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战役作战的后装联合保障趋向

战役作战的后装联合保障趋向

举报
开通vip

战役作战的后装联合保障趋向战役作战的后装联合保障趋向 未来的一体化联合作战,要求实行后勤和装备一体化联合保障。在新军事变革的浪潮中,联合保障需要把握时代特征,开拓新的思路,创造新的方式—— 克劳塞维茨认为, 每个时代的战争,各有其特定的限制条件和使用范围。在信息时代,“军无辎重则亡”的后勤定律正逐步演变为“军无信息则盲”,信息是继物质、能量之后又一重要的军事资源,是形成和提高后勤和装备联合保障力的关键因素,改变了战役作战后勤和装备一体化联合保障(以下简称联合保障)的重点、结构与内容、手段及方式、保障时空等诸多方面。 联合保障的重心向...

战役作战的后装联合保障趋向
战役作战的后装联合保障趋向 未来的一体化联合作战,要求实行后勤和装备一体化联合保障。在新军事变革的浪潮中,联合保障需要把握时代特征,开拓新的思路,创造新的方式—— 克劳塞维茨认为, 每个时代的战争,各有其特定的限制条件和使用范围。在信息时代,“军无辎重则亡”的后勤定律正逐步演变为“军无信息则盲”,信息是继物质、能量之后又一重要的军事资源,是形成和提高后勤和装备联合保障力的关键因素,改变了战役作战后勤和装备一体化联合保障(以下简称联合保障)的重点、结构与内容、手段及方式、保障时空等诸多方面。 联合保障的重心向信息资源保障偏移 在20世纪中叶之前,无论是冷兵器时代的粮草保障,还是热兵器时代的油料、弹药等物资技术保障,都体现了那个时代保障重点。 进入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在军事领域里的广泛渗透,不断改变着军事领域的面貌。在作战手段方面,不仅常规武器装备中的信息技术含量不断增大,而且还涌现出诸如计算机网络系统、军用机器人、太空武器等新型的武器装备。与此同时,信息网络的不断发展以及全球信息栅格的应用,成了决定战役进程的重要因素。应当看到,信息化武器和武器信息化,一方面使其战斗效能倍增,另一方面也使之脆弱性增大。加之信息化条件下战役作战的战场环境变化,联合保障的重心已不仅仅是物资数量的多少、技术的强弱,而是如何适应信息化条 件下战役作战的要求,提供强有力的信息资源保障,使战役后勤和装备保障的重心由过去的物资、技术,逐步转移到信息资源上来,即首先明确“适地”、“适时”、“适需”、“适量”的信息。 需要强调的是,信息化条件下,战役后勤和装备保障的重心转向信息资源,并不排斥物资保障和技术保障。正如过去把重心放在技术保障上,并不排斥物资保障一样。物资保障、技术保障、信息保障,都属于联合保障的范畴,只是在协调三者的关系时,在建构保障能力时,应明确重心之所在。 联合保障力量结构呈现出“分流聚合式” 信息化条件下,模块化编组,积木式使用的后勤和装备保障体系,使得战役作战的联合保障力量结构,不再像机械化战争时代要求的那样紧凑。从宏观上看,战役作战的联合保障力量结构,正由过去的“结构紧凑流量分散”,向未来的“分流聚合”的方向转变。从中、微观上看,联合保障力量结构变化,主要体现在物资保障力量结构、卫勤保障力量结构、运输保障力量结构和技术保障力量结构等方面的变化上。 信息化条件下,战役作战虽然持续时间较短,但由于快节奏、大空间、立体化等特点,使作战物资消耗仍将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向。应当看到,对战役指导者来说,要谋求以小的代价来换取最大的效用,以实现较大的效费比,但信息化装备在成为战场主角时,消耗量的上升则是肯定无疑的。 信息化条件下的一体化联合作战,各种运输保障力量的融合,以 及各种运输方式的衔接将显得十分必要,加之未来战役作战,客观上要求联合保障要具有快速反应能力和应急机动能力,这就使得海、空运输力量的地位更加突出。另外,由于现代侦察监视能力大大增强,使得运输保障与防卫、运量与运力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也要求运输装备信息化,采用可视化运输系统,对所运送的人员、物资实施全程监控,灵活调度,才能实现各种运输力量在时间、空间和效益上的最佳统一。 信息化条件下的战役作战,在作战目标选择上非常注重对指挥控制系统和补给线的打击,在火力运用上大多采用精确制导武器打击和超视距攻击,实行“结构瘫痪”。非接触作战使得卫勤减员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但由于战场环境复杂多变,易造成人员心理失调、精神损伤的比例增大(据外军估计,未来战役中,精神损伤减员将占卫勤减员的10—20%),并且,精神损伤减员在空间分布上趋于分散、流向趋于无序,在时间上趋于集中,加大了救治难度。 信息化条件下,武器装备的一体化设计和全寿命管理,极大地提高了维修使用的可靠性,简化了一线技术保障工作量,把复杂的维修保障项目和技术准备工作移到了后方地域。另外,从战时保障的可能性来看,由于一线的维修人员、技术设施等条件有限,再加上作战持续时间短促,很难完成一线抢修任务,联合保障需要借助于信息网络,对一线技术保障进行远程指导,使得技术保障的重心向战役后方甚至战略后方转移。 联合保障方式注重“动态化” 信息化条件下,由于战场透明度增大,敌对双方对战机的把握和利用,大都是在动态的过程中进行,双方事先难以预料在何时何地进行交战。同时,非线式战场环境的流动性强,作战是多点、多向、多种样式交错进行,作战能量随机“聚焦”。这种作战方式的“动态性”,势必要求联合保障方式也应具有很强的机动能力。另外,战役样式灵活多变,战役空间立体多维,远程精确制导武器对目标的“点穴”式精确打击,使保障的点多且分散。如果要对某一保障点实施快速保障,需迅速集合周围保障力量,采用直达式、分组式等多种方法,对该点实施“聚焦”保障,形成强大的保障合力。这就突破了原有的逐级保障与越级保障的传统模式。加之保障装备的机动性能极大提高,也为新的保障方式注入了活力。 保障手段的先进与落后,直接关系到保障效能的高低。与“动态化”保障方式相联系,信息化条件下,要求保障手段朝着“信息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结合,能够及时进行环境信息的收集、分析与处理,实现保障过程的自动化,如“在运物资跟踪”、“遥控维修”、“远程救护”等保障手段,无一不是信息技术发展的结果。此外,信息化条件下的后勤和装备保障手段的兼容性、通用性的要求也进一步提高。 联合保障的时空进一步拓展 时空是一个整体概念,若只有保障的空间而没有保障的时间,或只有保障的时间而没有保障的空间,都不能构成联合保障的具体实施,联合保障是时间和空间有机协调的行动。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保 障正由传统的空间集中向机动灵活的时间集中转变。 直接保障地域缩小,支援保障空间扩大。信息化条件下的战役作战,战场与非战场、前方与后方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交战各方不仅是军力的对抗,更是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的竞赛,战场空间扩大到国家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甚至保障的空间从本土走向世界。在这广阔的战场空间中,像以往那种直接对抗的火力交战的地域在逐步缩小,直接保障地域也相应变小。在保障空间的配比上,支援保障空间所占的比重在逐步扩大;随着信息网络的延伸,信息支援保障的空间也将进一步扩大。 保障准备时间延长,实际保障时间缩短。一方面,信息化条件下的物资消耗大且品种繁多,加大了物资筹措的难度;另一方面,武器装备的信息技术含量高,构造复杂,进入临战时需进行大量的检修和测试,也需要较长的准备时间。此外,战役战场的不确定因素增多,也需要预先进行较周密的准备时间。与此同时,实际的保障时间却在缩短。这是因为:一是直接作战时间短,保障时间则相应缩短;二是装备性能的提高和信息保障的充分,提供了保障时间短的可能;三是出于安全上的考虑,一旦战役发起,保障要迅速、及时,快速释放,适时转移。 信息化条件下,虽然战役作战时间相应变短了,但并不意味着联合保障的任务比过去轻了。相反,却是更复杂、更艰巨了。
本文档为【战役作战的后装联合保障趋向】,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721103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6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
上传时间:2017-10-30
浏览量: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