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称谓图[方案]

称谓图[方案]

举报
开通vip

称谓图[方案]称谓图[方案] 我是谁-中国人的辈份亲戚称谓详解专题系列[01] 资本主义制度诞生以来,人类的无序活动和贪得无厌形成了世界性的潮流,我们每一个人都可能被卷入这个潮流大大小小的漩涡中不能自拔,迷失了“ 自我”的定位。我们虽然盖起了越来越多的现代化高楼大厦,越来越多的“肉体”都有了较舒适的归宿;但另一方面却找不到“自我”的归属,找不到精神的家园。 工业文明和城市化的特征之一,就是房前屋后的邻居往往都是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与“我”既无工作或业务合作关系,也无血缘关系。社会上人与人的关系,逐渐堕落为冷冰冰的、赤...

称谓图[方案]
称谓图[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 我是谁-中国人的辈份亲戚称谓详解专题系列[01] 资本主义制度诞生以来,人类的无序活动和贪得无厌形成了世界性的潮流,我们每一个人都可能被卷入这个潮流大大小小的漩涡中不能自拔,迷失了“ 自我”的定位。我们虽然盖起了越来越多的现代化高楼大厦,越来越多的“肉体”都有了较舒适的归宿;但另一方面却找不到“自我”的归属,找不到精神的家园。 工业文明和城市化的特征之一,就是房前屋后的邻居往往都是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与“我”既无工作或业务合作关系,也无血缘关系。社会上人与人的关系,逐渐堕落为冷冰冰的、赤裸裸的利益关系。这是当代地球人内心痛苦和恐慌的根源之一。于是大多数国家的人们,无奈只能把“自我”的精神寄托于连自己也不全信的各种宗教。 中国人很幸运,他们一般不需要依赖宗教,只需要从活生生的伦理道德和通俗易懂的圣贤哲学中,就能找到超越现实的“自我”归属和精神支柱。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许多东西――如“家国天下”说、“修齐治平”说等,大都与“身”和“家”密切相关,根深柢固的家族观念很容易让中国人找到“自我”的位置。在中国人眼里,整个民族就是一个大的家族,普天下人都是或远或近的亲戚。这大概也是中华民族经久不衰的奥秘之一。 中国人无论社会地位高低,无论贫穷或富有,都很容易回答“我是谁”这个最根本的哲学问题。首先,“我”是父母的儿子或女儿,其次“我”是兄弟姐妹的兄或弟或姐或妹,结了婚的“我”又是配偶的丈夫或妻子,有了孩子后“我”还是子女的爸爸或妈妈。等等。 其实,这些不同的角色就是“我”的人伦关系,是每一个中国人所有社会关系的出发点和归宿。而“人”的本质正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家国同构”的文化传统里,即使目不识丁的老奶奶也同样是伟大的哲学家。不了解这一点,就无法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就无法透析中国人的人性。难怪有外国人看不懂中国人,说中国是对宗教不敏感的国度,但中国人又人人都是哲学家。 今天就从上述最基本的“自我”出发,重申(因为人人都懂)一下至亲的人伦关系。 按照中国的传统,以“己身”为核心: 上有父母,,最亲的人; 下有子女,,最爱的人; 右有配偶,,最近的人; 左有兄弟姐妹,,最亲的社会关系。 如下图所示: 这就是现代人亲缘关系的基本模式。其中: 最基本的直系血亲――父母和子女; 最基本的旁系血亲――兄弟姐妹; 最基本的姻亲纽带――配偶。 这种最基本的结构模式,推而广之,环环相扣,繁衍出了人们错综复杂的家庭、家族、宗族和亲戚关系。在中国人心目中,这既是天道,也是人道,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原始动力。 这种由婚姻和生育行为自然形成的亲缘关系,是天经地义的,所以是结合力极强的关系。如果把这种基本模式看作是晶体的 单元 初级会计实务单元训练题天津单元检测卷六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教学设计框架单元教学设计的基本步骤主题单元教学设计 ,那么整个中华民族就是一块巨大的、由无数这样的晶格结构单元组成的天然钻石。自然是坚固无比、坚不可摧也~笔者认为这也是中华文化长生不老的秘诀之一。因为“材料”的结构决定了“材料”的硬度。看看同样是碳元素构成的石墨和金刚石,硬度却有天壤之别,就不难理解这一点。 余秋雨老师研究出了中华文化长寿的三个原因,其实是不全面的,缺少了中国人十分重视“天然的亲缘关系”这一个内在原因。简单地说,中国人和西方人都是人,但社会结构不同,民族的整体性质就有很大的不同了。主要原因在于家族观念不同。中华文化不强调个人价值,而是崇尚“以家族为单位好好过日子”,并且“家国同构”;而西方文化非常强调个人价值,是提倡“以个人为单位拼命赚钱”。在西方社会同一家人可以把选票投给不同党派的候选人;在中国即使现在农民选村长也是一家人甚至整个家族投票给同一个人。中国人比西方人重视认祖归宗、拉老乡(亲缘关系有可能较近),骨子里头把亲缘关系、人情看得比法律和规章制度还重。 总之,中国人在弄清“我是谁”时,不要妄自菲薄,东施效颦。如果抛开了亲缘关系和家族观念,过分迷信西方的个人主义和人权自由,必然看不到中华民族的优势,甚至拿着钻石去换黄金,那就误入歧途、上了大当啦~ 从上述的人伦至亲图,可以延伸到“我”的三类亲缘关系,,直系血亲、旁系血亲、姻亲。这三类亲缘关系,又把人们联结成了一个个大大小小、错综复杂、生动活泼的基本社会关系网络。详情且听后续分解。 我的直系血亲(图)-中国人的辈份亲戚称谓详解专题系列[02] 上一回说过,以人伦至亲图的关系模式为“晶格单元”,推而广之,可以把整个中华民族联系成一块晶格结构的天然“金刚石”。在民族内部,每一个人以“己身”为基准,“我”的亲缘关系共分为三类,,直系血亲、旁系血亲、姻亲。今天先讨论直系血亲。 什么是“直系血亲”,以“我”为基准,凡是在基因上与“我”有直接遗传关系的亲属,都是“我”的直系血亲。通俗点说,就是“生我”的前辈们和“我生”的后代们。如图所示: 上图中,每一行都是同辈,叫做“代”。 现代科学上还有一个计算血缘关系亲疏远近的“长度”单位,叫“亲等”。“亲等”的概念可以在阅读下文的过程中慢慢建立。 以己身为基准点,把“我”的直系血亲们按亲疏远近可分为: 1亲等:父母、子女。 2亲等:父亲的父母,,祖父、祖母, 母亲的父母,,外祖父、外祖母; 儿子的子女,,孙子、孙女, 女儿的子女,,外孙、外孙女。 3亲等:祖父的父母,,曾祖父、曾祖母, 祖母的父母,,曾外祖父母; 外祖父母的父母,,曾外祖父母。 孙子的子女,,曾孙、曾孙女, 孙女的子女,,曾外孙、曾外孙女; 外孙、外孙女的子女,,曾外孙、曾外孙女。 4亲等:曾祖父的父母,,高祖父母, ……。 曾孙的子女,,玄孙、玄孙女, ……。 中华民族是较早摆脱蒙昧的民族,很多氏族为了禁止不同辈的血亲之间乱伦通婚,为每一辈份规定一个“字”,用于孩子起名,作为辈份的标识。如周姓的“正、德、宪、云、法、贤、肆、先、继、图”等。周法哲本人的名字就包含了周氏家族“法”字辈的标识。古代人常常把10个辈份的“字”轮回使用,如“图”字辈的人,下一代使用“正”字起名,这样只用10个“字”就基本上可以保证活着的人们辈份不乱。 在氏族社会里,祖先们还朦胧地觉察到近亲繁殖的坏处,简单规定禁止族内通婚,再加上对财产继承权的考虑,于是对“姓氏”这一血统(先是母系、后是父系)的标识也非常重视。所以直到现代,中国人的姓名往往依然包含父系血统和族内辈分的标识信息。 不过几千年来人类一直是男权社会,宗法制度始终以男子为主线,女孩子没有继承权,也不入父系族谱(但入夫系族谱和祖坟),一般有名无字。结婚后冠以夫姓,随丈夫的辈份加入夫家族谱,所以古代说未婚女子是“待字闺中”。现在港澳台同胞以及国外有些民族,女子婚后姓名中还加上夫姓,便是由此习俗而来。 关于辈份和“代”还有许多内容,详情且听下回分解。 辈份及称谓(图)-中国人的辈份亲戚称谓详解专题系列[03] 上一回讨论过直系血亲图,图中每一行都是同辈,叫做“代”。大约在新石器时代开始讲究“代”,目的是血亲氏族内部禁止不同辈份的人乱伦通婚。进入文明时代后,有序的“辈份”更被赋予建立社会秩序的伦常意义。从周秦诸子的一致主张,到汉唐先贤们的大力推广,更有宋明哲人们的大众化普及,人伦九族、长幼有序的文化基因已经深深地根植于中国人的每一个细胞。 创始于宋代的小百科“科普”读物《三字经》上曰:“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自子孙,至曾玄,乃九族,人之伦。”短短24个字,琅琅上口,在少年学子一遍又一遍的诵读中,把人伦九族论资排辈的观念,悄然深入人心,影响普通中国人的价值观至少1000年。诚可为中宣部和教育部的有识之士借鉴。 现代化的手段更方便,周法哲用电脑作成一目了然的图片如下: 有了人伦九族的辈份次序作为纲纪,中国人对直系血亲、旁系血亲和姻亲的称谓关系就有了参照基准。先看看对直系血亲们的称谓: 父,,尊称父亲,俗称爸,方言称爹、大,昵称爹地,戏谓老子、老豆、老头子、老爷子,旧时尊称老爷,谦谓家父,他人敬谓令尊; 母,,尊称母亲,俗称妈,方言称娘、老母,昵称妈咪,旧时尊称太太,谦谓家母,他人敬谓令堂; 子,,俗称儿、儿子,方言称小子、小、娃、仔,昵称崽子,旧时尊称少爷、爷、公子、哥儿,谦谓犬子,他人敬谓令子、令郎、令公子、佳儿、令嗣; 女,,俗称女儿,方言称闺女、丫头、妞、妮子、妹子,方言谓女子、女娃,旧时尊称姑娘、千金、小姐、姐儿,谦谓小女,他人敬谓令爱、令嫒、令千金、公主; 祖父,,父亲的父亲,尊称祖父,俗称爷爷,旧时尊称老太爷; 祖母,,父亲的母亲,尊称祖母,俗称奶奶,方言称婆,旧时尊称老太太、老太婆; 外祖父,,母亲的父亲,尊称外祖父,俗称外公,方言称外爷、姥爷; 外祖母,,母亲的母亲,尊称外祖母,俗称外婆,方言称姥姥、婆、舅家婆; 孙,,儿子的儿子,俗称孙子、孙儿; 孙女,,儿子的女儿; 外孙,,女儿的儿子; 外孙女,,女儿的女儿。 曾祖父,,祖父的父亲,尊称曾祖父,俗称老爷、太爷,又称太祖父; 曾祖母,,祖父的母亲,尊称曾祖母,俗称老奶、太婆,又称太祖母; 曾外祖父,,祖母的父亲,外祖父的父亲,外祖母的父亲;方言称老外爷、老外公; 曾外祖母,,祖母的母亲,外祖父的母亲,外祖母的母亲;方言称老外婆; 曾孙,,孙子的儿子,俗称重孙; 曾孙女,,孙子的女儿,俗称重孙女; 曾外孙,,孙女的儿子,外孙的儿子,外孙女的儿子,俗称重外孙; 曾外孙女,,孙女的女儿,外孙的女儿,外孙女的女儿,俗称重外孙女; 高祖父,,曾祖父的父亲; ……; 玄孙,,曾孙的儿子; ……。 一般九代够用了,实际上五代同堂的人家就寥若晨星,不过在研究历史人物关系时,还是知道得多一些为好。 人生在世,除了直系血亲之外,还有旁系血亲也很重要。详情且听下回分解。 从兄弟姐妹说起(图)-中国人的辈份亲戚称谓详解专题系列[04] 前两回讨论过直系血亲,无须死记硬背,其实直系血亲的核心实质上是“生我”之父母和“我生”之子女,再加上父母之父母及其父母,子女之子女及其子女,就差不多了。 再看看人伦至亲图这个基本单元: 今天开始说说“旁系血亲”。 旁系血亲是由“兄弟姐妹”派生的。以己身为基准,“我”的旁系血亲有: 兄弟姐妹及其后代; 父母的兄弟姐妹及其后代; 祖父母、外祖父母的兄弟姐妹及其后代; 曾祖父母、曾外祖父母的兄弟姐妹及其后代; 直系血亲中每个长辈的兄弟姐妹及其后代。 总之,同一血统的亲属中,除“我”的直系血亲之外的亲属,都属于“我”的旁系血亲。 从宏观方面讲,旁系血亲是民族人口增长的直接原因。中华民族在夏禹时代仅有1355万人口,到18世纪的清朝初年也不过2亿人口。现在13亿人口的“巨大成就”,周法哲认为应该归功于两个人,一个是雍正皇帝,另一个是毛主席。理由是: 在康熙之前,中国历朝历代都有征收“人头税”的惯例,大多数穷苦百姓怕交不起人头税,就不敢多生孩子。雍正皇帝推行“摊丁入亩”新政,把按人头缴税改成按土地面积缴税,本意是抑制豪强、缩小贫富差距,的确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但也放开了人口的增长。从此中国再也没有“人头税”的政策了。到1840年鸦片战争前夕,几十年内中国人口翻了一番,增长为4亿人口。此后的100年中国历经战乱,人口净增长自然不多。 1949年建国时全国人口4.5亿,毛主席主张“人多、议论多,热气高、干劲大”,错误地批判了人口专家马寅初老先生,没有及时实行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生育政策,建国后短短30年中国人口净增6个亿~笔者的一个舅舅生了6男3女,另一个舅舅生了5男2女,父亲老弟兄五个共为我生了30多个堂兄弟姐妹~改革开放后计划生育成为基本国策,但是积重难返,结果现在中国人口还是突破了13亿~看样子直到15亿才会慢慢回落。设想如果中国人口控制在上世纪60年代的6亿人,现在的人均社会财富就会增加1倍,我们的生活质量就大不一样了~可见科学发展观之重要。 现在城市80后的年轻一代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不知兄弟姐妹为何物,不能不说是人生一大遗憾~不过既为中华民族之一员,不可不知旁系血亲的概念及其称谓。 今天先说说兄弟姐妹系的旁系血亲。如下图: 兄,,俗称哥哥,旧时尊称兄长,谦谓家兄,他人敬谓令兄; 弟,,俗称弟弟,旧时他人敬谓令弟; 姐,,俗称姐姐,旧时称姊; 妹,,俗称妹妹,旧时姐姐称妹妹为娣; 侄子,,兄弟的儿子; 侄女,,兄弟的女儿; 外甥,,姐妹的儿子; 外甥女,,姐妹的女儿; ……。 兄弟姐妹是最重要的旁系血亲。难怪在部队说“战友战友啊亲如兄弟”,在公司或其它社会组织中也把同事的感情关系比作兄弟姐妹。其实在亲缘关系不明确的地方,可以把年龄同一代的人都看作兄弟姐妹。中国人讲“四海之内皆兄弟”,56个民族都是兄弟姐妹,多亲切啊~中国人还有个自谦的美德,不仅好朋友之间称兄道弟,还尊称对方为“兄长”而不管年龄是否比自己大,也可以加上字号或姓氏,比如“云龙兄 ”(李云龙)、“楚兄”(楚云飞),“玉阶兄”(朱德)、“润之兄”(.毛.泽.东.),听起来巨斯文。还有如“邓大姐”(邓颖超)、“蔡大姐”(蔡畅)、“贺大姐”(贺子珍),既敬重,又亲切无比。不像西方人尤其是美国人,哥哥弟弟一个词――brother,姐姐妹妹一个词――sister,没大没小,长幼无序,对哥哥、姐姐也只好经常直呼其名。 旁系血亲还有许多系,详情且听下回分解。 我的堂亲与表亲(图)-中国人的辈份亲戚称谓详解专题系列[05] 旁系血亲是由“兄弟姐妹”派生的。以己身为基准,“我”的旁系血亲有: 兄弟姐妹及其后代; 父母的兄弟姐妹及其后代; 祖父母、外祖父母的兄弟姐妹及其后代; 曾祖父母、曾外祖父母的兄弟姐妹及其后代; 直系血亲中每个长辈的兄弟姐妹及其后代。 上一回说过兄弟姐妹系的旁系血亲,今天说说父系的旁系血亲,即父亲的兄弟姐妹及其后代。如下图: 伯父,,父亲的哥哥,俗称伯伯,方言称大爷、大大; 叔父,,父亲的弟弟,俗称叔叔,方言称爸; 姑母,,父亲的姐妹,俗称姑姑、姑妈,旧时称姑娘,尊称姑奶奶; 堂兄,,伯父、叔父的儿子中比我年长者,俗称堂哥; 堂弟,,伯父、叔父的儿子中比我年幼者; 堂姐,,伯父、叔父的女儿中比我年长者; 堂妹,,伯父、叔父的女儿中比我年幼者; 表兄,,姑母的儿子中比我年长者,俗称表哥; 表弟,,姑母的儿子中比我年幼者; 表姐,,姑母的女儿中比我年长者; 表妹,,姑母的女儿中比我年幼者; ……。 在父系的旁系血亲中,伯叔到我的“距离”是3亲等,姑母到我的“距离”也是3亲等。从现代科学的血缘关系远近来讲,伯叔系和姑母系是完全一样的亲。注意这里“丈量”血缘关系远近时,必须经过一个“顶点”――最近的共同祖先(这里是祖父祖母),沿两支遗传线每数过1代算作1个亲等。比如,堂弟离我的远近就是4亲等。 伯叔及其后代叫做“我”的堂亲,姑母及其后代叫做“我”的表亲。何谓“堂”,何谓“表”,这是父系社会的产物。周法哲在《论当代家庭的性质》中讲过家庭起源于父系社会,每个家庭(后来的家族)都有一个议事开会的“庭”或“堂”屋,还建了一个祭祀共同祖先的“祠”,后来大部分家族把“祠”和“堂”合而为一,叫做“祠堂”。伯叔系旁系血亲与父亲同姓同堂,自然属于我的“堂亲”。而姑母要嫁到外姓家族,其后代与“我”不同姓氏、不同祠堂,只能叫做“表亲”。“表”者,“外”也。上一回说过姐妹的子女叫做“外甥、外甥女”,也是这个道理。 说到“我”的表亲,母系旁系血亲里更多。详情且听下回分解。 贾宝玉及中表婚(图)-中国人的辈份亲戚称谓详解专题系列[06] 上一回说过父系的旁系血亲,其中伯叔的子女是“我”的堂兄弟姐妹,姑母的子女则是“我”的表兄弟姐妹。今天说说母系的旁系血亲,即母亲的兄弟姐妹及其后代。如下图: 称谓如下: 舅父,,母亲的兄弟,俗称舅舅、娘舅,旧时尊称舅老爷; 姨母,,母亲的姐妹,俗称姨、姨妈、娘姨、姨娘,旧时尊称姨奶奶、姨太太; 表兄,,舅父或姨母的儿子中,年长于己身者,俗称表哥,古谓内兄、中兄; 表弟,,舅父或姨母的儿子中,年幼于己身者; 表姐,,舅父或姨母的女儿中,年长于己身者; 表妹,,舅父或姨母的女儿中,年幼于己身者; ……。 到目前为止,我们讨论过的“表亲”共有3种――姑表、舅表、姨表。其中舅表和姨表属于母亲的 “娘家人”,即父亲的“内亲”。“内”者,“中”也。后来泛称“我”的“表”亲。对于“我”来说,姑表兄弟姐妹、舅表兄弟姐妹、姨表兄弟姐妹都是外姓家族的人,但他们与同宗同姓的堂兄弟姐妹一样,距离“我”的血缘关系远近――亲等――是相等的,都等于4。通俗点说是一样的亲。 以《红楼梦》里的贾宝玉为例,贾琏是他的堂兄(伯父的儿子),堂嫂王熙凤原是他的舅表姐姐(舅舅的女儿),林黛玉是他的姑表妹妹(姑妈的女儿),薛宝钗是他的姨表姐姐(姨妈的女儿)。 中国古代为了杜绝近亲繁殖,只知道同族不结亲,堂兄妹肯定不可以结婚,但却不知道表兄妹也是近亲、也不应该通婚。事实上中国历史上姑表亲、舅表亲、姨表亲等“中表婚”十分普遍,甚至推崇这类“亲上加亲”的婚姻,直到解放后才逐步禁止。当然外国此类不科学的婚姻也流行了很长时间,直到现代才渐渐被禁止。 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有把公婆叫做“舅姑”,即源于嫁给表哥、老公公就是自己的舅舅,或嫁给姑妈的儿子、婆婆就是自己的姑妈,这种中表婚的现象已经深深影响到了对公婆的称谓,并且形成了新的词汇。 其他系的旁系血亲还有很多,详情且听下回分解。 其他旁系血亲(ZT)-中国人的辈份亲戚称谓详解专题系列[07] 中国传统辈份称谓一览表图,告诉你各种亲戚怎么称呼-其他旁系血亲(ZT) 前几回说过,旁系血亲是由“兄弟姐妹”派生的。以己身为基准,“我”的旁系血亲有: 兄弟姐妹及其后代――前回讨论过; 父母的兄弟姐妹及其后代――前两回讨论过; 祖父母、外祖父母的兄弟姐妹及其后代; 曾祖父母、曾外祖父母的兄弟姐妹及其后代; 直系血亲中每个长辈的兄弟姐妹及其后代。 先看看祖父系的旁系血亲,如下图: 称谓如下: 堂祖父,,祖父的兄弟,父亲的伯父、叔父;通常会按照其排行称“几爷”; 姑奶,,祖父的姐妹,父亲的姑母; 堂伯,,堂祖父的儿子,且父亲的堂兄;通常会按照其排行称“几伯”; 堂叔,,堂祖父的儿子,且父亲的堂弟;通常会按照其排行称“几叔”,方言称“几叔公”; 堂姑,,堂祖父的女儿,父亲的堂姐妹; 表伯,,姑奶的儿子,且父亲的表兄; 表叔,,姑奶的儿子,且父亲的表弟; 表姑,,姑奶的女儿,父亲的表姐妹; 表叔伯、表姑的子女“我”也称作表兄弟姐妹; ……。 再看看祖母系的旁系血亲,如下图: 称谓如下: 舅爷,,祖母的兄弟,父亲的舅父,旧时尊称舅老爷; 姨奶,,祖母的姐妹,父亲的姨母,旧时尊称姨老太太; 表伯,,舅爷或姨奶的儿子,且父亲的表兄; 表叔,,舅爷或姨奶的儿子,且父亲的表弟; 表姑母,,舅爷或姨奶的女儿,父亲的表姐妹; 距“我”6亲等的同辈称表兄弟姐妹; ……。 三看看外祖父系的旁系血亲,如下图: 称谓如下: 堂外祖父,,外祖父的兄弟,母亲的伯父、叔父;通常会按照其排行称“几外爷”、“几外公”; 姑奶,,外祖父的姐妹,母亲的姑母; 堂舅,,堂外祖父的儿子,母亲的堂兄弟; 堂姨,,堂外祖父的女儿,母亲的堂姐妹; 表舅,,姑奶的儿子,母亲的表兄弟; 表姨,,姑奶的女儿,母亲的表姐妹; ……。 四看看外祖母系的旁系血亲,如下图: 称谓如下: 舅爷,,外祖母的兄弟,母亲的舅父,旧时尊称舅老爷; 姨奶,,外祖母的姐妹,母亲的姨母,旧时尊称姨老太太; 表舅,,舅爷或姨奶的儿子,母亲的表兄弟; 表姨,,舅爷或姨奶的女儿,母亲的表姐妹; ……。 总之,同一血统的亲属中,除“我”的直系血亲之外的亲属,都属于“我”的旁系血亲。 知道了直系血亲和旁系血亲的概念,当代中国法律对近亲结婚有什么限制呢,详情且听下回分解。 近亲禁婚,摆脱蒙昧(图)-中国人的辈份亲戚称谓详解专题系列[08] 距今约5万年之前,人类终于从几百万年的蒙昧中觉醒,血亲氏族内部规定,禁止不同辈之间的乱伦婚配。中国远古神话传 说中的伏羲氏和女娲氏兄妹成婚,反映的大抵是这个阶段的文化。 到距今1万年左右,普遍流行的是排除同胞兄弟姐妹的族内群婚制。进一步禁止同族内部婚配,取而代之的是族外群婚制, 从此人类摆脱蒙昧时代,进入野蛮时代。 又经历了几千年的进步,父系氏族社会确立了专偶制。到距今5000,4000年间,逐步形成了一夫一妻制为主的婚姻制度。 中国历史传说中的炎黄和尧舜禹时期,便是此阶段。从此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禁止近亲结婚不仅是伦理道德的要求,更是种族优生的要求。人类婚育发展历史证明,血缘关系过近的亲属间通婚,容易把双方生理上的缺陷遗传给后代,影响后代健康和家庭幸福,不利于民族兴旺发达。而血缘关系较远的氏族之间的婚姻,能创造出在体质上和智力上都更加强健的人种。因此,历史各代和各国法律都禁止一定范围内的血亲结婚。 罗马法)寺院法(见教会法)都规定男女双方在一定亲等范围内不得结婚。日本民法禁止三亲等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瑞士民法典禁止直系尊血亲与直系卑血亲之间,全血缘或半血缘(仅同父或同母)的兄弟姐妹之间,以及伯、叔、舅、姨父、姑父与侄女、外甥女之间,伯母、叔母、舅母、姑、姨与侄子、外甥之间结婚。 我国也早有“男女同姓,其生不蕃”的说法。自西周以来,便禁止同姓为婚。唐代对同姓为婚者要处两年徒刑。明清律规定:同姓为婚者,各杖六十、离异。清末,将禁止同姓结婚改为禁止同宗为婚。 中国明律、清律中也有“若娶己之姑舅两姨姊妹者,杖八十”的规定,试图禁止流行已久的“中表婚”,后因无法执行而废除。 中华民国时期国民党政府的民法亲属编规定,八亲等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但表兄弟姊妹不在此限。“中表婚”仍然较普遍。我国台湾地区的“民法”禁止下列亲属结婚:(1)直系血亲及直系姻亲;(2)旁系血亲在六亲等以内者,但因收养而成立之四亲等及六亲等旁系血亲,辈分相同者,不在此限。(3)旁系姻亲在五亲等之内,辈分相同者,不在此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颁行的《婚姻法》规定,除禁止直系血亲、同胞兄弟姊妹、同父异母或同母异父兄弟姊妹结婚外,其他五代以内旁系血亲间禁止结婚的问题从习惯。传统的“中表婚”不在绝对禁止之列。 1980年施行的《婚姻法》不仅禁止直系血亲间结婚,又明确规定禁止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中表婚”在禁止之列。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效禁止“中表婚”的法律。 2001年4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决定》,对于禁止血亲结婚的范围没有改动。即现行的《婚姻法》规定: “第七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禁止结婚: (一)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 (二)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 血亲主要指出于同一祖先,有血缘关系的亲属,即自然血亲;也包括法律拟制的血亲,即虽无血缘联系,但法律确认其与自然血亲有同等的权利义务的亲属,比如养父母与养子女,继父母与受其抚养教育的继子女。 直系血亲之间禁止结婚,比较好理解。实际上历史上早已杜绝这种愚昧的乱伦婚姻。 如何理解“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 我国《婚姻法》是以血亲之间的“代”来计算亲属关系远近的,“代”的计算方法为一辈一代。在计算直系血亲时,以自己为一代,然后从自己向上或向下数,向上数至父母为第二代,数至祖父母为第三代;向下数至子女为第二代,数至孙子女为第三代,依此类推。 在计算旁系血亲时,应当根据旁系血亲之间的同源关系来确定“代”,同源于父母的为两代以内旁系血亲,同源于祖父母、外祖父母的,为三代以内旁系血亲,依此类推。 具体讲,以“己身”为基准,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包括: 1、亲兄弟姊妹(含同父异母、同母异父的兄弟姊妹)和自己同源于父或母,自己是第一代,父母是第二代,所以亲兄弟姊妹之间是二代以内旁系血亲; 2、伯叔、姑母、堂兄弟姊妹和自己同源于祖父母,自己是第一代,父亲和伯叔、姑母是第二代,祖父母是第三代,而这些亲属都源于第三代,所以自己与伯叔、姑母、堂兄弟姊妹之间是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如下图所示: 3、舅父、姨母、表兄弟姊妹和自己同源于外祖父母,自己是第一代,母亲和舅父、姨母是第二代,外祖父母是第三代,而这些亲属都源于第三代,所以自己与舅父、姨母、表兄弟姊妹之间也是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如下图: 4、侄子侄女、外甥外甥女和自己同源于“我”的父或母,笔者认为,自己与侄子侄女、外甥外甥女之间也是三代以内旁系血亲。 为了子孙后代健康和民族素质的提高,每一个公民都不要与自己的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否则是违法婚姻哦~ 说到婚姻,还有许多亲属,叫做姻亲。详情且听下回分解。 老丈人家是一门正经亲戚(图)-中国人的辈份亲戚称谓详解专题系列[09] 姻亲是联姻形成的亲戚关系。一般与“我”无血缘关系或血缘关系较远。 最基本的姻亲有: 配偶及其父母、兄弟姐妹; 子女的配偶及其父母、兄弟姐妹; 兄弟姐妹的配偶及其父母、兄弟姐妹。 推而广之,配偶、后代直系血亲的配偶、旁系血亲的配偶,及这些配偶的先辈直系血亲、所有旁系血亲及其姻亲,均为“我”的姻亲。 姻亲与“我”可能无血缘关系或血缘关系较远。但由于夫妻关系在家庭中的核心作用,历来重视家庭和睦的中国人,也十分重视姻亲关系。尤其是人类历史上,联姻常常被用作联合政治经济势力的手段,姻亲更是有着至关重要的社会地位。 今天先说说妻系的姻亲。 妻系姻亲是指妻子及其“娘家人”,是每一个结婚男性的最重要的亲属和亲戚关系。俗话说:“吃了饭当时不饥,往东走腿肚朝西,老丈人家是一门正经亲戚。”实在是无可争辩的大实话。民间逢年过节、婚丧嫁娶的礼仪风俗中,探视接待优先级最高的亲戚就是妻系姻亲。中国古代皇帝的妻系姻亲中,后妃的父亲被尊称“国丈”,后妃的兄弟被尊称“国舅爷”,无论德才功名如何,其社会地位都非常显赫。也足见中国人对妻系姻亲的重视。 妻系姻亲的主要成员如下图: 以“己身”为基准,“我”的妻系姻亲的称谓如下: 妻,,妻子是“我”最重要的姻亲枢纽,同时又是“我”的家庭核心成员。俗称老婆、爱人,尊称夫人、太太,又称妇、妇人,戏称老伴儿、那一位,方言称媳妇、女人、堂客、屋里的、家里的,旧时称娘子、谓嫡,谦谓内人、贱内、拙荆,自谦称妾、妾身、奴家,他人敬谓夫人、奶奶、太太; 岳父,,妻子的父亲,尊称岳父,俗谓老丈人,方言随子女称姥爷、外公,戏谓老头子、老爷子,旧时尊谓泰山; 岳母,,妻子的母亲,尊称岳母,俗谓老丈母、丈母娘,方言随子女称姥姥、外婆、婆婆; 妻兄,,妻子的哥哥,俗谓大舅子、妻哥、内兄,随妻称哥,旧时尊称舅爷; 内弟,,妻子的弟弟,俗谓小舅子、妻弟、内弟,随妻称弟,旧时尊称舅爷; 妻姐,,妻子的姐姐,俗谓大姨子,随妻称姐,旧时尊称姨奶奶; 妻妹,,妻子的妹妹,俗谓小姨子,随妻称妹,旧时尊称姨奶奶; 妻嫂,,妻兄的妻子,随妻称嫂子,方言随子女称他妗子; 内弟媳,,内弟的妻子,随妻称弟妹,方言随子女称他妗子; 妻姐夫,,妻姐的丈夫,俗谓连襟、一担挑、一条船、条穿,今随妻昵称哥,旧时尊谓娅; 妻妹夫,,妻妹的丈夫,俗谓连襟、一担挑、一条船、条穿,今随妻昵称弟,旧时尊谓娅; ……。 男人与妻姐夫或妻妹夫为何互谓“连襟”,据笔者考证,中国古代姐妹在娘家为夫婿做衣服时,为了不偏不倚,常常选用同样的布料,一起裁缝。为了节省布料,往往两件男装套剪,衣襟相连,是为“连襟”。古代女子含蓄怕羞,不愿直呼其夫婿,便别称那些“ 挨千刀的”男人们为“连襟”。 朋友们该问,如果“我”是已婚女性,肯定没有妻系姻亲,男女平等,“我”是不是应该有相应的“夫系姻亲”,详情且听下回分解。 女人的夫系姻亲(图)-中国人的辈份亲戚称谓详解专题系列[10] 上一回说过,姻亲是联姻形成的亲戚关系。一般与“我”无血缘关系或血缘关系较远。 最基本的姻亲有: 配偶及其父母、兄弟姐妹; 子女的配偶及其父母、兄弟姐妹; 兄弟姐妹的配偶及其父母、兄弟姐妹。 推而广之,配偶、后代直系血亲的配偶、旁系血亲的配偶,及这些配偶的先辈直系血亲、所有旁系血亲及其姻亲,均为“我”的姻亲。 姻亲与“我”可能无血缘关系或血缘关系较远。但由于夫妻关系在家庭中的核心作用,历来重视家庭和睦的中国人,也十分重视姻亲关系。尤其是人类历史上,联姻常常被用作联合政治经济势力的手段,姻亲更是有着至关重要的社会地位。 对于一个男人来说,通过婚姻又获得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亲属家族,这就是妻子及其娘家人,即妻系姻亲。上一回说过了。 对于一个女人来说,通过婚姻不仅建立了自己梦寐以求的温暖小家庭,而且也同样获得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亲属家族,这就是丈夫及其家族亲人,即夫系姻亲。实际上还不止如此,按照中国的文化传统,女人嫁到了夫家,就是天经地义地加盟了夫系家族。 无论是否冠以夫姓,都是理直气壮的夫姓家族的一员,其宗法地位与丈夫完全相同。 今天就专门说说女人的夫系姻亲。夫系姻亲的主要成员如下图: 以“己身”为基准,“我”的夫系姻亲的称谓如下: 丈夫,,丈夫是最重要的姻亲枢纽,同时又是“我”的家庭核心成员。俗称老公、爱人,尊称先生,戏称老伴儿、那一位,方言称男人、当家的、掌柜的、老头儿,旧时尊称夫婿、夫君、郎君、相公、老爷; 公爹,,丈夫的父亲,俗谓公公、老公公,随夫称父,方言随子女称爷爷,旧时称舅,谓翁; 婆母,,丈夫的母亲,俗谓婆婆、婆子,随夫称母,方言随子女称奶奶,旧时称姑、婆母娘,谓婆; 大伯子,,丈夫的哥哥,俗谓大伯子,随夫称兄,旧时称伯; 小叔子,,丈夫的弟弟,俗谓小叔子,随夫称弟,旧时称叔; 大姑子,,丈夫的姐姐,俗谓大姑子,随夫称姐,旧时称姑; 小姑子,,丈夫的妹妹,俗谓小姑子,随夫称妹,旧时称姑; 夫嫂,,大伯子的妻子,俗谓妯娌,随夫称嫂子; 夫弟媳,,小叔子的妻子,俗谓妯娌,随夫称弟妹,旧时随夫称娣; 夫姐夫,,大姑子的丈夫,俗谓姑爷,随夫昵称姐夫、哥; 夫妹夫,,小姑子的丈夫,俗谓姑爷,随夫昵称妹夫、弟; ……。 实际上目前仍然是男权为主的社会,女人结婚后自然成为夫系家族的成员,与丈夫享受同等地位,那么夫姓家族的所有人都视为自家人。即丈夫的父母视同自己的父母,丈夫的兄弟视同自己的兄弟,丈夫的嫂子弟媳视同自己的嫂子弟媳,丈夫的侄子侄女视同自己的侄子侄女等等。俗话说,娶进门的媳妇越住越气势,嫁出去的闺女越住越不气势。就是说成年女人的正位(正当岗位) 理所当然在婆家,而不是在娘家。 中国民间传说中的“一家主”――老灶爷(灶君)管理“户籍、口粮”,是把婚后的女人“户口” 统计在婆家的。所以灶君夏历腊月“二十三日去”上天向玉皇大帝汇报工作、参加年会前,媳妇必须到婆家报到,灶君“初一五更回”来时,媳妇与婆家全体人口也必须在位,大年初二才可以开始走娘家、串亲戚。否则一旦漏报了户口,这个当事人下个年度的“口粮供应”就会造不上“预算计划”而出现麻烦。 直到当代,我们的人口管理仍然沿用“户口薄”制度,绝对与确定的一个“家”(房子)相关联,并且含有“户籍、口粮”之历史文化痕迹。春节前的人群回家团聚、春运高峰,也主要是上述文化习惯所驱动。再有,老百姓腊月二十三日的祭灶(欢送老灶爷上天开会)多用芝麻糖,是为了封住灶君的嘴,对自己一年来所作的不尽“神”意的事情多多包涵,“上天言好事”,向玉皇大帝报喜不报忧,以求人间社会和谐,合家平安。还有,中国人结婚大典喜欢选一个黄道吉日,但腊月二十三日后至除夕这一个星期内不受此限,无论什么生辰八字的人家,随便哪一天都可以举行婚礼。为什么,因为管理人间事务的各路神仙都像老灶爷一样,到天上参加一年一度的全体神仙工作述职、总结表彰暨下一年度 工作计划 幼儿园家访工作计划关于小学学校工作计划班级工作计划中职财务部门工作计划下载关于学校后勤工作计划 安排大会去了,人间的行政事务暂时没神管。所以这一星期内天天都可以视作黄道吉日~至今社会,春节前这一星期,中华大地到处都能看到喜庆的婚礼,就是这个缘故。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传,体系完整圆满,美妙无比~此外还有许多其他分支的姻亲社会关系,详情且听下回分解。 亲家母你坐下(图)-中国人的辈份亲戚称谓详解专题系列[11] 风靡神州的河南豫剧经典剧目《朝阳沟》里有一段对唱: 拴保娘:(唱)“亲家母,你坐下,咱们说说知心话。” 银环娘:(唱)“亲家母,咱都坐下,咱们随便拉一拉。” 两个老太太一个住城里,一个住山沟,原本素不相识,为什么第一次见面就亲如姐妹呢,根本原因是下乡到朝阳沟的城市女学生银环与农村同学拴保相爱,结成一对。双方父母自然成了儿女亲家。 上一回说过,姻亲是联姻形成的亲戚关系。其中子女的配偶及其父母、兄弟姐妹等亲属,也是“我”的重要姻亲。 今天先说说女婿系姻亲――即女儿的婆家人。女婿系姻亲的主要成员如下图: 以“己身”为基准,“我”的女婿系姻亲的称谓如下: 女婿,,女儿的丈夫,俗称婿,旧时尊称姑爷; 亲家公,,女婿的父亲,俗称亲家,现代多昵称兄弟; 亲家母,,女婿的母亲,现代多昵称嫂子、弟妹或姐妹; 如果女婿有兄弟姐妹,就比照堂亲称侄子侄女。而他们的下一代则比照女儿女婿的子女们视为“我”的外孙外孙女。 好了,再说说儿媳系姻亲――即儿媳的娘家人。儿媳系姻亲的主要成员如下图: 以“己身”为基准,“我”的儿媳系姻亲的称谓如下: 儿媳,,儿子的妻子,俗称儿媳妇、媳妇,旧时尊称少奶奶、奶奶。儿媳虽是重要的姻亲枢纽,但中国人的宗法制度文化习 惯更多地把儿媳不算作亲戚,而是名正言顺的自家人,即本家族的正式成员。儿媳被娶过门来后,有冠以本宗族姓氏的特权。蒋介 石赐外国儿媳以中国姓名蒋方良,显然是褒奖有加之意。 亲家公,,儿媳的父亲,俗称亲家,现代多昵称兄弟; 亲家母,,儿媳的母亲,现代多昵称嫂子、弟妹或姐妹; 如果儿媳有兄弟姐妹,就比照堂亲称侄子侄女。而他们的下一代则区别称谓:对儿媳的兄弟的子女,比照儿子儿媳的子女们视为“我”的孙子孙女;对儿媳的姐妹的子女,比照女儿女婿的子女们视为“我”的外孙外孙女。 聪明的朋友可能已经发现问题,在女婿系姻亲和儿媳系姻亲中,同为第三代,为什么称谓规则不同呢, 奇怪吧~中国人重视血亲关系,在对待姻亲的称谓上,只要对好了辈份,尽量采用“就亲”“套近”的原则,称呼起来亲热无比~ 其实当今社会上流行的让孩子对陌生人称呼“叔叔”(视作爸爸的兄弟)、阿姨(视作妈妈的姐妹),同龄人互称“兄弟姐妹”(视作同胞)等,仍然隐含着上述原则。中华民族亲如一家,文化的凝聚力无与伦比,每一个炎黄子孙听到这些血浓于水的称呼,无一例外都“心里热呼呼的”~ 不像西方人感情简单词汇单调,对许多亲属称呼不加细分,甚至没大没小直呼其名。中国人绝对不习惯,听起来“心里巴凉巴凉的”,一点人情味都没有。中华文化长生不老之秘诀,可见一斑也~ 此外还有许多其他分支的姻亲社会关系,详情且听下回分解。 我的其他姻亲(组图)-中国人的辈份亲戚称谓详解专题系列[12] 前几回说过,姻亲是联姻形成的亲戚关系。一般与“我”无血缘关系或血缘关系较远。 “我”的最基本的姻亲有: 配偶及其父母、兄弟姐妹; 子女的配偶及其父母、兄弟姐妹; 兄弟姐妹的配偶及其父母、兄弟姐妹。 推而广之,自己的配偶、旁系血亲的配偶、后代直系血亲的配偶,及这些配偶的先辈直系血亲、所有旁系血亲及其姻亲,均为“我”的姻亲。 姻亲与“我”可能无血缘关系或血缘关系较远。但由于夫妻关系在家庭中的核心作用,历来重视家庭和睦的中国人,也十分重视姻亲关系。尤其是人类历史上,联姻常常被用作联合政治经济势力的手段,姻亲更是有着至关重要的社会地位。 前几回说过了妻系姻亲、夫系姻亲、女婿系姻亲、儿媳系姻亲等最重要的姻亲。今天说说“我”的其他姻亲,主要的有: 1、姐夫妹夫系姻亲――即已婚姐妹的婆家人。主要成员如下图: 以“己身”为基准,称谓如下: 姐夫,,姐姐的丈夫,现代多昵称哥; 妹夫――妹妹的丈夫,现代多昵称弟; 其他成员依“论资排辈”和“就亲”、“套近”的纲纪伦常原则,比照血亲称谓即可。注意:姐妹及其子女属于“我”的旁系血亲,不 在“我”的姻亲范围。 2、嫂子弟媳系姻亲――即嫂子、弟媳的娘家人。主要成员如下图: 以“己身”为基准,称谓如下: 嫂子,,哥哥的妻子; 弟媳,,弟弟的妻子,俗称弟妹,旧时称娣,现代多昵称妹、妹子; 其他成员依“论资排辈”和“就亲”、“套近”的纲纪伦常原则,比照血亲称谓即可。注意:兄弟及其子女属于“我”的旁系血亲,不在“我”的姻亲范围。按照中国人的宗法传统,嫂子、弟媳既属于“我”的姻亲枢纽,更属于“我”的家族宗亲成员。 3、伯母婶母系姻亲――即伯母、婶母的娘家人。主要成员如下图: 以“己身”为基准,称谓如下: 伯母,,伯父的妻子,方言称大妈、大娘、娘、嬢嬢,旧时尊称大太太,现代也昵称阿姨; 婶母,,叔父的妻子,又称叔母、婶子,现代也昵称阿姨; 其他成员依“论资排辈”和“就亲”、“套近”的纲纪伦常原则,比照血亲称谓即可。注意:伯叔及其子女属于“我”的旁系血亲,不在“我”的姻亲范围。按照中国人的宗法传统,伯母、婶母既属于“我”的姻亲枢纽,更属于“我”的家族宗亲成员。 4、姑父姨父系姻亲――即姑母、姨母的婆家人。主要成员如下图: 以“己身”为基准,称谓如下: 姑父,,姑母的丈夫,旧时尊称姑老爷,现代昵称伯伯、叔叔; 姨父,,姨母的丈夫,旧时尊称姨老爷,现代昵称伯伯、叔叔; 其他成员依“论资排辈”和“就亲”、“套近”的纲纪伦常原则,比照血亲称谓即可。注意:姑母、姨母及其子女属于“我”的旁系血亲,不在“我”的姻亲范围。 5、妗母系姻亲――即妗母的娘家人。主要成员如下图: 以“己身”为基准,称谓如下: 妗母――舅父的妻子,俗称舅妈、妗子,现代昵称阿姨; 其他成员依“论资排辈”和“就亲”、“套近”的纲纪伦常原则,比照血亲称谓即可。注意:舅父及其子女属于“我”的旁系血亲,不在“我”的姻亲范围。但对于父亲来说,属于父亲的“姻亲”。为什么,请朋友们思考。 可见在讨论亲属关系时,参照系或基准十分重要~ 马克思说,“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同是一个人,对于不同的参照系,社会角色是不同的哦~ 人伦关系讨论到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直系血亲、旁系血亲和姻亲等许多亲属关系,是不是太麻烦啦,不怕,周法哲帮你归纳一下,就一目了然了。详情且听下回分解。 主要亲属归纳(图)-中国人的辈份亲戚称谓详解专题系列[13] 人伦关系讨论到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直系血亲、旁系血亲和姻亲等许多亲属关系,是不是太麻烦啦,不怕,周法哲帮你归纳一下,就一目了然了。 最近1万年来主要是男权社会,以父系为主,“我”的主要亲属如下图: 其中,黄色的是“我”的直系血亲,蓝色的是“我”的旁系血亲,粉红色的是“我”的姻亲。 当代,男女平等,母系亲属也十分重要,以母系为主,“我”的主要亲属如下图: 其中,黄色的是“我”的直系血亲,蓝色的是“我”的旁系血亲,粉红色的是“我”的姻亲。 具体的细节及其称谓,可以查阅前几回的讨论。 朋友们会问,研究中国古代文化时,常常有宗亲和“诛灭九族”的说法,怎么回事呢,详情且听下回分解。 什么是九族宗亲,(图)-中国人的辈份亲戚称谓详解专题系列[14] 宗族是父系社会的产物,是古代宗法制度的社会基础。有几个概念需要说说。 1、家庭 家庭是宗族的基本单元。中国传统的家庭单元是以成年男性为核心,通常的基本成员还有“我”的妻子、子女、父母及未成年的兄弟姐妹。如下图: 姐妹和女儿是不列入族谱编制的,成年后一般要外嫁到别的家族中去,成为外亲; 成年兄弟娶亲成家、生儿育女,形成家族内的旁系血亲; 妻在家庭中是相夫教子、孝敬公婆、署理内政的“助手”,没有独立的地位,通常也不单独列入族谱;不过由于中国人历来倡导孝道和崇母的文化传统,通常母性在子孙面前还是很有权威的; 在1949年真正进入一夫一妻制的社会之前,男人可以纳妾。妾在家庭中没有地位,只能住偏房、侧室,本质上是丈夫和妻子的“准奴仆”,甚至生育的子女(庶出),也必须交由正室妻子养育,与正室妻子生育的子女(嫡出)一样随父姓算作“主子”,一样称正室妻子为嫡母,称偏房的妾(即使生母)为姨娘、姨太太、娘姨。 2、家族 按照这样的模式,兄弟们的家庭“们”构成了“家族”,无论实际上是否另立门户,都按兄弟排行叫做长门、次门、三门、四门、五门……。如下图: 3、九族 纵向距己身4亲等以内的、同父姓的九代直系血亲叫“九族”。 4、宗族 以九族为主线,九代“兄弟”们的家族“们”构成了一个同源血亲的家族群,并且用父姓作为血缘同宗的标识。父系社会的古代伦 理以男性血亲为正宗血统,所以把这样的家族群叫做“宗族”。 古代人认为“姐妹”们是“别家”的人(外亲),虽也用父姓,但通常不算在本宗族之内; 各代“媳妇”们是“自家”的人,随丈夫列入本宗族,甚至结婚后可以在其娘家父姓前冠以夫姓。 但各代“媳妇”们的娘家人属于“外姓”人,只能算作本宗族的亲戚(内亲、姻亲)。 5、九族宗亲 九族宗亲如下图: 从九族宗亲图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的宗族是由下列亲属构成的: 九族同姓直系血亲及其妻子; 九族同姓的旁系血亲及其妻子; 未成婚的同姓血亲。 总之宗族实际上包含了同姓九族中的直系血亲、旁系血亲及其妻子们(姻亲枢纽)。 九族宗亲关系是研究古代社会的重要文化基础,中国人不可不知也~中国古代最残酷的刑罚,有一人获罪而被“诛灭九族”的说 法,就是指诛杀上述的九族宗亲。 而现代社会文明程度大大进步,家族越来越简单化,七姑姑八大姨的亲属制度早已成为历史。详情且听下回分解。 现代伦理新动向-中国人的辈份亲戚称谓详解专题系列[15] 前几回讨论了中国传统的人伦关系,事实上是人类新石器时代以来几千年的父系社会形成的亲属制度,其特点是以男权主义的家庭形式为核心、以血缘关系和族外专偶制婚姻为基础的社会关系网。尽管它是人们天经地义的人伦关系,但本质上是以农耕经济为基础的社会关系,是社会生产力水平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通俗地讲,不是一成不变的。 人类社会进入工业文明阶段后,社会生产力水平加速提高,越来越多的民族和地区,现代化工业、服务业经济取代了农耕经济的主导地位。虽然家庭依然存在,但人们的社会关系纽带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具体动向及其利弊罗列如下: 1、社会化大生产方式和市场经济大潮,使得人类的生产、生活舞台不断冲破家庭、家族范围而走向整个世界。一家人不见得在同一块土地上从事同一种工作,家庭和家族不一定是生产组织单元,甚至不一定是一个经济单元和生活组织单元。男耕女织、早出晚归的温馨家庭生活越来越少。 副作用:骨肉风云,家庭成员之间距离拉大,可能感情疏远。 2、宗族关系的作用在逐步淡化,利益关系的作用在逐步上升,宗族关系的作用在逐步被现代人的多元化关系取代。 副作用:唯利是图,亲兄弟明算帐,生意场上无父子,可能薄情寡义,自私自利,助长个人主义和道德沦丧。 3、兄弟分家和父子别居早已不再是“家丑”,家庭的小型化、简单化成为必然的趋势,“一对夫妻一个家”成为当今社会家庭形式的主要潮流。 副作用:同上。 4、晚婚晚育的新风尚使得过去那种“五世同堂”的家庭寥若晨星,“诛灭九族”的残酷刑罚也一去不复返。 副作用:胆大妄为,我行我素,可能导致人们自我约束力和责任感下降。 5、计划生育和独生子女的大量出现,使得旁系血亲和家族越来越简化。 副作用:人口老龄化,年轻人孤单懦弱,对外人称兄道弟,但可能不知兄弟姐妹之情为何物。 6、男尊女卑的旧观念早已过时,男女平等已有了国家的法律保证,妇女解放运动和个性解放文化如火如荼。 副作用:人伦无序,家庭冲突和婚外性生活增多,离婚率大大提高,可能导致爱滋病泛滥成灾,婚姻稳定性和可靠性大大降低,人类的专偶制婚姻文化面临挑战,文明社会标榜的一夫一妻制名存实亡。 7、血缘关系不再是度量人们亲属远近的唯一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志同道合和互利双赢逐步成为人们结交社会关系的追求目标,亲情、爱情、友情都是人们重视的感情纽带。 副作用:人际关系的多元化和隐性化,逐步淹没朴素自然的显性社会关系,可能导致社会管理成本的增加和人性的复杂化。 现代人们伦理关系的发展和变化,也不可不察矣~当然,朋友们也不必悲观,一方面工业化社会人们家族观念的约束作用淡化,但另一方面个体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公民意识却在与日俱增,民主与法制和民族自尊心的作用,正在为“地球村”里每个国家的人民营造一个规模更大的“家”和“家族”~
本文档为【称谓图[方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003124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375KB
软件:Word
页数:38
分类:企业经营
上传时间:2017-09-30
浏览量: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