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孟子---告子章句上》原文和翻译

《孟子---告子章句上》原文和翻译

举报
开通vip

《孟子---告子章句上》原文和翻译《孟子》原文和翻译-----告子章句上 告子章句上 本篇集中讨论人性问题,是孟子“性善论”思想较为完整的体现。连带的是仁义道 德与个人修养的问题。对精神与物质、感性与理性、人性与动物性等问题也有所 涉及。全篇原文共20章, 本书选14章。 人性向善,犹水就下 【原文】 告子?曰:“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 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 孟子曰:“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子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 水之就(4)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天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5)...

《孟子---告子章句上》原文和翻译
《孟子》原文和翻译-----告子章句上 告子章句上 本篇集中讨论人性问题,是孟子“性善论”思想较为完整的体现。连带的是仁义道 德与个人修养的问题。对精神与物质、感性与理性、人性与动物性等问题也有所 涉及。全篇原文共20章, 本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选14章。 人性向善,犹水就下 【原文】 告子?曰:“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 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 孟子曰:“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子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 水之就(4)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天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5);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 【注释】 ?告子:生平不详,大约做过墨子的学生,较孟于年长。?湍 (tuan)水:急流的水。?信:诚,真。?就:趋向。?颡 (sang):额头。 【译文】 告子说:“人性就像那急流的水,缺口在东便向东方流,缺口在西便向西方 流。人性无所谓善与不善,就像水无所谓向东流向西流一样。” 孟子说:“水的确无所谓向东流向西流,但是,也无所谓向上流向下流吗? 人性向善,就像水往低处流一样。人性没有不善良的,水没有不向低处流的。当 然,如果水受拍打而飞溅起来,能使它高过额头;加压迫使它倒行,能使它流上 山岗。这难道是水的本性吗?形势迫使它如此的。人的可以迫使他做坏事,本性 的改变也像这样。” 【读解】 值得我们特别注意的,是孟子的雄辩风范。随口接过论敌的论据而加以发 挥,以水为喻就以水为喻。就好比我们格斗时说,你用刀咱们就用刀,你用枪咱 们就用枪。欲擒故纵,持之有故,言之成理。“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平?”一语杀入穴道,只需要轻轻一转,其论证便坚不可移,使读者读来,不得不束手 就擒。于是,我们便都是性善论者了。 只不过,当我们放下书本而面对现实生活中的种种邪恶时,的确又会发出 疑问:人性真如孟老夫子所描述的那般善良,那般纯洁得一尘不染吗?这种时候, 我们即便不会成为苟子“性恶论”的信徒,多半也会同意告子的观点了罢:“人性之无分于善不时, 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 下一篇(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告子上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原文】 公都子?曰:“告子曰:„性无善无不善也。‟或曰:„性可以为 善,可以为不善;是故文武兴,则民好善;幽厉兴,则民好暴.‟ 或曰:„有性善,有性不善。是故以尧为君而有象?,以省瞽瞍(3)为父 而有舜,以纣为兄之子,且以为 君,而有微子启、王子比干。‟今 曰„性善‟,然则被皆非与?” 孟子曰:“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 不善,非才?之罪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 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 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 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 由外铄(7)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故曰:„求则得之,舍则 失之。‟或相倍蓰(8)而无算者,不能尽其才者也。《诗》 曰:„天生 蒸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9)。‟孔子曰:„为此诗者, 其知道乎!故有物必有则;民之秉彝也,故好是懿德。‟” 【注释】 ?公都子:孟子的学生。?象:舜的异母弟,品行不善。?瞽 (gu)瞍(SOU):舜的父亲,品行不善。?乃若:转折连词,大致相当于 “至于”等。?情:指天生的性情。(6)才:指天生的资质。(7)铄 (shuo):授予。(8)蓰(xi):五倍。(9)《诗》曰:引自《诗经•大雅 •蒸民》。蒸,众;则,法则; 秉,执;彝,常;懿,美。 【译文】 公都子说:“告子说:„人性无所谓善良不善良。‟又有人说: „人性可以使它善良,也可以使它不善良。所以周文王、周武王当 朝,老百姓就善良;周幽王、 周厉王当朝,老百姓就横暴。‟也有 人说:„有的人本性善良,有的人本性不善良。 所以虽然有尧这样 善良的人做天子却有象这样不善良的臣民;虽然有瞽瞍这样 不善 良的父亲却有舜这样善良的儿子;虽然有殷纣王这样不善良的侄 儿,并且做了天子,却也有微子启、王子比干这样善良的长辈和 贤臣。‟如今老师说„人性本善‟,那么他们都说错了吗?” 孟子说:„从天生的性情来说,都可以使之善良,这就是我说 人性本善的意思。至于说有些人不善良,那不能归罪于天生的资 质.同情心,人人都有; 羞耻心,人人都有;恭敬心,人人都有; 是非心,人人都有。同情心属于仁; 羞耻心属于义;恭敬心属于 礼;是非心属于智。这仁义礼智都不是由外在的因 素加给我的,而 是我本身固有的,只不过平时没有去想它因而不觉得罢了。所 以 说:„探求就可以得到,放弃便会失去。‟人与人之间有相差一倍、 五倍甚至无数倍的,正是由于没有充分发挥他们的天生资质的缘 故。《诗经》说:„上天 生育了人类,万事万物都有法则。老百姓 掌握了这些法则,就会崇高美好的品 德。‟孔子说:„写这首诗的 人真懂得道啊!有事物就一定有法则;老百姓掌握了 这些法则,所 以崇尚美好的品德。”‟ 【读解】 学生公都子更为全面地提出了人性问题来和孟子进行讨论, 除了告子的观点外,还另外举出了两种观点,且有理有据,说服 力较强。这一次孟子没有以 诘难或推谬的方式进行辩论,而是正 面阐述了自己关于人性本善的看法。说是 阐述,其实也是重申,因 为其主要内客,即关于恻隐、羞恶、恭敬、是非“四心”以及它 们与仁、义、礼、智之间的内在联系,他在《公孙五上》里已经 提出并阐述过了。只不过在那里是从“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出发, 探讨“四心”与“仁政”之间的关系,具有政治心理学的色彩。而 这里则是纯从人性探讨的角度出发, 回答学生关于人性是否天生 善良的问题。 其实,到底人性是如孟子的看法天生善良,还是如苟子的看 法天生邪恶,或者如告子等人的看法无所谓善也无所谓恶,这是 一个很难说得清的问题。即 便是哲学思想进步发展到今天,对于 这个古老的话题,学者们往往也莫衷一是, 各执一端。所以,孟 子的看法的确也只能代表一家之言。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孟子在这里进一步提出了“求则得之,舍 得失之”的问题。按照孟子的看法,不仅人性本善,人性本来有 “四心”,就连仁义礼智这四种品质道德,也都是“我固有之也, 只不过平时我们没有去想它因而不觉得罢了。 所以,现在我们应 该做的就是要在自己的身上,自己的本性之中去发现仁义礼 智, “尽其才”,充分发挥自己的天生资质。这使人想到他在《公孙丑 上》里面所说的,人有仁义礼智的四端,“犹其有四体也”。仁义 礼智已经植根于我们的本性之中,就像手脚四肢已长在我们的身上一样,由于太自然,太习惯了,反倒 使我们浑然不知,意识不 到了。如果有一个人突然对我们说:„我发现手脚就长在我们的身 上!”我们不认为他是个百分之百的白痴才怪。可今天突然有人对 我们说:“我发现仁义礼智就在我们的本性之中!”我们认为他是 白痴还是认为他发现了“新大陆”呢? 古往今来,东南西北,多少人在寻求仁义礼智、世间公道,却 原来都是背着娃娃找娃娃。孟子向我们猛击一掌说:娃娃不就在 你的身上吗?于是我们都 反省自身,在自己的身上,自己的本性 中去寻求仁义礼智的善的根苗,加以培 养,使之茁壮成长。 抛开抽象的哲学论争不说,孟子的“性善论”思想是不是有 它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意义呢? 下一篇(口之于味,有同嗜焉) 告子上 口之于味,有同嗜焉 【原文】 孟子曰:“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 尔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今夫麰麦(3),播种而耰(4)之,其 地同,树?之时又同,浡然(6)而生,至于日至(7)之时,皆熟矣。虽有 不同,则地有肥硗(8),雨露之养、人事之不齐也。故凡同类者,举 相似也,何独至于人而 疑之?圣人,与我同类者。故龙子(9)曰: 不知足而为履,我知其不为蒉(10)也。‟屦之相似,天下之足同也。 口之于味,有同耆四也。易牙(11)先得我口之所喜者也。如使口之于 味也,其性与人殊(13),若犬马之与我不同类也, 则天下何耆皆从易 牙之于味也?至于味,天下期于易牙,是天下之口相似也。 惟(14)耳 亦然。至于声,天下期于师旷,是天下之耳相似也。惟目亦然。至 于子都(15),天下莫不知其姣也。不知子都之姣者,无目者也。故曰, 口之于味也,有同耆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 同美焉。至于心,独无所同然乎?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 也。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 然耳。故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16)之悦我 口。” 【注释】 ?赖:同“懒”。?尔:这样,如此。殊:不同。?麰(mou)麦: 大麦。?耰(you):本为农具名,此处作动词,指用土覆盖种子。 ?树:动词,种植。(6)浡(b6):旺盛。(7)日至:即夏至。(8) 硗(qiao):土地贫瘠,不肥沃。(9)龙子:古代的贤人。(10)蒉(kui): 筐、篮。(11)耆(Sh i):通“嗜”。(12)易牙:春秋时齐国最擅烹调的人, 齐桓公的宠臣。(13)与人殊:即“人与人殊”之意。四(14)惟:此处为语 首词,无义。(15)子都:春秋时代美男子。(16)刍豢(huan):泛指家畜。 食草家畜如牛羊称刍;食谷家畜如猎狗称豢。 【译文】 孟子说:“丰收年成,少年子弟多半懒惰;灾荒年成,少年子 弟多半横暴,不是天生资质这样不同,而是由于外部环境使他们 的心有所陷溺。以大麦而论, 播种后用土把种子覆盖好,同样的 土地,同样的播种时间,它们蓬勃地生长, 到了夏至时,全都成 熟了。虽然有收获多少的不同,但那是由于土地有肥瘠, 雨水有 多少,人工有勤惰而造成的。所以凡是同类的事物,其主要的方 面都是相似的,为什么一说到人就发生疑问了呢?圣人,与论 是同类的人嘛。所以龙 子说:„不用知道脚的长短去编一双鞋, 我也知道是绝不会编成一个筐子的。‟草鞋的相近,是因为天下人 的脚都大致相同。口对于味道,有相同的嗜好,易 牙就是先掌握 了我们的共同嗜好的人。假如口对于味道,每个人都根本不同, 就 像狗、马与我们完全不同类一样,那么天下的人怎么会都喜欢易 牙烹调出来的味道呢?一说到口味,天下的人都期望做到易牙那 样,这说明天下人的口味 都是相近的。对耳朵来说也是这样,一 提到音乐,天下的人都期望做到师旷那 样,这说明天下人的听觉 都是相近的。对眼睛来说也是这样,一提到子都,天 下人没有不 认为他美的。不认为子都美丽的,是没有眼睛的人。所以说,口 对于味道,有相同的嗜好;耳朵对于声音,有相同的听觉;眼睛 对于颜色,有相同的美感。一说到心,难道就偏偏没有相同的地 方了吗?心相同的地方大哪 里?在理,在义。圣人不过就是先掌 握了我们内心相同的东西罢了。所以理义 使我的心高兴,就像猪 狗牛羊肉使我觉得味美一样。” 【读解】 我们都有共同的人性。 物质享受如此,精神享受也如此。 说到底,还是“人之初,性本善”观点的发挥。 孟子这段话,成为二十世纪中叶理论界讨论“共同人性”。 „共同美”的主要依据之一。这恐怕是孟子本人怎么也不会想到的 罢。 孟子本人则只知道刍拳悦口,理义悦心,说得亲切生动,有 滋有味, 令人真想亲口尝一尝那理义到底是 什么滋味。 然而,美苦众生,凡夫俗子又有几人真能像圣人那样亲切体 味到理义之乐如口福之乐一样呢? 因为,理义之乐与口福之乐的确是有所不同的。“理义之悦我 心”所涉及的,实际上是道德判断的方面,是精神满足的问题;而 “刍豢之悦我。”所涉及的,实际上是感官知觉的方面,是物欲满 足的问题。前者是抽象的精神的,后者是 具体的物质的,是两个 不同领域的问题,不能混为一谈。这大概正是孟子所疏 忽的地方 罢。 当然,说他有所疏忽,并不意味着他所说的一切都没有了道 理。事实上,只要不推到极端,不说得那么绝对,共同的人性也 罢,共同的审美感觉也罢, 都的确是存在的。至于说共同的口味, 共同的听觉,共同的对于美人的欣赏和 喜爱,那更是人之常倩,无 可辩驳的了。关键是我们在承认这些共同性的同时, 也要承认个 体的差异,承认同中有异,异中有同,这样才相于把自助。 没有退路的被动位置上,把有道理的说法都变成没有道理的了。 下一篇(操则存,舍则亡) 告子上 操则存,舍则亡 【原文】 孟子曰:“牛山?之木 尝美矣,以其郊于大国?也,斧斤伐之, 可以为美乎?是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润,非无萌蘖?之生焉, 牛羊又从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5)也。人见其濯濯也,以为未尝有 材焉,此岂山之性也哉?虽存乎人者,岂无仁义之心哉?其所以 放其良心者,亦犹斧斤之于木也,旦旦 而伐之,可以为美乎?其日夜之所息,平旦(6)之气,其好恶与人相近也者几 希,则其旦昼(7) 之所为,有梏亡之矣(8)。梏之反复,则其夜气不足以存; 夜气不足以存,则其违禽兽不远矣。人见其禽兽也,而以为未尝有才焉者,是岂 人之情也哉?故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 孔子曰:„操则存,舍则亡;出人无时,莫知其乡。‟(9)惟心之谓与?” 【注释】 ?牛山:齐国首都临淄郊外的山。?郊:此处作动词用,在……郊. 大国:即大都市,指临淄。?息:生长。?萌蘖(nie):新枝嫩芽。 (5)濯濯(Zhuo):没有草木,光秃秃的样子。(6)平旦:黎明,天刚亮 时.(7)旦昼:第一天。(8)有:同“又”。梏(gu):拘禁,束缚。梏 亡指因受束缚而消亡。(9)乡:乡里,“居”的意思。 【译文】 孟子说:„牛山的树木曾经是很茂盛的,但是由于它在大都的郊外,经常遭 到人们用斧子去砍伐,还有够保持茂盛吗?当然,山上的树木日日夜夜都在生长, 雨水露珠也在滋润着,并非没有清枝嫩芽长出来,但随即又有人赶着牛羊去放牧, 所以也就像这 样光秃秃的了。人们看见它光秃秃的,便以为牛山从来也不曾有 过高大的树木,这难道是这山的本性吗?即使在一些人身上也是如此,难道没仁 义之心吗?他们的放任良。心失去,也像用斧头砍 伐树木一样,天天砍伐,还 可以保持茂盛吗?他们日日夜夜的生息,在天刚亮时的清明之气,这些在他心里 所产生出未的好恶与 一般人相近的也有那么一点点,可到了第二天,他们的所 作所为,又把它们窒息而消亡了。反复窒息的结果,便使他们夜晚的息养气不足 以存在了,夜晚的息养之气不足以存在,也就和禽兽差不多了。人们见到这些人 的所作所为和禽兽差不多,还以为他们从来就没有过天生的资质。这难道是人的 本性如此吗?所以,假如得到滋养,没有什么东西不生长;假如失去滋养,没有 什么东西不消亡。孔子说过:„把握住就存在,放弃就失去;进出没有一定的时 候,也不知道它去向何方。‟这就是指人心而言的吧?” 【读解】 还是说性本善,只不过侧重于后天的滋养保持一方面罢了。 人性虽然本来善良,但如果不加以滋养,而是放任良心失去, 那就会像用斧头天天去砍伐树木一样,即便是再茂盛的森林也会被砍成光秃秃的。而一旦良 心失去,心灵失去把持,还会以为原本就不存在。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心灵的故乡在哪里呢? 现代人惶惑不安,不就正在到处寻找精神的家园、灵魂的故乡吗? 问圣人,圣人也只是回答“操则存,舍则亡”,至于它什么时候出入,故乡 在哪里,圣人也“莫知其乡。” 实际上,按照孟子翻来覆去的阐述,精神的家园或故乡根本就无它处可寻, 而就在我们自己的身上,就在我们自己的本性之 中。 所以,关键是自我把持,自我滋养,加以发扬光大,而不要到身外去寻求。 一句话—— “还是回家种自己的园地要紧!” 伏尔泰笔下的老实人如是说。 下一篇(一暴十寒与专心致志) 告子上 一暴十寒与专心致志 【原文】 孟子曰:“无或?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 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 奔?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奔秋,通国之善奕者也。使奔 秋诲二人奔,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奔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 将至,思援弓缴(6)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 非然也。” 【注释】 ?或:同“惑”。?暴(pu):同“曝”,晒。?奔:围棋。 (4)数:技术,技巧。?鸿鹄(hu):天鹅。(6)缴(zhuo):系在箭上的 绳,代指箭。 【译文】 孟子说:“大王的不明智,没有什么不可理解的。即使有一种天下最容易生 长的植物,晒它一天,又冻它十天,没有能够生长的。我和大王相见的时候也太 少了。我一离开大王,那些„冻‟他的奸邪之人就去了,他即使有一点善良之心的 萌芽也被他们冻杀了,我有什么办法呢?比如下棋作为一种技艺,只是一种小技 艺; 但如果不专心致志地学习,也是学不会的。奔秋是全国闻名的下棋能手, 叫奔秋同时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专心致志,只听弈 秋的话;另一个虽然也在听,但心里面却老是觉得有天鹅要飞来, 一心想着如何张弓搭箭去射击它。 这个人虽然与专心致志的那个人一起学习,却比不上那个人。是因为他的智力不 如那个人吗?回答很明确:当然不是。” 【读解】 这里所说的王,赵歧注为齐王,指当时有人怪齐王不明智而 孟子不曾辅佐,孟子因此而作解释。 一暴十寒,或者如俗语所说“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努力少,荒废多,很难奏效。因此,贵在坚持,责在有恒心。 世间万事莫不如此。即以生活小事而论,无论是练习写毛笔字,写日记还 是练习晨跑,坚持冬泳,真正能够持之以恒的有多少人呢? 至于孟子所举到的围棋,在他的那个时代也许的确只是雕虫小技,但在我 们今天,可已是了不得的盛事了。所谓“旷代棋王”,所谓“棋圣”,其桂冠已大有与圣人比肩之势。当然,这是题外话了。 题内的话就很简单了。学习要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这在今天,已是 小学 小学生如何制作手抄报课件柳垭小学关于三违自查自纠报告小学英语获奖优质说课课件小学足球课教案全集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测试题 生都能明白的道理。古令通则,放之四海而皆准。 不过,孟子这段话说得非常生动形象,理应入选小学语文教材。 下一篇(鱼与熊掌,不可得兼) 告子上 鱼与熊掌,不可得兼 【原文】 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 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 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 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 有所不辟 ?也。如使人 所欲莫甚于生,则几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 恶莫甚 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 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 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 ?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 万钟于我何加 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6)为身死而 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 此之谓失其本心。” 【注释】 ?辟:同“避”。?豆:古代盛羹汤的器具。?呼尔:轻勇地呼 喝。?蹴(Cu)尔:以脚践踏。?得:通“德”,这里指以我为德, 即感激的意思。?乡:同“向”,向来,一向,从前。 【译文】 孟子说:“鱼是我喜欢吃的,熊掌也是我喜欢吃的;如果不两样都吃,我就 舍弃鱼而吃熊掌。生命是我想拥有的,正义也是我想拥有的;如果不能两样都拥 有,我就舍弃生命而坚持正义。生命是我想拥有的,但是还有比生命更使我想拥 有的,所以我不愿意苟且偷生;死亡是我厌恶的,但是还有比死亡更使我厌恶的, 所以我不愿意因为厌恶死亡而逃避某些祸患。如果让人想拥有的没 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只要是可以活命,什么事情于不出来呢?如 果让人厌恶的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只要是可以逃避死亡的祸患,什么事情干不出来呢?但也有些人, 照此做就可以拥有生命, 时照此做;照此做就可以逃避死亡的祸患,却不照此 做。由此 可知,的确有比生命更使人想拥有的东西,也的确有比死亡更使 人厌恶的东西。这种心原本不只是贤人才有,而是人人都有,只不过贤人能够保持它 罢了。一篮子饭,一碗汤,吃了便可以活下 去,不吃就要饿死。如果吆喝着给 人吃,过路的人虽然饿着肚子也不会接受;如果用脚踩踏后再给人吃,就是乞丐 也不屑于接受。 可是现在,万钟的傣禄却有人不问合乎礼义与否就接受了。万 钟 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为了住宅的华丽、妻妾的奉养以及我 所认识的穷苦人感激我吗?过去宁肯死亡都不接受的,现在却为了住宅的华丽而接受了;过 去宁肯死亡都不接受的,现在却为了妻妾的奉养而接受了;过去宁肯死亡都不接 受的,现在却为了我所认识的穷苦人感激我而接受了。这些不是可以停止的吗? 这种做法叫做丧失了本性。” 【读解】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裴多菲) “鱼与熊掌”的确是我们的生命历程中经常遇到的二难选择。 大而言之,想名又想利;想做官的权势又想不做官的潇洒自由。 小而言之,想读书又想打麻将;想工作又想休闲。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之所以难,难在舍不得,难在那不可得兼的东西都是“我所欲也”,甚至,也是人人所欲的。不然的话,也就没有什么可难的了。 生于朗朗乾坤、太平盛世,似乎已没有生与义,生命与爱情与自由的不可 得兼了,这是幸事。不过,面对滚滚而来的经济洪流,义与利的二难选择却恒常 悬在我们的面前了—— 利,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什么而取什么呢? 至于孟子所说“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则是所谓“不吃嗟来之食”的问题。这有《礼记•檀弓下》的一个故事可以佐证: 齐国遭到饥荒,黔敖准备了食物在路边赈济饥民。一个人饥饿不堪地走过 来了,黔敖连忙左手端饭,右手端汤冲那人喊道: „嗟!来食!”那人瞪着眼睛对黔敖说:“我正因为不吃嗟来之食才饿成这个样子!”尽管黔敖再三向他道歉, 那人仍然坚决不吃,直到饿死。 其穷棒子精神如此! 因为—— “嗟来之食,吃下去肚子要痛的。”(毛泽东《别了,司徒雷登》) 这算不算是“舍生而取义”呢? 下一篇(学问之道,求其放心) 告子上 学问之道,求其放心 【原文】 孟子曰:“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1)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 矣。” 【注释】 ?放:放任,失去。 【译文】 孟子说:“仁是人的本心;义是人的大道。放弃了大道不走, 失去了本心而不知道寻求,真是悲哀啊!有的人,鸡狗丢失了倒晓得去找回来,本心失去了却 不晓得去寻求。学问之道没有别的什么,不过就是把那失去了的本心找回来罢 了。” 【读解】 现代人寻找失去的灵魂。 这是二十世纪文学、艺术、哲学所津津乐道的时髦主题之一。 却原来,早在两千多年前,亚圣孟子就已呼声在前,要求我们寻找自己失 去的灵魂(本心)--仁爱之心、正义之道了。时过境迁,孟子的呼唤与我们今天 文学、艺术、哲学的现代追求还有没有相通之处?他的呼声还能不能响越百代, 发聋振聩于当代国人呢? 下一篇(忧指忘心,舍本逐末) 告子上 忧指忘心,舍本逐末 【原文】 孟子曰:“今有无名之指屈而不信?,非疾痛害事也,如有能信之者,则不远 秦楚之路,为指之不若人也。指不若人,则知恶之;心不若人,则不知恶。此之 谓不知类(2)也。” 【注释】 ?信:同“伸”。?不知类:不知轻重,舍本逐末。 【译文】 孟子说:“现在有人,他的无名指弯曲而不能伸直,虽然并不疼痛,也不妨碍 做事情,但只要有人能使它伸直,就是到秦国、楚国去,也不会嫌远,为的是无 名指不如别人。无名指不如别人,就知道厌恶;心不如别人,却不知道厌恶。这 叫做不知轻重,舍本逐末。” 【读解】 儒者的确是心灵美的呼唤者、卫道者。我们在孟子这里就可以看到,他一 而再,再而三地强调着这个主题。 忧指忘心,当然是不知轻重,舍本逐末。究其原因,则有如下两个方面: 第一,指不若人,一目了然,无所藏匿(戴手套终不是办 法);心不若人, 抽象无形,可以伪装(虽然总有暴露的时候)。 第二,指不若人,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清清楚楚,无可辨驳;心不若人,难以有所度量, 甚至可以自欺欺人。 所以,指不若人,羞愧难当,莫说秦楚之路,就是飞越太平洋也在所不辞, 只要能去其耻辱。心不若人,不以为耻,甚至反以为荣,又有何秦楚之路可去呢? 下一篇(饮食之人,养小失大) 告子上 饮食之人,养小失大 【原文】 孟子曰:“人之于身也,兼所爱。兼所爱,则兼所养也。无尺 寸之肤不爱焉,则无尺寸之肤不养也。所以考其善不善者,岂有 他哉?于己取之而已矣。体有 贵贱,有小大。无以小害大,无以 贱害贵。养其小者为小人,养其大者为大人。 今有场师,舍其梧 檟?,养其樲棘?,则为贱场师焉。养其一指而失其后背, 而不知 也,则为狼疾?人也。饮食之人,则人贱之矣,为其养小以失大也。 饮食之人无有失也,则口腹岂适?为尺寸之肤哉?” 【注释】 ?檟:梧桐。檟(jia):即楸树,也是一种木质很好的树。?樲(er )酸枣。棘:荆棘。?狼疾:同“狼藉”,昏乱,糊涂。?适。通 啻”(Chi),仅仅,只。 【译文】 孟子说:“人对于身体,哪一部分都爱护。都爱护,便都保养。 没有一尺一寸的肌肤不爱护,便没有一尺一寸的肌肤不保养。考 察她护养得好不好,难道有别 的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吗?不过是看他注重的是身 体的哪一部分罢了。身体有重要的部分,有 次要的部分;有小的 部分,也有大的部分。不要因为小的部分而损害大的部分, 不要 因为次要部分而损害重要的部分。护养小的部分的是小人,护养 大的部分的是大人。如果有一位园艺师,舍弃梧桐楸树,却去培 养酸枣荆棘,那就是一位很糟糕的园艺师。如果有人为护养一根 指头而失去整个肩背,自己还不明白, 那便是个糊涂透顶的人。那 种只晓得吃吃喝喝的人之所以受到人们的鄙视,就 因为他护养了 小的部分而失去了大的部分。如果说他没有失去什么的话,那么, 一个人的吃喝难道就只是为了护养那一尺一寸的肌肤吗?” 【读解】 那失去了的“大的部分”到底是什么呢?孟子在这里没有明说。不过,从他在 其它地方所说的来看,我们知道,那就是“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滕文公上》)的“教”,也就是孔子所 谓“饱食终日,无所用心”(《论语•阳货》)的“用心”。也就是说,这里所说的“饮食之人”就是“近于禽兽”的人了。 赵歧注《孟子》说:“只晓得吃喝的人之所以受到人们鄙视; 是因为他保养口腹而失去道德。如果他不失道德,保养口腹也没 有什么不好。所以,一个人吃喝不仅仅是为了长一身细皮肥肉,也是为了培养仁义道德啊!” 对我们今天的人来说,对于“细皮”的护养已到了登峰造 的地步,不仅自己 全心护养,而且还求助于美容师和不断“新登场”的千奇百怪的美容护肤霜。 对“细皮”的追求已如此,而肥肉却是谁也不愿意长的了。可是,既不愿意 长肥肉,又舍不得口腹之乐,于是便有减肥精减肥茶减肥霜减肥操大行其道了。 这才真正是“难矣哉!” 与其减肥,不如“养大”,不如有所“用心”。 下一篇(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 告子上 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 【原文】 公都子问曰:“钧?是人也,或为大人,或为小人,何也?” 孟子曰:“从其大体为大人,从其小体为小人。” 曰:“钧是人也,或从其大体,或从其小体,何也?” 曰:“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心 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此天之所与我?者。先拉乎 其大者,则其小者弗能 夺也。此为大人而已矣。” 【注释】 ?钧:同“均”。?我:泛指人类。 【译文】 公都子问道:“同样是人,有的成为君子,有的成为小人,这 是为什么呢?” 孟子说:“注重身体重要部分的成为君子,注重身体次要部分 的成为小人。” 公都子说:“同样是人,有的人注重身体重要部分,有的人注 重身体次要部分,这又是为什么呢?” 孟子说:“眼睛耳朵这类器官不会思考,所以被外物所蒙蔽, 一与外物相接触,便容易被引入迷途。心这个器官则有思考的能 力,一思考就会有所得, 不思考就得不到。这是上天特意赋予我 们人类的。所以,首先把心这个身体的 重要部分树立起来,其它 次要部分就不会被引入迷途。这样便可以成为君子了。” 【读解】 这一章正好可以作为上一章的补充。上一章是从否定的方面 达了“养小失大”的害处,这一章则从正面来说怎样树立“大”的 问题。而且,所谓“大”“小”也很清楚了;“心”是体之大者,也 是体之贵者;其它器官如眼睛、耳朵等都只是 体之小者,体之贱 者。所以要树立心的统帅作用,只要心的统帅作用树立起来, 其 它感官也就不会被外物所蒙蔽而误入歧途了。 单就本章 内容 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人员招聘与配置的内容项目成本控制的内容消防安全演练内容 来看,其中最突出的仍然是对心的重视,所谓 “心之官则思” 成为了后世的名言,“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更 是强调了思考对人的重要性。联系到本篇所记载孟子对于人与动 物区别的一系列论述来看,这里所说的“此天 之所与我者”实际上正是用“心之官则思”这一人类所独有的特点来划分人与动物 协限,弘扬心灵的思考对于人类的重要意义。 本章另一点值得重视的是心与耳目等感官的关系问题。耳目等感官由于不 会思考,所以容易为外物所蒙蔽,心由于会思考,所 以不容易为外物所蒙蔽。(当然,“思则得之”,思考了就会这样; “不思则不得”,如果你不思考,心也只是一种摆设,不起作用。) 所以,只要“先立乎其大者”,把心树立起来了,“则 其小者不能夺也”,其它次要的部分,比如耳目等感官就不会被外物所夺, 所蒙 蔽了。我们看到,这实际上已接触到所谓感觉与理解、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问 题,我们在前面曾经说过,孟子的整个学 说,具有非常浓厚了心理学色彩。所 以,他虽然不可能提出感觉与理解、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这些现代性的概念,但 他对它们的 实质有所把握则是完全有可能的。 至于他把“心”作为思考的器官,而没有发现“大脑”这个 新大陆,则是传统性的认识局限,不是他个人所能超载的了。事实上,作为传统性的习惯,我们今 天在语言运用中也仍然把 “心”作为思想器官的代名词,又何况在两千多年前的 孟子时代呢? 下一篇(“天爵”与“人爵”) 告子上 “天爵”与“人爵” 【原文】 孟子曰:„有天爵者,有人爵者。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 夫,此人爵也。古之人修其天爵,而人爵从之。今之人修其天爵,以要?人爵, 既得人爵,而弃其天爵,则惑之甚者也,终亦必亡而已矣。” 【注释】 ?要(yao):即“邀”,求取,追求。 【译文】 孟子说:“有天赐的爵位,有人授的爵位。仁义忠信,不厌倦地乐于行善, 这是天赐的爵位;公卿大夫,这是人授的爵位。古代的。人修养天赐的爵位,水 到渠成地获得人授的爵位。现在的人修养天赐的爵位,其目的就在于得到人授的 爵位;一旦得到人授 的爵位,便抛弃了天赐的爵位。这可真是糊涂得很啊!最 终连人授的爵位也必定会失去。” 【读解】 所谓“天赐”只是一种比拟性的说法,天爵实际上是精神的爵位,内在的爵 位,无需谁来委任封赏,也无法世袭继承。人爵则是偏于物质的、外在的爵位, 必须靠人委任或封赏或世袭。 说穿了,天爵是精神贵族,人爵是社会贵族。 时代发展到民主的今天,社会贵族(至少在名份上)已日趋消亡,而精神 贵族(按照我们这里的特定含义,而不是通常的意义)却长存。 回过头来说,孔、孟又何尝不是他们时代的精神贵族呢? “忠信仁义,乐善不倦。” 这样的精神贵族,即使是在我们这个平民化的时代,是不是也多多益善呢? 下一篇(自尊自贵,才是真贵) 告子上 自尊自贵,才是真贵 【原文】 孟子曰:“欲贵者,人之同心也。人人有贵于己者,弗思耳。 人之所贵者,非良贵也。赵孟?之所贵,赵孟能贱之。《诗》云: „既醉以酒,既饱以德?。‟而饱乎仁义也,所以不愿?人之膏粱?之 味也;令闻广誉施于身,所以不愿人 之文绣(5)也。” 【注释】 ?赵孟:春秋时晋国正卿赵盾,字孟。他的子孙如著名的赵文子赵武、赵 简子赵鞅、赵襄子赵无恤等都因袭赵盾而称赵孟。这里以赵孟代指有权势的 人物,不一定具体指哪一个。?既醉以酒,既饱以德:引自《诗经•大 雅•既醉》。?愿:羡慕。?膏粱:肥肉叫膏;精细色白的小米叫粱, 而不是指今日的高粱。?文绣:古代要有爵位的人才能穿有文绣的衣服。 【译文】 孟子说:“希望尊贵,这是人们的共同心理。不过,每个人自 己其实都有可尊贵的东西,只不过平时没有去想到它罢了。别人 所给与的尊贵,并不是真 正的尊贵。赵孟使你尊贵,赵孟也同样 可以使你下贱。《诗经》说:„酒已经醉了,德已经饱了。‟这是说 仁义道德很充实,也就不羡慕别人的美味佳肴了;四 方传播的好 名声在我身上,也就不羡慕别人的绣花衣裳了。” 【读解】 “天上天下,唯我独尊。” 佛主慈悲,一语道破天机,开悟众生。 实际上,佛主所说,与孟子这里所说倒有了相通之处。 自尊者人尊之,自贵者人贵之。相反,自经沟读,自惭形秽, 妄自菲薄者人贱之。 因此,人以自尊自责为贵,千万不要“抛却自家无尽藏,沿 门持钵效贫儿。”用我们通俗的话来说,叫做“端着金饭碗讨。” 要不端着金饭碗讨口,关键是要自己知道所端的是金饭碗,认 识它的价值。要自尊自贵,关键是要知道自己有值得尊贵的东西, 这就是孟子所说“人人有贵于己者”。从后文来看,这种己所贵, 实际上就是仁义道德、令闻广誉,与之相 对的,则是膏粱文绣,也 就是金钱富贵。所以,在孟子看来,世上有两种尊贵 的东西,一 是外在的,即膏粱文绣,这是要靠别人给与的;二是内在的,即 仁义道德,这是不靠别人给与而要靠自己良心发现,自己培育滋 养的。前者并不是真正尊贵的东西,因为别人可以给与你也可以 剥夺你;后者才是真正尊贵 的,别人不可剥夺的。正如盂子引曾 子所言:“彼以其富,我以吾仁;彼以其爵, 我以吾义。吾何慊 (少)乎哉?”(《孟子•公孙丑下》)这是自尊自责的典范。 说到 这里,实际上又回到上一章所讨论的“天爵”与“人爵”问题上 去了。 孟子的这些思想,对于我们今天文人们所提出的保持社会良 心地位,“抵抗”金钱与物欲的诱惑,是不是有积极意义呢? 下一篇(杯水车薪,应怪自己) 告子上 杯水车薪,应怪自己 【原文】 孟子曰:“仁之胜不仁也.犹水胜火。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械一车薪之火 也;不熄,则谓之水不胜火。此又与?于不仁之甚者也,亦终必亡而已矣。” 【注释】 ?与:助。 【译文】 孟子说:“仁胜过不仁,就像水可以灭火一样。但如今奉行仁道的人,就像 用一杯水去灭一车柴草所燃烧的大火一样;灭不了,没说是水不能够灭火。这样 的说法正好又大大助长了那些不仁之徒,结果连他们原本奉行的一点点仁道也必 然会最终失去。” 【读解】 兵法说:“知已知彼,百战百胜。” 杯水车薪,自然是无济于事。不审时度势,反省自己是否尽到了努力,而 是自以为火不可灭,灰心丧气,放弃斗争。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这实际上 是助纣为虐。 所以,当不能取胜的时候,应自知努力不够而加强力量,改杯水车薪为桶 水车薪、池水车薪,最好是再加上水龙和其它现代加灭火器。如此一来,莫说是 车薪,就是你一屋子的薪所燃烧的熊熊烈火也照灭不误。 不信,你拨119咨询去。 下一篇(大匠诲人,必以规矩) 告子上 大匠诲人,必以规矩 【原文】 孟子曰:“到之教人射,必志于彀?,学者亦必志于彀。大匠诲人必以规矩, 学者亦必以规矩。” 【注释】 ?志:期望。彀(gou):拉满弓。 【译文】 孟子说:“界教人射箭,总是期望把弓拉满,学的人也总是期望把弓拉满。 高明的工匠教人手艺必定依照一定的规矩,学的人也就必定依照一定的规矩。” 【读解】 这正是《离娄上》所说“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的意思。 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 没有规矩,教师不能教,学生无法学。 小至手工技巧,大至安邦定国,治理天下,凡事都有法则可依,有规律可 循。 因此,一定要顺其规律,不可停逆而行。如果悖逆而行,就会出现“上无道 楼也,下无法守也,朝不信道,工不信度,君子犯义,小人犯刑,国之所存者幸 也‟(《离娄上》)那样的情况,天下大乱。所以,规矩绝不是小问题。大家都 应该自觉遵守,从清洁卫生、交通规则等身边事做起。
本文档为【《孟子---告子章句上》原文和翻译】,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084249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52KB
软件:Word
页数:28
分类:企业经营
上传时间:2017-08-26
浏览量: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