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二篇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第二篇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举报
开通vip

第二篇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第二篇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第 二 篇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第四章 国际投资概述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加快的进程中,国际投资的迅速增长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在世界贸易组织体制下,贸易与投资的进一步自由化使世界贸易增长速度超过了世界经济的增长速度,而国际投资的增长速度又超过了世界贸易的增长速度。国际投资越来越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本章主要研究国际投资概念,国际投资的产生与发展,国际投资的形成和主体。 第一节 国际投资的起源与发展 一、国际投资的概念 国际投资(International Investment)是各...

第二篇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第二篇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第 二 篇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第四章 国际投资概述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加快的进程中,国际投资的迅速增长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在世界贸易组织体制下,贸易与投资的进一步自由化使世界贸易增长速度超过了世界经济的增长速度,而国际投资的增长速度又超过了世界贸易的增长速度。国际投资越来越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本章主要研究国际投资概念,国际投资的产生与发展,国际投资的形成和主体。 第一节 国际投资的起源与发展 一、国际投资的概念 国际投资(International Investment)是各国官方机构、跨国公司、金融机构及居民个人等投资主体将其拥有的货币资本或产业资本,经跨国界流动形成实物资产,无形资产或金融资产,并通过跨国经营的以实现价值增殖的经济行为。 根据这一定义,国际投资的主体是指有独立投资决策权,并对投资结果负责任的经济法人和自然人。国际投资的客体是投资主体加以经营操作以实现投资目标的对象,包括:实物资产、无形资产和金融资产。国际投资的根本目的是实现资本增殖。 国际投资作为一种跨国经济行为必然涉及两个国家即投资国与东道国。投资国亦称资本流出国或对外投资国,是指从事对外投资活动的经济主体所在的国家。东道国亦称资本流入国,资本接受国,是指允许和吸收外国资本在本国进行投资和接受外国资本贷款的国家。 二、国际投资的特点 国际投资作为一种跨越两个主权国家之间的资本流动,与国内投资相比具有其自身的特点。主要有:第一。投资主体单一化。国际投资的主体主要是大型的跨国公司或大型跨国银行,生产与经营规模巨大,分支机构遍布世界各地;资金实力雄厚,技术水平先进,管理手段现代化;具有独特的运行机制、经营方式和发展战略;对世界政治经济局势产生巨大的影响。跨国公司的这些特点是国内投资主体所无法比拟的。第二,投资环境多样化。国内投资主体面临的投资环境局限于一国内部,比较单一,比较熟悉,而国际投资主体所面临的投资环境是多样化的、复杂的,涉及到与国内完全不同的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等环境,必须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否则风险极大。第三,投资目标多元化。虽然国内投资主体与国际投资主体的最终目标都是获得最大限度的利润,但两者的直接投资目标却具有很大差别。国内 投资的直接目标与最终目标基本一致,而国际投资的直接目标与最终目标不一定一致,直接目标具有多元性。第四(投资运行复杂化。国际投资运行比国内投资要复杂得多,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投资的前期工作耗时较长;二是生产要素的流动要受到诸多限制;三是投资争议的解决难度较大。 三、国际投资的产生和发展 国际投资的早期形态是资本输出。早在19世纪70年代,英国就开始进行资本输出。随后各发达国家相继开始向落后国家输出资本,以便获取高额利润,占领海外市场。资本输出是在资本主义国家内部出现资本过剩,本国市场趋于饱和而新兴世界市场又得以开辟的条件下产生的。早期资本输出是以间接投资的形式进行的,到了19世纪80年代,资本输出增加了国际直接投资的内容。所以从国际资本历史发展的进程来看,资本在国际范围内的运动首先表现为商品资本的运动,其标志是国际贸易;其次表现为货币资本的运动即以国际借贷、国际证券投资为主要形式的国际间接投资,其标志是跨国银行的出现;再次,表现为生产资本的运动即国际直接投资,其标志是跨国公司的出现。国际直接投资是资本在国际范围内运动的最高形式。 根据国际投资规模和形式的变化,大体上可以将国际投资的历史发展划分为六个阶段。 (一)1914年以前的国际投资 这是国际投资的起步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投资国是英国、法国和德国,其中英国长期居于国际投资的统治地位。到1913年,英国的国际投资总额已达40亿英镑,相当于当时英国国民财富总额的1,4,占当时各国国际投资总额的一半。到1914年,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外投资总额已达440亿美元。这一阶段的东道国主要有北美洲、拉丁美洲、大洋洲等资源丰富的国家和非洲一些殖民地与半殖民地国家。 这一阶段对外投资的主要特点是:第一,投资的来源主要是私人资本,官方资本所占比例甚微。第二,投资的形式主要是间接投资,直接投资比重很小。第三,投资国数目很少,基本上局限于英国、法国、德国、美国和日本,英国居于主导地位。第四,投资主要流向资源丰富的国家和殖民地国家。第五,投资主要用于资源开发和铁路公用事业。第六,投资期限较长,有的长达99年。第七,投资国获益匪浅。据统计对外投资的收益比国内收益平均高出1(6,一3(9,。 (二)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国际投资(1914-1945) 这一阶段是国际投资缓慢发展的阶段。由于两次世界大战和30年代的大危机造成了资金短缺和市场缩小,导致国际投资发展缓慢。官方投资增加,并且主要投资国的地位发生了重大变化(美国不仅成为净债权国,而且成为新的国际资本的主要来源国。在两次大战中,美国作为战胜国,获得了巨额军火收入和战争赔款。美国购买了许多外国长期债券,如在20年 代,在美国发行了1700多种外国美元债券,至少有43个国家和地区向美国借款。与此同时,美国的对外投资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增加了40亿美元。美国仅向同盟国提供的借款总额就达160亿美元。1929-1933年世界经济大危机期间,主要工业国的产量下降了17,,世界贸易量下降了25,,国际货币体系崩溃,资金匮乏,债务危机等导致国际投资资金短缺。而战争和经济危机的动荡不安,使传统的私人对外投资风险增大,导致国际私人投资下降。 这一阶段国际投资的主要特点是:第一,主要投资国的地位发生了变化,美国取代英国的地位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投资国;第二,投资主体发生了变化,1914年以前,对外投资基本上局限于私人对外投资。1914年以后,政府对外投资规模迅速扩大,但私人对外投资仍占主导地位;第三,国际投资的形式发生了变化,1914年以前,国际直接投资比重很小,1914年以后国际直接投资规模迅速扩大,占国际投资总额的份额增加很快。 (三)二战后至20世纪60年代末的国际投资(1946-1970) 这一阶段是国际投资恢复增长的阶段。二战后,美国凭借其雄厚的政治经济实力,以帮助其他国家重建经济为名,大肆进行对外经济扩张,其国际投资规模迅速扩大,不仅使美国继续充当主要债权国,而且美元还成为了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美国于1947年宣布实行"马歇尔计划",旨在帮助遭到战争破坏的欧洲国家恢复经济。仅在1948--1953年期间就向欧洲提供了口6亿美元的资金。到50年代,各主要西方国家的对外投资规模迅速增长,但规模仍然有限,具有明显的恢复性质。随着世界经济的恢复与发展,西方主要投资大国的对外投资大幅度增加,美国、英国、法国、原联邦德国和日本的对外投资的累计额分别从1960年的662亿美元、220亿美元、115亿美元、31亿美元、5亿美元增加到1970年的1486亿美元、490亿美元、200亿美元、190亿美元、36亿美元。其他西方国家的对外投资规模也得到了较大发展,特别是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也开始发展对外投资。到1969年,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已达1100个。印度、韩国、香港、新加坡、巴西、墨西哥、阿根廷、中国台湾以及一些中东国家和地区成为对外投资的新生力量。虽然这些国家在国际投资总额中所占比例很小,但毕竟打破了西方发达国家的垄断地位。这一时期由于世界政治经济稳定,私人投资大幅度增加。以美国为例,1956年是美国私人对外投资的转折点,总额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时期的水平。投资方式也发生了较大变化,由原来以证券投资为主转向以直接投资为主。1965年美国私人对外投资中直接投资占80,以上。 这一时期的特点是:第一,国际投资规模迅速扩大,特别是私人投资孽增长更快;第二,国际投资方式发生了转折,由间接投资为主转为直接投?资为重;第三,国际投资的投资国结构发生了变化,发展中国家也开始进行对外投资。 (四)20世纪70年代的国际投资(1971-1980) 这是国际投资高速增长的时期。在这十年中,国际投资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美国、英国、德国、原联邦德国和日本仍然是主要的投资国,美国仍然占居主导地位。 到1980年底,美国对外投资余额达6069亿美元,比1970年增长近4倍。日本作为战后经济发展的后起之秀,加速了对外直接投资,在国际投资领域的地位日益提高,而日本对外投资的重点区域是美国和西欧。比如日本在美国的直接投资占外国对美直接投资的比例从1960的3(6,上升到1980年的6(2,。到1980年底,日本已成为世界第四大对外投资国。在这一时期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石油输出国组织成为国际投资领域的一支重要力量。1973-1974年与1979-1980年两次石油提价,使得石油输出国组织获得巨额资本,由于国内投资市场有限,导致大量资本外流。在1974-1980年期间,石油输出国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存款达1250亿美元,对外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为2320亿美元,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贷款200亿美元,无偿或有偿援助非产油发展中国家810亿美元。 这一阶段的特点是:第一,国际直接投资所占比重进一步上升;第二,西方主要的对外投资大国同时也是吸引外资的主要东道国;第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对外投资增长较快;第四,石油输出国的"石油美元"成为国际投资的重要资金来源。 (五)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期的国际投资。 这是国际投资稳定增长的时期。在这一时期,由于科技革命、金融改革和跨国公司全球化经营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国际投资蓬勃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中的最为活跃的因素。但不同西方国家的对外投资增长速度不一致。美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增长速度放慢,1981年美国对外直接投资余额为2283亿美元,到1984年增长为2334亿美元,3年间仅增长了2(2,。而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增长加速,1980年日本对外直接投资余额仅为365(2亿美元,到1986年猛增为1000亿美元。80年代后主要西方国家在国际投资中的地位发生了进一步的变化。美国在战后一直在国际投资中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1982年底美国对外投资额高达8390亿美元,引进外资额高达920亿美元,国外净投资额为1470亿美元。但1982年后,美国对外投资增长极为缓慢,而引进外资的发展速度却增长较快,到1985年,美国引进外资的余额,超过其对外投资余额,由世界最大的债权国变为债务国,丧失了长达67年之久的债权国地位,到1989年,在美国的外国投资达2万亿美元,投资国主要是英国、日本、荷兰、加拿大、原联邦德国和法国。当然从绝对量上来看,美国仍然是最大的投资国。 日本在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债务国的同时,一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到1968年底,日本在国外的净资产仅为3亿美元,到1984年底,增至744亿美元,而到1985年已高达1300亿美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80年代后西欧各国对外投资增长虽慢于日本,但远远高于美国,在国际投资领域充当着重要的角色。 这一时期的特点是:第一,国际直接投资增长迅速,超过了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的增长速度;第二,美国由世界最大的债权国转为最大的债务国;第三,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增加了,但仍处于从属地位;第四,形成了美国、日本、西欧"三足鼎立"的国际投资新格局。 (六)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的国际投资 这是国际投资突破性发展阶段。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化,国际投资的发展取得了突破,投资方式和投资领域方面均发生重大变化。据估计显示,外国直接投资的流出存量在过去20年中增加了6倍。跨国公司生产了世界GDP的1,10和世界出口的1,3。2001年跨国公司的海外雇员数达到了5400万人,销售额达到近19万亿美元,为同年世界出口的两倍。国际投资不再是发达国家的舞台,发展中国家也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国际投资中,渐渐从从属的地位跻身国际投资的主角。进入新千年后,世界主要经济大国一直未能走出衰退的阴影,外国直接投资的年度流量在近一两年有所下降。然而,亚太地区,特别是中国(在世界经济持续低迷、跨国投资大幅下降的情况下,逆流而上,投资前景光明。中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依然保持较高水平,连续11年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位居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首位。中国在继续大力吸引外国投资的同时,积极鼓励中国企业"走出去"对外投资,将成为世界FDl的重要来源地。按商务部的统计,截止2003年上半年,我国已设立的各类境外企业超过7000家,分布在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协议投资额约150亿美元,其中中方协议投资额超过百亿美元。而按联合国贸发会议的调查测算,我国对外投资规模还要大得多。 这一时期的特点是:第一,以往非传统投资国、发展中国家成为投资新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第二,多种投资方式并存;第三,国际投资的新发展逐渐促使新的国际生产体系的形成。 四、国际直接投资迅速发展的原因 战后国际投资特别是国际直接投资发展迅速,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科技进步引起生产力突飞猛进的发展 战后,科学技术发展迅速。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的以电子技术为代表的科技革命,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这些新的科研成果迅速而广泛地应用于生产领域,出现一系列新兴工业部门,使得各发达国家的国民经济部门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社会生产力的突飞猛进,又推动了国际分工的进一步加深。从传统的自然资源为基础的分工逐步发展成为以现代工艺、技术为基础的分工;从产业各部门问的分工发展成为产业内部的分工和以产品专业化为基础的分工;从沿着产品界限进行的分工发展为沿着生产要素界限进行的分工;从生产领域的分工向服务部门分工发展;从垂直分工向水平分工发展。国际分工的加强使得任何一国不可能垄断全部生产领域的先进技术和先进工艺。分工和协作的进一步发展也使跨国公司的生产往往要依靠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企业提供原料、燃料、中间产品和零部件等,将最终产品的全部生产过程分散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进行。由于贸易和投资进一步自由化,跨国公司已不再满足于通过国际贸易发挥自己的优势,而是通过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在海外建立子公司,充分利用东道国的生产要素降低产品成本,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 (二)发达国家经济发展迅速,"过剩资本"日益增大 战后西方发达国家出现了相对稳定的政治经济环境,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流,新技术革命的成果迅速地引入生产过程,使生产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西方发达国家积累了庞大的资本,而基于国内消费的投资场所相对缩小,产生了大量的"过剩资本",这些过剩资本伴随着国际分工的加强,必然寻求在国外发展的道路。资本的国际化导致国际投资迅速发展。 (三)国际经济格局发生了新的变化 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和许可证安排是一国参与世界经济的三种形式。二战后,国际贸易一直是一国参与国际经济的主要形式。许多国家为了保护民族工业纷纷推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设置各种贸易堡垒,贸易摩擦日益加剧,随着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国际投资特别是国际直接投资成为一国参与国际经济的主要形式。通过国际直接投资,在东道国设立工厂,就地生产就地销售,既可绕过贸易保护主义堡垒、增加出口,还能充分利用东道国有利的资源。各国为了保证和促进本国跨国公司的对外投资活动,纷纷采取了一系列鼓励性政策,并相继建立海外投资保证制度。所以,跨国公司在战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四)跨国公司的全球一体化经营战略 随着新技术革命的成果迅速引入生产过程,交通运输工具和通讯设备实现了现代化。现代化的交通运输工具和通讯设备为跨国公司和跨国银行的迅猛发展创造了物质条件。大型的跨国公司与跨国银行资金雄厚,从业人员众多,往往有几十家、甚至数百家分支机构遍布世界各地。现代化的交通运输工具和通讯设备的广泛使用,可以大大缩短跨国公司国内总部与国外投资机构之间的空间距离,国内总部在极短的时间内可以全面掌握和了解远在异国的支分机构的各种资料,及时进行管理、协调。因而,跨国公司作为国际直接投资的主体,越来越趋向于争取全球一体化的经营战略,在世界各地设立分支机构,安排其价值链的增值点。跨国公司的全球一体化经营战略大大促进了资本的国际化。 五、国际投资的直接目标 传统的国际投资的直接目标和最终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实现最大限度的利润,当代国际投资的最终目标仍然是实现最大限度的利润,但其直接目标却具有多元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维持与扩大商品出口规模。西方大型跨国公司在国际贸易中所占份额达70,,占据主导地位。而跨国公司的对外投资与对外贸易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关系。维持与扩大商品出口规模是当代西方跨国公司重要的直接目标。首先,发展对外投资,可以直接为跨国公司的出口商品的一系列中问环节提供服务;其次,发展对外投资,可以直接带动跨国公司商品的出口,跨国公司的子公司所需的大部分原材料、零部件、机器设备等都是由母公司提供的;再次,发展对外投资可以绕开贸易保护主义障碍,维护与扩大跨国公司原有的国际市场份额;最后,发展对外投资,还可以开辟新的产品出口市场,扩大跨国公司的商品出口规模。 2(维持与发展垄断优势。垄断优势理论认为,拥有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是对外投资者的重要垄断优势。通过发展对外投资,大型跨国公司可以维持和发展这种垄断优势。只要有一家大型跨国公司率先在某一行业从事进攻性投资,其他的跨国公司就会紧随其后,进行防御性投资,以防止由于竞争对手的扩张而削弱自己的竞争能力,达到维持和发展自己的垄断优势的目标,使其国际市场份额保持不变。 3(获得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是重要的生产要素,在各国间的分布是不均衡的,任何一国的经济活力都是在一定的资源限制条件下进行的。虽然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力的提高,使人类开发与利用自然资源的深度和广度有了突破性进展,但仍无法突破这种限制。而跨国投资可以实现对本国缺乏,他国丰富的自然资源进行利用。所以,获得自然资源一直是国际投资的直接目标之一。 4(降低产品成本。随着科学的进步和世界经济的发展,某些跨国公司的生产随着规模的扩大,成本会下降,而实现最佳的规模经济效益,只依靠国内的投资已经不够,需要在全球范围实现纵向一体化与横向一体化经营战略。通过一体化经营扩大规模,降低产品成本,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同时在跨国投资中还可以利用东道国廉价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实现降低产品成本的目标。 5(扩大和利用外资规模。跨国公司的对外投资主要表现为实物资本,技术和其他无形资产的流出。但跨国公司在东道国进行投资时,不是所有的资本都是跨国公司自有资本,有一大部分资本来自于国际资本市场和东道国资本市场。所以跨国公司对外投资,也把利用这些资本作为自己的直接目标之一。 6(获得国外先进技术。国际投资一方面伴随着技术的流出,另一方面也是获得国外先进技术的一条捷径。通过对外投资,跨国公司可以在比本国更发达的国家与当地拥有先进技术的公司合资创办高新技术企业,或收购当地高新技术企业作为开发与引进高新技术的基地。这也是西方各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在对方国家进行投资直接目标之一。 7(获得经济信息。世界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谁能及时获得经济信息,谁就获得了优势、机遇和财富。跨国公司通过在世界各地投资子公司,凭借现代化的通讯工具,能够及时地获得经济信息,通过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及时作出相应的对策,使跨国公司的一体化经营符合多变的国际市场的需要。所以,获得经济信息是跨国公司进行国际投资的直接目标之一。 第二节 国际投资的布局 在国际投资活动中,发达国家既是最主要的投资国也是最主要的东道国,国际投资的总的流向是"北一北",即从工业化国家流向工业化国家。国际对外投资的3,4流向发达国家。国际投资的支流是"北一南",即从工业化国家流向发展中国家。国际对外投资的1,4流向发 展中国家。国际投资的行业布局上,二战前主要投向自然资源和基础产业,二战向转向第二产业的制造业,20世纪80年代后又转向第三产业。 一、国际投资的区域分布 (一)投资国的分布变迁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国际投资的主要投资国是欧洲发达国家,资本投向主要集中于各自的殖民地附属国。当时英国是最大的资本输出国,其投向主要集中于亚洲和非洲。在二次大战中,老牌欧洲列强由于遭受战争创伤,其实力大大削弱,而美国在此期间积累了大量的资金,对外投资不断扩张,取代了英国成为最大的投资国。美国对外投资的主要投向:一是向欧洲国家发放巨额贷款;二是对拉美、亚洲进行经济扩张而发放的政治性贷款。战后美国在国外的直接投资额也一直占据世界总额的绝大部分,1960年为71。7,,1970年为62(9,70年代以后,随着西欧、日本的经济实力逐步恢复和发展,对外投资比重不断上升,美国的地位相对下降。最终形成了美国、日本、西欧三足鼎立的"大三角"格局。 (二)东道国的分布变迁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国际投资的流向主要在殖民地等发展中国家,而战后,国际投资的流向转向发达国家,1914年发展中国家吸收的资本占国际直接投资总额的62(8,,发达国家为37(2,。到1960年,发展中国家所占比重下降到32(7,,而发达国家所占比重上升为67(3,。80年代以后,美、日、欧"大三角"国家成为占主导地位的东道国,1980年"大三角"国家吸收外资占国际直接投资的比重为57,,1990年这一比列上升到66,。80年代中期以后,发展中国家吸收的外国直接投资额不断上升,其中亚太地区与拉美加勒比地区占主导地位,尤其是东亚、东南亚及南亚地区的中国、印尼、韩国、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和香港、台湾地区等,同期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也不断上升。 (三)20世纪90年代的国际投资区域布局现状 首先,90年代前期美、日、欧"大三角"国家的国际投资活动经历了短暂的低潮后有所回升,在国际投资存量和流量中所占的主导地位没有变,特别是美国在扭转衰退局面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由于日本和西欧对外投资的大规模削减,使国际直接投资出现了自1982年以来的首次下滑。1990年工业国的对外投资约2260亿美元,1991年下降至1880亿美元,1992年又降为1710亿美元。仅1991年日本的对外投资减少量占世界总减少量的39,,西欧则占到60,。同期发达国际吸收的外来投资也有所减少,由1990年的1760亿美元下降到1991年的1150亿美元,1992年又降为110亿美元。发达国家吸收外资减少的原因主要是美国和西欧吸收外资流量急剧减少造成的。从1993年开始,由于美国情况好转国际投资开始回升。 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全球对外直接投资发展迅猛。2000年,全球直接投资流入总量创下历史最高记达到1(27万亿美元,比1999年的1(08万亿美元增长18,。其中最主要的 原因是由于跨国并购的快速发展。在1996年,跨国并购金额在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量中所占的比重还只为45(4,,当时外国直接投资活动多一半还是以新建投资的方式完成的。到了1998--2000年间,跨国并购活动迅速成为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最主要的方式,其比重已在80,以上。2000年全球的跨国并购规模@J19录地达到1(1万亿美元,占全球GDP的比重也由1996年不足1,提高到3(4,。同时,全球对外投资的地区分布仍旧存在不平衡的现象。在全球范围内30个最大东道国和地区吸收了全球外资流入量的95,。而30个最大对外投资母国和地区占全球流出量的99,。欧盟、美国和日本在全球外资流动中仍旧居于主导地位。2000年全球近80,的外国直接投资流向这些发达国家和地区,达到1万亿美元(如图4-1)。其中欧盟是吸收最多的地区,达到6170亿美元,而美国则以2810亿美元成为引进外国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 其次,在20世纪90年代,发展中国家在吸收外资和对外投资方面呈上升趋势。在吸收外国直接投资方面,即使在发达国家对外投资衰减的1991年和1992年,发展中国家依然保持了较高的增长率,它们在全球吸收的直接投资总额不断上升。在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入流量中,发展中国家所占的份额在1997年达到37,的历史高点。2000年流入发展中国家的外国直接投资总额为2400亿美元,比1999年增长8V0。在发展中国家吸收外资的地区分布上 呈现现出不平衡,投资聚集于少数国家和地区。亚洲和拉美两个地区占发展中国家外资流人规模的95,以上,而非洲国家则是全球吸引外资最少的地区。在2000年一年中,流入亚洲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外国直接投资达到1440亿美元。其中中国吸收410亿美元。进入2001年,中国引进外国直接投资继续保持恢复性增长态势。截止到2001年9月底,中国实际利用外资金额322亿美元,同比增长20(7,。发展中国家比较大规模的对外投资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在整个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中期,呈现出稳定增长的趋势,在全球跨国直接投资中的份额逐渐上升。1999年,全球跨国直接投资总额为1(08万亿美元,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对外投资额为1566亿美元,所占份额为14(5,。其中主要的投资国是东亚、南亚和东南亚地区,尤其是中国和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 (四)进入新千年以来的国际投资发展 由于受到恐怖袭击、世界经济持续低迷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2001年全球跨国直接投资总额为7350亿美元,比2000年下降了41,,是十年来的第一次大幅度下降。紧接着,2002年的全球跨国直接投资规模继续下降了21,,仅为6510亿美元。受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缓慢和跨国直接投资规模持续下滑等因素的影响,2002年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吸收外来直接投资下降了22(6,,其中亚洲地区和拉美加勒比地区分别下降了11,和33,。尽管如此,中国依然是吸收跨国直接投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占发展中国家吸收跨国直接投资总额的32(5,。联合国贸发会议指出,中国对于三种类型的跨国直接投资即开拓市场型、利用资源型和提高效率型都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从行业分布看,制造业和服务业依然是跨国直接投资较为集中的领域,其中通讯、金融、商业是比重最高的三个行业。2001年这三个行业分别占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吸收跨国直接投资的50(5,和38(7,。当时,世界各国也 采取了许多对应措施,积极调整FDl政策,鼓励外资流入,改革外资政策,放宽外资准人。无疑,世界各国的行动是颇富成效的。2004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总额约为6120亿美元,较2003年增长6,。这是全球外国直接投资自2001年持续减少以来首次回升。 2004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的增长主要归功于发展中国家和中东欧国家。2004年,发展中国家吸收的外国直接投资比上一年猛增48,,达到2550亿美元。其中,亚太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吸收外资1660亿美元,增幅高达55,;拉美地区吸收该类资金690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37,,为最近5年以来首次增长;非洲地区去年吸收外资也继续保持增势,达200亿美元。同年,中东欧国家吸收的外国直接投资总额超过360亿美元,刨下历史最高纪录。 发展中国家吸收外资如此猛烈的势头足以抵消发达国家外资流人的进一步下滑。2004年,发达国家吸收的外资较2003年相比进一步下降。发达国家吸收外资总额约为3210亿美元,比2003年减少了16,。其中,流入欧盟的外国直接投资连续3年大幅下降,由2002年的3740亿美元减至2004年的1690亿美元。然而,美国吸引的外国直接投资出现大幅增长,由上一年的300亿美元猛增至1210亿美元,重新恢复全球头号吸收外资大国的地位。中国位列第二,为620亿美元。 随着全球经济持续增长,跨国公司盈利的增加,跨国并购活动的增多以及投资者信心的增强,跨国直接投资在2005年将进一步加速增长。就各地区而言,流入发达国家的外资将会呈现恢复性增长。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前景看好,会进一步增强跨国公司投资的信心,并从全球产业结构调整中获益。此外,区域一体化进程不断发展,也为跨国投资的生成和流动提供了强大动力和良好条件。 二、国际投资的行业公布 (一)国际投资行业分布变迁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国际投资的行业重心在于英、法、德、美等发达国家对殖民地附属国的初级产品产业投资,投向集中在铁路运输、矿物采掘、石油开采、热带植物种植等基础部门,对制造业的投资很少。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国际直接投资对制造业的投入有所增加,特别是化学、军工、电气设备等行业的投资规模增长迅速。战后国际直接投资的行业重点进一步转向第二产业。各发达国家都增加了制造业的对外投资,比如美国在制造业的对外投资比重不断上升,发达国家对制造业的投资主要集中在电子、飞机制造、计算机、汽车、化学、机械、仪器仪表、制药、石油化工等高新技术行业。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国际投资的行业分布转向了第三产业--服务业。70年代初期,国际直接投资存量中只有25,投向服务业,而到了90年代,这一比例已增加到55,左右。5个主要发达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存量中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都有大幅上升。 (二)国际投资行业分布的发展趋势 第一,第一产业即初级产品部门的发展趋势。20世纪80年代以前,特别是战前国际投资流向第一产业的比重很高,这是由于发达国家工业迅速发展与自然资源相对短缺矛盾加剧所引起的。80年代以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工业原料的合成化、多样化,初级产品部门在主要发达国家的对外投资存量中所占的比重不断下降,但是初级产品部门的对外直接投资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分布出现了逆向变化,即初级产品部门的对外直接投资在发达国家的增长迅速快于发展中国家。其原因一方面是许多发展中国家在70年代实行了国有化政策,影响了跨国公司对发展中东道国的信心,另一方面,随着跨国公司的经营规模的扩大,对投资环境中的技术进步、融资期望、市场成熟度等经济风险降低的要求更高,导致了国际投资更多地流向发达国家。90年代以来,许多发展中国家对采矿、石油产业等实行了开放政策,增强了吸引外资的能力,不少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纷纷向发展中国家的初级产品产业投资。比如阿尔及利亚的Hassi Messaoud油田合作生产协议,阿根廷政府石油工业私营化、秘鲁铜矿铁矿开采私营化及俄罗斯石油工业的开放意向等。在投资的地区分布上,由于成熟开采区域的成本上升,跨国公司必然把注意力投向具有发展前途的亚洲、拉美、东欧和南非等地区。 第二,第二产业即制造业的发展趋势。20世纪80年代以来制造业的国际直接投资呈现了三个变化:一是国际投资由原来的资源劳动密集型行业转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二是制造业的投资形式上出现了低股权、非股权安排和跨国公司间的战略联盟。跨国公司在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投资时,不再全部采取建立控股子公司或独资公司的形式,而是仍倾向于使用低股权或非股权的形式进行投资。比如进行技术转让,许可证协议,原设备制造安排分包和交钥匙 合同 劳动合同范本免费下载装修合同范本免费下载租赁合同免费下载房屋买卖合同下载劳务合同范本下载 等。这些投资形式可以降低投资风险,提高利润率。而跨国公司在对发达国家进行投资时,更多地是进行高科技产业的投资。大型跨国公司为了与东道国分担研究开发新产品的成本和风险,往往采取战略联盟的形式,以适应高科技发展迅速的要求。比如美国的IBM公司与日本的东芝公司、德国的西门子公司共同开发电脑芯片,法国的雷诺公司与瑞典的Volv0联合生产汽车,瑞士的雀巢公司与美国的可口可乐公司合作通过自动售货机销售罐装热饮料项目等。三是制造业的国际投资中出现了带有区域性色彩的公司网络。随着各种非股权安排、合作研究的发展,跨国公司内部处于价值链不同阶段的各子公司之间及与其他公司问的联系变得越来越密切和复杂,形成相互依赖日益增强的网络结构。同时,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这种公司网络带有的区域性色彩将更强。四是许多发展中国家经济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方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为跨国公司对制造业的投资提供了机遇。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也会强化对制造业的跨国直接投资。 第三,第三产业即服务业的发展趋势。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对现代化的服务业,例如金融、保险、交通运输、医疗卫生、邮电通讯的国际投资越来越扩大,而随着发展中国家市场经济取向改革的深化,对服务业的开放将为跨国公司对服务业的投资提供更多的机会。 第三节 国际投资的主体--跨国公司 战后,随着科技进步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国际分工和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加强,跨国公司得以迅速发展,已经成为国际直接投资的主体,并进而在世界经济活动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一、跨国公司概念与特点 (一)跨国公司的概念跨国公司是指依赖雄厚的资本和先进的技术,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其他国家和地区设立子公司,从事国际化生产、销售活动的大型企业。跨国公司一般是由设在母国的母公司(总公司)和设在国外的子公司构成。跨国公司的母公司是在本国注册的法人企业,子公司是在东道国注册的法人企业。 (二)跨国公司的特点 与一般国内企业相比较,跨国公司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生产经营活动的跨国化,这是跨国公司的最基本的特征。跨国公司对其生产经营活动的再生产周期的所有环节进行国际化的安排。这种安排是通过对外进行直接投资,在海外几个甚至几十个国家或地区新建或收买现有企业,利用当地资源和廉价劳动力,就地生产,就地销售,使再生产过程的不同环节都在国际范围内实现。 第二,实行全球性战略。具有全球性战略目标是跨国公司区别于国内企业的重要特征之一。跨国公司以全球作为生产经营活动的舞台,以整个国际市场为追逐目标,在世界范围内有效配置生产力。它通过对公司所处的竞争环境和公司自身竞争优势的分析,充分利用各国和各地区的优势,制定全球性的经营战略,确定产品方向和子公司的规模与地区布局,以实现总公司利润的最大化。跨国公司的这种全球性战略目标决定了它在进行重大决策时不是独立地考虑某一子公司所在国的市场、资源等情况和某一子公司的局部利益得失,而是从各国或全球角度考虑整个公司的发展。 第三,公司内部一体化原则。内部一体化是实现全球战略目标所必备的基本条件。跨国公司内部要求实行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即以母公司为中心,把遍布世界各地的分支机构或子公司统一为一个整体。所有的国内外子公司或分支机构的经营活动都必须服从总公司的利益,在总公司的统一指导下,遵循一个共同的战略,合理利用人力、物力和财力各种资源。根据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原则,根据公司业务性质,产品结构、地区分布、风险程度等在全球范围内实行统筹安排,以实现跨国公司的全球性战略目标。 跨国公司内部一体化的主要内容是: (1)生产一体化,即分布于世界各地的各个子公司充分享受总公司或其他子公司的生产设备、原材料、技术和人员等。 (2)新技术和新产品一体化,即总公司与子公司根据各自的特点,统一安排新技术和研究与开发,进行新产品的研制和推广,关键性高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集中予总公司。 (3)营销一体化,即总公司与子公司共享销售网络、销售渠道、储运设备、广告宣传和销售人员等。 (4)采购一体化,即总公司与子公司实行统一采购,以利于形成一定的垄断。 (5)技术人才一体化,即总公司与各子公司之问人才灵活流动,充分发挥人才优势。 (6)财务一体化,即总公司与各子公司之间及时融通资金,以降低财务费用,减少税收支出。 (三)跨国公司的扩张能力 跨国公司是在国际市场上进行经营,国际投资和融资市场为跨国公司提供了高收益和低成本的可能性,从而使跨国公司在规模上具有了无限的扩张能力。我们用图4-1来说明跨国公司的扩张能力。 假设国内企业和跨国公司的经营及各方面的特点均相同,所不同的只是后者的生产经营是跨国境的。横轴表示企业资产总值,纵轴表示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横轴各段表示某一特 定的投资项目,横轴各段大小不一,因为投资项目的规模不同。企业的边际收益因投资项目的增加而下降,因为企业总是选择收益最高的项目,然后选择收益次高的项目。图中有四条曲线:跨国公司的边际收益曲线和边际成本曲线,国内企业的边际收益曲线和边际成本曲线。随着投资项目从最优到次优的选择,使企业的边际收益曲线随着项目的增加而下降。而随着投资项目的增加,企业资产增加需要更多的债务,更高的借债成本,这就使企业的边际成本随着项目的增加而上升。跨国公司的边际收益曲线高于纯粹国内公司的边际收益曲线,这是因为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选择项目,有更多可供选择的好项目,从而可保证高收益。跨国公司的边际成本曲线低于纯粹的国内公司的边际成本,这是因为跨国公司是在全球金融市场上融资,有更多的更优惠的资金来源可供选择,从而可保证低成本。企业投资的最佳规模取决于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的交点,即最优点。国内企业的最佳规模是Y。点,超过这一点的边际成本就高于边际收益。跨国公司与边际成本交点的最佳规模是Y点,Y大大地大于Y说明跨国公司由于在投资项目的选择上和融资渠道的获得上均优于国内企业,因而跨国公司的投资规模可以大大地大于国内企业。 二、跨国公司的发展概况 (一)早期的跨国公司雏形跨国公司的雏形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那时发达国家发生了第二次科技革命。以电力为基础的科技革命成果引入了生产过程,引起了工业生产的大发展和生产力的突飞猛进的提高。这种生产的提高表现为生产力的提高,生产力大发展创造 的财富又表现为资本的积累。而随着发达国家工业资本的增加,国内的投资场所又由于国内消费的限制而相对缩小。这些过剩的资本就跨越国界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或地区投资建厂,从而形成了早期的跨国公司。 在制造业中的早期跨国公司是以美国为主体的,并且是在发达国家间进行的。制造业中早期跨国公司虽然数量很少,但却代表着国际直接投资的新趋势。早期制造业跨国公司在当时的出现主要由于以下三个原因:一是技术垄断优势的保护。美国最先从事跨国经营的制造业直接投资,大多是那些产品首先在国内发明,或虽在欧洲发明但在美国经过重大革新的部门。这些公司掌握着技术垄断优势,首先到海外进行投资以占领市场。美国第一家以追求全球市场为特色的跨国公司是胜家缝纫机公司,它也是第一家在全世界同时生产和大量销售同一种产品的公司。它于1851年在美国获得缝纫机发明专利权,1867年在英国建立缝纫机装配厂,并于1880年在伦敦和汉堡设立销售机构,向欧洲推销在英国生产的产品,逐步垄断了欧洲市场。其他行业有西方联合电报、贝尔电话、爱迪生电灯、伊斯特曼?柯达、国际收割机、奥梯斯兄弟电梯公司等,他们也是首先在美国发明新产品,逐渐形成新兴工业,再向海外扩展。二是避开贸易保护壁垒。避开贸易保护限制,到海外建立制造业跨国公司,就地生产、就地销售,是刺激早期跨国公司出现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如1902年英国油脂、肥皂业巨头莱佛公司感到其产品对荷兰、比利时出口关税太高,为避开这种限制,就到当地进行直接投资。后来莱佛公司就与荷兰人造牛油公司集团合并成立了著名的跨国公司尤尼莱佛公司。美国的威斯汀豪斯空气刹车公司到法国设厂,也是为了避开法国铁路公司规定的空气刹车必须由当地厂商供应的限制。三是东道国对制造业外来投资的鼓励措施。加拿大的吸引外资投资的政策,推动了美国企业向加拿大的渗透,如杜邦公司到加拿大兼并了两家动力机械厂,爱迪生公司也到加拿大建厂,享受了国民待遇。 (二)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跨国公司 由于两次世界大战和1929--1933年世界经济大危机,这一时期跨国公司成长较缓慢,但很具特色。一是美国跨国公司发展较快。美国从对外直接投资总量来看稍逊于英国,居世界第二位,但美国的187家制造业大公司在海外的分支机构由1913年的l16家增加到1919年的180家,1929年的476家和1939年的715家。二是制造业跨国公司发展迅速。以美国为例,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在国外的制造业直接投资占其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18,,到1940年,这一比重上升到27(5,。据统计,美、英及其他主要欧洲国家的制造业跨国公司在海外建立了1400多家子公司,是各行各业中建立子公司数量最多的。三是跨国公司之间已展开了激烈的竞争。比如在化学工业中,帝国化学公司康采恩和德国的德本公司在国际市场上展开的激烈竞争、英伊石油公司、英荷壳牌石油公司与美孚石油公司之间的竞争也是非常激烈。 (三)二战后到20世纪90年代的跨国公司 二战后到90年代是当代大型跨国公司发展的关键阶段。两次世界大战使美国的国力和经济实力得到了惊人的增张,美国的跨国公司大力向海外投资设立子公司和制造工厂,使美国跨 国公司雄居世界第一。1960年美国对外直接投资占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71(7,。战后,美国利用战争期间发展起来的新兴科技,将之应用于民用部门,在国内发展了一系列新兴制造工业部门,如电子、飞机制造,计算机、汽车、化学、机械、石油化工等。由于这些新兴制造业拥有垄断优势,规模大、效率高,因而向海外扩展的势头很猛,导致美国投向制造业的对外直接投资的比重上升,1960年达32(5,。同时美国跨国公司在服务业领域的拓展速度也很快。 60年代后欧洲各国和日本在美国的大力扶持下,从战争的废墟上崛起,经济开始起飞,它们的跨国公司加紧了对国际市场的投资。特别是利用美国的投资环境和高科技条件,对美国的直接投资发展迅速,出现了发达国家之间的"双向投资"现象。 70年代后,随着欧洲、日本的跨国公司的兴起,跨国公司的整体规模和数量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跨国公司的总体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使跨国公司的经营战略和组织机构也向着"全球化"的目标演进。 战后到90年代初跨国公司的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 第一,跨国公司数量、规模大发展。首先是跨国公司的数量迅速增加,14个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增加了两倍多。从1969年的7000多家增加到1990年的2(4万家。其次是跨国公司的规模也急剧扩大,出现了一些巨型的跨国公司。据统计,世界最大的500家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约占世界对外直接投资总存量的1,3。 第二,美、日、欧国家跨国公司"三足鼎立"格局形成。六七十年代,日本和欧共体成员国跨国公司的大发展,打破了战后美国跨国公司一统天下的单极格局,形成了美、日、欧"三足鼎立"的态势。据统计,1990年世界最大500家跨国公司中有314家来自美、日、欧。 第三,跨国公司向服务业的拓展速度惊人。美国对国外服务行业的直接投资比重不断上升,由1970年的12,上升到1980年的28(2,。美国、日本、德国的跨国公司的子公司属于服务业的占子公司总数的60,,而制造业只占36,,初级产品产业比重只有5,左右。 (四)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跨国公司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直接投资稳步增长,1998年的流出总额达到6490亿美元,比1997年增长了36(6,,其中发达国家所占份额高达91(6,。世界上跨国公司的数量也以几何级数增加,1997年,全球共有跨国公司5(3万家,子公司或分支机构达45万个,到1999年前者达到6万家,后者达到60多万家。1997年,全球对外直接投资存量达3(5万亿美元,海外机构的出口额达2万亿美元,占世界出口额的1,3。一个大跨国公司一年的销售额就等于一个中等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跨国公司控制了世界上90,以上的对外直接投资,是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载体。 90年代以来的跨国公司表现出以下特点: 第一,跨国并购成为对外直接投资的主流。90年代以来,西方跨国公司的跨国并购活动风起云涌,层出不穷。按控股额计算,1996年全球的跨国并购额为1630亿美元,占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47,。1997年的跨国并购额为2360亿美元,占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50,,其中金额达10亿美元以上的跨国并购就达58起,总金额超过了1610亿美元。以美、英、法、德为主的发达国家的并购额占世界并购总额的90,。而到了1998年,企业的并购风潮更是愈演愈烈。据联合国贸发会议最新统计数据,该年度控股的跨国并购额达4110亿美元,比1997年增长了74,,以至该年度被美国《财富》杂志称为"兼并年"。两宗最大的跨国并购案是:英国石油公司兼并了美国阿莫科石油公司,金额达550亿美元;德国戴姆勒一奔驰汽车公司收购了美国克莱斯勒汽车公司,金额为400亿美元,此举使新组建的戴姆勒一克莱斯勒公司一跃成为《财富》杂志98年度全球500强的第二大公司。90年代以后,跨国并购多表现为跨行业的混合兼并和行业内的横向兼并。横向兼并更具有代表性,发生的范围更广,涉及银行、电信、石油、汽车、制药等各行业。横向兼并巩固了大企业对市场的垄断,发挥了规模经济的效益,有利于实现跨国公司的内部化、网络化、集团化及全球战略目标。这种跨国并购有"大鱼吃大鱼"、"大鱼吃小鱼"、"小鱼吃大鱼"的现象,但更多的是以善意兼并、强强联合为最主要特征。戴姆勒一奔驰公司与克莱斯勒公司双方的董事长在第一次会谈中仅用了17分钟就达成了并购意向,数月之后就完成了合并。前克莱斯勒公司的董事长伊顿曾坦言,尽管该公司拥有足够的资金,但没有足够的管理能力以尽快实现其雄心勃勃的海外扩张目标,并缺乏进行扩张的其他资源,因此必须在美国以外寻找一个合作伙伴,而与戴姆勒一奔驰公司合并后则可以利用其管理资源和其他资源向国际市场渗透。这种合并能达到双赢的目的。 跨国公司并购活动的不断升级说明了,在经济走向全球化背景下(跨国公司更倾向于采取战略资产寻求型的对外直接投资,这是大公司首次进入不熟悉的或竞争十分激烈的市场的主要手段。此外,这也与市场准入的方式、市场的规模和开放程度有关,表明有关国家的政府采取了更加开放的政策。主要跨国公司之间的并购不但形成了规模更大的跨国公司,而且似乎还带动了其他主要跨国公司的重组或与另外跨国公司进行类似的并购活动。这一点已经和正在得到证实。事实证明,跨国并购大都是与企业重组同时进行的,即剥离非核心业务,通过并购强化核心业务。如戴姆勒一奔驰公司在实行并购之前,首先对公司进行了整合,措施包括:重组了非汽车业务;采用了美国的会计制度,使公司的财务更具透明度;使公司股票在纽约股票交易所上市;撤消了属下梅塞斯一奔驰公司的董事会和一些中间管理机构,等等,为成功并购奠定了基础。大企业间相互并购的结果是各产业部门更集中在少数企业手中,导致了生产的集中和垄断。跨国并购活动不断升级的动因是全球范围内激烈的市场竞争,这一方面促使一些跨国公司主动出击,用跨国并购占领和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另一方面也迫使一些寡占性跨国企业采取防御性并购活动,以保住自己已有的市场份额,否则均势就会被打破。跨国并购已经成为了国际直接投资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第二,知识性资源开发的全球性。伴随着跨国公司的整个发展历程,以知识为特征的技术资源和组织资源的开发与配置一直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传统上跨国公司一直将这些资源的研究与开发活动放在母国来进行。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跨国公司日益认识到技术和创新已成为决定其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因此,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注重高科技的投入,研究与开发全球化的趋势越来越显著,主要表现:一是跨国公司纷纷在海外建立研究与开发机构,其研究领域主要放在信息技术、生化、汽车、医药、电信、软件开发等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截止到1994年底,外国跨国公司仅在美国就已建立了645家独立的研究与开发机构,大多设立在硅谷和其他高科技产业密集地区。近年来,跨国公司掀起了在华投资研究与开发项目的热潮,像IBM、微软、爱立信、杜邦、拜耳、联合利华等巨型跨国公司都在中国建立了自己的研发机构。一些著名跨国公司还在中国的高校建立研究机构或培训中心,开展合作研究项目。这是跨国公司一体化经营战略上的一个重大变化,表明了跨国公司更加重视全球范围内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适应世界市场的复杂性和产品多样性的要求,充分利用各国'的科技资源,降低新产品研制过程中的成本和风险,寻求良好研究开发环境的发展战略。二是在投资区位的选择上,除了自然资源、市场等传统因素外,跨国公司更加看重在那些能够提供技术优势、优秀人才和具备创新潜能的区位进行投资,即投资所谓"创造性资产"。到海外去寻求这一基于知识的潜在无形资产已成为跨国公司加强自身竞争力的核心内容,"创造性资产"也已成为跨国公司战略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一些缺乏自然资源或大型国内市场等传统优势但具备创造性潜在优势的国家也有可能成为跨国公司的投资重点。 第三,跨国公司加大了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力度。1997年,发展中国家吸收的外国直接投资占世界投资总额的37(2,;1998年由于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这一比例下降到25(8,。但是,中国自90年代以来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的数额一直在增长,1997年吸收了452(57亿美元,占发展中国家外国直接投资流入总额的30,;1998年吸收了454(63亿美元,是1990年的口倍,占发展中国家外国直接投资流入总额的27,。事实上,亚洲金融危机也给外国跨国公司带来了机遇,使其能够直接打人东道国市场,或扩大在东道国已有的业务。1998年,美国和欧洲国家并购亚洲国家企业的案件急剧增加。随着亚洲国家经济的逐渐复苏,跨国公司对该地区的直接投资将呈上升趋势。另外,在过去一向被人忽视的非洲国家最近也出现了直接投资流入增加的迹象。 第四,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越来越向服务业倾斜,在这些领域的投资增长速度最快。在《财富》杂志1998年度世界500强中,金融、保险等各类服务性企业就占了290多家。 三、跨国公司一体经营战略的演进 跨国公司经营战略一体化的基础是其内部的国际分工。跨国公司在其发展过程中凭借雄厚的资金、尖端的技术、管理诀窍和销售技能等内部优势大规模地进行内部分工,以克服市场不完全的缺陷,降低交易成本,从而形成了统一控制下的一体化经营战略。跨国公司在其一体化经营过程中扮演了集生产者、投资者、交易者、技术传播者和人员移动者于一身的角色。跨国公司的一体化经营可从职能一体和地域一体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一)职能一体化经营战略的演进 跨国公司通过内部分工可以将其创造价值的过程分解为一系列互不相同但又相互关联的经济活动或"增值活动",其总和就构成了"价值链"。所谓"价值链"是指企业组织和管理与其生产和销售的产品与劳务相关的各种价值增殖行为的链节的总和,每一价值增殖行为构成了价值链上的一个链节。构成价值链的各个链节的活动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联系起来,并且可以有不同的紧密程度。 职能一体化经营战略就是跨国公司对其价值链上各项价值增殖活动即各项职能所作的一体化经营战略安排。职能一体化经营战略的演进过程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独立子公司经营战略。跨国公司战略的一个普遍形式是设立独立的子公司,即在东道国经济环境中比较独立运作的子公司。该战略的主要特征是跨国公司国外子公司所在的市场多为独立市场,实行这一战略的主要动机是为了避免关税堡垒及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产品主要是为了满足当地需求。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问的联系主要通过所有权来控制,其他联系还有转移技术和提供长期资本。子公司拥有很大的自主权和相对的独立性,与母公司或其他子公司很少存在分工与协作,也较少考虑母公司的整体利益。独立的子公司对它运作的价值链的大部分是自负其责。子公司也可以雇佣当地工人和管理者,通过当地金融中介进行借贷,并从事和其他国家的国防贸易。大的跨国公司可以控制许多独立的子公司,每个子公司服务于一个独立的东道国。 第二阶段:简单一体化经营战略。在这种经营战略下,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联系是双向的,所以需要高度协调。母公司通过所有权或分包等手段几乎控制着一体化生产的所有职能,而将关键的技术研制开发环节留在母国。子公司的独立性很小,但各子公司之间保持相对独立。这种战略的实现主要通过跨国公司寻求外源来参与国际化生产。外源化的主要动机是利用东道国与跨国公司价值链有关部分的区位优势。母公司通过对子公司的所有权或通过与当地公司的非股权安排使跨国公司能参与价值链中的某些部分。外源化国际化生产表明价值增殖活动向非母国、非初始国或非最后销售国转移。所以,组织外源化国际生产要求跨国公司的职能实现一体化。在实践中外源化是由成本驱动的。比如美国耐克公司就是实行简单一体化经营战略的,母公司负责所有的产品开发和营销,而将产品生产分包给40个国家和地区的子公司,这些子公司主要分布在南亚和东南亚等地的发展中国家。近年来耐克已经在中国、印尼和泰国扩展,这些地方能节省较多的劳动力成本。若某一东道国的工资成本增加,母公司就会考虑将生产转移到其他国家。比如耐克在韩国的许多分包商生产效率很高,但因成本上升而不能维持耐克的业务了,耐克就会将韩国的业务转移到成本更低的地方去。 第三阶段:复合一体化经营阶段。随着交通和通讯手段的进步及信息化的发展,很多跨国公司特别是大型跨国公司采取了复合一体化经营战略。复合一体化经营战略的前提是公司具有将生产或供应转移到任何一个更能获利的地点的能力。复合一体经营战略的特点是:跨国公司着眼于全球市场和公司的整体利益,将子公司的业务作为其整体价值链的有机组成部分, 在全球范围内实行资源的最佳配置、协调和管理。子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实行职能分工和专业化,不具有独立性。复合一体化带来了组织重构、决策和管理职能的分散化,以及地区总部和职能总部的兴起,形成了一种跨国界的资源和信息纵横流动的网状组织。母公司通过这一网络将位于不同区位、不同产业的子公司的经营活动连为一体,服务于其全球战略。例如,美国的施乐公司过去实行各国国内战略,到20世纪80年代初,它已在英国、日本等地建立了很多相对独立的子公司,每个子公司都独自负责从产品设计直至分销的整个过程。来自日本佳能等公司的激烈竞争,促使施乐在80年代中后期实行了复合一体化经营战略,包括建立了规范统一的经营标准和全球产品开发机构,实行了集中采购制度等等,大大提高了公司运作的效率和整体竞争力。 复合一体化战略使国家与民族的界限日益模糊,跨国公司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第一,更多的跨国公司任命外国人担任母公司高级职务,甚至最高领导。例如美国海因茨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是爱尔兰人;宝洁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兼总裁是荷兰人;麦肯锡公司的董事长是印度人;瑞士雀巢公司的董事长是德国人,而且其董事会中的瑞士人还不到全体董事的1,2。第二,跨国公司的海外分支机构出现了本土化经营的趋势,任命本地人担任高级职务包括地区总部的总裁,这样做不仅是为了降低人力资本,也是为了利用当地人才资源,融入当地社会。第三,由于 英语 关于好奇心的名言警句英语高中英语词汇下载高中英语词汇 下载英语衡水体下载小学英语关于形容词和副词的题 作为商业语言的普及性,像法国的汤姆逊公司、瑞典的ABB公司等大的跨国公司甚至在自己的母国都使用英语作为工作语言。 (二)地域一体化经营战略的演进 地域一体化经营战略是指跨国公司对它所控制的各类实体在地域范围和地理联系上所作的一体化战略安排。亦即指跨国公司国际化生产在地理范围上的扩展和跨国公司内部各实体问在地理联系上的紧密。地域一体化经营战略演进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多国战略。在这一战略下,每一个子公司主要服务于一个东道国的市场,而跨国公司母公司则可以控制不同东道国市场的多个子公司。跨国公司采取各国战略的目标主要是跨过东道国设置的各种贸易堡垒进入富有吸引力的东道国市场。在一些产业中为了获得规模经济效应的需要和为了满足特定国家需求偏好和习惯要求,也会采取多国战略。比如许多服务业跨国公司采取多国国内战略就是因为它们所销售的一般都是非贸易性服务。 第二阶段:区域战略。这一战略是适应区域化国际生产要求而产生的。区域化国际生产体系包括在某一地区各东道国设置的子公司和作为供应商与分包商的非本系统公司。产品最终组装可以安排在该地区的任何国家,其主要市场也是同一地区。许多跨国公司都拥有根据区域划分而形成的生产网络。在欧洲、北美和东亚,跨国公司都有自己的地区网络。国际直接投资存量和美、日、欧"大三角"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也反映了这种特征。美国跨国公司是许多拉美和加勒比国家的主要投资者,日本跨国公司在亚洲口益占居主导地位,而欧共体的跨国公司在中欧、东欧和非洲占有最大的比重。跨国公司的欧洲战略与区域经济一体发展相吻合的。 第三阶段:全球战略。全球化战略是跨国公司更高级和更复杂的国际化经营战略。全球化意味着跨国公司的经营活动在更广泛的地理范围内扩展。全球化还包括跨国公司为了利用经济增长和需求趋同而与其他公司进行激烈竞争抢占所有世界市场的策略。跨国公司全球战略的实现往往是利用它集中于区域或次区域基础上的网络来进行的。比如日本汽车工业中最大的跨国公司本田、尼桑和丰田在美、日、欧"大三角"主要地区都设有汽车生产和销售网络,这些跨国公司就通过其价值链的区域组织来达到自己的全球目标。它们在每一地区韵网络都通过所有权和技术与母公司联系在一起,并从其他地区的子公司和非本公司的公司获得原材料和零部件,所有的地区网络都向其他地区销售产品,不同地区所生产的产品极为相似,但附加价值总额归原地区网络经营所有。 总之,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跨国公司的一体化经营战略还会进一步发展。可以说,经济全球化是跨国公司追求的目标,而跨国公司的一体化经营战略又极大地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跨国公司的一体化经营战略向公司外发展就形成跨国公司的国际战略联盟。 四、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一)加速生产与资本国际化,促进生产力发展跨国公司是生产和资本国际化的结果,但跨国公司的发展又反过来促进了生产和资本进一步国际化。跨国公司的发展使国际分工更加深化细致。从产业间的分工发展到以产品多样化为特征的企业间的分工和零部件及生产工艺专业化为特征的企业内部的分工。生产的国际化不仅表现在跨国公司的全球化战略,在国际市场的范围内合理地配置资源,同时还表现在跨国公司的产品生产过程是由分散在世界各地的子公司在同一个价值链中完成的。跨国公司的这种一体化经营活动,组成跨越国界的生产线,优化各子公司所在的价值链节点上的生产、销售活动,以获得规模经济效益,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了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比如西欧战后电子计算机、汽车、石油化工、合成纤维、人造橡胶等新兴工业都是由美国的跨国公司最先投资建立起来的。一些资源丰富、人口稀少的国家如加拿大、澳大利亚的经济开发,也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国际投资行为有关。亚洲"四小龙"的崛起,拉美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制造业,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电离不开跨国公司的贡献。 (二)促进科技进步,加强国际技术交流 科技优势是跨国公司拥有的最主要的优势,知识密集型产品是跨国公司的主要产品,跨国公司通过对这些科技的垄断和内部化,实现最大限度的利润。而科学技术的特点就是不断地开发和创新。跨国公司要在国际竞争中保持和扩大自己的阵地,就需要不断地在研究与开发方面大规模投资,不断地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的质量。而随着研究与开发成本的不断上升,许多跨国公司为了降低成本,分散风险并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更多地通过非股权安排下的战略技术伙伴来建立公司问的共同研究开发网络,以实现技术知识资源共享。仅20世纪80年代跨国公司采取的这种战略性技术合作就超过了4000个。90年代各种各样的战略联盟更 是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比如IBM公司和Thomson-CSF(法国)联合开发微处理芯片,和东芝合作开发静态随机记忆芯片,和西门子一起研究开发动态随机记忆芯片,与东芝和西门子一起开发新的256兆位存储芯片。跨国公司通过战略联盟的形式进行新产品的研究开发,大大地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跨国公司不仅是新技术的开发创新者,还是先进技术的传播者。跨国公司将自己研究开发的新技术在遍及世界的子公司扩展,使这些新技术迅速地引入生产过程,并在世界范围内扩散,从而促进了世界生产力的提高。 (三)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增长速度超过了世界贸易的增长速度。同时跨国公司控制了70,左右的世界贸易,已经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承担者和微观载体。 第一,跨国公司扩大了国际贸易的规模。跨国公司在东道国投资建厂,引发了大量机器设备、原材料和零部件的进出口。第二,跨国公司跨国界的内部贸易也占了其国际贸易的很大份额。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统计,1993年跨国公司内部的国际贸易达1(6万亿美元,相当于世界贸易的1,3。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市场的扩大,加速了商品、生产要素和信息在国际间的流动,扩大了国际贸易的规模。第三,跨国公司垄断了国际技术贸易。跨国公司不仅是新发明、新技术、新技能的主要开发者,同时也是国际技术贸易的主要承担者。目前世界技术贸易额在世界贸易额中所占比例已超过1,3,而以美国、日本和欧洲为主的跨国公司更是控制了世界技术贸易的90,。第四,跨国公司改变了国际贸易分工体系和地区分布。随着跨国公司的投资重点由传统的资源开发、初级产品加工业向高新技术等高附加值产业和服务业转移,国际贸易分工体系也发生了同样的转移。在世界贸易中初级产品所占比重下降,高附加值产品和服务贸易所占比重上升。跨国公司分别控制了技术贸易的90,和服务贸易的80,。在地区分布上,战后跨国公司投资重点从落后国家转向发达国家,形成了美、日、欧三分天下的格局,并且占领全球对外投资的3,4,促进了发达国家之问的贸易的增加。80年代发达国家问的贸易额占到世界贸易额的75,左右。第五,跨国公司促进了贸易自由化。跨国公司在全球的发展,对各国政府形成有关投资和贸易自由化的政策框架,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四)促进国际资金的流动 跨国公司的国际投资加强了国际资本即生产资本和借贷资本的国际流动。跨国公司向海外子公司提供资金,从子公司提取利润,以及它们之间的经营业务往来,会引起大量的生产资本流动。而跨国公司在国际市场上买卖股票、债券,外汇等,又会引起大量的借贷资本的流动。特别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电子通讯技术的发展,金融交易技术的创新,世界金融市场交易在以"光"的速度昼夜不停地运作,大量流动资金在其中进行频繁而快速的交易,都使国际资金运动的速度大大加快。8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的购并活动越来越频繁,而且涉及资本额越来越大,这些都促进了国际资金的运动,提高了资金的有效利用。 (五)推进了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所谓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在全球范围内的经济融合。正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指出的:"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与服务及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由于第三次科技革命所带来的国际分工的扩大与深化,世界各国的经济活动更加国际化,世界经济的同质化程度迅速提高,各国对于企业经营业绩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准趋于一致,市场原则成为不同类型国家普遍遵守的原则,由此形成了世界市场的空前统一和扩大。世界经济的市场化程度在20世纪90年代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水平,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都被纳入到统一的全球经济体系之中。这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跨国公司推动的。跨国公司作为国际直接投资和国际贸易的主要承担者,将贸易的功能和投资的功能统一到了其以全球为目标的一体化经营战略中,对经济全球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带来的不仅仅是资金,而是一种资金、技术和管理技能紧密结合的一揽子资源。跨国公司与其海外子公司之间通过所有权、经营管理、技术转移以及利润分配等方式建立起各种联系,加深了国与国之间的一体化程度。而跨国公司沿着价值链将产品生产过程延伸到了更加广阔的区域,这就使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间建立了一种密集的生产关系网络。随着这种网络的扩展,必然推动各国经济在世界范围内的融合。 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1(国际投资 2(跨国公司 3(经济全球化 4(投资国 二、简答题 1(简述国际投资的主要特点。 2(国际直接投资迅速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3(跨国公司与国内企业相比具有哪些特点? 三、论述题 1(试述跨国公司近年在中国的投资状况及迅速扩张的主要原因。 2(试述国际投资布局的历史演变及其主要原因。 第五章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战后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引起国际直接投资的增长速度不仅快于世界经济的增长速度,而且也快于国际贸易的增长速度。跨国公司为主体的国际直接投资成为现代世界经济的重要影响因素,这一现象引起了世界理论界的广泛关注,各国学者纷纷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从不同的侧面探讨了国际直接投资产生的内在动因,从而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体系。 第一节 垄断优势理论 一、不完全竞争市场的形成 不完全竞争是指由于规模经济、技术垄断、商标及产品差别等引起的偏离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寡占是不完全竞争的主要形式。不完全竞争市场是指市场的运行及其体系在功能或结构上的缺陷和失效。 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是以完全竞争理论为前提的。在自由竞争的完全市场条件下,企业可以在市场上实现自己的买卖关系,企业可以根据各自的比较利益从事进出口活动,所以国际贸易也就是企业参与国际市场或对外扩张的惟一方式。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垄断的出现,以及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等等,世界市场的完全性被打破,出现了不完全的竞争市场。 市场的不完全性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产品和生产要素市场的不完全。即有少数买主或卖主能够凭借控制产量或购买量来影响市场价格的决定。比如在商品性质、商标、特殊的市场技能或价格联盟等方面的控制权,都会导致产品市场的不完全。在要素市场上,劳动力,资本和技术方面,特别是技术和知识市场存在着不完全。比如在技术转让中,技术拥有者(卖方)和技术购买者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现象,由此提高了技术转让中的风险,从而增加了成本。买方在购买技术过程中,不能间接地从卖方那里了解到这种技术的有效性;而卖方为了使买方相信技术的有效性,就必须将技术的有关细节公开或部分公开,这样又会导致技术的无偿转让。 (2)由规模经济引起的市场不完全。传统的比较优势模型是假定规模报酬不变的。但实际上,有一些行业的规模越大,单位产品成本越低,边际收益越高,这就是规模经济。在这些行业中,规模经济对国际贸易起着重要的作用。规模经济的结果是使企业在本行业中处于垄断地位,达不到这种规模的中小企业被挤出,从而导致不完全竞争的出现。规模经济包括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当规模经济存在于单个厂商内部时就称为内部规模经济,当规模经 济存在于整个行业内部时就称为外部规模经济。内部规模经济导致厂商单位产品成本的直接降低,而外部规模经济则导致同行业生产的集中度提高。厂商通过资源共享特别是知识共享提高了生产效率。 (3)由于政府干预经济而导致的市场不完全。战后各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特点是增加了政府干预经济的力度。政府干预行为的目的是纠正市场自发造成的弊端,而政府一旦干预经济就必然带有人为性、强制性,必然打破市场的完全性。 (4)由关税引起的市场不完全。战后各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发达国家实行战略性贸易政策,保护或支持某些特殊产业,设置了关税壁垒。发展中国家在战后获得独立后,为保护幼稚的民族工业也设置了高关税壁垒。关税的存在必然阻碍了国际贸易的正常进行,从而破坏了国际市场的完全性。不完全竞争必然导致国际直接投资。 垄断和寡占的存在导致不完全竞争,不完全竞争必然导致商品和要素市场的不完全,使企业所需的产品和生产出的产品无法在国际市场上正常实现;各国政府采取不同的经济政策和法规如关税、税收、汇率和利率等对经济进行干预,使国际市场出现不完全;在外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企业所需的中间产品如原材料、半成品、技术知识产品等的国际市场交易出现低效率或高交易成本,知识外溢给企业造成的损失等,迫使企业选择国际直接投资方式来克服这些市场不完全所带来的风险。而这种市场的不完全性,导致各国在商品和要素的市场容量、供求关系、价格水平出现了种种差异,从而为国际直接投资开辟了空间。 二、垄断优势理论的形成 1960年,美国经济学家海默(S?H?Hymer)在他的博士论文《一国企业的国际经营:对外直接投资研究》中,首次提出了垄断优势论,不仅首先创立了国际直接投资理论,而且也开创了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研究的先河,被称之为零公里界碑。海默的这篇论文虽然充满新意,行文流畅,条理清晰,给人以启迪,但当时并没有引起理论界的注意。后来他的导师美国著名国际经济学家查尔斯?金德尔伯格对该理论进行了补充、发展、完善和大力的宣传,使海默也成为国际经济学界的著名学者,但他的博士论文一直到他去世后两年的1976年才公开出版。 海默在他的博士论文中,根据美国商务部关于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的区分 准则 租赁准则应用指南下载租赁准则应用指南下载租赁准则应用指南下载租赁准则应用指南下载租赁准则应用指南下载 ,实证分析了美国1914-1956年对外投资的有关资料,并得出了对外直接投资与对外证券投资有着不同的行为表现。传统的理论难以对直接投资作出科学的解释,传统解释国际资本运动的理论是要素禀赋论。该理论认为,各国的产品和生产要素市场是完全竞争的;资本从。'资本过剩"国流向"资本短缺"国;国际资本运动的根本原因是各国问利率的差异,对外投资的主要目标是追求高利率。而海默的理论认为这种传统的理论无法解释战后迅速发展的国际直接投资。海默在大量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指出现实的市场是不完全竞争的市场,面对同一市场的各国企业之间存在着竞争,若实行集中经营,则可使其他企业难以进入市场,形成一定的垄断,既 可获得垄断利润,又可减少由于竞争而造成的损失。在此,跨国公司实际上就是垄断者或寡占者。所以海默认为市场的不完全竞争是跨国公司进行国际直接投资的根本原因,而跨国公司特有的垄断或寡占优势是其实现对外直接投资利益的条件。 由于跨国公司在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时,相对于东道国厂商处于较为不利的地位,比如东道国企业熟悉投资环境,熟悉市场,运输费用低廉,信息灵通,决策迅捷,易于获得政府的支持以及不存在语言文化障碍等。跨国公司在东道国投资要承担比东道国企业更大的风险。为了在竞争中获胜,跨国公司就必须利用市场的不完全性和自身的垄断优势来抵消东道 国厂商所特有的优势,并补偿在东道国陌生环境中投资经营所增加的成本,以便获得高额利润。垄断优势理论认为跨国公司拥有的垄断优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技术优势。拥有先进技术是跨国公司最重要的垄断优势。大型跨国公司拥有极强的科研力量和雄厚的资金,可以投入巨额资金开发新技术、新工艺。同时他们又可以通过专利等手段,防止这种新工艺、新技术为同行所利用,保持这种优势在跨国公司内部长期使用,以保持其垄断地位,这与单纯的技术转让相比,可获得更大的利润。跨国公司的新产品开发技术是其技术优势中最有实质性的部分。跨国公司的许多开发、研究所取得的成果投入生产过程后,必然要走向产品异质化。因为对新产品进行异质化,只需对产品的物质形成性能做少量改变,就可以既免受同行的仿造,又可以扩大市场占有量,从而扩展了原有的优势。 (2)先进的管理经验。跨国公司由于拥有受过良好的训练与教育的员工,经验丰富的经理人员和经过实践考验的,能有效运行的组织结构和机制,能保证整个企业的高效运营。这既是先进技术对公司组织的要求,又是先进技术得以在公司普及的条件。跨国公司还在长期的世界市场竞争中总结出一整套适应于现代化生产过程的先进管理技术,大大地优化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和资源的有效配置。这是国内企业所无法比拟的优势。 (3)雄厚的资金实力。大型跨国公司的资金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为公司自有资金,另一部分为金融市场上融通的资金。首先,跨国公司本身具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并且公司总部可以在公司内部的各子公司之间灵活调度数额庞大的资金,这是一般国内企业无法与之相比的。其次,跨国公司可以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利用公司良好的资信顺利地融资,大大地降低资本的成本。有了大量的资金就可以在世界范围内寻找最有利的投资项目,以保证跨国公司可以获得大大高于国内企业的高额利润。 (4)全面而灵通的信息。大型跨国公司拥有先进的通讯设备,分支机构遍布全球,他们收集的信息不仅全面灵通,而且可以得到及时的处理。当今世界已经迈入了信息社会,一个企业的成功与失败与它占有的信息密切相关。可以说,现代社会中,谁拥有了信息,谁就拥有了世界。有些跨国公司在信息网络上投下巨资,不仅仅是为了获得大量的信息,为公司的运营服务,也是为在信息网络服务创造上获得垄断优势。 (5)规模经济优势。大型跨国公司大都从事科学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行业,这些行业的规模越大,单位产品成本越低,边际收益越高,这就是内部规模经济。跨国公司可以利用各国生产要素的差异,通过横向一体化取得这种内部规模经济优势,提高公司获利能力。这种内部规模经济还会导致同行业在地域上的集中,促进专业化供应商队伍的形成,使一些关键的设备和服务由专业供应商提供,还可以实现高技术的劳动力市场的共享和知识外溢所带来的利益,这就是外部规模经济。跨国公司可以通过纵向一体取得这种外部规模经济的优势,并使之转化为公司内部的利润。 (6)全球性的销售网络。大型跨国公司历史悠久,声名显赫,其影响面广,产品更容易打人国际市场。特别是,这些大型跨国公司都有自己独立的销售网络,并且与国际包销商建立了长期而稳定的业务联系,销售成本低,商品流转速度快等。这就使跨国公司在销售方面占有巨大的优势。总之,垄断优势理论认为!对外直接投资是不完全竞争的产物,纯粹竞争性的芾场部门不会出现对外直接投资;跨国公司为保持垄断优势的独占性,对与东道国创立合资企业不感兴趣,而更倾向于创办独资企业;寡占行为是西方发达国家之间进行相互直接投资的重要原因。所谓寡占行为,是指处于垄断地位的跨国公司通过在竞争对手的领土上建立地盘来加强自己在国际竞争中地位的活动。发达国家之间相互直接投资是国内寡占竞争行为在世界范围内的延伸,其目的在于防止竞争对手占领潜在市场而削弱自己的竞争地位。例如,在制造业中莱弗尔兄弟公司在美国营业,宝洁公司就在英国营业;在石油业中壳牌公司在美国营业,而埃克森公司则在其他各个市场营业。这种投资的目的不是获得收益,而是防止市场的丧失。垄断优势理论还可以得出以下推论:对外直接投资集中于某些特定的行业,各国处于同一行业的企业面临着同一市场;从事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是少数大公司,因为只有这些实力雄厚的大公司所拥有的优势才能克服跨国经营所带来的障碍,并拥有净优势;国际直接投资发生在利润负相关的企业之间,会出现不同行业企业的合并;由小公司构成的行业不会发生国际直接投资。 1950美国官方的统计资料表明,美国对外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石油、橡胶、汽车等几个少数行业。在这些行业中,少数几个大公司在对外直接投资中占主导地位。在美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行业中,也有大量的外国企业在美国进行投资。大量从事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的行业集中度都很高。这些历史事实有力地支持了垄断优势理论。 三、其他学者对垄断优势理论的发展 海默和金德尔伯格的垄断优势理论为西方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奠定了基础,确定了对外直接投资的内容,在整个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西方经济学家在此基础上发表了大量的论文,对垄断优势论进行了检验和发展。 (一)约翰逊对垄断优势论的发展 约翰逊(H?G?Johnson)在继承了海默和金德尔伯格的基本观点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跨国公司所拥有的垄断优势。他在1970年发表的一篇论文《国际公司的效率和福利意义》中指出:"知识的转移是直接投资过程的关键。"知识包括技术、专有技术、管理与组织技能、销售技能等一切无形资产。跨国公司的垄断优势主要来源于其对知识资产的控制。知识资产与其他资产不同,它的生产成本很高,如果通过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来利用这些资产,能够降低它的边际成本。而知识资产的供给又极富有弹性,可以在若干不同的地点同时使用。所以,跨国公司的子公司可以利用总公司的知识资产,创造更高的利润,而东道国当地企业则无此优势。 (二)凯夫对垄断优势论的发展 凯夫(R?E?Caves)于1971年2月在《经济学》杂志发表了一篇论文《国际公司:对外投资的产业经济学》,从产品差别能力的角度对垄断优势论进行了补充。他强调跨国公司所拥有的使产品发生差别的能力是其拥有的重要优势。产品的差异可以适应不同层次和不同地区消费者的消费偏好,从而可扩大产品的销量。跨国公司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对原有产品进行革新改造,使其产品在实物形态上或功能上与其他生产者的产品发生差异,凭借优良的质量,优美的包装,新颖的外形等,吸引更多的消费群体。跨国公司还可以通过独特的商标品牌等营销技巧,抓住消费者的消费心理。这些都是跨国公司所具有的优势。 (三)尼克博克对垄断优势论的发展 美国学者尼克博克(F?T?Knickerbocker)在1973年发表了《寡占反映与跨国公司》,从寡占反应论的角度对垄断优势论作了重要补充。他指出寡占反应行为是导致战后美国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原因。尼克博克将对外直接投资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进攻性投资,是指在国外建立第一家子公司的寡头公司所进行的投资,一般来说要承担更大的风险;另一类是防御性投资。是指同行业的其他寡头公司追随进攻性投资,在同一地点进行的投资,这种投资比进攻性投资的风险要小。进攻性投资的动机一般来说是由产品周期引起的,而防御性投资的动机则是由寡占反应行为引起的。尼克博克主要研究的是后者。 尼克博克所指的寡占是指由少数几家大公司组成的,或由几家大公司占统治地位的行业或市场结构。在这种行业或市场的结构中,每一家寡头大公司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重大活动都会影响到其他几家大公司。寡占反应行为是指每一家大公司对其他大公司的行动都十分敏感,紧紧盯着竞争对手的行动,一旦竞争对手采取对外直接投资,就紧随其后实行跟进战略,以维护自己的相对市场份额。寡占反应行为的主要目标在于抵消竞争对手率先行动所带来的好处,避免给自己带来风险。尼克博克认为寡占反应行为必然导致对外直接投资的成批性。因为只有处于盈利率高的行业的跨国公司才能拥有雄厚的资金实力,才能作出迅速的防御性反应。也只有这样的跨国公司才可能在东道国当地市场迅速建立起与国内市场相类似的市场结构,并获得高额利润。尼克博克分析了美国1948-1967年对外直接投资的状况,发现 美国跨国公司在国外的子公司中有一半是集中在三年内建立的,并且这些跨国公司的集中程度也高。西欧对美国的直接投资也反映出同样的情况。 四、对垄断优势理论的评价 垄断优势理论不仅开创了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研究的先河,而且许多内容具有科学性:首次提出了不完全竞争市场是导致国际直接投资的根本原因,并论述了市场不完全的类型;提出了跨国公司拥有的垄断优势是其实现对外直接投资获得高额利润的条件,并分析了垄断优势的内容;提出了知识的转移是跨国公司直接投资过程的关键,并分析了知识产品的特点;提出了产品的差异能力是跨国公司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又一重要优势,并分析了产品差异性能给跨国公司带来的优势的维护和强化;提出了跨国公司的寡占反应行为是导致其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原因,并分析了寡占反应行为所导致的对外直接投资的成批性。这些理论对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和实践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垄断优势理论也存在着许多局限性:垄断优势理论主要是对美国对外直接投资研究的成果,并且研究的对象是技术经济实力雄厚、独具对外扩张能力的大型跨国公司。垄断优势理论对于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及中小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没有进行分析。而实践中出现的情况则是,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许多发达国家的中小企业也积极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特别是广大的发展中国家的企业也加入对国际直接投资的行列中来。垄断优势理论显然对这些新现象无法作出科学的解释。垄断优势理论的这些局限性使它失去了普遍的意义。 第二节 内部化理论 一、内部化理论的形成 内部化理论也称市场内部化理论,是当代西方较为流行、较有影响的关于对外直接投资的一般理论。内部化理论对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目前增长的现象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后,提出的一种解释国际直接投资的动机决定因素的理论。该理论认为世界市场是不完全竞争的市场,跨国公司为了其自身的利益,为克服外部市场的某些失效,以及某些产品(如知识产品)的特殊性质或垄断势力的存在,导致企业市场交易成本的增加,而通过国际直接投资,将本来应在外部市场交易的业务转变为在公司所属企业之间进行,并形成一个内部市场。通过外部市场内部化,降低交易成本和交易风险。 内部化理论的雏型最早是由美国学者科斯(R?H?Coase)在1937年出版的《公司的性质》一书中提出的。他认为市场对于某种类型的交易更多的消费群体。跨国公司还可以通过独特的商标品牌等营销技巧,抓住消费者的消费心理。这些都是跨国公司所具有的优势。 (三)尼克博克对垄断优势论的发展 美国学者尼克博克(F?T?Knickerbocker)在1973年发表了《寡占反映与跨国公司》,从寡占反应论的角度对垄断优势论作了重要补充。他指出寡占反应行为是导致战后美国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原因。尼克博克将对外直接投资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进攻性投资,是指在国外建立第一家子公司的寡头公司所进行的投资,一般来说要承担更大的风险;另一类是防御性投资,是指同行业的其他寡头公司追随进攻性投资,在同一地点进行的投资,这种投资比进攻性投资的风险要小。进攻性投资的动机一般来说是由产品周期引起的,而防御性投资的动机则是由寡占反应行为引起的。尼克博克主要研究的是后者。 尼克博克所指的寡占是指由少数几家大公司组成的,或由几家大公司占统治地位的行业或市场结构。在这种行业或市场的结构中,每一家寡头大公司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重大活动都会影响到其他几家大公司。寡占反应行为是指每一家大公司对其他大公司的行动都十分敏感,紧紧盯着竞争对手的行动,一旦竞争对手采取对外直接投资,就紧随其后实行跟进战略,以维护自己的相对市场份额。寡占反应行为的主要目标在于抵消竞争对手率先行动所带来的好处,避免给自己带来风险。尼克博克认为寡占反应行为必然导致对外直接投资的成批性。因为只有处于盈利率高的行业的跨国公司才能拥有雄厚的资金实力,才能作出迅速的防御性反应。也只有这样的跨国公司才可能在东道国当地市场迅速建立起与国内市场相类似的市场结构,并获得高额利润。尼克博克分析了美国1948--1967年对外直接投资的状况,发现美国跨国公司在国外的子公司中有一半是集中在三年内建立的,并且这些跨国公司的集中程度也高。西欧对美国的直接投资也反映出同样的情况。 四、对垄断优势理论的评价 垄断优势理论不仅开创了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研究的先河,而且许多内容具有科学性:首次提出了不完全竞争市场是导致国际直接投资的根本原因,并论述了市场不完全的类型;提出了跨国公司拥有的垄断优势是其实现对外直接投资获得高额利润的条件,并分析了垄断优势的内容;提出了知识的转移是跨国公司直接投资过程的关键,并分析了知识产品的特点;提出了产品的差异能力是跨国公司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又一重要优势,并分析了产品差异性能给跨国公司带来的优势的维护和强化;提出了跨国公司的寡占反应行为是导致其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原因,并分析了寡占反应行为所导致的对外直接投资的成批性。这些理论对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和实践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垄断优势理论也存在着许多局限性:垄断优势理论主要是对美国对外直接投资研究的成果,并且研究的对象是技术经济实力雄厚、独具对外扩张能力的大型跨国公司。垄断优势理论对于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及中小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没有进行分析。而实践中出现的情况则是,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许多发达国家的中小企业也积极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特别是广大的发展中国家的企业也加入对国际直接投资的行列中来。垄断优势理论显然对这些新现象无法作出科学的解释。垄断优势理论的这些局限性使它失去了普遍的意义。 第二节 内部化理论 一、内部化理论的形成 内部化理论也称市场内部化理论,是当代西方较为流行、较有影响的关于对外直接投资的一般理论。内部化理论对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目前增长的现象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后,提出的一种解释国际直接投资的动机决定因素的理论。该理论认为世界市场是不完全竞争的市场,跨国公司为了其自身的利益,为克服外部市场的某些失效,以及某些产品(如知识产品)的特殊性质或垄断势力的存在,导致企业市场交易成本的增加,而通过国际直接投资,将本来应在外部市场交易的业务转变为在公司所属企业之间进行,并形成一个内部市场。通过外部市场内部化,降低交易成本和交易风险。 内部化理论的雏型最早是由美国学者科斯(R?H?Coase)在1937年出版的《公司的性质》一书中提出的。他认为市场对于某种类型的交易来说是需要支付一定的成本的。也就是说,当市场失效时,通过市场进行的交易就必然导致企业交易成本的增加,使企业的市场交易失去效率。参与市场的交易成本有:寻找合适的价格的成本;在合同中规定双方权利和义务的成本;与接受合同有关的风险成本;对市场贸易所支付的交易成本等。科斯认为,贸易在公司内部组织和展开的成本比较低,而通过市场的成本比较大,因此贸易最好在公司内部进行。这就是"科斯定理"的基本内容。科斯定理与传统的厂商理论不同。传统的厂商理论仅仅分析公司在取得规模经济中的作用,公司的水平一体化或垂直一体化经营,是为了取得资金、生产与销售、管理的规模经济收益。而科斯定理主要从公司内部分工的性质以及相应的产品交换机制与生产组织形式来研究公司的性质。外部市场机制的不完全导致公司内部分工和生产组织形式的变革,公司的水平一体化或垂直一体化经营的目标是将各阶段分工生产置于统一的管理体制之下,通过公司内部产品流通和资金调拨,避免外部市场交易成本所产生的不利影响。 内部化理论是由英国的巴克莱(P?J?Buikley)、卡森(M?Casson)和加拿大学者拉格曼(A?M?Rugman)完成的。1976年巴克莱与卡森在合著的《跨国公司的未来》一书中对传统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提出了批评,并提出了新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标志着内部化理论的形成。拉格曼在1981年出版了《跨国公司的内幕》中指出,市场内部化是指:"将市场建立在公司内部的过程,以内部市场取代原来固定的外部市场,公司内部的调拨价格起着润滑内部市场的作用,使它能像固定的外部市场同样有效地发挥作用"。 二、内部化理论的假定前提 垄断优势理论提出了市场不完全是跨国公司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前提条件。内部化理论也承认市场的不完全,但他们将其原因归结为市场机制的内在缺陷,从中间产品(特别是知识产品)的性质和市场机制的矛盾来论述内部化的必要性,内部化的目标就是要消除外部市场的不完全。巴克莱和卡森认为,不完全竞争并非由规模经济、寡占行为、贸易保护主义和政府干预所致,而是由于某些市场失效,导致企业市场交易成本增加。市场失效是指由于市场的不完全,使企业在让渡自己的中间产品时无法保障自身的权益,也不能通过市场来合理配置 其资源,以保证企业利润的最大化。所谓中间产品不仅包括半加工的原材料和零部件,更主要的是指专利、专用技术、商标、商誉、管理技能和市场信息等知识产品。这些中间产品在实现其专用权价值时,会因不完全竞争的市场而受阻。比如信息,在外部市场让渡时极易扩散,使所有者失去垄断优势,这就是市场失效的典型,也正是这种市场失效导致跨国公司进行内部化。 三、内部化的交易成本及其影响因素 内部化交易成本是指企业为克服外部市场的交易障碍而付出的代价。其影响企业交易成本的主要因素有: (1)行业因素,主要包括产品的特性、产品外部市场的竞争结构、规模经济等。 (2)国别因素,主要包括东道国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和经济制度,特别是财政金融政策等对跨国公司经营的影响。 (3)地区因素,主要包括由于地理位置、社会心理、文化环境等的不同所引起的交易成本的变化。 (4)企业因素,主要包括企业的组织机构、管理经验、控制和协调能力等。 在以上四个因素中,行业因素和企业因素是主要的因素,其中又以知识产品因素最为关键。随着科技的进步和能力的提高,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内容和范围均发生了极大的扩展,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需要有良好的外部环境,特别是发达的中间产品市场,但有些产品市场特别是知识产品市场是不完全的。这就导致企业将不完全的外部市场内部化。 四、市场内部化的动机 市场内部化理论与垄断优势理论不同,它不是强调跨国公司所特有的知识产权优势本身,而是强调企业通过内部组织体系以较低成本在内部转移该优势的能力,并把这种能力当作企业发生对外直接投资的真正动因。认为通过国际直接投资,在国外建立自己能够控制的子公司,以较低的成本将技术优势转移国外,还能保证这些知识产权优势不被外人染指,使得企业在技术创新阶段所投下的巨额研究开发费用得到最大限度的回报。 在市场不完全条件下,跨国公司为了谋求企业整体利润的最大化,往往倾向于将中间产品特别是知识产品在企业内部转让,以内部市场来代替外部市场,以避免外部市场不完全造成的损失。所以,跨国公司实行市场内部化的动机是由知识产品的特殊性质和知识产品的市场结构,以及知识产品在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地位所决定的。知识产品以及市场结构特点有: (1)知识产品的形成耗时长、费用大。跨国公司在进行知识产品的研究开发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并且从新产品的研究开发到实际应用再到产销,所需时间较长,风险性较大。比如,一些大型跨国公司每年要投入大量的科技人员和数十亿美元的经费用于研究与开发,而新产品的产生(即知识产品的生产成功)所需时间短则几年,长则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企业付出如此巨大的代价,不一定就能保证生产出预期的知识产品,亦即企业投巨资进行的研究与开发的结果具有不确定性,要承担很大的风险。即使研究开发的新产品问世了,也会因某一环节的不完美导致整个产品的质量和性能下降,从而导致市场份额的下降。比如计算机应用软件研究开发出的产品,往往有这样那样的缺陷而被别的产品所取代,或者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本来研究开发换代产品。这样一次性的外部市场转让知识产品,不能全额补偿已经投进去的研究与开发费用。 (2)知识产品可以给拥有者提供垄断优势。跨国公司如果将其拥有的知识产品在外部市场上转让,其结果是扶持了竞争对手,削弱了自身的优势和竞争能力。相反,如果将其拥有的知识产品在企业内部转让,可以有效地控制这些优势不被别人利用,长期保持对知识产品的独占优势,可以给研究和开发这些知识产品的跨国公司带来更大的收益。 (3)知识产品的价格很难通过市场来确定。在市场不完全条件下,由于知识产品的特殊的"共享性"特点,企业基于保密的需要,在转让知识产品时不可能把所有的技术细节都提供给对方,这就使买方很难对知识产品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无法对知识产品进行合理订价。加上知识产品的经济效益只有在全部投入到生产过程之后,甚至在销售之后,才能发挥出来,所以在知识产品交易时,买卖双方就某项知识产品的经济效益无法达成一致,难以议订一个合理的价格。由于知识产品具有惟一性,缺乏可比性,卖者从稀缺、惟一的角度要价还价,使买卖双方提出的价格差异太大,难以成交。所有这些因素都使知识产品在外部市场上无法按供求规律确定一个价格,符合这一知识产品的实际价值。这就必然导致用内部化的方式来交易知识产品。 (4)知识产品的外部市场可能导致额外的交易成本。由于知识产品具有"共享性"特点,在外部市场上进行转让,可能发生知识产品的外溢,产生一大批的仿效者从而失去了研究开发知识产品企业的独占优势,使企业投下的巨额的研究开发费用无法收回。特别是仿效者往往以极为低廉的价格抢占市场,使知识产品拥有者的市场份额急剧下降,导致企业遭受巨大损失。 以上这四个方面因素作用的结果,导致企业对其拥有的产品实行内部化,控制在企业内部使用,达到长时期保持对知识产品的独占优势,最大限度地收回研究开发费用,并最大限度地实现价值的增殖。 五、市场内部化的实现条件 市场内部化的目标是获得更大的利润。只有当企业的内部交易成本低于外部交易成本时,外部市场的内部化才是有利的。外部交易成本是指通过公开市场进行交易的成本。包括发现相 对价格的成本,确定契约双方责权的成本,交易和支付风险的成本,以及缴付税款等。内部交易成本是指企业为克服外部市场交易障碍而必须额外增加的成本。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资源成本。跨国公司实行内部化是将一个完整的市场分割为若干个独立的小市场,即内部市场,所以从全社会的角度来看,实行市场内部化并不能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只能在低于最优经济规模的水平上从事投资和生产经营活动,造成资源的浪费。 (2)通讯联络成本。跨国公司实行内部化的主要目标是保持对知识产品的长期独占权。为了避免技术泄密,跨国公司都要建立独立的通讯系统,这就必然引起通讯联络成本的增加。另外跨国公司的各个机构遍布世界各地,各机构之间距离遥远,通讯基础设施差异较大,特别是东道国通讯设施差的地方的子公司的通讯联络成本会更高。 (3)国家风险成本。跨国公司实行内部化后,在东道国的投资和生产经营活动势必会形成对东道国市场一定程度的垄断和对当地企业的控制,这些都对东道国经济产生不利影响,将会招致东道国政府的干预。东道国政府有可能采取歧视性政策,对外资股权份额加以限制、实行国有化等干预。这些又会使跨国公司在东道国的投资和生产经营活动面临风险,增加了一部分风险成本。 (4)管理成本。跨国公司在实行内部化后,对于遍布世界的子公司要进行严格的监督管理,要建立一整套的监督管理机制,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和财力,这也会加大跨国公司的管理成本。 跨国公司实行内部化,将中间产品特别是知识产品在公司内部转让,是通过内部转移价格来实现的。所谓内部转移价格是指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间进行交易时所使用的价格,包括两种类型:一是有形产品的转移价格,比如公司内部相互提供的设备、原材料和零部件等的价格;二是无形产品的转移价格,比如技术使用费,贷款利息商标使用费、佣金、管理费等。显然,内部化实现的条件是内部交易成本低于外部交易成本;内部转移价格低于外部市场价格。 六、市场内部化的收益 跨国公司实行内部化虽然要付出更多的成本,但也可以获得更多的收益,只要收益大于成本,对于跨国公司来说就是有利可图的。市场内部化的收益主要来源于消除外部市场不完全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统一协调相互依赖的各项业务带来的经济效益。跨国公司实行内部化,将相互联系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置于统一控制之下,协调不同生产阶段的长期供需关系,这就可以避免外部市场不完全所造成的生产经营活动的"时滞",也可避免外部市场价格信号的失真所带来的对 短期生产经营活动与长期投资计划的负面影响,从而使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更加高效运作,提高经济效益。 (2)由于制定有效的、有差别的转移价格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跨国公司通过内部化建立内部市场,对内部市场上流转的中间产品特别是知识产品运用差别性的转移价格,使中间产品市场高效运转,加上跨国公司的一体化经营战略,使公司的整个生产经营活动高效有序地运行,提高了经济效益。 (3)因消除买方不确定性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跨国公司通过市场的内部化,将中间产品市场搞活,使中间产品的买卖在所有权上合二为一?买卖双方统一于同一个跨国公司内部,买卖合同关系长期而稳定,消除了外部市场上买方不确定性给企业带来的风险。特别是市场内部化减轻或消除了国际市场的不完全,缓和了出口贸易的不稳定性,从而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4)长期保持公司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技术优势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技术优势是跨国公司所拥有的最重要的优势。跨国公司通过市场内部化建立知识产品的内部市场,使知识产品限制在公司内部转移,避免了知识产品外溢,消除了外国竞争者的迅速仿制,消除了知识产品优势散失的风险,长期确保了跨国公司在技术上的优势地位,也确保了自身的市场份额,给公司带来了更高的经济效益。 (5)由于避免政府干预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跨国公司在外部市场上,'由于价格的公开性很难逃脱各国政府的干预。而通过实行市场的内部化,跨国公司可以运用内部转移价格即划拨价格避开政府的干预,还可以在符合市场规则的条件下逃避税收、转移资金等,避开外汇风险和政治风险,获得较多的经济效益。 七、对内部化理论的评价 (一)内部化理论的意义第一。内部化理论的出现标志着西方国际直接投资研究的重要转折。垄断优势理论从市场的不完全和寡占的市场结构论述了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和决定因素,内部化理论则从跨国公司所面临的内、外部市场的差异,国际分工、国际生产组织的形式等来研究对外直接投资的行为和动机。与其他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相比,内部化理论具有较大的适应性,较好地解释了跨国公司的性质,起源,以及对外投资的形式等。它既可以解释发达国家的对外投资行为。又可以解释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因而被称之为"一般理论",即"通论"。该理论对国际经济学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第二,内部化理论较好地解释了跨国公司在对外直接投资、出口贸易和许可证安排这三种参与国际经济方式选择的依据。跨国公司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市场内部化,保持其在世界范围内的垄断优势,从而实现了公司利润的最大化,因此在这三种方式中居主导地位。出口贸易由于受到进口国贸易保护主义的限制,许可证安排由于局限于技术进入产品周期的最后阶段,因而均属于次要地位。第三,内部化理论还有助于解释战后跨国公司增长速度,发展阶段和赢利变动等事实。知识 产品市场的内部化激励跨国公司在研究与开发方面投资巨额资金,为保持和扩展已有的技术优势而增加对外直接投资,推动了国际直接投资的高速增长。大型跨国公司的兼并和合并活动,以及研究开发领域的扩展,使其多样化经营程度进一步提高,也促进了国际直接投资的迅速增加。 (二)内部化理论的局限性 第一,跨国公司实行内部化主要是对高技术含量的知识产品实行内部化,这就势必阻碍了新技术、新产品在全世界范围的迅速普及,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生产的发展。第二,内部化理论未能科学地解释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区域分布,因而常常受到区位优势论经济学家的抨击。第三,内部化理论对西方大型跨国公司的垄断行为的某些特征未能作出具体均分析,这也是该理论的一大缺憾。 第三节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一、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形成 1966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维农(R?Vernon)在垄断优势理论的基础上,发表了《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的论文,提出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对国际直接投资的动因作出了另一种解释。后来他又对该理论作了发展和完善,认为跨国公司拥有知识资产优势,具有新产品创新能力,并且极力维持企业所拥有的技术优势地位,以获得新产品的创新利润。但是新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跨国公司不能长期垄断这些新技术,新产品一旦上市就会被竞争者仿制。新产品从研制创新阶段必然要过渡到产品的成熟阶段,然后再过渡到产品的标准化阶段。所以,跨国公司只有把企业拥有的技术优势和企业在特定东道国所获得的区位优势结合起来,才能发生直接投资,才能给投资者带来利润。 维农依据美国制成品建立了产品生命周期三阶段模型。 (一)新产品创新阶段 这是产品生命周期的第一阶段。这一阶段必须具备的条件是高深知识的研究开发技能、巨额的研究开发资金和高收入、高消费的市场条件。所以,在新产品的创新阶段,那些国内市场容量大,具有高收入、具备研究与开发能力和资金雄厚的国家,首先占据开发新产品、采用新技术的优势地位。维农认为只有美国具备这些条件。首先,美国发达的市场有助于促进美国跨自公司的产品创新。其次,美国的消费者人均收入高于其他国家,并且增长速度快,消费观念超前,要求美国的企业生产高档次、高质量的消费品。再次,美国的社会生产力发达,资金供给充足,自然资源丰富,但劳动力匮乏,单位劳动力成本较高。所以,在创新阶段美国最适合安排新产品的国内生产,以满足国内需求。在美国消费者对其他发达国家的消费者产品示范作用时,还应满足国外消费者的需求。 在产品生命周期的创新阶段,新产品一般首先集中在发达国家的创新企业进行生产,有利于降低成本和垄断技术。因为在这一阶段,跨国公司投下了巨资研究开发出了新产品。公司可以利用垄断的专利和专有技术,将新发明的新技术首次应用于生产,此时最有利、最安全的选择是在国内生产,大部分产品供应国内市场,并通过出口贸易的形式满足其他发达国家的高消费阶层的需求。在新产品创新阶段,产品尚未定型,企业又拥有技术垄断优势,有能力、也有必要对新产品在设计、质量、功能、包装等方面不断进行改进,以适应消费者的新的偏好。这就需要对新产品生产所需的各种投入品(如原材料、零部件等)与加工工艺、规格的变化进行严密的协调,需要生产厂商与投入品供应商保持密切的联系,以保证原材料、零部件等的及时供应。同时也需要生产厂商与新产品的主要消费群体的空间距离接近,降低市场调研成本、运输成本和通讯成本。在新产品创新阶段,由于生产厂商垄断了新技术,缺乏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基本上控制和占领了市场份额,价格弹性较小,生产成本对生产区位的选择影响不大,生产厂商主要是通过垄断技术和新产品市场来占领市场的。至于其他发达国家的市场,由于其本国尚无生产厂商,必然依靠美国厂商的供应。 (二)新产品的成熟阶段 这是产品生命周期的第二阶段。在这一阶段,新技术日趋成熟,产品基本定型。随着国内国际市场对新产品的需求量急剧增加,产品的价格弹性也增大,虽然生产厂商可以通过新产品的异质化来避免直接的价格竞争,但降低生产成本,节省运输费用和关税支出已经显得越来越重要。当国内的边际生产成本加边际运输成本超过国外生产的成本,加之国内外劳动力成本差异,使得生产基地由国内转移到国外更为有利,美国的新产品生产厂商将向拥有产品市场的其他发达国家投资设厂,就近供应市场。随着该产品的出口量急剧增加,原来生产厂商所拥有的垄断技术开始逐渐扩散到国外竞争者手中,仿制品开始出现,由垄断技术带来的优势开始出现丧失的危险。创新企业为了维持国外市场份额、绕过贸易壁垒、接近消费市场和减少运输费用,就通过发展对外直接投资,在国外建立子公司,转让成熟技术,就地生产、就地销售,延伸对这一新技术的垄断优势。在这一阶段,虽然新产品已趋于成熟,出现了外国仿制者,开始了价格的竞争,但价格仍然较高。所以,生产厂商在对外直接投资时总是先到人均收入水平高、技术水平较先进、劳动力素质较好,与本国需求类型相似的其他发达国家或地区建立子公司,就地生产、就地销售。比如美国的对外直接投资首先到欧洲和日本建立子公司,满足当地市场,并向其他国家出口,以维持现有的市场份额,防止潜在的竞争者。 (三)新产品的标准化阶段 这是产品生命周期的最后阶段即标准化阶段。这一阶段的产品生产已经实行了标准化批量生产,创新厂商所拥有的垄断优势已经消失,竞争主要集中在价格上,创新厂商需要通过价格的竞争来维护其产品的国外市场。在这一阶段,便宜的劳动成本和某些资源条件日益成为决定产品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加之本国的市场已经趋于饱和,其他发达国家同类产品的出H量急剧增加,在这种情况下,生产的相对优势已经转移到技术水平低、工资低和劳动密集型经济模式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创新厂商开始在发展中国家进行直接投资,转让其已标准化 的技术。由于本国生产成本相比较高,创新厂商和其他发达国家的厂商都大规模减少或停止在本国的生产,转而从发展中国家进口该产品,来满足本国市场需求。所以。在产品的标准化阶段发展中国家对该产品的生产急剧增长。 二、产品生命周期的三阶段模型区位转移 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国际直接投资的产生是产品生命周期三个阶段更迭的必然结果。该模型假设世界上存在三种类型的国家,第一类是新产品的创新国,通常指最发达的国家,如美国;第二类是较发达国家,如欧洲各国、日本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第三类是发展中国家。随着新产品依次经历创新阶段、成熟阶段和标准化阶段,其生产的区位选择也依次从最发达国家向较发达国家,再到发展中国家转移。如图5-1所示。 在新产品的初创阶段,新产品首先在最发达的美国的创新企业生产并逐渐进入大规模生产,这一时期的产品主要满足本国市场的需求,因为只有本国的人均收入最高,只有本国存在对昂贵的新产品的消费群体。由于美国消费者对其他较发达国家消费者有示范作用,其他发达国家的高收入阶层也产生了对该种新产品的消费需求,所以随着产量和销售量的增加(有一小部分产品出口到其他较发达国家。由于在这一阶段创新企业拥有独占的技术垄断优势,其他发达国家也没有与之竞争的对手,创新企业基本上控制着国内外市场份额。在这种情况下,产品在国内生产将更为有利。所以这一阶段还没有发生国际直接投资。 到了产品生命周期的第二阶段,即成熟阶段,出现了由寡占竞争引起的对外直接投资。较发达国家的竞争厂商开始仿制创新企业的新产品,为了保护这些仿制厂商的利益(各国政府可能采取限制进口提高关税的政策,以支持本国企业迅速发展新产品替代进口。在这种情况下,创新企业为维持其在国外的市场份额,绕过贸易壁垒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东道国建立子公司,专门供应东道国市场。在这时期,由于技术垄断局面完全被打破,创新企业方面通过新产品异质化来保持自身的竞争优势,另一方面也通过许可证方式获取收益。新产品市场的垄断竞争局面正式形成。最发达国家的出口和较发达国家的进口开始减少,发达国家对新产品的消费对发展中国家的消费者具有示范效应,导致发展中国家对该新产品的需求增加,从而又导致发展中国家对该产品的进口增长,各发达国家的厂商都转向发展中国家出口该产品。随着较发达国家越来越多的仿制厂商的出现和发展中国家消费的增加,各发达国家的厂商都开始向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发展中国家进行直接投资,因此,发展中国家也产生了对该产品的少量的生产能力。总之(在这一阶段产生了国际直接投资,并且投资的区位重点主要是在较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 到了产品生命周期的最后阶段即标准化阶段,新产品的生产已经成为标准化的生产,技术已经普及,技术方面的垄断优势已经完全丧失,价格方面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降低成本已经成为增强竞争力的第一要旨。而这一时期只有发展中国家具有廉价的劳动力优势和资源优势。因此发达国家的厂商就把新产品的生产完全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进行。这时发展中国家对 该产品的生产急剧增加,不仅满足本国市场,还反过来向最发达的美国和其他较发达国家出口。所以在产品标准化阶段,发展中国家对该产品的出口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 三、导致国际直接投资的区位因素 (一)劳动成本 劳动力的国际市场具有不完全性。这是由于大多数国家实行了移民管制,导致了不同国家实际工资成本的差异很大。在产品生命周期的创新阶段和成熟阶段,要求有高素质的劳动力与高技术的生产过程相结合,只能利用发达国家的高素质劳动力;而到了产品生产的标准化阶段,新产品的生产技术已经成熟定型并且普及,简单劳动者也可以从事新产品的生产过程,企业又迫于成本和价格竞争的压力,就趋向于把生产活动转移到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成本较低的发展中国家。例如,跨国公司在纵向一体经营中把某些产品的装配过程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就是利用发展中国家的廉价的劳动力。 (二)市场需求规模 一种新产品研制出来以后,最重要的是能不能找到市场。新产品之所以首先在最发达国家生产和销售,是因为只有最发达国家如美国的人均收入水平最高,消费者能消费得起昂贵的新产品。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生产成本的下降,其他发达国家的高收入阶层也开始消费这种新产品,这些消费市场的扩大,加上贸易壁垒的作用,导致美国的创新企业向西欧和日本这样的较发达国家进行直接投资。所以有利的东道国市场条件是吸引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因素。 (三)贸易壁垒 在产品生命周期发展到成熟阶段时,其他较发达国家出现了新产品的仿制者,而这些国家为了保护和发展本国工业,利用关税、贸易配额等来限制进口。创新企业为了占领较发达国家的市场,绕开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对这些国家进行直接投资。 (四)政府政策 随着世界经济的一体化,任何国家都要或多或少地参与到世界经济一体化过程中来。不同国家的政府在一定时期内,为了自己的经济利益和政治目标,实行各种各样的优惠政策和鼓励措施,创造有利的投资环境,吸引外国投资。这也是导致跨国公司进行国际直接投资的又一重要因素。 四、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发展 1974年,维农发表了《经济活动的选址》,在这篇论文中,他进一步发展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引入了"国际寡占行为"来解释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他把所有跨国公司都定义为寡占者,并把他们分为三类:技术创新期寡占者、成熟期寡占者和衰退期寡占者,与产品生命周期发展的三个阶段相对应。 (一)技术创新期寡占阶段 这是跨国公司在生产新产品上拥有技术垄断优势,并由此获得垄断利润的阶段。维农认为,在这一阶段,美国跨国公司的产品创新仍首先以国内为生产基地,以便及时协调研制、生产和销售活动,之所以这样也是由国内的生产要素秉赋状况决定的。跨国公司为了保持垄断优势需投入大量的资金和技术力量,进行产品的异质化。比如美国的跨国公司在满足高收入阶层的需求,节约劳动力的产品创新和异质化方面拥有比较优势;欧洲各国的跨国公司在节约土地和原材料的产品创新和异质化方面拥有比较优势;日本的跨国公司在节约原材料的产品创新和异质化方面拥有比较优势。当产品进入国外出现竞争者和标准化阶段时,美国的跨国公司就会将生产转移到国外,以降低生产成本和运输成本,占领国外的市场。由于各国的经济发展程度不同,各跨国公司的技术水平也各异,因此在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时的区位选择也各不相同。比如美国的跨国公司大多数选择在西欧各国或日本进行直接投资,生产该创新产品,西欧各国或日本则一般选择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或地区进行直接投资,生产创新产品。 (二)成熟期的寡占阶段 这时创新产品的生产技术开始扩散,创新跨国公司的技术优势被削弱,并且进口国贸易壁垒等因素引起创新产品进入进口国成本增加,创新跨国公司通过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来维持垄断优势,获得垄断利润的阶段。维农认为,在这一阶段,跨国公司以创新为基础的垄断优势消失,规模经济成为其垄断优势的基础。跨国公司改变了经营战略,利用其研制、生产、销售等方面的规模经济优势来排斥竞争者的进入。为了在竞争中占有双方的市场,各国的跨国公司到对方的主要市场进行直接投资,削弱对方的竞争能力。这种对外直接投资伴随着一种技术的转移,技术优势企业通过自己控制的技术扩散获得寡占利润。当某个跨国公司率先开辟一个新的市场时,其他的跨国公司就紧随其后,采取跟进战略,以维护自己在国际市场的份额。 (三)衰退期寡占阶段 这是跨国公司的技术创新优势和技术传播优势均相继丧失,由此产生的寡占利润也逐渐消失,大量的标准化生产产品涌向市场,价格竞争尤为激烈,创新企业只能通过降低成本获取利润的阶段。维农认为,在这一阶段,跨国公司以规模经济为基础的垄断优势也已经消失。为了在竞争中取胜,跨国公司就另辟他径,通过组成卡特尔、商标、广告宣传等,建立新的垄断优势。由于大量的竞争者涌入该产品的生产领域,成本和价格的竞争成为胜败的关键, 在成本和价格上没有下降余地的企业就被迫退出该产品的生产。所以,跨国公司选择对外直接投资区位的主要目的是追求生产成本的降低,这时发展中国家廉价的劳动力、广阔的市场成为吸引外资的理想投资地区。 五、对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评价 (一)产品生产周期理论的特点和理论意义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与垄断优势理论一样,也是在对美国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行为进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得出的一种理论。该理论有很多科学之处。第一,该理论较好地解释了美国战后对西欧各国大规模直接投资的原因;第二,该理论把美国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归结为出口贸易的替代,因而是美国跨国公司在国内外市场环境发生变化时采取的防御性策略;第三,整个对外直接投资的产品周期选择和区位选择进行了动和政治目标,实行各种各样的优惠政策和鼓励措施,创造有利的投资环境,吸引外国投资。这也是导致跨国公司进行国际直接投资的又一重要因素。 四、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发展 1974年,维农发表了《经济活动的选址》,在这篇论文中,他进一步发展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引入了"国际寡占行为"来解释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他把所有跨国公司都定义为寡占者,并把他们分为三类:技术创新期寡占者、成熟期寡占者和衰退期寡占者,与产品生命周期发展的三个阶段相对应。 (一)技术创新期寡占阶段 这是跨国公司在生产新产品上拥有技术垄断优势,并由此获得垄断利润的阶段。维农认为,在这一阶段,美国跨国公司的产品创新仍首先以国内为生产基地,以便及时协调研制、生产和销售活动,之所以这样也是由国内的生产要素秉赋状况决定的。跨国公司为了保持垄断优势需投入大量的资金和技术力量,进行产品的异质化。比如美国的跨国公司在满足高收入阶层的需求,节约劳动力的产品创新和异质化方面拥有比较优势;欧洲各国的跨国公司在节约土地和原材料的产品创新和异质化方面拥有比较优势;日本的跨国公司在节约原材料的产品创新和异质化方面拥有比较优势。当产品进入国外出现竞争者和标准化阶段时,美国的跨国公司就会将生产转移到国外,以降低生产成本和运输成本,占领国外的市场。由于各国的经济发展程度不同,各跨国公司的技术水平也各异,因此在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时的区位选择也各不相同。比如美国的跨国公司大多数选择在西欧各国或日本进行直接投资,生产该创新产品,西欧各国或日本则一般选择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或地区进行直接投资,生产创新产品。 (二)成熟期的寡占阶段 这时创新产品的生产技术开始扩散,创新跨国公司的技术优势被削弱,并且进口国贸易壁垒等因素引起创新产品进入进口国成本增加,创新跨国公司通过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来维持垄断优势,获得垄断利润的阶段。维农认为,在这一阶段,跨国公司以创新为基础的垄断优势消失,规模经济成为其垄断优势的基础。跨国公司改变了经营战略,利用其研制、生产、销售等方面的规模经济优势来排斥竞争者的进入。为了在竞争中占有双方的市场,各国的跨国公司到对方的主要市场进行直接投资,削弱对方的竞争能力。这种对外直接投资伴随着一种技术的转移,技术优势企业通过自己控制的技术扩散获得寡占利润。当某个跨国公司率先开辟一个新的市场时,其他的跨国公司就紧随其后,采取跟进战略,以维护自己在国际市场的份额。 (三)衰退期寡占阶段 这是跨国公司的技术创新优势和技术传播优势均相继丧失,由此产生的寡占利润也逐渐消失,大量的标准化生产产品涌向市场,价格竞争尤为激烈,创新企业只能通过降低成本获取利润的阶段。维农认为,在这一阶段,跨国公司以规模经济为基础的垄断优势也已经消失。为了在竞争中取胜,跨国公司就另辟他径,通过组成卡特尔、商标、广告宣传等,建立新的垄断优势。由于大量的竞争者涌入该产品的生产领域,成本和价格的竞争成为胜败的关键,在成本和价格上没有下降余地的企业就被迫退出该产品的生产。所以,跨国公司选择对外直接投资区位的主要目的是追求生产成本的降低,这时发展中国家廉价的劳动力、广阔的市场成为吸引外资的理想投资地区。 五、对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评价 (一)产品生产周期理论的特点和理论意义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与垄断优势理论一样,也是在对美国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行为进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得出的一种理论。该理论有很多科学之处。第一,该理论较好地解释了美国战后对西欧各国大规模直接投资的原因;第二,该理论把美国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归结为出口贸易的替代,因而是美国跨国公司在国内外市场环境发生变化时采取的防御性策略;第三,整个对外直接投资的产品周期选择和区位选择进行了动态分析和时间序列分析,为投资企业进行区位一市场选择和国际分工的阶梯分布提供了一个分析框架,这是该理论的重要特色;第四,把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和国际贸易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论述,对以后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给予了有益的启迪。 (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局限性 由于该理论是美国跨国公司特定时期对外直接投资实证研究的结果,随着时间的推移,国际直接投资多样化,该理论也就难以对各种对外直接投资行为作出全面而科学的解释。第一,从20世纪80年代之后,西方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也在国外生产非标准化产品,或者,为了 适应东道国市场的需求而将其原创新产品进行改进或多样化;第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所解释的是美国制造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对有些跨国公司在国外原材料产地进行的直接投资行为无法作出科学的解释;第三,对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也无法作出令人满意的解释。 第四节 边际产业扩张理论 一、边际产业扩张理论的形成 边际产业扩张理论又称边际比较优势理论,是由日本一桥大学教授小岛清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根据国际贸易比较成本理论,在对日本厂商的对外直接投资进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小岛清认为,海默的垄断优势理论是从微观理论出发,强调厂商内部垄断优势对直接投资的影响,重视对海外投资企业进行微观经济分析和公司管理的研究,而完全忽视了宏观经济因素的分析,尤其是忽略了国际分工原则的作用。他认为根据美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的实际情况得出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不能解释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现象。因为日本对外投资的企业与美国不同。垄断优势理论认为,只有拥有雄厚的资本和高新技术的大型企业才能拥有独占市场的优势,才能有能力从事对外直接投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日本经济的崛起,日本跨国公司发展迅速,打破了美国跨国公司一统天下的局面,形成了美、日、欧"三足鼎立"的新格局。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日本开始了大规模的对外直接投资。与美国不同的是,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主体大多是中小企业,这些企业所拥有的是容易为发展中国家所接受的劳动密集型技术优势。因而,日本经济学家对垄断优势理论进行了反思,认为垄断优势理论所涉及的跨国公司是美国型的,不具备普遍意义。在此基础上,日本经济学家们开始了本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逐渐形成了具有本国特色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小岛清的边际产业扩张理论。 小岛清是一位著名的国际经济学家,自70年代以来发表了大量关于国际直接投资的论著,其代表作是于1977年出版的《对外直接投资论》一书。在该书中,小岛清从国际分工原则出发,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他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在1981年第5次再版的《对外贸易论》、1982年出版的《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等论著中,小岛清对自己的理论作了进一步的补充。小岛清认为,垄断优势理论对跨国公司的分析忽略了对宏观因素的分析,尤其是忽略了国际分工原则的作用。实际上国际分工原则和比较成本原则是一致的,即是说国际分工不仅能解释对外贸易,也能解释对外直接投资。美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企业主要分布在制造业部门,这种直接投资是建立在贸易替代结构基础上的。也就是说,美国从事直接投资的企业正是美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部门。根据国际分工的原则,美国应该将这类企业留在国内,通过不断扩大出口来获得比较利益。但由于这些企业竞相到国外投资建厂,把产品的生产基地转移到国外,结果造成了美国的出口被直接投资所代替,致使美国的出口减少,国际收支逆差加大,贸易条件恶化。而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方式与美国不同,资源开发型投资具有很大比重,即使是制造业方面的投资,也属于"贸易创造型",而不是"贸易替代型"。也就是说,日本在制造业的投资不仅没有替代国内同类产品的出口,相反还带动了与之相关的产品的出 口,从而使对外直接投资和出口贸易结合起来。日本向国外投资的企业,是在日本国内生产已处于比较劣势的部门。为了继续维持这些企业的生产规模,就需要到仍然处于比较优势的国家进行生产。在目标国内应集中发展比较优势更大的产业,这样一方面可以优化国内的产业结构,另一方面又可以促进对外贸易的增加。可见,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可以将日本国内处于比较劣势的部门在国外转为比较优势的部门,从而形成了该产业比较优势的延伸。 二、小岛清的三个基本命题 小岛清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包括三个基本命题,他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就是围绕这三个基本命题展开的。 1(生产要素的差异导致比较成本的差异。小岛清认为赫克歇尔 俄林理论中的劳动和资本要素可以用劳动和经营资源来替代。经营资源是生产要素,包括实物资产、技术和劳动力等。如果两国的劳动和经营资源的比率存在差异,则将导致比较成本差异。 2(比较利润率的差异与比较成本的差异有关。凡是具有比较成本优势的行业,其比较利润率也较高,比较成本与比较利润率是相对应的。因此,应该根据比较成本和比较利润率来分析一国的对外贸易和对外直接投资。 3(美国和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方式不同。美国型的对外直接投资人为地将经营资源作为一种特殊生产要素,并在此基础一产生了寡头垄断性质的对外直接投资,而日本型的对外直接投资是将经营资源作为一般的生产要素,并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处于劣势的产业,即边际产业的对外直接投资。 三、小岛清国际直接投资的特点 小岛清认为,与国际货币资本流动相比较,国际直接投资具有两方面的特点:一是对外直接投资主要体现为机器设备、技术、知识的转移,再加上工人的培训,经营管理、市场销售等技能的转移,构成对外直接投资的基本内容。在国际直接投资中基本可以不考虑投资国和东道国之间为数不多的货币资本的转移,因为货币资本的大部分可以在东道国当地筹集。国际直接投资是以两国存在不同的生产 函数 excel方差函数excelsd函数已知函数     2 f x m x mx m      2 1 4 2拉格朗日函数pdf函数公式下载 为前提的,东道国因吸收国外直接投资而由投资国的生产函数所替代,并得以提高。二是国际直接投资是资本、技术和经营管理知识的综合体,由投资国的特定产业部门的特定企业向东道国的同一产业部门的特定企业,如子公司、合资企业等的转移行为。由直接投资所带来的先生产函数会在东道国逐渐普及和固定下来。在不同的产业部门中,由于新生产函数之间的差距,资本密集程度、劳动和经营培的难易程度不同,其普及也将有所不同。基于此,小岛清认为,国际直接投资是以投资国的资本丰富、东道国的劳动力资源丰富为前提的,所以在东道国的生产越是劳动密集型就越具有比较优势。投资国与东道国在同一产业的技术差距越小,国际直接投资所导致的技术转移就越容易移植、普及和被吸收固定下来。 四、小岛清国际直接投资的类型 小岛清根据不同企业的投资动机不同,将对外直接投资划分为四种类型: (一)自然资源导向型 投资国的跨国公司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东道国建立资源开发型企业,开发油田、矿业、林业、水产等自然资源,其产品既可以向投资国出口,也可以在东道国当地市场销售或向其他国家出口。这种投资是增加国内已失去比较优势,或国内不能生产的产品的进口,而向自然资源丰裕的国家进行直接投资,其结果是促进制造品与初级产品生产国之间的垂直专业化分工。 (二)市场导向型 投资国的跨国公司为了绕过东道国设置的贸易壁垒,对东道国进行国际直接投资,在东道国生产并销售,从而实现了由向东道国出口最终产品改为向东道国出口中间产品和机器设备的转换。另外,当一国出口商品市场的开辟进行到一定程度时,出于规模经济效益的考虑在东道国建立企业,在当地进行生产和销售,这样对生产者更有利。这种投资的类型可分为两类:一是由于进口国贸易障碍等因素的作用,使得继续扩大出口受到限制或成本增加。从而导致对外直接投资,这种投资称为贸易导向型;另一类是寡头垄断性质的对外直接投资,在美国的新兴制造业特别是知识产品产业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这种投资称为反贸易导向型。 (三)生产要素导向型 各国的生产要素如原材料零部件、机器设备、技术,特别是劳动力在势的延伸。 二、小岛清的三个基本命题 小岛清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包括三个基本命题,他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就是围绕这三个基本命题展开的。 1(生产要素的差异导致比较成本的差异。小岛清认为赫克歇尔一俄林理论中的劳动和资本要素可以用劳动和经营资源来替代。经营资源是生产要素,包括实物资产、技术和劳动力等。如果两国的劳动和经营资源的比率存在差异,则将导致比较成本差异。 2(比较利润率的差异与比较成本的差异有关。凡是具有比较成本优势的行业,其比较利润率也较高,比较成本与比较利润率是相对应的。因此,应该根据比较成本和比较利润率来分析一国的对外贸易和对外直接投资。 3(美国和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方式不同。美国型的对外直接投资人为地将经营资源作为一种特殊生产要素,并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寡头垄断性质的对外直接投资,而日本型的对外直接投资是将经营资源作为一般的生产要素,并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处于劣势的产业,即边际产业的对外直接投资。 三、小岛清国际直接投资的特点 小岛清认为,与国际货币资本流动相比较,国际直接投资具有两方面的特点:一是对外直接投资主要体现为机器设备、技术、知识的转移,再加上工人的培训,经营管理、市场销售等技能的转移,构成对外直接投资的基本内容。在国际直接投资中基本可以不考虑投资国和东道国之间为数不多的货币资本的转移,因为货币资本的大部分可以在东道国当地筹集。国际直接投资是以两国存在不同的生产函数为前提的,东道国因吸收国外直接投资而由投资国的生产函数所替代,并得以提高。二是国际直接投资是资本、技术和经营管理知识的综合体,由投资国的特定产业部门的特定企业向东道国的同一产业部门的特定企业,如子公司、合资企业等的转移行为。由直接投资所带来的先进的生产函数会在东道国逐渐普及和固定下来。在不同的产业部门中,由于新旧生产函数之间的差距,资本密集程度、劳动和经营培训的难易程度不同,其普及也将有所不同。基于此,小岛清认为,国际直接投资是以投资国的资本丰富、东道国的劳动力资源丰富为前提的,所以在东道国的生产越是劳动密集型就越具有比较优势。投资国与东道国在同一产业的技术差距越小,国际直接投资所导致的技术转移就越容易移植、普及和被吸收固定下来。 四、小岛清国际直接投资的类型 小岛清根据不同企业的投资动机不同,将对外直接投资划分为四种类型: (一)自然资源导向型 投资国的跨国公司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东道国建立资源开发型企业,开发油田、矿业、林业、水产等自然资源,其产品既可以向投资国出口,也可以在东道国当地市场销售或向其他国家出口。这种投资是增加国内已失去比较优势,或国内不能生产的产品的进口,而向自然资源丰裕的国家进行直接投资,其结果是促进制造品与初级产品生产国之间的垂直专业化分工。 (二)市场导向型 投资国的跨国公司为了绕过东道国设置的贸易壁垒,对东道国进行国际直接投资,在东道国生产并销售,从而实现了由向东道国出口最终产品改为向东道国出口中间产品和机器设备的转换。另外,当一国出口商品市场的开辟进行到一定程度时,出于规模经济效益的考虑在东道国建立企业,在当地进行生产和销售,这样对生产者更有利。这种投资的类型可分为两类:一是由于进口国贸易障碍等因素的作用(使得继续扩大出口受到限制或成本增加(从而导致 对外直接投资,这种投资称为贸易导向型;另一类是寡头垄断性质的对外直接投资,在美国的新兴制造业特别是知识产品产业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这种投资称为反贸易导向型。 (三)生产要素导向型 各国的生产要素如原材料零部件、机器设备、技术,特别是劳动力在国际间的流动要受到许多政治、经济和法律上的限制,土地更是完全没有流动性。利用东道国廉价的生产要素是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目标。由于发达国家的劳动力成本不断提高,因此将劳动密集型产业,特别,是已经标准化的、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劳动力成本比较低的国家,建立向本国或其他国家出口的生产基地(对生产者是极为有利的。美国跨国公司向欧洲和日本的直接投资既是为了占领市场,也是为了利用这些国家廉价的生产要素。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也是如此。这种投资的结果是加速了国际间的产业调整和资源配置,增加了投资国和东道国之间的贸易。 (四)交叉投资导向型 小岛清认为,在发达国家之间应停止对东道国不具备比较优势的行业进行直接投资,而应当采取在产业内部相互直接投资。也就是说要对东道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进行投资。比如日本对美国的大型轿车进行投资,而美国对日本的小型轿车进行投资(这样可以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 五、边际产业扩张论的核心 小岛清边际产业扩张论的基本核心是:对外直接投资应该从投资国已经处于或即将处于比较劣势的产业即边际产业依次进行。这些边际产业是东道国具有比较优势或潜在比较优势的产业。从边际产业开始进行投资,可以使投资国丰富的资本、技术、经营技能与东道国廉价的劳动力资源相结合,发挥出该产业在东道国的比较优势。 小岛清边际产业扩张理论中的"边际产业"是指在投资国处于劣势的产业,包括的范围较广。比如,随着日本劳动力成本的提高(与发展中国家相比,日本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已经处于比较劣势(变成"边际性产业":而在同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可能一些大企业还能保持较强的比较优势,而中小企业则已经处于比较劣势,成为"边际性企业"'T;在同一企业中,也可能有一些部门还保持较强的比较优势,而另一些部门则已经处于比较劣势,成为"边际性部门"。小岛清将这些"边际性产业"、"边际性企业"、"边际性部门"概括为"边际产业"。如果国际直接投资象日本那样是根据比较劣势的边际产业顺序投资的原理进行的,这种投资的结果就是投资国和东道国双方贸易量增加,双方福利增加,而且沿比较优势指示的方向形成更合理的国际分工和贸易发展格局。相反,如果国际直接投资像美国那样是从处于比较优势的汽车、电子计算机、化学产品、医药产品等垄断性的新产品开始的,这种逆向国际分工的投资对投资国和东道国都是不利的。一方面将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量--最先进的产业过早地推向 国外,使美国经济趋于空心,容易丧失其在世界经济中的领先地位,同时也减少了出口贸易和国内就业机会,另一方面这种对外直接投资也不符合东道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难以被其吸收消化,对东道国也会造成资源的浪费。 六、边际产业扩张理论的推论 小岛清根据边际产业扩张理论的核心,提出了若干推论,主要有以下四个推论。 (一)推论一: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可建立在同一理论基础上 小岛清将国际贸易和对外直接投资的综合理论建立在"比较优势(成本)原理"的基础之上。他认为在进行国际贸易时,根据既定的比较成本。一国应大力发展拥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并出口该产业生产的产品。同时,缩小比较劣势产业,并进口该产业生产的产品,从而获得贸易利益。在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时,根据可变的比较成本,投资国应该从处于或即将处于比较劣势的边际产业依次进行,这样就可以将东道国因缺乏资本、技术和管理经验而没有发挥出来的潜在比较优势挖掘出来。这样还可以扩大投资国和东道国之间的比较成本差距,为双方进行更大规模的贸易创造条件。小岛清认为,国际贸易是按既定的比较成本进行的,而国际直接投资则是按照可以创造新的比较成本来进行的,两者之间虽然有差别,但都是以比较成本原则为基础的。所以可以将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建立在一个综合理论基础之上。 (二)推论二:日本式的对外直接投资和对外贸易的关系是互补的 小岛清认为,口本式的对外直接投资和对外贸易的关系不是替代关系而互补关系,也就是说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可以创造和扩大对外贸易。因为日本式的对外直接投资是从处于或即将处于劣势地位的边际产业依次进行的,在与东道国廉价的劳动力相结合后,生产的产品成本降低了,再由日本进口这些产品对口本是有利的。随着日本式的对外直接投资的扩大,一方面可以带动投资国的机器设备等出口,另一方面也会促使投资国增加进口,从而创造和扩大了投资国的对外贸易。所以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是贸易导向型的。 (三)推论三:应该立足于"比较成本原理"进行判断 小岛清认为,传统的企业发展论、产业组织论等企业经营学是建立在对一种商品、一种产业或一家企业的分析之上,这是不科学的。他认为应采用先找出投资国两种或两种以上产品的成本比率,然后与东道国的该种比率进行比较,亦即运用"比较之比较 公式 小学单位换算公式大全免费下载公式下载行测公式大全下载excel公式下载逻辑回归公式下载 ",才能作出是否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正确结论。小岛清认为,在东道国的比率小于投资国的比率时,这些产业在投资国就是边际产业,应该进行对外直接投资,转移到东道国去进行生产。 (四)推论四:投资国与东道国在同一产业的技术差异越小越容易移植 小岛清认为,在国际直接投资中,应该从投资国与东道国同一产业的技术差距最小的产业依次进行移植,因为这样的移植交给东道国的生产条件更容易被东道国吸收和利用并固定下来。由投资国的中小企业作为这种移植的承担者最合适。因为,这类企业往往与东道国的技术差距较小。这种类型的国际直接投资可以使投资国和东道国双方都产生比较优势,可以创造更高的利润。 七、边际产业扩张理论的政策主张 小岛清根据边际产业扩张理论的核心和推论,提出了若干政策主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政策主张一:关于口本式资源开发型直接投资的政策 小岛清认为,日本很大一部分对外直接投资的目标是在境外开发自然资源,以供日本进口。企业没有必要取得上游企业即开发创新企业的所有权,而是采取产品分享方式或贷款买矿的"开发进口、长期合同方式",即非股权安排方式来实现对外直接投资的171标。由于这种方式照顾了高涨的东道国的民族主义情绪,因此最容易被东道国接受。而美国或欧洲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采取拥有国外全部股权的自然资源,比如矿山的开采,并将产品的运输、分配、冶炼和销售也统一在一家跨国公司之内,形成"自有矿山垂直统一方式",极易引起东道国政府的干预。 (二)政策主张二:关于日本向发展国家工业进行直接投资的政策小岛清认为,日本向发展中国家工业直接投资政策的要点是:第一,对外直接投资要根据比较成本及其变化,从差距小、容易转移的技术开始,按次序地进行。第二,要根据发展中国家的需要及吸引程度依次移植、转移新技术,起到所谓"教师的作用"。第三,日本对外直接投资应当对东道国的经济发展起到正效应,即提高当地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传播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使当地企业能够独立地进行新的生产;以避免被东道国指责为"过分扩张"。第四,在成功地完成"教师的作用"之后,应该分阶段地转让日本国外企业的所有权。 (三)政策主张三:关于日本向发达国家进行直接投资的政策 小岛清认为,发达国家之间的相互直接投资,如日本跨国公司对美国大型汽车生产的直接投资,美国跨国公司对日本小型汽车直接投资,是在双方比较成本差距很小的基础上进行的。小岛清把这类直接投资称为"协议性的产业内部交互投资"。这类投资是在日美贸易摩擦的背景下形成的。 (四)政策主张四:关于跨国公司的功过 小岛清认为,对外直接投资与跨国公司是两个性质根本不同的问题。欧美跨国公司获得的利润来源于"生产方面的规模经济"和"商业性的规模经济"。前者是指跨国公司由于实行垂直一体化和水平一体化经营而形成的,有利于节约资源、降低生产成本和销售费用,是能实现利 润最大化的经济规模。这种形式的规模经济对投资者、投资国、东道国和世界经济发展都是有利的。而商业性的规模经济大多数是"虚假的规模经济",是指由于跨国公司通过内部灵活调度,分割市场,以损害社会的利益,实现非最优化资源配置而形成的经济规模。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跨国公司滥用内部调拨价格牟取暴利。这类规模经济虽然给跨国公司增加了利润,但对社会利益却是有害的。 八、边际产业扩张理论评价 边际产业扩张理论所研究的对象是日本跨国公司,反映了日本这个后起的经济大国在国际生产领域寻求最佳发展途径的愿望,比较符合六七十年代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实际,因而有其科学性的方面。第一,边际产业扩张理论与前面的垄断优势理论、内部化理论以及产品生命同期理论不同,它从宏观的角度,利用比较优势理论采用两个国家、两种产品或多种产品的分析模式提出了从边际产业开始依次对外进行直接投资的结论。第二,边际产业扩张理论分析的直接投资,主要是随着利用东道国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变化,国际直接投资从高工资国转移到低工资国而发生的,经济发达国家要素禀赋比率的变化速度快于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是按照本国产业比较劣势的顺序进行。这种依据比较成本动态变化所作出的解释,比较符合发达国家如日本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状况。第三,边际产业扩张理论认为对外直接投资的主体是中小企业,因为中小企业拥有的技术更适合东道国当地的生产要素结构,这就很好地解释了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原因 。 和动机。第四,边际产业扩张理论强调无论是投资国还是东道国都不需要有垄断市场,即从国际分工的角度来解释日本式的对外直接投资,这一分析方法与其他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相比有独到之处。随着20世纪80年代日本经济实力的增强和产业结构的变化,日本对外直接投资也偏向于对发达国家的制造业进行投资,向贸易替代型转化,特别是大型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比重迅速上升。该理论显然无法解释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这些新变化。另外,20世纪80年代以后,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增长迅速,边际产业扩张理论显然也无法解释这种逆向比较优势的对外直接投资。 第五节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一、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形成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又称国际生产综合理论,是由英国经济学家邓宁(Dunnin9,John)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来的。80年代初他又对自己的理论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补充,形成了在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中影响最大的理论框架。 海默、巴克莱和卡森、维农、小岛清等人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都是从某一特定国家的国情出发进行实证研究后得出的结论,均不具有普遍的意义。到20世纪70年代初,许多学者对国际直接投资理论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比如戈登在1972年出版的《生产理论》一书中, 根据新要素论以及与厂商拥有特定资产有关的新技术要素论解释了厂商进行国际直接投资的区位决定因素;霍斯特在1972年出版了《对外投资决策的企业和产业决定因素》一书,他选择了厂商经济活动规模作为关键交易,既解释国际贸易又解释直接投资;马吉在1977年出版了《信息和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报偿理论》一书,他用厂商追求非生产性利润(租金)的动机来解释国际贸易和直接投资。巴克莱和卡森把国际直接投资动因一方面归结为区位优势的吸引,另一方面归结为知识产品市场的失灵,主张把国际贸易论和产业组织理论结合起来解释国际直接投资。在所有进行综合性理论研究的学者中,邓宁是最早开始并致力于这方面研究的学者,他在1977年发表了一篇题为《贸易、经济活动的区位与多国企业:折衷理论探索》的论文。在这篇论文中提出了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他把厂商特定的资产所有权、内部化、国家区位三方面综合起来解释国际直接投资。此后,在1981年出版的《国际产业和跨国企业》一书中,邓宁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国际生产折衷理论。20世纪80年代以后,邓宁继续发表了大量的论著,进一步补充和完善了他的折衷理论。邓宁在他的理论中集百家之长,容众说之精髓,包容了自海默以来的各种重要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流派,同时又吸收了西方经济学中的产业组织理论、新厂商理论、区位论和俄林的要素赋理论等,增加整个体系的理论色彩,并使之具有较高的综合性和概括性。 二、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产生的原因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战后国际直接投资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二是国际直接投资缺乏一套具有普遍意义的、全面系统的理论。 战后很长一段时期,美国跨国公司在国际直接投资领域中居主导地位,投资主要集中于制造业,资本主要流向加拿大和拉美各国,国外子公司以独资形式为主。20世纪60年代以后,国际直接投资在国际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并且国际投资的格局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首先,国际直接投资主体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西欧各国成为国际直接投资领域的重要力量,日本作为一个后起的经济之秀,对外直接投资也迅猛发展,形成了美、日、欧"大三角"的国际投资新格局。特别引人注目的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也纷纷加入到国际直接投资的行列,其对外直接投资也迅速增加,成为国际直接投资领域中的一支新生力量。第二,直接投资的部门开始分散化,除制造业外还有资源开发业、服务业以及其他行业等,并且发展速度很快。第三,国际直接投资的流向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既有传统的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垂直投资,也有发达国家之间的水平投资,还有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的逆向投资。第四,国际直接投资的形式也呈现出多样化,除了独资形式外,合资、合作企业也得到迅速的发展。对于国际直接投资的这些新发展,原来的理论已经无法给予科学的解释。所以,国际直接投资发展中出现的这些新情况,客观上需要建立一套新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邓宁认为,20世纪60年代之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发展,主要向四个方向发展:一是根据产业组织理论,研究跨国公司发展对外直接投资所拥有的净优势,集中表现为海默的垄断优势理论;二是采用动态分析方法,将对外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结合起来研究,集中表现为维 农的产品生产周期理论;三是根据生产区位理论研究跨国公司为什么在某国进行直接投资,而不是在其他国家进行直接投资;四是厂商理论,强调市场不完全对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行为的影响,集中表现为内部化理论。邓宁认为这些理论各有所长,但都是对国际直接投资所作的部分解释,缺乏将国际直接投资、对外贸易和对外技术转让结合起来的一般理论。邓宁就是在综合以上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并将其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理论来解释多彩多姿的国际直接投资现象。 三、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核心 国际生产折衷论认为,对外直接投资主要是由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这三个基本因素决定的。 (一)所有权优势 所有权优势又称厂商优势。是指一国企业拥有或能够获得的,其他企业所没有或无法获得的资产及其所有权。邓宁认为,跨国公司所拥有的所有权优势主要包括两类:第一类是通过出口贸易、技术转让和对外直接投资等方式均能给企业带来收益的所有权优势。这类优势几乎包括企业拥有的各种优势,如产品、技术、商标、组织管理技能等。第二类是只有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才能获得的所有权优势。这种所有权优势无法通过出口贸易、技术转让的方式给企业带来收益,只有将其在企业内部使用(才能给企业带来收益。如交易和运输成本的降低、产品和市场的多样化、产品生产加工的统一调配、对销售市场和原料来源的垄断等。具体来讲,所有权优势应该包括四个方面:第一,技术优势。主要包括专利、专用技术、管理经验、销售技巧、研究与开发能力等。第二,企业规模优势。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公司规模越大,研究和开发能力也越大,就越有利于技术创新;二是公司规模越大,越能在国内外市场上获得规模经济优势。第三,组织管理优势。公司规模越大,越有利于高度专业化管理人才的作用的充分发挥,有利于形成组织管理优势。第四,金融和货币优势。公司越大,越能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多渠道、低成本获得资金。邓宁认为跨国公司在参与国际市场时,拥有超过其他国家企业的所有权优势,才具有对外直接投资的能力。不过,邓宁认为,企业具有"所有权优势",只具备了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必要条件。要很好地解释对外直接投资活动,还必须具备内部化条件。 (二)内部化优势 内部化优势是为了避免不完全市场给企业带来的影响,将其所拥有的资产加以内部化,从而保持企业所拥有的优势。邓宁认为,一个企业如果有在产品各阶段生产的特点,就很容易产生"跨地区化"以至"跨国化"。因为,在产品各阶段生产过程中,必然存在中间产品,如果将这些中间产品的供求过程在外部市场进行,则会由于外部市场的不完全性,造成生产成本的提高。而把中间产品的外部市场交易变成企业内部的关系,在企业内部统一调拨合理配置,使产品生产的全部过程都在由企业内部完成,就能使企业的垄断优势发挥最大的效用。所以, 跨国公司将其所拥有的各种所有权优势加以内部化的动机在于避免外部市场的不完全对企业产生的不利影响,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并且继续保持和充分利用其所有权优势的垄断地位。邓宁认为,市场的不完全不仅存在于中间产品中,也存在于最终产品中。邓宁将市场不完全划分为两种,即结构性市场不完全和知识性市场不完全。前者是指由于竞争壁垒、交易成本高而导致的市场不完全;后者是指由于不容易获得或需要支付较高代价才能获得生产与销售的有关信息所导致的市场不完全。跨国公司对其拥有的所有权优势可以采取转让的方式,即将其拥有的资产或资产的使用权出售给外国的企业,也就是将资产的使用外部化;也可以采取内部化的方式,即将其拥有的资产所有权留在企业内部进行使用。在国际直接投资中,资产使用的内部化意味着跨国公司利用其所拥有的资产发展对外直接投资。邓宁认为,一个企业具备了所有权优势,并且使这些优势内部化,还不能完全解释国际直接投资活动。因此,还必须考虑导致国际直接投资的充分条件,区位优势。 (三)区位优势 区位优势是指跨国公司在投资区位上具有的选择优势。区位优势也是跨国公司发展对外直接投资时必须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跨国公司在拥有了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后,还要进行区位选择,如果在国外生产比在国内生产能使企、世获得更大的利润,那么就会导致对外直接投资;如果在国外的甲地投资比乙地投资能使跨国公司获得更大的利润,则选择甲地进行直接投资。所以,对外直接投资的流向取决于区位禀赋的吸引力。 区位优势包括直接投资优势和间接区位优势。前者是指东道国的某些有利因素所形成的区位优势,比如广阔的产品销售市场、政府的各种优惠投资政策、低廉的生产要素成本、当地原材料的可供性等。后者是指由于投资国某些不利因素所形成的区位优势。如商品出口运输费用过高、商品出口受到东道国贸易保护主义的限制、生产要素成本较高等。这两种区位优势从不同的方向形成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优势。 区位优势是由投资国和东道国的多种因素决定的。这些因素主要包括:生产要素投入和市场的地理分布状况;生产要素成本;运输成本和通讯成本;基础设施状况;政府干预经济的程度和范围;金融市场状况和金融制度;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差异程度;文化环境的差异程度;贸易障碍等。 邓宁认为,区位优势不仅决定了一国企业是否进行对外直接投资,还决定了其对外直接投资的类型和部门结构。邓宁把对外直接投资划分为六种类型:资源开发型;生产或加工专业化型;贸易和销售型;服务型;其他。每一种类型的对外直接投资又是由不同的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组合所决定的。 邓宁认为决定对外直接投资的三项因素之间是相互关联、紧密联系的。可以用公式表示为:国际直接投资一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区位优势。一个企业所拥有的所有权优势越大,将其资产内部化使用的可能性也越大,从而在利用其资产比在国内可能更为有利,就越有可能 发展对外直接投资。如果本国企业在这三个方面都处于劣势,则最好吸引国外直接投资。上述公式还可以说明一国企业对参与国际经济方式的选择,即将对外贸易、技术转让、对外直接投资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必须具备所有权、内部化和区位三种优势;而出口只需要具备所有权和内部化优势,不一定需要区位优势;如果企业只具备所有权优势,既没有能力使之内部化,也不能利用国外的区位优势,则最好采用许可证贸易方式进行技术转让。 四、投资发展周期论 投资发展周期论是邓宁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来的,其目的是从动态分析的角度解释各国在国际直接投资中的地位,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国际投资折衷理论。邓宁提出了"净国际直接投资地位"的概念。一国的净国际直接投资地位县指该国仑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总额减去引捌垄掳嘻接投姿总塑。一型宁丛为,二国的净国际直接投资地位与其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密切的正相关关系。邓宁通过对67个国家在1967-1978年间直接投资和经济发展阶段之间的研究,得出了投资发展周期论。邓宁根据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把这些国家分为四组,相应地将投资发展周期划分为四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 处于第一阶段的是人均国民收入总值在400美元以下的国家。这些国家是最贫穷的发展中国家,这些国家只有极小规模的外资进入,对外直接投资流出几乎没有。其净对外直接投资为负值。一方面是因为国内市场狭小,工业、商业、法律、运输和通讯等基础设施也很薄弱,尚未形成足够的区位优势来大量吸引外国直接投资;另一方面,由于本国经济落后,技术力量薄弱,也尚未形成足够的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即使有一些,也只能通过出口贸易的方式加以利用,没有足够的能力从事对外直接投资。 (二)第二阶段 处于第二阶段的是人均国民收入总值在400一2500美元之间的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这些国家引进外资的规模不断扩大,但对外直接投资额仍较小,净对外直接投资仍为负值。在这一阶段,由于实施进口替代的政策,这些国家基础设施有所改善,国内市场得到了一定的扩大,投资环境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形成了较强的区位优势,对外资的吸引力增大,外国直接投资大量流入。这一阶段的外资主要集中于替代行业、资源开发行业和劳动密集性行业。而由于其生产要素市场不完善,极大地影响了外国直接投资的流入。这一阶段的经济实力和技术水平仍然有限,仍未具备较强的所有权优势,不足以克服在国外生产的障碍,对外直接投资额仍保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 (三)第三阶段 处于第三阶段的是人均国民收入总值在2500一4000美元之问的新兴工业化国家。这些国家已形成了较强的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能力(对外直接投资大幅度上升(其发展速度可能超过引进国外直接投资的发展速度,但净对外直接投资仍为负值。进入这一阶段,标志着一国已经走上了国际生产专业化的道路。这些国家中,所有权优势最强,区位优势最弱的部门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所有权优势最弱,区位优势最强的部门引进国外直接投资。在国内企业竞争力增强的同时,使外国直接投资者的所有权优势和区位优势相对下降,外国企业必须更多地利用和增强自身的内部化优势。 (四)第四阶段 处于第四阶段的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4000美元以上的发达国家。这些国家拥有强大的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能力,也善于发现和利用国外的区位优势。所以这些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增长速度高于引进国外直接投资的增长速度,净对外直接投资额为正值。 以上四个阶段的划分和对外直接投资的流入和流出状况如表5-1、表5--2所示。 表5一1 1967--1978年人均直接投资流量(人年均美元)和1971年人均GNP 加权平均 1967-1975 非加权平均1967-1975 人均GNP (1971) 净流出 流出 流入 净流出 流出 流入 67-75 76-78 400一499美元 0.2 7.4 -7.2 0.2 9.0 -21.4 -7.1 300399美元 0.2 3.2 -3(0 0.1 3.7 -8.8 -3.2 200299美元 0 3.1 -3.1 O 1.9 3.6 -2.9 125美元以下 O 0,5 一O(5 O 1.3 -1.9 -1.6 表5--2 直接投资流出、流入与经济发展阶段 投资流入 投资流出 第一阶段 外国所有权优势丰富 外国内部化优势丰富 本国区位优势较少 本国所有权优势缺乏 本国内部化优势不适应 外国区位优势不适应 第二阶段 外国所有权优势丰富 外国内部化优势可能下降 本国区位优势上升 本国所有权优势较少 本国内部化优势很少和专业化 外国区位优势开始出现 第三阶段 外国所有权优势下降和更专业化 外国内部化优势可能上升 本国区位优势下降 本国所有权优势上升 本国内部化优势仍受限制 外国区位优势上升 第四阶段 外国所有权优势下降和更专业化 外国内部化优势丰富 本国区位优势下降 本国所有权优势上升 本国内部化优势上升 外国区位优势上升 邓宁认为,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阶段也可以用国际生产折衷理论来解释。在第一等级的国家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三种优势均缺乏,而本国的区位优势对外国投资者的吸引力也较小,因而没有资本流出,资本流入也很少。在第二阶段,随着国内市场的不断扩大,购买力不断提高,直接投资流入开始增大。在第三阶段,国内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提高,对外直接投资开始迅速增加,相对地直接投资流入开始放慢。在第四阶段,经济发展水平已经很高,对外投资净额成为正数,这说明本国的垄断优势很强,并且具备了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利用外国区位优势的能力。 通过实证分析,邓宁得出如下一般结论:一国的所有权优势和区位优势与引进国外直接投资呈正相关关系,与对外直接投资呈负相关关系;内部化优势既可以促进对外直接投资,也可以促进对外国直接投资的引进,取决于投资国和东道国市场不完全的程度。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三优势",即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的强弱,而"三优势"的均衡决定了一国的净国际直接投资地位。邓宁的投资发展阶段论从企业优势的微观基础出发进行宏观分析,对国际直接投资动因作了新的解释。五、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以来,邓宁一直致力于进一步完善其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他研究的重点是跨国公司所拥有的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的根源,以及各国政府的管理对跨国公司的影响。 邓宁认为,跨国公司之所以会拥有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根本的原因是不流动的国际资源在各国间的分布不均衡。因为,用来解释国际贸易的要素禀赋理论同样也能解释国际直接投资。跨国公司进行国际直接投资的目的在于将出H本国拥有相对禀赋优势的产品与使用东道国拥有相对禀赋优势的资源相结合,以实现其利润最大化。而大多数以开发资源为直接目标的对外直接投资,可以用要素禀赋不均加以解释。当然,邓宁还强调,要素禀赋理论并不能完全揭示跨国公司拥有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的根源。 邓宁认为,跨国公司之所以会拥有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的另一个重要根源是国际市场存在的"缺陷",即不完全竞争。如果国际市场不存在"缺陷",那么拥有要素优势的企业只要参与市场交易,就可以实现比较利益,因而无需发展对外投资。然而,现实的国际市场是不完全竞争的市场。跨国公司只有通过对外直接投资,运用内部交换机制来替代外部市场,避开国际市场的不完全性。邓宁把这种市场缺陷分为两类:一类是结构性市场缺陷,即海默论述的市场不完全;另一类是交易实施性市场缺陷,即在公开交易中不能有效运转的缺陷。这样,通过市场交易会给企业带来附加的风险,比如,通过市场获得的原材料可能有中断供应的危险,出让技术专利可能有被接受者外泄和滥用的危险。而企业通过在国外建立子公司,通过国际直接投资进行生产,就可实现企业内部转让产品和生产要素,来避免外部市场交易而带来的风险。 邓宁认为,要素禀赋理论和市场缺陷理论构成了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基础。另外,东道国政府的管理政策也会对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产生影响。 六、对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评价 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在企业优势的微观基础上,对国际直接投资的动因从宏观的角度做出了新的解释,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科学性。第一,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将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结合粒个有机整体进行研整更全面地解释了对外直接投资的决定因素。第二,对国际直接投资从魂查鱼縻堂行公析,说明了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化,一国不可能永远拥有某种比较优势。第三,一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效益主要取决于其所拥有的比较优势,一周可以依据比较优势发展对外直接投资,也可以依据其比较劣优吸到外国直接橙姿。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也存在着很多局限性:第一,该理论是在对西方私人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进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对国有跨国公司或国营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活动无法作出科学的解释。因为这些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并不是由三种优势决定的,而往往是由国际经济合作协议和本国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决定的。第二,该理论将利润最大化作为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目标,与20世纪6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目标的多元化现实不相符。 第六节 其他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前面五节介绍了五种国际直接投资理论,这些理论所研究的范围较为全面、系统、完整,在当代西方国际投资学中占据主导地位。除了这些在学术界影响广泛的理论外,还有一些西方经济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就国际直接投资的某一个方面进行论述,形成了一些理论。本节主要介绍四种:国际资本移动效应理论;产业内双向直接投资理论;纵向一体化直接投资理论;横向一体化直接投资理论。 一、国际资本移动效应理论 国际资本移动效应理论由麦克杜格尔(G?D?A?Macdouga11)在1960年发表的《外国私人投资的收益与成本:理论分析》论文中首先提出。后来,由肯普(M?C?Kemp)在1966年发表的《国际贸易与投资收益:新赫?克歇尔一俄林分析法》和琼斯(R?W?Jones)在1967年发表的《国际资本移动与关税贸易理论》的论文中作了更细致的论述。 麦克杜格尔国际资本移动效应理论认为,资本在各国间的自由流动可使资本的边际生产力在国际上得到平均化,从而可以提高世界资源的利用效率,增加世界的财富总量,提高各国的经济效益。 假定世界是由投资国(甲国)与东道国(乙国)构成的。甲国资本充裕,乙国资本短缺,资本由甲国流向乙国,甲国资本的边际生产力低于乙国。假定资本受边际生产力递减法则支配,两国国内市场完全竞争,资本的价格等于资本的边际生产力。根据这些条件,可得出图5-2: 图中0。为甲国的原点,0。为乙国的原点;0,Q为甲国的资本量,0:Q为乙国的资本量,0,Q+0。Q-O,O,为世界资本总量;MN为甲国的资本边际生产力线;mn为乙国的资本边际生产力线。 在资本流动之前,甲国使用0。Q的资本量全部投资于本国国内,生产O。MTQ的产出量;乙国使用O。Q的资本量全部投资于本国国内,生产OzmUQ的产出量。甲国和乙国的边际生产力即资本价格分别为QT和QU,前者小于后者,由此导致资本从甲国流向乙国,这种流动一直到两国的资本边际生产力相等即:SP-O,E-Oe,资本流动才会停止。 资本流动的结果是两国共增加了PUT的产出量。资本的国际自由流动提高了全世界的总产出量,资本流动所增加的PUT由甲、乙两国分享。从甲国来看,产出量由0。MTQ减少为0MPS,共减少了SPTQ。但甲国的国民收入并没有减少,其对外投资获得的收益为SPWQ,只要对外投资的收益大于国内生产的减少量,即SPWQ>SPTQ,甲国就可以获得比资本流动前更多的收益。在图中甲国收益的增加额为PwT-SPWQ一SPTQ;从乙国来看,产出量由0。mUQ增加为0mPS,共增加了SPUQ,其中的SPWQ支付给了甲国,乙国还净得UPW-SPUQ-SPWQ。甲、乙两国共增加产量为PUT。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的结论:资本从充裕国流向短缺国可以提高全世界的总产量,因为资本的国际移动使资本更有效地配置和资本收益更均等化。投资国把一部分资本投资到资本边际生产力较高的东道国,可以得到更高的报酬;而东道国由于利用了外资,使国内其他资源得到更有效地利用,也使本国的净收益增加,因此,国际资本的流动结果对各国都有利。 对于上述模型,一些西方经济学家提出了最佳对外投资课税论,作为麦克杜格尔资本流动理论的补充和完善。他们认为,从各国政府的角度来看,对资本的跨国流动实行一些必要的限制,更有利于投资国和东道国增加国民收入。从东道国的角度来看,对外资的流入征税,采取一定的限制会产生双重效应:一方面可以使外资的流入量减少,减少东道国的收益(来源于外资的实际收益率与支付给外国投资者的报酬率之差),这对东道国产生不利影响;另一方面,对外资以税收的方式采取一定的限制后,由于随着外资流入量的减少,支付给外资的利息负担也减轻了,同时税收还增加了东道国的收入,这又会对东道国产生有利影响。前者是东道国对外资实行限制所付出的代价,后者是东道国对外资实行限制所带来的效益,只有当后者大于前者,对东道国才产生真正有利的影响。因此,东道国应当有一个能使国民收入达到最大限度的"最佳课税率"和与之相应的"最佳资本流入量"。同样的道理,投资国对本国跨国公司的对外投资征税以实行一定的限制,也是有利的。 这种最佳对外投资课税论对于发展中国家颇具启迪性。有些发展中国家为了吸引更多的外资,对外国投资者给予过多的优惠,特别是税收优惠,付出了高昂的代价。但实际上,税收优惠只是吸引外资的一项措施而不是全部,其作用也是有限的。比如非洲一些发展中国家对外资实行特别优惠的税收措施,但外资的流入量仍然不大,其根本原因在于其总体的投资环境较差。当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或者外资流人超量时,对外资征税是一项明智的选择。如韩国在给予外资企业相当一段时间的税收优惠后,断然对外资企业征税,并提高税率,对外资企业与本国企业采用同样的税率征税。此举既可增加政府财政收入,也有助于本国企业与外资企业进行平等竞争。其他发展中国家也有类似的行为。 最佳对外投资课税论与最佳关税论非常相似,在课税时,可能会遭致对方的报复行为。如果将对方的报复行为考虑进来,对外资企业征税是否有利是很难判断的。不管怎样,在某一特定时期,基于宏观经济目标的需要,各国政府对国际投资实行一定的限制是必要的。投资国在国际收支发生困难时或产生产业空心化时,有必要对本国对外投资实行一定的限制;当东道国担心由于外资过多流入而产生不利影响时,也有必要对外国投资实行一定的限制。 二、产业内双向互接投资理论 产业内双向直接投资理论是解释发达国家之间在同一产业内相互进行直接投资的理论。随着科技的进步,知识产品和高技术含量的产品所占比例越来越高。这些行业的特点是规模越大单位产品成本越低,边际收益越高,也就是存在规模经济。规模经济的结果导致了行业内贸易的出现。所谓行业内贸易是指某一行业内差异产品之间的双向贸易,世界贸易的1,4是由行业内贸易构成的。规模经济的另一个结果是导致不完全竞争。厂商追求规模经济的结果是同行业中只剩下为数不多的几家主要厂商,各个厂商的产品是互相区别的。这也是国际直接投资的一个重要原因。20世纪6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之间的相互直接投资一直在国际直接投资领域占据主导地位,而且这种投资的很大一部分是在同一产业,主要是技术密集型行业内进行的。 西方经济学家E?M?格雷姆在1975年对美国的187家跨国公司及其在欧洲的子公司和88家欧洲跨国公司在美国的子公司的产业分布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了美国跨国公司和欧洲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活动的产业是相同的。邓宁于1984年根据187家美国跨国公司和226家非美国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有关资料,计算出了产业内双向直接投资指数,进一步验证了格雷姆的观点。邓宁认为,发达国家之间的科学技术水平发展相近,且跨国公司都拥有强大的研究与开发能力。在发达国家的同一产业内,没有一家跨国公司能拥有独占的所有权优势,而是少数几个跨国公司拥有相近的所有权优势,都有能力向对方的国家进行直接投资。邓宁还认为,西方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产业内双向直接投资,还可以取得垂直一体化经营的优势,获得规模经济效益,并可以充分利用东道国低廉成本的优势。 还有一些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当代国际直接投资不只是开辟了投资市场,更重要的是通过投资市场开辟了商品市场,从而带动了出口贸易。西方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相近,需求结构也 基本相似,对高档消费品的需求呈上升趋势,各国的同类产品各有其特点,追求质优的、个性化的消费心理导致产业内双向贸易。当贸易壁垒或产品运输成本过高而使产业内双向贸易受阻时,产业内双向直接投资就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20世纪60年代以来,各国贸易保护主义盛行,也是导致产业内双向直接投资的重要腺凼。 产业内双向直接投资理论较为科学地解释了发达国家之间直接投资的原因和动机。但无法解释垂直对外直接投资和逆向对外直接投资,所以,它的运用范围极为有限。 三、纵向一体化直接投资理论 纵向一体化直接投资理论是关于跨国公司纵向一体化直接投资的条件、动因的理论。美国经济学家科斯曾对该理论作过一些论述,其他一些西方经济学家也曾对此作过一些论述。 (一)纵向一体化直接投资的条件 西方经济学家认为,跨国公司实行纵向一体化直接投资,一般应具备如下条件: 第一,具有较强的垄断优势。进行纵向一体化直接投资,要求跨国公司将其在到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投资合理地分布于原材料开发,初级产品加工,深加工和最终产品生产等不同的阶段。因此,只有具备雄厚的资金实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科学的组织管理的跨国公司,才有可能取得规模经济的效益。 第二,投资国的跨国公司所从事的行业必须具有较高的集中程度。在高度集中的行业中,寡头跨国公司之间的竞争往往会导致原材料、零部件等各项生产投入品来源的不确定性,迫使跨国公司根据其全球发展战略,在世界各地投资建厂,实行垂直一体化经营,增大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的比例,避免对外部市场的过分依赖。 (二)纵向一体化直接投资的动因 垄断优势理论和内部化理论均部分地解释了纵向一体化直接投资的动因。除此之外,一些西方经济学家从三个不同的角度,论述了纵向一体化直接投资的动因。 (1)节约交易费用论。该理论将纵向一体化直接投资的动因归结为节约交易费用。认为导致纵向一体化直接投资的最大动因是获得更高的投资收益,特别是获得跨国"连续性垄断"条件下的超额利润。纵向一体化直接投资所产生的收益是由两部分构成的:一是通过纵向一体化直接投资,使得跨国公司在世界各地的子公司的投入品有了较为稳定的供应渠道,增加了总销售额,从而可获得更高收益;二是通过纵向一体化直接投资,消除了外部市场的不确定性,使跨国公司的很大一部分贸易在本公司系统内进行,节约了交易成本,从而获得更高的收益。可见,节约交易费用论是以内部化理论为基础的。 (2)节约生产费用论。该理论亦称埃德尔轻一斯班格勒动因论,将纵向一体化直接投资的动因归结为节约生产费用。该理论认为纵向一体化直接投资可导致生产费用的节约,跨国公司的总公司与子公司之间、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技术互补性得到加强,生产资源综合效率得到提高等。不同类型跨国公司实行纵向一体化所导致的生产费用的节约程度是不同的,生产费用的节约程度决定了跨国公司实行纵向一体化直接投资的方向和程度。所以跨国公司实行纵向一体化直接投资的主要动因是节约生产费用,降低成本,从而获得更高的利润。 (3)综合动因论。该理论是基于纵向一体化直接投资收益的特殊构成,由西方经济学家理查德森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提出的。其模型的数学表达式为: 该数学模型具有如下经济意义: 第一,在实行纵向一体化直接投资的情况下,对外部市场的销售已不再是决定跨国公司投资收益的必备约束条件,对外部市场销售所获得的收益只是跨国公司的一种附带性的收益,在其总收益中所占的比重很小。 第二,在没有外销量(即Q。一0)的情况下,实行纵向一体化直接投资的跨国公司仍能获得最低程度的投资收益,也就是说实行市场内部化也能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第三,当Q,越大时,表明跨国公司为外部市场所提供的产品越多,则进一步加深纵向一体化直接投资的愿望也就越强烈。 四、横向一体化直接投资理论 横向一体化直接投资是指跨国公司以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在世界各地建立子公司,生产同类产品的经济行为。由西方经济学家凯夫在1972年发表的《国际公司:对外投资的产业经济学》论文中,提出了横向一体化直接投资理论。其他一些西方经济学家对此也作过一些论述。 该理论认为,跨国公司实行横向一体化直接投资可以获得超额利润。这种超额利润主要是通过子公司利用总公司的知识产品而获得的。跨国公司拥有雄厚的研究与开发能力,许多知识产品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是其他外国竞争者所无法比拟的。特别是跨国公司的子公司在东道国当地遇到有力的竞争对手时,利用总公司的知识产品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跨国公司实行横向一体化直接投资是以建立国外子公司为基础,以依靠总公司的知识产品为手段以实现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经济行为。可见,横向一体化直接投资理论也是以内部化理论为基础的。 其他西方经济学家还提出了风险分散化直接投资理论、对外直接投资有机理论等。 风险分散化直接投资理论最早是由科恩提出的,拉格曼对此作了进一步的发展。该理论认为,如果跨国公司在东道国的直接投资不能得到预期的利润时,就应当根据地理位置分散投资的 风险。科因在1965年进行的实证分析支持了他的这一理论。拉格曼认为,对外直接投资既是产品市场的分散化,也是生产要素市场的分散化。西方学者史蒂文斯认为,对外直接投资是对利润最大化的补充,而不是替代。如果风险可以控制到较低,在国外投资比国内投资会更好。 美国产业协议局根据美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实践提出了对外直接投资有机理论。该理论认为,在垄断竞争的条件下,企业生存的前提条件就是继续增长,即在日益扩大的市场中,保持并提高其生产和销售的份额,维持和扩大其在市场中的地位。为了保持现有的资产的获利能力,企业必须追加新的投资。减少对外直接投资,不仅减少了未来的收益,也降低了现有投资的收益。所以,在短期内,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不在于利润的最大化,而在于防止市场的丧失,为企业的未来发展和最终实现利润最大化而创造条件。 思 考 题 一、名词解释 1(不完全竞争 2(市场内部化 3(产品生命周期 4(边际产业 5(区位优势 二、简答题 1(简述垄断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 2(边际产业扩张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它所蕴含的政策主张包括哪些? 3(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 三、论述题 1(目前跨国公司内部贸易普遍增长较快,试以内部化理论解释该现象。 2(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试对该理论进行评述。
本文档为【第二篇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477730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60KB
软件:Word
页数:92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7-09-29
浏览量: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