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折戟的小微演出团队-中国文化报

折戟的小微演出团队-中国文化报

举报
开通vip

折戟的小微演出团队-中国文化报折戟的小微演出团队-中国文化报 编者按:小微演出团队是演出市场活跃的主体,它们就像含苞欲放的花朵,充满了希望。然而,文化市场可谓大浪淘沙,最终只有少数小微演出团队能在市场的波诡云谲中存活下来。 本报梳理出戏剧界部分已经销声匿迹的小微演出团队个案,发现这些团队的初创者们最初的构想都非常美好,希望改变行业生态圈,建设更健康、更有品位的文化,他们做出了富有开创性的探索,产生了不错的社会影响力,有的甚至一度成为行业风向标。但遗憾的是,在现实的压力下,他们不堪重负,走向衰落。他们曲折的发展历程折射出国内原创演出团队的坚守...

折戟的小微演出团队-中国文化报
折戟的小微演出团队-中国文化报 编者按:小微演出团队是演出市场活跃的主体,它们就像含苞欲放的花朵,充满了希望。然而,文化市场可谓大浪淘沙,最终只有少数小微演出团队能在市场的波诡云谲中存活下来。 本报梳理出戏剧界部分已经销声匿迹的小微演出团队个案,发现这些团队的初创者们最初的构想都非常美好,希望改变行业生态圈,建设更健康、更有品位的文化,他们做出了富有开创性的探索,产生了不错的社会影响力,有的甚至一度成为行业风向标。但遗憾的是,在现实的压力下,他们不堪重负,走向衰落。他们曲折的发展历程折射出国内原创演出团队的坚守与困局,留给后来者很多借鉴。 ??本报记者 刘妮丽 一千零一剧场:先驱变先烈 “戏剧+艺术+宝马”会带来什么效应,2008年11月,一千零一剧场机构(以下简称“一千零一剧场”)在北京望京宝马4S店所属的盈之宝剧场上演话剧。盈之宝剧场希望凝聚一批喜欢小剧场话剧的宝马会员,而来此观看话剧和展览的艺术家群体,也逐渐成了宝马会员。 把艺术与宝马文化相结合的策划者是一千零一剧场的总策划阿婴,他曾发起了中国10万剧场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在阿婴的带动下,一千零一剧场汇聚了一批优秀人才,并在北京北青文化艺术公司的助力下,开始了演出界“一千零一个剧场”的构想。 在阿婴的带动下,一千零一剧场汇聚了来自港澳台三地以及外籍导演、演员、制作人等阵容,出品人张延平,总监制王颖,制作人钮敏,导演 黄凯等,一千零一剧场汇聚了戏剧界一系列精英的名字,也发起了戏剧界一系列串烧活动。 2008年11月至12月,一千零一剧场邀请演员苏瑾和赵立新主演话剧《她和他的那点儿小事》,150位宝马车主来到盈之宝剧场观看了演出。2010年7月至9月,盈之宝剧场举办了“梦回1980”系列演唱会。2011年12月16日至18日,《别跟我来这套》系列话剧第一部在盈之宝剧场连续演出3场,场场爆满,之后应观众要求又加演数场。第二部《我的囧国梦》3个月后创作完成,又在盈之宝剧场演出15场,每场上座率高达八成。2012年7月26日至8月12日,该剧又在繁星戏剧村加演了16场。 2011年,一千零一剧场的演出达到巅峰。除每周的演出外,一千零一剧场还发起了多场戏剧界研讨会、评审会,组织了多场先锋戏剧的演出,提供全年360场戏剧演出场次,为青年戏剧导演和演员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空间。在一千零一剧场的努力下,好作品找好剧场不再那么难了,好演员找好作品也不再那么难了。 2012年之前,一千零一剧场经常组织戏剧演出活动,各种关于一千零一剧场的新闻时常见诸报端。2012年之后,他们的活动渐少,曝光率也越来越低,活跃在戏剧界的一千零一剧场逐渐淡出了人们视野。 一千零一剧场到底去了哪里,当初的组织者为何都离去,这背后到底有哪些深层次的原因,记者致电当初该机构的制作人钮敏,她非常遗憾地透露:“我们现在不做戏剧了,也无法接受你的采访。” 一千零一剧场的衰落与资金链的断裂不无关系,钮敏透露,刚开始,这里演的戏一直都是一千零一剧场自己投资,为找到投资,他们几乎使出了浑身解数。“一千零一剧场推出的话剧《橱窗秀》找到了10万元赞助费,赞助商把演出的5场包下来,每场的1/3门票由赞助商提供给客户,余下由制作方通过包场、散票解决。虽然投入与产出开始持平,但盈利有限,不超过10万元。”一位曾在该机构工作过的人士透露,随着时间的推移,没有更多投资的进入,运营经费的耗尽,一千零一剧场逐步走向了衰落。 而阿婴对于一千零一剧场关张背后的原因也讳莫如深,他只是透露:“在并非剧场中心区的五环路独立开发新剧场,面临着艰巨的市场挑战。” 独立的小剧场没有剧场群落和戏剧氛围,是很难聚集人气并长久支撑下去的。纵观国外小剧场的发展,无论是美国百老汇还是英国的伦敦西区,必须有天然的话剧土壤,才能长久地生存下去。一千零一剧场还没有实现“一千零一个剧场”的梦想,就匆忙谢幕了。 300戏剧小组:话剧梦想破灭 从中央戏剧学院毕业后,丁磊和他的同学王冉、于生一起成立了一家戏剧工作室——中戏300戏剧小组。3个年轻人,为自己的戏 剧梦想,开始了毕业后的北漂生活。 丁磊执导过大剧场话剧《黄金时代》、《遥远的道路》和小剧场话剧《傍晚发生的小事》、《我到底活还是不活》等作品。 “在北京读了4年书,戏剧圈子里也积累了一些人脉,觉得在北京做戏更有氛围”。丁磊表示,刚开始他也和投资商谈过,但投资商不太敢做商业味不浓的话剧,尤其是国外的剧本,他们担心观众难以产生共鸣。这样的情况下,他只能自己做戏。 没有投资商的介入,他们一切都很节省,演员都是丁磊的同学或学弟学妹,“七拼八凑组成的团队,大家都很热心,也希望做出好戏。”一桌、一椅、一沙发、三幅画,便组成了一场戏的道具,丁磊把制作成本尽量压低。为节约成本,他们在五环外租了一间排练室进行日常排练。 2008年初排演的《傍晚发生的小事》是他们登上舞台的第一部作品。这部戏只需要两三个演员和简单的道具与布景,但演出场地成为难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300戏剧小组制作人于生曾兴冲冲地去预订剧场,但北京市中心半年内的剧场已全被订满。无奈之下,他只好去酒吧预订演出场地,还是在近乎哀求的情况下取得对方同意,而且对方表示只能演出3场,因为他们要安排场地给自己的摇滚乐队演出。 于生回忆说:“酒吧演出排得很满,只给我们3场演出机会。按照惯例,一场演出的场地费是4000元,我们和酒吧老板谈了几次后,酒吧老板决定给我们免场地费,但票房是分成的。演出之前,我们在10多所高校做宣传,这些学校都有戏剧社,有戏剧氛围,票价我们定得很低,只有35元,为了方便学生观看。” 第一场演出的观众大部分是他们的同学、朋友,小小的酒吧也就容纳几十人,票房收益有限。他们还要支付排练场地租金、演员报酬、道具、舞美、宣传等相关费用,一部话剧下来,几乎入不敷出。“如果多演几天,没准能支撑起后续演出的费用,但酒吧根本没有档期,而且每多演一天,就要支付更多相关费用,支出只会越来越多。”丁磊表示。 第一部作品登台之后,他们希望继续做下一部戏。可酒吧没有演出档期,如果再等一个月或者几个月,周期实在太长,这种“打游击”的演出方式也无法收回成本,尤其对于一个没有什么知名度的小戏剧工作室。 排戏的日子,他们就集中在郊区租来的场地排练,不排戏的日子,他们就各自打零工挣钱养活自己,因为他们每月还要支付昂贵的房租和生活费用。主演王冉在不得已的情况下,通过接拍一些品牌广告,或者为一些产品代言,或者通过朋友关系去影视剧组接拍一些影视剧糊口。最后,他干脆回到上海,住在家里,然后寻找一些品牌代言活动,如担任汽车、饮料、运动品牌的形象代言人;参与一些娱乐频道的主持工作,同时零 星地参与一些舞台剧和影视剧的演出。虽然这些零工让他远离了话剧舞台,但至少可以先养活自己,也不用再交房租了。 而丁磊在无奈之下,也不得不解散中戏300戏剧小组,暂时放弃他们的话剧梦想,像当年的“小虎队”一样各自单飞。不过,对于有梦想的他们来说,内心的话剧情结是无论如何都不能割舍的。虽然工作室暂时不存在了,但几个年轻人一直围绕着话剧圈子在生活,从来没有远离过。他们现在只能走一条迂回曲折的道路,才能最终实现自己的话剧梦想。 海家班:千万投入难收回成本 海家班曾是京城喜剧话剧阵容中不可或缺的一个角色。在鼎盛时期,他们推出的3部作品《艳遇十小时》、《海家班》、《一号公馆》,曾创造连演100多场的纪录。但如今的话剧舞台上,已难觅其当初的踪影。 2010年,做影视剧出身的海洋创立了海家班喜剧创作室(以下简称“海家班”),开始转战喜剧话剧市场,两年内,海家班推出了3部话剧,演出场次200多场,投入上千万元,但却颗粒无收。海家班制作人高霏霏表示,剧场租金太贵了,演出21场,场租六七十万元,仅装台费用就达1万元/4小时。海家班话剧的平均票价只有150元,票房根本不足以支撑运营。 海家班之前在北京海淀剧院演出,高昂的剧场租金迫使制作费用大幅提升,租金占到整个制作费用的60%,甚至更高。再加上道具、灯光、舞美这些支出,成本一直居高不下。无奈之下,海家班开始琢磨创办自己的剧场。 如果去五环外建剧场,交通、餐饮、娱乐等配套设施跟不上,观众也不愿意坐几个小时的车去郊区看话剧。所以,海洋决定,小剧场还是要建在CBD区域内,但北京市内的剧场资源紧缺,海洋最终看上了位于东单的原商务部礼堂,这个能容纳1000人左右的礼堂已废弃不用,但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较大的可改造空间让海洋动心了,他将礼堂租下并全面装修,改造成一个可容纳500人的中型剧场。加上租金和各类开销,剧场总花销超过2000万元。 海洋打算未来做中型剧场院线,通过剧场拓宽未来的营收渠道,通过剧场出租收入和演出票房收入来维持生存。同时,可以把剧场出租给其他剧目演出或做一些会议、活动之用,当然,主要营收还是来自于原创剧目的驻场演出和巡演的票房收入。 为保证原创剧目的质量,海家班非常谨慎,创立近3年,老戏新戏加在一起不超过8部。这样的节奏肯定不能实现短期内盈利的目标,海洋也承认:“海家班的剧目这几年投入超过千万元,但实事求是地说,票房收入能够保证海家班的各种收支平衡就很不错了。” 那么,海家班还在坚持往下做,是看到未来可能挣钱的前景吗,海洋表示:“做话剧只是喜欢,如果靠话剧挣钱,肯定会 饿死。所以,我从别的地方挣来钱投入话剧。” 海洋的构想是靠剧院租赁和剧院院线来实现盈利,不过,这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业内人士认为,如果话剧从业者不搞话剧创作,而转向剧场院线建设,只能是舍本逐末,更没有生存空间。没有好的内容,更别提吸引风投的注意了。 在如今北京的喜剧话剧版图中,海家班的身影和光辉已经不复存在。当年雄心勃勃的他们,如今也都各奔东西。班主海洋的微博中,我们还能看到他们在过去几年中活跃在舞台上的片段,但如今大势已去。
本文档为【折戟的小微演出团队-中国文化报】,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954223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31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
上传时间:2018-05-22
浏览量: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