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浅谈我国校园气象科普教育网络的兴起与发展(可编辑)

浅谈我国校园气象科普教育网络的兴起与发展(可编辑)

举报
开通vip

浅谈我国校园气象科普教育网络的兴起与发展(可编辑)浅谈我国校园气象科普教育网络的兴起与发展(可编辑) 浅谈我国校园气象科普教育网络的兴起与发展 浅谈我国校园气象科普教育网络的兴起与发展[ 此文在《中国教育装备技术》2013年4月第11期上发表] 邱良川(浙江岱山县秀山小学 浙江岱山 316261) 摘 要 我国校园气象科普教育网络的兴起与发展历史并不久远,但却发挥了无以替代的作用。探究其历史渊源,分析其分类与作用,提出了发展思路和建议,使其在我国校园气象科普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与效能。 【关键词】:校园 气象 科普教育 网络 兴起与发展 0引言 网...

浅谈我国校园气象科普教育网络的兴起与发展(可编辑)
浅谈我国校园气象科普教育网络的兴起与发展(可编辑) 浅谈我国校园气象科普教育网络的兴起与发展 浅谈我国校园气象科普教育网络的兴起与发展[ 此文在《中国教育装备技术》2013年4月第11期上发表] 邱良川(浙江岱山县秀山小学 浙江岱山 316261) 摘 要 我国校园气象科普教育网络的兴起与发展历史并不久远,但却发挥了无以替代的作用。探究其历史渊源,分析其分类与作用,提出了发展思路和建议,使其在我国校园气象科普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与效能。 【关键词】:校园 气象 科普教育 网络 兴起与发展 0引言 网络原指把所有东西连接起来的一个巨大虚拟画面,而现代意义的网络指的是用通信线路和通信设备将分布在不同地点的多台自治计算机系统互相连接起来,按照共同的网络 协议 离婚协议模板下载合伙人协议 下载渠道分销协议免费下载敬业协议下载授课协议下载 ,共享硬件、软件,最终实现资源共享的系统。校园气象科普教育网络是指专门用来进行气象科普教育和开展气象科技活动的现代网络系统。该网络的使用既是校园气象科普教育一种与时俱进的崭新手段,更是校园气象科普教育进入现代化发展的一个标志。 1.校园气象科普教育网络的诞生与兴起 现代意义的网络萌芽于20世纪60年代,完善成熟于20世纪90年代。网络的诞生是人类继语言产生、文字发明、印刷术出现和无线电技术应用以后出现 的人类信息传播史上的第五次革命。它的意义在于为人类各种信息传播提供最便捷、最迅速、最巨量的通道。这条信息传播通道的诞生问世,为人类国际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学等各领域的进步发展产生了非同凡响的作用与效益。 我国网络的应用与发展几乎与国际社会同步,我国校园气象科普教育网络的诞生与兴起紧步各领域网络应用的后尘。 我国校园气象科普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气象站进入校园也有90多年的历史。但在20世纪90年代前,我国校园所使用运转的都是地面气象人工观测站。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一种自动观测无线传输的地面气象自动观测仪器进入气象部门台站使用,并建立了业务性自动观测网。此后,我国便有学校将这种仪器引入校园,开展气象科普教育和气象科技活动,并组成校园气象科普教育和气象科技活动网络。? 1.1 GLOBE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在我国 1994年,当网络刚刚兴起的时候,该年4月22日,在全球范围内发起了一个旨在“有益于环境的全球性观测与学习计划”(简称GLOBE计划),该计划的核心是参与学校通过一套专用的观测设备,将当地所观测到的气温、温度、大气压、降水等等气象要素,直接通过Internet网络,把数据发送到处理中心,为志愿者们对全球气候的研究提供具体的数据。1996年4月22日,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等四所学校率先加入该计划,到2000年4月,我国已经有56所学校成为GLOBE计划成员单位。GLOBE计划,给我国校园气象网络科普吹来了一股清新的空气。 1.2 台北市校园气象台 饱受台风暴雨等气象灾害侵袭的台湾地区,受到GLOBE计划的启发,为了在中小学生中普及气象科学知识,从小培养学生防灾减灾意识,探究掌握大气变化规律,在台北市教育局的统一筹划下,于2003年12月在台北市教育局所辖的60所中小学内统一安装了地面气象自动观测仪器,并组成 “台北市校园气象台”,?2006年7月,桃园市也有21所学校建立了校园自动气象站,并与台北市共同连接成“台湾校园气象网”。 这些密集的自动站,组成严密的天气监测网络,记录着台北市长期的气候变化,提供学校本位及在地性探索,并开展系列校园气象科普教育和气象科技活动,这是我国校园气象科普教育网络诞生之始。 1.3 香港联校气象网 2004年,我国香港地区的学校,由新界翁佑中学牵头,组织了30多所中小学建立了校园气象自动站。到了2007年,在香港天文台和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物理系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又发起了意为“社区天气资讯网络”的香港Co-WIN天气网,参加成员达到100余个。这是继“台湾校园气象台”后的第二张校园气象科普教育网络。 1.4 中小学校园气象站 2005年10月,浙江省温州市第十四中学任咏夏老师为探索校园气象科普教育,前往香港天文台和新界翁佑中学访问学习,回来后即着手筹备建立“校园气象科普教育”网络,并于2006年6月12日个人出资在“中国教育装备”网上注册购买空间,创建了一个“中小学校园气象站”网站。网站运转数年,每年都有数 万点击率。这是我国第一个也是唯一由个人出资建立的一个校园气象科普教育网络。 2010年, “中小学校园气象站”网迁址到浙江省岱山县秀山小学,由该校的网络管理员兼校园气象科普教育辅导员邱良川老师负责硬件的管理和信息维护。 1.5 北京气象科普网 2007年初,由北京市气象局牵头,在北京市海定区8所中小学安装了校园气象自动站,后来逐渐扩展到十几所学校,并依照台湾、香港的模式把这些自动站的数据统一传输到“北京气象科普网”上,这是在我国内地形成的第一张微观的校园气象网。 1.6 岱山校园气象信息网 2007年底,浙江省岱山县秀山小学红领巾气象站增添了一套气象自动站。自动站可以收集十多个气象要素,这些数据通过“校园气象信息网”同步传送到网上,为全校师生及其他气象爱好者研究气象提供了准确翔实的气象数据。 1.7 无锡校园气象网 2009年,江苏省无锡市教育局电化教育馆在创建“感知生长”和“感知中国”传感网络的同时,为了便于探究植物生长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在全市20多所中小学安装了气象自动站,并把各校的气象数据集中发送到“果实网”上供大家分享。 1.8 校园气象网 2011年7月,中国气象局公共服务中心为推进全国校园气象科普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为全国中小学的气象科普教育提供平台创设窗口,创办了“校园气象 网”。这是我国第一个由国家政府部门设立的全国性的校园气象科普教育网络。 1.9 中小学校园气象网 2012年5月,浙江省气象学会为推动全省校园气象科普教育的迅速发展,将邱良川老师管理的“中小学校园气象站”进行收编,易名为“中小学校园气象网”,作为于该月成立的“浙江省气象学会校园气象协会”的公网。这是我国首家省级单位政府部门设立的校园气象科普教育网络。 2.校园气象科普教育网络的分类与作用 我国迅速发展起来的校园气象科普教育网络,就其功能而论,可以分成很多种类,各种不同类型的网络,在校园气象科普教育中能够发挥各种不同的作用。 2.1 校园气象观测网 校园气象观测网是由数台自动气象观测仪器与上位计算机链接而成的网络。该网主要由具备自动气象仪器的学校,把自动气象站到的气象要素,通过计算机的处理,并运用软件把数据通过记录、输送、存储、统计、整理等功能,实时地在网站上显示,它可以为课堂教学、科学探究、科技活动以及学习研究提供历史或实时测量数据。它的作用就是为成员单位存储和提高教学与科技活动所需要的历史气象要素数据和实时观测资料。?如:“台湾校园气象台”和香港“社区天气资讯网络”等,都具有这种功能作用。 2.2 校园气象科普教育网 校园气象科普教育网是一个独立的校园气象科普教育载体与平台。它既不具备观测、记录气象要素的功能,也不与任何一台计算机链接。它就像互联网上的一部电子出版物,承载着气象科普教育内容,展示在 无限的空间,任意地方的任何一台计算机都可以翻开它的书页,览尽它的内容资料。它不但有常见的文字资料,还有图片、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它的作用就是为从事校园气象科普教育的单位提供最新信息和深度探究的结果,交流各学校在校园气象科普领域所开展的经验与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如:“校园气象网”、“中小学校园气象网”等。 2.3 校园气象科普栏目 校园气象科普栏目是某学校或教育机构开辟在自己单位网页上的一个窗口。说是一个栏目,打开它却是一个完整的网页。它的内容是记载本校或本单位气象科普教育的总体态势,目的是宣传、彰显本单位的发展状况和成绩,同时可以展示学校的教育成果和学生的科技作品,这些既是对自己的鞭策与鼓励,也可以与兄弟单位进行交流切磋。如:浙江省岱山县秀山小学的校园气象信息网。 目前,我国校园气象科普教育网络大致可以分为上述三大类,虽然还可以进行细分,但都已经包罗在上述三大类之中了。3.校园气象科普教育网络的发展思路 校园气象科普教育网络是一种不可捉摸的可视电子科普出版物,是色彩斑斓涵盖海量的传媒。它在校园气象科普教育中所发挥的作用,是任何静态平面或立体媒体所不能替代的。 首先,相对于传统的平面媒体来说,网络科普的一大特点是它的时效性。它没有地域和时间的限制,可以把即时发生的事件通过网络的发布,迅速传递到世界各地。特别是关系到人们生活与生命财产的气象灾害性事件,人们可以通过网络气象信息站,随时了解当地乃至世界各地的天气情况,便于及时地安排工作与生活。在灾害性天气即将发生时,可以迅速作出应对措施。 但当前我国的这种自动气象站分布还不平衡,人们对解读天气网站中气象信息的能力还有所局限,这就需要我们在这方面有所投入,加大气象科学技术普及的力度和速度。 其次,网络科普的另一个特点是传播的广泛性。据官方不完全统计,到2012年底,我国现有网民5.64亿,其数量可以与电视观众相媲美,而网络的信息的涵盖量却是电视节目也无法比拟的。特别是青少年人群的上网比例又远远高于普通的人群,而校园气象的科普又集中在青少年这一人群中。综上所述,我国现阶段的校园气象宣传网络还只是凤毛麟角,仅有的几家屈指可数。由此可见,大力发展校园气象科普宣传的网站,让广大在校的青少年学生更多地了解气象知识,宣传和推广气象知识,还有待于有关部门进一步去开拓发展。 其三,网络科普有别于其他科普手段的最明显特点是互动参与。而这一特点也正好符合了当代广大青少年不愿意被动接受外来的信息,勇于个性张扬,积极表现的生理特征。通过网络的反馈和双边互动,又能够及时地了解和掌握气象科普的成绩与效果。而现在网络上那种参与性的知识竞赛、征文比赛、网络调查类的网站又少得可怜。作为科普工作者,如果能够多增加一些这种参与性强的网站,无疑会受到广大网民更多的欢迎和光顾。 4.结束语 纵观我国校园气象站有着悠久的历史,运用互联网这一工具,我们也已经与时俱进,跟上了历史的潮流,在宣传和普及校园气象知识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但也不容置疑,我们所做得还仅仅是开始,发展的步子还不平衡,普及的面也比较狭窄,宣传的形式也不够丰富。这也给以后的行动了留下了一个发展的空间, 有待于我们去进一步努力填补。 参考文献: ?、任咏夏.浅谈校园气象科普平台的构建[J].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公民科学素质建设论坛暨第十八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论文集,2011年 ?、董松乔. 你也可以是气象权威??校园气象台与探究式学习[J].网络科技时代,2008,5:72-75. ?、任咏夏.我国中小学校园自动气象站的建设研究[J].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公民科学素质建设论坛暨第十七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论文集.2010年
本文档为【浅谈我国校园气象科普教育网络的兴起与发展(可编辑)】,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574951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1KB
软件:Word
页数:7
分类:
上传时间:2018-06-13
浏览量: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