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17年整理】预防医学试题及答案

【2017年整理】预防医学试题及答案

举报
开通vip

【2017年整理】预防医学试题及答案【2017年整理】预防医学试题及答案 预防医学 B 1977年 C 1990年 一、A1型题 D 2000年 1(目前我国预防医学研究的对象是 E 2005年 A 接触致病因素的高危人群 B 对疾病抵抗力弱的人群 7(目前影响人们健康的最主要的因素C 全社会的人群 是 D 接触职业致病因素的人群 A 生物遗传 E 低收入、无医疗支付能力的人群 B 环境 C 经济发展状况 2(学习预防医学应当树立的正确观点D 医疗卫生服务 是 E 个人行为与生活方式 A 预防为主,治疗为辅 B 治疗为主,预...

【2017年整理】预防医学试题及答案
【2017年整理】预防医学试题及答案 预防医学 B 1977年 C 1990年 一、A1型题 D 2000年 1(目前我国预防医学研究的对象是 E 2005年 A 接触致病因素的高危人群 B 对疾病抵抗力弱的人群 7(目前影响人们健康的最主要的因素C 全社会的人群 是 D 接触职业致病因素的人群 A 生物遗传 E 低收入、无医疗支付能力的人群 B 环境 C 经济发展状况 2(学习预防医学应当树立的正确观点D 医疗卫生服务 是 E 个人行为与生活方式 A 预防为主,治疗为辅 B 治疗为主,预防为辅 8(自然环境是指地球上的 C 治疗为主 A 大气圈 D 预防为主 B 水圈 E 治疗与预防相结合 C 土壤圈 D 生物圈 3(以下哪个是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 E 以上都是 A 社会经济状况 B 医疗卫生设施 9. 次生环境是指 C 环境因素 A 天然形成的环境 D 遗传因素 B 某些元素分布不均所造成的环境 E 以上都是 C 人类活动(生产和生活)所造成的 环境 4(下列哪项属于肿瘤一级预防措施 D 无生物生存的环境 A 早期筛检 E 无人类活动的环境 B 戒烟 C 出现进行性吞咽困难后进行体检 10(生物圈的构成是 D 及时切除肿瘤 A 大气圈 E 术后化疗 B 水圈 C 岩石土壤圈 5(三级预防措施中的第一级预防是指 D 部分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土壤圈 A 病因学预防 E 全部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土壤圈 B “三早”预防 C 潜伏期预防 11(生态系统是指 D 临床期预防 A 生物群落之间,生物与非生物环境E 病残康复 之间相互作用的复杂系统 B 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 约的一种复杂系统工程 C 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相互依存的统6(WHO提出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一关系 目标的时间是 D 物质、能量和信息连续流动的系统 A 1945年 E 动、植物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依存 1 的一种复杂关系 A 病毒因素有关 B 放射性因素有关 12(生物间的物质转换和能量传递主C 化学因素有关 要是通过 D 物理因素有关 A 新陈代谢 E 遗传因素有关 B 食物链 C 生物转化 18(以下哪个不是环境污染的特点 D 生物化学作用 A 广泛性 E 生物浓集 B 长期性 C 多样性 13(由污染源直接排人环境中的化学D 复杂性 性污染物,其理化性状保持未变, 称为 E 不可预见性 A 一次污染 B 二次污染 19(低浓度环境污染物长期作用不能 C 一次污染物 引起 D 二次污染物 A 生长发育的变化 E 以上都不对 B 抵抗力降低 C 死亡率增加 14(低浓度环境污染物长期作用机体,D 感染暴发流行 对健康的影响可表现为 E 生理生化功能改变 A 生长发育迟缓 B 生理生化功能变化 20(产生温室效应的主要污染物是 C 机体抵抗力下降 A 二氧化碳 D 常见病发病率增高 B 二氧化硫 E 以上都包括 C 一氧化碳 D 二硫化碳 15(由污染源直接排人环境中的化学E 氯化氢 性污染物,与环境因素发生作用,改变了 理化性状, 称 21(水俣病的发病原因是 A 一次污染 A 慢性砷中毒 B 二次污染 B 慢性镉中毒 C 一次污染物 C 慢性铅中毒 D 二次污染物 D 慢性硒中毒 E 以上都不对 E 以上都不是 16(下列属于大气自净作用的是 22(痛痛病的发病原因是 A 被植物吸收 A 慢性砷中毒 B 污染物进入大气环流 B 慢性镉中毒 C 降落到地面又被风吹起再次进人C 慢性铅中毒 大气 D 慢性硒中毒 D 转变成二次污染物 E 以上都不是 E 污染物上升至平流层 23(臭氧层破坏使人类何种疾病发病 17(根据研究资料估计,人类肿瘤主要增加 与 A 白血病 2 B 皮肤癌 29(当生产环境中职业性有害因素超C 登革热 过一定范围时,其主要特异性危害作用是 D 骨质疏松 A 职业病 E 以上都不是 B 厂矿多发病 C 职业征候 24(生态系统中对环境物质的转移与D 职业性肿瘤 蓄积有重要作用的是 E 以上都不是 A 生态平衡 B 生物富集 30(职业病从广义上是指 C 食物链 A 生产性有害因素引起的疾病 D 新陈代谢 B 劳动过程中有害因素引起的人体E 生物放大 外表改变 C 生产性有害因素引起的患病率增25(自净作用中最重要和最活跃的是 高 A 生物净化过程 D 有害因素的作用达到一定程度时,B 微生物净化过程 对劳动者造成特定的功能性改变 C 物理净化过程 E 有害因素对劳动者的作用持续一D 物理化学净化过程 定时间后,造成的功能性和(或)器质性E 化学净化过程 病理改变 26(危险度评价指 31(关于“工作有关疾病”的正确说A 危害鉴定 法是 B 暴露评定 A 是职业病的代名词 C 剂量-反应关系评定 B 是社会心理因素引起的职业病 D 危险度特征分析 C 与职业性有害因素有直接因果关E 以上都是 系 D 控制职业因素可降低发病 27(要从根本解决环境问题,必须 E 职业因素是发病的唯一原因 A 转变人类发展模式 B 使用清洁能源 32(下列关于健康监护论述错误的是 C 实施清洁生产 A 通过健康监护评价劳动条件是否D 实施文明消费 符合卫生标准要求 E 以上都是 B 通过各种健康检查和分析掌握职 工健康状况 28(职业性有害因素是指 C 是早期发现健康损害的重要手段 A 在生产环境和劳动过程中接触了D 就业前和定期健康检查是健康监 化学物质 护的基本内容之一 B 在生产环境和劳动过程中存在的E 目的在于及时发现健康损害,以便 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因素 采取预防措施 C 工人接触了有毒物质引起的机体 病理改变 33(作业人员定期健康检查属于哪一D 在生产环境和劳动过程中存在的项预防 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 A 初始级预防 E 能引起职业病的化学物质 B 第一级预防 C 第二级预防 3 D 第三级预防 E 二巯基丙磺酸钠 E 全不对 39(在轻度铅中毒的基础上具有下列 34(下列关于“三同时”论述错误的一项表现者,可诊断为中度中毒 是 A 铅麻痹 A 是对新建、扩建、改建企业项目进B 铅脑病 行的卫生监督要求 C 血铅增高 B 是指劳动卫生设施与主体工程同D 尿AIA增高 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 E 腹绞痛 C 是预防性卫生监督内容 D 目的在于保证投产后劳动环境符40(铅对血液系统的损害 合卫生标准要求 A 贫血 E 具有法律效力 B 白血病 C 再生障碍性贫血 35(毒物在全身分布的情况,很大程D 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度上决定于毒物的 E 出血 A 物理性状 B 在体内的溶解度 41(在生产条件下,金属汞主要以下 C 通过细胞膜的能力及与体内个组列哪种形式经呼吸道进入人体 织的亲和力 A 粉尘 D 进入量的多少和化学性状 B 烟 E 理化特性 C 蒸气 D 雾 36(经呼吸道吸收的毒物,急性中毒E 以上都不是 时,必须立即脱离中毒现场,到空气新鲜 处其主要意义在于 42(汞慢性中毒的“三个症候群”指 A 及时吸入新鲜空气,改善通气功能 A 神衰综合征、震颤、口腔炎 B 促使毒物从肺部排出 B 易兴奋、震颤、口腔炎 C 阻止毒物继续吸收 C 汞线、易兴奋、震颤 D 停止毒物继续吸收并促使其从肺D 汞线、神衰综合征、震颤 部排出 E 汞线、震颤、口腔炎 E 加速解毒过程 43(驱汞首选药 37(职业病诊断的前提 A EDTA A 职业史 B DTPA B 劳动卫生条件 C BAL C 临床表现 D 二巯基丙磺酸钠 D 实验室检查 E 以上都不对 E 症状与体征 44(刺激性气体对机体的作用特点是 38(驱铅治疗的首选药物 A 对眼睛和呼吸道粘膜的刺激作用 A 亚硝酸钠 B 对上呼吸道的刺激作用 B 依地酸二钠钙 C 对皮肤的损伤作用 C 阿托品 D 刺激呼吸道出现咳嗽、胸闷等 D 美蓝 E 对肺脏产生刺激作用,引起肺水肿 4 C 呼吸系统 45(在临床上,化学性肺水肿主要分D 中枢神经系统 为哪几期 E 消化系统 A 急性期、慢性期、肺水肿期 B 刺激期、肺水肿期、恢复期 51(在生产性中毒中,有机磷农药主C 潜伏期、肺水胂期、痊愈期 要进入途径为 D 刺激期、潜伏期、肺水肿期、痊愈A 呼吸道 期 B 消化道 E 刺激期、潜伏期、肺水肿期、恢复C 呼吸道和消化道 期 D 皮肤 E 皮肤、消化道以及呼吸道 46(抢救刺激性气体中毒的病人,关 键在于 52(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在临床上主A 及时应用抗菌素,预防感染 要表现为哪三种 B 迅速离开现场,终止毒物接触 A 呼吸道分泌物增加、肺水肿、瞳孔C 用弱酸或弱碱中和清洗皮肤粘膜 缩小 B 全身紧束感、胸部压迫感、肌束震D 积极预防和治疗肺水肿 E 立即给氧 颤 C 消化系统症状、眼睛的症状、呼吸47(化学性肺水肿的治疗原则是 道症状 A 绝对安静休息 D 毒蕈碱样症状、中枢神经系统症B 抗感染 状、烟碱样症状 C 通气、利水 E 呼吸肌麻痹、抽搐、昏迷 D 气管切开 53(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分型为 E 对症治疗 A 急性、慢性、迟发性中毒综合征 48(何种毒物中毒时,机体动脉血氧B 毒蕈碱样、烟碱样、中枢神经系纹 分压正常,但不能被组织利用 症状 A 硫化氢 C 急性、亚急性、慢性 B 甲烷 D 急性、慢性、皮肤损害 C 二氧化碳 E 急性、慢性和致敏作用 D 一氧化碳 E 甲烷 54(有机磷农药中毒常用的解毒剂有 哪二种 49(何种有机溶剂可引起继发性白血A 胆碱酯酶复能剂、氯磷定 病 B 胆碱酯酶复能剂、解磷定 A 苯 C 胆碱酯酶复能剂、阿托品 B 甲苯 D 胆碱酯酶复能剂、美蓝 C 二甲苯 E 阿托品、依地酸二钠钙 D 三硝基甲苯 E 二硫化碳 55(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的首选复能 剂为 50(慢性苯中毒主要受损害的是 A 氯磷定 A 末梢神经 B 解磷定 B 造血系统 C 双复磷 5 D 苯克磷 2年即发病者 E 双解磷 C 持续吸人高浓度、高游离矽尘2, 3年即发病者 56(下列哪个不是法定尘肺 D 限指吸人高浓度、高游离SiO含量2A 矽肺 粉尘3个月内发病者 B 石棉肺 E 泛指矽肺发病工龄低于矽肺平均C 棉尘肺 发病工龄者 D 煤肺 E 云母尘肺 62(造成矽肺病变不断进展的主要原 因是 57(同样浓度和分散度的下列粉尘,A 合并了肺结核 何者致纤维化能力最强 B 肺泡巨噬细胞反复吞噬矽尘和自A 煤尘 身崩解 B 水泥尘 C 工人不断吸入矽尘 C 石英尘 D 吸入了<5微米的矽尘和金属粉尘 D 滑石尘 E 机体抵抗力下降 E 云母尘 63(典型矽肺的X线表现为 58(尘肺是一种 A 圆形小阴影 A 肺部疾病 B 不规则形小阴影 B 以肺纤维化为主的疾病 C 大阴影 C 纤维化疾病 D 胸膜和肺门改变 D 粉尘引起的免疫性疾病 E 以上全有 E 炎症 64(矽肺的最常见并发症 59(尘肺病的病变轻重和发展速度主A 肺结核 要由什么决定 B 肺气肿 A 粉尘的浓度和接触时间 C 肺心病 B 游离二氧化硅含量 D 肺感染 C 粉尘在肺内的蓄积量 E 以上都不对 D 上述中的A和B E 上述中的B和C 65(工作地点有生产性热源,当室外 实际出现本地区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60(粉尘作业工人就业前体检项目中时,工作地点地气温到达多少度方可认定 为高温作业 最重要的是 A 等于本地区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A 职业史 B 现病史 度 C 痰细胞学检查 B 高于本地区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D 拍摄胸大片 度 E 既往史 C 高于本地区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 度2? 61(速发型矽肺是指 D 高于本地区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A 持续吸人高浓度、高游离矽尘不到度2?以上 1年即发病者 E 高于本地区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B 持续吸人高浓度、高游离矽尘1,度2?或以上 6 A 心电图 66(在高温高湿环境下劳动,因大量B 外周血象 C 男性生殖功能 出汗导致水与电解质紊乱的中暑,其病理 类型 D 女性生殖功能 A 热痉挛 E 晶状体 B 热衰竭 C 热射病 72(紫外线对眼睛的损伤,主要表现 D 日射病 为 E 热辐射病 A 白内障 B 视网膜脉络膜灼伤 67(永久性听阈位移包括 C 急性结膜炎 A 听觉适应、听觉疲劳 D 急性角膜结膜炎 B 听觉疲劳、听觉损伤 E 角膜细胞热损伤 C 听觉适应、噪声性耳聋 D 听力损伤、噪声性耳聋 73(放射性疾病其类型有 E 听觉疲劳、噪声性耳聋 A 急性放射病、慢性放射病 B 全身放射性疾病、局部放射性疾病 68(听觉适应是指 C 急性放射病、慢性放射病、远期随 A 强噪声下暴露时间短,听阈提高机效应 10dB以上,离开噪声环境数分钟即可恢复 D 全身放射性疾病、局部放射性疾病 B 一种器质性听觉器官损伤 和放射性辐射所致近期随机效应 C 是一种永久性的听阈位移 E 全身放射性疾病、局部放射性疾病 D 强噪声暴露下时间较长,听力明显和放射性辐射所致远期随机效应 下降,听阈提高15dB,离开噪声环境后较 长时间内听力才能恢复 74(放射卫生防护的基本措施有 E 强噪声暴露下时间较长,听力明显A 内防护 下降,听阈提高30dB,离开噪声环境后较B 外防护 长时间内听力才能恢复 C 控制辐射源 D 以上都是 69(以下哪种不属于非电离辐射 E 以上都不是 A 激光 B X射线 75.干瘦型营养不良是由于严重缺乏 C 紫外线 A 蛋白质 D 红外线 B 碳水化合物 E 可见光 C 脂肪 D 脂肪与热能 70(射频辐射是指 E 蛋白质与热能 A 高频电磁场和激光 B 高频电磁场和紫外线 76(下列全部属于必需氨基酸的是 C 高频电磁场和微波 A 缬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 D 微波和紫外线 B 缬氨酸、异亮氨酸、酪氨酸 E 激光与微波 C 蛋氨酸、色氨酸、半胱氨酸 D 苏氨酸、丝氨酸、赖氨酸 71(微波作业工人健康检查应重点观E 赖氨酸、谷氨酸、苯丙氨酸 察 7 77(评价食物蛋白质营养价值的基础E 铬、钴、铊 指标是 A 蛋白质含量 83(混溶钙池指的是 B 蛋白质消化率 A 骨骼钙 C 氨基酸评分 B 牙齿中的钙 D 蛋白质生物利用率 C 除存在于骨骼和牙齿外的钙 E 以上都是 D 存在于软组织、细胞外液和血液中 的钙 78(成人蛋白质提供热量占膳食总热E 人体内所有钙的总称 量适宜的百分比是 A 10%,15% 84(以下是不利于钙吸收的因素,除B 12%,15% 了 C 14%,16% A 草酸盐 D 15%,20% B 植酸盐 E 20%,25% C 脂肪酸 D 膳食纤维 79(正常成人膳食中脂肪提供热量占E 乳糖 每日摄入总热量的 A 10%,12% 85(膳食中可直接被肠粘膜上皮细胞B 12%,14% 吸收的铁是 C 10%,15% A 无机铁 D 10%,20% B 有机铁 E 20%,30% C 卟啉铁 D 非血红素铁 80(正常成年人膳食中碳水化合物提E 三价铁 供热量占每日摄入总热量的 A 50%,65% 86(抑制铁吸收的因素是 B 55%,60% A 维生素C C 55%,65% B 胃酸 D 60%,70% C 还原糖 E 70%,80% D 植酸 E 氨基酸 81. 不是膳食纤维的功能的是 A 防止便秘 87(生长期儿童锌缺乏的主要表现是 B 降低胆固醇 A 肠源性肢端皮炎 C 防肠癌 B 克山病 D 刺激消化液分泌 C 克汀病 E 降低血栓形成 D 甲状腺肿 E 性成熟延迟 82(下列一组均为人体必需微量元素 的是 88(以下不是维生素特点的是 A 铜、氟、铁 A 人体需要量很少 B 硒、钴、锌 B 参与机体组成 C 碘、锂、钒 C 人体不能合成 D 铁、锌、镁 D 不能提供能量 8 E 以本体或前体形式存在于天然食C 大米 物中 D 猪肝 E 鸡蛋 89(下列关于水溶性维生素的论述错 误的是 95. 防止维生素C损失的办法是 A 易溶于水,不溶于脂肪 A 烹调时加少量醋 B 易在体内蓄积,引起中毒 B 烹调时加小苏打 C 大部分主要以辅酶的形式参与机C 用铁锅炒菜 体代谢 D 烹调时应加盖用小火闷 D 摄入过多时,以原形从尿中排出 E 以上均对 E 必须每天通过饮食供给 96(食物中毒发病特点的核心是 90(大量摄入后会在体内蓄积而引起A 呈暴发性 中毒的维生素是 B 有相似的临床表现 A 维生素B1 C 发病与食物有关 B 核黄素 D 对健康人无传染性 C 烟酸 E 发病曲线无余波 D 维生素C E 维生素K 97.食物中毒中最常见的一类是 A 细菌性食物中毒 91. 胡萝卜素的良好食物来源是 B 非细菌性食物中毒 A 动物肝脏 C 有毒动植物中毒 B 深色蔬菜 D 化学性食物中毒 C 豆类 E 真菌毒素和霉变食品中毒 D 肉类 E 粮食类 98(下述关于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流行 病特点叙述中,错误的是 92(与能量代谢有关的维生素是 A 发病率高,病死率低 A 维生素A B 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夏秋季发病率B 维生素B 高 1 C 维生素C C 禽肉类是引起中毒的最主要食品 D 维生素D D 沙门氏菌是最常见的致病菌 E 维生素E E 病程短、恢复快、预后好 93. 下列加工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不会造成食物中维99(沙门氏菌食物中毒的好发食品是 生素B大量损失的因素是 A 蛋类 1 A 米研磨精细 B 奶类 B 烹调中加酸 C 畜肉类 C 烹调中加碱 D 禽肉类 D 过分淘汰 E 海产品 E 以上都不是 100(下列关于肉毒梭菌食物中毒的叙94. 含维生素B丰富的食物是 述中,错误的是 2 A 大豆 A 病原是由肉毒梭菌产生的内毒素 B 绿叶菜 B 好发食品为家庭自制的豆类发酵 9 食品 E 葡萄糖 C 肉毒毒素是一种强烈的神经毒 D 主要表现为对称性颅神经受损症106(统计学中所说的总体是指 状 A 根据采用的研究方法确定的研究 E 多价抗肉毒毒素血清是其特效解对象的全体 毒剂 B 根据样本来确定的研究对象的全 体 101. 葡萄球菌肠毒素中毒主要的临C 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同质的研究床特点是 对象的全体 A 潜伏期短 D 根据研究对象所在地区划分的研 B 剧烈而频繁的呕吐 究对象的全体 C 上腹部剧烈疼痛 E 根据研究的时间划分的研究对象 D 低烧 的全体 E 水样便 107(孕妇产前检查次数是属于 102(为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要杀灭A 数值变量 病原体时需对食品进行如何处理 B 分类变量 A 低温贮存 C 有序分类变量 B 使食物中心温度达60?以上即可 D 无序分类变量 C 使食物中心温度达60?并维持一E 以上都不是 定时间 D 使食物中心温度达80?以上即可 108(病人的病情分级(轻、中、重) E 使食物中心温度达80?并维持一A 数值变量 定时间 B 分类变量 C 有序分类变量 103. 河豚鱼最毒的部位是 D 无序分类变量 A 肾脏 E 以上都不是 B 血液 C 皮肤 109(概率(P)的取值范围是 D 眼睛 A P?1 E 卵巢 B P,1 C 0?P?1 104(肝肾损害型毒蕈中毒的有毒成分D P?0 是 E P?0 A 毒蝇碱 B 鹿花蕈素 110(概率大小在0和1之间的事件是 C 毒肽类 A 不可能发生的事件 D 类树脂物质 B 小概率事件 E 蜡子树酸 C 必然发生的事件 D 随机事件 105(亚硝酸盐中毒的特效解毒剂是 E 极可能发生事件 A 钼盐 B 美蓝 111(统计上通常将发生概率(P)? C 维生素C 0.05的事件称为 D 硫代硫酸钠 A 不可能发生的事件 10 B 小概率事件 A 算术均数 C 必然发生的事件 B 几何均数 D 随机事件 C 中位数 E 极可能发生事件 D 变异系数 E 标准差 112( 在统计学上的参数是指 A 总体均数 118. 一组数据的均数等于其中位数,B 描述总体特征的指标 描述这组数据的的集中趋势应选择用 C 描述样本特征的指标 A 算术均数 D 描述人群特征的指标 B 极差 E 描述变量特征的指标 C 变异系数 D 几何均数 113(在统计学上的统计量是指 E 中位数 A 总体均数 B 描述总体特征的指标 119. 一组数据成负偏态分布,描述这C 描述样本特征的指标 组数据的的集中趋势应选择用 D 描述人群特征的指标 A 算术均数 E 描述变量特征的指标 B 几何均数 C 中位数 114. 统计学上随机抽样目的是 D 变异系数 E 标准差 A 消除样本偏性 B 消除统计误差 C 减少测量误差 120. 一组数据成偏态分布,描述这组 数据的的离散趋势最好选择用 D 消除抽样误差 E 提高统计效率 A 四分位数间距 B 方差 115. 研究一组数据的分布规律时,画C 变异系数 频数表的第一个步骤应该是 D 极差 A 确定组距 E 标准差 B 确定组数 C 列表划计 121. 一组数据均同乘(同除)一个常D 找出这组数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数(不为0或1的数)后 并计算出极差 A 均数不变 E 以上都不是 B 标准差不变 C 中位数不变 116. 制作频数表时所分的组数一般D 变异系数不变 选择为 E 以上都变 A 5,10 B 8,13 122. 一组数据均同加(或同减)一个C 13,20 常数(不为0的数)后 D 20,25 A 均数不变 E 25,30 B 标准差不变 C 中位数不变 117. 描述一组正态分布资料的平均D 变异系数不变 水平应选择用 E 以上都变 11 B 可用于衡量均数相差悬殊不同资123. 描述正态分布资料的变异程度料的变异程度 最常用的指标是 C 变异系数是无单位的 A 极差 D 变异系数又称离散系数 B 四分位数间距 E 变异系数一定大于1 C 标准差 D 变异系数 129. 标准正态分布的均数和方差分 E 均数 别为 A 0和0 124. 比较两组均数相差很大数据的B 1和0 离散程度大小的指标应选用 C 0和1 A 极差 D 1和1 E 以上都不对 B 四分位数间距 C 标准差 D 变异系数 130. 用均数和标准差可全面描述下E 方差 列哪种分布的特征(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 A 正态分布 125. 描述一组分布末端无确定数据B 对称分布 的计量资料的集中趋势时应选择用 C 任意分布 A 算术均数 D 正偏态分布 B 几何均数 E 负偏态分布 C 中位数 D 变异系数 131. 正态曲线下,横轴上,从μ到μE 标准差 +1.96σ的面积为 A 95% 126. 描述数值型变量资料的集中趋B 99% 势指标是 C 47.5% D 49.5% A 算术均数 E 97.5% B 方差 C 四分位数间距 D 变异系数 132. 标准正态曲线下,横轴上,从0 到2.58的面积为 E 标准差 A 95% 127. 要比较一组大学生和一组幼儿B 99% C 47.5% 园儿童身高的变异程度时,应选择 D 49.5% A 标准差 B 方差 E 97.5% C 极差 D 变异系数 133. 正态曲线下,横轴上,从μ-1.96E 四分位数间距 σ到μ+1.96σ的面积为 A 95% 128.下列关于变异系数的叙述不正确B 99% 的是 C 47.5% A 可用于衡量单位不同资料的变异D 49.5% 程度 E 97.5% 12 D 0.5% 134. 标准正态曲线下,下列哪个u值E 1.5% 范围所对应横轴上的面积为98% A -1.64,1.64 140. 从正态分布的总体中抽样,其样 xsB -1.96,1.96 本均数()和标准差()的关系是 C -2.33,2.33 xsA 愈大,对各变量值的代表性愈D -2.58,2.58 好 E -1.95,+? xsB 愈小,对各变量值的代表性愈 好 135. 对数正态分布是 xsC 愈小,与总体均数的距离愈大 A 正偏态分布 xsD 愈大,愈大 B 负偏态分布 xsE 愈大,愈小 C 对称分布 D 正态分布 ,xE 有可能是以上任何一种分布 141. 是表示 A 总体均数标准误的估计值 136. 若某项指标仅以过低为异常,且B 样本均数标准误的估计值 呈偏态分布,则99%参考值范围为 C 总体均数标准误 A P1,+? D 样本均数标准误 B -?,P99 E 以上都不对 C P1,P99 D P0.5,+? Sx142. 是表示 E P0.5,P0.5 A 总体均数标准误的估计值 B 总体均数的离散程度 137. 标准正态分布,单侧u0.01值为 C 样体均数的标准差的估计值 A 1.96 D 总本均数的标准差的估计值 B 2.58 E 总体均数标准误 C 2.33 D 1.64 143. 在同一个总体随机抽样时,当样E 1.67 本量增大时,一般情况下 A 标准误变小 138. 标准正态分布,u?2.58的概率B 标准差变小 为 C 标准误变大 A 0.01 D 标准差和标准误都变大 B 0.025 E 标准差和标准误都变小 C 0.005 D 0.05 144. 下列关于标准差和标准误的叙E 0.015 述正确的是 A 两者均反应研究对象个体的离散139. 在一般人群中,某指标不在该指程度 标μ?2.58S内的人理论上在该人群的比B 两者均反应固定样本量的样体均例为 数的离散程度 A 2.5% C 两者均反应抽样误差的大小 B 5% D 两者的大小均不受所抽样本的样C 1% 本量大小影响 13 E 计算参考值时要用标准差,计算可150. 当以下什么情况下, 进行两个信区间时要用标准误 样本均数比较时可用u检验代替t检验 A 两样本均数较大时 145. 对一个固定总体进行抽样时,以B 两样本方差齐时 列哪种方法可以使抽样误差减少 C 两样本均数相近 A 增大样本量 D 两样本的样本量校大时,比如均大 B 减少样本量 于50或100 C 减少样本的标准差 E 不需要条件 D 增加样本的标准差 E 以上方法都不行 151. 增加样本量时 A 只第一类错误增大 146. 两个样本均数比较t检验(α,B 只第一类错误降低 0.05),当|t|,t0.05,(ν)时 C 只每二类错误增大 A 接受检验假设 D 只第二类错误降低 B 接受H0 E 两类错误同时降低 C 接受无效假设 D 接受原假设 152. 检验效能是指 A α E 接受备择假设 B 1-α 147. 两个样本均数比较t检验(α,C β 0.05),当|t|,t0.05,(ν)时,统计结论D 1-β 为 E 以上都不对 A 两样本均数不同 B 两样本均数相同 153. 第一类错误是指 C 两总体均数不同 A 拒绝实际上成立的H0 D 两总体均数相同 B 不拒绝实际上成立的H0 E 两总体均数差别很大 C 拒绝实际成立的H1 D 接受实际成立的H0 148. 两个样本均数比较t检验,零假E 以上都不对 设是 A 两样本均数不等 154. 第二类错误是指 B 两样本均数相等 A 拒绝实际上成立的H0 C 两总体均数不等 B 不拒绝实际上成立的H0 D 两总体均数相等 C 不拒绝实际不成立的H1 E 以上都不对 D 不拒绝实际不成立的H0 E 以上都不对 149. 两个样本均数比较t检验(α, 0.05),当“拒绝H0,接受H1”时,P值155. 以下何种情况进行单侧检验 越小 A 已知A药肯定优于B药 A 两样本均数差别越大 B 当不能明确是A药好,还是B药好 B 两总体均数差别越大 C 已知A药一定不会比B药差 C 两样本的均数差别越小 D 已知A药与B药差不多 D 两总体的均数差别越小 E 以上都不行 E 越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不同 156. 在配对t检验中 14 A 差值的均数一定为0 理因素 B 差值的方差一定为0 E 处理因素和随机(误差)因素 C 差值的总体均数一定为0 D 差值的总体均数可信区间一定包162. 方差分析中,当P?0.05时,下 含0 结论为 E 当不拒绝H时,差值的总体均数可A 各总体均数不等或不全相等 0 信区间一定包含0 B 各总体均数都不相等 C 各样本均数不相等 157. 要进行配对t检验时,要求 D 各总体均数都相等 A 两样本方差齐 E 各样本均数都相等 B 两样本来自正态总体 C 两样本量均必须大于50 163. 方差分析中的条件 D 差值必须服从正态分布 A 必须是相互独立的随机样本 E 不需要以上任何条件 B 各样本必须来自正态分布的总体 C 方差齐 158. 两个样本均数比较t检验,进行D A、B、C三个都是 E A、B、C三个都不是 变量变换的目的可能是 A 减少第一类错误 B 增加可比性 164. 随机区组设计的方差分析的原C 提高统计效率 理是将总变异分成几个部分 A 2 D 使方差变齐 B 3 E 以上都不对 C 4 D 1 159. 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必然 E 5 有 A SS组内 公式 小学单位换算公式大全免费下载公式下载行测公式大全下载excel公式下载逻辑回归公式下载 的条件当χ,χ0.01 ,则 是 A 可认为各样本率不同 A 实际数均?, B 可认为各样本率不全相同 B 理论数均,, C 可认为各总体率不同 C 理论数?,和样本总例数?40 D 可认为各总本率不全相同 D 理论数?,和样本总例数,40 E 可认为各总本率不同或不全相同 E 以上都不对 176. 四个样本率比较,样本总例数为22171. 用校正四格表χ检验计算公式100,作χ检验,其自由度为 的条件是 A 1 A 实际数均?, B 99 B 理论数均,, C 96 C 实际数?,和样本总例数?40 D 4 D 有出现5,理论数?1的格子,且E 3 样本总例数?40 E 以上都不对 177. 四格表如有一个实际数,1,分 析时 22172. R×C表χ检验自由度为 A 就不能作四格表χ检验 2A 1 B 就必须用校正四格表χ检验 2B R+C-1 C 还不能决定是否可作χ检验 2C R×C-1 D 一定可作一般四格表的χ检验 16 E 只能用精确概率法 B b=0 C a=1 178. 两个样本率比较,设α,0.01,D SS剩余=0 22当χ,χ0.01 ,则 E SS剩余=SS总 A 可认为两个样本率不同 B 可认为两个样本率相同 184. 相关分析时,要求 C 可认为两个总体率相同 A X、Y均服从正态分布 D 可认为两个总体率不同 B X服从正态分布 E 以上都不对 C Y服从正态分布 D X、Y均服从对称分布 179. 4个样本率比较,有1个理论数E 以上都不对 小于5 大于1,其它都大于5 2A 还不能决定是否可作χ检验 185. 在双变量正态分布的相关回归2B 就必须用校正χ检验 分析中,r和b的关系是 2C 用一般行×列表χ检验 A r值增大,b值也增大 D 可对邻近的行或列进行合理的合B r值减小,b值也减小 并 C r值增大,b值减小 E 只能用Fisher精确概率法 D r值减小,b值增大 E r值是正值,b值也是正值 180. 秩和检验要求的条件是 A 计数资料 186. 相关系数r的取值范围 B 计量资料 A r?1 C 成正态分布 B r?1 D 方差齐 C r?-1 E 以上都不对 D r?-1 E 1?r?-1 181. 非参统计与参数统计相比较,优 点是 187. 两随机变量作相关分系,相关系A 统计效率高 数r=0.98,则认为 B 容易计算 A 存在因果关系 C 适用范围广,不限于资料的分布 B 存在线性关系 D 结果更可靠 C 存在高度紧密的线性关系 E 以上都是 D 尚需作假设检验,才能确定两变量 间有无线性相关 182. 下列何种非参统计方法用于随E 存在数量关系 机区组设计的资料 A H检验 188. 用最小二乘法确定直线回归方B Friedman秩和检验 程的原则是 C Wilcoxon秩和检验 A 各观察点与直线的纵向距离的和D 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 最小 E K-W检验 B 各观察点与直线的纵向距离的平 方和最小 183.在线性相关分析中,已知r=1则C 各观察点与直线的垂直距离的和 一定有 最小 A b=1 D 各观察点与直线的垂直距离的平 17 方和最小 A 百分条图 E 以上都不对 B 统计地图 C 直方图 189. 回归系数b的假设检验,其自由D 线图 度为 E 散点图 A n B n-195(所谓流行病学是指 2 C n-1 A 研究人群中常见病的分布及其影D n-3 响因素的科学 B 研究人群中疾病和健康状况的分E 2n-1 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防制疾病与促进 190. 两组资料中,回归系数b较大的健康的策略和措施并评价其效果的科学 C 医学的一门方法学 一组 D 研究疾病和健康状况在人群中的A r较大 B r较小 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的科学 C 直线更陡 E 研究疾病流行的医学科学分支 D 两变量关系越密 196(E 两变量关系越不密切 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是 A 病人 191. 直线回归分析中,对回归系数作B 健康人 假设检验,其目的是 C 健康携带者 A 检验两变量是否有相关关系 D 人群 B 检验曲线拟合的好坏 E 健康与疾病 C 检验回归系数b是否为0 D 帮助判断是否有异常值 197(最常用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是 E 检验总体回归系数是否为0 A 观察法 B 实验法 192. 比较某地区某年两种疾病的人C 理论法 数多少,可绘制 D 横断面调查 A 条图 E 病例对照研究 B 圆图 C 直方图 198(流行病学的研究范围是 D 线图 A 地方病 E 半对数线图 B 慢性病 C 疾病与健康状况 193. 要描述某医院某年肝癌病人的D 传染病 病理分型的构成,宜绘制 E 地方病与传染病 A 条图 B 圆图 199(流行病学与临床医学的区别在于C 直方图 流行病学 D 线图 A 研究疾病病因学 B 不涉及疾病的诊断 E 半对数线图 C 不开展临床试验 194. 要描述某地某年成年女性的体D 不涉及疾病治疗 重分布,宜绘制 E 在群体水平上研究疾病现象与健 18 康状况 E 以上都正确 203(下列哪项关于病死率的论述是正200(所谓疾病分布是指 A 年龄、性别和职业分布 确的 B 季节、地区和年龄分布 A 病死率多用于急性传染病,较少用 C 性别、人群和地区分布 于慢性病 DB 病死率表明疾病的严重程度,反映 地区、人群和长期变异 E 地区、人群和时间分布 医疗水平和诊断能力 C 用病死率作为评价不同医院的医 201(下列哪项关于发病率的论述是正疗水平时,要注意可比性 确的 D 病死率分母中患者情况不同则指 A 发病率是用于描述疾病分布、测量标的意义不同,不能用医院病死率代表所 在地区的病死率 危险度(计算RR值等)以探讨发病因素及 E 以上都正确 评价防制措施的效果 B 理论上只有存在发病风险的人口 才作为发病率计算的分母,分子是一定时204(下列哪项关于死亡率的论述是正期(一般指年)内的新发病人数,若在观确的 察期间某人多次发病,则应多次计为新发A 死亡率可反映一个人群的实际死病例数。发病时间很难判定时,可以用初亡水平,是衡量一个地区的居民健康状况次诊断时间作为发病时间 的重要指标 C 发病率的高低受人群的年龄、性B 死亡率可按病种,年龄、性别、种别、职业、民族、种族等的影响,可按上族、职业等分别计算,称为死亡专率;对述特征分别计算,即发病专率。在对不同于病死率高的疾病,可以用死亡专率代替地区进行率的比较时,应考虑年龄、性别发病率 等的构成,进行率的标准化 C 死亡率计算时分母必须是与分子 D 对于癌症、结核病之类的疾病有时对应的人口 早期并无自觉症状,发现病人的方法(如D 比较不同地区死亡率时因人口构普查还是报告)等对发病率的影响较大,成不同,需要先对死亡率进行标化 还应注意疾病的漏报率和随访率对发病率E 以上都正确 的影响 E 以上都正确 205(下列哪些疾病可以用感染率描述 其流行强度 202(下列哪项关于患病率的论述是正A 胃癌 确的 B 糖尿病 A 患病率一般用于描述病程较长的C 高血压 慢性病存在或流行的频率,说明此类疾病D 乙型肝炎 流行的公共卫生学意义,对于急性病和病E 风湿性心脏病 程短的疾病价值不大 B 患病率计算时分子是一定时期内206(下列哪些疾病可以用病死率作为的新、旧病例数 其预后的描述指标 C 在对不同地区进行患病率的比较A 流行性感冒 时,应考虑年龄、性别等的构成,进行率B 慢性痢疾 的标准化 C 急性心肌梗塞 D 在发病率、病程均稳定的情况下,D 胃癌 患病率等于发病率乘以病程 E 肝硬化 19 207(描述疾病流行强度的常用术语是 212(流行病学医师进行社区诊断最常 用的流行病学方法是 A 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 B 致病力、传染性、流行性 A 病例系列研究 C 季节性、周期性、长期变异 B 横断面调查 D 散发、流行、大流行 C 生态学研究 E 致病力、传染性、易感性 D 队列研究 E 纵向研究 208(所谓流行病学描述性研究是指 A 在特定时间内了解人群中疾病或213(下列哪种抽样方法不属于随机抽健康状况及其相关因素的情况 样 B 长期、系统地收集监测疾病及相关A 单纯随机抽样 问题的有关资料 B 系统抽样 C 在群体水平上研究疾病与某一(或C 分层抽样 某一些)因素的关系 D 多级抽样 D 通过收集、分析某一地区或某特定E 方便抽样 人群在特定时间内已有的常规数据进行研 究 214(所谓病例对照研究是指 E 通过调查、观察,了解所研究问题A 对不同类型的病例进行预后因素(如疾病、健康状况或其他卫生事件)在人的研究 群中的分布情况的一类方法 B 根据以往患病情况,对将来的发病 率进行研究 209(下列哪项不属于流行病学描述性C 研究吸毒者、非吸毒者与艾滋病发研究 生的关系 A 横断面研究 D 通过调查患某病的病例组与未患 B 纵向研究 该病的对照组以往暴露于某因素的比例, C 常规资料分析 以判定该因素与该病是否存在关联 D 临床试验 E 利用医院病案资料所开展有关疾 E 生态学研究 病疗效的分析与研究 210(分层抽样要求 215(在病例对照研究中,下列哪种研 A 层内变异大 究对象代表性最好 B 层内变异小 A 一个医院所有已诊断的病例;同一 C 各层的特征等于总体的特征 医院内患其它病的病人 D 层间变异大,层内变异小 B 多个医院或门诊部的病例;多个医 E 样本含量应等于随机抽样1.5倍 院或门诊部诊断的其它病例 C 多个医院或门诊部的病例;病例所 211(欲抽样调查某医院医务人员在同一街道或住宅区中的健康人 HBsAg携带状况以反映该院总携带率,比D 社区中所有新诊断的病例;在社区较适宜随机抽样方法是 中随机抽样的非病例 A 整群抽样 E 多个医院或门诊部的病例;在社区 B 简单随机抽样 中随机抽样的非病例 C 系统抽样 D 分层抽样 216(病例对照研究中对照组的来源主 E 随意抽样 要有 20 A 同一或多个医疗机构中诊断的其E 病例组的患病比值除以对照组的他与所研究疾病无病因学联系的疾病的患患病比值 者 B 病例的邻居或所在同一居委会、住220(在以医院为基础进行病例对照研宅区内健康人或非该病病人 究时,最容易出现的偏倚是 C 社区人口或社会团体人群中非病A 信息偏倚 例或健康人 B 测量偏倚 D 病例的配偶、同胞、同事、亲朋、C 混杂偏倚 同学 D 选择偏倚 E 以上都是 E 暴露怀疑偏倚 217(配对病例对照研究中确定配对条221(在以现存病人作为病例对照研究件的主要原则是 的病例组时,最容易出现的偏倚是 A 对所研究疾病有较大的直接影响A 信息偏倚 的项目均应列为配对条件 B 测量偏倚 B 对所研究疾病有影响项目均应列C 混杂偏倚 为配对条件 D 回忆偏倚 C 对所研究疾病有较大影响的项目E 现患病例—新病例偏倚 不应列为配对条件 D 年龄和性别必须作为配对条件 222(病例对照研究中匹配是指 E 对所研究的疾病有较大影响的项A 对照组、病例组样本含量相等 目,但又不是研究因素的应列为配对条件 B 使对照组与病例组在研究因素上 一致 218(某医师进行子宫颈癌病因的病例C 使对照组与病例组在所有特征上对照研究,下列哪一组病例最为理想 可比 A 一个地区肿瘤发病监测系统的所D 使对照组与病例组在研究因素数有子宫颈癌病人 量一致 E 使对照组与病例组在某些可能起B 一个地区多所医院新诊断的所有 混杂作用的因素上一致 子宫颈癌病人 C 一所肿瘤专科医院收治的所有子 宫颈癌病人 223(在下列哪种假设条件下,可用病 例对照研究中所计算的比值比来估计相对D 一个地区多所医院诊断的所有子 宫颈癌病人 危险度 E 一个地区肿瘤死亡监测系统的所A 所研究的疾病是慢性病 B 所研究的疾病在一般人群中较少有子宫颈癌病人 见 219(病例对照研究中OR是指 C 对照的选择应该与暴露特征或与 A 病例组的患病率除以对照组的患暴露有关的任何因素无关,而病例的选择病率 无此要求 B 病例组的发病率除以对照组的发D 根据四格表提供的资料判定该病病率 为一种少见病 C 病例组暴露比值除以对照组暴露E 研究局限于某一特定地区进行 比值 D 对照组暴露比值除以病例组暴露224(病例对照研究设计阶段控制混杂比值 偏倚常用 21 A 标准化 D 匹配 B 随机分组 E 逐步回归分析 C 分层分析 D 匹配 230(队列研究起始队列是 E 叉生分析 A 健康人 B 病人 225(病例对照研究中病例最好选择 C 暴露某因素的病人 A 现患病例 D 筛检发现的病人 B 易调查的病例 E 暴露某因素的非病人 C 新发病例 D 死亡病例 231(所谓相对危险度是指 E 旧病例 A 暴露组发病率或死亡率除以非暴 露组发病率或死亡率 226(病例对照研究中使用新病例的主B 病例组死亡率除以对照组死亡率 要优点是 C 暴露组发病率或死亡率减去非暴A 容易获取足够病例 露组发病率或死亡率 B 研究对象依从性好 D 病例组暴露某因素的比例除以对C 所需样本含量较少 照组暴露某因素的比例 D 减少回忆偏倚及生存因素的影响 E 病例组暴露某因素的比例减去对E 容易找到合适对照 照组暴露某因素的比例 227(比值比主要应用于 232(队列研究中暴露人群选择有哪些A 横断面调查 途径 B 病例对照研究 A 一般人群 C 队列研究 B 特殊暴露人群 D 生态学研究 C 职业人群 E 临床试验 D 有组织的团体人群 E 以上都是 228(病例对照研究选择对照要求 A 未患所研究疾病的人 233(队列研究中选择对照人群的常用B 未患所研究疾病且与病例组同质形式有 A 内对照 的人 C 病例来源人群中未患所研究疾病,B 外对照 其他特征与病例组相同的人 C 总人口对照 D 多重对照 D 未患所研究疾病,其他特征与病例 E 以上都是 组相同的人 E 病例来源人群中未患所研究疾病, 除研究因素以外其他特征与病例组具有可234(以人时为单位计算的率称之为 A 罹患率 比性的人 B 发病率 229(病例对照研究资料分析阶段控制C 累积发病率 D 发病密度 混杂偏倚的常用方法是 E 现患率 A 标准化 B 随机分组 C 分层分析 235(队列研究中,观察对象是按 22 A 患病与未患病分组 C 暴露因素作用于人体至产生疾病 B 同性别、同年龄不同病种分组 结局的一般潜隐期 D 全体研究对象是否都出现观察结C 是否接受某种药物治疗分组 D 是否存在暴露来分组 局的时间 E 不同家族史分组 E 非暴露组出现第一例病人的时间 236(队列研究的最大优点是 241(下列关于人年的论述哪项是正确 A 很少发生偏倚 的 B 对较多的人进行随访研究有利于A 5个人暴露于研究因素1年为5人普及医学知识 年,1个人暴露于研究因素5年也是为5 C 研究结果都可以外推到全人群 人年 D 较直接地验证暴露因素与疾病的B 1个人暴露于研究因素不满1年时因果关系 也计为1人年 E 容易控制混杂偏倚 C 人年只能每个人单独计算,无可加 性 237(队列研究的重要缺点是 D 因为人年只能一个人一个人地逐 A 队列研究每次只列一个或一组因一计算后累加,所以十分繁杂 素 E 一组人暴露于研究因素1年为1人 B 随访时间漫长 年 C 在研究进程中研究对象可能改变 暴露状态 242(队列研究中最重要的偏倚是 D 较直接地验证暴露因素与疾病的A 信息偏倚 因果关系 B 健康工人效应 E 容易发生失访偏倚 C 错误分类偏倚 D 失访偏倚 238(队列研究中 E 混杂偏倚 A 不能计算相对危险度 B 不能计算特异危险度 243(在队列研究中经常发生失访,在 C 只能计算比值比 下列哪种情况下失访不会严重影响研究结 D 既可计算相对危险度,又可计算特论 异危险度 A 失访的时间较晚 E 以上都不对 B 暴露组和非暴露组的失访率相等 C 暴露组和非暴露组的发病率没有 239(下列哪个人群不能作为队列研究统计学差异 的暴露组 D 失访者和非失访者的暴露情况相 A 一般人群 似 B 有组织的患病人群 E 失访的时间较早 C 职业人群 D 有组织的社会团体 244(所谓流行病学实验是指 E 特殊暴露人群 A 在人体开展有关流行病的流行规 律的实验 240(队列研究中确定观察终止时间是B 将人群随机分为实验与对照两组,根据 将研究者所控制的措施给予实验组人群之 A 研究工作的期限与经费 后,随访并比较两组人群的结果以判断措 B 暴露组出现第一例病人的时间 施效果的一种实验方法 23 C 临床随机对照试验 E 选择可靠性强的效应指标 D 在人群现场开展的实验 250(在临床试验中能保证各受试者基E 群体试验 本特征分布相似的措施是 245(流行病学实验研究中实验组与对A 样本足够大 照的最大差异是 B 设立对照 A 纳入标准不同 C 双盲措施 B 随访方式不同 D 随机化 C 干预措施不同 E 整群抽样 D 目标人群不同 E 观察重点不同 251(流行病学实验研究中采用双盲法 是为了减少 246(实验流行病学设立对照组中哪种A 混杂偏倚 类型检验因果联系最差 B 信息偏倚 A 组间对照 C 入院率偏倚 B 自身对照 D 回忆偏倚 C 历史性对照 E 选择偏倚 D 人群对照 E 随机同期对照 252(临床试验中随机化是为了 A 保证实验组与对照组在人口学、临 247(霍桑(Hawthorne)效应是指 床及其他特征上相似 A 与干预毫无关系的非特异性反应 B 试验结果能在其他条件下重复得 B 药物反应 到 C 逃避反应 C 保证实验组与对照组在试验期间 D 接触反应 的处理与评价相似 E 不依性反应 D 控制观察者间变异 E 实验组能代表试验的目标人群 248(临床药物治疗试验中的“双盲法” 是指 253(临床试验中实验组与对照组最大 A 医务人员、实验组、对照组受试对的不同是 象都不知道接受的是何种药物 A 目标人群不同 B 医生、护士都不知道接受的是何种B 年龄性别不同 药物 C 处理因素不同 C 医务人员和试验组受试对象都不D 观察指标不同 知道接受的是何种药物 E 观察时间不同 D 实验组与对照组受试对象都不知 道接受的是何种药物 254(临床试验中研究对象是否按研究 E 医务人员和对照组受试对象都不设计要求执行并坚持到底,称之为 知道接受的是何种药物 A 可靠性 B 社会期望偏倚 249(临床试验的最基本的原则是 C 礼貌偏倚 A 选择典型病人 D 依从性 B 设置对照 E 真实性 C 双盲实施 D 使用安慰剂 255(临床试验避免主观偏见的最主要 24 方法是 影响 A 盲法 E 设立对照组是为了正确衡量处理B 由一个人完成所有结果的观察 因素有效性 C 统一检测标准 D 随机分组 261(临床试验与队列研究的主要区别E 只使用客观指标 为 A 研究组与对照组是否具有可比性 256(某医院进行一次新药治疗高血压B 研究者是否控制研究因素 的临床试验,分析时最好选用何指标 C 研究组与对照组人数是否相等 D 是否属于前瞻性研究 A 保护率 E 设立对照组的类型 B 病死率 C 患病率 262(下列关于病因的陈述哪项最准确 D 有效率和副反应发生率 A 致病因子 E 相对危险度 B 不良心理行为因素 257(研究某药物对某病的疗效时,研C 有害物质 D 病原微生物 究对象应是 E 所有可以导致人群发病率升高的A 有典型临床表现的病人 B 对照组由健康人组成 因素 C 中、重型病人 263(疾病发生的基本条件是 D 患该病人群中有代表性的样本 A 机体抵抗力减弱 E 男女人数各半 B 人群营养不良 258(在临床试验中要得到正确的结C 致病因子作用增强 论,下列诸因素中哪个最重要 D 致病因素与宿主同时存在 A 实验组与对照组人数相等 E 致病因素、宿主、环境三者间的相B 随机分组 互作用失去平衡 C 依从性达到100% D 实验组与对照组平均年龄相等 264(确定某暴露因素与某疾病联系的E 对照组由健康人组成 强度用 A 该人群中暴露于该因素的暴露率 259(临床试验使用安慰剂是为了 B 相对危险度 A 不会受到道德的限制 C 该人群中该病的患病率 B 有利于增加实验组的治愈率 D 人群归因危险度 C 有利于增加对照组的治愈率 E 该人群中该病的发病率 D 减少样本含量 E 减少受试对象的主观偏倚 265(在确定因果关系的标准中必不可 少的标准是 260(下列哪项关于临床试验对照组的A 关联的强度 论述是正确的 B 剂量- 反应关系 A 对照组可减少或防止偏倚的发生 C 正确的时序关系 B 对照组是临床试验比较的基础 D 实验室证据 C 对照组可测量处理因素的不良反E 关联的可重复性 应 D 对照组可防止病人自愈对结果的266(所谓筛检是指 25 A 在人群中采用快速的试验或其他C 传播过程 方法确诊病人 D 致病机制 B 在人群中采用诊断试验确诊病人 E 传染过程 C 在人群中采用快速的试验或其他 方法去发现尚未识别的病人、可疑病人或272(传染病流行病学的“三环节”是 有缺陷的人 指 D 在人群中随机抽取一部分人进行A 病原体、传染源、易感人群 检查 B 人间分布、时间分布、空间分布 E 在人群中随机抽取一部分人进行C 病因、宿主、环境 初步体检,阳性者再到医院进行诊断 D 病原体、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E 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267(评价筛检试验真实性的指标是 A OR、RR273(病原体由一个传染源传播到另一 个易感者所经历的途径 B 符合率 C 灵敏度、假阴性率 A 流行过程 D 灵敏度、假阳性率 B 传播过程 E 特异度、灵敏度 C 传播机制 D 传播途径 268(对于患病率较低的疾病进行筛E 传播因素 检,其结果的特征是 274(一系列相互连接相继发生的疫源A 阳性预测值高而阴性预测值低 地为 B 阳性预测值低而阴性预测值高 C 阳性预测值高而阴性预测值也高 A 传播途径 D 阳性预测值低而阴性预测值也低 B 传播过程 E 以上结论都不正确 C 流行过程 D 传播机制 269(某项筛检试验的阳性判定标准降E 传播因素 低(放宽)将会导致 275(潜伏期的流行病学意义之一为 A 特异度升高 B 灵敏度降低 A 确定病人的预后 C 假阴性率升高 B 确定病原体的留验时间 C 确定传染源的隔离时间 D 假阳性率降低 E 灵敏度升高、假阳性率升高 D 确定病人的病程 E 确定接触者的留验时间 270(某项筛检试验的阳性判定标准提 276(决定传染病接触者的检疫、留验高(严格)将会导致 A 特异度升高 或医学观察的时间主要依据该病的 B 灵敏度升高 A 接触的时间 B 病原学分离培养的结果 C 假阴性率降低 C 临床症状期 D 假阳性率升高 E 灵敏度升高、假阳性率降低 D 潜伏期 E 传染期 271(病原体更换宿主的过程称为 A 流行过程 277(下列哪个因素不可能导致人群易B 传播机制 感性升高 26 A 外来人口的迁入 D 病原体通过动物能传播到人的疾 B 新生儿增加 病 C 病原体的变异 E 病原体不依靠人就能在自然界能 D 免疫力的自然 在野生动物中繁衍,并只在一定条件下传 E 隐性感染 给人和家畜的疾病 278(下列哪个因素不会导致人群易感282(影响和制约传染病流行的因素主性降低 要是 A 有效的预防接种 A 气候因素和社会因素 B 易感人口的迁出 B 自然因素和社会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C 隐性感染 C 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 D 病原体致病力 D 地理因素和政治制度 E 传染病流行 E 自然因素和福利制度 279(疫源地范围大小取决于 28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 A 周围人群的免疫状况 治法》,我国法定传染病分为甲、乙、丙三 B 传染源数量及排出病原体的频率类共35种,实行分级管理,其中 范围 A 甲类2种、乙类22种、丙类11种 C 传染源排出病原体的范围、传播途B 甲类2种、乙类21种、丙类12种 径的特点、周围人群的免疫状况 C 甲类2种、乙类24种、丙类9种 DD 传染源的数量、人群中易感者的比 甲类3种、乙类20种、丙类12种 例、预防措施效果 E 甲类3种、乙类21种、丙类11种 E 传染源排出病原体的数量、毒力大 小 284(城市发现甲类传染病及乙类的艾 肺炭疽、病原携带者或疑似病人的滋病, 280(消灭疫源地的条件是 报告时限为 A 传染病患者被治愈或被移走、传染A 6小时以内 源污染的外环境已得到最终的消毒、所有B 12小时以内 接触者经过该病最长潜伏期后无续发病例C 24小时以内 发生 D 36小时以内 B 传染病患者已被隔离 E 3天以内 C 传染源污染的外环境已得到最终 的消毒 285(按我国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免疫程序,儿童在2 D 传染病的接触者得到被动免疫保岁以内应完成下列哪几种生物制品接种 护 A 卡介苗、百日咳、麻疹、脊髓灰质 E 所有接触者经过该病最长潜伏期炎、乙肝疫苗 后无续发病例发生 B 百日咳、麻疹、脊髓灰质炎、白喉、 卡介苗、乙肝疫苗 281(自然疫源性疾病是 C 脊髓灰质炎、白喉、麻疹、破伤风 A 经常特定地区特定人群中呈地方类毒素、乙肝疫苗 性流行的疾病 D 脊髓灰质炎、白喉、破伤风、卡介 B 以动物为传染源并在动物间传遍苗、乙肝疫苗 的疾病 E 卡介苗、百白破、脊髓灰质炎、麻 C 病原体不依靠人就能在自然界繁疹、乙肝疫苗 衍并在动物中传播的疾病 27 286(评价疫苗接种效果的最关键指标 是 292(目前公认氟骨症唯一可靠的客观A 接种反应 诊断方法是 B 免疫学效果 A 肢体麻木、蚁走样的神经系统症状 C 安全性 B 自觉四肢、腰背部大关节的持续性D 流行病学效果 疼痛症状 E 临床症状变化 C 生活在高氟地区,有饮高氟水、食 用氟污染食物或吸入氟污染空气的经历 287(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最方便、可D 骨及骨周软组织的X线检查 靠的措施是 E 尿氟含量多超过正常值 A 碘化食盐和食油 B 投碘化剂 293(职业病的定义是 C 碘化水质 A 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接触有害因D 碘化食糖 素所直接引起的疾病 E 移民 B 有职业的人所患的疾病 C 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所受到的损288(预防饮水所致地方性氟中毒首要伤 措施是 D 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接触职业性A 水中除氟 有害因素所直接引起的疾病 B 投药 E 以上都不是 C 改善营养 D 更换水源 294(职业性多发病的定义是 E 移民 A 与工作同时发生的疾病 B 与职业有关的疾病 289(氟斑牙主要分布于下列哪组人群 C 有职业的人经常发生的疾病 A 学前儿童 D 与工作有关的疾病 B 女性青年 E 以上都不是 C 男性青年 D 7,20岁青少年 295(诊断职业病的重要前提是 E 中老年人 A 临床表现 B 职业史 290(当机体缺碘时,可出现下列哪种C 生产环境调查 情况 D 实验室检查结果 A 甲状腺素分泌增加 E 以上都不是 B 甲状腺素T、T均减少 34 C 甲状腺素T分泌减少 296(生产性毒物进入人体最重要的途4 D 甲状腺素T分泌减少 径是 3 E T、T均增加 A 呼吸道 34 B 粘摸 291(地方性甲状腺肿大的主要病因是 C 皮肤 A 钙、磷摄入不足 D 消化道 B 碘摄入不足 E 眼结膜 C 硒摄入不足 D 饮水硬度过高 297(毒物经皮吸收率较大的条件是 E 氟摄入不足 A 水溶性同时有腐蚀性 28 B 水溶性同时有易挥发性 D 矽尘的浓度 C 脂溶性同时有易挥发性 E 矽尘的溶解度 D 水溶性同时有脂溶性 E 脂溶性同时有腐蚀性 304(高温车间中暑抢救措施的首选项 目 298(汞中毒的首选驱汞药物是 A 药物降温 AB 物理降温 依地酸二钠钙 B 二巯基丙磺酸钠 C 移出现场 C 低浓度美蓝 D 防止休克 E 纠正水和电解质紊乱 D β-巯乙胺 E 毒霉胺 305(防止噪声对人体危害的最根本措299(铅吸收后在体内贮存主要分布于 施是 A 血液 A 合理设计厂房和厂区规划 B 肾脏 B 制定合理的噪声卫生标准 C 骨骼 C 控制和消除噪声源 D 肝脏 D 控制噪声的传播和反射 EE 脂肪 采取有效的个人防护措施 300(硫化氢引起的缺氧的主要原因是 306(有机磷农药的毒作用机制主要是A 氧的吸入量不足 抑制 B 机体运输样氧的功能障碍 A 胆碱酯酶活性 C 肺的通气量减少 B 含巯基酶的活性 D 组织利用氧的功能障碍 C 血红素合成酶活性 E 机体血液循环障碍 D 乳酸脱氢酶活性 E 谷丙转氨酶活性 301(慢性苯中毒主要损害 A 造血系统 307(下列不是有机磷农药中毒引起的B 外围神经系统 毒蕈碱样症状的是 C 中枢神经系统 A 腹痛腹泻 D 泌尿生殖系统 B 恶心呕吐 E 感觉系统 C 多汗流涎 D 瞳孔扩大 302(引致粉尘爆炸最重要的因素是 E 呼吸道分泌物增多 A 粉尘的荷电性 B 粉尘的分散度 308(关于冠心病病因,目前比较肯定C 粉尘的浓度 的是 D 粉尘的比重 A 高血压、饮酒、高胆固醇血症 E 粉尘的溶解度 B 与血中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 蛋白均无关 303(决定矽肺发病时间(速发或晚发)C 高血压、吸烟、高胆固醇血症 的有关的矽尘因素中,起主要作用的是 D 高胆固醇血症、糖尿病、肥胖 A 矽尘的比重 E 高血压、肥胖、高胆固醇血症 B 矽尘的荷电性 C 矽尘的分散度 309(脑力劳动者及从事高度精神紧张 29 的职业人群哪些心血管病的发病率较高 B 高脂血症 A 高血压和心肌病 C 糖尿病 B 心肌病和肺心病 D 高血压 C 风湿性心脏病 E TIA D 冠心病和高血压 315(我国预防脑卒中的根本措施是 E 特发性心脏病 A 预防高血压和健康教育 310(下列哪些心血管病在中老年人中B 健康教育 发病率较高 C 预防高血压 A 风湿性心脏病 D 戒烟,减少或尽量不饮酒 B 特发性心脏病 E 提倡合理膳食结构 C 先天性心脏病 D 心肌炎 316(医源性感染是指 E 高血压、高血压性心脏病、肺心病、A 病人在家里已发生的感染 冠心病和脑卒中 B 病人与医生及其他病人通过直接 或间接传播引起的感染 311(下列哪些心血管病在儿童中发病C 在诊疗过程中,由于器械消毒不严率较高 或制剂不纯导致的感染 A 风湿性心脏病 D 病原体来自病人自己的感染 B 高血压、高血压性心脏病、肺心病、E 病人入院时已处于另一种传染病冠心病和脑卒中 的潜伏期,入院后发病,并传给其他病人 C 心肌炎 D 先天性心脏病 317(最经常发生的医院感染为 E 特发性心脏病 A 肠道感染 B 外伤感染 312(下列哪些心血管病在青少年人中C 皮肤感染 发病率较高 D 呼吸道感染 A 风湿性心脏病 E 泌尿道感染 B 先天性心脏病 C 心肌炎 318(发生医院感染时,停止收容新病 D 特发性心脏病 人的时间是 E 高血压、高血压性心脏病、肺心病、A 该病的最长潜伏期 冠心病和脑卒中 B 该病的最长传染期 C 该病的常见潜伏期 313(中国人一般在45岁以后,年龄D 该病的最短潜伏期 每增加10岁高血压患病率增加多少 E 该病的平均潜伏期 A 5%左右 B 15%左右 319(下列哪种是重要的医院感染的传 C 10%左右 播媒介 D 25%左右 A 食品 E 20%左右 B 衣被 C 医疗器械 D 饮水 314(下列哪个因素是脑卒中肯定的, 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E 手 A 心脏病 30 320(目前引起医院感染最常见的病原D 白血病 体是 E 肺癌 A 革兰阴性菌 B 革兰阴性菌 326(早婚、早年开始性生活、早育、C 病毒 多育是哪种恶性肿瘤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D 真菌 A 宫颈癌 E 金黄色葡萄球菌 B 白血病 C 食管癌 321(交叉感染是指 D 乳腺癌 A 病原体来自病人自己的感染 E 肺癌 B 病人在家里已发生的感染 C 病人入院时已处于另一种传染病327(吸烟与下列哪种恶性肿瘤关系最 的潜伏期,入院后发病,并传给其他病人 密切 D 病人与医生及其他病人通过直接A 膀胱癌 或间接传播引起的感染 B 口腔癌 E 在诊疗过程中,由于器械消毒不严C 咽喉癌 或制剂不纯导致的感染 D 肺癌 E 食管癌 322(医院内死亡病人中约有多少直接 死于医院感染 328(氯霉素诱发哪种恶性肿瘤 A 1/4至1/3 A 肝癌 B 1/5至1/4 B 乳腺癌 C 1/6至1/5 C 白血病 D 1/3至1/2 D 鼻咽癌 E 1/2以上 E 肠癌 323(手术部位感染,其发生率哪个因329(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多少恶性肿瘤 素有关 是可以一级预防的 A 术前住院时间 A 1/10 B 伤口的污染程度 B 1/5 C 与以上因素都有关 C 1/3 D 手术持续时间 D 1/4 E 手术的不细致 E 1/2 324(我国当前恶性肿瘤死亡率约为 330(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多少恶性肿瘤A 10/10万 是可以二级预防的 B 50/10万 A 1/8 C 110/10万 B 1/3 D 210/10万 C 1/10 E 260/10万 D 1/2 E 1/4 325(儿童时期常见的恶性肿瘤为 A 食管癌 331(最明显的物理致癌因素是 B 胃癌 A 机械性刺激 C 肝癌 B 外伤性刺激 31 C 紫外线 E 干预项目的评价 D 电离辐射 337(以社区为范围的社区卫生服务的E 长期慢性刺激 对象人数最多的是 332(初级卫生保健所提供的卫生服务A 严重病人 是 B 常见健康问题的就诊人 A 学术上可靠 C 专科病人 B 技术上可行 D 慢性病人 C 费用能够负担得起的 E 健康人 D 从需要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E 以上都是 338(社区卫生服务服务对象的重点是 A 社区人口 333(下列哪项不是初级卫生保健的基B 老年人、妇女、慢性病患者、低收 本内容 入居民 A 促进健康 C 妇女、儿童、残疾人、低收入居民 B 预防保健 D 老年人、妇女、儿童、慢性病患者、 低收入居民 C 合理治疗 E 老年人、妇女、儿童、慢性病患者、D 执行卫生政策 E 社区康复 残疾人、低收入居民 334(社区卫生服务特征中,最重要的 是 A 以人为本服务 B 以疾病为中心服务 C 持续性服务 D 综合性服务 E 预防为主的服务 335(社区卫生服务区别于其他形式的 卫生服务的特点是 A 以家庭为单位的医疗保健服务 B 以个体健康为宗旨的医疗保健服 务 C 以群体的健康为宗旨的医疗保健 服务 D 以卫生服务需求为导向 E 以卫生服务利用为导向 336(有计划的社区健康的操作模式分 为5个相互联系的阶段,下列哪项不包含 在其中 A 社区动员 B 社区诊断 C 社区康复 D 制定和实施干预计划 32 217.E 218.A 219.C 220.D 221.E 222.E 223.B 224.D 225.C 226.D 227.B 228.E 229.C 230.E 231.A 《预防医学(A型题)》参考答案 1 232.E 233.E 234.D 235.D 236.D 237.E 238.D 239.B 240.C 241.A 1.C 2.D 3.C 4.B 5.A 6.D 242.D 243.D 244.B 245.C 246.C 7.B 8.E 9.C 10.D 11.D 12.B 247.A 248.A 249.B 250.D 251.B 13.C 14.E 15.D 16.A 17.C 18.E 252.A 253.C 254.D 255.A 256.D 19.D 20.A 21.E 22.B 23.B 24.C 257.D 258.B 259.E 260.A 261.B 25.B 26.E 27.A 28.B 29.A 30.E 262.E 263.E 264.B 265.C 266.C 31.D 32.A 33.C 34.E 35.C 36.D 267.E 268.B 269.E 270.A 271.B 37.A 38.B 39.E 40.A 41.C 42.B 272.E 273.D 274.C 275.E 276.D 43.D 44.A 45.D 46.D 47.C 48.A 277.E 278.D 279.C 280.A 281.E 49.A 50.B 51.D 52.D 53.A 54.C 282.C 283.C 284.A 285.E 286.D 55.A 56.C 57.C 58.B 59.E 60.D 287.A 288.D 289.D 290.B 291.B 61.B 62.B 63.A 64.A 65.E 66.A 292.D 293.D 294.D 295.B 296.A 67.D 68.A 69.B 70.C 71.E 72.D 297.D 298.B 299.C 300.D 301.A 73.E 74.D 75.E 76.A 77.A 78.A 302.C 303.D 304.C 305.C 306.A 79.E 80.C 81.E 82.B 83.D 84.E 307.D 308.C 309.D 310.E 311.D 85.C 86.D 87.E 88.B 89.B 90.E 312.A 313.C 314.D 315.C 316.C 91.B 92.B 93.B 94.D 95.A 96.C 317.D 318.A 319.E 320.A 321.D 97.A 98.C 99.C 100.A 101.B 322.A 323.C 324.C 325.D 326.A 102.E 103.E 104.C 105.B 106.C 327.D 328.C 329.C 330.B 331.D 107.A 108.C 109.C 110.D 111.B 332.E 333.D 334.C 335.A 336.C 112.B 113.C 114.A 115.D 116.B 337.B 338.E 117.A 118.A 119.C 120.A 121.D 122.B 123.C 124.D 125.C 126.A 127.D 128.E 129.C 130.A 131.C 132.D 133.A 134.C 135.A 136.A 137.C 138.C 139.C 140.B 141.D 142.C 143.A 144.E 145.A 146.E 147.C 148.D 149.E 150.D 151.E 152.D 153.A 154.D 155.C 156.E 二、A2型题 157.D 158.D 159.C 160.D 161.E 162.A 163.A 164.B 165.A 166.E 339. 30名乙肝患者表面抗原的抗体 167.E 168.B 169.B 170.C 171.D 滴度如下表,抗体摘度的几何滴度为 抗1:8 1:16 1:32 1:64 172.D 173.E 174.E 175.E 176.E 体摘度 177.C 178.D 179.C 180.E 181.C 频4 8 12 6 182.B 183.D 184.A 185.E 186.E 数 187.D 188.B 189.B 190.C 191.E A 1:23 192.A 193.B 194.C 195.B 196.D B 1:30 197.A 198.C 199.E 200.E 201.E C 1:32 202.E 203.E 204.E 205.D 206.C D 1:25 207.D 208.E 209.D 210.D 211.D E 1:28 212.B 213.E 214.D 215.D 216.E 33 E 绝对数 340. 测得某地成年男子舒压均数为 77.5mmHg,标准差为10.75mmHg,变异系345. 某病患者200人,其中50岁以数为 上占150,50岁以下50人 A (77.5/10.75)×100% A 50岁以上容易得此病 B (10.75/77.5)×100% B 50岁以下容易得此病 C (10.75/77.5)×100%(mmHg) C 50岁以上和50岁以下易患率相同 D (77.5/10.75)×100%(mmHg) D 需要作显著性检验后才能确定 E 以上都不对 E 尚不能确定何者易患此病 341. 某地2001年200名成年男子身346(某幼儿园共有132名儿童,2003高均数为168.32?,标准差为8?,估计年5月19日午餐后2天内出现34名感染身高在184cm以上占总人数的百分比 性腹泻儿童。该幼儿园儿童感染性腹泻的 A 2% A 罹患率为25.8, B 1% B 感染率为25.8, C 2.5% C 检出率为25.8, D 0.5% D 患病率为25.8, E 5% E 阳性率为25.8, 342. 2001年随机抽100名男大学生,347(随机抽取100个肝炎患者,发现其平均身高为169.2cm,标准差为5cm,其75人有注射史,下列观点哪项是正确的 95%的参考值范围和可信区分别为 A 因大多数人有注射史,故注射是肝 A 169.2?1.96×5?10;169.2?炎的主要传播途径 1.96×5?10 B 因有注射史者未达95,,故不能 B 169.2?1.96×5?10;169.2?说注射是肝炎主要传播途径 1.96×5 C 经卡方检验后才能得出结论 C 169.2?1.96×5;169.2?1.96×5D 需多次重复调查才能得出结论 ?10 E 以上观点都不正确 D 169.2?1.96×5;169.2?1.96×5 E 169.2?1.96×5;169.2?5 348(在310名未经选择相继诊断的急 性胆囊炎患者中,100人<45岁,210人>45 343. 计算乙肝疫苗接种后血清检查岁。研究者据此认为急性胆囊炎较多发于的阳转率,分母为 绝经期后的妇女。指出其结论错误或虚假 A 乙肝易感人数 的原因 B 乙肝患病人数 A 无对照组 C 乙肝疫苗接种后阳转人数 B 无正确(合适)的随访资料 D 某地区总人口数 C 无分母 E 乙肝疫苗接种人数 D 没有进行年龄标化 E 没有使用发病率 344. 某医院年住院病人中肝癌患者 占7%,则7%为 349(某项诊断试验方法在综合性大医 A 概率 院中使用,试验阳性者绝大多数被确诊为 B 频率 患者;同一组检验人员,用该方法在人群 C 相对比 中作普查时,却发现试验阳性者被确诊的 D 构成比 比例明显下降,导致该结果的主要原因是 34 A 普查人群与到大医院就诊的人群E 750 患病率不同 B 该方法灵敏度上升了 353(某药治疗糖尿病患者200例,观 C 现场工作中容易发生测量偏倚 察1个疗程,78%病人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 D 普查中存在无应答偏性 且无不良反应,则 E 该方法特异度下降了 该药疗效好 A B 未设平行对照组不能下结论 350(某厂医院临床医师为寻找X射线C 观察时间太短无法下结论 照射和畸胎的关系,查阅了近10 年来该D 样本太小无法下结论 厂女工保健登记资料,比较有X射线照射E 未进行统计学显著性检验不能下者和从未接触X射线者畸胎发生率的差结论 别,此项调查属于 A 临床随防研究 354(对1000名高血压患者,用气功 B 病例对照研究 疗法降压,随访3个月,80%的人血压下降 C 回顾性队列研究 至正常,下列哪个结论正确 D 实验流行病学研究 A 气功疗法降压效果好,因80%的人 E 队列研究 3个月血压下降至正常 B 此法效果可疑,因观察时间不长, 351(在一项200名病例与200名对照20%未显效 关于母亲围产期的放射暴露与新生儿出生C 无法作结论,因未设立对照组 低体重的配对病例对照研究中,低体重儿D 无法作结论,因未进行统计学显著母亲围产期的放射暴露者120名,正常体性检验 重儿母亲围产期的放射暴露65名,两者均E 无法作结论,因样本不够大 有暴露史的对子数10,则母亲围产期的放 射暴露导致新生儿出生低体重的OR值为 355(某地因居民食用毛蚶引起甲肝爆 A 0.04 发,该毛蚶被视为 B 0.50 A 传播因素 C 1.85 B 传播途径 D 2.00 C 流行过程 E 无法计算 D 传染源 E 传播机制 352(某医院对150名高血压病人随访 5年。第一年末剩148人,第二年末剩144356(一位伤寒病人离开家里去住院治人,第三年末剩140人,第四年末剩134疗,此时应对其家庭环境采取 人,第五年末剩124人,则第五年观察人A 预防性消毒 年数是 B 终末消毒 A 149 C 随时消毒 B 645 D 化学消毒 C 703 E 物理消毒 D 129 《预防医学(A2型题)》参考答案 35 339.D 340.B 341.C 342.C 343.E 344.D 345.E 346.A 347.E 348.E 349.A 350.C 351.D 352.D 353.B 354.A 355.A 356.B C 72?1.96×5×10 D 72,1.96×5 E 72,1.96×5 三、A3型题 (357,358题共用题干) 361(总体均数的95%可信区间为 某市100名8岁正常男童中,有95%A 72?1.96×5 的身高范围在 114.18,131.82cm范围内,B 72?1.96×5?10 由此可推出100名 C 72?1.96×5×10 D 72,1.96×5 357(男童身高的标准差等于 E 72,1.96×5 A 5cm B 1.96cm (362,363题共用题干) C 2.58cm 了解某学校学生学习成绩与血清锌含D 3.2cm 量的关系,某人按年龄、性别和班级在学E 4.5cm 校随机抽样成绩优、差的9对学生进行配 对研究 358(男童身高的均数等于 A 128c 362(欲分析问学生学习成绩与血锌含B 123cm 量有无关系,可采用 C 121cm A 配对设计的t检验 D 127cm B 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比较的t检E 126cm 验 C 成组设计的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 检验 (359,361题共用题干) D 成组设计两大样本均数比较的u根据大量调查,已知正常成年男子的检验 心率μ=72次/分,σ=5次/分,从该总体中E 以上都不行 随机抽样100人为样本。 363(自由度为 359(估计心率X?83.65次/分人大约A 7 为 B 8 A 1 C 16 B 0.5 D 17 C 2.5 E 18 D 5 (364,365题共用题干) E 少于1人 甲、乙两所医院2002年收治的脑卒中 病人中分别死亡数是40例和78例。 364(乙医院与甲医院相比 A 脑卒中病人死亡率更高 360(95%参考值范围为 B 脑卒中病人病情更重 A 72?1.96×5 C 脑卒中病人病死率更高 B 72?1.96×5?10 D 抢救无效的概率更高 36 E 仅根据以上资料无法判定甲、乙医 合计 50 90 140 院收治的脑卒中病人死亡风险谁高谁低 368(该调查属于 A 回顾性队列研究 365(若比较甲、乙医院收治的脑卒中B 病例对照研究 病人死亡风险谁高谁低,则应该用 C 临床试验 A 死亡率 D 临床病例分析 B 病死率 队列研究 E C 缓解率 D 患病率 369(该调查的相对危险度为 E 发病率 A 6.1 B 30.6 (366,367题共用题干) C 8.0 为了解某机关单位人群中高血压的患D 93.5 病情况,某医院组织人员对该人群每一个E 0.1 人连续3天测量上午8,10点的血压,三 次测量结果的均值当作其血压通常值。结370(该研究的卡方值 果在368人中,收缩压异常者13人,舒张A 72.8 压异常者8人,两者均异常者4人。 B 72.1 366(该调查为 C 69.4 A 普查 D 10.9 B 抽样调查 E 9.4 C 队列研究 D 发病率调查 (371,372题共用题干) E 筛检 某医院对150名冠心病患者随访5年。 第1年末剩148人,第2年末剩144人,367(该机关单位人群高血压的 第3年末剩140人,第4年末剩134人, A 发病率6.8% 第5年末剩124人。 B 罹患率6.8% 371(第2年观察人年数是 C 发病专率6.8% A 146 D 患病专率6.8% B 149 E 患病率6.8% C 142 D 129 (368,370题共用题干) E 148 为探讨母亲服用反应停与产儿畸形的 关系,Weicker等人对畸形儿与正常儿母372(5年总观察人年数是 亲孕期反应停服用情况进行调查获得如下A 149 资料。 B 645 母亲服用反应停与产儿畸形的关系 C 703 母亲服用反应停 畸形儿 正常儿 合计 D 129 有 34 2 36 E 750 无 16 88 104 《预防医学(A3型题)》参考答案 37 357.E 358.B 359.A 360.A 361.B 362.A 363.B 364.E 365.B 366.A 367.E 368.B 369.D 370.A 371.A 372.C B 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比较的t检 验 C 成组设计的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四、A4型题 检验 (373,375题共用题干) D 成组设计的两大样本均数比较的u 通过测量获得11人的头发硒含量检验 (1000ppm)分别为74、66、88、73、69、E 以上都不行 91、66、96、58、73、70等11个数据。 377(其假设检验的H为 0 373(其中位数是 A μ,μ12 A 91 B μ,μ 12 B 69 C μ?μ 12 C 73 D μ,μ 12 D 66 E μ?μ 12 E 68 378(进行均数比较所计算的统计量值 374(算术均数是 为 A 74.25 A 3.45 B 94.75 B 4.58 C 76.75 C 3.32 D 78.32 D 5.67 E 74.91 E 2.53 375(标准差是 A 17.54 (379,381题共用题干) B 19.21 某研究机构研究身高与前臂长关系 C 12.12 时,随机抽取8名男大学生测量数据如下。 D 10.56 E 11.78 1 2 3 4 5 6 7 8 (376,378题共用题干) 身高(cm) 169 178 160 165 173 188 178 183 测定了8例正常人与8例?期矽肺病前臂长(cm) 43 47 44 41 47 50 47 49 人的血清粘蛋白(mg/100ml),得如下结果 8例正常人结果:均数,58.09 ;标379(以身高为x,以前臂长为Y作回准差,12.66 归分析,方程为 A Y,-4.722,0.291x B Y,-4.722,0.520x 8例?期矽肺病人结果:均数,C Y,-8.722,0.520x 79.03 ;标准差,11.60 D Y,-5.722,0.520x E 以上都不对 376(欲分析正常人和?期矽肺病人的 血清粘蛋白均数是否不同,可采用 380(通过相关分析,相关系数为r值 A 配对设计的t检验 为 38 A 0.910 E 94.7, B 0.755 C 0.832 385(该筛检项目的阴性预测值为 D 0.886 A 10, E 以上都不对 B 90, C 90.5, 381(如果对回归系数进行F检验,F 95, D 值为 E 94.7, A 20.014 B 23.832 (386,387题共用题干) C 21.914 某研究所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探讨D 20.328 新生儿期窒息与肺炎的关系。选择人群监E 以上都不对 测发现的病例和住院病例进行了两次研 究,获得以下结果。 某县0,2岁婴幼儿肺炎与新生儿期窒(382,385题共用题干) 息的病例对照研究 某种试验筛检乳腺癌,以活检作为验人群监测资料 医院资料 新生儿 证,实际患有乳腺癌的1000 名妇女经筛监测对照住院对照合期窒息 小计 检有900名阳性,实际未患乳腺癌的1000病例 组 病例 组 计 有 90 25 115 16 2 18 名妇女经筛检有50名阳性。 无 1996 2061 4057 184 198 382 合计 2086 2086 4172 200 200 400 382(该筛检项目的假阳性率为 A 10, 386(以人群监测资料为基础的病例对B 90, 照研究,新生儿期窒息导致肺炎的OR值是 C 5, A 8.61 D 95, B 3.72 E 94.7, C 1.59 D 3.60 383(该筛检项目的假阴性率为 E 79.84 A 10, B 90, 387(以医院资料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C 5, 究,新生儿期窒息导致肺炎的OR值是 D 95, A 8.61 E 94.7, B 3.72 C 1.85 384(该筛检项目的阳性预测值为 D 8.00 A 10, E 92.00 B 90, C 5, D 95, 人群类别 患病率死亡率 (1/10万) (1/10万) (388,392题共用题干) 吸烟者 66 36 在某人群中开展有关吸烟与胰腺癌关 不吸烟者 22 18 系的30年队列研究。结果发现该人群吸烟全人群 44 24 率为33.35%,各人群胰腺癌患病率、死亡 率见下表。 39 388(吸烟导致胰腺癌的RR是 C 66.7% A 18/10万 D 25% BE 50% 6/10万 C 2.0 D 3.0 391(吸烟导致胰腺癌的PAR是 EA 6/10万 22/10万 50% B 389(吸烟导致胰腺癌的AR是 C 2.0 A 18/10万 D 25% BE 50% 6/10万 C 2.0 D 25% 392(吸烟导致胰腺癌的PAR%是 E 44/10万 A 18/10万 B 50% 390(吸烟导致胰腺癌的AR%是 C 2.0 A 18/10万 D 25% BE 50% 6/10万 《预防医学(A4型题)》参考答案 373.C 374.E 375.E 376.C 377.C 378.A 379.A 380.D 381.C 382.C 383.A 384.E 385.C 386.B 387.A 388.C 389.A 390.B 391.E 392.D D 环境污染致畸危害 E 环境污染致癌危害 395. 伦敦烟雾事件 五、B1型题 396(水俣病 (393,394共用备选答案) A SO 2(397,399共用备选答案) B CO 2A 生产者 C CO B 一级消费者 D IP C 二级消费者 E CCl 3D 分解者 E 食物链 393. 破坏臭氧层的污染物 394. 形成酸雨的污染物 397(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生物之间进 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途径 398(生态系统中,肉食动物称为 396共用备选答案) (395,399(生态系统中,将复杂有机物转变A 环境污染引起的急性中毒 成简单无机物的生物,称为 B 环境污染引起慢性非特异性危害 C 环境污染引起物质蓄积危害 (400,401共用备选答案) 40 A 呼吸循环衰竭 B 一氧化碳 B 散热中枢疲劳或失调 C 苯 D 甲苯 C 脑部暂时供血减少而晕厥 D 内分泌功能失调 E 苯胺 E 电解质平衡紊乱 409(主要形成高铁血红旦蛋白的毒物400(热痉挛的机制主要是 是 401(热射病的机制主要是 410(主要形成白血病的毒物是 (402,(411,412共用备选答案) 403共用备选答案) A 氯气 A 听觉正常 B 听觉适应 B 一氧化碳 C 听觉疲劳 C 二硫化碳 D 职业性耳聋 D 氮氧化物 E 爆震性耳聋 E 硫化氢 402(听觉敏感度下降l0分贝,离开411(主要对肺产生刺激和腐蚀作用而 噪声环境可恢复正常 引起肺水肿 412(主要对上呼吸道粘膜及球结膜产403(听觉敏感下降40分贝,离开噪生刺激作用 声环境后需较长时间可恢复正常 (413,414共用备选答案) (404,406共用备选答案) A 易兴奋症、震颤、口腔炎 A α射线 B 神衰、震颤、中毒性脑病 B β射线 C 体温低、脉搏低、血压低 C γ射线 D 贫血、周围神经炎、腹绞痛 D 红外线 E 皮肤溃疡色素沉着指甲变薄 E 紫外线 413(铅中毒的典型表现是 404(电离作用最大的是 414(汞中毒的典型表现是 405(主要引起人体内照射、放射病是 406(引起电光性眼炎是 (415,416共用备选答案) A 消化系统 (407,408共用备选答案) B 神经系统 A 青霉胺 C 造血系统 B 二巯基丙醇 D 循环系统 C 阿托品 E 泌尿系统 D 依地酸二钠钙 E 亚硝酸钠,硫代硫酸钠 415(苯的急性毒作用主要损害 416(苯的慢性毒作用主要损害 407(铅中毒治疗首选药物是 408(砷中毒治疗首选药物是 (417,418共用备选答案) A 制造蓄电池 (409,410共用备选答案) B 制造仪表 A 二硫化碳 C 喷漆 41 D 制造电池 427(肉毒梭菌致病物质的性质是 E 制造火柴 (428,430共用备选答案) 417(可引起苯中毒的作业是 A 算术均数 418(可引起汞申毒的作业是 B 几何均数 C 中位数 419,421共用备选答案 D 标准差 A 蛋白质 E 四分位数间距 B 脂肪 C 碳水化合物 428(描述呈对数正态分布资料的集中D 维生素A 趋势,的指标是 E 维生素B1 429(描述呈正态分布资料的离散趋 势,的指标是 419(最主要的供能营养素是 430(描述呈正态分布资料的集中趋420(能量密度最高的营养素是 势,的指标是 421(与能量代谢有关的营养素是 (431,433共用备选答案) (422,423共用备选答案 A 95% A 碘缺乏 B 99% B 钙缺乏 C 97.5% C 锌缺乏 D 68.27% D 维生素D缺乏 E 90.90% E 维生素A缺乏 422(导致婴儿佝偻病的原因是孕期 431(正态分布μ?1.96σ范围内面积423(导致婴儿异食癖的原因是孕期 为 432(正态分布μ?2.58σ范围内面积(424,425共用备选答案) 为 A 海产品 433(正态分布μ?1.64σ范围内面积B 鸡蛋 为 C 冰淇淋 D 臭豆腐 (434,436共用备选答案) E 卤猪肠 A 直条图 B 圆图 424(葡萄球菌食物中毒的好发食品是 C 线图 425(肉毒梭菌毒素食物中毒的好发食D 半对数线图 品是 E 散点图 (426,427共用备选答案) 434(比较两种疾病发病率近年来下降A 神经毒素 的速度时,应选用 B 内毒素 435(比较两个医院某年的住院病人C 肠毒素 数,应选用 D 细胞毒素 436(观察某省肝癌死亡率近年来的发E 溶血毒素 展趋势,应选用 426(葡萄球菌致病物质的性质是 (437,438题共用备选答案) 42 A 观察法 A 描述性研究 B 实验法 B 分析性研究 CC 数理法 实验性研究 D 临床研究 D 纵向研究 E 动物实验 E 理论流行病学 437(流行病学研究中未能控制或完全445(描述疾病分布,提出病因假设或控制研究对象的所有条件,只能观察事物线索,该情况属于哪种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在自然状态下的发展,根据研究对象的实446(在人群中观察在增加或消除某因际情况进行的观察研究,也无法设立严格素后某病发病率的变化,该研究属于哪种的对照。这种方法属于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438(在人群现场通过人为控制研究因447(疾病监测属于 素而验证或证实假设的方法属于 (448,450题共用备选答案) 439,442题共用备选答案 A 某病在某地区处于停息状态,少则 A 治愈率 几年多则几十年检不出阳性材料,也不出 B 死亡率 现病例,但并没有根除 C 病死率 B 某病的发病人数不多,而且病例间 D 生存率 无明显的相互传播关系,或者在一定地区 E 致残率 的发病率呈历年一般发病水平 C 某病在某地区发病率显著超过该 439(对病程短不易引起残疾、死亡的病散发发病率水平 疾病,在评价预后时宜采用 D 某病的发病率远远超过该病流行 440(对于病程短容易引起死亡的疾的水平。其显著特点是传播迅速、波及面病,在评价预后时,宜采用 广,常超越省界、国界甚至洲界 441(某医师拟研究胃癌病人手术疗法E 在集体单位或小居民区短时间内的预后,宜选用 突然出现许多相似病例的现象。其特点是 442(评价肩周炎病人的预后,宜选用 情况突然,罹患率高 (443,444题共用备选答案) 448(流行是指 A 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感染率 449(散发是指 B 长期变异、短期波动、季节性、周450(爆发是指 期性 C 大流行、流行、爆发、散发 (451,453题共用备选答案) D 国家间分布、国家内分布、城乡分A 危险因素 布、地区聚集性 B 保护因素 E 年龄、性别、职业、种族与民族、C 间接因素 婚姻家庭 D 无关因素 E 混杂因素 443(应从哪些方面描述疾病的人群分 布 451(某队列研究发现某因素导致某病 444(应从哪些方面描述疾病的地区分的RR95%CI为3.1,4.9,则该因素最可能布 是 452(某队列研究发现某因素导致某病 (445,447题共用备选答案 的RR95%CI为0.1,0.5,则该因素最可能 43 是 B 现场实验 453(某队列研究发现某因素导致某病C 社区实验 D的RR95%CI为0.5,1.9,则该因素最可能 准实验 是 E 动物实验 (454,456题共用备选答案) 454(以尚未患病的个体为单位进行随 A 临床试验 机化分组的实验方法属于 455(以整个人群为单位进行随机化分称为 组的实验方法属于 463(病原体更换宿主时在外界环境中 456(以病人个体为单位进行随机化分所经历的全部过程称为 组的实验方法属于 464(病原体更换宿主时在外界环境中 经历的物体,如水、空气、食物,蝇、手、 (457,460题共用备选答案) 日常用品等称为 A 疫源地 465(病原体进入机体后,病原体与机 B 疫点 体相互作用的过程称为 C 疫区 D( 自然疫源地 466,467题共用备选答案) E 传染源 A 潜伏期 B 外潜伏期 457(传染源向四周传播病原体所能波C 传染期 D及的范围称为 恢复期 458(一般把范围较小的疫源地或单个E 潜隐期 疫源地称为 466(自病原体侵入机体至最早临床症459(某些传染病的病原体在自然条件 状开始出现的这一段时间称 下,不依赖人类的参与,也可通过媒介吸 血节肢动物感染宿主主要是野生脊椎动物467(传染病病人排出病原体的整个时造成流行,并且长期在自然界循环下延续期称为 其后代,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传给人,这 种地方称为 (468,470题共用备选答案) 460(较大范围的疫源地或若干疫源地A 自然自动免疫 连成片时称为 B 自然被动免疫 C 人工自动免疫 (461,465题共用备选答案) D 人工被动免疫 A 传播机制 E 人工自动被动免疫 B 传播途径 C 传播因素 468(接种乙型肝炎疫苗的同时,注射 D 流行过程 相应丙种球蛋白,这种免疫称之 E 传染过程 469(用白喉类毒素进行预防接种,这 种免疫称之为 461(一系列相互联系、相继发生的新470. 通过隐性感染获得HAV抗体,这旧疫源地的过程称为传染病的 种免疫称之为 462(病原体更换宿主的这种过程一般 《预防医学(B1型题)》参考答案 44 393.E 394.A 395.A 396.C 397.E 398.C 399.D 400.E 401.B 402.B 403.C 404.A 405.B 406.E 407.D 408.B 409.E 410.C 411.D 412.A 413.D 414.A 415.B 416.C 417.C 418.B 419.C 420.B 421.E 422.B 423.C 424.C 425.D 426.C 427.A 428.B 429.D 430.A 431.A 432.B 433.E 434.D 435.A 436.C 437.A 438.B 439.A 440.C 441.D 442.E 443.E 444.D 445.A 446.C 447.D 448.C 449.B 450.E 451.A 452.B 453.D 454.B 455.C 456.A 457.A 458.B 459.D 460.C 461.D 462.A 463.B 464.C 465.E 466.A 467.C 468.E 469.C 470.A 45 46 屈光检查(初级)复习要点 38(房水折射率的正常值 一、眼屈光学知识 1( 眼屈光系统的基本组成 39(在简化眼中折射球面的正常位置 2( 静止时眼总屈光力的正常值 40(视网膜成像大小的计算 341( 模型眼的定义 (视角与物体距离的关系 4( 眼轴的定义 42(能动性远视的定义 5( 视轴的定义 43(远视眼主要临床表现 644( 眼调节的定义 (计算近视眼的远点 7( 眼静止状态的定义 8( 调节远点的定义 二、问诊与咨询 9( 正视眼远点的位置 1( 询问顾客的主要内容 10(屈光不正的定义 2( 顾客验光的目的要求 11(调节范围的定义 3( 了解儿童戴镜史 12(正视眼的定义 4( 了解中、青年戴镜史 13(远视眼的定义 5( 了解老年戴镜史 14(近视眼的定义 6( 问诊的注意事项 15(全远视的基本组成 7( 常见问题的了解 近视眼依屈光成分的分类 ( 答问的注意事项 16(8 17(散光眼的定义 9( 常见商品知识咨询问题 18(规则散光眼依强主子午线方向的分类 10(回答咨询前的准备 19(屈光参差的定义 11(介绍商品的方法 20(眼屈光系统三对基点的名称 12(介绍商品的注意事项 21(眼屈光系统前焦距的正常值 22(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的成像情况 三、屈光检查 23(简化眼的定义 1( 远视力表的检查距离 24(视角的定义 2( 近视力表的检查距离 25(眼调节状态 3( 视力表检查结果 记录 混凝土 养护记录下载土方回填监理旁站记录免费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 法 26(调节力的定义 4( 视力表的照明标准 27(调节幅度的定义 5( 角度计的调整方法 28(集合的定义 6( 目前可采用的视力表种类 29(近反射三联动的定义 7( 裸眼视力的检查标准 30(眼的屈光与调节的关系 8( 客观验光的基本方法 31(显性远视的定义 9( 近视眼成像的特点 32(近视眼依是否有调节因素参与的分类 10(远视眼成像的特点 33(规则散光眼依各经线屈光状态的分类 11(散光眼成像的特点 34(交替视症候的定义 12(放松睫状肌的最佳方法 35(角膜前面曲率半径的正常值 13(客观检影使用的基本工具 36(晶状体曲率半径的正常值 14(客观检影的环境要求 37(角膜折射率的正常值 15(检影时被检者的视标要求 47 16(试镜架的选择 56(裂隙片裂席的常用宽度 17(映光四要素名称 57(验光后试片的操作程序 18(映光为顺动时应加的镜片种类 58(试片时的注意事项 19(映光为逆动时应加的镜片种类 59(远视眼试片时的换片原则 20(检影结果的代表征象 60(马氏杆片的作用 21(观察映光四要素的四个方向 61(十字线片的作用 22(中和点的定义 62(针孔片的作用 23(工作距离与屈光结果的关系 63(同一散光眼在远近距离上测量结果的差异性 24(映光亮度与屈光不正的关系 64(老视与屈光状态的关系 25(映光速度与屈光不正的关系 65(阅读舒适与调节幅度的关系 26(映光形状与屈光不正的关系 66(决定视角大小的因素 27(检影最主要的标志映光名称 67(制作视力表的理论依据 28(检影镜的基本结构 68(检影时被检眼与检查眼的视轴夹角数值 29(普通镜片箱正球镜度数范围 69(验光法的分类 30(普通镜片箱负球镜度数范围 70(小瞳验光法的分类 31(普通镜片箱正柱镜度数范围 71(小瞳主觉验光法的分类 32(普通镜片箱负柱镜度数范围 72(小瞳主觉验光法的分类 33(调节幅度测量方法的种类 73(主客观相结合小瞳静态检影验光法 34(最小调节幅度计算公式 35(调节需求的计算方法 开具处方 1( 试戴不清楚的调整方法 36(老视验光的基础状态 2( 试戴调整的注意事项 37(测量调节近点视标的移动速度 3( 试戴时间的选择 38(大致出现老花的年龄 4( 瞳距测量的方法 39(老视的原因 5( 远用瞳距测量时被检者的视标选择 40(老视与远视的区别 6( 检查者与被检者的距离要求 41(老视的矫正方法 7( 视远视近瞳距的换算关系 42(用角度计对被检者所戴眼镜的检测内容 43(一致性映光的定义 8( 近用PD的视标选择 44(出现亮而快映光的屈光状态 9( 眼镜处方PD的定义 10(眼镜度数的表示方法 45(出现暗而慢映光的屈光状态 11(远视眼配镜处方的确定原则 46(出现椭圆映光的屈光状态 12(近视眼配镜处方的确定原则 47(出现圆形映光的屈光状态 13(屈光参差眼镜处方的确定原则 48(出现条状映光的屈光状态 14(处方内各缩略符号的含义 49(高度复性近散检影时的表现 50(复合远视散光检影时的表现 15(屈光检查的一般程序 16(影响试戴调试的因素 51(高度远散检影时的表现 17(对试戴不适应症状的处理方法 52(高度近散检影时的表现 18(高度散光眼的矫正原则 53(映光为顺动的屈光状态 19(轻度散光眼的矫正原则 54(映光为逆动的屈光状态 20(斜位散光的矫正原则55(裂隙片裂席宽度的理论依据 48 屈光检查(初级) 复习题 一、 选择题 1. 办事公道是指从业人员在进行职业活动时要做到( ) A.追求真理,坚持原则 B.有求必应,助人为乐 C.公私分明,一切平等 D.知人善任,提拔知己 2.企业创新要求员工努力做到() A不能墨守成规,但也不能标新立异 B大胆地破除现有的结论,自创理论体系 C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敢于提出新问题 D激发人的灵感,遏制冲动和情感 3 ()、晶状体、玻璃体等是眼球内容物 A房水 B角膜 C巩膜 D虹膜 4 两块或两块以上的各种眼用透镜的()叫做透镜的联合 A叠合 B密接 C叠合、密接 D叠合、连接 5 ( )眼球内腔和内容物构成眼球 A 眼内肌 B视神经 C 眼球壁 D 玻璃体 6 正常眼角膜外表面周边曲率半径逐渐增大,呈( ) A 球形弧面 B 椭圆形弧面 C 非球面形 D 球弧形 7 位于眼球后方5/6部分,质地兼任的乳白色不透明纤维组织是( ) A 视网膜 B 睫状体 C 巩膜 D 虹膜 8 ( )是角膜在炎症,感染,外伤等原因喜爱出现的不透明无定型白色疤痕。 A 干燥斑 B 混浊 C 白瘢 D 云翳 9 ( )组织包围着一个肉状隆起的组织,成为泪阜。 A 内眦部 B 外眦部 C 睑裂 D 睑缘 10 早期老年性核性白内障可使用( )提高视力。 A 近视镜 B 远视镜 C 散光镜 D 三棱镜 11 ( )是我国人眼球的突出度的一般平均值。 A 11.6毫米 B 12.6毫米 C 13.6毫米 D 14.6毫米 12 ( )是用光学方法测量活体角膜中央部厚度的正常值。 A 1毫米 B 0.8毫米 C 0.78毫米 D 0.52毫米 13 晶状体宛如洋葱,由外向内分为囊膜、前囊下皮,基质皮层和( )。 A 内皮 B 核层 C 带状纤维层 D 径线纤维层 14 由葡萄膜炎症、视网膜出血、外伤、肾炎、( )及年老等原因所致玻璃体混浊。 A 高度近视 B 高度远视 C 泪囊炎 D 角膜变性 15 ( )是用来表达透镜对光线曲折力大小的,在数值上等于透镜焦距的倒数。 A 顶焦点 B 顶焦度 C顶焦距 D 顶焦线 16 同轴位柱面镜的联合,其结果用( )的方法来获得。 A 代数和 B 代数差 C 代数 D 几何 17( )是指目标的动向与镜片平移方向一致。 A顺动 B逆动 C移位 D移心 18.三棱镜是组成一切球面透镜和柱面透镜的() 49 A最基本单位 B最小单位 C最基本的光学单位 D最基本的镜度单位 19 由顶相对的大小不同的三棱镜旋转所组成的透镜为() A 正球面透镜 B负球面透镜 C正柱面透镜 D负柱面透镜 20.()是由底相对的大小不同的三棱镜单向排列所组成。 A正球面透镜 B负球面透镜 C正柱面透镜 D负柱面透镜 平行光线进入散光眼后,不能形成一个焦点,而形成() A一交线 B二交线 C三交线 D一点与一交线 21 ()静止时曲率半径的正常值为10mm. A角膜前面 B角膜后面 C晶状体前面 D晶状体后面 22 依据眼的光学常数所模拟的人眼屈光模型称( ) A 简化眼 B 模型眼 C 简略眼 D 简约眼 23正视眼的( )为无限远距离。 A近点 B远点 C 像点 D 结点 24 远离5米外物体发出的或反射的平行光线经眼屈光系统折射后能在( )上成一焦点,是 为正视眼。 A 角膜 B 晶状体 C 视网膜 D 脉络膜 25 ( )指当眼调节静止时,使平行光线经眼曲折后聚焦于视网膜后,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 不能成清晰物像。 A 近视眼 B 远视眼 C散光眼 D正视眼 26 ( )指当眼调节静止时,使平行光线经眼曲折后聚焦于视网膜前,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 不能成清晰物像。 A 正视眼 B近视眼 C远视眼 D散光眼 27()至透镜的距离为物距。 A像点 B物点 C焦点 D光点 28棱镜的()为两个平面相交的角。 A顶角 B棱 C底 D顶 29镜片的透光率越(),视物越清晰 A差 B高 C弱 D小 30 ( )曲率半径的正常值为7.7毫米 A 角膜前面 B 角膜后面 C玻璃体前面 D 晶状体后面 31 ( )为房水折射率的正常值。 A 1.336 B 1.376 C 1.406 D 1.437 32 与物体距离远近成反比的是( )。 A 视轴 B 视角 C 光轴 D 固定轴 33( )处是4.00屈光度近视眼的远点位置。 A 眼前12.5cm B 眼前25cm C 眼后12.5cm D 眼后25cm 34 由( )折射面构成的透明介质成为透镜 A 一个 B 两个 C 三个 D 四个 35发光点或会聚点在无穷远时,光束中的所有光线相互平行,称( )。 A 会聚光束 B 平行光束 C 像散光束 D 发散光束 50 36 从光源投向分界面上光线投射点之间的一段光线为 ( )。 A 反射光线 B入射光线 C折射光线 D法线 37 凹透镜能使平行光线发散,使光线好像是从透镜( )一点发出。 A 前 B后 C上 D下 38 镜架的金属材料有( )、镍合金、和贵金属三大类。 A 铝合金 B铁合金 C铜合金 D钢合金 39(镜架的非金属材料主要采用合成树脂为原材料,可分为( )和热固树脂两大类。 A可塑性 B热塑性 C柔软性 D耐磨性 40(锌白铜的性能特点是密度8.8、耐酸性、弹性好、成本低、易加工、( )呈铜绿色。 A易变性 B易生锈 C易断 D重量大 41(问诊要注意尊重顾客的( ),不要把验光师主观意向强加给顾客。 A客观要求 B客观意见 C主观要求 D主观判断 42(戴金属架皮肤过敏的人,如不考虑换材料应介绍( )。 A塑料架 B碳素架 C玳瑁架 D钛金属架 43(用肉眼观察患者眼外观一般应( ) A先右眼后左眼 B先左眼后右眼 C双眼同时检查 D以上都不对 44(近视力表检查时可采用( ) A自然光线 B人工照明 C白织灯 D自然光线或人工照明 45(焦度计零位矫正是指( )。 A目镜调整后如手轮刻度正对零位无须矫正。 B目镜调整后如手轮刻度正对—1.25无须矫正 C目镜调整后如手轮刻度正对+0.25无须矫正 D目镜调整后如手轮刻度正对—0.25无须矫正 46(球结膜检查时可发现() A充血水肿 B青光眼 C白内障 D角膜炎 47视力表的照明标准应该是其表面照度不小于() A200 LX B300 LX C400 LX D600 LX 48目前最常用的检影镜种类为( ) ,点状光检影镜 ,带状光检影镜 ,环状光检影镜 ,多点状光检影镜 49(客观检影的暗室要求( ) A被检查者双眼能注视无限远 B被检查者双眼能注视2米远 C 被检查者双眼能注视1米远 D被检查者双眼能注视50厘米远 50(试镜架平面与镜腿的夹角约为( )左右。 A、50度 B、60度 C、70度 D、80度 51(映光四要素包括动向、形状、速率及( ) A 灰度 B 亮度 C 色度 D 变化速率 52(映光的动向( )提示检影结束。 A顺动 B不动 C逆动 D不变 53(如果一患者检影时映光为顺动,则应选择()镜片加上 A-1.00度 B零度 C-2.00度 D+1.00度 51 54()是映光逆动时应加的镜片 A+1.00D B+2.00D C-1.00D D+0.50D 55.观察映光四要素至少要在()方向上 A一个 B二个 C三个 D四个 56.在中和点处() A映光逆动 B映光不动 C映光最暗 D映光椭圆 57(对于七十岁的人来说,映光的亮度与()无关 A屈光不正的程度 B晶体浑浊的程度 C玻璃体浑浊的程度 D瞳孔大小 58.检影时,判断加正镜还是负镜主要是看映光的() A速率 B动向 C亮度 D形状 59()是检影镜的基本构成 A镜筒 B灯光与镜头 C镜筒与镜头 D镜头 60.()为普通镜片箱中的最大正球度数 A+10.00D B+12.00D C+14.00D D+20.00D 61.在普通镜片箱内小于-1.00D的负球镜片度数递量为() A0 B-0.25D C-0.50D D-0.12D 62.()在普通镜片箱内找不到 A+6.00D散光单片 B+5.50D散光单片 C+6.50D散光单片 D+5.00D散光单片 63(医师工作距离为0.67米,检影结果为+1.50D,患者眼屈光为( )。 A平光 B+1.50D C+1.00D D—0.50D 65(—2.00D的眼与—4.00D的眼相比前者比后者映光速率( ) A快 B慢 C变化快 D变化慢 66(( )是检影镜的基本构成。 A形状 B亮度 C动向 D速率 67(老视患者的眼镜() A一定是远视镜 B一定是近视镜 C一定是平光镜 D有可能是近视镜 68(调节需求的计算方法是( ) A工作距离 B以米为单位,工作距离的倒数 C工作距离的2倍数值 D工作距离的1/2倍数值 69(屈光不正矫正为老视验光的( )。 A起始状态 B最终结果 C可省略的步骤 D什么都不是 70(一般,人们在( )左右出现老视。 A 40岁 B 50岁 C60岁 D70岁 71(( )是用焦度计对被检查者所戴眼睛的检测内容。 A镜片厚度 B镜片折射率 C顶焦度 D透光率 72(所谓一致性映光是指检影镜的转动方向与映光的方向( )时的动向。 A互相平行 B相交 C互相垂直 D不一致 73(检影时出现亮而快的映光常见于( )。 A人工近视 B近视 C小于人工近视的近视 D高度近视 74(出现暗而慢的映光常见于() 52 A平光 B近视 C远视 D散视 75.()时检影出现条状映光 A远视 B高度远散 C散光 D近视 76复性远散检影时映光表现为() A椭圆 B圆 C方形 D条形 77.()是高度远散时检影的表现 A椭圆形 B圆形 C方形 D条形 78.()是高度近散时检影的表现 A椭圆形 B圆形 C方形 D条形 79(( )是常用的换片级距。 A(0.75D B 0.50D C 0.25D D 3.00D 80(马氏杆可用来对( )进行定量分析。 A近视 B远视 C散光 D斜视 81(( )为十字线片。 A在通明平光圆片上刻有两条互相垂直的直径刻线。 B在通明近视圆片上刻有两条互相垂直的直径刻线。 C在通明平光圆片上刻有两条互相平行的直径刻线。 D在通明平光圆片上刻有两条互相交叉的直径刻线。 82(针孔片为( ) A在透明圆片中央有针孔 B在半透明圆片中央有针孔 C在不透明圆片中央有针孔 D带孔的镜片 83(同一散光眼在远距离与近距离测出的散光( ) A略有差距 B相同 C相差25% D相差50% 84(老视出现的迟早与其原屈光状态( ) A无关 B略显有关 C正相关 D负相关 85(视角是由( )决定的。 A视细胞 B视细胞体积 C视细胞直径 D物体大小 86(眼的调节幅度最宜为视近所需调节的()否则易出现视疲劳 A1,2倍 B1倍 C2倍 D3倍 87.1′视角是人们用来制作()的理论依据 A视标 B裂隙灯 C眼底镜 D视力表 88()是小瞳验光法 A主觉、他觉与主客观结合小瞳静态检影法 B他觉与电脑验光仪法 C主觉与他觉验光法 D主觉与电脑验光法 89.小瞳主觉验光法包括() A他觉验光法 B激光散斑图法 C检眼镜检查法 D图象法 90.()是主客观相结合小瞳静态检影验光法的特点 A迅速但复杂 B客观准确 C客观复杂 D复杂准确 91.试戴镜片后不清楚的调整方法有() A增加凹面透镜,每次0.50D B增加凸面透镜,每次0.50D 53 C增加凸面透镜,每次0.25D D增加凸面透镜,每次1.00D 92(试戴调试是( ) A多余的 B结合视觉心理因素与临床解决能力的过程 C被检者自我调整的过程 D视光师调整的过程 93(真性近视不论轻重均应( ). A戴镜矫正 B仔细检查后确定是否戴镜 C散瞳矫正 D间断戴镜 94(( )是试戴调试的目的。 A使患者获得清晰的视力 B使验光结果适应患者需要 C使患者逐步适应验光结果 D将验光结果与被检者屈光问题完善解决 95(引起视力下降及不适,应将其( ) A立即矫正 B可不校正 C偶可配戴缓解症状 D球镜矫正 96(为了减轻斜位散光戴镜的不适,应将其( ) A柱镜换算成球镜 B球镜换算成柱镜 C柱镜轴位接近垂直或水平 D柱镜轴位放在垂直或水平 97看无限远时,眼镜平面与角膜顶点平面瞳距相比( ) A相等 B前者大于后者 C后者大于前者 D前者比后者大2mm 98对出现严重试戴不适的被检者应( ) A减小其屈光度 B轴位定在90? C轴位定在180? D所配镜柱镜轴位尽量靠向原镜 98儿童高度散光者应该( )。 A尽量用柱镜全部矫正 B半量矫正 C全部用球镜矫正 D半量球镜矫正 99(( )适合配戴软性隐形眼镜。 A生活邋遢 B在酸性环境中工作的人 C 在碱性环境中工作的人 D足球运动员 100(( )眼球向下转是配戴隐形眼镜者的姿势。 A面向左转 B面向右转 C面向上传 D面向下传 101(( )是隐形眼镜摘出时应注意事项。 A洗手—清洁—摘镜片—存放 B清洁—摘镜片—洗手—存放 C洗手—摘镜片—清洁—存放 D摘镜片—洗手—清洁—存放 102(( )为去蛋白酶片的使用周期。 A一天 B一周 C每半个月 D一月 103(仪器保养的四项要求是:整齐、( )、润滑、安全。 A方便 B清洁 C安全 D快捷 104试戴时间相对较长的是() A单纯近视 B单纯远视 C年龄大,有散光 D轻度近视 105 样片法是测量()的方法 A角膜直径 B角膜形状 C瞳孔大小 D瞳距大小 106()是测量瞳距时检查者与被检查者之间的距离 A10-20cm B20-30cm C30-40cm D40-100cm 二判断题 1.(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克服利益导向是职业道德社会功能的表现。 54 2.( )市场经济时代,勤劳是需要的,而节俭不宜提倡。 3.( )顶焦度的单位是屈光度,符号为“DS”。 4.( )眼用球面透镜的顶焦度等于该球面的两面镜度之差。 5.( )沿圆柱玻璃体的轴向切下一部分,这部分就是一个球面透镜。 6.( )球面透镜之间的联合结果,可用求代数差的方法来获得。 7.( )球面透镜有两个界面,各界面对光线曲折的能力用面镜度来表示就成之为顶焦度。 8.( )通过镜片观察目标移动的现象成为视觉像移。 9.( )通过移动负球面透镜观察目标的动向,二者则呈现逆动。 10.( )如果柱面透镜的轴向位于垂直方向上,则最大的屈光力是在90?度上。 11.( )公式Fθ=F×sin2θ是用来计算柱面透镜上与水平线成θ夹角方向上的屈光力。 12.( )眼屈光系统的三对基点为一对近点、一对焦点和一对主点。 13.( )在简化眼中,单一折射球面位于角膜后1.336mm.。 14.( )在均匀介质中,光是沿着平面传播的。 15.( )光波波长范围在380~760nm之间的是人眼可见的光波。 16.( )镜片的阿贝数较大,色散就越小。 17.( )儿童戴镜史的了解需询问用眼卫生习惯。 18.( )验光的准确与否,关键在于验光员的检影技术。 19.( )应询问顾客是否有戴金属镜架过敏史等因素。 20.( )睑结膜可分为上睑结膜与下睑结膜。 21.( )单手也可以独立地翻转上睑。 22.( )出现暗而亮的映光常见于轻度近视。 23.( )高度近散时检影表现为椭圆形。 24.( )试戴时间一般为3小时。 25.( )测量瞳距的方法包括裂隙灯法与样片法。 26.( )远用瞳距测量时要注视5米以外的视标。 27.( )一般来讲,测量瞳距时检查者与被检者相距10—20cm。 28.( )近用瞳距比远用瞳距大4mm。 29.( )测量近用瞳距时,视标应在100厘米处 30.( )眼镜处方瞳距即指眼镜平面上瞳孔距离。 31.( )验光是屈光检查应首先进行的步骤。 32.( )高度散光眼原则上尽量用柱镜全部矫正。 33.( )全功能护理液使用最方便。 34.( )初戴隐形眼镜的不适感一般1—2周后消失。 35.( )视力检查的距离应为4.5米。 36.( )视力表表面不能擦拭,以免影响视力测定。 37.( )镜度表精度下降,可因表内机械部件磨损所致。 38.( )视力表灯箱亮度不够或不均匀,需更换灯管。 55 56
本文档为【【2017年整理】预防医学试题及答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842972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62KB
软件:Word
页数:89
分类:
上传时间:2017-09-18
浏览量: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