿胆原意义见于肝细胞性病变、溶血性黄疸、心力衰竭、败血症等。 六、尿胆红素意义见于胆管阻塞、病毒性肝炎、肝细胞性黄疸等。 七、尿亚硝酸盐意义多见于泌尿系统细菌感染。 第三节:显微镜检查 一、尿红细胞意义常见于急、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膀胱炎,肾结核,肾结石,肾下垂,肾外伤,各种泌尿系统肿瘤;邻近器官的疾病如前列腺炎或肿瘤,如直肠、子宫等肿瘤;血液病如白血病、血友病、过敏性紫癜;全身感染性疾病如流行性出血热、感染性心内膜炎、败血症等。 二、尿白细胞意义常见于肾炎、膀胱炎、尿道炎、间质性肾炎、肾结核、肾肿瘤等;生殖系统炎症如前列腺炎、精囊炎、附睾炎等。妇女可因白带混入尿液导致白细胞增多。 三、尿上皮细胞意义 1.扁平上皮细胞:来自尿道前段和阴道粘膜表层。尿道炎时大量出现,妇女白带污染尿液也会增多。 临床检验手册第 16 页 共 32 页 2.大圆上皮细胞:来自膀胱上皮表层和阴道上皮中层。偶见于正常尿,膀胱炎时成片脱落。 3.小圆上皮细胞:来自肾小管。急性肾盂肾炎、肾小球性肾炎时最为多见,成堆出现时表示肾小管坏死性病变。 4.尾形上皮细胞:来自肾盂,也可来自输尿管及膀胱颈。肾盂、输尿管或膀胱颈部炎症可成片脱落。 四、尿管型意义 1.透明管型:多见于急性肾小球炎、肾盂肾炎、肾病综合征、恶性高血压、充血性心力衰竭等。也可见于发热性疾病、麻醉后、剧烈运动后。 2.颗粒管型:见于急性和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肾动脉硬化、严重感染等。 3.细胞管型: ?红细胞管型: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性发作期、急性肾小管坏死、肾充血、肾出血、血型不合所致的溶血反应、肾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等; ?白细胞管型:多见于肾盂肾炎、急性肾小球肾炎、间质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狼疮性肾炎等; ?上皮细胞管型:偶见于肾病综合征、间质性肾炎、肾小球肾炎、高热、重金属中毒、子痫等; ?混合型管型:见于肾炎后期、结节性动脉周围炎症等。 4.脂肪管型:多见于类脂性肾病、慢性肾小球肾炎和肾小管中毒、亚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等。 5.蜡样管型:见于重症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炎晚期。 6.细菌管型:多见于尿路感染。 五、尿结晶意义 1.酸性尿液中结晶: ?尿酸结晶:正常尿中可见,大量出现并伴细胞、上皮细胞等可提示有膀胱或肾结石,或为机体尿酸代谢障碍; ?磺胺药物结晶:服用磺胺类药物易出现此结晶; ?亮氨酸和酪氨酸结晶:见于重症肝炎、急性肝萎缩、肝硬化、急性磷和氯仿中毒、某些恶性肿瘤如肺癌等; ?胆红素结晶:见于黄疸、急性肝萎缩、肝硬化、肝癌等; ?胆固醇结晶:见于肾炎、肾变性及泌尿系统肿瘤等。 2.碱性尿液中结晶: ?磷酸钙结晶:见于慢性膀胱炎、前列腺增生、慢性肾盂肾炎、尿滞留等; ?尿酸胺结晶:新鲜尿出现此种结晶,提示膀胱有细菌感染。 第四节:特殊检查 一、尿本周蛋白意义主要见于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单克隆丙球蛋白病,也可见于恶性淋巴瘤、骨肉瘤、癌骨转移、慢性肾盂肾炎等。 二、尿β2微球蛋白意义是肾脏早期受损尤其是肾近曲小管受损的灵敏指标。 三、尿乳糜试验意义多见于丝虫病、腹腔内结核和肿瘤、胸腹腔外伤、先天性淋巴管畸形等。 四、尿含铁血黄素试验意义主要见于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在各种血管内溶血的溶血性贫血、溶血性输血反应及出血性胰腺炎时,也可呈阳性反应。 五、尿肌红蛋试验意义见于挤压综合征、电击伤、多发性肌炎、肌肉大手术后及遗传性肌红蛋白尿症等。 六、尿卟啉意义见于各种卟啉病、重金属中毒、严重肝病等。 七、尿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意义见于DIC、原发性或继发性纤溶亢进等。八、尿溶菌酶意义可反映肾小管病变程度,并作为肾小管病变或肾小球病变的鉴别诊断指标;某些白血病如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时尿溶菌酶也可升高。 九、尿电解质意义判断体内电解质代谢情况,以及临床用药监护,如利尿剂使用等。 十、尿蛋白电泳意义用于判断蛋白质组分的性质与相对分子质量大小。肾小球损害为主的如急性肾炎、肾病综合征、慢性肾炎早期等;肾小管损害为主的如急性和慢性肾盂肾炎、肾小管酸中毒、慢性间质性肾炎、重金属中毒等;整个肾单位受损如慢性肾炎晚期、严重间质性肾炎、急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等。 第八章粪便检验 第一节:理学检查第二节:化学检查第三节:显微镜检查 第一节:理学检查 一、粪便意义胃肠、胰腺有病变或肠道功能紊乱时,因分泌、渗出及消化吸收不良粪便量可增加。 二、粪性状意义便秘者可呈球状便块;粥状或水样稀便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腹泻;扁条状、铅笔样便见于直肠狭窄;米汤水样便见于霍乱。 三、粪颜色意义正常粪便呈黄褐色,婴儿粪便呈金黄色。柏油样便见于上消化道出血;灰黑色便见于服用炭剂、铁剂、中草药、铋剂等;白陶土色便见于阻塞性黄疸;灰白色便见于钡剂造影后;绿色便见于婴儿消化不良;果酱样便见于阿米巴 临床检验手册第 17 页 共 32 页 痢疾等。 四、粪气味意义正常粪便具特殊臭味。胰腺疾病、慢性肠炎、肠道吸收不良、肠癌溃烂时,粪便有腐败恶臭味;脂肪或糖类消化吸收不良可产生酸臭味;阿米巴肠炎粪便有鱼腥臭味。 五、粪粘液意义正常粪便无或少量粘液。大量粘液提示肠道炎症或有过敏反应。六、粪血意义正常粪便无血液。鲜血便多为小肠下段或结肠上段出血;血液附于粪便表面多见于肛裂、痔疮出血;溃疡性肠炎或结肠癌常为粘液血便。 第二节:化学检查 一、粪隐血试验意义正常粪便呈阴性反应或因饮食影响呈弱阳性。隐血见于胃十二指肠溃疡、肠结核、克隆病、溃疡性结肠炎、钩虫病、消化道肿瘤、伤寒、出血性疾病等。 二、粪便素定性试验意义增加可见于溶血性贫血或各种血管内溶血;减少或阴性见于胆总管阻塞。 三、粪脂肪测定意义当慢性胰腺炎、胰腺癌、梗阻性黄疸(胆汁分泌不足)、Whipple's病、蛋白丧失性肠病等可增多。 第三节:显微镜检查 一、粪细胞 ?、粪白细胞意义正常粪便无或偶见白细胞。肠炎、菌痢患者以中性粒细胞为主;过敏性肠炎、肠道寄生虫者可找到嗜酸性粒细胞。 ?、粪红细胞意义正常粪便无红细胞。肠道下段炎症、痢疾、溃疡性结肠炎、结肠癌、肠息肉、痔疮、肛裂等可见不同程度的红细胞。 ?、粪吞噬细胞意义正常粪便无吞噬细胞。见于细菌性痢疾及直肠炎症。?、粪上皮细胞意义正常粪便无上皮细胞。肠道炎症时可增多。 二、粪食物残渣 ?、淀粉颗粒意义正常粪便可有少量淀粉颗粒。腹泻、慢性胰腺炎、胰腺功能不全时增多。 ?、脂肪滴意义正常粪便无或少见脂肪滴。腹泻、胰腺功能不全,尤其是脂肪消化吸收不良时大量出现。 ?、肌肉纤维意义腹泻、胰腺外分泌功能减退时可增多。?、结缔组织意义正常粪便可见少量结缔组织。胃液缺乏蛋白酶时增多。 三、粪结晶意义正常粪便可见少量结晶。夏科雷登结晶多见于阿米巴痢疾及过敏性肠炎;血晶可见于胃肠道出血。 四、粪原虫及寄生虫卵检查意义正常粪便无原虫和寄生虫卵。是各种寄生虫感染的重要诊断依据。 第九章浆膜腔积液检查 第一节:理学检查第二节:化学检查第三节:显微镜检查 第一节:理学检查 第一节理学检查 一、浆膜腔液量浆膜腔液积液量可因病情或部位及抽取目的而异,可由数毫升数百毫升。二、浆膜腔液颜色意义正常浆膜腔液多为深浅不一的黄色,一般滤出液较淡,渗出液较深。红色多为血性,可能因结核、肿瘤、出血性动脉瘤等引起,也可因穿刺损伤所致;乳白色见于胸导管或淋巴管破裂(即乳糜液);乳酪色多为大量脓细胞所致;绿色则见于绿脓杆菌感染。 三、浆膜腔液透明度滤出液多比较透明;渗出液常因细胞、细菌等原因呈不同程度混浊;乳糜液则因含大量脂肪呈混浊。 四、浆膜腔液凝固性滤出液中含纤维蛋白原少,一般不凝固或放置久后仅有少量纤维蛋白析出;渗出液因含纤维蛋白原较多并存在大量细胞和组织碎解产物,故可自凝并有凝块出现。 五、浆膜腔液比重滤出液小于1.016;渗出液多在1.018以上。 六、浆膜腔液pH滤出液pH为7.41,7.51;渗出液则较低。 第二节:化学检查 一、浆膜腔液李凡他试验意义滤出液多为阴性,渗出液多为阳性。 二、浆膜腔液蛋白测定意义滤出液一般小于25g/L;渗出液多大于30g/L。 三、浆膜腔液葡萄糖测定意义一般滤出液或大多数渗出液都为正常,少数如结核性、类风湿关节炎、恶性肿瘤转移等渗出液可减低。 四、浆膜腔液乳糜测定意义阴性(乙醚抽提法)。阳性乳糜液,见于结核、肿瘤等疾病(因淋巴循环障碍引起)。 五、浆膜腔液乳酸脱氢酶与血清乳酸脱氢酶比值测定意义比值大于0.6多为渗出液,乳酸脱氢酶(LDH)绝对值大于500U/L可提示为恶性积液 第三节:显微镜检查 一、浆膜腔液细胞计数意义滤出液多低于300×106/L,渗出液一般超过1000×106/L。 二、浆膜腔液细胞分类意义 1(红细胞增加:多见于恶性肿瘤、结核和其他出血性疾病等。 2(中性多核粒细胞增加:见于化脓性渗出液。 3(淋巴细胞增加:见于慢性炎症、病毒或结核感染,以及结缔组织病等渗出液。 4(嗜酸性粒细胞增加:多见于变态反应和寄生虫病所致的渗出液,其他如脓胸、肺梗死、充血性心力衰竭、SLE、霍奇金病、间皮瘤等,也可见于多次穿刺刺激等。 5(组织细胞:多见于滤出液中。 6(其他细胞:如间皮细胞、肿瘤细胞、狼疮细胞、含铁血黄素细胞等亦可在积液中找到。 三、浆膜腔液胆固醇结晶意义多见于胆固醇性胸膜炎。 四、浆膜腔液细菌涂片检查意义 临床检验手册第 18 页 共 32 页 1(滤出液:见于静脉栓塞、肿瘤压迫、肾病、充血性心力衰竭、肝硬化、营养不良等。2(渗出液:脓性渗出液: ?多见于各种细菌感染的化脓性炎症; ?血性渗出液:见于自发性气胸、肿瘤、结核等的积液,也可因穿刺创伤所致; ?乳糜性渗出液:见于丝虫感染,胸导管阻塞、破裂、淋巴结核、胸腹部创伤等; ?浆液性渗出液:常见于结核性胸、腹膜炎,化脓性胸、腹膜炎,结缔组织疾病,癌转移等; ?胆汁性渗出液:多见于胆汁性腹膜炎的腹水。 第十章脑脊液检查 第一节:理学检查第二节:化学检查第三节:显微镜检查第四节:其他检查 第一节:理学检查 一、脑脊液颜色意义 正常脑脊液无色。均匀红色为蛛网膜下腔出血;淡黄色多为陈旧性出血,或脑部肿瘤、脑栓塞、重度黄疸、胡萝卜素血症等;白色常见于脑膜炎双球菌所致的脑膜炎;绿色见于绿脓杆菌、甲型链球菌感染;黑色或褐色见于中枢神经系统黑色素瘤。 二、脑脊液透明度意义 正常脑脊液清晰透明。穿刺时脑膜损伤可呈红色微混;脑脊液中如有较多的细胞或细菌存在时可呈混浊,如化脓性脑膜炎时细胞数大量增加,可呈乳白色混浊;结核性脑膜炎时细胞数中度增加,可呈毛玻璃样微混;病毒性脑炎、梅毒性脑炎脑脊液仍呈透明。 三、脑脊液凝固物意义 正常脑脊液不产生凝固。 1(块状凝固:见于化脓性脑膜炎。 2(胶样凝固:多见于脊髓肿瘤或蛛网膜下腔梗阻所致的脑脊液浓缩。 3(膜样凝固:多见于结核性脑膜炎。 四、脑脊液比重意义 炎症时升高。 五、脑脊液pH意义 炎症时多降低。 第二节:化学检查 一、脑脊液潘氏试验意义 阳性见于各种脑膜炎、脑炎、脑出血、蛛网膜下腔梗阻和出血、多发性神经炎、变形性脊椎病等。 二、脑脊液葡萄糖测定意义 1.增高见于:糖尿病、乙型脑炎、病毒性脑膜炎、脊髓灰质炎、脑卒中、脑肿瘤等。 2.降低见于: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真菌性脑膜炎、蛛网膜下腔出血、原发性或转移性脑膜肿瘤等。 三、脑脊液氯化物测定意义 1.结核性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真菌性脑膜炎、脊髓灰质炎、中毒性脑炎、脑肿瘤等脑脊液中氯化物有不同程度减少。 2.尿毒症、肾炎、浆液性脑膜炎时可增加。 第三节:显微镜检查 一、脑脊液细胞计数意义 中枢神经系统炎症时增加 二、脑脊液细胞分类意义 1(红细胞增多:见于脑室或蛛网膜下腔出血。 2(中性粒细胞增多:见于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流行性脑膜炎急性期,以及肿瘤转移、脑室造影、脑血管栓塞、多次腰椎穿刺后等。 3(淋巴细胞增多:见于病毒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真菌性脑膜炎、梅毒性脑膜炎,以及多发性硬化症、药物性脑病、脑结节病、多神经炎、动脉周围炎、格林巴利综合征。 4(巨噬细胞:多见于结核性脑膜炎和真菌性脑膜炎。 5(肿瘤细胞的白血病细胞:见于脑部肿瘤及脑膜白血病。 三、脑脊液细菌涂片检查 ?、革兰染色检查意义革兰阳性多为肺炎双球菌、链菌;阴性为脑膜炎双球菌。 ?、抗酸染色检查意义阳性多为结核杆菌。 第四节:其他检查 一、脑脊液李文生试验意义 临床检验手册第 19 页 共 32 页 用于结核性脑膜炎与化脓性脑膜炎的鉴别诊断。 二、脑脊液梅毒试验意义 阴性(凝集法)。阳性见于中枢神经梅毒感染。 三、脑脊液免疫球蛋白测定意义 1.IgG增加见于多发性硬化症、亚急性硬化性脑炎、结核性脑膜炎、梅毒性脑膜炎、舞蹈病等; 2.IgA增加见于化脓性或结核性脑膜炎、神经性梅毒、肿瘤等; 3.IgM出现提示中枢神经系统近期有感染。 四、脑脊液谷氨酸酰胺测定意义 肝硬化、肝昏迷时明显增加;出血性脑膜炎患者可轻度增加。 五、脑脊液乳酸脱氢酶测定意义 多种脑膜炎、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膜白血病、脑肿瘤等患者脑脊液中LDH有不同程度的增高。 六、脑脊液色氨酸测定意义 外观无色透明的脑脊液色氨酸测定阳性,多为结核性脑膜炎。 七、脑脊液鲎试验意义 阳性反应多见于革兰阴性杆菌感染;革兰阳性菌感染、结核性脑膜炎、真菌性脑膜炎及脑膜白血病等呈阴性反应。 第十一章胃液及十二指肠引流液检验 第一节:胃液检验第二节:十二指肠引流液检验 第一节:胃液检验 一、胃液量意义 空腹大于100ml者为胃液增多,分泌过多或排空受阻,见于十二指肠溃疡、卓一艾综合征、胃蠕动功能减退及幽门梗阻等; 空腹少于10ml为胃液减少,多见于胃蠕动功能亢进。 二、胃液颜色意义 正常胃液清晰无色,含有大量粘液时可呈灰白色。黄色或淡绿色表示有胆汁返流;红色或淡红色表示有新鲜出血;咖啡色、 淡棕色则表示出血在胃内潴留。 三、胃液气味意义 正常胃液带微辛酸味。胃酸缺乏时无酸味;消化不良或胃内食物潴留过多时发酵味;小肠低位梗阻时有粪臭;晚期胃癌有 恶臭;尿毒症时可有氨臭。 四、胃液粘液意义 正常胃液含少量粘液。炎症时明显增多。 五、胃液pH值 pH>3.5为低酸,pH>7.0为无酸,多见于萎缩性胃炎、胃癌、十二指肠液反流及恶性贫血等。 六、胃液中食物残渣意义 12h空腹后的胃液应无残渣,有食物残渣提示胃蠕动不足,常见于胃扩张、胃下垂、幽门狭窄、幽门溃疡、肿瘤等所致的 部分或完全梗阻。 七、胃液分层意义 正常空腹胃液静置后可分两层;上层为粘液层,下层为胃液层。病理情况下分层不清并有其他有形成分出现。 八、胃酸分泌量、基础分泌量意义 ?1.增高见于十二指肠溃疡、卓艾综合征、门腔静脉吻合术、小肠切除术和类癌综合征等; 2.减低见于萎缩性胃炎、胃癌、甲亢及恶性贫血等。 ?、最大分泌量意义 1.增高见于十二指肠溃疡、卓艾综合征等。 2.减低见于胃癌、萎缩性胃炎等。 ?、高峰分泌量意义增高见于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或梗阻等。 ?、基础分泌量/高峰分泌量比值意义增高见于胃与十二指肠溃疡、卓艾综合征(多大于0.6)等。 九、胃液隐血试验意义 阳性多见于急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消化道肿瘤等。 十、胃液乳酸测定 临床意义:阳性见于幽门梗阻、胃扩张、胃癌等。 临床检验手册第 20 页 共 32 页 十一、胃液细胞检查 ?、红细胞意义正常胃液无红细胞。红细胞出现提示有胃溃疡、糜烂、炎症、肿瘤或其他损伤。 ?、白细胞意义正常胃液含少量白细胞。明显增多见于胃粘膜各种炎症,吞入痰或鼻涕,也可见于胰腺、胆道炎症。 ?、上皮细胞正常胃液可见少数鳞状上皮细胞。胃炎时出现大量胃柱状上皮细胞。 ?、癌细胞正常胃液无癌细胞。见于胃部肿瘤。 十二、胃液细菌检查意义 1(化脓性球菌:伴多量柱状上皮细胞出现时提示化脓性炎症。 2(幽门弯曲菌:其出现与慢性活动性胃炎、胃溃疡有密切关系。 3(抗酸杆菌:多见于空洞型肺结核,系患者将痰咽入胃内。 第二节:十二指肠引流液检验 一、十二指肠液理学检查 十二指肠液理学检查的项目包括:量、颜色、性状、PH和比重。 二、十二指肠液细胞检查 ?、白细胞意义 十二指肠炎和胆道感染时可大量出现;慢性或病毒性肝胆疾患时,可见小淋巴细胞和浆细胞。 ?、红细胞意义 正常十二指肠液无红细胞。出现红细胞多见于十二指肠溃疡、肝胆胰等部位出血性炎症、结石或肿瘤等。 ?、上皮细胞意义 正常十二指肠含少量上皮细胞,明显增多见于十二指肠或胆道炎症。 ?、肿瘤细胞意义 见于十二指肠癌、胆管癌、胆囊癌、胰头癌等。 三、十二指肠液粘液丝意义 正常十二指肠液可含少量粘液丝,因常呈溶解状态,显微镜下可能不显。当出现十二指肠卡他性炎症时,可见平行排列的 粘液丝;胆总管尤其是胆囊颈炎症时,其粘液丝呈螺旋纹状排列。 四、十二指肠液结晶意义 正常十二指肠液可含少量结晶。胆固醇、胆红素结晶同时出现时,对胆结石诊断较有意义;若伴有红细胞存在,则结石可 能性更大。 五、十二指肠液寄生虫检查意义 B胆汁中可发现华枝睾吸虫卵、钩虫卵、蛔虫卵等。肝吸虫病患者胆汁中可见虫卵的阳性率远超过粪便检验;阿米巴肝脓 肿患者胆液中可找到阿米巴滋养体或包囊。 六、十二指肠液细菌检查意义 若怀疑有感染时,可将十二指肠液离心后取沉淀涂片作革兰染色后镜检,并进行细菌培养协助诊断。 第十二章关节腔液检验 第一节:理学检查第二节:化学检查第三节:显微镜检查 第一节:理学检查 一、关节腔液量意义 病理情况下量有所增加。 二、关节腔液颜色意义 正常关节腔液呈淡黄色或草黄色。乳白色见于结核性关节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或红斑狼疮性关节炎;红色见于血友病或 外伤等出血;褐色多为陈旧性出血;绿色则见于化脓性关节炎、慢性类风湿关节炎、痛风等。 三、关节腔液透明度意义 正常关节腔液呈清晰透明。炎症或感染性疾病时常混浊。 四、关节腔液粘度意义 正常关节腔液粘度较大。炎症、类风湿关节炎、痛风时可减低。 五、关节腔液凝块意义 正常关节腔液无凝块。炎症时出现凝固,凝块大小与炎症程度成正比。 第二节:化学检查 一、关节腔液总蛋白意义 临床检验手册第 21 页 共 32 页 炎症时蛋白可增高(α2、γ球蛋白增加较为明显)。 二、关节腔液葡萄糖意义 炎症时多降低。 三、关节腔液透明质酸盐意义 炎症时降低。 四、关节腔液类风湿因子意义 类风湿关节炎时可呈阳性。 第三节:显微镜检查 一、关节腔液白细胞计数和分类 ?、白细胞计数意义 升高多为细菌感染、急性痛风、风湿或外伤性关节炎等。 ?、白细胞分类意义 感染性炎症如急性细菌性感染、结核、Reiter综合征时,中性粒细胞>90%;轻度非感染性炎症如SLE、硬皮病、绒毛结节 状滑膜炎时,淋巴细胞>70%;重度非感染性炎症如类风湿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时,中性粒细胞多大于50%; 非炎症性疾病如创伤性关节炎、退变性关节、肿瘤时,淋巴细胞>70%。 二、关节腔液其他细胞检查意义 1(RA细胞:可见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及化脓性关节炎等。 2(狼疮细胞:见于SLE等疾病。 3(Reiter细胞:见于Reiter综合征。 三、关节腔液结晶意义 正常关节腔液无结晶。尿酸钠结晶见于痛风;焦磷酸结晶见于软骨石灰沉着病;滑石粉结晶见于滑石粉引起的慢性关节炎; 类固醇结晶见于类固醇制剂引起的急性滑膜炎;胆固醇结晶可见于结核性、类风湿关节炎。 第十三章痰液检验 第一节:理学检查第二节:显微镜检查 第一节:理学检查 一、痰液量意义 通常无或少量。呼吸道有病变时痰量可增加,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弥漫性微支气管炎症、肺脓肿、肺结核等均有 大量咳痰。 二、痰液颜色意义 正常痰液呈无色或灰白色。黄色见于化脓性感染,如化脓性支气管炎、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肺炎、肺结核等;红色示痰中有 血液,见于肺癌、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等;急性肺脓肿、左房室瓣狭窄时痰呈粉红色;大叶性肺炎痰呈铁锈色;充血性心 脏病肺淤血时痰呈灰棕色;绿色痰则见于绿脓杆菌感染或干酪性肺炎。 三、痰液气味意义 正常痰液无特殊气味。肺组织坏死或腐败性细菌感染时痰恶臭,见于肺脓肿、肺结核空洞、肺癌伴坏死病变等。 四、痰液性状意义 正常痰液呈清晰水样。 第二节:显微镜检查 一、痰液盐水涂片检查意义 1(白细胞:炎症时常增多;支气管哮喘、肺吸虫病、热带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患者痰中可见嗜酸性细胞。 2(红细胞;见于各种原因所致肺、气管、支气管出血。 3(上皮细胞: ?圆形上皮细胞:肺部炎症及肺组织碎解时大量出现; ?柱状上皮细胞:支气管或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时增多; ?鳞状上皮细胞;急性咽喉炎等上呼吸道炎症时增多。 4(心力衰竭细胞:多见于肺部长期淤血、心力衰竭患者,偶见于肺栓塞和肺出血患者。 5(炭细胞:多见于矽肺患者和长期吸烟或生活在烟尘环境下健康人。 6(弹力纤维:可见于肺脓肿、肺坏疽、肺癌患者痰中。 7(夏科雷登结晶:见于过敏性支气管哮喘和肺吸虫病患者痰中。 8(胆固醇结晶:多见于肺脓肿、肺结核患者痰中。 9(胆红素结晶:见于肺脓肿患者痰中。 10(柯什曼螺旋体:见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患者痰中。 11(寄生虫及虫卵:肺吸虫病患者痰中可找到肺吸虫卵;还可见钩虫蚴、蛔虫蚴等病原体。 临床检验手册第 22 页 共 32 页 12(放线菌:见于肺放线菌感染患者。 二、痰液涂片染色后检查意义 1(巴氏或HE染色:用于查找痰中各型脱落癌细胞。 2(革兰染色:用于肺炎球菌、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杆菌等细胞检验。 3(抗酸染色:多用于结核杆菌检查。 4(银染色法:用于卡氏肺囊虫检查(多见于艾滋病患者)。 第十四章精液和前列腺液检验 第一节精液检验第二节前列腺液检验 第一节:精液检验 一、精液量意义 精液量过少或过多都可影响生育。生殖系统的特异性感染如结核、性病等是精液量减少甚至排不出的常见原因;垂体性腺 激素过多的患者因产生大量雄性激素,可导致精液量排出过多。 二、精液颜色意义 正常精液呈灰白色或乳白色,黄色或棕色脓样精液见于精囊炎和前列腺炎;鲜红或暗红色血性精液见于生殖系统炎症、结 核和肿瘤等。 三、精液粘稠度和液化意义 正常排出的精液呈胶冻状,粘稠度降低似米汤状,多因精子量减少所致,见于生殖系统炎症;前列腺炎时,可使液化延缓 或不液化。 四、精子计数意义 精索静脉曲张、放射性照射、铅等工业金属污染及一些药物等可引起精子减少。正常成人从50岁开始精子数量减少至消失。 五、精子活动力和活动率意义 精索静脉曲张、泌尿生殖系统的非特异性感染、某些抗药病、雌激素等都可使精子活力下降。活动力和活动率低下均可致 不孕。 六、精子形态意义 精索静脉曲张等病人的精子形态不正常率增高。 七、精液中细胞意义 生殖系统炎症、损伤、出血时精液中红白细胞增多;肿瘤患者精液中可找到癌细胞。 八、精液果糖测定意义 果糖是精子活动和代谢的能量来源,其含量与睾酮等激素相平行,多用于评价男性的发育功能。 九、精子活动时间测定意义 活动速率或时间异常均是不育的原因之一。 十、精子低渗膨胀试验意义 多数男性不育者精子低渗膨胀率小于50%。 十一、抗精子抗体测定意义 抗体阳性效价大于1:32可影响生育。 第二节:前列腺液检验 一、前列腺液卵磷脂小体意义 正常前列腺液中有大量分布均匀的卵磷脂小体。前列腺炎症时常减少,并有凝聚成堆倾向。炎症严重时,卵磷脂小体甚至 消失。 二、前列腺液细胞 ?、白细胞意义炎症时大量增多。 ?、红细胞意义精囊炎、前列腺化脓性炎症及前列腺癌等病变时大量出现。 ?、颗粒细胞意义炎症时明显增多。 三、前列腺液淀粉颗粒意义 一般老年人出现较多 四、前列腺液结石意义 正常前列腺液中无结石。前列腺结石患者可见胆固醇结石、碳酸钙结石等 临床检验手册第 23 页 共 32 页 五、前列腺液癌细胞意义 见于前列腺癌。 第十五章羊水检验 第一节一般检查第二节:反映胎儿成熟度的检查 第一节:一般检查 一、羊水外观意义 正常羊水妊娠前半期呈无色透明或淡黄色,后半期呈乳白色。黄绿色为混有胎粪,提示胎儿窘迫现象;棕黄色为羊水胆红 素过多,可能是母儿血型不合;粘稠黄色多为过期妊娠或胎盘功能不良;棕红色提示可能为死胎;混浊脓性伴臭味表示有 宫内感染。 二、羊水吸光值测定 A650?0.05表示胎儿不成熟。 三、羊水中蛋白质、葡萄糖、胆固醇等营养成分测定意义 妊娠后期各成分含量多下降;病理情况下也发生不同程度变化。 第二节:反映胎儿成熟度的检查 一、羊水卵磷脂与鞘磷脂比值意义 比值?2提示胎儿肺已成熟;<2提示肺发育不全或未成熟,易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 二、羊水肌酐意义 羊水肌酐?131.7μmol/L提示胎儿肾未成熟;132.6175.9μmol/L为可疑。 三、羊水胆红素意义 A450>0.04提示胎儿肝脏未成熟;0.020.04为可疑。 四、羊水淀粉酶意义 羊水淀粉酶<30提示胎儿唾液腺未成熟。 五、羊水甲胎蛋白测定意义 胎儿存在开放性神经管缺陷时,可比正常值高10倍以上。 第十六章阴道分泌物及其他分泌物检查 第一节:阴道分泌物检查第二节:尿道分泌物检查 第一节:阴道分泌物检查 一、阴道分泌物清洁度检查意义 ??级为异常,多为阴道炎。 二、阴道分泌物滴虫检查意义 阳性见于滴虫性阴道炎。 三、阴道分泌物霉菌检查意义 阳性见于霉菌性阴道炎。 四、阴道分泌物其他病原体检查意义 阴道分泌物其他病原体检查包括嗜血杆菌、阿米巴滋养体等。阳性分别见于嗜血杆菌性阴道炎及阿米巴性阴道炎。 第二节:尿道分泌物检查 主要查找淋病及双球菌。染色后显微镜检见革兰阴性、肾形、成双排列、多在脓细胞内的细菌,可作为淋病诊断的重要依 据。 临床检验手册第 24 页 共 32 页 199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医综合科目 试题 中考模拟试题doc幼小衔接 数学试题 下载云南高中历年会考数学试题下载N4真题下载党史题库下载 一、A型题:每一道考题下面都有A、B、C、D、E 5个备选 答案 八年级地理上册填图题岩土工程勘察试题省略号的作用及举例应急救援安全知识车间5s试题及答案 ,在答题时请选择一个最合适的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1. 阴阳不能相互维系,可出现 : A. 阳胜则热,阴胜则寒 B. 阳虚则寒,阴虚则热 C. 阴盛格阳,阳盛格阴 D. 阴损及阳,阳损及阴 E. 阴虚则阳亢,阳虚则阴盛 2. 连结“肺主呼吸”和 “心主血脉”的中心环节是 A. 经脉的相互连结 B. 气血的相互关系 C. 心主营,肺主卫之间的相互作用 D. 宗气的贯通和运行 E. 以上都不是 3. 脾主升清的确切内涵是 A. 脾的阳气主升 B. 脾以升为健 C. 脾气散精,上归于肺 D. 与胃的降浊相对而言 E. 脾输布津液,防止水湿内生 4.“利小便即所以实大便”的理论依据是 A. 肾司二便,故利小便即可以实大便 B. 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故二便相关 C. 淡渗利水,则 脾阳得健而大便 D. 二便之源均来自小肠的泌别清浊 E. 利小便的药物本身具有止泻作用 5.“中焦如沤”是比喻 : A. 胃主受纳的功能状态 B. 脾气散精的功能状态 C. 小肠泌别清浊的功能状态 D. 水谷精微的弥漫布散状态 E. 消化过程中腐熟水谷的状态 “寒从中生”的主要机理是 6. A. 肺气不足,寒饮内停 B. 胸阳不振,阴寒内盛 C. 恣食生冷,寒伤中阳 D. 脾肾阳气不足,阴寒内盛 E. 痰湿内阻,从阴化寒 7. 少阳经脉气血衰竭,可出现 : A.戴眼反折瘛疭,其色白,绝汗乃出 B耳聋百节皆纵,目鳞绝系C.口自动作,善惊妄言,色黄,其上 下经盛,不仁 D. 面黑齿长面垢,腹胀闭,上下不通 E. 腹胀闭不得息 , 善嗦善呕 8. 痰浊蒙蔽心包神志改变的特征是 A. 狂言,谵语 B. 神昏,痴呆 C. 喜悲,欲哭 D. 烦躁不安 E. 疑虑不定 9. “故水病者,下为例肿大腹,上为喘呼不得卧”的病机是: A. 肾病及心,水气凌心 B. 脾肾阳虚,水湿泛滥 C. 肺脾气化失司,不能输布津液 D. 肾病及肺,其本在肾,其末在肺 E. 以上都不是 10. “用寒远寒”是指 : A. 虚寒证慎用寒药 B. 寒实证忌用寒药 C. 气候寒冷慎用寒药 D. 寒热错杂慎用寒药 E 寒从中生, 忌用寒药 11. 属于上焦生理功能特点的是 A. 主气的升发 B. 升已而降,若雾露之溉 C. 通行三气 D. 原气之别使 E. 以上都不是 12. 肾主纳气的主要生理作用是 A. 有助于元气的生成 B. 有助于肺气的宣发 C. 有助于气道的清洁通畅 D. 有助于固摄精气 E. 有助于呼吸保持一定深度 13. “天癸”的产生取决于 : A. 先天禀赋的强弱 B. 元气的充沛 C. 肾阴肾阳的协调平衡 D. 肾中精气的充盈 E. 后天之精的充 养 14. 《刘涓子鬼遗方》的作者是 A. 陈言 B. 施发 C. 葛洪 D. 龚庆宣 E. 戴起宗 临床检验手册第 25 页 共 32 页 15. 主死的恶候,布哪一项是错误的 ? A. 青如草兹 B. 赤如衃血 C. 白如枯骨 D. 黄如枳实 E. 黑如乌羽 16. 肝病见赤色为 : A. 吉中之顺 B. 吉中小逆 C. 正病正色 D. 凶中之顺 E. 凶中之逆 17. 小儿食指络脉浮露,色鲜红的提示 : A. 急惊风 B. 疳积 C. 实热 D. 虚热 E. 外感表证 18. 五音中的“羽”,与下列何脏相对应 ? A. 肝 B. 心 C. 脾 D. 肺 E. 肾 19 下列证候除哪项外,另可出现胁痛 ? A. 肝气郁结 B. 肝火上炎 C. 肝胆湿热 D. 气滞血瘀 E. 肝阳化风 20. 以上何脉不主宿食 ? A. 紧脉 B. 促脉 C. 结脉 D. 滑脉 E. 涩脉 21. 肝阴不足的表现是 A. 胸闷喜太息,易怒,五心烦热 B. 口干口苦,胸胁或少腹胀闷窜痛 C. 面部烘热,口咽干燥, 胁肋隐痛 D. 手足蠕动,眩晕耳鸣,夜寐多梦 E. 以上都不是 22. 以下哪项是亡阳的表现 ? A. 汗出热而咸 B. 面赤肢温 C. 脉浮数而空 D. 口渴饮冷 E. 以上都不是 23. 以下哪个症状不属温病的中焦病证 ? 苔黄腻 D. 面色淡黄 E. 神昏 A. 便秘 B. 腹满 C. 24. 头痛眩晕,昏厥,呕血,见于 : A. 气虚证 B. 气陷证 C 、气滞证 D. 气逆证 E. 气脱证、 25. 恶热,汗出,口渴,疲乏,尿黄,舌红,苔黄,脉虚数,属于 : A. 伤风 B. 温燥 C. 火淫 D. 伤暑 E. 中暑 26. 神识不清,语言重复,时断时续,声音低弱,属于 : A. 谵语 B. 郑声 C. 错语 D. 独语 E. 夺气 27. 身热反欲盖衣被,口渴,喜热饮,四肢厥冷,下利清谷,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脉大无力,属于 : A. 表寒里热证 B. 表热里寒证 C. 真寒假热证 D; 真热假寒证 E. 热证转化为寒证 28. 只入心肝二经的重镇安神药是 A. 朱砂 B. 磁石 C. 琥珀 D. 龙骨 E. 牡蛎 29. 下列哪组是专治牌、肺气虚的药组 ? A 人参、党参、西洋参 B.党参、黄芪、太子参 C.人参、白术、山药D.黄芪、人参、白扁豆 E.党参、 大枣、黄精 30. 巴豆内服剂量是 A.0.3,0.6g B.0.7,0.9g C.0.1,0.3g D.0.01,0.03g E.0.5,1g 31. 始载苍术之名的本草书籍是 A. 《本草经集注》B. 《新修本草》 C 《蜀本草》D. 《证类本草》 E. 《本草纲目》 32. 我国古代医籍中首载240余种中药的书籍是 A; 《山海经》B. 《李当之本草》C. 《药论》 D. 《吴普本草》E. 《五十二病方》 33. 大黄和虎杖都具有的功效是 A. 活血、通便、解毒、止咳 B. 活血、通便、利湿、止血 C. 活血、利湿、解毒、止痛 D. 活血、解毒、通便、退黄 E 活血、止痛、止注、解毒 34. 夏枯草的药用部位是 A. 全草 B. 枝叶 C. 根 D. 带花的果穗 E. 叶片 临床检验手册第 26 页 共 32 页 35. 下列除哪项外,均为天麻和全蝎的适应证 ? A. 小儿急惊 B. 脾虚慢惊 C. 肝阳眩晕 D. 风湿痹症 E. 破伤风证 36. 下列除哪项外,均是附子的主治证 ? A. 亡阳欲脱,肢冷脉微 B. 寒凝血痕,经闭阴疽 C 气命门火衰,阳痿早泄 D. 中寒腹痛,阴寒水肿 E. 阳虚外感,寒痹刺痛 37. 下列活血药中,哪一味不兼有行气作用 ? A. 川芎 B. 郁金 C.元胡 D. 三棱 E. 五灵脂 38. 下列除哪组外都是治疗乳汁不下的药物 ? A. 术通、通草 B. 冬葵子、刺蒺藜 C. 穿山甲、王不留行 D. 漏芦、路路通 E. 橘叶、益母草 39. 下列哪味药物专理脾肺气滞 ? A. 香附 B. 木香 C. 橘皮 D. 乌药 E. 檀香 40. 下列哪味属于《神农本草经》记载反乌头的药物 ? A. 全瓜蒌 B. 瓜蒌皮 C. 瓜蒌仁 D. 瓜蒌霜 E. 瓜蒌根 41.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十剂”的内容 ? A. 轻、重 B. 升、降 C. 滑、涩 D. 宣、通 E. 补、泄 42. 下列何药不是黄土汤的组成药物 ? A. 干地黄 B. 黄芪 C.炮附子 D. 阿胶 E. 甘草 43. 下列方剂组成药物中不含大黄的是: A. 大陷胸汤 B. 三物备急丸 C. 麻子仁丸 D. 舟车丸 E. 泻黄散 44. 犀黄丸的组成药物中含有 : A. 犀角、牛黄 B. 麝香、冰片 C. 雄黄、蟾酥 D. 铜绿、枯矶 E. 乳香、没药 45. 炙甘草汤中用量最大的药物是、 A. 炙甘草 B. 人参 C. 桂枝 D. 干地黄 E. 阿胶 46. 桂枝茯苓丸的功用是 A. 活血化瘀,缓消癥块 B. 活血祛瘀,通络止痛 C. 活血化瘀,温经止痛 D. 活血祛瘀,散结止痛 E 温经散寒,养血祛瘀 47. 瓜蒌根在仙方活命饮中的主要治疗作用是 A. 生津止渴 B. 清热润燥 C. 清热散结 D. 解毒消瘀 E. 消肿生肌 48. 白芷在五积散中的主要治疗作用是 A. 发汗解表 B. 通窍止痛 C. 除湿止带 D. 活血排版 E. 祛风散结 49. 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咳嗽咯血,舌红少苔,尺脉数而有力者,治宜选用: A. 六昧地黄丸 B. 一贯煎 C. 当归六黄汤 D. 大补阴丸 E 百合固金汤 50. 肝郁有热,心腹胁肋疼痛,时发时止,食热益甚,口苦,舌红苔黄,脉象弦数者,治宜选用 : A. 逍遥散 B. 丹参饮 C. 越鞠丸 D. 金铃子散 E. 柴胡疏肝散 5I. 风中经络,口眼歪斜,舌强不能言语,手足不能运动者,治宜选用: A. 地黄饮子 B. 大秦艽汤 C. 小活络丹 D. 活络效灵丹 E. 牵正散 52. 头痛身热,干咳无痰,气逆而喘,咽喉干燥,胸满胁痛,心烦口渴,舌干无苔,脉虚大而数者,治宜选用 : A. 桑菊饮 B. 桑杏汤 C. 麻杏甘石汤 D. 清燥救肺汤 E. 养阴清肺汤 53. 卫外不固,汗出恶风,身重,小便不利,舌淡苔白,脉浮者,治宜选用 : A. 玉屏风散 B. 五皮饮 C. 桂枝汤 D. 防己黄芪汤 E. 防己茯苓汤 54. 下元虚寒,症见小便白浊,频数无度,尿如米泔,凝如膏糊者,治宜选用 : A. 缩泉丸 B. 桑螵蛸散 C. 萆薢分清饮 D. 水陆二仙丹 E. 以上都不宜 55. 下列哪项不是时行感冒的特点 ? 临床检验手册第 27 页 共 32 页 A. 起病急 B. 全身症状重 C. 多呈流行性 D. 易化热入里,变生他病 E. 常见痰热郁肺症状 56. 下列哪项不是胃阴亏虚之胃痛的主证 ? A. 胃痛隐隐 B. 泛酸嘈杂 C. 口燥咽干 D. 大便干燥 E. 舌红少津,脉细数 57. 眩晕的病因病机,与下列哪项无关 ? A. 痰湿中阻,升降不利 B. 肝阳上亢,上扰清空 C. 血瘀内停,闭阻清窍 D. 气血亏虚,脑失所养 E. 肾精不足,髓海空虚 , 58. 止血、消瘀、宁血、补血的治血四法,出于何书 ? A. 《景岳全书》B. 《济生方》C. 《血证论》 D. 《先醒斋医学广笔记》E. 《医林改错》 59. 以下哪项不是痿证技病病机 ? A. 肺热伤津,津液不布 B. 脾胃亏虚,精微不输 C. 湿热浸淫,气血不运 D. 风寒痹阻,经脉不通 E. 肝肾亏损,髓枯筋瘦 60. 以下哪项不是便秘的主要病因病机 ? A. 阳虚体弱,阴寒内生 B. 素体阳盛,肠胃积热 C. 情志失和,气机郁滞 D. 肺气不宣,气化不行 E. 气血不足,下元亏损 61. 尿频量多,混浊如脂膏,尿有甜味,口干唇燥,舌质红,脉沉细数者,治疗主首选: A. 程氏萆薢分清饮 B. 水陆二仙丹 C. 六味地黄丸 D. 左归丸 E. 知柏地黄丸 62. 胁肋隐痛,绵绵不休,劳则加重,口干咽燥,舌红少苔,脉弦细数者,治疗主方首选: A 滋水清肝饮 B 一贯煎 C. 丹梔逍遥散 D. 化肝煎 E. 杞菊地黄丸 63.“积者,五脏所生;聚者,六腑所成也。积者,阴气也,其始发有常处,其痛不离其部,上下有所终始,左右有所穷所;聚者;阳气也;其始发无根本;上下无所留止;其痛无常处;谓之聚,故以是别知积聚也。”此文出自哪一书 ? A. 《黄帝内经》 B. 《难经》 C. 《中藏经》 D. 《金匮要略》 E.《诸病源候论》 64. 下肢浮肿五年,一周来,尿量减少,纳呆皖痞,恶心呕吐,胸闷烦躁,舌胖质淡,舌苔黄腻,脉沉数,主方是 A. 滋肾通关丸加车前子 B. 五苓散加泽泻 C 、黄连温胆汤加车前子 D. 胃苓汤 E. 八正散 65. 不寐多梦,易于惊醒,胆怯心悸,气短倦怠,舌淡脉细者,主方是 A. 归脾汤 B. 养心汤 C. 安神定志丸 D. 酸枣仁汤 E. 枕中丹 66. 小便热涩刺痛,尿色鲜红,挟有血块,甚则尿痛尿急,舌苔黄,脉滑数者,主方选: A. 八正散 B. 导赤散 C. 小蓟饮子 D. 石苇散 E. 知柏地黄丸 67. 患者因受寒而哮喘发作,呼吸急促,喉中哮鸣,如水鸡声,咳嗽,胸脯满闷,痰少咯吐不爽,形寒怕 冷,渴喜热饮,舌苔白滑,脉象浮紧,主方选 : A. 射干麻黄汤 B. 三子养亲汤 C. 苏子降气汤 D. 小青龙汤 E. 以上皆非 68. 患者胸痛反复发作半年,刻下心痛彻背,背痛彻心,疼痛剧烈,身寒肢冷,喘不能卧,舌苔白,脉沉 紧 治疗首选 : A. 瓜蒌薤白半夏汤 B. 参附汤 C. 丹参饮 D. 乌头赤石脂丸合苏合香丸 E. 生脉散 69. 因精神抑郁,心悸失眠,渐至不思饮食,寡言少动,表情淡漠,时或独语,舌苔腻,脉弦滑,属何证 ? A. 郁证 B. 心悸 C. 不寐 D. 癫证 E. 脏躁 70. 室外劳作,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牙关紧闭,气粗口臭,躁扰不宁,身热面赤,舌苔黄腻,脉弦滑者 应首先灌服: A. 紫雪丹 B. 玉枢丹 C. 安宫牛黄丸 D. 牛黄清心丸 E. 苏合香丸 71. 卒然腹中绞痛,欲吐不得吐,欲泻不得泻,烦躁闷乱,四肢厥冷,头面汗出,舌苔白腻,脉象沉伏者,首选方是 A. 藿香正气散 B. 附子理中丸 C. 玉枢丹 D. 四逆散 E. 苏合香丸 72. 患者久病体弱,面色晄白,汗出畏寒,动则益甚,平时极易感冒,苔薄白,脉细弱,宜用何方调治: 临床检验手册第 28 页 共 32 页 A. 补中益气汤 B. 参苏饮 C. 麻黄附子细辛汤 D. 保真汤 E. 玉屏风散 二、B. 型题: 每一道考题下面都有A、B、C、D、E 5个备选答案,如果该题只与答案A有关请将A写在答题纸上,以次类推,每个答案可以选择一次或者一次以上 A. 右肾为命门说 B. 两肾俱称命门说 C.“七节之旁,中有小心”说 D“命门者,自也”说 E.命门为“水火之宅”说 73. 《医贯》关于命门的论点是 : 74. 《景岳全书》关于命门的论点是 A. 上出息道,下走气街 B. 熏于育膜,散于胸腹 C. 通过三焦,流行全身 D. 上荣于头目 E. 与血同行 , 环周不休 75. 营气的分布是 : 76. 元气的分布是 A. 凝滞 B. 粘滞 C. 伤津耗气 D. 伤阴 E. 伤津 77. 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之一是: 78. 燥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之一是: A. 痈 B. 疽 C. 疔 D. 疖 E. 疹 79. 起于浅表,形小而圆,红肿热痛,容易化服者为: 80. 红肿高大,根盘紧束,伴有餐热疼痛者为: A. 面浮足肿 B. 腹胀如鼓 C. 咳嗽痰少 D. 面色萎黄 E. 舌淡暗 81. 脾肺气虚证可见: 82. 心脾两虚证可见: A. 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安胎 B. 祛风湿,强筋骨,利水消肿 C. 补肝肾,强筋骨,安胎 D. 补肝肾,行血脉,续筋骨,安胎止漏 E. 补肝肾,强筋骨,法风湿 83. 杜仲的功效: 84. 续断的功效: A. 石斛 B. 沙参 C. 玉竹 D. 百合 E. 麦冬 85. 能养肺胃之阴,兼可润肠通便的药是: 86. 主养胃肾之阴,而生津除热的药是: A. 大风子 B. 白鲜皮 C. 秦皮 D. 土茯苓 E. 轻粉 87. 既治梅毒又治疥癣麻风的药物是 : 88. 既治梅毒又治湿热疮毒的药物是 A. 香薷散 B. 加味香薷饮 C. 香苏散 D. 加味香苏散 E. 藿香正气散 . 89. 暑令感寒夹湿。症见发热头痛,恶寒无汗,胸闷泛恶,舌苔白腻,脉浮者,治宣选用 : 90. 暑温初起,感寒夹湿。症见发热头痛,恶寒无汗,口渴面赤,舌苔白腻,脉浮数者,治宜选用 : A. 再造散 B. 败毒散 C. 三仁汤 D. 羌活胜湿汤 E. 九味羌活汤 91. 憎寒壮热,头痛项强,肢体酸痛,无汗,鼻塞声重,咳嗽有痰,胸膈痞闷,舌苔白腻,脉浮数而重取 无力者,治宜选用: 92. 头痛恶寒,身重疼痛,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舌苔白,口不渴,脉弦细而濡者,治宜选用 : A. 桑杏汤 B. 桑菊饮 C. 泻白散 D. 止嗽散 E. 沙参麦冬汤 93. 干咳少痰,痰中夹血,口干咽燥,午后潮热,手足心热,盗汗,神疲,舌红苔少,脉细数者,应选用: 94. 干咳少痰,痰粘难吐,咽喉干痛,头痛鼻塞,身热恶风,舌红,苔薄黄,脉小数者,应选用: A. 气滞血瘀 B. 气滞血瘀水停 C. 气滞湿阻血瘀 D. 气滞痰凝血瘀 E. 气虚饮停血瘀 95. 鼓胀病机是 : 96. 瘿病病机是 A. 三仁汤 B. 白虎加桂枝汤 C. 羌活胜湿汤 D. 加味二妙散 E. 蠲痹汤 临床检验手册第 29 页 共 32 页 97. 四肢瘦软麻木,身体困重,足胫发热,胸腕痞闷,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细数者,治疗主方用: 98. 四肢关节疼痛,局部灼热红肿,伴发热恶风,烦闷口渴,舌苔黄燥,脉滑数者,治疗主方用: 三、C.型题:每一道考题下面都有A、B、C、D 4个备选答案,如果该题只与答案A有关,则请将A写在答题纸上,如果该题和答案A、B都有关,请将C.写在答题纸上,如果该题和答案A、B都无关,请将D写在答题纸上 A. 阴阳的互根关系 B. 阴阳的互用关系 C. 两者均有 D. 两者均非 99. 气和血之间的相互关系是 100. 寒和热之间的相互关系是 A. “热者寒之” B. “通因通用” C. 两者均是 D. 两者均非 101. “热结旁流”的临床治疗,属于 : 102. 精血虚少之便秘的临床治疗,属于: A. 神忘不清 B. 舌苔白腻 C. 两者均有 D. 两者均无 103. 痰迷心窍的主要症状有 : 104. 痰火扰心的主要症状有 : A. 女子带下 B. 男子疝气 C. 两者均有 D. 两者均无 105. 带脉病证可见 : 106. 任脉病证可见 : A. 肝阳眩晕,肾虚作喘 B. 血热动血,吐衄崩漏 C. 两者均是 D. 两者均非 107. 代赭石可用治的病证是 : 108. 磁石可用治的病证是 A. 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B. 止血 C. 两者均是 D. 两者均非 109. 白头翁的功效是 : 110. 马齿苋的功效是 A. 头痛,干呕吐涎沫者 B. 吐利,手足厥冷,烦躁欲死者 C. 二者均可 D. 二者均不可 111. 四逆散可以用治 : 112. 吴茱萸汤可以用治 : A. 芳香开窍 B. 豁痰熄风 C. 二者均可 D. 二者均不可 113. 中风,猝然昏倒,不省人事,面白唇暗,牙关紧闭,两手握固,四肢不温,喉中痰鸣,舌苔白腻,脉沉滑者治宜 : 114. 中风昏迷,口开目合,手撒遗尿,汗出息徽,四肢厥冷,舌短缩, 苔臼滑,脉沉伏者,治宜 : A. 虚实 B. 寒热 C. 两者皆是 D. 两者皆非 115. 治疗肺痈应首先辨别 : 116. 治疗肺痿应首先辨别 : A. 补肺益气 B. 补肾纳气 C. 两者皆是 D. 两者皆非 117. 喘促日久,动则喘甚,呼多吸少,短气神疲,自汗畏风,形寒肢冷,舌质淡,苔黑润,脉沉弱。治法是: 118. 喘促短气,气怯声低,旦发声低弱,咯痰稀薄,舌质淡,苔薄白,脉软弱。治法是 A. 寒气蕴蓄 B. 酒食所伤 C. 两者均有关 D. 两者均无关 119. 噎膈的病因病机有: 120. 呃逆的病因病机有 : 四、X型题: 每一道考题下面都有A、B、C、D4个备选答案,至少有一个是正确的, 121. 在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中 , 沟通机体内外环境之间联系的 是 A. 以脏腑分阴阳,一阴一阳相为表里 B. 五脏各有外候,与形体诸窍联结成整体 C. 通过经络联结内外,网络周身 D. 五脏主五志,将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与五脏生理功能联 结成 临床检验手册第 30 页 共 32 页 整体 122. 对肺司呼吸起着主要节作用的是 A 宗气的生理功能 B 肾的纳气功能 C. 肝的疏泄功能 D. 心的行血功能 123. 用补气法治疗大出血,其主要理论依据是 A. 气能生血 B. 血为气母 C. 气能摄血 D. 气能行血 124. “水气凌心”主要由于 : A. 心阳虚衰 B. 胃阳虚衰 C.肾阳虚衰 D. 脾阳虚衰 125. 导致胆汁分泌、排泄障碍的主要原因是 A. 情志所伤 B. 痰湿内蕴 C. 脾胃湿热 D. 阴虚火旺 126. 影响脉道通利的因素是 A. 气机不利 B. 痰浊内阻 C. 津液枯涸 D. 过食咸味 127. 脾气虚损病机,主要是指 : A. 运化无权,纳食不化 B. 升清作用减弱,升降失司 C 健运失职,气血生化无源 D. 统摄失权,血 溢脉外而出 128. 形成肝风内动的原因可有 : A. 邪热炽盛 B. 阴虚阳亢 C. 阴血亏耗 D. 外感风邪 129. 五色主病中,黑色主 : A. 痛证 B. 寒证 C. 瘀血 D. 肾虚 130. 短缩舌的病机有 : 痰湿内阻 C. 热病伤津 D. 气血俱虚 A. 寒凝筋脉 B. 131. 时快时慢,散乱无序的脉象是 A. 釜沸脉 B. 屋漏脉 C. 虾游脉 D. 解索脉 132. 大便溏泻可见于 : A. 脾气虚 B. 胃阴虚 C. 脾气下陷 D. 脾胃湿热 133. 大出血时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四肢厥冷,晕厥,脉微欲绝,为: A. 气虚失血 B. 气随血脱 C. 气血两虚 D. 亡阳 134. 少阴寒化证的临床表现有 : A. 无热恶寒 B. 下利清谷 C. 脉微细 D. 但欲寐 135. 大肠湿热证的大便改变有 : A. 下利脓血 B. 大便干燥秘结 C. 暴注下泄,色黄而臭 D. 泻下酸腐臭秽 136. 药性毒烈,不作内服,只供外用的药是 A. 铅丹 B. 轻粉 C. 砒石 D. 升药 137. 既能散外风又能息内风主治破伤风症的常用药是 A. 天麻 B. 防风 C. 钩藤 D. 僵蚕 138. 五味子的功效是 A. 敛肺止咳 B. 燥湿止泻 C. 生津敛汗 D. 清心安神 139. 用治阳虚便秘的药是 A. 鹿茸 B. 肉苁蓉 C. 巴豆 D. 硫黄 140. 常用醋制的药是 A. 大戟、芫花、甘遂 B. 柴胡、香附、青皮 C. 三棱、莪术 D. 五灵脂、延胡索 141. 主清心火的药是 A. 黄连、竹叶 B. 犀角、丹参 C. 木通、梔子 D. 莲子心、麦冬 142. 用治风湿热痹的药组是 A. 防己、秦艽 B. 白鲜皮、蚕砂 C. 木通、薏苡仁 D. 络石藤、忍冬藤 临床检验手册第 31 页 共 32 页 143. 下列那组药物既能舒肝又能和胃 ? A. 娑罗子、玫瑰花 B. 八月札、青木香 C. 甘松、香附 D. 香橼、佛手 144. 下列方剂组成药物中生姜、干姜同用的是 A. 半夏泻心汤 B. 厚朴温中汤 C. 逍遥散 D. 实脾散 145. 升麻葛根汤中升麻的配伍意义是 A. 散风邪 B. 升清阳 C. 透疹 D. 解毒 146. 泻黄散中配伍藿香的意义在于 : A. 芳香醒脾 B. 解表化湿 C. 振复脾胃气机 D. 升散脾胃伏火 147. 保和丸中配伍连翘的主要用意是 A. 清热 B. 解毒 C. 除烦 D. 散结 148. 生化汤以黄酒、童便各半煎服,意在 : A. 温经止痛 B. 通利血脉 C. 益阴化瘀 D. 引败血下行 149. 天麻钩藤饮的功用是 A. 平肝熄风 B. 清热活血 C. 补益肝肾 D. 滋阴潜阳 150. 定痫丸具有的治疗作用是 A. 涤痰 B. 宣窍 C. 镇惊 D. 止痉 151. 由肾虚引起的病证是 A. 喘证 B. 泄泻 C. 眩晕 D. 便秘 152. 痢疾辨证分型,应以何项为依据 ? A. 寒热之多少 B. 正气之盛衰 C. 病邪之深浅 D. 病程之久暂 153. 腹痛辨证要点是 A. 属寒属热 B. 属虚属实 C. 在气在血 D. 在脏在腑 154. 胃痛两年,时作时休,一周前因食生冷而加重,喜暖喜按,神疲乏力,便清溲清,今晨入厕,便下色 黑,自觉头晕心悸,微汗出,舌淡苔白,脉细数,诊为何病 ? A. 胃痛 B. 心悸 C. 便血 D. 眩晕 155. 驱绦虫的常用药有 : A. 槟榔 B. 仙鹤草冬芽 C. 使君子 D. 雷丸 156. 痉证的临床表现是 A. 突然昏仆 B. 角弓反张 C. 项背强急 D. 四肢抽搐 157. 肺胀多属标实本虚,主要病因病机是 A. 痰饮 B. 气滞 C. 血瘀 D. 气虚 158. 心悸不宁,心烦少寐,头晕目眩,手足心热,耳鸣腰酸,舌红苔少,脉细数者,主方当选用 : A. 安神定志丸 B. 天王补心丹 C. 琥珀多寐丸 D. 朱砂安神丸 159. 自汗的病因病机有 : A. 肺卫不固 B. 阴虚火旺 C. 营卫不和 D. 邪热郁蒸 160. 因感冒诱发或传变的病证有: A. 肺痈 B. 肺痿 C. 肺痨 D. 肺胀 199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医综合试题 (A) 1 C 2 3 C 4 D 5 E 6 D 7 B 8 B 9 D 10 C 11 B 12 E 13 D 14 D 15 E 16 B 17 E 18 E 19 E 20 C 21 C 22 C 23 E 24 D 25 D26 B 27 C 28 D 29 B 30 C 31 D 32 E 33 D 34 D 35 C 36 B 37 E 38 E 39 C 40 E 41 B 42 B 43 E 44 E 45 D 46 A 47 C 48 A 49 D 50 D 51 B 52 D 53 D 54 C 55 E 56 B 57 C 58 C 59 D 60 D 61 C 62 B 63 B 64 C 65 C 66 C 67 A 68 D 69 D 70 C 71 C 72 E (B) 73 C 74 E 75 E 76 C 77 B 78 E 79 D 80 A 81 A 82 D 83 C 84 D 85 E 86 A 87 A 88 D 89 A 临床检验手册第 32 页 共 32 页 90 B 91 B 92 B 93 E 94 A 95 B 96 D (C) 99 C 100 D 101 C 102 D 103 C 104 A 105 A 106 C 107 C 108 A 109 A 110 C 111 D 112 C 113 C 114 D 115 D 116 B 117 C 118 A 119 B 120 C (X) 121BD 122ABC 123AC 124AC 125AC 126ABCD 127ABCD 128ABC 129ABCD 130ABCD 131D 132ACD 133BD 134ABCD 135AC 136D 137ABD 138AC 139BD 140ABCD 141ABCD 142ABCD143ABD 144BD 145ACD 146ACD 147AD 148ABCD 149ABC 150ABCD 151ABCD 152ABD 153ABCD 154AC 155ABD 156BCD 157ACD 158BD 159ACD 160AD
本文档为【(新编)临床检验手册】,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191127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30KB
软件:Word
页数:72
分类:
上传时间:2018-03-18
浏览量: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