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

举报
开通vip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XXX商业大学毕业论文 摘 要 改革开放以来,作为经济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的银行业,也由单一的国家银行体系实现了向市场经济所要求的商业银行体系的过渡并得到了很大发展。但由于内外因素的影响,我国商业银行的进一步发展受到了制约。同时因为我国商业银行体系不良资产偏大,风险管理水平较低,所以在某种程度上也阻碍了金融业的发展。试着通过对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表现、成因以及信贷风险管理现状和问题的具体分析,从金融制度和信贷管理手段两方面来寻求问题的解决之道。 运用的主要方法是用理论分析的方法对信贷风险管理问题进行探讨,...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
XXX商业大学毕业论文 摘 要 改革开放以来,作为经济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的银行业,也由单一的国家银行体系实现了向市场经济所要求的商业银行体系的过渡并得到了很大发展。但由于内外因素的影响,我国商业银行的进一步发展受到了制约。同时因为我国商业银行体系不良资产偏大,风险管理水平较低,所以在某种程度上也阻碍了金融业的发展。试着通过对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表现、成因以及信贷风险管理现状和问题的具体分析,从金融制度和信贷管理手段两方面来寻求问题的解决之道。 运用的主要方法是用理论分析的方法对信贷风险管理问题进行探讨,理论联系实际,希望通过系统地对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状况做出深入浅出的研究,为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提高提供借鉴。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风险管理 I XXX商业大学毕业论文 Abstract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 policy, as the important part of the economical financial system---banking industry, has been realized from the sole state bank system to the commercial bank system transition which requests to the market economy and obtained a grate development. But because the factor influence of inside and outside, our commercial bank’s further development has received the restriction. This paper is written precisely in the background of our country commercial bank system's bad loans is bigger, the risk management level is lower, which in some kind of degree launch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commercial bank, has analyzed our country commercial bank's credit risk performance、the origin as well as the credit risk management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problem specifically, and to solve the problem from two aspects: Financial system and the credit management method. The method is mainly carries on the method of discussion with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to the credit risk management, Applying theory to reality; hope that it can provide the model for the bank credit risk management through the research to credit risk condition of our country commercial bank. Keywords:Commercial bank;credit risk;risk management II XXX商业大学毕业论文 目 录 摘 要 ........................................................................................................................... I Abstract ............................................................................................................................ II 1 绪 论 .....................................................................................................................1 1.1 研究背景............................................................................................................1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1.2.1 研究的目的 ..............................................................................................2 1.2.2 研究意义 ..................................................................................................2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3 1.3.1 国外研究现状 ..........................................................................................3 1.3.2 国内研究现状 ..........................................................................................3 1.4 研究的方法和内容 ............................................................................................4 1.4.1 研究的方法 ..............................................................................................4 1.4.2 研究的内容 ..............................................................................................4 2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理论基础 ...............................................................................6 2.1 信贷风险的定义 ................................................................................................6 2.2 信贷风险的种类、特征 ....................................................................................6 2.2.1 信贷风险的种类 ......................................................................................6 2.2.2 信贷风险的特征 ......................................................................................8 2.3 相关理论的提出 ................................................................................................9 2.3.1 资产管理理论 ..........................................................................................9 2.3.2 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 ......................................................................... 10 2.3.3 风险资产管理理论................................................................................. 11 3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成因及分析 ............................................................................. 12 3.1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成因 ............................................................................... 12 3.1.1 来自社会经济整体的原因 ..................................................................... 12 3.1.2 来自企业方面的原因 ............................................................................. 13 3.1.3 来自银行方面的原因 ............................................................................. 14 3.2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分析 ............................................................................... 14 3.2.1 信贷风险分析的程序 ............................................................................. 14 3.2.2 信贷分析的基本要素 ............................................................................. 15 3.2.3 贷款风险的预警 .................................................................................... 19 4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管理现状及对策 ..................................................................... 20 4.1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现状 ................................................................... 20 4.2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对策 ........................................................................... 23 结 论 ......................................................................................................................... 25 参考文献 ......................................................................................................................... 26 致 谢 ...................................................................................... 错误~未定义书签。27 附 录1 ...................................................................................................................... 28 附 录2 ...................................................................................................................... 32 XXX商业大学毕业论文 1 绪 论 1.1 研究背景 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的浪潮席卷全球,而在金融中占有重要地位的银行面临着经济金融环境的剧烈变化,经营风险骤然加剧。20世纪90年代以来,相继发生了震撼世界的墨西哥金融危机(1994年)、亚洲金融危机(1997年)、俄罗斯金融危机(1998年)、巴西金融危机(1998年-1999年)、阿根廷金融危机(2002年)和美国次级贷款危机(2008)。这些金融危机大多与这些国家金融体系的不完善、银行风险管理薄弱有关,可见银行的风险管理不仅是自身经营发展的需要,更是金融稳定、社会稳定和健康发展的基础。 在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显著的背景下,随着体制转轨、社会转型和对外开放进程的纵深推进,我国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也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加入世贸、宏观调控、通货膨胀、企业重组、产业结构调整、投融资体制改革、资本市场发展、汇率机制改革等,我国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不确定性不断增大,这些都对银行的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国金融市场尚不发达,间接融资比重很高,目前我国银行贷款已占GDP的117%,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企业融资结构单一,证券市场不发达,规模小。1997年我国证券市场融资量仅占GDP的23%,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平均100%的水平,也低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40%-50%的水平,这 说明 关于失联党员情况说明岗位说明总经理岗位说明书会计岗位说明书行政主管岗位说明书 我国证券市场的规模还远远跟不上我国经济发展的步伐,难以满足更多企业的融资需求。因此,我国企业的资金需求更多地依赖于银行间接融资,这使得企业经营的风险过多地集中于银行体系,一旦企业经营出现问题,无法偿还贷款,企业的风险就会转嫁给银行,形成银行的不良资产。 在高不良贷款率的同时,我国商业银行还有盈利能力低下的特点。导致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比率居高不下、盈利能力持续低迷的原因有多种,但金融制度的不完善是其中的重要原因。金融制度是防范风险的第一道闸门,但它的重要性尚未引起广大学者及银行从业人员的重视,形成目前银行风险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因此,在保证银行信贷收益的同时,规避风险,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的所有者和管理经营者必须面对的一个大课题,对于这个课题的研究也具有着重要的意义。 1 XXX商业大学毕业论文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低下,与外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不良资产率高,信贷资产安全性差,隐含着相当大的危机。对信贷资产进行管理,其目的就是降低信贷风险。在分析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应依据我国国情,选择适合现代商业银行经营需要的风险管理的对策。着重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针对性强,对商业银行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具有较强的实际指导意义,可以说是商业银行对信贷风险管理的实际操作指南。 1.2.2 研究意义 1.2.2.1 理论意义 目前,国有商业银行占我国全部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的50%以上,吸收居民储蓄占全部金融机构吸储的60%以上,贷款占全部金融机构贷款的50%左右。但是,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还面临着严重的困难和问题。我国的融资以间接融资为主、银行以传统信贷业务为主,因此我国金融风险主要集中在信贷业务上,表现为信贷风险。而且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在重视盘活贷款存量、清收不良贷款的同时,由于某些行业盲目投资,社会信用体系缺位,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体系不完善等原因,国有商业银行防范新的不良贷款难度加大,新的不良贷款却不断增加,导致不良贷款比率下降缓慢,甚至不降反升。这一现状已成为制约我国金融改革和国有商业银行发展的重要原因。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银行自身生存、发展和金融业稳定。因此,研究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策略问题研究仍具有十分现实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1.2.2.2 实际意义 商业银行是现代金融的中心,是以金融资产与金融负债为经营对象的企业,这一特殊性,使得它不同于一般的企业,特别是在资产项目中的信贷是商业银行的三大业务之一,甚至可以说是商业银行赖以生存的基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业银行信贷经营面临的风险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客观现象。而且我国经济体制与金融体制仍处交替转轨时段,传统体制依然影响存在,造成银行资产质量低下,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日益受到各方面的关注。因此学者认为现有经济体制和金融体制存在的弊端是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大量不良贷款形成的重要原因。比如国有商业银行总行行长和副行长由政府任命,这种国有体制的多层代理造成了国有银行的产权虚置和所有者缺位。如何进行信贷风险的内部防范、控制,消化解决不良贷款资产存量和优化配置增量,是摆在各家商业银行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针对这一应用背景,探讨信贷 2 XXX商业大学毕业论文 资产增量过程中的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是通过对风险的识别、衡量和控制,以最少的成本将风险导致的各种不利后果减少到最低限度的科学管理方法。西方的商业银行已有300多年历史,这一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为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有效的制度安排。从亚当?斯密的资产管理理论、20世纪60年代的负债风险管理理论、70年代的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到80年代的资产负债表外管理、风险资产管理理论,以及金融工程学的产生并飞速发展、巴塞尔体系的形成并不断完善,可以说,经过两个多世纪的发展,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理论已经成为一个较为系统的科学体系。1988 [1]年7月,《巴塞尔协议》颁布实施,使银行的风险管理模式转向风险资产的管理。曾获199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著名经济学家默顿说,现代金融理论的三大支柱是货 [2]币的时间价值、资产定价和风险管理。进入20世纪70年代,随着信息经济学的发展,经济学家开始将制度经济学理论和信息经济学理论用于信贷风险管理,系统而深刻地解释了信贷风险的成因,使信贷风险管理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西方商业银行在此基础上也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管理方法,如:信息系统建设、信息资源共享、信用记录保存和使用严格的贷款审批制度、独立的贷款检查制度、充足的呆坏帐准备金制度、及时的核销制度等。不仅如此,他们还在长期的商业化经营中,形成了一整套较为科学、规范的信贷管理体制和内部控制制度,对贷款原则、贷款程序、贷款审批、贷款风险分析、风险评定、风险控制体系等有规范而严格的要求,从而有效控制了信 [3]贷风险。 1.3.2 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关于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末起步。90年代以来,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实务界、理论界,都对金融风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或翻译引进信贷风险理论,或著书立说,或试行西方风险管理操作办法,这些都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从理论界来看,有关金融风险,包括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研究的大量学术论文和著作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不断出现,学者们分别从信贷风险管理的不同角度进行了比较深入 [4]的探讨,无论在研究内容、研究范围还是研究方法上都日渐丰富,日趋成熟。 国内学者薛峰(1995)从宏观环境、经济主体及经济体制等不同角度对信用风险的产生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对我国现实经济金融运行中的信用风险进行了实证描 3 XXX商业大学毕业论文 述,提出了解决银行信用风险问题的思路和对策;钟伟和李心丹(1998)从金融体系的内在风险性出发,阐释了信贷风险的形成机理;郑耀东(1998)等探讨了信贷资产五级分类法在防范信贷风险中的作用;韩平,席酉民(1999)分析了在经济转轨时期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特征、具体表现及其生成机制;高伶(2000)认为银行信贷风险的管理关键在于对借款企业的违约风险的控制,并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起了我国银行信贷风险预警模型,对银行信贷风险管理起到了一定的指导意义;石汉祥(2003)认为行政干预、企业逃废债、金融市场发展滞后等外部因素,以及银行风险管理水平不高、机制不健全、员工素质不高等内部原因是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形成的主要原因。治理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必须引入全面风险管理的理念,从外部环境治理和内部管理多个层面实施全方位的综合治理;孙凌云、吴宝宏(2006)指出由于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与金融产权制度改革、经营管理的授权操作与内控自律制度严重不适应性,不少银行还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信贷风险控制理念的缺陷和行为偏差,以致信贷资产不良率还处于高位上运行,并就做好信贷风险管理、优化信贷风险控制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1.4 研究的方法和内容 1.4.1 研究的方法 比较分析的方法。首先讨论入世后和开放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提升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水平,以达到控制信贷风险,增加贷款收益和提高银行竞争力的目的。然后对国内外信贷风险管理现状进行分析,试图与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 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绩效需要用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来衡量,因而在 评价 LEC评价法下载LEC评价法下载评价量规免费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 银行信贷管理绩效的过程中,需要运用定量分析法,根据所设立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并对评价结果进行模糊综合评判。对于评价指标的含义和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采用了定性分析。 1.4.2 研究的内容 首先,从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理论入手,明确了与信贷风险管理的相关概念,并就信贷风险特征及其种类进行了分析,还对信贷风险成因进行了归纳。其次,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预警、分析的程序、分析的基本要素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最后,根据国内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现状,提出了信贷风险管理解决对策从理论和实际两方面的结合对其信贷风险管理情况做了全面深入分析,为该行及时、有效地进行信贷风险管理提供了具体可行的操作方案。结合我国商业银行经营 4 XXX商业大学毕业论文 的实际情况,尝试着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进行一些新的研究:提出了我国信贷风险的成因具有较复杂的社会背景,应用系统的方法,建立社会化的信贷风险联合防线,进行综合控制;提出了在我国会计信息失真较严重的状况下,非财务因素分析在信贷风险分析中往往更有意义;尝试通过比较中外商业银行在信贷风险管理的差异,提出借鉴国外商业银行在信贷风险管理较为成熟的一些经验,不断提高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水平;提出了建立信贷管理文化,从人文角度去思考,从深层次解决信贷风险的控制问题。 5 XXX商业大学毕业论文 2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理论基础 2.1 信贷风险的定义 信贷风险是金融风险的一种主要表现形式,是银行经营面临的主要风险,产生于商业银行的贷款业务,具有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方面是指借款人能否如约将贷款进行还本付息的不确定性;另外一方面是指由于大量不良贷款的形成而导致银行危机的可能性。商业银行是一种企业,它与其他企业一样是以追求最大利润为最终经营目标。由于信贷业务是商业银行的核心业务,信贷资产占商业银行总资产的绝对比重,所以信贷风险的大小直接影响着商业银行的正常运营。为了防止信贷风险的形成和累积,商业银行就必须对信贷风险进行有效地防范、控制和化解。 在不同的时期,信贷风险具有不同的涵义。起初,信贷风险是指债务人未能如期偿还其债务造成违约给银行经营带来的风险,从而引起银行损失的可能性。现在,一般说来,影响银行信贷风险产生的因素有银行不可控制的外部因素和银行可以控制的内部因素,如式(2.1): R=f(I,E)(2.1) 其中,R为信贷风险,I为内部因素,E为外部因素。 上式表示:信贷风险是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函数。 2.2 信贷风险的种类、特征 2.2.1 信贷风险的种类 2.2.1.1 根据导致信贷资产损失的风险事件的不同 第一,市场风险引致型,是指由于金融市场因子(如汇率、利率、信贷资产价格等)的不利波动而导致信贷资产损失的可能性。它包括信贷资产的利率风险、汇率风险和通货膨胀风险,该风险管理目的是为防止市场利率、汇率变化引起银行信贷资产遭受损失。西方商业银行大都把利率风险视为管理的重中之重,通过对利率敏感性资产、负债的分析、测算,及时调整资产负债结构,减少损失。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越加灵活和富有弹性,防范和化解市场风险将在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中位于重要地位。 第二,信用风险引致型,是指由于债务人或市场交易对手违约而导致银行信贷资产收益变动的可能性。更为一般地,信用风险还包括由于债务人的信用评级的变动和履约能力的变化导致其债权的市场价值变动而引起的损失的可能性,其大小主要取决 [5]于交易对手的财务状况和风险状况。银行信贷风险的根源在于借款人的还款意愿和 6 XXX商业大学毕业论文 还款能力,防范和化解信用风险是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主要任务。 第三,操作风险引致型,是指由于银行信贷管理系统不完善、管理失误、控制缺失、诈骗或其他一些人为操作失误而导致信贷资产的损失。一般说来,不完善的操作流程、不规范的业务行为、不严密的控管系统以及员工道德素质、业务能力和技能水平等方面的缺陷,都是发放贷款过程中产生操作风险的原因。操作风险往往会给金融机构带来巨大的损失,典型的例子就是巴林银行,其倒闭在很大程度是由于高级经理违规操作,越权交易所造成的。 第四,流动性风险引致型,是指由于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的期限不匹配而陷入资金周转不灵,银行由于流动性不足急需将贷款收回或将贷款变现时产生的遭受损失的可能性。所谓“流动性”,在这里主要是指银行金融产品运转的流畅、衔接完善的程度,即持有的资产能够随时得到偿付,能够以合理的价格在市场上出售,或者能比较方便地以合理的利率借入资金的能力。如果银行持有的资产能随时满足客户提取存款的要求,或者能以合理的价格出售资产或借入资金,表明银行的流动性好,反之则流动性差。这种情况下,为了满足客户提取存款的要求,就可能不得不以较低的价格出售其持有的资产,或以较高的利率借入资金,从而遭受较大的损失。在极端的情况下,流动性不足可能会使银行因挤兑而倒闭。 第五,合规性风险引致型,是指银行在授信活动中因为违反或没有执行国家有关的法律、法则、法规、行业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或者银行内部的信贷操作流程而给对信贷资产带来损失。近年来我国银行界内出现的多起大案要案,导致银行遭受重大损失,均与银行相关人员违规操作有关。 2.2.1.2 根据信贷风险的性质,可分为静态和动态信贷风险 第一,静态信贷风险,是指水灾、火灾、地震等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使债务人财产受到严重损失,不能偿还贷款从而给银行带来损失的可能性。静态风险一般可以根据历史资料进行估计,其发生的概率符合大数法则,可以通过购买保险的形式将风险转移出去。一旦损失的可能 [6]性转变为现实,则可通过保险公司得到补偿。 第二,动态信贷风险,是指由于银行贷款决策失误或债务人经营管理不善或市场需求变动等因素引起银行损失的可能性。动态信用风险造成的后果往往难以估计,一般无法根据历史资料匡算其发生的概率,所以保险公司对动态信贷风险都不予以承保,无法通过购买保险的方式将其转移出去,但是可以通过如详尽的信用分析、科学的预测、灵活的管理策略等方式不断提高信贷风险管理水平,将风险降到最小程度。 2.2.1.3 根据信贷风险的程度,可以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 正常:借款人一直能正常还本付息,银行对借款人最终偿还贷款有充分的把握,各方面情况正常,不存在任何影响贷款本息的及时全额偿还的消极因素,没有任何理由怀疑贷款会 7 XXX商业大学毕业论文 遭受损失。 关注:尽管借款人当前有能力偿还贷款,但存在可能影响其清偿力的不利因素。 次级:借款人还款能力有明显问题,依靠其正常经营收入已无法保证及时足额还 本付息。 可疑:借款人无法足额偿还本息,即使执行抵押、担保也肯定会有损失。 损失:在采取所有可能的措施和一切必要的法律手段后,贷款仍无法收回或只能收回极少部分。 2.2.2 信贷风险的特征 信贷风险的特征是其本质的外化表现,正确认识信贷风险的特征,对于识别、量化信贷风险,建立和完善银行信贷风险的防范机制,加强风险的管理与控制,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信贷风险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信贷风险的客观性 风险无处不在,无处不有,是客观世界发展变化过程中的固有属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只要银行从事贷款业务,信贷风险就会始终伴随其全过程。不论银行的经营管理水平有多高,风险控制体系有多完善,授信对象的信用等级有多高,始终有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存在导致不能按期收回贷款和利息的可能性。也就是说,对商业银行而言,每笔贷款都存在风险,只是风险程度不同而已。银行在信贷经营和管理活动中,只能尽量做到使信贷风险最小,而不能完全消灭它。 第二,信贷风险的不确定性 信贷风险是各种不确定性的产物,它的存在是作为一种随机性的经济现象,具有发生和不发生的可能性,受到各种不确定因素的支配和影响,在一定条件下不但存在而且会产生,在另一些条件下信贷风险虽然存在但不会产生。至于信贷风险何时、何地发生,发生的程度怎样,是事前难以把握的,特别是在经济繁荣的时期,信贷风险容易被掩盖和忽略,所以它是否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银行是否提前科学地识别到信贷风险,是否采取了有效的预防措施,是否遵循了客观的经济、金融规律。 第三,信贷风险的相关性 人们所面临的风险与其行为、环境和决策是紧密相关的,同一事件或经济活动对不同的行为主体会产生不同的风险后果,同一行为由于所面临的经济环境或决策及措施不同,也会导致不同的风险结果。这种客观属性就决定了信贷风险不仅与银行自身的经营活动及决策有关,还与银行股东、债务人、监管当局等的经济行为、决策和活动效率有关。这充分说明,对于银行信贷风险产生原因的考察,不能只注重银行本身,还要放宽视野,把它同整个经济活动中的各个环节、各个行为主体和各种决策联系起 8 XXX商业大学毕业论文 来,这样才能全面认识和有效防范信贷风险。 第四,信贷风险具有潜在的危险性 信贷风险属于一种未转变为现实的客观存在的经济现象。一旦风险事故发生,这种现象不仅可能导致银行信贷资产蒙受损失,甚至还可能使整个金融领域甚至国民经济蒙受重大损失。尽管这种风险导致的损失并未立即、真实地发生,但是己经客观存在,这就要求商业银行要善于识别、控制和化解信贷风险,避免形成风险的条件成熟,提前采取防范措施,加强信贷风险管理。 第五,信贷风险具有可控性,但大小却难以准确估量信贷风险贯穿于银行信贷资产经营过程的始终,从某种意义上说,银行是难以完全规避信贷风险的。因为银行本是以经营信贷风险为主的机构,如果不承担信贷风险,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但这并不意味着银行在信贷风险面前就是完全被动的,人们可以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识别并把握其信贷风险存在和发生的规律,运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创造各种风险约束机制和管理措施,对形成和发生信贷风险的各种征兆进行预测监控,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范围内控制风险的发生、发展,将信贷风险带来的损失降至最小。 2.3 相关理论的提出 2.3.1 资产管理理论 自银行业的产生起直到20世纪60年代以前,西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侧重点一直放在资产管理上。商业银行资产被划分为现金、贷款、证券资产和固定资产等四种类型。通常所说的资产管理主要是对前三种资产的管理;即流动性管理、贷款管理与投资管理,其目的是在把经营风险控制在最低程度的前提下以获取最大的利益。在流动性管理上,围绕构造“风险——收益”的最佳资产组合,即如何争取在最低风险的同时获得最大的收益,形成了许多理论,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理论主要包括准备金理论、商业贷款理论和超货币供给理论。 第一,准备金理论。即指银行为了应付流动性风险,必须保持一定水平的现金资产或者部分短期有价证券,这是商业银行保持流动性的传统做法。银行的现金资产通常被称为一级准备,一般包括库存现金、同业存款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这些资产具有高度的流动性,但通常是无收益的。如果银行维持的现金资产水平过高,在流动性风险弱化的同时资产收益率也相应要受到损害。因此,商业银行必须根据自己防范流动性风险的需要和经验,在准备金比例的提取上做出最佳选择,以及对准备金的构成即库存现金、在央行的存款与同业存款、短期证券资产的搭配上做出最优决策。 第二,商业贷款理论,又称真实票据论(Real Bill Theory)。该理论源自于18世 9 XXX商业大学毕业论文 纪英国著名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国富论》。该理论认为:由于银行的资金主要来源是与商业流通有关的闲散资金,都是临时性的存款;同时,存款人在提取存款的时间要求上又具有不确定性,因此,为了应付存款人难以预料的兑现风险,银行在资金 【7】的运用上必须保持资产的高度流动性。所以,贷款必须是短期的、具有自偿性的。该理论强调贷款必须与商品周期相互联系,以真实交易为基础,并有真实商业票据作保证,一旦企业不能偿还贷款,银行即可根据所抵押的票据,处理有关商品。 第三,超货币供给理论。随着货币形式的多样化和银行信贷市场竞争压力的增大, [8]银行再也不能就事论事地提供货币了。于是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现了超额货币供给理论。该理论认为:银行信贷提供货币只是它达到经营目标的手段之一,除此之外,它不仅有多种可供选择的手段,而且有广泛的可以同时兼达的目标。因此,银行资产管理应该超越货币的狭隘边界,提供更多的服务,如银行可以积极开展投资咨询、项目评估、市场调查、信息分析、管理顾问、电脑服务、委托代理等多方面配套业务,从而使银行资产管理达到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提高银行的竞争力。该理论实际上 就是提倡大力发展中间业务的理论,不过业务范围的扩展也加大了经营风险。2.3.2 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 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一方面,西方国家经济由二战后的长期繁荣转向滞胀,加上石油危机导致了世界性经济危机,使银行业发展的外部环境不断恶化;另一方面,金融管制的放松使得金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金融创新与利率的频繁变化使得金融风险更加难以预测,银行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经营风险。在这种形势下,银行家们意识到,在竞争日趋激烈且利率波动越来越大的环境下,单纯注重资产管理或负债管理都是不明智的,因为资产管理理论过于偏重流动性和安全性,牺牲了盈利性,不利于鼓励进取精神,而负债管理理论虽然能够较好地解决流动性和收益性之间的矛盾,有利于鼓励银行家的进取精神,但是却更多地依赖外部经营条件,往往会加大商业银行经营的风险。因此,如果要靠管理获得最大收益,就必须重视资产负债的双边管理。从而把资产负债管理推向了新的阶段。美国经济学家贝克(Backer)于1977年提出了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该理论强调对银行的资产风险和负债风险进行全面管理,并且根据经营环境的变化,协调各种不同资产和负债在利率、期限、风险和流动性等方面的 [9]搭配,做出最优化的资产负债组合,以满足盈利性、安全性和流动性的要求。 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强调,利率风险管理并非资产负债管理的最终目标,它只是实现最终目标的手段之一。资产负债管理的目标是在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设定的限制条件下实现利差的最大化。同时,资产负债管理不仅要管理利差、非利息支出和营业外收入,而且还要管理流动性和贷款质量。资产负债管理不仅要实现在既定风险限 10 XXX商业大学毕业论文 制条件下的利润最大化目标,而且还要谋求银行长期的稳健发展。 2.3.3 风险资产管理理论 20世纪80年代,在储蓄和借贷机构主要因信贷风险而大量倒闭的促动下,银行开始进一步关注对风险尤其是信贷风险的防范与管理,其结果是1988年7月《巴塞 [10]尔协议》(Basle Accord)颁布实施。该协议主要是针对信贷风险管理的。其核心内容是给出了资本的定义,统一了对资本构成的认识,引进了风险资产比率的概念,根据资产负债表上不同种类资产以及表外业务项目确定了不同的风险权数,并提出了最低资本充足比率的要求,使银行的信用膨胀得到了约束,加强了银行对信贷资产质量的重视。《巴塞尔协议》的实施,使银行的风险管理模式转向风险资产的管理,标志着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和风险管理理论的完善和统一。 随着金融全球化、一体化的浪潮全面铺开,金融领域的竞争尤其是国际跨国银行间的竞争日趋激烈,金融创新层出不穷,银行的业务也越来越复杂化和多样化。针对国际金融领域的变化,巴塞尔委员会于1998年制定了《国际银行关于统一资本衡量和资本标准的国际协议》。1999年6月,巴塞尔委员会对1988年的巴塞尔协议又进行修订,并于2001年提出了《新巴塞尔协议》(New Basel Accord)(草案),在全球范围内几度征询修改意见,在2007年开始正式实施。新协议吸收了《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中提出的银行风险监管的最低资本金要求、外部监管、市场约束等三个支柱的原则,提出了衡量资本充足比率的新的思路和方法,全面认可了对商业银行面临的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资本要求计算的“两层法”,即在要求大多数的金融机构服从协议规定的简单的“标准法”同时,允许一些大的具备高级研究能力的国际性的商业银行使用其自身开发的“内部模型法”。尽管巴塞尔委员会对于信用风险的资本要求在目前阶段仍坚持应该侧重于“标准法”和“基本或高级内部评级法”,但可考虑组合因素的内部信用风险度量模型法已经成为国际银行业管理的发展方向。 11 XXX商业大学毕业论文 3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成因及分析 3.1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成因 信贷风险的形成涉及多方面的因素,既存在于宏观领域也存在于微观领域。从宏观层面上来看,宏观经济的发展态势、企业所处行业的发展状态以及前景,国家有关政策的颁布等等都会对企业的偿债能力造成影响。从微观上来看,企业自身的管理水平、经营状况、现金流都直接影响着企业是否能够及时、全额地偿还债务。当然,个别企业也存在故意“逃废债”现象,故意拒绝、拖欠偿还商业银行贷款。这种由于企业偿债意愿而形成的“道德风险”在此不纳入分析范围。 对导致信贷风险的各个因素进行综合考察,从宏观、微观层面上进行全方位的分析是贷前分析的重要内容。它有助于提高贷前分析的效率和准确率,严把放贷关口,可以有效地减少不良贷款的形成,也大大便于后期对贷款进行的相应的管理工作。总的来说,可以分为宏观经济发展环境、企业所处行业的整体发展趋势、企业自身发展情况等几个方面。如图3-1: 信贷风险 宏观经济 企业自身 行业发展 偿债能力 盈利能力 营运能力 现金流能力 增长能力 图3-1 信贷风险的成因 3.1.1 来自社会经济整体的原因 从总的方面来看,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受社会经济环境因素的影响,主要有政府行为的影响,法律环境的影响和中央银行行为的影响。 第一,国家政策和政府行为的政治风险:政治风险除了战争、内乱、国有化和没收外,还包括外汇管制、拒发进出口许可证,提高税率、追加提成费、控制原材料供应和价格制定等等。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讲,政治风险还包括法律风险,因为一国投资政策和其他经济政策往往是以法律形式推行的,在国际性的贷款项目中,如何避免政治风险是首要考虑的问题。 12 XXX商业大学毕业论文 我国经济转型时期财政金融关系处理失当,直接导致银行大量不良贷款的形成。长期以来,我国的生产建设资金一直实行财政供给制,当经济体制的转变使这种供给终止时,银行便成了第二财政,银行资金财政化运用愈演愈烈。具体到融资体制上,我国的资本市场远远落后于货币市场,企业所需全部资金长期由银行包揽,货币市场不仅承担了本身应有的解决企业短期流动资金所需的任务,而且还承担了本该是资本市场担负的解决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铺底流动资金等长期资金所需的任务,这样不仅造成今昨负债过高、资本金不足,而且导致银行大量不良贷款的直接形成。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贯彻和实施不可避免地会影响社会各方。面对经济利益的改变和调整,在一定条件下,特别是在政策出现失误的条件下,亦是导致银行信贷风险的重要因素。我国政府对银行干预的刚性依然很强,是形成贷款风险的一个重要原因。我国金融机构商业化经营前,部分地方政府从局部利益出发,盲目鼓动企业争项目、铺摊子,迫使银行放贷支持;当企业不景气时,又以维护安定团结、帮助企业脱困为名,迫使银行放贷解困,或是以贷缴税,从而造成大量贷款沉淀。当一系列金融法规相继颁布实施、金融机构实行商业化经营后,行政干预很难奏效,但一些政府部门仍在潜意识里把逃废金融债务当成是企业减轻包袱、轻装上阵的有效手段,干预金融机构依法收贷,加大了保全信贷资产的难度。 第二,政治法律制度:健全的政治法律制度是健康的经济活动的基本条件。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还不够健全,经济活动的开展很难以有效的法律制度作保障。人们的法律观念还比较淡薄,无法可依,执法不严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还很普遍存在。这些法律制度上的漏洞造成了我国经济活动中的某些不健康现象,经济活动的主体由于没有有效的法律制度的约束,造成了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这些年来,在银行与客户的借贷活动中,许多客户不讲道德、不讲信用,有意赖债、逃债,以企业界改制之名,行逃废债之实,造成了债务悬空,形成了大量呆账贷款。这些情况,使得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日益恶化,形成巨大的信用风险。 3.1.2 来自企业方面的原因 借款企业是信贷资金的使用者和归还者。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好坏,行为规范与否,直接关系着银行信贷资金使用好坏和效益高低,决定着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大小。因此,企业经营中存在的问题,是造成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根本原因。企业制度不健全,企业经济效益低下,亏损面逐年扩大,企业经营不断亏损,还债能力不断减弱,成为信贷风险产生的一个重要根源。银企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不断滋生。信息不对称理论为银企之间的信用关系的扭曲提供了一种很好的解释。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使得资金的分配上存在“逆向选择”(信贷资金流向低质量企业)和资金使用上 13 XXX商业大学毕业论文 “道德风险”(借款人违反 合同 劳动合同范本免费下载装修合同范本免费下载租赁合同免费下载房屋买卖合同下载劳务合同范本下载 改变资金用途或不愿还贷)滋生。 3.1.3 来自银行方面的原因 第一,商业银行产权制度不规范,权责利界定不清,缺乏防范和抵御风险的机制。 第二,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机制不健全,管理滞后,从业人员素质低下,防腐意识薄弱。 第三,商业银行内控制度疏漏,不能有效防范和化解信贷风险。 第四,财务分析的局限性。贷款发放之前,银行很主要的一个决策依据是对借款企业财务分析的结果。财务分析使银行了解借款人的信用状况、发展趋势和还款保证。但是财务分析也存在着局限性:首先,财务报告中反映的毕竟是借款企业过去的经营成果,过去的成功,并不一定代表未来一定成功,甚至有可能向相反方向发展;其次,财务报告反映的是借款企业自身的经营成果,并不代表其所处的行业的整体状况,当行业环境发生变动时,风险亦随之形成。 第五,银行自我约束机制和信贷管理机制不健全。目前,由于银行风险与利益机制不对称,自我约束和激励机制不健全,使银行缺乏风险的责任感和压力感,更缺乏防范贷款风险的有效措施,以致贷款风险加大。长期以来,信贷管理偏重于贷前调查,忽视了贷后的管理工作,对贷款的制约机制和措施相对重视不够,缺乏刚性的指标约束。一些银行超过自身实力发放贷款或贷款对象过于集中在几个企业,企业一旦发生问题,银行贷款出现风险就成了不可避免的事实。金融业的激烈竞争演变成了无序竞争、恶性竞争,从而松懈了对金融风险的监督和管理,以致企业多头开户,多头借款,不仅增加了银行的经营成本,而且为债务人逃废债务以及各种诈骗犯罪活动提拱了空间。 3.2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分析 3.2.1 信贷风险分析的程序 [11]信贷风险分析主要包括阅读信贷档案和审查贷款的基本情况两大步骤。 3.2.1.1 阅读信贷档案 信贷档案是银行发放、管理、收回贷款这一完整过程的真实记录,信贷档案应至少覆盖以下六个方面内容:第一,客户基本情况:包括借款人的名称、地址、企业类型及所处行业,业务经营范围及主营业务;组织结构、业主和高级管理人员的情况及其附属机构的情况;借款人的经营历史、信誉评级以及保证人的基本情况等。 第二,借款人和保证人的财务信息:包括借款人的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 14 XXX商业大学毕业论文 量表、外部审计报告、借款人的其他财务信息;保证人的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外部审计报告和其他财务信息。 第三,重要文件:包括借款人贷款申请;银行信贷调查报告和审批文件,包括长期贷款的可行性分析报告,上级行的立项文件、批准文件;贷款合同,贷款额度或授信书;贷款担保的法律文件,包括贷款合同,保证书,抵押品评估报告,财产所有权等;借款人还款计划或还款承诺。 ,往来信函:包括信贷人员走访考察记录,备忘录。 第四 第五,借款人准入情况:包括授信书、贷款证等。 第六,贷款检查报告:包括定期、不定期信贷分析报告、内审报告。 .2.1.2 审查货款的基本情况 第一,贷款目的:贷款合同上最初的用途与实际贷款3 用途是否一致是判断贷款正常与否的基本标志,贷款一旦被挪用,就意味着产生更大的风险。 第二,还款来源:分析人员应判断借款人约定的还款来源是否合理,风险程度是高还是低。 第三,资产转换周期:资产转换周期是银行信贷资金由金融资本转化为实物资本,再由实物资本转换为金融资本的过程。资产转换周期的长短是银行确定贷款期限的主要依据。因此,一家管理有方的银行在审批贷款过程中,往往非常重视对贷款对象资产转换周期的研究。 第四,还款记录:一方面还款记录直截了当地告诉我们,贷款是正常还本付息还是发生严重的拖欠或被部分注销;贷款本息逾期的时间;应收未收利息累积额。这些信息基本上能够帮助我们很快地对贷款做出基本判断。另一方面,还款记录还是判断借款人还款意愿的重要依据。 3.2.2 信贷分析的基本要素 3.2.2.1 财务比率分析 财务比率分析是运用比率分析的方法,对借款人所提供的财务报表中的有关数据资料所进行的比较和分析。财务比率分析的目的是判断企业的财务状况、评价企业经营成果、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预测企业的发展趋势,为贷款决策和管理提供依据。通过财务比率分析,有利于评价企业资本收益能力,评价企业财务稳健性,了解企业是否具有清偿债务能力,从而对贷款风险做出较准确的判断。信贷风险分析涉及的财务比率主要有四大类: 第一,流动性比率:主要是分析流比率、速动比率、变现比率等; 第二,资产管理比率:主要是分析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等; 15 XXX商业大学毕业论文 第三,负债管理比率:主要是分析负债资产比率、负债净值比率、利息费用比率等。 第四,盈利能力比率:主要是分析销售毛利率、销售收益率、资产收益率、资本净值收益率、股本净利率等。 流动比率、资产管理比率、负债管理比率、盈利能力比率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在分析的时候不能孤立地使用。要注意比率分析的局限性,应结合贷款企业所处的行业水平来判断其财务状况。同时,应注意到只注重以上财务比率分析是不够的,贷款人员应深入到企业去,对贷款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进行实地考察,取得真实的第一手资料,才能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状况做出准确的判断,不可完全依靠企业提供的报表进行分析后轻率做出信贷决策。 .2.2.2 现金流量分析 评价借款人偿还能力大小,除了财务比率分析以外,还要对3 借款企业现金流量进行分析。一个企业盈利能力大小对其偿还贷款有重要的影响,利润是偿还贷款的来源,但不能直接偿还贷款,偿还贷款最可靠的来源是现金。虽然一般情况来讲盈利企业比亏损企业偿还贷款的可能性大,但有时也会出现一家盈利企业没有现金偿还贷款,而一家亏损企业却因为有现金还款而继续经营,也就是说,盈利与还款虽然有密切联系但还是有一定差别的。因此,除了对借款企业进行财务比率分析之外,还要对其现金流量进行分析,将两者结合起来评估借款企业的还款能力。现金流量如同维持企业生存的血液,企业现金流量分析对企业财务状况来讲至关重要, [12]而且现金流量分析最大的优点是可弥补通货膨胀对财务报表分析的偏差。 第一,考察借款人经营管理状况对现金流量的影响:借款人经营管理直接影响其现金流量,现金流量反过来又会影响经营管理。分析借款人经营管理与现金流量的关系,不仅有助于从总体上把握其现金流量和还款能力,而且有助于判断其持续发展潜力或发现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销售方面来看,要注意分析借款人销售是在增长还是下降,借款人如何根据外部的因素来调整销售战略,现金不足或剩余时,借款人是怎样调整销售;从费用方面主要看借款人成本控制是否有效,它对企业利润率的影响如何,融资成本是否低于其利润,销售环节是否合理,销售费用是上升还是下降;从经营循环方面要看借款企业应收账款如何变化,其周转在上升还是下降,存货是否合理,周转率如何,借款人如何满足营运投资的需要,营运投资对借款人盈利能力和现金量产生什么影响;从资本循环角度则要看,借款人如何根据客观经济环境的变化调整其厂房、设备等长期资产的投资,借款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能否还款,资本循环是否与经营循环相适应。 第二,根据现金流量判断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如果未来现金净流量为正值,借款人能够偿还贷款的可能性较大。现金净流量为正数意味着现金收人足以支付现金支 16 XXX商业大学毕业论文 出,而偿还贷款属于融资活动现金流出的一部分,所以,这种情况下借款人能够偿还贷款的可能性较大。如果现金净流量为负值,并不意味着借款人不能还款,现金净流量为负值意味着现金流入小于现金流出总量,因为偿还贷款只是现金流出的一部分,所以当现金净流量为负值时,借款人能否还款需进一步分析。 3.2.2.3 担保分析 通过财务比率分析和现金流量分析,我们对企业第一还款来源有了清楚的认识。为了进一步了解企业第二还款来源,就要分析担保状况。担保作为第二还款来源,能够降低银行的受损程度,但不能改变借款人的信用状况。贷款担保是指商业银行为提高贷款偿还的可能性,降低银行资金损失的风险,由借款人或第三人对贷款本身的偿还提供的一种保证。在我国商业银行贷款过程中,担保一般是指保证、抵押、质押三种情况。在信贷管理业务中,对与贷款相联系的担保情况进行分析至关重要,这种分析既有利于做出是否对借款人发放贷款的决策,也有利于保障到期贷款的安全回收。 商业银行在贷款业务经营中,风险存在是客观的,为了尽量避免或减少贷款风险,银行除了对借款人严格审查外,还必须采取防范风险的预防措施,贷款担保就是防范风险的有效形式。贷款担保可分为信用担保和物权担保两大类。商业银行在贷款业务设定担保纯属一种防御性措施,但是贷款担保并不是可有可无的,贷款担保为商业银行提供了一个可以影响或控制的潜在还款来源,从而最终增加了偿还贷款的可能性。担保作为为偿还贷款的第二还款来源,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现实的还款来源。担保虽然不是可有可无的,但也不是万能的,在贷款业务中不能过分地依赖它。因为担保不能取代借款人信用状况,只是一种保证手段,取得担保并不一定能保证贷款的如数偿还。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着一种错误的认识:认为有了担保单位和抵押品,这笔贷款的风险系数就很小了,从而不重视对借款人财务状况及经营管理情况的调查。事实上,此类贷款还款来源往往存在一些问题。其具体表现是:不符合担保条件和担保资格的单位或负债较重、拖欠利息、经营低下的企业提供的担保;股份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为其股东提供的担保;国有资产投资管理机构提供的担保。就抵押而言,也存在无效抵押、重复抵押、抵押物转让等现象,一旦贷款不能还,银行处理抵押物时总会处于被动地位。除此之外,当客观环境发生变化时,其他还款来源往往带有不可测性:诉讼过程中,受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干预,拍卖不能正常执行,有的执行结果对银行不利;由于银行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未能在有效期内向担保企业催收债务或向担保企业追索债务,使得债权得不到有效保护。因此,贷款分析时一定要重视第一还款来源,必要时借助法律手段来保证信贷资产的安全。 17 XXX商业大学毕业论文 3.2.2.4 非财务因素分析 除了上述财务因素和抵押担保状况对还款可能性会产生很大影响外,其他的一些非财务因素如行业环境、企业管理水平、还款意愿、银行信贷管理等因素都会对还款能力产生重大影响。通过非财务因素进行分析,能够帮助信贷分析人员进一步判断贷款偿还的可能性。借款人的行业风险因素、经营风险因素、管理风险因素、社会因素、借款人的还款意愿等非财务因素均对贷款偿还的可能性产生影响。为了更加全面、动态地分析贷款遭受风险的程度,对贷款质量进行准确地评价,除了对借款企业进行财务比率分析、现金流量分析之外,还要分析非财务因素对还款可能性的影响。在我国会计信息失真较严重的状况下,非财务因素分析在信贷风险分析中往往更有意义。首先,对经营风险分析:对这种风险的分析集中在以下六个 ,品德:指个人或企业借款者对其所欠债务是否愿意归还,一般通过考察方面:第一 其过去的资信情况以及同借款人面谈来作出判断。第二,经营才干:主要是通过审查其财务报表,看其资金的流入流出是否正常,以及经营业绩怎样。第三,资本:指借款人财务报表上的总资产和总负责相抵后的净值,且借款人的财富状况。第四,经营环境:指借款人在经济衰退及其他事件中的应付能力,或者说他在最糟糕的情况下的还款能力。第五,事业的连续性:指借款人能否在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生存与发展。此外,借款人的财务报表对银行来说是很重要的,但要注意,这些报表毕竟是反映着企业的过去,因此,应用时要作信用调查,以得出正确的结论。 其次,对借款人还款意愿的分析:影响借款人偿还贷款的能力和意愿的因素可分为宏观和微观两部分。宏观因素是指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动,主要是经济运行的目前状况和未来趋势,以及国家经济及其政策产生变动的可能性,包括货款企业的政治环境、法律环境、经济和科技环境。这些因素会影响借款人的能力和意愿。例如,借款人的信贷风险随着经济周期的变动而变动,繁荣阶段相对较低,而衰退阶段相对提高。贷款的期限愈长,宏观因素分析就愈为重要。微观因素是指微观经济环境的变动,主要指贷款企业与顾客、竞争对手、同盟军以及与能源、资金、原材料、劳动力、技术等资源的供应者、运输部门、商业企业、业务主管部门、税务部门等有关机构之间的关系,其中最主要的是与顾客、供应者、竞争者及同盟者的关系。微观因素是影响借款人本身的因素,主要包括借款人的道德品质和偿还能力。 再次,对企业管理水平的分析:管理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企业的发展规模,能源利用效率和企业收益的大小。我国商业银行在货款管理中往往不重视对贷款企业管理水平的分析,这对贷款的综合管理极为不利。为确保信贷资金的安全,信贷人员应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进行全面考察分析,主要包括:企业管理者的基本素质;贷款企业的产、供、销及设备管理状况;贷款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状况。 [13]最后,对贷款企业内控制度分析:商业银行对贷款企业内部控制分析至关重要。 18 XXX商业大学毕业论文 因为内部控制贯穿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内部控制出了问题,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会受到极大影响。然而,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在对企业贷款时,往往忽视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分析,这样将导致被贷款企业的财务报表和表面情况所迷惑,对贷款企业的真实状况判断失真,容易作出错误决策。因此,信贷人员要关注企业内控制度的建设,分析企业内部组织体系是否健全,分析企业有无明确的岗位职责、授权与相互制约机制,分析企业有无健全的规章制度,依照贷款企业内控制度的健全情况决定是否给其贷款。 3.2.3 贷款风险的预警 贷款从风险出现到损失出现,中间会有一段时间间隔,只要认真留意贷款风险的 [14]早期报警信号,就能有效地降低或减少损失。当企业出现以下信号时,银行就必须格外注意,并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 第一,有关财务状况信号:企业不能按时支付银行贷款利息;贷款到期不能按期归还;产品积压,存货周转率下降;应收账款金额和比例急增;流动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下降;银行账户混乱,到期票据无力支付;企业销售额下降,成本提高,收益减少,经营亏损;不能报送财务报表。 第二,有关经营者状况的信号:企业最高领导者的状况,患病或死亡,或陷于诉讼纠葛,无法正常履行职责;企业发生重要人事变动;企业未实现预定的盈利目标;领导层不团结,职能部门矛盾尖锐,不互相配合;冒险兼并其他企业或投资不熟悉的行业;职工情绪对立,干劲不足。 第三,有关管理状况的信号:借款人的业务性质发生变动;厂房设备维修不善,存货陈旧,数额巨大且杂乱无章;丧失一批财力雄厚的客户;设备更新缓慢,缺乏关键产品生产线;财务记录和经营控制混乱。 第四,有关信贷双方的信号:借款人在银行的存款下降;不恰当地在多家银行开户;对短期贷款依赖过多,要求贷款展期;还款来源没有落实,贷款超过借款人合理的支付能力。 19 XXX商业大学毕业论文 4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管理现状及对策 4.1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现状 由于历史和体制的因素,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控制的理念还比较陈旧,不能满足业务快速发展、风险管理日益变化的需要,不能正确处理信贷业务发展与风险控制的关系,风险控制与业务发展的效率组合还远远不能达到最优。在信贷风险控制的范围认识上,全面提高风险管理的方法、理念还没有真正普遍为所有银行及其员工所接受。 与先进的国际性银行相比,我国商业银行与巴塞尔新协议的要求尚有较大的差距。目前,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控制与处理机制还很薄弱,手段方法还很单一。总体上看仍属于粗放模式,风险的识别、计量和反馈的手段落后,风险防范、评估、补偿管理的水平较低,效果不甚理想。此外,我们的风险模型、内部评级法,解决信贷决策、资本配置、贷款定价、经营绩效考核等方面的风险导向定量化问题都不太完善。我们的风险分散和转移机制,通过信贷风险管理方法的创新能力,以及如何在不 [15]同主体之间转移、分散和对冲风险的管理方法都比较落后。 另一方面,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现在的不良贷款比率大大高于股份制商业银行。如图4-1这种情况下对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评估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商业银行建立起科学的信用风险评级系统,提高对于信贷风险的识别和准确评估能力,从源头上控制好信贷风险。 表4-1 2004年主要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情况 单位:亿元、% 余 额 不良贷款所占比率 不良贷款 16998 13.37 其中:次级类贷款 3226 2.54 可疑类贷款 8619 6.78 损失类贷款 5153 4.05 不良贷款分机构 国有商业银行 15596 15.71 股份制商业银行 1402 5.03 张建红( 不良资产-中国不得不过的坎[J](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2005,(8):22 从我国目前信贷风险管理的具体实践来看,国有商业银行已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了信贷风险管理:第一,各商业银行已经初步建立起对分支机构的信贷授权制度和对客户实行统一授信制度。第二,加强资产负债比例管理,落实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与风险管理办法。各商业银行普遍成立了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委员会,建立了资产负债比例 20 XXX商业大学毕业论文 管理监测制度,按季考核资产负债比例的各项指标。第三,建立健全信贷风险 管理制度 档案管理制度下载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下载三类维修管理制度下载财务管理制度免费下载安全设施管理制度下载 ,实施贷款审批权限制度、审、贷分离制度、贷款抵押制度等。实行贷款终身追索制度,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信贷过程中信贷工作人员的道德风险。第四,对贷款进行新的分类并实行封闭贷款。商业银行按照《贷款风险五级分类指导原则》,对信贷资产进行清理分类,根据贷款风险的级别进行风险管理。封闭贷款遵循“封闭核算、购货签证、足额贷款、专户管理、保值分利”的原则。第五,建立了商业银行信贷内部监督制度,各商业银行分别设立内部审计部门,对信贷资产质量与风险交易加强监督。这些措施的制定和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但是,信贷风险管理还存在许多亟待改进的地方: 首先,缺乏信贷风险与效益整合管理的机制。近年来,我国银行的信贷风险意识明显增强,大多数银行机构在信贷经营管理过程中已经比较重视信贷风险控制,但大部分银行机构还不能正确地处理好业务发展与风险控制的关系,往往在业务发展与风险控制之间进行单向选择,有些片面追求信贷资产质量,机械地追求贷款零不良,以致信贷业务持续萎缩,经营效益居低不上,反过来又制约了信贷资产质量的提升,造成信贷资产质量、业务发展、经营效益之间的恶性循环。 其次,缺乏完善的信贷风险控制机制。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缺乏风险全程控制的理念,忽略对风险事前、事中控制。由于管理机制的不完善、市场环境的不成熟、信息资源的不对称,使商业银行在对客户目标的选择定位、贷款发放、贷后管理和贷款责任等方面存在诸多薄弱环节,形成了许多风险控制的“真空区”。国内商业银行信贷业务长期以来都是基于手工操作的。信息层层上报、指令层层下达的迂回式操作流程已经严重制约决策层对信贷业务的有效管理。由于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难以保证,风险防范和内部控制几乎无从谈起。亟待由传统信贷管理向集约化、科学化、现代化管理转变。但是由于管理体系、技术条件和人员素质等方面的原因,商业银行对于事前风险控制工作显得较为薄弱,很难将“贷前审查、贷中检查、贷后复查”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大部分商业银行都没有启用风险监测和预警系统,对于早期风险的防范近乎一片空白,主要通过贷款风险度、单个贷款比例和不良贷款比例等反映和监控信贷质量的一系列指标来约束各商业银行及其分支机构的信贷行为,从而达到对商业银行信贷规模和信贷质量的控制。但这种监控偏重于对粗放型银行经营行为的质量约束,已逐渐不适应国内银行经营管理模式的转变,并且不符合现代化银行风险管理的发展趋势。 [16]再次,信贷风险控制文化的缺位。由于历史和体制因素,商业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控制的理念还比较陈旧,尚不能满足信贷业务快速发展、信贷风险管理日益变化的需要。加入WTO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不仅表现为前所未有的市场 21 XXX商业大学毕业论文 较量,还隐藏着文化的交汇与碰撞。先进的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的重要标志,是对企业管理理论、模式和成就的概括和反映,同时也有助于推动企业管理和生产经营的发展,是企业改革创新、赢得竞争以及繁衍生息的强大动力。同所有形式的健康文化一样,信贷文化相对信贷业务本身也存在于日常、衍生于细微、作用于无形,它秉承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具有影响人、教育人、引导人和改变人的功能,并通过人的思想行为对信贷工作起着规范、导向、推动运行和发展的作用。所谓信贷文化,是指在信贷实践活动中形成的能够体现信贷价值观的信贷基本理念、形象气质和行为方式的总和,它是银行企业文化的一个特殊分支。外资银行进军国内市场,不仅依靠其优越的体制、独特的观念、丰富的经历和良好的素质,还将凭借其先进的文化。这种文化在理念、习俗、规则、目标、精神等诸多方面的优势都预示着无形的挑战,迫使国内银 [15]行必须以特有的银行文化来应对。我国的银行信贷在经营思想和运行方式上经历了几次重大变化,也孕育出不同类型、不同特性的信贷文化。在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银行没有自己真正的经营自主权,银行贷款按计划行事,不具有独立的信贷理念和自主的信贷行为,更无风险意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银行逐步建立了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经营权限、利益目标和信贷策略,但整体上仍然没有摆脱计划经济的制约,仍兼顾着政策性银行和商业性银行的双重职能。信贷工作的突出特征还表现为片面强调扩张规模而忽视资产质量与自身经营成果。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开始转入市场经济体制以后,随着金融改革的实施和一系列金融政策法规的出台,信贷工作也渐渐走向了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经营管理轨道。面对变革,缺乏对健康信贷文化的建设与引导,在信贷业务发展上过分强调安全性与零风险,致使信贷部门与信贷从业人员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等不良习气在一定范围内滋生蔓延。随着市场环境、企业需求与客户素质的变化,信贷经营的观念、思路、领域、行为方式也不断更新,但一些机构开拓信贷市场的能力和水平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对外营销与服务还停留在较低层次,甚至沿袭较为原始的公关方式,依靠请客送礼来维系银企关系,争揽优质客户,而不是在服务内容和风险管理上下功夫,使信贷业务带有了不良甚至不健康的文化色彩。 最后,信贷风险补偿机制不健全,风险可以防范和控制,但并不能消除,风险管理的意义是将风险控制在银行所能接受的范围内,获取最大的利润。风险的客观存在性意味着银行将会承担一定的风险,风险补偿机制也将成为银行承担风险并能维持正常经营的最后保障。常见的方式有:提取呆账准备金、补充资本金等方式。与国外商业银行相比,我国商业银行并没建立起完善的风险补偿机制。呆账准备金提取不足、呆坏账不能得到及时的核销以及资本金补充渠道不畅、资本充足率不达标是我国商业银行普遍存在的问题。 22 XXX商业大学毕业论文 4.2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对策 第一,坚持风险控制和综合效益相统一的原则,调整信贷结构,必须坚持“扶优限劣,有保有压”的信贷政策。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按照综合效益优先原则,开拓那些在确保贷款安全、流动,能带动存款业务、结算业务以及代收代付等中间业务发展的行业和客户。 [17],建立健全完善的信贷风险管理与控制机制。信贷风险的管理与控制是一第二 项长期的系统性工作,商业银行必须建立健全各种风险管理与控制机制,通过风险分析、风险预测、风险控制等手段预防、回避、消除、转移经营中的信贷风险,保证信贷资金的安全。建立信贷风险预警机制。要对信贷风险进行科学预测,对贷款进行逐项跟踪监测,并对可能有问题的贷款及时发出预警信号,使信贷人员及时发现问题,采取对策,减少或避免损失。其内容包括建立贷款风险度和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成立专门的贷款风险监测机构对信贷资产进行跟踪监测,对企业贷款资金运行的全过程进行跟踪检查,防止信贷资金被挤占挪用,发现问题及时转移、分解风险,挽回损失。建立信贷风险转化机制。商业银行经营上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面对现实的风险,应立足于化解。对那些经营恶劣的企业进行资产重组,将其巨额的不良资产分解出来,交由专门的资产管理公司负责管理、营运和消化这些不良资产,把风险转化于无形。建立信贷风险补偿机制。完善贷款准备金制度,建立起商业银行自我风险补偿机制,增强商业银行自身抗风险能力。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呆帐准备金提取比例过低,用一般呆帐准备金行使专项准备金的功能,很难弥补银行的信贷风险。中央银行应按照贷款五级分类,区分逐级贷款风险程度的不同确定各商业银行风险准备金的提取比例,使各商业银行在提取呆帐准备金时可充分考虑贷款风险,以补偿可能的信贷风险。我国商业银行也可参照西方商业银行的贷款呆帐准备金制度,建立起适合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的呆帐准备金制度,并建立一般呆帐准备金及特殊呆帐准备金运作方式,逐步建立由各商业银行呆坏帐自主核销审核制度。 第三,树立良好的信贷管理文化,信贷风险涉及到银行多个业务部门和员工,因而,信贷风险管理需要全员的参与和银行的扁平化管理即指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通过减少分行、支行(中间层)的管理职能以及对后台操作部门和支持部门实行集约化管理,以提高总行专业职能部门的管理幅度,而不是将总行、分行、支行等具体客户 [18]的业务集中到总行职能部门,各部门的协同配合。要建立以风险控制为核心的信贷文化,需强化每位员工特别是信贷人员和各级管理层的风险意识、防范意识和责任意识,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与风险管理基本要求相一致的文化氛围。严格信贷经营、信贷审批、信贷风险管理三权分离制度,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审贷分离;要遵循“授权 23 XXX商业大学毕业论文 有限、风险度量、差别管理”的原则,根据各业务部门、分支机构的管理水平、信贷资产质量状况、地区风险状况、贷款的风险度,实行动态授权管理。定期对贷款进行检查,明确贷款经营、贷款审批和风险管理人员的责任,防范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要加大贷款风险责任认定和追究力度,让违规越权者得到应有的处罚。 第四,建立信贷风险补偿机制,保证银行信贷结构调整。首先要逐年提高呆账准备率,当贷款风险发生后,用贷款准备金弥补贷款损失。其次将浮动利率超出基准利率部分划入准备金,这样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强银行承担风险能力。再次督促企业建立风险基金。企业可以从销售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专户储存、专款专用,增强企业还贷能力,减少银行贷款风险。 24 XXX商业大学毕业论文 结 论 信贷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由于商业银行信贷内控机制建设在我国仍属于一个较新的领域,理论准备和实践经验尚不足,因而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矛盾和薄弱环节。经济效益不佳,信贷资产质量不高,是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经营中面临的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也是制约中国金融改革的主要障碍。商业银行是负债经营的高风险行业,在信贷资金经营过程中,一旦产生信贷风险,便可能使商业银行蒙受巨大的损失,进而影响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因此,信贷风险是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金融风险,如何加强信贷风险管理是我国商业银行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强调了信贷风险的防范要解决的问题,即信贷风险分析。在结合我国信贷风险管理实际的基础上,指出:商业银行必须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信用审查分析方法来揭示风险,要实施集约化经营,全面落实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和风险管理,加强贷款的贷前调查、贷时审查、贷后检查;要从贷款的立项、调查评估、审查批准、担保抵押、合同签订、跟踪管理等方面制订一套完整、科学、安全的操作程序,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贷款风险预警、审贷人员专业化和责任追究制度,通过风险内控机制的建立来防范、分散和转移风险,努力降低不良贷款的比例;要进一步完善一级法人体系,对总行及其分支机构重新进行信贷职能定位,建立科学的考评机制,完善法规制度,加快信贷电子化建设的步伐,不断调整信贷结构,优化信贷资产组合。 结合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的实际,尝试着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进行一些新的研究:提出了我国信贷风险的成因具有较复杂的社会背景,应该用系统的方法,建立社会化的信贷风险联合防线,进行综合控制;提出了在我国会计信息失真较严重的状况下,非财务因素分析在信贷风险分析中往往更有意义;不断提高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水平;提出了建立信贷管理文化,从人文角度去思考,从深层次解决信贷风险的控制问题。 总之,我国商业银行应结合实际,从自身改革入手,建立科学高效的信贷风险管理机制,加强对企业诚信意识的培养,建立社会化的信贷风险联合防线,这样才能真正有效地化解信贷风险。如何加强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是一个复杂的课题,涉及面也较广,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和总结,加之本人水平有限,论文不足和错漏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各位老师、同学批评指正。“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相信只要我们不断努力地去探索、实践和总结,就一定能够走出一条防范信贷风险、提高我信贷资产质量的成功之路来。 25 XXX商业大学毕业论文 参考文献 1 Peter Rose Commercial Bank Management. McGraw-Hill, Inc[M]. 1996,26~38 2 何自云. 西方商业银行贷款管理的创新与借鉴[D]. 新金融. 2001,20~23 3 郑先炳. 西方商业银行资产质量管理的几点经验[D]. 中国金融. 2000,28~30 4 尚福林,张金鳌,朱广富等. 二十一世纪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M].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2,45~46 5 韩雷,张庆寿,杨培新等. 银行基层行长业务手册[M].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3,99~100 6 Basel Commeittee on Banking Supervision.Consultative Docunment, The New Basel Capital Accord[M]. 2003,4~5 7 Basel Cornmittee on Banking Supervision. Consultative Document Overview of The New Basel Capital Accord[M]. 2001,7~9 8 王康. 商业银行如何建立信用风险防范体系[D]. 新金融. 2003,23~26 9 王锋,印一民,孙岩.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三大矛盾[J]. 金融理论与实践. 2001,(9):27~28 10 宋效军. 构造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预警系统的思考[J]. 投资研究. 2001,(8):21~23 11 王春峰. 金融市场风险管理[M]. 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1,22~23 12 胡庆康. 现代货币银行学教程(第二版)[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4):36~38 13 尚福林,杨明生,王醒春等. 商业银行金融产品手册[M].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1,36~58 14 楼祖勤,彭志军,罗明等. 商业银行信贷管理[M]. 广东:广东经济出版社. 1999,1~3 16 王希全. 关于国有商业银行信贷文化的思考[J]. 中国金融. 2000,(3):77~80 15 景学成等. 我国金融风险现状、趋势及防范[J]. 改革. 1997(1):20~21 17 吴慎之,史建平. 银行信贷管理学[M].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3,86~95 18 王磊.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J]. 企业经济. 2007,(9):68~94 26 XXX商业大学毕业论文 27 XXX商业大学毕业论文 附 录1 Tolerance of the Credit Risks of Commercial Bank Commercial bank main model and method including tradition credit risks, credit of management measure method and based on VAR modern credit risks measure model. Among them, traditional credit risks measure method include expert system camphor tree law , credit point system and neural network model, and based on VAR modern credit risks measure model include KMV model , surtax model , model of Credit-Metrics and credit risks of CSFP. Expert system model law before one year, financial institution is it analyze or determine the nature analytical method not to weigh credit risks, enterprise of loan subjectively to rely on mainly, this kind of method is called the expert system models. Such as classical " 6C law " - By the morality about expert's foundation debtor (character), ability (capacity), capital (capital), pledge (collateral ) , management environment (condition ) and continuity (Continuity ) of undertaking six factor evaluate creditworthiness and comprehensive refund ability their, determine whether to grant the loan finally or not. Whether classical credit is it stores some defects in to analyze, mainly showing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 ?Risk that the human factor brings. ?Following the serious bureaucratic style of work. Credit point system to reflect debtor economic situation or influence debtor several indexes (such as the financial rate of the borrowing enterprise), credit of state entrust to certain weight, receive and reflect credit the dividing value or the value of probability in breach synthetically of the credit state through some specific methods, and is it is it pay loan grant and loan fixed price to determine to come compared with basic value it. Whether Z value model propose by Altman, adopt five financial indexes (5 financial index these on 1968. Xl =Net working capital / total assets, X2 =Retain the incomes / total assets, X3 =EBIT / total assets, X4 =Benefit market value / the book value of the debt, X5 =The income from sales / total assets) calculate the weighting, implement credit to mark to the borrowing enterprise, compare total points with critical value, distinguish the bankrupt company and not go bankrupt in the company, will not grant the loan to the bankrupt enterprise. 1977, Altman, Hardeman, Mahayana is it set up categorized accuracy higher ZETA model to expand to go on to primitive Z value model. 1995, as to private company, Altman revise to Z value model, counting by Z' value model. At present, the main defect of 28 XXX商业大学毕业论文 this kind of model is lacking the essential historical record material. The neural network model roughly imitates the thought process of human brain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system of the learning method. Neural algorithm of network whether one group input, carry on mathematics is it produce through transfer function one export to change and then. Foreign Altman and Vrettos, Coats and Fans, etc all try to use this law, receive certain result. Someone uses such methods as the neural network, etc. to carry on the appraisal of risk of credit to the commercial bank too in our country. But neural model heavy shortcoming that their randomness of working is relatively strong most, and need to debug artificially. Consume a large amount of manpower and time. The nerve network model imitates the person'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system of the brain thinking process and the study method mostly. The calculate way of the nerve network is an importation, and then pass to convert the function to carry on mathematics conversion to produce an exportation of. Altman and Vrettos, Coates and Fans etc.excesses of the abroad all tried to make use of this method, being subjected to the certain result. Someone applies also the nerve network etc. the method carries on the credit risk evaluation to the commercial bank. However, the biggest weakness of the nerve model is the random that it works stronger, and need the artificial to adjust to try. Waste a great deal of manpower and times. The Model of the KMV is the estimate to the borrow funds the business enterprise default all rate of method. First, it makes use of the Black- Stoles three option list price formula, the according to motion of the market value, the property value of the business enterprise property, expire time, the calm insurance to borrow interest rate and owe debt faces to be worth to estimate a market value of business enterprise ownership of a share and it undulates sex, compute a default implement( the Default Exercise Point, for business enterprise a year following the value of short- term obligation plus don't long- term obligation of pure face the value of half) of company according to the liabilities of the company again, then the calculation borrow funds the person's default distance, the end is apart from to break contract the rate( EDF) its with expectation according to default of the business enterprise of beg an expectation default rate of business enterprise towards should relate to. The model of Credit-Metdcs was credit risk that J ? P root develops in 1997 to calculate model. It is an establishment on the usefulness foundation of reputation rating system of. The usefulness of reputation rating system means that investment in enterprise 29 XXX商业大学毕业论文 failure, profits descend, margin outlet dried up etc. Reputation affairs appear towards fulfill contract influence of ability can in time and fittingly through variety body of its reputation grade. Because of the occurrence of reputation affairs, will produce influence to reputation grade of business enterprise, the market value of its reputation tool also takes place homologous variety by all means. That model is an angle that combined from the property, not angle of the one property to treat the credit risk. It passes to contrast the combination to contribute (the average limit risk contribute= augmentative risk of combination because of increase one some reputation tool, the market of reputation's tool value) in the limit risk of each reputation tool, the reputation grade of a reputation tool, expose degree with related coefficient and its risks of other properties etc. end turn basis for the quantity that the letter loan of investor makes policy to provide science. The CSFP credit risk affixture calculates the Credit-Metrics dissimilarity that the model and conduct and actions stare at the city model( MTM), it is a break contract model( DM), it is not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reputation rating and change with this related reputation excess fare to see as a part of VAR( credit risk) for lend money, but see do only is the market risk, it at any period consider to break contract and don't break contract these two kinds of affairs appearances only, loss that calculate to expect and did not expect, but be unlike in the Credit- Metrics value that generous character expect and the value variety that did not expect. In the CSFP credit risk affixture calculate model, break contract all the rate is no longer long-lost, but was certainly change in to have by the model all the rate distribute of change quantity continuously. The Each loan was see to do small all the rate breaks contract the affairs, and the default of each loan all rates are all independent the in other loans, thus, the lending money the combination the default all the rate distributes to near the loosen to distribute.CSFP credit risk affixture calculates the model consideration break contract all the different from lose indetermination of the size, calculate all rate and lose the size and can get ally of indetermination of the rate the segment distributes lose, adding to all losses of segment of total for lend money the combination of loss distribute. Above-mentioned three differentiations of the models can induce for six aspects of the following: First, definition aspect in the risk, the model of Credit-Metrics belongs to the model of MTM; The CSFP credit risk affixture calculates the model to belong to the model of DM; And model of KMV since can be consider as the model of MTM, also can be consider as the model of DM.Second, drive the factor aspect in the risk, in model of KMV and Credit Metrics, the risk drives the factor is business enterprise property value and it 30 XXX商业大学毕业论文 undulates sex; But in the CSFP credit risk affixture calculate model, the risk of key drives factor is a variable default rate to all be worth in the economy. Third, the motion aspect in the reputation affairs, in the Credit Metrics, break contract all the rate was change into by the model according to the history data of fixed, or long-lost value; But different from CSFP credit risk affixture calculate in the model, default all rate is variable, but obedience in the model of KMV all the rate distribute. Fourth, relativity aspect in reputation affairs, each model has different relativity structure, the model of KMV and Credit Metrics are to change quantity more positive; But the CSFP credit risk affixture calculate the model to suppose or break contract relativity of the rate with expectation independently. Fifth, at recovery rate aspect, in the simple form of the model of KMV, recovery rate is a constant; In the CSFP credit the risk affixture calculate model, losing serious degree was gather together integral combines demarcation as different segment of recovery rate is the constant in the segment of; In the latest version of the model of KMV, recovery rate is random; In Credit Metrics and be willing to the tin model, the recovery rate also is random. Sixth, aspects of calculating the method, Credit Metrics to individual loan or loan the combination adoption analyzes the method to carry on calculate, combining to then adopt Monte Carlo to the large-scale loan emulation technique carries on calculate; the model of KMV and CSFP credit risk affixtures calculate the model adoption analysis method to carry on calculate. Ever since that time in 1996, the Basel agreement ruled to use for assurance that an internal model of capital of the risk misted be to take Vary as the basal model, the Vary became most popular risk to manage the model currently. Not only can carry on quantity's turn to the credit risk of debtor of the one, more important can carry on measure to concentrated risk of debtor of whole line and reputation of its related communities, but also can press profession, term, category...etc. to carry on quantity to turn measurement decomposition risk source according to the Vary credit risk generous character model. The risk degree that can contribute to manager to control trade and invest in time and accurately thus. In addition, the traditional credit risk of bank analysis mainly pays attention to loss that the obligation faces to make under default condition, but neglected loss that the debtor reputation natural intelligence the dynamic state variety cause, but thought and operations of the model have to certainly draw lessons from the meaning towards improving the commercial bank credit risk manage. 31 XXX商业大学毕业论文 附 录2 西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度量 商业银行信用管理的主要模型和方法包括传统的信用风险度量方法和基于VAR的现代信用风险度量模型。其中,传统的信用风险度量方法又包括专家系统模型法、信用评分法和神经网络模型,而基于VAR的现代信用风险度量模型又包括KMV模型、Credit Metrics模型和CSFP信用风险附加模型。 专家系统模型法是在20年前,金融机构主要依赖主观分析或定性分析方法衡量企业贷款的信用风险,这种方法称为专家系统模型。如经典的“6C法”—由有关专家根据借款人的品德(character)、能力(capacity)、资本(capital)、抵押品(collateral)、经营环境(condition)和事业的连续性(Continuity)等六个因素评定其信用程度和综合还款能力,决定是否最终发放贷款。经典的信用分析存在着一些缺陷,主要表现在:?人的因素所带来的风险。?伴随着严重的官僚主义作风。 信用评分法是将反映借款人经济状况或影响借款人信用状况的若干指标(如借款企业的财务比率)赋予一定权重,通过某些特定方法得到反映信用状况的信用综合分值或违约概率值,并将其与基准值相比来决定是否给予贷款发放以及贷款定价。Z值模型由Altman于1968年提出,采用五个财务指标(这5个财务指标是:Xl=营运资本/总资产,X2=留存收益/总资产,X3=EBIT/总资产,X4=权益市场值/债务的账面值,X5=销售收入/总资产)进行加权计算,对借款企业实施信用评分,并将总分与临界值比较,区分破产公司和非破产公司,对于破产企业将不发放贷款。1977年,Altman、Hardeman和Nahayana对原始的Z值模型进行了扩展建立了分类准确度较高的ZETA模型。1995年,对于非上市公司,Altman对Z值模型进行了修改,得到了Z'计值模型。目前,这类模型的主要缺陷是缺乏必要的历史纪录材料。 神经网络模型是大致模拟人脑思维过程及学习方法的人工智能系统。神经网络的算法是一组输入,再通过转换函数进行数学转换产生出一个输出。Altman和Vrettos、Coats和Fans等都尝试过运用此法,受到一定效果。有人也应用神经网络等方法对商业银行进行信用风险评价。然而,神经模型的最大缺点就是其工作的随机性较强,而且需要人工调试.耗费大量人力与时间。 KMV模型是估计借款企业违约概率的方法。首先,它利用Black--Stoles三期权定价公式,根据企业资产的市场价值、资产价值的波动性、到期时间、无风险借贷利率及负债的账面价值估计出企业股权的市场价值及其波动性,再根据公司的负债计算出公司的违约实施(Default Exercise Point,为企业一年以下短期债务的价值加上未清偿长期债务账面价值的一半),然后计算借款人的违约距离,最后根据企业的违约距 32 XXX商业大学毕业论文 离与预期违约率(EDF)之间的对应关系,求出企业的预期违约率。 Credit-Metrics模型是J?P?摩根1997年开发的信用风险计量模型。其是建立在信用评级体系的有效性基础上的。信用评级体系的有效性是指企业投资失败、利润下降、融资渠道枯竭等信用事件对履约能力的影响都能及时恰当地通过其信用等级的变化体现出来。由于信用事件的发生,对企业的信用等级会产生影响,其信用工具的市场价值也必然发生相应的变化。该模型是从资产组合的角度,而不是单一资产的角度来看待信用风险的。它通过对比组合中各信用工具的边际风险贡献(平均的边际风险贡献=组合因增加某一信用工具而增加的风险,该信用工具的市场价值),进而分析每种信用工具的信用等级、与其他资产的相关系数以及其风险暴露程度等各方面因素,可以看出各信用工具在整个组合的信用风险中的作用,最终为投资者的信贷决策提供科学的量化依据。 CSFP信用风险附加计量模型与作为盯市模型(MTM)的Credit-Metrics不同,它是一个违约模型(DM),它不把信用评级的升降和与此相关的信用价差变化视为一笔贷款的VAR(信用风险)的一部分,而只看作是市场风险,它在任何时期只考虑违约和不违约这两种事件状态,计量预期到和未预期到的损失,而不像在Credit--Metrics 中度量预期到的价值和未预期到的价值变化。在CSFP信用风险附加计量模型中,违约概率不再是离散的,而被模型化为具有一定概率分布的连续变量。每一笔贷款被视做小概率违约事件,并且每笔贷款的违约概率都独立于其他贷款,这样,贷款组合违约概率的分布接近泊松分布。CSFP信用风险附加计量模型考虑违约概率的不确定性和损失大小的不确定性,并将损失的严重性和贷款的风险暴露数量划分频段,计量违约概率和损失大小可以得出不同频段损失的分布,对所有频段的损失加总即为贷款组合的损失分布。 上述三模型的区别可归纳为以下六个方面:第一,在风险的界定方面,Credit-Metrics模型属于MTM模型;CSFP信用风险附加计量模型属于DM模型;而KMV模型既可被当作MTM模型,也可被当作DM模型。第二,在风险驱动因素方面,在KMV模型和Credit-Metrics中,风险驱动因素是企业资产价值及其波动性;而在CSFP信用风险附加计量模型中,关键的风险驱动因素是经济中可变的违约率均值。第三,在信用事件的波动性方面,在Credit-Metrics中,违约概率被模型化为基于历史数据的固定的、或离散的值;而在KMV模型和CSFP信用风险附加计量模型中,违约概率是可变的,但服从于不同的概率分布。第四,在信用事件的相关性方面,各模型具有不同的相关性结构,KMV模型和Credit-Metrics是多变量正态;而CSFP信用风险附加计量模型是独立假定或与预期违约率的相关性。第五,在回收率方面,在KMV模型的简单形式中,回收率是不变的常数;在CSFP信用风险附加计量模型中,损失 33 XXX商业大学毕业论文 的严重程度被凑成整数并划分为不同的频段,在频段内回收率是不变的;在KMV模型的最新版中,回收率是随机的;在Credit-Metrics麦肯锡模型中,回收率也是随机的。第六,在计量方法方面,Credit-Metrics对个别贷款或贷款组合采用分析方法进行计量,对大规模贷款组合则采用蒙地卡罗模拟技术进行计量;KMV模型和CSFP信用风险附加计量模型采用分析方法进行计量。 自从1996年,巴塞尔协议规定用于确定风险的资本充足率内部模型必须是以VaR为基础的模型,VaR成为目前最为流行的风险管理模型。基于VaR的信用风险度量模型不但可以对单一的债务人的信用风险进行量化,更重要的是可以对全行的债务人及其相关群体的信用集中风险进行测度,而且可以按行业、期限、种类等进行量化测定分解风险来源。这样可以有助于管理人员及时、准确地掌握交易和投资的风险程度。此外,银行传统的信用风险分析主要注重违约条件下债务账面制的损失,而忽视了债务人信用资质动态变化所引起的损失,而模型的思想及操作对改进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有一定借鉴意义。 34
本文档为【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014457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08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企业经营
上传时间:2017-09-01
浏览量: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