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课程标准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课程标准

举报
开通vip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课程标准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课程标准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   医学护理系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课程编码】 23000610 【课程类别】 护理 【课    时】 54 【学    分】 3 【课程性质、目标和要求】 课程性质 病理学是一门医学科学中实践性很强的重要基础学科之一,也是一门基础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学科,它主要从形态学的角度,观察研究疾病的原因、发生发展过程以及患病机体的形态结构的变化,并结合功能和代谢变化,阐明其本质,从而为认识和掌握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为防治...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课程标准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课程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   医学护理系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课程编码】 23000610 【课程类别】 护理 【课    时】 54 【学    分】 3 【课程性质、目标和要求】 课程性质 病理学是一门医学科学中实践性很强的重要基础学科之一,也是一门基础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学科,它主要从形态学的角度,观察研究疾病的原因、发生发展过程以及患病机体的形态结构的变化,并结合功能和代谢变化,阐明其本质,从而为认识和掌握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为防治疾病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 病理学的基本内容分总论和各论两部分。总论主要讲述疾病中带有共性的各种基本病理过程;各论主要讲述人体各系统主要疾病的病理变化及其规律,教学内容应以常见病、多发病为重点,主要掌握病理学的一些名词术语、概念和各种疾病的病理变化及其发生发展过程,并要熟悉各种疾病的原因、发生机理及其临床病理联系,还要适当介绍国内外医学的新成就,反映现代科学水平。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病理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习后续临床医学,参加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打下牢固的基础。 教学要求: 在教学过程中,要以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作指导,要用“动”的观点观察认识疾病,正确理解和处理机体与环境、内因与外因、局部与整体、结构与机能、损伤与抗损伤、病理改变与临床表现等辨证关系。要注意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重视实习课教学,注意引导学生正确观察、辨认大体标本和病理组织切片,还应积极创造条件开展电化教学,加强病理尸检见习,开展临床病理讨论,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应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认真备课,结合学生实际,写出 教案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教案 下载北师大版¥1.2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的教案关于坚持的教案初中数学教案下载电子教案下载 和讲稿并充分准备 CAI 课件 超市陈列培训课件免费下载搭石ppt课件免费下载公安保密教育课件下载病媒生物防治课件 可下载高中数学必修四课件打包下载 。学生应做好预习,带着问题听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讲授方法应灵活多样,始终贯穿启发式教学,做到重点突出,层次清楚,联系实际。在讲授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使讲授内容更加形象直观,以提高教学效果。 在病理学实习课中,主要是让学生观察切片和大体标本。在临床病理讨论中,根据临床病理讨论的要求,学生先提出诊断、诊断依据、鉴别诊断、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和主要死亡原因,学生之间进行讨论,后教师指导和 总结 初级经济法重点总结下载党员个人总结TXt高中句型全总结.doc高中句型全总结.doc理论力学知识点总结pdf 临床病理讨论。 (一) 理论讲授部分 【教学时间安排】 本课程计34学时,其中理论课讲授28学时,实验课6学时,理论课学时分配如下: 章次 课程内容 课时 备注(教学形式) 1 细胞与组织的适应和损伤 2 讲授 2 损伤的修复 2 讲授 3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3 讲授 4 炎症 3 讲授 5 肿瘤 3 讲授 6 心血管系统疾病 3 讲授 7 呼吸系统疾病 3 讲授 8 消化系统疾病 3 讲授 9 泌尿系统疾病、生殖系统 3 讲授 10 传染病 3 讲授 合 计 28           【理论教学内容要点】 绪  论 一、学习目的要求: 1、掌握病理学的概念、内容、任务和地位 2、熟悉病理学的研究方法和观察方法    3、了解病理学的发展 二、主要教学内容: 病理学的概念。病理学的内容和任务。病理学在医学中的地位。病理学的研究方法和 观察方法。学习病理学的指导思想和方法。病理学的发展。 第一章  细胞组织的适应和损伤 一、学习目的要求                                  1、掌握细胞和组织适应和损伤的概念及病理变化。 2、熟悉细胞和组织损伤的原因和发生机制。    二、主要教学内容 细胞和组织损伤的适应。肥大的概念及分类。增生的概念及类型。化生的概念、转化规律、类型及临床意义。 细胞和组织的损伤:细胞和组织损伤的原因、发生机制。变性的概念及分类。细胞水肿的概念、发生机制、形态学及结果。脂肪变性的概念、形态学及脂肪特殊染色的方法。肝脏脂肪变性的发生机理。肝脏、心肌、肾脏脂肪变性的病变特点及后果。玻璃样变性、黏液样变性的概念及病变特点。病理性钙化的概念、类型及病变特点。 细胞死亡:组织细胞坏死的概念、原因、形态学改变及类型。凝固性坏死、干酪样坏死、坏疽、干性坏疽、湿性坏疽、气性坏疽、液化性坏死、纤维素样坏死的概念及病变特点。机化、溃疡和空洞的概念。坏死的结局。凋亡的概念、形态特征及与坏死的区别和生物学意义。 第二章  损伤的修复 一、学习目的要求                                                              1、掌握细胞和组织损伤的修复、再生的概念及类型。肉芽组织疤痕组织的概念形态、结局及功能 。 2、熟悉各种组织的再生能力和再生过程。            3、了解皮肤创伤愈合的基本过程、类型及影响因素。                          二、主要教学内容                                                                  修复、再生、病理性再生、生理性再生、完全再生、不完全性再生的概念。组织细胞的再生能力及分类。各种组织(上皮组织、纤维组织、血管组织、肌组织、神经组织)的再生过程。肉芽组织、疤痕组织的概念、形态结构、结局及功能。皮肤创伤愈合的概念、基本过程、类型及影响因素 第三章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一、学习目的要求                1、掌握充血、淤血、血栓形成、栓塞、栓子及梗死的概念,淤血的基本病理变化和后果,常见重要脏器(肝、肾)淤血的病变特点;血栓形成的条件,血栓的形态特征及结局;梗死的类型及其病理变化。 2、熟悉淤血的原因,血栓形成的机制和形成过程及对机体的影响,栓塞的类型,对机体的影响及栓子的运行途径;梗死的病因、形成条件及对机体的影响和结局。                      二、主要教学内容 充血的概念,动脉性充血的概念、原因、病变、后果。 淤血的概念、原因、病变、后果、常见重要脏器(肝、肾)淤血的病变特点。 出血的概念、类型、原因、病变和后果 。 血栓形成的概念,血栓形成的条件和机制、血栓形成的过程及血栓的形态、血栓的结局、血栓对机体的影响。 栓塞和栓子的概念,栓子的运行途径,栓塞的类型(血栓栓塞、脂肪栓塞、气体栓塞、羊水栓塞、其它栓塞),各型的来源、病变和对机体的影响。 梗死的概念、病因、类型、贫血性梗死和出血性梗死的形成条件、病变,梗死对机体的影响和结局。 第四章  炎症 一、学习目的要求 1、掌握炎症的局部基本病理变化,炎症的组织学类型、炎症的结局及局部表现和全身反应。 2、熟悉急、慢性炎症的发生机制。 3、了解炎症的原因及炎症介质的作用。 二、主要教学内容 炎症的概念、炎症的临床局部表现和全身反应。炎症的原因。炎症的局部基本病理变化:变质、渗出、增生。渗出的发生机制:血流动力学改变、血管通透性增加、白细胞渗出和吞噬 作用、炎症介质在炎症过程中的作用。炎症的经过和结局。炎症的组织学类型:变质性炎、渗出性炎、浆液性炎、纤维素性炎、化脓性炎、出血性炎、增生性炎、肉芽肿性炎。影响炎症过程的因素。 第五章  肿  瘤 一、学习目的要求 1、掌握肿瘤的概念、肿瘤的一般形态和结构、肿瘤的异型性、肿瘤的生长方式与扩散。良、恶性肿瘤的区别。肿瘤的命名与分类原则。癌前病变和原位癌的概念。癌和肉瘤的区别。 2、熟悉肿瘤生长的生物学、恶性肿瘤的浸润和转移的机制,肿瘤对机体的影响,常见上皮组织、间叶组织肿瘤及畸胎瘤的病变特点。 3、了解肿瘤的分级分期,肿瘤病理学检查方法,肿瘤的病因学和发病学。 二、主要教学内容 肿瘤的概念。肿瘤的肉眼观形态,肿瘤的组织结构。肿瘤异型性的概念,肿瘤细胞的异型性,肿瘤组织结构的异型性。肿瘤的生长与扩散:肿瘤生长的生物学、肿瘤的生长速度、生长方式、膨胀性生长、浸润性生长、外生性生长的形态特点,直接蔓延、转移的概念及特征,恶性肿瘤的浸润和转移的机制。淋巴道转移、血道转移、种植性转移的主要途径及其特点。肿瘤的分级分期。肿瘤对机体的影响。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区别。肿瘤的命名与分类原则。瘤、癌、癌症、肉瘤的概念。 上皮性肿瘤:乳头状瘤、腺瘤、鳞状细胞癌,腺上皮癌的组织来源、好发部位及病变特点。癌前病变和原位癌的概念、常见疾病及其病变特点。 间叶组织肿瘤:纤维瘤、脂肪瘤、脉管瘤、平滑肌瘤、纤维肉瘤的组织来源、好发部位及病变特点。 神经系统肿瘤的特点。畸胎瘤、肾胚胎瘤的病变特点。 肿瘤的病因学和发病学。肿瘤病理学检查方法。 第六章  心血管系统疾病 一 、学习目的要求  1、掌握心血管系统常见病的基本病理过程。 2、掌握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类型、病变特点及后果。缓进性高血压的各期病变及后果。风湿性心脏病的病变。 3、熟悉心血管系统常见病的概念。风湿病的心脏外病变。急进性高血压的特点。慢性心瓣膜病的特点。 4、了解心血管系统常见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病变特点。慢性心瓣膜病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 二、主要教学内容 动脉粥样硬化的概念、病因、发病机制、基本病变、主要动脉病变。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类型、病变特点及后果,心绞痛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心肌梗死的发病机制、病变、类型及并发症。 原发性高血压的概念、标准、病因、发病机制、 缓进性高血压的各期病理变化及后果,急进性高血压的特点。 风湿病的概念、病因、发病机制、基本病变及其发展过程,风湿性心内膜炎、心肌炎、心外膜炎的病理变化,风湿性关节炎、皮肤病变、动脉炎、中枢神经系统病变,慢性心瓣膜病的形成、病理变化及对血液动力学的 影响。 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病变特点。 第七章  呼吸系统疾病 一、学习目的要求 1、掌握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病理变化及并发症。 2、掌握细菌性肺炎的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 3、掌握硅肺、肺癌的病变特点。 4、熟悉肺气肿的类型;病毒性肺炎 、支原体肺炎的病变特点。硅肺的分期。 5、了解呼吸系统常见病的病因、发病机制;支气管扩张症的病变特点。肺癌的发病特点。 二、主要教学内容 慢性支气管炎的概念、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及合并症。支气管扩张症的概念、病变特点。 肺气肿的概肺念、病因、发病机制、类型及病理变化。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概念、发病机制、病理变化、临床病理联系。 细菌性肺炎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临床病理联系及并发症,大、小叶性肺炎比较,病毒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病变特点。 硅肺的概念、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分期及各期病变特点、并发症。 肺癌的病因、发病情况、病理变化及组织发生、扩散、临床病理联系。 第八章    消化系统疾病 一、学习目的要求 1、掌握消化系统常见病的 病变特点。 2、掌握消化性溃疡病的病理变化及合并症;病毒性肝炎基本病变和各型肝炎的主要病变特点;肝硬化的概念,门脉性肝硬化的病变及临床病理联系;胃癌的病理变化。 3、熟悉肝硬化的分类;慢性胃炎的类型;食管癌、肝癌、大肠癌的病理类型。 4、了解消化系统常见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消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的发病特点;坏死后性肝硬化及其它类型肝硬化的病变特点。 二、主要教学内容 慢性胃炎的类型和病理变化。 消化性溃疡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结局及合并症。 病毒性肝炎的病因、发病机制、基本病变、临床病理类型及各型主要临床病理特点、结局,慢性肝炎的分类及病理变化特点。 肝硬化的概念、分类、病因、发病机制,门脉性肝硬化形态发生及病理变化、临床病理联系。坏死后性肝硬化及其它类型肝硬化的病变特点。 胃癌、食管癌、大肠癌、肝癌的病因、发病情况、组织发生、病理变化(肉眼类型和组织学类型)转移途径及临床病理联系。早期食管癌、早期胃癌、早期肝癌的概念、病变特点。良、恶性溃疡的鉴别。 第九章  淋巴造血系统疾病 一、学习目的要求 1、掌握恶性淋巴瘤的概念、主要类型及病理特点。 2、了解恶性淋巴瘤的分类及临床病理联系;白血病的主要特点。 二、主要教学内容 恶性淋巴瘤的概念、分类。霍奇金淋巴瘤的病理变化、组织分型、分期及临床病理联系。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特点、分类。常见恶性淋巴瘤的特点。 白血病的主要临床病理特点。 第十一章  泌尿系统疾病 一、学习目的要求 1、掌握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的病理变化。 2、熟悉肾小球肾炎的分类及常见类型的临床病理特点;肾盂肾炎的病因、感染途径。 3、了解肾小球肾炎病因、发病机制;肾细胞癌的发病情况和病理特点。 二、主要教学内容 肾小球肾炎的概念、病因、发病机制、基本病理 变化、临床表现、病理类型。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病理变化、临床病理联系及转归;快速进行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变特征;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病理变化、临床病理联系及结局;其它各型肾小球肾炎的主要病变特点。 肾盂肾炎的病因、发病机制、感染途径、病理变化、临床病理联系及结局。 肾细胞癌的发病情况、病变特点及临床病理联系。 第十二章  生殖系统和乳腺疾病 一、学习目的要求 1、掌握子宫颈癌、葡萄胎、恶性葡萄胎、绒毛膜上皮癌的病理变化。 2、熟悉葡萄胎、绒毛膜上皮癌的 临床病理联系,绒毛膜上皮癌和子宫颈癌的扩散和转移。 3、了解子宫颈癌、葡萄胎的病因,乳腺癌的病理变化、扩散和转移。 二、主要教学内容 子宫颈癌的病因、发生发展过程、病理变化、扩散和转移。 葡萄胎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临床病理联系及预后。 恶性葡萄胎的病理特点。 绒毛膜上皮癌的发病情况、病理变化特点、扩散及转移。 乳腺癌的病理变化特点、扩散与转移。 第十三章  内分泌系统疾病 一、学习目的要求 1、掌握地方性甲状腺肿的病变特点。 2、熟悉地方性甲状腺肿的病因、发病机制、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病理联系。 二、主要教学内容 地方性甲状腺肿的病因、发病机制、流行病学特点、病理变化、临床病理联系。 第十四章  神经系统疾病 一、学习目的要求 1、掌握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病变特点。 2、熟悉流脑、乙脑的病因、发病机制、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病理联系及并发症。 3、了解脊髓灰质炎的病变特点。 二、主要教学内容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概念、流行病学、病因、发病机制、类型、病理变化、临床病理联系及结局、并发症。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概念、流行病学、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临床病理联系、结局及并发症。 脊髓灰质炎的病因、传染途径、病变特点。 第十五章      传染病 一、学习目的要求 1、掌握结核病的基本病理变化及转化规律;原发性肺结核病和继发性肺结核病的病变特点;伤寒、菌痢的病变特点。 2、熟悉结核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及感染途径;伤寒、菌痢的病因、发病机制及感染途径。 3、了解肺外器官结核病的特点;伤寒的肠道外病变特点。 二、主要教学内容 传染病的概念及特征。 结核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基本病变及其转化规律。原发性肺结核病的概念、病变特点、播散途径、发展和结局。继发性肺结核病的概念、特点。局灶型肺结核、浸润型肺结核、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干酪样肺炎、结核球、结核性胸膜炎的病变特点及发展和结局。肺外器官结核病的病变特点。 伤寒的概念、流行病学、病因、发病机制、肠道病理变化,其它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病变特点,其它脏器的病变特点,临床病理联系、结局和并发症。 慢性菌痢、中毒性菌痢的病变特点,临床病理联系、结局和并发症。菌痢的概念、流行病学、病因、发病机制,急性菌痢的病理变化。 (二)实验课部分 【教学时间安排】 本课程实验课学时分配如下: 序号 课程内容 课时 备注(教学形式) 1 细胞与组织的适应和损伤 损伤的修复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炎症 肿瘤 2 辅导与自行观察 辅导与自行观察 辅导与自行观察 辅导与自行观察 辅导与自行观察 2 心血管系统疾病 呼吸系统疾病 消化系统疾病 淋巴造血系统疾病 2 辅导与自行观察 辅导与自行观察 辅导与自行观察 辅导与自行观察 3 泌尿系统疾病 生殖系统和乳腺疾病 神经系统疾病 传染病 2 辅导与自行观察 辅导与自行观察 辅导与自行观察 辅导与自行观察 合 计 6           【实验教学内容要点】 第一章  细胞组织的适应和损伤 一、学习目的要求 1、掌握萎缩、变性、坏死的概念及各类型的病变特点 。 2、熟悉实验课各项 管理制度 档案管理制度下载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下载三类维修管理制度下载财务管理制度免费下载安全设施管理制度下载 及病理学实习的一些基本要求 。 3、了解组织损伤的原因。 二、主要实验内容 1、组织切片:心肌纤维萎缩 、肾细胞水肿、肝脂变、肾小动脉玻变  、淋巴结干酪样坏死  、肾凝固性坏死、支气管黏膜上皮鳞状化生。 2、大体标本:大脑压迫性萎缩、心肌营养不良性萎缩、心肌肥大、肾水样变性、脾包膜玻璃样变性、肝脂变、大脑液化性坏死,食指、中指干性坏疽、回肠下段溃疡形成、肺坏死后空洞形成和钙化、脾凝固性坏死灶机化、回肠代偿性扩张肥大、肾干酪样坏死。 三、课堂作业选题 1、讲述病理标本和组织切片的观察方法及步骤。 2、复习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及注意点。 3、病例讨论。 第二章  损伤的修复 一、学习目的要求 1、掌握肉芽组织的概念、形态特征、发生发展及在创伤愈合中的作用。 2、熟悉修复、再生、机化的概念。 3、了解各种组织的再生能力及再生方式。 二、主要实验内容 1、组织切片:  肉芽组织 2、大体标本:  脾凝固性坏死灶机化 三、课堂作业选题:绘图: 肉芽组织镜下观 第三章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一、学习目的要求 1、掌握淤血的概念、病变特点及临床病理联系。 2、掌握血栓、栓塞、梗死的概念 、形态特征及形成条件。 3、了解栓塞的类型。 二、主要实验内容 1、组织切片:肺淤血、肝淤血、混合血栓 、静脉血栓形成伴机化、肾贫血性梗死。 2、大体标本:慢性肝淤血、右心耳混合血栓形成、大脑液化性坏死、脾贫血性梗死、回肠出血性梗死、肺动脉血栓、狗肾的贫血性梗死。 三、课堂作业选题: 1、进一步训练学生对病理标本的观察和诊断方法。 2、列表比较四种血栓的特征 3、病例讨论 4、绘图:肝淤血的镜下观 第四章  炎症 一、学习目的要求 1、掌握炎症的局部三大基本病变、炎症的类型、纤维素性炎、化脓性炎的病变特点。 2、熟悉炎症的局部表现及全身表现、各种有关炎症的一些常用名词术语。 二、主要实验内容 1、组织切片:肺纤维素性炎、阑尾蜂窝织炎、心外膜纤维素性炎、结肠炎性息肉、慢性胆囊炎、感染性肉芽肿(淋巴结结核) 2、大体标本:化脓性阑尾炎、化脓性脑膜炎、肝脓肿伴窦道形成、臀皮下慢性脓肿 ,咽、喉、气管、支气管假膜性炎、慢性胆囊炎 三、课堂作业选题: 1、训练描述大体标本与镜下标本的方法 2、总结炎症的类型及分类原则 3、病例讨论 4、绘图:各种炎细胞的形态特点 第五章  肿瘤 一、学习目的要求 1、掌握肿瘤的概念、形态结构、异型性、生长与扩散 2、掌握良、恶性肿瘤的区别要点、肿瘤的命名原则、癌与肉瘤的区别 3、熟悉常见上皮组织肿瘤和间叶组织肿瘤的类型及主要特点 4、了解脱落细胞学检查及活体组织病理检查的意义、方法及注意事项 二、主要实验内容 1、组织切片:皮肤乳头状瘤、食管鳞状细胞癌、结肠黏液腺癌、淋巴结转移腺癌、纤维瘤、纤维肉瘤、卵巢良性畸胎瘤 2、大体标本:子宫黏膜下纤维平滑肌瘤、子宫浆膜下纤维平滑肌瘤、胃小弯处腺癌并发坏死、出血及小弯侧淋巴结转移、乳腺癌、阴茎癌、卵巢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瘤、卵巢黏液性囊腺瘤、卵巢纤维瘤、胸壁纤维肉瘤、颈部囊状淋巴管瘤、手指皮肤恶性黑色素瘤 、囊性畸胎瘤 三、课堂作业选题: 1、讲述肿瘤大体标本与镜下切片的观察方法 2、肿瘤病理诊断基本技能的训练 3、病例讨论 4、绘图:鳞状细胞癌镜下观 第六章  心血管系统疾病 一、学习目的要求 1、掌握风湿病的基本病变及其发生发展过程,风湿性心脏病的形态特征及后果 2、掌握动脉粥样硬化症的基本病变,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病变特点及后果 3、掌握高血压病的 基本病变及各器官病变的特点及后果 二、主要实验内容 1、组织切片:风湿性心肌炎、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原发性颗粒性固缩肾、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2、大体标本:风湿性全心炎、慢性风湿心性心瓣膜病(二尖瓣狭窄)、高血压病心脏肥大、原发 性颗粒性固缩肾 、腹主动脉粥样硬化、主动脉粥样硬化、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及左旋支粥样硬化、脑基底动脉及右颈内动脉粥样硬化、 三、课堂作业选题: 1、讲述心血管系统标本的观察方法 2、列表区别良、恶性高血压的异同点 3、病例讨论 4、绘图:风湿小体镜下观 第七章  呼吸系统疾病 一、学习目的要求 1、掌握大叶性肺炎、小叶性肺炎的病变特点及临床病理联系 2、掌握硅肺、肺癌 的病变特点及临床病理分型 3、熟悉支气管扩张症的病变特点 二、主要实验内容 1、组织切片:大叶性肺炎、小叶性肺炎、硅肺、肺癌 2、大体标本:大叶性肺炎、小叶性肺炎、融合性小叶性肺炎、支气管扩张症、硅肺、肺癌(肺门型、周围型、弥漫型) 三、课堂作业选题: 1、讲述呼吸系统标本的观察方法 2、病例讨论 3、绘图:硅结节镜下观 第八章  消化系统疾病 一、学习目的要求 1、掌握慢性萎缩性胃炎 、溃疡病的病变特点及临床病理联系、溃疡病的合并症 2、掌握各型病毒性肝炎、门脉性肝硬化的病变特征及临床病理联系 3、了解胃癌、食管癌、大肠癌、肝癌的形态特征、类型及临床病理联系 二、主要实验内容 1、组织切片:溃疡病、门脉性肝硬化、急性重型肝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肝细胞性肝癌 2、大体标本:慢性胃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胃溃疡合并癌变、门脉性肝硬化、坏死后性肝硬变、食管癌(蕈伞型、髓质型、溃疡型、缩窄型)、胃癌(息肉型、溃疡型、浸润型)、直肠癌(溃疡型)、肝细胞性肝癌(巨块型、多结节型) 三、课堂作业选题: 1、讲述消化道和肝脏标本的观察方法 2、病例讨论 3、绘图:慢性胃溃疡镜下观 第九章  淋巴造血系统疾病 一、学习目的要求 了解恶性淋巴瘤的概念、组织分型及主要病变特点 二、主要实验内容 1、组织切片:霍奇金淋巴瘤 2、大体标本:淋巴结淋巴瘤 三、课堂作业选题:讲述造血系统标本的观察方法 第十一章  泌尿系统疾病 一、学习目的要求 1、掌握急、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慢性肾盂肾炎的病变特点及临床病理联系 2、了解肾细胞癌的病变特征 二、主要实验内容 1、组织切片: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盂肾炎、急性肾盂肾炎、肾细胞癌 2、大体标本: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细胞癌 三、课堂作业选题:                                                    1、讲述泌尿系统标本的观察方法 2、病例讨论 3、绘图:慢性肾小球肾炎的镜下观 第十二章 生殖系统和乳腺疾病 一、学习目的要求 1、掌握葡萄胎、恶性葡萄胎、绒癌的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 2、掌握子宫颈癌、乳腺癌的病变特点及临床病理联系 二、主要实验内容 1、组织切片:葡萄胎、绒毛膜上皮癌 2、大体标本:葡萄胎、绒毛膜上皮癌、乳腺癌、子宫颈癌(内生浸润型、外生菜花型) 三、课堂作业选题: 1、讲述女性生殖系统标本的观察方法 2、比较葡萄胎、恶性葡萄胎、绒癌三者的病变特点 3、病例讨论 4、绘图:葡萄胎的镜下观 第十四章  神经系统疾病 一、学习目的要求 1、掌握流脑、乙脑的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 2、熟悉流脑、乙脑的病因及发病机理 二、主要实习内容 1、组织切片:化脓性脑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 2、大体标本:化脓性脑膜炎 三、课堂作业选题: 1、讲述脑大体标本及镜下标本的观察方法 2、比较化脓性脑膜炎与结核性脑膜炎的主要区别 3、绘图:乙脑的镜下改变 第十五章  传染病 一、学习目的要求 1、掌握结核的基本病变及其转化规律。原发性与继发性肺结核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各型肺结核的病变特点 2、掌握伤寒、菌痢的病理变化,临床病理联系及主要合并症 3、了解肺外器官结核病的病变特点 二、主要实验内容 1、组织切片:干酪样坏死性肺结核、急性粟粒性肺结核、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结核性脑膜炎、小肠伤寒(髓样肿胀期)、结肠细菌性痢疾(假膜性炎期) 2、大体标本:局灶性肺结核(硬结钙化期)、浸润型肺结核伴空洞形成、急性粟粒性肺结核、原发性肺结核、浸润型肺结核(浸润进展期)、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干酪样肺炎、结核性脑膜脑炎、肠结核、肾结核、附睾结核、回肠伤寒(溃疡期)、结肠细菌性痢疾(假膜性炎期) 三、课堂作业选题: 1、各型肺结核病大体标本的观察方法、辨认与诊断能力 2、比较原发性与继发性肺结核的主要区别 3、病例讨论 4、绘图:结核结节镜下观 【成绩考核方式】 1、成绩评定总则 理论考核、实验课考核、平时成绩。 2、平时成绩评定 平时成绩根据出勤率、课堂提问、作业等评定,占总成绩的10%。 3、期末考核评定 期末考核为闭卷考试,占总成绩的70%。 【教材与参考书目】 指定教材: 王  斌主编 《病理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参考书目: 1、周庚寅主编 《病理学实习指导》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 1 版 2005年 2、宫恩聪主编  《大学病理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 1 版 2001 年            【有关说明(教学建议)】 病理学是一门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学科,要在学好前期医学基础课如解剖学、组织与胚胎学、生理学、生化学的基础上,才能学好病理学。在学习中,要注意对概念和病理变化的理解和记忆,还要注意临床与病理的联系。掌握了病理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为学习后续内容,参加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打下牢固的基础。所以,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医学专业基础课。 ( 编制:李国华/ 审核:车晓宁 ) 【课程性质、目标和要求】 课程性质: 病理生理学是一门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和机制的科学。是一门医学基础理论课,其主要任务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与机制,研究患病机体的功能、代谢的动态变化和原理,根据其病因和发病机制进行实验治疗,分析疗效原理。从而探讨疾病的本质,为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本学科的教学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与机制,为临床课程的学习和疾病的防治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 由于病理生理学主要探讨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与机制,因此它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它需要应用正常人体中形态、功能、代谢方面的各种有关知识加以综合、分析后用到患病的机体,从而正确地认识疾病时患病机体内出现的各种变化,因此它和生物学、遗传学、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解剖学、药理学、免疫学、生物物理学。微生物学、寄生虫学等各门医学基础学科有关。从这个角度说,病理生理学又是一门与基础医学中多学科密切交叉相关的综合性边缘学科。 病理生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疾病,因此作为一门研究疾病的基础课,它有责任把学生从学习正常人体的有关知识,逐渐引向对患病机体的认识。病理生理学试图在基础与临床各学科(如内科学等)间架起“桥梁”,起一个承前启后的作用,因此它又是一门沟通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 教学要求: 病理生理学教学是通过讲授和实验两种方式进行的。讲课要启发为主,着重阐明疾病发生的原因、机制及其机能代谢的动态变化。对其它部分可适当联系或指导自学。对重要的有实际意义的新科学成就,应作实事求是的介绍。在实习课程中要通过实验,课堂讨论,既达到验证理论,巩固和加强疾病发生的目的,又要做到开发学生智能。 (一) 理论讲授部分 【教学时间安排】 序号 单 元 课时 备注 1 绪论 0.5 讲授为主 2 疾病概论 0.5 讲授为主 3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1.5 讲授为主 4 酸碱平衡紊乱 1.5 讲授为主 5 缺氧 1.5 讲授为主 6 发热 1.5 讲授为主 7 凝血与抗凝血平衡紊乱 2 讲授为主 8 休克 2 讲授为主 9 缺血-再灌注损伤 2 讲授为主 10 心功能不全 2 讲授为主 11 肺功能不全 2 讲授为主 12 肝功能不全 2 讲授为主 13 肾功能不全 2 讲授为主 合计 21           本课程理论学时为21学时,实验学时6学时。理论学时分配如下表: 【教学内容要点】 第一章  绪论 一、学习目的要求 1.掌握病理生理学(Pathophysiology)的概念;病理过程;临床综合症(syndrome)的概念。 2.了解病理生理学的任务;地位;内容;研究方法和发展简史。 二、主要教学内容 1.病理生理学的任务、地位与内容重点阐述病理生理学的概念;详细讲解病理生理学的任务、地位和内容。 2.病理生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一般介绍病理生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3.病理生理学的发展简史一般介绍病理生理学的发展简史。 第二章  疾病概论 一、学习目的要求 1.掌握疾病的原因、条件、诱因和脑死亡的概念。 2.熟悉原因和条件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和相互关系;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基本机制;死亡(death)的诊断标准。 3.了解健康和疾病(disease)的概念;疾病的转归;康复。 二、主要教学内容 1.健康与疾病详细讲解健康和疾病的概念和两者之间的关系。 2.病因学重点阐述病因、条件和诱因的概念、原因和条件之间的辨证关系;一般介绍生物性因素、物理化学因素、营养性因素、遗传性因素、先天性因素、免疫因素、精神、心理、社会因素。 3.发病学详细讲解损伤和抗损伤、因果交替、整体和局部等一般规律及疾病发生的体液机制和组织细胞机制;一般介绍疾病发生的神经机制和分子机制。 4.疾病的转归重点阐述死亡的标志是脑死亡和脑死亡的概念;一般介绍完全康复、不完全康复两种概念和目前脑死亡的标准: 自主呼吸停止; 不可逆性深昏迷; 脑干神经反射消失; 瞳孔散大或固定;⑤脑电波消失;⑥脑血液循环完全停止。 第三章  水和电解质代谢紊乱 一、学习目的要求 1.掌握水电解质的生理功能、水电解质平衡的调节;掌握低容量性低钠血症、低容量性高钠血症;熟悉高容量性低钠血症、高容量性高钠血症、等容量性低钠血症、等容量性高钠血症;掌握水肿的概念、水肿发生的基本机制。掌握钾平衡的调节因素;掌握低钾血症的概念、原因和机理、对机体的影响。 2.熟悉水肿的特点及发生机制;了解钾代谢紊乱的防治原则。 3.了解正常人体液的容量与分布及影响因素、体液中电解质的含量与分布、人体水电解质摄入与排出途径;了解水肿对机体的影响;熟悉钾的生理功能;熟悉高钾血症的概念、原因和机理、对机体的影响;了解钾的体内分布。 二、主要教学内容 1.一般介绍水、钠的正常代谢。 2.一般介绍水、钠代谢紊乱的分类。 3.低钠血症重点阐述低容量性低钠血症;详细讲解高容量性低钠血症;详细讲解等容量性低钠血症概念。 4.高钠血症重点阐述低容量性高钠血症;详细讲解高容量性高钠血症;详细讲解等容量性高钠血症。 5.正常血钠性容量过多(水肿)详细讲解水肿的概念;重点阐述水肿发生的基本机制;详细讲解水肿的特点 6.详细讲解正常钾代谢 7.低钾血症概念,熟悉原因和机理、对机体的影响 8.高钾血症概念、熟悉原因和机理、对机体的影响: 9.一般介绍钾代谢紊乱的防治原则。 第四章 酸碱平衡紊乱 一、学习目的要求 1.掌握机体对酸碱平衡的调节作用;常用的血气分析指标的意义以及正常值;代谢性酸中毒的特征、原因、机制、酸碱平衡主要指标的改变和机体的代偿调节;呼吸性酸中毒的特征、酸碱平衡主要指标的改变和机体的代偿调节;代谢性碱中毒的特征、原因、机制、酸碱平衡主要指标的改变和机体的代偿调节;呼吸性碱中毒的特征、酸碱平衡主要指标的改变和机体的代偿调节;对单纯性酸碱平衡紊乱的判断方法。 2.熟悉代谢性酸中毒对机体的影响;呼吸性酸中毒的原因、机制和对机体的影响;代谢性碱中毒对机体的影响;呼吸性碱中毒的原因、机制和对机体的影响。
本文档为【《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课程标准】,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281650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96KB
软件:Word
页数:32
分类:小学体育
上传时间:2019-05-14
浏览量: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