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周慧中微观经济学讲义

周慧中微观经济学讲义

举报
开通vip

周慧中微观经济学讲义周慧中微观经济学讲义 微观经济学 教材:《微观经济学》周惠中 著 第一章 导论:经济学和经济思维 “经济”的含义:1、指节省、效率,即以较少的耗费获得较大的效果;2、统称人类社会的生产、消费、交换等活动,以及组织这些活动的制度、系统等。 英文“经济”一词economy最早源于古希腊,原意指家计管理。后来又出现了“政治经济学”和“经济学”的说法。 “政治经济学”(Political Economy)最早出现于17世纪的法国,指对国家事物的公共管理、政策和经济活动。19世纪,该说法出现了分歧,有的认为它范围...

周慧中微观经济学讲义
周慧中微观经济学讲义 微观经济学 教材:《微观经济学》周惠中 著 第一章 导论:经济学和经济思维 “经济”的含义:1、指节省、效率,即以较少的耗费获得较大的效果;2、统称人类社会的生产、消费、交换等活动,以及组织这些活动的制度、系统等。 英文“经济”一词economy最早源于古希腊,原意指家计管理。后来又出现了“政治经济学”和“经济学”的说法。 “政治经济学”(Political Economy)最早出现于17世纪的法国,指对国家事物的公共管理、政策和经济活动。19世纪,该说法出现了分歧,有的认为它范围太窄,有的认为它太宽。19世纪末,“经济学”基本上取代了“政治经济学”。但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又重提“政治经济学”一词。 现代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学是探讨人类社会如何有效率地利用各种资源来满足自己的需求的科学。具体而言,经济学研究人类在生产、消费、交换和分配中的行为和相互关系。 一、 经济理性和资源的相对稀缺性 经济学有两个基本假设:人的经济理性和资源的相对稀缺性。 1(经济理性:主要是指人们处理经济问题的行为的合理性和最优性。而这实际上涉及到人们知识 和信息完备性、及时性、和无代价的假定。 2(资源的相对稀缺性:资源的数量相对于人类社会的使用要求而言总是有限的。同时,资源又是 多用途的。我们把数量有限而又具有多种用途的资源称作相对稀缺资源,或者稀缺资源。 (机会成本:资源的有限性和多用途性是经济学中的一对矛盾,也是机会成本产生的原因。因为3 当某一定量的某种资源被用于一种用途时,就不可能被用于其它用途。我们把一定量某种资源 被用于其它用途时所能产生的最大价值叫做这一定量某种资源的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经济学 中一个最重要的概念。只有稀缺资源才会有机会成本,而不稀缺的资源就不会有机会成本,或 者说机会成本为零。作为经济学对象的只是相对稀缺的、机会成本大于零的资源。 从这一角度说,经济学就是“研究如何将有限的资源有效率地配置于多种需求和欲望的科学。 二、 方法论 1(经济模型 经济学研究的方法主要是采用经济模型的研究方法。经济模型就是对经济现实关系的某种主观抽象和概括,用来解释和预测现象的。经济模型一般都要经过检验才能加以肯定或者否定。经济模型有两种检验方法:一是直接检验,即检验理论模型的基本假设和描述是否有合理的现实依据。二是间接检验:即检验经济模型所揭示的规律或论断与实际经验是否相符合。 要注意的是,任何经济理论和模型都只是大致上从某种角度对经济现实进行简化和描述。因此,某一理论或模型很可能会简化掉持不同观点的理论所特别强调的因素。这样一来,经济理论和模型的检验常常是很困难的事。 2(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 实证经济学:研究有限的资源在某一经济中是如何被配置和使用的,它试图如实地描述经济活动并揭示其客观规律。它一般回答“是什么”的问题,而不涉及经济学家的个人价值观念。 规范经济学:回答“应该如何”的问题,往往涉及经济学家个人的价值观念。 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之间往往相互联系。前者是后者的基础,要受后者的影响;后者是前者的导向和目的 3(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经济个量,主要运用最优化和均衡的分析方法。 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经济总量,主要运用均衡方法。 它们都不排斥其它分析方法。 三、 “经济思维” engineering standards of excellence. Excellence project: boiler platform stairs railing installation, and boiler ontology installation, and machine started boiler equipment installation, and steam round generator group 学习经济学主要是学会“经济思维”,学会一种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得到一套现成的答案。这种思维的显著特点就是其成本,收益分析。 例一:票证买卖。 为解决物品紧缺问题,而实行票证… 票证买卖违法,但说明票证分配不适应某些人们的具体的、实际需要… 监督社会票证分配、禁止票证买卖需求花费一定的社会成本…也会抬高票证的黑市价格。经济学家应该分析与权衡票证分配与自由买卖二者的社会成本与社会收益,然后得出结论,而不能轻率给以肯定或者否定。 例二:排队问题。 排队的均衡说明:第一,要达到均衡,资源的自由流动是十分关键的。第二,人们的相互作用本身会产生或者披露新的信息,而这新的信息又会进一步影响参与者的行为。 四、 经济学基础,需求和供给 需求: 个人需求 、市场需求。 价格(收入效应、替代效应)、收入、偏好、预期、相关商品的价格。 需求函数(需求曲线)。 需求的变动和需求量的变动。需求规律(法则) 供给: 企业供给、市场供给。 价格、生产技术、劳动、资本、原料等的投入品价格。 供给函数(供给曲线)。 供给的变动和供给量的变动。供给规律(法则)。 市场价格:(均衡价格) 均衡价格的稳定性、趋势、调整 非均衡价格的含义、后果 非价格因素变动对于均衡的影响。 第二章 消费者偏好和选择 个人的消费行为构成了市场需求的基础。 消费决策是需要(欲望)和资源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相互作用的结果。在购买力约束之下,消费者的选择取决于他的偏好。 一、 预算约束 1、预算约束: 购买力(有效需求)的大小构成了人们对于消费品选择和购买的约束,而购买力(有效需求)则取 决于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和物价水平。 PXPYI,,预算约束函数(预算约束方程)为:。其中,P ,P 分别为x, y商品的价格,X和Y分xy 别为x, y 商品的数量,I 为消费者的收入。 2、收入和价格变化对预算约束的影响: 一般说来,收入增加后的预算直线会在原预算直线上方与原来的预算直线相平行。这是因为预算直线的斜率由商品的相对价格所决定,当价格被假定不变时,预算直线的斜率也不变,所以预算直线因收入增加而向上平行移动。同样道理,当价格不变而收入减少时,预算曲线将向原点方向平移。 在预算直线图形上,如果收入和Y商品的价格水平不变,X商品的价格上升,则预算直线与横轴的交点会向原点移近,使预算直线的斜率变大;反之,如果收入和Y商品的价格水平不变,X商品的价格下降,则预算直线与横轴的交点会向原点右方移动,使预算直线的斜率变小。 在预算直线图形上,如果收入和X商品的价格水平不变,Y商品的价格上升,则预算直线与纵轴的交点会向下移动,使预算直线的斜率变小;反之,如果收入和X商品的价格水平不变,Y商品的价格下降,则预算直线与纵轴的交点会向上方移动,使预算直线的斜率变大。 ted boiler equipment installation, and steam round generator grouptallation, and machine starengineering standards of excellence. Excellence project: boiler platform stairs railing installation, and boiler ontology ins2 如果两种商品的价格同比例增加(或者减少),则预算直线会平行向下(向上)移动。其它变化则可以在此基础上类推。 至于多种商品和服务情况下的消费者预算约束,可以表达如下: , PXPXPXI,,,,,,,,,,Xin,,,,,0,1,2,,1122nni 3、税赋或补贴对预算约束的影响:它们使预算线不再是线性的。一般说来,灾民比较喜欢收入补贴而不是实物补贴。 因购买量不同而价格不同的价格制度称为非线性价格。 二、 消费者偏好和无差异曲线 1( 关于消费选择的基本假设: (1)完备性假设:给定消费空间里任何一对消费组合A和B,下列三者关系之一必成立:或者A ,B,或者B,A,或者A?B。这意味着,消费者可以在两组消费组合中作出一种明确的判 断。 (2)传递性假设:如果某消费者认为A比B好,B又比C好,那么,他一定认为A比C好。这 也就是说,消费者的理性选择是一致的,不会自相矛盾。给定三组消费组合A、B和C,A, B且B,C,蕴含A,C。又,A?B且B?C,蕴含A?C。由此,我们也可以导出A?B和B ?C,蕴含A?C。 (3)不饱和性:在大多数消费问题中,人们总是认为商品越多越好。这就是所谓的不饱和性,也 叫做“越多越好”的原则,即在其它状况都一致的条件下,某商品越多,消费者就感到越满 意。以A,(A ,A ,… ,A )和B,(B ,B,… ,B )表示两组消费组合,其中A 和 B 分别是A和B中商品I的数量。如果对所有的I,A ?B ,并且其中至少存在一个j使得 A ,B ,那么A,B。此即不饱和性(“越多越好”原则)的逻辑表述。应该注意的是这原则 并非消费中的一般规律。关键在于,这里强调的是合乎情理的“稀缺商品”,而且是有一定限 度的。对于不符合这一前提的商品和服务,当然不会是“越多越好”。 2( 无差异曲线:所有给予消费者同等满意程度的消费组合的几何表示。 无差异曲线的特点:(1)向右下方倾斜;(2)凸向原点。(3)消费空间中密布着无数条无差异曲线。(4)无差异曲线的全体都已经对消费空间的所有组合排了序,因而完整地描绘了某一消费者对于各种消费组合的偏好态度。越是处于右上方的无差异曲线,所代表的满意程度越高,越是处于左下方的无差异曲线,所代表的满意程度越低。这些无差异曲线的全体叫做消费者的偏好映照。(5)消费空间中,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绝不会相交,也不平行。 应该注意,在一种物品“越多越好”而另一种物品“越多越糟”的情况下,无差异曲线的斜率为正。而且越是处于右方的无差异曲线所代表的满意程度越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利用“补偿原则”画出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 还应该注意,经济学中的偏好概念通常是静态的。因为首先,经济学是以给定的个人偏好为出发点的。其次,经济学一般假定个人偏好在决策过程中是不变的。不过,事实上,人们的偏好并非固定不变。 三、 替代品和互补品 两种完全替代品不管以何种比例混合,只要数量相等,就会使消费者得到相同的效用。 于是,无差异曲线便是一条直线。当然,该直线的斜率不一定是,1。 完全互补品的无差异曲线呈“L”形。 多数商品既非完全替代品又非完全互补品,而是介于二者之间,呈凸向原点的形状。这种形状即反映了人们消费多样化的心态,也反映了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四、 边际替代率 一般而言,如果X商品的消费量变化为Δx, 为使消费者的效用不变,Y商品的消费量必需相应增加或减少Δy,比值Δy/Δx的绝对值便是边际替代率MRS(Marginal Rate of Substitution)。在两种商品都是越多越好的情况下,比值Δy/Δx为负。要使消费者的效用不变,一种商品增加(减少)时,另一种商品必需减少(增加)。 边际替代率的精确表达应该是比值Δy/Δx在Δx趋于零时的极限的绝对值。在图形上,边际替代率 llation, and steam round generator grouptallation, and machine started boiler equipment instaengineering standards of excellence. Excellence project: boiler platform stairs railing installation, and boiler ontology ins3 表示为无差异曲线上某点的斜率的绝对值。 代表消费组合的点沿着无差异曲线不断向下移动时,边际替代率将变得越来越小,这就是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五、 消费者选择 把预算约束和偏好映照放在一起就可以分析消费者如何选择其消费组合以达到最高满意程度(或者说最大效用)。 一般说来,消费者的最优选择应该是预算直线和某条无差异曲线相切的切点。或者说,无差异曲线在最优消费点的斜率等于预算直线的斜率。这也可以说是,在最优消费状态下,两种商品之间的边际替代率等于其价格之比,即MRS,P / P 。其经济含义是,在最优消费条件下,消费者个人对两种商品的相对边际价值的估量等于这两种商品的边际市场成本之比。 当然,边际替代率等于价格之比的最优条件也有例外。那就是“拐角解”(corner solution)的情况。所谓“拐角解”是一种极端的情况,它是当一种商品不被消费(或选择)而只消费另一种商品时,最优选择点出现在消费约束线的端点上的情况。当“拐角解”出现时,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在所有的消费水平下都大于价格之比。这时,消费者只消费两种商品中的一种使其满足得以最大化。 我们的书上把“拐角解”叫做“边界解”,意思是说,消费者的消费达到了消费空间的一个边界,再也不能沿原无差异曲线的方向进行调节了。“边界解”的产生是因为消费者个人对两种商品所赋予的相对价值与它们的相对成本(市场价格)相差太远,消费者便不得不放弃其中一种商品。 一般说来,在完全替代品的情况下,最优选择常常是“拐角解”(“边界解”)。因为,完全替代品的需求对相对价格的反应十分剧烈。有时价格的微小变动可以引起需求的大起大落。在通常情况下,两种商品之间的替代性越强,其需求对相对价格的变动就越敏感,竞争也越激烈。 六、 消费者选择的应用 ( 实物补助、价格补助和收入补贴: 1 如果给定救济拨款,灾民在收入补助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下可能比在实物补助方案下得到更多的实惠。因为实物补助限制了接受者的选择范围,而价格补贴也会扭曲接受者所面临的相对成本,所以两者的效率都不如收入补贴。这个结论也同样适用于税收,一般而言,收入所得税、人头税对价格扭曲的影响比销售税、周转税要小,因此效率损失较小。 当然,这里仅仅是从经济效率的角度来看,而没有考虑补助或赋税的社会、政治效果及其影响。 2( 时间约束和票证约束: 预算约束的概念可以推广到其它稀缺资源的约束。比如,时间。在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经济中,价格一般并不承担平衡供求的作用。产品供不应求时,政府往往采用配给机制来调节,比如发放票证。也可以用时间机制来配给,比如“先到先买”的原则,通过花时间排队来调剂和配给产品分配。如书上所给的例子,在票证约束和预算约束并存的时候。票证约束会限制消费者使之被迫改变选择,因而造成福利损失,同时也会造成“非自愿储蓄”或者说“强迫储蓄”。 第三章 效用函数 消费者选择的最终目的是实现自己的消费效用最大化。而效用是指消费者从消费中得到的满意程度。这样就必然涉及效用的衡量问题,也涉及效用函数的问题。 一、 基数效用和序数效用 早期的经济学家认为,效用是可以明确加以度量、加总或计算的。他们认为的这种效用就是基数效用。但是实际上,效用却不容易度量,也无法度量。 后来,帕累托(Vilfredo Pareto)提出消费理论可以建立在序数效用基础上。所谓序数效用就是指效用值的大小或者说效用程度的高低大致上可以用效用值大小的次序来表明,而效用值的准确的大小并没有任何意义。因为,他认为,效用次序对于消费中的偏好选择是有意义的,而效用值的具体大小程度却意义不大。后来经济学家多数认为,消费理论可以基本上在序数效用理论基础上展开。实际上,序数效用和偏好映照是等同的概念。 二、 边际效用和边际替代率 两商品之间的边际替代率对于它们的边际效用之比。在最优消费条件下,商品的边际效用与其价格 ted boiler equipment installation, and steam round generator grouptallation, and machine starengineering standards of excellence. Excellence project: boiler platform stairs railing installation, and boiler ontology ins4 之比都互相相等。 三、 预算约束下的效用最大化 参见书上的 公式 小学单位换算公式大全免费下载公式下载行测公式大全下载excel公式下载逻辑回归公式下载 。 第四章 个人需求和市场需求分析 一、 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1、正常品、低劣品和吉芬品 给定消费者的偏好,消费者对于某种商品的需求就是相对价格和收入的函数。这里,我们先研究收入和价格变化对于需求的影响。 在价格既定,收入变化的情况下:(见书中插图) 正常品:需求随收入增加而上升的商品。 低劣品:需求岁收入增加而下降的商品。 在收入既定,价格变化的情况下:价格变化对预算约束有双重影响:一是使实际收入发生变化;二是使相对价格发生变化。(见书中插图) 正常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都为负,所以,其总效应也为负,即需求随价格的变动而呈反向变动。 低劣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变动方向相反,其总效应的变动方向就取决于两种效应的相对强度。如果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则价格变化对需求的总效应为负。如果相反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则价格变化对于需求的总效应为正,即需求随价格发生同方向的变动。这时,这种商品就被称为吉芬品。换言之,吉芬品就是需求随价格的升降而同向升降的商品。 不过,吉芬品的存在一般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相近的替代品很少,因而其替代效应很弱;而是其开支占收入的比重很大,因而收入效应很强。 完全替代品的价格变化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二、 市场需求和需求弹性 1、 市场需求:个人需求的加总。 2、 需求的价格弹性:弹性概念和需求价格弹性概念。 需求弹性是一个用来表示影响需求的各种因素变化之后、需求量作出不同反应程度的概念。也可以说,需求弹性是一种测度某商品的需求量对某些需求影响因素变化的反应程度的概念。具体而言,需求弹性是指当某种需求影响因素的值每变动1,时,所引起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 需求弹性的计算公式: ,Q 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QXQE,,,, ,X某需求影响因素变化的百分比,XQX 其中,E为需求弹性(系数),Q为需求量,ΔQ为需求的变化量,X为某需求影响因素的值,ΔX为该需求影响因素的变化量。 需求弹性是一个没有量纲的系数,所以可以计算出各种商品的需求弹性,从而对它们的敏感性进行比较。 不过,在理论上,影响需求的各种因素都可以进行需求弹性的分析,但是实际上,由于某些因素难以进行数量化分析,所以,微观经济学中一般只限于对需求的价格弹性、需求的收入弹性和需求的交叉弹性进行分析。 (1)需求价格弹性的概念: 需求的价格弹性是指某种商品的价格每变动1,时所引起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数。 (2)需求价格弹性的计算公式: ,Q ,QPQE,,, P,P,PQP llation, and steam round generator grouptallation, and machine started boiler equipment instaengineering standards of excellence. Excellence project: boiler platform stairs railing installation, and boiler ontology ins5 通常,商品的需求量和它的价格呈反方向变动关系,因此,需求价格弹性总是负值。一般地,我们总是关心需求价格弹性的绝对值以便进行比较。我们把需求价格弹性绝对值大于1的商品称作富有弹性,把需求价格弹性绝对值小于1的商品称作缺乏弹性。 (3)几种较为特殊的需求价格弹性: ?单位弹性:把需求价格弹性绝对值等于1的商品称作单位弹性。这时的需求曲线为一条双曲线,需求量与价格的乘积为常数。 ?完全无弹性:把需求价格弹性绝对值等于0的商品称作完全无弹性。这时的需求曲线为一条垂直于横轴的直线。 ?完全弹性:把需求价格弹性绝对值趋于无穷大的商品称作完全弹性。这时的需求曲线为一条平行于横轴的直线。 (4)需求价格弹性的类型:点弹性和弧弹性。 需求价格弹性的点弹性是指在连续的需求函数上的某一点处的需求价格弹性。如果需求函数Q,f (P ) 是关于P可微的,则由ΔQ/ΔP可知,当ΔP越来越小时,这实际上是个求极限的过程。即 ,QdQdQPlim 由此得 ,E,,P,,P0,PdPdPQ 这就是点弹性的公式。dP/dQ实际上是需求函数Q,f (P )在(Q,P)点处切线的斜率。如果不知道需求函数,也可以求需求函数上两个点的平均弹性。平均弹性就是弧弹性。弧弹性有三种求法: ()QQ,21()QQ,,Q21 QQPP,,Q22121其一: E,,,,P,,PPP()PPQQ,,212121P()PP,21 2 ,Q QP,Q11其二: E,,,P,P,PQ1P1 ,Q QP,Q22E,,,其三: P,P,PQ2P2 一般说来,需求曲线上的不同位置,其需求的价格弹性也不同。 (5)需求价格弹性与收益的关系 当需求价格弹性的绝对值小于1时,边际收益小于0,这时销售量增加,总收益下降;销售量减少,总收益增加。总收益与价格同方向变动。 当需求价格弹性的绝对值等于1时,边际收益等于0,这时销售量增加,总收益不变。总收益与价格变动无关。 当需求价格弹性的绝对值大于1时,边际收益大于0,这时销售量增加,总收益上升;销售量减少,总收益下降。总收益与价格反向变动。 (6)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 (1)商品的可替代性:替代性越强,需求的价格弹性就越大;替代性越小,需求的价格弹性 就越小。 (2)是否必需品:即商品在人们消费中的重要性如何。必需品的需求价格弹性通常低于奢侈 品的价格弹性。 (3)购买商品的支出占消费者总收入的比重越大,该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就越大。 ted boiler equipment installation, and steam round generator grouptallation, and machine starengineering standards of excellence. Excellence project: boiler platform stairs railing installation, and boiler ontology ins6 (4)商品的市场饱和度越大,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就越小。 (5)考察商品和人们调节其需求的时期越长,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就越大;考察期越短,商 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就越小。 3( 需求的收入弹性 (1)需求收入弹性的概念: 需求的收入弹性是指其它因素不变条件下,消费者的收入每变动1,时所引起的对某种 商品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数。 ,QPXY(2)需求收入弹性的计算公式:弧弹性公式为 E,,XY,PQYX dQY点弹性的计算公式为 E,,YdYQ 一般说来,当消费者收入增加时,会增加对正常商品的需求量,即二者会呈同向变动。正常商品的需求收入弹性为正值。但低档商品,消费者的收入提高后,需求量反而减少,因而其收入弹性为负值。 (3)需求收入弹性的分类: 根据需求收入弹性大小可将商品分为五类: ? 富有收入弹性的商品(E ,1):需求增加的百分比大于收入增加的百分比。该类商品为优等品。如 高档消费品和耐用消费品(高档家电、室内装修、外出旅游等)。 ? 缺乏收入弹性的商品(0,E ,1):需求变动的百分比小于收入变动的百分比。如一般消费品。 ):消费者收入变化后,这类商品的消费量完全没有变化。如,食盐。 ? 无收入弹性的商品(E ,0 ? 单位收入弹性的商品(E ,1):需求量随收入变动相同的百分比。如衣服。 ? 负收入弹性的商品(E ,0):消费者收入增加时,对这种商品的需求量反而减少。如肥肉、土豆、 籼米、公共交通等。 不过,应当注意的是,低档品、必需品、高档品的概念是动态的和相对的。 (4) 恩格尔定理 恩格尔定理:如果需求函数中的其它因素都不变,随着收入的提高,食品支出占收入的比重会不断减少。或者说,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恩格尔系数不断下降。恩格尔系数即一个家庭、地区或国家,食品支出占总收入的比重。 4、 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 (1) 需求交叉价格弹性的概念 它反映某种商品的需求量受另外一种商品价格变化的影响程度。也就是说,当另外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1,时,这种商品的需求量会相应变动的百分比。 ,QXQQP,XXY (2)需求交叉价格弹性的计算公式: E,,,XY,P,PQYYXPY 交叉价格点弹性计算公式: 需求交叉价格弹性的正负取决于两种商品之间的替代或互补关系。 (3) 需求交叉价格弹性与商品间的关系 ? 替代关系:当E ,0,表示Y商品的价格P 上升(下降)引起X商品的需求量Q上升(下降), 这说明商品X和商品Y之间的关系为替代关系。 ? 互补关系:当E ,0,表示Y商品的价格P 上升(下降)引起X商品的需求量Q 下降(上升), 这说明商品X和商品Y之间的关系为互补关系。 ? 互相独立:当E ,0,表示Y商品的价格变动不会引起X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化,这说明商品X 和商品Y之间既不存在替代关系,也不存在互补关系。这两种商品是互相独立的关系。 llation, and steam round generator grouptallation, and machine started boiler equipment instaengineering standards of excellence. Excellence project: boiler platform stairs railing installation, and boiler ontology ins7 三、 消费者剩余 消费者剩余的概念是指用货币来度量消费者从购买并消费某商品中所获得的净收益。也可以说,消费者剩余是消费者对一定量的商品和服务最多愿意支付的价钱之差。 参见书中的例子。 第五章 生产技术和生产函数 本章研究企业的行为。我们把那些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和技术,将投入的生产要素转变为产品和服务并提供给社会的单位(有时是个人)叫做企业。 一、 生产过程和生产函数 生产过程就是投入要素和产出产品的过程。它一方面通过投入与生产要素市场相联系,另一方面,通过产品供应与产品市场相联系。所以,生产过程本身就体现了一定的资源配置,同时也反映了生产者与供应者、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 一般说来,一定的投入产出关系是由一定的生产技术决定的。我们把这种由一定的生产技术水平决定的投入产出关系叫做生产函数。准确地说,生产函数表示的是在既定的技术条件下,一定量投入所能生产的最大量的产品。 常见的生产函数有里昂惕夫生产函数,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1、固定投入和可变投入在所有的投入都可以改变的时期,就叫做长时期;至少有一种投入在其中不会 变动的时期,叫做短期。 2、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 二、 边际报酬递减率和规模报酬 1、边际报酬递减率:在一定的技术水平下,当其它投入保持不变,随着某一投入不断地增加时,也许 边际产量会递增,但是,在达到某一界限之后,边际产量就会越来越小,或者说,边际产量最终一 定会越来越小。这种情况就叫做边际报酬递减率。 注意: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存在的条件:第一,以技术水平不变为前提;第二,以其它生产要素 投入不变为前提;第三,并非一增加投入这种生产要素就会出现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只是投入超过 一定量时才会出现;第四,所增加的生产要素在每个单位上的性质都是相同的,先投入和后投入的 在技术上没有区别,只是投入总量的变化引起了收益的变化。 2、边际产量与总产量和平均产量之间的关系:当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时,平均产量就上升;当边际 产量小于平均产量时,平均产量就下降。当边际产量变动为零时,总产量达到最大。平均产量达到 最大时,边际产量和它相等。(参见书中的插图)。 3、规模报酬:规模报酬是讨论生产规模逐渐扩大时,对于某些技术而言的效率变化问题。规模的扩大 和缩小涉及所有的投入变化。经济学把规模变化简化为生产过程中所有投入的同一比例的变化。 一般说来,给定生产函数f (K, L,…,M ),对于λ,1,如果 f (λΚ,λL,…,λM ) , λ f (K,L,…,M ) 则称为规模报酬递增;如果 f (λΚ,λL,…,λM ) , λf (K,L,…,M ) 则 称为规模报酬不变;如果 f (λΚ,λL,…,λM ) , λf (K,L,…,M ) 则称为规模报酬递减。 对于λ,1,则将以上定义中的不等号反过来。 三、 等产量曲线 1、等产量曲线 等产量曲线一般也是无差异曲线,只不过它的含义有了变化。在某种技术下,完全互补的投入, 其等产量曲线为“L”型。在另外某种技术下,完全相互替代的投入,其等产量曲线为直线型。 2、 边际技术替代率 在一定的投入组合条件下,为保持产量不变,两种投入之间的边际替代比例,叫做边际技术替 代率。边际技术替代率就是等产量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边际技术替代率的大小是由两种投入因素 的边际产量的大小决定的。两种投入因素之间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它们的边际产量之比。即:, Δy/Δx = MP /MP,或者,dy/dx ,MP / MP。 边际技术替代率也是递减的。这反映了生产的技术特性,即一定的生产技术要求各种投入之间有适 当的比例。不过,对于里昂惕夫生产函数,两种投入之间没有任何替代性。边际技术替代率先是无 ted boiler equipment installation, and steam round generator grouptallation, and machine starengineering standards of excellence. Excellence project: boiler platform stairs railing installation, and boiler ontology ins8 穷大(在等产量曲线的垂直部分),然后突然下降为零(在水平线部分)。在两种完全替代投入之间 的边际技术替代率是个常数。 第六章 成本最小化和成本函数 一般说来,企业追求的利润最大化和成本最小化的含义是一致的。对于理智的企业来说,在成本既定的情况下,一定会使其产量最大化;而在产量既定的情况下,也一定会以最小的成本进行生产。企业进行生产决策时,一般会有两种情况:先根据生产技术条件、投入品价格等因素确定来确定各种生产水平下的最低成本,然后再根据企业的目标、产品的价格以及其它外部条件来确定产量。我们这里所说的成本是指机会成本。 一、 成本最小化 给定等产量曲线,可以在既定要素价格水平条件下寻找与该等产量曲线有一个切点的生产成本线,该切点所代表的预算水平即生产既定产量的最低成本。在达到成本最小化时,两种投入品的边际产量之比等于它们的价格之比,或者,两种投入品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它们的价格比。这就是说,在 时,有: PLPKC,,,,PPMPMP//,LKLKLK 成本最小化原则也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不同的经济会使用不同的投入组合来生产同样的产品。 二、 从生产函数到成本函数 成本函数是指一定的产量与生产该产量的最低成本之间的关系。给出生产函数就可以导出成本函数。(见书例题) 三、 边际成本和其它成本的概念 成本的基本概念 一般说来,成本是企业为获得生产所需要的各种资源而付出的代价。具体说来,成本的含义又取决于它适用的目的。目的不同“成本”的概念也就不同。 (1) 相关成本与非相关成本 相关成本是指适宜于作决策用的成本,与其相对应的成本就是非相关成本,即不适宜于用作决策的成本。 (2) 机会成本与会计成本 机会成本是指被放弃的一定的资源被用于其它用途时所能获得的最大收益。机会成本是由于资源的稀缺性和替代性所引起的。在经济活动中,为获得一定的成本所付出的代价,不仅包括经济活动本身的资源投入,还应该包括所放弃的收益。资源的稀缺性和替代性也要求将资源优化配置,即将有限的资源使用在最有价值的地方,或者说将有限的资源使用在企业为此所付出的代价最小的地方。这样,企业就放弃了将资源用于次优的、被放弃的其它用途可能得到的净收入的机会。这种损失是一种机会损失。在作决策时必须考虑它。 会计成本是指会计师在帐簿上记录下来的成本。会计成本不能用于决策,因为它是属于历史成本,而决策是面向未来的;此外,会计成本只反映了使用资源的实际货币支出,而没有反映企业为使用这些资源所付出的总代价。当然,会计成本也可以成为确定机会成本的基础。 (3) 增量成本与沉没成本 增量成本是指企业因作出某一特定的决策而引起的全部成本的变化。如果有成本不能因为企业的决策而发生变化(或者说,决策对于那些成本没有影响),那么,那些成本就是沉没成本。沉没成本一旦形成就再也不能避免。运用总量成本进行决策时,应该把增量成本与增量收入作比较。在管理决策中,增量成本属于相关成本,沉没成本则属于非相关成本。 (4) 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 固定成本是不随产量的变动而变动的成本。变动成本则是随着产量的变动而变动的成本。 (5) 外显成本与内含成本 外显成本包括企业向供应其物品或劳务的对方支付现金的那些成本,退税偿付资源的实际现金流出量,即现时期的付现费用。会计上起支配作用的是外显成本。内含成本是指那些不是现时期现金实际流出量的成本。折旧即内含成本。一般经济利润是在会计利润基础上减去业主所拥有的作用的内含成本, llation, and steam round generator grouptallation, and machine started boiler equipment instaengineering standards of excellence. Excellence project: boiler platform stairs railing installation, and boiler ontology ins9 即业主的自有资金和人力资本投放到别处去所能得到的收益。 (6) 边际成本 在一定产量水平上,产量增加一个单位,给总的成本带来的变化量就是边际成本。边际成本对于分析产量和成本之间的动态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成本函数是可微的,边际成本就是成本函数的一阶导数,即MC(Q),d TC(Q)/d Q或者MC(Q),dVC(Q)/dQ。一般说来,如果只有一种可变投入的话,边际产量递减就等价于边际成本递增。因为我们不断增加产量时,每增加一单位产品所需要增加的这种投入越来越多就是边际成本递增。 但是,如果可变投入有两种以上,边际产量递减就不一定蕴含着边际成本递增。因为边际产量的定义只允许一种可变投入变动,而其它的投入都被假定为固定不变的。再说,当产量变动时,生产过程可以调节所有的可变投入来求得成本的最小化,而不必局限于只变动一种投入。用于有了较大的调节余地,因而在所有投入的边际产量都发生递减的情况下,边际成本也不一定发生递增。例如,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中,α,1,β,1,但α,β,1时,两种投入的边际产量都是递减的,但边际收益却是递增的。规模收益递增的情况下,边际成本递减。 边际成本最终递增是符合实际的,一是因为有边际产量递减规律,二是资源的稀缺性造成获取成本会越来越高。 此外,边际成本最终递增也不排除在一定范围内递减。因为“边干边学”、互相协作、规模报酬递增等等都会使成本减少。 四、 短期和长期平均成本 短期是指至少有一种或者一种以上的投入可以不发生变动的时期。短期内,不随产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成本叫做固定成本。长期是指所有投入都可变动的时期。因此,长期中不存在固定成本。 对于给定的总成本函数TC(Q),如果令产量Q等于0,就可以得到固定成本FC。从总成本中减去固定成本就可以得到可变成本。各种平均成本都可以由相应的成本被产量平均得到。如:ATC(Q),TC(Q)/ Q,AVC(Q),VC(Q)/ Q,AFC(Q),FC/Q。 短期内,平均成本曲线的形状是“U”字形,因为在“U”字形的左半边,平均成本中的平均固定成本会随着产量的增加而越来越少,但是终究会达到一个限度(即最低点),之后,在右半边,平均可变成本随着产量的上升会超过平均固定成本的下降,造成平均总成本的上升。这也可以说是由于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造成的。 平均成本达到最低时的生产规模称为经济的规模或者有效率的规模。一般说来,平均成本最小时,它与边际成本相等。因为这时,边际成本曲线穿过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关于各种成本曲线变动趋势的图形,可以参见书中所给的图形。 在长期中,所有的投入都可以改变。而随着产量的增加,我们会发现,当产量达到某个水平时,也许使用更多的或者更大的机器设备的效率会更高,也就是说,规模经济会出现。(规模经济是指生产规模的扩大能够带来成本的下降。相反,生产规模的扩大如果带来了成本的上升,就是规模不经济。)这时,明智的企业当然会在只考虑这个问题时,在那个适当的产量水平上,采用更大的生产规模。这样,在长期中,各种与不同的固定成本水平相联系的短期平均成本就会在追求规模经济的努力下不断发生改变,从而形成长期平均成本曲线。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是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下包络线。注意: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形状可以是“U”字形,也可能是“L”字形。前者代表了规模经济向规模不经济的变化。后者代表企业的生产规模一旦处在规模经济情况下就不再改变,或者是生产规模必须经历一个产量的极大范围的增加之后才会继续增加,但是,现实中往往达不到这个产量变化。 此外,作为许多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下包络线,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只与唯一的一条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相交于它的最低点。而在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左边,则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左下方相切,而在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右边,则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右下方相切。 五、 应用:多车间的任务安排 第七章 企业、企业的目标及供求行为 一、 企业的本质 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以市场交换为研究对象,以价格为研究中心,而企业只是被作为追求利润最大 ted boiler equipment installation, and steam round generator grouptallation, and machine starengineering standards of excellence. Excellence project: boiler platform stairs railing installation, and boiler ontology ins10 化的经济活动主体之一。在新制度主义经济学看来,市场和企业,甚至价格,都只不过是人类进行经济活动的不同组织形式而已。交易活动既可以在市场上进行,也可以在企业内进行。因而,企业也应该像市场一样被重视和研究。现代企业理论的两大支柱是交易成本理论和信息经济学理论。 企业理论是美国经济学家罗纳德?科斯在1937年于《企业的本质》一文中首次提出的。科斯首倡了从交易成本角度来分析市场和企业的研究方向。 交易成本就是只与交换有关的成本,是交换过程中消耗的稀缺资源(它们既不创造产品,也不创造利润)。科斯认为,企业和市场是两个可以互相替代的资源配置的机制。企业以权威来协调,市场以价格来协调。市场上交换各方是平等的,决策是分散的,信息由价格传递;而在企业中,交换各方是上下级关系,决策是集中的,信息通过指令和汇报传递。科斯认为,当人们感到市场上交易成本最小时,人们就会在市场上完成其交易;当人们感到企业中交易成本最小时,人们就会在企业中进行交易。而现存的企业与市场并存,也是人们选择交易成本最小化的结果。 至于不同组织中的交易成本不同主要是各个组织内信息不完备的程度不同造成的。在信息完备条件下,在企业中交易与在市场中交易没有什么不同。而在信息不完备条件下,交易双方都企图从对方了解相关信息,监督对方的行为,约束和惩罚对方的违约行为。这些活动必然会消耗资源,从而导致交易成本。由于情况多变、人们的智力有限、信息不完全、 合同 劳动合同范本免费下载装修合同范本免费下载租赁合同免费下载房屋买卖合同下载劳务合同范本下载 (契约)的不完备。因此,交易成本无从避免。市场和企业也都无法避免各自的局限性。市场的合同可能有漏洞,企业的决策也可能有失误。前者会导致机会主义,而后者也会产生不平等。这样一来,就产生了到底是采用市场交易合算,还是采用企业内交易合算的问题。 威廉森认为,如果某种交易要求其中一方或者双方从事专门化投资,那么这种交易的交易成本在企业组织里比较小。一般说来,在市场上,越是与少量的或者唯一的生产者进行交易,其市场交易成本就会很高。这时,把市场交易变为企业内部交易,其交易成本就比较小。另外,当交易涉及到信息的不对称时,市场交易的交易成本较高。 但是,企业内部的交易也并非没有成本。一般情况下,企业内部的交易成本也会随着企业的扩大而越来越高(因为企业越大,监督和激励雇员的成本就越高)。当企业内部交易成本高到与市场交易成本相等时,企业就不会继续扩大了。这时,企业与市场是并存的,二者的范围也就大致相对确定下来。 企业的缺陷同样在于信息的不完备和经济个体的机会主义行为,只不过表现有所不同。由于监督和信息问题,奖金激励与集体业绩挂钩时,一般集体越小,越能促进效率;集体越大,就越无效率。此外,交易活动越复杂,监督和激励的成本就越高。比如,监督和衡量工人业绩的方法与监督和衡量经理业绩的方法是完全不同的。既不能单纯用利润指标衡量(这也许会诱使经理的短期行为,只顾眼前利益,不管长远利益),也不能单纯用其它指标衡量。一般对于企业经理采用年薪制,其报酬既包括基本工资,也包括利润分成,还包括股票期权的持有等,其目的就是激励经理努力工作,作出正确的决策。 企业内部往往是集权决策。上级决策者和下级部属之间的信息是不对称的。下级往往希望并努力使上级只了解能作出于自己有利决策的信息,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这样,企业在信息传递方面就可能产生两种交易成本:一是扭曲的信息造成决策失误或者不正确,因而形成效率的损失;二是企业与社会的稀缺资源被用于传递信息和影响决策的过程中。企业越大、隶属和管理的层次越多,这种交易成本就越大,交易的效率就越低。 二、 企业的目标 企业的目标一般是利润最大化,但也有产值最大化、预算最大化或平均收入最大化的。在正常情况下,企业的目标也许和雇员的目标相一致,但也不尽然如此。比如,在所有权和管理权分离的企业中,经理们的目标或许是“在职消费”(公款消费),或者是追求知名度。这和股东们的目标就不一致。这时,对于经理就要监督和激励。尽管监督和激励都有缺点,不能十全十美,但是,出于长远利益,经理们也不会背离企业目标太远。否则,他们将失去信誉,从而在市场经济机制下失掉长远利益。而在所有权和管理权合一的企业,即企业主自己管理的企业中,这种问题就不存在,因而这些企业就比较有效率。此即私有的小企业在改革中容易成功的原因。当然,私有企业的经理或老板也不一定追求利润最大化目标。 三、 利润最大化企业的产量决策 当利润为 π(Q),TR(Q),TC(Q)时,如果满足MR(Q),MC(Q),则利润达到最大。 llation, and steam round generator grouptallation, and machine started boiler equipment instaengineering standards of excellence. Excellence project: boiler platform stairs railing installation, and boiler ontology ins11 MR(Q),MC(Q)就是最优解的必要条件,即目标函数π(Q),TR(Q),TC(Q)的一阶导数为零,dπ(Q)/dQ = MR(Q),MC(Q) = 0. 四、 利润最大化企业对投入的需求 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在投入生产要素时,也要遵循同样的原则。如:MR?MP ,w,即边际劳动要素创造的产值与边际劳动要素所花费的成本相等。这里,MR为边际收益,MP 为边际产量,二者的乘积为边际产值。这也可以由求解利润最大化得出。如利润函数为: π= TR(f (L,K)),wL,rK 使利润最大化的劳动与资本的投入要满足以下一阶必要条件: dTRfLK,(,)dTRfLK,(,); ,,,w0,,,r0dQL,dQK, 上述条件也可以写为:MRMP = w和MRMP,r, 由此可以得到MP /w = MP /r,将该式倒过来,则w/MP = r/ MP =MR。这同样是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原则。与前面结论相同。 五、 生产者剩余 我们看到,在短期内,有时企业会发生亏损现象,但是,这些亏损的企业仍然在经营。这主要是因为在短期内固定成本是无法避免的,无论企业生产与否都要付出。相比较之下,企业如果生产也许会减少总成本的付出,也就是说会减少亏损的幅度。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从生产中得到的利益可以用收益和可变成本之差来衡量。这个差额就叫做生产者剩余。 为此,我们可以给生产者剩余下一个定义:生产者因为参与市场行为而得到的额外的补偿。短期生产者剩余包括短期利润加上固定成本。长期生产者剩余包括投入生产要素获得的增加的租金。 在长期内由于所有的成本都是可变的,因此,长期的生产者剩余就是利润。具体的几何解释可以参见书中第159页的图形。 在一般的经济分析中,比较有用的、直观的表达形式是用价格直线、边际成本曲线和产量直线所围成的面积来表示生产者剩余。因为在产品无限可分情况下,边际成本曲线就代表了可变成本曲线。 生产者剩余的计算可参见书中第161,162页的例题。 六、 非利润最大化企业的行为 非利润最大化企业的行为分析仍然可以使用利润最大化企业行为分析时使用过的方法。具体情况可以参见书中第162,166页的例子。 第八章 交换 交换是市场经济和商品经济的基础与核心问题。没有交换,就谈不上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但是,交换又和分工密切相关。劳动分工导致产品交换,而产品(商品)交换又促进劳动分工和专业化的发展。 一、 自愿交换的利益 交换的好处:(1)促进和改善资源配置(消费资源的配置和生产资源的配置)效率;(2)促进和发展劳动分工与专业化,提高经济活动的效率;推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二、 单纯交换,埃奇沃思图 市场价格的形成从最初来说就是交换比例的确定。在探讨这一问题时,一般假定经济个体是利己的、理性的,在交换发生过程中不存在任何障碍。 埃奇沃思图是用来说明物品交换比例在交换双方之间是如何形成的一种方法。图形如书第176页。 三、 帕累托效率 我们说交换之所以发生就是因为交换使得交换双方的效用在付出努力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得到了提高。我们把交换后消费效用提高的状态叫做帕累托较优分配。 帕累托较优:在一个有n个社会成员的经济中,以X,(X ,X ,… ,X )和Y,(Y ,Y, … ,Y )表示两个不同的配置,其中X 和Y 表示社会成员I在两个不同的配置下所得到的社会产品和财富。以A?iB表示社会成员i认为A不比B差,以A>iB表示社会成员认为A严格地比B好。如果对如何一位社会成员i,都是X ?iY ;i=1,2,…,n而且对至少一个社会成员j,有X j,jY ,那么,配置X就称为帕累托优于配置Y。 ted boiler equipment installation, and steam round generator grouptallation, and machine starengineering standards of excellence. Excellence project: boiler platform stairs railing installation, and boiler ontology ins12 一般说来,只要交换者认为经济中通过交换能够找到帕累托较优配置,他们就愿意继续进行交换。这种交换一直要进行到再也找不到帕累托较优配置为止。也就是说,在给定配置下,只有当帕累托较优配置不再存在时,经济成员才会放弃交换。这时达到的配置叫做帕累托最优配置,或者帕累托效率配置。 帕累托最优配置表示在给定社会资源的约束下,不再存在帕累托意义上比当前更好的配置。帕累托最优配置在埃奇沃思图中的位置就是两个交换者两条无差异曲线的切点。 在经济中,有无数多个帕累托最优配置点。所有这些点的集合或者轨迹形成一条曲线,叫做契约曲线或者合同曲线。契约曲线或者合同曲线上任何一点都代表一个帕累托最优配置。交换双方如果达成了交换契约(合同),那么,其契约规定的配置就一定是帕累托最优的。这样,任何交换契约所规定的配置也都一定在契约曲线(即所有帕累托最优配置点的轨迹)上。 四、 核与竞争均衡 契约曲线缩小了交换后配置的可能范围,但是却不能确定进一步的具体位置。要想得到这个具体的准确位置,就必须进一步缩小均衡交换的可能范围。 借助于两个交换者最初可以接受的无差异曲线,我们可以首先在契约曲线上确定一段位置或范围。我们把这部分契约曲线叫做核。核是给定初始配置后,任何社会成员(无论个人或者同盟)都不会抵制的帕累托最优配置的全体。 在核中的任何一个配置上,都没有任何人能够改善自己的福利而不损害别人的利益。 一般说来,交换结果的可能性范围越大,核也就越大。交换的范围越大,机会越大,核就会缩小,并且可能最终趋于一个极限(不管交换过程重复或复制多少次,任何个人或同盟都无法抵制该点所代表的配置,这时,该点就是核在重复或复制经济趋于无穷大时的极限),达到某一个竞争的均衡点。这时,竞争均衡点所规定的交换率就是均衡价格。它也是最后被确定的契约曲线上的唯一的帕累托最优位置。 五、 交易成本 交易成本就是纯粹为了交换而花费的成本。它不会增加被交换物品的价值。交易成本不能与运输成本相混淆,二者是不同的。 一般说来,凡是交易,都要花费交易成本。不花费交易成本的交易几乎是不存在的,问题只在于交易成本的大小。但是,交易成本的存在却会阻碍人们的交易活动。因为人们不希望为交易而花费太大的代价。当交易成本大于交易本身所能提供的好处时,交易就不会发生。 实际上,随着交易量的增长,交易成本也在上升(尽管二者的增长不一定成比例)。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就是在不断地追求以尽可能少的交易成本达到其交易目的。因此,交易成本的概念和分析方法对于解释各种经济制度和经济机制的存在与发展演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新制度主义经济学就是以交易成本作为其支柱性的概念和方法的。 按照上述观念,交换的产生和发展是受到分工与专业化所产生的生产率和交易成本的制约的。而生产的分工与专业化和劳动生产率的变动,以及新的交易成本更低的交换机制和经济组织的出现与更替又推动着交换的不断发展。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制度就在这样的不断过程中得到了不断地发展。 货币发展变化的历史最典型地说明了交易成本对于经济生活和制度发生重要推动力。 我们知道,在物物交换的条件下,交换的实现是非常困难的。因为交换双方必须同时满足自己的要求以及对方的要求,才能进行(或者完成)交换。这也就是说,物物交换条件下,交换的实现需要具有“双重巧合”的严格条件。为此,交换者就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还有物力(财力)来实现交换。 为了实现交换者的交换愿望,他们必须克服这种“双重巧合”难以达到的困难。后来,在交换中交换者们发现了可以适当减少困难的方法,那就是找到一种双方在多数场合下都容易接受的物品,只要先把自己的物品换成该种物品,再换回增加需要的物品就容易多了。这种特殊的“物品”就是货币的前身。 由于货币的特殊作用(价值职能、交换媒介的职能和支付手段的职能),人们往往愿意储存一些特殊“物品”。这样更有利于以后的交换,因为它可以大大降低交易成本。 但是,储存特殊的“货币”,也需要成本,这也是交易成本。人们在交换过程中又进行了很长时间的努力,去想办法减少储存“货币”的成本。后来,人们找到了贵金属(金、银以及当时稀少而又稳定的金属)。但是,实践中,交易成本仍然可以改进,于是,贵金属集中到了金银上面,而金银又演变为铸币。再往后,法定纸币取代了金属硬币。但是,纸币仍然要花费交易成本。现在又出现了电子货币、 llation, and steam round generator grouptallation, and machine started boiler equipment instaengineering standards of excellence. Excellence project: boiler platform stairs railing installation, and boiler ontology ins13 信用货币(信用卡)。可以预言,由于任何货币都不能彻底避免交易成本,所以,今后货币还会发展变化。 第九章 完全竞争市场 我们在本章讨论卖者和买者都非常多、又没有市场活动的障碍(即完全竞争的市场)的情况下,企业的行为。 一、 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 1、产品的同质性:即各厂商市场和出售完全相同的产品。厂商之间的竞争只表现为价格竞争。 、市场上存在大量的买者和卖者,他们不会采取相互勾结与合谋的团体行为。因而,他们分散的个2 别行为不会对于整个市场的供求产生任何一点影响。 3、资源能够自由流动和转移。 4、人们都具有完备的、及时的信息。 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上,厂商面临的都是剩余需求(即整个市场需求减去市场上所有其它厂商的供 给后剩下的市场需求);消费者面临的都是剩余供给(即整个市场供给减去市场上其它消费者的需 求后剩下的市场供给)。企业剩余需求的价格弹性很大。 现实中,真正完全竞争的市场是不存在的。完全竞争的市场模型只是一个理想的,经济分析中进行参照的模型。充其量,可以把期货市场作为近似的完全竞争市场。 二、 完全竞争企业的供给函数 企业获得利润最大化的产量决定原则是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即MC,MR。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企业的需求曲线是位于市场价格位置的一条水平线。也就是说,企业的供给量不会影响市场的总供给,因而不会影响市场价格。企业只是一个市场价格的接受者。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每多出售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收益就等于价格。所以,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企业的边际收益等于市场价格。这样,企业的利 P,MC(q)。 润最大化产量Q就由以下条件决定:MR, 我们可以分别作图表明这一原则在不同情况下的反映。 企业的短期供给函数(曲线)只是企业的边际成本函数(曲线)上超过最低平均可变成本的部分。因为在短期内,企业关闭的条件是市场价格低于平均可变成本,或者收益小于可变成本。 企业的长期供给函数(曲线)则是长期边际成本曲线高于平均成本曲线的部分。因为在长期内,企业关闭的条件是亏损(利润为负),或者市场价格小于平均总成本。 在这里,只有接受市场价格的企业才具有供给函数,也就是说,只有这种企业的产量才会随着市场价格的变化而变化。可以自己设定价格的企业是没有供给函数(曲线)的。 注意书中第202页的例题,如何具体求出企业的供给函数。 三、完全竞争市场的供给函数 完全竞争市场的供给函数就是市场上全体企业的供给量之和。市场的供给曲线就由全体企业的供给曲线水平相加得来。(可以画图表示)市场的供给量也会遵循供给规律,市场的供给曲线也会发生和单个企业的供给曲线原因一样的移动。市场的供给也一样存在着供给的价格弹性。 给出市场的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就可以得出市场的均衡价格。在市场均衡价格下,企业的产量就可以决定,因为这时MC(q), P,即该市场价格与企业生产一定量产品的边际成本相等。 如果需求变动,在短期内,供给曲线不变,需求会上升,价格会提高,企业的产量会有一定的增加,因而,企业的利润也会增加。如果相反,需求收缩,价格会下降,企业的产量和利润也会随之下降。当需求下降的幅度大到使市场价格低于某些企业的最低平均可变成本,这些企业就将关闭。 在长期内,由于企业可以任意调节该种投入,也可以自由进出市场,所以企业的长期利润总是为零。具体说来就是,当某产业的长期利润大于零时,会有其它企业进入,从而增加该产业的供给量,使行业供给曲线右移,造成市场价格和利润下降;相反,当某产业的长期利润小于零时,企业会出现长期亏损,于是就会有其它企业退出,从而减少该产业的供给量,使行业供给曲线左移,造成市场价格和利润上升。在长期的调整过程中,最终该行业的长期利润会趋于零。 长期利润为零意味着市场价格等于企业的平均成本,即P,AC。利润最大化的条件又是P,MC。所以,完全竞争的企业在长期内的产量会在AC,MC处决定,即由边际成本曲线和平均成本曲线的交 ted boiler equipment installation, and steam round generator grouptallation, and machine starengineering standards of excellence. Excellence project: boiler platform stairs railing installation, and boiler ontology ins14 点决定。由于边际成本曲线和平均成本曲线相交于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因此,完全竞争企业实现的长期利润最大化的产量也就是平均成本最小化的产量。 在完全信息假设下,长期内所有的企业都可以采用当时所能得到的最有效率的生产技术,从而使其最低平均成本都相等。这样,完全竞争的市场长期供给曲线(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就变成了一条水平的直线,市场价格就等于行业的最低平均成本。每个企业在这时的产量既达到了利润最大化又达到了平均成本的最小化。整个行业的供给量(市场供给量)就由行业内的企业数量所决定。(曲线的形状可以参见书中第206页的图) 这里要注意,上述情况成立的条件是所有投入品的价格都不变,否则,竞争市场的长期供给曲线就不是水平线,而会成为上升或者下降的供给曲线。(要素价格上升时,为上升的供给曲线;要素价格下降时,为下降的供给曲线。) 此外,如果企业进入或者退出该市场是有成本的,也许企业的长期利润就不是零了。而且,进入和退出市场的成本也会影响到竞争的程度。 四、完全竞争的效率,局部均衡 局部均衡是指某一市场的变化(如价格变化)不会影响其它市场的情况。对于这种情况的分析就叫做局部均衡分析。微观经济学中多采用局部均衡分析方法。 长期以来,完全竞争的市场经济制度被认为是最理想、最有经济效率的。这种理想的经济效率表现在局部和整体的各种方面。这里,我们首先从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方面的局部均衡来分析完全竞争市场的效率。 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上,市场的均衡由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交点决定。在均衡价格水平上,消费者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消费者剩余,生产者也得到了最大限度的生产者剩余。在供求均衡图形中,这时,消费者剩余就是对应于均衡需求量的需求曲线之下价格线之上的全部面积;生产者剩余就是对应于均衡供给量的供给曲线之上价格线之下的全部面积。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相加的全部面积恰好就是二者应有的全部面积之和。如果我们用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来度量社会的福利程度,并以之衡量市场的经济效率状况的话,我们就可以说完全竞争市场的经济效率达到了最大的程度。因为这时,该市场所提供的社会福利状况达到了最大,而且再也没有改进的余地了。 为了进一步说明这种状况,需要把它与其它非完全竞争的市场情况进行比较。我们说,当市场竞争受到外部因素干扰时,就可能会影响其经济效率的发挥。我们首先说明价格管制情况下的市场效率。 当政府出于某种考虑(假如是维持大众的基本生活水平)而实行对于某种产品(比如粮食)的价格管制时,这种受管制产品的价格就会低于其本来应该有的市场均衡价格。其表示如书中第209页的插图。当其它条件不变时,价格管制意味着降低价格。因此,在价格管制下,生产者会提供比原来均衡水平要少的供给量,而消费者却会要求比原来均衡水平要多的需求量。这时,供给满足不了需求,出现短缺。按照市场经济规则,在管制价格下实现的交易中,消费者得到的消费者剩余增加了,但是,生产者剩余却减少了。一方面,消费者增加的消费者剩余是由原来的生产者剩余转变而来的,因此,从这方面来说,社会的总福利(即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之和)并没有总量的变化,而只是改变了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分配的数量比例。但是,另一方面,在管制价格下,和原来的均衡情况相比,社会福利的总量却减少了(图中的阴影面积)。 总的说来,管制价格低于均衡价格时,由于抑制了生产而产生了这种净效率损失和供给短缺。因为需求曲线反映消费者对于产品所赋予的边际价值,而供给曲线代表了生产的边际成本,在图中的阴影面积部分,是产品的边际价值大于其边际成本的。如果这部分被生产出来,社会利益大于社会成本,社会的福利就会增加。但是,现在这部分未能生产出来。这对于社会来说是一种净损失,即效率损失。 除此之外,由于在价格管制下产品供不应求,在图形上似乎只有赋予产品较高边际价值的消费者才得到了产品,即在产量线与需求曲线的交点左方的需求得到了满足,而交点右方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但是,实际上,在某些配给制度下,很可能把一些产品配给了赋予较低产品边际价值的消费者,而赋予更高产品边际价值的消费者却没有得到相应的产品。这样,从社会利益来说,实行价格管制制度所造成的效率损失,也许更大。 下面,我们在看税赋在竞争市场中所造成的效率损失。这里以从量税为例。其几何表示如书中第211 llation, and steam round generator grouptallation, and machine started boiler equipment instaengineering standards of excellence. Excellence project: boiler platform stairs railing installation, and boiler ontology ins15 页的图形。由于征税,在需求没有发生变化(即需求曲线不变)的情况下,相当于供给曲线会垂直向上平移税率T的距离,与原需求曲线相交于B点,形成提高了的产品市场价格。这时,市场价格的提高缩小了消费者的需求量。和原来的均衡情况相比,消费者损失了一定的消费者剩余。 与此同时,实际上的供给曲线由于企业的实际生产成本和收益并未发生变动而没有变化。因此,对应于形式上新的市场价格时,企业仍然按照原来的供给曲线进行生产。于是,企业的产量在这时就会低于原来的均衡产量。这时和原来的均衡情况相比,生产者也减少了生产者剩余。 我们假定政府会把增税得来的收入毫无效率损失地全部用于提高社会成员的福利。但是,由于增税所得到的消费者剩余与生产者剩余之和小于征税前均衡状况下的消费者剩余与生产者剩余之和,从整个社会来看,征税后和征税前相比仍然造成了社会福利或效率的净损失。这种净损失的直接原因在于生产不足,其根本原因则在于征税造成的市场非完全竞争。 如果政府对于市场上的产品增加补贴,也会由于市场过多而造成效率损失。 第十章 完全竞争的一般均衡及效率 局部均衡分析有时会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合而产生局限性。这是其最大的缺点。在这种情况下,就应该用一般均衡分析来加以纠正。一般均衡分析是同时考虑某一市场与其它市场之间相互作用的一种分析。它与局部均衡分析是互补的。 一、 一般均衡的定义及其存在性 1、一般均衡的定义:指经济中存在着这样一套价格系统,它能够使(1)每个消费者都能在给定价 格下提供自己所拥有的投入要素,并在各自的预算约束下购买产品来达到自己的消费效用最大 化;(2)每个企业都会在给定价格下决定其产量和对投入的需求,来达到其利润的最大化;(3) 每个市场(产品市场和投入市场)都会在这套价格体系下达到总供给与总需求的相等(均衡)。 当经济具备上述这样的条件时,就是一般均衡。这套价格就是一般均衡价格。在西方古典经济 学家那里已经涉及到了一般均衡状态的内容,但是,直到洛桑学派的瓦尔拉斯才第一次正式提 出,并给以数学的表述和初步证明。帕累托在瓦尔拉斯之后进一步探讨了一般均衡的内在社会 含义,并为由此通向福利经济学奠定了基础。 2、一般均衡的存在性:这是一般均衡分析的首要前提。西方古典经济学家的大多数一 直认为,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会自动达到一般均衡状态,但是并没有给出其实现的准确条件。20世纪5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阿罗和狄布鲁用数学模型严格地证明了一般均衡的存在条件,但是,其某些相当复杂。这里只能在比较宽松的条件下,对于完全竞争的市场经济中一般均衡的存在性加以概括地说明(这里只说明其存在性,而不是其唯一性)。 阿罗,狄布鲁模型的简单说明。 假定经济中有n个消费者,m个企业和,种资源。x为资源k的数量,p为其价格。以X和P表示 lXxxx,(,,,)?12ll种资源的数量和价格,用X?P表示这些资源的市场价值。即:; XPPx,,,iiPPPP,(,,,)?,il12l 消费者由其效用函数U 代表,企业由其生产函数F 代表。企业j的活动是生产产品以使其利润最大化。它使用最优投入X ,生产F (X ),使得: ,,,,,,,,,PFXXPFXX(())(()) jjjjjmaxX 其中P?F 是企业的收益,P?X 是成本。 每个消费者要在其预算约束下挑选消费品组合以使其消费效用最大化,即挑选X ,使得X 为以下 UX()iimaxXi最优问题的解, stPXI..,,ii 其中,I 是消费者i的收入或财富。 如果消费者拥有财产W ,则其财富就是P?W 。预算约束就是P?X ?P?W 。再假定消费者也拥有企业,从中分得利润。我们让s表示消费者i所拥有的企业j的份额,于是,消费者从企业j得到 ted boiler equipment installation, and steam round generator grouptallation, and machine starengineering standards of excellence. Excellence project: boiler platform stairs railing installation, and boiler ontology ins16 m 的收入就是s?πj这样,消费者的预算约束就可以写为: PXPWsj,,,,,,iiij,jl 如果X 是消费者i的最优需求,X 和F (X )是厂商对投入的需求及供给,当价格系统使得下式nmmn***成立,则该经济就处于一般均衡状态。上式中左边是总需求,第一XXFXW,,,(),,,,ijjji,,,,iljljlil 项为消费者需求,第二项为生产者需求;上式右边为总供给,第一项为产品供给,第二项为资源供给。由于上式为l维向量等式,所以它表示所有l种产品市场都达到供求平衡。 埃奇沃思图表示的一般均衡模型。 如书中第223页的图,以最简单的交换经济的埃奇沃思图来表示一般均衡的情况。契约曲线AB上任何一点,都是两个消费者过该点的无差异曲线(等效用曲线)相切的切点。WE直线的性质是:E点在契约曲线AB上,而WE与两个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I 和I 同时相切于E点,或者说,WE的斜率与无差异曲线I 和I 在E点的斜率相等。这时,如果两种商品的相对价格P / P ,等于直线WE的斜率, 那么,这套价格就是一般均衡价格,这时的经济就是处于一般均衡状况下。 对此,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如果相对价格P / P 等于直线WE的斜率,它就是消费者A的预算线。消费者A可以以市场价格卖掉其初始所有,再以全部收入买回WE直线上的任何一点所代表的消费组合,比如E点。由于无差异曲线I 与WE相切,所以,E点的组合可以使消费者A获得效用最大化。这种方法对于消费者B也同样成立。由于A、B两人互为买者和买者(即互为生产者和消费者),所以,E点表明双方各自的需求恰好都等于对方的供给。而这又恰好与一般均衡的定义相符合。于是,相对价格等于直线WE的斜率的价格系统就是该经济的一般均衡价格。 以上方法说明,给出契约曲线和初始配置点,只要能在契约曲线上找到某一点,使得该点与初始配置点的连接直线与过契约曲线上那一点的无差异曲线相切,就可以找到一个一般均衡状态。一般而言,这样的点总是可以找到的,因此,一般均衡就是存在的。 对于上述一般均衡模型的代数证明。 假定整个经济中只有两个消费者A、B,只有两种商品X、Y。两个消费者的效用函数分别为: aa1,Uxya,,,,(01)AAA bb1,Uxyb,,,,(01)BBB 他们的初始拥有分别为(x , y )和(x ,y )。这个经济环境可以记为: *xaIP,/AAx *yaIP,,(1)/AAy *xbIP,/BBx *ybIP,,(1)/BBy 求解这一经济环境的完全竞争一般均衡,就是要找出一组价格(P ,P ),使得两个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和市场总供求相等能够同时实现。 消费者A的效用最大化问题的解(x ,y )也就是下面最优问题的解: aa1,maxUxy,AAA ***0*0stPxPyPxPy..,,,xAyAxAyA 消费者B的效用最大化问题的解(x ,y )则是下面最优问题的解: bb1,maxUxy,BBB ***0*0stPxPyPxPy..,,,xByBxByB llation, and steam round generator grouptallation, and machine started boiler equipment instaengineering standards of excellence. Excellence project: boiler platform stairs railing installation, and boiler ontology ins17 而每个市场都均衡(出清)的情况就是每个市场的供求相等,即: 0000 ,,,,UUxyxy(,),(,),,ABAABB 现在我们来求解这个问题。我们知道,在给定一组价格(P ,P )时,如果消费者A和B的收入分别为I 和I ,则他们对于两种商品的需求分别为: **00xxxx,,,ABAB **00yyyy,,,ABAB 00IPxPy,,AxAyA而消费者的收入恰好等于他们所拥有的商品的市场价值,即 00IPxPy,,BxByB 这样,总需求等于总供给的条件就是: 000oPxPyPxPy,,xAyAxByB00abxx,,,ABPPxx 0000PxPyPxPy,,xAyAxByBo0(1)(1),,,,,abyyABPPyy 上述两个方程可以联立成为一个关于相对价格P / P 的方程组,其解(P ,P )就是一组一般均衡的价 ooayby,*AB1,那么,任一上式就可以解出: 格。如果假定P ,P,x00(1)(1),,,axbxAB 这样,(P ,1)就是一组一般均衡价格。将(P ,1)代入消费者的需求函数就可以求出一般均衡的配 *xaIP,/AAx *yaIP,,(1)/AAy置(x ,y ), (x ,y ): *xbIP,/BBx *ybIP,,(1)/BBy 二、 一般均衡的效率 所谓一般均衡的效率问题,就是指一般均衡的状态是否使得有限的资源得到了最有效率的配置,或者说,它是否使社会成员的福利得到了最大化,是否已经再无改进的余地了, 如果社会经济状况可以得到改善而不会损害任何一个人的利益,我们就叫这种情况为“存在帕累托改进”。如果社会经济状况可以得到改善,但是至少要以损害某一个人的利益为代价,或者说,在不损害任何一个人的利益情况下就无法改善社会经济的状况,我们就叫这种情况为“帕累托最优状况”。 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完全竞争的市场经济下的一般均衡是帕累托最优的。 该定理的证明情况见书第226,227页。这一定理充分肯定了完全竞争市场的效率特征和优越性: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市场机制可以通过价格有效地自动调节经济活动,配置有限的稀缺资源。该定理也说明了市场机制在信息的有效利用方面的优越性。哈耶克甚至认为利用信息的效率是比配置资源的效率更为根本和更为重要的。 应该注意的是,这一定理需要严格的假设条件:真正完全竞争的市场;彻底的市场经济)一切经济活动的成本和收益都在市场上结算;经济活动不存在外部性;以利己为目的的理性的人(具有理想的完备知识);信息的及时性、完备性和无成本。 此外,仅仅把关于完全竞争市场一般均衡的效率特征的定理说成是福利经济学的定理,是不妥的。因为社会福利不仅涉及效率,也要涉及公平问题。在把帕累托最优作为衡量经济制度和机制的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方面, ted boiler equipment installation, and steam round generator grouptallation, and machine starengineering standards of excellence. Excellence project: boiler platform stairs railing installation, and boiler ontology ins18 西方经济学界存在着不同的看法。 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在所有的消费者的偏好为凸性以及其它一些条件下,任何一个帕累托最优配置都可以从适当的初始配置出发,通过完全竞争的市场来实现。 该几何证明可以见书第230,232页。在实际上,对于该定理,西方经济学界同样存在着不同的意见。不过,不管争论意见如何,严格地说,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所要求的适当的初始配置状态,会由于财富再分配的困难而无法达到。因此,该定理的现实有效性也是要打折扣的。 三、 一般均衡配置的优化条件 一般均衡的资源配置表明整个经济处于最有效率的状态下,即所有的消费活动和生产活动都是有效率的,而且是相互协调一致的。在这种情况下,对于任何两种资源,所有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都相等,所有生产者的边际技术替代率也都相等,而且边际消费的替代率与边际技术替代率也相等。这些结果得以实现的条件,就是完全竞争的市场环境和资源的充分自由流动。 四、 完全竞争模型的局限性 同质产品,极大量的消费者和生产者,完备的信息,资源的自由流动在现实中难以达到,因此,完全竞争模型是有其局限性的。 此外,如果消费者和生产者都是市场价格的接受者,那么谁是市场价格的制定者呢, 还有,这里的完全竞争模型是一个静态模型,但现实经济都是动态的,一旦进入动态,静态模型原来的条件就会发生变化,从而破坏其最优配置。所以,静态的最优配置也不能等同于动态的最优配置。 第十一章 垄断 垄断是指市场上只有一个卖者或者买者的情况。市场上只有一家卖方的垄断叫做卖方垄断;只有一家买方的垄断叫做买方垄断。经济学中一般只分析卖方垄断,但是,对于买方垄断也可以使用同样的分析方法。至于一对一的双边垄断,则需要以博弈论的分析方法单独加以研究。西方经济学中在分析卖方垄断时,总是假定买方是人数众多的价格接受者,他们对于市场不具有影响力。而卖方由于其唯一性,而对于市场的价格,供给量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垄断模型与完全竞争模型一样,都只是便于进行理论分析和理解的假定的纯粹形态,现实中一般很难找到。 一、 形成垄断的原因 1、技术性障碍:只有某个企业对于某种生产技术或者诀窍能够掌握的情况,使得其它厂商无法进入 该行业与其竞争,从而形成了特定产品的市场垄断。技术性障碍形成市场垄断的典型例子也包括 规模经济问题造成的垄断。因为某些技术可能表现为规模报酬递增,即生产规模越大,产量越大, 平均成本就越低。这样,试图进入行业的新厂商必须投入非常大的力量和成本才能接近原有厂商 的规模,甚至根本就无法立即达到所要求的规模。于是,在平均成本随生产规模下降的条件下, 新厂商因技术性障碍无法进入行业和市场,原有的小厂商又会被某一家最大的厂商所排挤和淘汰, 最终形成垄断市场。经济学上一般把这种垄断叫做自然垄断。 2、法律障碍:法律特许的专利权和版权会使拥有它们的厂商在法律的保护下,在专利权和版权的有 效期内成为市场的垄断者。政府对于某个企业授予的某种经营特许权、某个厂商所独家拥有的某 种特定资源也都会成为形成垄断的原因。因为这些因素都含有受法律保护的意味。 3、策略性障碍:某个企业通过各种手段人为地大大提高进入市场的成本,从而使欲进入者望而却步, 形成对市场的垄断。 总的说来,法律障碍形成的垄断是比较稳定的,而其它两个因素形成的垄断都是暂时的。因为某种产品只要有替代品,这些替代品就会对其形成竞争威胁。另外,有些策略性因素也不可能持久地形成其它厂商进入行业和市场的障碍。应该说,垄断的不稳定对于社会来说是件好事,因为竞争的存在,甚至哪怕是潜在的竞争威胁,都会使市场效率有所提高。这也就是西方经济学家所说的“可竞争性市场”(contestable markets)。 二、 垄断企业的行为及效率 经济学上一般认为,由于垄断者会对市场施加影响,所以垄断市场是最缺乏经济效率的。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经济学家会反对它。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可以从书中第247页的插图得到印证。这幅图完全 llation, and steam round generator grouptallation, and machine started boiler equipment instaengineering standards of excellence. Excellence project: boiler platform stairs railing installation, and boiler ontology ins19 说明了垄断和完全竞争相比所造成的损失(产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和完全竞争的市场相比,生产者虽然损失了一定量的生产者剩余,但是却从超额利润中得到了弥补。不过,消费者一方面缺乏足够的消费品,另一方面也损失了消费者剩余,而且还必须为更少的产品支付高价)。总的说来,垄断只对于垄断生产者有利,而对于消费者和整个社会不利。 1、 垄断价格和需求的价格弹性 厂商对于市场的影响力是与它的垄断程度和消费者选择余地的大小密切相关的。而消费者选择余地又和商品需求的价格弹性相关联。如果消费者选择余地大,当厂商提高其产品价格时,消费者就会转而购买其它商品进行替代,提价的厂商的商品需求价格弹性就较大。这种情况下,厂商对市场的影响力就有限,它就不敢轻易提价。如果在垄断市场上,一个厂商垄断了某种商品的全部供给,在缺少替代品的情况下,它对于市场的影响力就大,而消费者的选择余地就小。这时,一旦垄断厂商提高其产品的价格,消费者虽然也会减少购买,但是,由于找不到别的替代品,他们就只好继续购买该垄断厂商的产品。这样,由于该垄断厂商的产品需求价格弹性较小,它就敢于提高价格。 关于需求价格弹性与垄断价格的关系,我们可以做如下分析: 首先,我们可以建立边际收益和需求价格弹性之间的关系: MR = P + P’Q = P (1 + P’?Q/P ) dQP由于 e,,dPQ 所以,MR,P(1,1/e)。 根据利润最大化的条件MC,MR,P(1,1/e),可以发现,边际成本应该是非负的,在MC,MR时, ,1/e)也应该是非负的,即e的绝对值必须大于1,或者说需求价格弹性一定是小于,1的。这意味(1 着,如果需求的价格弹性较小(或者是非弹性的),提高价格就可以最佳收益。而且,在价格上升时,需求总会变小,在产量也减少的情况下,总成本当然也会减少,造成利润增加。这一提高价格、减少产量的过程会一直进行到需求价格弹性变大,才会停止。 PMC,1,根据P(1,1/e),MC,可以得出: Pe 其中(P,MC)/ P是价格加成指数,它衡量价格中超出边际成本部分的比例,反映了利润率的大小。该表达式说明需求弹性越小(在e的绝对值大于1的情况下),价格超出边际成本越多。如果需求弹性无穷大,价格就等于成本。这时就变成了完全竞争的市场情况。 2、 税收对垄断效率的影响 这里主要是考虑政府的税收干预从影响企业决策方面是否可以改善垄断企业的效率。 这种考虑是基于下面的认识,即政府可以通过税收把垄断企业从消费者那里取得的剩余还给消费者,或者通过税收改变垄断企业的行为以减少效率的净损失。 一般说来,总额税不会改变经济个体的边际行为。如果对于垄断厂商征收一笔总额税,实际上只会提高垄断企业的固定成本,对于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都没有影响,因此,垄断厂商不会由于征收总额税而改变其产量和价格。所以,总额税只能实现收入再分配,而不能改进垄断企业的效率。 利润税也是一样,可以起到收入再分配的作用,但是并不能影响企业的行为。如果利润税率为t,垄断厂商要最大化其保留利润,即 (1)[()()],,tPQQCQmaxQ 可以看出,只有当P(Q)Q,C(Q)达到最大时,(1,t)[P(Q)Q,C(Q)],才会达到最大。这样,在利润税制下,企业的行为与单纯的利润最大化行为完全一样。 如果征收单元税,实际上会提高企业的边际成本,因而会造成产量下降,价格上升。本来垄断厂商的产量就比较低,征收单元税会进一步加剧效率损失。此外,单元税所引起的价格上升可能会超过税值本身。 ted boiler equipment installation, and steam round generator grouptallation, and machine starengineering standards of excellence. Excellence project: boiler platform stairs railing installation, and boiler ontology ins20 MCQ()根据MR,P(1,1/e),MC,垄断价格就是: P,11/(),eQ 如果单元产品家税t,垄断厂商的实际边际成本就是MC(Q),t 。假定边际成本和需求弹性都固定不变,即MC(Q)= c, e (Q) = e , 那么,价格就是 ct,P, 11/,e t当单元税为t元时,价格将增加,因为e<,1,所以,上式大于t。价格的提高真的超过了11/,e 税率。这样,垄断厂商不仅把税全部转嫁到了消费者身上,而且趁机大捞了一把。 由上可见,要想改善垄断企业的效率是不能运用征收的办法的,反之,倒是可以考虑对其补贴的办法。因为单元补贴会降低边际成本,从而提高垄断企业的产量。(可以参见第251页的插图)不过,补贴也加剧了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理想的办法是既给垄断企业单元补贴,以鼓励生产的扩大,同时也对其征收一笔总额税,用以收回所有的补贴,并以某种发生还给消费者。不过,这种办法由于对垄断企业监督和管理的困难,以及总额税收返还的困难,很难实行。 三、 价格歧视 对于同一种产品,以不同的价格卖给不同的消费者。这种作法叫做价格歧视(Price Discrimination)。如:水、电、电话、煤气、汽油、娱乐场所的入场券等。当然,这里的同一种产品是指经济意义上的。有时,貌似相同的产品却并不是同一种产品。 价格歧视发生作用,或者说行之有效有三个条件:第一,厂商必须有一定的控制市场供给的条件和隔离市场(市场分割)的力量。第二,产品的转卖必须十分困难,否则就会出现中间商的牟利行为。第三,消费者的消费偏好必须有所不同,而且厂商必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区分出不同偏好的消费者。 1( 不同程度的价格歧视 (1)三级价格歧视:这是最常见的价格歧视方法。在这种价格制度下,不同的消费者可能对于某种商 品的相同数量要支付不同的价格,但是同一消费者对所购买的不同数量的商品却可以支付相同的 价格。也可以说,同一产品在不同的市场上价格不同,但在同一市场上只有一个价格。 垄断厂商如果能够区分两类消费者,比如对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不同,一类缺乏需求弹性,另一类需求价格弹性较大。那么,垄断厂商就可以对需求弹性不大(或者说缺乏弹性)的消费者提高产品价格,而对需求弹性较大的消费者保持低价。因为前者不会由于价格较高而降低较多的需求,而后者却会因为价格较高而大大减少需求。 价格歧视给垄断厂商所能带来的利润一定会高于实行单一价格时的垄断利润。因为单一价格下得到的垄断利润高于价格歧视所带来的利润时,简单地使歧视价格等于单一价格就可以得到和单一价格一样的利润。 关于价格歧视的具体情况可以参见书中所举的例子。比如,出版商要在图书馆和学生这两个市场上实现总利润的最大化。其最优化决策可以表示为: PqqPqqTCqq()()(),,,11122212maxqq,12 其中前两项分别为图书馆和学生的需求函数。最优条件意味着 MRqMCqq()(),,1112 MRqMCqq()(),,2212 这表明厂商在不同市场上的边际收益都相等。如果以需求弹性来表示边际收益的话,上式就可以写 MRqMRq()(),PP,为:由于图书馆的需求价格弹性较低,所以:,由此可以导出112212 eqeq()(),。再进一步,可以参见书中第254页的例题。 1122 llation, and steam round generator grouptallation, and machine started boiler equipment instaengineering standards of excellence. Excellence project: boiler platform stairs railing installation, and boiler ontology ins21 一级价格歧视:又叫做完全价格歧视。在这种情况下,每一单位产品都以消费者所愿意支付的价格出售。最后一单位产品的价格等于边际成本。我们说,在一般情况下,当垄断厂商知道每一个消费者为购买每一单位产品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并据此制定每一单位产品的销售价格时,就表明垄断厂商实行着一级价格歧视。在这种情况下,由需求曲线表示的代表商品边际效用的消费者买进一定量商品所愿意支付的价格,就成为垄断者的边际收益曲线。于是,在单一价格下的消费者剩余,就通过采用一级歧视价格而全部转化为垄断厂商的实际收益。从这一点来看,给予垄断者充分的区分和市场分割能力,在理论上也许垄断厂商的产量会达到社会最优水平。因为垄断生产者在最大化其利润或剩余时,就是在最大化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的总和(也就是社会福利)。 不过在实际经济活动中,一级价格差别的情况极为罕见。因为垄断者事实上无法掌握每一单位产品对于消费者的最高边际价值。 (2)二级价格歧视:如果以不同的价格出售不同数量的产品,而对于购买同一数量的消费者则收取同 一价格,这就是二级价格歧视。一般最常见的二级价格歧视是数量优惠。由于单位价格不是既定 常量,所以,二级价格歧视又叫非线性价格。二级价格歧视下垄断厂商所获得的利润也会大于单 一价格下的垄断利润。对此可以参见书中第256页的图示。因为,只要较低的价格高于边际成本, 而且又不影响较高价格的需求,垄断厂商就一定可以增加利润。 二级价格歧视所获得的利润也会高于三级价格歧视所能实现的利润。参见书中第258页的图示。 2( 信息要求和自我选择: 垄断厂商实行价格歧视需要能够对市场进行精细的分割,而要进行这种分割就要有较高的信息要求。一级价格歧视的信息要求最高,所以现实中很难实行它。三级价格歧视的要求较为粗糙,只要区分出消费者的大致类别就可以。二级价格歧视具有最大的信息优越性,因为这时垄断厂商连消费者都不必进行区分。消费者会自己进行区分。因为他们的购买数量表明了他们的消费特征。他们实际上是在进行自我选择。 出于节省信息成本的考虑,企业会以很多办法来推行价格歧视。比如,使用优待券。厂商并不出面区分高收入或者低收入的顾客,而是让顾客自己进行区分和选择。通过优待券折扣,需求价格弹性高的消费者支付较低的价格,需求价格弹性低的消费者付较高的价格。这就是一种三级价格歧视。 3( 两部价格制度(二次收费, Two-part Tariff): 有些服务会实行两部价格制度(或者叫做两次收费)。比如,计算机联网,先收入网费,再收使用费。一些俱乐部的会员既交纳会费,也要交付使用费或者服务费。大型娱乐场所或公园,也是先支付门票费用,再支付园内的具体游览或设施服务费。北京地区的固定电话甚至先收一次初装费,然后在支付使用费时,又实行两次收费(一次是固定的基本费用,另一次是计次使用费)。 垄断厂商采取两部价格制(二次收费)当然是为了多得利润。通过两部价格制(二次收费)可以把消费者的消费者剩余拿过来一部分。因为在消费者对服务(消费)直接付费之前的第一次付费(固定费用),实际上就是把消费者剩余的一部分转给了垄断厂商。不过,两部价格制(二次收费)并非随意就可以制定的。 如果消费者的偏好完全相同,问题较为简单。垄断厂商在实行两部价格制(二次收费)时,自然努力要使自己得到的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的总和最大化。其原则就是按照自己的边际成本来制定价格,从而创造最大的消费者剩余,然后再以固定费用把消费者剩余全部要回来。 如果消费者偏好不相同,制定最优的两部价格(二次收费)就较为复杂。这时,垄断厂商所能收取的固定费用就不能超过边际消费者的消费者剩余,否则,就会迫使边际消费者退出市场。这样一来,在消费者偏好不相同的情况下,最优的两部价格(二次收费)的制定,在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消费者偏好的差别,以及各类消费者占市场的比例。因为这些因素会影响到边际消费者的状况。 4( 搭配销售(Tying): 这是指垄断厂商把两种或者几种不同的商品搭配在一起一次出售的办法。这种办法也可以提高出售的利润。因为消费者对于两种商品可能具有不同的偏好,以同样的价格购买同一件商品,消费者剩余会各不相同。垄断厂商就是借助于垄断力量利用搭配销售的办法,在偏好一定的条件下,索取更多的消费者剩余。 ted boiler equipment installation, and steam round generator grouptallation, and machine starengineering standards of excellence. Excellence project: boiler platform stairs railing installation, and boiler ontology ins22 一般说来,当消费者的偏好出于正向关联时,垄断厂商采取搭配销售是无利可图的。只有消费者的偏好处于反向关联状态,搭配销售才能带来更多的利润。因为这时,不同的消费者的偏好彼此中和了,即不同消费者对于搭配销售的商品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比较接近了,谁也不能沾别人的光。 如果搭配销售的商品之间具有使用上的互补性,而且厂商对于这些商品具有市场垄断力量,其搭配销售就会得到好处。这时,垄断厂商可以降低其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购买,但是,对于另一种互补性商品则收取高价,赚取更多的利润。比如,彩色打印机的价格可能不高,但是墨盒与墨水的费用却很高。餐馆里菜肴的价格不贵,但是,酒水的价格却非常高。超级市场中某些商品的价格很便宜,但是,其它商品的价格并不便宜,因为店家考虑到顾客大多数不会只买有限的便宜商品,而会在多买一些其它商品。 不过,搭配销售的收益虽然高于单个出售时的收益,但仍然低于差别定价下的收益。 四、 自然垄断的管制 自然垄断的最大特点是平均成本曲线向下倾斜,产量越高,平均成本越低。这多半是因为特定生产技术的固定成本非常高而边际成本则很小,因而,边际成本曲线常常位于平均成本曲线下方,造成平均成本曲线的下降。一般地,大规模公用事业,象电话、自来水、煤气、供电、高速公路等都具有自然垄断的特点。 在追求效率方面,自然垄断是个比较难办的问题。出于规模经济的考虑,自然垄断行业应该实行独家经营。这样可以避免竞争带来的浪费。但是,垄断也会造成效率损失。社会对于自然垄断行业面临着两难选择。这时,政府往往出面进行干预。大多数国家对于这种涉及自然垄断性质的公用事业和设施采取两种干预设施:一种是政府管制私营垄断企业,另一种是国家直接拥有垄断企业。 先看政府管制自然垄断的私营垄断企业。政府为什么要对自然垄断行业实行管制呢,因为自然垄断企业不会按照边际成本来定价。由于自然垄断行业的平均成本是下降的,其边际成本低于平均成本,要是按照边际成本定价,企业就会亏本。而亏本的事,企业是不会干的。要使自然垄断行业存在,满足社会的需求,就得允许垄断厂商制定高于其成本并可获取利润的价格。但是,政府也不会对自然垄断企业的过高价格坐视不管。 在这种情况下,自然垄断企业要解决亏本问题,可以采取二次收费(两部价格)的办法,把使用费固定在边际成本的水平,以鼓励消费,再用基本费来补偿高昂的成本。此外,区分高峰期和非高峰期的歧视性价格也可以解决亏本问题。 不过,政府要监督和管理自然垄断企业的价格行为,就得了解各种价格与成本之间的关系。但信息成本又使得政府无法真正清楚地了解复杂的价格系统和成本状况。通常,政府是管制资本在公用事业和设施的投资报酬率,把它控制在一般市场的投资报酬率(即公平的市场报酬率,指同量资本在相似的产业和风险投资中能得到的平均市场报酬率)水平上。 假设企业的总收入为TR(Q),除资本外的全部成本为C(Q),其中包括对贷款所支付的本息,资本的投入量为K,那么,投资的报酬率为: TRQCQ()(),r, K 如果自然垄断企业的投资报酬率高于规定的公平市场报酬率,管制机构就要指令企业降低收费标准和价格。如果被管制的公用事业和设施服务企业要提高价格,必须事前向管制机构申报,经其批准企业才能涨价。如果管制机构不能在规定期限内作出决定,企业就可以涨价。当然,事后发现垄断企业的投资报酬率高于规定的水平时,管制机构也会命令企业向消费者退回多收的费用。 但是,政府实行投资报酬率管制也会遇到困难。一是难以客观地确定公平的市场报酬率,也难以确定相似产业和相似风险。二是计算投资报酬率也要知道企业的实际成本和资本投入量。但企业对此会出于自己的利益而对管制机构提供扭曲的信息。 再看政府拥有自然垄断企业。由于政府经营缺乏利润刺激,所以,政府低于降低成本也缺乏刺激。这样一来,国有企业缺乏管理绩效的激励制度。其管理效率难以得到保证。此外,政治和政策因素也会作出效率损失。 综上所述,可以知道,上述两种办法只不过是不得已的办法,而并非最优办法。 llation, and steam round generator grouptallation, and machine started boiler equipment instaengineering standards of excellence. Excellence project: boiler platform stairs railing installation, and boiler ontology ins23 第十二章 寡头和垄断竞争 现实中,市场既非完全竞争,又非完全垄断。更常见的是介于二者之间的寡头垄断市场和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垄断市场一般是指,市场上有几个厂商,它们之间既有竞争又有共谋。这些厂商既对其产品有一定的市场影响力,不能形成完全竞争,又受到其它企业的牵制和制约,不能形成垄断。这种市场结构叫做寡头垄断市场。提供同质产品的寡头垄断市场叫做纯粹寡头垄断市场。提供差别产品的寡头垄断市场叫做差别寡头垄断市场。 一、寡头垄断市场的特点: ?厂商数目很少。 ?存在市场(行业)进入壁垒。这主要是显著的规模经济性造成的。这种进入壁垒没有垄断市场那 么有力,但是比垄断竞争市场要弱。 寡头厂商之间存在着被认识到的相互依存性(Recognized Mutual Interdependence)。这使得寡头垄断厂商的决策在结果上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这也使得寡头垄断市场的理论变得非常复杂。有时,为减少这种不确定性,寡头厂商之间会相互串谋(也叫共谋,Collusion)。在这方面,因条件假设的不同,会有许多不同的寡头垄断模型。 二、 卡特尔(Cartel) 几家厂商结成同盟共同垄断市场,这种同盟组织就叫做卡特尔。当寡头垄断市场中的各个厂商通过明确正式的协议来协调其各自的产量、价格等事项时,就形成了卡特尔。卡特尔是一种公开的和正式的串谋行为。卡特尔在大多数国家是非法的,但在少数国家可能是合法的。卡特尔可以增加利润,减少竞争中的损失,并且可以阻止潜在的竞争者进入市场来与市场上的原有厂商瓜分利润。 如果一个卡特尔能够根据产品的需求情况和各厂商的成本状况,按照卡特尔的利润最大化原则确定整个市场的产品价格和产量,那么,这个卡特尔就类似于完全垄断市场中的垄断者。 一个成功的卡特尔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其成员对价格和产量的协议必须遵守,特别是对于那些产量份额较大的厂商。但是,事实上,对于卡特尔的每一个成员,在其他成员遵守协议而自己稍微降低价格或者增加产量时,它将能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或者更多的利润。因此,在没有其它约束的情况下,卡特尔成员总是存在着违背协议的诱惑。第二,要有潜在的垄断势力。一旦卡特尔成员面临一条高度弹性的需求曲线,它就只有很小的提价空间,但如果潜在的垄断势力很大,合作的潜在利益很大,卡特尔成员就有很大的意愿组成卡特尔。一般说来,由于各国都有反垄断法存在,现在在各国国内卡特尔基本上成了受禁止的垄断组织。但是,国际性的卡特尔却是常见的,如石油输出国组织(简称欧佩克或OPEC,即Organization of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 )。 不过,卡特尔也是不稳定的。其影响因素主要有三个:第一,卡特尔成员具有违反卡特尔协议的诱因。所以,如何使每个成员遵守卡特尔协议可能是卡特尔面临的最大难题。这就是卡特尔的自我实施问题。第二,卡特尔成员间矛盾的协调问题,不易解决。第三,市场进入问题。外来者的进入会使卡特尔成员失去垄断利润和市场份额。 三、 寡头市场模型 由于寡头垄断市场的不稳定,一个企业无法确知或控制其它企业的决策,所以在其它场合有效的利润最大化原则在这时就无法运用了。在寡头垄断市场上,需要运用博弈论的方法来加以分析。所以只能具体讨论一些博弈模型。 1、 古诺模型(古诺双寡头模型,Cournot Duopoly Model) 假定条件:?两个寡头厂商生产同质产品;?每个厂商作决策时,都以对手的行动为依据,并假定对手会继续这一行动;?假定每个厂商的边际成本为常数;?假定每个厂商的需求函数是线性的;?两个厂商都通过调整产量来实现各自利润的最大化;?两个厂商之间不存在任何正式或者非正式的串谋行为。具体分析过程参见插图(教材第276,279页)。 结论:竞争均衡时,厂商价格最低,产量最高,利润为零;串谋均衡时,厂商价格最高,产量最低,利润最高。古诺模型可能更适合于行业内厂商大致相同,没有哪一个寡头具有较强的经营优势或领导地位的情况。古诺市场的价格介于垄断价格和竞争价格之间。可以看出,当企业越来越多,即n趋于无穷大时,古诺市场的产量就趋于完全竞争的产量。该模型反映了企业越多竞争越激烈的道理。 ted boiler equipment installation, and steam round generator grouptallation, and machine starengineering standards of excellence. Excellence project: boiler platform stairs railing installation, and boiler ontology ins24 古诺模型的缺陷是,以产量为决策变量和以价格为决策变量的大多数情况不太符合。 2(波特兰模型(贝特朗模型,Bertrand Model) 波特兰模型是价格竞争模型。这里,各寡头厂商生产同质产品(完全替代品),寡头厂商之间也没有串谋行为。该模型假定,某企业制定价格决策时,认为其它企业的价格不会改变。 这时会出现波特兰均衡(一种纳什均衡)。这也是一种完全竞争的均衡:厂商产量由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等于价格来确定,每个厂商的利润为零。该模型认为,只要有一个竞争对手,企业的行为就与完全竞争相同。 这个结论当然有些奇怪。实际上,波特兰模型有一个隐含着的假定:认为不存在对企业生产能力的限制,也就是说,一家企业可以在有销路的情况下,不断增加产量,以致于它可以独自供应整个市场。在这种情况下,哪家企业的产品价格最低,自然它就可以得到整个市场的全部销售份额,而产品价格高于它的企业则完全丧失掉市场销售份额。如果改变这一假定,对企业的生产能力施加限制,那么,即便这家企业的产品价格比别的企业同样的产品价格低,它也不能满足整个市场的需求。在不能满足需求的情况下,消费者只好到产品价格高于这家企业的其它企业去购买。这样一来,在生产能力受到限制的条件下,厂商的价格就不会降到边际成本的水平。 造成波特兰模型导致完全竞争均衡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各个企业生产的是相同的产品。由于相同产品是完全的替代品,所以,消费者在购买这些商品时只会考虑价格因素,而不会考虑其它因素。这样,在价格信息比较及时和完全的情况下,厂商只能竞相削价进行竞争。最终使价格下降到边际成本的水平。相反,如果厂商采取非价格竞争,结果将是大不相同。 3(斯塔克尔贝格模型(斯塔克尔伯格模型,Stackelberg Model) 当厂商在市场上的地位不对称时,其决策次序也不对称。这时,市场上占有主导地位的企业和非主导地位的厂商在作出决策时,会相互考虑对方的决策或反应。这就是说,假定厂商1先决定其产量,然后,厂商2知道厂商1的产量后再作出自己的产量决策。其它条件与古诺模型相同。 假定需求函数为p = a,bQ,主导企业和随从企业的边际成本都是c 。我们只考虑一个随从企业的情况。假定这个随从企业的行为和古诺模型一样。在随从企业知道主导企业决策的情况下,它的产量决策为: qacbq,,,()/21/22 这也是随从企业的反应函数。主导企业的利润为:,,[()]abqqqcq,,, 11211 它知道随从企业的反应函数,所以,主导企业的目标函数就是: ,,abqacbqqcq,,,,,[()/2/2] ,,11111 其一阶最优条件为aacbqc,,,,,()/20 1 *由此可以解出: qacb,,()/21 *再从反应函数算出随从企业的产量为: qacb,,()/42 这种情况下,首先采取行动的主导厂商可以获得“先行者利益”或者“先动优势”(First Mover Advantage)。斯塔克尔伯格模型可能更适合于行业内有一个在推出新产品或生产方面领头的大厂商主导的情况。 四、 垄断竞争 1( 垄断竞争市场的含义和特点 (1) 垄断竞争市场的含义:垄断竞争市场是一种介于完全垄断市场和完全竞争市场之间的市场。 (2) 垄断竞争市场的特点: ?生产和销售差别产品,差别产品之间具有不完全的替代性。 llation, and steam round generator grouptallation, and machine started boiler equipment instaengineering standards of excellence. Excellence project: boiler platform stairs railing installation, and boiler ontology ins25 ?行业中有很多厂商,相互之间有竞争。 ?不存在行业(市场)的进入壁垒。厂商具有进出行业和市场的自由,而且比较容易进出。 ?市场机制并非完全取决于价格竞争。它们之间更多的是非价格竞争。 ?各厂商的市场行为是相互独立的。 由于上述特点,在长期均衡下,每个企业的利润为零,而且每个企业面临的剩余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2( 垄断竞争市场的厂商行为模型 在垄断竞争的市场中,厂商的定价与产品的产出量有密切的关系,合理的定价和与之相应的产量往往决定着企业利润是否最大化。于是,利润最大化问题依然是垄断竞争厂商的定价与产量决策的基础。而在利润最大化时,垄断竞争厂商的产品边际收益恰好等于边际成本,边际利润为零。不过,这一情况是建立在厂商根据市场需求情况多次对价格和产量进行调整之后实现的。研究垄断竞争市场上的厂商行为主要有两种模型。 (1)张伯伦模型(Chamberlin Model) 张伯伦模型假定,市场上有许多互相独立的厂商,个别厂商在市场上的作用是微不足道的,即个别厂商的产量和价格对于市场上其它企业没有直接影响。其隐含假设是各种差别产品之间的不完全替代性是对称的。这样,垄断竞争厂商的决策是各自独立的,竞争只会影响各厂商剩余需求的大小。在分析中,只要研究代表性厂商就可以知道所有的厂商行为了。 差别产品使垄断竞争厂商提价时需求会降低,但是不会完全消失;降价时需求会增大,但是也不会无限增大。所以垄断竞争厂商面临的剩余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但是比寡头厂商和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要平缓一些。这时,在递减需求函数下的垄断竞争厂商的边际收益曲线始终小于价格。所以,在短期内,垄断竞争厂商的行为与垄断厂商的行为没有什么本质区别。 在长期内,垄断竞争的均衡与垄断均衡有所不同。其他厂商的自由进入造成原垄断竞争厂商的剩余需求越来越小。当每个垄断竞争厂商的利润都降到零时,市场处于均衡状态。这时,需求曲线与平均成本曲线相切于一点。因为需求曲线位于平均成本曲线之下时,意味着企业的长期亏损,就会有厂商退出;相反,当需求曲线位于平均成本曲线之上时,厂商就会获得超额利润,就会有新的厂商进入。厂商的进出最终会使市场均衡在需求曲线和平均成本曲线的切点上。和完全竞争的市场均衡相比,垄断竞争的市场均衡由于切点在倾斜的需求曲线上,所以,它只能切于平均成本曲线的左侧,而不是切于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这表明垄断竞争市场的效率低于完全竞争的市场效率,但是,垄断竞争的市场会给消费者提供更多种类的消费品,因而会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偏好。所以,在兼顾效率和福利两方面的情况下,较难断定完全竞争的市场和垄断竞争的市场孰优孰劣。 张伯伦模型的缺点是,同种差别产品对于所有的消费者都具有相同的吸引力的假定,是不够真实的。 (2) 霍特林模型(Hotelling Model) 霍特林模型是以销售地点的不同来代表水平或服务的不同特性,因此,该模型又叫做“地点模型”。 该模型假定一条街上均匀分布100户居民,每人每月理一次发。现在要在街上开设两家理发店,理发服务的质量、价格等没有差异,只是位置不同。问店址应设于何处,最为理想, 在这种情况下,理发店的利润最大化取决于顾客人数的最大化。由于服务和价格没有差别,顾客理发只有到理发店的走路成本差别,所以,顾客会到离自己家距离最近的理发店理发。这时,两家理发店竞争的均衡结果将是在该街道的中点位置并排开店,各自获得全体居民总数一半的顾客。但是,这种均衡状态不是帕累托最优的。最优的位置应该在中点位置向两边距离的两个中点位置。 不过,霍特林模型一旦放宽,问题就变得十分复杂,可能不会有竞争均衡出现。比如,增加理发店的数量,也许就不会出现竞争的均衡。如果不是地点竞争,而是价格竞争,问题也会十分复杂。如果既有价格竞争,也有位置竞争,厂商也许会制造过度的差异,从而使两店分设于长街的两端。 对于霍特林模型的引申,是环路地点模型。这可以参见书上第289,291页。 五、 利润率和市场结构 要了解市场结构(市场力量)和企业绩效之间有什么关系,就需要对二者进行度量。 在市场经济中,普遍使用的市场结构指数是市场密集率或者产业密集率。市场密集率(产业密集率) ted boiler equipment installation, and steam round generator grouptallation, and machine starengineering standards of excellence. Excellence project: boiler platform stairs railing installation, and boiler ontology ins26 是某种市场(行业)中n个最大企业的销售量占市场总销售量的比率。最常用的是4企业密集率。 4企业密集率,CR4,市场上最大4家企业的销售量/市场的总销售量 当然,4企业是任意的,也可以是6企业或者8企业。企业的规模也可以根据需要使用资产值、职工人数等。一般而言,如果市场上CR1>90,,该市场就称为实际垄断的,如果CR4<40,,就称为实际竞争的。 度量市场结构的另一个指数叫做赫芬达尔,荷希门指数(Herfindahl-Hirschman Index, HHI)。该指 222数是市场上所有企业的市场份额的平方和,即: HHISSS,,,,?12n 其中,S 为企业I的销售量占总销售量的百分比,而n是市场上所有企业的总数。HHI的值越大,表明市场的集中度越高。垄断市场的HHI为1,理论上,完全竞争的市场上HHI为0。 HHI比起市场密集率来,有着明显的优点:第一,HHI包括了所有的企业,而不是最大的几个企业的信息。所以,HHI可以反映CR所不能反映的集中程度的差别。第二,HHI能反映企业大小差别对竞争程度的影响,而CR不一定能够反映出来。因为给定企业数量,企业间的份额差别越小,HHI就越小。这符合势均力敌的竞争才激烈的道理。 但是,HHI要求的信息量比较大,因而成本较高。要想得到市场上全部企业的份额是很困难的。 不过,上述两个市场结构指数在运用上,都有其局限性。第一,这些指数反映的只是市场集中程度。而市场集中程度只是决定竞争程度的一个因素(除它之外,还有价格、产量、品种、需求弹性等),而不是唯一的因素。即便使用它们中的一个作为描述市场集中程度的指数,也要注意市场的定义范围。第二,要注意编制这些指数所依据的数据是全国性的还是地方性的。第三,如果使用根据国内数据编制的指数,还应该注意进口在国内市场上所占的比例大小。 关于企业绩效的度量,一般使用利润率的指标。 理论研究和实际情况表明,在经济学理论中并没有建立起利润率和市场结构之间的确定联系,因为任何企业的利润都可能为零,而完全竞争企业在短期内的利润也可能为正。经济理论只是说明,企业的产品价格大于其边际成本的程度反映了其市场力量的大小。该差距越大,企业的市场力量就越大。 第十三章 博弈论和策略行为 博弈论(Game Theory)又叫对策论(Strategy Theory)。博弈(Game)是指个人团体或组织在一定的环境中一定的规则下,同时或先后,一次或多次,从各自允许现在的行为或策略中进行选择,并加以实施,从而得到相应结果的过程。博弈论是描述、分析策略性行为的一种决策理论。在优化理论中,影响结果的变量完全控制在一个决策者的手里;而在博弈论中,影响结果的变量由多个决策者所决定。优化理论是单人决策理论,博弈论是多人决策理论。博弈论的方法可能与竞争的市场经济现实更为吻合或贴近。 博弈论研究的是决策主体之间的行为发生直接相互作用时的决策以及这种决策的均衡问题。这也是当一个主体的选择受到其它主体的选择的影响,而且反过来影响到其它主体选择时的决策问题和均衡问题。博弈论强调个人理性,在给定的约束条件下,追求效用(收益)的最大化。这与经济学和管理经济学中的研究重点是相同的。 一、 博弈论的基本概念 参与人(Player):博弈中选择行动以最大化增加效用(收益)的决策主体。参与人有时也叫做局中人,可以是个人、团体(企业、国家等)。 策略(Strategy):参与人选择行动的规则或者一套完整的行动计划。 策略空间(Strategy Space):博弈参与人的可行策略的全体。 优势策略(Dominant Strategy):博弈的一方不管对方采取什么策略,自己采取同一种策略总是有利的,就叫做优势策略。 优势策略均衡(Dominant Strategy Equilibrium):博弈一方或多方有优势策略时达到的博弈均衡。 劣势策略(Dominated Strategy): 博弈的一方不管采取什么策略,总是处于不利的状况。这时,他的策略就叫做劣势策略。 信息(Information):参与人在博弈中的知识。 支付函数(报酬函数,Payoff Function):参与人从博弈中获得的效用水平。它是所有参与人策略 llation, and steam round generator grouptallation, and machine started boiler equipment instaengineering standards of excellence. Excellence project: boiler platform stairs railing installation, and boiler ontology ins27 或行动的函数,是每个参与人很关心的东西。 结果(Outcome):博弈分析者从博弈中实际得到的利益(感兴趣的要素)的集合,常用支付矩阵或收益矩阵来表示。 均衡(Equilibrium):这也叫做博弈的解(the Solution of Game),它指所有参与人的最优策略或行动的组合,这是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或结果。在这种状态下,任何一个博弈参与人都不愿改变其策略。 博弈的正则形式(Regular Program of Game):以报酬函数来描绘、分析博弈的方式。 报酬矩阵(支付矩阵,Payoff Matrix):表示某些简单的正则形式博弈的表格或矩阵。 根据参与人行动的先后顺序,博弈可以分为静态博弈和动态博弈。 博弈论可以分为合作博弈(Cooperative Game)和非合作博弈(Non-cooperative Game)。二者之间的区别主要在于人们的行为相互作用时,参与博弈的各方能否达成一个具有约束力的协议(Binding Agreement)。如果存在这种协议,就叫做合作博弈,反之就叫做非合作博弈。合作博弈较强调团体理性、强调效率、公正和公平;而非合作博弈更强调个体理性,个体的最优决策,其结果可能是有效率的,有可能是无效率的。一般地,我们说到博弈论时,主要是指非合作博弈论。 根据参与人行动的先后顺序,博弈可以分为静态博弈和动态博弈。 静态博弈(Static Game):参与人同时选择行动或虽然不是同时选择,但是后行动者并不知道先行动者采取什么行动。 动态博弈(Dynamic Game):参与人的行动有先后次序,且后行动者能够观察到先行动者所选择的行动。 根据参与人对其他参与人的特征、策略空间和支付函数的知识,可以把博弈分为完全信息博弈(Perfect Information Game)和不完全信息博弈(In-perfect Information Game)。完全信息博弈指每个参与人对于所有其他参与人的特征、策略空间和支付函数有准确的知识;否则,就是不完全信息博弈。 将上述分类方法综合起来,可以得到四类博弈:完全信息静态博弈(the Static Game of Perfect Information)、完全信息动态博弈(the Dynamic Game of Perfect Information)、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the Static Game of In-perfect Information)、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the Dynamic Game of In-perfect Information)。与之相对应的四个均衡概念是:纳什均衡(Nash Equilibrium);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Sub-game Perfect Nash Equilibrium);贝叶斯纳什均衡(Bayesian Nash Equilibrium);精炼贝叶斯纳什均衡(Perfect Bayesian Nash Equilibrium)。 二、 纳什均衡 假设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参与人参加博弈,在给定其他参与人策略的条件下,每个参与人可以选择自己的最优策略。这种个人最优策略可能依赖于有可能不依赖于其他参与人的策略,所有参与人选择的策略共同组成一个策略组合。 纳什均衡是指这样一种策略组合,这种策略组合由所有参与人的最优策略组成,即给定别人最优策略的情况下,没有任何单个参与人有积极性打破这种均衡。有时,对于纳什均衡也可以这样理解:假定博弈中的所有参与人事先达成一项协议,规定出每个人的行动规则,而各个参与人会自觉地遵守这个协议(或者说这个协议可以自动地实施[Self-enforcing]),这个协议就相当于构成了一个纳什均衡,即给定其他参与人遵守协议的情况下,没有人存在偏离协议所规定的自己的行为规则的积极性。 纳什均衡的严格定义是:在有n个参与人(n?2)的博弈中,S 为参与人I的策略空间,π 为其 ****报酬函数。如果存在一组策略使得对每一个参与人i(i =1,…,n),都有 (,,,),,SSSSS?,nii12 ********,,(,,,)(,,,,,,,),SSSSSSSSSSS???,,, iniiiinii,,121211 ***那么,(,,,)SSS?就是纳什均衡。 n12 纳什均衡可以用“囚徒困境”(Prisoner’s Dilemma)和“智猪博弈”(Boxed Pig Game)的模型加以说明。(同时参见教材第303,306页的例子。)不过,我们要知道,在特定条件下(比如,书中提到的制裁手段)博弈的最优策略和博弈的结果都会改变。此外,一次性博弈(One-short Game)和重复博弈 ted boiler equipment installation, and steam round generator grouptallation, and machine starengineering standards of excellence. Excellence project: boiler platform stairs railing installation, and boiler ontology ins28 (Repeated Game)的行为与结果也不相同。在重复博弈条件下,“囚徒困境”的博弈可以达到帕累托较优的均衡。我们可以说,任何优势策略的均衡必定是纳什均衡,但纳什均衡不一定是优势策略均衡。优势策略均衡比纳什均衡更为严格。或者说,优势策略均衡是纳什均衡的一种具体形态。在寡头垄断模型中,我们涉及的波特兰均衡,古诺均衡都属于纳什均衡。 在实际博弈情形中,往往不存在纳什均衡,比如,书中第309,311页的例子。或者说,这种情况下不存在纯策略(肯定性策略)纳什均衡,即不存在肯定性策略的均衡。这时只有随机策略(混合策略)的均衡,即按照一定的概率分布存在着几种策略的均衡。这种情况可以用“智猪博弈”加以说明。 三、 动态博弈和承诺 实际经济活动中,很多博弈都是动态的。每个决策者的策略是他所掌握的全部信息的函数,以前的行为(这包括以前自己和对手的全部行动)都会影响以后的决策。 比如,麦当劳与汉堡王的竞争博弈,就是动态博弈的例子。参见教材第312,313页的插图和说明。 对于动态博弈,我们可以通过“博弈树”(Game Tree)的展开形式来说明。“博弈树”可以详细地表明博弈的发展过程(包括参与者的所有可能决策,决策的次序、决策时所掌握的信息,以及博弈的各个结局给参与者带来的报酬与好处)。博弈树有决策点和决策分支。从每一个决策点向右展开并一直到结束的部分就叫做子博弈(Subgame)。在决策末梢上有相应的报酬。一般通过反向推论的办法来解展开形式(博弈树形式)的博弈,或者说寻求子博弈完全均衡。 书中,麦当劳和汉堡王竞争博弈的例子所涉及的概念: 捕食性削价战略:将价格定到非常低的程度,以便使竞争对手遭受损失而退出市场。 子博弈完全纳什均衡:如果博弈双方的策略在博弈展开过程中的任一子博弈中都是互相的最优对策,那么这对策略就叫作子博弈完全纳什均衡(sub-game perfect Nash equilibrium)。 承诺(commitment):承诺是一种将按照事前约定的方式做事的保证,是一种无法反悔的行为。它会束缚承诺者自己的手脚,不给自己留有其它现在余地。承诺不是一句空话,它要付出代价。 四、 重复博弈和不完全信息博弈 1、 重复博弈 重复博弈(repeated game)就是指同一博弈重复进行多次的一种博弈形式。重复博弈是动态博弈的一种特殊情况。“囚徒的困境”是被研究得最多的一种重复博弈。 分析证明,在有限重复的“囚徒的困境”博弈中,博弈的纳什均衡是双方都不合作。而在无限重复博弈和没有中止期的“囚徒的困境”博弈中,都可以得到相同的纳什均衡。即,双方都会合作下去,直到对方违约的策略。如果一方违约一次,另一方就不再与它合作了。由于违约的代价太大,所以,博弈各方都不会自己违约,而只能是等待对手违约时加以报复。这样,合作就会不断进行下去了。 2、 不完全信息博弈 这部分主要在第14章中加以说明。 第十四章 不完全信息和经济激励 本章主要讨论不对称信息结构中的博弈问题。所谓不对称信息结构,指交易双方的信息是不对称的。交易的一方掌握着另一方所没有的信息,而这一信息又会影响后者的福利。在这种情况下,掌握信息的一方会利用其信息上的优势在交易中尽量谋取更多的利益;而在信息上处于劣势的一方则会意识到对方在操纵信息,因而会采取相应的措施。这样一来,交易就比较难以达成。所以,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市场价格机制将失去它在完全竞争市场中所具有的效率,有时,甚至也无法促成双方都有利可图或者都满意的交易达成。 一、 概率分布、数学期望和方差 事件:随机现象的每一个结果叫作事件。 概率:表示某一事件实现的可能性大小的数值叫作该事件的概率。我们一般把必然出现的事件的概率规定为1;把绝对不可能发生的事件的概率规定为0。用概率可以表示随机现象出现不同结果的不同可能性。 概率分布:对随机现象所有事件的概率的规定叫作该随机现象的概率分布。概率分布完整地描述了一个随机现象:它表明了该随机现象的各种结果以及每一种结果实现的可能性大小。 llation, and steam round generator grouptallation, and machine started boiler equipment instaengineering standards of excellence. Excellence project: boiler platform stairs railing installation, and boiler ontology ins29 假设某一随机现象共有n个不同的、并且不可能同时发生的事件e ,e ,… e 。用P 表示事件e 的概率,那么,P ,P ,… ,P 便是概率分布。显然,P ?0, i,1,2,…,n,P ,P ,…,P ,1。等式的左边是“任何事件发生”的概率,即事件1,或事件2,…或事件n发生的概率。由于随机现象总共只有这n种事件,其中某一事件终归要发生,所以“任何事件发生”是必然的结果,必然事件的概率为1。 客观概率:以实验频率为出发点的概率。 主观概率:以对可能性的主观估测为依据,并无实验作依据的概率。 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把随机变量的可能值以其概率为权数加总,就得出了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 一般地,如果随机变量X可以取值x ,x ,… x 。其对应概率为P ,P ,… P ,那么,变量X的数学期望,记作E[X],为: EXPxPxPx[],,,,?1122nn 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或者称为期望,是该变量各种可能值的加权平均,权数则是相应的概率。 随机变量还有一个特征,那就是其波动性。我们可以用随机变量的各个值与其期望值的距离来度量波动性。为了数学上的方便,我们通常用两数值之差的平方而不是绝对值来度量两数值之差的大小。这就是“方差”。 如果我们仍然用概率作权数,对各种可能值与期望值之差的平方作加权平均,就可以得出:平均方差或者说“均方差”。 一般地,给定随机变量X的分布, PXxp(),,1i 其中,i = 1,2,…, n,那么它的方差记作Var(X),便是: n2 VarXpxEX()([]),,,ii,1i 方差反映了随机变量的波动性或风险性。方差越大,风险越高。非随机变量的方差为0。 随机变量的期望描述了它的大小,方差则描述了它的不确定性程度。尽管这两个指标并没有完整地描述一个随机变量,但在许多场合下,它们提供了决策所必需的关于随机变量的信息。 二、 期望效用 在一般情况下,理性的经济个体将会在面对不确定性选择时选择期望效用的最大化。在面临不确定性条件时,经济学按照数学期望的原则,采用了期望效用的概念。假设某随机现象有两个可能的结果:A和B。它们实现的概率分别为P 和1,P 。当某人得到A时,他的肯定性效用为u(A),当他得到B时,肯定性效用为u(B),那么,他从该随机现象所得到的效用的期望值为: PuAPuB()(1)(),, 11 我们规定随机现象的效用等于其各结果的肯定性效用的数学期望,因此,称为期望效用。 一般地,如果某随机变量X以概率P 取值X ,,1,2,…,n,而某人在肯定地得到X时的效用为u(X),那么,该随机变量给他的效用就是: UXEuXPuXPuXPuX()[()]()()(),,,,,? 1122nn 其中,E[u(X)]表示关于随机变量X的期望效用。 风险中立者会只计较随机报酬的大小,而对随机报酬的风险程度不会介意。其效用一定要满足以下 PuxuPx()(),条件: ,,iiii 左边为风险性随机报酬的效用函数,右边为肯定性报酬的效用函数。当然,上式中的函数都是线性函数。 ted boiler equipment installation, and steam round generator grouptallation, and machine starengineering standards of excellence. Excellence project: boiler platform stairs railing installation, and boiler ontology ins30 风险回避者则乐于选择肯定性的报酬,而不愿意选择带有风险的随机报酬,因为他要尽量减少风险。 nn 风险回避者的效用函数是凹函数。其效用一定要满足以下条件: PuxuPx()(),,,iiii,,11ii 风险爱好者的效用函数是凸函数。其效用一定要满足以下条件: nn PuxuPx()(),,,iiii,,11ii 三、 保险 保险是转移风险的一种方式。对于风险回避者来说,花费一定量的钱来保证其财产或者收入的稳定是值得的。因此,风险回避者愿意为自己的财产或者收入花费一定代价去投保。当然,保险只是把风险转移到别人(或者保险公司)身上。不过,对于风险中立者而言,是只关心其期望收入的。只要可以得到任何大于0小于某一特定数量的保险费,风险中立者也许会乐于承担替别人承担风险。 不过,保险市场并非建立在人们对于风险的不同态度上。保险市场是利用“大数定律”来进行保险。比如,当人们实行自我保险时,可以利用参加者的众多数量来分担风险。这时,参加者越多,每个人承担的风险就越少,即方差越小。在所有的随机风险事件都是各自独立的时候,如果参加者的数量趋于无穷大,那么,方差就趋于0。互助医疗保险就是利用这一道理建立起来的。一般说来,保险公司就具有这样的性质,其报酬的方差很小,即总是接近于它的期望报酬。所以,保险公司的效用函数一般可以假设为线性的。 保险公司在确定保险的价格时,一般会定在保险费等于其赔偿金的水平上。也就是说,如果保险是统计公平的,那么风险回避的消费者,都会给自己完全保险。 当然统计公平的背后隐含着两个假定。其一,保险公司是风险中立者,其期望利润就是其目标函数。该假定基于保险公司有大量的保险业务,公司的风险是充分分散的。在投保项目的风险各自独立的情况下,保险公司的实际赔付额总是很接近期望赔偿额。所以以期望利润作为保险公司的效用函数还是合理的。第二个假定是,保险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因此期望利润为0。这就是统计公平的条件。 四、 隐藏信息和逆向选择 隐藏信息是信息不对称的一种形式,它是指交易的一方掌握交易的某些特性和信息,而交易的另一方却无法观察或者验证的不对称信息结构。一般说来,如果保险是统计公平的,风险回避者们就会寻求全保险,因为那是他们的最优选择。但是,实际上,保险市场上几乎找不到全保险。因为,全保险假定了风险方式的概率与保险双方无关。事实上,风险发生的概率与投保人的行为和认识都有关系。比如,为汽车所投的全保险会使驾车人在开车时有恃无恐(因为有了保险而改变行为的现象叫作精神祸因),不遵守交通规则,或者故意不顾具体情况地开快车。驾车人开车行为的改变增加了事故发生的概率。这样,保险公司就会增加赔偿。这时,保险公司要么不再从事此类业务,要么就会将保费提高到相当高的程度,造成无人投保。 此外,风险发生的概率与投保人的不同行为有关。每位投保人的风险发生概率是不一样的。但是,保险公司无法区分高风险和低风险的投保人,从而无法对于不同的投保人收取不同的保费,只能收取平均保费。这样做的结果会使高风险的投保人留下,而使低风险的投保人退出,最终就提高了风险发生的概率,造成了保险公司的损失增加。 再比如,银行对企业投资时,企业对自己发生风险的信息比银行多。这种隐藏信息就会导致逆向选择。因为银行要真正了解贷款企业的风险,就要进行调查。但是,进行调查的成本也许太高,而且也可能根本不能完全准确地了解风险。在这种情况下,银行就会放弃调查,转为对于它认为具有较高风险的投资项目按较高的利率收取利息。但是,较高的利率会使投资风险较低的企业增大贷款成本(相对降低利润),于是,这类投资风险较低的企业就会退出,不再向收取较高利率的银行贷款。这样一来,留下来的就多是投资风险较高的企业。因为这些企业的投资风险大,它们一旦成功就会获得巨额利润,而失败则大不了宣告破产。因此,它们会留下继续向银行求贷。当银行知道留下的多是风险很大的不良投资项目,破产率很高时,银行也不愿意承担巨大的风险,于是,拒绝贷款。这样,借贷市场也许会消失。 llation, and steam round generator grouptallation, and machine started boiler equipment instaengineering standards of excellence. Excellence project: boiler platform stairs railing installation, and boiler ontology ins31 再比如,当老年人和身体健康欠佳者购买健康或者人寿保险时,保险公司一般就不愿意卖给他们。因为,卖给他们意味着保险公司的亏损。如果提高保费,则会挤走健康的投保者(他们会觉得不合算),而留下这些老年人和身体健康欠佳者。这时也存在着逆向选择。 上述情况就是逆向选择的例子。信息不对称使得信息不充分的一方在交易中选择了他们本来不想选择的东西,这种情况就叫作逆向选择。 一般说来,在信息充分的市场上,价格机制可以充分发挥其调节作用。但是,在信息不对称的市场上,会发生逆向选择。逆向选择会使价格机制失灵了。高价格(高利率)不再能够刺激供给的增加和刺激需求的缩小。 逆向选择发生的原因是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使得价格失去了平衡供求、促成交易的作用。 信息不对称下的逆向选择不仅使得缺乏信息的一方吃亏,拥有信息的一方也会吃亏。因为当交易告吹时,谁也不可能再通过交易来获取好处了。 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要想解决逆向选择的问题,就必须想办法克服信息的不对称问题。其中的一种办法是进行筛选(screening)。不掌握信息的一方花费一定的代价收集与隐藏信息有关的信息来改善自己在交易中的信息劣势,这就叫作筛选。比如,保险公司的各种信息表格,医疗健康体检;招聘员工是看文凭,进行考试、试用等。另一种办法是发信号(signaling)。即掌握信息的一方积极地将信息披露出来。比如,想办法表明自己产品或服务的优点,表明自己的较高学历,能力,提供质量保证、维修、退换等。有时发信号也可运用自我选择原理,即设计某些不同的报酬机制,诱导不同的代理人暴露其隐藏信息,让他们“对号入座”。 发信号要能够成功地区分优劣,必须具有两个条件。(1)优质产品发信号的成本必须较大地低于劣质产品发同样信号的成本。否则,劣质产品模仿优质产品的行为就不会发生困难。(2)在发信号成本基础上,优质产品区别于劣质产品后所获得的利益必须足够大。否则,优质产品宁可混同于劣质产品。 发信号是一个不完全信息的博弈。优质产品和劣质产品是博弈的双方,其策略是选择保修年数。这种博弈的最终结果是纳什均衡。发信号成功的状态叫作区分均衡,发信号不成功的状态叫作混同均衡。 五、 隐藏行为和精神祸因(道德风险) 在保险交易中,存在着隐藏行为和精神祸因问题。投保人因为有了保险而改变其行为的现象叫作精神祸因。精神祸因引起的行为往往不能为保险公司所发现,这种交易对方无法发现的行为叫作隐藏行为。隐藏行为所带来的风险叫作道德风险。 精神祸因产生的原因是因为交易的一方无法观察对方的行为,或者监督成本太高导致无法监督。考虑到隐藏行为,交易合同中就会增加有关的约束条款,否则交易就不能进行。 隐藏行为会给交易带来效率损失。精神祸因和隐藏行为使得保险市场无法实行全保险。为了解决这种问题,保险合同中就会加入限制性条款和规定,对精神祸因和隐藏行为加以限制,让投保人承担相当一部分责任。有时,也会实行扣押条款,让投保人在保险赔偿发生时自己承担一部分损失,保险公司只承担超出部分的赔偿。不过,扣押条款与完全信息条件下的全保险相比,还是具有效率损失。 总的说来,精神祸因和隐藏行为普遍存在于经济活动之中。为了提高交易效率,交易双方必须签订恰当的交易合同,以便诱导掌握信息、控制行动的一方采取使双方都满意的行为。这种作法就是激励机制。 六、 不对称信息和经济激励 由于在不对称信息条件下,价格机制失去了有效地配置资源的作用,拥有不对称信息的交易双方不得不想办法利用其它机制来达成协议。这样,交易关系因为信息的不对称而变得十分丰富而复杂。由此可见,信息结构就成了决定交易方式和交易结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哈耶克甚至认为,如何最佳地运用分散于社会的信息,是比有效配置经济资源更为重要和更为基础的东西,是决定最佳经济决策的必要条件。在某些信息结构中,市场是资源配置的效率机制,在另一些信息结构中,中央计划可能是有效率的机制。 传统的西方经济学主要研究市场价格机制,处理的是信息完备条件下的资源配置问题。但是,传统的经济学研究方法对于解决信息不对称或者信息不完备条件下的问题,显得无能为力。近年来的理论和实践发展证明,博弈论的发展和应用,使经济学家们对于不完备信息条件下的交易关系有了新的研究工具,而且发展起来一种新的领域――信息经济学。 ted boiler equipment installation, and steam round generator grouptallation, and machine starengineering standards of excellence. Excellence project: boiler platform stairs railing installation, and boiler ontology ins32 当经济活动中,一方拥有他方不知道,而且难以验证的信息时,他方是无法逼迫知情者如实透露信息的,除非给以适当的激励,才能做到。因此,在经济活动中,只有提供适当的经济激励,才能诱导出真实的信息和适当的行为。故而,在不对称的经济活动中,激励是个关键问题。这时从这种角度出发,可以把信息经济学叫作激励经济学。 激励机制可以被看作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的一种合同。委托人借助于合同来约束代理人,使之不会隐藏信息或发生败德行为,激励其努力工作。而代理人也会借助于合同来保证其不会(或者少)遭受风险损失。不过,合同必须建立在可以观察和验证的条件上,才具有法律意义。这样,当合同双方发生争议时,法庭就可以根据共同观测到的产量或者利润等指标来判断报酬是否符合合同条款。 有效的激励机制必定意味着,在无法观察的投入与可以观察的合同指标之间建立起一定的联系。这会使代理人可以通过他所控制的投入来影响指标,从而影响自己的报酬。如果努力程度与产出的期望值成正比,把产出与报酬相联系就能够激励代理人的努力程度。 但是,无法观察的投入与可以观察的合同指标之间的关系是不确定的,随机的,因此,在把报酬与可以观察的合同指标向挂钩时,就给代理人增加了风险。这样,最优激励机制就必须既考虑发挥激励的作用,又注意为代理人分担风险这两个方面。绝大多数委托代理条件下的报酬制度都反映出这种分担风险和激励的作用。比如,固定工资和奖金,前者的作用是分担风险,后者的作用是产生激励。当然,这二者的比重对于不同的问题,会有所不同,有的侧重于固定工资,有的侧重于奖励工资(奖金、股票份额等)。有时,也有一种所谓强制性机制,即让代理人承担全部风险的激励机制。有时,象计件工资这样的激励制度也会产生一些并不联系的结果。比如,工人单纯为了追求工作产品的数量而不管质量。由于激励模型或代理模型的复杂性,我们在这里不便对各种具体的激励模型或者代理模型加以讨论。 总之,激励制度是试图诱导代理人采取适当的行为或态度。它与交易成本理论共同构成了经济组织行为理论的两大支柱。 第十五章 劳动市场 在第15和16两章中,我们开始介绍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问题。以前,我们讨论的主要是产品的价格决定问题。在那里,当我们推导产品的需求曲线时,假定了消费者收入水平是既定的,但是,我们并没有说明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是如何决定的。此外,在推导产品的供给曲线时,假定生产要素的价格为既定的,也没有说明生产要素的价格是如何决定的。但是,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是与他们拥有的生产要素的价格和使用量密切相关的。为了弥补价格理论在这方面的不足,就必须研究生产要素的市场。 由于生产要素的价格和使用量是假定消费者收入水平的重要因素,因此,生产要素的价格理论在西方经济学中也被看作是“分配”理论。但是,我们要指出,生产要素的价格决定理论实际上只是分配理论的一个主要部分,而不是全部内容。从分配理论来说,还应该包含收入分配的平等程度问题以及收入间的差距问题的论述。 一、 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 生产要素的价格决定与其它水平的价格决定是一样的,即都是由其供给和需求两方面的均衡来决定。为了真正深入地认识生产要素的价格决定。我们就应该分别从生产要素的需求和供给两方面对其加以分析。 二、 生产要素的需求 1、对生产要素的需求的性质: 我们说,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一种派生的和引致的需求,而不是直接的需求。直接的需求是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 此外,由于技术上的原因,对生产要素的需求还具有一种“共同性”和相互依赖性。因为生产要素往往相互结合才能发挥作用,所以,这种“共同性”造成了对于某种生产要素的需求,既取决于该生产要素的价格,也取决于其它生产要素的价格。从这一点上说,生产要素的理论应当是关于多种生产要素共同使用的理论。但是,对于多种生产要素的同时分析,使得问题变得十分复杂。为了简化地说明基本道理,我们在一般的理论分析中,往往集中于分析一种生产要素的情况。 2、生产要素的需求原则: 生产要素的需求者是厂商。厂商进行经济活动的最终目的是要实行利润的最大化。因此,厂商在涉 llation, and steam round generator grouptallation, and machine started boiler equipment instaengineering standards of excellence. Excellence project: boiler platform stairs railing installation, and boiler ontology ins33 及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时,也会贯彻这一目的。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厂商的利润取决于收益与成本之差。在产品的市场价格既定情况下,成本就成为关键性问题。而成本问题中,生产要素的价格则是一个重要问题。 厂商对于生产要素的使用,也要贯彻利润最大化的原则,即使用生产要素的边际成本(即要素的价格)与这些生产要素所能给他带来的收益(即这些生产要素所带来的边际产品数量以及它们所具有的市场价值量)相等。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边际成本比较容易理解,即生产要素的市场价格。而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边际收益(或者说要素的边际产品价值)则稍微复杂一些。 在产品市场完全竞争的情况下,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边际收益”或者“边际产品价值”。即:VMP,MP?P。这里应该注意“边际产品价值”(VMP)与“产品的边际收益”(MR)的区别:产品的边际收益,或者说边际收益通常是对产量而言,所以叫作产品的边际收益;而边际产品价值则是对于生产要素而言,因而是要素的边际产品价值。 要素的边际产品MP,是产量对于要素的导数,所以它也是生产要素的函数。在边际生产率递减规律作用下,该函数向右下方倾斜。要素的边际产品价值也是要素的函数。当产品价格为常数(或者说给定)的情况下,边际产品价值曲线就和边际产品曲线一样,也是向右下方倾斜的。但是,VMP曲线的位置和MP曲线的位置往往不相同。具体说来,VMP曲线的位置究竟如何,要取决于两个因素:其一是要素的边际产品函数MP(L)和产品的价格水平。产品的价格水平或者要素的边际产品函数上升,VMP曲线将随之向右上方移动;反之,则向左下方移动。VMP曲线和MP曲线的相对位置取决于产品价格水平。如果产品价格水平大于1,对于给定的某个生产要素的数量,其VMP曲线就高于MP曲线;如果产品的价格水平小于1,VMP曲线就低于MP曲线;如果等于1,VMP曲线就会和MP曲线重合为同一条曲线。 在卖方垄断情况(即厂商是产品市场上的垄断者,是要素市场上的竞争者)下,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没有变化,但是其表现形式却发生了变化,变为“要素的边际收益产品”与要素的价格的相等。所谓“要素的边际收益产品”,是指使用要素的边际产量与其边际收益的乘积,通常以MRP表示,即MRP,MR?MP。其实,这是一个更为一般性的表达。只不过,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产品的价格为常数,因而,产品的边际收益MR就和价格相等了。在不完全竞争条件下,产品价格不再为常数,因而,产品的边际收益MR就不再等于价格。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厂商使用要素的边际收益在完全竞争条件下是VMP,而在不完全价值条件下则是MRP。 3、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 我们以产品市场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厂商对于生产要素的需求为例。厂商对于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应该反映在其它条件不变时,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量与该生产要素的价格之间的对应关系。 厂商会按照利润最大化的要素使用原则来确定其最优要素使用量。在使用一个生产要素的情况下(假如不考虑其他厂商的调整),完全竞争的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就与要素的边际产品价值曲线(即VMP曲线)恰好重合。但是,这里要加以注意:尽管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D与其VMP曲线重合,但是二者的含义完全不同。这里,两条曲线重合的背后,隐藏着两个假定:其一是,要素的边际产品曲线不受价格变化的影响;其二是,产品价格不受要素价格变化的影响。 至于整个市场对于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可以由单个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相加得出。但是,这里的单个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一定是考虑到行业内多个厂商共同采取行动进行调整后得出的。而不能是单个厂商的VMP曲线的直接加总。在有行业内多个厂商作出反应的情况下,单个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就不再等于其VMP曲线了。 卖方垄断厂商对要素的需求曲线和其要素的边际收益产品曲线一样,也会由于边际生产率递减规律和产品的边际收益递减而下降。这两条曲线是相重合的。这时,市场对于某个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就是 n n个卖方垄断者的要素的边际收益产品曲线的水平相加。即: DMRP,,rr,1 三、 生产要素的供给: 1、生产要素供给问题的性质: ted boiler equipment installation, and steam round generator grouptallation, and machine starengineering standards of excellence. Excellence project: boiler platform stairs railing installation, and boiler ontology ins34 在生产要素的供给方面,西方经济学中这假定,生产要素的供给者是消费者(当然也可以是生产者,不过由于生产者供给生产要素的问题和一般的产品供给理论没有区别,所以这里就略去这一部分不谈,而只讨论消费者供给生产要素的问题)。 我们知道,消费者行为是为了实现其效用的最大化。在其拥有的资源有限(或者说是既定)的情况下,他们要在自己使用和提供给别人使用二者之间进行分配与选择。这样一来,所谓生产要素的供给问题,就可以看作以下的问题:消费者在一定的要素价格水平下,将其全部既定资源在“要素供给”和“留下自己使用”这两种用途上进行分配,以获得最大的效用。 2、生产要素供给的原则: (1)效用最大化条件: “要素供给”的资源的边际效用与“留下自己使用”的资源的边际效用相等。 (2)要素供给的边际效用:要素供给的效用是一种“间接的效用”。因为,消费者所以要供给生产要 素,是为了获得收入,再以收入购买其它消费品或者服务去消费,从而获得效用。 要素供给的边际效用等于要素供给的边际收入与该边际收入所引起的边际效用的乘积。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消费者所面临的要素需求曲线是一条水平直线。这时,要素的边际收入就等于 dUdU要素的价格。以劳动要素为例,完全竞争条件下消费者要素供给的边际效用就是: ,,WdLdY其中,W是劳动要素的价格,即工资;dU/dL为劳动要素供给的边际效用;dU/dY为边际收入所引起的效用增量,或者说是要素收入的边际效用。 dUdUdY如果消费者是处于不完全竞争条件下市场上,要素供给的边际效用表达式就是:;,,dLdYdL其中,dU/dL为劳动要素供给的边际效用;dU/dY为边际收入所引起的效用增量,或者说是要素收入的边际效用;dY/dL为劳动要素供给的边际收入。 (3)自用资源的边际效用: 一般说来,消费者自用资源的效用既包括直接效用,也包括间接效用,当然主要是直接效用。在分析中,为了简便起见,我们可以既定自用资源的效用都是直接效用。 (4)要素供给原则: 在资源总效用最大化的目标下,实现这一目标的条件是,让要素供给的边际效用等于自用资源的边 dUdUdUdl,,W际效用,即:;或者是:。 ,WdUdldYdY 假定有“收入的价格”,令其等于Wy,(实际上Wy,1),上式就可以写成: dUWdl ,dUWYdY 该式左边为自用资源与收入的边际效用之比,右边为自用资源与收入的价格之比。其约束条件为: Wl,YWlWL,,,,;其中,Y为要素供给的收入;为自用资源的价值;W?L为全部资源的价值。在此约束条件下,求解效用函数U,U(Y,L)达到最大的条件。这个效用最大化的条件就是要素供给的原则。 (5)要素的供给曲线:可以通过无差异曲线分析方法推导得出。要素供给曲线的形状,一般是向右 上方倾斜,但是,也可以垂直,甚至可以向右下方倾斜。其形状究竟如何取决于推导时无差异 曲线的形状。或者说,取决于消费者效用函数的特点。 四、对于劳动的需求: 前边,我们曾经提到过,如果投入品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在给定投入品的价格时,企业对投入的最 llation, and steam round generator grouptallation, and machine started boiler equipment instaengineering standards of excellence. Excellence project: boiler platform stairs railing installation, and boiler ontology ins35 MRMPw,,L优需求量使得该投入的边际产值正好等于该投入的价格,即: MRMPr,,K 实际上,这两个方程是对劳动和资本的需求反函数。因为在给定其它投入的条件下,产量和边际产量都是劳动投入的函数,而边际收益MR又是q的函数。所以,上面第一式就可以改写为: MRLMPLw()(),,L 由该方程可以解出劳动需求量与其价格的关系,L,D(w),这就是劳动需求函数,或者说,该方程就是需求反函数。 一般说来,劳动需求函数是递减的。因为受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作用,边际产量会随着劳动投入的增加而下降。边际收益则是产量的非递增函数,因而也是劳动投入的非递增函数。于是,边际收益与边际产量的乘积(即企业对劳动投入的需求曲线)也是L的递减函数,是向下倾斜的曲线。 五、 劳动的供给 劳动供给就是提供的劳动,一般指提供的劳动时间。微观经济学认为,人们提供劳动是他们在休闲和收入,或者休闲和其它消费之间进行选择的结果。这一结果取决于人们的偏好,他们所拥有的其他财富,以及工资率的高低。对此,我们可以运用无差异曲线分析方法加以说明。 当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U(x, y),其中x为闲暇小时,y是其他消费,以货币值度量。假定消费者有24小时,非劳动收入为F,工资率为w。如果他决定工作L小时,则其闲暇时间为24,L小时,其 ULFwL(24,),,他消费的货币值为F,wL。决定劳动的供给量就是解以下最优问题: maxL ****一阶最优条件为:,,,,,,,ULFwLwULFwL(24,)(24,)0;其中,U ,U 分别为效xy 用函数关于第一项和第二项的偏导数。 这表明,在最优劳动供给条件下,牺牲一小时闲暇所遭受的边际效用损失恰好等于工作一小时赚来的钱购买其它消费品所能增加的边际效用wU 。解一阶最优条件所求出的L*,就是劳动供给量。 这里,我们把闲暇作为正常商品,工资率的变化就意味着闲暇的价格的变化。当闲暇的价格提高时,替代效应表明消费者会减少对于闲暇的消费,而增加对于工作(即对于通过工资购买的其他消费品)的需求,进而增加劳动供给;但是收入效应又表明,工资率提高时收入增加,对闲暇的消费会增加(即减少劳动供给)。在这种情况下,工资率的提高究竟是增加还是减少劳动的供给,就取决于这两种效应的大小对比。一般说来,根据世界各国的经验,在经济发达而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劳动者的收入增加时,他会增加对于闲暇的消费,而减少对工作的需求。就是说,对闲暇的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不过,短期内的情况却很复杂,工资变化对于劳动供给的影响相当微小,而且受统计方法和所用数据的影响较大。 六、 均衡劳动工资的决定: 将所有的单个劳动供给曲线水平相加,就可以得到整个市场的劳动供给曲线。但是,市场的劳动供给曲线不会出现后倾的情况,因为市场上总会有新的工人加入,从而造成总的劳动供给曲线依然向右上方倾斜。 将所有的单个劳动需求曲线水平相加,就可以得出整个市场的劳动需求曲线。再将劳动要素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放在一起,其均衡点就决定了劳动要素的均衡价格。 七、 买方垄断 当市场上只有一家厂商雇佣工人时,就是劳动要素市场的买方垄断。在这种情况下,厂商就具有影响工资率的市场力量,因而,这种市场上的工资率会低于完全竞争的劳动要素市场上的均衡工资率。 在劳动要素的买方垄断市场上,厂商使用劳动要素的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分别等于劳动要素的边际产品价值和边际要素成本。于是,买方垄断厂商的劳动要素使用原则就是:VMP,MFC。这和完全竞争的厂商的劳动要素的使用原则相比,差别仅仅在于MFC不再等于劳动要素的价格W。MFC曲线在劳动供给曲线(价格线)的上方,向右上方倾斜。(可以参见P378的插图。在买方垄断的垄断市场上,就业 ted boiler equipment installation, and steam round generator grouptallation, and machine starengineering standards of excellence. Excellence project: boiler platform stairs railing installation, and boiler ontology ins36 和工资率都低于完全竞争的水平。 八、 不完备合同和效率工资 1、 边际生产率工资理论的缺陷: 在假设方面:第一,能够对工人的贡献准确度量的决定是不符合实际的。第二,工人总能够容易地变换工作,而且没有转换差别的决定也是不符合实际的。 在结论方面:第一,工资、工作经常波动的决定与实际不符;第二,工资率因人而异的假定与实际不符;第三,工资在中年时最高,在年轻时和年老时最低的假定与实际不符。 2、 雇佣关系:不完备合同 不对称信息在劳动市场中占主导地位,因而,存在着逆向选择的问题、精神祸因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劳动市场是不能仅依靠价格调节的,它需要更多的信息和约束条件来规定。任何不对称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交易都是一项合同。所以,劳动雇佣关系就是一种合同关系,并且是一种不完备的合同关系,即不能规定和约束雇主与雇员在雇主情况下的行为。 对此,必须通过长期合同来解决问题。因为,长期的合同是一种重复博弈的环境。在重复博弈环境里,欺骗将受到惩罚,合作将受到报答。在依靠自我执行(self-enforcement)而不是依靠第三者执行的完备合同中,合同双方是通过将来的报酬来约束现在的行为。此外,长期合同也有利于工人积累经验,学习、掌握和提高专门技术和技能,也有利于雇主发现雇员的能力和他们对于企业的贡献,从而更好地发挥他们的特长。 工资随工龄增长的报酬结构有助于促成和维持长期的雇佣关系。因为这种报酬结构的优点在于: 对于雇员来说:第一,它具有一种“筛选”功能,可以筛选掉不愿意在该企业长期工作的雇员。第二,它也可以对雇员形成一种激励机制。雇员为了在未来获得更多的工资,就会努力工作,遵守雇佣合同,避免被解雇。第三,由于在这种工资结构下,工作表现不好所遭受的惩罚,对雇员的损失太大,所以它可以节约监督成本,降低监督强度,让雇员实行自我约束。 对于雇主来说,这种工资结构可以约束雇主为维护自己的声誉和免遭雇员报复而在解雇雇员方面谨慎从事。因为良好的声誉对于雇主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会直接影响到雇员对其评价和态度,影响到雇员的合作态度和行为。 有时,为防止雇主随意解雇雇员,劳动合同中还会加上解雇已在企业内工作一定时间的雇员时,雇主要支付解聘费的条款。也有的劳动合同附加裁员时,先从低龄雇员起裁员的条款。 由于具有上述优点和约束作用,工资随工龄增长的报酬制度就是可信的和有激励作用的。 3、 效率工资 效率工资即真正能够引起工作效率的工资。我们的书中把效率工资定义为,在给定监督的条件下,使工人不偷懒的工资率。效率工资认为,劳动投入并非以工资率等于劳动的边际产值这一条件为最优条件,因为劳动的实际投入的条件还取决于劳动者的努力程度。 实践表明,有时较高的工资率是效率工资。因为,工资越高,工人被解雇的损失就越大。如果本企业的工资比别的企业工资水平高,被解雇的损失就更大,因为被本企业解雇后,就再也找不到这么高工资的工作了。这样,工人为避免解雇,就不敢偷懒,从而工作效率就高了。福特汽车公司提高工资取得成功的例子就是一个证明。 当所有的公司都提高工资时,企业的工资率就会高于市场的均衡工资率,对劳动的需求就会低于供给,就会有人失业。当工人面临失业的压力时,就会努力工作,从而提高劳动效率。有的经济学家由此认为,效率工资的最低水平与失业率有关,失业率越高,最低工资的水平就最低。 九、 内部劳动市场 在长期劳动雇佣关系条件下,企业内部会形成一整套升级提职的制度。职工会在企业内部寻找机会,寻求个人利益和发展。这样,企业内部就出现了一种内部的劳动市场。 内部劳动市场的显著特征是,雇员的劳动报酬与其工作职位和工种挂钩。这种制度应该说在一定程度上是符合激励机制的理论的。雇员预期其工资将随着工龄增长,但是,这种增长的实现,需要付出努力和花费时间。实现提职和提级不仅需要工龄,也需要对其技术能力和工作绩效进行考核。在雇员的工龄、技术水平、工作绩效不断提高的过程中,其职位和级别以及工作报酬也会不断攀升。这就激励了雇 llation, and steam round generator grouptallation, and machine started boiler equipment instaengineering standards of excellence. Excellence project: boiler platform stairs railing installation, and boiler ontology ins37 员的工作效率。此外,这种企业内部的劳动工资制度也是雇主对于雇员进行奖罚的一种公开承诺,使得激励制度明确和公开。这会限制雇主在事后拒绝对雇员进行激励的机会主义行为。 但是,激励理论强调的报酬与工作表现相联系的精神,在具体运用时,也可能会发生问题。比如,当雇员的报酬取决于其具体表现时,在集体合作的工作中,或者在较复杂的工作中,却难以较准确地客观地衡量雇员的工作表现。由于某些情况下,对雇员工作表现的评价缺乏客观度量而带有评价者的主观色彩,雇员的决策和行为就会向为获取上级或者对其工作表现进行评价的人的好感(或者好的评价)方面倾斜。在这种倾向与提高工作效率不一致时,就会造成人力和物力的浪费,降低工作效率,给企业利益造成损失和损害。 此外,内部劳动市场的另一个特点是,企业内的职位空缺通常由内部选拔加以填补。这样,在升级意味着工资大幅度增加的情况下,雇员们就会在相同条件下努力去竞争,力求提高自己的相对表现,从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当然,基于相对表现的激励制度是优于基于绝对表现的激励制度的。公开公平的竞争性激励制度,也可以防止雇主食言,采取机会主义的态度。 不过,基于相对表现的激励制度的缺点是:第一,竞争者之间也可能串通一气、互相勾结,共同松懈懒散。在这种情况发生时,如果企业需要大的改组,就往往从外部聘请经理,而不是从内部提拔,从而避免相互勾结阻挠改革。第二,竞争者也可能互相拆台、拒绝合作、贬低别人,抬高自己。 第十六章 资本市场 经济主体在考虑将有限的资源配置在各种经济活动中之外,也考虑将有限的资源配置于不同的时间上。将现有的有限资源在现在消费和未来消费之间作选择时,就是将有限的资源配置于不同的时间。这种把有限的资源配置在不同时间上,把节省下来的一部分资源用于生产,以便在将来进行消费的情况,就是投资。研究投资,就要涉及资本市场,涉及时际选择。 一、 时际选择:借贷、储蓄和投资 1、时际预算和偏好: 人们考虑不同的时间上消费水平的选择时,跟同一时间选择两种不同的商品是一样的,都取决于人们的偏好和他们的预算约束。 人们为什么要选择在不同的时间里进行消费,而不是在当前全部消费呢,因为人们要在未来获得更多的消费。这个未来的多出来的消费额,就是与时间相联系的。按照西方边际主义的一种理论,物品在不同时间消费的效用是不同的。推迟消费的代价,或者说对于推迟消费所遭受的效用损失的补偿,就是“利息”。推而广之,一切物品在使用时间上的不同,都会涉及“利息”。我们经常遇到的是,货币在不同时间的使用时涉及利息。 在经济生活中,人们需要借入货币时会考虑利息,而在贷出货币时,也会考虑利息。一般说来,人们对于货币的需求是利息率的递减函数,即利息率越高,对货币的需求就越少;利息率越低,对货币的需求就越多。人们对于货币的供给是利息率的递增函数,即利息率越高,货币的供给越多;利息率越低,货币的供给越少。 另一方面,按照西方经济学中的一般观点,货币的利息也和其它商品的价格决定一样,是由市场上对于货币的供给和需求共同决定的。而均衡的利息率是由市场上货币的总供求共同决定的。市场上的货币总供给实际上就是人们的总储蓄。 2。储蓄和投资 将资源节省下来用于生产,以便在将来得到更多的产品,这种行为就是投资。在没有借贷市场的情况下,投资依赖于投资者自己的储蓄。在有借贷市场的情况下,投资可以借助于社会的储蓄,即通过借款来实现。利用无差异曲线的分析方法,我们可以发现消费者在最优消费和投资之间的组合。 对投资的需求由投资的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的对比来决定。其原则依然同其它场合下要素的使用原则是一样的。这里是:MR?MP ,r。 二、 利息率 1、 投资项目的现值(现时值) 在使用借贷市场来进行投资时,应该在产出品销售后,还清本利。但是,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投资项目往往延续多年,投资收益及债务偿还也是逐年实现和完成的。在这种情况下,计算和比较不同时 ted boiler equipment installation, and steam round generator grouptallation, and machine starengineering standards of excellence. Excellence project: boiler platform stairs railing installation, and boiler ontology ins38 期内投资的收益和成本,就需要一个共同的价值尺度。这就是所谓的现值(现时值)。 如果投资延续的时期数为T,每期的收益或成本为Y ,利息率或者贴现率(折现率)为r,则其现时值就是: YYY12T VY,,,,,?001(1)(1)(1)(1),,,,,rrrrr?1121T 其中, YY,,00是收入,是开支。tt 如果各时期的利率全相等的话,那么,现时值公式便可以简化为: TYt ,V,0t(1),r,0i 由上式可见,利息率(贴现率)的大小会直接影响投资项目的现值,也直接影响对于投资项目的评估。 2、 实际利息率和名义利息率 以当前价格计算的利息率叫作货币利率或者名义利率。而以不变价格计算的利率叫作实际利率。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名义利率等于实际利率加上通货膨胀率;或者实际利率等于名义利率减去通货膨胀率。 3、 决定利息率的因素 一般说来,决定利率的因素是对于资金(货币)的供给和需求两方面的力量对比。因此,凡是能够影响对于资金(货币)的供给和需求的因素,都会影响利息率的水平。具体而言,下面三种因素也许会对于利率的水平产生影响。 1(时际偏好:时际偏好即人们对于当前消费还是未来消费的重视程度。这会影响到储蓄的多少, 从而通过储蓄和投资的关系(即对于资金的供求关系)来影响利率。 2(时际财富:如果人们预期将来的财富比现在多,也许就会借钱来提高当前的消费。这样就会提 高对于资金的需求,从而提高利率。反之,则利率较低。 3(时际生产率:将来的生产率越高,人们就越愿意承受较高的利率。反之,则相反。 4(资金流动的顺畅程度:资金流动越顺畅,上述影响因素的作用就越不明显。 三、 资本市场 经济学中对于“资本”的含义有两种。一种是指实物的资本,象机器、设备、厂房等等。另一种是指金融资本,象货币、有价证券。人们通常会把资本市场理解为金融资本的市场。而微观经济学中的资本是指实物资本,因此微观经济学中的资本市场也往往指资本品的市场。不过,由于购买实物资本时也需要金融资本,所以,也越高对于它有一定的了解。 1、 金融市场 为了购置实物资本,企业需要筹资或融资。其主要方式就是借贷,发放债券和股票。债券和股票都可以在金融市场上交换。证券的持有人可以得到利息收入或者股票分红的收益。如果进行买卖,也可以利用市场利率波动造成的证券价格变动来赚钱。但是,买卖证券者也会承担一定的风险,有时会发生亏损。当然,股票持有人也是企业的股东,也有权对于企业的经营管理进行监督,或者对于企业的重大决策发表意见。 2、效率市场的假设 多数经济学家认为股票市场是有效率的,即股票的价格大体反映了迄今为止所能得到的一切有关该公司的当前和将来盈利能力的信息。所以,他们认为,购买股票不会发财。但是,也有人认为,由于市场的不完善、信息的不完善,购买股票还是可以增值的。一般说来,股票市场上价格调节机制还是比较有效的,因而,从过程中看,也许具有盈利机会。但是,这也会由于信息的原因而出现风险。从结果看,也许没有盈利机会。 四、 土地和其它自然资源 1、 土地和经济租 土地作为自然资源和特殊生产要素的最大特征是其固定的数量。由于使用土地而付给地主的报酬就 llation, and steam round generator grouptallation, and machine started boiler equipment instaengineering standards of excellence. Excellence project: boiler platform stairs railing installation, and boiler ontology ins39 是地租。地租的一部分是经济租。经济租是支付给要素所有者的、超出诱导其供给该要素的最低报酬的部分。经济租相当于产品市场中的生产者剩余的概念。参见书中第407页的图。这说明,在其它条件相同时,供给弹性越小,要素的供给者所得到的经济租就越多;而供给弹性越大,经济租就越少。 对应于地租的决定方式,我们也可以有准地租的概念,即把要素供给暂时不变时,对应于该生产要素的收入就叫作准地租。 不过,对于某种生产要素的报酬究竟是否应该算作经济租,有时也取决于看问题的角度。比如,对于地主而言,地租并不是经济租。但是,对于社会而言,地租就是经济租了。 2、 能耗尽的自然资源 只能由人类消耗而不能由人类再造的自然资源叫作“能耗尽的自然资源”。在市场配置“能耗尽的自然资源”时,利息率会起着重要的作用。因为人们在当前出售这种资源,还是在今后出售这种资源,是有区别的。人们会将当前的资源价格与今后的资源价格进行比较。一般说来,当前的资源价格高于今后的资源价格时,人们愿意尽量在当前出售资源;而以后的资源价格高于当前的资源价格时,人们又愿意尽量在以后出售其资源。但是,实际上,当二者相等时,人们是不愿意在今后出售的。因为如果当前出售,还会在以后的一段时间内得到其收入带来的利息。而在以后出售则失去了这个利息。这个利息就是今后出售资源必须付出的机会成本。所以,在当前和以后的两个资源价格相等时,还要具备只有当今后的资源价格加上从当前出售到今后的出售期按一定的利息率获得的利息这一条件后,人们才会愿意在今后出售资源。 这样一来,资源的今后价格,实际上就变成了本来的资源今后价格加上按实际利率计算的利息额之后的水平。于是,在均衡状态下,能耗尽的自然资源的价格就一定会按照实际利率的速度增长。如果价格增长率小于实际利率,资源拥有者就会倾销其资源产品(获取更多的当前收入,从而获取更多的利息),这会造成当前资源价格下降和今后资源价格上升,从而提高资源价格的增长率。如果价格增长率大于实际利率,资源拥有者就会减少其资源产品在当前的出售(获取更多的今后收入),这会造成当前资源价格上升和今后资源价格下降,从而降低资源价格的增长率。 如果以P 表示能耗尽的资源的第t期的价格,P 为基期价格,每期的实际利率为I,资源的价格就 t可以表示为: PPi,,(1)0t 我们说,能耗尽的自然资源的价格的不断上涨对经济的运行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这表现在:第一,当其它条件不变时,自然资源的价格上升会压缩对它们的需求。这意味着,当自然资源越来越少时,人们对它们的需求也越来越低。第二,自然资源的减少和价格的高昂会迫使人们努力寻求廉价的替代品。这又会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更廉价更大量的新的替代资源出现。 3、 可再生的自然资源 有些自然资源是可以再生的,比如树木。我们把这种自然资源叫作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在可再生的自然资源供给(出售)的决策方面,同样要在当前出售还是在今后出售的时期之间作选择,同样要考虑当前的价格和今后的价格以及实际利率的增长速度,此外,还应该注意可再生自然资源的生产速度(即树木的生长速度)。 如果以V(t)表示树木在t期的木材含量。从t期到t+1期木材的增长量为ΔV,该时期的实际利率为i。那么,这些树在t+1期砍伐出售的话,其收入为P(V,ΔV),其现值为:P(V,ΔV)/ (1,i)。在均衡的条件下,这批树在t期出售和在t+1期出售,其收入的现值应该是相等的,即PV,P(V,ΔV)/ (1,i)。简化后,可以得到ΔV/V,i。这样,可再生的自然资源的最佳供给时间(最佳收获时间),在价格不变的条件下,应该是其增长率等于实际利率的时候。当可再生资源的增长率大于金融资本的增长率(实际利率)时,人们会以实物资本(可再生资源)的形式拥有财富;当实物资本(可再生资源)的增长率小于金融资本的增长率时,人们出售实物资本(可再生资源),以金融资本的形式拥有财富。 第十七章 外部经济效应 从这一章起,我们探讨市场经济机制失灵的问题。在西方经济学中一般把市场经济机制的失灵主要归结于四个方面的原因:1、垄断;2、外部经济效应;3、信息不完备;4、公共品领域。我们已经在前面的一些章节中,对于垄断和信息不完备所造成的市场调节机制的失灵和市场经济效率的下降,作出了 ted boiler equipment installation, and steam round generator grouptallation, and machine starengineering standards of excellence. Excellence project: boiler platform stairs railing installation, and boiler ontology ins40 相应的说明。以下这两章主要从外部经济效应和公共品方面,对于市场机制的失灵和市场经济效率的下降,进行探讨。 一、 外部经济效应和市场效率 当人们从事经济活动时,有时会给不参与同一经济活动的其他人造成影响(有利的影响和不利的影响)。经济学上把这种由某种经济活动所产生的、没有被市场承认的、对不参与同一经济活动的其他人造成的影响,叫作外部性,或者经济的外部效应(外部经济效应)。外部经济效应广泛存在于经济活动之中。它会使市场经济调节机制发生失灵。 存在外部经济效应的情况下,某些经济活动的一些后果没有得到市场的承认。这样,当事者不必承担外部经济效应所造成的损失,也无法从正外部经济效应中得到报酬。正因为如此,这种经济活动的私人成本和私人利益与社会成本和社会利益就发生了不一致。这时,对于个人或者企业来说是最优的决策,却不一定是社会的最优决策。这也就是为什么在有外部经济效应的情况下,完全竞争并不能达到有效率的资源配置的原因。借助于书中第416页的例子和插图,我们可以知道,在有正外部经济效应的情况下,完全竞争会导致市场或者消费的不足。 二、 应付外部效应的对策 由于外部经济效应的存在破坏了完全竞争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优越性,造成了经济效率的损失,所以,需要对它采取一定的措施。 一般说来,赞成政府干预的人主张,对于外部经济效应引起的市场失灵,应该采取政府干预的办法来解决。赞成自由市场经济秩序的人主张,政府只需创造有利于市场交易的条件就可以,而不必直接进行干预。 1、 税收和补贴 政府对于产生负外部经济效应的经济活动当事人,比如,造成污染的企业,征收污染税,而且税率恰好等于边际污染成本,则税收就会使厂商的实际边际成本与社会边际成本相一致,其相应的产量就恰好等于社会的最优产量。但是,实现这种办法对付外部经济效应的困难在于,政府难以确定准确的边际污染成本,因而也无法规定适当的污染税率。当然,在污染税率不超过边际污染成本的情况下,污染税还是会使完全竞争的企业的产量接近社会最优产量的。这对于改善市场经济效率依然具有积极的意义。 对于产生正外部经济效应的经济活动,比如,教育,政府可以给予补贴,以便刺激市场或者消费。因为在有正外部经济效应的情况下,仅仅依靠市场机制,可能导致生产不足或者消费不足。教育也是这样,所以,政府应该对于教育进行不同程度的、或者不同方式的干预。比如,对于私立学校免征公司所得税,对于学生发放奖学金、助学金或者低息贷款、无息贷款,从而降低学生上学和学校办学的边际成本,以便将教育水平提高到社会所需要的水平。对这种情况的经济学分析,可以参看书中第419页的插图。 2、 污染标准 建立排污标准是控制污染程度的一种重要方法和政策措施。政府通过调查研究,确定一个社会可以接受的环境污染标准,然后在把该标准分解为各个行业和企业的具体限制标准,加以实行。凡是排污量超过规定标准的,相应给以经济处罚或者法律的惩罚。 这种方法的好处在于,只要确定了排污标准,并加以严格的监督和实施,就比较容易达成共识,控制污染程度。 这种方法实施中的问题在于,各种不同的生产过程的排污方式和程度是不一样的,因而,它们降低排污量的成本也是不同的。政府在实施相同的排污标准限制的时候,究竟应该如何对待它们。是实行完全一样的办法,还是实行区别对待的办法,如何保证控制和减轻污染标准实施的有效性,事实证明,实行区别对待的办法会比实行“一刀切”的办法要好,效率要高。从道理上说,社会应该动员使用最有效率的技术去消除和降低污染。但是,政府要有效率地区别对待,必须知道各个企业降低和清除污染的边际成本。然而,政府却办不到这一点。 不过,如果在污染方面情况不同的工厂属于同一家公司,那么,政府只要要求该公司控制污染总量就可以,而不必具体过问其下属企业的不同情况。因为该公司当然熟悉自己下属企业的情况,它会最有效地采用成本最小的方法来达到控制和减少污染的要求。 llation, and steam round generator grouptallation, and machine started boiler equipment instaengineering standards of excellence. Excellence project: boiler platform stairs railing installation, and boiler ontology ins41 在上述方法之外,一些经济学家建议建立排污许可证市场,从而引进市场机制来控制和减少污染。所谓排污许可证,是由政府根据社会所能够承受的污染程度,按照排污总量颁发一定数量的排污许可证,规定每张许可证的具体准许排污量,再根据对于不同企业的不同要求颁发不同数量的排污许可证。这些排污许可证既可以由企业自己使用,也可以在市场上公开买卖。于是,某些采取适当措施减轻了排污量的企业或者清除排污成本较小的企业就可以出售部分排污许可证;而那些排污量较大,清除排污成本较大的企业就可以在市场上向前者购买一定数量的排污许可证,实行合法排污。这样一来,社会可以有效地控制污染总量,也可以由企业努力降低清除污染的成本,政府还可以增加财政收入。 排污许可证的交易把市场机制引进了环境保护和污染控制的范围。在这种情况下,每个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作出决策,从而避免了政府制定统一的集中决策所面临的信息问题,提高了效率。 当然,实行排污许可证的办法虽然提高了控制污染的效率,但是也并非没有缺点。这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参与者数量有限,难以形成有效率的排污许可证市场。另一方面,实行排污许可证市场公开交易的办法,对于污染程度的分布可能发生失控。可能出现某些地区污染物排放过分集中,甚至局部超过允许限度,危害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在这种情况下,也许由政府实行一些直接的污染标准控制,就是必要的。 3、 外部效应内部化 市场机制之所以难以发挥其应有效率的原因之一在于,市场机制下的独立、分散决策未能考虑现实中的确存在的外部经济效应。如果能够考虑外部经济效应问题,并采取适当的措施,市场经济效率也许能够得到提高。比如说,要是能够把外部经济效应问题内部化,也许能将以前市场经济机制下无法解决的外部经济效应问题简单化地加以解决。这就是说,如果我们能够通过某种方式使市场决策者自己承担或者享受外部经济效应,他们就会纠正其决策,改善资源配置状况,提高市场机制的效率。例如我们的教科书第423页所举的造纸厂和渔场的例子,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明。它说明,通过兼并来实现外部经济效应的内部化,是可以提高市场经济效率的。不过,有时兼并具有局限性,难以实现。 当然,经济生活中也有一些自动实现内部化的例子。比如,种植场、果园同时养蜂;渔场同时也种植水生作物。 三、 产权的界定和科斯定理 尽管外部经济效应的内部化可以提高经济效率,即带来帕累托改进,但是,内部化的实现却是有条件的,需要各方面的互相合作。互相合作的情况又涉及到合作各方的利益是否得到较好地安排。张五常对于种植场和养蜂场的合作进行了研究。他发现,在养蜂与种植这种外部正效应合作成功的条件是:第一,合作各方能够控制各自的外部正效应,即外部正效应的所有权十分清楚;第二,双方能够就各自的服务达成一定的价格,即对外部正效应的价值也很清楚。当然,我们知道,并非所有的涉及外部经济效应的问题都象这个例子那样,两个条件都能够得到满足。这就涉及到一个经济学中的重要问题:产权问题。 1、科斯定理 科斯认为,外部经济效应引起的效率问题,说到底,是个产权问题。产权界定清楚,外部经济效应的问题及其引起的经济效率问题都容易解决。相反,产权不明确,就没有办法确定究竟谁应该为外部经济效应承担后果或者得到报酬。由此,科斯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在经济学界被叫作科斯定理。 科斯定理认为,如果产权被清楚界定(不管产权归谁),而且没有交易成本(或者说交易成本为零。这里的交易成本包含例子中的谈判成本。),那么,在有外部经济效应的市场上,交易双方总能通过协商达到某一帕累托较优或者帕累托最优配置的状况。至于交易双方各自可以得到多少好处,则要取决于谈判中双方各自的力量对比。可以肯定的是,只要谈判成本为零,双方就一定能够达到帕累托最优配置。因为交易成本为零时,谈判的各方就可以多次谈判,只要谈判结果不是帕累托最优状态,就总会有一方可以提出更优的方案,使双方的总收益大于原来的方案。当然,如果达到的帕累托最优配置不一样,其效率也不一样。这可能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主要是产权划分的不同。 2、 产权划分的效率问题 科斯定理的条件是交易成本为零。它涉及到的只是一种抽象理论意义上的、或者说是一种理想的状况。现实中,交易成本往往是不为零的。当然,在交易成本较低的情况下,如果交易只涉及较简单的关 ted boiler equipment installation, and steam round generator grouptallation, and machine starengineering standards of excellence. Excellence project: boiler platform stairs railing installation, and boiler ontology ins42 系,比如两方,具有的外部效应价值也较明确(或者容易测定),问题也较容易解决。这时,对于外部效应的交易就接近于市场交易。如果外部效应涉及的范围较广,外部经济效应所带来的价值或者损害就比较难以确定。这时,即便产权关系明确,有关各方也难以达成交易的协议。这时的谈判成本就较高。 由此也可以看出,在交易成本较大的情况下,即便产权能够明确界定,也不一定就可以通过谈判达成协议,从而达到一个帕累托最优的效率配置。这样,在产权的划分和界定方面也存在着一个效率问题,即产权应该怎样划分才能使有关各方无法达成协议而维持现状时,负外部经济效应对社会造成的损失最小。 此外,从提高效率角度看,法律也应该将避免负外部经济效应的责任施加给能以最低成本避免外部经济效应的一方。 四、 产权界定不明确的弊端 从上面的说明可以看出,产权界定不明确时,存在着明显的弊端。比如,公产就是应该例子。在每个人都关心自己利益的情况下,与公产相联系的公共利益问题是没有人关心的,相反,人们甚至以牺牲公产和公共利益来实现或者扩大自己的利益。因为在公产存在的条件下,公产所带来的成本是由集体承担的,但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集体成本)却是不一致的。这就造成了效率的损失。如果公产造成的经济利益由集体分享,每个成员的努力就会为其他成员创造正外部经济效应,但是他自己却必须付出成本。这样,在公产带来的收益由集体分享的情况下,个人的努力就是不足的。如果公产带来的收益可以归于个人,就会产生个人对于公产的掠夺性利用:人人都只想从公产上掠取财富,而不会去维护公产,最终会造成公产资源的枯竭。 由此可见,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应该与决策权的分配相一致。产权界定不明确的弊端,就在于产业属于集体,而一部分决策与处置权却在个人那里。这当然会造成效率的损失。 第十八章 共用品和公共决策 一、 共用品和私用品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对于向公产这样的产权界定不明确的问题,应该采取明确界定产权的办法来加以解决。但是,进行产权重新界定的谈判,在涉及许多方面时,往往会造成谈判成本太高,从而造成重新界定产权的协议难以达成,或者也是缺乏效率。特别是,涉及到共用品(公共品)的使用和消费时,显然会发生这类问题。 共用品(公共品)是指在消费时,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物品。这就是说,这类商品或服务一旦提供出来,许多人就都可以享用,其数量却不会减少,也不会在一些人消费时排斥其他人的消费。 对应着共用品(公共品),我们把通常所说的消费品叫作私用品(私人物品)。共用品和私用品的特征是完全相反的。私用品(私人物品)的消费具有竞争性,即一些人消费时,其他人就无法同时消费同一商品或者服务。共用品却不具有竞争性,或者说具有非竞争性。另外,私用品(私人物品)的消费具有排他性,即消费者可以由于某种原因而被拒绝消费,如不付款,或者不具有某种资格就不能对某种商品或者服务进行消费。共用品的消费却不具有排他性,或者说具有非排他性。 一般地,我们把同时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商品和服务叫作纯粹共用品(纯粹公共物品)。当然也可以把一些之具有上述两个特征之一的物品叫作半共用品(半公共物品)或者准共用品(准公共物品)。 二、 “搭便车”和市场失灵 共用品的特性造成了强烈的正外部经济效应,使得市场经济的调节机制无法发挥其应有的效率。因为,在共用品的消费中会产生“搭便车”(即不付费乘车,不花费代价或者少花费代价而消费共用品)的行为。我们可以把个人购买共用品的问题看作类似于“囚犯困境”的博弈问题。这就象教科书中第442页的安装路灯的例子。最终,博弈的占优决策的均衡是谁也不安路灯,谁也得不到报酬。这时,在分散决策的条件下,无法达到帕累托较优的结果。 在共用品消费时的另一个问题也是市场经济机制所无法解决的。即,共用品一旦供给出来,所有的人都可以消费同一数量而不影响别人的消费。这时,每个人消费共用品的边际成本都是零。从经济效率的角度来说,所有的人都应该免费消费共用品,而付费消费反倒造成了低效率。可是,大家都不付费,谁来为共用品支付生产成本呢,如果生产共用品不能赚钱,不能获得利润,除了国家的政府生产之外, llation, and steam round generator grouptallation, and machine started boiler equipment instaengineering standards of excellence. Excellence project: boiler platform stairs railing installation, and boiler ontology ins43 私人企业是不会进行生产的。这样一来,市场经济机制就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了,只好有某种政府机制(中央决策)来调节了。不过,即便在这种情况下,“搭便车”的行为仍然不会消失。 三、 共用品的社会最优量 尽管共用品在消费上与私人物品不同,但是,它在生产上却可以与私人物品一样,即,都可以由私人企业来生产。在一些国家里,实际上也是由私人企业生产共用品,而由政府加以订购的。这样,共用品也面临着寻求和供给的问题。 共用品的需求显然与私人物品的需求有所不同。共用品的消费特征决定了它们的需求函数的特殊性。由于消费者消费的共用品数量是相同的,但是,他们得到的边际效用却是不同的,因而,他们支付的价格也是不同的。这样,对于同样数量的共用品,消费者全体所愿意支付的价格,就应该是他们所愿意支付价格的总和。于是,共用品的需求曲线就由所有消费者的个人需求曲线纵向加总而成。 共用品的供给函数就是所有消费者的边际成本函数。 根据教科书中的分析,我们知道,在帕累托最优配置条件下,所有消费者的私用品和共用品之间的边际替代率的总和应该等于生产共用品的边际成本。这也就是说,共用品的社会最优量,就是社会均衡量,即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成本的均衡点。一旦这种最优条件不成立时,可以通过重新配置资源来使所有的居民的效用水平都得到提高,从而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 四、 共用品的需求诱导机制 知道或者求出所有消费者对于共用品的需求曲线,是实现共用品最优配置的重要条件。但是,存在共用品消费“搭便车”行为时,人们是不会真实地显示自己的偏好和对共用品的需求的。这时,就需要对人们对共用品的需求显示加以诱导。 在一些情况下,这种诱导也许是困难的。但是,有时也可以想办法做到。比如,我们书中所说的“轴心机制”。但是“轴心机制”也有缺点。其一,它不能达到帕累托最优配置。因为它在共用品的提供上也许得到了帕累托最优,但是在私用品上也许没有达到帕累托最优。社会决策一方面可能较低某些人的效用,另一方面也可能因对于轴心人物的惩罚而产生轴心机制的盈余。其二,事先规定的收入分配机制可能对决策产生影响。其三,轴心机制要假设社会成员的各自独立决策。否则,在他们结成同盟的情况下,轴心机制诱导人们显示真实偏好和需求的激励作用就会消失。 五、 表决机制 出于共用品的共同消费的特征,人们也许会认为,采用一些公共性决策也许会解决市场机制所不能解决的问题。比如,投票表决机制。 一般而言,在民主制度中,投票表决是实现公众决策的一个重要方式。共用品的生产(提供)问题只是公众决策中的一个特例。 我们当然知道,人们在表达自己的偏好时,有时并不真实,因而,在此基础之上的共用品提供决策就不能保证效率配置问题。它充其量只不过是一种以民主的方式解决公共决策的权宜之计。 我们说,表决机制比轴心机制要粗略得多,特别是表决机制中的轴心人物并不对其改变社会决策的后果承担责任。这样,表决机制难免会被操纵和利用,因而难以诱导出投票者的真实偏好和意图。 从投票的机制来说,其缺陷也是显然的。一方面,有时候投票行为会造成一个无休止的循环,而得不到最终表决结果。另一方面,如果可以得出最终的投票结果,就一定是存在着表决决策的程序操纵问题。此外,投票过程中的“策略性投票”也会造成可以被操纵的表决机制。所谓“策略性投票”就是指投票人不按自己的真实意愿和偏好投票的行为。这就可能使一些投票者在投票过程中动手脚,而操纵投票行为和结果。由于这样的表决机制中无法发现和表达投票人的真实偏好和意图,所以,在简单多数的表决里,“策略性投票”可以使投票者得到诚实投票所无法得到的较好结果。 事实证明,不被操纵的真正表决机制,是根本不存在的。因此,公众表决机制无法解决共用品提供的效率问题。 六、 公众偏好和社会福利函数 如果全体社会成员的偏好都是理性的,那么,在所有的个人偏好基础上,是否能够构造出或者导出理性的集体偏好或者公众偏好呢,这也就是说,理性的个人偏好具有完备性、传递性和非饱和性(自反性)三个特征。由此推导出来的理性的集体偏好是否也具有统一的特征呢, ted boiler equipment installation, and steam round generator grouptallation, and machine starengineering standards of excellence. Excellence project: boiler platform stairs railing installation, and boiler ontology ins44 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罗,在对此进行深入研究之后提出了著名的“阿罗不可能定理”。阿罗认为,任何建立在个人偏好基础上的公众决策机制,必须满足一些基本的要求。这包括: 1、集体理性。即如果所有的个人偏好都具有完备性、传递性和非饱和性,那么公众决策机制所导 出的集体偏好也必须具备同样的特性。 2、无限制性。只要个人偏好具备完备性、传递性和非饱和性,公众决策机制就不得排斥任何形式 的个人偏好。 3、帕累托较优性。如果每个人都认为A方案比B方案好,则集体也认为A比B好。 、偏好独立性。集体偏好对A和B之间的排序只取决于人们对这两个选择之间的排序,而和人们4 对其它选择的排序无关。 阿罗不可能定理认为,完全满足上述四个条件的公众决策机制在实际经济生活中是不存在的。如果说其存在,那么只能有一种情况,那就是独裁决策。即,以某个人的偏好取代公众的偏好。但是,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就不再是建立在个人偏好基础上的公众决策机制了。 阿罗不可能定理说明了公众决策机制不能达到帕累托最优配置。或者说,所有的公众决策机制都有弊端,不存在完全理想的公众决策机制。西方经济学家对此进行了大量的探讨,以便说明在普遍实行民主制度(投票表决制度)的西方国家,还是可以找到公众决策机制的优越性的。他们对于一些条件加以放宽,采用了社会福利函数的概念来说明公众决策问题和社会福利问题。这方面就象我们教科书中所说的。社会福利函数的范围要比帕累托最优配置更广。后者只是从经济效率方面来说明问题的。社会福利函数在现实经济分析中,主要是以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来代表。 llation, and steam round generator grouptallation, and machine started boiler equipment instaengineering standards of excellence. Excellence project: boiler platform stairs railing installation, and boiler ontology ins45
本文档为【周慧中微观经济学讲义】,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496339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96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7-12-13
浏览量: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