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世界整脊手法精华--新医正骨 正脊实践录

世界整脊手法精华--新医正骨 正脊实践录

举报
开通vip

世界整脊手法精华--新医正骨 正脊实践录世界整脊手法精华--新医正骨 正脊实践录 新医正骨疗法中的一种常用治疗方法,主要用于 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和颈椎病。此疗法由著名骨科专家冯天有教授创立,在诊断 和治疗上一般均由医生的一双手来完成,不需特殊的设备,手法轻巧、简便、收效迅速、 满意,非常易于被广大患者接受。 冯天有,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师承制导师,著名骨伤科专家,2007年8月荣膺军队“国医名师”称号。自1969年起冯天有教授一直从事损伤退变性脊柱疾病的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坚持用现代科学知识和方法整理提高传统医学的正骨经验,建立了一套崭...

世界整脊手法精华--新医正骨  正脊实践录
世界整脊手法精华--新医正骨 正脊实践录 新医正骨疗法中的一种常用治疗MATCH_ word word文档格式规范word作业纸小票打印word模板word简历模板免费word简历 _1713913433757_0,主要用于 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和颈椎病。此疗法由著名骨科专家冯天有教授创立,在诊断 和治疗上一般均由医生的一双手来完成,不需特殊的设备,手法轻巧、简便、收效迅速、 满意,非常易于被广大患者接受。 冯天有,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师承制导师,著名骨伤科专家,2007年8月荣膺军队“国医名师”称号。自1969年起冯天有教授一直从事损伤退变性脊柱疾病的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坚持用现代科学知识和方法整理提高传统医学的正骨经验,建立了一套崭新的学术思想体系,创立了新医正骨疗法,对于治疗损伤退变性脊柱疾病及其软组织损伤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荣膺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1987年军队级科技进步一等奖。冯天有教授于1975年首先提出并阐述损伤退变性脊柱疾病发病及诊治的单多个椎体位移的理论、脊柱内外平衡失调学说,创用了“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对于损伤退变引起颈肩腰腿痛的一系列疾病在发病机理上提出了新观点,在诊断上提出了新内容,治疗上创用了新方法。这种方法不需要特殊设备,病人无痛苦,疗效显著。自1975年以来,卫生部遵照周恩来总理指示向国内外推广。冯天有教授多次举办国内、国际学习班,应邀赴国外讲学、访问和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 正脊实践录 序 记得自己几年前刚刚学习手法时,同学“密授”一颈椎手法,如获至宝。后来机缘成熟,反复学习钻研各家各派手法,虽不能尽得其真传,亦往往有所得。不经意发现了很多很好的手法,如颈椎滑脱手法,环椎手法,骶髂关节前错位手法等等。虽有漏洞,但往往对临床有良效。从迷茫走向成熟,用了两年的心路。很多手法虽都是在学习其他各派手法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但往往都是灵感乍现的结果。偶然中有必然的因素。一个好的手法的建立,简直需要一个太多的时间过程。但学习的时候,也许几分钟就学会了。所以手法的学习并不难,关键是老师肯不肯教给你的问题。本篇所收集的手法,都是本人常用的手法,很多朋友一般两天就可以掌握了。但有个手法是例外,就是冯氏手法。结合朋友学习的体会,和自己的一些感悟,把冯氏手法的一些机理谈了出来,希望给大家以启发。 今天将自己所有的手法整理出来,旨在抛砖引玉,推动手法的发展,更希望广大手法爱好者尽量少走弯路,在手法上尽快成熟。 一、环椎手法 操作:病人坐位,以左侧为患侧(左侧横突隆起),术者左手虎口张开,食指等四个指头远端两节指节屈曲,以食指屈曲的桡侧指面抵住左侧横突,拇指抵住左侧枕骨下缘;术者右肘 部托着病人的下颌,向右侧旋转病人头部,并后仰其头部,同时左手配合,待头部旋转力量到达左手食指下,术者以腰部发力,双手同时端提病人的头部。往往会听到弹响声。 1、 如果病人的横突只是单纯侧摆就用食指压在,旋转病人头部角度就可以拔伸发力了。 2、 如果病人的横突侧摆,并伴有旋前,就是往下颌方向移动,就用左手桡侧勾拉住横突前侧,旋转病人头部大角度就可以成功。 3、 此手法的运用使环椎的矫正简单化了,定位,定性,是其他手法达不到的。这也是本人最满意的一个手法了。虽然说起来啰嗦,其实很简单。 4、 横突侧摆旋前的手法好像国内外很少,此手法的发力技巧和以前本人发表的滑脱手法有相似之处。是一个难得的好手法。 注:手法完善只是治疗方法的完善,但不等于疾病就可以治愈。 二、 枢椎手法 枢椎错位通常表现在关节突,有时候也表现在棘突,因为棘突比较大,所以椎体失衡往往会表现在棘突的错动上,摸上去是有棱角,棘突左右不对称。关节突错动,通常表现为隆起,用各种手法都可以调整。有时关节突摸上去不明显,只有棘突的表现,或按压痛等。而棘突的错动,好像冯氏就是棘突为定点发力。今天解绍一种端提法:病人坐矮凳子上或马扎上,术者左肘部托住病人的下颌,左手搭于病人对侧的头部,另手拇指肚抵在棘突隆起的右侧,其余四个指头按压在同侧耳朵前方的面部,双手协调,左旋病人头部,感觉拇指下力量所至。然后以腰部发力,端提病人的头部。往往有卡塔弹响。此手法适应于以枢椎棘突隆起为表现方式的错位,尤其是关节卡压明显者。 三、改良颈椎手法 病人仰卧,不用枕头,我站在病人头方,矫正手虎口张开,四指微曲,以食指掌指关节桡侧及近节桡侧,抵住错位的关节突或节段突起;另手虚掌扶住对侧头部(耳朵及周围),辅助矫正手做 健侧旋转及锁定,寸劲发力时双手协调旋转头部,以矫正手发力为主。说明:1、此手法适应颈椎2到颈6的矫正,尤其是侧弯者,简直是手到擒来。不适用前曲大的颈椎。 2、此手法最大的好处是安全有效,我用此手法不下百人,病人没有恐惧感,有人甚至没明白过来怎么回事,就手法结束了。此手法是用双手腕协调完成发力的,运动范围小,即使诊 断错误也没事,因为发力时会有空虚感,可以有效的保护正常的椎体。 3、制动性好。有人说这不和谢庆良老师的手法一个原理吗?可以这么说。但此手法因是手腕发力,可以有效控制力距和力量大小。我有时候也结合谢老师的手法,如左侧颈椎456错位,用此手法;往往伴有右侧颈椎123有错位,就用谢老师的手法。 4、此手法触诊时,是用双手四指掌面比较左右横突的挡手程度。因为椎体错位,导致脂肪分布不均,横突很容易暴露出来,摸起来很明显。 5、有人颈椎2或颈椎23错位,但关节囊比较松弛,双手锁定后可以加微微牵引。其实此手法在锁定时,有微微侧弯锁定,让矫正手推紧关节。 6、矫正手发力方向是有讲究的,如病人头可以旋转45度,那发力方向是向健侧上方44度发力的;60度就向59度方向发力。。。。因为你得切过它,所以数字表示一下。其实这也正是此手法的安全性所在。 四、颈椎滑脱手法 数年前,本人就发现一种颈椎滑脱手法,感觉在临床上有很好的疗效,特录于下: 以病人颈5滑脱,右侧横突侧突明显为例 病人坐在矮凳子上或马扎上,术者右手中指和无名指指端微曲勾压住病人颈5横突的前结节,拇指卡在病人左侧枕骨风池上方部位;术者左肘托住病人的下颌,以颈5为中心旋转颈部,有20—30度吧,试着轻提头部,以右中指无名指下紧张为度,然后瞬间顿提头部复位。 说明:1、此手法适应颈椎3——6的滑脱或颈椎前曲度太大的紊乱,对颈椎整体强直伴有单椎体旋前,力线断裂一样有效果。 2、右手拇指的作用是加强中指和无名指的力度,同时辅助右手让颈5以上形成整体。中指和无名指压住前结节后,瞬间复位时没有发力动作,只是让牵引的力量达到颈5。 3、左肘托下颌时,肘尖正好放在下颌的下方,小臂和上臂左右受力一样,尽量让病人在发力前舒适不紧张。发力方向左上。注意不能把牵拉力集中到环枢关节。 4、滑脱的椎体往往都有侧摆的表现,以一侧横突触觉明显为矫正侧。强直型的椎体有单个椎体的侧摆旋前,触感也是一侧横突突出前移。此种类型的错位用其他手法好像很难解决。二郎也给大家贡献了一种好手法,相信效果也不错。 5、此手法最大的特点是着力点在横突前侧,而中式手法往往都在棘突或关节突上做文章。如果着力点移到横突侧面,就可以调整常见的椎体错位。 。 五、中式颈胸交界手法 病人坐位,直腰,低头,我左手扶住病人的左侧头上部,旋转并后仰其头部,右手拇指抵住病人胸1棘突右侧,其余四指放在病人的右侧肩上。双手协调,待病人头部后仰至拇指下滑动感,术者右手离开头部,贴于病人左侧下颌处,完成左手旋转—右拇指冲压动作。 。 六、美式颈胸交界手法 美式颈胸交界手法是非常实用的一种手法,手法操作要领:病人俯卧在有孔的按摩床上,术者站在床头,右手用豆状骨抵住偏歪的棘突(歪向左侧),左手掌轻推病人右侧颞部,让其头部转到适当的角度(面向病人右侧),以豆骨下锁紧为度,术者右手向病人右侧肩峰方向寸劲发力,左手只是辅助作用,不发力。也可以用左手豆骨压住病人右侧的横突,发力向下微微向中线。右手姿势同上。 说明:1、病人头部转动时是依附在床孔的边缘的,美式的床孔很窄。有的中式的手法也很类似,就像李建民老师早期的手法,但头几乎转到90度,平放在床面上的,此手法角度太大,有危险系数,通常颈椎567都会弹响。 2、此手法适应于颈胸关节囊松弛者,并伴有强直的最好用。对颈椎7胸1、2有效。有的颈胸交界曲度太大,不适应此此手法。或有人虽有偏歪,但关节囊紧张者,许掌握发力的时机和速度。个人认为有一半人适合此手法。 3、此手法可以在推完棘突后,再推对侧的横突,以达到最大限度复位。其实此手法和天津北门手法有异曲同工之妙。两者相互结合,可以解决很多问题。谢庆良老师是用杯形手对付胸1、2错位的。早期本人也曾经用肘托下颌拇指推抵的手法治疗,也有些效果,而且有牵引力。 此手法如果想更上一层楼,就让病人趴在枕头上,一定要让病人的嘴趴在枕头上,当然锁骨和胸骨上端也要趴在上面,然后用上述手法。胸椎123动的很轻松了。尤其是初学者用过就会了。 七、美式胸椎手法(一) 病人仰卧,我一手托其头后大椎处,小臂托其头部,病人双臂抱肩膀,我赞美手垫在病人的后背棘突下,以我剑突下方的上腹部压住病人的双肘部,与病人上身形成整体,上手抬起病人的上身离开床面30——40度,下手赞美手法掌心垫在要矫正的胸椎棘突上,稍稍离开床面,然后迅速将病人的胸椎滚压在床面上。 说明:一、胸椎手法对胸3——10有常规的松解和矫正作用。操作时术者用前胸压住病人的双臂,病人的身体和医生的身体形成一个整体,用术者体重向前下方按压病人的身体,注意不是垂直按压。因为笔者身材矮小,手臂太短,有时候矫正手伸不到矫正的椎体。我就用自 己剑突下方的三角区按压在病人的双肘部位,操作时似乎更加方便。而且加长了术者和病人脸部的距离,防止碰脸。 二、下胸椎10--12手法要领与胸椎手法看起来相似。操作:左手托在病人的颈胸交界处,小臂托着头;病人病人双手抱臂,术者用胸或腹部压住其双臂,进行铁板烧手法。 说明:1、术者左手的位置可以更好的将病人的脊柱打开,中上段同样适应。这是此手法的关键。 2、病人不是双手抱肩,而是抱住对侧上臂,目的是让病人的脊柱弯曲顶点下移。 3、此手法如果让病人胸腰段以上全部抬起,操作起来很费力,不如让病人中上段胸椎抬起一定角度后,侧翻病人的下段胸椎或腰椎1、2,把杯形手插进去,完成手法。 美式胸椎手法(二) 操作:病人胸椎右侧隆起,或压痛明显,病人仰卧,低枕,双手抱肩膀,双肘重叠胸前,最好右肘在下,我站在病人的右侧,左手在病人右手腕关节处锁住右手和其左臂,拉动病人身体向右侧旋30——45度,同时我右手四指关节屈曲,伸到病人的右侧错位处,我左手及身体压到病人双肘,调整病人的旋转角度,让力点集中到我右手屈曲的四指关节上,做寸劲垂直按压。 说明:1、此手法是专门针对单侧胸椎错位,比谢氏手法更有针对性,往往顽固性的可以在瞬间复位( 建议 关于小区增设电动车充电建议给教师的建议PDF智慧城市建议书pdf给教师的36条建议下载税则修订调整建议表下载 先做X诊断)。 2、此手法对胸3到胸10都有效果,尤其是其他手法不效时。个人认为此手法是胸椎类手法中的一个基本手法。 美式胸椎手法(三) 病人仰卧位,双臂抱肩膀,低枕,术者站在病人的右侧,左手勾拉病人的手腕及手臂,旋转病人的身体,术者右手赞美手插于病人的患椎下,然后让病人从新躺平,左手臂及术者上半身的体重按压病人的身体,发力方向前下。此手法适应胸4到胸9的后错位。对肥胖或女性患者比较适合。 八、美式腰椎手法 病人侧卧,曲膝曲髋,患侧在上,术者用一手推病人的肩膀,一手用豆骨压住病人的横突或棘突,身体或胯卡压旋转病人的骨盆,造成病人腰椎关节的松动,用董安立的话说:造成瞬间游离状态。此手法对腰椎的矫正作用远远大于传统的腰椎斜扳法。压横突时,术者手和身 体向同向发力;压棘突时,因为发力方向不同,所以身体发力要照顾手的下切力,就以下压为主。此手法主要用于腰椎3、4、5和骨盆后错位的矫正。 九、于氏腰椎手法 病人侧卧,患侧横突在上,病人一手抓住另手腕,曲膝曲髋,术者用双肘做斜扳,但推肩膀之手臂发力,下手只是固定作用,同时双手中指点压横突。 说明:1、此手法描述起来似乎平淡无奇,但奥妙自在其中:只用上手发力。此处与直腰定点手法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操作更加简单、实用。独辟蹊径、简单实用是于氏手法的一大特色。 2、病人双手抓住,目的是让病人的上半身形成整体,推动肩膀时,让旋转力都集中到定点处,力量不散。 3、病人曲膝曲髋,主要是定位和固定下部的作用。在美式中往往是定点下部腰椎的技巧。 4、如左侧横突是患处,调整后,继续调整右侧下一个椎体的横突。如调完腰4左侧横突,继续调腰5右侧横突。于氏手法中把代偿椎体亦当作调整对象,强调手法不留死角,从中体现了作者精益求精的治学态度。 十、骶髂关节前错位手法 本人在运用苟亚博教授的骶髂关节前错位复位手法时,发现一种新式的腰椎扳法:病人仰卧,平枕,双手交叉放脑后,医生站在病人一侧,一手按住对侧髂前上棘,一手勾住病人对侧肩胛骨,在固定骶髂关节的情况下,使其上身在稍抬起的情况下向内旋转,可以调节胸8以下的各小关节。如果想调节骶髂关节就使劲拧动上身,使其髂骨稍抬起,寸劲冲压,可有弹响。 说明:1、此手法用于骶髂关节前错位者,并伴有腰椎紊乱者,此类患者是不适用于传统斜扳的。 2、对腰椎关节松动者效果非常好,对腰椎前凸者效果好,对后凸者或关节僵硬者不好。 3、此手法并不能代替坐式扳法,但对调节腰5和骶髂关节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可很好的改善腰骶椎的关系,传统侧卧斜扳无法达到的。 4、此手法是侧卧腰椎斜扳的姊妹手法,一正一反,对因腰椎斜扳后引起的不适有很好的纠正。 5、此手法临床另一指证是:病人平卧时,髂前上棘内侧的肌肉疼或酸,维道穴附近肌肉疼痛,用完此手法后马上就不疼。其实这也是骶髂关节前错位的一个特点,到目前我还没发现文献记载。 6、操作时拉肩之手应灵活的随身体的自然角度旋转,以腰椎为中心身体转向医者,稍加 顿力。 注: 1、此手法对大肚子患者不好用,对瘦弱或上身旋转30度以上者效果很好 2、此手法可以矫正腰椎胸椎的侧歪,对紊乱的脊柱在旋转并带有牵引的情况下操作,效果很好。我刚刚做了一位女性患者,她感觉就象身体透气,很爽。 3、此手法对骨盆外旋或前下错位效果很好,我发现腰椎传统斜扳后,再用此法还会有弹响声音,尤其在骶髂关节和腰骶部,而此法之后,过一短时间,再用此法,则鲜有弹响。 4、双手操作时,两手还有上拉下推的意思,加大椎间隙 十一、冯氏手法 手法操作:病人坐方凳,术者坐在病人的后面,病人右手抬起放在后枕部,左手放于右侧季肋,术者左手定点棘突一侧,右手从前面把住病人的左肩。俯式手法:病人弯腰,定点,旋转,向斜后方倒下去,这是对付腰椎曲度大的,如滑脱。仰式手法:病人稍稍弯腰,再直腰定点,后仰旋转,倒下去,这是对强直者。以上是机械的分解手法,初学者只要按此练习,各种腰椎基本都能调动。熟练后,上述手法可以一气呵成,动如太极,不着痕迹。连俯式、仰式你都看不出来啦,感觉都一个模样。初学者知此奥妙,盲目模仿,往往陷入迷茫。怪不得有人在冯氏进修数月亦不知其所以然。冯氏手法是脊柱俯仰、旋转、侧弯的高度整合手法,抗模仿能力最强的手法。此手法是最难掌握的手法,学者如果没有几个月的学习体会,很难掌握其要领。 说明:冯氏手法讲座中,冯氏用“稳定的失稳态”来形容椎体的运动状态。其实就是让椎体在俯仰旋转中始终处于上半身(椎体以上)和下半身(椎体以下)旋转的临界面上,处于最大的运动灵活状态上。寥寥数字告诉我几点:一、椎体定位要达到临界失稳状态,二、侧弯旋转要在临界失稳下完成。 椎体定位是冯氏手法的关键,椎体的定位很少见论述。其实冯氏手法定位方式,我们不妨分成两种:一、直腰——弯腰定位,就是病人先直腰,然后低头弯腰,术者拇指下椎体紧张,感觉力量所至,就是定位完成。此种定位适合于椎体前曲或棘突不明显,两侧竖脊肌隆起者。二、直腰——弯腰——直腰定位,就是病人弯腰后再直腰,感觉拇指下椎体松动感,即是定位完成。此种定位适合于椎体反张或棘突隆起明显者。 一旦定位完成,就要侧弯旋转椎体,为保证椎体在临界状态下运动,必须保证病人的上身的稳定。术者拉肩手与自己的肩膀稳定住病人的上身,在缓慢运动状态下旋转(有时候在极限下也须要发寸力)。术者此时不光是手感了,更是体感了,用心去感应病人椎体的运动状态。 当然如果诊断不清,或摸不出哪节是患椎,那定位和操作就更无从谈起了。冯氏手法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
本文档为【世界整脊手法精华--新医正骨 正脊实践录】,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435706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5KB
软件:Word
页数:10
分类:
上传时间:2017-10-06
浏览量: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