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学语文》电子教案

《大学语文》电子教案

举报
开通vip

《大学语文》电子教案《大学语文》电子教案 一、 解题 本篇选自《诗经?卫风》。《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期(公元十 一世纪)至春秋中叶(公元前六世纪)约五百余年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最初称《诗》。汉 代儒者奉为经典,乃称《诗经》。 根据地域和音乐的不同,《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是指周王朝直 接统治地区以外的地方乐歌,包括十三“国风”加“二南”,即十五个地区的乐歌,计160篇。《雅》是周王畿一带的乐歌,分为“小雅”和“大雅”,计105 篇,其中“小雅”74篇,“大雅”31篇。《颂》是宗庙祭...

《大学语文》电子教案
大学语文 山西专升本大学语文自考大学语文历年真题大学语文陈洪南开大学大学语文题库大学语文历年真题 》电子 教案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教案 下载北师大版¥1.2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的教案关于坚持的教案初中数学教案下载电子教案下载 一、 解题 本篇选自《诗经?卫风》。《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期(公元十 一世纪)至春秋中叶(公元前六世纪)约五百余年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最初称《诗》。汉 代儒者奉为经典,乃称《诗经》。 根据地域和音乐的不同,《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是指周王朝直 接统治地区以外的地方乐歌,包括十三“国风”加“二南”,即十五个地区的乐歌,计160篇。《雅》是周王畿一带的乐歌,分为“小雅”和“大雅”,计105 篇,其中“小雅”74篇,“大雅”31篇。《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计40篇,其中《周颂》31篇、《鲁颂》4篇和《商颂》5篇。 《诗经》以四言诗为主,普遍运用复叠式章法和赋、比、兴的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现手法,语言质朴优美, 韵律自然和谐,形象鲜明,寓意深刻,富于艺术感染力。 《氓》是一首弃妇的诗,在形式上是一首赋体叙事诗,但也兼有浓厚的抒情色彩。诗歌 通过女主人公自述从恋爱、结婚到婚变及被遗弃的过程,反映了女主人公在爱情婚姻上的悲 惨遭遇,以及心理情感的变化。同时,也表达了她对“二三其德”男子的愤怒,尽管她也怀 着对往事的无可奈何,但她对爱情与婚姻的忠贞又表现了坚决的抗议和“不思其反”的决心。 二、课文分析 诗歌共六章: 第一章写男子向女主人公求婚; 第二章写女主人公的思恋之情及结婚; 第三章总结婚姻爱情的教训; 第四章申辩自己无辜被遣; 第五章写自己辛勤操持家务,却遭到粗暴的对待; 第六章抚今追昔,不胜感慨。 三、艺术手法 (1)、赋、比、兴的表现手法。诗歌综合运用了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以赋为主, 且比、兴手法运用得相当娴熟。选作意象的事物,既比喻得贴切、生动,也在暗示着情感事 态的脉络。初婚之时桑“其叶沃若”,遭遇遗弃之时,则“其黄而陨”,暗喻自己婚前婚后容 貌心理的变化。又以斑鸠贪食桑葚作比,恨自己一片痴情误入情网,十分符合女主人公的身 份。 (2)、概括叙述与细节描写相结合的手法。诗采用了第一人称的写法,在叙事上采用了 概括叙述与细节描写相结合的手法,情节跌宕起伏,曲折多变。既有初恋的期待,有迎娶的 欢乐,有遭虐待的痛苦,有被遗弃的悲哀,更有不堪回首的叹息。在抒情上运用了叙事言情、 议论抒情及直抒胸臆的手法,情节的变换与情感的变化紧密交织在一起。 1 一、 解题 本篇选自《诗经?小雅 》。这是一首反映征戍生活的诗。诗歌以远征归来的战士的口吻 回顾了对玁狁的战争,远征战士抚今追昔,感慨万端,既抒发了对战争的哀怨,又抒发了对 国家和军队的热爱之情,是《诗经》中表现战争题材的优秀作品。在题材上开后代边塞诗之 先河。 二、课文分析 本诗共六章,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为一、二、三章。回忆征战玁狁的劳苦与忧愁; 第二部分为四、五章。回忆对敌作战的情景; 第三部分为六章。由回忆写到归途中的情景,抒写了抚今追昔的哀伤心情。 三、艺术手法 (1)叙事言情、直抒胸臆、情景交融等多种抒情手法。本诗既有叙事又有抒情,但重 在抒情。诗歌采用了叙事言情、直抒胸臆、情景交融等多种抒情手法。前三章的起兴暗寓着 征战时间的长久与征战的劳苦,与哀怨的情感相生相映。尤其是诗的第六章在写景抒情上达 到了很高的艺术境地。 诗前三章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并都以“采薇”兴起,但在“作”“柔”“刚”等描摹薇菜的词 中显示出时间的推移,季节的转换和士卒心绪的变化。在回环往复一唱三叹中,充分流露了 士卒思乡思归的深切心情。 末章“昔我往矣”四句,是《诗经》中最为人喜爱的段落,采用了“杨柳依依”和“雨雪 霏霏”两个诗歌意象,语言朴实,意境深幽,显示出《诗经》在诗歌意象捕捉上的高度审美 水平,对后代的诗歌创作提供了很好的启示。 (2)、迭字和迭词的运用。 迭字和迭词的运用,是这首诗的又一个特点,这些迭字和 迭词,或抒情,或状物,或写景,准确优美,富于形象性和表现力,又增加了音节上的节奏 感。 一、 解题析文 本篇选自《?齐策四》。《战国策》是继《国语》之后的又一部国别体史书,简称 《国策》。其初又有《国事》、《短长》、《事书》等多种名称。西汉时,刘向对其进行了整理 编订,定名为《战国策》。按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12 国的次序编订为33篇,记事上接《春秋》,下至楚汉之际,大约二百四十年(前460-前220)。 《战国策》主要是记叙战国时代谋臣策士们游说各国或互相辩难的言行,反映了战国时代政 2 治、军事、外交斗争和各诸侯国之间的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战国策》文思开阔,论事周 密,寓意深刻,语言生动,善用夸张、比喻、排比,对后代的传记散文和说理散文的发展, 起到了重要作用。 本文选自《齐策四》,记叙了战国时期食客冯谖寄食效力于孟尝君门下,在复杂的政治 斗争中保住了主人权力地位的事迹。,描绘了冯谖富有才干智谋及远见卓识的“奇士”形象。 冯谖不仅仅是个依附主人的食客,也是个具有独立思想和卓越才能的策士。在他的身上,体 现了政治上的民本思想,反映了战国时期的养士之风,突出了士阶层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二、艺术手法 (1)、鲜活的人物形象。《冯谖客孟尝君》一文共塑造了三类人物形象。 一是轻财好施、宽容大度、礼贤下士的孟尝君形象。孟尝君姓田名文,齐国贵族,齐湣 王时任齐国的国相。他以好养士而著名,门下食客常数千人。与魏国的信陵君,楚国的春申 君,赵国的平原君一起并称为“战国四公子”。他轻财好施,对于“贫乏不能自存”,并且自 称无任何爱好和才能的冯谖“愿寄食门下”的请求,答应的非常爽快。当冯谖一而再、再而 三的弹铗而歌,不断地要求优厚的生活待遇的时候,他非常的宽容大度,不仅让冯谖享受上 等门客的待遇,出有车,而且使人给冯谖的老母食用,“无使乏”。当他得知冯谖能为他到自 己的封地薛邑收债时,他又非常谦恭礼让,主动“请而见之”,对未及时发现冯谖是个贤才, 并未及时重用冯谖表示致歉。当冯谖收债而归,向他禀报“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 岁。”为其已市义而归一事之时,孟尝君虽然不高兴,但仍不失君子风度,并未因损失巨大 财富而暴跳如雷,既然事已至此,他也只好作罢。一个宽怀大度,极富涵养的君子形象跃然 纸上。 《冯谖客孟尝君》一文塑造的另一个人物形象是恃才自信、知恩图报、深谋远虑的门客 冯谖形象。冯谖虽因“贫乏不能自存”,寄食于孟尝君门下,但他并不自卑自贱,只满足于 下等门客的待遇,而是恃才自信,三次弹铗而歌,感叹自己所受待遇不公。冯谖在享受到了 最上等的生活待遇之后,开始回报知遇他的孟尝君。他主动在文告上署名要为孟尝君到薛邑 收债,正是开始了辅佐孟尝君的政治活动。冯谖非凡的政治见识和才能也在其辅佐孟尝君的 过程中得以体现了。为了巩固孟尝君在齐国的地位,冯谖向孟尝君献上了“凿三窟,方可高 枕为乐”之计。冯谖为孟尝君所凿第一“窟”就是焚券市义。当时的贵族对劳动人民进行榨 取剥削,冯谖“以责赐诸民”,减轻了劳动人民的负担,为孟尝君收买了人心。冯谖为孟尝 君所凿第二“窟”就是结交梁国。他能够审时度势,利用诸侯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迫使齐 王恢复孟尝君的国相之位,提高了孟尝君在齐国的声望。冯谖为孟尝君所凿第三“窟”就是 3 立宗庙于薛。宗庙在封建社会是国家政权的标志。冯谖帮助孟尝君在薛邑立了宗庙,这就意 味着孟尝君在齐国的政治地位不可动摇。而且,薛邑既有齐国先王的宗庙,齐王必然要派兵 护守,这也就使孟尝君的封地不致遭受他国的侵扰。冯谖的智慧和远见卓识在其具体为孟尝 君营建“三窟”的过程中得以充分体现。 此外,《冯谖客孟尝君》一文还塑造了一类目光短浅、趋炎附势的群体形象,即孟尝君 的“左右”形象。这一群人看孟尝君的脸色行事,见孟尝君只是“笑而受之”,以为孟尝君 轻视冯谖,因此“食以草具”,用下等门客的待遇招待冯谖。当冯谖弹铗而歌,要求生活待 遇的时候,这一群目光短浅的人对冯谖的感情也就由最初的轻视发展到厌恶的情绪,他们只 简单地以为冯谖是个“贪而不知足”的人,和孟尝君的宽容大度、礼贤下士形成了鲜明的对 照。文章所描绘的三类人物形象,充分展示了封建社会的世态人情。 (2)、巧妙的构思布局。《冯谖客孟尝君》一文主要是通过描绘冯谖和孟尝君的人物性格,突出表现战国时期“士”在政治生活中的重大作用,为此,作者独具匠心地对文章的结 构布局进行巧妙安排。开篇采用铺垫手法,先描写冯谖“无好”、“无能”,因“贫乏不能自 存”而“使人嘱孟尝君,愿寄食门下。”论理冯谖应该识趣地满足现状,但他却再三弹铗而 歌,不断地要求优厚的生活待遇,仿佛是个“贪而不知足”的小人。文章用抑笔在进行了这 一系列的铺垫之后,马上扬起一笔,采用层层深入的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逐一展示了冯谖的卓越不凡的见 识和才能。他自告奋勇地为孟尝君收债“市义”。在具体“市义”过程中,他采用先斩后奏 的方法,“矫命以债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使得孟尝君再不高兴,也不得不接受事 实。在孟尝君被齐王贬回封地薛邑之后,冯谖便开始为孟尝君“复凿二窟”。他首先“西游 于梁”,游说梁王,使得“梁王虚上位”,“遣使者,黄金千金,车百乘,往聘孟尝君”。尽管 “梁使三反”,而孟尝君在冯谖的告诫之下,“固辞不往也”。为孟尝君提高了声望,使得齐 国“君臣恐惧”,齐王不得不重新聘请孟尝君为相。这时,冯谖又告诫孟尝君曰:“愿请先王 之祭器,立宗庙于薛”,为孟尝君具体营就第三“窟”,从而巩固了孟尝君在齐国的政治地位。 冯谖的智慧和远见卓识也在这层层深入的表现手法中得以具体展示,令人心折,充分地显示 出了作者在构思布局上的巧妙匠心。 (3)、个性化的语言特色。《冯谖客孟尝君》一文在艺术表现手法上还有一个突出特点,即人物语言极富个性。如开篇描写冯谖将寄食于孟尝君门下之前,和孟尝君的一段对话。“孟 尝君曰:‘客何好?’曰:‘客无好也。’曰:‘客何能?’曰:‘客无能也。’孟尝君笑而受之: ‘诺。’”这段人物对话简洁明了,充分展示了孟尝君和冯谖两个人物的个性特征。以好养士 而著名的孟尝君自然最看中的是其门客的才识,所以他单刀直入,直接询问冯谖有什么爱好 和才能,当冯谖回答自己“无好”、“无能”之时,一向宽怀待人的孟尝君极富君子风度,而 4 对乞食于自己门下的冯谖只是“笑而受之”,简洁地说了一个词“诺”。孟尝君的轻财好施, 宽容善良的性格得以展现。而冯谖简洁的两句对答,也表现出了其恃才自信的个性特征。冯 谖恃才自信的个性在其弹铗而歌的语言中表现得尤为突出。“长铗归来乎!食无鱼”;“长铗 归来乎!出无车”;“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这不断地要求改善自己生活待遇的歌词评议, 充分展示了冯谖对自己的才能充满了自信的个性。而面对不断要求改善待遇的冯谖,孟尝君 的回答也富有个性特色。“食之,比门下之客”;“为之驾,比门下之车客”。这些语言既表现 了孟尝君的宽容好施的个性,也隐约流露出了孟尝君知贤识才的智慧。所以当冯谖自告奋勇 愿为他到薛邑收债的时候,孟尝君颇有感慨,笑曰:“客果有能也,吾负之,未尝见也”。于 是“请而见之”,对冯谖谢曰:“文倦于事,愦于忧,而性懧愚,沉于国家之事,开罪于先生。 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收责于薛乎?”这些语言一方面表现了孟尝君对自己的知贤识才充满 了自信,另一方面也表现了孟尝君礼贤下士的个性特征。冯谖在为孟尝君营造“三窟”时的 语言也很有个性。他明明在心理已作好了打算,要为孟尝君焚券市义,却预先设圈套给孟尝 君钻,对孟尝君辞曰:“责毕收,以何市而反?”孟尝君答曰:“视吾家所寡有者”。冯谖则 顺水推舟,把债券都赐与诸民,为孟尝君市义而归,对孟尝君解释“市义”内涵曰:“今君 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臣窃矫君命,以债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 乃臣所以为君市义也。”这些语言充分展示了冯谖深谋远虑的智慧才识。 《冯谖客孟尝君》一文,无论是人物形象的塑造上,结构布局的安排上,还是人物语言 的描绘上,都充分展示了作者独具匠心的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一、 解题 本篇选自《?第八章》。老子(前571?-前471?),姓李,名耳,字聃,号伯阳,春秋后期楚国苦县 (今河南鹿邑东)人,曾做过周朝的“守藏室之史”,后弃官退隐。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老子》是用韵文写成的道家哲学著作,相传为老子所著,但学术界对此书作者及其成书年代多有歧见。书分为八十一章,上下两篇,约五千多字。其中,上编三十七章,称《道经》, 下篇四十四章,称《德经》。因其后来被尊为道教经典,故又称《道德经》。全书文约义赡, 言辞隽永,是一部不朽的哲理著作。 本章把水作为一个“行为者”或“行为者集群”而进行了一系列拟人化的肯定评述,赞 美水既给人带来好处又不跟别人争斗的品德,劝导人们以水为典范。 二、课文分析 5 老子认为,有道德的上善之人,有像水一样的柔性。水的柔性是怎样的呢?水性柔顺, 明能照物,滋养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有功于万物而又甘心屈尊于万物之下。正因为这样, 有道德的人,效法水的柔性,温良谦让,广泛施恩却不奢望报答。 老子弘扬水的精神,其实是在宣扬一种处世哲学,做人要与水一样,有极大的可塑性。 水性柔而能变形:在海洋中是海洋之形,在江河中是江河之形,在杯盆中是杯盆之形,在瓶 罐中是瓶罐之形。 管理也是这样,你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随机应变就显得非常重要。曾经取得的成 功并不能昭示未来,市场总是千变万化的,一样的问题在不同的时期需要的解决办法也许会 完全不同。聪明的管理者一定会因时制宜,因地制宜,成就团队业绩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 “做人要厚道,办事要活套”,企业家应该做到外圆内方,大智若愚,方能纵横于商场。 一、 解题 本篇选自《?第二十二章》。这一章的主旨在宣扬老子谦退不争反而有益的处世哲 学,河上公注本题“益谦”,可能即基于此。 二、课文分析 老子在此首先利用古代得道的圣人之言来阐明一种谦退而有益的处世策略:委曲自己就 能全身,忍辱含垢就能正人,虚怀若谷就能充盈,否定自我就能新生。接着,老子批判了当 时统治者热衷于以礼法来治国的倾向,希望他们能像古代圣人一样,以身作则,无为而治, 既不自以为是,又不自高自大,而能与世不争,以便使自己功成名就,成为天下人所归附的 君长。由此可见,老子的谦退不争,实是一种委曲求全、以退为进的政治策略。 值得指出的是,今人大都认为本章开头的六句在谈辩证法,在谈对立面的相互依存与相 互转化。这其实是一种误解。因为“曲”与“全”、“洼”与“盈”、“少”与“得”、“多”与“惑”等等,很难说是互相对立的正反两端(“曲”与“直”、“全”与“偏”、“洼”与“隆”、“盈”与“亏”、“少” 与“多”、“得”与“失” 等等,才是互相对立的正反两端)。老子此文其实只是在强调它们之间 的因果关系,而根本不是在阐明其间的相对关系与相互转化。此文所论完全是一种现实的处 世策略,与第二章的哲学性论述是完全不同的,不可一概而论。 在行文上,此章也体现了《老子》的一般风格,即文字简约而意蕴深厚,警句迭出而琅 琅上口。其深刻的涵义往往兼容自然之理与为人之道,同时又出之以骈散交错的文句,使其 文显得委婉有致。本章在语言形式上的显著特点是排比,同时与他章一样,韵脚或密或疏, 随义而转,使音韵与义理获得了相辅相成的效果。所以,老子之文,既可视为有韵之散文, 也不妨称之为散文诗。 6 一、 作者简介 《湘夫人》是《楚辞?九歌》组诗十一首之一。 屈原(前340?-前278?),名平,字原,又字灵均,战国后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县)人。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也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出身贵 族。楚怀王时作过左徒、三闾大夫,主张明法度,任贤才,联齐抗秦。遭谗去职,被流放到 汉水以北。顷襄王时曾被召回,旋又放逐到沅湘一带。当时楚国政治腐败,国力渐衰,前 278年,首都郢又被秦攻破。屈原哀伤祖国危亡,又无力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约于该年夏 历五月五日投汨罗江而死。屈原的作品,相传包括《九章》(9篇)、《九歌》(11篇)、《离骚》等共有二十五篇。他的作品表现出强烈的忧患意识和真挚的爱国情怀,创造了“楚辞”这一 新的诗体,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浪漫主义的伟大诗人。 二、解题 《湘夫人》是《楚辞?九歌》组诗十一首之一。湘水是楚国境内所独有的最大河流。 湘君、湘夫人这对神祗(dǐ)反映了原始初民崇拜自然神灵的一种意识形态和“神人恋爱”的构 想。《湘君》和《湘夫人》描写并歌颂了传说中湘水的一对配偶之神的爱情故事。诗题虽为 《湘夫人》,但诗中的主人公却是湘君。这首诗的主题主要是描写相恋者生死契阔、会合无 缘。作品始终以候人不来为线索,在怅惘中向对方表示深长的怨望,但彼此之间的爱情始终 不渝则是一致的。 三、课文分析 全文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为一、二、三、四自然段。渴望湘夫人到来; 第二部分为五自然段。幻想与湘夫人相会; 第三部分为六自然段。回到现实。 四、艺术手法 (1)、以景现情,寓情于景。可以说是这首诗的一大特色。它不是为写景而写景,而是 与主人公的心理活动相映衬,即情感的流动与外在形式同步,情与景水乳交融。 (2)浪漫主义的风格特色。整篇作品情感深沉,如诉如泣,语言华赡,意象丰富,在 修辞上又多用比喻手法和排比句式,典型地反映了楚辞的浪漫主义的风格特色。这一切对于 后世的中国诗歌创作,产生了深刻而积极的影响。 7 江淹 一、 作者简介 江淹(444—505),字文通,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人。出身寒庶,历仕宋、齐、梁 三朝。在宋时为建平王镇军参军。入齐为御史中丞,又出为宣城太守。梁时为散骑常侍,迁 金紫光禄大夫。卒谥日宪。少年时以文章著名,晚年才思减退,传为梦中还郭璞五色笔,尔 后作诗,遂无美句,世称“江郎才尽”。诗善刻画模拟,小赋遣词精工,尤以《别赋》、《恨 赋》脍炙人口。今有《江文通集》传世。 二、解题 这是一篇著名的抒情小赋。齐梁之际,赋摆脱传统板滞凝重的形式向抒情言志的小赋发 展过渡,并用以描写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感受。别赋的写作,与江淹早年的遭遇有极大关系。 但他并没有直接抒写自己具体生活经历中的感情,而是从自身的体验推衍开来,将别离视为 人类的普遍遭遇,通过一一举例或分门别类的方法具体描摹,充满了悲伤的情调。这篇赋以 浓郁的抒情笔调,通过对戍人、富豪、侠客、游宦、道士、情人别离的描写,生动具体地反 映出齐梁时代社会动乱的侧影。 三、艺术手法 (1)、选材独特,构思巧妙。这篇赋在选材上并没有直接抒写自己具体生活经历中的感 情,而是将别离视为人类的普遍遭遇,通过一一举例或分门别类的方法具体描摹了七类人的 别离场景。结构上,首以“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定一篇之基调;中以“故别虽一绪, 事乃万族”铺陈各种别离之情状,写特定人物同中有异的别离之情;末以“别方不定,别理 千名”打破时空的方法归结,在以悲为美的艺术境界中,概括出人类别离的共有感情。选材 独特,构思巧妙。 (2)、情景交融,鲜明如画。作者善于用移情的笔法,描绘出各种特定场合中的环境气 氛,衬托各类人物的离别之悲,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文中先从行者与居者两面总述别离之悲, 然后分写各类人物、各种情形的别离,以见其在人们生活中的普遍性,并达到反复渲染的目 的。写侠士以死报恩、与家人诀别的景象,有慷慨悲壮之气;写游宦者之妇的四季相思,有 缠绵不尽之哀;写情人之别,则于忧伤中充满了诗意的美感。全篇情景交融,鲜明如画。 (3)、文词绮丽工整。尤其是“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等名句,如溪行山 中,珠落玉盘,千古传诵。 汉乐府 一、 解题 汉乐府诗歌是指由朝廷设立的音乐机关收集、整理和保存下来,可以合乐而歌的汉代诗 8 歌总称。“乐府”本是古代掌管音乐的官署机构。乐府的职能除制定乐谱、训练乐工、填写 歌词和组织演奏歌唱外,还有组织文人创作、采集和整理民歌的任务。六朝时,人们把合乐 的歌辞、袭用乐府旧题或模仿乐府体裁写成的诗歌统称为“乐府”,乐府便由音乐机关转为 诗体的名称。汉乐府最基本的思想特色是“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最基本的艺术特色是叙事性。汉乐府诗歌包括文人乐府和乐府民歌,现仅存百余首,主要保存在宋郭茂倩所编纂的《乐 府诗集》中的郊庙歌辞、鼓吹曲辞、相和歌辞和杂曲歌辞中。 《饮马长城窟行》在《乐府诗集》中属《相和歌辞?瑟调曲》,又称《饮马行》。秦人修筑长城,动用大批人力。边地气候恶劣,劳动条件极差,所以魏?陈琳《饮马长城窟行》说:“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又说:“长城何连连,连连三千里。边城多健少,内舍多寡妇。” 大量征用男夫修筑长城,内地便有很多的思妇。故《饮马长城窟行》这一乐府诗题,常用以 写征夫思妇。 二、课文分析 这首诗自然分成两部分。 第一部分,叙述思妇昨夜梦见征夫的情景。起首四句,以河边青草起兴,引出思绪,带 出梦境。又以青草的延绵不绝,比喻思绪的不断。是兴而兼比,比兴并用。这是古代民歌较 常见的一种手法。接下来叙梦:梦见征夫回来了,突然他又走了,远在他乡异县。她不觉心 疼了起来。气节变化,天寒地冻,他怎能受得起如此的苦寒?而且世态炎凉,大家只知道讨 好当权者,谁能替他说几句话,好让他早日归来? 第二部分,写梦后收到书信。诗人没有交代思妇梦醒之后的惆怅,而是直接跳跃到接到 征夫的书信上来。第一部分写梦,第二部分写得到书信,诗作没有描写她得信后的喜出望外, 但剖函取书,只用一“烹”字与鲤鱼状的书函相照应,便增强了诗歌语言的生动性。“长跪”, 形容读信时的郑重其事。其实,书信的内容也极普通,无非也是加餐饭、长相忆之类的话。 从古到今,人间的许许多多的长别或者短离的恋人、夫妇,不正是经常重复着这些极普通、 极质朴的话语吗?“上言”、“下言”两句更见出征夫和思妇的真挚情感。 三、艺术手法 (1)、语言朴实。这首乐府民歌语言朴实,没有任何华丽的词藻,雅俗可以共赏,而且 非常容易记诵。 (2)、情节较为曲折。这首乐府民歌故事情节较为曲折,上节叙梦,下节读信,转折自 然流畅,没有丝毫的人工斧凿之迹。在汉乐府民歌中是一篇优秀的作品。 曹操 一、 作者简介 9 曹操(155—220),即魏武帝。字孟德,小字阿瞒,东汉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县)人。年二十,举孝廉,历任洛阳北部尉、济南相、骑都尉,参与征讨黄巾军。初平元年(190),起兵讨董卓。建安元年(196),迎汉献帝都于许昌。十三年(208),进位丞相。二十一年(216)封魏王。二十五年卒,其子曹丕称帝,追尊为魏武帝。现存诗二十余首。他的诗歌受乐府民歌的 影响很深,但富有创造性,往往以旧调旧题来表现新的内容,都是乐府诗。其诗气魄雄伟, 感情深沉,情调苍凉悲壮。散文则清峻通脱。他的诗文对后代影响深远。原有集,已佚。有 《魏武帝集》。 二、解题 这是一首宴飨宾友的四言乐府诗。此诗可能作于建安13年征孙权的前夕。原作共两首, 这里选的是第一首,是曹操诗歌中具有代表性的言志之作。曹操有志于统一中国,以周公自 期,充满了不断进取的精神,虽年近迟暮,壮心不已。全诗通过对时光易逝、贤才难得的再 三咏叹,抒发了自己求贤若渴的感情,表现出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和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三、课文分析 全诗可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感叹人生短促。以比喻揭示出深重的时间忧思,借酒浇愁, 见出忧思的浓重。第二部分写对人才的渴慕。诗人两次引用《诗经》成句来表现求贤思想: 一则求之不得而沉吟忧思,再则求之既得而以笙瑟酒宴加以款待。第三部分进一步写没得到 贤才的忧虑,及得到贤才的喜悦,从两方面表现自己求贤若渴的心情。第四部分中,先以情 景启发贤才,要他们择善而栖;后则披肝沥胆,表白自己能容纳贤才,使天下归心统一。 从情绪上看,全诗以感叹始,继之以慷慨、沉吟,再继之以开朗、忧愁、念旧,经过空 茫,落脚于一种悠然神往。诗中既有人生的慷慨激昂之境,亦有人生的物我两忘之境;既有 人生的志向,亦有人生的茫然;既有“嘤其鸣矣,求其友声”的人生寂寞,亦有朝生暮死的 人生悲哀。和曹操的许多其它诗一样,这首诗并不唱愉悦、得意、狷狂诸般轻浅的调子,更 没有故作的豪情,浅薄的自吹,有的只是沉着的思索,简炼而清纯的歌咏。论想象,“乌鹊” 一句尤为神来之笔。前头是念旧,后头是向往,中间却论起星、月、鸟来了。 此诗气格高远,感情丰富,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诗中,诗人以感人的真诚和慷 慨悲凉的情感咏叹了生命的忧患、生命的悲剧。以貌似颓放的意态来表达及时进取的精神, 以放纵歌酒的行为来表现对人生哲理的严肃思考,以觥筹交错之景来抒发心忧天下和渴慕人 才之情。全诗以感慨开始,继之以慷慨、沉吟,再继之以忧愁、开朗。一忧一喜,忽徐忽急, 以如歌的行板倾诉了作者慷慨激昂的情怀。 陶渊明 一、 作者简介 10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人。早年 曾仕为江州祭酒、彭泽令等,中年因厌恶官场的污浊,遂绝意仕进,退隐农村,卒后友人私 谥“靖节”。其诗文都取得较高成就。诗分为咏怀、田园两类。这两类诗歌反映了诗人不向 黑暗现实妥协的高尚品格及其思想发展的过程。其中尤以吟咏“躬耕自资”生活及其感受的 田园诗成就独特,开创了我国诗史上的田园诗派。诗歌的风格质朴自然而形象鲜明,对后代 诗人的创作曾经起过很大的影响。有《陶渊明集》。 二、解题 晋安帝义熙二年(406),陶渊明辞去彭泽令,回到家乡,从此隐居不仕。第二年春天他 写下了著名的组诗《归园田居》五首,本篇即为第一首 三、课文分析 开头四句:“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写诗人本来就热爱 田园而没有适应官场生活的气质,以致误入官场,然而,自己却是身在官场心在田园。作者 用“尘网”比喻官场,用“误入尘网”形容自己的官宦生活,表现了他对官场厌恶和自己仕途生 活的自责。“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在官场中生活如同束缚在笼中的鸟,养在池中的鱼 是不自由的,希望早日离开官场回到田园中去。这里的“旧林”和“故渊”比喻田园。如今离开 官场就象鸟入森林、鱼归江河一样欢快。 接着便描写他过隐居生活的环境:“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 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土 地十余亩,草房八九间,屋后有榆柳,堂前有桃李。远望有依稀可辨的村落,近看村庄中升 起袅袅炊烟,狗在深巷中叫,鸡在树中鸣。这些充满了诗情画意的极平常的景物,田地、草 房、榆柳、桃李、远村、近烟、狗吠、鸡鸣构成了一派和乐安适的农村景象,诗人对农村中 的一草一木都饱含热爱的感情,反映了弃官归田的乐趣。如实写来,看似平平淡淡,但却具 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最后四句,“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写他对自己脱离官 场归隐田园后,过安闲的田园生活的由衷的喜悦。摆脱了官场上的繁杂事务的纠葛,清静、 幽闲,真犹如被长久关在笼中的鸟兽突然被放回大自然一样感到无拘无束的自由。 苏轼评陶诗曾谓:“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这是说陶诗平淡质直,不重文彩,实际上意境优美,诗味隽永。诗中景物都是乡村中极为常见的事物,但经诗人写入诗中则富有生气, 构成一幅恬淡秀丽的田园图画,又是通篇抒情的有机构成。这纯出自然,毫不雕琢的艺术表 现力,亦与通篇平淡风格,高度和谐一致。 司马迁 一、 作者简介 司马迁(前145-?),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人,先世为周代史官,父谈任汉武 帝太史令。司马迁少时从大儒董仲舒、孔安国学,二十岁后漫游几遍全国。武帝元封三年(前 108),得继父职,他博览汉室藏书,参以游历见闻,在其父累积编次的大量史料基础上,于 11 太初元年(前104),开始从事《史记》的编写。天汉二年(前99),因替孤军奋战、不得已投降匈奴的李陵辩解,被处腐刑。在狱中,他仍写作不辍,出狱后,授大多由宦官充任的中 书令。使他更发愤著述,终于在征和初年(前92)左右,完成了《史记》这部巨著。不久即去世,年约六十余。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自传说中的黄帝至汉武帝时三千多年历史,凡 五十二万余言,一百三十篇,分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 传”。 第一次以人物传记的形式反映了上自黄帝下至汉武帝间中华民族的奋斗史,塑造了众 多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形象,既开创了中国纪传体史学,又开创了中国传记文学。各体有机 配合,构成了这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报任安书》)的历史巨著。 二、解题 《报任安书》是司马迁任中书令时写给他的朋友任安的一封信,见于《汉书?司马迁传》 及《文选》卷四十一。任安,字少卿,西汉荥阳人。年轻时比较贫困,后来做了大将军卫青 的舍人,由于卫青的荐举,当了郎中,后迁为益州刺史。征和二年(前91)朝中发生巫蛊案, 江充乘机诬陷戾太子(刘据),戾太子发兵诛杀江充等,与丞相(刘屈髦)军大战长安,当时任 安担任北军使者护军(监理京城禁卫军北军的官),乱中接受戾太子要他发兵的命令,但按兵未动。戾太子事件平定后,汉武帝认为任安“坐观成败”,“怀诈,有不忠之心”,论罪腰斩。 任安生前曾写信给司马迁,希望他“尽推贤进士之义”。隔了很长时间,司马迁写了这封信 答复他,而这时任安已经因事下狱。信中,司马迁历叙身世遭遇,抒发了自己内心极大的悲 愤和痛苦,对汉武帝的刚愎自用不无微词。信中还表现了司马迁积极的处世态度,提出了“人 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人生观,明确地表示:只要能够完成“究天人之 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记》,虽万死而不辞。全文感情真挚强烈,夹叙夹议, 回环反复,把作者的心曲表现得淋漓尽致。 三、课文分析 全文可分成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诉说自己困厄受辱的处境,陈说无力“推贤进士”的苦衷,倾吐了愤懑的心 情,并表达了对即将离世的朋友的怜念。作者首先说明自己一直没有回信的两个原因:一是 因为“身残处秽”,受尽屈辱;二是因为琐事缠身,没有时间。现在来回信,主要是预感到 任安获罪有可能被杀,不想让其抱憾而终。若不回信,恐怕从此就没有机会向朋友“抒愤懑” 了。接下来从两个方面申说自己不能“推贤进士”的原因。一是极言宦者历来都是受歧视、 为人所不齿的,说明即使朝廷乏人,自己的身份也已决定不可能充当举荐贤士的人了。二是 先说自己没有才能,然后说当年作为朝廷官员,议政时也没有做出多少贡献。最后归结到自 己“已亏形”,怎么还配“论列是非”。 第二部分:回忆事情的经过,向任安说明真相。先写自己一生不得志,本来主观已经很 努力了,只想尽忠职守,希望赢得汉武帝的赏识,然而不可预知的现实给了他沉重的打击。 自己与李陵并非旧好,但李陵的为人和素养都值得称赞,且作战勇敢,深入虎穴,始战获胜, 卒因救兵不至,寡不敌众,败降匈奴。这是李陵的一时之过,败降也是权宜之计,因而为之 12 向皇上直言陈情,结果“明主不深晓”,以为“为李陵游说”,定为“诬上”之罪,加上四方 无援,被处以宫刑。李陵既已生降匈奴,败坏了他家族的声誉,自己也跟着受刑,更被天下 人耻笑。事情不容易一一跟俗人说清楚,可悲啊!曲抒冤屈之情,令人怜恻。 第三部分:对自己为何不索性一死以求解脱做出解释。第一层先说太史令这一职业的卑 贱,并提出“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进步生死观,以结上生下。下 面将生者辱与不辱的情况分为十种,最上等的是不污辱祖先,污辱到极点的是腐刑。接着又 以猛虎关进笼子里受束作喻,触及自己的困境,并列举了西伯、李斯等九个王侯将相都曾关 入监牢,来说明受辱不足为怪,说明勇与怯、强与弱都是形势造成的。第二层从人之常情说 到自己的孤伶、苟活,是因为自己的志愿还没有实现,如果随便死去,那倾注了自己毕生心 血的著述就不能留传给后世了。 第四部分:对自己写作《史记》的思想动力,对《史记》的构成作了介绍。第一层列举 了文王、孔子、屈原等名人在厄境中著书立说,被后世传颂。这些事例,用孟子的话说是“殷 忧启圣”,用现代的话说是“逆境成才”,是符合坏事可以变成好事的辩证观点的。这八个排 比句从此成为激人奋发的名句。文中所叙述的八件事,虽不能说都是“圣贤发愤”之作,但 作者不过旨在说明“发愤著书”是普遍现象。第二层紧承第一层,说明自己在效法圣贤,发 愤著书,并介绍了有关情况:方法、篇数、篇目、特点等,更主要的是说明自己著书的原委 和宗旨,以及忍辱成就此书后的最大意愿,而这些又都“难为俗人言也”。 第五部分:司马迁再次倾诉自己遭受酷刑后产生的深不可灭的耻辱感,答复任安的问题。 具体写了痛苦的原因、表现,说自己已形同宦竖,又不能引退隐居,只能在世上隐忍苟活, 实在无法推贤进士,也不想用言辞自饰,是非功过,只有死后乃定,又一次陈述其苦衷。 《报任安书》见识深远,辞气沉雄,情怀慷慨,言论剀切,是激切感人的至情之作。其 中叙事、议论、抒情,志气盘桓,交融一体。信中司马迁的崇高的人生信念和为《史记》献 身的精神,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和教育价值。 () 刘义庆 一、 作者简介 刘义庆(403--444年),南北朝刘宋王朝宗室,彭城(今江苏徐州市)人,袭封临川王,曾 任南兖川刺史、加开府仪同三司。他秉性简素,爱好文史,喜欢招聚文学之士,除《世说新 语》外,还编有《幽明录》等,但已散佚。 《世说新语》,笔记小说集。本名《世说新书》,简称《世说》。全书按内容分类记事, 共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门,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族阶层人物 的遗闻轶事,比较全面地反映了这个时期士族的放诞生活和清谈风气。在中国小说中自成一 体,后代仿作很多。书中存在不少消极因素,但也有不少批判黑暗、讽刺奢淫、表彰善良的 记述。全书语言精练,善于通过一言一行刻画人物肖像、精神面貌,意味隽永。 13 二、课文分析 《世说新语》记述士人的生活,所长在于简洁与传神。 第一则重在记言语。写新亭对泣,寥寥数百字,场景、气氛与人物的表情、风貌俱跃然 纸上。而通过周顗的感慨与王导的呵斥之间的对比,则更鲜明、生动地传达出各自的精神境 界。一种是颓废感伤,一种是奋发图强。作者显然是肯定后者的。此后,“新亭对泣”、“楚 囚相对”已传为成语。 第二则是记行为。王子猷雪夜访戴,竟“造门不前”,“乘兴而行,兴尽而返”,这种不 讲实务效果、但凭兴之所至的惊俗行为,十分鲜明地体现出当时士人所崇尚的“魏晋风度” 的任诞放浪、不拘形迹,有窥一斑而见全豹之效。眠觉、开室、命酒、赏雪、咏诗、乘船、 造门、突返、答问,一连串动态细节均历历在目,虽言简文约,却形神毕现,气韵生动。 第三则重在记事件。写石崇与王恺斗富,揭露豪门贵族的奢侈、骄纵。石崇以铁如意击 碎珊瑚树这一典型细节,像石雕从石面上凸起一样,使人物精神全出。而以皇亲国戚为铺垫 和贯穿始终的二人对比,则将奢侈和跋扈的程度衬托到了极致。对王恺心理变化的点染,也 恰到好处。 这三则笔记小说,文字省净生动,意味丰富深长,彰显出当时一些士人官僚的精神风貌。 《世说新语》作为一部具有广泛文化史意义与艺术性的作品,对后世影响很大。 张若虚 一、 作者简介 张若虚,生卒年不详,扬州(今江苏省扬州市)人,初唐著名诗人。曾官兖州兵曹。唐中宗 神龙间,与贺知章、贺朝、万齐融、邢巨、包融同以吴越之士驰名京都。开元初,又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他的生平事迹,已不可详考。所作诗篇也多散佚,《全唐诗》仅录存二首。 二、解题 这首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的《春江花月夜》,一千多年来使 无数读者为之倾倒。一生仅留下两首诗的张若虚也因这一首诗“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三、艺术手法 (1)、融诗情、画意、哲理为一体。“春、江、花、月、夜”这五种事物集中体现了人 生最动人的良辰美景,清明澄彻的天地宇宙引起诗人的遐思冥想:“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诗人神思飞跃,联想到人生的哲理和宇宙的奥秘。“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 年年只相似。”个人的生命是短暂的,而人类的存在绵延久长。诗人虽有对人生短暂的感伤, 但并不颓废与绝望,而是缘于对人生的热爱与追求,其基调“哀而不伤”,回荡着初盛唐的 时代之音。下半篇诗人将笔触转到了人世间,引出了男女相思的离愁别恨,生动地描写了在美丽的花月之夜,有情人的两地相思之情,从而歌颂了人间纯洁真诚的爱情。整首诗融诗情、 画意、哲理为一体,汇成了一种情、景、理水乳交融的优美而邈远的意境。 14 (2)、构思奇特、意境优美。《春江花月夜》无论是在艺术构思,诗歌意境的创造以及 抒发感情和景物描写方面,都表现出与前代作品完全不同的面貌。全诗紧扣着春、江、花、 月、夜的背景来写,而又以月为中心,春、江、花、夜都是在月光下展现出来的。诗情围绕 着明月的初生、高悬、西斜、下落的过程而展开。在月光下的江流、芳甸、花林、飞霜、沙 汀、白云、青枫、扁舟、高楼、玉户、闲潭、落花、海雾、江树以及长夜不眠的思妇和漂泊 天涯的游子间的相思之情等,交织构成了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春江月夜图。而在这样神话般 迷离优美的艺术气氛中,诗人对大自然美好景物的赞美,对人生、宇宙哲理的探索,以及对 人间纯真爱情的歌颂都十分自然地溶合在一起。情景交融,收到十分完美的艺术效果。 (3这首诗笔调优美,风格清新、艳丽、典雅。用韵也很有 特色,全诗四句一换韵,共九韵,每一韵形成一个小段落,段落间的转折,自然和谐,给人 婉转优美、回肠荡气的美感。 陈子昂 一、 作者简介 陈子昂(661-702) ,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省射洪县)人。唐睿宗文明元年(684年)进士。武后时,官右拾遗。直言敢谏,所陈多切中时弊。曾随武攸宜征契丹。后解职归里,被县令段简陷害,死于狱中。后世称为陈拾遗。他论诗提倡汉魏风骨,反对齐梁绮靡文风,所作诗歌以 三十八首《感遇诗》最为杰出,诗风质朴浑厚,受到杜甫、韩愈、元好问等后代诗人的高度 评价 LEC评价法下载LEC评价法下载评价量规免费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 。有《陈子昂集》十卷。 二、解题 这首诗是诗人从军时失意之作。“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中的古人是指古代那些能礼 贤下士的贤明君主。在《蓟丘览古》七首中,作者对战国时代燕昭王礼遇乐毅、郭隗,燕太子丹礼遇田光等历史事迹,表示无限钦慕。但是,像燕昭王邢样前代的贤君既不可复见,后来的贤明之主也来不及见到,自己真是生不逢时。当登台远眺时,只见茫茫字宙,天长地久,不禁感到孤单寂寞,悲从中来,怆然流泪了。本篇以慷慨悲凉的调子,表现了诗人失意的境遇和寂寞苦闷 的情怀,诗中弥漫的苍凉悲壮力量突破了一时一事的拘限,因而获得了怀才不遇人士广泛的共 鸣。 三、艺术手法 本篇在艺术表现上很出色,不假藻饰,不事刻画,以无限的时间和无穷的空间为背景,高耸起一个伟大而孤傲的自我,同时也隐喻着生命短促的深刻悲哀。上两句俯仰古今,写出时间 绵长。第三句登楼眺望,写出空间辽阔。在广阔无垠的背景中,第四句描绘了诗人孤单寂寞、 悲哀苦闷的情绪,两相映照,分外动人。全诗在一幅北方原野苍茫广阔的图景上,刻画了一位胸怀大志却因报国无门而感到孤独悲伤的诗人形象。 15 王维 一、 作者简介 王维(701-761),盛唐著名诗人,字摩诘,祖籍太原祁州,从其父起,寄籍蒲州(今山 西永济县),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精通音乐、绘画,有很高的禅学修养,青壮年时 期曾写过一些格调高亢的诗作,中年以后半官半隐。他能以绘画、音乐之理通于诗。善于运 用自然而又精练、准确、富于特征性的语言,塑造出完美鲜明的形象。往往着墨不多,而意 境高远,把宋、晋以来描写自然景物的诗歌艺术推进了一步。他的诗具有诗情画意相结合的 特点。正如苏轼评说的“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书摩诘蓝田烟雨图》)。他的山水田园诗空明静逸,一向被视为中国山水田园诗的正宗。其诗各体兼工,以 五言律、绝最为出色。有《王右丞集》。 二、解题 这篇享有盛誉的山水名篇,是王维晚年隐居辋川时所作。诗写秋晚山中景象,于诗情画 意中藉以寄托诗人高洁的情怀以及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三、课文分析 诗以“空山”领起,构定人迹罕至、有如世外桃源的现实环境,再加山雨初霁,空气清新 怡人,进而渲染出山中初秋向晚的迷人气息。颔联托出“明月”,既表明天色已暝,却又因清光流泻“松间”而并不昏暗,石上之“清泉” 亦因月光而粼粼呈现。一动一静,写景如画,随 意挥洒,毫不着力,自然动人,笔力炉火纯青。颈联突然转出动景,因“竹喧”而知“浣女” 归来,由“莲动”而见“渔舟”返棹。一“喧”一“动”,顿使静谧的翠竹青莲、青松明月之间充满 浓郁的生活情趣,衬托出诗人自身超尘脱俗的心理状态。两联同是写景而各有侧重:“明月” 侧重写物,以物芳而明志洁;“竹喧”侧重写人,以人和而望政通。两者又互为补充。尾联 承此,将归隐意绪昭揭无遗,只须“随意”自适,何忧“春芳”消歇,故而一反《楚辞?招隐士》 之意 “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明言“王孙可留”,在“朝中”与“山中”的比较中,表 明自身的价值观念所在。 此诗将人格美寓于自然美之中,动景与静景融糅一体,于极度空寂境界涌动勃勃生机, 点化蕴藉,过接无痕,足见炉火纯青的艺术境界。 孟浩然 一、 作者简介 孟浩然(689-740),盛唐著名诗人,名不详,“浩然”是其字,襄阳(今湖北襄樊市) 人。虽有进取之心,却终生未仕。40岁以前,他隐居于鹿门山。曾南游江、湘,北去幽州, 一度寓寄洛阳,往游越中。开元十六年(728),他入长安应举,结交王维、张九龄等人, 开始遍交诗坛群彦。次年赋诗秘省,以“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 一联名动京师;但却不 16 幸落第。随后,他南下吴越,寄情山水。开元二十五年(737)入张九龄荆州幕,酬唱尤 多。三年后不达而卒。他的诗,多写隐居闲适和羁旅愁思,意境深远,多自然超妙之趣,长 于山水田园题材,与王维并称。有《孟浩然集》传世。 二、解题 这是一首干谒诗,孟浩然漫游洞庭,思及个人前途,因写此诗给当时还在相位的张九龄, 希望得到引荐录用,但写洞庭之景却极为出色,实际上成为一首杰出的山水佳作。 三、课文分析 前半写洞庭秋景,八月秋汛,湖水盛涨,几乎和两岸齐平,且水天一色,极目远望,涵 浑莫辨,尤增汪洋阔大之势,如此笔法,真所谓“起得浑浑称题,而气概横绝”(碧琳琅馆重刊《孟浩然集》附刘辰翁评语)。三、四句实写,“云梦泽”、“岳阳城”写出洞庭地域所在,而冠以“气蒸”、“波撼”,则写出洞庭丰厚涵量、郁勃生机以及澎湃激荡的力度。前二句静写 湖的浩阔,后二句动写湖的声势。下四句转入抒情,“欲济”由眼前景触发,面对浩浩湖面, 联想在野之身,以难以渡过喻无人引荐,“端居”而耻对“圣明”,表明心志。因而“坐观垂钓”,“徒有羡鱼”,用“临河而羡鱼,不若归家织网”(《淮南子?说林训》)之古语而巧妙地翻出新意,进一步含蓄委婉地流露出希求援引之心情。诗意本在干谒,却全借洞庭之景自然引出,略无 痕迹,且写景本身成为千古洞庭诗歌之绝唱。 整首诗情景相生,宏壮的景象弥漫着强烈的主体精神,尤其是“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一联,是非同凡响的盛唐之音。 王昌龄 一、 作者简介 王昌龄(698-757),字少伯,京兆(今陕西西安)人,一说太原人,盛唐时期著名诗人。 开元十五年(727) 进士,授汜水(今河南荥阳)县尉。後又中博学宏词科,授秘书省校书郎。 贬江宁(今江苏南京)丞,晚年再贬龙标(今湖南黔阳)县尉。世称“王江宁”,又称“王龙标”。至德初北归,居乡里,为亳州刺史闾丘晓杀害。作品中边塞诗和闺怨诗最为出色。其边塞诗, 或激越昂扬,或悲歌慷慨,常感英气逼人。其闺怨诗,形象鲜明生动,含蕴深沉缠绵。他擅 长五言古诗和五七言绝句,以绝句成就为最高。开元、天宝之间,名重一时,有“开天圣手” 之誉。有《王昌龄集》。 二、课文分析 这首诗前二句从写景入手,以“秦”、“汉”二字互文见义,以明月、关塞落笔,概括了 千年来边境不宁,战氛难靖,士卒万里戍边代代依然的历史事实。后二句由“人未还”三字 生发,转出正意,表现了诗人渴望出现英勇善战、体恤士卒的将帅,从而巩固边防,“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心情。沈德潜说:“„秦时明月?一章,……盖言师劳力竭,而功不成,由将非 其人之故,得飞将军备边,边烽自熄。”(《说诗晬语》)可谓深得此诗要旨。 三、艺术手法 17 在艺术上,这首诗把现实和历史联系起来,把征人思妇个人哀怨和国家的安定统一联系 起来,把盼征人归来和盼名将安边联系起来,使诗歌具有极其深刻的时代意义和历史意义。 语言上,这首诗言少意多,精警而耐人寻味。短短二十八字,有对关塞悠久的时间追溯,有 广袤辽阔和空间展示,有征人的边愁、思妇的悬念,有对戍卒的同情和对边将无能的不满, 有对英才良将的企盼,也有诗人自身跃跃欲试、横槊卫边的渴望„„此诗有“微而显”,“婉而成章”的特色。尤其是开头两句,囊括古今,包举万里,令人情思飞越,遐想千古。此外, 此诗还兼有史论的特点。主旨及写作意图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课文分析 此诗流传广泛,脍炙人口,其特色可以归纳为两点:一是有来历,二是有新意。 说它有来历。主要是指“闺怨”是一种传统题材。梁代何逊有《闺怨》诗二首,抒发闺人 “枕前双泪滴”和“独对后园花”的孤独感伤。唐代贞观(627—649)初,以赋著称的谢偃,《全唐诗》收其诗四首,其中一首题作《乐府新歌应教》,其诗云:“青楼绮阁已含春,凝妆艳粉复如神。细细轻裙全漏影,离离薄扇讵障尘。樽中酒色恒宜满,曲里歌声不厌新。紫燕欲飞 先绕栋,黄莺始哢即娇人。撩乱垂丝昏柳陌,参差浓叶暗桑津。上客莫畏斜光晚,自有西园 明月轮。”很明显,王昌龄的这首《闺怨》,化用了谢诗的某些语句。武则天的《苏氏织锦回 文记》曰:“锦字网文,盛见传写,是近代闺怨之宗旨,属文之士咸龟镜焉。”(《全唐文》九七)所谓“织锦回文”和“锦字回文”是同一典故,出自《晋书?窦滔妻苏氏传》,其事指前秦秦州刺史窦滔被徙流沙,其妻苏蕙(字若兰)思之,织锦为回文旋图诗以赠滔,可宛转循环以读 之,词甚凄惋。“龟镜”就是借鉴,王昌龄的《闺怨》诗虽然不是直接“传写”窦滔妻之事,但它表现了“少妇”的空闺寂寞和对丈夫的思念。“不知愁”与第三句的“忽见”相照应,为下文的突兀转折作铺垫,构思新巧,对比强烈,有相反相成之效。 说它有新意,主要体现两方面: 第一,是审美内容上的出新。在《诗经》中,每每以昆虫和植物来触发离人的悲心,但 一般没有更深的含义,而这里的少妇看到陌头杨柳返青,不仅勾起她对丈夫的思念,更后悔 不该叫他外出去求取功名。不言而喻,在这个少妇看来,“杨柳色”比“觅封侯”更值得留恋,更有追求的价值。这里不仅包含着作者对功名富贵的轻视以及对美好时光和青春年华的珍 惜,其审美内容也是新颖的,甚至可以说是进步的。 从思想意义上说,这首诗的价值主要是由第四句体现的,而此句的重点是“觅封侯”三字,这与初唐“属文之士”所“龟镜”的“闺怨之宗旨”,则是相通的。 在王昌龄现存的一百八十余首诗中,绝句约占一半,人称可与李白“争胜毫厘,俱是神品。”王世贞《艺苑卮言》)。如果说这一首堪称“神品”的话,那么其“神”主要表现在一个新字上。 第二,是作者独出心裁。首句“不知愁”(《全唐诗》作“不曾愁”),《唐诗三百首》编者于此三字旁注作:“偏先着此三字,返起下文。”其实不仅是这三个字,诗的前二句与“闺怨”的题意相反,着重写少妇的真稚心态。显出诗人构思的匠心独运。 18 一、 作者简介 高适(约702-765),盛唐著名诗人。字达夫,一字仲武,祖籍渤海蓨(tiáo)县(今河北景县)。早岁家贫,漫游梁、宋间,落拓失意。二十岁时曾宦游至长安,求官不成。后经 张九皋荐,举“有道科”,授封丘尉,旋即弃官而去。哥舒翰镇河西,引高適入幕,以左骁卫兵曹参军,掌书记。安史之乱起,拜侍御史,迁谏议大夫,出为淮南节度使。历蜀、彭二州刺 史,西川节度使,官终散骑常侍。世称高常侍。高適诗自叹身世的较多,但以边塞诗最著名, 在当时与岑参并称“高岑”。风格慷慨苍凉,雄浑豪放,语言流畅,音调浏亮,是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人物。其七言歌行对后代很有影响。杜甫说他的诗“方驾曹刘不啻过”,并且赞美他的诗才如“骅骝开道路,鹰隼出风尘”。有《高常侍集》十卷。 二、解题 高适早年隐身渔樵,困顿不堪,直到天宝八载(749)才由宋州刺史张九皋推荐,中“有道 科”,得了个封丘县尉的小官。高适素有“屈指取公卿”的抱负,对此心里自然不那么痛快。这首诗就写于上任后不久,它集中地揭示了他的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以及刚出仕又希望归隐 的复杂心理,是典型的“有气骨”的“胸臆语”。其中最为人称道的是“拜迎官长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二句,从中可以见到诗人爱己爱民的正直人品。 三、课文分析 全诗可分四段,每四句为一段,不堪作吏是全篇的主旨。开头四句,从高处落笔,自叙 本来面目,说明不堪作吏的原由,愤慨之情溢于言表。第二段从客观现实申述不堪作吏的实 情,与第一段形成强烈的对照,感情转为沉痛压抑。第三段拓展第二段的内容,表明摆脱这 种不堪,提出弃官归隐的愿望。第四段就第三段的意思急转急收,因一时不能摆脱作吏的客 观碍难,也就更加向往归隐,与第一段遥遥照应。结构严整而又有波澜起伏,感情奔泻而又 有跌宕之姿。 第四段(1)、感情真挚、结构严整。殷璠在《河岳英灵集》里评高適的诗:“多胸臆语, 兼有气骨”。也就是诗的情意真挚,并且气势充沛;结构严整,而又波澜起伏;感情奔泻, 而又跌宕回旋。 (2)、语言整饬精炼、音韵起落有势。在句法上,全篇每段四句的一二句为散行,三四 句是对偶。如此交互为用,经纬成文,既流动,又凝重。四段连结,造成反复回环的旋律。 对偶的一联中,不仅字面对仗工整,而且都是一句一意或一句一事,没有意思重复的合掌, 显得整饬精炼;更因虚词的承接照应,诗意联贯而下,语势生动自然,成为很好的流水对, 读来便觉气势流转,绝无板滞之病。全诗每段一韵,平仄相间,抑扬鲜明,随着诗的感情变 化,音韵也起落有势,增加了声调的美感。 19 李白 一、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原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号青莲居士,出生于中亚西 域的碎叶城(在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约五岁时,其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天宝 元年(742)因玄宗妹玉真公主荐应诏入长安,供奉翰林,受玄宗恩遇,因得罪宠臣贵妃,被 赐金遣返。安史乱中,入永王李璘幕。李璘被肃宗诛杀,李白以“附逆”罪名被流放夜郎(今 贵州桐梓),途中遇赦。晚年漫游于金陵(今江苏南京)、宣城(今属安徽)一带,卒于当涂。现 存诗1035首。所作诗歌主观性很强,感情奔放豪迈,想象丰富奇特,辞采瑰玮绚丽,风格 飘逸自然,尤其擅长乐府、七言歌行和五七言绝句。是继屈原之后,出现在我国诗坛的伟大 的浪漫主义诗人。有《李太白集》。 二、解题 《梁甫吟》是古代用作葬歌的一支民间曲调,音调悲切凄苦。古辞今已不传,宋郭茂倩 《乐府诗集》收有诸葛亮所作一首,写春秋时齐相晏子“二桃杀三士”事,通过对死者的伤 悼,谴责谗言害贤的阴谋。李白这首也有“力排南山三壮士,齐相杀之费二桃”之句,显然 是袭用了诸葛亮那首诗的立意。诗大概写在李白“赐金放还”,刚离开长安之后。诗中抒写 遭受挫折以后的痛苦和对理想的期待,气势奔放,感情炽热,是李白的代表作之一。 三、课文分析 开头两句表现了诗人渴望得到重用,施展抱负。接着,连用两组“君不见”提出两个历 史故事,寄寓着自己的理想与抱负:“大贤虎变愚不测,当年颇似平常人”,“狂客落魄尚如 此,何况壮士当群雄”。他不相信自己会长期沦落,对前途有着坚定的信念,所以这里声调 高亢昂扬,语言节奏也较爽利明快,中间虽曾换过一次韵,但都押平声韵,语气还是舒展平 坦的。自“我欲攀龙见明主”句起,诗人一下子从乐观陷入了痛苦。加上改用了仄声韵,语 气拗怒急促,更使人感到犹如一阵凄风急雨劈面打来。这一段写法上很象屈原的《离骚》, 诗人使自己置身于惝恍迷离、奇幻多变的神话境界中,通过描写奇特的遭遇来反映对现实生 活的感受。通过借助于幻设的神话境界,尽情倾诉了胸中的忿懑与不平。自“白日不照吾精 诚”以下十二句又另作一段,在这段中,诗人通过各种典故或明或暗地抒写了内心的忧虑和 痛苦,并激烈地抨击了现实生活中的不合理现象。最后一段开头,“梁甫吟,声正悲”,直接 呼应篇首两句,语气沉痛而悲怆。突然,诗人又笔锋一折,“张公两龙剑”以下四句仍是信 心百倍地回答了“何时见阳春”这一设问。诗人仍在用各种办法自我慰藉,始终没有放弃对 理想的追求。 此诗大量运用历史典故,以众多贤才初期不遇而终能风云际会,来表示应暂时安于困厄, 等待时机,反映了诗人积极用世之心并不因挫折而被削弱。诗篇大气磅礴,大笔淋漓,一气 呵成而又理脉清楚,色彩缤纷,显示了典型的浪漫主义精神。 20 杜甫 一、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原籍襄阳(今湖北襄樊市),寄居巩县(今属河南),出身于一个世代“奉儒守官”的封建官僚家庭。祖父杜审言,著名诗人。天宝三载(744)在洛阳与李白相识,结下了深厚友谊。天宝五载(746)赴长安应试落第,困顿京城十年。天宝十四载(755)四十四岁时,才被授予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微职。安史乱起,在流离颠沛中被叛军所俘,后从长安只身逃奔凤翔,受任左拾遗。不久,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乾元二年(759),弃官西行,经关陇、秦州、同谷入蜀,定居成都浣花溪草堂。西川节度使严武荐举杜甫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大历三年(768),携家出峡,漂泊于江陵、公安、岳州、衡阳一带。五年(770),病逝于湘水上的舟中。其诗抒写个人情怀,往往紧密结合时事,思想深厚,境界广阔,有强烈 的社会现实意义,被誉为“诗史”。他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善于从一切优秀文学 传统中吸取营养,总结成就,融合众长,兼备诸体,并形成了“沉郁顿挫”的创作风格。有 《杜少陵集》,收入诗歌1400余首。 二、解题 天宝十五年(756,即至德元年)六月,安史叛军攻进长安,杜甫携家逃难,住在鄜州(治所在今陕西省富县)。七月肃宗即位灵武(今宁厦回族自治区灵武县),杜甫前往投效,途中被叛军所俘,带到长安,幸因官卑职小,未被囚禁。从此,他就在沦陷的都城里住了一段时间。这首诗写月夜 思家的心情。 三、课文分析 首联,诗人悬想妻子见月忆己,这正是诗人自己见月忆妻的移入。这种化实为虚、虚实 结合的艺术表现,不但表现了诗人臻入化境的艺术技巧,而且渲染了诗人怀念亲人的真挚感 情,表现了诗人对妻子的真挚而深厚的爱。妻子看月,并不是欣赏自然风光,而是“忆长安”。次联流水对句转到小儿女作陪衬,作者用小儿女未谙世事,即“不解忆”反衬妻子的“忆”。 这个“忆”字含义深广,不仅充满辛酸,而且交织着忧虑和惊恐。三联描绘想象中的妻子的 望月之久,雾湿云鬟,月寒玉臂。末联写自己的愿望,也就是妻子的愿望。说“何时 ”,实际是茫茫然不可知,但却又想得那么细致和急切 ,连重逢时望月流泪都写进去。说重逢时 流泪,正映衬现在望月时流泪,说重逢时的泪可以被月照干,正反衬望月思人的泪是照不干 的! 整首诗以“独看”、“双照”为诗眼,“独看”的泪痕里浸透着天下乱离的悲哀,“双照”的清辉里闪耀着四海升平的理想。语意玲珑,章法紧密,感情深挚,表现出回环不已、一往 情深的夫妇之情。全诗两句写对方,两句兼言彼此,而中心写妻子,层层转折,层层深入, 词意婉切,情悲笔丽。 杜甫 21 一、解题 杜甫是一个敏锐多感的诗人,无论是国运的兴衰还是时令的变化,在他的笔下都寄托着 深沉厚重的情感。特别是在他的晚年,国家还处于混乱之中,自己也漂泊无定,贫病衰老交 集,面对萧瑟的秋景,难免产生无尽的忧思。《秋兴八首》组诗和下面的《登高》,都是他晚 年因悲秋而作的七律名篇。 二、课文分析 这首诗两句一联,可以分为四个层次。 首联以秋枫起兴,以枫叶凋零、秋气萧森,寄寓老大伤悲、凄苦落寞的情怀。颔联紧承 首联“巫山巫峡气萧森”语意,进而描绘望中的巫峡景象和阴森气氛。骇浪滔天,似暗寓了时 局的动荡不安和心潮的翻卷不息;阴云匝地,又象征着国家命运的光景黯淡和作者心情的阴 沉郁闷。颈联倾诉思乡衷曲,以“丛菊两开”、“孤舟一系”的图景,现出思乡之情的深沉浓烈和欲归不得的无奈与凄伤,章法上,“丛菊”暗承首联“玉露凋伤枫树林”所隐示的季节特征,“孤舟一系”则由颔联“江间波浪兼天涌”生发而出(因波涛险恶,不能顺流东下回归长安),呼 应巧妙而针线绵密。尾联则以暮色秋风里,一片捣衣声的环境、气氛,含茹游子无家可归之 惆怅悲凉,紧承上文之“故园心”,又暗扣题目,绾结全诗。 此诗以描绘秋景为外在的行文线索,以抒发悲愁之情作为连通各联的内在脉络,以情感 的起伏流转,贯串次第展开的各组景物,形神交汇,浑然一体。全诗章法严谨,情与景和谐 密洽、融汇无间,语法奇异而旨意错综,词句平易而意象新警,语言精纯圆熟,内蕴丰厚, 对偶工稳而文气流荡,笔墨老成,炉火纯青。 白居易 一、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64),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士,原籍太原,后迁为下邽(今陕西渭南)人。是中唐 诗坛上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元和十年(815)因上书言事,得罪权贵,被贬为江州司马。后任忠州、杭州、苏州刺史,官终刑部尚书。他在理论上,旗帜鲜明地强调文学的社会作用,提出了“文 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著名主张。他与元稹一起,倡导旨在揭露时弊的“新乐 府运动”。诗文皆长,尤以诗名世,与元稹并称元白,又与刘禹锡并称刘白。其诗善于叙述, 语言浅易。诗作以讽谕诗《新乐府》、《秦中吟》与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最为著名。 有《白氏长庆集》,存诗近三千首,数量之多,为唐人之冠。 二、解题 《长恨歌》是白居易诗作中脍炙人口的名篇。在这首长篇叙事诗里,作者以精炼的语言, 优美的形象,叙事和抒情结合的手法,叙述了唐玄宗、杨贵妃在安史之乱中的爱情悲剧:他 们的爱情被自己酿成的叛乱断送了,正在没完没了地吃着这一精神的苦果。唐玄宗、杨贵妃 都是历史上的人物,诗人并不拘泥于历史,而是借着历史的一点影子,根据当时人们的传说, 22 街坊的歌唱,从中蜕化出一个回旋曲折、宛转动人的故事,用回环往复、缠绵悱恻的艺术形 式,描摹、歌咏出来。与陈鸿的传奇小说《长恨歌传》互相映衬,各具特色。 三、课文分析 全诗可分四段。 第一段:从开头至“惊破霓裳羽衣曲”。写唐玄宗宠爱杨贵妃,迷色误国。“汉皇重色思倾国”一句总领全段,具有讽刺性。以下对唐玄宗和杨贵妃两人的淫乐生活一再渲染,正说 明“重色”是造成安史之乱的根源。 第二段:从“九重城阙烟尘生”到“夜雨闻铃肠断声”。写马嵬生离死别,蜀中伤心断肠。 描写细腻,情景凄惨,作者充满同情,从此全诗的感情基调起了变化。 第三段:从“天旋日转回龙驭”到“魂魄不曾来入梦”。写唐玄宗返回京城后对杨贵妃的绵 绵相思。 第四段:从“临邛道士鸿都客”至末句。写方士寻觅杨贵妃亡魂,使两人得以互通消息, 重申爱情誓词。最后两句点明“长恨”,收束全篇,余味无穷。 《长恨歌》的主题随着叙事的进程和感情的变化而呈流动性。对唐玄宗晚年的荒淫误国, 诗中给予尖锐的讽刺;对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诗中表示深切的同情。诗篇既有对李、 杨真挚爱情的歌颂,也有对明皇迷色误国的讽喻。“一篇长恨有风情”,这是作者的自我评价。这首诗奠定了作者在诗坛上的重要地位。 四、艺术手法 (1)、结构井然、情节曲折。全诗结构井然有序而曲折多变,情节宛转动人。 (2)、,融叙事、抒情、写景为一体。 在叙事的进程中,叙事与抒情、写景紧密融合, 移情入景,情景交融,抒情性强烈,缠绵感人。 (3)、韵律优美,词采绚丽。诗中韵律优美,词采绚丽,读来流畅悦耳。 杜牧 一、作者简介 杜牧(803—852年),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唐文宗太 和二年(828年)进士。为弘文馆校书郎。历监察御史、膳部、比部及司勋元外郎,黄州、 池州、睦州、湖州刺史。官终中书舍人。早年颇有抱负,主张削平藩镇,抗击吐蕃,回纥统 治集团的侵扰,加强国防,以拯救日趋衰败的唐王朝,晚年渐趋保守消极。 杜牧诗文兼擅,是晚唐著名作家。他的散文以议论见长,气势纵横,敢于论列军国大事, 指陈时弊,具有较强的现实性,继承了韩、柳派古文家的优良传统。他的诗意境清新,风格 豪健俊爽,在晚唐轻浮艳丽的文坛上独树一帜。尤长七律和绝句。后人因称他为“小杜”, 以继杜甫;又因和李商隐齐名,被称为“小李杜”。 二、解题 23 杜牧前期颇为关心政治,对当时百孔千疮的唐王朝表示忧虑,他看到统治集团的腐朽昏 庸,看到藩镇的拥兵自固,看到边患的频繁,深感社会危机四伏,唐王朝前景可悲。这种忧 时伤世的思想,促使他写了好些具有现实意义的诗篇。《泊秦淮》也就是在这种思想基础上 产生的。 这首诗即景感怀。金陵曾是六朝都城,繁华一时。目睹如今的唐朝国势日衰,当权者昏 庸荒淫,不免要重蹈六朝覆辙,无限感伤。诗中说,金陵歌女“不知亡国恨”,还唱着那《后 庭花》曲。其实,这是作者借陈后主(陈叔宝)因追求荒淫享乐终至亡国的历史,讽刺晚唐那 班醉生梦死的统治者不从中汲取教训,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怀和深切忧虑。 三、课文分析 诗歌的首句是写景,严羽《沧浪诗话》称“发句好,尤难得”。此句好在意象和动词的 运用,短短七字却写了四种意象:“烟”、“水”、“月”、“沙”,而且运用了两个“笼” 字把意象和谐地融合在一起,生动地表现了薄雾笼罩寒水、清辉直泻白沙的景象,为全诗创 造了冷寂凄清的气氛。第二句才点出了诗人的写景和活动的时间和地点,“夜”点明时间, “秦淮”和“酒家”点出地点。而且“夜泊秦淮”紧扣题目,“近酒家”又起到引起下文的 作用。第三、四句是就“近酒家”所见的景况而发出的议论和感慨。第三句表面上是责备歌 女,实际上是谴责那些达官权贵的听客们。第四句点出歌女所唱的曲子是陈后主所作的亡国 之音。两句运用了曲笔的写法,寄托了对晚唐社会现实的深沉忧患。 四、艺术手法 (1)、构思精巧。诗歌的构思精巧别致。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寄慨,即景而生情,自 然成章。但是其写景和寄慨都采用了倒写的手法,显得十分别致,而“近酒家”又起到了钩 连上下文的作用。诗歌并无刻意的雕饰,似自然成章,然而又显得精巧别致。 (2)、融情于景。诗歌突出的艺术特色当然是写景和抒情,其写景善于巧妙地组合意 象,不仅描摹如画,而且渲染了气氛;其抒情不是直抒胸臆,而是采用了议论和叙述的手法, 依靠曲婉的寄托、暗示而传达出来,所以造成了深沉婉曲的艺术效果,给人以寓意含蓄、意 在言外的感觉,耐人回味。 (3)、语言清新。诗歌的语言也明显地体现了诗人自己的追求:“不务奇丽,不涉习 俗。”(《献诗启》) 韩愈 一、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县)人,曾经倡导唐代的古文运动,为我国杰出的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郡望昌黎,故称韩昌黎。贞元八年(792)进士,因上疏 请免赋役,贬为阳山(今广东阳山县)令。宪宗元和十二年(817),从裴度平淮西有功,升为刑部侍郎。后二年因谏迎佛骨得罪,贬潮洲刺史。穆宗时召还,官至吏部侍郎。有《昌黎 先生集》。 24 二、解题 本文是韩愈哀祭文中最有名的一篇,也被认为是我国古代哀祭文中的“千古绝调”(明?茅 坤语)。其所以如此,不在于祭文运用了多么高超的技巧,而唯在其情的真切,复借质朴的 文字予以自然流露。 韩愈与十二郎,在家庭连遭不幸的情况下一起度过了苦难的童年。又因为家族的、亲情 的和年龄上的关系,韩愈与十二郎虽名为叔侄,却情同手足。这是韩愈写作本文无需为文造 情的感情基础。韩愈写这篇文章时三十六岁,十二郎稍小一些,都正当人生的壮盛时期。就 韩愈而言,他与十二郎虽暂分离而此后必然有很长时间相聚,可以充分体味叔侄之间的天伦 乐事。但是,令韩愈想不到的是十二郎竟先己而死,于是对家族、亲情的悲痛回忆和自己与 十二郎聚少离多的遗恨便一下子涌上笔端。这是韩愈写作本文无需为文造情而真情自然一触 即发的原因。 三、课文分析 祭文先追忆了幼时与十二郎共同度过的艰难岁月,借其嫂的话,突出了家族的苦难和凄 凉孤单;又一一追述了自其离家之后叔侄短暂的几次相聚,突出了十二郎的遽死给自己带来 的无可弥补的精神创伤。行文至此,作者感情的闸门已难以抑制,先从“少者强者而夭殁, 长者衰者而存全”生发出一大段似真似幻、始疑终信的沉痛文字,继又从不知十二郎死确切 日期入手,生发出一大段如泣如诉、自责自尤的追悔文字。至此,文章的情感达到高潮,也 予读者以强烈的震撼。在感情的一泄如注之中,作者仍然不失时机地对十二郎的丧事、家事 一一作了安排。对于作为十二郎仅存的长辈韩愈来说,这些都是祭文不可缺少的内容。 与真情的自然流露相辅相成的是祭文文字的不假雕饰。作者似与十二郎如话家常,时而 叙事,时而抒情,时而引用人物话语,时而援引书信中语,于表面上看似繁冗、絮絮叨叨之 中,自然营造出一种缠绵悱恻、回环往复的悲剧气氛。 多数读者不一定有丧亲之痛的感情经历,因为时代的隔膜,今天的读者对韩愈嘘唏再三 的家族的凄凉孤单尤其缺乏深切的体会。但是,古往今来的读者没有不被这篇文章感动,甚 而至于黯然泣下者,原因在于,一方面读者皆有设身处地、转换立场的能动性,另一方面好 的文章又具有强烈的感染和“移情”的作用。《祭十二郎文》的感染力,即来自于以上两个方 面。 哀祭文,通行的体式,以四言韵语居多。韩愈这篇祭文,在真情急欲一倾的驱动下,突 破了这个常规,而使用了更流畅、更易于表达情感的散文去写。这也是一个创造。 () 柳宗元 一、作者简介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县)人。与韩愈齐名,世称“韩柳”, “唐宋八大家”之一。出身于中小官僚家庭,二十一岁中进士,二十六岁登博学宏词科,授 集贤殿书院正字,后调任蓝田尉、监察御史。他政治上属于以王叔文为首的主张改良革新的 25 政治集团,在王叔文一派执政期间,任礼部员外郎。不久革新失败,被贬为永州(今湖南省 零陵县)司马,十年后,又改贬柳州(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刺史,卒于任所,年四十 七岁。世称柳柳州或柳河东。 在文学方面,柳宗元是中唐古文运动的主将,对扩大古文运动的影响和推动当时文体、 文风的革新,起过重大的作用。他本身的文学创作,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他的文章以朴实 峻严著称,思想深刻,反映了当时的政治斗争、阶级压迫和社会上种种不合理的现象。山水 游记刻划入微深远,寄托深远,尤为后世所称颂。诗幽峭明净,自成一家。著有《柳河东集》。 二、解题 这一组三篇寓言,是作者贬谪永州时所写。题名“三戒”,可能是取《论语》“君子有三 戒”之意。文前的小序,已经点明了文章的主旨所在。 三、课文分析 《永某氏之鼠》写群鼠在旧房主纵容下横行无忌、干尽坏事,最后被新房主彻底消灭; 《临江之麋》写一只惯受主人宠爱的小鹿常与家犬嬉戏,以犬为同类,后一出家门,立即被 外面的狗吃掉;《黔之驴》的故事已广为人知,被贵州山中小老虎吃掉的那只蠢笨的驴子已 成为某些外强中干者的绝妙象征,而“黔驴之技”、“庞然大物”也作为富有形象性的成语流传下来。 这三则寓言用笔精到而细节刻划非常生动,其意在于讽刺那些“不知推己之本,而乘物以逞,或依势以干非其类,出技以怒强,窃时以肆暴,然卒殆于祸”(《三戒序》)者,但作为一种人生哲理,它的意义还要广泛得多。 冯延巳 一、作者简介 冯延巳(903-960),一名延嗣,字正中,广陵(今江苏扬州人)。多才艺,工诗词。仕 南唐,李璟时为宰相。他的词虽也写妇女、相思之类的题材,但不象花间派那样雕章琢句。 他能用清新的语言,着力刻画人物内心的活动和哀愁,史称其“有辞学,多伎艺,善辨说”。 工诗,尤喜乐府词,为南唐词坛存词最多的大家。冯词情思凄婉的词境,开北宋一代之风气, 运用“托儿女之辞,写君臣之事”的传统手法,隐约流露出对南唐王朝国势的关心与忧伤,对 温庭筠以来的婉约词风有所发展。今传《阳春集》词一卷、补遗一卷。 二、课文分析 此首记叙“闲情”。开端“谁道”一句,揭出涌上心头郁结已久而难以抛掷的“闲情”。每逢 万物萌动的春季,更能触发这种情思,增添心中无奈的惆怅意绪。为了排遣这种情绪,词人 借酒浇愁,可是日日饮酒也不能摆脱“闲情”的纠缠,承受着为爱情折磨的痛苦,但他仍然甘 愿为此而容颜憔悴。下片写“新愁”。过片“河畔”一句,承上“春来”写春景。这句从《古诗十九首》之二“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而来。绿柳与青草,象征着绵绵柔情。“为问”二句, 26 点出了年年有的愁绪,一个“新”字,既照应上文“闲情”,又是触景生情的内心呼喊。结末二句写词人独立小桥、归来已黄昏的孤寂境界,表达出一种终难忘怀的恋情,画龙点睛,振起 全篇。 全词情景交融,意蕴深婉。这首词并不着意刻画人物的外在形象,也不经心描写具体景 物或情事,而是把笔墨集中在创造缠绵凄恻的感情境界上,形成了冯词的独特风格。 苏轼 一、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县)人。宋仁宗嘉祐二 年(1057)进士,因作诗讽刺新法,被新党罗织下狱,是为“乌台诗案”。出狱后谪黄州团 练副使。哲宗元祐间累迁翰林学士。又因反对尽废新法而遭旧党排挤。绍圣初,又以讥刺先 朝之罪远谪惠州(治所在今广东省惠阳县)、儋州(治所在今广东省儋县)。苏轼是我国历史 上成就最高的作家之一,散文名列“唐宋八大家”,诗歌、书法与黄庭坚齐名,词作最富有 开创精神,风格清雄超旷,被视为豪放词派的创始人。有《苏东坡集》、《东坡乐府》 二、解题 这是写西湖的名作。其中后两句犹为后人称道。南宋诗人武衍云:“除却淡妆浓抹句, 更将何语比西湖?”(《正月二日泛舟湖上》)近代诗人陈衍在《宋诗精华录》中说:“后二句 遂成西湖定评”。由于比喻的传神韵致,西子湖也成了西湖的别名。 三、课文分析 前两句扣题“初晴后雨”,写晴也写雨。“潋滟”故“好”,“空濛”故“奇”。气候变化, 方显出西湖韵致多端,但不变的是她的美。这两句大处着笔,直写湖山相映之美,而略去花 鸟柳烟,盖绝句句短,故浓缩之也,且这样写也抓住了西湖的主要特点。后两句用一奇特比 喻,用西施比西湖,这一比喻不仅很美,且比出了西湖的风情韵致。西施在苎罗山下浣纱, 不施粉黛,天姿国色,后进吴王宫殿,浓妆艳抹,依然国色天香。西湖晴日固好而雨中亦奇, 两者正是淡妆浓抹,不损其天生丽质。这个比喻的独特处还在于,此前人们往往以物喻人, 而此喻则以人喻物,真是神来之笔。 全诗前两句是对西湖美的客观描写,后两句是对西湖的主观评价。全诗洋溢着作者对西 湖深深的爱。 苏轼 27 一、解题 此赋写于作者贬谪黄州的第三年,是其抒情写景散文的名篇,也是宋代文赋的杰作。 本文主要叙写的是作者月夜泛舟赤壁的情景和感受,抒写了江山风月的清奇景象和作 者对历史英雄人物的感慨,探讨了宇宙与人生的哲理,也表现出作者在政治上遭到挫折的压 抑、苦闷以及欲从自然山水和佛老思想中寻求解脱的复杂心态。 二、课文分析 全赋可分为五段。 第一段写江上月夜泛舟赤壁之乐。 第二段以饮酒歌唱的欢乐引出客人箫声的悲凉,表现出由乐到悲的心情变化,并顺势 引出下文的主客问答。 第三段通过主客问答的形式,追忆历史人物的成败,慨叹人生的短促渺小,借客人之 言道出自己仕途失意的苦闷。 第四段以苏子的回答来阐明人生宇宙变与不变的道理,悲哀的情绪得以消解,显示出 作者旷达乐观的情怀。 第五段写主客二人转悲为喜,以开怀畅饮、兴尽酣睡收束全文。 三、艺术手法 (1)、在表现手法上,把写景、抒情、议论融会统一。作者借助于江水、明月、清风 等优美景色,把起伏跌宕的情感与超然物外的人生哲理予以形象化的表达,情景交融,情理 相生,创造出一种既充满着诗情画意而又蕴含着深邃哲理的艺术境界。 (2)、在结构布局上,采用了主客问答、抑客伸主的赋体传统手法。全篇的感情由超 然之乐而折入凄凉之悲,又由悲而转乐,环环相扣,一波三折,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赋中 的主客问答,实际上是苏轼内心世界的自我独白,巧妙地表达出作者思想的矛盾与波折、挣 扎和解脱的心路历程。 (3)、在语言艺术上,表现出高超的表达能力和运用技巧。此赋既摆脱了汉赋句法的 板滞,也一洗齐梁赋作的绮靡,语言形象优美,句式骈散相间,声韵铿锵和谐,既辞采绚丽, 又自然流畅,堪称是一首美妙的散文诗。 苏轼 一、解题 苏轼的《水调歌头》,是中秋词中最著名的一首,向来脍炙人口。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 集》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历代选苏轼词的也总选到这一首。 这首词作于苏轼四十一岁,时为密州(现在的山东诸城)太守。题说“兼怀子由”,当 28 时苏轼与其弟子由已经六七年不见了。词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本来甚为明显,苏轼因政治处 境的失意,以及和其弟苏辙的别离,中秋对月,不无抑郁惆怅之感。但是他没有陷在消极悲 观的情绪中,旋即以超然达观的思想排除忧患,终于表现出对人间生活的热爱。 二、课文分析 词的上片主要抒发自己的身世之感和对政治的感慨。开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两句,是脱化李白诗句,同时点明饮酒赏月。接下说“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表面 上好像是赞美月夜;也有当今朝廷上情况不知怎样的含意。下面“我欲乘风归去”三句,表 面是说“我本来是神仙境界中来的,现在想随风回到天上神仙住的‘琼楼玉宇’中去,但是 又怕经受不住天上的寒冷”。这几句也是指政治遭遇而言,想回到朝廷中去,但是又怕党争 激烈,难以容身。末了“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两句是说,既然天上高不胜寒,还不如 在人间好,这里所谓“人间”,即指作地方官而言。只要奋发有为,做地方官同样可以为国 家出力。这样想通了,他仰望明月,不禁婆娑起舞,表现出积极的乐观的情绪。 词的下片抒发对兄弟的怀念之情。苏轼和苏辙,手足之情甚笃。据苏辙《超然台记叙》 说:“子瞻(苏轼字)通守余杭,三年不得代。以辙之在济南也,求为东州守。既得请高密, 五月乃有移知密州之命。”苏轼抛掉湖山秀丽的杭州,由南而北,原为兄弟之情。但到密州 之后,仍不能与弟辙时常晤对。对弟弟的思念,构成这首词下片的抒情文字。 下片开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三句,“转朱阁”,谓月光移照华美的楼阁。“低 绮户”,谓月光照着有离愁别恨的人,使其不得安眠。“朱阁”“绮户”,与上片“琼楼玉宇” 对照。既写月光,也写月下的人。这样就自然过渡到个人思弟之情的另一个主题上去。“不 应有恨”两句是用反诘的语气、埋怨的口吻向月亮发问。“不应有恨”而恨在其中,正是“道 是无情却有情”的意思。下面“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三句,转为安 慰的语气。既然月有圆缺,人有离合,自古皆然,那是没有什么可悲伤的了。惟愿兄弟俩彼 此珍重,在远别时光里共赏中秋美好的月色。词人以美好境界结束全词,与上片结尾“起舞 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一样,是积极乐观的。一方面是对兄弟不能团聚的安慰,同时也是对 自己政治遭遇的安慰。 这首词的上、下片都带有人生哲学的意味,如上片结语“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这与和陶潜桃花源诗所说:“凡圣无异居,清浊共此世。心闲偶自见,念起忽已逝”诸句约 略同意。就是说无论在什么地方,都有凡境、圣域、清境、浊境。当一个人思想开朗、胸怀 坦荡的时候,就是在圣域、清境里,反之,清境、圣域便都不见了。同时这也就是儒家“无 人不自得”的思想。有了正确对待事物的思想,那么无论在哪里都可以有所作为,心安理得。 在人间也可以得到快乐,何必定要到天上去?在外面做地方官同样可以做一番事业,何必一 定要回到朝廷中去呢?下片的“此事古难全”含有这样的意思:世界上不可能有永远圆满的 事情,人生有欢聚,也必然有离别。这正是与月亮有圆时,也总有缺时一样,原是自然界的 规律。 五代北宋士大夫的词集中,也有一些包含人生哲学意味的词,到苏轼才有了进一步的发 展。这首词虽然包含人生哲学,然而它是通过一个完美的文学意境来表现的。我们首先感觉 到的是那中秋之夜美好的月色,体会到的是作者丰富的感情,而不是枯燥的说教。同时,词 里虽有出世与入世的矛盾,情与理的矛盾,但最后还是以理遣情,不脱离现实,没有悲观失 望的消极思想,情绪是健康的。同时,这首词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所以它成为千百年来 人们所赞美所称赞的名作。 29 陆游 一、作者简介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伟大的爱国诗 人。宋高宗绍兴二十三年(1153),他参加礼部试,虽名在前列,却因触怒秦桧而被黜,孝 宗时赐进士出身。他生长于南宋国势危迫之际,立志“扫胡尘”、“靖国难”,在政治生涯中 屡遭主和派排挤和打击,但仍坚持理想,终始不渝。他自称“六十年间万首诗”,现存九千 四百馀首,题材广阔,内容丰富,以表现抗金复国的愿望、抒发壮志难酬的悲愤为主旋律, 风格悲壮雄阔,一些描写自然风光和农村生活的清新之作也广为流传。他的散文和词也有较 高成就。与范成大、杨万里、尤袤并称“中兴四大家”。有《渭南文集》、《剑南诗稿》等,后人辑有《放翁词》。 二、解题 这是两首悼亡诗。是一个七十五岁的老人对发生在四十多年前的一场爱情悲剧的惨痛回 味。诗人旧地重游,感怀往事,于是和泪命笔,寄托哀思。 三、课文分析 第一首诗回忆与唐婉离异后在沈园邂逅的往事,写物是人非之悲。诗首句用借景言情的手法,以斜阳暗淡、画角哀鸣来渲染气氛,眼中之色、耳中之声无不凄凉哀怨,于是触动诗人的伤心情怀。次句引出悲哀氛围的沈园。第三句“伤心”二字由眼前景象转人回忆,第四句借 桥下春波当年曾映照过唐婉身影,展现出深藏诗人心底那翩若惊鸿的美好形象,表达出诗人 对唐婉深深的怀念与悲伤之情。 第二首诗表达对唐婉坚贞不渝的感情,写刻骨铭心之思。诗用反衬笔法,以“柳老不吹绵”来反衬自己四十年不变、至老弥坚的一往深情。自己将化为会稽山上的一抔黄土,仍要凭吊 遗踪,泫然泪下,这是何等坚执的情感抒发! 这两首诗写得深沉哀婉,含蓄蕴藉,真挚动人。 一、解题 陆游初娶唐氏,夫妇风情甚美。然儿媳不合婆婆的心意,老人家活活拆散了这一姻缘。 几年后的一个春日,陆游在家乡城南禹迹寺的沈园邂逅已经别嫁的前妻。前妻唐琬遣人送酒 肴致意,使陆游惆怅莫名,即成此词,挥笔题写于园壁。全首词记述了词人与唐氏的这次相 遇,表达了他们眷恋之深和相思之切,也抒发了词人怨恨愁苦而又难以言状的凄楚心情。 30 二、课文分析 这首词始终围绕着沈园这一特定的空间来安排自己的笔墨,上片由追昔到抚今。下片回 到现实,以“春如旧”与上片“满城春色”句相呼应,以“桃花落,闲池阁”与上片“东风恶”句相 照应,把同一空间不同时间的情事和场景历历如绘地叠映出来。 全词多用对比的手法,如上片,越是把往昔夫妻共同生活时的美好情景写得逼切如现, 就越使得他们被迫离异后的凄楚心境深切可感,也就越显出“东风”的无情和可憎,从而形成感情的强烈对比。再如上片写“红酥手”,下片写“人空瘦”,在形象鲜明的对比中,充分地表现出“几年离索”给唐氏带来的巨大精神折磨和痛苦。 全词节奏急促,声情凄紧,再加上“错,错,错”和“莫,莫,莫”先后两次感叹,荡气回肠,大有恸不忍言、恸不能言的情致。总而言之,这首词达到了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是 一首别开生面、催人泪下的作品。 柳永 一、作者简介 柳永(987?- 1055?),字耆卿,初号三变。因排行七,又称柳七。祖籍河东(今属山 西),后移居崇安(今属福建)。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由于仕途 坎坷、生活潦倒,他由追求功名转而厌倦官场,耽溺于旖旎繁华的都市生活,在“倚红偎翠”、 “浅斟低唱”中寻找寄托。作为北宋第一个专力作词的词人,他不仅开拓了词的题材内容, 而且制作了大量的慢词,发展了铺叙手法。他善于向民间曲子词学习,促进了词的通俗化、口语化,在词史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有《乐章集》。 二、解题 此词为抒写离情别绪的千古名篇,也是柳词的杰出代表。词中,作者将他离开汴京与恋 人惜别时的真情实感表达得缠绵悱恻,凄婉动人。全词起伏跌宕,声情双绘,是宋元时期流 行的“宋金十大曲” 之一。 三、课文分析 词的上片写临别时的情景;下片主要写别后情景。 起首三句写别时之景,点明了地点和节序。然而词人并没有纯客观地铺叙自然景物,而 是通过景物的描写,氛围的渲染,融情入景,暗寓别意。秋季,暮色,骤雨寒蝉,词人所见 所闻,无处不凄凉。“对长亭晚”一句,中间插刀,极顿挫吞咽之致,更准确地传达了这种凄 凉况味。这三句景色的铺写,也为后两句的“无绪”和 “催发”,设下伏笔。“都门帐饮”,语 本江淹《别赋》:“帐饮东都,送客金谷。”他的恋人在都门外长亭摆下酒筵给他送别,然而 面对美酒佳肴,词人毫无兴致。接下去说:“留恋处、兰舟催发”,这七个字完全是写实,然却以精炼之笔刻画了典型环境与典型心理:一边是留恋情浓,一边是兰舟催发,这样的矛盾 冲突何其尖锐!这里的“兰舟催发”,却以直笔写离别之紧迫,虽没有体现两人的含蕴缠绵, 但却直而能纡,加促感情的深化。于是后面便迸出“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二句。寥寥 31 十一字,语言通俗而感情深挚,形象逼真,如在目前。 “念去去”二句是词人凝噎在喉的内心独白。这里的去声“念”字用得特别好,读去声,作为领格,上承“凝噎”而自然一转,下启“千里”以下而一气流贯。“念”字后“去去”二字连用,则愈益显示出激越的声情,读时一字一 顿,遂觉去路茫茫,道途修远。“千里”以下,声调和谐,景色如绘。既曰“烟波”,又曰“暮霭”,更曰“沉沉”,着色一层浓似一层;既曰“千里”,又曰“阔”,一程远似一程。道尽了恋 人分手时难舍的别情。 上片正面话别,下片则宕开一笔,先作泛论,从个别说到一般。“多情自古伤离别”意谓伤离惜别,并不自我始, 自古皆然。接以“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一句,则极言冷落凄凉的秋 季里,离情更甚于常时。“清秋节”一辞,映射起首三句,前后照应,针线极为绵密;而冠以 “更那堪”三个虚字,则加强了感情色彩,比起首三句的以景寓情更为明显、深刻。“今宵”三句蝉联上句而来,是全篇之警策,也成为柳永光耀词史的名句。这三句本是想象今宵旅途 中的况味,遥想不久之后一舟临岸,词人酒醒梦回,却只见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一弯残 月高挂杨柳梢头。整个画面充满了凄清的气氛,客情之冷落,风景之清幽,离愁之绵邈,完 全凝聚在这画面之中。这句景语似工笔小帧,无比清丽。清人刘熙载在《艺概》中说:“词有点有染。柳耆卿《雨霖铃》云:„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上二句点出离别冷落,„今宵?二句乃就上二句意染之。点染之间,不得 有他语相隔,隔则警句亦成死灰矣。”也就是说,这四句密不可分,相互烘托,相互陪衬, 中间若插上另外一句,就破坏了意境的完整性,形象的统一性,而后面这两个警句,也将失 去光彩。 “此去经年”四句,改用情语。他们相聚之日,每逢良辰好景,总感到欢娱;可是别后非 止一日,年复一年,纵有良辰好景,也引不起欣赏的兴致,只能徒增怅触而已。“此去”二字,遥应上片“念去去”;“经年”二字,近应“今宵”,在时间与思绪上均是环环相扣,步步推进。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以问句归纳全词,犹如奔马收缰,有住而不住之势;又如 众流归海,有尽而未尽之致。此词之所以脍灸人口,是因为它在艺术上颇具特色,成就甚高。 词人善于把传统的情景交融的手法运用到慢词中,把离情别绪的感受,通过具有画面性的境 界表现出来,意与境会,构成一种诗意美的境界,给读者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全词虽为直写, 但叙事清楚,写景工致,以具体鲜明而又能触动离愁的自然风景画面来渲染主题,状难状之 景,达难达之情,而出之以自然。末尾二句画龙点睛,为全词生色,为脍灸人口的千古名句。 宋人论词往往有雅俗之辨,柳词一向被判为“俗曲”。此词上片中的“执手相看泪眼” 等语,确实浅近俚俗,近于秦楼楚馆之曲。但下片虚实相间,情景相生,足以与其他著名的 “雅词”相比,因此堪称俗不伤雅,雅不避俗。 秦观 一、作者简介 秦观(1049-1100),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扬州高邮(今江苏高邮县)人,北宋著名词人。少有才名,研习经史,喜读兵书。元丰八年进士及第,授定海主簿,调蔡州教授。与黄 庭坚、晁补之、张耒受知于苏轼,并称“苏门四学士”。 绍圣元年(1094),坐元祐党籍,出为杭州通判,之后被分别贬往处州(今浙江丽水)、郴州(今属湖南)、横州(今广西横县)、 雷州(今广东海康)等地。徽宗即位,复宣德郎,允北归,途中卒于藤州(今广西藤县), 年五十二。他的词艺术成就很高,善于捕捉所写事物的突出特征,构成优美的艺术形象,以传达情怀。语言自然典雅,风格清丽婉约。有《淮海集》、《淮海词》。 32 二、解题 此词叙写牵牛、织女二星相爱的神话故事,赋予这对仙侣浓郁的人情味,讴歌了真挚、 细腻、纯洁、坚贞的爱情。词中明写天上双星,暗写人间情侣,读来荡气回肠,感人肺腑。 三、课文分析 词一开始即写“纤云弄巧”,轻柔多姿的云彩,变化出许多优美巧妙的图案,显示出织女 的手艺何其精巧绝伦。可是,这样美好的人儿,却不能与自己心爱的人共同过美好的生活。 “飞星传恨”,那些闪亮的星星仿佛都在传递着他们的离愁别恨,正在飞驰长空。关于银河, 《古诗十九首》云:“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盈盈一水间”,近在咫尺,似乎连对方的神情语态都宛然在目。这里,秦观却写道:“银汉迢迢暗渡”,以“迢迢”二字形容银河的辽阔,牛女相距之遥远。这样一改,感情深沉了,突出了相思之苦。迢 迢银河水,把两个相爱的人隔开,相见多么不容易!“暗渡”二字既点“七夕”题意,同时紧扣一个“恨”字,他们踽踽宵行,千里迢迢来相会。 接下来词人宕开笔墨,以富有感情色彩的议论赞叹道:“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 无数。”一对久别的情侣在金风玉露之夜,在碧落银河之畔相会了,这美好的一刻,就抵得 上人间千遍万遍的相会。词人热情歌颂了一种理想的圣洁而永恒的爱情。“金风玉露”用李商隐《辛未七夕》诗:“恐是仙家好别离,故教迢递作佳期。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 时。”用以描写七夕相会的时节风光,同时还另有深意,词人把这次珍贵的相会,映衬于金 风玉露、冰清玉洁的背景之下,显示出这种爱情的高尚纯洁和超凡脱俗。“柔情似水”,那两情相会的情意啊,就象悠悠无声的流水,是那样的温柔缠绵。“柔情似水”,“似水”照应“银汉迢迢”,即景设喻,十分自然。一夕佳期竟然象梦幻一般倏然而逝,才相见又分离,怎不令 人心碎!“佳期如梦”,除言相会时间之短,还写出爱侣相会时的复杂心情。“忍顾鹊桥归路”,转写分离,刚刚借以相会的鹊桥,转瞬间又成了和爱人分别的归路。不说不忍离去,却说怎 忍看鹊桥归路,婉转语意中,含有无限惜别之情,含有无限辛酸眼泪。回顾佳期幽会,疑真 疑假,似梦似幻,及至鹊桥言别,恋恋之情,已至于极。词笔至此忽又空际转身,爆发出高 亢的音响:“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秦观这两句词揭示了爱情的真谛:爱情要经得起长久分离的考验,只要能彼此真诚相爱, 即使终年天各一方,也比朝夕相伴的庸俗情趣可贵得多。这两句感情色彩很浓的议论,与上 片的议论遥相呼应,这样上、下片同样结构,叙事和议论相间,从而形成全篇连绵起伏的情 致。这种正确的恋爱观,这种高尚的精神境界,远远超过了古代同类作品,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四、艺术手法 (1)、融写景、抒情与议论为一体。叙写牵牛、织女二星相爱的神话故事,赋予这对仙 侣浓郁的人情味,讴歌了真挚、细腻、纯洁、坚贞的爱情。词中明写天上双星,暗写人间情 侣。其抒情,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倍增其哀乐,读来荡气回肠,感人肺腑。 (2)、议论自由流畅、婉约蕴藉。这首词的议论,自由流畅,通俗易懂,却又显得婉约 蕴藉,余味无穷。作者将画龙点睛的议论与散文句法与优美的形象、深沉的情感结合起来, 起伏跃宕地讴歌了人间美好的爱情,取得了极好的艺术效果。此词的结尾两句,是爱情颂歌 当中的千古绝唱。 33 李清照 一、作者简介 李清照(1084-1151?),号易安居士,济南人,宋代著名女词人。父亲李格非是著名的学者和 散文家,母亲也工文章。丈夫赵明诚是太学士,又是金石学家,曾任莱州、淄州太守。她婚前与婚后,都生活在一个文艺、学术空气很浓的家庭里,可以从容地进行创作和研究,从而成为一个才气焕发,有抱负、有理想、有政治、文学见解的女作家。金兵入侵,破坏了她的美满生活。南渡不久,赵明诚病死,她亲历变乱,颠沛流离,在寂寞中度过晚年。其词今存者仅四十五 首(不含存疑之作),不足3500字,是我国历史上创作字数最少的大作家。她工于造语、创 意出奇而长于白描,塑造出鲜明的艺术形象。有今人所辑《李清照集》。 二、课文分析 本篇是李清照早期的词作之一。是一首小令,内容也很简单。它写的是春夜里大自然经 历了一场风吹雨打,词人预感到庭园中的花木必然是绿叶繁茂,花事凋零了。因此,翌日清 晨她急切地向“卷帘人”询问室外的变化,粗心的“卷帘人”却答之以“海棠依旧”。对此, 词人禁不住连用两个“知否”与一个“应是”来纠正其观察的粗疏与回答的错误。“绿肥红 瘦”一句,形象地反映出作者对春天将逝的惋惜之情。这首词很短,总共不过三十三字,但 它却能通过生活中一个极其普通的细节,反映作者丰富的内心世界,用语平白浅近,意境含 蓄深厚,具有“弦外音,味外味”。 三、艺术手法 (1)、侧重从听觉方面来塑造形象并构成意境。词的写法别致,主要从听觉方面来塑造 形象并构成意境。作者不是平铺直叙地去描写百花凋残的暮春景象,而是立足清晨醒后,从 “昨夜”写起,通过“雨疏风骤”,从听觉上展开联想,然后转化为视觉形象:“绿肥红瘦”。值 得指出的是,这“绿肥红瘦”四字只不过是作者内心虚拟想象之词,它还有一个向客观现实转 化的过程。正因为这首词有一个从听觉到视觉,有一个从内心到客观现实的转化过程,所以 才能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便于进行艺术的再创造。这首词之所以耐人咀嚼,其原因 也正在这里。 (2)、通过问答进行感情上的对比烘托。这种写法,不仅语言精炼生动,结构也由此显 得分外紧凑,使读者有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真切感。人物的身份、性格、教养以及感情上 的细微差别也都历历在目,词也由此而显得生动活泼。“却道”一句,写出了“卷帘人”观察上 的粗疏与感情上的淡漠,它恰好衬托出作者体察的细腻与情思的深婉。没有这种细腻的体察 与深婉的情思,是不可能写出好作品来的。 (3)、成功地使用拟人化的手法。词中把本来用以形容人的“肥”、“瘦”二字,借来用以形容绿叶的繁茂与红花的稀少,暗示出春天的逐渐消失。这一句不论是在语言的提炼上还是 在修辞手法的使用上都是极富创造性的。 34 李清照 一、解题 此词作于赵明诚为莱州守,清照未同行之时。自徽宗大观元年(1107)他们屏居乡里十余年,赵明诚何时重新为官,史无明载。清照自叙于宣和三年(1121)八月十日始至莱州,本篇当作于此之前。 二、课文分析 开头五句写刚起身时心绪不宁,被子懒得叠,头懒得梳,听凭太阳照射至帘钩。此意境 颇似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词之上片。易安不是喜欢打哑谜的人,“生怕离怀别苦”一句,明点出其起身后懒懒散散的原因,正在于“离怀别苦”四字。“新来瘦”三句,写“瘦”既与“病酒”无关,亦非“悲秋”所致,究竟缘何,作者未明说,有人认为这是含蓄,其实不然, 前文已言“离怀别苦”,此处的谜底也正是这四字,这不能说是含蓄而是曲折,前面明说,此 处暗说,明暗交替,“宛转曲折”,词就不直露,有了层次。下片开头用“休休”二字,写出词人非常无奈的心境,相当于“罢了!罢了!”丈夫是非去不可,唱上千万遍《阳关三叠》也挽留 不住。“武陵人”指自己的丈夫,丈夫远去,徒有烟雾笼罩住自己的妆楼。显然作者这里以弄 玉自比了。人走难留,只有楼前之水,可以见证我“终日凝眸”之情,而随着丈夫离家日久, 自己的离愁也与日俱增,故云:“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此词平平而起,似乎只写其慵懒无聊心情,而愈转愈曲,愈转愈深,色彩愈转愈浓。诚 如蔡厚示所云:“一触到‘愁’字,女词人便欲说还休,欲休还说;而说又不肯直说,不直 说却又比直说更使人感到深沉。”“既有濒于绝望的哀鸣,又有近乎天真的痴想。”文中多用口语,如“起来”、“生怕”、“新来”、“这回”等等,这便是所谓“以寻常语度入音律”,是易安词的一大显著特色。 李清照 一、解题 这首词是作者早期和丈夫赵明诚分别之后所写,它通过悲秋伤别来抒写词人的寂寞与相 思情怀。 二、课文分析 上片写秋凉情景。首二句就白昼来写:“薄雾浓云愁永昼。”这“薄雾浓云”不仅布满整个天宇,更罩满词人心头。“瑞脑消金兽”,写出了时间的漫长无聊,同时又烘托出环境的凄寂。 次三句从夜间着笔,先点明节令:“佳节又重阳”。随之,又从“玉枕纱厨”这样一些具有特征性的事物与词人特殊的感受中写出了透人肌肤的秋寒,暗示词中女主人公的心境。而贯穿“永昼”与“一夜”的则是“愁”、“凉”二字。深秋的节候、物态、人情,已宛然在目。这是构成下 片“人比黄花瘦”的原因。下片写重九感怀。首二句写重九赏菊饮酒。古人在旧历九月九日这 天,有赏菊饮酒的风习。所以重九这天,词人照样要“东篱把酒”直饮到“黄昏后”,菊花的幽 35 香盛满了衣袖。这两句写的是佳节依旧,赏菊依旧,但人的情状却有所不同了:“莫道不消魂,帝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上下对比,大有物是人非,今昔异趣之感。就上下片之间的 关系来说,这下片写的是结果。 三、艺术手法 (1)、比喻巧妙。比喻的巧妙是这首词广泛传诵的重要原因之一。古诗词中以花喻人瘦 的作品屡见不鲜。如“人与绿杨俱瘦”(宋无名氏《如梦令》),“人瘦也,比梅花、瘦几分?”(宋程垓《摊破江城子》),“天还知道,和天也瘦。”(秦观《水龙吟》)等等。但比较起来 却均未及李清照本篇写得这样成功。原因是,这首词的比喻与全词的整体形象结合得十分紧 密,极切合女词人的身份和情致,读之亲切。 (2)、烘云托月的手法。词中还适当地运用了烘云托月的手法,有藏而不露的韵味。例如, 下片写菊,并以菊喻人。但全篇却不见一“菊”字。“东篱?,本来是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诗意,但却隐去了“采菊”二字,实际是藏头。又如,“把酒”二字也是如此,“酒”字之前,本来有“菊花”二字,因古人于九月九日有饮菊花酒的风习,这里也省略了“菊花”二字。再如“暗香”,这里的“暗香”指的是菊花而非其他花蕊的香气。“黄花”,也就是“菊花”。由上可见,全词不见一个“菊”字,但“菊”的色、香、形态却俱现纸上。词中多此一层转折,吟味时多一 层思考,诗的韵味也因之增厚一层。 (3)、设问的手法。设问手法也是词中值得注意的艺术特点之一。“莫道”一句,实际上可以与贺铸《青玉案》中“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句相媲美。所不同的是“莫道”句带有反诘与激问的成分。 元伊士珍《琅環记》有如下一段故事:“易安以重阳《醉花阴》词函致(赵)明诚。明诚叹赏,自愧弗逮,务欲胜之。一切谢客,忌食忘寝者三日夜,得五十阕,杂易安作,以示友 人陆德夫。德夫玩之再三,曰:„只三句绝佳?。明城诘之。答曰:„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正易安作也。”不论这一故事的可信程度如何,单从这故事的流传就足以说明 李清照的生活体验不是一般文人所能体验得了的,她的艺术风格与艺术技巧,也不是一般词 人所能模仿得了的。词里出现的那种多愁善感、弱不禁风的闺阁美人形象,也正是这样创造 出来的。因为这一形象是封建社会特定历史时期与特定阶层的产物。 李清照 一、解题 这首词集中写出了词人家破人亡,孤苦无依,孤独凄冷的悲惨心境。细致、具体且富于 变化地表现了她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和真实的心理状态。酿造出了一个哀婉凄恻的动人意境。 二、课文分析 开头连用十四个叠字,细致地描绘了她痛定思痛时“忧从中来,不可断绝”的心理过程。“寻寻觅觅”,包括寻思失坠的记忆,追念如烟的往事。这种寻觅,只能使她更感到现实景况 的孤苦。于是,“冷冷清清”,先感于外;“凄凄惨惨戚戚”,后感于内,如此陷入愁境而不得 解脱。但全词除结句一语道破外,都没有直接说愁,而是从刻画冷清萧索的环境来烘托惨惨 36 悲切的心境。无论忽寒忽暖容易致病的天气,淡薄的酒味,入夜猛起的秋风,天上的过雁, 满地的黄花,窗外的梧桐和黄昏的细雨,无一不是生愁、助愁、牵愁的,简直是触处成愁, 成了愁的世界了。生活给予她精神的压力这般深重,难怪她说不是一个“愁”字所能包容得了的。在艺术上,此词颇多独到之处。前人一致赞赏作者创造性地运用了这么多的叠字,犹如 “大珠小珠落玉盘”。后来有不少词曲仿效这种写法, 都不如她用得出奇制胜而又自然生动。 “守著窗儿” ,“独自怎生得黑”等语,几乎纯属白话,写的又都是普通的日常生活,却典型 地表现了作者晚年孤独无依的生活境遇。 词调取名《声声慢》,声调上也因此特别讲究,用了不少双声叠韵字,如将息,伤心, 黄花,憔悴,更兼,黄昏,点滴,都是双声;冷清,暖还寒,盏淡,得黑,都是叠韵。李清 照作词主张分辨五音,此词用齿音、舌音特别多:齿音四十一字,舌音十六字,共计五十七 字,占全词一半以上的篇幅。尤其是篇末,“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 一个愁字了得!”二十余字中,舌、齿两声交加重叠,看来是特意用啮齿丁宁的口吻,来表 达忧郁惝恍的心情。这些,都是经过惨淡经营的,却绝无雕琢的痕迹,同时,用心细腻而笔 致奇横,使人不能不赞叹其艺术手腕的高明。 辛弃疾 一、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南宋杰出的爱国词人。辛弃疾 22岁时在北方参加耿京领导的抗金义军,后渡江南归宋廷。一生主张抗战,坚持北伐,虽才兼将相,但始终不被信任重用,只做过签判、通判、转运副使、知府、安抚使等。曾先后进呈《美 芹十论)、《九议》等奏章,陈述收复大计,均未被采纳。42岁后落职闲居江西农村近二十年, 抑郁而死。 稼轩词题材广泛,意境深远,手法多样,善于用典,辛弃疾把爱国抱负和满腔忧愤倾注 到词作之中,形成雄奇豪壮、苍凉沉郁的风格,是南宋豪放词的主要代表。现存词六百余首, 有词集《稼轩长短句》。 二、解题 这首词是辛弃疾于宋孝宗乾道五年(1169)任建康通判时所作。作者当时正当壮年,虽有满腹经纶,一腔热血,却沉沦下僚,年华虚掷,于是借登临观览,抒发了英雄失意、功业难成的郁愤之情。 三、课文分析 上片所写景物,是作者登临时即目所见,从中引出飘泊南方、渴望报国,而无用武之地的忧愤。首两句用挺拔而宛转的句子写出了望中的阔大境界。“遥岑远目”、“玉簪螺髻”是望中 所见,但“献愁供恨”则点明词人不为登山临水,观赏自然,而重在抒广阔山河引起的“愁 恨”,即山河破碎之愁、家国之恨。数句写景阔大,见出愁恨绵绵无尽。“落日楼头”到“登临意。”一气贯下,着眼点在“登临意”上。“落日楼头”令人联想到南宋统治者不思匡复的 衰颓局面;“断鸿声里”写北方战火中离散的人民;“江南游子”写词人南归后的沦落不偶; 37 “把吴钩看了”是说作者不忘战斗,志在恢复;“阑干拍遍”谓词人报国之志未酬。种种“登 临意”情愫纠结于胸,却“无人会”,表现了辛弃疾当时的孤独心情。这是由景生愁的原因, 也是登临的本意。 下片述怀言志,三个典故叠用,表达了丰富复杂的情感内涵:借张翰弃官归乡,表报国壮志; 借许汜为刘备所羞,表不谋私利;借桓温感叹,表岁月蹉跎,功业无成。“倩何人”三句,不但写出了一种孤独之感,回应上片“无人会,登临意”,而且用一种慷慨呜咽的笔调收束下片 的议论,使词不同凡响,有“裂竹之声”。 四、艺术成就 辛词寓“雄心伟词”于传统词风的“温婉”之中,有悲壮苍凉、沉郁顿挫之美。此词取 景阔大,抒情主人公失落而不潦倒,不失英雄气度,而“愁恨”又深远绵长,如滔滔江河, 回环奔涌,两者的融合,形成辛词独有的豪放而沉郁的风格。 辛弃疾 一、解题 由于辛弃疾长期居住农村,对农村生活有了更多的了解,对农民也有较多的接触。所以 在《稼轩词》中有一部分作品是反映农村生活的。其中,有风景画,也有农村的风俗画。这 首《清平乐》,就是一幅出色的农村风俗画。 二、课文分析 上片勾勒环境,烘托气氛。开篇用白描手法,勾出“茅檐”、“溪上”、“青草”,只淡淡 几笔便形象地描画出江南农村的特色,为人物的出现安排下广阔的背景。三、四句写词中出 现的老公公和老婆婆,他们讲话的声音带着醉意,愈加显得温柔婉媚,但是当走到他们面前 时,才发现说话的已不是什么年轻人,而是白发皤皤的老年人了。“醉里”,可以看出老年人 生活的安详,从“媚好”,可以看出他们精神的愉快。 下片集中写这一农户的三个儿子,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当时农村生活的各个方面,画面在 继续扩展。准劳力在溪东的豆地里锄草,半大的孩子在编织鸡笼。诗人着力于“小儿”的描绘, 共用了两句,占全词四分之一篇幅。“最喜小儿亡赖”反语达意,“溪头卧剥莲蓬”形象地刻 画出他无忧无虑、天真活泼的神态。这样描写,既惟妙惟肖,又情趣盎然,表现出词人内心 由衷的欢喜。 这首词具有浓厚的农村生活气息,字里行间处处洋溢着作者对农村生活的喜悦之情,间 接反映了作者对黑暗官场生活的憎恶和对美好人情物态的向往。 曹雪芹 38 一、作者简介 曹雪芹(1715- 1764),名霑,字梦阮,号雪芹、芹圃、芹溪。清代伟大的现实主义作 家。祖籍东北辽阳,先世原是汉人,明末入满洲籍,属满洲正白旗。后来他的祖先随清兵入 关,得到宠幸,成为显赫一时的世家。曹家祖孙三代四人担任过江宁织造这一要职。康熙六 次南巡,四次驻跸于曹家。雍正继位后,曹家开始失势,并被抄家,曹家由南京迁往北京。 曹雪芹的一生,是“生于繁华,终于沦落”的一生。少年时代曾经历过一段富贵繁华的贵族 生活,迁往北京后,生活艰难。晚年在北京西郊更过着“举家食粥酒长赊”的穷困生活。但 他以坚韧的毅力,创作《石头记》(即《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十次”,但终因贫病早 卒,只留下前八十回的定稿,未能完成全书。 二、解题 《红楼梦》共一百二十回,曹雪芹写完前八十回,一般认为后四十回由高鹗所续。小说 以贾、史、王、薛四大封建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要线索,通过贾 府这个典型的贵族世家盛极而衰的变化过程,揭露和批判了封建统治阶级奢侈淫靡的生活和 封建礼教。小说规模宏大,结构严谨,善于刻画人物,塑造了众多具有典型性格的艺术形象, 语言优美生动。无论从思想内容还是艺术成就上看,《红楼梦》都达到了中国古代长篇小说 的高峰。 此段文字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十三、三十四回,是全书的情节高潮之一,在小说的情 节发展中处于关键地位。它主要描写了封建卫道士贾政和叛逆者宝玉的第一次正面交锋。宝 玉挨打表面上是父子两代的个人冲突,实际上反映出封建社会大家庭内部的叛逆者与封建卫 道士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表现了贵族大家庭中封建正统势力对叛逆者的镇压,反映 了这个千疮百孔的封建大家庭行将灭亡的历史趋势。 三、课文分析 宝玉挨打并不是偶然或突发的,而是各种矛盾因素的叠加集合与累积发展的必然结果。 金钏儿的投井,贾雨村的来访,忠顺王府的索人,贾环的进谗中伤,这些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的变化,造成了势在必“打”的情势。宝玉挨打成为交织着贾府内外矛盾的焦点事件。而这 一重大事件在贾府掀起的轩然大波,又成为以后一系列事件和矛盾冲突的起点,作品通过宝 钗、黛玉、凤姐等人的探望,很自然地转入对日常生活的细致描写。情节容量大,且转换不 着痕迹,情节进展极富层次感和逻辑性。 作品将众多人物置于同一尖锐矛盾冲突中,通过他们对宝玉挨打这一典型事件的各种不 同态度的具体描绘,揭示出他们的不同性格特征,披露了他们的内心世界。如宝玉挨打后王 夫人、贾母先后出场,作者通过精心提炼的典型细节,既揭示了夫妻之间、母子之间的矛盾, 也在相互映照中刻划出人物的不同性格。再如薛宝钗、林黛玉都去探望宝玉,但两人的言行 举止迥然不同,形成鲜明的反差,作者正是通过这些细腻的描写,写出二人思想性格上的差 异。 情节展开的起伏跌宕,人物语言、表情、处事的个性化,为读者展现出一幕幕动人的封 建官僚贵族家庭的生活画卷。其艺术的真实性及思想的深刻性,都显示着这一小说在中国古 代小说中的非凡地位。 39
本文档为【《大学语文》电子教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977556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36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
上传时间:2018-10-31
浏览量: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