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杭城九墙》艺术创作研究——曾令香(正稿)

《杭城九墙》艺术创作研究——曾令香(正稿)

举报
开通vip

《杭城九墙》艺术创作研究——曾令香(正稿)《杭城九墙》艺术创作研究 曾令香(中国美院公共艺术学院博士) (电话:186********/137********) 关键词:场域精神 传承与创新  本土文化  生长 互动 一 城市更新,中山路与《杭城九墙》 城市更新的理论与实践从西方发达国家开始随着城市化运动的兴起以及人类对城市概念理解的变化,经历了偏重形体规划的城市改造阶段,以人为本的社区规划阶段到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复兴阶段。而今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复兴阶段强调了对城市历史生命体的尊重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想象。 2007年10月开始,杭州市政府顺应城市的发展需要...

《杭城九墙》艺术创作研究——曾令香(正稿)
《杭城九墙》艺术创作研究 曾令香(中国美院公共艺术学院博士) (电话:186********/137********) 关键词:场域精神 传承与创新  本土文化  生长 互动 一 城市更新,中山路与《杭城九墙》 城市更新的理论与实践从西方发达国家开始随着城市化运动的兴起以及人类对城市概念理解的变化,经历了偏重形体规划的城市改造阶段,以人为本的社区规划阶段到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复兴阶段。而今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复兴阶段强调了对城市历史生命体的尊重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想象。 2007年10月开始,杭州市政府顺应城市的发展需要,提出中山路综合保护 工程 路基工程安全技术交底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工程量增项单年度零星工程技术标正投影法基本原理 项目。具有“南宋御街”,“天街”等称号的中山路是杭州主城区久负盛名的历史最悠久、历史遗存最为丰富、历史风貌和民间生态最完整的地方,无论从空间肌理、建筑型制、邻里结构到地方特征都集中体现了杭州历史文化名城的传统风貌,杭州城市各个时代历史地理和民间生活的综合信息在其空间格局、街巷形态、地名体系和字号门店等方面都得到了较为完整地保存。中山路是体现杭州文化传统价值和地域特色价值的契机所在,为此,市委、市政府经过深入研究、科学论证、周密谋划,作出实施中山路综保工程这一重要战略部署,把中山路打造成“宜居、宜商、宜文、宜游”的国际旅游综合体、“中国生活品质第一街”及“建筑历史博物馆”。对此,中国美院对中山路工程改造提出了的“有机更新”理念。目的在于“还杭州一个历史文化名城以当代的风貌”。通过整理捡拾历史碎片,通过梳理,使其和现代建筑紧密融合,从而体现出一种独特的古韵。 (参考《杭州城市建设发展的关键词》,www.zzhz.com.cn  2007年12月28日 ,住在杭州网)这其中包括十一项作品构成的公共艺术精品长廊。杨奇瑞教授的《杭城九墙》是其中一件。 二《杭城九墙》的制作 为了《杭城九墙》,作者花了三年的时间构思设计,参与制作者用了一年的时间采集素材,跑遍杭州的各个角落来调查和寻找那些各个时期、各个方面的老墙。这种田野调查及社会学的方式开展目的是通过与老百姓的沟通交流,掌握老百姓(公众)心目中真正喜闻乐道的城市记忆、触摸老百姓心目中关于城市老墙记忆中那份诗性,而且是为了找到具有杭州区域性特征和人文环境的处于历史保护建筑之外的、即将在城市化运动中被消逝的具有普通老百姓生活痕迹、令人感到温馨却又无法留存的素材。为此,素材的选择以温馨诗意的精神诉求和生活印记为内核,在时间性和区块意义上广泛辐射。在城市的各个角落,从市中心,城东城北等各个方向面对不同时期不同功用的老房或墙进行原型海选、发放调查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并以“素材现状、尺寸材质、历史使用及延承关系创建年代、屋主、地址、联系方式、调查对象意见(含是否同意复制)”等内容实施详尽的采集与反馈。(见图1)其中在2009年7月22开始的第三次再调查采集中,在数百个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中遴选了“望江门外直街29号”、“直吉祥巷45号”、“25光复路60号” 处建筑为原型,在综合比对屋主意见、可复制性、特征优势、尺寸及造型特性后,初步确定城头巷“123号矿业公司大门”、“光复路60号民国时期民居”、“高银街十三湾泥墙巷子”等十二个方案(2009年7月29日),作者对原素材进行“移花接木”式的再造和组织,甚至把许多分散的元素进行浓缩与聚集,使得素材既熟悉又陌生(并不强调作品的具体指向地),虽破败但见美。这其中,也有考虑到素材的将来的维护(及公共艺术的可持续性)忍痛割舍了一些很有表现力的原型,如“望江门外直街139号的解放前木质‘海祥酱酒食品’门面”(见图2)。 在09年08月09的1:10模型制作中,拟定了围绕景观阁现场东南西北分布的《杭城九墙》雏形。其中:东为“拱门墙”,南1“楼梯”(后改名为“河坊阁楼”),南2“电表”(后改名为“杂院轶事”),南3“电风扇”,南4青砖门(后改名为“曾经故园”),南5为“海塘石”( 后改名为“无名闸口”)(其中1至5为由东至西的秩序)西为“劝业里门窗”,北1为电线杆(后改名为“陌巷无觅”),北2为“海祥酱酒食品”门面。(见图3) 进入现场后,经过8月11做好拟外框构图分布后,不仅尺寸由3.5米降为3.3米,而且根据现场的环境尺度结合中国人传统造型中造势的讲究,主题分布由贴着景观阁底层基础单一环绕分布调整为聚散分布(除围绕景观阁底层基础的七墙以外在观景阁东面西面分置两块分别为3.5米3.9米高的单独墙体,其中东面为双面)。这样以来,聚散适宜,空间变得更丰富流畅,把整块场域充实起来,使其不再孤立和紧凑并且让作品融在整个环境里而不像是在做单个雕塑展览。整个主题调整为东“石库门们”(原因在于原 “拱门墙”与不远的新建基督教堂拱门忽然显得太一致,而且抽离现场后尺度上的调整使得已做到了半截的拱门看似狗洞或别的结构易产生歧义),东外偏南单独两面的“官窑寻踪”,南1“无名闸口”,南2“河坊阁楼”,南3“杂院轶事”,南4“曾经故园”;考虑阅读空间过于疏远或压抑的因素取消了南5西面的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而取消原计划的南3“电风扇”是因为表现的是老式木楼山墙间架结构图景在景观阁底层基础上放置会显得压抑和低沉,甚至于在只有7米左右的阅读空间里不符合公众惯常的空间习惯而引起误读。北1改为题有“忠烈”二字的“高宗壁书”; 北2为“几代土墙”;北2西侧对面为独立放置的“陌巷无觅”。这样的分布从内容上更注意节奏的变 化,“高宗壁书” 和“官窑寻踪”添置更加提升了地域特色的品质,丰富了主题内容。(见图4)另外许多道具的选择也是随着几块墙体大空间生成后做了许多适应性的调整,如原定于“曾经故园”门口放置藤椅改为煤炉使场面更有些动感,尺寸也更为搭配。(注:为了收集各式老旧的道具,杭城各色大小的废品站参与制作者几乎跑尽。而且曾一度造成废品收集者云集此处上门售货的趣象)再后来的颜色调整阶段从精神指向去把握久而不脏、老却当代的艺术效果去把握每一堵墙,使其共同链接 在整体性关系中。直至10月1日中山路“开街”前夜,把那极富工业味道的粗犷的铁框安装结束,《杭城九墙》的制作始终是动态生长着不断变化的。每一次与现场的遭遇,每一次调整,都在完善着作品。(见图5—图14) 三《杭城九墙》的艺术处理 《杭城九墙》在作品与环境的关系上是紧密契合的。从大环境来说,《杭城九墙》处在历史久远的中山路对于历史来说是一种延续,相对于周围日新月异的大都市环境来说是一种鲜明的对比。从小环境来看,古旧的九墙无论造型、颜色、元素和内容都与其上面造型独特现代的景观阁形成对比。(见图15)另外,作品 用粗犷冷酷的刚才框住,亦是一种对比。这种对比是一种隐喻,流露一种本土文化被工业文明包围的逐渐远去,消逝。。。的那份淡淡的哀伤,体现了艺术家对本土和地域文化及历史的一种冷静地反思。构图的处理上,为了具备扩展性和加强空间感,做了精心地组织,如“杂院轶事”老旧的水管在墙面的四分之一处由下至上到离顶30公分伸进墙体,以及电风扇、电表箱的线都串出墙边等等都是突出空间的延展性可读性,地脚线由左至右的上抬处理在有限的铺面里增强空间感,自行车镶嵌进墙里另一个车把手折起来平面化使得我们惯常的视觉习惯在这里变得陌生。诸如这样的处理在“河坊阁楼”等其它作品中均有独到的体现。作品中诸如煤球煤炉水龙头,楼梯下的不锈钢镜子,老的凤凰牌自行车、闸门上的铜帽。。。等等细节元素让静态的老墙散发出永恒的动的生活的气息来,并且让雕塑的参与与互动变得随便,公众在这里留影,扶扶车把手、拎拎水壶。。。除了给观众留下摄影时的仿真入境的机会更容易勾连起他们对历史文化的想象和多维度的感触。不同的人群在这里读解不同的心灵图景:在这里儿童以新疑的眼读解父辈们所生活过的城市的过去,如同读史;青年人来寻觅曾经的童年和一份闲适一分宁谧,像读散文:长者们抚摸着旧物走进过往的回恋,如同读回忆录。因此,《杭城九墙》无论从空间布局到造型设计元素的摄取和可持续的互动,在公共空间里都呈现了一种开放的姿态、成为一种活的城市文化形态。 附: 2009年10月4日,市统计局和上城区统计局通过现场问卷的方式在御街现场开展了“中山路综合保护与有机更新工程满意度调查”,随机抽选了300名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的游客和市民和60家不同类型的商户。当问及“您对我市中山路南宋御街改造中的公共艺术欢迎程度”时,在市民受访者中,有99.4%的人表示欢迎,其中表示非常欢迎的占63.2%,所有受访者欢迎程度达99.4%,而所有商家受访者100%欢迎。(“紫阳街道参与中山路综合保护与有机更新工程满意度调查”, 2009-10-17 16:28:33) 四 我国城市雕塑发展背景下的《杭城九墙》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复苏和城市化运动的开展,城市雕塑如逢甘露迅速成长。从传统的城市雕塑被列分为“纪念碑及纪念性雕塑,装饰性雕塑,主题性雕塑和风俗雕塑”的时代( 刘去病著《谈纪念碑雕塑》,金陵书社出版,1992年12月第一版,第15页)进而发展到“一路是中国现实主义雕塑艺术的延伸发展;一路是西方现代艺术影响下的中国现代雕塑艺术的新开拓与发展”格局(王克举著“继往开来 蓬勃发展——新中国城市雕塑50年”,载《 中国城市雕塑50年》,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9年8月第一版,第4页)。而在高速信息化多媒体时代、多元互动的当下现实环境中,公共艺术的出现打破了原有城市雕塑的疆界,丰富和发展了城市的文化生态。《杭城九墙》是这样的作品。跟传统的以人物为主的城市雕塑相比在艺术形式上具备了很强的超越性;跟美化环境的装饰性雕塑比它显得深沉而有力,却又没有抽象的城市景观雕塑那么冷漠和令人感到疏远;它不是纪念性雕塑,却又像是温馨久远的市井生活纪念碑;它既非传统意义上的雕塑又非当下所谓的装置,他打破了种种定义或形式、技术手段的藩篱,他非传统又非当代,却又传统又当代。很现代又很有历史感。它汲取了传统艺术中的取意的一面用非常当代的造型方式来予以综合呈现。它完整的应合了地域文脉特色,提取了老百姓喜闻乐道的素材加以艺术的表达。让百姓熟知的日常的历史的生活物品及场景焕发出一种新的生命,产生一种重生的意境。 五 公共艺术创作者与公共艺术创作的关系 《杭城九墙》创作者杨奇瑞教授毕业于而又长期执教于中国美院,具有非常扎实的传统学院派雕塑造型背景,曾经在全国美展、全国重大历史美术题材等官方展览活动中以《仇娃参军》《98抗洪》《根本大法》等传统写实作品屡获桂冠,饱受赞誉。他深入地研习传统却又使传统具有超越性的表达力度。三年国外的研究和学习,使他获得了国际的开放视眼和对本土文化更深刻的认知。对本土文化的关注一直是他创作的一条主线。据杨介绍,1998年杭州河坊老街拆迁时,他就收集破水桶、煤气灶等人们司空见怪甚至即将成为废墟的东西,把它们压扁了,重新组合变成艺术语言,进行《河坊街》(图16)的创作。1999年,又做了《杭州轶事》(图17)等系列作品。对此,他是这样陈述的:“《杭州轶事》创作的素材取自庆春路当年拆迁的老井、老砖、老门、钢、石等材料。井原本是深不见底,跟水跟生活 有关的事物。但当它被竖立放置时,反而像望远镜一样能够看到明丽的风景。它已经不是井,它被升华和异化了。中国的老砖我是第一个用的,1999年就开始用了。而承载着过往生活记忆、活动起来吱嘎作响的老门,尤其是在冷酷的钢材面前,恰好形成了一种鲜明的对比。寓示着那种温馨的本土文化的远去,逝去的文化正是被冷酷的当代无情地框在了里面。那些家里的板凳、烟囱、马路这样一种片段把它浓缩在一个工业的框架中,也正预示现代文明的慢慢推进,而历史就被凝固在那里面。以前轶事是说人或风物,我们的轶事可能就是某一块砖、杭州一个老井、一块土地。我们把它上升到一种文化的高度上去。它们本来是躺倒的我们把它们竖起来看,视觉上就有一种意外。我就是把这种司空见惯的东西组合起来。”(《美术报》2007年8月4日)由此可以看出,今天的《杭城九墙》,是杨奇瑞十一年前开始的对城市化建设中工业文化与本土文化,现代文明与历史 记忆之关系一份独立思考及文化情感的一种表述的延续。这种对本土文化化的关注与反思在他后来的《一方土》(图18)、《一抔土》(图19)等作品中得到验证。所不同的是,从《杭州轶事》到《杭城九墙》,杨奇瑞由个人心理体验的表述转向了关注公共环境的创作,从而在除了延续性的主题切合中山路的有机改造总体思想之外,在作品的素材造型与公共空间的关系上均作了一番有责任的“再生长”,使得作品更完整更契合城市文化基因和公众价值肯认、情感认同;并且生发出老百姓内心对城市历史文化记忆的深沉思考。 从杨奇瑞教授《杭城九墙》创作活动中我们可以看出:第一,一个艺术家可以就自己的独特思考和艺术特质选择性的而不是广泛性的参与到公共艺术创作中去,去延展自己的艺术思考;第二,艺术家应当以开放的姿态来表达自己对城市、对公众生活、对文化的独特关照,去创造出把个性和时代精神、人文精神和自然环境结合的作品,让作品如同生命体成长在那里呼吸自如,是通透的;第三,艺术家应当具备对地域文化、公共环境空间,以及公众情感诉求等因素的超常敏感和对本土文化深沉的思考;第四,在参与公共艺术创作时,作品的公共性与艺术家的独特性并不是矛盾的,可是融合的统一的;第五,艺术家应带有一份强大的公共责任感去表达自己艺术个性,使创作对公众及社会有积极意义(这种意义可以分为积极唤起,热情引导,警示与黑色幽默等等),并且使自己的作品具有恒久的文化价值和可持续性发展的文化品质。 结  论 《杭城九墙》的创作实践呈现了我国当代公共艺术创作其中的一个案例。是一种方法。是将公共艺术创作理解为不断生长的动态的充满着交流和互动的活的一个艺术形态及过程,而并非时下某些艺术家设计好小稿便退场、转而交给工匠制作的城市雕塑创作方式——那是一种静态的后期艺术死亡的方式!于此,《杭城九墙》的创作实践兴许无论从丰富公共艺术的实践方法或是阐释公共艺术的概念等方面都能提供些积极的参考。并且,《杭城九墙》的创作实践向我们展现了一个从传统中走出来的“纯艺术家”介入当代公共艺术创作的过程。 今天,面临这样一个城市化高速发展的大环境,中国的城市公共艺术观念需要延展和革新。真正反映自己本民族特性的,提升城市文化品质的公共作品并不是很多。如何创造能真正反映独立价值个性的、把个性和时代精神、把个性和人文精神和自然环境结合的作品,叩待我们去思考去解决......
本文档为【《杭城九墙》艺术创作研究——曾令香(正稿)】,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597436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49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
上传时间:2019-08-27
浏览量: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