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哈萨克民族历史概况

哈萨克民族历史概况

举报
开通vip

哈萨克民族历史概况哈萨克民族历史概况 哈萨克民族历史概况 “哈萨克”一词之意,学者们有多种解释:?避难者、脱离者;?美丽的姑娘;?骑士;?白天鹅;?草原上自由勇敢的人们。其中第五种解释比较符合哈萨克族的历史。第四种解释则是哈萨克族起源的一个流传最广的美丽传说。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聪慧、勇敢的青年在随军远征‎‎中身负重伤,倒在戈壁滩上。正当奄奄一息的时候,他看到天空突然裂开了一道缝,缝中飞出一只洁白如玉的天鹅。天鹅用树技带来水,拯救了年轻人,天鹅也变成了一位美艳绝伦的仙女。小伙子和天鹅结成夫妻。婚后生下一个男孩,他们给孩...

哈萨克民族历史概况
哈萨克民族历史概况 哈萨克民族历史概况 “哈萨克”一词之意,学者们有多种解释:?避难者、脱离者;?美丽的姑娘;?骑士;?白天鹅;?草原上自由勇敢的人们。其中第五种解释比较符合哈萨克族的历史。第四种解释则是哈萨克族起源的一个流传最广的美丽传说。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聪慧、勇敢的青年在随军远征‎‎中身负重伤,倒在戈壁滩上。正当奄奄一息的时候,他看到天空突然裂开了一道缝,缝中飞出一只洁白如玉的天鹅。天鹅用树技带来水,拯救了年轻人,天鹅也变成了一位美艳绝伦的仙女。小伙子和天鹅结成夫妻。婚后生下一个男孩,他们给孩子取名为“哈萨克”,即为白天鹅的意思。的确,哈萨克族的先民崇拜天鹅。时至今日,他们仍然将天鹅看成是圣鸟,禁止捕杀。如要看到死去的天鹅,要将它挂在毡房的四壁进行供奉,把天鹅毛拴在孩子胸前,以求吉祥。 哈萨克族的族源比较复杂。一般认为,主要是古代的乌孙、康居、奄察人和原在中亚草原的塞种、大月氏,以及以后进入这个地区的匈奴、鲜卑、柔然、突厥、铁勒、契丹、蒙古等各族人共同融合而形成的。从13世纪初铁木真为首的蒙古民族强大,到15世纪哈萨克王朝的建立,这期间,前述有关哈萨克族源的一些部落和氏族加快了联合的步伐。而哈萨克民 白帐汗国”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族共同体的最终构成与历史上的“ 13世纪上半叶,成吉思汗把从亚洲到欧洲凡是蒙古人马蹄所到之处,分给了自己的四个儿子。长子术赤分得钦察草原,建立了金帐汗国。不久,由于领户分封,造成了新的割据局面。斡鲁朵分得了今哈萨克斯坦东部地区,建立“白帐汗国”,并于14世纪一度强大,统一了整个金帐汗国。15世纪初,“白帐汗国”王朝东部又分裂出了乌孜别克汗国。该汗国土地辽阔,人口众多,汗王阿布尔海里对外大肆推行侵略扩张政策,对内凶狠残暴,进行野蛮统治,从而激起了统治集团内部矛盾。白帐汗国最后一个可汗巴拉克汗的儿子克烈和加尼别克苏丹对阿布尔海里汗王的不满越来越强烈,甚至达到公开对抗的程度。1456年,克烈和加尼别克苏丹带着自己的部落迁徙到楚河流域,在新的地区建立起了独立的政治实体——“哈萨克汗国”,过上了和平安宁的生活,从而吸引了周邻大量游牧部落纷纷前来加入。这样,大约在15世纪末,一个有共同名称、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和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哈萨克民族最终形成。 哈萨克汗国建立后,在汗王哈斯木的执政下迅速发展,其领地包括锡尔河流域诸城,东南包括七河地区卡腊塔勒河、伊犁河等流域,西边到雅克河流域,人口增至100多万。在哈萨克兴起的同时,天山北部西蒙古准噶尔部也勃然崛起,并以塔尔巴哈台、伊犁为中心,把额尔齐斯河中、上游、天山南部部分地区一一置于其势力范围之下。这样在中亚北部草原形成了两大游牧集团--哈萨克和西蒙古准噶尔。1635年,达LAI喇嘛授予准噶尔哈喇忽喇之子和多和沁以“额尔德尼巴图尔珲台吉”的称号。巴图尔珲台吉向哈萨克交战,曾俘获过哈萨克汗杨吉尔,哈萨克汗国因此一度衰落。当噶尔丹和策妄阿拉布坦治理准噶尔部时,变本加厉地向哈萨克不断用兵,迫使哈萨克流离失所,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灾难,哈萨克把这一时 期称之为“磨破脚板逃难忙,力竭颠扑苦湖旁”的年代。18世纪中叶,清政府平定了阿睦尔撒纳与大小和卓木叛乱,统一了新疆,使准噶尔政权彻底瓦解,为哈萨克族解除了威胁,从而为西域多民族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哈萨克族也陆续重返原驻牧地,有些还进一步深入到阿尔泰山南麓,甚至阿尔泰山东北的乌梁海、科布多地区。1755年,哈萨克中玉兹的可汗阿布赍与清军定边将军正式接触,建立了藩属关系。阿布赍是哈萨克著名可汗之一,他为哈萨克与清政府关系的良性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此后,哈萨克族与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更加频繁,并开始陆续迁到今新疆境内游牧,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成员。其中中玉兹的黑宰部、大玉兹的杜拉特、阿勒班部等迁至伊犁地区;中玉兹的克烈、乃蛮等部,迁到了塔城、阿勒泰地区。哈萨克大、中玉兹部分部落臣属清朝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由哈萨克人民的意愿所决定的。据不完全统计,从1757年到1809年,经清政府赐封的汗有8人(其中就有哈萨克著名的汗阿布赍)、公15人、台吉等32人。哈萨克各部代表在北京等地受到清政府的热情接待。这些往来,密切了哈萨克人民同内地人民的关系。 1864年,中俄双方签署《勘分西北界约记》,沙俄侵占了中国西北边疆大片领土,一些哈萨克部落不愿受沙俄统治,纷纷迁到中国境内。清政府对所辖哈萨克人在原氏族部落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基础上,实行千户制。官员也分为千户长、百户长、台吉、公等。哈萨克人要交纳赋税,履行国民的义务,最终接受中央王朝的直接统辖。 历代哈萨克人民为守疆卫土,维护祖国统一做出了杰出贡献。公元前60年,汉在西域设置“都护府”,主要是由于与哈萨克族源有关的乌孙结盟,共同击败了匈奴贵族,才使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直至帕米尔高原的广大土地并入中国版图。 19世纪后半叶,沙俄武力征服中亚,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西北大片领土,使大批哈萨克牧民遭受到残酷统治。哈萨克人民不畏强暴,多次起义,打击了沙俄在中亚的统治。《中俄伊犁条约》签订后,沙俄强迫伊犁各族人民迁移,遭到哈萨克人民的顽强抵抗。不仅如此,在1855年火烧俄国“贸易圈”斗争中,在1871年抵抗沙俄入侵伊犁的战斗以及阿勒泰地区的抗俄斗争中,哈萨克人民均表现了坚决反对外敌入侵的爱国主义精神。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使哈萨克人民进入了平等、团结、互助、友爱,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的新时代。但在共和国建立初期,部分哈萨克族仍然流落在祁连山、安南坝和霍里木提一带的崇山峻岭里,不肯轻易出山。为此人民政府对哈萨克牧民,尤其是部落头人进行了耐心细致的团结争取教育工作。1951年1月,甘肃省敦煌县成立了“安置流散哈族工作委员会”,工作重点是了解哈萨克族人民的生活状况,向哈萨克族人民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宣传解放后全国各地的大好形势,帮助哈萨克人民群众解决生活上的具体问题。1952年,中共酒泉地委根据中共甘肃省委关于“做好少数民族工作”的指示,着重强调“必须坚持慎重稳进方针,反对轻率急躁情绪,坚持民族平等团结政策,反对大汉族主义思想残余”,努力做好安置流散哈萨克族人民的工作。1953年3月23日至4月3日,中共中央西北局和西北行政委员会在兰州召开了"甘青新三省边境哈族头人联谊会及各族团结会"。会上讨论了划分哈萨克族牧居区域,建立民族自治政权,发展民族经济文化等问题,拟定了《甘青 新边境各族代表关于加强民族团结,安置边境哈族的协议意见》。规定:甘肃以海子为中心,东至哈尔腾东端的托逊堡,西至安南坝,南至海子南端,北至燕都尔图,上述地区为哈萨克族居住和放牧区域。 青海都兰方面以格尔木为中心,东至达赍,西至乌图美仁,南至古尔班崖吉,北至且如地带为哈萨克族居住放牧区。从此,甘青新边境的哈萨克人民彻底结束了长期漂泊动荡的生活,有了自己固定的居住地和放牧草场 1952年至1953年间,经新疆省人民政府批准,被乌斯满匪帮裹挟到镇西的300户哈萨克族牧民迁回阿勒泰。从此,巴里坤的哈萨克人民过上了和平安定的生活。 1956年到1957年,大批哈萨克族牧民由甘肃、青海迁回新疆。 1939年,甘肃酒泉一带的700多户哈萨克族因屡遭马步青部骑兵的骚扰,陆续迁到青海湖以西的茶卡、都兰一带。这样,迁到青海的哈萨克族共有1000多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这部分人思乡心切,从1954年开始,陆陆续续有人迁回新疆。至1983年9月,先后零星迁回新疆167户。其余留在青海的也全部都要求迁回新疆。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的指导下,两省区有关部门召开会议专门研究这部分哈萨克族群众的返迁新疆问题,形成了《关于青海阿尔顿曲克哈萨克族群众搬迁新疆问题的会议纪要》。国家民委、财政部为此下拨100万元安置专款;青海省承担从格尔木到乌鲁木齐的全部搬迁费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拨安置基建专款。 1984年6月1日,居住在青海省的全部哈萨克族群众乘专列火车抵达乌鲁木齐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政领导和各族各界代表300多人在车站迎接。在热烈的掌声和锣鼓声中,哈萨克族人民喜气洋洋走下火车。人民群众对重返家园欢欣鼓舞,对党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政府对这批返新疆的哈萨克族群众采取了“大分散小聚居”的 原则 组织架构调整原则组织架构设计原则组织架构设置原则财政预算编制原则问卷调查设计原则 ,进行了妥善安置。至此,哈萨克族的迁徙活动基本结束。 1954年,哈萨克族聚居区相继实现民族区域自治,建立自治机关。1954年4月20日,“阿克塞哈萨克自治区首届人民代表会议”在敦煌隆重召开,4月29日成立了“阿克塞哈萨克自治区人民政府(县级)”;新疆木垒哈萨克自治县于7月20日成立;青海“阿尔顿曲克哈萨克自治区”于7月5日成立;“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区”于10月1日成立。
伊犁、塔城、阿勒泰三个地区,是哈萨克族主要聚居区。这三个地区不仅在地域上连成一片,而且在政治、经济、文化、历史上互有密切联系。以此为基础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将更有利于加强民族团结合作和促进三个地区的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因此,中共中央新疆分局和新疆省人民政府报经中央批准,在伊犁、塔城、阿勒泰三区建立相当于行署一级的伊犁哈萨克自治州,这是全国当时惟一辖有专区的自治州。1953年,在当时新疆省推行民族区域自治筹备委员会的具体指导下,吸收各方面的代表性人物和有关干部,成立了由51人组成的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筹备委员会,根据"慎重稳进、积极筹备、逐步推行"的方针,认真进行各项准备工作。在广大干部、群众中广泛而深入地开展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宣传教育,普遍征求各族各界代表人物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意见,并对三区境内各民族的分布和各少数民族聚居区的民族关系、经济状况及历史情况进行了深入细致地调查研究。经过反复讨论和充分协 商,制定了分级实现民族区域自治的具体方案。从1953年10月至1954年10月,在今自治州境内各少数民族聚居地由下而上先后建立了5个民族乡、6个相当于区级、2个相当于县级的民族自治地方。在此基础上,1954年11月22日,在伊宁市隆重召开伊犁、塔城、阿勒泰三区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代行了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经过充分酝酿,选举出由37人组成的伊犁哈萨克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帕提汗?苏古尔巴也夫当选为自治区第一任主席。11月27日召开群众大会,正式宣告伊犁哈萨克自治区成立,区下设伊犁、塔城、阿勒泰三个专区,并受新疆省人民政府委托,代管博尔塔拉蒙古自治 区。 1955年2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有关行政区域划分的规定,新疆省人民政府命令:相当于行署级和专区级的自治区改为自治州,相当于县级的自治区改为自治县,相当于区、乡级的自治区改为民族乡;自治州、自治县、民族乡人民政府,改为人民委员会。同年11月12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委员会批示:伊犁哈萨克族自治区改称伊犁哈萨克自治州。1956年初,经国务院批示,撤消伊犁专区,自治州直接管辖原伊犁专署所辖的9县1市和塔城、阿勒泰专区,并代管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1969年5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革命委员会批准成立伊犁州革命委员会领导成员时指出:“伊犁州革委会常委只限在伊犁地区,不包括塔城、阿勒泰地区”。至此,伊犁自治州实际上只管辖直属8县1市。1975年8月29日,国务院《关于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行政区划问题的批复》,同意恢复伊犁哈萨克州的 市。强调:“伊犁建制,同时成立奎屯市,归自治州领导。恢复伊犁地区辖原州直属8县1 哈萨克自治州领导伊犁、塔城、阿勒泰三个地区”。当年9月,伊犁州首府迁到奎屯市。1979年9月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电示:撤消伊犁地区,原辖8县1市由自治州直接领导;自治州首府从奎屯迁至伊宁,行使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资料来源:郝文明、王铁志主编、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中心编《中国民族》,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年3月版)
本文档为【哈萨克民族历史概况】,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083599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2KB
软件:Word
页数:7
分类:企业经营
上传时间:2017-11-24
浏览量: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