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宋第一古惑仔辛弃疾

大宋第一古惑仔辛弃疾

举报
开通vip

大宋第一古惑仔辛弃疾大宋第一古惑仔辛弃疾 一个成熟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卑贱地活着。 ——题记 这个世界从来不缺牛人,但在两宋交替之际,他们的出现显得有些密集。 公元1140年,爷爷辈的苏东坡已逝去40年,李清照阿姨正在杭州苦熬晚年,粉丝们还在朋友圈争论——苏东坡、李清照、柳永,到底谁是第一词人。 此时,又一位巨星划破天际,降临齐鲁。 和苏东坡、李清照一样,他将会是个大词人。 不一样的是,涉世之初,他是一个仗剑走天涯的侠客。 他热血、暖心,堪称“大宋第一古惑仔”。 他的名字叫辛弃疾。 1 惨淡月光下,一个少年...

大宋第一古惑仔辛弃疾
大宋第一古惑仔辛弃疾 一个成熟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卑贱地活着。 ——题记 这个世界从来不缺牛人,但在两宋交替之际,他们的出现显得有些密集。 公元1140年,爷爷辈的苏东坡已逝去40年,李清照阿姨正在杭州苦熬晚年,粉丝们还在朋友圈争论——苏东坡、李清照、柳永,到底谁是第一词人。 此时,又一位巨星划破天际,降临齐鲁。 和苏东坡、李清照一样,他将会是个大词人。 不一样的是,涉世之初,他是一个仗剑走天涯的侠客。 他热血、暖心,堪称“大宋第一古惑仔”。 他的名字叫辛弃疾。 1 惨淡月光下,一个少年,正在追一个和尚。 少年不是在追求和尚的感情,是在追他的命。 一追就是两天整。 那是公元1162年,济南郊区。 两个人的坐骑,都累吐了,第三天,终于追上了。 要问少年为什么追和尚那么凶,因为那个叫义端的和尚偷了一样东西,那东西非同小可,是抗金义军的印信。 义端准备拿去献给他的金主,而这个少年正是当时保管印信的辛弃疾。 竟然敢偷印信,我追,我追,我追追追。 眼见已无路可逃,义端回头,提刀欲作最后的挣扎。 少年一个侧翻,剑光同时闪过,和尚人头落地。 果然是一个冷血剑客,快得匪夷所思。 少年叹息了一下,擦干净剑上的血,在义军微信群“爱金条,恨金狗”里发了二个字:搞定。 这个时候,他还没有过21岁生日。 他是一个年轻的带头大哥,几个月前,他带着2000个兄弟投奔老乡、义军领袖耿京。 最初吸引老耿的,是辛弃疾的文学才华,于是任命他为机要秘书(掌书记,从八品)。 辛弃疾出生的时候,他的家乡早被金国占领,是敌占区。 尽管宋廷孱弱无能,人民却英勇不屈。 宋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侵,想毕其功于一役,彻底终结南宋的小命。 乌泱乌泱的金兵,就象一支北方射来的毒箭(以黄河为弦),直插南方。 由于战线拉得太长,越是往南,金对宋的攻击力越弱。 后方沦陷区经常起火——宋人又不堪压榨,奋起造反者,这里一群,那里一堆。 血气方刚的辛弃疾是其中的杰出代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从小他苦练剑术,熟读兵书,凡是有眼睛的人都看得出来,日后这是个优秀军人。 …… 当义端的头颅被扔到耿京面前的时候,义军的阵营发出了震耳欲聋的欢呼。 “带我装逼带我飞”,一些娃娃兵狂喊。 “年轻的老司机,”耿京的评价,言简意赅。 一个古惑仔,就应该热血澎湃。 2 辛弃疾是一个寡言少语的人,但关键时刻冷静果断。 几乎在义端事件发生的同时,金人内部矛盾爆发,一把手完颜亮在前线被部下干掉,金军开始向北撤退。 辛弃疾很有政治远见,一次喝酒撸串,他向耿京建议,主动与临安当局联系,利用这个机会光复中原。 “此主意甚好,这个任务就交给你了~”耿京端起酒杯说。 他越来越喜欢这个小老乡了。 事不宜迟,辛弃疾和战友贾瑞立即收拾行李,火速赶往南宋都城临安。 一切都很顺利。 但是在回程的时候,义军队伍里出了大事——耿京在海州(今连云港)被叛将张安国杀害。 革命总是很复杂危险,有起义的人,必有不义之人。 一代叛徒张安国认为,识时务者为俊杰,金国退却,只是暂时的,而征服南宋,却是永久的。 他还认为,大哥,就是用来出卖的。 于是他跟几个同伙,趁耿京在大帐睡觉的时候,将其乱刀砍死(三国名将张飞也是这么惨死的),一时义军内部人心涣散。 由于情况不明,很多人认为,辛弃疾应该先躲起来,然后再图大事。 但辛弃疾满肚子气,欲除张贼而后快。他质问道: “躲起来,你的良心不会痛吗,” “我们现在就去干掉那个叛徒~” 就这样,他率领50名骑兵夜袭金营,于数万敌人中,活捉了叛徒张安国,并连夜狂奔千里,将其押解到临安正法。 这样的英勇和果断,在历史上也只有关羽、赵云等名将做得到。 怎么样,我辛弃疾,照样可以做到~ 那段痛快杀敌的时光,是辛弃疾一生回忆的重点。 后来他在《鹧鸪天》中写道,“壮岁旌旗涌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银胡騄,汉箭朝飞金仆姑”。 每次读之,凛然杀气,喷薄欲出。 800多年后,我要再为他打一次call,厉害了word哥~ 一个古惑仔,就应该有万千气概。 3 对于辛弃疾的出现,宋高宗赵构却并未表现出惊喜,甚至还有些担忧。 他任命这个年轻人为江阴签判,这个职位相当于市委书记兼军分区司令员,的秘书。 从此辛弃疾成了南宋的一名公务员,文职的。 他觉得自己终于能报效国家,抵御外敌,开始五加二、白加黑地干活,可是他错了。 23岁,那是他噩梦的开始。 南宋官场是一个只懂享乐、不思进取的大染缸,上上下下讨厌暴力,流行不抵抗主义。 有理想有抱负的干部根本没有出路,主战派更要靠边站。 他似乎遇到了假朝廷,从1181年到1207年,他被开玩笑一般、频繁调任多达37次。 在福建、浙江、江苏等一些地方的为官生涯,往往时间不长就以罢官收场。 总之,朝廷怕他,烦他,不想让他好好工作。 幸亏还有很多人跟他志同道合,担忧着这个国家的未来,希望拯救世道人心。 公元1175年六月,首届中国哲学高峰论坛在江西上饶铅山县的鹅湖寺隆重举行(史称“鹅湖之会”),参会人员都是大咖,除理学大师朱熹之外,还有著名学者吕祖谦、陆九龄、陆九渊等。 论坛结束后,鹅湖寺一带马上成了大宋著名的文化旅游目的地,“鹅湖寺的鹅”长期霸占旅游文化类公号第一名,发表的文章,篇篇都是百万加。 辛弃疾常常一个人骑马去寻古觅幽,一呆就是好几天。 1188年秋天,辛弃疾的好朋友陈亮建了一个名为“统一大业”的微信群,成员除了辛、陈,还有朱熹。 他们约好当年冬天一聚。 但这种会面总是不容易的。 据历史记载,那天冬天特别寒冷,很多人都冻成了狗。辛弃疾身染恶疾,无法下床,而朱熹也因档期排不开,未能前来赴会。 “阿疾,我还是会来的,”陈亮在群里发言说。 那个傍晚,雪后,残阳。 辛弃疾在瓢泉扶栏远眺,一眼看见驿道上骑着大红马飞奔而来的陈亮,顿时虎躯一震。 两人久别重逢,感慨万千,开始在村前石桥上对酌。 想到山河破碎和当下绵软的朝政,他们内心几乎崩溃。 回到书房,他马上写了一首新词:《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 没人理解他的苦闷,一次酒后,他曾路过一片松林,觉得松树在故意阻挡他抗金,于是拨剑便砍。 一个古惑仔,他的雄心永远都在。 辛弃疾唯一传世书法作品:去国帖(局部) 4 淳熙八年(公元1182年),一股邪恶的风暴朝前战斗英雄辛弃疾刮来。 那年冬天,辛弃疾由江西安抚使改任浙西提刑,还没走马上任,就遭到监察御史王蔺的弹劾。 王蔺控告辛弃疾,“用钱如泥沙,杀人如草芥”,意思是他的军人作风太粗鲁,用钱不节俭,杀人很随意,这样的人,怎么能用, 朝廷果然明察秋毫,马上更改任命——辛弃疾被撤销一切职务。 虽然为官断断续续,但那些年,辛弃疾一直在坚持他的执政理念:对属下严苛,对百姓宽厚。 他对百姓有特别深厚的感情,觉得在相对和平的时期,应该努力让群众休养生息,安居乐业。 由于他的武将经历,朝廷曾派他平定南方的茶商叛乱,平叛结束后,他连夜给宋孝宗写了一封信。 他控诉说,“田野之民,郡以聚敛害之,县以科率害之……而又盗贼以剽杀攘夺害之。不去为盗,将安之呼,” 这段话的大意是,基层老百姓饱受压榨,不当盗贼,他们又怎么能活得下去呢, 他向朝廷建议:严格管束各级领导干部,给老百姓更多的生存空间,让他们生活得有尊严。 他对手下的官吏非常严格,动辄追究法律责任。(历威严,轻以文法绳下,官吏惴栗) 相比之下,他对百姓极尽仁厚关怀。 在福建做提点刑狱时,辛弃疾给犯人判罪,第一原则就是“宽厚”,这在福建几乎到了家喻户晓的地步。(比居外台,谳议从厚,闽人户知之)。 有一次他还亲自复审某县60多名囚犯,释放了其中50多人。 南宋官场一向崇尚庸碌保守,辛弃疾的作派与体制产生了剧烈的冲突。 然而,有什么不可以, 一个古惑仔,就应该对百姓有炽热的爱。 5 南归之后,辛弃疾再也没有机会奔赴彊场,为国尽忠。 既然英雄没有用武之地,他被迫将手中的利剑换成了软笔。 英雄情结一直在他心中熊熊燃烧,让他不能自己。 不管在何处为官,他都不停地给朝廷上书,在各种微信群唠叨收复中原那些事儿。 他也一直在准备上前线,在当湖南安抚使的时候,尽管这个职务跟军队一点沾不上边,他还是创办了2500人的“飞虎军”,当他披上铠甲,似乎又回到了热血的少年时代。 事实上,随着光阴飞逝,他已不再年轻,白发众生。 无奈郁闷之时,他开始写词。 宋朝已经有了苏轼、柳永、李清照这三位巨咖,写词,纯属自寻死路。 可是,勇武的辛弃疾,硬是在无路之处,砸开一条大道。 就如后人对他的评价,“人中之杰,词中之龙”。 他自由挥洒,大大扩展了词的题材范围。 写壮志豪情,他有《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身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诉报国无路,他有《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记乡村情趣,他有《清平乐》,“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玩婉约沉郁,他有《青玉案》,“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总之,他一言不合就开写。 写政治,写哲理,写朋友,写恋人,写田园,写民俗,写读书……只因为他深深地爱着这个世界。 生活虐我千百遍,我仍待它如初恋。 不管他手中拿的是剑还是笔,他永远在作战。 一个古惑仔,就该永不言败。 苏轼:在云里写诗,在泥里生活,在岁月里洒脱 当轩冕荣华和踽踽独处,在一个人生命的历程中交替出现。当无休无尽的磨难袭来,如环无端。智者总是可以在岁月变换中学会洒脱,以足够的勇气和力量蔑视身外的一切。 在云里写诗 不能否认,苏轼是个有大才气的人。谢灵运尝说:“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若谢临川遇上东坡,只怕也会分他一斗。 生于蜀地,年少聪颖,未及冠即学通经史。长到18岁时新婚,婚后即跟随父亲、弟弟进京科考。在这次考试中欧阳修担任考官,苏轼的一篇《刑赏忠厚论》让欧阳修眼前一亮,欧阳修甚至怀疑这篇文章是出自他的门人曾巩之手。 据传欧阳修看到苏轼的文章后曾对他的儿子说:三十年后没有人会谈起我了。果然,苏轼去世十年后没有人提起欧阳修,人人都在谈论苏轼,偷读他被禁的作品。 苏轼的才气是上天独给他的礼物,二十岁出头,就受到当时的大文人欧阳修的推崇,此后文名渐显。父亲苏洵走了十多年的路,苏轼一朝就做到了。这得天独厚的才华,仿若垂天之云,是常人所不能拥有的,“白云在青天,可望不可即”。 身持才华不可辜负,苏轼将自身的才华发挥得淋漓尽致,以大才华创造出了大成就。 “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文坛的领袖人物;“苏辛”留名,词开豪放一派;用笔行书自成一家,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这些都是苏轼。 “雪泥鸿爪”“对床夜雨”“胸有成竹”“河东狮吼”“水落石出”“化为乌有”“燕瘦环肥”“坚韧不拔”等等,这些我们现如今还在使用的成语,也都来自苏轼。 在泥里生活 灿如彩云的才华,并不能阻止一个人陷入命运的泥淖。苏轼的一生就是个陷入泥中、泥中生活、泥中自得的过程。 在苏轼写给弟苏辙的诗中,有这么一句“悟此长太息,我生如飞蓬”,不停辗转,终此一生,可谓苏轼生活的真实写照。 无休止的苦难是从妻死父丧开始的。治平二年,发妻王弗去世,治平三年,父亲苏洵去世。之后苏轼与苏辙两兄弟离开京城,为父守孝。神宗熙宁二年,兄弟二人重返京师,从此卷入政治风暴。 一生入狱一次,被贬多次。一贬再贬,一次比一次远。第一次被贬期间,由于生活极其窘困,苏轼不得不带领家人开垦坡地,以贴补家用维持生计,“东坡居士”的称号便是在那时起的。 在离开黄州赴汝州上任的途中,由于路费不够,只得上书请求改任常州,在苏轼给皇帝的奏折中称“无屋可居,无田可食,二十余口不知所归”。苏轼到达常州后,托朋友卖掉父亲在京中的住宅才得以支付在常州买宅置田的费用。 从黄州到惠州再到儋州,直到最后魂归常州,苏轼这一路走得坎坷。 在岁月里洒脱 谁都会有陷入泥淖的时候,智者懂得洒脱,苏轼恰恰是一位智者。苏轼的洒脱是在时间流水中的一种看开,一种乐观。 洒脱,就是保持内心的平静与乐观。 在黄州期间,苏轼开始研究佛家与道家思想,借此来消化掉人生的苦难。 初到黄州时苏轼内心也是凄苦的,正如他在《寒食雨二首》中写的一样,“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穷途,死灰飞不起”。 在这个低谷时期,他开始了对人生的反思,用自我剖析的方法让自己脱胎换骨。在这一段时间内,苏轼完成了内心世界的重要转变,苏辙曾说“谪居于黄,驰骋翰墨,其文一变,如川方至;释氏书,深悟实相,参之孔老,博辩无碍,浩然不见其涯也。” 在黄州的第三个年头,岁月给了苏轼关于生活的答案,苏轼写了《定风波》,“一蓑烟雨任平生”中全然不见“拣尽寒枝不肯栖”的孤寂之色。生活再难,也不要失去信心,你厌倦生活的那天就是生活将你抛弃的日子。 不论处境多么艰难,苏轼始终保持内心平静安然,他对未来、前路总带着一份乐观,“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在泥里也要好好生活。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暂时的泥泞是为了留下更深的脚印。只有以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生活才能给你以笑脸,倘若你自己先心灰意冷,那你的世界怎么能充满彩色,人生道路不平,君子坦荡荡,自能履险如夷。 洒脱,就是不要过分苛求自己。 如果说第一次被贬苏轼内心还怀着对自己无能为力的苛责,那之后去往惠州、儋州的旅途这种苛责则少了很多。 人生不能攀比,也不要苛求。珍惜自己的人生,不要去强求不可得的东西。“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着甚干忙”,功名利禄转头空,人生本来就是一出戏,恩恩怨怨又何必太在意。 苏轼在《赤壁赋》中说“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世界这么大,我们不可能得到所有,人不过是宇宙间的蝼蚁,百年之后我们都会被历史的尘埃湮没,又何妨在此时宽以待人、善待自己。人生底事,来往如梭,与其执迷苛求,不如 “闲看秋风,洛水清波”。 洒脱,就是学会舍得,以豁达的心接纳世界。 不论生活给予了苏轼什么,他总是以一颗豁达的心接受,他对生活充满着热爱。 你把我贬到黄州,我有酒有肉日子赛过神仙;你把我贬到惠州,我有荔枝鲜果度日不觉艰难;你把我贬到儋州,我教书育人造福一方百姓。 苏轼从不觉得世界对他有所亏欠,世界以痛吻我,而我报之以歌。 人生就像沼泽地,没有人能走得平坦,总有些跨不过的泥潭。人生处处都是经历,当你沉于生活的困苦中不得解脱时,不妨换个方式去理解,换个态度去面对,以一颗洒脱的心把生活的苟且过成诗歌。
本文档为【大宋第一古惑仔辛弃疾】,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358746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5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文学
上传时间:2018-04-25
浏览量: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