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扬大中国教育史题库附参考答案_全

扬大中国教育史题库附参考答案_全

举报
开通vip

扬大中国教育史题库附参考答案_全扬大中国教育史题库附参考答案_全 一、 填空题 1( 原始的教育活动,就起源于使社会成员适应群体 社会生活 和群体 生产劳动 的需要,起源于人类 自身生产 的 需要。 2( 原始社会教育的 原始艺术 教育, 体格与军事训练 教育。 4( 文字 的产生, 文字 的需要,不仅对学校的产生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对后来文化科学及社会发展也有重大促 进作用。 5( 古史中关于学校萌芽有多种传说,如五帝传说时期的 成均 ,有虞氏之学 庠 等。 6( 夏代教育工作是国家的重要事务,由国家行政管理机构中六卿政务官之...

扬大中国教育史题库附参考答案_全
扬大中国教育史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库附参考答案_全 一、 填空题 1( 原始的教育活动,就起源于使社会成员适应群体 社会生活 和群体 生产劳动 的需要,起源于人类 自身生产 的 需要。 2( 原始社会教育的 原始艺术 教育, 体格与军事训练 教育。 4( 文字 的产生, 文字 的需要,不仅对学校的产生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对后来文化科学及社会发展也有重大促 进作用。 5( 古史中关于学校萌芽有多种传说,如五帝传说时期的 成均 ,有虞氏之学 庠 等。 6( 夏代教育工作是国家的重要事务,由国家行政管理机构中六卿政务官之一的 司徒 主管教化。 7( 夏代王都所在地有 序 这种学校,但它并非独立的、纯粹的教育机关,教育只是其重要职能之一。 8( 夏代据说不仅国都有学校,地方也有学校,据《孟子》,这种地方学校就是 校 。 9( 从有 大学小学 或 右学左学 之分,表明商代已根据不同年龄,提出不同的教育要求,实际划分了教育阶段。 10( 在文化教育上,西周时代的历史特征就是“ 学在官府 ”。 11( 西周时期的贵族子弟的训练过程,先经过 家庭教育 ,然后才进行 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包括 小学 和 大学 教 育两个阶段。 12( 西周时期设在王都的小学、大学,总称为 国学 ,设在王都郊外六乡行政区中的地方学校,总称 乡学 。 13( 六艺教育起源于 夏朝 , 商代 又有发展, 西周 在继承 商代 六艺教育的基础上,使它更为发展和充实。 14( “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的结果是打破了“ 学术官守 ”的局面,使原来由贵族垄断的文化学术向社会下层扩散, 下移到民间,这种历史现象,称为“文化下移”。 15( 春秋时期200多年,官学见于史传记载的只有两件事而已,一是鲁僖公修 泮宫 ,一是郑国的子产不毁 乡校 。 16( 私学的出现,有其多方面的社会原因,其重要原因之一是与“ 士 ”阶层的变化联系在一起的。 17( 孔子的教育目的就是要将士培养成为德才兼备的 君子 。 18( 孔子提出由平民中培养德才兼备的 君子 ,这条培育人才的路线,可简括称之为“ 学而优则仕 ”。 19( 孔子继承西周贵族“六艺”教育传统,吸收采择了有用的学科,并根据现实需要创设了新的学科。孔子进行研究 并编成的教材包括《 诗 》《 书 》《 礼 》《 乐 》《 易 》《 春秋 》六种,作为对弟子们普遍传授的主要教材。 20( 孔子遵循的是“ 学而知之 ”的认识路线,他的教学方法论就是以具有唯物主义倾向的认识路线为基础的。 21( 私学始于 春秋 而盛于 战国 。 22( 战国时期 养士之风 盛行和 百家争鸣 展开,促进了私学的繁荣。 23( 战国时期对教育发展影响最大的是 儒 、 墨 、道 、 法 四家私学。 24( 战国时期,儒家私学的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是 孟轲 和 荀卿 ;墨家私学的创始人是 墨翟 ;道家私学的代表人物 是 老聃 和 庄周 ;法家私家的代表人物早期是 李悝 、 吴起 ,后期的代表是 韩非 和 李斯 , 商鞅 的出现则意味着法家的成熟。 25( “兼相爱,交相利”的社会理想决定了墨家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实现这一理想的人,这就是“ 兼士 ”或“ 贤 士 ”。 26( 墨子 是在中国教育史上首先明确提出“量力”这一教育方法的,他十分注意在施教时考虑学生的力之所能及。 27( 作为儒家教育思想对立面出现的墨家教育思想,包含不少合理主张,尤其是其 科学技术知识 和 技 能技巧 的专门教育,是中国教育史上首先提出与实行的。 28( 孟轲教育理论的基础是“ 性善论 ”,荀卿教育理论的基础是“ 性恶论 ”,法家的人性观则表现为绝对的“ 素 丝说 ”。 29( 孟轲认为教育是扩充“ 善性 ”的过程,教育的目的就在于“ 明人伦 ”。 30( 自孟轲提出“明人伦”的教育目的后,就明确了此后两千年中国古代教育的性质,即 宗法 的社会—— 伦理 的 教育。 31( 孟轲提出的“ 大丈夫 ”的理想人格,丰富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 32( 分工 思想是孟轲的重要经济思想,也是其教育理论中重要的基础思想。 1 33( “ 群 ”是荀况提出的一个范畴,兼有哲学、政治学、经济学和教育学等多方面的意义。儒家诸子都有较强烈 的社会意识,而荀况更从群体和社会的角度对人类的学习和教育作了考察。 34( “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这反映了 荀卿 对教育目的的基本主张。 35( 在先秦诸子中, 孟轲 将君师并称, 荀卿 则进而把师提到与天地、祖宗并列的地位,对后世中国封建社会“师 道尊严”的形成有很大影响。 36( 从进化的历史观引出“法后王”的主张,又走向轻视传统文化的极端;从富国强兵的愿望导出对“耕战”的倡导, 又流于否定文化教育活动的偏颇„„这些就是先秦 法家 教育思想的轨迹。 37( “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是法家代表人物 韩非 提出的教育主张,其首倡者则是 商鞅 。 38( 战国末年开始出现了一批集中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理论著作,其中儒家经典《 礼记 》中的诸多篇什,是这些 教育论著中的代表,而其中尤以《 大学 》《 中庸 》《 学记 》《 乐记 》为最。 39( 宋代理学家对《大学》有一基本估价,认为它是“初学入德之门也”,原因就在于《大学》对教育目的、为学做人目标以及实现这些目的和目标的具体步骤作了纲领性的表达,这 就是所谓的“ 三纲领 ”和“ 八条目 ”。 40( 《中庸》对古代教育理论的一大贡献就在于它对学习过程的阐述。它以“ 博学之 ,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 笃行之 ”把学习过程具体概括为学、问、思、辨、行先后相续的步骤。 41( 《 学记 》是《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 42( 《 乐记 》是《礼记》中的一篇,是先秦儒家专门论述乐教的论著,论述了音乐的起源和作用等问题,表明儒家 学者对乐教的注重。 43( 秦朝的教育政策遵循着一个中心原则,即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君主集权的封建统治制度,法家思想在教育中占据统 治地位。 44(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出于加强中央集权君主专制政治的需要,对私学采取了严厉禁止的政策,“焚书”和“坑儒” 事件即其极端文教政策的表现。 45( 汉朝建国伊始,政治尚不稳定,未能顾及建立正式的学校教育制度,官学未创立,私学实际上就承担起了培养人 才、传播文化、发展学术的任务。 46( 汉惠帝四年(前191年)废除“挟书律”,从法律上为汉初学术的繁荣和教育的发展撤除了一道人为的障碍。 47( 汉朝首先提出“独尊儒术”思想的是董仲舒,他是汉朝最负盛名的儒家学者之一,有“汉代孔子”之称。 48( 董仲舒前后三次回答汉武帝的策问,其中提出的三条建议:?“推明孔氏,抑黜百家”,?兴太学以养士,?重视选举,任贤使能,后来成为政府施行的三大文教政策。 49( 作为两汉仕进制度主体的察举制是从汉文帝时开始的。元光元年(前134年)产生了岁举性的科目,即孝廉一科,而且人数也有了具体规定,这标志着察举以选官常制的姿态登上了汉朝仕进的舞台。 50( 汉元朔五年(前124年),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为博士置弟子,标志着太学的正式设立。 51( 汉朝太学的正式教师是博士;学生则称太学生、博士弟子、诸生、弟子。太学的考试基本上采用“设科射策”的 形式。 52( 汉朝的宫邸学可以分为两种:一是政府专为皇室及贵族子弟创办的贵胄学校,一是以宫人为教育对象的宫廷学校。 53( 汉朝郡国学校创办于公元前141年,创始人是蜀郡太守文翁。 54( 汉朝私学按其程度可分为书馆和经馆两类。弟子又分为及门弟子(授业弟子)和著录弟子两种。 55( 重视师法和家法是汉朝经学教育,特别是今文经学传授的特点之一。 56( 汉代贾谊在总结前人经验和思想的基础上,主张人生的教育应从胎教开始,认为首先要重视婚配对象的选择,其 次要给胎儿提供一个良好的发育环境。 57( 汉代贾谊关于教学方法的论述中,实际上已经涉及到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搭配,教学内容深浅多少和学生接受能力之间的关系,这是对孟子的“盈科而后进”、《学记》中“学不躐等”等教学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58( 在董仲舒看来,人性实际上就是指人天生的素质(“生之质”)。 59( 王充将培养杰出的政治人才和学术人才作为教育的最高目的,其培养目标就是所谓的文人和鸿儒。 60( 在中国教育史上,王充首次明确地提出教育应培养创造性的学术理论人才。 61( 魏文帝曹丕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实行有利于著姓大族的“九品中正制”(或称“九品官人法”),对学校教 育产生极大的消极影响。 2 62( 把学校教育与文官选拔考试统一起来,是魏与东汉的不同之处,具体的考试形式就是魏文帝制定的“五经课试法”。 63( 魏太学的教授以儒家经典为主要内容,而此时的变化是古文经学在官学中占据优势。今古文经学地位的倒置,是 魏太学的特点之一。 64( 曹魏在教育制度上的新发展是律学的创办,这是我国律学设置的开端,打破了经学的一统局面。 65( 西晋除继续兴办传统的太学外,还创办了一所旨在培养贵族子弟的国子学,这是我国古代在太学之外,另外设立 一所传授同样内容的中央官学的开始,也是西晋教育制度的一个主要特点。 66( 北朝明元帝时期,改国子学为中书学,属中书省管辖,学内设中书博士以教授中书学生,这是北魏的特创。 67( 北齐在学制上的贡献是设置了国子寺,负责训教胄子,为统理学官、生员的机构,这一教育行政机构后为隋唐因 袭。 68( 无论是中央官学,还是地方官学,基本上是以经学为主要教授内容,这是南北朝的共同特点。 69( 傅玄是晋初的一位教育理论家,教育规划的首倡者。 70( 颜之推认为士大夫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统治人才,而统治人才必须“德艺周厚”,因此,士大夫教育的主要内 容,也应包括德、艺两个方面。 71( 隋唐时期,尤其是唐朝学校教育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学校教育制度的典型。 72( 隋文帝时国子寺及国子祭酒的设置,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由中央政府设置专门管理教育的机构和官员,标志着我 国封建教育已经发展到了成为独立部门的时代,这在中国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 73( 唐朝中央官学的主干有国子监领导下的六学一馆。六学是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和律学,一馆是广文馆。 74( 在地方上设置医学校,这是唐朝教育的重要特点。 75( 教育和研究的任务成为行政机关的有机组成部分,行政机构中派生出了教育和研究的功能,这是唐朝教育的一大 特色。 76( 科举制产生于隋朝,既是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等因素发展的结果,又是中国古代选士制度发展的必然产物;进士 科的开始标志着的科举制的正式产生。 77( 唐代参加科举考试的考生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生徒,二是乡贡。 78( 科举考试大体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常科,每年定期举行;一种是制科,由皇帝根据需要下诏举行。 79( 科举制自产生后,就不断探索考试的方法,经过唐代200多年的发展,终于形成了帖经、口试、墨义、策问和诗赋五种方法。 80( 在科举制产生以前,选士制度和育士制度基本上是脱节的。 81( 唐代韩愈从唯心主义的天命论出发,认为人是受命于天的,人性也是秉天命而成的,有上、中、下三品,并据此 为依据,阐述了教育的作用。 82( 韩愈教育思想最突出之点就在于他作《师说》,提倡尊师重道。 83( 宋代先后出现过三次兴学运动。第一次兴学运动是范仲淹在宋仁宗庆历四年主持的,史称“庆历兴学”。 84( 宋代先后出现过三次兴学运动。第二次兴学运动是王安石在宋神宗熙宁年间主持的,史称“熙宁兴学”。 85( 宋代先后出现过三次兴学运动。第三次兴学运动是蔡京宋徽宗崇宁年间主持的,史称“崇宁兴学”。 86( 庆历兴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创建太学,聘请石介、孙复等名儒到太学执教,并在太学中推行著名教育家胡瑗创立的“分斋教学”制度。 87( 熙宁兴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编撰《三经新义》,作为统一教材。 88( 在中国教育史上,培养军事人才的武学始设于宋朝。 89( 在宋朝以前,我国还没有专门的教育行政机构来管理地方官学,宋始在诸路设置提举学事司,“掌一路州县学政”。 它的设立,在中国教育史上具有创新意义。 90( 学田作为一种制度被确定下来,实始于宋朝。 91( 辽朝曾大量吸收朝鲜留学生,这是继唐朝吸收外国留学生之后,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发生的又一件盛事。 92( 在有关中央官学学生入学资格的规定方面,宋朝较唐朝有所放宽,但是金朝在这个问题上却舍宋制而采唐制。 93( 元朝国子学的重要特点是,在仁宗延祐二年(1315),采纳集贤学士赵孟頫、礼部尚书元明善等的建议,实行“升斋等第法”和“积分法”。 3 94( 元朝在中央官学中专门设立回回国子学,学习亦思替非(即波斯)文字。 95( 社学是元朝在教育组织形式上的一种创新,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96( 阴阳学是元朝在地方上设立培养天文、算历人才的学校,这是元朝的创新,对后来的明朝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 97( 书院萌芽于唐末,但作为一种教育制度形成和兴盛则在宋朝。 98( 南宋书院的兴盛与发达,与朱熹修复白鹿洞书院有密切的关系。 99( 《白鹿洞书院揭示》(《白鹿洞书院学规》《白鹿洞书院教条》)是中国书院发展史上一个纲领性学规,不仅对于当 时及以后的书院教育,而且对于官学教育都产生过重大影响。 100( 元朝政府在积极提倡办书院的同时,也加强对书院的控制,使自宋朝以来书院的官学化倾向更加明显。 101( 朱熹的《童蒙须知》,对儿童的衣服冠履、语言步趋、洒扫涓洁、读书写字、杂细事宜等都作了详密的条文 式规定。 102( 在各类蒙学教材中,以《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流传最为广泛,一般合称为“三百千”。 103( 朱熹在总结前人教育经验和自己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基于对人的心理特征的初步认识,把一个人的教育分为“小学”和“大学”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阶段,并分别提出了两者不同的任务、内容和方法。 104( 南宋乾道、淳熙年间,在举世风靡程朱理学、陆九渊心学的同时,在浙江崛起了以陈亮、叶适为杰出代表 的事功学派,他们对教育问题的认识展示了南宋教育思想的另一个侧面。 105( 明朝科举同学校教育之间的关系极为密切——只有接受学校教育取得出身的学子才有资格参加科举考试, 学校教育的直接目的是为了参加科举考试。 106( 对《孟子》一书的删节,足以表明明朝的文化专制统治。 107( 明朝国子监在教学制度方面,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创立历事制度,二是实行积分法。 108( 书院讲会活动产生于南宋,至明朝逐渐制度化。 109( 东林书院的讲会是明朝书院讲会制度的突出代表,集中反映在《东林会约》“会约仪式”中。 110( 王守仁十分重视儿童教育,在《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一文中,比较集中地阐发了他的儿童教育思想。 111( 王廷相是明朝中叶的思想家、教育家。他批判了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对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教育思想的发 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成为明末清初启蒙思想的先驱。 112( 清政府仿照明朝的做法,制度各种严厉的学规,加强对各级学校的管理和控制,其中最著名、影响最大的有三个,一是顺治九年颁布的《卧碑文》,一是康熙三十九年颁布的《圣谕十六条》,一是雍正二年颁布的《圣谕广训》。 113( 俄罗斯文馆是清政府为了培养俄语人才而设立的一所俄文学校。 114( 清朝书院的类型,按其讲学内容来划分,大体上可以分为四种,即以讲求理学为主的书院,以学习制艺为主的书院,以学习“经世致用”之学为主的书院,以博习经史词章为主的书院。 115( 诂经精舍和学海堂是阮元创新的两所著名的书院。 116( 以龚自珍、魏源为代表的一批先行觉醒的知识分子,从“经世致用”的观点出发,批判考据之学和义理之 学远离政治,不切实际,认为有关民生日用的知识都是士人应当学习研究的。 117( 《皇朝经世文编》是鸦片战争前魏源受江苏布政使贺长龄延请主持编写的,穹集清朝前、中期经世实学之 大成,对当时和后代的文化教育有深远的影响。 118( 1815年创办的英华书院,是第一所主要面向华人的新式学校,其毕业的部分华人学生,成为近代中国第一 批西学的知情者。 119( 马礼逊学堂是最早设立于中国本土的比较正式的教会学校,1842年迁往香港,成为香港开埠后的第一所学 校。 120( 1839年马礼逊学校独立设校后,容闳、黄宽、黄胜等先后入学,1847年三人在教会资助下至美国留学,成 为中国第一批留美学生。 121( 从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洋务派创办的洋务学堂约30余所,大致上可以分为外国语(“方言”)学堂、军事(“武备”)学堂和技术实业学堂三类。 122( 1862年,京师同文馆由恭亲王奕訢奏请设立于北京。 123( 天津水师学堂,也称北洋水师学堂,经直隶总督李鸿章奏请设立,1881年落成开学,其办学模式成为以后 4 各水师学堂模仿的“样本”。 124( 1885年由李鸿章奏请设立的天津武备学堂,是近代设立陆军军官学校之始,北洋军阀将领段祺瑞、冯国璋、 曹锟、王士珍、吴佩孚等曾在该堂肄业。 125( 1869年11月,原来教授英文、万国公法等课程的美国人丁韪良担任京师同文馆总教习,采取了一些改革措 施,逐渐扩大了课程范围。 126( 福建船政学堂又称求是堂艺局,1867年创办,附设于由左宗棠创办的近代中国第一个也是洋务运动时期最 大的专门制造近代轮船的工厂——马尾船政局。学校还通过工读结合形式有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地培养生产和技术骨干,实开我国近代职工教育的先声。 127( 福建船政学堂从1867年开办到1913年改组,历时近半个世纪,是洋务学堂中持续时间最久的一所,共毕 业学生510名,他们在近代中国各项科技事业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28( 1872年出发的留美幼童是近代中国政府派出的首批留学生,他们的成行得力于容闳的倡导。 129( 近代中国留欧学生的派遣始于船政大臣沈葆桢的建议,并以福建船政学堂的学生为主。 130(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简略为“中体西用”)是洋务派关于中西文化关系的核心命题,也是洋务教育的 指导思想。 131( 张之洞的《劝学篇》是对洋务运动的理论总结,并试图为之后的中国改革提供理论模式。 132( 1877年5月,在华基督教传教干在上海举行第一次传教士大会,美国传教士狄考文根据他在山东办学的经 验,作为题为《基督教会与教育》的讲演,强调教会学校对中国基督教事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133( 1877年5月,第一次在华基督教传教士大会决定成立“学校与教科书委员会”,这是近代第一个在华基督教 教会的联合组织。 134( 1890年5月,第二次在华基督教传教士大会在上海召开,将1877年成立的“学校与教科书委员会”改组为“中华教育会”。 135( 在早期改良派中,较早勾画出中国近代学制轮廓的是郑观应,他用“无事不学,无人不学”一语道破了近 代教育多样化、职业化、普及化的特征。 136( 经正女学,尽管从1898年创办到1900年即停办,但作为近代第一所国人自办的正规女子学校,起了开风 气之先的作用。 137( 1898年维新变法期间,经梁启超起草章程,经光绪皇帝批准,任命孙家鼐为管学大臣,创办了京师大学堂。 138( 《大同书》是康有为的代表作之一,在此中康氏设计了一个前后衔接的完整教育体系,从母亲受胎怀孕进 入人本院接受胎教时起,到出生后进育婴院,然后再进入慈幼院,直到进入小学院、中学院和大学院。 139( 1896年梁启超于《时务报》上发表《变法通议?论师范》,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首次专文论述师范教育问题。 140( 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来确定学制的不同阶段和年限是近代西方教育心理研究的成果,梁启超是 中国近代最早系统介绍和倡导这一理论的人物。 141( 严复是中国近代从德、智、体三要素出发构建教育目标模式的第一人。 142( 《教育世界》是1901年5月创刊的中国近代最早的教育专业刊物,它系统地翻译介绍了日本的重要教育法 规、条例和学制,研究探讨教育改革问题,也为学制的制订提供了参照蓝本和人才准备。 143( 1902年,在管学大臣张百熙的主持下拟定的《钦定学堂章程》,又称“壬寅学制”,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以中 央政府名义制定的全国性学制系统。 144( 1904年1月,清政府公布了由张百熙、荣庆、张之洞主持重新拟订的一系列学制系统文件,统称《奏定学 堂章程》,又称“癸卯学制”,这是中国近代由中央政府颁布并首次得到施行的全国性法定学制系统。 145( 迫于形势,光绪帝于1905年9月上谕:“著即自丙午科(1906)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 试亦即停止。”宣告了自隋代起实行了1300年之久的科举考试制度的终结。 146( 1906年3月,学部针对民权思想的流行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拟订“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 的五项教育宗旨,经奏请朝廷认定,宣示天下。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次正式宣布的教育宗旨。 147( 1908年,美国国会通过议案,决定从1909年起将美国所得庚子赔款的一部分以“先赔后退”的方式还给中 国,并和中国政府达成默契,以所退庚款发展留美教育。美国的这一举动后来被部分国家仿效,这就是所谓的“庚款兴学”或“退款兴学”。 5 148( 1902年4月,蔡元培与上海教育界人士叶瀚、蒋观云、林少泉等集议发起成立“中国教育会”,蔡元培被推 为会长。它对清末资产阶级革命起到了很大的宣传和组织作用。 149( 爱国女校和爱国学社是中国教育会创办的著名革命学校。 150( 1912年初,民国教育部成立伊始即颁布了《普通教育暂行办法》和《普通教育暂行课程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这是中国资 产阶级首次以中央政府名义发布的教育文件。 151( 1912年7、8月间,全国临时教育会议召开,讨论通过了“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的民国教育方针,它基本反映了蔡元培的思想。 152( 1912、1913年民国教育部陆续公布了民国学制系统的结构框架及一系列教育法令规程,统称“壬子癸丑学制”,主要划分为三段四级。 153( 壬子癸丑学制是民国的第一个学制,较全面地反映了资产阶级对教育的要求,也是民国初期的中心学制。 154( 1912年初,蔡元培发表了《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一文,根据专制时代和共和时代对教育的不同要求,提 出“五育”并举的教育思想,成为制定民国元年教育方针的理论基础。 155( 蔡元培从“养成共和国民健全之人格”的观点出发,提出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 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五育”并举的教育思想。 156( 1917年,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在孙中山等人的支持下,开始全国改造北京大学。 157( 1917年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办的工人夜校,1919年邓中夏发起组织的“平民教育讲演团”及其负责 筹办的长辛店劳动实习学校等,都是持平民教育观的平民教育实践。 158( 以李大钊为代表的初步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倡导并实行工读,一方面提出了工人和农民的工读 问题,同时也支持青年学生的工读互助实验,尤其是号召知识青年到工农中去,初步提出了知识分子与工农结合的思想。 159( 以胡适、张东荪为代表的工读主义观念可称为纯粹的工读主义。 160( 美国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学说是在民国初年经蔡元培的介绍而为中国教育界所了解的,而人们对“实用主 义”教育产生兴趣则是源于1913年黄炎培发表的《学校教育采用实用主义之商榷》一文。 161( 中国学者最早具有科学教育观的当数严复,他曾指出西方科学技术、社会学科和社会制度的基础是“实验 的学术”,不同于中国的崇尚虚文。 162( 1914年,任鸿隽与赵元任、胡明复等留美学者在美国发起组织“中国科学社”,倡导科学教育,主张将科学 教育内容与方法渗入各项社会事业,次年刊发《科学》杂志,向国内宣传其主张,科学教育遂蔚为社会思潮。 163( 受五四新文化运动思想解放潮流的激荡,在学制和课程与教材改革的推动下,西方国家正在流行的以反传统为旗号、以儿童活动为中心的各种教学法相继传入中国,其中以设计教学法和道尔顿制对中国的中小学教学实践影响最大。 164( 1922年9月,教育部在北京专门召开学制会议,11月正式公布《学校系统改革案》,这就是1922年的“新 学制”,或称“壬戌学制”,由于采用的是美国式的六三三分段法,又称“六三三学制”。 165( 1925年,收回教育权运动在“五卅运动”中达到高潮;5月,浙江省教育厅率先发出通令,禁止全省所有 学校宣传宗教;11月北洋政府教育部颁布《外人捐资设立学校请求认可办法》,实是收回教育权运动最大的实际性成果。 166( 1922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召开第一次全国大会,通过一青年团教育工作的行动纲领《关于教育运动的决议案》,成为稍后在中共二大提出的新民主主义教育纲领的先导。 167(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教育,是通过领导全国职工运动的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并依靠各级工会开展的。 168( 1921年8月,毛泽东、何叔衡等在长沙利用船山学社的旧址和经费,办起了一所新型学校——湖南自修大学,为中国共产党培养了许多干部。 169( 为了落实和强化“三民主义”教育,1931年6月,在南京国民政府公布的《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中, 以根本法的形式规定了民国教育宗旨及其方针政策。 170( 抗日战争爆发后的1937年8月,国民政府提出了“战时须作平时看”的教育方针,颁布了“一切仍以维持 正常教育”为主旨的《总动员时督导教育工作办法纲领》。 171( 1927年6月,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第105次政治会议通过蔡元培等人的提案,依照法国教育行政制度, 6 在全国实行大学院和大学区制。 172( 1928年5月中华民国大学院第一次全国教育会议上,以1922年新学制为基础并略加修改,提出《整理中华 民国学校系统案》,即“戊辰学制”。 173( 杨贤江1930年撰成的《新教育大纲》,是第一部运用马克思主义论述教育原理的专著。 174( 杨贤江1928年撰成的《教育史ABC》,是第一部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世界教育历史的著作。 175( 杨贤江的教育研究大量是针对青年问题的,对青年的理想、修养、健康、求学、择友、社交、婚恋等各方面都曾给予耐心指导,这种全方位的教育谓之“全人生指导”。 176( 20世纪30年代,晏阳初主持的中华平民教育促进总会在河北定县进行乡村教育实验,他对于县范围内如何 具体实施乡村教育,总结了一套成功的经验,即所谓“四大教育”和“三大方式”。 177( 1931年,梁漱溟到山东邹平开办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研究乡村建设问题,培养乡村建设人员,规划和指 导实验区的乡农教育,为寻求民族自救之路作了艰苦的探索。 178( 作为中国近现代职业教育的先行者,黄炎培及其职业教育思想不仅开创和推进了中国的职业教育事业,其 平民化、实用化、科学化和社会化特征,也丰富了中国的教育理论,并对20世纪20、30年代中国教育改革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79( “活教育”是陈鹤琴毕生为之奋斗的目标。 180( “生活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集中反映了他在教育目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的主张,反映了他 探索适合中国国情和时代需要的教育理论的努力。 181(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社会即学校”是其在学校与社会关系问题上的具体化,“教学做合一”则是其在教学方法问题上的具体化。 182( 1934年1月,毛泽东在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的工作报告中,具体、明确地表述了苏区教育的根本方 针,即“在于以共产主义的精神来教育广大的劳苦民众,在于使文化教育为革命战争与阶级斗争服务,在于使教育与劳动联系起来,在于使广大中国民众都成为享受文明幸福的人”。 183( 1940年,毛泽东发表《新民主主义论》,创造性地提出“新民主主义”的概念,并相应提出了新民主主义政治、新民主主义经济、新民主主义文化的要领,提出新民主主义文化教育方针,即民族的、科学的和大众的文化教育。 184( 1935年11月,马克思共产主义大学在陕北复校,改名为中共中央党校,由董必武担任校长。 185( 1941年9月由陕北公学、中国女子大学、泽东青年干部学校合并而成的延安大学,是一所规模较大、学制 正规的综合性大学,吴玉章任校长。 186(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中共中央决定续办红军大学。1936年6月,西北抗日红军大学成立, 1937年改名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迁延安。它为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力量培养了20多万军政干部。 187( 抗大学风最重要的传统是理论联系实际。 二、 名词解释 188( 成均 五帝时代传说中的大学。部落联盟时期音乐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部落显贵重视音乐修养,其弟子均受乐教。乐师主管音乐事务,其日常演奏歌唱之地,亦为实施乐教之地,这个场所称为成均,是为古代学校的萌芽。 189( 瞽宗 瞽宗是商代大学特有的名称。当时大学的教育以乐教为重,乐教的教师也就是乐师。乐师在学中祀其先师为乐祖,学也就成为乐师的宗庙,故称瞽宗。瞽宗是当时奴隶主贵族子弟学习礼乐的学校。 190( “官师合一” 西周时期的一种教育现象。“师”最初是军官的称号,由于当时教学内容中重视军事训练,教官即由师氏来兼任,久之,“师”就转为教育者的称呼。而当时“学术官守”、“学在官府”,教师没有成为独立的社会职业,而由职官兼任,是谓“官师合一”。 191( 六艺教育 六艺教育起源于夏代,商代又有发展,西周在继承商代六艺教育的基础上,使它更为发展和充实。内容包括礼、乐、 7 射、御、书、数六个方面。六艺教育有符合教育规律的历史经验,可供后世借鉴;在儒家思想居于支配地位的时代,六艺教育被奉为标准,对传统教育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192( “有教无类” 孔子提倡的办学方针。这个方针对孔家私学的教育对象作了原则性的规定,即不分贵贱贫富和种族,人人都可以入学受教育。实行开放性的“有教无类”方针,一方面满足了平民入学受教育的愿望,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另—方面也使孔子私学成为当时规模最大、培养人才最多、社会影响最广的一所学校。 193( 稷下学宫 稷下学宫是战国时代齐国的—所著名学府,是一所由官家举办而由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学校,是—所集讲学、著述、育才活动为一体的并兼有咨议作用的高等学府,它既是战国百家争鸣的中心与缩影,也是当时教育上的重要创造。 194( “教学相长” 这是《学记》概括出的一条教师自我提高的规律,本意是指教的这—方以教为学,旨在 说明 关于失联党员情况说明岗位说明总经理岗位说明书会计岗位说明书行政主管岗位说明书 教师本身的学习是一种学习,而教导他人的过程更是一种学习,正是这两种不同形式的学习相互推动,使教师不断进步。后人作了引申,将其视为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双方的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过程。 195( 《学记》 是《礼记》中的一篇,是先秦时期儒家教育和教学活动的理论总结,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被称为“教育学的雏形”。主要论述教育的具体实施,偏重于说明教学过程的各种关系。 196( 吏师制度 秦王朝统一中国后实现的文教制度。为了达到思想的高度统一,使法家思想深入人心,同时也是为了培养一大批知法、执法的封建官吏,实现以法治国的目的,秦采取了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教育政策。 197( 鸿都门学 创办于东汉灵帝光和元年(178年),以社会生活所需要的诗、赋、书画作为教育8 205( 升斋等第法 元代国子学教学管理方法之一。就是把国子学分为下、中、上三个等级六个斋舍,学生按程度分别进入各个斋舍学习不同的内容,依据其学业成绩和品德行为,依次递升的方法。它是宋代三舍法的延续与发展。与之密切联系的另一个教学管理方法就是“积分法”。 206( 社学 是设在农村地区,利用农闲空隙时间,以农家子弟为对象的初等教育形式,它对于发展农村地我文化教育事业具有一定的意义。这是元朝在教育组织形式上的一种创新,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07( 三舍法 这是王安石改革太学最为重要的措施,是我国大学管理制度的一项创新。即将太学分为外舍、内舍和上舍三个程度不同、依次递升的等级,太学生相应分为三部分;考评成绩亦分上、中、下三等,上等者免殿试,中等者免礼部试,下等者免贡举。三舍法对学生的考察和选拔力求做到将平时行艺与考试成绩相结合,学行优劣与对他们的任用相结合,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太学的教学质量,也有利于提升太学的地位。 208( 《小学》 宋代朱熹编辑的一部颇有影响的蒙学教材,主要辑录“古圣先贤”的言行,分内外两篇,内篇包括《立教》《明伦》《敬身》《稽古》,外篇包括《嘉言》《善行》。 209( 朱子读书法 朱熹强调读书穷理,他本人一生也酷爱读书,对于如何读书有深切的体会,并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见解。他的弟子将其概括为“朱子读书法”六条,即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这是朱熹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210( 白鹿洞书院 中国著名书院之一。原址在江西庐山。唐贞元间洛阳人李渤与其兄李涉在此隐居读书。南宋时朱熹重建,聚书,聚徒,自兼洞主,亲自执教,并制订《白鹿洞书院揭示》,指明为学方向、过程及修身、处事、接物之要目。教学以生徒自己读书、自行理会为主,提倡师生质疑问难,并建立讲会、文会、诗会等多种组织形式,开展教学活动,影响大增。 211( 东林书院 中国著名书院之一,又称龟山书院。原址在江苏无锡。初为北宋学者杨时讲学之所。明万历间,无锡人顾宪成等在地方官支持下,重新修复,邀约同志讲学其中,形成著名的“东林学派”,并制订了著名的《东林会约》。 212( 东林会约 明代无锡东林书院讲会规约。首列孔孟为学要旨,次列朱熹《白鹿洞书院揭示》,最后早之以“饬四要,破二惑,崇九益,屏九损”,旨在继承杨时精神,上承周程,下接朱熹,反对王学末流的陋习。其中有关讲会制度的规定,影响最大。 213( 训士卧碑文 是清代文化专制政策的一个具体表现,即清代顺治九年(1652)颁布于直省儒学明伦堂的《卧碑文》,对地方官学中学生的办人、求学,以及教师的教学等提出了一些具体要求,其 实质是禁止学生过问社会现实问题,剥夺他们结社和出版的权利,要求他们成为“忠臣清官”,心甘情愿地为清政府的统治效劳。 214( 马礼逊学校 是最早设立于中国本土的教会学校,因纪念马礼逊而得名。1839年11月独立的马礼逊学校成立于澳门,1842年11月迁往香港,成为香港开埠后的第一所学校。在马礼逊学校接受教育的学生中,日后知名的有容闳、黄宽、黄胜等人,其中以容闳对中国近代教育影响最大。 215( 京师同文馆 成立于1862年,是近代中国被动开放的产物,最初作为外语学校设立,1869年美国人丁韪良受聘担任总教习后,采取了一些改革措施,逐渐扩大了课程范围,使同文馆由单纯的外语学校发展成为一所以外语教学为主,兼习各门“西学”的综合性学校。1898年维新变法后逐渐并入京师大学堂。 216( 福建船政学堂 又称求是堂艺局或福州船政学堂,是福建船政局的组成部分,1867年经左宗棠、沈葆桢等人筹建正式开学。学堂由前学堂和后学堂两部分组成,学制五年。前学堂专习制造技术,又称造船学堂;后学堂学习驾驶和轮机技术。福建船政学堂自开办至1913年改组,历时近半个世纪,是洋务学堂中持续时间最久的一所,是近代海军人才的摇篮,在近代中国各项科 9 技事业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17( 留美幼童 是近代中国政府在容闳的大力倡导下、在曾国藩等人支持下向美国派出的首批留学生,自1872年始,前后共4期,120人。幼童们以其勤奋好学的精神和优异的成绩赢得了中外人士的赞誉,但由于管理人员之间的矛盾,也由于国内顽固守旧势力的反对,1881年清政府作出撤回全部留美学生的决定。但这些留学生仍然成为近代中国科技、实业和管理等领域的一支重要力量,涌现出了像詹天佑、张广仁、唐绍仪等一批科技、法律、外交领域的知名人士。 218( 《劝学篇》 是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张之洞对洋务运动进行的理论总结,以及为此后中国改革提供的理论模式。分内篇和外篇两部分。“内篇务本,以正人心;外篇务通,以开风气”。而通篇主旨则归于“中学为本,西学为用”。《劝学篇》得到了守旧派的赞赏,但也遭到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的激烈攻击。 219( 学校教科书委员会 1877年,第一次在华基督教传教士大会为适应教会学校的发展,规范教会学校的教学内容而决定成立的近代第一个在华基督教教会的联合组织,成员由丁韪良、韦廉臣、狄考文、林乐知、傅兰雅等组成。委员会成立后,极大地推动了教会学校的教材编写工作,促进了基督教教士、教会和学校之间的联系和交流。 220( 中华教育会 1890年,第二次“在华基督教传教士大会”在上海召开,决定将1877年成立的“学校与教科书委员会”改组为“中华教育会”。中华教育会标榜“以提高对中国教育之兴趣,促进教学人员友好合作为宗旨”,对整个在华基督教教育进行指导。通过对中国教育进行调查,办杂志和各种讲习会、交流会、演讲会,并鼓励个人之间以通信联系的方式来推广教育经验,策划教育方针和具体措施,实际上成为中国基督教教会教育的最高领导机构,对当时中国教育的发展产生过较大影响。 221( 万木草堂 1890年康有为在广州讲学授徒,称长兴学舍,并著《长兴学记》为学规,1893年选定正式讲舍,定名为万木草堂,以陈千秋、梁启超为学长,并实际负责教学事务,1898年维新 失败后解散。万木草堂继承了传统书院的办学方式和教学方法,但在旧形式中注入了新内容,成为酝酿、研究、宣传维新变法理论的场所,造就了一大批维新人才,梁启超即是典型代表。 222( 《大同书》 是康有为的代表作之一,成书于1901至1902年间。在《大同书》中,康有为设计了一个前后衔接的完整教育体系,从母亲受胎怀孕进入人本院接受胎教时起,到出生后进育婴院,然后再进入慈幼院,直到进入小学院、中学院和大学院。《大同书》所描绘的教育理想,是中国传统的大同思想和近代空想社会主义的综合体,带有明显的乌托邦色彩。 223( 壬寅学制 1902年,在管学大臣张百熙的主持下拟定了一系列学制系统文件,包括《京师大学堂章程》《高等学堂章程》等,统称《钦定学堂章程》,又称壬寅学制。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以中央政府名义制定的全国性学制系统,具体规定了各级各类学堂的性质、培养目标、入学条件、在学年限、课程设置和相互衔接等。 224( 癸卯学制 1904年,清政府公布了由张百熙、荣庆、张之洞主持重新拟订的一系列学制系统文件,包括《学务纲要》、《各学堂管理通则》等,统称《奏定学堂章程》,又称癸卯学制。这是中国近代由中央政府颁布并首次得到施行的全国性法定学制系统,较壬寅学制更为系统详备,包含了资本主义和封建性因素,是传统性和近代性的综合产物。 225( 庚款兴学 1908年,美国国会通过议案,决定从1909年起将美国所得庚子赔款的一部分以“先赔后退”的方式还给中国,并和中国政府达成默契,以所退庚款发展留美教育。美国的这一举动后来被部分国家仿效,这就是所谓的“庚款兴学”或“退款兴学”。通过“退款兴学”美国确实达到了“把中国的留学潮流引向美国”的目的,1909年之后,留美人数逐年增加,中国留学生的流向结构从此发生了重要变化。 226( 中国教育会 1902年,由蔡元培与上海教育界人士集议发起成立,表面上是办理教育,编订教科书,推行函授教育,实际上是在“暗中鼓吹革命”,对清末资产阶级革命起到了很大的宣传和组织作用,爱国女校和爱国学社就是中国教育会创办的著名革命学校。 227( 壬子癸丑学制 1912年9月,民国教育部正式公布经过讨论、修订的民国学制系统的结构框架,史称壬子学制;此后直到1913年8 10 月,教育部又陆续公布了《小学校令》《中学校令》等法令规程,使壬子学制得以充实和具体化,综合起来便形成了一个全面完整的学制系统,故称壬子癸丑学制,又称1912-1913年学制。这是民国的第一个学制,较全面地反映了资产阶级对教育的要求,也是民国初期的中心学制。 228(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这是蔡元培在“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指导思想之下,提出的改革旧北京大学、办理新北京大学的基本原则,也是蔡氏认可的各国大学的共同原则。具体反映在北京大学课程设置和教员聘任等诸多具体管理环节上。 229( 平民教育思潮 是新文化运动中民主思潮在教育领域里的反应和重要组成部分。宣传平民教育思想、投身平民教育运动的有初步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平民教育思潮的共同点在于批判传统的“贵族主义”的等级教育,破除千百年来封建统治者独占教育的局面,使普通平民百姓享有教育权利,获得文化知识,改变生存状况。但由 于政治立场和思想倾向的差异,各派别在平民教育目的、内容和途径等方面表现出相当大的歧异。 230( 工读主义教育思潮 工读主义思想萌芽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蔡元培、吴玉章等人对旅法华工的教育活动,后又受一次大战后国际工人运动和“劳工神圣”思想的影响,以及“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激荡,渐次形成颇具声势的工读主义思潮,出现工读互助的教育实践活动。其基本内涵有:以工兼学、勤工俭学、工人求人、学生做工、工学结合、工学并进,培养朴素工作和艰苦求学的精神,以消弭体脑差别。由于提倡和参加者思想立场的差异,在“工读”旗号下形成了关于工读目的意义的不同主张。 231( 职业教育思潮 由清末民初的实利主义和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发展演变而来。由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对技术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加之新文化运动兴起后民主战士对传统教育脱离社会、脱离生产的抨击,从1915年起全国教育会联合会多次提出推行职业教育的议案,早期主张实用主义教育的人士大多转而提倡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思潮逐步形成,并对1922年新学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黄炎培是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 232( 实用主义教育思潮 美国杜威实用主义教育学说在民国初年经蔡元培、黄炎培等介绍,逐渐对中国思想界、教育界产生影响。由于杜威思想正适应了中国国内希望社会改良的需求和教育救国、教育改革的主张,在“五四”前后尤其在杜威来华讲学之后,实用主义教育思潮迅速兴起,对中国教育界教育观念的改变、新学制的颁布、旧教育宗旨的废除等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233( 勤工俭学运动 辛亥革命尤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兴起的以留学法国为主的教育思潮。最初是一场以输入西方资本主义文明为指导思想,以教育救国和实业救国为主要追求,以工读结合为手段的教育运动,逐渐转变为寻求革命救国道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新民主主义文化教育运动和革命运动。在此过程中,进步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比较正确地认识到劳动的伟大意义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意义,并进行了一场知识分子与工人群众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大规模的实践尝试。并对西方教育思想的引进、对留学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吉国现代多方面专业人才的培养,都产生了积极影响。 234( 科学教育思潮 1914年,任鸿隽与赵元任等留美学者在美国发起组织“中国科学社”,倡导科学教育,主张将科学内容与方法渗入各项社会事业;此时正值新文化运动在国内兴起,新文化运动将科学与民主并举,主张用理性的精神和科学的态度来判断一切社会问题,建设中国的“真教育”。海内外相呼应,科学教育遂蔚为社会思潮,对中国现代教育进步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以科学的方法研究教育蔚然成风,教育及心理测量、智力测验、教育统计成为十分流行的教育研究手段,各种新教学方法的试验广泛开展,道尔顿制、设计教学法等为人们耳熟能详,高校中培养教育学科专门人才的学科和专业开始设置。 235( 国家主义教育思潮 是一种个有强烈资产阶级主族主义色彩的社会思潮,于20世纪20年代初在中国兴起,其内涵包括:以教育为国家的工具,教育目的对内在于保持国家安宁和谋求国家进步,对外在于抵抗侵略、延存国脉;教育是国家的任务,教育设施应完全由国家负责经营、办理,国家对教育不能采取放任态度。其主旨在于以国家为中心,反对社会革命,通过加强国家观念的教育来实现国家的统一与独立。国家主主义教育思潮本质上是一种教育救国论,且其核心概念“国家”的含糊和抽象,以及一概而论地反对教育的政治和党派性,与“五四”新文化运动所形成的教育民主观念相抵触,并与当时业已形成的人民革命潮流相背,一开始就受到马克思 主义者恽代英等的批判。 11 236( 六三三学制 受“五四”新文化运动和国内教育改革运动的影响,同时也受美国教育的影响,1922年教育部公布《学校系统改革案》,这就是1922年的“新学制”,或称壬戌学制,由于采用的是美国式的六三三分段法,故又称“六三三学制”。这是中国教育现代化发展到一个重要阶段的标志,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它对辛亥革命以来教育改革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较好的总结,是新文化运动在教育领域的一个积极成果,表明了中国教育界知识分子自我意识的觉醒,表现了他们可贵的创造性和庄重的使命感。 237( 收回教育权运动 中国进入近代以来,随着帝国主义对华政治、经济侵略的进一步加深,文化教育侵略也日益加剧,教会教育在中华大地上迅速膨胀起来,严重侵犯了中国教育主权。“五四”运动后,国家主义教育思潮和民族主义运动对教会教育开始形成强力的冲击,在20年代中期形成了一场向在华基督教机构收回教育权的运动,并在“五卅运动”中达到高潮,1925年北洋政府教育部颁布《外人捐资设立学校请示认可办法》,则是收回教育权运动最大的实际性成果。 238( 湖南自修大学 1921年,毛泽东、何叔衡等在长沙利用船山学社的旧址和经费办起的一所为中国共产党培养干部的新型学校。湖南自修大学有独特的办学宗旨,即办成一所“平民主义的大学”。为实现这一宗旨,自修大学实行了独特的教学制度、方法和课程。由于办学模式新颖,自修大学受到广泛赞誉,蔡元培即它“可以为各省的模范”。1923年被湖南军阀查封。 239( 戊辰学制 1928年中华民国大学院第一次全国教育会议上,以1922年新学制为基础并略加修改,提出的《整理中华民国学校系统案》,即称“戊辰学制”。这一学制留下了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政治、经济发展的烙印,也为职业教育发展奠定了基础。 240( 《新教育大纲》 杨贤江1930年撰成的第一部运用马克思主义论述教育原理的专著。在这本书中,杨贤江用历史的和发展的观点分析了教育的本质问题,指出了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批驳了关于教育本质的一些有意无意的错误观点,澄清了人们的认识,为民众争取真正民主和科学的教育。本书奠定了杨贤江作为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的地位。 241( 全人生指导 杨贤江的教育研究大量是针对青年问题的,表达了对青年成长的关切之心,他对青年的理想、修养、健康、求学、择友、社交、婚恋等各方面都给予耐心指导,这种全方位的教育即谓“全人生指导”。因此,所谓全人生指导,也就是对青年进行全面关心、教育和引导,即不仅关心他们的文化知识学习,同时对他们生活中各种实际问题给以正确的指点和疏导,使之在德、智、体诸方面都得以健康成长,成为一个“完成的人”,以适社会改进之所用。 242( 中华职业学校 在职业教育思潮影响下,1918年由中华职业教育社在上海创办,主要通过学校教育形式开展职业教育实验。其校训为“敬业乐群”。 243( 活教育 20世纪30年代末,陈鹤琴在总结自己以往教育实践和思想的基础上提出的主张,即教师如何“教活书,活教书,教书活,”学生如何“读活书,活读书,读活书,”陈氏提出“活教育”的目的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则是他对“活教育”课程论的概括表述;“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是“活教育”教学方法的基本原则。“活 教育”思想明显地受到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 244( 生活教育理论 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集中反映了他在教育目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的主张,反映了陶行知探索适合中国国情和时代需要的教育理论的努力。“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社会即学校”是其在学校与社会关系问题上的具体化,“教学做合一”则是其在教学方法问题上的具体化。 245( 中共中央党校 前身是1933年在江西成立的马克思共产主义大学;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于1935年11月在瓦窑堡复校,改名中央党校;1937年迁延安,1941年进行改组,学制延长两年。延安整风运动即从中央党校开始。 246( 抗大 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的简称。是在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直接领导和关心下创建和发展起来的一所培养抗日军政干部的学校,是抗日民主根据地干部学校的典型。其校训就是毛泽东的题词:“团结、紧张、严肃、活泼”。 12 三、 简答题 247( 历史唯物主义关于教育起源问题提出了什么理论, 历史物主义认为,原始的教育活动就起源于使社会成员适应群体社会生活和群体生产活动的需要,起源于人类自身生产的需要。原始的教育内容与原始社会生活需要是相应的,教育的基本方式为言传与身教。 248( 试列举原始公社时期教育的主要活动。 原始公社时期主要的教育活动包括:生产劳动教育,生活习俗教育,原始宗教教育,原始艺术教育,体格和军事训练。 249( 以氏族公社阶段的教育为代表,试述原始社会时期教育的主要特征。 第一,教育目的一致,教育权利平等;第二,以生活经验为教育内容,包容多种方面;第三,教育活动在生产生活中进行;第四,教育的手段局限于言传与身教;第五,男女教育有区别,根源于分工;第六,教育还没有专门的场所和专职人员。 250( 奴隶社会教育制度形成于何时,有哪些历史性变化, 中国奴隶制社会开始于夏朝,奴隶社会教育制度也形成于这个时期,商代得到进一步发展,至西周则达到鼎盛阶段,到春秋时代就渐趋没落。 社会的阶级分化是造成教育发生分化的直接原因。原始社会那种民主平等的教育发生了质的变化,学校由国家来组织和管理,少数贵族才有享受学校教育的特权,目的是培养、训练居于奴隶之上的统治者。多数从事体力劳动的民众,被排除在学校之外,只能在社会生活中生产劳动中接受生活教育和统治者施行的教化。 251( 试述夏代教育内容的特点。 夏代学校教育的目的、内容均与夏政权的性质有直接关系。在教育内容力面,统治者很重视军事教练和宗教教育、人伦道德教育。 252( 试列举商代学校的教育内容。 依据有关史料,商代学校的教育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思想政治教育,其中“孝”是中心的内容,也是奴隶主教育的重要特点;二是军事教育;三是礼乐教育:四是书数教育。 253( 试述西周时代教育特征“学在官府”形成的客观原因。 “学在官府”这种历史现象,有其客观原因:一是惟官有书,而民无书;二是惟官有器,而民无器;三是惟官有学,而民无学。 254( 春秋时期历史性的教育变革有何表现, 春秋时期是我国奴隶制崩溃而向封建制转变的社会大变革阶段,反映在教育上,为旧经济旧政治服务的受贵族垄断的“学在官府”的教育正走向没落,而适应新经济、新政治需要的新的教育组织形式——私学开始兴起。具体表现如下:一,由“学术官守”发展为“文化下移”;二,由“政教合一”发展为“政教分离”;三,由“官师合一”发展为教师成为社会中一种独立的职业;四,由传统的六艺教育发展为各家各派异彩纷呈的教育;等等。 255( 列举私学的历史特点。 私学代替官学,是中国教育发展史上一次重大的变革。与官学相比较,它的特点非常明显:第一,是独立的学术和教育团体;第二,以本派的政治与学术主张教授弟子:第三,教师与官吏分离,不享有世袭的特权;第四,学校从宫廷移到民间,教师可以到处讲学,学生也可以自由择师,思想解放,方式灵活;第五,受教育对象突破王族、贵族的限制,吸收平民入学,扩大了学校教育的社会基础和人才的来源;第六,造就了一批大师和—批独具中国特色的教育理论成果,《学记》和《大学》就是这一时代丰富的教育经验和教育思想的总结,而孔子则是干百年来最伟大的教师典范。 256( 试述孔子对教育作用的论述。 孔子认为教育对社会发展有重要作用,是立国治国的三大要素之一,教育事业的发展要建立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而教育能在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是建立在教育对人的发展有重要作用的认识基础上的。孔子对教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起关键性作用持肯定态度。他在中国历史上首次提出“性相近,习相远”的命题,成为人人有可能受教育,人人都应当受教育的理论根据。 257( 试述孔子的教学方法论。 孔子的教学方法论是以“学而知之”的认识路线为前提的,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学、思、行结合,二是启发诱导,三是因材施教,四是好学与实事求是的态度。 258( 试述孔子的德育原则。 13 孔子的德育原则有六:一是立志,即“志于仁”;二是克己,是复礼的基本条件,即能克制个人非分的欲望,限制对私利的追求,不为利己而损人以至损害社会利益:三是力行;四是中庸,即凡是既不能过分,又不能不及,而要恰到好处:五是内省,即自我思想检查;六是改过,即有了过错能够认真改正,做到不再重犯。 259( 试述孔子的教师观。 孔子认为教师应具备以下的条件:学而不厌,温故知新,诲人不倦,以身作则,爱护学生,教学相长。孔子是一个“以德服人”的教育家,是中国历史上教师的光辉典范,他所体现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学精神,已成为中国教师的优良传统。 260( 分析战国时期私学兴盛的原因。 战国时期养士之风盛行和百家争鸣展开,促进了私学的繁荣。第一,新的封建生产关系在奴隶制的母胎里逐渐成熟,生产力大解放,生产大发展,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更丰裕的物质新产品和更宽广的活动舞台;第二,各诸侯国内部先后建立了地主政权,统治阶级纷纷变法改革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社会矛盾异常尖锐和复杂,构成了这一时期文化教育发展的社会基础;第三,战国时期还是一个思想、科学、文化的大繁荣时期,尤其在文化方面呈现出崭新面貌,如文字简化、文体变革,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了这—时期教育的繁荣和教育思想的活跃。 261( 试述稷下学宫的性质和特点。 稷下学宫的性质有二:其一,它是一所由官家举办而由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学校;其二,它是一所集讲学、著述、育才活动为一体的并兼有咨议作用的高等学府。 稷下学宫的特点有二:其一,学术自由,这是其基本特点,容纳百家、相互争鸣与吸取则是其具体的表现;其二,待遇优厚,稷下学宫发扬了礼贤下士的风格,给稷下学者以非常优厚的待遇——“不治而议论”是齐国君主给子学者们的很高的政治待遇,“皆赐列第为上大夫”则是给予学者们的优厚的物质待遇。 262( 试述稷下学宫的历史意义。 稷下学宫存在的150年在历史长河中只是短暂的—瞬,但它留给历史的影响却是深远的:第一,稷下学宫促进了战国时期思想学术的发展;第二,稷下学宫显示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独立性和创造精神;第三,稷下学宫创造了一个出色的教育典范;第四,稷下学宫留给人以思考——为什么齐国稷下学宫的成功,思想学术文化教育的成功却未带来政治的成功, 263( 墨家的教育内容是颇有特色的,试举例说明之。 出于培养兼士的需要,墨翟及其弟子确定了一套有特色的教育内容,大致上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类:一是政治和道德教育;二是科学和技术教育;三是文史教育;四是培养思维能力的教育。 264( 试述墨家教育方法的特色。 墨翟和墨家的教育方法表现出鲜明的学派特色:一是主动,即“虽不扣必鸣”——即使人们不来请教,你也应该主动地上门去教;二是创造,即“古之善者则述之,今之善者则作之” ——对于古代好的东西应当继承,而在今天则进一步创造出新的东西;三是实践,即“合其志功而观焉”——志就是动机,功就是效果,主张以动机与效果的统一去评价人的行为;三是量力,即十分注意在施教时考虑学生的力之所能及。 265( 试述孟子实现“大丈夫”人格理想的几条内心修养功夫。 要实现“大丈夫”的人格理想,孟轲认为主要靠人的内心修养,大致有以下几条:一是“持志养气”,二是“动心忍性”,三是“存心养性”,四是“反求诸己”。 266( 试述孟子的教学思想。 孟轲的扩充人所固有善性的思想,蕴含着他对教学过程的基本要求,即教学活动要体现理性特点,要遵循和发展人的内在能力。这一基本要求贯穿在他的整个教学思想中,包括“深造自得”、“盈科而进”、“教亦多术”、“专心致志”等。需要说明的是,孟子思想倾向的内向,并不意味着他反对从外界获知,相反他同样认为知识的获得离不开感知,只不过他特别强调学习中个体认识的自觉罢了。 267( 试析荀况对学习过程的分析。 荀况对于学习过程的分析相当完整而系统,在先秦教育家中是少见的。荀况认为学习过程可以分为闻见、知、行三个阶段。“闻见”是学习的起点、基础和知识的来源;“知”就是善于在学习中运用思维的功能把握事物的“统类”和“道贯”(即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行”则是学习必不可少的也是最高的阶段,由学、思而得的知识是否切实可靠,唯有通过行方能得到验证,因此学习的过程是以“行”为目的和归宿的完整步骤序列。 268( 简评法家教育思想的得失。 14 第一,法家从进化的历史观引出“法后王”的主张,强调今胜于古,固然有其进步性,但由此走向轻视传统文化的极端,则是其失。第二,法家从富国强兵的愿望出发,提倡“耕战”,保证兵、农有足够的劳动力,以增强国家实力,而且兵、农只要努力建功立业,也同 样可以尊贵显荣,这是新的社会风俗与观念;但又强调耕战过了头,以至否定“学问”对于社会发展的价值,遂又流于否定文化教育活动的偏颇。第三,法家持绝对的“性恶论”,在教育实践上坚持“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固然也是一种社会教育,但只讲法制、法治 而弃置人治、德治,实际是否定了教育存在的价值。第四,法家禁“二心私学”,不准人思 想和禁止人说话,从而定法家思想于一尊,固然有利于其达到政治强权而实现国家富强进而实现统一各国的愿望,但由此也结束了春秋战国时期空前繁荣的百家争鸣,并开辟了中国封建社会思想专制统治的先河。 269( 列举《学记》涉及的教育、教育原则。 预防性原则;及时施教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学习观摩原则;长善救失原则;启发诱导原则;藏息相辅原则。 270( 试述秦朝的文教政策与措施。 秦朝的教育政策遵循着一个中心原则,即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君主集权的封建统治制度,法家思想在教育中占据统治地位。秦朝在文化教育上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统一文字;二是严禁私学;三是吏师制度。 271( 简述汉朝文教政策的演变经过。 鉴于秦亡的教训,汉初统治者以“黄老之学”的“清静无为”作为指导思想,在文教政策上也与秦朝截然不同,重视知识分子作用,允许开办私学,废除“挟书律”;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生息”,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政治上也出现了相对安定的局面,汉武帝时遂采用董仲舒的建议,确定了“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具体有三点:?“推明孔氏,抑黜百家”,?兴太学以养士,?重视选举,任贤使能。 272( 简述汉代太学的基本情况。 汉元朔五年(前124年),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为博士置弟子,标志着太学的正式设立。汉朝太学的正式教师是博士,采用荐举与考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学生则称太学生、博士弟子、诸生、弟子。太学实际是一所儒学专门学校,所传授的知识是单一的儒家经典。太学的考试基本上采用“设科射策”的形式。 273( 简述汉朝经学教育的基本特点。 汉代经学分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两派;经学教育中多采用章句的形式教学;经学教育特别重视师法和家法;经学会议和古经为汉代末期经学教育提供了规范的思想和教科书。 274( 简述贾谊的教育思想。 贾谊所著《新书》是研究他教育思想的重要依据。其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民本思想的基础上强调礼治和教化;第二,强调胎教的重要性,认为必须重视婚配对象的选择,必须给胎儿提供一个良好的发育环境;第三,强调早期教育的教育性,认为应将儿童的心智发展水平与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并根据儿童的不同的年龄特征恰当地转换教育方法;第四,在个体品德修养方面强调积小成大,防微杜渐,强调环境的影响;第五,在教学方法方面,强调教学的快慢要适合学生的发展水平,内容的多少要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既要引导学生前进,又不能强制;等等。 275( 简述董仲舒的德育思想。 董仲舒在德育思想方面,首先认为德教是立政之本,其次肯定要以“三纲五常”作为核心的道德教育内容;而在道德修养的原则与方法上则提出了三点主张:一是确立重义轻利的人生理想,二是“以仁安人,以义正我”,三是“必仁且智”。 276( 简述王充对人性和教育作用的论述。 王充认为决定人性的因素有三个方面,即正性、随性和遭性。王充充分肯定了教育的作用,认为首先要重视胎教,以保证胎儿发育阶段内外环境的和谐;其次,教育的作用还在于决定人性的发展方向;再次,教育不仅可以改造人性,更是人类实现自身价值的必然途径。王充还认为,世界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力,其中道德和知识的力量最为重要,而它们都是教育和学习的结果。同时他也强调,教育作为其他事业的基础,其发挥的作用具有隐效性的特点。 277( 试述魏晋时期教育制度方面出现的新变化。 第一,魏晋是封建门阀制度高度发展的时期,士族地主把持朝政大权,控制仕进之路,实 行“九品中正制”,限制庶族地主的政治权利。门阀制度的膨胀对学校教育产生极大的消极影响,士族享有受教育的特权和优先选官的特权,挫伤了人们求学的积极性,使得官学教育时兴时废,似断还续。第二,魏晋时期的儒学受各种思潮的冲击日渐衰微,佛教、玄学、史学、书学、文学等则进入一个大发展时期,在这种社会现实的影响下,魏晋学制体系也发生了变化,一方面官学系统中 15 出现了大量的专科学校,如律学、史学、玄学、医学等;另一方面,儒学校也有了新的形式,如西晋就在太学之外,另外设立了一所传授同样内容的中央官学——国子学。第三,经学虽处于中衰时期,但仍为士族地主阶级统治思想的依据,传授经学的学校在学制系统中始终处于主要地位。但这个时期的经学,突破了两汉严守师法、家法与今古文经学的藩篱,汇释众家,注重义理,形成“魏晋经学”,对学校教育影响颇大。 278( 比较南北朝学校教育之异同。 第一,无论中央官学,还是地方官学,基本上是以经学为主要教授内容,这是南北朝的共同特点。但北朝经学经承汉学传统,南朝经学则受玄学影响较深。第二,北朝的学校教育发展情况与南朝一样,处于时兴时废状态。第三,北朝学校兴盛时间略长于南朝,而且在地方官学制度的完备方面也强于南朝。第四,北朝在非儒学教育方面不及南朝发达,对经学的发展方面也不如南朝。 279( 傅玄的教育思想有何理论价值, 傅玄教育思想的理论价值主要集中在教育经济学领域。傅玄认为学校的发展规模应在考察、统计社会需求量的基础上拟定,学生的数量需要 加以控制,以使供需平衡,且以不妨碍农业生产的发展为前提。这种兴学不妨农事,有计划地发展教育的思想,已开始涉足教育经济学的领域,实发前人之未发。傅玄又认为,道德教育必须以经济的发展为基础,经济的发展能促进道德的培养。这种观点与其政治、经济主张是一致的,经济决定论在当时有着积极的意义。 280( 简述颜之推对儿童教育的论述。 颜之推关于儿童教育的论述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第一,一个人的发展,幼年时期是奠定基础的重要阶段,因此应及早对幼儿进行教育,越早越好。第二,在家庭中对儿童进行教育时,应当遵循严与慈相结合的原则,切忌偏宠,不论子女聪慧与否,都应以同样的爱护与教育标准来对待。第三,语言学习应成为儿童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儿童进行的语言教育应注意规范,重视通用方言,而不应强调方言。第四,应重视儿童的道德教育,包括以孝悌为中心的人伦道德教育和立志教育两方面。 281( 试述隋唐时期教育制度上的创新。(或者:简述隋唐时期教育发展的特点。) 第一,建立中央和地方分级管理的教育行政体制;第二,形成一系列教学管理制度,如假期制度;第三,增添教育内容,扩大知识范围,如将儒家经典分为大经、中经、小经;第四,教育的等级性明显,如明文规定各级各类学校招生的身份标准;第五,学校类型多样化,既有以儒经为教学内容的传统学校,也有以传授专业知识为主的专科性学校;第六,学校的分布面较广,中央有中央官学,地方有州县学,甚至乡里也有学;第七,重视医学教育;第八,教育、研究和行政机构三者合为一体。 282( 简述韩愈对教师的论述。 第一,教师的任务包括三个方面,即传道、授业、解惑;第二,“道”是求师的标准,不管门第、出身、相貌等如何,只要学有所成,并且合乎儒道,就可为人师表;第三,师生之间可以互相为师,两者没有绝对的不可逾越的鸿沟。 283( 简述韩愈教师观的特点。 韩愈的教师观既肯定了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方面的主导作用,又强调教师要尊重学生, 向学生学习;既要求学生虚心向教师学习,又鼓励学生敢于超过教师;既提倡乐为人师,勇为人师,又强调不耻下问,虚心拜人为师。总之,韩愈关于师道观的思想在中国教育思想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也是他的教育思想区别于其他教育家的最显著的特点。 284( 简述柳宗元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第一,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贤者”(君子);第二,提倡尊师重道,重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第三,所谓圣人的教育就是要青年一言一行都遵循中道,即封建礼教之“五常”;第四,学习过程中首先要立志;第五,教师要有渊博的知识,讲课要上下贯通,学生则要大量地阅读,并要持怀疑的态度。 285( 试列举宋代教育方面的创新之举。 庆历兴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创建太学,聘请石介、孙复等名儒到太学执教,并在太学中推行著名教育家胡瑗创立的“分斋教学”制度。在中国教育史上,培养军事人才的武学始设于宋朝。在宋朝以前,我国还没有专门的教育行政机构来管理地方官学,宋始在诸路设置提举学事司,“掌一路州县学政”。它的设立,在中国教育史上具有创新意义。学田作为一种制度被确定下来,实始于宋朝。 286( 宋朝官学制度有哪些特点, 第一,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备,不仅在中央设立国子监,而且在诸路设置提举学事司,专门管理地方官学;第二,官学类型多样化,中央官学除设置儒学、律学、医学、书学、算学之外,还创立武学和画学;第三,中央官学的等级限制放宽; 16 第四,确立了学田制度,作为学校经费的主要来源。 287( 简述从事授徒讲学活动的书院在唐末萌芽的主要原因。 从事授徒讲学活动的书院在唐末萌芽,原因主要有三:首先,由于官学衰落,士人失学;其次,我国有源远流长的私人讲学传统;再次,受佛教禅林的影响。 288( 简述宋朝书院的特点。 宋朝的书院具有以下特点:第一,书院作为一种教育制度已经确立;第二,书院促进了南宋理学的发展和学术文化的繁荣;第三,书院官学化的倾向已经出现。 289( 试述宋元蒙学在长期教学实践中积累的一些成功的经验。 宋元蒙学在长期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三点成功的经验:第一,强调严格要求,打好基础;第二,重视用《须知》《学则》的形式培养儿童的行为习惯;第三,注意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因势利导,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90( 简析王安石的教育理论。 王安石针对当时教育存在的严重弊病,从变法图强,兴利除弊的实际需要出发,在一些基本的教育理论问题上发表了不少精辟的见解。主要有以下两点:一是学校应该培养具有实际才能的治国人才,二是教学内容应该是“为天下国家之用者”,包括经术、朝廷礼乐刑政之事、武事等三个方面。可见王安石的教育思想具有崇实尚用的特征,同注重探究“心性”“天理”的理学家的教育思想迥然异趣。他的教育思想不仅在当时有一定积极意义,而且对后来南宋事功学派以及明末清初早期启蒙教育家也产生了一定影响。 291( 简述王安石的人才思想。 王安石从变法图强的政治需要出发,以一个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的广阔视野,提出了陶冶人才的系统理论。它包括以下四个环节:一是“教之之道”,即是人才的教育培养问题;二是“养之之道”,即人才的管理问题;三是“取之之道”,即人才的选拔问题;四是“任之之道”,即是人才的使用问题。 292( 简析朱熹道德教育思想。 朱熹十分重视道德教育,主张将道德教育放在教育工作的首位,认为道德教育的根本任务 是“明天理、灭人欲”,为此就必须进行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伦理道德教育,并从五个方面进行道德教育,即立志、居敬、存养、省察、力行。朱熹关于道德教育的论述,反映了道德教育中某些带规律性的东西,至今仍有可供借鉴之处。 293( 简述宋元时期蒙学教材编撰的种类。 宋元时期的蒙学教材,继承和发展了前人编写蒙学教材的经验,开始出现了分类按专题编写的现象,使我国古代蒙学教材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宋元时期的蒙学教材,按其内容的侧重点,大致可分为五类:一是识字教学的教材,如《三字经》《百家姓》;二是伦理道德的教材,如《童蒙训》;三是历史教学的教材,如《十七史蒙求》;四是诗歌教学的教材,如《训蒙诗》;五是名物制度和自然常识教学的教材,如《名物蒙求》。 294( 简述陈亮、叶适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和特征。 以陈亮、叶适为代表的事功学派,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一,强调教育目标应该是培养道德和事功能力兼备的人;二,在学风上突出表现为实学、实用的特点;三,在人性论方面,强调人性的平等性,从而排除了道德的先验性;四,教育内容范围很广,包括儒家的传统教材《六经》,各代历史,以及诸子百家的书籍,尤其突出的是提高了史学在教育内容中的地位。 49(列举明清两代加强思想控制,实行文化专制的几项举措, 明朝统治者在积极发展文化教育事业的同时,也采取各种措施,加强思想控制,实行文化专制统治:一,推崇程朱,删节《孟子》;二,严格管理学校,禁止学生议政,不许学生“立盟结社”;三,软硬兼施,屡兴文字狱,销毁书籍;四,严订学规,清代先后颁布《卧碑文》《圣谕十六条》《圣谕广训》等。 50(明朝的官学制度有哪些主要特点, 明朝官学制度有以下四点值得注意:第一,作为最高学府的国子监有许多新发展,如放松了学生入学资格的限制,根据学生的不同来源,分为举监、贡监、廕监、例监等;第二,地方官学得到空前发展,不仅按地方行政区域设学,而且也按军队编制设学;第三,社学制度更趋完善,有招生择师、学习内容和教学活动等方面形成较为完成的制度;第四,形成从地方到中央相衔接的学制系统。 51(简述东林书院的特点。 东林书院的一个特点就是其讲会制度。东林书院是当时一个重要的文化学术中心,它形成了一套完备的讲会制度;东 17 林书院讲会制度的突出代表,集中反映在《东林会约》“会约仪式”中,从中可知东林书院的讲会定期举行,每年一大会,每月一小会,推选一人为主持,讲会之日必举行隆重的仪式,讲学的内容主要为《四书》。东林书院的另一个重要特点,即是密切关注社会政治,将讲学活动与政治斗争紧密结合起来。这个特点集中地体现在顾宪成题写的一副著名的对联上:“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52(试论王守仁的儿童教育思想及其意义。 王守仁十分重视儿童教育,在《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一文中,比较集中地阐发了他的儿童教育思想,即揭露和批判传统儿童教育不顾儿童的身心特点,提出儿童教育必须顺应儿童的性情,儿童教育的内容是“歌诗”“习礼”和“读书”,教学中要“随人分限所及”,量力施教等。王守仁反对“小大人式”的传统儿童教育方法和粗暴的体罚等教育手段,要求顺应儿童性情,根据儿童的接受能力施教,使他们在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诸方面都得到发展等主张,反映了他教育思想的自然主义倾向,是难能可贵的。 53(简述王廷相教育思想的特点。 王廷相继承了中国古代人性理论中唯物主义的成分,继王安石之后提出“凡人之性成于 习”,后来王夫之进一步提出“习成而性与成”的命题,使中国古代人性论发展到最高水平。王廷相以传统儒家之“道”为准绳,将理想人格分为“圣人”“亚圣”“大贤”三等,主张人应以圣人为追求目标。在认识论方面,王廷相则强调了“思与见闻之会”和“接习”,认为“真知”来源于实验。王廷相认为学习、修养的目的是“修身兼济物”,其学习方法可以概括为博学、精思和践履三者的结合。总的看来,王廷相的教育思想带有很强的重实的特点。 54(简述诂经精舍和学海堂的特点。 诂经精舍和学海堂,均为阮元所创建,有三个方面的特点:第一,“以励品学,非以弋功名”,即书院作为一种教育组织形式,其创立的初衷,是专志于学术研究,而不事科举;第二,各用所长,因材施教,即充分发挥教师学术专长的原则,并允许学生“积压因资性所近,自择一书肄业”;第三,教学和研究紧密结合,刊刻师生研究成果。诂经精舍和学海堂继承和发扬了书院教育的优良传统,培养和造就了众多人才,对清朝学术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55(试析黄宗羲“公其是非于学校”的思想。 黄宗羲认为,学校不仅应具有培养人才改进社会风俗的职能,而且还应该议论国家政事,“公其是非于学校”。“公其是非于学校”的基本精神,就在于反对封建君主专制,改变国家政事之是非标准由天子一人决断的专制局面。这是对中国古代关于学校职能理论的创新,反映了他要求国家决策民主化的强烈愿望。这种性质的学校,究其实已与近代资本主义制度下的议会相近。因此,可以说,黄宗羲“公其是非于学校”的思想,也是近代议会思想的萌芽。从这一思想出发,黄宗羲主张将寺观庵堂改为书院和小学,实现在全国城乡人人都能受教育,人人都能尽其才的思想,而且还强调学校必须将讲学与议政紧密结合。 56(简析王夫之道德观的特点。 王夫之的道德观具有以下特点:一,主张“天理”与“人欲”紧密相联,“天理”存在于“人欲”之中;二,提倡不以“一人之私”而“废天下之公”;三,在道德修养方面,强调立志,主张自得,重视力行。 57(简述王夫之提出的道德修养方法。 第一,强调立志。王夫之十分重视“志”在道德修养中的重要作用,甚至认为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取决于立志是否远大坚定。第二,主张自得。王夫之认为道德修养的关键在于学生的自觉。要做到自觉,就必须“自勉”,就必须有“自修之心”,即学生对自己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第三,重视力行。王夫之指出,道德修养不能仅停留在意识阶段,还必须将道德知识变成实际行动。 58(简析颜元对劳动教育的论述。 重视农业知识的传授,注重劳动在培育人才中的作用,这是颜元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特点。在颜元的教育活动中,始终把向学生传授农业知识置于重要地位,在亲自制订的“习斋教条”中,规定学生必须学习农学、谷粮、水利等知识。颜元认为,劳动不仅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国家社会的强盛,而且对人也有教育作用。劳动不仅具有德育的意义,还能使人勤劳,克服怠惰、疲沓,并且具有体育的意义,可以增强体魂,是重要的养身之道。 59( 清末封建教育的衰败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由于缺乏对外文化教育交流,自身也不注意变革,到鸦片战争前后中国教育依然保持传统封建教育的特点,甚至呈现病态发展的景象,具体表现为:第一,官学教育有名无实,很少从事教学活动,学生只在每月朔望到校礼孔,听学官讲《训饬士子文》等,应付月、季考课;教师只起典名册、计贽币的作用。第二,教育内容不切实用,当时人们热衷的学问有义 18 理、词章和考据等,实际上都没有超出传统儒学的范畴。第三,科举考试弊病丛生,首先表现为教育成为科举的附庸上,同时还来自其空疏的内容、专制的形式以及考试过程中种种 作弊行为。 60( 教禁和闭关政策对传统封建教育发展有何影响, 清自雍正元年(1723)实行全面教禁,驱逐传教士,这样就关闭了中西文化交流的一扇主要窗口;1757年,乾隆皇帝下令封闭江苏、浙江、福建三个海关,只留下广州一口对外通商,开始对外实行严格的闭关政策。教禁和闭关政策的后果是明显的,把中国与世界隔绝开来。而这一时期恰恰是世界文化发展的一个特殊时期,欧洲形成了近代科学技术,教育上也呈现出普及化和科技知识课程化倾向。按文化交流的正常趋势,中国应该在早期“西学东渐”的引导下,进一步在更深层次上引进和吸收西方文化和科学技术,然而教禁和闭关政策,使中国的文化教育拒绝了西学的影响,依然沿着传统的方向孤立地发展着。 61(简述太平天国教育的基本特征。 就文化教育的基本政策与措施而言,太平天国从其革命主体(贫苦农民和手工业者)文化程度普遍不高这一现实出发,对文字、文风与科举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从而有利于文化教育的平民化发展,但其指导思想也有一个从反儒到容儒的嬗变过程。就教育的基本形式和内容而言,太平天国没有能建立起完整的教育制度,但从教育平民化的指导思想出发,采取了教堂兼学校、育才书院、育才馆和义学等多种办学形式;教育内容则主要是在“拜上帝教”的名义下,以宗教教义的形式组织起来的,把政治思想、道德教育融汇到宗教教育与宣传之中,同时也达到初步读写和文化知识教育的目的,因此基本教材有两类,一是群众性的宗教、政治思想教育读物,一是儿童启蒙性读物。 62( 简述早期教会学校的特点和影响。 早期教会学校集中在五个开放通商的沿海城市和香港;大多附设于教堂,规模小,程度低,绝大多数是相当小学程度的学塾;办学目的是为“传播福音开辟门路”,在中国人中培植传教助手;招生对象以贫苦人家的孩子为主,因此多免收学费和膳食费,甚至还提供衣服和路费等;早期教会女学堪称近代中国女子教育的先声。早期教会学校一般都高有数学、天文、地理等课程,在教学方法上也有别于传统蒙学,有的学校还开设外语课程,这在当时中国官办新式学堂尚未设立的情况下,毕竟弥补了中国新式人才的缺乏。 63( 简述洋务学堂的发展概况。 洋务学堂是洋务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在培养洋务活动所需要的翻译、外交、工程技术、水陆军事等多方面的专门人才,教学内容以所谓“西文”与“西艺”为主。从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洋务派创办的洋务学堂约30余所,它们是随着洋务运动的展开而逐渐开办的。大致上可以分为外国语(“方言”)学堂、军事(“武备”)学堂和技术实业学堂三类,最有名的如京师同文馆、福建船政学堂、天津水师学堂、天津电报学堂、南京储才学堂等。 64( 简析洋务学堂的特点。 洋务学堂是套种在传统封建教育体制边上的幼苗,植根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土壤,难脱其桎梏和影响,因此表现出新旧杂糅的特点:第一,洋务学堂是洋务大臣们各自为政办起来的,零星分散,缺乏全国性的整体规划和学制系统。学校与学校之间是相互孤立的,上下、同级之间没有形成规范的程度标准,没有明确的界限和衔接关系。第二,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总原则下,洋务学堂必然在传授西文西艺的同时,不放弃四书五经的学习。第三,洋务学堂为洋务大臣所举办,但洋务大臣也是封建官僚,因此对洋务学堂的管理也免不了封建官僚习气。但又由于洋务学堂在西学课程的教学和相关环节的管理上都依赖外人,洋人往往挟以自重,因此又难免在薪给、聘期、人员去留等方面受其牵制影响学堂的正常办理。总之,洋务学堂以西方近代科技文化作为主要课程,在形式上也引入了资本主义因素,初步具备了近代教育特征。 65( 试析洋务留学教育的历史作用。 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人氏在实践中认识到,要全国深入地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国内 的学堂存在师资、社会文化环境等诸多局限,于是向国外派遣留学生便被纳入洋务计划,并很快付诸实施。洋务运动时期的留学教育主要是派遣留美幼童和留欧学生两个方面。洋务留学教育虽然规模小,人数少,但它是中国教育走向世界过程中最名副其实的一步,就引进“西学”而言,不再有比留学更彻底的途径。归国留学生献其所学,在事业上作出突出成就,取得了一定的社会地位,有力地回击了守旧派“终鲜实效”的预言,也改变着人们的科举正途观念。洋务留学教育对中国教育近代化推进功不可灭。 66( 试述洋务运动时期教会教育的扩张情况。 洋务运动时期,教会学校的发展可大致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世纪60年代到1876年,教会学校数量大增,学生人数也达到2万左右,但仍以小学为主。第二阶段开始于1877年的第一次基督教传教士大会,基督教教会学校改变了过去零星分散、各自为政的状态,加强了相互之间的联系,在教会内部,教会学校的独立性加强了,并着手讨论和解决教 19 会教育的具体问题,如教科书、课程设置、师资培训、考试制度及教学方法等,从而加速了教会学校的制度化发展,到19世纪末,教会学校总数增加到2000所左右,学生数增加到4万以上,而且办学层次更高,中等学校占10%,好多学校都在中学的基础上发展了大学班组;而且多数教会学校,特别是位于沿海通商口岸的教会学校,已不再免费招收穷苦人家的孩子,而是吸收新兴资产阶级家庭和其他富裕家庭的子弟,收取较高的学费,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教会教育的影响,还能在进行文化渗透的同时获取经济利益。 67( 简述维新教育的基本内容。 维新派普遍认为改革教育、培养新式人才是实现变法维新的基础,因此,维新教育实践活动便成为维新运动的基本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兴办学堂,既有维新运动的代表人物为培养维新骨干、传播新思想而设立的学堂,如万木草堂、湖南时务学堂,又有在办学类型与模式、招生对象、教学内容等某个或某些方面对洋务办学观念有所突破,领风气之先的其他新式学堂,如经正女学等。二是兴办学会与发行报刊,如北京强学会、上海强学会,及其发行的《强学报》、《时务报》等,维新派以学会为阵地,以报刊为传媒,讲西学,论国事,宣传变法主张,抨击封建势力,进行维新思想的启蒙,与维新学堂相互补充,起到了扩大教育面,开民智、新民德的作用。 68( 简评维新教育对中国教育近代化发展的影响。 1898年维新变法中,教育改革是一个重要方面,主要内容有设立京师大学堂,废除八股考试、改革科举制度,实力讲求西学、普遍建立新式学堂等。百日维新中的教育改革措施,反映了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张和愿望,对封建传统教育产生了强大冲击,维新中那种“人人变焊务,家家言西学”的局面,激荡起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放眼世界,渴求新知,已成为不可遏止的士林风尚。而在此之前,维新派更以学会为阵地,以报刊为传媒,讲西学,论国事,宣传变法主张,抨击封建势力,进行维新思想的启蒙,与维新学堂相互补充,起到了扩大教育面,开民智、新民德的作用。 70( 维新派代表人物教育思想的整体特征是什么, 在维新运动中,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维新代表人物,沿着早期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思想路线,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维新理论。他们一致强调教育的作用和地位,把教育作为改变中国落后状况的出发点,呼吁改革科举制度,建立新的学校制度,发展新式教育,开放女子教育。 71( 简述康有为教育思想的特点。 康有为对教育改革的迫切愿望源于对教育作用的认识,在维新变法中提出以废八股考试,改试策论,等学校普遍开设后,再废科举;大力创办学校,改变传统的教育内容,传授科学技术,培养新型人才;派遣留学生,翻译西书等建议,直接影响了百日维新的教育改革措施。《大同书》则是康有为的代表作之一,在此中康氏设计了一个前后衔接的完整教育体系,从 母亲受胎怀孕进入人本院接受胎教时起,到出生后进育婴院,然后再进入慈幼院,直到进入小学院、中学院和大学院。如果说康有为在维新变法中的教育改革建议是一种着眼于中国社会现实的资本主义改良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那他《大同书》中教育理想的观念背景,则是中国传统的大同思想和近代空想社会主义的综合体,带有明显的未来乌托邦色彩。 72(简述梁启超教育思想的特点。 梁启超认为国势强弱随人民的教育程度为转移,因此明确地将“开民智”与“兴民权”联系起来,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专制与愚民、民主与科学的内在联系。在此基础上,梁启超提出中国国民教育宗旨就是培养具有新道德、新思想、新精神、新的特性和品质的“新民”。维新运动时期,梁启超不仅著文对教育改革发表评论,还以维新先锋的身份呈奏教育改革建议、草拟教育改革新章,其内容包括变科举、兴学校、译西书、重师范教育、重女学等,其中不少是发他人所未发的独到之见。梁启超的教育改革建议和教育思想多汲取了西方教育的新知学理,措施具体而观点新颖,在中国教育近代化发展的许多方面起到了思想先导的作用。 73(简述严复教育思想的特点。 严复童年接受传统教育,在福建船政学堂和英国留学期间,又接受了较为系统的西学教育。回国后,因不甘受功名之士的轻视几度入乡试考场,以后因译介西学名著,又悉心钻研近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是维新巨子中绝无仅有的一位学贯中西的人物。独到的经历和学识背景,使他在讨论诸如废八股、兴学校、尊西学、重女学这些共同的时代主题时,不流于表层的评论、倡导和谴责,多能从中西文化比较的角度进行深入的分析,从历史演变的规律和学理上进行阐述。因此他的“德智体三育论”和“体用一致”的文化教育观念都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并初具理论形态。 74(试述清末教育改革的基本内容及其历史地位。 清末教育改革的基本内容包括:一,建立学制系统——清末颁布学制始于《钦定学堂章程》而成于《奏定学堂章程》,史称“壬寅癸卯学制”。二,废科举,兴学堂——光绪帝于1905年下诏“著即自丙午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 20 岁科考试亦即停止”,从而宣告了自隋代起实行了1300年之久的科举制度的终结;同一时期也出现了中国近代史上难得的兴办新学的热潮。三,改革教育行政体制,厘订教育宗旨——1905年正式批准成立学部;1906年学部拟订教育宗旨为“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四,留学教育勃兴——在清末新政的激励下,近代留学教育在进入20世纪后骤然勃兴,首先是在1906年前后形成了规模盛大的留日高潮,其次是在1908年美国实行”退款兴学”政策后留美潮流逐渐兴起。清末教育改革带有强烈的时代性和阶级局限性,打上了当时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定的烙印。 75( 列举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对清末教育进行的重要改革。 第一,中国资产阶级在教育部成立后首次以中央政府的名义颁布了《普通教育暂行办法》和《普通教育暂行课程标准》,并以此作为民国初年改革封建教育的纲领性文件。第二,确立民初教育方针,包含德智体美四因素,体现了受教育者身心和谐发展的思想。第三,制定壬子癸丑学制,这是民国的第一个学制,较全面地反映了资产阶级对教育的要求,也是民国初期的中心学制。 76( 新文化运动促使教育观念发生了哪些变化, 以民主和科学为旗帜的新文化运动,促使中国现代教育观念发生巨大变化。这一时期中国在思想观念层面上开始自觉接受西方教育、跟上西方教育。具体表现为教育的个性化、教育的平民化、教育的实用化、教育的科学化等方面。新文化运动所促发的中国现代教育观念的转变是划时代的,表明中国人对教育传统、教育现状的反思和学习西方先进的教育进入到思想文化的层面和自觉主动的阶段。 77( 列举新文化运动时期和20年代先后出现过的教育思潮和教育改革运动。 新文化运动时期和20年代先后出现过的教育思潮和教育改革运动有:平民教育思潮,工读主义教育思潮,职业教育思潮,实用主义教育思潮,勤工俭学运动,科学教育思潮,国家主义教育思潮,以及对学校教育方法的改革实验等。 78( 简评1922年“新学制”。 第一,1922年的“新学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美国的六三三制,但它“并不盲从美制”。从它产生的整个过程来看,是经过教育界长期酝酿讨论并经许多省市认真试行,最终集思广益的结果;但“新学制”提出发挥平民教育精神、谋个性之发展等,说明仍然受到实用主义教育学说的影响。第二,“新学制”的颁行,加强了中等教育和职业教育训练,并注意以选科制和学分制来适应教育对象的不同发展水平,还注意发挥地方办教育的积极性,提高师范教育水平,缩短小学教育年限以及初中可单设等,均有利于初级中等教育的普及;但在具体实施中也存在不少问题,如未能考虑到师资、教材、设备缺乏等社会、教育实际。第三,“新学制”的产生是一种历史的进步,是中国教育现代化发展到一个重要阶级的标志,对辛亥革命以来教育改革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较好的总结,是新文化运动在教育领域的一个积极成果,表明了中国教育界知识分子自我意识的觉醒,表现了他们可贵的创造性和庄重的使命感。 79。试析收回教育权运动的历史意义。 收回教育权运动使中国人民对教会学校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使教会教育的发展势头在一段时期内受到了遏制,也迫使传教士们重新思考他们所办理的学校教育事业,使教会学校的宗教色彩较以前有所淡化,而真正的教育职能却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强化。可以说,收回教育权运动是日后教会教育(特别是教会大学)走向本土化和世俗化的必不可少的前奏,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80。列举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干部学校。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为了有效地发展和组织工农运动,传播马克思主义,迫切需要大批以理论武装的干部,为此,中国共产党创办了一批各具特色的干部学校,如1921年毛泽东、何叔衡创办的湖南自修大学,1922年创办的上海大学,1924年创办的农民运动讲习所等,既为后数十年的民族解放事业准备了干部队伍,也以其创造性的干部教育经验书写了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的独特一页。 81。试述李大钊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李大钊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奠基者之一,他关于教育本质问题、工农教育和青年教育的思想,对新民主主义教育思想的形成产生了实际影响。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强烈党性和使命感,李大钊尝试运动历史唯物主义说明教育的本质问题,提醒人们正确认识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明确表示教育决定于经济基础且受政治制约,改造中国教育光靠教育本身的努力不行。李大钊还倡导工农大众的教育和青年教育,认为平民教育应是真正的工农劳苦大众的教育,而劳苦大众的教育权利,只有在通过阶级斗争,建立工人阶级的政权后,才能最终获得。关于青年教育问题,李大钊不仅意识到青年在社会革命中的重要作用,而且意识到青年知识分子与工农结合的意义,这也是他赋予青年教育问题的新涵义。 82。试述恽代英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21 恽代英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出色的一位教育理论的探索者和教育改革的实践者。第一,肯定“教育确是改造社会的有力的工具”,但要使教育发挥这一作用,关键在于要以社会改造的目的来办教育,要以社会的需要来决定教育。第二,批判“教育救国论”,主张把改造教育与改造社会打成一片。第三,关注儿童教育,主张实行儿童公育,设立专门机构,使儿童一坠地即受到良好的公众教育。第四,中等教育有自己的目的,理想的中学教育是使毕业生“升学 就业两均便利”;中学课程要改变脱离社会实际的弊端,并依据教育的实际需要编撰教科书;中学教学方法则宜采取自学辅导法。 83。评述国民政府的教育宗旨。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党化教育”的方针得以实施。之后,随着南京国民政府对全国控制的实现,“军政时期”结束,“训政时期”开始,又代之以所谓“三民主义教育”宗旨,表明国民党对学校教育控制的日趋严密。抗日战争爆发后的1937年8月,国民政府又提出“战时须作平时看”的教育方针。抗日战争胜利后,为安抚民情,国民政府允诺,“建国时期,教育第一”,在修订《中华民国宪法》时也参照这一承诺。总的看来,虽然国民政府在抗日战争时期和抗战胜利复员时期都相应提出过切合时局需要的方针政策,但渗透专制主义和独裁精神的教育宗旨不仅未变,反而得到加强。 84。国民政府为加强对学校教育的管理和控制采取了哪些措施,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为了把各级各类学校置于其严格控制之下,采取了一系列行政和非行政措施,对学校和教师学生的管理和控制有愈益严厉之势。第一,“整饬学风”,建立训育制度,施行导师制;第二,实行童子军训练,高中以上学生实施军事训练;第三,颁布课程标准,实行教科书审查制度;第四,实行中学和师范学生的毕业会考制度和大专学生的毕业总考制度。对学校的严格管理固然有健全学校管理制度,保障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的一面,但也有在教育领域里排斥共产党和其他进步思想影响,落实专制统治的一面。 85。试述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 在长期职业教育实践中,黄炎培逐步形成了完整的职业教育思想体系,其要点包括职业教育的地位、目的、办学方针、教学原则和职业道德教育的基本规范等。第一,职业包含着对己谋生和对群服务的作用,并适应了社会分工制度和人的发展差异的需要;职业教育在学校教育制度上的地位应是一贯的、整个的和正统的。第二,20世纪20年代,黄氏将职业教育的目的概括为“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此后虽在不同场合从不同角度作过诸多说明,但总是以此语作为职业教育的最终目的。第三,强调职业教育的社会化、科学化的办学方针。第四,“手脑并用”、“学做合一”、“理论与实际并行”、“知识与技能并重”,是开展职业教育教学工作必须坚持的原则。第五,职业道德教育的基本要求是“敬业乐群”。 86。试述陈鹤琴的“活教育”理论。 20世纪30年代末,陈鹤琴在总结自己以往教育实践和思想的基础上提出的主张,即教师如何“教活书,活教书,教书活,”学生如何“读活书,活读书,读活书,”陈鹤琴指出:“活教育”的目的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则是他对“活教育”课程论的概括表述;“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是“活教育”教学方法的基本原则。“活教育”思想明显地受到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 87。试析苏维埃教育总方针。 苏维埃革命根据地建立后,为了提高红军和广大群众的文化与觉悟,巩固和发展新生的革命政权,提出和确立了教育为工农大众服务、为革命战争服务、为建立和巩固红色政权服务的宗旨,各级政府都积极开展了教育工作,制定了相应的方针政策。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后,在通过的《宣言》和《宪法大纲》中也都指出了教育的目的、任务和方向。1934年1月,毛泽东在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的工作报告中,更具体明确地表述了苏区教育的根本方针,即“在于以共产主义的精神来教育广大的劳苦大众,在于使文化教育为革命战争与阶级斗争服务,在于使教育与劳动联系起来,在于使广大中国民众都成为享受文明幸福的人”。这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教育思想和苏联教育经验的理解和吸收,并紧密结合了中国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在农村反封建、反围剿的两个中心任务;坚持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有利于发展生产支援战争;倡导了工农大众的教育普及和教育权利平等。这一表述合乎苏区斗争的实际条件和实际需要,具有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和革命的基本 特点,是中国共产党对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最初的、较为明确的表述。这即是对整个苏区教育实践的总结,也为它的进一步发展和以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革命根据地的教育事业奠定了理论基础。但由于对中国革命的性质、任务和策略的错误估计,“左”倾路线急于超越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阶段,在教育方面提出一些过激主张,给苏区教育带来了一定的损失。 88。列举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教育方针政策及其原因。 (1)抗日战争时期,依据党的“一切为着前线,一切为着打倒日本侵略者和解放中国人民”的总方针,实行抗战教育政策,提倡国防教育,实行文化教育中的统一战线政策,实行教育和生活劳动相结合的方针等。(2)1940年,毛泽东著《新 22 民主主义论》,提出新民主主义的教育方针,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所以提出这一教育方针,是针对了当时党内外对中国革命的性质和文化的性质存在不同认识,造成了教育认识上的混乱,并导致了教育实践上的盲目。(3)解放战争时期则相机提出了扩大教育界的统一战线、实施教育工作重心的转移、清算美国文化侵略等文化教育方针和政策,目的就是要坚决纠正学校中发生的“左”倾错误,保证学校正常的工作秩序,促使教育工作的重心由农村向城市转移,由战时向平时过渡,并使全国人民认请帝国主义的本质和中国革命发生和胜利的原因。 89。简析新民主主义文化教育方针。 1940年毛泽东著《新民主主义论》,对新民主主义文化教育方针进行了系统的阐述,他强调:“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就是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这是文化的方针,也是教育的方针。所谓“民族的”,指新民主主义教育是反对帝国主义压迫,主张中华民族的独立和尊严,带有民族特性的教育。它不一概除外国教育,也不“全盘西化”,而是取其精化,弃其糟粕。具有民族的形式和特点而与新民主主义的内容结合,即为新民主主义的教育。所谓“科学的”,指新民主主义教育是反对一切封建、迷信思想,主张实事求是,主张客观真理,主张理论与实践统一。它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对中国古代和近代教育既不一概否定,也不因循守旧,而是剔聊其封建性糟粕,吸取其民主性精华。所谓“大众的”,指新民主主义教育是为全民族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农劳苦民从服务的,并逐渐成为他们的教育,因而又是民主的。它把革命干部和群众的教育互相区别与联系,把普及和提高互相区别与联系,是人民大众的有力武器,是革命总路线中一条必要和重要的战线。 90。列举革命根据地教育的类别和特点。 (1)干部教育,分在职培训和干部学校两种教育形式,均目标明确、课程精简、学制灵活、形式多样,并突出思想政治教育和理论联系实际,极大地提高了干部队伍的素质,为苏区的建设和革命战争提供了组织保障。(2)成人教育,分为军队和地方两种,特点是适应军队活动的特点和群众日常生活的需要,不拘一格,形式多样。(3)普通教育,特点是以小学教育为主,中学教育则多与干部教育结合,多采用民办公助的形式,8-12岁学龄儿童免费入学,军队家属、烈士子女或家庭特别困难者还给予补贴;教育过程中注意和政治斗争相联系,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联系,发展儿童的创造性。 91。简评抗大。 抗大的教育方针是“坚定不移的政治方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加上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抗大通过学习理论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学习中共党内斗争文件提高党性意识、开展群众性自我教育等多种途径进行政治思想教育。抗大学风最重要的传统是理论联系实际。抗大创造了一套从实际出发、生活活泼的教学形式与方法,如启民式、研究式、实验式、”活”的考试等。总的来说,抗大是在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直接领导和关心下创建和发展起来的一所培养抗日军政干部的学校,是抗日民主根据地干部学校的典型,其教育方针十分概括, 内涵却十分明确,使抗大的学员在政治、思想作风和军事素养等各方面都得到训练,成为坚强的抗日干部。抗大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是成功的,将一大批知识青年造就成中国共产党的忠诚战士,并培养了大批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际工作能力,既能文,又能武的共产党的抗日军政干部。 论述题 1(试述六艺教育的内容及其实质。 六艺教育起源于夏代,商代又有发展,西周在继承商代六艺教育的基础上,使它更为发展和充实。内容包括礼、乐、射、御、书、数六个方面。礼的内容极广,学中所教之礼则为贵族生活中所必须的五礼(吉凶军宾嘉);乐教包括诗歌、音乐、舞蹈;射指射箭的技术训练;御指驾驭马拉战车的技术训练;书指的是文字;数指的是算法。六艺教育包含多方面的教育因素。它既重视思想道德,也重视文化知识;既注意传统文化,也注意实用技能;既重视文事,也重视武备;既要符合礼仪规范,也要求内心情感修养。六艺教育有符合教育规律的历史经验,可供后世借鉴:在儒家思想居于支配地位的时代,六艺教育更被奉为标准,对传统教育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2。试从官学与私学的比较谈谈春秋时期私学的历史特点。 私学取代官学,是学校教育与自然形态教育分离以后,教育制度上一次历史性的大变革。从官学转变到私学,它们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别,我们从比较中不难看出私学的特征。第一,西周奴隶社会的官学,是建立在土地国有的经济基础上,而春秋时期的私学是建立在土地私有的个体经济基础上的。第二,官学的社会阶级基础是占统治地位的奴隶主贵族。私学的社会阶级基础是以新兴地主阶级为首的,包括农、工、商等自由民反奴隶主贵族统治的阶级联盟,特别是自由民上层的士阶层的发展,是其重要的社会基础。第三,官学是由国家政权机关主办,它是集中的,“学在官府”是其传统,它维护“学术官守”。私学是由私家根据社会或个人需要而设立的,它是分散的,学在四方是其特点,它促进了学术下移。第四,官学 23 是“政教合一”,私学是政教分设。第五,官学的入学受到贵族身份的限制,少数的贵族子弟垄断了受教育的权利。私学的入学则以自由受教为原则,学校向平民开放。第六,官学是“官师合一”,私学是官师分离。第七,官学没有思想自由,不论国学、乡学都要受一种教育思想所支配。私学则有思想自由,是学术繁荣、百家争鸣的摇篮。第八,官学的教学内容限于传统的“六艺”,偏重于历史文化,脱离现实生活。私学的教育内容突破传统的“六艺”教育,而与大变革时期的现实生活有较密切的联系。第九,官学有固定的教育场所和相应的基本设备,制度上比较规范化。私学不一定有固定教育场所,它以教师为中心,可以流动,设备也较简单,虽然制度上不够规范,但它具有较大的灵活性。第十,官学按一定方向一定规格培养人才,私学则以多种目标多种规格培养人才。 3。试述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对历史的影响。 孔子在教育史上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他首先提出教育在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强调重视教育;他创办规模较大的私学,开私人讲学之风,改变“学在官府”的局面,成为百家争鸣的先驱;实行“有教无类”的方针,扩大受教育的范围,使文化教育下移到平民;培养从政君子,提倡“学而优则仕”,为封建官僚制的政治改革准备条件;重视古代文化的继承和整理,编纂《诗》《书》《礼》《乐》《易》《春秋》作为教材,保存了中国古代文化;总结教育实践经验,对教学方法有新的创造,强调学思行结合的教学理论;首倡启发式教学,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行因材施教,发挥个人专长,造就各类人才;他重视道德教育,以仁为最高的道德准则,鼓励人们提高道德水平;提出道德修养应遵循的重要原则,要重视立志,明确人生的前进方向,力求走在中庸之道上,要自觉进行思想检查,改过迁善;要求教 师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身作则;他认真总结教育经验,提出了不少创见,成为中华民族珍贵的教育遗产,产生了重要的历史影响。 4。试比较墨儒教育思想的异同。 相同点:其一,关于教育的作用,儒墨都认为教育对社会发展,对个人成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二,关于教育的原则和方法,儒墨都强调“行”的重要。 相异点:其一,理论基础不同。儒家孔子主张“性相近,习相远”,孟子主张“性恶”,荀子主张“性善”;而墨家则提出“素丝说”。其二,教育的目的不同。儒家孔子主张培养“君子儒”,孟子主张培养“大丈夫”,荀子主张培养“贤能之士”,其实都是培养统治阶级的治术人才;墨家则主张培养“兼士”或“贤士”。其三,教育的内容不同。儒家重视《诗》《书》《礼》《乐》《易》《春秋》等传统经典的教育;墨家则重视科学和技术教育,重视思维能力的教育,而且认为儒家的六艺之教不可取,提出“非乐”的主张。其四,教育的原则和方法不同。儒家强调“述而不作”,强调“师道尊严”,因而重传统;墨家则强调“虽不扣必鸣”,强调“古之善者则述之,今之善者则作之”,重创造。其五,儒墨有教育教学中虽都强调“行”,儒家动机,墨家在结合动机效果的同时偏重效果。 5。比较孟荀教育思想的异同。 相同点:其一,都属于儒家教育的范畴。其二,都强调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其三,都希望能够培养封建统治阶级的治术人才。 相异点:其一,理论基础不同。孟子主“性善论”,荀子主“性恶论”;因此,孟子认为教育的过程就是扩充“善性”的过程,荀子则认为教育的过程是“化性起伪”的过程。其二,教育的目的不同。孟子希望培养“明人伦”的“大丈夫”,荀子主张培养能够推行礼法的“贤能之士”;孟子是向内的自求,荀子是向外的他诉。其三,教育的内容不同。孟子把教育视为人的内在能力的发展过程,所以特别强调人的内在自觉,在人与知识的关系问题上,提出“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的观点;而主张“化性起伪”的荀子则认为教育是“起伪”的过程,是不断地积累礼义或曰知识、道德,使原始状态下的人性得到改变的过程,这是“外铄”的过程。因此,孟子教育重孝悌,重伦理教化,荀子则重视古代典籍的学习,尤其是儒家经典的传播。其四,对教师的认识不同。孟子将君师并称,荀子则进而把师提到与天地、祖宗并列的地位,将教师视为治国之本,强调师道尊严。 6。评《学记》对教育理论的贡献及历史地位。 《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它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活动的论著。它总结了先秦官学尤其私学教育和教学的经验,对教育的作用、目的和任务,教育和教学制度、内容、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职责,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相互关系等等,作了简洁的论述,揭示了教育和教学的普遍规律。《学记》本着儒家德治的精神,认为实现良好政治的最佳途径是“化民成俗”,即兴办学校,推行教育。《学记》提出的教学原有如预防性原则、及时施教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学习观摩原则、长善救失原则、启发诱导原则和藏息相辅原则。《学记》提到的教学方法有讲解法、问答法、练习法等。《学记》十分尊师,认为以教育为治术就离不开教师,而社会要尊师,君主应带头。《学记》还 24 对古代教育制度进行的总结,并提出了关于教育管理中视学与考试的若干设想。总之,《学记》为中国教育理论的发展树立了典范,是我国和世界上最早从哲学分离出来、体系十分严谨的一部教育专著,是中国教育理论发展的良好开端。 7。概述汉朝学校教育制度发展的基本情况,并对其历史地位进行评价。 汉代的学校有官学和私学。官学分为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两种,中央官学最重要的是以传授儒家经典为主的太学,由九卿之一的太常领导管理。在东汉还曾设有鸿都门学、宫邸学等特殊性质的学校。地方官学主要是指郡国学。私学按其程度可分为书馆和经馆两类。 总的来说,汉朝为我国封建社会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奠定了基础。太学的设立是汉武帝实施“独尊儒术”政策的重要步骤。太学设立后,有了集中培养统治人才的教育机构,朝廷把握教育大权,利用教育这一有力手段控制着学术的发展方向,这是地主阶级在统治策略上走向成熟的表现。鸿都门学则一种专门的学校,作为一种办学的新型形式,它不仅打破了儒学独尊的教育传统,以社会生活所需要的诗、赋、书画作为教育内容,可以说是教育的一大变革;而且作为世界上最早的文学艺术专门学校,为后代专门学校的发展提供了经验。汉朝私学教育不仅承担了绝大部分基础教育的任务,就私学的高级阶段而言,对社会所产生的实际教育效果和官这相比也难分上下,而其中的经馆则是后代书院的历史渊源。 8。评述董仲舒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和历史影响。 董仲舒为了适应汉武帝的政治需要,在贤良策中提出了三大文教政策的建议。他想以政治的手段,借着国家的力量,推行其教育主张:第一,“推明孔氏,抑黜百家”;第二,兴太学以养士;第三,重视选举,任贤使能。人性学说是董仲舒论述教育作用的理论依据,他综合了先秦的性善论和性恶论,尤其折中调和了孟荀的善性、性恶论,提出了人性有善有恶论,认为人性是“天”创造人类时所赋予的一种先验的素质,这种素质具有善的可能性,也具有恶的可能性。董仲舒还提出了性三品说。他把人性分为上、中、下三等:圣人之性,中民之性和斗筲之性。基于此,董仲舒几乎把一个国家的治乱兴废都归之于礼乐教化,政治上的首要事情就是“德教”,王者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教化。至于道德教育的内容,在董仲舒看来无非“三纲五常”。董仲舒把信与仁义礼智加在一起成为仁义礼智信,称为“五常”。他从五伦中提出了君臣、父子、夫妇三种伦常,称为“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从此,三纲五常遂成为封建社会道德规范的基本公式。关于道德教育的原则和方法,董仲舒提出了四点:一是“正我”,二是“正其谊不谋其利”,三是“必仁且智”。董仲舒从他的教学目的出发,主张以“六经”为教材。 董仲舒三大文教政策的提出特别是“独尊儒术”的提出,对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教育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从此以后,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儒家经典成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儒家的道德观成为道德教育的依据。这些都有助于当时巩固封建中央集权统治。但是,儒家思想长期占据独尊的地位,无疑对各种非儒学的学术思想起到了抑制作用,从而阻碍了文化教育的整体发展。 9。评述王充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和特征。 王充对人性形成过程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决定人性的因素有三个方面,即正性、随性、遭性。他充分肯定了教育的作用,特别强调胎教,认为教育的作用还在于决定人性的发展方向;教育不仅可以改造人性,更是人类实现自身价值的必然途径;教育对社会的作用具体表现为知识的力量,而这种作用具有隐效性。王充在考察现实社会人才的基础上,提出了培养理想人才的教育目的,即文人和鸿儒。基于此,王充认为,不仅儒家学说而且诸子百家的学说都有益于社会的发展,人们不仅要从书本中获得知识,而且还应从现实的自然世界和人类社会中获得知识。学习就是学知与闻见的统一、思考与求是的统一、“问难”与“距师”的统一。 王充的教育思想以鲜明的批判精神为特征,尤其是他“不避上圣”的风格具有强烈的学术民主精神。在章句和谶纬神学弥漫整个社会的时候,他敢于破除传统,批判权威,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 10。试析颜之推教育思想与社会历史现实的关系。 首先,颜之推从“利”的角度,从知识也是一种谋生的手段等方面论述了知识教育的重要性,这有别于儒家“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传统思想,但却是符合当时社会处于战乱和朝代更易频繁的变动时期,各人的地位与前途都没有保障,父兄的庇荫也不可能长久的社会现实的。在这种社会现实下,只有自身有了知识,才能左右逢源。其次,颜之推认为,士大夫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统治人才,而统治人才必须“德艺周厚”,因此,士大夫教育的主要内 容,也应包括德、艺两个方面。但是颜氏之德,受到当时盛行佛教思想的影响,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颜氏之艺,亦受到当时士族地主阶级对轻视技艺风气的影响,因而不主张专业、过精。第三,颜之推从士族地主的利益出发,认为士大夫教育要培养的既不是难于应世的清谈家,也不是空疏无用的章句博士,而是于国家有实际效用的各方面的统治人才,为此,在教育内容方面士大夫子弟也应重视农业生产知识,“知稼穑之艰难”,这应该是当时社会动乱,百业凋敝,百废待兴的社会现实的反映。第四, 25 颜之推十分重视儿童教育,认为对儿童实施教育应及早,应严慈结合,应重视语言规范,就注重道德教育,这也是颜之推针对当时社会不安定,士族生活奢靡腐朽,学风世风日下的现实发出的倡议。第五,针对当时士大夫们既不勤学典籍,又无社会实践经验,仅靠道听途说而获得“学问”的现实,提出学习上应有踏实的学风,应重视亲身观察获取的知识。总之,颜之推的教育思想是当时社会现实的反映。 11。试分析隋唐时期文教政策对教育发展的作用和影响。 隋唐时期多变的文教政策和帝王们个人的思想倾向,直接影响着这一时期教育的发展状况。随着国家的统一,民族的融合,经济的发展以及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隋唐时期不但敞开国门向外输出文化,而且主动地输入外来文化。统治者根据儒、佛、道三者的关系,制定了以儒为主干,佛道为两翼的文教政策,同时根据政策的需要和主观的爱好,不断调整三者的关系,以达到统治的目的。总的来说,这一时期文教政策有三点值得注意,一是崇儒兴学思想的确立,二是对佛道教的提倡和利用,三是儒佛道三教融合的趋势。与此相适应,这一时期教育的发展也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尤其是唐朝学校教育制度则成为我国封建社会学校教育制度的典型。具体言之有八:第一,建立中央和地方分级管理的教育行政体制;第二,形成一系列教学管理制度,如假期制度;第三,增添教育内容,扩大知识范围,如将儒家经典分为大经、中经、小经;第四,教育的等级性明显,如明文规定各级各类学校招生的身份标准;第五,学校类型多样化,既有以儒经为教学内容的传统学校,也有以传授专业知识为主的专科性学校;第六,学校的分布面较广,中央有中央官学,地方有州县学,甚至乡里也有学;第七,重视医学教育;第八,教育、研究和行政机构三者合为一体。 12。试比较柳宗元和韩愈教育思想的异同。 相同点:第一,都认为人性是有差别和等级的。第二,教育的目的都是要培养封建统治阶级的治术人才。第三,都强调尊重教师,在教学中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相异点:第一,韩愈从唯心主义的天命论出发,直接继承董仲舒的思想,提出“性三品”,认为教育只能在已定的人性品位内发生作用;柳宗元尽管也从儒家传统思想出发,将人分为上智、中人、下愚三等,但又从唯物主义的立场出发,主张重“人事”而不重“天命”。第二,韩愈提出“学所以为道”的教育目的,就是要求通过教育的手段,使人们重新认识儒家的仁义道德,以便恢复儒学的独尊地位,对付佛道的挑战,因此教育内容便十分重视儒家经典的传授;柳宗元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贤者”(君子),他们德才兼备,能够体察民情民意,一方面能够遵循圣人的中道,即封建礼教的“五常”,一方面博通诸子百家,并能够对儒家经典和诸子百家言持怀疑的态度。第三,柳宗元的师道思想及其教育实践,是对韩愈师道思想的支持和补充。 13。试述北宋三次兴学的具体内容。 宋代先后出现过三次兴学运动。第一次兴学运动是范仲淹在宋仁宗庆历四年主持的,史称“庆历兴学”。主要内容有三项:第一,普遍设立地方学校;第二,改革科举考试,罢贴经、墨义等考试方式;第三,创建太学,并派人“下湖学取瑗之法以为太学法”,即在太学中推行胡瑗创立的“分斋教学”制度。 第二次兴学运动是王安石在宋神宗熙宁年间主持的,史称“熙宁兴学”。主要内容有四:一 是改革太学,创立“三舍法”;二是恢复和发展州县地方学校;三是恢复与创立武学、律学、医学等专科学校;四是编撰《三经新义》,作为统一教材。 第三次兴学运动是蔡京宋徽宗崇宁年间主持的,史称“崇宁兴学”。主要内容有五:第一,全国普遍设立地方学校;第二,建立县学、州学、太学三级联系的学制系统;第三,新建辟雍,发展太学;第四,恢复设立医学,创立算学、书学、画学等专科学校;第五,罢科举,改由学校取士。 14。试析书院产生的原因及两宋书院的特点。 从事授徒讲学活动的书院在唐末萌芽,原因主要有三:首先,由于官学衰落,士人失学。唐末战争不断,严重危害了学校教育事业,造成官学日趋衰落,士人大量失学。于是一些好学之士便在山林名胜僻静安全之处,建屋藏书,读书求学,进而聚徒讲学。其次,我国有源远流长的私人讲学传统。汉朝以后,私这一直与封建官学并行发展,遍设于全国城乡各地,成为培养人才的另一条重要渠道。当社会发生动乱,官学无法维持时,私学往往能以顽强的生命力生存下来,甚至还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第三,受佛教禅林的影响。 宋朝的书院具有以下特点:第一,书院作为一种教育制度已经确立,不仅书院的数量大为发展,遍及全国许多地方,而且逐渐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书院教育体系,如设立山长、学田,从事学术研究以及祭祀、藏书、刻书等活动。第二,书院促进了南宋理学的发展和学术文化的繁荣,如朱熹、陆九渊等均把书院作为讲论和传播自己学说思想的重要基地,从而形成了不同的学术流派。而书院又成为不同学术流派之间展开讨论争鸣,相互交流的重要场所。第三,书院官学化的倾向已经出现。所谓书院官学化,就是书院受制于政府,被纳入官学体系。如“以学舍入官”,或州郡长官直接利用地方官府财力 26 兴建书院等。 15。试析朱熹对“小学”和“大学”教育的论述。 朱熹在总结前人教育经验和自己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基于对人的心理特征的初步认识,把一个人的教育分为“小学”和“大学”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阶段,并分别提出了两者不同的任务、内容和方法。 8岁至15岁为小学教育阶段。朱熹认为小学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圣贤坯璞”。小学儿童“智识未开”,思维能力很弱,所以他们学习的内容应该是“知之浅而行之小者”,力求浅近、具体。为此,朱熹提出以“教事”为主的思想,强调让儿童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具体行事,懂得基本的伦理道德规范,养成一定的行为习惯,学到初步的文化知识技能。与此相适应,在教育方法上,朱熹提出三点,即主张先入为主,及早施教;要求形象、生动,能激发兴趣;首创《须知》《学则》的形式来培养儿童道德行为习惯。 15岁以后为大学教育。大学教育是在“小学已成之功”基础上的深化和发展,与小学教育重在“教事”不同,大学教育内容的重点是“教理”,即重在探究“事物之所以然”。在大学教育方面,朱熹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其中两点值得注意:其一,重视自学,即在教师指导下重视学生的自学与研究;其二,提倡不同学术观点之间的相互交流。 朱熹认为,尽管小学和大学是两个相对独立的教育阶段,具体的任务、内容和方法各不相同,但这两个阶段又是有内在联系的,它们的根本目标是一致的。它们之间的区别只是因教育对象的不同而所作的教育阶段的划分。朱熹关于小学和大学教育的见解,反映了人才培养的某些客观规律,为中国古代教育理论的发展增添了新鲜内容。 16。述评明朝的文教政策及其具体表现。 明代文教政策可以概括为“治国以教化为先,教化以学校为本”。综观明朝历史,实行这一政策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广设学校,培育人才。朱元璋认为,人才是国家的宝贵财富,而“人材以教导为先”,凡要依靠学校培养。因此,在明朝立国之前,就于元至正二 十五年(1365)将应天府学改为国子学,创建了中央最高学府。同时,明朝统治者也十分重视发展地方教育事业,洪武二年(1369),发布兴学令,要求全国各地普遍设立学校。洪武八年(1375)又因“京师及郡县皆有学,而乡社之民未睹教化”,下令设立社学。从而建立起了一个从京师到郡县以及乡村地区的学校教育网络。第二,重视科举,选拔人才。明朝选拔人才的制度主要有两种,即荐举和科举,而科举日益成为明朝最主要的选士制度。明朝科举制度较之前代有所发展,其中之一是选庶吉士,即点翰林,翰林院遂成为明朝“储才重地”。第三,加强思想控制,实行文化专制。具体表现为:推崇程朱,删节《孟子》;严格管理学校,禁止学生议政;屡兴文字狱等。 17。评述王守仁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及其积极意义。 首先,王守仁十分重视教育对于人的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学以去其昏蔽”的思想。其次,王守仁坚持了我国古代儒家教育的传统,把道德教育与修养放在学校教育工作的首要地位。第三,关于道德修养的方法,王守仁提出了四个基本主张,即静处体悟、事上磨炼、省察克治、贵于改过。第四,王守仁十分重视儿童教育,在《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一文中,比较集中地阐发了他的儿童教育思想,即揭露和批判传统儿童教育不顾儿童的身心特点,提出儿童教育必须顺应儿童的性情,儿童教育的内容是“歌诗”“习礼”和“读书”,教学中要“随人分限所及”,量力施教等。王守仁教育思想中包括了很多积极因素,值得我们学习:第一, 从“学以去其昏蔽”的思想出发,肯定了人人都应受教育,并强调了教育过程中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第二,在当时士人“皆驰骛于记诵辞章”,重功利而轻修养的社会风气中,重新强调自身道德修养的重要,具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意义。第三,对于道德教育的某些主张,反映了学校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的某些规律性的东西,对我们是有启发的。第四,反对“小大人式”的传统儿童教育方法和粗暴的体罚等教育手段,要求顺应儿童性情,根据儿童的接受能力施教,使他们在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诸方面都得到发展等主张,反映了他教育思想的自然主义倾向,是难能可贵的。 18。试析清朝文教政策的内容及其具体表现。 清朝统治者在入关定都北京以后,开始重视发展文化教育事业对于治理国家的重要作用,确定了“兴文教,崇经术,以开太平”的文教政策。综观至鸦片战争以前的清朝历史,贯彻这一文教政策突出地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崇尚儒家经术,提倡程朱理学。如顺治帝认为《六经》既是“帝人修身治人之道”,又是“臣子致君”之术。康熙五十一年,下诏朱熹配享孔庙,列为“十哲之次”。第二,广兴学校,严订学规。清初沿袭明制,在中央和地方广泛设立学校。与此同时,清政府依照明朝的做法,制订各种严厉的学规,加强对各级学校的管理和控制,其中最著名、影响最大的有《卧碑文》《圣谕十六条》《圣谕广训》等。第三,软硬兼施,加强控制。一方面采用各种怀柔手段,笼络士人,如开科取士,增加录取名额;编辑书籍,如《古今图书集成》《四库全书》等,宣扬所谓的文治盛世。另一方面,则采用高压手段,进行严厉钳制和 27 残酷镇压,严禁立盟结社,将不利于统治的书籍进行销毁,以思想、文字定罪,大兴文字狱等。 19。评析颜元“真学”“实学”“习行”教育思想。 为了培养“实才实德之士”,在教育内容上,颜元针对理学教育的虚浮空疏,提出了“真学”“实学”的主张,认为尧舜周孔时代的学术便是“真学”“实学”,所以大力提倡当时的“六府”“三事”“三物”,其核心就是强调“六艺”教育。颜元托言经典强调“六艺之学”,并非真是要回复到尧舜周孔时代,而是托古改制,”以复古求解放”,在古圣昔贤“六艺”教育的旗帜下,宣扬自己的主张。从晚年他对漳南书院六斋的规划,即可看出,颜元“真学”“实学”的教育内容,不仅同理学教育有着本质的区别,而且无论是在广度上,还是在深度上,都大大超越了“六 艺”教育——除经、史、礼、乐等知识之外,还把诸多门类的自然科技知识,各种军事知识和技能正式列进教育内容,并且实行分科设教,这在当时确实是别开生面的,已经蕴含了近代课程设置的萌芽。 强调“习行”的教学法是颜元关于教学方法的一个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主张。颜元所说的“习行”教学法,就是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要联系实际,要坚持练习和躬行实践。认为惟有如此,学得的知识才是真正有用的。颜元重视“习行”教学法,一方面同他朴素的唯物主义认识论有密切关系,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反对理学家静坐读书、空谈心性的教学方法。需要指出的是,颜元强调“习行”,但并不排斥通过读和讲学习书本知识。他只是主张读书、讲说必须与“习行”相结合。颜元强调接触实际,重视练习,从亲身躬行实践中获得知识,这在当时以读书为穷理功夫,讲说著述为穷理事业,脱离实际的“文墨世界”中,无疑是吹进了一股清新之风。 20。评述地方阶级改革派的教育主张。 鸦片战争前夕,封建社会已显露“衰世”的景象,列强的炮火更加剧了清朝统治的危机。以龚自珍、魏源等为代表的一批先行觉醒的知识分子,从训诂考据的圈子中挣脱出来,开一代教育改革之风,在文化教育方面提出了以下主张:第一,“不拘一格降人才”;第二,复兴“经世致用”学风;第三,“师夷长技以制夷”。相对于庞大的封建教育主体而言,改革人士对西学的倡导和介绍虽仅是沧海微澜,但他们在知识观上突出“经世致用”的标准,不拘泥于夷夏之辨,把被人们视为奇技淫巧的西方近代科技知识当成可以师、可以学的内容,这是促使中国教育由以民族文化为中心的传统封闭型向与世界文化交流的开放型转变的重要一步。 21。评述“中体西用”的洋务教育指导思想。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简称“中体西用”),是洋务派关于中、西文化关系的核心命题,也是洋务教育的指导思想,是洋务派实践活动的基本方针,体现在洋务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如在洋务学堂的招生和遴选留学生时注意汉文、经学有根柢者,在教学内容上曾国藩等强调要“查考中学、西学,分别教导„„肄习西学仍兼讲中学,课以孝经、小学、五经及国朝律例等书„„宣讲圣谕广训„„”。这各当时的历史背景是分不开的。洋务运动时期,封建传统教育处在中国教育的主体地位,封建旧文化充斥整个社会,“西学”动辄受到守旧派的指斥。洋务派提出“中体西用”,在不危及“中体”的前提下侧重强调采纳西学,这既是洋务派的文化教育观,也是洋务派应对守旧派的策略。事实上,在“中体西用”形式下,“西学”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西用”的范围也不断延伸,并逐渐纳入新的成为,促进了资本主义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在此原则下实施的留学教育和举办的新式学堂也给僵化的封建教育体制打开了缺口,改变了单一的传统教育结构。但当“西学”传播的重心由科技领域推进到涉及政治体制、意识形态的上层建筑领域,由物质文明层次进入精神文明层次,直接冲击封建专制主义的政治制度和纲常伦理等“中体”核心部分时,“中体西用”的提出无疑又阻碍了其推进。因此,“中体西用”作为中、西文化接触后的初期结合方式,有其历史的合理性。但是“中体西用”作为一种文化整合方案和教育宗旨,又是粗糙的,它是在没有克服中、西学之间固有的内在矛盾的情况下的直接嫁接,必然会引起两者之间的排异性反应。 22。如何认识教会教育的性质和作用, 教会学校在中国存在达一个多世纪,洋务运动时期是教会学校由自发状态向制度化转变的关键时期。第一,教会学校是西方世界殖民扩张的产物。传教士宣称要以“基督教征服世界”,使中国完全的基督教化,向中国传播西方的科学和文明。事实上传教士的活动领域并不限于文化和宗教,即使是传教士所从事的文化教育活动,其目的也不是单一的,而是一直和各宗主国的政治、经济、甚至军事目的紧密结合,带有强烈的殖民性质。第二,教会学校的存在是近代中国半殖民地的国家地位在教育上的反映。19世纪后期,西方传教士在华开设的一大批教会学校,没有一所在中国政府立案,它是以武力开道,以不平等条约为保护伞的。清政府在自己办理的洋务学堂里明确禁止洋教习有传教行为,表明对教育领域内洋教危害的顾 忌,但对教会学校如何教育中国儿童和青年,则只能任凭传教士的愿望,基本无力制止。这是教育主权不能独立的表现。教育主权是国家主权的一部分,一个主权完整的国家不会允许其教育主权受到如此公然的侵犯。第三,教会学校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教育向近代教育过渡的促进因素。教会学校与洋务学堂被并称为新式学堂,但教会办学的整体规模大于洋务 28 教育的规模。除宗教课程外,教会学校的课程设置和洋务学堂并无显著差别,特别是其中的“西文”和“西艺”部分,都是当时中国人急需了解的西学成分。教会学校的广泛设立无疑加速了西学在中国的传播进程。教会学校毕竟来自相对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带有近代教育的特征,它在学校教学体制、课程规划、教学方法、考试管理等各方面,都具有近代教育的特征。这样,教会学校就成了中国人学习西方教育的“样本”。通过教会学校这个渠道,中国人也逐渐开阔了教育的视野,如开放女子教育、设立学前教育机构,都是从教会教育开始的。中国教育由传统教育向近代教育转变的起步阶段,需要大批懂“西学”的新式教师,但当时非常缺乏。教会学校的毕业生至少在知识结构上符合新式教育的需要,成为洋务时期乃至维新时期、清末新政时期新式学堂教师的重要来源。 23。评析清末学制的性质和特点。 清末学制的制订是近代以来学习西方教育的系统性成果,是近代中国教育改革的承前启后之作,在中国教育近代化发展中具有标志性意义。在制订过程中直接参考日本,间接吸纳欧美,反映了近代资本主义教育的诸多特点。学制整体结构依照西方流行的三级学制系统模式,分初等、中等、高等三级;学制规划了义务教育(强迫教育)的目标,反映了对教育的普及性和平等性要求;在学制的各阶段特别是初等教育阶段,教育目标上确立了德、智、体三方面协调发展的“三育”模式;设置了众多的实业学堂,以适应和推动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重视师范教育,加强教师职业训练;将分年课程规划、班级授课制作为基本的教学管理和教学组织形式;要求尊重儿童个性,禁止对13岁以上儿童施行体罚;在课程整体比重上,西学占主导地位;等等。但是,清末新政毕竟是封建王朝在垂亡时的自救性改革,从维护王朝的统治地位出发,综不可能放手让中国全面走上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在这一历史背景下形成的清末学制也不可能不受到封建思想的支配,因此又表现出浓厚的封建性。以癸卯学制为例:(1)学制的指导思想仍是洋务教育“中体西用”的延续,没有本质上的突破,强调对学生进行封建伦理道德知识的灌输,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效忠封建王朝。(2)“读经讲经”课比重过大。(3)各级各类学堂尽管无明确的等级限制,但进入大学堂须“保人”“具保印结”“保人在京”等客观上限制了普通民众进入高等教育的机会,无形中维护了教育的封建等级性。(4)广大妇女被排斥在学校教育之外。(5)对教职员和学生规定了许多旨在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禁令和严厉的惩儆条例,显示了较强的封建专制性。(6)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学业程度奖励相应的科举功名,未割断与旧教育体制的瓜葛。总的来说,清末学制包含了资本主义和封建性因素,是传统性和近代性的综合产物。 24。从文化教育因素出发,分析资产阶级革命派教育活动产生的条件。 从文化教育因素出发,我们可以看出资产阶级革命派教育活动产生的条件有三:(1)鸦片战争以来地主阶级改革派、洋务派、资产阶级维新派在教育理论和实践方面做出的种种努力;(2)晚清政府改革传统教育、废除科举制度、建立近代学制;(3)资产阶级革命对旧教育的批判,对资产阶级教育理论的探讨,以及创办资产阶级教育组织形式方面的努力。 25。评述《壬子癸丑学制》的内容、性质和特点。 壬子癸丑学制主系列划分为三段四级。初等教育段分初等小学校和高等小学校两级共7年,不分设男校女校。其中初等小学校4年,为义务教育,法定入学年龄为6周岁;高等小学校3年。中等教育段设中学校4年,不分级,但专为女子设立女子中学校。高等教育段不分级,设立大学。大学实际分为预科、本科、大学院三个层次。从进入实等小学校到大学本科毕业, 学制总年限为17-18年。小学前的蒙养园和大学本科后的大学院均不计入学制年限。在主系列之外还有师范类、实业教育类。另外还特设或附设有补习科、专修科、讲习所之类的旁支。壬子癸丑学制仍保持以小学-大学教育为骨干,兼重师范教育和实业教育的整体结构。总的看来,这是民国的第一个学制,也是民国初期的中心学制,较全面地反映了资产阶级对教育的要求。与癸卯学制相比,其明显的特点是:第一,缩短了学制年限。主要表现在初、中等教育段,初等小学校、高等小学校、中学校各比癸卯学制减少了1年,有利于普通教育的普及和平民化发展。学制总年限缩短了3年。第二,女子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法定教育权。虽未特别强调女子教育,但也没有排斥女子教育的条文;不分男女儿童,都应接受义务教育,初等教育阶段可以男女同校;设立专门的女子中学、女子师范学校、女子高等师范学校等。突破了封建礼教对女性的限制,体现了资本主义文化的男女平等观念。第三,取消对毕业生奖励科举出身,废止名位思想和复古气息。第四,规定一学年度为三个学期。另外,壬子癸丑学制不采纳清末中学的文、实分科的做法,取消高等学堂,只设大学预科,这都是较大的改革。 26。蔡元培教育思想和实践包括哪些重要方面,分别予以评述。 蔡元培的教育思想和实践主要包括“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改革北京大学实践大学教育思想、教育独立思想等几个方面。1912年初,蔡元培发表《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一文,根据专制时代和共和时代对教育的不同要求,从“养成工和国民健全之人格”的观点出发,提出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五育”并举的教育思想,成为制定民国元年教育方针的理论基础,影响深远。主张军国民教育,有寓兵于民,对抗军阀拥兵自雄,捍卫 29 民主共和的良苦用心;提倡实利主义教育则是针对当时中国“实业界之组织尚幼稚”,人民失业,国家贫穷的社会现实;提倡公民道德教育,就是尊重文化的继承性和发展性的统一,能在摒弃封建道德的专制性和等级性的同时,汲取其中有利于资产阶级道德建设的养分;所谓世界观教育,就是要培养人们一种立足于现象世界但又能超脱现象世界而贴近实体世界的观念和精神境界;美感教育则具有与宗教相同的性质和功用,但可以避免宗教的保守和宗派之见。“五育”不可偏废。在改革北京大学,实践大学教育思想方面,蔡元培认为大学应该成为“研究高尚学问之地”,因此,首先应抱定宗旨,改变校风,包括改变学生的观念,“学者当有研究学问之兴趣,尤当养成学问家之人格”;整顿教师队伍,延聘积学热心之教员;发展研究所,广积图书,引导师生研究兴趣;砥砺德行,培养正当兴趣;等等。第二,贯彻“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原则。第三,教授治校,民主管理。第四,学科与教育体制改革,包括扩充文理,改变“轻学而重术”的思想;沟通文理,废科设系;改年级制为选科制(学分制);等等。北京大学的改革不仅使自身改变了面貌,也是我国高等教育近代化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这场改革的灵魂是“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兼容并包”不仅包容不同的学术和学说流派,不同的人物和主张,也在男生之外包容女生,在正式生之外包容旁听生。“兼容并包”也并非不偏不倚,而是有所抑扬,封建专制思想文化本已根深蒂固,所包容的主要是资产阶级乃至于无产阶级的新思想、新文化、新人物,北大也因此成为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心、五四运动的策源地,其影响已远远超出了教育领域。教育独立的基本要求可大致归结为教育经费独立、教育行政独立、教育学校和内容独立、教育脱离宗教而独立等,其中大学区制即其教育行政独立的具体规划。教育活动必须接受社会的物质支持并传播一定的政治和社会价值体系,它也因此依附和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和社会力量,就这一点而言,它不可能也不应该完全独立。但不能完全独立也不等于不可能相对独立,教育主体的能动性决定了他在教育活动中有自主选择的能力和自由。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蔡元培关于教育独立的主张,突出了教育活动的独立性和自主性,维护了教育的基本生存,因而自有其合理 性。而教育独立思想更在推进收回教育权运动,抵制殖与教育方面也起到了积极作用。 27。评述蔡元培的大学教育思想和对北京大学的改革。 北京大学的前身京师大学堂是一所充满封建官僚习气的学校,校政腐败,制度混乱,学生求官心切,学术空气淡薄,封建文化泛滥,不少师生品行不检,为社会所菲薄。1917年蔡元培在孙中山等人的支持下,担任北京大学校长,并对北大进行了全面的改革。蔡元培认为大学应该成为“研究高尚学问之地”,因此,蔡元培改革北大的第一步就是明确大学的宗旨,并为师生创造研究高深学问的条件和氛围,并应抱定宗旨,改变校风,包括:改变学生的观念,“学者当有研究学问之兴趣,尤当养成学问家之人格”;整顿教师队伍,延聘积学热心之教员,将“学诣”第一视为教师聘任的重要原则;发展研究所,广积图书,引导师生研究兴趣;砥砺德行,培养正当兴趣,即在注重学术研究的同时,提倡道德修养;等等。第二,贯彻“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原则。第三,教授治校,民主管理。第四,学科与教育体制改革,包括扩充文理,改变“轻学而重术”的思想;沟通文理,废科设系;改年级制为选科制(学分制);等等。北京大学的改革不仅使自身改变了面貌,也是我国高等教育近代化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这场改革的灵魂是“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兼容并包”不仅包容不同的学术和学说流派,不同的人物和主张,也在男生之外包容女生,在正式生之外包容旁听生。“兼容并包”也并非不偏不倚,而是有所抑扬,封建专制思想文化本已根深蒂固,所包容的主要是资产阶级乃至于无产阶级的新思想、新文化、新人物,北大也因此成为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心、五四运动的策源地,其影响已远远超出了教育领域。 28。评述杨贤江对中国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贡献。 杨贤江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和青年教育家,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和创立中国无产阶级教育理论体系作出过重要贡献。他对中国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运动历史唯物主义阐明教育的本质,是杨贤江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他对中国当代教育理论的一大贡献。他在《新教育大纲》中,对“教育是什么”这个关乎教育本质的问题作为开宗明义的说明,认为“教育为‘观念形态的劳动领域之一’,即社会的上层建筑之一”,并由此进而认为,教育是一种工具,它受更具根本性质的社会万分制约并为其服务,同时也为生产服务;教育既取材于精神生产领域其他部门的成果,也取法于它们的活动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又是劳动力再生产的手段。因此,教育具有上层建筑和劳动力再生产手段的双重属性。另外,杨贤江还通过对“教育进化”的考察,对教育本质的演变作了具体分析。第二,对各种流行教育观点进行批驳。20世纪20年代正是中国社会发生剧烈动荡和变革的时期,一方面是民族危机日益加重,另一方面是专制统治日甚一日,然而在教育界却流行着一些模糊观点,影响人们对当时中国社会和教育的清醒认识。杨贤江对一些流行观点进行了分析和批驳,如批判“三论”(“教育万能”、“教育救国”、“先教育后革命”),阐述教育的职能,认为当时中国社会所面临的问题有主次本末之分,对教育作用的估价不宜过分;批判“四说”(“教育神圣”、“教育清高”、“教育中正”、“教育独立”),阐述教育的涵义,指出不能不顾时代环境、社会性质而奢谈这一切,在阶级矛盾、 30 民族矛盾空前激烈的当时中国,人们应对教育有清醒的认识,并认清我们所面临的主要任务。第三,提出“全人生指导”。杨贤江的教育研究大量是针对青年问题的,表达了对青年成长的关切之心,他对青年的理想、修养、健康、求学、择友、社交、婚恋等各方面都给予耐心指导,这种全方位的教育即谓“全人生指导”。因此,所谓全人生指导,也就是对青年进行全面关心、教育和引导,即不仅关心他们的文化知识学习,同时对他们生活中各种实际问题给以正确的指点和疏导,使之在德、智、体诸方面都得以健康成长,成为一个“完成的人”,以适社会改进之所用。总之,与同时代教育家相比,杨贤江的独特建树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他致力于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建设,创造性地阐述了教育本质问题,并贡献出像 《教育史ABC》《新教育大纲》这样的名著。其二,他致力于中国的青年教育,提出了“全人生指导”的青年教育思想,对当时一代青年的健康成长,影响至大。 29。试比较分析晏阳初、梁漱溟乡村教育实验的特点和历史价值。 作为一个教育救国论者,晏阳初关于“四大教育”“三大方式”的主张存在着严重缺陷,他所提出的中国农村四大基本问题,只是看到了社会现象的表层,而没能认识“帝国主义之侵略与封建残余的剥削,才是造成‘愚、穷、弱、私’的原因”。否认了旧中国社会问题的根源是阶段压迫和剥削,反而把由于阶段压迫所造成的愚、穷、弱、私等社会现象作为问题根源。因而晏阳初在为解决中国社会问题所采取的办法就是改良主义的,其理论不能解决旧中国农村的根本问题,达到复兴农村,拯救国家的根本目的。乡村建设作为一种社会改革运动,实际上是一个不彻底的资本主义运动,其结果是以失败而告终的。但晏阳初的平民教育和乡村改造理论毕竟有其可取之处:首先,晏阳初是一位爱国的教育改革家,他的平民教育和乡村改造理论颇有中国特色。其次,虽然晏阳初的乡村教育实验并没有也不可以有使实验区的农民从根本上摆脱贫穷落后的命运,但确实也给他们带来了一定的实惠。在当时对于实验区农民文化水平的提高,农业人才的培养,农业科学技术知识的传授和推广,农村合作事业以及其他公益事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再次,“四大教育”“大三方式”打破了狭隘的教育观念,把乡村教育视为是与乡村经济、文化、卫生、道德等方面共同进行,学校、家庭、社会相互促进的系统工程,这在中国教育史上是一种创新。 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和乡村教育思想,本质上是一种中国知识分子通过履行中国农村来改良中国社会的理想,是在探索拯救中国的“第三条道路”。他力图在伦理本位基础上重建中国社会的新秩序,提出“伦理本位,职业分途”的假说,无视中国社会当时客观存在的阶级冲突和阶级斗争,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村土地革命持反对态度,其问题和错误不言而喻。正如梁漱溟自己后来所认识的:号称乡村运动而乡村不动,“我们是走上了一个站在政府一边来改造农民,而不是站在农民一边来改造政府的道路”。因此乡村建设是一场不成功的实践。但是,梁漱溟的乡村建设实验对后人也有一定的启示:他认识到中国的问题是农村的问题,并立足于文化传统来思考中国社会的改造,是有识之见;认为中国的教育应到农村去办,并对中国农民的悲惨生存状况深怀悲悯之心,身体力行地从城市来到农村,践行知识阶层与民众结合的愿望,发扬了“五四”以来的优良传统,精神可嘉;而且,通过自己的艰苦工作,也确实将现代科学思想和方法带入了落后的农村,对农村教育的提高、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良、农村社会风俗的改善,作出了贡献。虽不足以改变中国农村面貌,却也作出了有益的探索,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留下了值得记取的一页。 30。评述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现实启示。 “生活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集中反映了他在教育目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等方面的主张,反映了陶行知探索适合中国国情和时代需要的教育理论的努力。(1)“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首先,生活含有教育的意义;其次,实际生活是教育的中心;再次,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生活即教育”所强调的是教育以生活为中心,所反对的是传统教育脱离生活而以书本为中心。尽管它在生活与教育的区别和系统的知识传授方面有所忽视,但在破除传统教育脱离民众、脱离社会生活和弊端方面,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社会即学校” 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另一重要主张,是“生活即教育”思想在学校与社会关系问题上的具体化。首先,所谓“社会即学校”是指“社会含有学校的意味”,或者说“以社会为学校”;其次,所谓“社会即学校”是指“学校含有社会的意味”。“社会即学校”扩大了学校教育的内涵和作用,对传统的学校观、教育观有所改革。传统学校与社会生活脱节,学生孤陋寡闻,而以社会为学校,使得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可以大大地增加,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增强学生的能力。“社会即学校”还可以使被传统学校拒之门外的劳苦大众能够受到起码的教育,贯穿了普及民众教育的苦心,同样也值得 肯定。(3)“教学做合一” 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又一重要主张,是“生活即教育”在教学方法问题上的具体化。首先,“教学做合一”要求“在劳力上劳心”;其次,“教学做合一”是因为“行是知之始”;其三,“教学做合一”要求“有教先学”和“有学有教”;其四,“教学做合一”还是对注入式教学法的否定。“教学做合一”思想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中的地位至关重要,它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方法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都需借助它得到落实。 31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有六个特点,即生活的、行动的、大众的、前进的、世界的、有历史联系的,同时又是民主的、科学的、创造的;是一种大众的教育、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教育理论,体现了立足于中国实际,“去谋适合,谋创造”的追求。生活教育理论还是在教育观念的改变方面颇有建树的理论。无论是强调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生产劳动相结合,还是要求手脑并用、在劳力上劳心,都是对学校与社会割裂、书本与生活脱节、劳心与劳力分离的传统教育的反动,显示出强烈的时代气息,至今都富于启示。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是我们民族教育理论宝库中十分可贵的遗产,值得我们珍惜并认真研究汲取。 3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根据地教育有哪些基本经验, 评价根据地教育必须看到这样的历史事实:苏区、抗日民主根据地和解放区的教育都是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进行的——残酷的战争环境、落后的农村地区、薄弱的文化教育底子„„然而,革命根据地教育所取得的成绩又是不同寻常的——数量巨大的干部队伍的造就、相当程度的群众和儿童青少年教育的普及、一定数量较为正规的高等学校的创建„„固然,根据地教育的制度化、正规化水平不能算高,但是从它在中国共产党夺取全国政权斗争中所显示出的作用看,又可以说是一个近乎奇迹的创造。根据地教育是提供了大量成功经验的,这些经验不权使中国共产党人深深获益,也是中国教育历史上一份有借鉴价值的遗产。(1)教育为政治服务。在当时特定的时代环境下,最大的政治是以武装斗争的手段去夺取民族民义革命的胜利,而动员千百万人民群众投入革命战争、支援革命战争,并最大程度地提高人民军队干部战士的觉悟,是中国共产党所面临的中心任务。革命根据地的教育正是围绕着这一中心任务展开的,教育的功能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首先,在安排各类教育的发展时,正确处理了特定环境下的轻重缓急,保证了最迫切需要的满足;其次,在教育内容的确定上,始终服从了战争的需要;再次,在教育教学的组织安排上,也充分考虑到战争条件和政治需要。(2)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第一,内容紧密联系当时当地的生产和生活实际,进行劳动习惯和观点、劳动知识和技能的教育;第二,教育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时间安排注意适应生产需要;第三,要求学生参加实际的生产劳动。(3)依靠群众办学。根据地教育之所以能在严峻的战争环境中、困难的经济条件下办得生气勃勃,其重要原因就是依靠群众办学,发掘了蕴藏在人民群众中巨大的教育能量。 32
本文档为【扬大中国教育史题库附参考答案_全】,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594905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49KB
软件:Word
页数:85
分类:工学
上传时间:2017-12-11
浏览量: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