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扶贫双到案例

扶贫双到案例

举报
开通vip

扶贫双到案例扶贫双到案例 前 言 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乃历史赋予党和政府的重大使命,更是广大群众的热切期盼。 2007年12月,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深入清远瑶山调研,首次提出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要“规划到户责任到人”(下称“双到)。自此,清远乃至整个广东的扶贫工作便翻开了崭新的一页。作为扶贫“双到”策源地,清远先行先试,大胆探索。通过“四个创新”夯实“双到”基础,解决了“扶谁的贫、谁来扶贫”的问题;以党建引领、社会参与、整村推进、自主互助和机制保障等五项举措打造立体扶贫,解决了“怎么扶”的问题;初步...

扶贫双到案例
扶贫双到案例 前 言 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乃历史赋予党和政府的重大使命,更是广大群众的热切期盼。 2007年12月,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深入清远瑶山调研,首次提出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要“规划到户责任到人”(下称“双到)。自此,清远乃至整个广东的扶贫工作便翻开了崭新的一页。作为扶贫“双到”策源地,清远先行先试,大胆探索。通过“四个创新”夯实“双到”基础,解决了“扶谁的贫、谁来扶贫”的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以党建引领、社会参与、整村推进、自主互助和机制保障等五项举措打造立体扶贫,解决了“怎么扶”的问题;初步构建起政策保障、产业开发、金融服务、技能培训、社会帮扶、考核激励等六大机制,解决了“稳定脱贫”的问题。 在实施扶贫“双到”工作中,清远人以先行者的无畏勇气和拓荒者的勤劳精神,不断探索,不断前行,不断总结,不断创新,在党建扶贫、产业扶贫、金融扶贫、移民搬迁等帮扶模式上创出了特色,形成了颇有推广和借鉴价值的“清远经验”。截至2012年底,全市贫困人口由2009年23.8万到2012年全部实现脱贫;302个省定贫困村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从2009年的1906元增加到2012年的9205 元,增长4.83倍,村集体经济收入从2.13万元增加到15万元,增长7.04倍,贫困村和贫困户实现“双脱贫”。全市镇到村公路硬底化完成率、安全饮水工程完成率、义务教育入学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均达100%。目前,贫困户自我发展能 力显著增强,贫困地区基础条件显著改善,贫困地区脱贫步伐显著加快,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扶贫“双到”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效。 为了铭记上一轮扶贫“双到”工作成果,为新一轮扶贫开发加油鼓劲,这里编写了八大模式35案例,是清远人在扶贫开发“双到”工作中,作出大胆而有益的探索,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很好的做法和模式没有编入。 一种种帮扶模式折射出清远人的开拓与创新,一组组数字记载了扶贫“双到”的力度与成果,一个个故事叙说着扶贫人的苦与乐,一张张笑脸写满了脱贫后的幸福与喜悦„„ 扶贫开发没有止境,改善民生没有终点。2013年,省委、省政府又吹响了新一轮扶贫开发的号角。清远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上级的指示精神,按照省的总体部署和要求,迅速掀起了新一轮扶贫开发的工作热潮,新一轮的扶贫攻坚战已经拉开了帷幕。 今天的辛勤耕耘,必将迎来明日的丰硕成果。在新一轮的扶贫开发工作中,有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有各级帮扶单位的大力支持,有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清远的扶贫一定会再度走向辉煌~ 编 者 2013年7月 目 录 模式一:党建引领——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头羊”作用 案例1:英德创新村民自治模式 共建美好新家园 案例2:连南党建带扶贫 点亮瑶山幸福之光 案例3:清新党建扶贫案例 案例4:英德东水村党建扶贫案例 模式二:社会参与——众人拾柴火焰高 案例5:碧桂园树山村 案例6:热心公益事业 结对帮扶贫困村 ——英德权祥凉茶公司参与扶贫案例 案例7:顺德何老板帮大古坳 案例8:清新社会扶贫案例 案例9:品牌立业 爱心立人 ——英德义乌国际小商品城参与扶贫案例 案例10:凝聚社会力量 助推社会扶贫 ——南海爱心企业参与扶贫案例 模式三:自主互助——激发困难群众自主脱贫的内生动力 案例11:英德“邓屋”经验 案例12:英德35个整村推进村民自治 案例13:阳山互助金 模式四:机制创新——为推进扶贫“双到”工作提供制度保障 案例14:瞄准机制 靶向疗法 建档立卡 案例15:连水案例 案例16:考核提拔干部 案例17:长效机制 模式五:产业开发——打造“村村兴产业、户户创家业”的格局 案例18:以“两社”促生产发展 借“双到”助脱贫致富 ——连州沙坳村产业扶贫案例 案例19:“四驾马车”驱动 载着贫困户奔向幸福 ——阳山琶迳村产业扶贫案例 案例20:发展农业产业化 建立长效帮扶机制 ——连州马占村产业扶贫案例 案例21:佛冈推动农业产业化 促进农民脱贫致富 模式六:整村推进——打造村民富裕村容整洁村风文明的幸福新村 案例22:连南移民搬迁 案例23:英德流寨村 案例24:清新中和村 案例25:连南三 排村(省烟草) 模式七:金融扶持——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撑 案例25:拓宽互助自治渠道 借力助推产业发展 ——阳山黄竹村金融扶贫案例 案例26:连南开设农户自立服务社 创新小额贷款模式 案例27:创新扶贫思路 实施保险扶贫 ——连山中和村金融扶贫案例 案例28:扶贫互助金 助农民脱贫 ——连山荣丽村金融扶贫案例 模式八:结对帮扶——手牵手心连心同圆幸福梦 案例33:顺德帮扶:石角村 案例34:佛山材料 案例35:南海材料 模式一:党建扶贫——发挥基层党组织作为“火车头”的引领作用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在实施扶贫“双到”工作中,清远市注重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模范带头作用,通过开展完善基层组织建设,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实行党组织和农村自治重心下移,以党建引领扶贫,扶贫反哺党建,党建和扶贫并驾齐驱,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加快发展,促使农村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创新村民自治模式 共建美好新家园 近年来,针对农村社会管理存在的问题和新形势下的工作要求,英德市结合村级基层组织建设改革试点工作,在设立村党支部的基础上,在自然村创新设立村民理事会,逐步走出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的村民自治模式和发展路子。在村民理事会的积极参与下,全市近两年新建了一批幸福安居示范村,农村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进一步改善;村务管理民主、规范;村集体和村民经济增收加速,农村社会稳定,村风和畅,呈现了党群干群共建美好家园的和谐局面。 一、创新组织形式,实现自主管理 自启动村级基层组织建设改革试点工作以来,英德市准确把握政策精神,积极行动,以村党支部为核心,因势利导,在自然村建立村民理事会,理事会成员主要从当地有威望、有影响力,公益心强、素质较高、热心家乡建设的老人、老党员、老干部、村中能人及村民代 表中产生,并完善了相关组织章程和村规民约,明确理事会成员各自分工,发挥成员各自作用,使村组事务管理进一步明细化、规范化,彻底改变了以往由村组长单打独干的局面。村民理事会实现了党建工作向基层有效延伸,通过理事会这个最底层、最广泛的管理末梢,触及千家万户,理事们作为群众利益的维护者和代言人,架起了党群干群沟通的桥梁,使很多“政府管不到、干部管不了、社会无人管”的老大难问题都迎刃而解。 二、致力于创产业兴家业,实现村兴民富 村民理事会成立后,积极出谋划策,以增加村集体经济和村民收入为己任,通过盘活资源,引进农业龙头企业带动村民发展经济等方式,壮大村集体经济和增加村民收入。如英红镇虎迳村周屋组村民理事会把握英红园区规划建设带来的机遇,在征得全体村民户主代表同意后,在保证村民人均有0.2-0.3亩口粮耕地的前提下,将土地收回集体再统一发包,成功引进宝森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计划首期租用土地500多亩,建设休闲娱乐生态农庄;第二期该组计划结合新农村建设,以承包租金抵扣新农村建设资金方式再向该公司发包200亩土地。此外,该组还引进1家现代环保型砖厂。目前,该组已有30多名村民在这两家企业务工,村民在家门口就实现了就业。土地的有效流转,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了村集体经济和村民家庭的增收。类似的还有西牛镇赤米村禾湾组、石牯塘镇萤火村叶屋组、横石水镇横岭村等。 三、积极参与新村建设,实现幸福安居梦 集体经济发展状大后,村民要求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意愿日益强烈。理事会在尊重农户意愿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在新村建设中的“宣传员”、“勤务员”、“监督员”、“联络员”、“调解员”等作用,全程参与、协调处理新村选址、规划设计、宅基地分配、工程队选择、工程建设质量监督、农户集资款催收、新房分配等具体事项,发动群众加快推进新村建设,并通过村民自筹、社会热心人士捐资、村集体出资、“一事一议”政府奖补等方式,抓好新村文化室、篮球场、道路、绿化等公共设施的建设,另外还组织制定新村环境卫生管理等村规民约,确保新村可持续发展。近几年,英德市一批新农村顺利建成,一大批农户住进新房圆了幸福安居梦,理事会功不可没。 四、 积极管理村务民事,实现和谐稳定 理事会成员是群众按照自己的意愿推选出来的,被群众视为“知音”。他们能把群众的意愿、困难及时向村支部和镇街党委、政府反映,帮助群众解决一些纠纷和生产中遇到的难题,使许多问题迎刃而解。另外,理事会成员们还自觉担当起山林权属、邻里矛盾、征地拆迁等民事纠纷的调解员,当好防火、防汛、防灾的先锋队,维护了基层的和谐稳定,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群众不上访”,促进了农村民主建设和社会稳定。 党建带扶贫,点亮瑶山幸福之光 ——连南瑶族自治县党建扶贫工作纪实 2010年以来,连南县以民族党建为龙头,坚持以党建带扶贫,以扶贫促发展,不断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引领农村科学发展中的领导核心作用,提高贫困村自主发展的源动力,着力实现扶贫开发工作和农村党建工作的良性互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走出了一条“党建带扶贫,扶贫促党建”路子。目前,全县共整合各级各类扶贫资金约2亿元,帮扶38个省级贫困村和6810户25000多人增收脱贫,帮助1061户移民户和2050户低收入住房困难户实施住房改造。截至2011年底,全县38个省级贫困村和4534户19140人“双有”贫困户(有劳动力、有发展意愿的贫困户)实现了脱贫。 一、培育一个基地,为党建带扶贫提供理论基础 2011年1月,连南县成立了党建扶贫研究孵化基地,着力健全“全党动员,全民动手”的扶贫开发工作机制,切实做到身到、心到,真扶贫,扶真贫,更科学、更给力,有效地推进 “双到”扶贫开发工程,实现群众发展得实惠、农村发展有改观、科学扶贫见成效的目标。党建带扶贫研究基地重点抓好以党建、移民、教育、产业、金融、市场、信息、艺术、就业、社保等“十个平台”基地建设,聘请国内、省内知名专家研究党建带扶贫理论与实践,通过广泛聚合县内外智力、市场、网络、信息等各种资源,大力推进扶贫组织专业化、扶贫人员职业化、扶贫行动规范化、扶贫渠道多样化、扶贫信息网络化、扶贫项目市场化、经营贫穷产业化,逐步实现扶贫工作的科学一体化。 二、抓住两个重点,全面推进党建带扶贫工程实施 1、建立“双到”扶贫机制。为贯彻落实《中共广东省委办公厅、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我省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的实施意见》(粤办发[2009]20号)文件精神,建立了结对帮扶机制: 一是建立“一对一”帮扶制度。建立省市单位与省级贫困村、县直单位与全县69个村“一对一”结对帮扶制度。通过发挥省、市、县三级单位的资金、人才、信息等资源优势,把连南的特色资源、稀缺资源的资源价值转换,打造连南特色产品的产业链。通过帮扶与被帮扶工作的开展,重新调整了政府—社会—部门—干部—贫困户的主体关系,促使扶贫工作由“输血”模式向“造血”模式转变,打破贫困的恶性循环。二是建立智力帮扶制度。通过积极实施“一个村一名大学生”干部培训、配备大学生村官、开展“贫穷之耻,懒惰之害”思想教育活动等,提升村干部综合素质和群众致富意识,解除群众“等、靠、要”思想等措施。三是建立民生工程帮扶制度。通过帮助村集体入股电站、打造绿色生态林业、高效农业产业等提升村集体经济实力,进一步加大对村级卫生、教育、基建等民生工程的投入,不断提高村集体的号召力和战斗力。 目前,连南建成扶贫项目640多个,全县69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达到3万元以上,有劳动力的贫困人口5738户、23858人年人均纯收入达到2500元以上。连南县的科学化扶贫模式,受上级的充分认可,认为连南以产业链为抓手,规划和建立了与大市场连接的农业产业链,使贫困户的收入实现跨越式增长,这一模式值得推广。 2、建立“移民”脱贫机制。为贯彻落实汪洋书记四访连南瑶寨时提出的“离大山越远,离幸福就越近”指示精神和省市党委、政府 的安排部署,从根本上解决高寒山区农户生产生活难问题,连南县委县政府积极实施“移民”脱贫工程: 一是加强领导。为推动全县移民搬迁工作的深入开展,连南成立了以县党政主要领导挂帅的高寒山区移民搬迁安置工作领导小组,各镇成立对应的领导小组,为移民搬迁各项工作提供坚强保障。二是科学规划。制定了《连南瑶族自治县高寒山区自愿移民总体实施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计划5年内,将3278户自愿移民群众,分期分批分别搬迁到全县8个移民新村,通过分类建设、分类安置,确保高寒山区群众各取所需、各尽所能。三是畅通融资。2009年以来,在上级党委政府和省财政厅、省民宗委、省扶贫办、省国土厅、省民政厅等上级部门以及顺德区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先后投入建设资金7540.32万元统筹用于高寒山区移民新村建设。 目前,县城高寒山区移民新村首期4栋112套和二期6栋168套公寓楼、连水移民新村一期23套、红星移民新村一期66套、大古坳中站移民新村一期30套已竣工提供移民入住,县城高寒山区移民新村三期、四期,连水移民新村二期,大古坳中站移民新村二期,福彩三排移民新村等工程正扎实推进。移民搬迁工作创造了“连南模式”,受到了上级领导的肯定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越来越多的群众实现了“走下大山,走向幸福”的梦想。 三、建设三型组织,为党建带扶贫提供组织领导 1、产业型党组织。连南县紧紧围绕培养一只懂经济、会管理的基层党员干部队伍,培育一支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产业型党组织, 把组织建在产业链上,做到产业延伸到哪里,党组织就建到哪里,把党的组织优势源源不断地转化为产业优势。大力推行“支部,协会,基地,农户”四位一体党建带扶贫发展模式,不断加大专业合作社、产业协会、龙头企业、生产基地等产业链党组织组建力度,走“少而精、少而优”的特色农业路子,全面提高特色农业产业水平。比如,连水村的蚕桑协会、大古坳村的养猪协会等基础农业协会分别成立了党小组,让党组织在行业协会中拥有了更多的话语权。 目前,全县共发展种桑面积1.53万亩,年产值1600多万元;油茶面积4万多亩,年产值4000多万元;中药材种植基地6400多亩,年产值2500万元以上;以蚕桑、油茶、有机稻、稻田鱼、中药材、石头猪、本地鸡为主的“一村一品”、“一户一业”种养项目不断得到发展,全县贫困村基本实现了“村村有产业,户户有项目”,为贫困户实现增收奠定了坚实基础。 2、创新型党组织。连南县在基层农村推行树立“弯道超车”的发展思维,让创新精神、创新理念、创新思维在党建工作中成为主流,让想创业、敢创业、会创业、创大业成为连南党员干部的价值追求。开创性地开展村级组织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化建设、基层党支部标准化管理、设立县镇村三级党务中心,为基层农村的扶贫开发和经济发展夯实阵地。 2011年8月,连南建立了覆盖党员、村民、企业三个层次的社会信用联防体系,通过将党员干部群众诚信度进行量化归档管理,评定等级信用党员,并在连水村、大古坳村和高寒山区移民新村先行试点,组织村干部、村民小组长、党员、村民代表共171人开展信用测评工 作,评价内容包括思想政治素质、道德品质、信用记录、奖励加分等指标。被测评对象中,有138人达到AA级(80分以上),他们可无需担保和抵押获得县农户自立服务社给予的贷款综合授信,并在种养、就业、读书、劳务、移民等方面得到支持。 3、服务型党组织。连南县大力践行把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推向一线,把服务阵地设在最前沿,以满足广大党员和群众的所需、所求、所盼。在全县农村建立E,供销服务网络,用一根网线让“足不出户”的土特产,也登上了电子商务的“诺亚方舟”。农村党组织要做好网络脱贫的组织者、宣传者、服务者,以实际行动加快农村向城市文明逐步过渡。2010年,连南县建立了党建、扶贫孵化平台,通过“红色创业信贷”、技能培训、资金扶持、基地孵化、项目带动等一体化方式,鼓励和带动党员创业,转变党员就业、创业观念,增强发展意识。通过设立连南农户自立服务社、建立农村党员创业青年俱乐部,出台“妇女创业小额担保贷款财政贴息”、“共青团农村青年小额贴息贷款”政策,实施“培训—就业—创业一体化工程”等措施,给予创业群众资金、技术支持和优惠政策。 农村党员创业青年俱乐部主席、连水村党支部书记、主任盘泽辉带头种溪黄草中草药60亩,年养猪500头以上,另外与贫困户联合养鱼、养天鹅,为贫困户担保小额贷款资金,与5户贫困户捆梆发展,带领贫困户共同致富,其他党员干部均成为了养猪、种桑等致富带头人,并与贫困户捆梆发展,带领贫困户走上致富路。 四、建好四支队伍,为党建带扶贫提供人才保障 1、党员队伍。在全县开展党品党性、“三诚”(做人真诚、同事精诚、对党忠诚)教育,增强党员的宗旨意识、道德观念和模范作用;以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为载体,整合党员活动室,开展理论学习、农业生产实用技术培训、市场信息服务等活动,认真组织农村党员干部开展党课专题、全省加强社会建设系列专题等学习收看活动,同时结合 “创先争优”活动、全省扶贫“双到”现场会和连南县纪念建党90周年—绿色瑶山党旗红论坛活动,大力开展站点学习宣传活动,不断拓宽远程教育学用范围;探索将致富能力强、有致富项目、且具备播放条件的党员户作为远程教育中心播放户,拓宽教育覆盖面,为党员村民走向文明打开了一扇宽广的大门;2010年10月,开通了“瑶山党心桥”手机党建报,实行短信群发和专线服务,为全县党员干部备足“信息流”。 2、村干部队伍。以实施“素质提高工程”为载体,建好村干部队伍。针对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的素质不够高、能力不够强的实际,从2008年起,连南县委先后八次组织村党支部书记、主任开展异地办班培训,共有400多人次村干部到重庆市武隆县、浙江省奉化市滕头村和深圳南岭村、惠州大和村等地就农村党建、现代化农业和新农村建设异地办班培训,开拓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极大地调动了干部干事创业热情;2010年3月,连南县举办首期“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干部”大专学历培训班,招收村干部、村后备干部30多名;2010年12月,在全市率先公开招录11名大学生村官,进一步改善了村干部队伍结构。 3、群众队伍。通过开展“贫穷之耻,懒惰之害”、“四有”(有理想、有纪律、有能力、有形象)教育活动,破除群众“等靠要”思想,树立勤劳致富新风尚。根据农村特点和党员群众的多样化需要,利用夜晚时间,以农村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团员青年、妇女骨干和农村实用人才为主要培训对象,以自然村寨或人口相对集中的村组为培训单元,以村级组织活动场所为培训主阵地,以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网为主要载体,建立起“农民夜校”,搭建农村党员学习教育新平台,为党员群众提供学习、交流、议事和娱乐的综合场所。2011年7月,连南县委组织部、县委党校在连水村、大古坳村开展了“贫穷之耻,懒惰之害”教育活动,村干部、党员代表、村民代表共130多人参加了活动。在情景教学中,现场播放了广西恭城大岭村、浙江奉化滕头村艰苦创业的录像视频,当群众观看到大岭村干部群众在石头山里开荒种树画面时,均受感染并引起共鸣,一名村群众代表表示“看到大岭村人过上这么好的日子,我们也要通过勤劳致富”。 4、驻村工作组队伍。从2010年起,连南县建立驻村工作组考核制度,将干部驻村工作与县各单位落实科学发展观年度考核评价工作、干部提拔使用、评先评优等相挂钩。县扶贫办、县委组织部成立工作督查组,不定期对驻村干部在岗、履职等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及时向派出单位反馈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对工作表现不佳、群众反映不好、工作难以胜任的驻村干部,及时进行教育,及至要求派出单位召回重派;建立驻村工作组联席会议制度,每季度组织各镇、村和驻村工作组长到县政府定期召开联席会议,通报工作进展情况, 分析存在问题;建立驻村工作组成员业务培训班,介绍连南县的风土人情、资源状况、各村经济发展现状,组织学习农业生产基础知识,让来自不同级别、不同地域、不同行业的驻村工作组成员尽快熟悉连南基层的各种生产生活情况。 清新区党建扶贫案例 特点:坚持“党建带扶贫、扶贫促党建”的方针,积极把扶贫开发“双到”工作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不断创新活动形式,推进创先争优活动,着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成效:“双到”期间全县培训农村党员干部37182人次,发展党员487名,培养村后备干部618人。通过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推动科学发展,带领农民致富,密切联系群众,维护农村稳定的坚强领导核心。 具体做法: 石潭镇“格水试验”。为改变村民脱贫致富观念,2010年,工作组在格水村成立了格水村党支部理论中心组,几年来开展了14期主题学习,这个被称为“史上最小的理论中心组”深深改变影响着广大村民,解放了他们的思想观念,为格水村经济发展群策群力,初现了可喜变化,党员中有2人考上大专,3人主动开办了养殖场,他们发挥了党支部的模范带头的先锋作用,以自己的积极行动带动了一批群众发展经济,据统计2011年格水村新增种植、养殖大户4户,“格水 试验”后续效应继续发酵,为格水村扶贫出成绩奠定了坚实基础。 浸潭镇桃中村创先争优,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带领广大农民群众脱贫致富的领导核心,是全面完成扶贫开发“双到”任务的组织基础。因此,石湾镇街道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为扶贫开发的一项重要工作抓好落实。(一)制定抓班子建设的制度措施,增强班子的创造力、战斗力和凝聚力;组织“两委”干部培训、到佛山市禅城区黎冲村参观学习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提高干部队伍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二)制定村民自治章程、村务公开等各项规章制度,做到村务、政务、财务和扶贫项目公开;制定党支部发展规划,完善党支部各项规章制度、党组织活动阵地“五有”建设,健全民主生活会。(三)结合扶贫开发工作在党支部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推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向深度和广度发展,促进党支部和广大党员更好地联系群众和服务群众。(四)发挥党员干部带头作用,建设“卫生示范村”。以横石寨村为试点,由党员干部带头宣传卫生知识,发动群众统一将垃圾放在自家门前的垃圾桶,聘请五保户为保洁员,定时打扫村道和收集垃圾。 石潭镇东安村抓村“两委”班子建设,增强村“两委”班子战斗力。 2010年1月,工作组刚入驻时发现不少干部群众存在着“安于现状,不思创业”的心理,思想观念成为制约东安村发展的首要因素。为此,工作组以加强村党建工作作为切入点,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 用,夯实扶贫的基础,定期召开党员座谈会和村民座谈会,摆事实,讲政策,展规划,并先后四次邀请东安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干部到广州市、深圳市等地参观学习。通过学习引导,东安村的干部和村民树立了发展观念、市场观念和自强自立观念,随着“双到”工作的不断深入开展,村“两委”领导干部素质明显提高,班子的战斗力和凝聚力明显增强,党群干群关系得到密切联系,村“两委”班子成员脱贫致富的主体责任意识日益清晰。帮助完善了村民自治管理制度和村规民约。鼓励有为青年向党靠拢,2011年申请入党的人员有7名,通过党员大会批准为预备党员的有2名,被列为入党积极分子的有5名,预备党员转正2名。工作组配合帮扶单位开展“扶贫济困”慰问活动,贯彻“扶贫济困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扶贫”,进一步加强与村两委班子沟通,巩固基层党组织工作建设。同时,中海油把东安村作为员工政治思想教育基地,组织中海油党员、入党积极分子、青年团员和科技人员到东安村访贫问苦。实现扶贫工作和员工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双赢。两年来,共组织了430人次到东安村访贫问苦,积极捐钱捐物,支持扶贫工作。 英德东水村党建扶贫 ——佛山市顺德区陈村镇人民政府、区人民检察院、区消防大队帮扶 顺德区陈村镇人民政府、顺德区人民检察院、顺德区消防大队围绕扶贫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扶贫,以队伍建设、陈地建设、制度建设 等为着力点,有效提高东水村党支部战斗。 一是强化村干部培训,提高干部综合素质。帮扶单位定期对东水村“两委”班子成员进行培训,2011年组织东水村“两委”成员到顺德进行统一组织培训,到先进村居进行“强班子”交流学习,增强带头致富和党建工作能力。 二是完善顺德党员帮扶制度,加强党组织沟通。对东水村106户贫困户实现顺德区党员领导干部“一对一”帮扶举措,多次组织顺德陈村镇政府和顺德区人民检察院下属的党支部多次到村党支部联合开展活动,帮助他们提高对党组织先进性的认识,增强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 三是加强“五有”设施建设,完善党内民主制度。建设党务村务财务信息公开栏,制作党员活动场所牌子及创先争优扶贫宣传标语;帮助村支部建立健全“三会一课”、村“两委”议事、村务公开、财务管理等规章制度。装修村委会办公楼,完善党员活动阵地设施,提高党员电教信息化水平。四是创新党员扶贫模式,实行村内党员“一对一”挂扶制度。东水村现有正式党员61人,在顺德区党员干部挂扶贫困户的基础上,实现本村内党员户同时挂扶贫困户的帮扶制度,让村内党员定期下户把握好其帮扶户的思想及经济情况,推动多方力量投入扶贫事业。 模式二:产业扶贫——打造“村村兴产业、户户创家业”局面 产业化扶贫以市场为导向,以龙头企业为依托,利用贫困地区特 有的资源优势,形成“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产业化经营体系,从而持续稳定地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是近年来在贫困地区普遍实践的经过检验的一种新型扶贫模式。 案例5:以“两社”促生产发展 借“双到”助脱贫致富 连州市龙坪沙坳是省定贫困村,各自然村分布松散,由于地处石灰岩山区,土地资源匮乏,道路崎岖,人畜饮水困难,劳动力素质不高,缺乏主体产业等原因,严重制约了经济发展,村集体经济十分薄弱。驻村工作组紧紧围绕帮扶目标和任务,创新方式,突出重点,通过成立和借助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扶贫互助合作社,切实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带动贫困户脱贫,有力地促进了扶贫开发“双到”工作的落实,取得了明显的成效。2011年沙坳村村集体经济收入7.95万元、贫困户100%实现脱贫。 一、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夯实生产发展基础。 驻村工作组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以解决饮用水难为工作突破口,着力改善沙坳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发展环境。积极向当地有关部申请和立项扶贫项目,争取高明区、帮扶单位的资金支持,分别完成下列的项目:一是协助龙坪镇政府吸引行业资金225万元开发补充耕地1500亩,为每户村民增加约4亩土地;二是筹集23万元农田水利建项目专项资金,修筑一口山塘,耕地受益面130亩;三是筹集71.5万多元作为饮水工程项目专项资金,铺设村委会至大坳自然村3公里的 主水管引入山泉水;四是为该村打了100多米深的水井2个,购买了抽水机4台,并重新铺设水管,使该村100%村民能饮用上安全自来水,也解决了农户种植用水问题;五是投入近10万元,将村委会通往清石村共5公里的村道扩宽,同时投入资金105.3万元,其中争取上级补助经费66.3万元,高明区财政拨款10万元,村民自筹29万元;把元岭岗、大坳、水井头、大岭脚四条自然村3.9公里的村道实施硬底化改造,并建设了一个农副产品购销站;六是为彻底解决沙坳村种植灌溉用水难,聘请专家设计修建33万立方米废弃水库项目。七是协助部分贫困户的蔬菜基地铺设自动喷洒设备,减轻了贫困户的耕作劳力。 二、借助农民专业合作社,解决生产技术和产品销路问题。 (一)成立黑山羊养殖专业合作社 为了走出扶贫新路子,带领农户奔小康,驻村工作组通过充分的调研和考察,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决定发挥沙坳村山地资源丰富的优势,有充足的山地和草料,适合发展畜牧业,气候也适宜发展生态养殖。利用沙坳村得天独厚的6万亩山地,开办5000头规模的绿丰岭黑山羊养殖基地,旨在打响沙坳村山羊品牌,本着产业化发展的思路,驻村工作组与沙坳村委起草了《连州市龙坪镇沙坳村开办养殖场计划书》和《连州市绿丰岭黑山羊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章程,主要以“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农户自愿入社,贫困户由帮扶单位用扶贫资金帮助入社。专业合作社发放羊苗给贫困户养殖,羊苗长大后专业合作社以市价格收购,降低生产成本,为养殖户解决销路。并聘 请贫困户为养殖场员工,为贫困户劳动力提供就近就业的机会,增加经济收入。 目前所有贫困户已全部入股黑山羊养殖专业合作社,有4户贫困户共4人放羊工作,人均年纯收入可达到13200元。经过三年的发展,山羊养殖基地已发展存栏500头黑山羊,预计今年底可实现养殖1000头山羊的目标,可为农户增加收入28万元。在绿丰岭黑山羊养殖基地的辐射作用下,去年大坳、元岭岗、饭汤岩和沙坪村等四条自然村的农户联营开办了四个山羊养殖场,共存栏800头黑山羊。 (二)成立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 沙坳村群众长期以来以种植反季节蔬菜作为主要的收入来源。但是当地耕地少,水源缺乏,制约了农民种植反季节蔬菜规模和产量。帮扶工作开展前,25户贫困户只有水田和旱田88亩,其中种植反季节蔬菜只有30亩。驻村工作组把沙坳村种植反季节蔬菜创立为主导产业,使农户做一个有稳定收入的业主。驻村工作组和村委会在完善水利和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部的基础上,采取了增大种植面积、发放生产资料、传授种植知识、引入农村经纪人和成立《连州市庆丰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方法,在连州市庆丰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引导下,有200多户村民入社,其中贫困户100%入社,庆丰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与村签定产、供、销的保价 合同 劳动合同范本免费下载装修合同范本免费下载租赁合同免费下载房屋买卖合同下载劳务合同范本下载 。充分调动贫困户的脱贫积极性,大力扶持贫困户提高种植技术和扩大种植品种。 一是动员贫困户利用农闲时间自行开发村中的荒弃地,增加种植面积。并对新增的种植面积实行资金和生产资料的帮扶(开发一亩耕 地扶持资金300元和肥料100公斤),现在贫困户蔬菜种植面积达160亩,大大增加农户的收入。全村农户蔬菜种植面积达1600亩; 二是依托扶贫互助社发放贫困户生产资金。2012年第一、二季度,共发放了12多万元贫困户生产资金,彻底解决了贫困户因资金紧缺无钱买肥料、种子和销售难的问题。 三是邀请当地农业技术专家,现场举办了两期反季节蔬菜种植和畜牧饲养知识培训班,使群众学到种养技术,掌握种养致富本领。目前,农作物年亩产纯利达到3000元,每户农户增收8000—12000元。四是为了解决蔬菜销路问题,驻村工作组为沙坳村建设了一个农副产品购销站, 成立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与农户签定产、供销合同,同时引入了2户农村经纪人长期在沙坳村开展蔬菜经纪活动,拓宽了农产品销售渠道。 三、借助扶贫互助社,解决生产资金紧缺的问题。 为了解决贫困户生产启动资金和扩大生产欠缺资金,沙坳村成立了扶贫互助合作社。互助社运行管理实行自主运行、自我服务、民主管理、权利平等、资源共享、风险共担方针。整个资金使用权属于所有社员,入社社员可以根据生产发展的需要,及时获取3000元至5000元的借款,使用期限最长一年。互助社建立起来后,及时、方便、灵活地为农民提供融资服务,解决贫困户燃眉之急,为贫困户致富和农村经济发展搭建了平台。不少贫困户通过这种方式走上了致富路,幸福路。 目前,互助合作社共筹集了15多万元作为贫困户生产启动资金 和发展资金,帮扶贫困户开发旱地100亩(平均每户4亩)、种植萝卜50亩(平均每户2亩)、反季节蔬菜100亩(平均每户4亩),彻底解决了贫困户耕地不足及因资金紧缺无钱买肥料、种子和销售难的问题。 通过“两社”带动,沙坳村黑山羊养殖不断壮大,蔬菜种植更达到1600亩,农户收入不断提高,部分农户蔬菜种植年纯收入超过10万元,主导产业收入占总收入50%,贫困户100%实现脱贫,使沙坳村民共同走向富裕道路。 “四驾马车”驱动 载着贫困户奔向幸福 ——阳山县大崀镇琶迳村产业扶贫工作情况 自2009年挂扶大莨镇琶迳村以来,阳山县水务局瞄准靶心,把扶持“村有特色产业、户有增收项目”作为主攻方向,针对性地制定长效帮扶机制,扶贫扶智并驾齐驱,输血造血双管齐下。“养鸡专业合作、养牛专业合作社、油茶合作社、蔬菜合作社”等帮扶项目号称“四驾马车”共投入535万元,80户有劳力贫困户总收入达到121万元,人均收入达到4487元;成功实现脱贫,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6.5万元,提前实现省规定超3万元以上脱贫标准。在“四驾马车”拉动下,琶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始崭露头角,贫困户一手摘 “贫帽”、一手触摸“幸福”已成现实~ 一、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打好地方特色品牌,延伸扶贫产业链。建立产业带动机制, 特色优势充分发挥。阳山水务局把增加贫困户收入和发展壮大贫困村集体经济作为主要任务来抓,在“村有特色产业、户有增收项目、村集体有稳定收入来源”上下功夫,初步形成了产业引领扶贫开发,龙头项目带动脱贫致富的工作格局,为脱贫致富打下了良好基础。 一是打造地方特色养殖专业村。为培育扶贫产业链,我们根据琶迳村的特点,按照既定帮扶目标,重点抓好产业帮扶,在巩固原来专业养鸡、养猪、养牛,蔬菜,油茶基地的基础上,今年再发展当地山渣、板栗,扩大蔬菜基地等特色产业。如筹集52万元与“天农公司”合作建成了集约式养鸡基地,建起6幢养鸡示范样板鸡舍,带动12户贫困户和“天农公司”合作养殖肉鸡,以“农户+公司”的养鸡场和“带头户,村委会,帮扶单位,扶贫户养殖”的饲养生产模式,发展立体养鸡。琶迳村每年可出产天农鸡10万只以上,形成了“大户带小户、富户带穷户”、“ 示范带动贫困户”的拉动机制格局,年实现规模利润24万元,“天农”鸡养殖专业村已形成规模。 为延伸扶贫产业链,阳山水务局多措并举,想方设法提升贫困户和村集体经济收入。在与“天农公司”合作的基础上,成功利用果园、林地分散饲养“本地三黄鸡”、“本地土猪”、“本地黄牛”等家庭养殖模式,发展养殖“本地禽畜”。在2010、2011年投入60多万元发展(散)养牛138头、养猪90头、养鸡22300只的基础上,今年再追加扶贫资金10万元为贫困户购买黄牛、猪苗、鸡苗补充存量,使贫困户年获利5000元以上。进一步巩固脱贫致富成果。 二是打造蔬菜基地专业村。投入228.8万元帮助村集体发展“蔬 菜基地、养鸡基地、油茶基地、养牛基地”的同时,今年继续引资90万元种植9个品种的300亩季节蔬菜,贫困户的田地以500元/亩/年的租金租赁出去,蔬菜老板请贫困户做工60元/天,贫困户每人一年做100天共有6000元入袋,这是足不出村就能致富的最好挣钱捷径。 三是入股电站分红利, 变送“输血”为给“造血”。为继续提高村委会和无劳力贫困户的经济收入,阳山县水务局帮助村投入38万元入股电站,每年有将近5万元的收入。今年再帮助借贷30万元、为无劳力35户贫困户每户1万元共65万元入股电站。与电站签订入股分红合同,按照合同村和贫困户每年固定从水电站获取收益红利,采取变“输血”为“造血”的扶贫模式,在全县率先走出一条扶贫开发“双到”特色新路子。不仅让琶迳村委和贫困户得到实惠,更是改变了村风,“自力更生谋发展”逐渐成为琶迳村的自觉行为。 二、主要特点和体会 阳山水务局以小额信贷、互助资金、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等项目为平台,积极为贫困户发展生产提供资金、技术支持。扶持部分农户和贫困户发展短平快项目,着重抓好以油茶、山渣、生猪、黄牛、三黄鸡为主的区域农业主导产业,稳步发展好以反季节蔬菜、紫芯红薯、高山茶叶等特色产业的发展,在培育农业支柱产业、发展特色产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取得了明显成效。 以上案例表明,产业化扶贫要大力实施“政策催动、企业促动、市场带动、品牌拉动、科技推动、效益牵动”战略,以形成“生产规 模扩大、种植水平提高、销售网络成型、效益迅猛增长”的良好农业产业扶贫发展局面。 一是政策催动。通过出台扶持贫困户发展农业产业的优惠政策,从建设农业产业基地入手,催动贫困户积极参与农业产业建设,增强他们发家致富的信心和决心,从而推动区域农业产业化发展。 二是市场带动。通过进一步开拓区域农产品市场,从营养、养生、健康的角度积极向市场推介地方独具特色的农产品,以获得市场的认知与认可,通过建立市场带动地方农业产业化发展,从而带动更多贫困户参与到产业化进程中来。 三是品牌拉动。大力实施优势农产品品牌战略,提高地方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成立各种农产品协会,推广订单农业,完善销售网络,促进农业产业升级。 四是科技推动。积极开发新品种,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建立农林科技咨询机构,加大对发展特色产业贫困户的科技培训,培养一批贫困户种植能手和产业发展带头人。 五是效益牵动。在政策、市场、品牌、技术多重利好因素的牵动下,贫困户收入也会有较大提高,这样就能吸引更多的贫困户参与到农业产业发展中来,并获得较好收益。 六是发展农业观光旅游。农业观光旅游,俗称农家乐,是顺应城乡消费需求,利用田园景观和农业资源,提供观赏、采摘、垂钓、游乐、餐饮等体验性休闲活动,是融农业的经济功能、生态功能、社会功能于一体的新兴产业。发展农业观光旅游,有利于优化农业结构, 拓展农业发展空间,加快贫困户增收致富,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发展农业产业化,建立长效帮扶机制 ——连州市大路边镇马占村产业扶贫工作情况 马占村位于大路边镇西北部,与湖南省临武县交界,辖7个自然村,548户2137人,属高寒石灰岩山区,耕地面积2007亩,其中旱地1022亩,水田985亩。马占村水资源比较缺乏,且山高路曲,交通不便,通信不畅,信息不灵,农业生产只能以传统的玉米、番薯等种植为主,经济发展缓慢。在2009年以前,群众收入和生活水平在低水平徘徊,马占村委集体经济年收入不到1.5万元,92户贫困户年人均收入不到2500元。实施“双到”工作以来,高明区委组织部和高明区人民法院作为马占村的帮扶单位,经过一系列产业化帮扶项目的实施,马占村委集体年收入已达到8.3万元,马占村贫困户年人均纯收入已达到4700元,实现了村集体经济和贫困户的“双脱贫”目标。 一、科学谋划,明确方向 帮扶工作组驻村后,马上对贫困户的生产生活情况进行走访调查,认真听取他们对发展家庭经济的意见及发展经济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同时还在村干部的带领下,多次对马占村的种养环境进行实地考察,对该村的自然资源、地形地貌及交通状况进行全面摸底,总结出马占村开展产业化发展的优缺点:缺点为自然环境较为恶劣, 属高寒石灰岩地区,水资源缺乏,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村民种养技术不高,且分散,经济效益较低。优点为该村村民有传统的种植经济作物油茶的习惯,只是受限于资金及技术,一直以来多满足自用,无大规模发展,村民对禽畜的养殖保持较高的热情,几乎家家户户都饲养生猪,只是单门独户,规模小,饲养技术较为原始,经济效益较低。 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经过科学谋划,帮扶单位决定以发展马占村种养业为产业化扶贫主打方向,包括扩大该村油茶基地种植面积及建立高马猪场项目。 二、扩大再发展,荒山变茶场 油茶根系发达,适应性强,适合生长在海拔800米左右的丘陵地带,符合马占村的村况。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帮扶工作组积极协助该村与广东山马农林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开发山地种植油茶树。村民以土地经营权入股山马农林发展有限公司发展油茶种植,公司负责统一规划、管理入股土地,安排种植;组织购买种苗、肥料;负责油茶产品加工、营销。在投产的前几年油茶处于生长时期、经济效益较低的阶段,由广东山马农林发展有限公司按照一定的计算方式给农户每亩进行一定的补贴;5-10年后,到了油茶的落果期将由广东山马农林发展有限公司对油茶果进行统一收购;30年后,油茶树归入股村民所有。马占村村民成为广东山马农林发展有限公司的股东,除享受股东分红外,还可以为公司油茶翻土、种植、施肥、剪枝、除草,领取工资报酬。 该模式依托企业为马占村村民建立起集中的标准化生产经营及 统一的市场销售渠道,提高了村民议价能力并降低其生产经营风险,让村民无后顾之忧地发展或扩大农业生产规模,稳步提高村民收入。而茶油价格已由两年前50元/千克上涨到目前的100元/千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对健康的追求,可预见油茶经济广阔的发展空间,给村民带来更丰厚的收入。经过各方的努力,油茶基地发展情况良好,已被认定为国家级油茶生产种植示范基地,成为广东省一百个产业化扶贫项目之一。目前马占村油茶基地种植面积已达9500多亩,其中有92户贫困户与广东山马农林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种植油茶1330.27亩,共有村民50人(其中贫困户11人)成为广东山马农林有限公司的员工,管理油茶基地,每人年平均收入达到3.8万元。同时很好的解决了劳动力流失的问题,做到不出家门在村也有钱赚,当地的生态环境也有很大变化,水土保持了,农村生态面貌和人居环境得到有效改善。今年马占村的互助资金加上部分帮扶资金合共20万元入股广东山马农林有限公司,按照与广东山马农林有限公司签订的协议,从2012年开始,广东山马农林有限公司每年支付65000元给村委会,村委会收到款项后,每年扣除返还给互助社的1.89万元,余下款项按92户贫困户的出资比例给付贫困户,马占村92户贫困户(含26户救济式贫困户)连续5年都可获得利润分红,增加稳定收入。 三、“输血”变“造血”,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为实现贫困户的真正脱贫,帮扶工作组协助该村引进造血型帮扶项目,建立高马猪场。2010年,由帮扶单位和马占村委会牵头帮扶 马占村委会、马占村15户贫困村民的帮扶资金和个体户成波共同投资建立高马猪场,该项目依托于温氏公司的养猪技术,从而大大提高了生猪的存活率,同时温氏公司也对该项目提供猪苗,对出栏的猪就行回笼收购,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参与该项目的养猪贫困户的风险。该猪场初期的存栏率是约630头生猪,经过一年发展已经扩容到950头生猪的存栏率。随着生猪每年分两批出栏,注资的贫困户村民每年都能分到红利,有效地实现了造血扶贫的初衷。该项目还能提供少量就业岗位,能够有效安置部分马占村的剩余劳动力,为村民增加收入,同时也为马占村村委会每年增加了4万多元的村集体收入。 农民创业谋发展 产业扶贫促和谐 新岭村座落在英德市英红镇东北片,全村658户,总人口3455人,其中贫困户141户,贫困人口763人,农民人均收入在2000元以下。2009年,佛山市农业局对口帮扶新岭村,经过多次调查研究和实地考察,确定农民创业园作为整体推进项目。 农民创业园英德扶贫基地以生态、绿色为主线,以创业服务与示范推广、旅游观光、科普培训等功能为支撑,以生态农业、科技农业为重点的综合性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园区划分为花海漂流带、北部生态区、中部花卉基地区、西南种养区、东南苗果区,即“一带四区”。结合造血扶贫的具体目标,以花卉种植为引擎,引导农民脱贫、创业,构建结构合理、功能多样、品种丰富、环境怡人的现代生态农业产业体系,并逐步发展为集生产、加工、销售、展示、培训、观赏、休闲、 度假于一体的综合性现代生态农业园区。通过三至五年时间的建设,力争把园区打造成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英德花海,“粤北最美山村”。 农民创业园英德扶贫基地计划用地5000,10000亩,分三期实施,计划投资达3亿元。首期规划600亩,投资3000多万元。基地将设种苗繁育区、生产示范区、农民创业区、综合服务区等四大功能区,投建标准大棚和智能温室大棚,引进先进技术。基地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模式,吸收农民进园区就业,设施设备、种苗、肥料、农药等生产成本由基地负责,产品由基地自行销售,基地负责技术指导,使进入基地工作的农民可以掌握一技之长,并在学成后能独立兴家创业,共同致富。基地还建设生产示范区,为英德市发展花卉现代化提供示范场所。花卉基地实行地租、土地贡献股、年龄股、吸收本村劳动力到基地务工等扶贫多种模式相结合。村民以270元/亩?年租金出租并在年底获得分红。村委每年从该项目中销售总额分得利润并收取管理费,可达10万/年。目前,花卉基地首期600亩土地已交付使用,优先雇用141户贫困户中的劳动力就业,800-1000元/月,现已搭棚并种植花苗10亩,今年计划搭棚种植花苗200亩,争取年底培植出50万盆花上市。预计基地建成后,每年还可以解决500到1000个劳动力就业,必将大大加快当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步伐,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佛冈推动农业产业化 促进农民脱贫致富 佛冈县农村家家户户素有种植砂糖桔的传统,但以前由于未形成规模,种植技术不高等原因,效益一直不好。如今,砂糖桔已成为该业的龙头产业、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全县有80%的贫困户参与种植,全县种植总面积达18万亩,年产量达40万吨以上。直接为农民人均每年单项增收超过3000元以上,其中贫困户人均单项增收超过1100元以上。 一、 突出重点,选准产业 经充分调查摸底,佛冈县帮扶单位认为发展砂糖桔产业是一条可行的“造血”脱贫之路。明确发展砂糖桔产业作为帮扶的重点,从资金、技术给予大力扶持,并从产前、产中、产后提供系列服务。同时,帮扶干部多次深入贫困户家中,帮助贫困户分析致贫的主要原因,让贫困户认识到只有发展好适合当地土地、气候、贫困户家庭情况的产业,才能实现增收脱贫。通过教育引导,贫困户不但有强烈的脱贫愿望,而且有了明确的增收方向,为促进贫困户早日脱贫致富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加大投入,强化基础 在开展帮扶前,贫困户虽有种植砂糖桔的基础,但由于缺乏资金投入,发展规模小,加上农药、化肥施放不及时不合理,挂果差,甚至失收。通过拓宽筹资渠道,筹集更多的帮扶资金投入到帮扶项目建设,用于修建适宜开垦种果山地产业道路,加强山地种果的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全县已完成村委通柑桔主产区村道水泥硬底化建设,有 效解决生产资料和农产品运输,夯实了产业扶贫的基础,全县迅速兴起山地种果热潮。在贫困户砂糖桔产业基地建设中帮助购买化肥、农药、种苗等分发给各贫困户,用于贫困户砂糖桔的栽培管理,对砂糖桔老、弱、残树、幼龄树进行更新抚育和新种扩种。 三、加强培训,提高产能 帮扶单位针对贫困户知识水平低,缺乏砂糖桔种植管理技术,普遍凭原有的经验,习惯对砂糖桔培植粗放式管理,造成挂果难、产量低、病虫害常有发生等问题。为此,佛冈县着力抓好贫困户技术培训。组织柑桔栽培技术培训班,邀请华南农业大学的教授和省农科院的专家给贫困户授课,到果园现场指导病虫害防治、促花保果等一系列柑桔种植管护技术。通过培训,广大贫困户掌握种植、施肥、病虫害防治、促花保果等一系列柑桔栽培技术,进一步提高生产技能。为确保实效,驻村工作组还在当地办起扶贫果场,通过租当地村民果场作为村集体经济项目,其收益归村集体,并以此作砂糖桔种植示范点,让贫困户看得见,摸得着,从而更好地提高了栽培技术。 四、政府主导,创出品牌 佛冈县坚持政府主导、市场推动的原则,把砂糖桔作为全县农业的支柱产业,着力在品质、品种、品牌上下足功夫。一是成立专业合作社。按照“合作社+公司+农户”的运作模式,把种植砂糖桔的千家万户联结起来,为他们提供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为广大种植户保驾护航。合作社把质量可靠的肥料、农药卖给果农,对个别特困户实行先使用,买果后再付款等措施实施帮扶。二是加强宣传推介。 通过举办风情摄影展、参观砂糖桔果园和旅游观光、品尝佛冈砂糖桔、特色文艺表演和特色美食等活动,使国内外的砂糖桔采购商云集佛冈,做大市场,让农户在家门口就能卖果,解决产品销路问题。三是创设优质服务平台。每年的1月至2月是收果季节,佛冈县委、县政府要求公安、交通、气象、农业等部门全天候提供相应的服务,并开设农信通平台,免费为广大农户服务,对各种病虫害的防治、何时施肥、施什么肥料等技术都通过“农信通”提前预告,确保果农增产增收。四是搭建销售平台。县政府与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取得联系,建立阿里巴巴电子商务销售的模式,解决了果农最烦心的销售渠道,从而使果农信心倍增,并引进外资建设砂糖桔购销市场。目前,佛冈供销嘉鑫农贸市场集水果批发、仓储、保鲜及其他种类农产品交易和农贸商品经营于一体,为广大果农提供一个最为集中、便捷的销售平台。加大宣传力度,创立品牌效应。佛冈县门楼富牌砂糖桔、潖一牌砂糖桔、水头山牌砂糖桔、嘉鑫牌砂糖桔均已获国家绿色食品认证。 清新南楼村产业化扶贫模式 清新区突出抓好“产业链扶贫”,通过精心培育特色产业,发展壮大村域、镇域、县域经济,结合发展“一乡一品”、“一村一品”和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扶持贫困村建设一批水果、蔬菜等特色产业基地,扶持贫困户发展具有稳定收入的主业,鼓励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中介组织,搭建农民连接企业和市场的桥梁,搞好产前、产中、 产后服务。通过成立专业合作社、引进加工企业、帮助申报商标和销售等方式,初步形成了建辉村山地羊、中洲金银花、南楼中药材、东联木瓜鸡等扶贫特色产业。石潭镇南楼村创造的“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就是产业扶贫的典型案例之一。 南楼村是典型的山区农村,农户分散生产,管理粗放,普通农作物产量不高、效益不好。广弘公司根据当地山多地少的特点,结合公司发展医药健康产业的实际,请农业专家和医药教授对土壤情况和种植方向进行分析论证。积极探索“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扶贫模式,实现村民脱贫和企业发展互利共赢。目前,石潭镇南楼村产业扶贫取得突破性进展,扶贫长效机制基本建立健全。省广弘公司帮扶南楼村,投资20亿在清新区建设万亩华南中药健康产业基地,其中示范园占地3000亩。目前,仅通过首期300亩中药材种植基地,村委会和贫困户便成功脱贫。2011年,驻村工作组在单位领导的支持下大力推动产业扶贫,帮助南楼村成立了清新区南楼南盛药蔬专业合作社,并引进下属公司广东广弘医药有限公司与之无缝对接,按市场规律签订了10年的合作协议,并投入132万元帮助建立了300亩“广弘医药清新中药材种植基地”和中药材生产加工车间,创造了“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扶贫新模式,具体做法是: 一是成立合作社。由村“两委”牵头成立南楼南盛药蔬专业合作社,为社员提供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做到“六统一”,即统一安排种植计划、统一供应种子种苗、统一提供农药化肥、统一进行技术培训、统一收购价格、统一产品销售。 二是建立示范基地。广弘公司首期投入120万元,选择种植市场容量大、经济价值高的薄荷、郁金、金钱草、果桑、竹蔗、穿心莲等中药材品种,建设300亩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重点招聘贫困户到示范基地工作,培训提高他们种植药材的管理技术,并按工时计算报酬,增加他们的收入。 三是统一保底收购。公司、合作社、农户签订三方协议,公司扶持合作社建设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建设中药材加工厂房。农民提供土地、人力,负责中药材种植、管理。广弘医药公司负责技术支持,统一保底收购中药材,确保农民有稳定的收入。 “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在帮扶南楼村父老乡亲脱贫致富的过程中,为公司创造了商机,实现了互利共赢,收到了显著的成效。 在公司领导及各方力量的大力支持下,中药材种植基地取得了巨大的成效,共给贫困户支付劳务工资35万元,为贫困户取得了近49万元的收益,同时为村委会集体经济贡献了10万元的经济收入。广东广弘医药公司清新中药材种植基地被评为广东省扶贫开发产业示范园。一是增加了村集体收入。2009年,南楼村集体年收入1.8万,2010年增收1.7万,村集体年收入达到3.5万元。第一期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项目完成后,预计亩产值将达4000-6000元,可为合作社增加近30万元收入,为农户新增30-50万元纯收入。二是带动了贫困户脱贫。在基地建设过程中,56户贫困户参与基地的经营劳动,新增劳务收入6.8万元。2009年,南楼村70户贫困户人均年收入1721 元,2010年贫困户人均年收入达2078元。有36户脱贫,占51.4%。三是提高了农业产业化水平。合作社把小规模的分散种植联系起来,为农民产前无偿提供种苗,产中免费技术服务,产后保证保底收购,减少了农户发展生产的技术和市场风险。公司发挥资金、经营和人才优势,给农民送订单、送良种、送技术,促进了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组织化程度。 广弘公司计划用5年时间, 与清新区合作将中药材种植基地推广至10000亩以上,规划建设占地超3000亩,集“政、产、学、研、工、贸、游 ”七位一体的大健康产业基地,将清新区打造成“中药材之乡”。项目前期投资3亿元,总投资预计将超过20亿元,最终将形成年产值超100亿元、利税超亿元的中医药健康产业群,将为清新区农户新增近3000万元年纯收入。 体会:有些贫困户对“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等合作模式不了解,担心种不好药材,鸡养不好、花种不好,不想加入合作社。对此,清新区驻村工作组从三个方面推动模式运行: 一是做通党员群众思想工作。多次召开村民会议,向干部群众耐心解释加入合作社、建设生产基地的重要意义。抓紧推进基地建设,建起了加工厂房,选派技术员驻点指导生产。实实在在的帮扶工作,赢得了干部群众的支持。 二是完善基地水利设施。为防旱排涝,投入资金挖深水塘,配备近千米的给水管道、抽水机等灌溉设施。如南楼村投入60万元开发利用大洼塘水库,修缮2.5公里上磅圳,疏通600多米的排水渠,保 障包括示范基地在内的2000亩田地的用水。 三是引导群众标准化种养。如南楼村为提高中草药种植品质,生产出符合要求的优质药材,从种苗栽培、施肥灌溉、病虫害预防全过程进行跟踪管理。公司技术员和农户们一起用有效微生物进行鸡粪有机肥的堆沤,制出了100多吨生物有机肥,保证了中药苗的春种基肥供应,指导农户使用无害安全的杀虫剂、杀菌剂,规范化肥农药的合理使用,做好田间管理记录,还购入电动喷雾机、微耕机等工具,提高劳动效率。 模式三:金融扶贫——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撑 清远市以互助金为平台,以小额贷款为补充,积极为贫困户提供金融服务,确保贫困户发展生产有启动资金。通过大胆探索,不断创新,在金融扶贫上取得显著成效,为推动全市农业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拓宽互助自治渠道,借力助推产业发展 自2008年开展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工作以来,阳山县在省、市扶贫办的正确领导下,积极探索,大胆创新,根据试点村当地实际,结合扶贫开发“双到”工作,探索出“五大”互助资金使用模式,促使各个试点村逐渐培育了特色产业,带动广大贫困户脱贫致富。 一、“互助资金+扶贫经纪人” 在扶贫“双到”工作中,阳山县培养了一大批扶贫经纪人。县扶 贫办引导试点村的扶贫经纪人和若干贫困户组织联合小组,由扶贫经纪人为贫困户担保申请互助资金借款,并且聘请贫困户在自己的种养场务工。贫困户在扶贫经纪人的种养场中学习实用种养技术,再实践于自己的种养项目,从而有效地提高了贫困户的种养技能,增加了贫困户的收入。同时,扶贫经纪人还要为贫困户提供产销一条龙的免费服务,大幅降低贫困户的经营风险,并通过扶贫经纪人监督贫困户按时偿还借款,降低互助资金不良借款率,确保资金安全。 如阳城镇黄竹村采取“农村扶贫经纪人”捆绑贫困户的形式,发展种养业。由村“两委”干部和种养大户作担保,帮助贫困户从互助资金中借款发展生产。贫困户黄建国以前,靠打散工维持生活,一年收入才2000多元,住的是泥坯房,40岁还是光棍一条。2008年在扶贫经纪人陈晓懿的帮助下,黄建国申请互助资金借款开始种了6亩沙糖桔,到2010年已扩大至14亩,年收入近5万元。在陈晓懿的穿针引线下,黄建国娶了妻子结束了光棍生涯,又建起了两层的水泥楼房,实现了脱贫致富,在当地传为一时佳话。2009-2011年,黄竹村互助资金累计发放借款72.5万元,连续三年100%回收了借出资金,共帮助了53户低保户、困难户解决了农药、化肥等资金问题,其中53户贫困户2011年的人均纯收入达到了2500元以上,“互助资金+扶贫经纪人”的模式取得了较显著的效果。 二、“互助资金+专业合作社” 近年来,阳山县农村专业合作社发展迅猛,截止到2011年,已经成立各类专业合作社85个。在试点工作中,以特色产业为载体, 以“专业合作社”为平台运作互助资金,可操作性强,资金安全,推广价值大。主要做法是:以专业合作社为渠道,以互助资金为动力,带动贫困户发展生产。群众加入扶贫互助社后,即可申请互助资金借款由专业合作社统一买种子、化肥和农药等,专业合作社负责提供技术指导、产品回收等一条龙服务。 江英镇大桥村益民蔬菜专业合作社积极引导社员加入扶贫互助社,贫困户有闲置土地的,就出租给大户,同时也可以给大户务工。群众自己种植的,由合作社统一向合作企业购买种子、肥料、农药等,社员向互助资金借款认购。合作社负责提供技术指导。收成后,统一由企业保底价回收。销售所得必须先偿还互助资金借款,其余归社员所有。这样,贫困户不仅有租金,还有工资,更可以低风险地在专业合作社的指导下种植高产值的蔬菜。经过几年经营,益民蔬菜专业合作社得到了发展壮大,2011年业务从大桥村发展到江英镇的宫花、荣岗村,大崀镇的琶迳村、小江镇船洞村和青莲镇的山口村,规模达3000多亩。大桥村的贫困户在合作社和互助资金的帮扶下,人均增收1000多元。 三、“互助资金+基地”模式 在扶贫“双到”工作中,很多贫困村通过帮扶建设了各式种养基地。基地通常由龙头企业集中管理,管理规范,技术过硬,销售渠道完善畅通,抗风险能力较强。阳山县注重引导有条件的试点村,以基地为平台运作互助资金,要求互助社员必须在基地内和龙头企业合作发展种养项目,以降低经营风险。如琶迳村在帮扶单位县水务局的帮 扶下,和天农公司合作建设成了一个养鸡基地。基地占地面积60亩,由县水务局负责“三通一平”,并引导农户加入扶贫互助社,申请互助资金借款在基地内搭建鸡舍,在天农公司的直接指导下养鸡致富。 四、“互助资金+银行”模式 互助资金可以大大缓解试点村贫困户发展经济的资金压力,但限于资金规模小,每笔可借资金的上限通常为1万元。这相对于日益上涨的发展项目成本而言,无疑是杯水车薪。为解决这个问题,阳山县积极和县农行等金融部门沟通协调,利用互助资金的“杠杆”作用,借助金融资金放大互助资金的使用效益。具体做法是群众加入互助社后,申请互助资金借款,然后存进县农行作为保证金,然后再借出3,5倍的款项发展种养项目,从而使互助资金数量放大了3,5倍,较好地解决了资金规模小的问题。 如琶迳村的贫困户梁万灵,他在扶贫经纪人梁广的鸡场务工后,学到了养鸡技术,有意自己单干,但苦于无发展启动资金。他加入扶贫互助社,申请了1万元的借款存进了县农行,再借出了5万元搭建起一幢鸡舍,与天农公司合作养鸡。2010年7月,梁万灵的鸡舍顺利投产,10月份即出栏第一批12200只鸡,每只鸡可赚到1.95元,毛利近24000元。目前,梁万灵已经还清了借款,顺利脱贫致富,成为了村中的致富带头人。 五、“互助资金+股份制”模式 互助资金绝大部分是财政专项资金,确保资金安全十分重要,在一些一时难以实施小型项目的试点村,引导互助社社员申请互助资金 借款后,入股到村里大型的种养基地或者专业合作社,每年获取分红。虽然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使社员失去了发展项目的主动性,但确保了资金安全。待各种条件成熟后,再引导社员借款后自主发展。 如太平镇大城村田心围村小组成立了新农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为了带动全村致富,合作社实行股份制、公司化的发展模式,村里78户全员入股(每股500元,不限额),每年按股份分红。由于贫困户股份少,分红低。全村农户加入扶贫互助社后,农户可以自主借款入股养猪合作社,非贫困户每户最多借款3000元,贫困户最多借款6000元,从而增加农户分红数额。经过几年发展,现在养猪合作社共养有母猪300头,肉猪1500多头,养殖利润相当可观,每头猪的毛利近500元,每股可得分红近100元。又如黎埠镇孟山村,把30万元的互助资金全部由社员借出后,集中入股到村里的养猪场,每年可获取固定分红4万元,由于猪场是由养殖大户和温氏公司合作养殖,风险比较低,所以既有效促进社员增收,又确保了资金安全。 总之,开展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工作,方式方法多种多样,或以“农村扶贫经纪人”带动,或以专业合作社和基地为平台,或借助银行放大资金,或入股企业得分红,或几种模式相结合„„但最关键的是,必须根据试点村当地的实际发展特色产业,加强指导、管理和服务,方可获得成功。 连南开设农户自立服务社 创新小额贷款模式 连南瑶族自治县农户自立服务社是中国扶贫基金会在广东省设立的首家以扶贫为宗旨,以微型创业者为服务对象的公益性小额信贷机构。小额贷款项目是中国扶贫基金会在新的时期,探索的可持续性的扶贫模式,帮助城乡中低收入阶层解决无法从传统金融机构贷款发展生产经营的现状,从而实现脱贫致富和持续发展。 连南县农户自立服务社以为真正的穷人提供资金支持、提高穷人的自立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实现操作机构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规范运作,向广大不能从传统金融机构获得资金需求但有劳动能力和劳动意愿的群体提供小额信贷资金支持与技术服务。服务社隶属于连南县扶贫办管理。面向社会招聘员工并签订聘用合同,一律实行以岗定责、以岗定人的目标管理。该服务社自2011年5月份成立开业以来,以小额、方便、快捷、上门服务的方式,为连南县贫困人群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 一、主要做法及措施 1、小额信贷项目运行模式 客户应为连南县境内的自然人,在全县范围内面向发展生产或投资生产经营活动、有贷款需求的客户群体发放贷款。 连南农户自立服务社针对需要资金周转、扩大生产经营的农户提供额度为1000元起,上限为5万元的贷款。资金申请人需要具有良好的信用,而且至少有一名担保人。在提交申请时,需要提供申请 人家庭成员的身份证明,无需任何抵押。通过调查后,符合条件的农户在3至7天内就能收到贷款。连南农户自立服务社成立近一年,到目前为止,还款正常,贷款农户的信用度很高、责任感强,没有不清还贷款的。 贷款额度:1000元至50000元。 贷款产品: 还款方式:无宽限期产品按月等额本息还款。 担保方式:公司执行的个人贷款为个人担保贷款,担保方式为“连带责任保证”,即借款人、共同借款人、担保人就同一债务对债权人承担全部清偿义务。 2、项目发展状况 小额信贷在农村是一种新型金融模式,兼具扶贫事业和金融服务的双重业务,是扶贫开发的一种有效途径。小额信贷项目的市场定位于农村,始终服务于农村农民,持续帮扶低收入群体创业生产发家致富,深得老百姓的欢迎和认可,该机构社会影响力和公信力与日俱增。 中国不缺金融部门和正规银行,大多银行采取担保抵押的模式进行运作,忽视了农村及边远农村弱势群体的资金需求,又因农村小额信贷成本高、风险大而往往被金融部门所放弃,连南农户自立服务社是在金融部门所不能覆盖的领域内寻找生存和发展空间并逐步壮大,自从连南县农户自立服务社成立至今:开发有效客户超过400户,覆盖7个乡镇,69个行政村,项目累计放款超过1000万元。 二、客户故事 盘生贵三妹是三排东芒村的农村妇女,是当地养猪专业户,经营商店及养殖家畜已有12年。她计划从服务社贷款2万元建猪栏,扩大经营。后来在与担保人明确担保责任时,由于担保人不认同还款方式,担保人愿意自己无息借钱给她,帮她渡过难关。两个月后,她主动联系服务社信贷员李翠玲。她说由于现在是收购土茯苓中药材的季节,自己将流动资金全部压在土茯苓中药材中,说自己与猪苗厂商约定在2011年9月6日进一批猪苗,需要资金5000元,超过约定日期猪苗价格将会上涨。眼见约定日期将近,自己作为生意人怎能不讲信用呢,夫妻俩在那干着急。后来她想起服务社可以比较快能贷到款,于是直接打电话联系信贷员李翠玲,信贷员接到电话后,经过调查,将申请材料提交贷审会,并及时发放贷款,帮其解除燃眉之急。 唐马七四尔是大坪镇中站管理区太古坳村的妇女,夫妻都是地道的农民。2011年初,与侄子两家人已投入3万元建酿酒坊及养猪场,至今酿酒设备及养猪场已建好,现还急需资金购买猪苗及一辆送酒的三轮车。在有关政府部门的介绍下,找到服务社,经信贷员调整核实,马上发放贷款,使其酒厂和猪场顺利开业,并通过辛勤劳动实现了脱贫致富。 创新扶贫思路 实施保险扶贫 ——省保监局对口帮扶连山县小三江镇中和村 广东保监局对口帮扶连山县小三江镇中和村。该村帮扶及救济对象共154户,贫困人口729人。为真扶贫、扶真贫,广东保监局通过 进村入户,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依托本地自然资源发挥自身金融资源优势,打造保险扶贫长效机制,为确保贫困户长期稳定脱贫闯出了一条新路。主要措施是: 一是筹资4万元,为中和村贫困户的155亩佛手基地统一投保了种植保险。为贫困户发展生产脱贫致富系上“双保险”。成为全国首创种植保险试点。2012年5月,连山县遭受特大暴雨袭击,省保监局帮扶中和村的帮扶产业——佛手基地严重受灾,给种植贫困户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事发后,广东保监局驻村干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实地指导保险公司对佛手损失情况开展查勘定损工作,并立即开通理赔服务绿色通道,在灾害天气发生一周内就将佛手种植保险赔付金共1.84万元送到受灾佛手种植贫困户手中,及时帮助他们尽快恢复生产秩序。 二是提供社保补充团体医疗保险服务,大力提高全体贫困户医疗保障水平。在全面参加新农合的基础上,结合中和村民就医选择及经济状况,为中和村154户共715名贫困户量身定做社保补充团体医疗保险产品,为贫困户因意外或疾病导致的住院及门诊自费部分承担一定比例的费用报销,并为3种农村常见重大疾病提供医疗费用报销保障,有效解决了新农合保障不足的问题,大大减轻了贫困户就医费用压力,全面提高了贫困户的医疗保障水平。 三是提供贷款人意外保险服务,切实保障互助基金的正常运转。广东保监局筹资30万元,设立了中和村扶贫互助基金,用于帮助贫困户解决发展生产启动资金不足的问题,目前已向30户贫困户发放 贷款资金共27万元。在为每户贷款贫困户购买人身意外保险的基础上,并为30名贷款贫困户购买了贷款人意外伤害保险产品。一旦贷款贫困户因意外伤害导致身故或残疾而无力偿还贷款,保险公司将给付身故保险金或残疾保险金。给付资金首先用于偿还互助基金贷款,其余给付给贷款贫困户家庭。这样既有效转移了互助基金贷款风险,切实提高互助基金运作效率,又有力保障了农户的风险,鼓励农户大胆贷款,一心一意发展生产,争取早日脱贫致富。 四是为村“两委”干部购买农村干部综合险,鼓励村“两委”干部安心工作,带领贫困户脱贫致富。筹集资金近万元,为中和村“两委”8名干部共40名家庭成员投保农村干部综合险。一旦中和村“两委”干部因正常履行职务行为遭受他人恶意报复而造成的意外伤害或财产损失,保险公司将向其给付保险金。切实保障了中和村“两委”干部及其家人的合法权益及财产、人身安全,有效解决了其后顾之忧,使其能认真履职,服务村民,带领全村人民早日脱贫致富。 广东保监局以保险为扶贫载体,为中和村贫困户全面提供风险保障服务,极大地提高了贫困户的生产生活水平和综合幸福指数,扶贫工作取得显著成效,2011年中和村贫困户人均收入5037元,是2009年的3.5倍,村集体收入达9万元,是2009年的3倍,提前一年完成脱贫任务。 扶贫互助金,助农民脱贫 荣丽村位于连山县福堂镇中心,下辖15个自然村,总人口2558 人,党员干部58人,全村有贫困户109户,共450人,其中有劳动能力86户408人;村集体经济来源于参股县小水电站;农民的主要经济收入以种植为主,其他副业以林业、养殖为主,主要农产品有生姜、淮山等,其他农产品有竹笋、冬菇等。实施“双到”工作以来, 省邮政公司秉承服务贫困村、服务贫困户的理念,全面落实党的惠民政策,扎实工作。针对贫困户发展种养项目,但又缺乏启动资金的问题,省邮政公司投入30万元通过组织机关和直属单位全体人员捐款的为法募集资金,号召帮助荣丽村建立贫困户互助金组织有效地,缓解了贫困户发展资金短缺问题,较好地推动农村产业发展为贫困户脱贫致富,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建立完善组织机构,加强组织工作管理 一是制定互助金章程根据。互助金组织的操作要求制定了互助资金实施方案、互助资金组织章程、资金运作方案、财务管理制度和岗位职责,确定了互助金组织的基本准则。制定了为规范互助资金组织形式和成员行为订立的书面的、具有约束力的协议文件。 二是确立组织机构框架。按照《章程》规定,互助金组织在村委设办公室,机构的基本框架是:理事会、监事会和互助资金小组会员三级管理形式。确定成员组成理事会与监事会,选举理事会与监事会的理事长、监事长;确定互助资金组织的出纳、会计;确定互助资金组织会员的入会条件、入会程序以及会员的权利和义务。 三是建立资金管理制度。为保证互助资金的使用安全,互助资金严格执行审批权、监督权与使用权的管理制度,即:只有借款使用权, 没有审批权;理事会只有管理权,没有使用权;监事会只有监督权,没有管理权。 四是建立信誉等级制度。为了体现公平、公正,加强自治管理,通过信誉好的多贷款、信誉差的少贷款制度,促进互助资金组织会员信誉意识的提高;通过信誉意识的提高,降低管理风险,促进互助金组织的健康发展。 五是建立担保小组制度。为了避免政策风险和个别会员不作为或故意拖欠借款的现象,互助金组织会员借款需要自愿组成3人(或县直单位挂扶干部、镇、村干部1人)的借款担保小组,得到理事会认可方能借款。借款时,借款会员与担保人均需在借款 申请书 入党申请书下载入党申请书 下载入党申请书范文下载下载入党申请书民事再审申请书免费下载 签名、盖章或按手印。 二、抓好“四个到户”,加强群众服务。 一是观念引导到户。引导贫困户更新观念,转换脑筋,克服“等、靠、要”的观念。 二是优惠政策宣传到户。互助资金成立初期,省邮政公司召开了两次贫困户的动员大会,积极广泛宣传有关互助金组织的优惠政策,并且将互助金的资料制作成册加以宣传,明确加入组织的权利及义务,消除了部分农民兄弟的担心和疑虑,让更多的被帮扶农户加入到互助金组织中来。新屋村小组的李雨兴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村委和工作组的宣传与动员下,2010-2011年每年种植生姜3.5亩、稻田2.5亩、种木2300株(10亩左右)。 三是科学谋划到户。在村两委和驻村工作组的引导下,有30多 户贫困户通过互助金组织种植生姜100多亩,有27户报名养鱼、养猪、鸡等等以及其它种植。 四是科技传授到户。组织贫困户以及种养愿望强烈的其他农户参加学习农业技术,有针对性的对贫困户进行农业培训和非农技能培训。目前,已举办了五期农技培训和两期非农技能培训,参加培训的人员达到500多人次。 按照“政府引导、群众参与”的思路,通过互助金组织的实施,促使所帮扶的荣丽取得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成效: 一是培养了村民民主意识和村两委管理能力。通过互助金的实施激发了农户的主体意识、民主意识、参与意识和监督意识;增加了村民合作理念、大大提高了村两委、互助资金管理人员的组织协调和经营管理能力。 二是有效解决了贫困户农户发展生产资金匮乏的问题。农户有了自己的“银行”。入股农户需要资金周转时,及时得到有力的支持。目前,在互助资金组织进行借款的贫困户达120人次,累计发放互助金30.8万元,帮助贫困户解决了种植生姜、养殖等资金缺乏的问题,均已取得了良好的成效,2011年贫困户种养殖收入达到63万多元,贫困户年人均种、养殖收入达到1500多元;尤其在植树造林方面,截止到2011年,荣丽村的植树造林面积达到2.5万余亩,覆盖率达95%。其中贫困户的种木面积达4300余亩,种植时间长达10年以上的有800多亩。 三是强化了扶贫资金监管力度。通过对互助资金的动态监管,有 效的防止了资金的流失,有利于扶贫资金的长期使用,大大提高了扶贫资金使用的效益。 四是促进了文明和谐新农村建设。把互助资金组织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逐渐增强村民民主自治意识和诚信意识,增进农户之间的沟通理解,形成互助合作、协同共进的和谐氛围,既推进了村民自治,又形成了利益共同体,有爱互助的美德得到了充分发挥。 模式四:搬迁扶贫——走出大山越远,距离幸福越近 清远市有不少村庄地处石灰岩地区和高寒山区,生产生活条件极其恶劣,要使这部分人群远离贫困,就从纪实也搬迁扶贫。作为全省移民搬迁的示范市,清远市委、市政府决心从2011至2013年全面完成1.25万户5.8万人的搬迁安置任务,并想方设法使移民“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使他们造出大山,走向幸福。 走下大山 走向幸福 为从根本上解决高寒山区农户生产生活难问题,连南瑶族自治县把加快高寒山区移民作为实施“举科学发展之旗、走民族特色之路、建美丽幸福之家 ”战略、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创先争优”执政理念的民心工程,认真抓紧抓好抓出成效,走出了一条具有连南特色的高寒山区移民搬迁之路。 一、基本情况 连南地处广东省西北边陲,全县辖7个镇71个村(居)委会,总面积1306.7平方公里,总人口17万,其中以瑶族为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53%,是全国唯一的排瑶聚居地。全县居住在高寒山区及不具备生产生活条件地区的贫困农户有3278户12841人。恶劣的生产生活环境严重制约着连南高寒山区群众的发展,居住难、出行难、上学难、看病难、就业难等问题日益成为山区群众享受科学发展成果的难关。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汪洋同志2009年1月21日到连南调研时提出的加快高寒山区移民的指示精神,连南紧紧围绕争创“全省高寒山区移民示范县”这个目标,以科学移民为主题,以服务+市场为主线,以打造“生态村寨、幸福家园”为重点,在县城规划建设一个总面积346亩,共安置1200户移民群众的高寒山区自愿移民试点村。为确保移民试点村建设顺利推进,连南在充分体现自愿原则的基础上,积极发动群众,采取激励性搬迁措施,全面整合资源和引进战略投资者,并通过“五个结合”统筹解决移民搬迁问题:一是与城市化建设相结合。通过将移民人口统一转为城镇户口,使之成为产业工人、个体工商户,达到减少农民,富裕农民这一目的;二是与城镇特色化相结合。结合市政整体规划进行统一规划、统一设计,在试点村的整体性和标志性建筑建设中突出民族元素,体现民族风格,构筑民族特色化城镇;三是与旅游产业开发相结合。通过配之以适度超前、功能齐全的新村牌坊、民族博物馆、民族风情表演场、民族特色饮食以及农贸市场等设施建设,使之成为我县民族风情旅游 景点;四是与产业开发相结合。通过实行土地流转,鼓励农民积极扩大生产规模,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和休闲农业,推进我县特色农业集约化和产业化发展;五是与就地就近就业相结合。根据移民户的个人特长、就业意向及创业计划,进一步加强相关技能培训,并通过民族风情表演、发展民族特色商贸等,千方百计创造和提供移民人口的就业机会,确保移民群众“搬得下、稳得住、富得起”。 连南县城高寒山区自愿移民试点村于2009年7月动工建设,首期4栋112户公寓楼已于2010年6月完工并交付使用,第二期6栋168套公寓楼于2011年8月下旬完工并交付使用。为进一步满足群众的需求,连南县现正着力推进县城移民新村第三期和第四期工程建设(其中第三期投资1500万元,建设3幢84套移民安居房和1幢综合办公楼(含警务室、医务室、文化室等设施),已于 2012年7月完成工程建设并投入使用;第四期投资2800万元,建设移民房9栋252套,计划于2012年年底竣工)。 至2012年7月底,连南县共建成县城及镇村移民新村四个,建成移民安居房514套,共安置移民户395户。其中县城高寒山区自愿移民新村一期至三期共建成安居房364套(含28套廉租房),安置移民284户;大坪镇大古坳中站移民新村建成安居房44套,安置移民30户;三排镇连水墩龙移民新村建成安居房40套,安置移民23户;三江镇红星移民新村建成安居房66套,安置移民58户。 二、主要成效 连南高寒山区移民工作得到了上级领导的高度重视,汪洋书记亲 自倡导、亲自部署,省委省政府领导及省财政厅、扶贫办、民宗委、国土厅、民政厅等上级部门领导多次亲临指导,原清远市委陈家记书记、葛长伟书记、江凌市长亲自落实、亲自督办。通过近两年多的努力,连南高寒山区移民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2011年1月27日,汪洋书记第四次到连南视察时,对连南高寒山区移民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连南高寒山区移民工作“有计划有规划,有行动有举措,有思路有想法,有成效有经验”。 2011年5月30日,在英德市和连南县召开的全省农村低收入住房困难户住房改造建设暨高寒山区等不具备生产生活条件移民搬迁工作会议上,时任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朱小丹充分肯定连南高寒山区移民工作取得的成绩,认为连南在较短的时间内走出了一条移民的新路,特别是在“后双到”工作上开创了“连南模式”。 2011年9月8日,由人民日报人民论坛杂志社、清远市人民政府主办,连南县委、县政府承办,中国国际扶贫中心和广东省扶贫办大力支持的“广东扶贫‘双到’模式连南实践与探索研讨会”在连南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宏观室室主任党国英教授到会参加,他对连南扶贫移民模式进行了全新的概括和总结,认为连南在扶贫工作中抓住了关键,取得了重要成绩;连南县扶贫“双到”和移民搬迁模式是以“规划到户、责任到人”为动力,以“产业链扶贫”为抓手,实现移民户跨越式脱贫致富;连南模式的这种先富带后富,实现共同富裕的实践和探索具有相当的实践、示范意义和理论价值,创造了清远市乃至广东省独一无二的高寒山区移民搬迁“连南扶贫移民 模式”。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农业经济系教授李秉龙则认为,连南的扶贫“双到”和移民搬迁运行模式,最为精准地瞄准了贫困目标,最为具体地落实了脱贫责任。特别是连南以人口、产业“两个聚集”为主线,以转变生产方式、转变生活方式、转变思维方式和共建共享幸福连南为主题,以整村推进与整县推进相结合,为广东省乃至全国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农村扶贫开发树立了典范,具有进一步总结、完善和推广的价值。中国国际扶贫中心项目助理,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博士后张建伦认为连南县的扶贫工作具有起点高、思路宽、力度大、着眼远、针对性强等五大特点,连南县扶贫“双到”工作的实践对推进新阶段全省扶贫开发工作提供了很好的经验参考。 连南县移民搬迁工作成效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移民群众思维方式有效转变。移民的过程就是转变移民思维方式的过程,连南县通过大力实施移民素质提升工程和“洗脑、洗脸、洗脚”工程,引导移民群众打破小农经济意识,树立商品经济意识、竞争意识,移民敢想、敢干、敢试、敢当老板的愿望日渐强烈并逐渐转化成为了实际行动。移民现在学会了换位思考,不仅考虑自己的困难,还考虑政府的困难;既考虑自己的困难,还考虑别人的困难;由以前的写报告要钱转变成写报告要政策,由线性思维向曲线思维转变,由单角度思维向多角度思维转变。“转得快好世界”,高寒山区群众消除了“不想搬”的顾虑,争先恐后“争着搬”,寒山区自愿移民新村公寓楼从“鸡肋”变成了“香饽饽”,二、三期工程出现了几十户群众竞相抽签购买一套公寓楼的供不应求现象。“搬下大山”已成 为高寒山区人民求发展的共识。 (二)移民生产方式有效转变。离开了长期赖以生存的土地,如何在城镇里谋生是移民能否稳得下的关键,也是整个移民工作成败的关键。连南县通过加强引导、培训和服务,转变移民的谋生意识,拓宽移民的谋生手段,解决移民的谋生难题,使移民群众逐步脱离了农村刀耕火种的原始生产方式,尤其是脱离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那种“各自为阵”的“单兵作战”生产模式,懂得利用各种“工具”和“抱团”谋求发展,积累资本创业和规模化生产逐步深入人心。有的移民群众在连南县政府搭建的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基地、民族医药健康产业基地、广东瑶绣产业基地和移民就业工厂里当工人,有的移民群众在政府部门的引导下,纷纷申请小额信贷和高寒山区移民生产发展互助基金,积极发展高山有机食品种植、特色养殖等农业项目和第三产业。如大坪镇大古坳村移民群众邓五介晚搬到高寒山区自愿移民新村后,当起了高山有机茶的种植大户,为提高经济收益,现在他还开办茶叶加工厂,年收入达到七、八万元。移民群众的生产方式逐步由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方式向现代化生产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生产方式转变。 (三)移民生活方式有效转变。通过移民搬迁,离乡又离土的移民群众逐渐由农民变成了产业工人、服务员、个体工商户,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变成了进工厂“朝九晚五”上班;从烧柴火改成了烧煤气;从听广播换成了看电视„„移民群众从思想上、行动上习惯并自觉融入了城镇生活。大古坳村移民唐马七四尔夫妇受聘在民族医药种植基地当产业工人,月收入3000元以上,每天既可以按时上下班,又可以 准时接送孩子上学放学,从一个农民脱胎换骨变成了一个地道城镇居民,彻底告别了高寒山区的艰苦日子,生活越过越美满。 三、主要做法 (一)加强领导,确保移民工作有力推进。 为推动全县移民搬迁工作的深入开展,连南成立了以县党政主要领导挂帅的高寒山区移民搬迁安置工作领导小组,各镇成立对应的领导小组。通过县镇联动的方式,有效推进了移民搬迁各项工作的有力组织和高效落实。同时,为推动县城高寒山区自愿移民新村建设,专门成立了资金组织组(项目公司)、规划设计组、征地拆迁组、建设施工组、移民组织组、政策宣传组和“后双到”服务组七个工作小组,认真抓好移民搬迁各项工作的落实,确保移民工作顺利推进。 同时,为进一步统筹协调好县移民示范村各项建设工作,顺利推进红星村、大古坳村和连水村等高寒山区移民示范村的建设进程,连南县又成立了高寒山区自愿移民安居工程示范村统筹协调领导小组,并分设三个工作小组,分别负责三个示范村的建设和督查工作。 (二)科学规划,确保移民工作科学推进。 连南制定了《连南瑶族自治县高寒山区自愿移民总体实施方案》和《连南瑶族自治县“两不具备”贫困村庄搬迁安置工作实施方案》,规划从2009年开始,以每年搬迁600户左右的规模,计划5年内,将3278户自愿移民群众,分期分批分别搬迁到全县规划建设的17个集中安置点和其它分散安置点,从根本上解决连南高寒边远山区和“两不具备”贫困村庄群众生产生活难题。《方案》结合实际,针对 不同类型的群众分别规划实施经营型(创业型)、保障型、留守型三种移民搬迁模式。对具备自主创业谋生能力,能够自筹部分房款且自愿搬迁移民的,实施经营型(创业型)移民搬迁,组织他们移民搬迁到县城正在兴建的高寒山区移民新村;对五保户等缺乏生产和发展能力的弱势群体,实施保障型移民搬迁,组织他们移民搬迁到县城高寒山区自愿移民新村和部分镇移民新村,并将其纳入生活保障范围;对经济较困难但有种田经验且愿留在原地的群众,实施留守型移民搬迁,在本村就地建设移民安居房,有效改善他们的生活生产条件。通过分类建设、分类安置,确保高寒山区群众各取所需、各尽所能,选择自己幸福的生活方式。 (三)畅通融资,确保移民工作顺利推进。 2009年以来,在上级党委政府和省财政厅、省民宗委、省扶贫办、省国土厅、省民政厅等上级部门以及顺德区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连南县开创了“财政+社会+帮扶单位+群众”四位一体的移民搬迁资金筹措模式,先后投入建设资金10645.15万元,统筹用于高寒山区移民新村建设。其中,包括整合省财政厅下达连南各类扶贫资金5974万元,地方融资贷款投入资金2500多万元,社会及帮扶单位扶持捐助1099.81万元,群众自筹资金1053.5万元。并设立了500万元的发展互助资金,特别是省民宗委发动香港和大陆宗教界人士捐款扶持移民,解决移民购房或建房后创业发展资金缺乏问题。同时,与中国扶贫基金会合作,设立了自立服务社,加强移民户信用体系建设,积极开展小额信贷服务,帮助移民村集体和移民户发展致富项目。 (四)精心组织,严格审核。 为落实试点村各期公寓楼移民安置对象,连南县制定了《连南瑶族自治县高寒山区自愿移民试点村首期公寓楼建设实施方案》、《连南瑶族自治县高寒山区自愿移民新村第二期公寓楼移民安置实施方案》和《连南瑶族自治县高寒山区自愿移民新村第三期公寓楼移民安置实施方案》,精心安排布置各镇认真做好移民安置的宣传发动和移民户的审核工作;同时,还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进连南瑶族自治县高寒山区自愿移民试点村工作的意见》,对有关移民搬迁的政策和实施方案进行了补充和完善。 为进一步加强对高寒山区移民工作的领导,确保高寒山区移民工作公开、公平、公正,连南县成立了“连南瑶族自治县高寒山区自愿移民资格审核领导小组”。审核领导小组各组成成员单位根据各自职责,对全县各镇报名购房的移民户进行移民资格审查。县扶贫办受县政府的委托,分别和移民购房户签订《连南瑶族自治县移民购房搬迁协议书》,以明确县政府和移民购房户的相关责任,确保高寒山区移民搬迁工作规范、有序、高效地开展,使移民群众“移得安心、住得放心”。 (五)以点带面,分类安置。为探索连南的高寒山区移民搬迁工作,使移民搬迁更具有针对性,在成功实施建设县城高寒山区自愿移民新村的同时,2010年连南县又在大坪镇、三江镇和三排镇开展了三种不同类型、不同模式的移民示范村建设。示范村实行统一规划设计、统一施工建设,政府负责征地、解决“三通一平”及道路、供水、 供电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同时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 大坪镇大古坳中站移民新村是连南县实施村内移民搬迁的一个示范点。实施搬迁的对象是有劳动能力和生产能力,但经济较困难且愿留在原地的住房困难群众。新村位于中站自然村国道G323线旁,规划占地面积20亩,新村首期共安置30户大古坳村移民,总投资预算为520万元,该项目于2010年9月份开工建设,至2011年6月下旬,大古坳移民新村首期15栋30套移民安居房工程已建成完工,30户移民群众已搬迁入住。同时第二期预算投资210万元,规划建设7栋14套移民安居房,已于2012年6月份竣工。 三江镇红星移民新村是连南县实施镇内移民搬迁的一个示范点。由于金坑村委泥楼自然村不仅地处高寒山区,而且出现地质灾害,为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连南对该村实施整村搬迁。新村选址位于塘冲村原知青场,首期规划占地约25亩,项目于2010年9月份开工建设,总投资预算约为1650万元,至2011年10月份已竣工验收并交付使用,共建成66套移民安居房,首批58户泥楼村的移民户于2011年12月13日领到了新房钥匙,已于2012年春节前全部实施搬迁入住。同时二期规划建设55套移民安居房,安置连南县其他地震灾害村庄移民群众,计划于2012年9月份开工,到2013年8月份前建成。 三排镇连水墩龙瑶寨集居住、民族文化、旅游、休闲、娱乐等多功能为一体,是连南县“双到”扶贫的一个移民示范点。该村位于连水村墩龙洞省道261线旁,首期规划占地约20亩,建设23套安居房,预算投资约330万元,其中“双到”工作挂扶单位省民族宗教委支持 100万元。该项目于2010年5月开工建设,2011年3月竣工,至6月底,23户连水老排住房困难户已全部实施搬迁入住;二期计划投资480万元,建设37套安居房,安置连水村住房困难群众37户,计划于2012年年底前完工。 (六)完善政策,确保移民稳得住、能致富。 遵照2011年1月27日汪洋书记连南调研“搬得下、稳得住”的指示精神,为切实解决移民群众“搬得下、稳得住、能致富”的问题,连南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一是出台《连南瑶族自治县农村产权流转改革试点方案》,解决移民农村土地产权不能变现的问题,使移民通过土地产权流转获得城镇房产权和社会保障权,增强了移民在城镇稳下来的能力和富起来的资本。二是出台《连南瑶族自治县高寒山区移民“后双到”服务工作实施意见》,制定移民户就业、就医、就读、社保、干部结对帮扶等保障政策,解决移民的后顾之忧。在有力解决高寒山区群众“搬得下”问题的同时,基本解决移民“稳得住”的问题。 (七)打造平台,确保移民由“鱼民”变成“渔民”。 一是搭建好“三权”换“两权”流转平台。建立农村产权流转中心,对农村林地、宅基地、承包地进行“三确权”,统筹农村林地、宅基地、承包地有序、合法流转和流通变现,实现“三地”资本化,确保群众有能力换取“两权”(房产权和社会保障权),实现农村土地资源资本化、移民群众生活市民化、农业发展集约化、居住环境生态化,着力使移民群众尽快由“鱼民”变成“渔民”,步入自我积累、 自我发展的良性轨道。 二是搭建好移民村社会管理平台。建立移民新村党务中心和村务管理服务中心,抓好党员教育培训考核、移民“两代表一委员”参政议政联络等工作,把移民村党支部建立在经营组织、产业组织和服务组织之上。建设移民村“标准化”党组织,让移民村基层组织切实成为加快农村发展、提升农业效益、带动农民致富的龙头;加强移民村务管理服务中心建设,完善村民管理自治规则;成立移民自治理事会,建立移民信用档案、健康档案、治安档案,使村民自治组织成为村务管理的主导。 三是搭建好移民村孵化平台。以移民组织专业化、移民人员职业化、移民工作规范化、移民手段多样化、移民信息网络化、移民项目市场化为着力点,抓好以研发、党建、教育、产业、金融、市场、信息、艺术、就业、社保等十个孵化平台为内容的移民孵化中心建设,还开通了短信服务平台。以孵化中心为载体,重点搭建好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基地、民族医药健康产业基地、广东瑶绣产业基地和移民就业工厂,以产业带动就业,为移民提供全方位扶贫服务,帮助移民早日脱贫奔康。 四、移民“后双到”规划 为进一步优化移民群众“后双到”服务工作,拓展移民群众的就业、创业和致富渠道,确保移民群众搬得下、稳得住、能致富,在今后的工作中,连南将着力以发展5个移民带动项目为突破口,致力转变移民的思维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让移民群众真正走出大山、 走进城市、走向幸福。 (一)建好油岭村历史文化名村。发挥油岭村民族文化沉淀深厚、民族文化发展氛围浓郁、民族风情保持完好的优势,利用油岭村“中国民族民间艺术之乡”、“广东省民间艺术之乡”的名片,以打历史文化名村为载体,引资完善该村相关旅游产业发展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将油岭村开发成富有特色的民族风情旅游名村。 (二)建好大古坳高山有机农产品基地。结合扶贫开发,利用大古坳丰富的山地,采取立体发展,种养一体模式,因地制宜地对大古坳高山有机茶、有机稻、稻田鱼、瑶家土猪和土鸡等特色种养项目进行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建设大古坳高山有机农产品基地。高寒山区移民通过将土地流转、出租、入股等方式,稳定实现脱贫奔康目标。 (三)建好连水东方油茶产业园。发挥连水村拥有7500多亩油茶林,该村群众积累了丰富的油茶种植经验的优势,以我县油茶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为卖点,擦亮“中国油茶之乡”牌子,建设连水东方油茶产业园,带动移民就业脱贫。 (四)建好涡水中国养生硅谷。涡水镇是一座绿色宝库,境内植被良好,森林茂密,有方圆近百平方公里的起微山原始森林,有大片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南方红豆杉群落,森林覆盖率达95.2?,自然生态完好,负离子充足,是一个天然的大氧吧。计划利用涡水镇优异的生态条件,通过招商引资,建设绿色生态休闲旅游区,着力打造中国的养生硅谷。 (五)建好民族文化综合开发项目。一是建好瑶族音乐城项目。 在连南县政府综合办公楼背面投资兴建总投资约10亿元人民币,集瑶族文化和旅游渡假于一体占地约850亩的综合性休闲文化广场和渡假村项目。二是建好民族商业酒吧街综合开发投资项目。在县城沿江东路河边,投资2亿元人民币,建设18760.20m2的园林式商业中心,为游客提供一处自然、休闲、联谊、商务的高雅场所,同时有效解决移民群众的就业致富问题。 五、几点体会 (一)抓好移民党建,是做好移民工作的龙头。移民的过程就是党的建设的过程,是体现我们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高寒山区移民谋福祉的过程。汪洋书记亲自倡导、亲自部署高寒山区移民工作,省市上级相关部门和领导亲临指导,亲自督办,使得连南县移民工作顺利推进。在移民过程中,高寒山区党组织大力宣传,积极动员;农村党员带头报名,带头搬迁,率先融入城镇生活,率先承担服务管理职能,使移民搬迁井然有序,村务管理有条不紊,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移民“搬得下”、“稳得住”方面发挥了龙头作用。 (二)抓好改革创新,是做好移民工作的核心。移民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历史上有许多移民返回原居住地的失败教训,延续传统的移民方式已经行不通,必须要改革创新,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科学系统的推进移民工作,才能实现移民搬迁利民、富民的目标。一要在移民村的建设上进行创新。连南利用“三旧改造”和“双挂钩”政策,解决了移民村建设用地问题,节约了用地和成本;利用分类建设、分类安置的模式解决了群众愿搬下、搬得下的问题。二要在移民村的 管理上创新。在县城高寒移民新村设立移民办事处和党支部的同时,成立移民村自我管理服务社,将政府管理与村民自治管理有机结合起来,逐步实现村务管理由政府主导向村民组织主导过度,使移民群众自觉参与、人人监督村务管理,营造良好的社会秩序和发展环境。三要在移民农村产权的改革上进行创新。推动“三权”换“两权”制度改革,通过处理移民的农村产权,避免移民“回流”,同时用农村产权资源换取在城镇生活谋生和创业致富的资本,解决移民“稳得住”、“富得起”的问题。 (三)抓好能力建设,是做好移民工作的根本。移民的最终目的是使高寒山区群众摆脱贫困,过上幸福的生活。必须着眼于人的科学发展,加强移民的能力和工具建设,最终才能实现移民的自我发展。一要必须培训。大人要培训,小孩要上学,凡是移民搬迁的农户一定要参加政府部门提供的免费培训,通过培训更新观念、提高谋生技能;通过抓孩童教育,提高移民人口素质,实现“隔代治理”。二要必须就业。凡是有劳动能力的移民,除了参加培训取得技能证书外,还要积极就业,以就业带动脱贫,以创业带动致富。三要产业扶持。要突出产业扶贫在移民过程中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壮大广东民族医药健康产业基地、广东(连南)瑶绣研发基地、油茶基地、无核柠檬基地、蚕桑基地规模和效益,以产业扶贫带动移民脱贫,逐步实现移民工作的科学化。 (四)抓好服务到位,是做好移民工作的关键。移民群众离开长期以来赖以生存的乡土,只有服务工作到位,移民才会对新环境有归 属感和认同感,才能在新环境安定下来、发展起来。连南县委、县政府在硬件和软件建设方面举全县之力,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整合了各级资源,始终站在高寒山区群众的角度,坚持“一户一策”、“一人一法”,从资金筹措、管理服务等方面为移民“量身定做”配套政策,提供就业、创业、读书、看病一条龙服务,让山区群众能搬下、能安心,使移民村成为令人向往的“生态村寨、幸福家园”。 (五)抓好理论研究,是做好移民工作的法宝。一是县委专门组织有关宣传部门会同移民工作队进行实践交流,及时总结提炼移民工作经验做法,为当时和后续的移民工作提供了宝贵意见。二是与省扶贫协会合作编写移民工作培训教材,增强了移民工作实效性和针对性。三是与国务院扶贫办中国国际扶贫研究中心合作,展开扶贫工作的理论研讨,初步总结提炼出指导高寒山区移民工作的理论,提高了移民工作的科学性,在指导移民工作实践上发挥了很大作用。 阳山政府主导,科学统筹,得力推进移民搬迁工作 移民搬迁是推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有力抓手,是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 汪洋书记在主持召开清远高寒山区群众搬迁安置工作现场会时的强调:“下决心用五年左右的时间解决高寒山区的群众搬迁安置问题,把‘最穷的地方在广东’这个帽子彻底摘掉。” 根据省、市统一部署,阳山县长期以来高度重视移民搬迁工作,在财政相对困难的情况下,坚持政府主导,更新观念,因地制宜,盘 活资源,创新机制,探索了一条既不超出政府支配财力、又能满足群众成本意愿的移民搬迁路子。 实施移民工作中,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高规格成立领导机构,精心组织,采取倒逼机制,采取“政府负责出地,市县补贴搞负责‘三通一平’,省补贴直接到户,成本价安置移民”的置模式。通过限对象、限价格、限工期等调控政策,从而有效控制建房成本,总结给一套“政府补贴得起,群众接受得了”的经验。2011年7月,市“两项工程”现场会在阳山县召开。据不完全统计,全县迄今已建成移民村168个,搬迁了11800户58000人,其中县城搬迁2800户14000人,各乡镇、中心村集中安置、分散搬迁9000多户45000人。主要做法是: 一、政府主导,科学统筹 (一)盘活土地资源,落实用地指标。强势推进下山移民工作,在用地指标十分吃紧的情况下优先移民建设用地,千方百计解决建设用地瓶颈问题,为全面实现“摘掉‘穷帽’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充分利用存量的国土建设用地,对撤并或遣散后的旧学校、粮所、木材站等资源进行整合,充分盘活现有建设用地。今年整合了此类用地80多亩。如,黄坌康和居移民小区盘活了原木材站近10亩用地,目前一、二期基本完工,96套移民用地有望年底入住;另外,青莲、岭背、秤架等乡镇分别利用原招待所、原电影院和食品站闲置场所解决了建设用地。同时,利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充分地把下山移民与地质灾害搬迁、“三旧”改造有机地结合起来,对空心村、移民旧宅基地 等进行整理复垦,腾挪出近百亩建设用地。如黎埠镇大塘村黄牛岗安置点、阳城镇五爱安置点等。另外,积极争取年度新增用地指标。积极争取省、市的政策支撑,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及统一部署下,目前已向市申报下达新增年度用地指标228亩。 (二)降低建设成本,减轻群众负担。由政府提供建设用地,市、县补贴资金解决“三通一平”及基础设施建设,群众按照成本价建房和分房并领取省的搬迁补贴。实行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政策倾斜,控制建设成本,寻求政府补贴得起、群众承受得了的平衡点。 (三)筹集建设资金,确保建设投入。一方面,在整合连江梯级电站资源开发收入中拿出7000万元作为移民搬迁的建设资金。另一方面,依照相关政策,整合各类涉农资金或可利用的项目资金,统筹安排到搬迁安置点的基础设施建设。 (四)开绿道减规费,加大扶持力度。按照“能免则免,能减则减,能缓则缓”的原则,减免一切可以减免的规费。重点减免部分征地管理费,住房建设、配套设施建设等行政事业性规费,全额减免除证件工本费之外的房屋土地产权登记等方面规费,最大限度地减轻移民搬迁成本,减轻农民负担。 (五)加强跟踪服务,抓好后续帮扶。充分发挥社会优势,对搬迁下山的群众进行跟踪服务,切实做好异地脱贫工作。把劳动力技能培训作为移民搬迁工作的长效机制来抓,政府出资,实行免费培训,提高下山移民的就业能力。对没有劳动能力、生活困难的下山农户,采取完善低保、救济、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等办法,保障下山移民基本 生活。采取内外结合的分流政策,积极联系、沟通大中型企业,有针对性地推介搬迁户劳动力应聘就业,解决企业招工和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两难”问题,让高寒山区移民既“安居”又“乐业”。近年来,共培训移民劳力1.2万人次,实现劳务就业4000多人,800多人经商贸易。 (六)工作有机结合,加强分类指导。把高寒山区移民搬迁工作与城镇特色化、新农村建设和危房改造结合起来,实行分类指导,多种方式推进。以七拱、黎埠、县城为重点,推进“南、北、中”移民集居区建设,以黄坌、秤架、岭背为试点,探索“老、少、边”地区移民示范点建设。 二、形式多样,全面推进 (一)政府规划,群众自建。由政府统筹提供“三通一平”宅基地,搬迁户按规划以“一户一宅”形式自行建房,建成入住后领取省补贴。如县城环城移民新村,共集中安置13个乡镇的山区群众1200多户6000多人。 (二)政府统筹,福利安置。由政府统一规划、设计、建设公寓式楼房或“一户一宅”式住宅,并按照新农村建设标准配套完善水电、巷道和文化娱乐等设施,建成后统一按建筑成本价安置。如县城“安源居”、“四洲苑”移民小区,可安置400户;岭背镇幸福家园移民新村在建“一户一宅”式住宅60套,年底前可搬迁入住。 (三)政府主导,社群共建。由政府提供国有建设用地,规限用地性质,限价出让招拍,移民自主摘牌,引入市场手段共同集资建房。 如秤架瑶族乡和黄坌镇移民示范点,目前在建120套,年底可搬迁入住。 (四)群众自发,政府扶持。由政府整合下山移民和水库移民资金,规划建设用地,搬迁户推选出承建代表,由承建代表统一建设。如县城船洞移民村,51套“一户一宅”式住宅已全部入住。 (五)群众互助,“接力”搬迁。鉴于部分资金积累较少的群众无法直接实现搬迁到县城、集镇的实际,由政府引导他们实行“接力”搬迁。即:一些中心村农户已外迁,山区农户租赁或购买他们的房屋,并代耕他们的田地,实现搬迁下山,待有足够的资金积累后再往城镇搬迁。据统计,全县有“接力”搬迁户1850户9200人。 阳山岭背镇:易地搬迁搬出脱贫致富新希望 岭背镇地处阳山县北部,距县城25公里,国道323线、省道260线横贯而过,全镇通村公路硬底化总里程达83.6公里,交通便捷。地貌以山地为主,小部分为丘陵,地势东北高西低。2004年原犁头镇并入岭背镇,全镇总面积296.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1335亩,其中水田面积14395亩,旱地面积16940亩;辖12个行政村,223个村民小组,总户数10600户,总人口40591人;其中农业人口39238人。2012年工业总产值10763万元,农业总产值19798万元, 实施“双到”工作以来,岭背镇坚持精力向农村倾斜,项目向基础倾斜,财力向民生倾斜,把易地搬迁项目建设作为全镇扶贫开发和加快镇域经济发展的一项最有效、最根本的重要举措,采取多种方式, 有序推进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建设进程。目前,岭背镇移民小区“幸福家园”已成为全市移民安居工程示范点,易地搬迁扶贫模式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 一、工程简介 岭背镇移民新村(幸福家园)建址在323线国道边,离岭背圩镇约两公里、是原岭背农中旧址,占地35亩,建设规模共150单元(户),按广东省新农村建设设计模样规划分三期进行建设。每单元(户)占地面积为84平方米,新区内规划建设有文化室、新区办事处、卫生站、百货方便店、村中园林公园、乘车上落站等设施。本新村是按国家有关移民政策,考虑边远山区的散居住农民迁移。至今为止这些边远山区无法通电、通路、通水、通信,群众出入十分困难,政府贯彻政策,工作布置等也很难落实而进行规划建设落实的。本新村选址是经过镇政府反复研究决定的,既考虑不损农田、耕地、易通水、通电、通路、通信,移民有田地耕作,出入方便,又考虑到充分利用山边荒地的情况下选定此址。 二、工作成效 (一)搬迁贫困户家庭收入大幅增加。贫困户从边远山区搬迁到移民小区“幸福家园”后,增收渠道得到全面扩展。一是由镇委、镇政府统一征用或开发移民村周边土地,统一分配给搬迁贫困户,贫困户利用分配的土地种植蔬菜和经济农作物,每年留足家庭自给外,将盈余部分挑到墟镇出售,所得收入基本能维持一年的家庭生活支出。二是由于生活居住环境的改善,各种招工信息渠道得到有效接收,搬 迁贫困户不再如迁出地般那样固步自封,安于现状,城镇建筑工地、大户人家的短工需求为他们的提供了有效的增收手段。以一年中90天打散工计算,按现在当地建筑技术工每天120元的工酬计算,一个搬迁贫困户的建筑技术工一年就可为家庭增收10800元,即使是农忙季节到邻近村民家打短工一天也可有80元的收入。如此可观的劳动收入在以往他们居住的大山里是不可想象的。三是随着居住环境的改变,搬迁群众眼界得到开阔,“等、靠、要”的思想进一步得到转变,激发了搬迁群众的致富信心,部分搬迁群众参与到移民小区“幸福家园”绿色产业链建设,部分搬迁群众与温氏肉猪合作养殖肉猪,部分搬迁户除从事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开发外,还利用便利的交通和畅通的信息,从事商业、交通运输等二、三产业,拓宽了就业渠道和收入来源,增加了家庭收入。 (2)搬迁贫困户生活质量明显提升。搬迁贫困户原来居住的大多是高寒山区,远离城镇、交通条件差、信息闭塞,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极其落后。搬迁后,移民小区 “幸福家园”建设好住房及其附属设施、人畜饮水等必要的生活设施配备,群众摆脱了恶劣的自然环境,生病能就近就医,学生能就近就学,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极大改善了搬迁户的生产生活条件,群众的生产得到发展,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 (3)移民小区附近绿色产业链逐步形成。经过反复论证,岭背镇移民小区“幸福家园”初步确定了以发展生态农业为主导的种植模式。打造以“幸福家园”所在地蒲芦洲为中心,沿河两岸连片300亩 的绿色产业带,着力提高搬迁户自我发展能力,形成能持久脱贫致富的造血功能。一是通过县扶贫办、科技和农业局引进省农科院下属蔬菜公司,租用岭背村街头村小组的耕地300亩,建设蔬菜种植基地,辐射带动移民小区周边村民参与种植优质蔬菜,形成蔬菜种植产业带。二是在蒲芦洲现有的沙田柚200多亩种植果场的基础上,融入搬迁户劳动力,扶持一批搬迁种植大户,经过租地在小区两边或较近的土地开设新的沙田柚种植果场,壮大了岭背镇的沙田柚种植业。三是劳动力分流,特色农产品分类,容纳贫困户劳动力,加大力度推进淮山种植,将现有的300亩淮山种植基地将扩大到500亩,实行机械化种植和标准化种植,加快淮山种植在岭背镇的发展生产进度。 (4)迁出迁入地的生态环境有效改善。移民小区建设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绿化,使得小区内绿化,亮化工程,排污工程得到科学处理,搬迁贫困户在新的居住环境中自觉进行治脏、治乱,居住的环境有了根本的改变。而移民下山后在原村退还耕和“三旧”改造,发展生态林和经济林,为岭背镇的生态改善做出积极的贡献。 三、主要做法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强化部门责任。易地搬迁工作要涉及很多部门,县发改部门负责工程项目审批、计划编报和项目的组织实施;县财政部门负责资金拨付和使用监管;县镇扶贫办、“双到办”负责移民点的配套建设;县镇民政部门负责安排“五保户”及特殊贫困群众安居项目;镇公安部门负责户籍迁转工作;县交通部门负责迁入区公路建设;县镇水务、电力部门负责水利设施和农村电网建设;镇农业 部门帮助安置区群众耕地整治和种植业结构调整;县城建部门负责安置点群众居住房屋和村落总体规划设计,县教育部门负责搬迁群众子女入学问题;县镇卫生部门配合搬迁,完成移民迁入区医疗卫生网点建设。各个部门均密切配合,统筹安排共同推进移民搬迁工作。 二是加快项目建设,强化资金管理。易地搬迁移民小区的建设需大量资金,而岭背镇财政又较为困难,启动如此大的项目,仅仅依靠镇财政的支出难以完成。除向省文明办申请文化中心大楼的建设资金50万元之外。同时向社会慈善团体、社会贤能人士发起倡议,筹集50万元。并整合易地搬迁、危房改造和“幸福家园”专项建设资金,加快推进移民安置搬迁。 三是严格建设程序,精心组织实施。一是实行公示制。年度资金和项目计划分解下达后,建立公示栏,直接面向群众进行了公示。公示的内容包括项目名称、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建设内容、建设期限、质量标准、项目实施单位及负责人、投诉电话等,进一步扩大了项目区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二是抓好工程建设。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程序要求,与工程主管领导、工程主管部门、项目施工方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实行了项目业主负责制和工程质量终身责任追究制。工程主管部门负责做好工程设计和技术指导工作,加强工程质量管理。项目乡(镇)负责组织群众参与工程建设,协调搬迁户生产生活用地、户籍迁转、子女入学等。施工单位严格按照设计方案和建设标准组织施工,对工程质量、进度和安全负责。三是建立健全项目档案。建立健全了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项目档案。项目实施方案、审 批文件、计划表册、政策文件、协议合同、项目竣工报告以及搬迁农户花名册、备案表等资料都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收集、整理、归档。项目档案做到了完整清晰、管理规范。 四是培育产业建设,搭建致富平台。利用土地流转、集约经营等形式进行招商引资,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以岭背、蒲芦洲村沿河产业带为重点,通过土地流转,连片30亩以上的每亩每年由政府补助100元,发展农业种植基地。其中,沙田柚种植2700亩、柑桔种植园928亩、蚕桑种植346亩、淮山种植基地350亩、名优果木场280亩、蔬菜基地160亩,年产值达2120多万元。沿河绿色产业带受益农户860多户,能提供长年就业岗位190个,需要季节性用工约700人,能有效解决下山移民就业致富问题。 四、几点经验和体会 (一)坚持群众自愿和政府主导相结合。在易地搬迁扶贫模式中要充分尊重贫困户的意见,群众是否愿意搬迁、全家搬还是年轻人先搬、什么时候搬,政府都不能强制要求,如此,群众按自己的真实意愿进行易地搬迁中才能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但是,尊重贫困群众的意愿,并不代表政府在此过程中不作为,任由群众并不是贫困农户盲目的、散乱的自由搬迁。政府要在此过程中发挥主导性。要采取召开乡村干部会、召开村民大会、走访农户、公告公示等多种方式,借助报刊、电视、广播、宣传标语等多种舆论工具,多层次、全方位宣传易地扶贫搬迁政策,通过政策宣传,消除搬迁群众“故土难离”的情结,调动了迁出区群众参与项目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坚持就近、就地安置和部分搬迁、整体搬迁相结合。在易地搬迁工作中,应坚持就近、就地安置;在搬迁方式上,应结合自身实际,视各地情况采取部分搬迁和整体搬迁的方式,可结合财政实际选择分期建设和一次性建设安置区,群众可实行部分搬迁和整体搬迁。 (三)坚持政府、帮扶单位补助和群众自力更生相结合。在易地搬迁扶贫模式中,政府具有运用行政管理优势手段组织移民搬迁的优势,因此,迁移贫困群众前期的生活、生产上的困难主要依靠政府协助解决,特别是刚搬迁的群众没有在新居住地种植有农作物,前期生活困难,此时需要当地政府和帮扶单位给予补助或扶持。但此种方式只能起到辅助作用,也即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输血”,并不能使搬迁群众持久脱贫。因此,在易地搬迁中要在搬迁的中后期充分发挥移民的主体作用,充分利用搬迁地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通过转移劳动力、种植经济作物、发展现代农产业、引导自主创业等方式使贫困群众自力更生。同时,迁入地村委会或当地政府还可采用 “扶志” 与“扶智”方式,从精神层面和知识技术层面形成群众脱贫致富的“造血”功能。 (四)坚持培植发展主导产业和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相结合。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优先考虑条件相对较好的农户搬迁,然后再由已搬迁的农户帮带相对困难的农户迁移。在投资上,本着先生产后生活的原则,重点考虑生产投入,确保移民户先把产业发展起来,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后,再建设改善住房条件。 连南连水村“三个注重”推动移民搬迁 一、注重因地制宜,打造就地移民示范点 经研究,村委与省民族宗教委根据实际,采取就地移民搬迁的方式,解决村无房、危房和泥房户住房难问题。分两期移民工程,一期共筹资260万元,建成占地30亩、共23栋新居的墩龙瑶寨移民新村(一期)工程,每栋新居一层半、建筑面积120平方米,有效户86人的住房难问题。二期工程,县政府投入350万元,省民族宗教委捐资150万元,已建新房37栋,村已民已搬入新房。新村位于省道261公路旁,交通方便,生产生活条件便利。 二、注重民族元素,打造特色移民新瑶寨 新村专门请广州大学教授进行设计。外观通过人字瓦顶、翘檐、彩色装饰带等瑶族建筑元素,充分体现瑶族民间建筑风格。根据瑶族群众好歌舞、善歌舞的特点,在新村内建成17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用于表演瑶族冓火晚会,展现瑶族风情。 三、注重造血帮扶,打造致富移民新民瑶寨 一是打造蚕桑和油茶基地。投入125余万元,开发两个优质蚕桑基地,并优先安排23户移民开展种桑养蚕,户均收入可达2万元。为配合二期农户,2012年投入100万元,扩大十月坪蚕桑基地,形成规模化效应;整合资源,投入200余万元,新种和改良油茶林近3000亩,使包括新村移民在内的全村农户茶油项目户均收入达4000余元。 二是兴建瑶山土特产商贸街和瑶家乐。投入40万元在移民新村内兴建瑶山土特产的商贸街,为新村移民创业致富和土特产交易搭建平台,增加村民收入。 三是建立扶贫扶助资金。筹集50万元及争取清远市和县扶贫办扶助资金30万元建立“连水村扶贫扶助资金”,以无息借款或低息贴贷款的方式,扶持包括新村移民在内的贫困户发展种养业,破解村民发展生产启动资金难题。 模式五:教育扶贫——治贫先治愚 由于各种原因,贫困户普遍科学文化素质较低,普遍受教育程度不高,接受新知识、新科技的能力不强,市场经济观念淡薄,自身“造血”功能不足。扶贫“双到”工作,除了给贫困村和贫困户“输血”外,增强其自身造血功能才是根本。“授人与鱼不如授人与渔”。因此,“培训一人,输出一人,致富一户”。是一种最直接最见关键所在的帮扶模式。 扶贫先扶智 富民先富脑 ——连南大古坳村教育扶贫案例 大古坳村位于连南县大坪镇西部,全村共有7个自然村、426户、1397人,其中贫困户105户,低保及五保72户、187人。大古坳村民过去的经济来源主要靠种植农副产品和务工收入。大古坳村是以顺德区勒流街道办事处为牵头责任单位,顺德区委区政府办公室、顺德 区纪委(区政务监察和审计局)为协同责任单位共同帮扶。驻村工作组紧紧围绕“富脑子、抓票子、盖房子、强班子”四个核心开展帮扶工作,尤其在教育扶贫上创出了自己的特色。 一、资助学校建设 汪洋书记三次亲临大古坳小学,对师生提出深切寄语和殷切期望,指出“学好普通话,走遍天下都不怕~”我们深明山区的未来在于教育,将工作着力点覆盖到山区孩子的智力开发上来。 一是配合慈善家完善学校硬件。何杰常是顺德的一位慈善家,近年来他为了改善大古坳小学的办学条件,先后投入200多万元,改善大古坳小学的硬件设施,建起电脑室,图书室,建起新校门,翻新教师宿舍,建好学校的挡土墙,爱心饭堂。我们工作组重点是协助这位慈善家完善学校的硬件,监督设施的使用。 二是发动热心人挂钩爱心助学。顺德热心人士廖志昌等四人与大古坳贫困户家庭进行爱心结对助学,给贫困户邓八斤四、唐四公一尔、唐牙包一等四户贫困户的在家儿童每月150元读书生活费用,并且承诺如果结对帮扶的学生能考上大学则承担全部学费,让这些贫困家庭的学生吃了定心丸,努力专心读书。我们工作组负责做好沟通联系,了解助学对象的学习情况。 三是协助顺德教师到山区支教。顺德区教育局先后派出两位老师驻到大古坳小学支教。工作组配合他提出的“外树形象,内强素质”的管理理念,把顺德学校先进的办学思路、教学方法和管理经验逐步逐项落实到大古坳小学的日常管理中,使教师工作热情空前高涨,学 生文明礼貌积极学习,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一是开展普通话比赛。在1月初,在大古坳小学成功举行“感恩教育”师生普通话比赛。参赛师生个个精神饱满,感情丰富,赛出了风格,赛出了感恩之情,更赛出了普通话水平,师生们享受到一顿丰盛的精神大餐。二是推动赠送学习用品。获悉山区学生生活条件艰苦的情况后,帮扶单位区委组织部特意安排从顺德购买了50个书包、200套文具和200个笔记本,并亲自送到困难学生手中,勉励他们珍惜资源,好好学习。 四是支持外出学习开师生视野。何杰常为为了开拓师生视野,增长见识,每学期还资助老师和部分优秀学生到顺德、珠海、深圳等地参观学习。如今年6月12日,赞助19400元给大古坳小学12名教职工、8名家长和20名学生代表到清远盛兴中英文学校、广州大学城学习,好让老师、家长、学生体会到高等学府的环境卫生和学习气氛,激励山里娃“走出大山,走进幸福~”。在本次活动中,我工作组负责通过媒体与大学城高校联系。 二、开展职教帮扶 为鼓励学生走出大山沟,融入珠三角。工作组对贫困户进行调查摸底,了解有意向在2011年报读顺德职校的对口帮扶家庭子女情况。2011年3月,工作组联合大坪中学组织了大古坳村5名村民子女到顺德北滘职校就读,并由顺德区统筹协调解决所帮扶贫困户子女的学习及生活费用,实现“零费用入学,零距离就业”。如今五名学生已在顺德安家。 三、实施就业转移 劳务输出是脱贫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工作组结合勒流本地企业用工需求大的特点,把完成扶贫开发任务和促进勒流经济发展结合起来考虑,全力做好贫困户的劳务输出工作。一是做好宣传发动。印制了《致村民的一封信》派发至各家各户,阐述走出大山到珠三角打工是脱贫致富、改善生活、拓宽眼界的有效途径,动员劳动力外出就业。二是做好劳动力统计。工作组详细分析贫困户的劳动力状况,包括每个劳动力的学历水平、劳动技能、掌握语言和就业经历等,为做好劳务输出的衔接工作提供准确而详细的数据。要求贫困户填报《劳务输出人员登记表》,做好报名登记工作。三是积极联系企业招工。工作组通过勒流街道经济发展办联系好多家企业,做好贫困户劳务输出的对接工作。2010年3月2日,勒流工作组组织大古坳村的9位贫困户村民乘车赴勒流街道骏业电子有限公司进行岗前培训并入厂就业,月工资1800元。 四、强化思想扶贫 工作组把思想帮扶当作实现长效脱贫体制的核心问题来抓,只有观念转变了,思想开放了,大古坳村才能迎来更美好的明天。一是抓组织建设。强而有力、团结、威信高的村“两委”班子,才能确保扶贫措施的延续性,确保扶贫成果得到巩固。驻村工作组积极配合大坪镇委镇政府做好村委会的换届选举工作,协助抓好村“两委”班子建设。驻村工作组多次组织村“两委”班子成员到顺德的先进村(居)参观学习,让他们吸收先进村(居)的管理经验,转变观念和改变思维方式,理清思路。在工作组的协助下,大古坳村委会完善了村民自治制 度,并结合当地实际制订长远发展规划,增强了村“两委”班子成员对村未来发展的信心。二是树立致富典型。只有让众多的贫困户看到乡邻能够靠自己双手过上小康生活,才能从思想上树立自力更生脱贫的信心。驻村工作组扶持了种养致富榜样10户,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提高贫困户发展生产积极性。如贫困户唐丁道三贵建设了小型养猪场一个,一年可饲养40头生猪,2011年10月份他卖出14头猪获利2.8万元;贫困户唐面计一开展原生态树桩木耳栽培和稻田鱼养殖,2011年他共收木耳6000斤、稻田鱼500斤,获利超4万元;贫困户唐马七四及唐马七四尔夫妇参加了驻村工作组的就业培训,今年二月受聘于连南县幸福瑶山中草药种植专业合作社工作,现在夫妇两人月工资合共3400多元。 清新教育扶贫案例 特点:抓好干部或骨干成员的教育。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培训工作,不断增强各级党员干部尤其是村一级干部敢于探索新路的勇气、巧于带头创业的能力、擅于破解难题的习惯,促使干部真正把心思用到抓发展上,把精力用到促崛起上,把时间用到抓落实上。 成效:一是抓好教育创强。投入资金6800多万元做好中小学“校安工程”建设,新建(维修)校舍总面积48200平方米,全面完成了规范化学校建设任务,实现了规范化学校全覆盖,通过省创强验收。二是抓好技能培训。全区开展各类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班229期,培训 8239人次,各类劳动技能培训班101期,培训3939人次,全区2011年组织贫困户外出务工5347人,其中经培训转移劳动力1805人。 具体做法: 石潭镇格水村为使贫困户能够有效脱贫,稳定脱贫,帮扶单位通过智力扶贫促长效。帮扶单位为改善村小学条件,修建了格水小学篮球场并捐赠一批体育用品,捐建了阅览室、多媒体室、电脑室、浴室各1个,捐赠桌椅50套;为提高师资水平,帮扶单位派出了4名优秀大学生对口支教,单位每年还投入1万在格水小学设立奖教奖学基金,通过多方举措力促教育扶贫。在帮扶贫困户子女教育上,帮扶单位广泛发动校友捐资助学12户贫困户,其中长期资助贫困户子女李彩燕、欧美静,目前格水村贫困户子女实现了义务教育辍学率0的目标,同时有3名贫困户子女考上了大中专学校并顺利就读,智力扶贫走出了重要一步,长效机制逐渐凸显。 浸潭镇根竹坑村建立务工服务站,打造永不落幕的招聘会。帮扶单位禅城区国土城建和水务局以“培训一人、输出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为指导思想和实现目标,该局谢书记亲自牵头、多部门合作,每年按时举办针对本村贫困户及富裕劳动力面向全社会的务工招聘会,并在村委会建立务工服务站。经过深入有效的宣传,在珠三角地区普遍存在“用工荒”的情况下,得到社会各界积极响应,用人单位兴趣浓厚参与积极。从第一届招聘范围仅限物管业、建筑业几个行业200多个职位,拓展到第三届招聘会招聘范围涵盖:房地产业、建筑业、质检、投资、会计等方方面面职位多达数百个。与会企业现场 为招聘人员做就业指导和岗前培训,累计输出贫困户劳动力72人次。招聘会不仅为该村富裕劳动力提供就业信息和就业机会,更大大缓解用人单位用人压力,实现双赢。 禅城区南庄镇帮扶清新区黄歧塘 ,建立驻村劳务输出服务站,实施对户就业扶贫。帮黄岐塘村电脑联网并把黄岐塘村村网与南庄镇社会工作局和佛山人力资源等单位网络进行链接,随时掌握用人需求。服务站按“个人自愿,就地报名,不收费用,不限名额,随时报名,随时就业”的服务原则和服务标准,24小时面对全村服务。仅116户帮扶贫困户这一块,便输出220多名富余劳动力到佛山、广州等地的工厂做工、家政保姆等行业就业。既减轻了人多地少的土地生存压力,又获得了近400万元劳务收入。现在,村里想出去务工的人都知道了怎样找工作,全村富余劳动力基本转移就业。 龙颈镇五星村动员贫困户外出务工,提高贫困户人均纯收入。劳动力转移就业是较为直接有效的脱贫方式。帮扶工作组采取了多种方法帮助劳动力转移就业。一是入户动员。工作组通过入户调研,积极向贫困户宣传外出务工的好处,更新贫困户思想观念,激发其外出务工的热情。二是举办专业培训(含招聘)。2011年1月,由帮扶单位驻村工作组、龙颈镇政府、清远的几间酒店、五星村委会共同举办了餐饮及相关技能培训会、经过培训和帮扶干部的牵线搭桥。有6家酒店、宾馆、店铺、家政公司与6名贫困户达成就业合同,顺利外出打工。2011年1月,由帮扶单位驻村工作组、龙颈镇政府、广东新亚光电缆厂、五星村委会共同举办了电工技能培训会。经过培训和帮扶 单位的牵线搭桥,9名贫困户顺利到新亚光电缆厂、石坎电厂、广州五金公司等单位做工。据统计,2011年贫困户劳动力从第一产业转移到二三产业的人数近15人,经过驻村工作组、相关企业、镇劳动所组织培训的15名贫困户劳动力全部实现了就业。 体会: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定期或不定期组织举办各种适合农村的有针对性的有效的培训; ,、内引外联,想方设法为贫困村劳动力输出打造平台。 连州新圩村教育扶贫案例 实施“双到”工作以来,佛山市高明区经济促进局农村渔业局帮扶连州九陂镇新圩村。增强贫困村和贫困户的自我发展能力,是扶贫“双到”的重中之重,驻村工作队员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出发,充分认识智力帮扶工作的重要意义,通过落实专门的具体智力帮扶工作,教导贫困户要脱贫就要脱懒,扶贫先扶志,扶贫先扶智。引导贫困户自力更生,克服等、靠、要的思想,积极开展宣传鼓动工作,深入到具体帮扶对象当中,开展脱贫教育工作,宣传扶贫开发政策,鼓励贫困人员燃点希望,增强自力更生、勤劳致富的信心。 具体做法为:一是实施富余劳动力转移。充分利用富余劳动资源,积极搭建劳务输出平台,通过培训与资金扶持双鼓励,为外出就业的贫困户办理就业证书,大力鼓励贫困户外出就业,提高贫困户劳务收 入水平。2011年,在帮扶干部的穿针引线下,对有意外出就业的贫困户进行外出务工培训两期,培训内容为外出务工技能和劳动合同知识,经过外出务工培训,共转移贫困户富余劳动力29人,转移率达100%,外出务工贫困户在新的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全部达到脱贫标准。 二是免费实施实用农业技术培训。对不愿外出务工而有劳动力的人员,在家从事农业生产的贫困家庭劳动力免费进行养猪、养鸡、种植玉米等技能培训,2011年共举行培训2期,共培训劳动力102人,经过农业技能培训,在家务农的贫困户劳动力都基本掌握了一门以上的农业实用技术,为发展生产、提高生活水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是积极做好贫困户适龄儿童的入学工作。多次走访察看九陂镇中心小学和九陂中学,确保学校没有危房教室和危房宿舍,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有一个安全舒适的读书环境,同时通过省扶贫网的贫困户信息反应,实地走访贫困户家庭,了解贫困户适龄入学子女的人数和学习状况,勉励其好好学习,2011年,新圩村普及义务教育贫困户适龄子女共27人,全部在校就读,无辍学情况。 清新区秦皇村以信息化促进教育扶贫 特点:以现代网络技术为支撑,使广大群众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并建立电子商务服务网络,完善农副产品购销网络,以产业化、市场化、信息化解决了农产品“销售难”问题,带动贫困农民脱贫致富。 成效:广东省移动公司帮扶秦皇村实施“五大基地”促产创收、“四 大工程”基建提升以及信息保驾、科技护航等帮扶计划,推动信息扶贫,提高工作效能。 具体做法: 1、解决通信难题,健全通信网络覆盖。在百步梯、桅杆坪、秦建大窝山头加建了3个基站,覆盖面积达 30平方公里,2500名村民不再受通讯不畅之苦。2、发挥惠农成效,建立信息示范窗口。在秦皇村,广东公司建起“新农村信息化(秦皇)示范点”,引入“无线视频(千里眼)”远程视频监控系统、G3大眼睛、二维码农产品安全管理系统、“致富宝”平台等八大信息化业务,用于村务管理、农技指导、安全管理、即时通讯、现代教育等领域。目前,八大信息化业务已在五大产业基地、村委办公楼、秦佛小学、桅杆坪整村改造现场、五保户家中等地点得到切实应用,惠及全村2000多村民的生产与生活。同时,在村委大楼建立全省首个新农村信息化示范点,成为全省信息化惠农的展示窗口。3、满足农民需求,打造信息化服务站。在秦皇村内建起4个移动信息服务站,提供亲情电话、上网体验、网上营业厅等惠民、便民、利民服务。至今,已有近100人次前往信息服务站体验移动服务,使广大群众在网上获取更多的知识和信息接受良好的网络教育。 模式六:保障扶贫——解决基本生活问题 扶保衔接是扶贫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要从根本上解决就必须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解决基本生活问题,实施保障扶贫,清远市通 过着力推进保障扶贫,为五保户和低保户的基本生活提供有力的保障,使他们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而信感温暖。 清城三项措施强化社会保障 近年来,清城区强大的经济实力为全区扶贫开发“双到”工作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在实施扶贫“双到”工作过程中,该区坚持开发式扶贫和农村社会保障相结合,通过三项措施大力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切实保障困难群众生活,充分体现我区党委、政府关心和爱护困难群众。 一是提高低保和五保救助标准,扩大低保覆盖面。 清城区低保和五保救助标准共调整了四次,分别是: 1、在开展扶贫“双到”期间,该区多次大幅度提高低保、五保救助标准,扩大低保覆盖面,切实将低保线下的困难群众纳入低保范围,从2010年1月起,清城区城镇低保线标准从250元/人低保、五何救助标准共调整了四次,调整提高至270元/人月;农村低保线标准从150元/人,调整提高至170元/人月;农村五保供养标准从180元/人月,调整提高至230元/人月。 2、从2010年9月起,该区城镇低保线标准从270元/人月,调整提高至300元/人月;农村低保线标准从170元/人,调整提高至190元/人月;从2010年3月起,农村五保供养标准从230元/人月,调整提高至340元/人月。 3、从2011年1月起,该区农村低保线标准从190元/人,调整 提高至210元/人月。 4、从2012年1月起,该区城镇低保线标准从300元/人月,调整提高至360元/人月;农村低保线标准从210元/人,调整提高至260元/人月;农村五保供养标准从340元/人月,调整提高至440元/人月。 二是帮助贫困户购买家庭综合保险,减少返贫现象。贫困户抗风险能力极其薄弱,往往因重大疾病和意外事故致贫返贫。 2010年清城区制订《清城区被帮扶贫困户家庭综合保险保障计划》,解决贫困户迫切需要人身和医疗保障以维护家庭稳定的难题,保证被帮扶贫困户在出现意外时能得到补偿,使其生活能够得到基本保障,降低返贫率。该区采取政府投保的商业运作模式。区扶贫办负责参保人员确定、保险方案选择和对保险理赔服务质量的监督,区财政投入36.55万元为全区731户(500元/户)被帮扶贫困户购买了重大疾病、意外伤亡保险。保险公司根据被帮扶贫困户的实际情况设计合适的保险方案,承担被保险人的风险保障及损失补偿责任,自负盈亏,并提供保险理赔给付等服务。 按照规定,被保险人在遇到意外伤害、疾病等情况时,都可以领取1000—50000元不等的保险金。被保险人因事故或疾病住院时,还可享受每天70元住院补助。截至目前,保险公司共理赔18户贫困户,合计82570元。2010年8月,洲心街凤凰村贫困户张国才突然晕倒,住院10多天,花去了上万元的医疗费。除了农村合作医疗帮他解决了大半医疗费用外,他在住院期间还收到了保险公司送来每天70元的住院补助,保障基本生活。2011年1月,源潭镇黄茅村程木诚交 通意外身故,家庭突然失去了主要劳动力,生活立即陷入困境。在区扶贫办、镇政府等相关部门的帮助协调下,为其家人申领保险理赔金5万元,解决了一家人的燃眉之急。 三是设立帮扶户救助专项资金提高救助水平。2011年7月,该区制定《清城区帮扶户救助专项资金使用方案》,35万元设立帮扶户救助专项资金,解决帮扶户因特殊原因造成突发性、临时性生活、治病、子女读书等方面的困难。救助资金申领由帮扶干部根据农户家庭情况提出申请,村委、街镇调查核实,区扶贫办审核,对符合条件的,给予救助。目前,解决贫困子女读书15人,疾病治疗19人。2011年8月飞来峡镇黄洞村莫日光女儿莫少连考上广东海洋大学,但由于父母年老,劳动力有限,靠种植沙糖桔的收入维持生活,而且父亲发生交通事故造成脑部溢血、母亲患有白内障,两人医疗开支大,难以支撑莫少连读书费用。帮扶干部了解情况后帮扶其申请帮扶户专项救助资金,村、镇、区扶贫调查审核后给予5500元解决其入学的困难。2011年11月飞来峡镇清华居委梁均池因中风头晕,无法工作,影响家庭收入。经申请和审核,给予救助专项资金2000元用于康复治疗,帮助他摆脱困难。 清新党建扶贫模式 特点:坚持“党建带扶贫、扶贫促党建”的方针,积极把扶贫开发“双到”工作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不断创新活动形式,推进创先争优活动,着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成效:“双到”期间全县培训农村党员干部37182人次,发展党员487名,培养村后备干部618人。通过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推动科学发展,带领农民致富,密切联系群众,维护农村稳定的坚强领导核心。 具体做法: 石潭镇“格水试验”。为改变村民脱贫致富观念,2010年,工作组在格水村成立了格水村党支部理论中心组,几年来开展了14期主题学习,这个被称为“史上最小的理论中心组”深深改变影响着广大村民,解放了他们的思想观念,为格水村经济发展群策群力,初现了可喜变化,党员中有2人考上大专,3人主动开办了养殖场,他们发挥了党支部的模范带头的先锋作用,以自己的积极行动带动了一批群众发展经济,据统计,2011年格水村新增种植、养殖大户4户,“格水试验”后续效应继续发酵,为格水村扶贫出成绩奠定了坚实基础。 浸潭镇桃中村创先争优,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带领广大农民群众脱贫致富的领导核心,是全面完成扶贫开发“双到”任务的组织基础。因此,石湾镇街道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为扶贫开发的一项重要工作抓好落实。(一)制定抓班子建设的制度措施,增强班子的创造力、战斗力和凝聚力;组织“两委”干部培训、到佛山市禅城区黎冲村参观学习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提高干部队伍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二)制定村民自治章程、村务公开等各项规章制度,做到村务、政务、财务和扶贫项目公开;制定党支部发展规划,完善党支部各项规章制度、 党组织活动阵地“五有”建设,健全民主生活会。(三)结合扶贫开发工作在党支部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推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向深度和广度发展,促进党支部和广大党员更好地联系群众和服务群众。(四)发挥党员干部带头作用,建设“卫生示范村”。以横石寨村为试点,由党员干部带头宣传卫生知识,发动群众统一将垃圾放在自家门前的垃圾桶,聘请五保户为保洁员,定时打扫村道和收集垃圾。 石潭镇东安村抓村“两委”班子建设,增强村“两委”班子战斗力。2010年1月,工作组刚入驻时发现不少干部群众存在着“安于现状,不思创业”的心理,思想观念成为制约东安村发展的首要因素。为此,工作组以加强村党建工作作为切入点,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夯实扶贫的基础,定期召开党员座谈会和村民座谈会,摆事实,讲政策,展规划,并先后四次邀请东安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干部到广州市、深圳市等地参观学习。通过学习引导,东安村的干部和村民树立了发展观念、市场观念和自强自立观念,随着“双到”工作的不断深入开展,村“两委”领导干部素质明显提高,班子的战斗力和凝聚力明显增强,党群干群关系得到密切联系,村“两委”班子成员脱贫致富的主体责任意识日益清晰。帮助完善了村民自治管理制度和村规民约。鼓励有为青年向党靠拢,2011年申请入党的人员有7名,通过党员大会批准为预备党员的有2名,被列为入党积极分子的有5名,预备党员转正2名。工作组配合帮扶单位开展“扶贫济困”慰问活动,贯彻“扶贫济困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扶贫”,进一步加强与村两委班 子沟通,巩固基层党组织工作建设。同时,中海油把东安村作为员工政治思想教育基地,组织中海油党员、入党积极分子、青年团员和科技人员到东安村访贫问苦。实现扶贫工作和员工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双赢。两年来,共组织了430人次到东安村访贫问苦,积极捐钱捐物,支持扶贫工作。 阳山坑塘村保障扶贫案例 2009年11月,省委办公厅筹资80万元在坑塘村动工兴建村福利院,于2010年6月20日建成并正式投入使用。坑塘村福利院占地面积2601平方米,建筑面积700平方米,可供20名五保户居住。主体建筑为二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内设饭堂、健身房、棋牌室和卫生间等,配置有电视、音响等家用电器。院内有1000多平方米的花园,种有桂花树、桃树和柳树等树种。目前已有10名五保户老人和1名孤儿在福利院生活。驻村工作组聘请了一名村民负责福利院的日常事务,为五保户提供生活服务。同时,省委办公厅发动全厅干部职工捐资扶贫,利用“6.30”扶贫济困日共筹得20万元善款,全部入股阳山县水电站,所获分红用作福利院的经费,为福利院的持久运作建立了长效机制。 清新石潭镇社会保障扶贫案例 石潭镇南楼村为所有贫困户统筹解决新农村合作医疗费用,新农保参与率为100%。帮扶单位在2011年为所有帮扶贫困户70户388 人购买了每人30元的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低保户、五保户由政府统筹购买),减轻了贫困户家庭经济负担,让所有贫困户“病有所医”,得到有力的医疗保障,在此带动下,全村参加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达3192人。帮助帮扶贫困户及低保户330人购买每人100元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带动全村购买新农保的人数达516人,同时全村贫困户60岁及以上老人按相关规定也全部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协助符合条件的家庭实现应保尽保。驻村工作组协助村委会,积极与当地民政部门协调,帮助符合低保条件的贫困户家庭69户122人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其中纳入五保的有30户30人、纳入低保户的有39户92人,村低保人数纳保率达到100%。 石潭镇中和村为所有贫困户统筹解决新农村合作医疗费用,新农保参与率为100%。帮扶单位为所有贫困户购买了2011年、2012年的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减轻了贫困户家庭经济负担,让所有贫困户“病有所医”,得到有力的医疗保障。每年组织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专家到中和村开展义诊,帮助村民诊治各种疾病,2011年共为300多名村民诊病,免费送药、照片、检验等,支出6.21299万元。全村贫困户60岁及以上共101人全部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模式七:基础扶贫——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吴平民生。在实施扶贫“双到”工作中,清远市注重整合各种资源,推进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的“行路难、饮水难、灌溉难”等实际问题,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不断改善,农民幸福指数不断提高,并为推动农业产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目前,全市镇到村道路硬底化率、农村安全饮水平均达100%。 清城抓基础 助脱贫 促发展 清城区紧紧围绕贫困村和贫困户脱贫增收这个总体目标,积极创新扶贫模式,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贫困村经济发展,实现脱贫致富。自2009年以来,该区建路桥、修水利、固堤围,累计对三个省定贫困村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4000多万元,实现了村村通公路,居委会到各自然村全部实现道路硬底化。并改建了飞来峡镇Y254线华侨农场段公路,目前贫困村的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建造黄口大桥,加固飞来峡大厂堤围建设农田水利灌溉设施,有效在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建路桥,便通行,促发展 俗话说得好,路通才会财通。要想脱贫致富快,全靠车轮带。飞来峡龙埗、清华村属省级贫困村,之所以造成这两条村贫困的原因,是当地地势低洼,交通条件滞后。在区镇两级政府和帮扶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制定Y254线的改造方案并筹集建造资金。该项目起点设在Y254线龙埗终点位于Y254大埗,为二级公路标准,道路全长2.37公里,路面宽7米,设计行车速度为40公里/小时,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该公路的建造,便于龙埗和清华村的农产品能够快速及时向外界输送,同时也方便村民到镇上务工,大大加速了农村劳动力的输出,有效增加村民的收入,2011年,清华村人均纯收入达到6983元,龙 埗村人均收入达到6598元。贫困户Y254线成了龙埗和清华村群众的致富路、幸福路。 飞来峡黄口村交通条件更为不便,村民们居住地与耕地分隔在河的两岸,村民们耕作及收割农产品都要靠渡船来往。更为不便的是村民们若要把农产品运送到圩镇上若不靠渡轮则要绕行二三十公里路才能到达,这大大加重运输成本了,且耽误了如蔬菜等农产品贩卖的黄金时间,交通不便成了黄口村经济发展的瓶颈。为此,建黄口大桥是当务之急。这项工程约投资1485元,目前已建面投入使用。这一项工程惠及黄口、独树等几个村3万多村民。缩短了村民的出行、往返耕作、农产品输送的时间,便于村民获取市场信息、农产品交易、办理日常事务。这附近的村民来说无疑是第二次解放。 此外,该区居委会到各自然村的村道全部实现硬底化。大埔二村委会主干道,黄口、龙埗、清华居委会的主干道安装了路灯。夜间灯火通明,恍若城市呈现出一派现代新农村景象。 修水利,促增收,脱贫困 农民主要靠农业生存,依靠农产品为主要收入。实现水利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基础条件。经驻村工作组对黄口、龙埗村委的农田水利开展深入调研,发现造成农产品产量不高的主要原因是农田灌溉难。为此必须建设三面光排灌渠道工程。通过广泛发动群众,组织农民自愿出力参加到排灌渠的开挖。该引灌渠全长9000多米,总投入287万元,使300多亩农田受益。并投入数十万元建造了两座电灌站,开挖田渠,通过电灌站把水抽上田渠,再流进农田。保障了灌溉水源, 使得农田得以一年两种两收。 固堤围,防天灾,保成果 北江支流潖江流经黄口、清华、龙埗居委会,这本是一条母亲河,但由于镇财政困难,欠缺维修加固,致使黄口、清华、龙埗居委会下辖的大厂村等多条自然村常年受到水患灾害。造成了不少村民贫上加灾。由区政府牵头等多个部门联动,区财政出资,投入资金1643.76万元,将大厂堤围(其中属龙埗范围内的6.06公里)加固到2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这一民生实事,使大厂村彻底告别水患灾害,黄口、清华、龙埗村群众在实现增产增收等扶贫措施脱贫致富后,脱贫成果得到了有效巩固。 清新东安村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由于经济基础薄弱,东安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中海油公司进驻东安村后,工作组结合实际,突出重点,加大投入,大力推动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东安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村容村貌,提升发展环境,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和公益事业的发展。 一是精心组织东安村科技文化中心及东安村文化广场建设。为进一步改善村委会的办公条件和解决村民科技文化活动场所缺乏的问题,投入资金39万元帮助东安村建设了科技文化中心、东安村文化广场,其中包括篮球场、羽毛球场等,丰富了村民文化生活。从项目规划、前期调研、可行性研究报告、到施工质量控制都做到精益求精。 对施工材料及工程质量、安全生产进行严格监督,保证了新建大楼的质量安全。东安村科技文化中心于2011年 3月顺利竣工,同时还为科技文化中心楼配备了投影器、会议音响、电脑、桌椅、乒乓球台等设备及文娱器材。科技文化中心及文化广场的建成,不仅有效地改善了东安村的村容村貌和村民生活环境,而且成为东安村委会举办集体活动、村民开展体育活动的主要场所。在东安村经济加速发展的同时,大大地丰富了东安村民精神文化生活,为加快东安村的精神文明建设步伐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更好地形成东安村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双推进的良好局面。 二是精心实施水利工程建设。东安村土地干旱是造成贫困户致贫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深入调研和征求干部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帮扶建设了鸡公坑引水灌渠工程、上塱尾抽水站引水工程、中心居至大陂头引水工程等水利设施项目。投入资金31万元,工程量包括:抽水站一座、水坝一座,三面光灌渠2300米。项目建成后受益农田灌溉面积1900亩,受益人口2200人。鸡公坑引水灌渠工程于1958年建成,只通水几个月,被洪水冲垮。50多年来,村民都非常希望修复该工程。该工程在半山腰建设,材料运输很难,机动车到不了,有较长的路需要人力运输。扶贫工作组组织水利专家对鸡公坑引水灌渠工程进行科学测量设计,从工程可靠性、使用寿命、施工方便、日后维修方便、工程造价等方面对鸡公坑引水灌渠的方案进行方案比较,精选设计方案。由中海油提供建筑材料,从外地请来马帮运输建筑材料,组织水利受益村民施工,节省了费用,提高了工作效率,确保了帮扶项 目的高质量和扶贫资金的有效使用。该水利项目于2011年1月28日正式建成通水,结束了贫困户无水耕种的历史,当天村民自带鞭炮在引水灌渠旁鸣放庆祝,村民心情激动,表示感谢共产党,感谢中海油,感谢扶贫工作组。 三是帮扶东安村硬底化道路建设,造福东安村民。争取政府帮扶部分资金,村民集资部分资金,中海油帮扶部分资金,动员村民出劳动力,帮助东安村建设7公里硬底化道路。解决了村民出行困难。东安村300人以上的自然村道路全部实现了硬底化。 四是帮扶完善办公条件及文化卫生设施。为提高村委行政办公效率,中海油为村委捐赠了13台电脑,一台复印机、一台打印机、一台传真打印多功能机,开通了宽带网络,东安村委已实现电脑化办公。装修了村委食堂,所有的办公室、会议室配备了空调机、电风扇。捐赠各种办公用品,有力改善东安村的办公环境。中海油向村委捐赠了办公桌、办公椅、棉被、毛毯等一批。捐建了现代、美观的东安村黄蜡石地标。目前,村公共服务设施齐备,文化室、卫生室、公厕、垃圾池、文体场所拥有率100%。 阳山坑塘村基础设施拉动案例 办公厅将加强农村设施建设作为推动贫困村发展的基础工作来抓。通过加强农村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改善村容村貌,帮助贫困村稳定脱贫。针对坑塘村属于石灰岩地区,基础设施薄弱的情况, 驻村工作组筹资600多万元,全力建设村道、饮用水、水利、危房、村委会办公楼和村庄整体改造等项目。一是建设安全饮用水工程。筹集资金72万元,完成坑塘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解决村中近千人的饮水难问题。目前,全体村民已用上安全水,彻底摆脱不良水质的侵害。二是完成村道硬底化工程。筹集资金200多万元,对11公里的泥底村道进行了改建。坑塘村实现全部村道硬底化,村民的行路难问题得到了历史性解决。三是改造村水利。筹集资金25万元,改造23亩岩塘小水库,建设、清淤水渠6公里,修复陂头一座,改善灌溉面积约900亩。四是推进危房改造工程。筹集资金45万元,对被认定为危房的31户房屋进行了维修加固和拆旧建新。在市县改造进度抽查中,坑塘村的危房改造工作走在了全县的前列。五是改建新村委会办公楼。筹款30多万元,将坑塘村闲弃的“旭日小学”装修翻新作为村委会新办公楼,并建设了多媒体电教室,配置了20多台电脑、多功能复印打印机、投影仪以及专线宽带上网条件。六是建设岩塘新村。投入资金300多万元,将坑塘村的岩一、岩二村小组进行了就地改造和合理优化以建设岩塘新村。累计改造房屋1.8万平方米,新建村道1.2公里,太阳能路灯8座,平整农地4万平方米,改造村饮用水系统2.5公里,统一建设了家禽畜圈养屋舍5栋2500平方米、排水排污管道4公里、村民文化活动广场1700平方米、4个垃圾处理系统和公厕等项目。岩塘新村获得了省、市、县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高度肯定,并被评为2012年省幸福安居工程示范村。基础设施的完善,为贫困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英德市新民村 基础扶贫案例 ——佛山市顺德区大良街道办处、顺德区嘉顺联合资产有限公司帮扶 顺德区大良街道办事处、顺德区嘉顺联合资产有限公司先后筹资600多万元,发动群众投工投劳,完成了饮用水、村道、危房、村容村貌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一是筹集128.29万元完成新民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解决本村5100多人及邻村1000多人的饮水难问题。二是筹集170多万元修建材道路10条,全长7.5公里,全村累计混凝土道路总长13.3公里,全部实现道路硬底化。三是筹集400万元,对199户危房进行了拆旧建新和维修回固。四是筹集资金35万元援建篮球场兼农作物凉晒场7个。五是援建公厕7座、垃圾屋3座、垃圾池15处、设置大型垃圾桶16个。六是筹资8万元,兴修水利设施3宗,农田水利灌溉渠“三面光” 工程总长1.8公里。七是筹资10万多元,帮助新民小学修建篮球场、设立多媒体教室、购置课桌椅200套等。八是筹资8万元,援建新民村卫生站1座,建筑面积80平方米,方便村民小病就近诊疗。 模式八:社会扶贫——众人拾柴火焰高 扶贫是一项造福千秋万代,惠及千家万户的民心工程,已需要人人奉献、全民参与。清远市注重构建“大扶贫”格局,积极动员社会各界人士和爱心企业参与扶贫事业,仅三届“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就募 集9.98亿元扶贫善款,社会参与扶贫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清新社会扶贫案例 特点: (一)五保户是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不是帮扶单位的帮扶对象,只能享受当地政府救济,而由于当地政府的财力有限,给予贫困户的救济是十分有限的。帮扶单位牵头,发动企业捐资捐物帮扶五保户可以弥补当地政府救济的不足。 (二)帮扶单位联合企业对贫困学生捐资助学活动中的贫困学生,支付他们的书杂费,面临失学的困难学生,需要社会各方的帮助,山区助学活动,对困难学生进行帮扶,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关爱与温暖。 (三)通过广泛宣传,营造良好的扶贫济困氛围,让私营企业自觉参与扶贫济困活动,产生良好的社会效应,对聚集社会各界力量参与扶贫济困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成效: 一、通过帮扶单位牵头,发动企业捐资捐物帮扶五保户,为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提供最基本的生活需要,解决贫困户生活上最实际的困难。 二、通过帮扶单位联合企业党支部对贫困学生捐资助学,对困难学生进行帮扶,让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使他们感受到社会的关爱与温暖。 三、私营企业自觉捐资帮助贫困户购置家具、电器等家庭用品,切实改善了贫困户的生活条件,产生良好的社会效应。 具体做法: 石湾借助社会力量“全方位”帮扶高华塘、桃中村。 (一)商会党总支牵头,发动下辖的企业党支部捐资捐物帮扶高华塘、桃中村五保户。2010年9月9日,通过石湾商会党总支牵头,石湾商会党总支下辖各党支部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提出的“致富思源、富而思进、扶贫济困、共同富裕”号召,对口帮扶清新县浸潭镇高华塘、桃中村五保户。众多企业党组织大力支持,他们合力出资,分别捐赠大米、花生油、营养品和现金等,为贫困户解决生活上最实际的困难。2012年7月7日,佛山市禅城区澜石信用社党员四十多人来到清新县浸潭镇高华塘村,开展“党建走在前”慰问贫困户的主题活动。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在慰问现场,书记领导实地走访了贫困户冯锦清一家,详细了解他们的工作、生活状况,并鼓励他们要勇于面对暂时的困难,树立生活的信心。此次慰问活动为清新县浸潭镇高华塘村3户困难家庭每户送上价值约1200元的帮扶生产物资,整个慰问现场洋溢着浓厚的关爱之情。同时慰问活动令困难家庭深表感动,并表示有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支持,他们一定会积极面对生活,走出难关。(二)商会党总支联合企业党支部、社区居委会对贫困学生捐资助学。2011年“爱与诚”山区助学活动由石湾商会党总支部向企业党组织发起倡议:帮扶 困难学生,捐赠善款、奉献爱心。11月1日,组织捐赠企业赴清远市清新县一中向来自浸潭镇桃中村的66名贫困学生进行爱心资助。 2012年5月30日,石湾镇街道怡景社区居委会在石湾镇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刘主任带领下,千里驾车带着怡景社区热心居民郭星女士捐赠的价值6万多元物资:“佛山小羊安安”鞋子29对、裙子100件、„„,在“六?一”儿童节到来之际,来到了地处粤北石灰岩地区的清远市清新县浸潭镇高华塘村,为这里的孩子提前送来节日的祝福。这次活动捐助的衣物,如雪中送碳,穿在贫困学生的身上,暖在他们的心里。这种爱心援助,使师生们身心皆暖,充分感受到来自同行们的关爱,为师生共同进步、顺利开展下一阶段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三)广泛宣传,营造良好的扶贫济困氛围,私营企业,自觉捐资帮助改善贫困户的生活条件。 通过报纸、电视、电台、网络等宣传媒体,广泛宣传扶贫济困活动,营造全社会参与扶贫济困的良好氛围。2011年9月20日,以石湾私营企业主范老板为首的社区矫正人员来到我街道扶贫挂点清远市清新县浸潭镇高华塘村及桃中村开展慰问活动,并为桃中村89户贫困户购置家具、电器等家庭用品,切实改善贫困户家庭的生活条件。为高华塘68户贫困户捐赠一批价值5万多元的家具家电,其中范先生1人就捐赠了近2万元。范先生在入户慰问时看到贫困户家中的情况,了解到实际困难,又从口袋里拿出五六百元现金塞到贫困户的手中。捐赠的家具、家电(如吃饭的台椅、风扇和电饭煲等)都一一落实到每个贫困户的手上,使他们用上好的电器和台椅,从而改善生活 条件,这次活动使贫困户感到社会没有把他们忘记,政府正在加大扶贫的力度,争取早日脱贫,走向致富之路,贫困户都非常感动。 石潭镇东安村广泛宣传动员,调动中海油职工社会力量捐款参与助学扶贫。为解决东安村贫困家庭子女读高中、技校、大学的学费和生活费的问题,中海油通过发动员工捐赠的方式成立了“中海油帮扶东安村助学基金”,“助学基金”免息借款给贫困家庭,其中贫困家庭大学生每人每年可借款3000―5000元,贫困家庭高中和职校学生每人每年可借款1000--3000元。目前已有50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同时还对2010、2011年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学业的40名贫困初中毕业生进行了奖励,每人1000元,鼓励贫困学生努力学习,将来改变家乡贫穷落后面貌。贫困户适龄子女入学率100%;贫困户子女义务教育辍学率为0%;针对东安村小学现代化教育设施陈旧的情况, 2010,2011年中海油累计向东安村小学捐赠电脑15台、课桌椅150套、图书2批次100册、空调机3台、窗帘、宣传栏、单车棚、乒乓球台等,用以改善学校教育硬件设施,并累计捐资4万元。 浸潭镇五一村搭建爱心平台。(1)亨氏公司为浸潭镇及五一村的儿童提供7万元的奶粉援助。(2)广东电台音乐之声和远誉公司在五一村开展“爱的小桔灯、点亮新希望”爱心捐助活动,捐赠给五一村小学图书文具一批,价值2.25万元。(3)继续联系香港朱女士资助贫困户黄建强病重孩子的定期医疗费用捐助资金1.29万元。(4)积极配合广州纵达物流公司继续完成对五一村6位贫困学生的捐资助学计划。(5)协调广州市仁爱医院带设备和医生进村为265名村民义 诊、送医、送药、做身体检查,价值6万多元,得到村民的称赞。(6)协助爱森公司给五一村村委、小学和新考入的大学生赠送电脑共20台,价值10万。(7)联系社会爱心人士为18名贫困家庭的孩子提供学业资助。(8)局领导带头积极联系爱心企业为贫困户发展生产提供资金帮助2.2万元;(9)配合钟女士为贫困户危房改造提供资助。 体会:社会力量扶贫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一些社会团体是联系企业与政府的桥梁和纽带,是组织发动企业参与扶贫济困活动的最好平台,应发挥其积极作用。 (二)以企业党支部的名义帮助困难群体、捐资助学,体现党对人民群众的关怀,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党群关系。 (三)私营企业自觉捐资扶贫济困,展示企业自身感恩社会、回报社会、造福群众的良好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人们的仇富心理。坚持把开放扶贫作为社会帮扶的重要抓手。借助帮扶平台,把开放扶贫、招商引资落实在社会扶贫工作的各个层面,千方百计争取资金、项目、技术、人才各方面的扶持,以项目建设为依托,带动引进市外资金的落实。 品牌立业 爱心立人 ——记英德义乌国际小商品城董事长贺宏伟扶贫善举 英德义乌国际小商品城由英德新鸿基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斥资建设。该小商品城的发展定位为立足英德,辐射粤北,发展成为一个 档次更高、品种更全、价格质量优势更加明显的综合型小商品市场,满足社会的采购需求。据估算,该小商品城正式开业后,年营业额将达到数亿元,同时解决近2000人的就业问题。 义乌国际小商品城董事长贺宏伟是一位成功的企业家,更是一位心怀贫苦大众的慈善家。在今年英德市首届“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上,当各界企业家纷纷以自己的行动表达对全市贫困户的关爱和支持时,贺先生更是热情参与,积极奉献。而且,他的参与,更是与一般企业家的单纯捐款不一样。他认为,光是在物质上对贫困户给予支持是远远不够的,一定要使贫困户真正学会生存,学会致富,这样的帮扶才能真正帮到家,使贫困户真正走出贫困的行列,并且不再返贫。因此,贺先生在义乌国际小商品城为英德市贫困户提供了20间商铺,并成立扶贫商业城,专门用于帮扶20户贫困户,商铺全部免除租金和管理费,货架、门面等全部由商城提供,贫困户完全零投入,不用出一分钱。在选择结对帮扶贫困户对象上,主要选择年龄在45岁以下,有劳动力,有脱贫致富意愿的贫困户,通过免费对贫困户进行经营知识的培训,掌握技能,提升贫困户自身脱贫能力,帮助这些贫困户学习经营,学会经营,授之以渔,使贫困户能早日脱贫致富。主要的经营帮扶方式有:1、发动一些正在经营的商户支持贫困户,带动贫困户经营,先让他们学习经营,学习管理,等积累了经验再自己进行发展;也可以为商户打工每月领取工资的形式来进行帮扶。2、为一些有志经营、有脱贫意愿而又缺乏启动资金的贫困户提供一定的经营资金或免除押金提供一批货,让贫困户学习经营。3、出租铺面, 委托商业公司统一经营,每月租金约1000元左右,三年内租金返还给贫困户。 凝聚社会力量 助推社会扶贫 自2009年开展对口帮扶工作以来,南海驻雷公坑村工作组在帮扶责任单位的大力支持下,积极开展工作,经各方的共同努力,双到“工作”开展顺利,成效显著。 2011年10月,南海爱心企业家委托驻雷公坑村工作组向雷公坑村捐赠日常药品、学生学习用品等合共3万元,这一爱心行动让雷公坑村委会和当地群众十分感动,也为驻村工作组推动社会扶贫摸索了新的路子。 为进一步推动社会扶贫新模式,营造社会大扶贫格局,南海帮扶单位充分利用单位职能优势,积极为社会爱心企业铺桥搭路,让更多社会爱心企业、热心人士关心支持扶贫工作。 通过帮扶单位的广泛宣传,2012年6月,南海两个爱心家庭为雷公坑村陈浪、袁金福、易朋、毛成林等5户贫困户送上了衣服、生产慰问金等,此后不断有社会热心人士到雷公坑村捐资赠物,关心当地困难群众,打开了雷公坑村社会扶贫的新局面。 借助教师节来临之际南海帮扶单位再次为南海爱心企业架起连心桥,携手四家帮扶意愿强烈的爱心企业,组织开展“企业百里阳山行爱心活动”。四家爱心企业共筹集爱心资金12万元,对雷公坑村小 学53名困难学生、三好学生送上每人300元的助学金;向小学全体学生派发笔盒、字典、铅笔等学习用品共398份;对小学教师进行教师节慰问并向每人送上慰问金500元;捐助学校教学经费1万元;慰问10户以上贫困户并送上每户300元的生产扶持金;捐建雷公坑村室外文体设施近1万元等。 同时,四家企业将联合南海另外两家企业于村委会开展企业现场招聘会活动,为当地群众提供更多、更优质的就业机会,招纳当地劳动力到南海工作,传授专业技能,让其通过劳动增加收入的同时,可以学到一技之长,提高就业技能。 本次爱心活动得到了当地政府和群众的高度赞扬,为当地提供了社会扶贫的新思路,对今后社会大扶贫格局的形成效益明显。 经过南海帮扶单位和社会热心人士的共同努力,雷公坑村在社会扶贫模式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今后我们将继续探索,不断丰富社会扶贫模式,为打造当地社会大扶贫格局而努力。 热心公益事业 结对帮扶贫困村 ——英德市权祥凉茶公司结对帮扶白米庄小记 白米庄村委会座落在浛洸镇的东面,下辖28个自然村,距离镇区4公里,全村共有700户,3346人,其中贫困户74户,贫困人口163人,需帮扶的贫困户24户80人,村集体经济收入只有1万多元。由于经济基础薄弱,产业结构单一,信息、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条 件差,村集体经济缺乏资源物业基础,集体经济收入少,贫困户既缺资金又缺技术,故发展困难较大。 从今年起浛洸镇共有328户需帮扶的贫困户,但除了市有关单位及镇干部职工挂扶外还有白米庄村24户贫困户不够干部挂扶,根据该镇实际情况,经镇主管领导与权祥凉茶公司协商,并请示市有关领导后决定由权祥公司帮扶白米庄村,实行整村推进帮扶,帮扶主要方式为“公司+基地+贫困户”。 2010年4月份权祥公司总经理徐星祥亲自对这24户贫困户进行调查摸底,掌握每个贫困户的家庭基本情况,与贫困户共同分析贫困原因。然后根据各户的不同情况分别制定出不同的帮扶措施。如对于有富余劳动力的家庭首先是对其进劳动技能培训,然后介绍其到公司务工,增加劳务收入;对于不能务工,要照顾家庭,只能在家里务农的,则免费提供药材种子,或者其他经济作物并支持生产资金,提供技术指导,公司负责回收产品,增加农户的收入。 对于村集体经济收入薄弱的问题,权祥公司准备成立徐家庄农副产品加工厂,该加工厂的建成,不仅可以解决村集体收入薄弱的问题,还可以解决周边一千多人的就业问题。另外村委会还计划成立农村经济合作社,合作社负责联系农户进行农副产品的生产和回收,为加工厂输送生产原料,加工厂每年把一部分利润返还给村委,从而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本文档为【扶贫双到案例】,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014457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55KB
软件:Word
页数:88
分类:企业经营
上传时间:2017-11-14
浏览量: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