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蒲松龄悼亡诗探析

蒲松龄悼亡诗探析

举报
开通vip

蒲松龄悼亡诗探析蒲松龄悼亡诗探析 老船木家具图片 摘要:蒲松龄的悼亡诗突破了中国古代悼亡诗侧重描写悼妻题材的局限,悼亡对象既有妻子、母亲、兄弟、侄子、孙子等亲人,也有朋友、学生及其亲属在内的众多交往对象,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悼亡诗的题材内容,生动地表达了他对亡逝者的深切悼念之情,展现了他重情重义、为人率真的性格特征;在艺术上各体兼备、形式多样,诗中有我,感情真挚深沉,语言浑朴自然,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 悼亡诗在中国古代诗歌史上可谓源远流长,早在《诗经》中就已经出现了悼亡诗,如《邶风?绿衣》和《唐风?葛生》。随着西晋文人潘岳《...

蒲松龄悼亡诗探析
蒲松龄悼亡诗探析 老船木家具图片 摘要:蒲松龄的悼亡诗突破了中国古代悼亡诗侧重描写悼妻题材的局限,悼亡对象既有妻子、母亲、兄弟、侄子、孙子等亲人,也有朋友、学生及其亲属在内的众多交往对象,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悼亡诗的题材内容,生动地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达了他对亡逝者的深切悼念之情,展现了他重情重义、为人率真的性格特征;在艺术上各体兼备、形式多样,诗中有我,感情真挚深沉,语言浑朴自然,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 悼亡诗在中国古代诗歌史上可谓源远流长,早在《诗经》中就已经出现了悼亡诗,如《邶风?绿衣》和《唐风?葛生》。随着西晋文人潘岳《悼亡诗》的出现,大大推动了悼亡诗的发展,其后写作悼亡诗的诗人不断涌现。但令人遗憾的是,中国古代悼亡诗中的悼挽对象主要集中于亡妻,当今学术界对古代悼亡诗的研究也似乎只关注悼妻诗,甚至有学者明确指出:“悼亡诗特指悼念亡妻之诗。” [1](P107)对此,笔者不敢苟同。悼亡诗的悼挽对象不应该只有亡妻,有关悼亡诗的研究不应该只关注悼妻诗。在中国古代悼亡诗歌史上,突破悼妻题材局限的诗人并不少见,清代诗人蒲松龄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不但是一位伟大的小说家,而且也是一个杰出的诗人。只要我们认真研读蒲松龄的诗作,便会发现在他现存的二千余首诗歌中共有八十七首悼亡诗,不但篇 数众多、内容丰富,而且颇有艺术独创性,堪称古代悼亡诗的集大成者。 一 蒲松龄的悼亡诗题材内容十分丰富,悼挽对象既有妻子、母亲、兄弟、侄子、孙子等亲人,也有朋友、学生及其亲属在内的众多交往对象。这对于研究蒲松龄的家庭情况和人际交往关系尤其他的思想、性格和感情来说,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在蒲松龄的悼亡诗中,悼挽亲人的诗共有二十六首,其中悼挽妻子的诗有十二首,悼挽亲兄的诗有六首,悼挽亲孙的诗有三首,悼挽堂兄的诗有两首,悼挽母亲、侄儿和外甥的诗各有一首。而在非亲属的悼挽对象中,蒲松龄与毕公权、毕际有交往最为密切,为他俩所作挽诗最多,各有八首;其次为门人浣,共有六首;再次为王渔洋、高念东、张历友妻子孙氏,各有四首。蒲松龄为张万春、宋开斯、刘孔集、钟性朴、孙嗣服、毕盛统、毕子荆、沈燕及等人所作挽诗也都在两首以上。蒲松龄在悼亡诗中为了更好地悼念亡逝者,表达自己的深切悼挽之情,注意从不同角度进行描写,它们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和侧重点: 其一,通过描写自己得知亡逝者噩耗时的剧烈反应来表达悼挽之情,如在《挽淮扬道》中,蒲松龄在得知自己敬仰的淮扬道员张万春去世的消息后惊讶不已,“哲人去矣跨长鲸,子夜闻之惊坐起~”在《挽宋开斯》其二中,蒲松龄因为挚友宋开斯的突然辞世而泪流满面,“方向红楼拟豪饮,谁知白骨委榛荒~魂随窗外梅花冷,泪滴阑干竹雨凉。”在《降辰哭母》中,蒲松龄因为想念去世的母亲董氏而肝肠寸断,“犹疑我母在,不信我母亡。翘首白云下,灵帏正高张。转身一相忆,哽恸摧肝肠~”在《伤刘孔集》中,蒲松龄得知好友刘孔集突然病亡的消息后涕泪交流,“忽闻讣音至,惊坐涕涟洳~”“但觉宇宙间,君去遂无光。”(《忆刘孔集》)在《哭兄》其一中,蒲松龄因为仲兄蒲兆专的病逝而哽咽痛苦,“除夕殷殷话 语长,谁知回首变沧桑~謦欬不闻真似梦,酸辛频咽已沾裳。”在《挽毕公权》中,蒲松龄因为多年好友毕公权的去世而悲伤不已,“文字论交如一日,溪山回首竟千秋。魂能填海终遗恨,土到成花亦含愁。未至东皋先涕泪,于今不敢过西州~”在《梦王如水》中,蒲松龄得知好友王如水去世的消息后极为悲痛,“登门拟宴会,到舍已河山~哀情从中来,俯仰摧肺肝~”在《挽朱子青》中,蒲松龄惊讶于好友朱子青的突然离世,“如何一炊黍,遂已变晨昏~„„未能束刍吊,雪涕赋招魂~”在《五月晦日,夜梦渔洋先生枉过,不知尔时已捐宾客数日矣》其二中,蒲松龄对于名士王渔洋的去世深感震惊,“讣乍闻时惊欲绝,怀无倾处恨难消~”蒲松龄是一个意志十分坚强的人,在平时生活中并不轻易流泪,但当自己的亲人、朋友离世时,他总是伤心至极、泪流不止,充分展现出他性格中重情重义的一面。 其二,通过回忆亡逝者生前的生活场景与自己的亲密关系来表达悼挽之情,如他在《降辰哭母》中写道:“老母呼我坐,大小绕身旁。开颜顾儿女,时复惠余觞。团圞聚饮啖,絮语悉家常。因言‘庚辰岁,岁事似饥荒。儿年于此日,诞汝在北房。洗儿抱榻上,月斜过南厢。逡巡复尔许,晓鸡始鸣窗。念儿曾几时,儿女已成行,’言竟顾我笑,耿耿犹未忘。”蒲松龄深情回忆了母亲生前为自己庆贺生日时的音容笑貌,悼挽之情充溢于字里行间。在《伤刘孔集》中,蒲松龄回忆了老友刘孔集生前与自己饮酒畅谈时的情景:“髯翁吾老友,义气凌太虚。千里莲花幕,连床经岁余。相将共杯酌,豪饮能十壶。”在《哭兄》其三中,蒲松龄回忆了仲兄蒲兆专生前与自己除夕夜话时的情景:“昔日我归家,解装见兄来;„„除夕话绵绵,灯昏剪为煤。”在《忆侄螽斯》中,蒲松龄回忆了与侄儿蒲螽斯从小到老密切交往的情景:“阿咸坦白人,稚齿同戏谑。表里无榛梗,至老尚如昨。岁时登我堂,开襟慰间阔。倦鸟期飞还,拟为香山约。杖履偕游钓,酒茗共杯酌。”在《悼内》其七中,蒲松龄回忆了妻子刘氏生前强撑病体来料理 家务时的情景:“昨夕濒澌灭,呻吟卧床第。事作不如程,开眸尚纪理。”在《哭赵晋石》中,蒲松龄回忆了赵晋石生前与自己密切交往的情景:“晋石我良友,于情属渭阳。西道每过从,欢喜罗酒浆。谈心或促膝,论文时连床。君时进直言,逆耳摘短长。非是故刻责,期待原非常。”虽然逝者已矣,但他们的音容笑貌、言谈举止始终萦绕在蒲松龄的心头,成为永久不灭的珍贵记忆。 其三,通过赞美亡逝者的品行、才华及声望来表达自己的悼挽之情,如在《挽淮扬道》中,蒲松龄叙述了淮扬道员张万春生前造福当地、至今受到百姓赞美的事迹,“波及淮扬百万户,讴讼犹存在行路”,并把他称为“善人”、“哲人”。在《伤刘孔集》中,蒲松龄称赞刘孔集生前见识不凡、富有智谋,“识见一何卓~帷幄赞高谋。”在《钟圣舆以〈宪副公传〉见示,即索诗,因赋此》中,蒲松龄称赞曾任山东提学副使的钟性朴生前学识、官声俱佳,在社会上享有极高声望,“山斗文章宦绩高,齐门万古仰清操。”“才名直与日争光,六郡弦歌旧泽长。”在《挽毕公权》中,蒲松龄称赞毕公权“才人声望压何刘”、“谪仙已自压尘寰”、“议论丰标都不群”。在《哭毕刺史》中,蒲松龄称赞毕际有生前办事认真、勤奋好读,“物必求工真似癖,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如欲买不论金。”“量可消除天下事,志将读尽世间书。”在《挽念东高先生》中,蒲松龄称赞高念东生前文思敏捷、为人率真、声望极高,“文章口泽满乾坤,老卧东山誉望尊。”“文无易稿从容就,口不择言表里真。”在《梦王如水》中,蒲松龄称赞王如水生前胸怀旷达、淡泊名利,“百年道义深,胸次何寥廓~倘来等浮云,黄金置一哂。”在《哀梓岩》中,蒲松龄称赞不幸早殁的外甥高梓岩生前勤奋好学、才思敏捷,人品学识俱佳,“文品清贵人品端,„„吟呻且读犹能挥长篇。”在《袁太君苦节诗》中,蒲松龄称赞了袁氏妇生前在战乱期间含辛茹苦地照料年迈的婆母、年幼的孤儿和孤居的邻居老妇的美德,“更竭甘脆养衰姑,搔抑浣濯无色努。„„日甘冰蘖抚孤儿,犹析糠糟膳邻 姥。”在《六月初三日闻沈燕及讣音》其一中,蒲松龄称赞沈燕及生前“义气文章事事佳”。虽然蒲松龄对这些亡逝者的赞美之词中难免有一些夸大谀颂的成分,但并非全是凭空捏造,而是有着很强的现实基础,尤其从中体现出的他对亡逝者的深切悼挽之情是毋庸置疑的。 其四,通过描写亡逝者生前的不幸遭遇及其死后家人的困境,表现自己对亡逝者悲苦命运的深切同情,如《忆刘孔集》中,蒲松龄描写了刘孔集生前才华横溢却壮志难酬,死后家境贫穷破败的不幸遭遇,“明珠何暗投,逢人而桂姜~昔智非今愚,所际诚不臧。„„生为裘马客,殁无隔宿粮。”在《挽毕公权》其四中,蒲松龄描写了毕公权死后的家庭惨状——父亲病亡后无钱安葬,七旬祖父急需人赡养,家中一切仅靠年少的儿子苦苦支撑,“三月父亡犹未殡,七旬祖在复何堪~年年宿莽惟高冢,事事成家倚少男。”在《梦王如水》中,蒲松龄描写了王如水晚年贫病交加的不幸处境,“暮年酒尊空,伤哉意兴损~再病益沉痼,僵卧如枯菌。”在《哀梓岩》中,蒲松龄描写了高梓岩死后孤苦无依的妻儿被恶人肆意欺凌的惨状,“东陵跖,日食人肉,不闻脍禽肝,胡乃同巢乌,不抚其雏,及化鸱与枭,破巢毁子相摧残~寡妇孤儿亡,不敢旋。家中无鸡鸣,瓮盎罄尽墙壁穿。十月向尽,禾稼无人收,雀鼠啾啾场圃边。宗人俱束手,戚里但旁观,遂令闺中嫠妇伶俜愬宰官。官慈乃不为断,帝阍遥遥何处问青天,”在《伤毕子荆自经》中,蒲松龄为毕子荆被迫自杀的遭遇鸣不平,“产破如何命亦拚,罪因怀璧畏严官。鱼弘三月人民尽,背即着床暝亦难。”“满城巾帼鬼无灵,雪涕含冤枉自经。恨血千年空化碧,不如腐草尚为萤。” 其五,通过表达对亡逝者及其亲属的宽解安慰来展现自己的悼挽之情。在安慰亡逝者方面,蒲松龄超越了自己与亡逝者之间的生死界限,与其进行亲密交谈、宽解安慰,如在《哭毕刺史》中,他宛如与亡逝者毕际有当面亲切对话,告诉其家中的良好现状,请其放心无忧,“孙多业足光先德,子孝犹堪解母愁。”在《二兄新甫病甚,弥留自言:适至一处,门额一 扁,大书黄桑驿。或谓余当居此。入视之,一望无际,止寥寥数屋耳。作此焚之》中,蒲松龄与新近亡逝的二哥蒲新甫进行了一场心灵对话,表示自己死后将陪伴在他的身旁,“黄桑驿里如相见,别日无多聚日长。”“驿中如许闲田地,烦构三楹待卯君。”在《过墓作》其二中,蒲松龄与亡逝的妻子刘氏进行了一场充满温情的灵魂对话,安慰她不要害怕孤单——她不但有公婆陪伴,自己不久也将陪伴在她身旁,“勉哉汝勿惧,公姑为比邻。匪久襥被来,及尔省晨昏。”在《六月初三日闻沈燕及讣音》中,蒲松龄安慰亡逝者沈燕及不要担心自己的孩子无人抚养,“弟贤幸足抚孤儿”。在安慰亡逝者亲属方面,他总是体贴入微地劝慰亡逝者的亲属节哀顺变,如在《久废吟咏,忽得树老家报,侘傺不成寐,破戒作三律,即寄呈教,聊当慰藉,想为我千里一笑也》和《张历友有鼓盆之戚,赋此吊之》中。蒲松龄在诗题中都明确表示写作目的主要是安慰新近丧妻的友人,在诗中表示希望友人不要过于悲伤,应保重自己的身体,“但愿加餐饭,英雄性不羁。”“还应鞅掌酬明圣,莫为灰心决去留。”“故人珍重加餐饭,万里风云路正长。” 当然,蒲松龄的悼亡诗中还涉及到其他一些内容,如在悼挽亡逝者的同时还抒发自己的人生感慨。关于这一点,下文将有专门叙述,此不赘述。 二 蒲松龄的悼亡诗不但内容丰富,而且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使得其在中国古代悼亡诗史上显得非同凡响。它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各体兼备,形式多样。在蒲松龄的八十七首悼亡诗中,涉及到古体诗、近体诗等各类诗体。其中最多的是七言律诗,共有五十首;其次为五言古诗,共有十二首;再次为七言绝句,共有九首。另外,五言绝句共有六首,五言律诗共有五首,杂言诗共有三首,七言古诗共有两首。在蒲松龄的悼亡诗中,只有少数为独立成篇的,如《降辰哭母》、《伤顾青霞》、《梦王如水》、《挽朱子青》、《哭赵晋石》等,其他 大多为包含多首诗歌的组诗,如《挽毕公权》和《哭毕刺史》都是由八首七言律诗组成的组诗,《悼内》是由六首七言律诗和一首五言古诗、一首七言绝句组成的组诗,《伤门人浣》是由六首五言绝句组成的组诗,《伤毕子荆自经》是由三首七言绝句组成的组诗。有的悼亡诗还有诗序,如《挽念东高先生》、《梦王如水》、《哀梓岩》、《袁太君苦节诗》等诗,其中最长的是《钟圣舆以〈宪副公传〉见示,即索诗,因赋此》中的诗序,多达四百七十字。 在蒲松龄的悼亡诗诗题方面,大部分的诗题都比较简洁凝练,多为六个字以内,但也有一些诗题较长,一般在九字以上,如《张历友有鼓盆之戚,赋此吊之》、《钟圣舆以〈宪副公传〉见示,即索诗,因赋此》、《夜作祭兄文,悲不成寐》、《诸稚孙皆以痘殇,情不可忍》、《五月晦日,夜梦渔阳先生枉过,不知尔时已捐宾客数日矣》、《二十六日,孙立德不忘祖妣初度,归拜灵帏,因与恸哭》、《六月初三日闻沈燕及讣音》等。最长的诗题多达数十字,如《久废吟咏,忽得树老家报,侘傺不成寐,破戒作三律,即寄呈教,聊当慰藉,想为我千里一笑也》、《二月四日,往哭孙嗣服,三台在目。因忆二十许时,两人载酒登临,歌呼竟日,曾几何时,故人已谢世矣~适值辰日,不能尽哀,因托于词》、《久不晤子帅,三月十七日相过,流连日暮,分手曰:别矣,五月四日可再晤耳。至念九日,讣音忽至:而窀穸之期,适是所订再晤之辰。悲哉奇矣》、《二兄新甫病甚,弥留自言:适至一处,门额一扁,大书黄桑驿。或谓余当居此。入视之,一望无际,止寥寥数屋耳。作此焚之》等。这些字数众多的诗题虽然看起来有些冗长繁琐、不合常规,但它们显得别具一格,宛如一篇篇介绍写作情况的诗序,有助于我们了解写作时间、原因及蒲松龄与亡逝者的亲密关系等情况,具有非凡的价值和意义。 其二,把直接抒情与采用多种艺术手法抒情相结合。蒲松龄的悼亡诗中有一些采用直抒胸臆的方法,如在《挽宋开斯》中,蒲松龄因为宋开斯的去世而“卧病长宵离思苦,怀君此日 泪痕斑。”在《遣愁》中,蒲松龄因为堂兄蒲兆兴的去世而“残灯书阁照悲凉,搔首踟蹰意暗伤。”在《降辰哭母》中,蒲松龄因为母亲的去世而“转身一相忆,哽恸摧肝肠~”在《忆刘孔集》中,蒲松龄因为刘孔集的去世而“但觉宇宙间,君去遂无光。年年为柳翣,良友为悲伤。”在《夜作祭兄文,悲不成寐》中,蒲松龄因为仲兄蒲兆专的去世而“俯仰念生平,气结填胸吭。搁笔随断漏,涕堕不成章~”在《哭毕刺史》其七中,蒲松龄有感于毕际有的去世而“涕随挽曲声中堕,人向游仙梦里寻。”在《挽念东高先生》中,蒲松龄有感于高念东的去世而“俯仰黄垆涕满巾”、“清斋闻笛暗神伤”。 但更多的是采用多种艺术手法来抒情。有的是通过描写梦境来抒发自己对亡逝者的悼挽之情,如在《梦王如水》中,蒲松龄因思念去世的友人王如水而梦见两人重逢,“恨不及一言,忽来入我梦。握手为凄酸,既醒有余痛。”在《午睡初就枕,忽荆人入,见余睡而笑。急张目,则梦也》中,蒲松龄梦见亡妻来与自己相会,“忽然含笑搴帏入,赚我曚昽睡眼开。”有的是采用比喻手法,如在《挽淮扬道》中,蒲松龄把亡逝者张万春比作“芙蓉”,“明河高耿流星矢,荆榛挹露芙蓉死。”在《挽宋开斯》中,蒲松龄把亡逝者宋开斯比作“玉树”,“云埋玉树鹤空唳,雪满渔舟人未还。”在《忆刘孔集》中,蒲松龄把刘孔集比作“明珠”,“明珠何暗投,逢人而桂姜~”在《挽念东高先生》中,蒲松龄把亡逝者高念东比作“仙鹤”,“鹤驾乘风去不回,两楹奠罢古今哀。”在《伤门人浣》中,蒲松龄把门人毕世浣比作“玉树”、“兰蕙”,“谁知埋玉树,犹及眼中看。”“方期君葬我,兰蕙竟先枯~”在《悼内》其一中,蒲松龄把丧妻后的自己比作“鳏鱼”,“不寐鳏鱼真似我,先驱蝼蚁最怜君~”有的采用拟人手法,如在《挽淮扬道》中,蒲松龄笔下的霜草因为淮扬道员张万春的去世而流泪,“湿萤蒙灭流星矢,霜草挹泪滴铅水。”在《张历友有鼓盆之戚,赋此吊之》中,蒲松龄笔下的草树因为张历友妻子孙氏的去世而悲伤,“魂归绣阁梨 花梦,怨入榛邱草树悲。”在《五月晦日,夜梦渔洋先生枉过,不知尔时已捐宾客数日矣》中,蒲松龄笔下的海岳因为王渔洋的去世而含愁,“海岳含愁云惨淡,星河无色月凄凉。”有的采用排比和反复手法,如在《过墓作》中,蒲松龄写道,“老屋汝所处,今日空无人;衾裯汝所寝,设置不复陈;华服汝所惜,散弃无复存;菽粟汝所蓄,抛掷等灰尘。”给人以物是人非、睹物思人的凄婉之感;在《哀梓岩》中,蒲松龄连用了四个“噫~梓岩~”句子,给人以一唱三叹、愁肠百结之感。 其三,诗中有我,即蒲松龄在悼挽亡逝者的同时,还借此抒发自己的人生感慨,我们从中可了解到蒲松龄的性格为人和遭遇处境,如在《降辰哭母》中,蒲松龄在哀悼母亲的同时,也感叹自己为养家糊口而不得不长期羁留异地的惆怅痛苦,“此身何役役,年年客他方。„„今日复何日,依然羁客乡。”又如在《伤刘孔集》中,蒲松龄感叹自己因性格疏狂而缺少知音,“我每游世上,人人嫌我疏。”在《挽毕公权》中,蒲松龄感叹自己半生沦落无成、地位卑贱的不幸遭遇,“沦落只应悲老大,穷通无不系存亡。„„君已成名我尚贱,未知生死更谁强~”在《哭兄》其三中,蒲松龄感叹自己年老多病、来日无多,“我今五十余,老病恒交催。视息能几时,而不从兄埋,”在《悼内》组诗中,蒲松龄感叹自己年老体衰、疾病缠身,展现了一位穷困潦倒、顾影自怜的白发鳏夫形象,“灯影昏黄照旧帏,衰残病痛复谁知,伤心把盏浇愁夜,苦忆连床说梦时。无可奈何人似槿,不能自已泪如丝。”“叟年七十四,相别固无几。所恨不先行,白头问盐米。”在《六月初三日闻沈燕及讣音》中,蒲松龄在赞美沈燕及性格疏朗的同时,也感叹自己性格朴拙,“每日相逢手重持,君疏我拙两相知。” 其四,感情真挚深沉,语言浑朴自然。明末著名文人李卓吾曾说过:“且夫世之真能文者,比其初非有意于为文也。其胸中有如许无状可怪之事,其喉间有如许欲吐而不敢吐之物, 其口头又时时有许多欲语而莫可所以告语之处,蓄积积久,势不能遏。”(《杂说》) [2](P98)蒲松龄为人率真耿直,不愿“无端而代人歌哭”(《戒应酬文》) [3](P1382),他所作挽诗基本上都是写给自己的挚爱亲人和密切交往对象的,是情动于中、势不能遏之作,因而诗中表达的感情极为真挚深沉,正如清代嘉庆年间著名文人张鹏展在《聊斋诗集序》中所说:“其幽思峻骨,耿耿不自释者,不往而深,不可遏抑。” [3](P1967)蒲松龄诗歌的整体风格为浑朴自然,他的挽诗更是如此,洗尽铅华、平白如话的诗句可谓俯拾即是:“除夕殷殷话语长,谁知回首变沧桑~”(《哭兄》)“犹疑我母在,不信我母亡。”(《降辰哭母》)“但觉宇宙间,君去遂无光。”(《忆刘孔集》)“握手为凄酸,既醒有余痛。”(《梦王如水》)“白发哭年少,生人乐趣无。”(《伤门人浣》)“眼泪忍不流,鼻酸不成涕。”(《诸稚孙皆以痘殇,情不可忍》)“悲来眼酸辛,泪下不能阁。”(《忆侄螽斯》)“酸心刺骨情难忍,不忆生时忆病时。”(《悼内绝句》)“只此眼前别,沉痛摧心肝~”(《过墓作》)„„ 蒲松龄创作的悼亡诗在内容上突破了中国古代悼亡诗侧重描写悼妻题材的局限,悼挽对象既有妻子、母亲、兄弟、侄子、孙子等亲人,也有朋友、学生及其亲属在内的众多交往对象,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悼亡诗的题材内容,生动地表达了他对亡逝者的深切悼念之情,展现了他重情重义、为人率真的性格特征;在艺术上各体兼备、形式多样,把直接抒情与采用多种艺术手法抒情相结合,诗中有我,感情真挚深沉,语言浑朴自然,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研究蒲松龄的悼亡诗,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他的诗歌创作艺术和成就,而且对于研究他的感情性格、人际交往等情况都很有裨益。 老船木家具图片
本文档为【蒲松龄悼亡诗探析】,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963767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6KB
软件:Word
页数:10
分类:文学
上传时间:2018-06-19
浏览量: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