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哲学课件】附录一 花开或有情,流水似有意:关于文学与生命之情感

【哲学课件】附录一 花开或有情,流水似有意:关于文学与生命之情感

举报
开通vip

【哲学课件】附录一 花开或有情,流水似有意:关于文学与生命之情感【哲学课件】附录一 花开或有情,流水似有意:关于文学与生命之情感 附录一 花开或有情~流水似有意:关于文学与生命之情感 ----课堂讲演录之一 各位同学大家好,今天我们要谈一下文学的话题。前面几天,我们已经和大家讨论过关于人文科学的一般性问题,我们说到,人文科学是人类的一个心灵与情感的世界,是人的一个精神家园与心灵故乡。那么,从我们所给出的关于人文科学的这个意义上来看,我们应该怎样来看待和理解文学呢, 如果我们上文学专业课,我们问“文学艺术是什么”、“文学艺术为何而存在,”这样的问题,这成为一个很专业的问题...

【哲学课件】附录一 花开或有情,流水似有意:关于文学与生命之情感
【哲学课件】附录一 花开或有情,流水似有意:关于文学与生命之情感 附录一 花开或有情~流水似有意:关于文学与生命之情感 ----课堂讲演录之一 各位同学大家好,今天我们要谈一下文学的话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前面几天,我们已经和大家讨论过关于人文科学的一般性问题,我们说到,人文科学是人类的一个心灵与情感的世界,是人的一个精神家园与心灵故乡。那么,从我们所给出的关于人文科学的这个意义上来看,我们应该怎样来看待和理解文学呢, 如果我们上文学专业课,我们问“文学艺术是什么”、“文学艺术为何而存在,”这样的问题,这成为一个很专业的问题,那我们可能就得好好地想一想,给出一个尽可能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清晰和严谨的关于文学艺术的学术性定义来。可是,今天我们想先从我们个体人生的角度,从文学与人、文学与生活这样的角度上,来谈谈文学。在这个意义上,文学艺术应该不是一个外在于我们生命本身的学术问题,它应该是我们生活世界的一部分,所以,我想我们是否可以把文学艺术理解为是人的一种生命方式,一种人的心灵状态,不过,它不是一种日常的本能的生命方式或心灵状态,而是人的一种诗性的生命方式与心灵状态,或者,我们可以说,文学艺术,乃是人试图超越了日常生活的平淡与有限,而去一个诗性的世界里提升生命之境界的精神努力与情感体验,我们也还可以说,文学艺术乃是人所构建的一个体现了人性温暖与心灵关爱的独特的审美境界,是人追求生命意义人生理想的一种艺术化表达形式。 在座的各位同学,大家来昆明上大学,有没有在暮秋时节,去到滇池边上,看看那草海边晨雾下的芦苇地,那清晨烟云笼罩下的茫茫水面呢,你可能会说,这平平常常的景物,与我的心灵与生命有什么关系吗,不错,这样的景物,这样的景色,其实在大自然中是很寻常可见的,可是,正是这平平常常的景物,这千古以来就存在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它在我们每个人心中可能引起的感受,却可能是很不一样的。当你置身于这寻常景色中的时候,你是否会从中发现某种美好,感受到某种诗意的存在,并被它所感动呢,你是否会与这天地万物有了一种心灵的交流与对话,它是否会成为你生命世界中的一部分呢,或者说,当你面对那天地间的景物景色,你心灵上情感上如果从不曾有过什么特别的感觉,你不能 用你的心灵眼睛看到什么特别的东西,只觉那是个与你完全无关的自然世界,如果这样的话,那我们就说,你的生命可能就会少了一个诗意的世界,少了一个可以使心灵提升起来,自由起来,飞动起来的艺术化世界了。 这普通平常的一片草海,一片芦苇地,一片清秋的水面,怎么会说是我们一个可能的生命的诗意世界呢,其实,这个诗意的世界,本就来自于你自己内心,来自于你那个可以感悟艺术诗性之美的内在心灵。如果你本已有一个感受诗性情感的心灵世界,有一个经由文学艺术的审美情感长期之熏陶滋润而构建起来的心灵结构,那么你可能就会在这个外在的世界中看到诗意,就可能在平常的世界的背后感受到美好的东西,你可能就会“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这时,这个外在的世界就会变得有所不同,就会与你的心灵,与你的生命发生联系,你就可能多了一个可能无限拓展和提升的诗性世界。 那么,我们接着要问,人的这个内在的诗意的心灵结构,这个艺术化的心灵情感,对于人生,对于人生的快乐与幸福,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吗,它又是如何获得、怎样养成的呢,我们说,人的外在的生命世界或物质世界,总的来说都是比较确定,差别不大,也是很有限的,我们每天日常的生活,在某个城市,某处单位,某个环境里,工作、学习、上班,这是一个大体上确定的、有限的世界。但人还可以有另一个世界,人可以在心灵上,在情感上,在精神上,构建另一个世界,这个世界却因人而异,十分的不同,它也许可以无限之高远,无边之开阔,无穷之变化。如果你有这样一个心灵的世界,有这样一个情感的结构,那外在的那个普通平常的世界,可能就会被赋予了完全不同的意义,你就可以把那寻常普通的景物,那怕是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变成一个有情的有意的世界。如果是这样,你的生命就会因此而有所不同,你眼前看到的可能就会从此不一样,生活里突然会充满了丰富的色彩,美好的事物就会多起来,你的心灵会变得睛朗开阔,会飞扬起来,这世界可能会变得善解人意,温暧多情。人的精神家园与心灵故乡,其实就是这样建立起来的。 今年年初,我到非洲大陆南部的坦桑尼亚,在那里作了近半年的访问和研究工作。我第一次去非洲,是十年前,在非洲西部几内亚湾的尼日利亚,在那里学习生活了一年多。十年后,我再次重返非洲,非洲大陆其实差异很大,东非大草原与西非热带雨林,确实很不一样,这一次在非洲的感受,所看到的非洲,似乎与上一次有很大的不同。坦桑尼亚是一个遥远而美丽的国家。在它的首都达累斯 萨拉姆,每天傍晚日落时分,西印度洋的海滨,就有一种特别的美。远处的海面似乎十分宁静,在天水交接的天边尽头,色彩斑斓奇异的晚霞,与深蓝色的海洋联在一起,让人生出许多遐想。但近处却是滚滚而来一波接一波冲向沙滩和撞上礁石的汹涌大浪,哗哗的浪声和着印度洋的晚风,高大的椰树在晚风中摇动,偶尔可以隐隐看到远处海平线上有一两只航行的船只,正不知将驶向何方。那是一个离中国十分遥远的世界。中国使馆建在这个城市最好的地方,一个面对印度洋的半岛角上,景色十分开阔。元宵节的晚上,我去使馆参加联欢。快深夜的时候,我走到使馆的后院,看到一轮明月在眼前的海面上升起。月光下的那一片印度洋海面,笼罩在一片清辉世界里,竟也波光鳞鳞,几点渔火在远处闪砾明灭,再两边就是深深的黑幕与星空了。涛声阵阵,冲向岸边,那时,我想起中国古诗词里的月明世界,想起杜甫诗句中的那个“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清辉苍远世界,它与眼前的非洲海上月夜,似乎既相同又陌生,但不管怎样,因为我心中多少已经有一个中国人的情感世界,一份被中国古代诗文熏染过的情感,所以,既使是在非洲的那些日子里,我也还有一个心灵中的世界陪伴我,并从这个心灵的世界来感受体验身处其中的那个非洲的世界。人的这个内在的心灵与情感世界,真是十分奇异的世界,它与文学艺术发生联系以后,它经过诗性艺术与审美情感的提升后,你看到的一切,都是有所不同的。在非洲的时候,无论是在沿海还是去到内陆,就是在东非大裂谷深处那边远的山村里,有空的时候,我随意地翻读几页随身带着的一本中国古诗词,那遥远幽深的中国诗意情感,也似乎会与你眼前的非洲丛林发生联系,这时,你虽身在万里之外的异乡,但你却可以多了一个心灵的世界,你可以在那个诗性的世界里,艺术化地感受这人生,并用这诗性的眼光来理解来看待你生活的现实世界。因而你眼前的世界,就可能有所不同。你会从这陌生的非洲热带丛林里,感受到更多的东西,那心灵才可感受的东西,它有时带上了一种让你感动的人性情感,有时又更显得遥远荒蛮,是一个多么陌生的世界。虽然这各种色彩,这各种感觉,其实更多的是你自己主观赋予它的。想起来,我对中国古代诗歌的真正理解与体会,其实是我十年前第一次去非洲时才开始的,因为这遥远的非洲生活经历,让我对中国古代诗歌的情感心灵世界有了不同的感受,我有了一种用自己的心灵、用自己的生活来读古诗词的感觉。是不是可以这样说,如果你的心灵世界中根本就没一点文学诗歌的积累,没有一点艺术审美的情感,那你看到的那个非洲,可能就只是实实 在在的那个非洲,那个物质世界的非洲,它就少了一些情感,少了一些心灵可以去看去感受的东西。同样的,如果你接触过非洲的音乐舞蹈,你对非洲的音乐,对非洲的舞蹈,对非洲的木雕艺术,有了一份敏觉的心灵的感受,有一份赏爱的情感,那你就还可以看到另一个或者许多个不同的非洲,那诗性的、艺术的、心灵的非洲,你在非洲的生活世界就多了一个或许多个。所以,我们说,我们每一个人,正是有了这个心灵的情感世界,这个由文学艺术和诗歌构建的世界,你眼中的世界,你的生活,就会有所不同,你就可能在眼前的生活世界之外,另存有一个诗性的艺术化的世界,在那个世界里,你的心灵是可以自由地飞扬起来,是可以个性化存在的。这时,你就会知道,其实文学诗歌,并不是与我们的生活无关的东西,它应该是我们的一种生命经历,一种不同的生存方式,一种诗性的艺术化的生命状态。 有人可能会说,“艺术化生存方式,没有大把的钞票,没有洋房轿车,谈什么艺术化生命方式,”似乎真的是这样,现在大家看有些商品推销广告,有些房地产广告,那些“高尚住宅”的广告词,都是这样说的。那么,是不是一种艺术化地诗性的生存,一定只是与财富相联系,或者说一定是你挣了足够多的钱时才可能的呢,其实不是的,所谓文学艺术的境界,本是生命中另一个不同的世界,是一种心灵的状态。大家想一想,滇池边上那苍苍茫茫的草海芦苇,是多么寻常的一种植物,一种多普通的自然景观,可是,早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先人,就在这寻常平凡的景色中,写下了最优美的诗句来,就在这最寻常的自然中,构建了一个多么诗性的艺术与情感世界。大家来读一读《诗经》里的那首《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是什么呢,字典上说,蒹,是生于水中的芦苇长出的穗,而葭呢,是芦苇的幼草。其实合起来讲,蒹葭指的就是芦苇。我们知道,这芦苇与兰草不一样,兰草是一株一株地生于幽谷,有一种清幽之气,静雅之气,而这芦苇,是成片成片的,长在水边湖中,或是山坡上,旷野里,它真是一种很常见的植物,没有兰草那种空幽清奇,但或许正是因为它太普通,长在湖边山坡荒凉之处,因而却有了一种不同的品格个性,有了一种苍苍茫茫的气势,一种萧索迷离的情感。你到滇池边上看看,每到秋季,这芦苇就开始抽穗,成片的芦苇都抽穗,成了白茫茫一片,每天早晨,雾气笼罩着滇池四周,凉风吹过,一片一片的芦苇在游动的晨 雾中忽隐忽现,轻柔的芦絮随风在雾茫茫的水面上飘舞,不知所来,不知何归,就如同人内心的愁绪一般,来去无踪。这漫天的芦苇晨雾世界,就成了你心灵的世界,一个有着诗性情感的世界。因为这犹如一幅淡墨山水画,明明暗暗,忽远忽近,牵动着诗人的情绪。其实,这晨曦下湮没于云雾中的芦苇地的景色,也正是你内心的景色,所谓一切景语都可能是情语,一切物境都可能是心境。所以《兼葭》诗中才会那样去写那寻常的芦苇。当然,这诗中的景色与情感,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只能用自己的心灵,以自己的生命理想,去体会,去赋予它不同的意义和境界的。诗人说,苍苍茫茫的芦苇,清晨会铺满了寒露,白茫茫一片。“白露为霜”,你看这叶面上的水露,在清晨寒冷的时候会凝结成白霜,白露留存的时间非常短暂,只要晨曦一出,就化了。“白露为霜”是一种凄清的冷,也是一种短暂的美。清晨的露珠白霜,似梦如幻,如烟云,而且转瞬即逝,人或许就会想到了生命可能也就是这样的。所以,在这样一个清冷、寂静的时候,诗人可能就会心有所感,就会有一分情感在心中,就会怀念起回忆起心中那个佳人,那个梦想,那个逝去的情感,所以英国诗人华兹华斯说,“诗是平静时回忆起来的情感”。当然这进入诗中的情感,应该是一种不同的情感,是一种你应该去或者曾经追寻的情感,一个“在水一方的伊人”。这位伊人其实就是一种境界,一个梦想,她如梦如幻、可望而不可及“在水一方”,她那样美好,所以值得去追寻,于是你就上下左右逆流顺流地反复去寻她。这诗好的地方,在于它似乎还告诉人们,追寻美好的东西总是不易的,逆水而上的路途是艰辛的,所以当你逆流而上时却又寻不到她了,于是又顺流而下再去把她寻找,可她这时却又“宛在水中央”,似乎又在那个可望却又不可及的河水中央。虽然寻找是这样的艰难,这样的难以把握,可正是在对美好事物的反复追求的过程当中,你才变成了一个真实存在着的人,你才是你自己,而且,也可能正是在这个追寻理想的过程中,你就改变自己,塑造了一个自我,把自己向美向善的方向上提升了。我以前看过一件雕塑作品很有意思,这雕塑上半部是一个男子的上半身,下半部却还是一块石头,这男子正拿着锤子和铁钎在雕自己的下身,自己正在雕刻塑造自己。怎样塑造自己呢,是逆流而上还是顺流而下,是继续追寻还是轻易放弃呢,伊人到底有没有呢,你最终能找到她吗,她真的那样美好,那样值得你去一生追寻吗,其实,这伊人到底存不存在,她是不是真的那样美好,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重要的是你生命里有追寻诗性理想的过程,所以不管是《蒹葭》也好,还是这雕塑也罢,我们都可以把 它看成是人的一种诗性生存方式,是人的一种心灵情感世界,这其中都有一种追寻的情感与期待,这也许正是文学、艺术之于人生的意义。 关于《诗经?蒹葭》这首诗的理解,及诗歌与人生的关系,大家可以去读一读旅居加拿大的叶嘉莹教授写的书,她对于文学诗歌于人生的意义,有很好的看法。她认为,诗歌和文学,主要是给我们的生命一个情感的世界,让人的心灵有一种鲜活的情感,而人如果以这样一个鲜活情感的心灵来看待这人生,来对待这生命,来理解她的生命意义,那这世界,这人生,就会变得有意义,有情感,她的这个观点是很值得注意的。长期以来,关于文学的意义,人们一直有不同的看法,过去不少教科书上都有一些比较生硬的定义,比如说,有的认为,文学是对外在世界的反映,是反映生活的镜子等,这当然可以说是文学的一个特征,可如果仅从这个意义上来理解文学,我们看不出文学与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有什么区别,因为经济学、政治学、法学也是对人所生活的世界的反映。只不过,在经济学的眼里,人是一种资源,一个投资要素,在政治学的眼里,人就一张选票,在法学家的眼里,人可能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合,这都是对社会对生活世界的反映,包括有些同学所学的国际经济学、国际关系学,也是一种对生活世界的反映,而且是对全世界的反映,它们的区别,只是反映的角度、范围不同而已。也有人说,文学是服务于国家的意识形态,是“载道”的工具,所谓“文以载道”,这个观点当然有它的合理性,文学确实有它的社会功能与作用,但这个作用,往往会被不适当的曲解、利用或夸大,特别是,对于什么是“道”,这个“道”的内容由谁来解释,由谁来规定,在这样的问题上,却更不一样。许多时候,这个“道”,可能就是指某种官方的意识形态,可能就是被理解成正统的政治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或道德标准,如果这样,文学可能就成为一种政治的工具,一种功利化的手段。而且,说文学是“载道”的工具,那政治学、伦理学、宗教学也可以载道,如果从这个意义上来理解的话,我们就看不出文学与政治、宗教、道德有什么根本的区别,于是文学就可能会被政治学、宗教学取代,甚至变成了政治学、伦理学、宗教学的从属,所以这个“载道”功能,这个意识形态的功能,也不是文学所特有的。我们今天想要讨论的是文学的本质特征,是它最根本的,别的学科无法替代的特征,那这个特征到底是什么呢, 我们知道人立身于世,行走于天地间,不管地有多宽广,天有多辽阔,不管你走得再远,人总还是要有一个心灵回归之处,精神安顿之所,可这个可以安顿 心灵的精神家园,可以抚慰心灵的故乡,今天它又在哪里呢,我们还能拥有吗,如果人的生活,人的存在,是一个不断劳作不断创造物质世界的过程,这是人生存的基础,可是如果生存仅仅等于不停的劳作,不停的追逐更多的物质财富,只有这一种生存的方式,那人就可能是一种工具,成为各种欲望的奴隶。人的生活,其实是由两个世界构成的:一个是物质的世界,一个是精神的世界,这两个世界既有联系,又很不一样,它们之间的区别是很大的,也是不能相互取代的。但总的来说,物质的世界往往基于人的本能,是一个基于人的本能就会去追求的世界,而精神的世界,特别是那个有意义的、审美的、诗性的精神世界,却可能是一个人必须有主体意识,有一种生命的提升意识,才会去追寻的,因为它是非功利的。我们可以看到,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个物质的世界可能正在变得越来越完善,可是当物质世界变得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完善的同时,我们的心灵与精神世界是不是也随之变得美好呢,我们是不是真的感受到人生的意义与快乐呢,其实,当外在世界似乎变得越来越完备时,人的心灵与精神世界,可能是美好的,快乐的,但也可能不是,也可能会陷入另一种困境,另一种困惑中。这是因为,心灵故乡与精神世界的构建,不是基于人的本能就会主动去追求,它基于人的选择,基于人对美好、对理想的不懈追求,而这又正是在外在物质世界无限膨胀时容易失落的、容易被遗忘的。 我们今天所谈的人文科学意义上的文学,正是一个人难以割舍的心灵故乡,是一个美丽的精神家园,是一个可以使人超越生命的平庸与有限,得以提升、以诗性的方式来理解生活,以艺术化的方式来追求一个有着绮丽风光,高远境界的世界。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但是我们可以超越有限的生命,去追寻另一个无限开阔的精神世界,追寻另一种艺术的存在、诗性的存在。那为什么说,这文学艺术的世界,可以给人另一个诗性的、自由的、超越的世界呢,现实的人生,现实的生活,常常是平庸的,周而复始,无法改变的,可人总希望能在现实空间之外找到一个可以任心灵飞翔、可以让心灵充分感受世间各种美好,可以将心灵提升到审美境界上的一种诗性的生存方式。对这种生存方式的追寻,是一种人特有的精神努力。在这样一个状态下,人就可以超越个体生命的有限空间,进入到无限宽广的精神空间、艺术空间。在那里,你可与天地精神相往来,与宇宙相交融,脚踩大地而心通九境。当文学艺术之美之境内化为人的一个部分时,你的追求,你的奋斗,就有了一个恒定不变的尺度、方向与目标;当你有了一颗可 以感受文学之情、艺术之美的心灵,那你所看到的世界就会有所不同了:这时你从一滴露珠可以观宇宙,一片落叶可以觉岁月,一抹夕阳可以悟天地,这是怎样一种心灵世界呢,诗人说,人会“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当你以一颗艺术之心来看世界时,世界就是艺术的,可赏可亲的,当你以丰富的心灵来看世界时,世界就是无穷变化的,这时天地间的山、水、草、木,都成为你内心世界的一部分,都成为你生命的一部分。 人与人的差别,其实更多的不在于外在的地位与身份,而在于那个内心世界,在于那个内心世界对生命的理解与把握。也正是在文学的世界里,人性的平等与人格的尊严才得到了一种无差别的对待与尊重。因为文学世界里的美本身就是一种平民式的美。大家还记得王安石的那首诗吗,“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唯有暗香来”。无论是一枝处于墙角的梅花,还是一株生于空谷的幽兰,他们都很平凡,但他们并不因无人观赏,不受瞩目就放弃对美好、对理想的追求,就不把自己内心中的那份美好,生命中最美的那个部分呈现出来。而文学正是通过在平凡世界里发现美、追求美,从而给人一种追寻自我尊严的无限力量与超越自我的广阔天地。当你看到春花春月,秋雨秋蝉就不由得吟咏起“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时,这是怎样一个心灵世界呢,当你看到青松明月、山间清泉就自然想起“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诗句时,那又是怎样的境界呢,文学艺术正是这样一种追求内在完美和审美意趣的永恒努力,那怕是一个字都不识的农民都会在劳作的时候,都可能会创造中一种有诗性美的生命方式,这才有了“牧童短笛”与“草原牧歌”的这那样的民间艺术。 当你以审美的眼光来理解你的生活,将你的生活用艺术化的方式表现出来时,你的生活就变的有所不同了,哪怕就只是做一件衣服,做一餐饭,你也可能有另一种感受。我记得曾经有一个记者采访一位音乐家,问他在文革十年被下放到劳改农场“改造”时,如何度过那段没有音乐、没有自由的艰难日子,音乐家回答他,我在耕地的时候的节奏是四二拍,在割草的时候的节奏是四三拍。这应该说是在当时那个时代一种无奈的生命方式,但至少它也使这音乐家的当时的生命方式得以有所不同。音乐如此,诗歌也是使我们的生活得以向着审美方向提升的一种方式。诗人可以在诗的世界里说“千里鸣莺啼,百里闻荷香”,可有人说,应该将“千里”改为“十里”,因为千里外的莺啼人是听不到的,这其实是少了一份诗性的心灵,少了一种生命诗意存在的方式。诚然在物理世界里,我们不可 能听到千里之外的莺啼,闻到百里之外的荷香,可是在我们的心灵精神世界里,我们却可以“千里莺啼,百里荷香”,只要我们有一颗能感受天地万物的自由心灵,你就可以“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可以将那“数千年往事,注上心头”,你就可以在“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间,卷舒风云之色。”这便是诗歌能给予人的一种生命存在方式,因此我们说一首好诗,能引发一种美好的情感,能使人在精神上、在情感上有所触动、有所联想、有所提升。当我们融入到文学这片天地中时,世界就发生了变化:我们的心灵同自然连在了一起,天地万物都化为心中物,都成为我们情感的对象。所以钱穆曾这样说,“我们不是说要让每个人都成文学家,可你确能在文学里接触到一个较高的人生,接触到一个合乎我自己的更高的人生。有些境界,根本非我所有,但诗中有,读到他的诗,我的心就如跑进另一境界去”。每当你在台灯下,拿起一本陶诗,吟着他的“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诗句时,你可能会远离了外面喧嚣的世界。我们今天置身于和平年代,没有经过杜甫所生活那个年代的兵荒马乱,可我们在读杜诗的时候,似能感到自己置身于天宝年间,似乎还能听到耳边有萧萧寒风,所以钱穆就认为,“这也许就是中国文学的伟大之处,那个境、那个人全是真的,故中国人学文学,其实就是学做人一条径直的大道。所以学诗,读诗,便会使人走上人生另一境界去。正因文学是人生最亲切的写照,而中国文学又是最真实的人生写照,所以学诗就成为学做人的一条径直大道了”。 文学的境界,也就是人的生命得以提升的境界。中国古代还有一个学者钟嵘,他也曾写过一篇重要的文学理论方面的文献,叫做《诗品》,他认为诗歌是有不同的境界的,他将诗分为上、中、下三品。对于这篇文献中提出的诗品,我们从文学与人生的角度上理解,那我们也可以说,这文学诗歌的品味、境界、神韵,其实也是人的生命方式,是可能去追求,去实现的人生状态。每首诗的背后一定有人的存在,因为诗歌其实就是人自己构建的一个精神世界,是内心情感的艺术化表述,是你生命中所追求的境界与情感的表达。即使你不是诗人,可是当你阅读诗歌、吟诵诗歌的时候,如果你能够被诗歌所感染,你能够体会到诗歌内在的品格与风骨,那你的心灵世界也就可能因之而改变了,你也许已经具备了诗歌中的种种境界与精神了。 到了晚唐的时候,有一个文艺理论家叫做司空图,他也写过一篇著名的文论《二十四诗品》。对于这篇文论的作者是否真是司空图,人们有不同的看法,这 个问题,我们现在暂且不管它。我们要说的是,在这篇文论中,作者将诗歌分为二十四种不同的品格或气韵,诸如“雄浑”、“自然”、“含蓄”、“典雅”、“洗炼”、“豪放”、“旷达”等。在作者看来,在每首入品的诗歌中,都包含着这样一种精神境界,这样一种情感与神韵。这篇文献,虽然讨论的是诗歌的风格神韵,讨论的是诗歌作品的精神气势,但我们都知道,这诗歌本是人的精神与情感世界的一种表达形式,是人心灵追求与理想期待的自然流露,它本质上是人的心灵的诗性化表达方式,是人追求一种艺术化生命状态所做出的努力。正是在这样多姿多态的诗歌神韵与境界里,人的心灵与情感得到了飞翔与提升,得到了完善与超越。就此来说,如果我们有一颗可以感受这诗歌不同品格与境界的心灵,有一份可以欣赏这诗歌神韵与风骨的情感积淀,那我们的生命世界,我们的人格魅力与精神境界,可能也就是这样一种诗性的艺术化状态了。比如说,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说,一个可以写出“雄浑”之气韵风骨的诗人,一个可以感受欣赏诗歌中之“雄浑”之境的人,他内心深处本就应该蓄积着某种类似的气慨,本就应该具有某种可欣赏可感受这种诗歌品韵的心灵境界与个性气质吧。或者说,人们也可以通过不断地去阅读去欣赏那具有“雄浑”之气的诗歌,那具有“超逸”之境的诗歌,而逐渐地让自己也获得一种雄浑之气、超逸之境的个性气质吧。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文学艺术,本质上是人的一种生命状态,一种诗性的生命境界。 文学和诗,艺术与音乐,可以拓展人生活的空间,可以给人一片不同的天地。那怎样才能把生命由物理的状态转化到一个高远开阔的境界中去呢,人怎样才能实现这个转变,达到那个境界呢,中国古人说,“诗者,风也”,这是什么意思呢,是说诗就像风那样,它不仅能吹动世间的万物,吹起你的衣襟,更能吹动你的心,激活你的内心,引发出种种对生命的感悟与反思。春风秋雨,万物盛衰,看着自然界的变化,岁月的流逝,人都会有一种心灵的触动,只不过诗人的感觉更敏锐更细腻,情感的表达更诗性。李白曾说过:“恨不得挂长绳于青天,系此西飞之白日。”(李白《惜余春赋》)可是诗人也知道生命的流逝是无法改变的,李商隐就叹道“从来系日乏长绳,水去云回恨不胜。”(李商隐《谒山》)曾写下《二十四诗品》的这个司空图,也是个有才华的诗人,他也曾写过这样的想象奇特的诗:“女娲只解补青天,不解煎胶粘日月。”(司空图《杂言》)司空图说,女娲只懂得要去炼石补天,拓展空间,却不懂煎胶粘月,留住时光。你看,这是多 么丰富的想象,文学都是自己内心的表达,有很多个性化的东西。其实,不是女娲不懂,而是诗人的一种理想,他想留住岁月,追求永恒,诗人把自己的理想与情感都寄托在诗中了。钱穆说,“中国文学重在即事生感,即景生情,重在即由个人生活之种种感情中而反映出全时代与全人生。全时代之心情,全时代之歌哭,以及于全人生之想象与追求,则即由其一己之种种作品中透露呈现。故中国文学之成家,不仅在其文学之技巧与风格,而更要者,在此作家个人之生活陶冶与心情感映。作家不因其作品而伟大,乃是作品因于此作家而崇高也”。 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与钟嵘《诗品》对诗的 评价 LEC评价法下载LEC评价法下载评价量规免费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 有所不同,他不是将诗分成上、中、下三品,不是将诗品分成高下,而是将诗分成各有不同神韵和气质的品格。他认为,不同的诗,它们各有自己的境界,所以人可以去欣赏去感悟不同境界神韵的诗,不仅仅要能欣赏雄浑豪放之美,也要能发现平淡中的美。你不仅仅要能从苍天古木中体会到它的挺拔伟岸,还要能发现古木脚下那不起眼的朵朵小花,发现它们身上那种在无人注目时仍保持的美好。 这二十四种诗品,到底有哪些呢,我们一起来看看:雄浑、冲淡、纤侬、高古、典雅、洗练、劲健、绮丽、自然、含蓄、豪放、精神、缜密、疏野、清奇、委曲、实境、悲慨、形容、超诣、旷达、流动。这二十四种品格,都细细说起来不太容易,也没有确定的定义,它们虽各有各的差异,但是这些品格都是能使人之心灵得以拓展、提升和丰富的品格神韵。比如“雄浑”之品,什么是雄浑的诗呢,司空图的理解是:“返虚入浑,寥寥长风,具备万物,积健为雄,魂返太空,超以像外,得其环中„„”。雄浑和豪放是一样的情感吗,“豪放”是一览无余、一泻千里,有一股豪气,喷薄千里,但是与“雄浑”相比,可能少一点提升与回旋,少一点岁月积淀与反思。苏轼《赤壁怀古》中所唱到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是一喷薄而出的力量,可算是一种豪放。而雄浑犹如一种对宇宙、对自然中千古不变的一些内在灵魂的感悟与反思,是一种岁月的沉淀,有一种理性的高度。大家记得那句诗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你在黄昏中登上嘉玉关,极目远眺时,眼前那平静的大漠、看似无生机却会给你深深感动,仿佛过往历史中种种生命苦难都被这大漠所承载,这种旷远之境,这苍劲之意,当然与你欣赏小桥流水时有很大不同。 那又比如关于“典雅”之诗品,什么是诗之“典雅”境界呢,《二十四诗品》中是这样说的:“玉壶买春,赏雨茅屋,坐中佳士,左右修竹„„”;玉在中国人 的心目中是高洁、剔透、素雅、清冷等等一切内敛之美的象征,它和金的美有很大的不同,金的美在于外在的耀眼与绚烂,而玉则在于内在的清冷与冰洁,珍贵的玉里面都有一股云雾之气,她的美是一种由内而外、浑然一体的高洁与雅致。白居易曾在《琵琶行》中说“大珠小珠落玉盘”,是那清奇高远的天籁之音。用玉做的花瓶来插梅花,来装盛春天,当然是一种美好的。你想,在初春之际,一位佳人用玉壶插几枝梅花置于堂中,梅花的清香和着玉壶的清冷,这个居室会有一种典雅之气吗,如果在孟夏之季,你闲居于田间的小茅屋中赏雨,泥土的气息随着淅淅沥沥的小雨点点飘入屋内,仿佛你的整个心灵也在吮吸着屋外淡淡的雨滴,一颗心都化作泥土、化作大地的一部分来接受自然给予的种种恩赐。这又是一种典雅的境界吗,司空图还提到竹子。在中国有所谓的“四君子”:梅、兰、竹、菊”,其中的竹历来都是一种有象征性的,是人的一种志向,人置身于修竹之中,会得一脱俗典雅之气,淡雅清丽之气。 我们再看几种司空图得到的诗品“自然”:“幽人空山,过雨采萍„„”。这似乎是一种持久的志趣。自然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石,都有自己的志趣,当一个人的内心被束缚住时就没有自由,就体会不到自然中那些没有经过雕饰的美,自然之风骨。深山中万物生长,每一种植物都有一种天生的美,都有自己的灵气,或者说都有自然的天机,哪怕是一颗不起眼的小草,都有自己独特价值与悠悠天机。三寸之兰草虽不能与万丈之高木比高度与气势,却自有一番风度,独在幽谷却不因无人赏而不芳,她自己为自己骄傲,就是处于世界的边缘,都要把自己最美好的东西呈现给自然,因为她知道她的美是苍天大树所没有的,她的存在也是其他东西所不能取代的,这正是文学艺术之美中的那种平等的自尊。 司空图还说到诗品的“洗练”与“含蓄”,他说“含蓄”是“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语不涉难,己不勘忧。是有真宰,与之沉浮。如渌满酒,花时返秋。悠悠空尘,忽忽海沤。浅深聚散,万取一收。”中国的古诗中那些飘逸清新的禅诗可以说是有一种“含蓄”之境,写诗寓道,将自己所得全寓于诗中,不是直接讲给你听,只是将种种外境都放在你的面前,让你自己去领略去体会。禅宗中常讲的“无我、无住、无着”,说的就是这样一种感觉。比如王摩诘有一句很常见的诗句“雨中山落果,灯下草虫鸣”。在深山老林中有一座茅屋,有人在一个秋日的晚上来到此屋独座于此,此时茅屋外下起了雨,因为是秋季,所以山中的果实给雨一打,禁不起就在那里悄然掉下。草虫在秋天也正是得时,都在那里叫。“这 声音和景物都跑到这屋里人的视听感觉中。那坐在屋里的人,这时顿时感到此生命,同时又感到此凄凉,生命表现在山果草虫身上,凄凉则表现在夜静的雨声中”(钱穆语)。这雨就如同亘古不变之时光,或是宇宙间永恒之定理:所有东西,不论熟透的山果还是正当时的草虫全都会被时光带走,而且山果也好、草虫也罢都敌不过淅淅沥沥的小雨,所以草虫越是鸣得响似乎就越是无常。“摩诘之诗的妙处就在,他对宇宙人生有一种看法,他不是直接告诉你,但此情此景,却尽已在纸上了。在这景背后有无限深意,这景背后有一番情,这始是文学表达的最好一步了”(钱穆语)。古人对自然的感受是很敏锐的,而且对自然中天然的色彩搭配与变换的体会也是极其细腻的,但他在诗歌里表达时,就会有所提升,有所思考。孟浩然有一首诗,其中一句是“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野旷苍茫,看不清远处,这其实是一种内心的感受,因为自己内心很迷茫,很惆怅,看不清身在何处,所以那野旷有多广自己的愁绪就有多广,野旷有多苍茫内心就有多迷茫,多恍忽~大家见到过冬日的西湖吗,西湖边残荷败柳,天高树低,湖上始终笼罩着一层雾气久久不能散去,天水一色说的也许就是冬日西湖的景色吧~中间舍去了很多枝节,却浑然一体,因为你内心的愁绪不是都能说得清道得明的,正像那薄雾中的点点残柳若隐若显,难以把握。可当你临江而行时,那淡淡的清冷月光洒在江面,也洒在你的心上,你似乎可以随月光而飞走,内心的惆怅也被月光所融,整颗心都融入到那清朗的月色中,随着江水飘游了。还有那句“人闲桂花落、月静春山空”,这其实不是“月静”而是“人静”,“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人生随意而行,心灵率性自然。人从喧闹中超脱出来,变得空灵高远时,你带着赏玩的心情来看世间沧桑与变化,这时的你,面对这人间万事,往来古今,就会有“民吾同胞,物吾与也”之博爱之心,置身这宇宙之间,天地之内,就会觉得千山万水总关情,视“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鸟山花好兄弟”(辛弃疾语),使自己的心灵飞扬起来,超然起来,感受到了生命的自得与解放。这文学艺术的世界,或许正是这样一束月光、一股清气,一缕暧风,吹动你的心,使你的心为之所动。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就说到最有“风人之志”的诗歌当首推《诗经》之《蒹葭》。什么是“风”,说的不仅仅是自然界里的一股风,李白诗中说“东风动百草,百草尽欲言”,这自然之风动,其实就是天地之生机,也是你心之风,情之所动。你看到春风吹抚下摇动的草木,心中就有一份感奋,一种心底的倾诉。风不仅仅可以吹动你的秀发,可扬起你的衣襟,我们都熟悉的“吴道当风”,吴 道子的画不仅仅在于描画出风中飘逸的衣襟,更在于把如风般扬起的人的内心活动都表现出来了。所以“风”就是一种内在的神韵,“风人之志”其实就是“诗人之志”,最有“风人之志”的诗,也就是最能把人心中不可言说之感情表现出来,是最能感动人的诗。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最大不同就在于,前两者的研究对象并不会直接地与你个人的心灵与情感发生关系,但是一个诗人看待世界的时候就会很自然的联想到自己生命的世界。人的生命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呢,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可能会说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性就是社会属性,这种理解使人变成了社会关系中的一个从属,一个被动的元素,而没有了个体的生命力,可人不仅仅是被各种社会关系束缚住的社会关系网中的一个点,而是一个活生生的存在。确实,外在世界和社会环境,对人的支配与影响是非常大的,有时也是很沉重的,但也正因为如此,你更应该“关照好自己的心灵世界”,如果你内心没有留给自己的心灵一片天地,那你很容易在外在环境与潮流的裹挟和追逐中迷失自我。文学的世界,也许正是我们保持心灵自由的一个基本方式。当你能体会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苍劲雄浑,体会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的天地灵魂,能在人生路上把持“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空灵心境,能获得“俯仰皆宇宙,不乐复何如,”的生命境界时,文学也就给了你许多许多。 文学艺术拓展了人们心灵的空间,给了我们感受生命快乐与美好的无限可能,因为这一点,人的生命境界就提升起来了。其实,人的生命本质上都是在追求着快乐与幸福的,但什么才是快乐与幸福,什么样的东西可以让我们感受到快乐与幸福,我们怎样才能感受到快乐与幸福呢,这在很大程度上,其实是取决于我们有着怎样的一个内在心灵与情感世界,取决于我们感受那快乐与幸福的心灵是什么的。我们可以说,塑造一个怎样的感受快乐与幸福的心灵情感世界,比直接去追求快乐与幸福本身,更加的重要,更加具有根本的意义。大家都知道,宋代政治家和诗人范仲淹,曾经写下过“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样的传诵后世的诗句,大家都说这是一种高尚的境界,可能也是普通人达不到的境界。也许真是这样的,但其实,对于范仲淹来说,他写下这样的诗句,他对人生有这样的理想,他能从这样的境界中感受到快乐,并不是他有意要去抬高自己,而是他真的能从这样的人生追求中,从这样的生命状态中,感受到真正的生命快乐与幸福。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范仲淹这样的政治家,他们有一个广泛的精神 情感世界,他们可以从那天地宇宙之间,从那大自然的一草一木身上,感受到美好,感受到快乐,他的快乐,并不是一定只能来自对于金钱、权位、财富的占有享受。你看,正是这个写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豪情壮语的范仲淹,也曾写过《苏幕遮》这样感悟大自然而情感细腻的诗词: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菲无情 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 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你只要读一读他写下的那些优美感人的诗句,只要读一读他写下的那些观察体悟大自然生命之美、天地山川之丽的诗文,你就可能知道,范仲淹这样的伟大诗人,他们对于人生快乐与幸福的获得,真是很广阔很丰富的,他对于快乐与幸福的理解与获得,真是有一个高远开阔的境界的,这个世界能给他生命意义,能给他生命快乐与幸福的东西,真是很多很多的。这样的人,才能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了。而一个缺乏这方面艺术人文情感修养,一个根本不能从天地万物之间感受到美好,感受到快乐的人,他作为人又一定要去追求快乐,追求幸福,那他就只能在或只能到那有限的世界里去追求,只能到那权力、财富、金钱、地位的世界中去追求,他能感受到体悟到的快乐幸福,也就十分有限了。我们现在许多官员贪赃枉法,对于金钱财富和物质享受有着无限的追求欲望,我们这个社会有那么多的腐败现象,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是因为许多的官员,他们太少心灵的世界,太少可能从那艺术文学和大自然中去感受人生美好、感受天地美好的内在素质与品味,心灵境界太低。所以一个美好社会的建立,一种美好制度的形成,其实必须从人的心灵深处做起,从提升人的内灵境界做起,忽略了这一基点,那你就是再有繁复的法制,再提倡所谓高薪养廉,也还是难见成效,因为它少一个基本的人性基础,少了人来自内心的一份真正自我追求。大家想一想,我们这个民族,我们这个国家,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几千年的不曾中断的发展历史了,这几千年来,支撑这个民族,支撑这个国家生存下来,延续下来的真正力量究竟是什么,如果它没有一种内在的精神,一种深深植根于民族心灵深处的东西,那它会是怎样的呢,有的东西,它那么重要,那么具有根本的意义,可往往又是我们不太容易看到感受到的,就像空气,任何时候人都不能没有它,可它又是常常被人忽略掉的。这人文科学的精神世界,这文学艺术世界里的精神与理想,信念与追求,可能也就是空气一样的东西吧。迷失了它,这个民族,这个国 家,就会从根本上出现问题了。我们现在常常出现这样一种不太好的现象,要么我们完全忘记了这个精神的世界,全社会都只关注重视物质世界,只关注经济与生产。要么一提精神,就是一些高不可攀的东西,一些空洞的政治口号与说教,思想道德教育往往少了内在的情感与人性内容。其实,我们这民族,它几千年生存下来,它一定是有内在品格,有内在美好的精神境界与丰富的心灵财富的,它需要我们认真地去继承,去感受,去把它变成我们生命世界里的一部分。 当然,人文世界的熏陶,文学艺术修养的获得,并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你要理解人文艺术世界之美好,要能从文史哲的世界里感受到它的意义,它的美好,总是要经过某种长期的心灵世界的文史哲艺术熏陶滋润的。为了理解这一点,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几首文人诗,看看中国古代诗人和作家,他们构建的是怎样一个诗歌与艺术的世界,我们又应该如何来体会一首好诗,一部好作品的内韵神采。好的诗,好的艺术作品,我们应该用诗的心灵,用诗的情感来读它,来细细感受它的内在世界,这样诗才能拓展我们的心灵空间,才会让我们的内在心灵世界变得丰富起来,细腻起来,深邃起来。关于对诗歌的理解与感受,大家可以去找旅居加拿大的叶嘉莹教授写的几本关于古代诗歌的书读一读,她对古代诗歌怎样丰富我们的心灵情感世界,有很好的研究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我们这里也将参照叶嘉莹教授的观点和分析,选几首诗来给大家作点说明。 我们先来看魏晋时代的诗人阮籍的一首《咏怀》诗。阮籍是个才子,很有个性,也是个生命经历十分曲折,性情复杂矛盾的人。总的来说,他的一生都是在一种忧思彷徨和沉郁中渡过的,因而他的诗,对人的内心世界的各种境地,有很细腻深入的体会与揭示。他写过好几首《咏怀》诗,其中之一是这样的: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孤鸿号外野~朔鸟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我们能从这首诗中体会到什么样的一种艺术境地,一种情感呢,好的诗是需要用你自己的生命经历,细心去品味的,因为它与我们的人生往往会有种种的关联。你看,这“夜中不能寐”的“夜中”二字,就有一种用意和意境在里面。一个人,到了子夜、深夜都不能寐,可见心中郁积了太多太多,他一直到子夜都不能入睡,有一种困惑始终都不能释怀,很多事情想做,可又做不好;想去追求的 又不能追求,也不能实现,眼前有重重矛盾遮断了路途,看不清自己身处何地,这诗就这样将人一下子放入到一种孤寂的氛围当中。将人生中的种种矛盾与困境与悲剧揭示出来正是文学的一大功能,也是文学感动人的地方。这诗里,万籁俱寂,黑夜沉沉,其实是我心那样的空寂,在黑暗中唯我踽踽独行,心中郁积的悲凉与愁苦没有人可以言说,只能通过鸣琴来表达。为什么要写“鸣琴”这样的事呢,这正是“丝竹之声可以传言”。“鸣琴”中的这个“琴”在中国文化史中,并不只是一件乐器而已,它其实也是一种心灵状态,它是一种有很深文化渊源的乐器,是人内心情趣志向的一个独特载体。其实,这“明月”与“鸣琴”都是有所象征的,高山流水之志非琴声可以载其志,非丝弦可以展其意。蔡文姬在归汉时所奏的《胡永十八拍》,一步三停、一唱三叹,又表达了心中多少的哀怨与无奈。林黛玉的琴声太高、太急、太切,一旦弦断就意味着生命的凋零。俞伯牙的高山之志也是通过琴声传达出来的。可伯牙琴声中的高山流水之志只有钟子期可以赏听,能赏听出弦外之音。音乐讲究的不仅仅是技巧,而在于超出技巧表达的自己内心所想、所思,表达自己感受到的人生的种种。可美好的东西要有人应和、有人欣赏,就像伯牙的琴声一样。人没有知己是一种常态,如果一直都没有知己,那人很多时候都是能够承受的,但是有了知己之后又失去知己,这才是生命中难以忍受的悲凉。所以俞伯牙在钟子期死后就把琴摔掉了。古人将“得道”与“知遇”看得高于自己的生命,只有“得道”或逢“知己”的才是生命的最终完成。而如果有一天“道”或是“知己”这些自己理想的寄托之物都逝去时,人会更难以忍受的。而阮籍一直都找不到可以言说之人,所以只能“起坐弹鸣琴”了。诗中接着说“薄帏见明月,清风吹我襟”。这又是一种特殊的意境,月光可以引起人情绪的波动,月光是可以流动的,有的是一览无余,有的是朦朦胧拢的,阮籍透过薄帷看到的就是朦胧、凄迷、清冷的月光,而这月光若有若无、若即若离,就像当时内心那种难以言状的愁苦。这时风从东来,月光下清风,吹动了我的衣襟,这风吹到我的心里,心里就更加冰冷了。这“清风吹我襟”不是“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那种禅境,不是“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清雅,而是一种无奈的生命孤寂状态。正是在这样一种情境下才能将人的心灵表达出来。一种审美追求的表达是很有讲究的,流动月光下的薄帷,更可以烘托出一种凄清苍悲的氛围。苏轼的《水调歌头》中也曾描述过月光的流转,当月光转到“倚户”之下时,还不能入睡,便可知这人的愁有多重,而那透过纱帷流进来的隐约的月光 似乎正诉说出心中那飘渺微妙的感觉。犹如在你的心上也盖上了一层“薄帷”。诗的意境其实也是一种心境,是人构造的,据说隋炀帝有一句诗原来是“寒鸦千万点,流水绕孤村”,这是一幅乡村田园画,后来被宋代诗人秦观改为词:“夕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由两景增为三景,这其中的意境就有了很大的不同,黄昏的时候,这夕阳好似一片薄帷将整个大地笼罩住,仿佛一切都变得幽微、细腻、丰富了起来,诗其实就是这样让人感受细腻丰富的人的情感的。诗人写月光,写月光下有帷幕,就有了一个意境,清风吹我襟,吹开了衣襟,风在心中吹起,风吹无意却使我内心看到了,感受到更多的东西。接下去写窗外的世界:“孤鸿号外野。朔鸟明北林”。群燕与孤鸿是不同的,孤鸿都是独自飞翔,颠连无告,有一种孤寂的意象。鸿鹄的飞翔常能将人引向高远之境,而高远,就容易失群,失群之孤鸿的鸣叫声是凄凉,要是在异乡,到深夜都找不到归属的鸣叫就更悲切了。就这样,它找不到一个栖息地,它也不愿随意找一个栖息地,这是一只“栖栖失群鸟,日暮犹独飞”,凄凄惶惶、无所归属,这种追寻是徘徊无定的。朔鸟,是寒冷季节的小鸟,在北方寒冷之地,在独自飞翔,正是在寒风中才显出它的傲骨志气。这首诗和陶渊明那首饮酒诗所不同的是,陶诗中“因植孤生松,敛翮遥来归。”中一棵孤松收留了我,最终找到了栖身之所,而且“千载不相违”,可是阮籍一直都没有找到自己的归属,所以“忧思独伤心”。诗歌中的这种情感与心灵状态,其实并不是具体的,它只是我们生命中可能会的一种状态,诗歌把它很细腻地表达了出来。 比较阮籍的诗,陶渊明的诗也写生命的追寻与寄托,但陶诗中写出了经历种种生命因顿后寻找到归属的那种快乐与幸福。我们提到陶渊明的时候很自然就会把他和他的一部作品《桃花源记》联系起来,在以后人们的理解中,“桃花源”就成了一个不能实现的梦中之地,其实,陶渊明的理想地“桃花源”,和柏拉图的“理想国”,与宗教世界中的天堂,都是有所不同的,陶诗的境界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它不是否定世俗人生与社会,不是到神学彼岸的宗教世界中去追求,而是回到人的内在心灵世界中去完善提升自我。在陶诗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人对生命价值的追求是怎样从外在世界的追求回到了自己的内心,回到自己的内心世界来找到了自己生命的归属,完成自己的生命意义的。我们来看陶渊明写的《饮酒诗》,这是在陶渊明饮酒之后,对生命宇宙做沉思并与自己的生命联系在一起,用艺术的方法,用诗性的语言,来表达出的自己对宇宙、对生 命的哲思。陶渊明的诗一个特点,一个优秀之处,是真情,是将自己心中的想法感受表达出来,因为无太多文辞的雕凿华丽,钟嵘的《诗品》就觉得陶渊明的诗是不入流的,不像谢灵运和曹植的诗那样有文采。有人说,陶诗就像野地里的蔬菜瓜果,看似不能登大雅之堂,可是每一句都有“真意”。我们先看这首《饮酒诗》之一: 栖栖失群鸟~日暮犹独飞。徘徊无定止~夜夜声转悲。 厉响思清远~来去何依依。因植孤生松~敛翮遥来归。 劲风无荣木~此荫独不衰。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 有人统计过,说陶渊明的诗中曾写过很多的鸟,有的是没有栖身之所,正在寻找家园之鸟;有的是夜夜声转悲的鸟;有的是徘徊无定止之鸟,是到傍晚还没有找到栖身之处的失群鸟。这种失群鸟告别了原来所生活的社会,所依附的某种时尚,寻找自己的栖息之地,可一直找不到归属,所以“日暮犹独飞,徘徊无定所”。流离失所、无家可归,始终不能找到一个安顿自己心灵的地方,“历响思清远,来去何依依”,它不愿同流合污,要追求一个清朗、洁净、高远的世界,可是“归去来兮,魂归何处,”,英雄死后,谁召英雄之魂呢,如何才能找到一个理想之地,怎样才能寻觅到一位知音呢,苏轼虽然是个旷达之人,流放到岭南荒蛮之地时,说不妨“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可那只是他面对人生困境时不得已的一种自我安顿,内心的忧愁不会轻易说出,所以他也写过“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这样的诗句。曹操在《短歌行》中也表达了这样一个心情,他说“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只是曹操在这首诗中是有所期待有所表达的,希望广招天下贤士,他说我就像“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让那些贤才志士投奔自己。生命苦短,人生几何,你必须在生命里找到一种意义感,归属地。陶渊明的诗也是写这样一种生命的基本问题。他诗中这只追寻着的鸟,后来就找寻到这一归属地了。孤鸿最后找到一棵“孤生松”,独傲风雪,这正是孤鸟所要寻找的栖息之地。所以就收起翅膀,径直落到这棵松树上,将自己的生命交托给了这棵松,与这“孤生松”相伴,“千载不相违”。找到理想实现之地,找到知音,并不意味着以后再没有艰辛和困苦,而是有了一个可以共甘苦同命运的知音,生命就变得不一样,有一个生命的意义感归属感,生命就变得不一样了。陶诗其实是要说明生命最重要是就是有心灵安顿之处,有精神回归之地。我们说,人文科学就是人类找寻这个意义与精神世界的努力,是让你找到 这样一个可以托身的价值体系。古人为什么把知己的相遇与理想的寻找看得如此重要,孔子曾说“朝闻道,夕可死矣”。这“道”其实是人生命存在的基础,只有心中有一个超越精神,有一个理想支撑,你才会感受到这世界这生命的另一种快乐。大家都知道中国古代还有一个庄子与惠子“豪梁辩”的传说。说的是庄子和惠子走过池塘时,看到水中的鱼,庄子就感叹水中的鱼很快乐,惠子就反驳说“子非鱼,焉知鱼之乐,”庄子接着就回应说“子非吾,焉知吾不知鱼之乐,”其实鱼快不快乐并不重要,人能不能知道鱼是否快乐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庄子心中可以摆脱外界诱惑与重负,因而看到水中的鱼儿就会有一种快乐,就觉得水中的鱼一定的快乐的。所以如果你没有这样一颗心灵,你的心灵被外在的东西填满,你的心灵无法自由飞翔,你当然不知道鱼的快乐,更不知道天地间的快乐,这其实就是一种人生智慧。而文学对人来说就如同一个生命的寄托之所,回归之地,一个自由飞扬的世界。西方人是依靠宗教,到来世去实现自己,而中国人是在今世,就在世俗生活中实现自己的价值与理想,这正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寻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以后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灵状态呢,我们一起来看看陶渊明的另一首诗《读山海经》: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 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 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俯仰皆宇宙~不乐复如何,。 诗的开篇就写孟夏而不是初春,这是很值得回味的。因为中国的很多诗歌中都会写孟春。孟指的是什么,古代用孟、仲、叔、季来表示先后的顺序,孟春就是初春,初春是刚刚解冻的感觉,料峭春寒,重芳尚未开放,而且只要一有倒春寒,那万物又将摇落,总之初春总是未脱尽冬日之凋败之感,而孟夏就有所不同了,初夏时节,草木成荫,漫山遍野的草木郁郁葱葱,有一股内在的活泼、热烈、自由之感,可见此时诗人的心情也如这孟夏一般轻松、明媚。看着房前屋后错落有致的葱翠更是令人心旷神怡。我们知道西方园林是一览无余、整齐划一的,而中国人对园林的理解应该是“密不透风,疏可跑马”,“方寸之地,别有洞天”,讲求移步换景,景中有景,树木都是稀疏有致,错落有序,自然和谐的。所以看着这“绕屋树扶疏”诗人心中有一种安顿后的自足,自有一份怡然。在这美好的 季节,众鸟都找到了自己的安顿之所,我也有我的茅屋,不爱“广厦千万”,独爱“吾庐”。找到自己的价值之所在就是人生的一大成功,不过找到生命的归属未必就意味达观显贵,却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愉悦,“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所谓“耕读”之家,有忙有闲,忙时自己耕种,闲时就来读书。在非功利的状态下,既不是为了考研,更不是为了职称,在闲暇时读书才是一种享受,也就是在自由状态下读书,才能读到书里去,体会到其中的快乐。古希腊的“学校”二字,就是“闲暇”的意思。“穷巷隔深辙,颇回古人车”。有地位的人车进不了我的小巷,其实是说我已经从过去的那种官场生活中解脱出来,追寻自己的生活。“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自耕自食,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流露出一种自足的心情。劳动不再是一种沉重的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从劳动中自取所需,一种自在的生活。有这样的心情,过属于自己的生活,那即便是吹来的清风夏雨,也是好风好雨,让你快乐。“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经”,这其中有一种心灵流动之感。以一种轻松愉悦的心情来读历史,读地理,是“泛览”、“流观”,没有功利性目的的读书,我说过,人文科学在英语中可表达为“LIBERAL ARTS”,就是自由的艺术,一种自由的思想,也就是说人文的世界是一种自由与艺术的纯精神世界。陶渊明在回归田园之后,告别以往的生活,在重新追求自己的生活的时候得以超越,正能从“周王传,山海经”这历史地理学问中得出真意,能拥天地万物于心间,揽千秋河山于胸中。所以当你进入到文史的境界中时,是借助文史,表达了天地之情感、万物之真意,古往今来天文历史,都在我心中,所以“俯仰皆宇宙,不乐复如何,”。其实世间的万物都是有生命的,都是有灵性,在座的同学来自不同的学院,有人文学院,法学院,也有经济学院、理学院和生命科学院的,其实,不仅仅是文学才有生命,历史学才有生命,法学也有生命,经济学也有内在的生命力。当你把你所接触的东西,你所学习的东西都和你的生命联系起来的时候,当你与他们对话的时候,当你从自己的角度来理解经济学、法学、政治学、国际关系学的时候,你也能赋予了这些学科一种新的生命。人心都不同,但人心都可通,学科与学科各不同,但学科与学问都是可相通的。我们说好诗是在诗的背后有一个人,读出了诗中的真意来,你就站在了这诗的背后,站在了这诗的里面。那其他学科的研究其实也是一样的,就如同大家现在有的同学学的《国际法》,学的《经济学》,它也是可以用我们自己的心灵去体会一些东西的。如果我们都能把这些问题和自己的生命联系起来思考,你就赋予了你所学习、研究的对象以 新的生命内涵,你就能真正进入到这个学科当中去。当你不再把你所学习的东西、所研究的东西仅仅看作是外在于你的生命的一种手段或是工具时,你才可能真正走近它。你就如陶渊明般“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经”,也能将天地宇宙间万物融会于心中,而能“俯仰皆宇宙” 了。我们接着看《饮酒诗》之二: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这首诗中有一种哲思,“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这似乎是一种很矛盾的状态,在人境怎么能无车马喧呢,这源于内心的平静,心灵已从喧嚣世界中解脱出来,就自有一份宁静。人的状态本质上是一种心灵的状态,如果你找不到可供你的心灵归属的地方,你就不能很好的把握自己,可你要是能在现世找到归属,找到你心灵中真正所需要的东西,那你就是在世俗生活中也可以静心而处。这正是所谓“闭门已是深山”,重要的不是你是不是在深山中,是不是远离世俗生活,而是你能否在精神上把持住自己,建构属于自己的心灵家园。理想并是高不可攀的,并不是要孔子、孟子、庄子这样的圣人才能有自己的理想与追求,在现世,在自己的生活中就可以寻找自己的理想。陶渊明的诗要告诉我们的就是在普普通通的生活中,在平凡人的生活中来构建自己的理想家园。而人文科学正是最温馨、最平民化,最关照人生命的一个价值体系,在这里超越现实不等于否定现实,你在现实生活中也要有自己的理想,去完成作为社会的一员该完成的,同时你又不会被现实的东西所左右,被欲望地位等等外在之物所奴役,而是能有所提升、有所美化。人文科学就是在自己的生命中去感悟一些东西,未来中国人的精神世界的构建不是越来越走向物质化,也不是像欧洲中世纪那样的禁欲主义,而是要探求一个两者的平衡。做到二者的平衡,现代人也能如陶渊明一样“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了。这诗中第一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说的是对理想的坚守,同时还有超越与飞扬。“菊”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种高洁、淡泊的象征,菊有一种素雅、恬静的美,所谓“人淡如菊”,就是“无待于外”之境和高远淡泊之志。一个“菊”字就将人的心境提升到了一个特定的文化背景之中,如果一旦将“菊”换成别的什么植物,比如说“采菌东篱下”行不行呢,当然也不是不 可以,但它要表达的情感志向就不同了,而这正是文人诗与民间诗的区别之所在。文人诗是有所思考安排的,比较讲究一种文化理想,重在表达自己的志向寄托。“采菊东篱下”就是对自己淡泊生活的坚守,你在东篱下采菊,心境才能淡泊,淡泊才能高远,淡泊才能守志。人生其实就是这样,你放弃一些,才能坚守一些,才能有今天的恬静生活。有人说后一句“悠然见南山”不合情理,在东边采菊,抬起头应该是见到西山,见南山就成斜视了。其实,这里的“东篱”、“南山”都只是一个意象,不是“南山悠然”,而是“我心悠然”。李白曾说“唯有静亭山,两看相不厌。”只有“心中悠然”才可能“不厌静亭山”。我们现在生活在都市中,常常难体会到“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美境了,可有时你到滇池边上也还可欣赏到。山气在夕阳的照射下变换无穷、瞬息万变,一轮红日挂在天边,各色云霞变化多姿,一群群的归雁归鸟,正在这夕阳下飞往自己的家园。诗人写了这样一个美好的景色,也从中悟中了某种生命宇宙的真谛,被它所感动,而这种真谛,这种感动,已是这样的美好,其实是无法,也无须再用语言来表达了,所以说“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人文科学的境界可能也应该是这样的,书中能写出来的东西,课堂上可能讲到的东西,总是有限的,是外在的,真正的内容,得你自己慢慢去体会感受。 文、史、哲中的很多东西不是一朝一夕你就可以穷尽,就可以感悟的,需要你在漫漫岁月中细细体会,随着你生活的积累,岁月的沉淀,你慢慢就能体悟到文、史、哲的种种境界,这不是其他人能代替你的。 (赵姝岚 整理)
本文档为【【哲学课件】附录一 花开或有情,流水似有意:关于文学与生命之情感】,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24976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57KB
软件:Word
页数:29
分类:哲学
上传时间:2018-06-29
浏览量: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