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超市管理信息系统论文

超市管理信息系统论文

举报
开通vip

超市管理信息系统论文超市管理信息系统论文 超市管理信息系统论文 摘 要 本次毕业论文题目为超市进销存管理系统,主要目的是在超市进销存模块的基础上,对超市的经营、管理进行研究和探讨。 根据系统所需功能,决定以Windows 2000 server为开发平台,采用SQL server 2000做后台数据库,选择功能强大的Delphi 7.0为开发工具,利用软件工程思想和方法,总体上用结构化生命周期法进行系统分析和设计,采用快速原型法来实现系统。 本系统由进货管理模块、出库管理模块、销售管理模块、管理员模块等组成,对超市中的各种...

超市管理信息系统论文
超市管理信息系统论文 超市管理信息系统论文 摘 要 本次毕业论文题目为超市进销存管理系统,主要目的是在超市进销存模块的基础上,对超市的经营、管理进行研究和探讨。 根据系统所需功能,决定以Windows 2000 server为开发平台,采用SQL server 2000做后台数据库,选择功能强大的Delphi 7.0为开发工具,利用软件工程思想和方法,总体上用结构化生命周期法进行系统分析和设计,采用快速原型法来实现系统。 本系统由进货管理模块、出库管理模块、销售管理模块、管理员模块等组成,对超市中的各种信息进行分类管理、统筹规划,功能较为全面。由于各模块的分开及进入系统前验证用户身份,也加强了各种信息的安全性及保密性。 本系统界面友好,采用传统的下拉式菜单进行功能选择,操作简单,使用方式和微软各种软件(Windows、Office)基本相同,减少了用户学习、使用本系统的额外负担。 本文通过管理信息系统概述、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开发总结五章,详细的说明了系统的开发过程,最后并对整个开发过程进行了总结。 目 录 第一章 管理信息系统概述„„„„„„„„„„„„„„„„„„„„1 1.1 管理信息系统简介„„„„„„„„„„„„„„„„„„„„1 1.2 超市管理信息系统„„„„„„„„„„„„„„„„„„„„2 1.3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3 第二章 系统分析„„„„„„„„„„„„„„„„„„„„„„„„6 2.1 系统客户要求„„„„„„„„„„„„„„„„„„„„„„6 2.2 系统开发目标„„„„„„„„„„„„„„„„„„„„„„6 2.3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6 2.4 管理职能分析„„„„„„„„„„„„„„„„„„„„„„7 2.5 业务流程图„„„„„„„„„„„„„„„„„„„„„„„7 2.6 数据流程图„„„„„„„„„„„„„„„„„„„„„„„8 2.7 数据字典„„„„„„„„„„„„„„„„„„„„„„„„8 第三章 系统设计„„„„„„„„„„„„„„„„„„„„„„„„11 3.1 开发和运行环境选择„„„„„„„„„„„„„„„„„„„11 3.2 系统目标设计„„„„„„„„„„„„„„„„„„„„„„12 3.3 数据库设计„„„„„„„„„„„„„„„„„„„„„„„13 第四章 系统实施„„„„„„„„„„„„„„„„„„„„„„„„20 4.1 系统配置„„„„„„„„„„„„„„„„„„„„„„„„20 4.2 创建数据库(略)„„„„„„„„„„„„„„„„„„„„20 4.3 系统菜单„„„„„„„„„„„„„„„„„„„„„„„„20 4.4 系统窗口„„„„„„„„„„„„„„„„„„„„„„„„22 第五章 开发总结„„„„„„„„„„„„„„„„„„„„„„„„37 参考文献 „„„„„„„„„„„„„„„„„„„„„„„„„„„39 附录 „„„„„„„„„„„„„„„„„„„„„„„„„„„„„40 附录一 登录窗口及代码„„„„„„„„„„„„„„„„„„„„40 附录二 信息管理窗口及代码„„„„„„„„„„„„„„„„„„41 附录三 库存更新窗口及代码„„„„„„„„„„„„„„„„„„42 附录四 查询窗口及代码„„„„„„„„„„„„„„„„„„„„44 附录五 库存查询窗口及代码„„„„„„„„„„„„„„„„„„47 附录六 通过销售码查询商品窗口及代码„„„„„„„„„„„„„48 附录七 密码修改窗口及代码„„„„„„„„„„„„„„„„„„49 附录八 新商品定价窗口及代码„„„„„„„„„„„„„„„„„50 附录九 商品变价窗口及代码„„„„„„„„„„„„„„„„„„51 超市管理信息系统论文 中国电子口岸平台,政府与政府部门、政府部门与企业之间可实现数据交换和共享。数据交换对象包括国家行政管理机关、社会团体、事业单位、国内外企业、驻华使领馆、个体工商户等;连接方法有:PSTN, ISDN, ADSL,DDN, FR, ATM等有线或GRPS, CDMA等无线接入方式;交换格式包括EDFACT, XML, HTML, WML, SWIFT等。 2.3.2事务处理功能. 中国电子口岸可为政府部门和企业办理核销审批、加工贸易 合同 劳动合同范本免费下载装修合同范本免费下载租赁合同免费下载房屋买卖合同下载劳务合同范本下载 审批、减免税审批、报关单申报、进出口许可证件和外汇核销单和申领、结付汇核销、保税区台帐申请、ATA单证申请等提供实时在线服务。 2.3.3身份认证功能. 电子政务网上操作谁也见不到谁,不仅要解决安全问题,更要解决信任问题,否则发生法律纠纷难以判定法律责任。中国电子口岸入网用户都要经过工商、税务、质检、外贸、海关、外汇等6个职能管理部门严格的入网资格审查,才能取得入网IC卡开展网上业务,从而有效解决网上业务信任关系和法律责任问题。身份认证包括:对工商、税务、海关、外汇、外贸、技术监督局等政府部门的身份认证;对进出口企业、加工贸易企业、外贸工业服务企业、外贸附属企业的身份认证;对个体工商户的身份认证。 2.3.4存证举证功能. 根据国家行政管理机关的授权以及上海电子口岸数据中心与各用户单位之间签订的 协议 离婚协议模板下载合伙人协议 下载渠道分销协议免费下载敬业协议下载授课协议下载 ,上海电子口岸数据中心针对部门联网应用项目承担存证举证的责任,电子数据存证期为20年。 2.3.5标准转换功能. 按照国家行政管理机关各部门以及企业用户的需要,由上海电子口岸数据中心对交换数据进行代码转换,如组织机构代码转换,业务单证代码转换,参数数据代码转换。 2.3.6查询统计功能. 根据提供共享业务数据主管部门或单位的授权,有控制地开放数据查询和统计服务。共享数据包括进出口报关单数据、企业经济户口档案数据、外汇核销单数据、海陆空铁邮及快件等货运数据、知识产权数据等。 2.3.7网上支付功能. 针对用户支付税费和货款的需求,由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等商业银行在中国电子口岸设立网上银行,为用户开设电子帐户,提供资金支持、信用担保、帐务管理等多种金融服务。 2.3.8网络隔离功能. 企业及个人与政府部门的联网通过电子口岸实现“一点接入”,使上海电子口岸成为上海市政府网关,并实现政府网与互联网的逻辑隔离,从而确保政府网络的安全性。 3. 文献综述 3.1国内研究现状 上海海关关长孙毅彪在题为《共识•共进•共赢,,长三角通关管理一体化新思路》的 报告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下载sgs报告如何下载关于路面塌陷情况报告535n,sgs报告怎么下载竣工报告下载 中指出加快推进地方电子口岸建设,深化“大通关”工程建设扩大上海电子口岸的应用面,实现上海口岸所有管理部门和相关单位的“一点式”接入。拓宽上海电子口岸的覆盖范围,与长三角和长江流域主要口岸城市互联,推动长三角各地方电子口岸的互通和对接。同时,加强与地方党政机关、口岸相关单位的联系和沟通,按照区域通关改革的进度和要求,协调口岸相关管理部门实施配套改革,建立海关与口岸管理部门的协作机制,有效提升区域整体通关效率。 中国海关杂志专栏评论学者刑海洋也在相关文章中指出口岸是国家的门户,在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我国加入 WT0 后,对外贸易量增大,就更有必要建设和完善电子口岸。针对目前上海市的电子口岸发展存在的一下特征: 1. 外经贸企业对发展电子口岸的意识薄弱 2. 电子口岸的发展缺乏专业性服务 3. 电子商务的安全问题是影响其发展的又一大障碍 4. 普遍缺乏国际电子口岸的商务人才 他提出了以加强部门间的协调, 加大宣传力度, 务实地发展电子口岸, 培养适应电子口岸发展的专门人才来推进本地区电子口岸发展的进程. 明确了地方政府在口岸建设中具有组织和管理能力,政府必须努力提高电子口岸的调控能力。要提高政府的管理调控能力,必须先明确相应的管理调控主体,政府内各部门要加强协调和合作,努力培育电子口岸市场. 3.2国外研究现状 20世纪末,在信息革命和电子技术的推动下,全球经济一体化和贸易无纸化迅猛发展,世界各国均加强对电子口岸建设的研究,采取各种措施提高电子口岸工作效率。美国学者瑞维•卡拉科塔和安德鲁•B•惠斯顿1995年提出3P(人员people、程序process、合作partnership,即精干的人员,实用高效的程序,与外界良好的合作)发展战略,更注重海关内部、海关与企业之间以及海关与相关部门之间相互作用的观念和方式的变化。通过对守法评估、客户导 向和经济担保实施了电子化的程序管理,把海关的监管活动当作生产产品的过程来加以管理,投入的是海关的管理资源(如人力、物力、信息、法规和社会需求),产出的是海关监管的整体效果(包括通关速度、查验比例、税款数量、查获违禁品数量和社会满意度);通过立法为管理信息化提供了法律保障;推行了预报关方式,促进电子口岸工作效率的提高。澳大利亚,通关模式体现了在货物到达前,通过准确及时的电子数据库信息对高风险货物进行认定例外干涉.对信誉客户的灵活报关安排;定期的报关或延期的关税交付四个主要概念。 新加坡作为一座岛国花园城市口岸物流是其整个国家竞争力的良好体现.因此,新加坡学者早在20多年前就已经开始了对电子口岸建设的研究,新加坡的电子政务开展情况被封为是全球电子政务的典范.新加坡学者认为在考虑电子口岸建设的时候应该以宏观的眼光看待,主要考虑协调政府和工商界的交流:风险管理和企业分类;安全的电子通关平台;电子商务和网络安全的立法5个方面。承认不同的机构在电子通关控制中拥有不同的优先权,电子口岸的建设目的是为了提高通关速度,树立新加坡世界一流口岸的需要.然而,日本海事大学学者在其EMBA学位论文提到口岸通关工作效率问题研究更强调不同权利机关之间的合作是提高电子通关效率的基础。运用电子商务,进一步加强协调过程,以电子报关和电子审单为基础,新加坡海关和其他政府部门尝试建立一种称为无缝的“一站式”电子通关系统,这意味着只需要一次报关,客户就可以完成进出口通关程序,这一次性的报关包含了所有涉及到的部门,如海关、商检、口岸、运输公司、银行和税务等。 4. 电子口岸相关问题的研究 4.1电子口岸的内容 中国电子口岸系统的整体框架是:利用IT技术和电信公网(Internet),将国家外经贸、海关、国检、工商、税务、外汇、运输等各行政管理机关分别管理的整个进出口业务过程中的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数据电子化—以“电子底帐”的形式存放到公共数据中心,实现各行政管理部门内部网与公共数据中心连接,在一个完全互联的平台上,实现国家12个部委进行跨部门、跨行业联网核查,而企业上网就可以办理报关、出口退税、外汇核销、转关运输等各种进出口手续。理调控主体,政府内各部门要加强协调和合作,努力培育电子口岸市场. 3.2国外研究现状 20世纪末,在信息革命和电子技术的推动下,全球经济一体化和贸易无纸化迅猛发展,世界各国均加强对电子口岸建设的研究,采取各种措施提高电子口岸工作效率。美国学者瑞维•卡拉科塔和安德鲁•B•惠斯顿1995年提出3P(人员people、程序process、合作partnership,即精干的人员,实用高效的程序,与外界良好的合作)发展战略,更注重海关内部、海关与企业之间以及海关与相关部门之间相互作用的观念和方式的变化。通过对守法评估、客户导向和经济担保实施了电子化的程序管理,把海关的监管活动当作生产产品的过程来加以管理,投入的是海关的管理资源(如人力、物力、信息、法规和社会需求),产出的是海关监管的整体效果(包括通关速度、查验比例、税款数量、查获违禁品数量和社会满意度);通过立法为管理信息化提供了法律保障;推行了预报关方式,促进电子口岸工作效率的提高。澳大利亚,通关模式体现了在货物到达前,通过准确及时的电子数据库信息对高风险货物进行认定例外干涉.对信誉客户的灵活报关安排;定期的报关或延期的关税交付四个主要概念。 新加坡作为一座岛国花园城市口岸物流是其整个国家竞争力的良好体现.因此,新加坡学者早在20多年前就已经开始了对电子口岸建设的研究,新加坡的电子政务开展情况被封为是全球电子政务的典范.新加坡学者认为在考虑电子口岸建设的时候应该以宏观的眼光看待,主要考虑协调政府和工商界的交流:风险管理和企业分类;安全的电子通关平台;电子商务和网络安全的立法5个方面。承认不同的机构在电子通关控制中拥有不同的优先权,电子口岸的建设目的是为了提高通关速度,树立新加坡世界一流口岸的需要.然而,日本海事大学学者在其EMBA学位论文提到口岸通关工作效率问题研究更强调不同权利机关之间的合作是提高电 子通关效率的基础。运用电子商务,进一步加强协调过程,以电子报关和电子审单为基础,新加坡海关和其他政府部门尝试建立一种称为无缝的“一站式”电子通关系统,这意味着只需要一次报关,客户就可以完成进出口通关程序,这一次性的报关包含了所有涉及到的部门,如海关、商检、口岸、运输公司、银行和税务等。 4. 电子口岸相关问题的研究 4.1电子口岸的内容 中国电子口岸系统的整体框架是:利用IT技术和电信公网(Internet),将国家外经贸、海关、国检、工商、税务、外汇、运输等各行政管理机关分别管理的整个进出口业务过程中的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数据电子化—以“电子底帐”的形式存放到公共数据中心,实现各行政管理部门内部网与公共数据中心连接,在一个完全互联的平台上,实现国家12个部委进行跨部门、跨行业联网核查,而企业上网就可以办理报关、出口退税、外汇核 中国电子口岸系统整体框架如下图(表1.1)所示: 资料来源:上海海关网 5.上海电子口岸发展面临的环境形势分析 5.1宏观环境 目前国际局势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不会改变,世界的基本格局和发展方向不会改变,国际形势总体稳定、局部动荡的基本态势不会改变,上海发展的国际政治环境也不会发生显著变化。我国坚定不移地抓好发展这个第一要务,紧紧抓住和用好2 1世纪头二十年这个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大力发展本国经济.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在信息技术革命与跨国公司扩张的推动一下,生产国际化、贸易自由化和区域一体化不断突破国界的限制,商品、服务、资本与信息的跨国流动规模日趋扩大,世界范围内配置资源的效率不断提高,各国、各地区间经济相互依赖程度空前增加,竞争与合作逐渐成为国际经济活动的主旋律。这种贸易国际化的趋势必然要求海关作业也以同样国际化的标准进行,电子口岸建设和完善已经是刻不容缓的事情. 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将建设具有国际水准的人文环境。根据国际交流的新需求、新挑战,积极推动与国际大都市相符的人文环境,推进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在弘扬民族文化的同时,吸收西洋文化内涵,发展能够代表当今世界最新时尚,体现当代政治经济发展的最新要求,与国际大都市相匹配的社会文化结构、时代精神风貌,建设具有国际水准、不断变革创新与冒险精神,充满活力与较高素质的人文环境。 从技术环境上来看,讲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科技与经济、科技与社会发展的更加紧密。知识经济、网络经济、信息社会使得上海电子口岸建设适应运输工具大型化,口岸运作信息化、网络化,口岸服务高效化、便捷化:能够做到信息资源共享,真正实现与国际接轨的无纸化贸易。 5.2微观环境 从空港来看,上海口岸的目标是建设航空枢纽,而周边的香港、仁川、新加坡和吉隆坡都提出了类似的目标:香港机场管理当局的宗旨是本着保持香港主要国际及地区航空中心地位和目标,致力于成为世界级的机场营运机构;韩国仁川机场战略目标为“21世纪东北亚的一流航空枢纽,力争成为欧美大陆从空中进入北太平洋地区的门户.新加坡机场已获得“亚洲最佳机场”和“全球顾客最满意机场”殊荣,战略定位为把樟宜建成世界空中交通枢纽和世界最好的机场;吉隆坡机场的目标则是力争成为东南亚的客货运中枢。对此,国家民航总局和上海市政府十分重视,成立了推进上海航空枢纽建设联合领导小组,制定了《推进上海航空枢纽行动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各相关部门正按行动方案的内容分阶段逐步推进,力争2007年初步确立上 海航空枢纽地位。 从海港来看,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应该以东亚地区集装箱枢纽港为优先发展目标。这是因为:一是从运输方式看,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国际运输中的80%-90%由国际海运来承担,国际海运的特点造成了国际航运的船舶大型化、集装箱化,而多式联运的综合物流系统以及信息化的发展使集装箱运输成为国际海运中最重要也是最有发展潜力的运输方式;二是从地域因素看,据分析和预测,2005年全球出口量将有53%来自亚洲,而亚洲的进口占全球进口量的37%,同时出口北美、欧洲的货量也将在未来4年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毫无疑问,亚洲目前及今后将继续是全球集装箱运输发展前景最好、市场最繁荣的地区,特别是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形成与大力发展,必将进一步促使亚洲成为全球集装箱运输竞争的焦点。东亚地区已成为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上海应努力抓住机遇,大力发展电子口岸业务。 5.3内部环境 根据上海近几年的发展总体情况来看,上海口岸承接20世纪90年代以来良好的发展态势,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增长的幅度也越来越大。上海海港口岸集装箱量近5年的平均增长率为28. 36,近3年平均增长率为32%;货物吞吐量近5年的平均增长率为15. 42%,近3年平均增长率为19.7 % .上海空港口岸进出口货邮近5年的平均增长率为28. 61,近3年平均增长率为38. 2%,出入境旅客近5年平均增长率为20. 31%(由于“非典”的影响2003年增长率为一14. 21) . 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给上海口岸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为上海电子口岸加快硬件和软件建设,提高上海口岸国际竞争力提供有利条件。 上海航空枢纽建设的总体目标是:构建完善的国内国际航线网络,成为连接世界各地与中国的空中门户,建成亚太地区的核心枢纽,最终成为世界航空网络的重要节点;成为集本地运量集散功能、门户枢纽功能(国内到国际中转、国际到国内中转)、国内中转功能和国际中转功能为一体的大型复合枢纽;上海空港建设的加快为上海空港建设带来机遇. 为上海空港口岸的建设带来机遇。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是以上海为中心、江苏浙江为两翼所组成的一个港口群的概念,其核心就是要拥有国际集装箱枢纽港,关键是洋山深水港建设。2005年6月,国务院批复设立洋山保税港区,这对于改善洋山深水港区的口岸政策软环境,提升其国际综合竞争力,确立国际集装箱枢纽港的地位具有十分重要和深远的意义。我们将以有利于形成上海电子口岸优势和功能提高,有利于形成便捷高效的通关环境,有利于形成电子口岸监管协调统一发挥整体优势,体现“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区内自由”为原则,力求通关手续更简便、通关流程更优化、通关速度更快捷、通关服务更完善、口岸管理更科学。使上海电子口岸贸易物流功能不断增强;上海口岸电子通关查验功能不断完善;上海电子口岸货运货代服务业不断发展;上海电子口岸贸易和投资环境不断优化。 6 上海电子口岸现状及分析 6.1上海电子口岸现状 上海电子口岸工程于2001年5月24日开始在海关总署和上海市政府共同筹建下成立.同日中国电子口岸数据中心上海分中心正式挂牌成立,它是中国电子口岸数据中心在全国建立的第一个分中心。该中心的建立,标志着我国口岸电子执法系统建设取得了新的突破。上海市以电子口岸建设为契机,实施“大通关”工程,建立“大通关”工作协调机制,积极推进“大通关”工作。在上海市政府的协调下, 由上海市信息办、上海市计委、上海市外经贸委、上海海关、中国电信集团、上海交通大学等单位联手协作,组建了上海亿通国际股份有限公司,形成了集国际经贸信息、港口物流信息和政府监管信息于一体的权威的电子口岸信息统一发布平台—亿通网。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上海口岸一般进口货物通关提货时间,海运已经压缩为48小时左右(不涉税的货物仅 24-36小时),空运压缩为14个小时左右。特定地区通关效率的提高更是明显:外高桥保税区49家空运进口“直通式”试点企业,通关时间仅需6小时,40%的货物4小时内通关;松江出口加工区货物快速通关,时间不超过4小时;空运国际快件通关时间由原来的平均36个小时缩短为2小时;上海海关的进出口无纸通关试点,至今已有3千余票(次)货物通关,对不涉税,不需查验的货物,海关从电子审单到放行仅需5分钟。上海市电子口岸“大通关”的提速,极大地促进了口岸管理的规范化,不仅口岸执法单位实现了有效监督,而且促使中介管理机构规模经营,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出口企业更是交口称赞,一致反映实行电子“大通关”后, 口岸工作效率明显提高,企业通关成本显著下降。据上海菲利浦电子元件公司介绍,仅2001年一年,该企业因通关速度提高就节省了180万美元,公司投资总额已由1996年的2300万美元扩大到2001年的10600万美元;富士施乐公司反映,由于以前通关效率不快,不得不储存大量零配件,大通关后,该公司的仓储下降了10%,客户满意度出由73%提高到92%; IBM公司反映,通关效率提高后,企业成本降低了20%-25%,增强了企业对市场的灵敏度,上海IBM公司已成为总公司的亚太区物流中心,2001年又新增投资3亿美元在上海建立芯片封装厂。 目前,上海市正在深化和完善电子口岸建设工作,扩大无纸通关试点范围,目标是在2007年年底前,上海口岸通关效率和水平接近或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即海运进出口货物通关提关货在24小时内完成,空运在12小时内完成。其中重点区域和IT等重点产业及有快速提货要求企业的通关提货时间在8小时以内完成;区内生产性企业的空运进口货物,从飞机落地到运达企业在6小时内完成,出口加工区内企业空运进口货物在4小时内完成。 6.2上海电子口岸现状分析 中国电子口岸作为新生事物,尤其是作为一个跨12个部委庞大的信息系统,在实现信息流、资金流、货物流信息共享、促进经贸发展的同时,目前也存在一些显性或隐性的问题,这些问题将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中国电子口岸的建设,影响电子口岸的效能的发挥。 6.2.1信息共享问题. 电子口岸的正常运转涉及到12个部委的相互协调与相互配合,最重要的能实现信息共享,以提高办事效率和执法透明度和公正度。然而,尽管有国务院的统一领导与积极推动,但电子口岸系统的信息共享并不容乐观。首先是遭到一些机构掩盖落后的本能抵制。如海关总署曾希望与某机构共享海关的数据,但该机构却拒绝接收;问题反映到国务院,有关领导先后批示要求加快该机构与海关总署的联网,但该机构却迟迟不愿意联网。原来,该机构采用的系统在技术上有缺陷,虽然明知联网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但与海关联网必然要对自己的系统进行大规模改造,于是该机构选择了低效率而不愿信息共享。其次是部门利益的驱动。在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下,信息不对称对部门利益的贡献不匪,一些部门对涉及本部门的利益的信息不愿共享,担心信息共享会损害本部门的利益;或者出于对利益的追求,一方面只想共享别部门的信息,而不愿意本部门的信息被共享。 6.2.2标准体系问题. 由于启动电子口岸建设时,相应的12个部委已经或多或少地建立了一些信息系统,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数据标准。例如海关给企业的数据代码为10位,外汇管理局给企业的数据代码是9位,其它的业务单证代码、参数数据代码等也是各不相同。目前为止,电子口岸还没有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这无疑将影响信息系统的共享效率与价值,增加工作人员的工作量,降低工作效率,增加业务出错的机率。 6.2.3.信息安全问题. 电子政务作为政务活动在信息时代的一种新的表现形式,在安全性方面有着很高的要求,政务活动不同于商务活动,它涉及政府机密、敏感信息和公民企业隐私,所以安全问题是电子 政务建设中非常重要也是十分紧迫敏感的问题。电子口岸作为相关部委电子政务门户网站,同样面临信息安全问题。电子口岸虽然采用了“一点接入”的方式把每一个行政管理机关与其它行政管 理机关和企业联接通道全部进行逻辑隔离,在公共数据中心加装多重防护措施,以保证有效保护运行系统和网络的安全,但由于信息技术是一把双刃剑,一些不法分子或好事之徒有可能利用所掌握的技术对信息系统进行恶意破坏或攻击,造成系统瘫痪或企业客户信息丢失,被窃损害,从而形成严重的信息安全问题。 6.2.4.企业信息化基础薄弱. 目前,我国绝大部分外经贸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正忙于解决吃饭问题,没有足够的资金用于计算机网络设施建设。拥有计算机的外经贸企业,也主要是用于文本处理、数据统计。多数外经贸企业虽然已经上网,但主要用于信息查询和进出口的部分纠纷;建立企业网结或在网络平台建立企业网页的仍为数不多。对产、供、销,人、财、物等重要资源实现电子化、网络化管理的企业比例更小。再加上对电子商务安全的担忧,许多外经贸企业加入上海电子口岸的意识不是很强,因而也就疏于加强本企业的信息基础建设了。在电子口岸这一系统框架内,相关政府机构因有国家财政的支持而处于信息技术的高端,而许多外经贸企业则处于信息技术的低端,产生了政企之间的数字鸿沟。 6.3.5商务人才问题. 电子口岸的发展,需要企业拥有所需的各方面人才,特别是计算机原理、软件开发、应用与维护、网络技术与国际贸易、网络营销、电子商务知识相结合的人才。由于我国高校教育体制的原因,再加上电子口岸是一种新事物,其完善和发展也有待于国人进一步研究和探索,因此国际电子口岸的商务人才的培养远远满足不了企业的需求,相关政府机构也同样存在人才缺口。 7 上海电子口岸发展对策 7. 1加强政府对电子口岸建设宏观管理 上海电子口岸建设是我国推行“金关工程”的必然要求,需要政府及相关机构从宏观的角度,统一思想认识,加强组织协调,建立联络机制,统筹制定标准,加大宣传力度,共同推进上海电子口岸良性发展.上海电子口岸建设不但涉及面广、程序复杂,而且政策性强、专业性强、时效性强,涉及的职能部门多,环节多,各个口岸具体情况不同,发展也不平衡,是一项相当复杂的系统工程,这势必会给上海的电子口岸建设带来一定的工作难度。要顺利推进上海电子口岸建设,离不开上海市政府有关机构的指导和大力支持,离不开各方的密切配合。各相关政府机构要将上海电子口岸建设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健全上海电子口岸建设工作协调机构,统一领导,加强协调,把有关部门协调起来,将有关企业协调起来,推动上海电子口岸建设工作顺利实施。各口岸管理部门和工作协调机构要善于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困难,认真总结经验,加强督促检查,实行分类指导,强化协调机制,使上海电子口岸建设工作不断取得成效。 7.2加强企业物流数据的信息化建设 在上海电子口岸建设中,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也是推动其发展的重要一步.企业没有实现信息化就不可能实现口岸的电子化.在企业管理中,任何工作和岗位都脱离不开对信息及数据的依赖。作为以信息化为特征的现代物流,其对数据的需求和依靠更为迫切。数据管理不仅工作量非常大,而且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物流信息化的手段和工具。及时、准确、全面的信息,才是科学决策的可靠依据。库存信息、单据信息、费用凭证的真实、实时,是进出口企业实现快速通关的基础。 7.3努力建成上海口岸物流信息和电子商务统一平台。 全面实现电子平台与口岸所有部门、机构和区域、企业的联网,实现口岸所有单位一点接入 电子平台初步实现电子交易、电子通关、电子物流、电子支付的各项主要功能。争取口岸信息化程度在2-3年内达到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水平。初步形成国内第一、国际一流的口岸信息、枢纽。电子平台要实现与国家有关部门、长江三角洲主要港口、重点城市和货物集散地的联网.全面实现长江三角洲地区与上海口岸的信息交换和多式联运信息服务功能;借鉴国际经验,采纳国际标准,形成跨国信息网络,提供全球供应链管理(SCM)信息服务。 7.4加快单证电子化。 开发船舶信息电子申报系统,实现船代一次申报,海事、海关、检验检疫、边检、港务、理货、引航等部门信息共享,推进海运进口提货单和出口十联单电子化应用,用电子单证替代原来复杂繁复的纸质单证,真正实现贸易的无纸化.只有单证先实现了电子化,企业才有可能实现信息化.电子口岸建设才具有现实的可行性. 7.5完善“一站式”报检报关服务 提高上海电子口岸工作效率是一个系统问题,不仅仅海关方面,而且还涉及海关、检验检疫、代理、港务、运输等,甚至于涉及货主与执法部门之间的互信关系。发达国家有先进的、24小时运作的电子报关系统,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将海关、检验检疫、代理、港务、运输、货主等部门连成一体,进行“一站式”服务,同时能够进行电子预报关,之后的通关环节也基本在网上进行,大大缩短了通关时间。上海按照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要求,也要建设一个集约化程度高、设施完备、服务管理运作经验及企业文化 长期以来我国汽车企业公司治理结构非常不完善,很多上市公司,缺乏有效的制衡机制。同时我国汽车企业还具有浓厚的地方保护主义色彩,这造成了很多上市公司治理失效、无视市场规律、行政命令式经营管理盛行、条块分割严重。直接的影响就是公司业绩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 通过合资带来的先进管理方法不仅改善了企业的经营素质,而且改善了上市公司治理状况,提高公司治理的效果与效率,打破条块分割的现状,按照市场化原则来运营企业,并把国际先进的管理系统、经营理念植入中国企业,形成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江铃汽车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在2000年之前,江铃汽车一直处于亏本状态,但自2000年以来,公司业绩持续、稳步上升,这虽然与市场向好、公司自身改善经营管理等有关,但是与福特公司进入该公司董事会,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公司治理结构和决策机制也有很大关系。 外资介入上市公司对提高上市公司经营管理水平也有着重大的意义。国外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高出国内企业很多,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这不仅从国外企业业绩指标、生产率指标等可以看出,就是在中外合资、合作企业身上也可以得到反映。我国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合格的经理人才的缺乏,而大量合格人才的培养不是短时期内可以完成的,因而要想在短时间内迅速提高我国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是很困难的。因此,在上市公司中引入外资股东,当外资股东的股份比例达到一定水平时,则外资股东就不仅会介入公司董事会,而且还会派出一些优秀的经理人员进入经理层,这些经理人员的就任,不仅有利于提高公司整体的经营管理水平,更重要的是为国内经营管理人员提供了学习和效仿的现实对象,对培养国内优秀经营管理人才影响重大。江铃汽车为国内其它汽车制造企业输送了一批合格的经营管理人才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2.3满足了国内市场的需要并扩大出口量 2003年,由于进口关税进一步降低,国内汽车产品进口配额增加,同时由于国内汽车市场形势大好,产销量猛增,但国产零部件又不能全面满足国内汽车市场多样化的需求,高档豪华乘用车、特殊用途专用车零部件短缺,使得零部件进口量增加较快。近几年来,由于一些国外零部件企业纷纷来华合资或独资建厂生产汽车零部件,国内零部件企业也纷纷引进技术,开发生产高技术含量的零部件产品,在满足国内需求的同时,对外出口也在不断增加。 近年来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已经成为汽车产品出口的主力军,汽车零部件的出口金额大大高于整车、整机出口;在以劳动密集型、中低技术含量产品为主的同时,高技术含量的零部件出口也有一定的发展;发达国家、汽车生产大国成为我国主要零部件的主要出口国。亚洲、北美和欧洲是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的三大主要市场,与此同时,对中东、南美、非洲等一些新兴市场的开拓也取得了成效;在国外建厂、收购国外企业的现象已经出现。合资企业、外资企业产品返销出口成为出口主力军之一。 通过建立合资企业(及时满足了国内迅速发展的轿车市场的需要。从我国汽车企业1998年到2005年的销售情况,显示合资企业产品市场占绝对优势,尤其是中级以上技术档次的产品细分市场,市场份额主要集中在跨国公司的合资企业中。中外合资汽车企业是中国汽车工业的主要力量,在汽车工业中占主导地位。如果没有建立这些合资企业,我国的轿车产量将减少2,3以上,国家将付出大量外汇进口轿车,对国家外汇收支平衡造成严重影响。 2.4促进汽车产品技术水平提高,产品和产业结构趋向合理 发达国家在汽车制造方面的市场已经趋于饱和,正积极地寻求海外市场, 向海外转移生产能力。 而我国丰富的廉价劳动力、巨大的市场对这部分生产资源具有强大吸引力。通过外资并购,国内的汽车企业可以快速引进先进的生产工艺。提高产品开发研究能力。实现技术水平和产品的升级。 与跨国公司广司的技与资术本合作,促进了我国汽车工业产品档次和水平的提高,有些产品已达90年代世界先进水平特别是轿车工业,通过合资,不断地获得新的技术。现在有些企业开始在引进技术的基础上。开发具有自己部分知识产权的新产品。如上海大众的桑塔纳2000GSI、神龙公司的富康988等,就是中外合作开发的。一汽则在引进技术的基础上,开发具有自己独立知识产权的新产品——红旗98新星。 在汽车产品结构上,改变了我国汽车工业长期以来缺重少轻,几乎没有轿车的不合理局面,使我国汽车工业的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更趋合理。通过技术引进、合资合作,轿车比重已从1990的年8.33,上升到1998年的31.54, ;客车比重从1990年的20.79,上升到1998年的28.36, ;载货车比重从1990年的7O.79,下降到1998年的39.83,,在载货车中,重型载货车比重上升,中型载货车比重持续下降。 在汽车工业产业组织结构上,通过合资建立了几个大的轿车生产企业,抑制了盲目的重复建设,使我国汽车工业的产业组织结构进一步台理化。目前,我国轿车工业前五家的生产集中度已达95, 以上,其中4家是合资企业。 2.5提高市场竞争力 外资对中国汽车行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外资的合作客观上推动了中国汽车业整体竞争力的提高它们为中国带来了大大优于国有企业的产品和流程,外资的进入,使产品价格迅速下降,而车型数量和质量双双上升。入世以来,汽车产业发展的另一大特点是企业加大了汽车特别轿车新成品的开发力度,新产品不断推出,汽车产品结构调整速度加快,新款汽车上市节奏加快。2001年以后,面对汽车市场日趋白热化的竞争,进入中国的汽车厂商,纷纷向中国市场投放最具竞争力的新产品。2002年,全国汽车整车投放新产品90种,其中轿车38种。在所有的新产品中,属于合资或技术引进的占61种外资还促进了对中国汽配行业的大量投资。外资并购激发行业进入自觉重组整合阶段此外,行业内外的整合也以加速。不难发现从05年以来外商投资再掀高潮,国内汽车行业整合也开始加剧,“内外齐并购”大大推动了我国汽车业重组的步伐。中国汽车并没有如一些人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前所料的被进口车“挤掉”,而是昂起头颅,借助外资力量做大规模,提高竞争力,正在逐步借助资本市场奔向全球。从目前来看,汽车业对外合作“起步”不错,大量外资利用这个方式进入中国汽车市场,此起彼伏的合资动作引起人们广泛关注。首先是华晨与宝马的合作;东风与日产组建了风神轿车公司,并与雪铁龙加强了合作;长安与福特的合资车型生产进展十分迅猛。另 一方面,国内汽车行业的整合也愈演愈烈,围绕三大汽车产业集团的收购兼并活动得到了政府的支持。上汽合并了奇瑞、兼并了仪征、重组柳州五菱;东风参股悦达起亚;华晨收购金杯、一汽拿下青岛颐中汽车、控股天汽。从目前情况来看,加入世贸组织实现了以前所迫切希望的扩大规模、提高竞争力,使我国汽车行业进入自觉重组整合阶段。 2.6促进汽车产业规模的实现 外资并购中国的汽车产业,通过资本重组,企业产业规模迅速扩大,有利于降低成本实现规模经济,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通过汽车企业的兼并重组(一部分规模小技术力量弱,成本居高不下的汽车企业退出市场或投奔到优势企业旗下。 中国汽车工业形成了几家生产规模大、技术开发能力较强、产品系列化、分工协作合理的大型企业集团, 并最终形成少数几家企业集团控制全国大部分汽车市场的局面。据有关方面统计,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2002年末,世界汽车巨头已经在中国累计合资举办了46家汽车企业,形成生产规模200多万辆。 2004年我国十大汽车厂家产量占全国汽车产量的83.9, ,销量占84.19, 。上汽集团产销双双接近85万辆,长安汽车北汽集团和东风汽车产销超过50万辆这5家企业的市场份额占全国汽车市场的68.8,。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整车销售突破100万辆,其中自主品牌汽车销售占50万,这是中国汽车产业规模化发展的新的里程碑。年销售100万辆汽车的实现,标志着中国一汽集团的企业规模已经进入了一个新台阶,这标志着一汽集团加速建设“规模百万化、管理数字化、经营国际化”新一汽的目标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标志着中国汽车产业规模化生产迈上新台阶。中国其他的汽车集团如东风、上汽、北汽也在逐渐加大加快发展的步伐,在未来十年左右均有望成为中国市场销售百万的汽车巨头。 2.7有效带动了上下游相关产业的发展 汽车工业产业关联度大,上游产业包括钢铁、轮胎、油漆、汽车配件等等,下游产业则体现在消费信贷、保险理赔、维修保养、配件供应、二手车交易、车辆置换、汽车文化娱乐等一系列汽车金融服务上。合资活动有效地带动了上下游相关产业的发展,不但有利于二级、三级本土供应商水平得到提升,也对整车企业有一定的技术示范作用。汽车产业不仅科技含量较高,术水平提高,产品和产业结构趋向合理 发达国家在汽车制造方面的市场已经趋于饱和,正积极地寻求海外市场, 向海外转移生产能力。 而我国丰富的廉价劳动力、巨大的市场对这部分生产资源具有强大吸引力。通过外资并购,国内的汽车企业可以快速引进先进的生产工艺。提高产品开发研究能力。实现技术水平和产品的升级。 与跨国公司广司的技与资术本合作,促进了我国汽车工业产品档次和水平的提高,有些产品已达90年代世界先进水平特别是轿车工业,通过合资,不断地获得新的技术。现在有些企业开始在引进技术的基础上。开发具有自己部分知识产权的新产品。如上海大众的桑塔纳2000GSI、神龙公司的富康988等,就是中外合作开发的。一汽则在引进技术的基础上,开发具有自己独立知识产权的新产品——红旗98新星。 在汽车产品结构上,改变了我国汽车工业长期以来缺重少轻,几乎没有轿车的不合理局面,使我国汽车工业的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更趋合理。通过技术引进、合资合作,轿车比重已从1990的年8.33,上升到1998年的31.54, ;客车比重从1990年的20.79,上升到1998年的28.36, ;载货车比重从1990年的7O.79,下降到1998年的39.83,,在载货车中,重型载货车比重上升,中型载货车比重持续下降。 在汽车工业产业组织结构上,通过合资建立了几个大的轿车生产企业,抑制了盲目的重复建设,使我国汽车工业的产业组织结构进一步台理化。目前,我国轿车工业前五家的生产集中度已达95, 以上,其中4家是合资企业。 2.5提高市场竞争力 外资对中国汽车行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外资的合作客观上推动了中国汽车业整体竞争力的提高它们为中国带来了大大优于国有企业的产品和流程,外资的进入,使产品价格迅速下降,而车型数量和质量双双上升。入世以来,汽车产业发展的另一大特点是企业加大了汽车特别轿车新成品的开发力度,新产品不断推出,汽车产品结构调整速度加快,新款汽车上市节奏加快。2001年以后,面对汽车市场日趋白热化的竞争,进入中国的汽车厂商,纷纷向中国市场投放最具竞争力的新产品。2002年,全国汽车整车投放新产品90种,其中轿车38种。在所有的新产品中,属于合资或技术引进的占61种外资还促进了对中国汽配行业的大量投资。外资并购激发行业进入自觉重组整合阶段此外,行业内外的整合也以加速。不难发现从05年以来外商投资再掀高潮,国内汽车行业整合也开始加剧,“内外齐并购”大大推动了我国汽车业重组的步伐。中国汽车并没有如一些人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前所料的被进口车“挤掉”,而是昂起头颅,借助外资力量做大规模,提高竞争力,正在逐步借助资本市场奔向全球。从目前来看,汽车业对外合作“起步”不错,大量外资利用这个方式进入中国汽车市场,此起彼伏的合资动作引起人们广泛关注。首先是华晨与宝马的合作;东风与日产组建了风神轿车公司,并与雪铁龙加强了合作;长安与福特的合资车型生产进展十分迅猛。另一方面,国内汽车行业的整合也愈演愈烈,围绕三大汽车产业集团的收购兼并活动得到了政府的支持。上汽合并了奇瑞、兼并了仪征、重组柳州五菱;东风参股悦达起亚;华晨收购金杯、一汽拿下青岛颐中汽车、控股天汽。从目前情况来看,加入世贸组织实现了以前所迫切希望的扩大规模、提高竞争力,使我国汽车行业进入自觉重组整合阶段。 2.6促进汽车产业规模的实现 外资并购中国的汽车产业,通过资本重组,企业产业规模迅速扩大,有利于降低成本实现规模经济,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通过汽车企业的兼并重组(一部分规模小技术力量弱,成本居高不下的汽车企业退出市场或投奔到优势企业旗下。 中国汽车工业形成了几家生产规模大、技术开发能力较强、产品系列化、分工协作合理的大型企业集团, 并最终形成少数几家企业集团控制全国大部分汽车市场的局面。据有关方面统计,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2002年末,世界汽车巨头已经在中国累计合资举办了46家汽车企业,形成生产规模200多万辆。 2004年我国十大汽车厂家产量占全国汽车产量的83.9, ,销量占84.19, 。上汽集团产销双双接近85万辆,长安汽车北汽集团和东风汽车产销超过50万辆这5家企业的市场份额占全国汽车市场的68.8,。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整车销售突破100万辆,其中自主品牌汽车销售占50万,这是中国汽车产业规模化发展的新的里程碑。年销售100万辆汽车的实现,标志着中国一汽集团的企业规模已经进入了一个新台阶,这标志着一汽集团加速建设“规模百万化、管理数字化、经营国际化”新一汽的目标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标志着中国汽车产业规模化生产迈上新台阶。中国其他的汽车集团如东风、上汽、北汽也在逐渐加大加快发展的步伐,在未来十年左右均有望成为中国市场销售百万的汽车巨头。 2.7有效带动了上下游相关产业的发展 汽车工业产业关联度大,上游产业包括钢铁、轮胎、油漆、汽车配件等等,下游产业则体现在消费信贷、保险理赔、维修保养、配件供应、二手车交易、车辆置换、汽车文化娱乐等一系列汽车金融服务上。合资活动有效地带动了上下游相关产业的发展,不但有利于二级、三级本土供应商水平得到提升,也对整车企业有一定的技术示范作用。汽车产业不仅科技含量较高,能与现代高新技术同步发展和形成良性互动,而且能带动其它产业的快速发展。汽车工业的发展对金融、冶金、橡胶、石油、光机电、商业等十几个产业都有较强的带动作用。据有关数据统计汽车制造业与上游产业和下游产业的关联比例约为0.65:1:2.63,汽车制造业每增值1元,会给上游产业带来0.65元的增值,给下游产业带来2.63元的增值。而且,汽车制造业每提供1个就业岗位,就给上下游产业创造10至15人的就业机会。汽车产业的 链条延伸出去,可以涉及十几个大产业,包括交通运输、冶金、机电、石化、建材、橡胶、塑料、电子信息、服务等。 术水平提高,产品和产业结构趋向合理 发达国家在汽车制造方面的市场已经趋于饱和,正积极地寻求海外市场, 向海外转移生产能力。 而我国丰富的廉价劳动力、巨大的市场对这部分生产资源具有强大吸引力。通过外资并购,国内的汽车企业可以快速引进先进的生产工艺。提高产品开发研究能力。实现技术水平和产品的升级。 与跨国公司广司的技与资术本合作,促进了我国汽车工业产品档次和水平的提高,有些产品已达90年代世界先进水平特别是轿车工业,通过合资,不断地获得新的技术。现在有些企业开始在引进技术的基础上。开发具有自己部分知识产权的新产品。如上海大众的桑塔纳2000GSI、神龙公司的富康988等,就是中外合作开发的。一汽则在引进技术的基础上,开发具有自己独立知识产权的新产品——红旗98新星。 在汽车产品结构上,改变了我国汽车工业长期以来缺重少轻,几乎没有轿车的不合理局面,使我国汽车工业的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更趋合理。通过技术引进、合资合作,轿车比重已从1990的年8.33,上升到1998年的31.54, ;客车比重从1990年的20.79,上升到1998年的28.36, ;载货车比重从1990年的7O.79,下降到1998年的39.83,,在载货车中,重型载货车比重上升,中型载货车比重持续下降。 在汽车工业产业组织结构上,通过合资建立了几个大的轿车生产企业,抑制了盲目的重复建设,使我国汽车工业的产业组织结构进一步台理化。目前,我国轿车工业前五家的生产集中度已达95, 以上,其中4家是合资企业。 2.5提高市场竞争力 外资对中国汽车行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外资的合作客观上推动了中国汽车业整体竞争力的提高它们为中国带来了大大优于国有企业的产品和流程,外资的进入,使产品价格迅速下降,而车型数量和质量双双上升。入世以来,汽车产业发展的另一大特点是企业加大了汽车特别轿车新成品的开发力度,新产品不断推出,汽车产品结构调整速度加快,新款汽车上市节奏加快。2001年以后,面对汽车市场日趋白热化的竞争,进入中国的汽车厂商,纷纷向中国市场投放最具竞争力的新产品。2002年,全国汽车整车投放新产品90种,其中轿车38种。在所有的新产品中,属于合资或技术引进的占61种外资还促进了对中国汽配行业的大量投资。外资并购激发行业进入自觉重组整合阶段此外,行业内外的整合也以加速。不难发现从05年以来外商投资再掀高潮,国内汽车行业整合也开始加剧,“内外齐并购”大大推动了我国汽车业重组的步伐。中国汽车并没有如一些人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前所料的被进口车“挤掉”,而是昂起头颅,借助外资力量做大规模,提高竞争力,正在逐步借助资本市场奔向全球。从目前来看,汽车业对外合作“起步”不错,大量外资利用这个方式进入中国汽车市场,此起彼伏的合资动作引起人们广泛关注。首先是华晨与宝马的合作;东风与日产组建了风神轿车公司,并与雪铁龙加强了合作;长安与福特的合资车型生产进展十分迅猛。另一方面,国内汽车行业的整合也愈演愈烈,围绕三大汽车产业集团的收购兼并活动得到了政府的支持。上汽合并了奇瑞、兼并了仪征、重组柳州五菱;东风参股悦达起亚;华晨收购金杯、一汽拿下青岛颐中汽车、控股天汽。从目前情况来看,加入世贸组织实现了以前所迫切希望的扩大规模、提高竞争力,使我国汽车行业进入自觉重组整合阶段。 2.6促进汽车产业规模的实现 外资并购中国的汽车产业,通过资本重组,企业产业规模迅速扩大,有利于降低成本实现规模经济,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通过汽车企业的兼并重组(一部分规模小技术力量弱,成本居高不下的汽车企业退出市场或投奔到优势企业旗下。 中国汽车工业形成了几家生产 规模大、技术开发能力较强、产品系列化、分工协作合理的大型企业集团, 并最终形成少数几家企业集团控制全国大部分汽车市场的局面。据有关方面统计,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2002年末,世界汽车巨头已经在中国累计合资举办了46家汽车企业,形成生产规模200多万辆。 2004年我国十大汽车厂家产量占全国汽车产量的83.9, ,销量占84.19, 。上汽集团产销双双接近85万辆,长安汽车北汽集团和东风汽车产销超过50万辆这5家企业的市场份额占全国汽车市场的68.8,。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整车销售突破100万辆,其中自主品牌汽车销售占50万,这是中国汽车产业规模化发展的新的里程碑。年销售100万辆汽车的实现,标志着中国一汽集团的企业规模已经进入了一个新台阶,这标志着一汽集团加速建设“规模百万化、管理数字化、经营国际化”新一汽的目标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标志着中国汽车产业规模化生产迈上新台阶。中国其他的汽车集团如东风、上汽、北汽也在逐渐加大加快发展的步伐,在未来十年左右均有望成为中国市场销售百万的汽车巨头。 2.7有效带动了上下游相关产业的发展 汽车工业产业关联度大,上游产业包括钢铁、轮胎、油漆、汽车配件等等,下游产业则体现在消费信贷、保险理赔、维修保养、配件供应、二手车交易、车辆置换、汽车文化娱乐等一系列汽车金融服务上。合资活动有效地带动了上下游相关产业的发展,不但有利于二级、三级本土供应商水平得到提升,也对整车企业有一定的技术示范作用。汽车产业不仅科技含量较高,能与现代高新技术同步发展和形成良性互动,而且能带动其它产业的快速发展。汽车工业的发展对金融、冶金、橡胶、石油、光机电、商业等十几个产业都有较强的带动作用。据有关数据统计汽车制造业与上游产业和下游产业的关联比例约为0.65:1:2.63,汽车制造业每增值1元,会给上游产业带来0.65元的增值,给下游产业带来2.63元的增值。而且,汽车制造业每提供1个就业岗位,就给上下游产业创造10至15人的就业机会。汽车产业的链条延伸出去,可以涉及十几个大产业,包括交通运输、冶金、机电、石化、建材、橡胶、塑料、电子信息、服务等。 能与现代高新技术同步发展和形成良性互动,而且能带动其它产业的快术水平提高,产品和产业结构趋向合理 发达国家在汽车制造方面的市场已经趋于饱和,正积极地寻求海外市场, 向海外转移生产能力。 而我国丰富的廉价劳动力、巨大的市场对这部分生产资源具有强大吸引力。通过外资并购,国内的汽车企业可以快速引进先进的生产工艺。提高产品开发研究能力。实现技术水平和产品的升级。 与跨国公司广司的技与资术本合作,促进了我国汽车工业产品档次和水平的提高,有些产品已达90年代世界先进水平特别是轿车工业,通过合资,不断地获得新的技术。现在有些企业开始在引进技术的基础上。开发具有自己部分知识产权的新产品。如上海大众的桑塔纳2000GSI、神龙公司的富康988等,就是中外合作开发的。一汽则在引进技术的基础上,开发具有自己独立知识产权的新产品——红旗98新星。 在汽车产品结构上,改变了我国汽车工业长期以来缺重少轻,几乎没有轿车的不合理局面,使我国汽车工业的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更趋合理。通过技术引进、合资合作,轿车比重已从1990的年8.33,上升到1998年的31.54, ;客车比重从1990年的20.79,上升到1998年的28.36, ;载货车比重从1990年的7O.79,下降到1998年的39.83,,在载货车中,重型载货车比重上升,中型载货车比重持续下降。 在汽车工业产业组织结构上,通过合资建立了几个大的轿车生产企业,抑制了盲目的重复建设,使我国汽车工业的产业组织结构进一步台理化。目前,我国轿车工业前五家的生产集中度已达95, 以上,其中4家是合资企业。 2.5提高市场竞争力 外资对中国汽车行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外资的合作客观上推动了中国汽车业整体竞 争力的提高它们为中国带来了大大优于国有企业的产品和流程,外资的进入,使产品价格迅速下降,而车型数量和质量双双上升。入世以来,汽车产业发展的另一大特点是企业加大了汽车特别轿车新成品的开发力度,新产品不断推出,汽车产品结构调整速度加快,新款汽车上市节奏加快。2001年以后,面对汽车市场日趋白热化的竞争,进入中国的汽车厂商,纷纷向中国市场投放最具竞争力的新产品。2002年,全国汽车整车投放新产品90种,其中轿车38种。在所有的新产品中,属于合资或技术引进的占61种外资还促进了对中国汽配行业的大量投资。外资并购激发行业进入自觉重组整合阶段此外,行业内外的整合也以加速。不难发现从05年以来外商投资再掀高潮,国内汽车行业整合也开始加剧,“内外齐并购”大大推动了我国汽车业重组的步伐。中国汽车并没有如一些人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前所料的被进口车“挤掉”,而是昂起头颅,借助外资力量做大规模,提高竞争力,正在逐步借助资本市场奔向全球。从目前来看,汽车业对外合作“起步”不错,大量外资利用这个方式进入中国汽车市场,此起彼伏的合资动作引起人们广泛关注。首先是华晨与宝马的合作;东风与日产组建了风神轿车公司,并与雪铁龙加强了合作;长安与福特的合资车型生产进展十分迅猛。另一方面,国内汽车行业的整合也愈演愈烈,围绕三大汽车产业集团的收购兼并活动得到了政府的支持。上汽合并了奇瑞、兼并了仪征、重组柳州五菱;东风参股悦达起亚;华晨收购金杯、一汽拿下青岛颐中汽车、控股天汽。从目前情况来看,加入世贸组织实现了以前所迫切希望的扩大规模、提高竞争力,使我国汽车行业进入自觉重组整合阶段。 2.6促进汽车产业规模的实现 外资并购中国的汽车产业,通过资本重组,企业产业规模迅速扩大,有利于降低成本实现规模经济,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通过汽车企业的兼并重组(一部分规模小技术力量弱,成本居高不下的汽车企业退出市场或投奔到优势企业旗下。 中国汽车工业形成了几家生产规模大、技术开发能力较强、产品系列化、分工协作合理的大型企业集团, 并最终形成少数几家企业集团控制全国大部分汽车市场的局面。据有关方面统计,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2002年末,世界汽车巨头已经在中国累计合资举办了46家汽车企业,形成生产规模200多万辆。 2004年我国十大汽车厂家产量占全国汽车产量的83.9, ,销量占84.19, 。上汽集团产销双双接近85万辆,长安汽车北汽集团和东风汽车产销超过50万辆这5家企业的市场份额占全国汽车市场的68.8,。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整车销售突破100万辆,其中自主品牌汽车销售占50万,这是中国汽车产业规模化发展的新的里程碑。年销售100万辆汽车的实现,标志着中国一汽集团的企业规模已经进入了一个新台阶,这标志着一汽集团加速建设“规模百万化、管理数字化、经营国际化”新一汽的目标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标志着中国汽车产业规模化生产迈上新台阶。中国其他的汽车集团如东风、上汽、北汽也在逐渐加大加快发展的步伐,在未来十年左右均有望成为中国市场销售百万的汽车巨头。 2.7有效带动了上下游相关产业的发展 汽车工业产业关联度大,上游产业包括钢铁、轮胎、油漆、汽车配件等等,下游产业则体现在消费信贷、保险理赔、维修保养、配件供应、二手车交易、车辆置换、汽车文化娱乐等一系列汽车金融服务上。合资活动有效地带动了上下游相关产业的发展,不但有利于二级、三级本土供应商水平得到提升,也对整车企业有一定的技术示范作用。汽车产业不仅科技含量较高,能与现代高新技术同步发展和形成良性互动,而且能带动其它产业的快速发展。汽车工业的发展对金融、冶金、橡胶、石油、光机电、商业等十几个产业都有较强的带动作用。据有关数据统计汽车制造业与上游产业和下游产业的关联比例约为0.65:1:2.63,汽车制造业每增值1元,会给上游产业带来0.65元的增值,给下游产业带来2.63元的增值。而且,汽车制造业每提供1个就业岗位,就给上下游产业创造10至15人的就业机会。汽车产业的链条延伸出去,可以涉及十几个大产业,包括交通运输、冶金、机电、石化、建材、橡胶、 塑料、电子信息、服务等。 速发展。汽车工业的发展对金融、冶金、橡胶、石油、光机电、商业等十几个产业都有较强的带动作用。据有关数据统计汽车制造业与上游产业和下游产业的关联比例约为0.65:1:2.63,汽车制造业每增值1元,会给上游产业带来0.65元的增值,给下游产业带来2.63元的增值。而且,汽车制造业每提供1个就业岗位,就给上下游产业创造10至15人的就业机会。汽车产业的链条延伸出去,可以涉及十几个大产业,包括交通运输、冶金、机电、石化、建材、橡胶、塑料、电子信息、服务等。 外资既可以促进高新技术发展,又可以带动上下游相关产业的发展,还可以通过产业本身和上下游产业的联动吸收大量劳动力就业,可谓一举多得。现在一汽集团对汽车上游产业的发展已形成至少二千三百亿元的拉动效应,对下游产业也形成了六百七十亿元的拉动效应。 另外,在税收、就业方面也有贡献。 专家指出, 合资零部件企业有效地拉动了企业上下游关联企业的技术和管理水平,这也是贡献之一。 随着对外资开放进一步加深,外资开始加速进入国内的汽车市场。虽然外资对中国的汽车业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给国内市场带来许多好处, 但是,随着外资的进入,是否真如人们开始所预料的带来很多好处呢,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一些随之而来的负面影响也不可忽视。外资进入其根本动机是推广及提高外资自有品牌在中国市场的影响力以及利用中国大量廉价劳动力。 3外资进入我国汽车业的消极影响 3.1中国汽车业难以获得核心技术 北大政府管理学院教授路风说“真正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合资模式并不支持中国产生系统性的自主研发的能力,相反地,合资企业普遍存在严格的技术限制条款,他们会通过多种方式防止中方产生新设计能力。虽然多年来中国一直提倡以市场换技术来发展汽车业,但是我们现在花费大量金钱买来的技术往往不是最先进的,有些甚至是淘汰的技术! 最为关键的是,引进来的技术,我们只有使用权,而没有所有权。举个例子,北京现代合资以后,引进现代技术,弃北汽原先所有的设备不用,而从韩国进口,不仅仅对我国的机床企业沉重打击,假3.1中国汽车业难以获得核心技术 北大政府管理学院教授路风说“真正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合资模式并不支持中国产生系统性的自主研发的能力,相反地,合资企业普遍存在严格的技术限制条款,他们会通过多种方式防止中方产生新设计能力。虽然多年来中国一直提倡以市场换技术来发展汽车业,但是我们现在花费大量金钱买来的技术往往不是最先进的,有些甚至是淘汰的技术! 最为关键的是,引进来的技术,我们只有使用权,而没有所有权。举个例子,北京现代合资以后,引进现代技术,弃北汽原先所有的设备不用,而从韩国进口,不仅仅对我国的机床企业沉重打击,假使以后双方不合作了,因为它是与相应的技术对应的,那么这套进口的设备也只能废置。外资进入中国,只是把中国当做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加工车间,在这些跨国公司的全球产业布局中,研发及其他高端部门一般位于跨国公司母国或其他发达国家,真正的关键技术,以及相应的研发力量根本不需要转移到中国。这种情况下,作为加工车间的外商在华企业事实上并不拥有多少核心技术。他们通过知识产权和专利等极大地限制了中国汽车业向上的发展空间, 在管理、采购等环节一次又一次地攫取超额利润,让中国汽车“贫血”。甚至在销售网络的控制上,他们也以技术优势相威胁取得主导地位,从而逐步控制住中国汽车业。因此,也就没有这些跨国公司的核心技术向中国企业扩散的机会,中国企业想要依靠它们掌握核心技术显然不现实,而且易形成技术依附心理,最后市场也丢了,消费者都成了别的品牌别人的忠诚客户~中国汽车裹足不前! 3.2加剧我国汽车业的竞争 外资的进入,从理论上提高了我国汽车产业的市场竞争力,优化了我国汽车产业结构。但是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加入WTO以后,对汽车工业领域外商投资的各种限制措施的消除和外资进入壁垒的降低,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全球知名汽车集团加大在我国的投资。汽车跨国公司的大举进入,会进一步加剧我国汽车市场的竞争,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承诺在加入后2年逐步取消对汽车生产者所生产汽车类别、类型或车型限制的所有措施。,外商原来对我国的汽车行业投资项目有可能进行生产类别、车型或类型方面的调整,新的外商投资汽车项目也有可能向利润比较丰厚的轿车行业集中,这将必然导致一些地方可能出现投资汽车热,特别是投资轿车热,造成国内厂家竞争更加激烈,形成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局面。而入世5年内,逐步放开汽车贸易经营权,逐步放开批发、零售、特许经营等分销服务领域,取消拥有30家及以上分店的汽车零售连锁店的外资股比限制将有可能进一步挤跨国内现有的汽车营销网络,削弱我国汽车生产企业对国内汽车市场的控制力。中国汽车工业至今仍是以外资为主并控制的产业,至于产品开发更无从谈起,利益的分配取决于外资我国甚至有可能成为今后若干年世界汽车工业竞争最为激烈的市场之一。 3.3外资集中度过高,控制高技术领域 外资进入中国汽车基本采用全部散装,简单组装方式,利用这种方式,外资进入不再按部就班的建工厂,配生产线,铺销售网络,而是以出人意料的快节奏使合资合作项目立竿见影。这虽然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推车车子,减少风险,但是这种方式容易忽视自己的研究开发,在车型更新上极度依赖外国汽车公司,又在一定程度上冲击国内的汽车零部件生产,给汽车零部件的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和整车、零部件国产化、大批量生产带来难度,据不完全统计,外资在中国汽车零部件市场已经占到60%以上的份额。,在汽车电子和发动机零部件等高技术含量领域,外资控制的企业高达90%,甚至更高。这意味着,在至关重要的核心技术领域,中国几乎是外资企业横行天下。中国汽车企业已经“过度合资”,对外资的依赖度已经超过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国内汽车企业缺乏技术创新,自主创新能力又薄弱,同时消化吸收能力差,导致集群技术创新不足,产品更新换代差。长此以往,我们将很难形成自己的汽车产业,我国最终将沦为跨国公司的汽车组装工厂及产品销售地,而不能成为具有独立研发能力,自主掌控市场的汽车强国。 3.4面临产业安全问题 汽车产业安全问题的研究直接关系到作为我国经济主要增长源的汽车业的发展基础和增长潜力。这主要由于国际主要汽车制造企业纷纷在华投资、合资建厂引起的。外资加大对华投资,中国汽车生产能力进一步加强,出口也进一步扩大。 据海关统计,今年上半年我国汽车产品出口比去年同期大幅增长:汽车及零部件出口金额为113.27亿美元,同比增长44.32,;其中汽车整车出口12.83亿美元,同比增长112.88,;汽车零部件出口总额为100.44亿美元,同比增长38.42,。毫无疑问,汽车产品已成为我国出口最具增长潜力的商品,其出口的发展对于我国经济增长至关重要,然而在快速增长的数字背后,一个现象绝对不能忽视:由于管理落后、出口产品价格竞争混乱等原因,我国汽车及零部件出口正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关税壁垒及反倾销的最大障碍。随着我国汽车业利用外资水平的进一步提高,由于受到企业规模、专业化分工和技术水平等诸多因素的制约,短期内我国的汽车分工格局中,仍将处于低附加值和低水平加工中心的地位,仍将保持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的出口产业结构,这必将诱发更多的国外反倾销调查。这些都会导致国内企业的垄断利润减少。国产车占有率下降、国内汽车产量及产值趋缓,也促使国内汽车零组件业面临提升产品技术含量的压力,一些低效资”,对外资的依赖度已经超过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国内汽车企业缺乏技术创新,自主创新能力又薄弱,同时消化吸收能力差,导致集群技术创新不足,产品更新换代差。长此以往,我们将很难形成自己的汽车产业,我国最终将沦为跨国公司的汽车组装工厂及产品 销售地,而不能成为具有独立研发能力,自主掌控市场的汽车强国。 3.4面临产业安全问题 汽车产业安全问题的研究直接关系到作为我国经济主要增长源的汽车业的发展基础和增长潜力。这主要由于国际主要汽车制造企业纷纷在华投资、合资建厂引起的。外资加大对华投资,中国汽车生产能力进一步加强,出口也进一步扩大。 据海关统计,今年上半年我国汽车产品出口比去年同期大幅增长:汽车及零部件出口金额为113.27亿美元,同比增长44.32,;其中汽车整车出口12.83亿美元,同比增长112.88,;汽车零部件出口总额为100.44亿美元,同比增长38.42,。毫无疑问,汽车产品已成为我国出口最具增长潜力的商品,其出口的发展对于我国经济增长至关重要,然而在快速增长的数字背后,一个现象绝对不能忽视:由于管理落后、出口产品价格竞争混乱等原因,我国汽车及零部件出口.4面临产业安全问题 汽车产业安全问题的研究直接关系到作为我国经济主要增长源的汽车业的发展基础和增长潜力。这主要由于国际主要汽车制造企业纷纷在华投资、合资建厂引起的。外资加大对华投资,中国汽车生产能力进一步加强,出口也进一步扩大。 据海关统计,今年上半年我国汽车产品出口比去年同期大幅增长:汽车及零部件出口金额为113.27亿美元,同比增长44.32,;其中汽车整车出口12.83亿美元,同比增长112.88,;汽车零部件出口总额为100.44亿美元,同比增长38.42,。毫无疑问,汽车产品已成为我国出口最具增长潜力的商品,其出口的发展对于我国经济增长至关重要,然而在快速增长的数字背后,一个现象绝对不能忽视:由于管理落后、出口产品价格竞争混乱等原因,我国汽车及零部件出口正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关税壁垒及反倾销的最大障碍。随着我国汽车业利用外资水平的进一步提高,由于受到企业规模、专业化分工和技术水平等诸多因素的制约,短期内我国的汽车分工格局中,仍将处于低附加值和低水平加工中心的地位,仍将保持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的出口产业结构,这必将诱发更多的国外反倾销调查。这些都会导致国内企业的垄断利润减少。国产车占有率下降、国内汽车产量及产值趋缓,也促使国内汽车零组件业面临提升产品技术含量的压力,一些低效率的企业将难以生存。 3.5加大垄断风险 外资进入的目的最终无非是看好该国市场进入,或实现其全国 战略或实现投资回报,而绝不是为了提高东道国的经济运行效率。从投资角度来看,外资并购最有可能会选择在市场中占有垄断地位,企业成长潜力大的优质上市公司。在这种情况下,在市场中的相对弱势企业就很难得到外资的青睐,所以在一些竞争不充分且国内外竞争优势差距比较大的行业,外资介入的结果更容易导致行业内部企业经营状况的分化, 众所周知,自2000年以来世界汽车巨头瞄准中国市场斥巨资建设整车厂,从2000年到2002年世界六大汽车集团和三大独立汽车公司在中国合资举办了14家整车厂,形成汽车生产规模约60万辆。进入2003年这种建厂势头有增无减,丰田、大众、通用、福特、戴,克、日产、本田、PSA标致,雪铁龙、现代、菲亚特、宝马等跨国汽车巨头频频出手,或增资扩建,或重组兼并,或合资建新厂,通过多种投资形式扩大在中国的生产规模。以2002年为例,当年全国汽车工业总产值为6688.5亿元,同期实现利税818.8亿元,其中国有、民营、外资比重分别占22%、24.2%、53.8%。可以预见,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外资企业在汽车产量、产值和利税方面所占比重还将继续上升,国有企业的比重也会不断下降。因此,毫不夸张地讲,目前和今后国内汽车产业的扩张,首先是世界汽车巨头在中国的扩张,事实表明,许多被外资并购的中资企业,成为外资的附属品,外方可能通过掌控被并购企业的渠道等优势资源,嫁接自己的品牌,雪藏国内品牌,通过品牌错位,实现从高端到低端市场的上下通吃;通过垄断并购、品牌绞杀,用资本力量将国内企业固化在国际产业分工格局中的打工者角色上。目前,外资加紧并购的对象已经转向 技术垄断、区域市场垄断、资源垄断、政策垄断等企业。这些企业是国家战略利益的主体,关系产业安全和国家经济安全,这些企业被大量并购,加大了产业风险,弱化了我国产业的竞争力,固化了我国产业在国际分工中的不利地位。这将给一些正在发展的中小企业带来严重的创伤。 最终,将对中国民族产业安全带来不利影响。 4利用外资对策 外资在我国汽车业的跨国并购有正面的影响也有负面的影响。合理的外资对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是有益的,但是过度的依赖外资将会伤害这个产业的基础。合资企业的负面效应,一方面是由合资双方利益对立的本质决定的,另一方面,是由于我国经验不足,给外商造成可乘之机面对外资纷纷进入中国市场,我们应该如何衡量这二者关系呢,制定一系列的战略,找到适合我们自己道路呢,依我看来合理利用外资主要从下面两个方面实施。 4.1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跨国公司的垄断优势不仅在资金,更重要的是在技术。在缺乏产权控制的条件下,跨国公司主要借助于东道国对其所形成的技术、生产,特别是开发上完全依赖,来控制东道国的产业及市场。因此,以中资为主的企业则应当学习与“拿来”并重,加大研发投入,逐步构建完整的研发体系。同时应根据不同的产品要求及设计环节,采取委托、合作、自主相结合的研发方式,以达到节约成本和提高技术双重目的。在对外合资的谈判中,不应放弃自主开发、自主设计权,要求外方不仅转移制造技术,而且要转移开发技术;要求与外方联合发、使以后双方不合作了,因为它是与相应的技术对应的,那么这套进口的设备也只能废置。外资进入中国,只是把中国当做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加工车间,在这些跨国公司的全球产业布局中,研发及其他高端部门一般位于跨国公司母国或其他发达国家,真正的关键技术,以及相应的研发力量根本不需要转移到中国。这种情况下,作为加工车间的外商在华企业事实上并不拥有多少核心技术。他们通过知识产权和专利等极大地限制了中国汽车业向上的发展空间, 在管理、采购等环节一次又一次地攫取超额利润,让中国汽车“贫血”。甚至在销售网络的控制上,他们也以技术优势相威胁取得主导地位,从而逐步控制住中国汽车业。因此,也就没有这些跨国公司的核心技术向中国企业扩散的机会,中国企业想要依靠它们掌握核心技术显然不现实,而且易形成技术依附心理,最后市场也丢了,消费者都成了别的品牌别人的忠诚客户~中国汽车裹足不前! 3.2加剧我国汽车业的竞争 外资的进入,从理论上提高了我国汽车产业的市场竞争力,优化了我国汽车产业结构。但是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加入WTO以后,对汽车工业领域外商投资的各种限制措施的消除和外资进入壁垒的降低,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全球知名汽车集团加大在我国的投资。汽车跨国公司的大举进入,会进一步加剧我国汽车市场的竞争,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承诺在加入后2年逐步取消对汽车生产者所生产汽车类别、类型或车型限制的所有措施。,外商原来对我国的汽车行业投资项目有可能进行生产类别、车型或类型方面的调整,新的外商投资汽车项目也有可能向利润比较丰厚的轿车行业集中,这将必然导致一些地方可能出现投资汽车热,特别是投资轿车热,造成国内厂家竞争更加激烈,形成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局面。而入世5年内,逐步放开汽车贸易经营权,逐步放开批发、零售、特许经营等分销服务领域,取消拥有30家及以上分店的汽车零售连锁店的外资股比限制将有可能进一步挤跨国内现有的汽车营销网络,削弱我国汽车生产企业对国内汽车市场的控制力。中国汽车工业至今仍是以外资为主并控制的产业,至于产品开发更无从谈起,利益的分配取决于外资我国甚至有可能成为今后若干年世界汽车工业竞争最为激烈的市场之一。 3.3外资集中度过高,控制高技术领域 外资进入中国汽车基本采用全部散装,简单组装方式,利用这种方式,外资进入不再按部就班 的建工厂,配生产线,铺销售网络,而是以出人意料的快节奏使合资合作项目立竿见影。这虽然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推车车子,减少风险,但是这种方式容易忽视自己的研究开发,在车型更新上极度依赖外国汽车公司,又在一定程度上冲击国内的汽车零部件生产,给汽车零部件的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和整车、零部件国产化、大批量生产带来难度,据不完全统计,外资在中国汽车零部件市场已经占到60%以上的份额。,在汽车电子和发动机零部件等高技术含量领域,外资控制的企业高达90%,甚至更高。这意味着,在至关重要的核心技术领域,中国几乎是外资企业横行天下。中国汽车企业已经“过度合资”,对外资的依赖度已经超过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国内汽车企业缺乏技术创新,自主创新能力又薄弱,同时消化吸收能力差,导致集群技术创新不足,产品更新换.4面临产业安全问题 汽车产业安全问题的研究直接关系到作为我国经济主要增长源的汽车业的发展基础和增长潜力。这主要由于国际主要汽车制造企业纷纷在华投资、合资建厂引起的。外资加大对华投资,中国汽车生产能力进一步加强,出口也进一步扩大。 据海关统计,今年上半年我国汽车产品出口比去年同期大幅增长:汽车及零部件出口金额为113.27亿美元,同比增长44.32,;其中汽车整车出口12.83亿美元,同比增长112.88,;汽车零部件出口总额为100.44亿美元,同比增长38.42,。毫无疑问,汽车产品已成为我国出口最具增长潜力的商品,其出口的发展对于我国经济增长至关重要,然而在快速增长的数字背后,一个现象绝对不能忽视:由于管理落后、出口产品价格竞争混乱等原因,我国汽车及零部件出口正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关税壁垒及反倾销的最大障碍。随着我国汽车业利用外资水平的进一步提高,由于受到企业规模、专业化分工和技术水平等诸多因素的制约,短期内我国的汽车分工格局中,仍将处于低附加值和低水平加工中心的地位,仍将保持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的出口产业结构,这必将诱发更多的国外反倾销调查。这些都会导致国内企业的垄断利润减少。国产车占有率下降、国内汽车产量及产值趋缓,也促使国内汽车零组件业面临提升产品技术含量的压力,一些低效率的企业将难以生存。 3.5加大垄断风险 外资进入的目的最终无非是看好该国市场进入,或实现其全国 战略或实现投资回报,而绝不是为了提高东道国的经济运行效率。从投资角度来看,外资并购最有可能会选择在市场中占有垄断地位,企业成长潜力大的优质上市公司。在这种情况下,在市场中的相对弱势企业就很难得到外资的青睐,所以在一些竞争不充分且国内外竞争优势差距比较大的行业,外资介入的结果更容易导致行业内部企业经营状况的分化, 众所周知,自2000年以来世界汽车巨头瞄准中国市场斥巨资建设整车厂,从2000年到2002年世界六大汽车集团和三大独立汽车公司在中国合资举办了14家整车厂,形成汽车生产规模约60万辆。进入2003年这种建厂势头有增无减,丰田、大众、通用、福特、戴,克、日产、本田、PSA标致,雪铁龙、现代、菲亚特、宝马等跨国汽车巨头频频出手,或增资扩建,或重组兼并,或合资建新厂,通过多种投资形式扩大在中国的生产规模。以2002年为例,当年全国汽车工业总产值为6688.5亿元,同期实现利税818.8亿元,其中国有、民营、外资比重分别占22%、24.2%、53.8%。可以预见,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外资企业在汽车产量、产值和利税方面所占比重还将继续上升,国有企业的比重也会不断下降。因此,毫不夸张地讲,目前和今后国内汽车产业的扩张,首先是世界汽车巨头在中国的扩张,事实表明,许多被外资并购的中资企业,成为外资的附属品,外方可能通过掌控被并购企业的渠道等优势资源,嫁接自己的品牌,雪藏国内品牌,通过品牌错位,实现从高端到低端市场的上下通吃;通过垄断并购、品牌绞杀,用资本力量将国内企业固化在国际产业分工格局中的打工者角色上。目前,外资加紧并购的对象已经转向技术垄断、区域市场垄断、资源垄断、政策垄断等企业。这些企业是国家战略利益的主体,关系产业安全和国家经济安全,这些企业被大量并购,加大了产业风险,弱化了我国产业的 竞争力,固化了我国产业在国际分工中的不利地位。这将给一些正在发展的中小企业带来严重的创伤。 最终,将对中国民族产业安全带来不利影响。 4利用外资对策 外资在我国汽车业的跨国并购有正面的影响也有负面的影响。合理的外资对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是有益的,但是过度的依赖外资将会伤害这个产业的基础。合资企业的负面效应,一方面是由合资双方利益对立的本质决定的,另一方面,是由于我国经验不足,给外商造成可乘之机面对外资纷纷进入中国市场,我们应该如何衡量这二者关系呢,制定一系列的战略,找到适合我们自己道路呢,依我看来合理利用外资主要从下面两个方面实施。 4.1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跨国公司的垄断优势不仅在资金,更重要的是在技术。在缺乏产权控制的条件下,跨国公司主要借助于东道国对其所形成的技术、生产,特别是开发上完全依赖,来控制东道国的产业及市场。因此,以中资为主的企业则应当学习与“拿来”并重,加大研发投入,逐步构建完整的研发体系。同时应根据不同的产品要求及设计环节,采取委托、合作、自主相结合的研发方式,以达到节约成本和提高技术双重目的。在对外合资的谈判中,不应放弃自主开发、自主设计权,要求外方不仅转移制造技术,而且要转移开发技术;要求与外方联合发、使以后双方不合作了,因为它是与相应的技术对应的,那么这套进口的设备也只能废置。外资进入中国,只是把中国当做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加工车间,在这些跨国公司的全球产业布局中,研发及其他高端部门一般位于跨国公司母国或其他发达国家,真正的关键技术,以及相应的研发力量根本不需要转移到中国。这种情况下,作为加工车间的外商在华企业事实上并不拥有多少核心技术。他们通过知识产权和专利等极大地限制了中国汽车业向上的发展空间, 在管理、采购等环节一次又一次地攫取超额利润,让中国汽车“贫血”。甚至在销售网络的控制上,他们也以技术优势相威胁取得主导地位,从而逐步控制住中国汽车业。因此,也就没有这些跨国公司的核心技术向中国企业扩散的机会,中国企业想要依靠它们掌握核心技术显然不现实,而且易形成技术依附心理,最后市场也丢了,消费者都成了别的品牌别人的忠诚客户~中国汽车裹足不前! 3.2加剧我国汽车业的竞争 外资的进入,从理论上提高了我国汽车产业的市场竞争力,优化了我国汽车产业结构。但是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加入WTO以后,对汽车工业领域外商投资的各种限制措施的消除和外资进入壁垒的降低,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全球知名汽车集团加大在我国的投资。汽车跨国公司的大举进入,会进一步加剧我国汽车市场的竞争,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承诺在加入后2年逐步取消对汽车生产者所生产汽车类别、类型或车型限制的所有措施。,外商原来对我国的汽车行业投资项目有可能进行生产类别、车型或类型方面的调整,新的外商投资汽车项目也有可能向利润比较丰厚的轿车行业集中,这将必然导致一些地方可能出现投资汽车热,特别是投资轿车热,造成国内厂家竞争更加激烈,形成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局面。而入世5年内,逐步放开汽车贸易经营权,逐步放开批发、零售、特许经营等分销服务领域,取消拥有30家及以上分店的汽车零售连锁店的外资股比限制将有可能进一步挤跨国内现有的汽车营销网络,削弱我国汽车生产企业对国内汽车市场的控制力。中国汽车工业至今仍是以外资为主并控制的产业,至于产品开发更无从谈起,利益的分配取决于外资我国甚至有可能成为今后若干年世界汽车工业竞争最为激烈的市场之一。 3.3外资集中度过高,控制高技术领域 外资进入中国汽车基本采用全部散装,简单组装方式,利用这种方式,外资进入不再按部就班的建工厂,配生产线,铺销售网络,而是以出人意料的快节奏使合资合作项目立竿见影。这虽然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推车车子,减少风险,但是这种方式容易忽视自己的研究开发,在车型更 新上极度依赖外国汽车公司,又在一定程度上冲击国内的汽车零部件生产,给汽车零部件的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和整中国电子口岸平台,政府与政府部门、政府部门与企业之间可实现数据交换和共享。数据交换对象包括国家行政管理机关、社会团体、事业单位、国内外企业、驻华使领馆、个体工商户等;连接方法有:PSTN, ISDN, ADSL,DDN, FR, ATM等有线或GRPS, CDMA等无线接入方式;交换格式包括EDFACT, XML, HTML, WML, SWIFT等。 2.3.2事务处理功能. 中国电子口岸可为政府部门和企业办理核销审批、加工贸易合同审批、减免税审批、报关单申报、进出口许可证件和外汇核销单和申领、结付汇核销、保税区台帐申请、ATA单证申请等提供实时在线服务。 2.3.3身份认证功能. 电子政务网上操作谁也见不到谁,不仅要解决安全问题,更要解决信任问题,否则发生法律纠纷难以判定法律责任。中国电子口岸入网用户都要经过工商、税务、质检、外贸、海关、外汇等6个职能管理部门严格的入网资格审查,才能取得入网IC卡开展网上业务,从而有效解决网上业务信任关系和法律责任问题。身份认证包括:对工商、税务、海关、外汇、外贸、技术监督局等政府部门的身份认证;对进出口企业、加工贸易企业、外贸工业服务企业、外贸附属企业的身份认证;对个体工商户的身份认证。 2.3.4存证举证功能. 根据国家行政管理机关的授权以及上海电子口岸数据中心与各用户单位之间签订的协议,上海电子口岸数据中心针对部门联网应用项目承担存证举证的责任,电子数据存证期为20年。 2.3.5标准转换功能. 按照国家行政管理机关各部门以及企业用户的需要,由上海电子口岸数据中心对交换数据进行代码转换,如组织机构代码转换,业务单证代码转换,参数数据代码转换。 2.3.6查询统计功能. 根据提供共享业务数据主管部门或单位的授权,有控制地开放数据查询和统计服务。共享数据包括进出口报关单数据、企业经济户口档案数据、外汇核销单数据、海陆空铁邮及快件等货运数据、知识产权数据等。 2.3.7网上支付功能. 针对用户支付税费和货款的需求,由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等商业银行在中国电子口岸设立网上银行,为用户开设电子帐户,提供资金支持、信用担保、帐务管理等多种金融服务。 2.3.8网络隔离功能. 企业及个人与政府部门的联网通过电子口岸实现“一点接入”,使上海电子口岸成为上海市政府网关,并实现政府网与互联网的逻辑隔离,从而确保政府网络的安全性。 4. 文献综述 3.1国内研究现状 上海海关关长孙毅彪在题为《共识•共进•共赢,,长三角通关管理一体化新思路》的报告中指出加快推进地方电子口岸建设,深化“大通关”工程建设扩大上海电子口岸的应用面,实现上海口岸所有管理部门和相关单位的“一点式”接入。拓宽上海电子口岸的覆盖范围,与长三角和长江流域主要口岸城市互联,推动长三角各地方电子口岸的互通和对接。同时,加强与地方党政机关、口岸相关单位的联系和沟通,按照区域通关改革的进度和要求,协调口岸相关管理部门实施配套改革,建立海关与口岸管理部门的协作机制,有效提升区域整体通关效率。 中国海关杂志专栏评论学者刑海洋也在相关文章中指出口岸是国家的门户,在对外开放和经 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我国加入 WT0 后,对外贸易量增大,就更有必要建设和完善电子口岸。针对目前上海市的电子口岸发展存在的一下特征: 1. 外经贸企业对发展电子口岸的意识薄弱 2. 电子口岸的发展缺乏专业性服务 3. 电子商务的安全问题是影响其发展的又一大障碍 4. 普遍缺乏国际电子口岸的商务人才 他提出了以加强部门间的协调, 加大宣传力度, 务实地发展电子口岸, 培养适应电子口岸发展的专门人才来推进本地区电子口岸发展的进程. 明确了地方政府在口岸建设中具有组织和管理能力,政府必须努力提高电子口岸的调控能力。要提高政府的管理调控能力,必须先明确相应的管理调控主体,政府内各部门要加强协调和合作,努力培育电子口岸市场. 3.2国外研究现状 20世纪末,在信息革命和电子技术的推动下,全球经济一体化和贸易无纸化迅猛发展,世界各国均加强对电子口岸建设的研究,采取各种措施提高电子口岸工作效率。美国学者瑞维•卡拉科塔和安德鲁•B•惠斯顿1995年提出3P(人员people、程序process、合作partnership,即精干的人员,实用高效的程序,与外界良好的合作)发展战略,更注重海关内部、海关与企业之间以及海关与相关部门之间相互作用的观念和方式的变化。通过对守法评估、客户导向和经济担保实施了电子化的程序管理,把海关的监管活动当作生产产品的过程来加以管理,投入的是海关的管理资源(如人力、物力、信息、法规和社会需求),产出的是海关监管的整体效果(包括通关速度、查验比例、税款数量、查获违禁品数量和社会满意度);通过立法为管理信息化提供了法律保障;推行了预报关方式,促进电子口岸工作效率的提高。澳大利亚,通关模式体现了在货物到达前,通过准确及时的电子数据库信息对高风险货物进行认定例外干涉.对信誉客户的灵活报关安排;定期的报关或延期的关税交付四个主要概念。 新加坡作为一座岛国花园城市口岸物流是其整个国家竞争力的良好体现.因此,新加坡学者早在20多年前就已经开始了对电子口岸建设的研究,新加坡的电子政务开展情况被封为是全球电子政务的典范.新加坡学者认为在考虑电子口岸建设的时候应该以宏观的眼光看待,主要考虑协调政府和工商界的交流:风险管理和企业分类;安全的电子通关平台;电子商务和网络安全的立法5个方面。承认不同的机构在电子通关控制中拥有不同的优先权,电子口岸的建设目的是为了提高通关速度,树立新加坡世界一流口岸的需要.然而,日本海事大学学者在其EMBA学位论文提到口岸通关工作效率问题研究更强调不同权利机关之间的合作是提高电子通关效率的基础。运用电子商务,进一步加强协调过程,以电子报关和电子审单为基础,新加坡海关和其他政府部门尝试建立一种称为无缝的“一站式”电子通关系统,这意味着只需要一次报关,客户就可以完成进出口通关程序,这一次性的报关包含了所有涉及到的部门,如海关、商检、口岸、运输公司、银行和税务等。 4. 电子口岸相关问题的研究 4.1电子口岸的内容 中国电子口岸系统的整体框架是:利用IT技术和电信公网(Internet),将国家外经贸、海关、国检、工商、税务、外汇、运输等各行政管理机关分别管理的整个进出口业务过程中的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数据电子化—以“电子底帐”的形式存放到公共数据中心,实现各行政管理部门内部网与公共数据中心连接,在一个完全互联的平台上,实现国家12个部委进行跨部门、跨行业联网核查,而企业上网就可以办理报关、出口退税、外汇核销、转关运输等各种进出口手续。理调控主体,政府内各部门要加强协调和合作,努力培育电子口岸市场. 3.2国外研究现状 20世纪末,在信息革命和电子技术的推动下,全球经济一体化和贸易无纸化迅猛发展,世界各国均加强对电子口岸建设的研究,采取各种措施提高电子口岸工作效率。美国学者瑞维 •卡拉科塔和安德鲁•B•惠斯顿1995年提出3P(人员people、程序process、合作partnership,即精干的人员,实用高效的程序,与外界良好的合作)发展战略,更注重海关内部、海关与企业之间以及海关与相关部门之间相互作用的观念和方式的变化。通过对守法评估、客户导向和经济担保实施了电子化的程序管理,把海关的监管活动当作生产产品的过程来加以管理,投入的是海关的管理资源(如人力、物力、信息、法规和社会需求),产出的是海关监管的整体效果(包括通关速度、查验比例、税款数量、查获违禁品数量和社会满意度);通过立法为管理信息化提供了法律保障;推行了预报关方式,促进电子口岸工作效率的提高。澳大利亚,通关模式体现了在货物到达前,通过准确及时的电子数据库信息对高风险货物进行认定例外干涉.对信誉客户的灵活报关安排;定期的报关或延期的关税交付四个主要概念。 新加坡作为一座岛国花园城市口岸物流是其整个国家竞争力的良好体现.因此,新加坡学者早在20多年前就已经开始了对电子口岸建设的研究,新加坡的电子政务开展情况被封为是全球电子政务的典范.新加坡学者认为在考虑电子口岸建设的时候应该以宏观的眼光看待,主要考虑协调政府和工商界的交流:风险管理和企业分类;安全的电子通关平台;电子商务和网络安全的立法5个方面。承认不同的机构在电子通关控制中拥有不同的优先权,电子口岸的建设目的是为了提高通关速度,树立新加坡世界一流口岸的需要.然而,日本海事大学学者在其EMBA学位论文提到口岸通关工作效率问题研究更强调不同权利机关之间的合作是提高电子通关效率的基础。运用电子商务,进一步加强协调过程,以电子报关和电子审单为基础,新加坡海关和其他政府部门尝试建立一种称为无缝的“一站式”电子通关系统,这意味着只需要一次报关,客户就可以完成进出口通关程序,这一次性的报关包含了所有涉及到的部门,如海关、商检、口岸、运输公司、银行和税务等。 4. 电子口岸相关问题的研究 4.1电子口岸的内容 中国电子口岸系统的整体框架是:利用IT技术和电信公网(Internet),将国家外经贸、海关、国检、工商、税务、外汇、运输等各行政管理机关分别管理的整个进出口业务过程中的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数据电子化—以“电子底帐”的形式存放到公共数据中心,实现各行政管理部门内部网与公共数据中心连接,在一个完全互联的平台上,实现国家12个部委进行跨部门、跨行业联网核查,而企业上网就可以办理报关、出口退税、外汇核 中国电子口岸系统整体框架如下图(表1.1)所示: 资料来源:上海海关网 5.上海电子口岸发展面临的环境形势分析 5.1宏观环境 目前国际局势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不会改变,世界的基本格局和发展方向不会改变,国际形势总体稳定、局部动荡的基本态势不会改变,上海发展的国际政治环境也不会发生显著变化。我国坚定不移地抓好发展这个第一要务,紧紧抓住和用好2 1世纪头二十年这个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大力发展本国经济.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在信息技术革命与跨国公司扩张的推动一下,生产国际化、贸易自由化和区域一体化不断突破国界的限制,商品、服务、资本与信息的跨国流动规模日趋扩大,世界范围内配置资源的效率不断提高,各国、各地区间经济相互依赖程度空前增加,竞争与合作逐渐成为国际经济活动的主旋律。这种贸易国际化的趋势必然要求海关作业也以同样国际化的标准进行,电子口岸建设和完善已经是刻不容缓的事情. 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将建设具有国际水准的人文环境。根据国际交流的新需求、新挑战,积极推动与国际大都市相符的人文环境,推进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在弘扬民族文 化的同时,吸收西洋文化内涵,发展能够代表当今世界最新时尚,体现当代政治经济发展的最新要求,与国际大都市相匹配的社会文化结构、时代精神风貌,建设具有国际水准、不断变革创新与冒险精神,充满活力与较高素质的人文环境。 从技术环境上来看,讲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科技与经济、科技与社会发展的更加紧密。知识经济、网络经济、信息社会使得上海电子口岸建设适应运输工具大型化,口岸运作信息化、网络化,口岸服务高效化、便捷化:能够做到信息资源共享,真正实现与国际接轨的无纸化贸易。 5.2微观环境 从空港来看,上海口岸的目标是建设航空枢纽,而周边的香港、仁川、新加坡和吉隆坡都提出了类似的目标:香港机场管理当局的宗旨是本着保持香港主要国际及地区航空中心地位和目标,致力于成为世界级的机场营运机构;韩国仁川机场战略目标为“21世纪东北亚的一流航空枢纽,力争成为欧美大陆从空中进入北太平洋地区的门户.新加坡机场已获得“亚洲最佳机场”和“全球顾客最满意机场”殊荣,战略定位为把樟宜建成世界空中交通枢纽和世界最好的机场;吉隆坡机场的目标则是力争成为东南亚的客货运中枢。对此,国家民航总局和上海市政府十分重视,成立了推进上海航空枢纽建设联合领导小组,制定了《推进上海航空枢纽行动方案》,各相关部门正按行动方案的内容分阶段逐步推进,力争2007年初步确立上海航空枢纽地位。 从海港来看,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应该以东亚地区集装箱枢纽港为优先发展目标。这是因为:一是从运输方式看,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国际运输中的80%-90%由国际海运来承担,国际海运的特点造成了国际航运的船舶大型化、集装箱化,而多式联运的综合物流系统以及信息化的发展使集装箱运输成为国际海运中最重要也是最有发展潜力的运输方式;二是从地域因素看,据分析和预测,2005年全球出口量将有53%来自亚洲,而亚洲的进口占全球进口量的37%,同时出口北美、欧洲的货量也将在未来4年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毫无疑问,亚洲目前及今后将继续是全球集装箱运输发展前景最好、市场最繁荣的地区,特别是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形成与大力发展,必将进一步促使亚洲成为全球集装箱运输竞争的焦点。东亚地区已成为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上海应努力抓住机遇,大力发展电子口岸业务。 5.3内部环境 根据上海近几年的发展总体情况来看,上海口岸承接20世纪90年代以来良好的发展态势,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增长的幅度也越来越大。上海海港口岸集装箱量近5年的平均增长率为28. 36,近3年平均增长率为32%;货物吞吐量近5年的平均增长率为15. 42%,近3年平均增长率为19.7 % .上海空港口岸进出口货邮近5年的平均增长率为28. 61,近3年平均增长率为38. 2%,出入境旅客近5年平均增长率为20. 31%(由于“非典”的影响2003年增长率为一14. 21) . 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给上海口岸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为上海电子口岸加快硬件和软件建设,提高上海口岸国际竞争力提供有利条件。 上海航空枢纽建设的总体目标是:构建完善的国内国际航线网络,成为连接世界各地与中国的空中门户,建成亚太地区的核心枢纽,最终成为世界航空网络的重要节点;成为集本地运量集散功能、门户枢纽功能(国内到国际中转、国际到国内中转)、国内中转功能和国际中转功能为一体的大型复合枢纽;上海空港建设的加快为上海空港建设带来机遇. 为上海空港口岸的建设带来机遇。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是以上海为中心、江苏浙江为两翼所组成的一个港口群的概念,其核心就是要拥有国际集装箱枢纽港,关键是洋山深水港建设。2005年6月,国务院批复设立洋山保税港区,这对于改善洋山深水港区的口岸政策软环境,提升其国际综合竞争力,确立国际集装箱枢纽港的地位具有十分重要和深远的意义。我们将以有利于形成 上海电子口岸优势和功能提高,有利于形成便捷高效的通关环境,有利于形成电子口岸监管协调统一发挥整体优势,体现“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区内自由”为原则,力求通关手续更简便、通关流程更优化、通关速度更快捷、通关服务更完善、口岸管理更科学。使上海电子口岸贸易物流功能不断增强;上海口岸电子通关查验功能不断完善;上海电子口岸货运货代服务业不断发展;上海电子口岸贸易和投资环境不断优化。 8 上海电子口岸现状及分析 6.1上海电子口岸现状 上海电子口岸工程于2001年5月24日开始在海关总署和上海市政府共同筹建下成立.同日中国电子口岸数据中心上海分中心正式挂牌成立,它是中国电子口岸数据中心在全国建立的第一个分中心。该中心的建立,标志着我国口岸电子执法系统建设取得了新的突破。上海市以电子口岸建设为契机,实施“大通关”工程,建立“大通关”工作协调机制,积极推进“大通关”工作。在上海市政府的协调下, 由上海市信息办、上海市计委、上海市外经贸委、上海海关、中国电信集团、上海交通大学等单位联手协作,组建了上海亿通国际股份有限公司,形成了集国际经贸信息、港口物流信息和政府监管信息于一体的权威的电子口岸信息统一发布平台—亿通网。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上海口岸一般进口货物通关提货时间,海运已经压缩为48小时左右(不涉税的货物仅24-36小时),空运压缩为14个小时左右。特定地区通关效率的提高更是明显:外高桥保税区49家空运进口“直通式”试点企业,通关时间仅需6小时,40%的货物4小时内通关;松江出口加工区货物快速通关,时间不超过4小时;空运国际快件通关时间由原来的平均36个小时缩短为2小时;上海海关的进出口无纸通关试点,至今已有3千余票(次)货物通关,对不涉税,不需查验的货物,海关从电子审单到放行仅需5分钟。上海市电子口岸“大通关”的提速,极大地促进了口岸管理的规范化,不仅口岸执法单位实现了有效监督,而且促使中介管理机构规模经营,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出口企业更是交口称赞,一致反映实行电子“大通关”后, 口岸工作效率明显提高,企业通关成本显著下降。据上海菲利浦电子元件公司介绍,仅2001年一年,该企业因通关速度提高就节省了180万美元,公司投资总额已由1996年的2300万美元扩大到2001年的10600万美元;富士施乐公司反映,由于以前通关效率不快,不得不储存大量零配件,大通关后,该公司的仓储下降了10%,客户满意度出由73%提高到92%; IBM公司反映,通关效率提高后,企业成本降低了20%-25%,增强了企业对市场的灵敏度,上海IBM公司已成为总公司的亚太区物流中心,2001年又新增投资3亿美元在上海建立芯片封装厂。 目前,上海市正在深化和完善电子口岸建设工作,扩大无纸通关试点范围,目标是在2007年年底前,上海口岸通关效率和水平接近或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即海运进出口货物通关提关货在24小时内完成,空运在12小时内完成。其中重点区域和IT等重点产业及有快速提货要求企业的通关提货时间在8小时以内完成;区内生产性企业的空运进口货物,从飞机落地到运达企业在6小时内完成,出口加工区内企业空运进口货物在4小时内完成。 6.2上海电子口岸现状分析 中国电子口岸作为新生事物,尤其是作为一个跨12个部委庞大的信息系统,在实现信息流、资金流、货物流信息共享、促进经贸发展的同时,目前也存在一些显性或隐性的问题,这些问题将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中国电子口岸的建设,影响电子口岸的效能的发挥。 6.2.1信息共享问题. 电子口岸的正常运转涉及到12个部委的相互协调与相互配合,最重要的能实现信息共享,以提高办事效率和执法透明度和公正度。然而,尽管有国务院的统一领导与积极推动,但电子口岸系统的信息共享并不容乐观。首先是遭到一些机构掩盖落后的本能抵制。如海关总署 曾希望与某机构共享海关的数据,但该机构却拒绝接收;问题反映到国务院,有关领导先后批示要求加快该机构与海关总署的联网,但该机构却迟迟不愿意联网。原来,该机构采用的系统在技术上有缺陷,虽然明知联网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但与海关联网必然要对自己的系统进行大规模改造,于是该机构选择了低效率而不愿信息共享。其次是部门利益的驱动。在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下,信息不对称对部门利益的贡献不匪,一些部门对涉及本部门的利益的信息不愿共享,担心信息共享会损害本部门的利益;或者出于对利益的追求,一方面只想共享别部门的信息,而不愿意本部门的信息被共享。 6.2.2标准体系问题. 由于启动电子口岸建设时,相应的12个部委已经或多或少地建立了一些信息系统,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数据标准。例如海关给企业的数据代码为10位,外汇管理局给企业的数据代码是9位,其它的业务单证代码、参数数据代码等也是各不相同。目前为止,电子口岸还没有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这无疑将影响信息系统的共享效率与价值,增加工作人员的工作量,降低工作效率,增加业务出错的机率。 6.2.3.信息安全问题. 电子政务作为政务活动在信息时代的一种新的表现形式,在安全性方面有着很高的要求,政务活动不同于商务活动,它涉及政府机密、敏感信息和公民企业隐私,所以安全问题是电子政务建设中非常重要也是十分紧迫敏感的问题。电子口岸作为相关部委电子政务门户网站,同样面临信息安全问题。电子口岸虽然采用了“一点接入”的方式把每一个行政管理机关与其它行政管 理机关和企业联接通道全部进行逻辑隔离,在公共数据中心加装多重防护措施,以保证有效保护运行系统和网络的安全,但由于信息技术是一把双刃剑,一些不法分子或好事之徒有可能利用所掌握的技术对信息系统进行恶意破坏或攻击,造成系统瘫痪或企业客户信息丢失,被窃损害,从而形成严重的信息安全问题。 6.2.4.企业信息化基础薄弱. 目前,我国绝大部分外经贸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正忙于解决吃饭问题,没有足够的资金用于计算机网络设施建设。拥有计算机的外经贸企业,也主要是用于文本处理、数据统计。多数外经贸企业虽然已经上网,但主要用于信息查询和进出口的部分纠纷;建立企业网结或在网络平台建立企业网页的仍为数不多。对产、供、销,人、财、物等重要资源实现电子化、网络化管理的企业比例更小。再加上对电子商务安全的担忧,许多外经贸企业加入上海电子口岸的意识不是很强,因而也就疏于加强本企业的信息基础建设了。在电子口岸这一系统框架内,相关政府机构因有国家财政的支持而处于信息技术的高端,而许多外经贸企业则处于信息技术的低端,产生了政企之间的数字鸿沟。 6.3.5商务人才问题. 电子口岸的发展,需要企业拥有所需的各方面人才,特别是计算机原理、软件开发、应用与维护、网络技术与国际贸易、网络营销、电子商务知识相结合的人才。由于我国高校教育体制的原因,再加上电子口岸是一种新事物,其完善和发展也有待于国人进一步研究和探索,因此国际电子口岸的商务人才的培养远远满足不了企业的需求,相关政府机构也同样存在人才缺口。 9 上海电子口岸发展对策 7. 1加强政府对电子口岸建设宏观管理 上海电子口岸建设是我国推行“金关工程”的必然要求,需要政府及相关机构从宏观的角度,统一思想认识,加强组织协调,建立联络机制,统筹制定标准,加大宣传力度,共同推进上海电子口岸良性发展.上海电子口岸建设不但涉及面广、程序复杂,而且政策性强、专业性强、时效性强,涉及的职能部门多,环节多,各个口岸具体情况不同,发展也不平衡,是一 项相当复杂的系统工程,这势必会给上海的电子口岸建设带来一定的工作难度。要顺利推进上海电子口岸建设,离不开上海市政府有关机构的指导和大力支持,离不开各方的密切配合。各相关政府机构要将上海电子口岸建设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健全上海电子口岸建设工作协调机构,统一领导,加强协调,把有关部门协调起来,将有关企业协调起来,推动上海电子口岸建设工作顺利实施。各口岸管理部门和工作协调机构要善于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困难,认真总结经验,加强督促检查,实行分类指导,强化协调机制,使上海电子口岸建设工作不断取得成效。 7.2加强企业物流数据的信息化建设 在上海电子口岸建设中,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也是推动其发展的重要一步.企业没有实现信息化就不可能实现口岸的电子化.在企业管理中,任何工作和岗位都脱离不开对信息及数据的依赖。作为以信息化为特征的现代物流,其对数据的需求和依靠更为迫切。数据管理不仅工作量非常大,而且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物流信息化的手段和工具。及时、准确、全面的信息,才是科学决策的可靠依据。库存信息、单据信息、费用凭证的真实、实时,是进出口企业实现快速通关的基础。 7.3努力建成上海口岸物流信息和电子商务统一平台。 全面实现电子平台与口岸所有部门、机构和区域、企业的联网,实现口岸所有单位一点接入电子平台初步实现电子交易、电子通关、电子物流、电子支付的各项主要功能。争取口岸信息化程度在2-3年内达到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水平。初步形成国内第一、国际一流的口岸信息、枢纽。电子平台要实现与国家有关部门、长江三角洲主要港口、重点城市和货物集散地的联网.全面实现长江三角洲地区与上海口岸的信息交换和多式联运信息服务功能;借鉴国际经验,采纳国际标准,形成跨国信息网络,提供全球供应链管理(SCM)信息服务。 7.4加快单证电子化。 开发船舶信息电子申报系统,实现船代一次申报,海事、海关、检验检疫、边检、港务、理货、引航等部门信息共享,推进海运进口提货单和出口十联单电子化应用,用电子单证替代原来复杂繁复的纸质单证,真正实现贸易的无纸化.只有单证先实现了电子化,企业才有可能实现信息化.电子口岸建设才具有现实的可行性. 7.5完善“一站式”报检报关服务 提高上海电子口岸工作效率是一个系统问题,不仅仅海关方面,而且还涉及海关、检验检疫、代理、港务、运输等,甚至于涉及货主与执法部门之间的互信关系。发达国家有先进的、24小时运作的电子报关系统,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将海关、检验检疫、代理、港务、运输、货主等部门连成一体,进行“一站式”服务,同时能够进行电子预报关,之后的通关环节也基本在网上进行,大大缩短了通关时间。上海按照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要求,也要建设一个集约化程度高、设施完备、服务管理运作经验及企业文化 长期以来我国汽车企业公司治理结构非常不完善,很多上市公司,缺乏有效的制衡机制。同时我国汽车企业还具有浓厚的地方保护主义色彩,这造成了很多上市公司治理失效、无视市场规律、行政命令式经营管理盛行、条块分割严重。直接的影响就是公司业绩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 通过合资带来的先进管理方法不仅改善了企业的经营素质,而且改善了上市公司治理状况,提高公司治理的效果与效率,打破条块分割的现状,按照市场化原则来运营企业,并把国际先进的管理系统、经营理念植入中国企业,形成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江铃汽车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在2000年之前,江铃汽车一直处于亏本状态,但自2000年以来,公司业绩持续、稳步上升,这虽然与市场向好、公司自身改善经营管理等有关,但是与福特公司进入该公司董事会,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公司治理结构和决策机制也有很大关系。 外资介入上市公司对提高上市公司经营管理水平也有着重大的意义。国外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高出国内企业很多,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这不仅从国外企业业绩指标、生产率指标等可以看出,就是在中外合资、合作企业身上也可以得到反映。我国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合格的经理人才的缺乏,而大量合格人才的培养不是短时期内可以完成的,因而要想在短时间内迅速提高我国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是很困难的。因此,在上市公司中引入外资股东,当外资股东的股份比例达到一定水平时,则外资股东就不仅会介入公司董事会,而且还会派出一些优秀的经理人员进入经理层,这些经理人员的就任,不仅有利于提高公司整体的经营管理水平,更重要的是为国内经营管理人员提供了学习和效仿的现实对象,对培养国内优秀经营管理人才影响重大。江铃汽车为国内其它汽车制造企业输送了一批合格的经营管理人才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2.3满足了国内市场的需要并扩大出口量 2003年,由于进口关税进一步降低,国内汽车产品进口配额增加,同时由于国内汽车市场形势大好,产销量猛增,但国产零部件又不能全面满足国内汽车市场多样化的需求,高档豪华乘用车、特殊用途专用车零部件短缺,使得零部件进口量增加较快。近几年来,由于一些国外零部件企业纷纷来华合资或独资建厂生产汽车零部件,国内零部件企业也纷纷引进技术,开发生产高技术含量的零部件产品,在满足国内需求的同时,对外出口也在不断增加。近年来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已经成为汽车产品出口的主力军,汽车零部件的出口金额大大高于整车、整机出口;在以劳动密集型、中低技术含量产品为主的同时,高技术含量的零部件出口也有一定的发展;发达国家、汽车生产大国成为我国主要零部件的主要出口国。亚洲、北美和欧洲是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的三大主要市场,与此同时,对中东、南美、非洲等一些新兴市场的开拓也取得了成效;在国外建厂、收购国外企业的现象已经出现。合资企业、外资企业产品返销出口成为出口主力军之一。 通过建立合资企业(及时满足了国内迅速发展的轿车市场的需要。从我国汽车企业1998年到2005年的销售情况,显示合资企业产品市场占绝对优势,尤其是中级以上技术档次的产品细分市场,市场份额主要集中在跨国公司的合资企业中。中外合资汽车企业是中国汽车工业的主要力量,在汽车工业中占主导地位。如果没有建立这些合资企业,我国的轿车产量将减少2,3以上,国家将付出大量外汇进口轿车,对国家外汇收支平衡造成严重影响。 2.4促进汽车产品技术水平提高,产品和产业结构趋向合理 发达国家在汽车制造方面的市场已经趋于饱和,正积极地寻求海外市场, 向海外转移生产能力。 而我国丰富的廉价劳动力、巨大的市场对这部分生产资源具有强大吸引力。通过外资并购,国内的汽车企业可以快速引进先进的生产工艺。提高产品开发研究能力。实现技术水平和产品的升级。 与跨国公司广司的技与资术本合作,促进了我国汽车工业产品档次和水平的提高,有些产品已达90年代世界先进水平特别是轿车工业,通过合资,不断地获得新的技术。现在有些企业开始在引进技术的基础上。开发具有自己部分知识产权的新产品。如上海大众的桑塔纳2000GSI、神龙公司的富康988等,就是中外合作开发的。一汽则在引进技术的基础上,开发具有自己独立知识产权的新产品——红旗98新星。 在汽车产品结构上,改变了我国汽车工业长期以来缺重少轻,几乎没有轿车的不合理局面,使我国汽车工业的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更趋合理。通过技术引进、合资合作,轿车比重已从1990的年8.33,上升到1998年的31.54, ;客车比重从1990年的20.79,上升到1998年的28.36, ;载货车比重从1990年的7O.79,下降到1998年的39.83,,在载货车中,重型载货车比重上升,中型载货车比重持续下降。 在汽车工业产业组织结构上,通过合资建立了几个大的轿车生产企业,抑制了盲目的重复建设,使我国汽车工业的产业组织结构进一步台理化。目前,我国轿车工业前五家的生产集中 度已达95, 以上,其中4家是合资企业。 2.5提高市场竞争力 外资对中国汽车行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外资的合作客观上推动了中国汽车业整体竞争力的提高它们为中国带来了大大优于国有企业的产品和流程,外资的进入,使产品价格迅速下降,而车型数量和质量双双上升。入世以来,汽车产业发展的另一大特点是企业加大了汽车特别轿车新成品的开发力度,新产品不断推出,汽车产品结构调整速度加快,新款汽车上市节奏加快。2001年以后,面对汽车市场日趋白热化的竞争,进入中国的汽车厂商,纷纷向中国市场投放最具竞争力的新产品。2002年,全国汽车整车投放新产品90种,其中轿车38种。在所有的新产品中,属于合资或技术引进的占61种外资还促进了对中国汽配行业的大量投资。外资并购激发行业进入自觉重组整合阶段此外,行业内外的整合也以加速。不难发现从05年以来外商投资再掀高潮,国内汽车行业整合也开始加剧,“内外齐并购”大大推动了我国汽车业重组的步伐。中国汽车并没有如一些人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前所料的被进口车“挤掉”,而是昂起头颅,借助外资力量做大规模,提高竞争力,正在逐步借助资本市场奔向全球。从目前来看,汽车业对外合作“起步”不错,大量外资利用这个方式进入中国汽车市场,此起彼伏的合资动作引起人们广泛关注。首先是华晨与宝马的合作;东风与日产组建了风神轿车公司,并与雪铁龙加强了合作;长安与福特的合资车型生产进展十分迅猛。另一方面,国内汽车行业的整合也愈演愈烈,围绕三大汽车产业集团的收购兼并活动得到了政府的支持。上汽合并了奇瑞、兼并了仪征、重组柳州五菱;东风参股悦达起亚;华晨收购金杯、一汽拿下青岛颐中汽车、控股天汽。从目前情况来看,加入世贸组织实现了以前所迫切希望的扩大规模、提高竞争力,使我国汽车行业进入自觉重组整合阶段。 2.6促进汽车产业规模的实现 外资并购中国的汽车产业,通过资本重组,企业产业规模迅速扩大,有利于降低成本实现规模经济,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通过汽车企业的兼并重组(一部分规模小技术力量弱,成本居高不下的汽车企业退出市场或投奔到优势企业旗下。 中国汽车工业形成了几家生产规模大、技术开发能力较强、产品系列化、分工协作合理的大型企业集团, 并最终形成少数几家企业集团控制全国大部分汽车市场的局面。据有关方面统计,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2002年末,世界汽车巨头已经在中国累计合资举办了46家汽车企业,形成生产规模200多万辆。 2004年我国十大汽车厂家产量占全国汽车产量的83.9, ,销量占84.19, 。上汽集团产销双双接近85万辆,长安汽车北汽集团和东风汽车产销超过50万辆这5家企业的市场份额占全国汽车市场的68.8,。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整车销售突破100万辆,其中自主品牌汽车销售占50万,这是中国汽车产业规模化发展的新的里程碑。年销售100万辆汽车的实现,标志着中国一汽集团的企业规模已经进入了一个新台阶,这标志着一汽集团加速建设“规模百万化、管理数字化、经营国际化”新一汽的目标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标志着中国汽车产业规模化生产迈上新台阶。中国其他的汽车集团如东风、上汽、北汽也在逐渐加大加快发展的步伐,在未来十年左右均有望成为中国市场销售百万的汽车巨头。 2.7有效带动了上下游相关产业的发展 汽车工业产业关联度大,上游产业包括钢铁、轮胎、油漆、汽车配件等等,下游产业则体现在消费信贷、保险理赔、维修保养、配件供应、二手车交易、车辆置换、汽车文化娱乐等一系列汽车金融服务上。合资活动有效地带动了上下游相关产业的发展,不但有利于二级、三级本土供应商水平得到提升,也对整车企业有一定的技术示范作用。汽车产业不仅科技含量较高,术水平提高,产品和产业结构趋向合理 发达国家在汽车制造方面的市场已经趋于饱和,正积极地寻求海外市场, 向海外转移生产能力。 而我国丰富的廉价劳动力、巨大的市场对这部分生产资源具有强大吸引力。通过外 资并购,国内的汽车企业可以快速引进先进的生产工艺。提高产品开发研究能力。实现技术水平和产品的升级。 与跨国公司广司的技与资术本合作,促进了我国汽车工业产品档次和水平的提高,有些产品已达90年代世界先进水平特别是轿车工业,通过合资,不断地获得新的技术。现在有些企业开始在引进技术的基础上。开发具有自己部分知识产权的新产品。如上海大众的桑塔纳2000GSI、神龙公司的富康988等,就是中外合作开发的。一汽则在引进技术的基础上,开发具有自己独立知识产权的新产品——红旗98新星。 在汽车产品结构上,改变了我国汽车工业长期以来缺重少轻,几乎没有轿车的不合理局面,使我国汽车工业的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更趋合理。通过技术引进、合资合作,轿车比重已从1990的年8.33,上升到1998年的31.54, ;客车比重从1990年的20.79,上升到1998年的28.36, ;载货车比重从1990年的7O.79,下降到1998年的39.83,,在载货车中,重型载货车比重上升,中型载货车比重持续下降。 在汽车工业产业组织结构上,通过合资建立了几个大的轿车生产企业,抑制了盲目的重复建设,使我国汽车工业的产业组织结构进一步台理化。目前,我国轿车工业前五家的生产集中度已达95, 以上,其中4家是合资企业。 2.5提高市场竞争力 外资对中国汽车行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外资的合作客观上推动了中国汽车业整体竞争力的提高它们为中国带来了大大优于国有企业的产品和流程,外资的进入,使产品价格迅速下降,而车型数量和质量双双上升。入世以来,汽车产业发展的另一大特点是企业加大了汽车特别轿车新成品的开发力度,新产品不断推出,汽车产品结构调整速度加快,新款汽车上市节奏加快。2001年以后,面对汽车市场日趋白热化的竞争,进入中国的汽车厂商,纷纷向中国市场投放最具竞争力的新产品。2002年,全国汽车整车投放新产品90种,其中轿车38种。在所有的新产品中,属于合资或技术引进的占61种外资还促进了对中国汽配行业的大量投资。外资并购激发行业进入自觉重组整合阶段此外,行业内外的整合也以加速。不难发现从05年以来外商投资再掀高潮,国内汽车行业整合也开始加剧,“内外齐并购”大大推动了我国汽车业重组的步伐。中国汽车并没有如一些人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前所料的被进口车“挤掉”,而是昂起头颅,借助外资力量做大规模,提高竞争力,正在逐步借助资本市场奔向全球。从目前来看,汽车业对外合作“起步”不错,大量外资利用这个方式进入中国汽车市场,此起彼伏的合资动作引起人们广泛关注。首先是华晨与宝马的合作;东风与日产组建了风神轿车公司,并与雪铁龙加强了合作;长安与福特的合资车型生产进展十分迅猛。另一方面,国内汽车行业的整合也愈演愈烈,围绕三大汽车产业集团的收购兼并活动得到了政府的支持。上汽合并了奇瑞、兼并了仪征、重组柳州五菱;东风参股悦达起亚;华晨收购金杯、一汽拿下青岛颐中汽车、控股天汽。从目前情况来看,加入世贸组织实现了以前所迫切希望的扩大规模、提高竞争力,使我国汽车行业进入自觉重组整合阶段。 2.6促进汽车产业规模的实现 外资并购中国的汽车产业,通过资本重组,企业产业规模迅速扩大,有利于降低成本实现规模经济,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通过汽车企业的兼并重组(一部分规模小技术力量弱,成本居高不下的汽车企业退出市场或投奔到优势企业旗下。 中国汽车工业形成了几家生产规模大、技术开发能力较强、产品系列化、分工协作合理的大型企业集团, 并最终形成少数几家企业集团控制全国大部分汽车市场的局面。据有关方面统计,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2002年末,世界汽车巨头已经在中国累计合资举办了46家汽车企业,形成生产规模200多万辆。 2004年我国十大汽车厂家产量占全国汽车产量的83.9, ,销量占84.19, 。上汽集团产销双双接近85万辆,长安汽车北汽集团和东风汽车产销超过50万辆这5家企业的 市场份额占全国汽车市场的68.8,。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整车销售突破100万辆,其中自主品牌汽车销售占50万,这是中国汽车产业规模化发展的新的里程碑。年销售100万辆汽车的实现,标志着中国一汽集团的企业规模已经进入了一个新台阶,这标志着一汽集团加速建设“规模百万化、管理数字化、经营国际化”新一汽的目标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标志着中国汽车产业规模化生产迈上新台阶。中国其他的汽车集团如东风、上汽、北汽也在逐渐加大加快发展的步伐,在未来十年左右均有望成为中国市场销售百万的汽车巨头。 2.7有效带动了上下游相关产业的发展 汽车工业产业关联度大,上游产业包括钢铁、轮胎、油漆、汽车配件等等,下游产业则体现在消费信贷、保险理赔、维修保养、配件供应、二手车交易、车辆置换、汽车文化娱乐等一系列汽车金融服务上。合资活动有效地带动了上下游相关产业的发展,不但有利于二级、三级本土供应商水平得到提升,也对整车企业有一定的技术示范作用。汽车产业不仅科技含量较高,能与现代高新技术同步发展和形成良性互动,而且能带动其它产业的快速发展。汽车工业的发展对金融、冶金、橡胶、石油、光机电、商业等十几个产业都有较强的带动作用。据有关数据统计汽车制造业与上游产业和下游产业的关联比例约为0.65:1:2.63,汽车制造业每增值1元,会给上游产业带来0.65元的增值,给下游产业带来2.63元的增值。而且,汽车制造业每提供1个就业岗位,就给上下游产业创造10至15人的就业机会。汽车产业的链条延伸出去,可以涉及十几个大产业,包括交通运输、冶金、机电、石化、建材、橡胶、塑料、电子信息、服务等。 术水平提高,产品和产业结构趋向合理 发达国家在汽车制造方面的市场已经趋于饱和,正积极地寻求海外市场, 向海外转移生产能力。 而我国丰富的廉价劳动力、巨大的市场对这部分生产资源具有强大吸引力。通过外资并购,国内的汽车企业可以快速引进先进的生产工艺。提高产品开发研究能力。实现技术水平和产品的升级。 与跨国公司广司的技与资术本合作,促进了我国汽车工业产品档次和水平的提高,有些产品已达90年代世界先进水平特别是轿车工业,通过合资,不断地获得新的技术。现在有些企业开始在引进技术的基础上。开发具有自己部分知识产权的新产品。如上海大众的桑塔纳2000GSI、神龙公司的富康988等,就是中外合作开发的。一汽则在引进技术的基础上,开发具有自己独立知识产权的新产品——红旗98新星。 在汽车产品结构上,改变了我国汽车工业长期以来缺重少轻,几乎没有轿车的不合理局面,使我国汽车工业的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更趋合理。通过技术引进、合资合作,轿车比重已从1990的年8.33,上升到1998年的31.54, ;客车比重从1990年的20.79,上升到1998年的28.36, ;载货车比重从1990年的7O.79,下降到1998年的39.83,,在载货车中,重型载货车比重上升,中型载货车比重持续下降。 在汽车工业产业组织结构上,通过合资建立了几个大的轿车生产企业,抑制了盲目的重复建设,使我国汽车工业的产业组织结构进一步台理化。目前,我国轿车工业前五家的生产集中度已达95, 以上,其中4家是合资企业。 2.5提高市场竞争力 外资对中国汽车行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外资的合作客观上推动了中国汽车业整体竞争力的提高它们为中国带来了大大优于国有企业的产品和流程,外资的进入,使产品价格迅速下降,而车型数量和质量双双上升。入世以来,汽车产业发展的另一大特点是企业加大了汽车特别轿车新成品的开发力度,新产品不断推出,汽车产品结构调整速度加快,新款汽车上市节奏加快。2001年以后,面对汽车市场日趋白热化的竞争,进入中国的汽车厂商,纷纷向中国市场投放最具竞争力的新产品。2002年,全国汽车整车投放新产品90种,其中轿车38种。在所有的新产品中,属于合资或技术引进的占61种外资还促进了对中国汽配行业的 大量投资。外资并购激发行业进入自觉重组整合阶段此外,行业内外的整合也以加速。不难发现从05年以来外商投资再掀高潮,国内汽车行业整合也开始加剧,“内外齐并购”大大推动了我国汽车业重组的步伐。中国汽车并没有如一些人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前所料的被进口车“挤掉”,而是昂起头颅,借助外资力量做大规模,提高竞争力,正在逐步借助资本市场奔向全球。从目前来看,汽车业对外合作“起步”不错,大量外资利用这个方式进入中国汽车市场,此起彼伏的合资动作引起人们广泛关注。首先是华晨与宝马的合作;东风与日产组建了风神轿车公司,并与雪铁龙加强了合作;长安与福特的合资车型生产进展十分迅猛。另一方面,国内汽车行业的整合也愈演愈烈,围绕三大汽车产业集团的收购兼并活动得到了政府的支持。上汽合并了奇瑞、兼并了仪征、重组柳州五菱;东风参股悦达起亚;华晨收购金杯、一汽拿下青岛颐中汽车、控股天汽。从目前情况来看,加入世贸组织实现了以前所迫切希望的扩大规模、提高竞争力,使我国汽车行业进入自觉重组整合阶段。 2.6促进汽车产业规模的实现 外资并购中国的汽车产业,通过资本重组,企业产业规模迅速扩大,有利于降低成本实现规模经济,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通过汽车企业的兼并重组(一部分规模小技术力量弱,成本居高不下的汽车企业退出市场或投奔到优势企业旗下。 中国汽车工业形成了几家生产规模大、技术开发能力较强、产品系列化、分工协作合理的大型企业集团, 并最终形成少数几家企业集团控制全国大部分汽车市场的局面。据有关方面统计,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2002年末,世界汽车巨头已经在中国累计合资举办了46家汽车企业,形成生产规模200多万辆。 2004年我国十大汽车厂家产量占全国汽车产量的83.9, ,销量占84.19, 。上汽集团产销双双接近85万辆,长安汽车北汽集团和东风汽车产销超过50万辆这5家企业的市场份额占全国汽车市场的68.8,。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整车销售突破100万辆,其中自主品牌汽车销售占50万,这是中国汽车产业规模化发展的新的里程碑。年销售100万辆汽车的实现,标志着中国一汽集团的企业规模已经进入了一个新台阶,这标志着一汽集团加速建设“规模百万化、管理数字化、经营国际化”新一汽的目标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标志着中国汽车产业规模化生产迈上新台阶。中国其他的汽车集团如东风、上汽、北汽也在逐渐加大加快发展的步伐,在未来十年左右均有望成为中国市场销售百万的汽车巨头。 2.7有效带动了上下游相关产业的发展 汽车工业产业关联度大,上游产业包括钢铁、轮胎、油漆、汽车配件等等,下游产业则体现在消费信贷、保险理赔、维修保养、配件供应、二手车交易、车辆置换、汽车文化娱乐等一系列汽车金融服务上。合资活动有效地带动了上下游相关产业的发展,不但有利于二级、三级本土供应商水平得到提升,也对整车企业有一定的技术示范作用。汽车产业不仅科技含量较高,能与现代高新技术同步发展和形成良性互动,而且能带动其它产业的快速发展。汽车工业的发展对金融、冶金、橡胶、石油、光机电、商业等十几个产业都有较强的带动作用。据有关数据统计汽车制造业与上游产业和下游产业的关联比例约为0.65:1:2.63,汽车制造业每增值1元,会给上游产业带来0.65元的增值,给下游产业带来2.63元的增值。而且,汽车制造业每提供1个就业岗位,就给上下游产业创造10至15人的就业机会。汽车产业的链条延伸出去,可以涉及十几个大产业,包括交通运输、冶金、机电、石化、建材、橡胶、塑料、电子信息、服务等。 能与现代高新技术同步发展和形成良性互动,而且能带动其它产业的快术水平提高,产品和产业结构趋向合理 发达国家在汽车制造方面的市场已经趋于饱和,正积极地寻求海外市场, 向海外转移生产能力。 而我国丰富的廉价劳动力、巨大的市场对这部分生产资源具有强大吸引力。通过外资并购,国内的汽车企业可以快速引进先进的生产工艺。提高产品开发研究能力。实现技术 水平和产品的升级。 与跨国公司广司的技与资术本合作,促进了我国汽车工业产品档次和水平的提高,有些产品已达90年代世界先进水平特别是轿车工业,通过合资,不断地获得新的技术。现在有些企业开始在引进技术的基础上。开发具有自己部分知识产权的新产品。如上海大众的桑塔纳2000GSI、神龙公司的富康988等,就是中外合作开发的。一汽则在引进技术的基础上,开发具有自己独立知识产权的新产品——红旗98新星。 在汽车产品结构上,改变了我国汽车工业长期以来缺重少轻,几乎没有轿车的不合理局面,使我国汽车工业的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更趋合理。通过技术引进、合资合作,轿车比重已从1990的年8.33,上升到1998年的31.54, ;客车比重从1990年的20.79,上升到1998年的28.36, ;载货车比重从1990年的7O.79,下降到1998年的39.83,,在载货车中,重型载货车比重上升,中型载货车比重持续下降。 在汽车工业产业组织结构上,通过合资建立了几个大的轿车生产企业,抑制了盲目的重复建设,使我国汽车工业的产业组织结构进一步台理化。目前,我国轿车工业前五家的生产集中度已达95, 以上,其中4家是合资企业。 2.5提高市场竞争力 外资对中国汽车行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外资的合作客观上推动了中国汽车业整体竞争力的提高它们为中国带来了大大优于国有企业的产品和流程,外资的进入,使产品价格迅速下降,而车型数量和质量双双上升。入世以来,汽车产业发展的另一大特点是企业加大了汽车特别轿车新成品的开发力度,新产品不断推出,汽车产品结构调整速度加快,新款汽车上市节奏加快。2001年以后,面对汽车市场日趋白热化的竞争,进入中国的汽车厂商,纷纷向中国市场投放最具竞争力的新产品。2002年,全国汽车整车投放新产品90种,其中轿车38种。在所有的新产品中,属于合资或技术引进的占61种外资还促进了对中国汽配行业的大量投资。外资并购激发行业进入自觉重组整合阶段此外,行业内外的整合也以加速。不难发现从05年以来外商投资再掀高潮,国内汽车行业整合也开始加剧,“内外齐并购”大大推动了我国汽车业重组的步伐。中国汽车并没有如一些人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前所料的被进口车“挤掉”,而是昂起头颅,借助外资力量做大规模,提高竞争力,正在逐步借助资本市场奔向全球。从目前来看,汽车业对外合作“起步”不错,大量外资利用这个方式进入中国汽车市场,此起彼伏的合资动作引起人们广泛关注。首先是华晨与宝马的合作;东风与日产组建了风神轿车公司,并与雪铁龙加强了合作;长安与福特的合资车型生产进展十分迅猛。另一方面,国内汽车行业的整合也愈演愈烈,围绕三大汽车产业集团的收购兼并活动得到了政府的支持。上汽合并了奇瑞、兼并了仪征、重组柳州五菱;东风参股悦达起亚;华晨收购金杯、一汽拿下青岛颐中汽车、控股天汽。从目前情况来看,加入世贸组织实现了以前所迫切希望的扩大规模、提高竞争力,使我国汽车行业进入自觉重组整合阶段。 2.6促进汽车产业规模的实现 外资并购中国的汽车产业,通过资本重组,企业产业规模迅速扩大,有利于降低成本实现规模经济,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通过汽车企业的兼并重组(一部分规模小技术力量弱,成本居高不下的汽车企业退出市场或投奔到优势企业旗下。 中国汽车工业形成了几家生产规模大、技术开发能力较强、产品系列化、分工协作合理的大型企业集团, 并最终形成少数几家企业集团控制全国大部分汽车市场的局面。据有关方面统计,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2002年末,世界汽车巨头已经在中国累计合资举办了46家汽车企业,形成生产规模200多万辆。 2004年我国十大汽车厂家产量占全国汽车产量的83.9, ,销量占84.19, 。上汽集团产销双双接近85万辆,长安汽车北汽集团和东风汽车产销超过50万辆这5家企业的市场份额占全国汽车市场的68.8,。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整车销售突破100万辆,其中自主品 牌汽车销售占50万,这是中国汽车产业规模化发展的新的里程碑。年销售100万辆汽车的实现,标志着中国一汽集团的企业规模已经进入了一个新台阶,这标志着一汽集团加速建设“规模百万化、管理数字化、经营国际化”新一汽的目标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标志着中国汽车产业规模化生产迈上新台阶。中国其他的汽车集团如东风、上汽、北汽也在逐渐加大加快发展的步伐,在未来十年左右均有望成为中国市场销售百万的汽车巨头。 2.7有效带动了上下游相关产业的发展 汽车工业产业关联度大,上游产业包括钢铁、轮胎、油漆、汽车配件等等,下游产业则体现在消费信贷、保险理赔、维修保养、配件供应、二手车交易、车辆置换、汽车文化娱乐等一系列汽车金融服务上。合资活动有效地带动了上下游相关产业的发展,不但有利于二级、三级本土供应商水平得到提升,也对整车企业有一定的技术示范作用。汽车产业不仅科技含量较高,能与现代高新技术同步发展和形成良性互动,而且能带动其它产业的快速发展。汽车工业的发展对金融、冶金、橡胶、石油、光机电、商业等十几个产业都有较强的带动作用。据有关数据统计汽车制造业与上游产业和下游产业的关联比例约为0.65:1:2.63,汽车制造业每增值1元,会给上游产业带来0.65元的增值,给下游产业带来2.63元的增值。而且,汽车制造业每提供1个就业岗位,就给上下游产业创造10至15人的就业机会。汽车产业的链条延伸出去,可以涉及十几个大产业,包括交通运输、冶金、机电、石化、建材、橡胶、塑料、电子信息、服务等。 速发展。汽车工业的发展对金融、冶金、橡胶、石油、光机电、商业等十几个产业都有较强的带动作用。据有关数据统计汽车制造业与上游产业和下游产业的关联比例约为0.65:1:2.63,汽车制造业每增值1元,会给上游产业带来0.65元的增值,给下游产业带来2.63元的增值。而且,汽车制造业每提供1个就业岗位,就给上下游产业创造10至15人的就业机会。汽车产业的链条延伸出去,可以涉及十几个大产业,包括交通运输、冶金、机电、石化、建材、橡胶、塑料、电子信息、服务等。 外资既可以促进高新技术发展,又可以带动上下游相关产业的发展,还可以通过产业本身和上下游产业的联动吸收大量劳动力就业,可谓一举多得。现在一汽集团对汽车上游产业的发展已形成至少二千三百亿元的拉动效应,对下游产业也形成了六百七十亿元的拉动效应。 另外,在税收、就业方面也有贡献。 专家指出, 合资零部件企业有效地拉动了企业上下游关联企业的技术和管理水平,这也是贡献之一。 随着对外资开放进一步加深,外资开始加速进入国内的汽车市场。虽然外资对中国的汽车业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给国内市场带来许多好处, 但是,随着外资的进入,是否真如人们开始所预料的带来很多好处呢,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一些随之而来的负面影响也不可忽视。外资进入其根本动机是推广及提高外资自有品牌在中国市场的影响力以及利用中国大量廉价劳动力。 3外资进入我国汽车业的消极影响 3.1中国汽车业难以获得核心技术 北大政府管理学院教授路风说“真正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合资模式并不支持中国产生系统性的自主研发的能力,相反地,合资企业普遍存在严格的技术限制条款,他们会通过多种方式防止中方产生新设计能力。虽然多年来中国一直提倡以市场换技术来发展汽车业,但是我们现在花费大量金钱买来的技术往往不是最先进的,有些甚至是淘汰的技术! 最为关键的是,引进来的技术,我们只有使用权,而没有所有权。举个例子,北京现代合资以后,引进现代技术,弃北汽原先所有的设备不用,而从韩国进口,不仅仅对我国的机床企业沉重打击,假3.1中国汽车业难以获得核心技术 北大政府管理学院教授路风说“真正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合资模式并不支持中国产生系统性的自主研发的能力,相反地,合资企业普遍存在严格的技术限制条款,他们会通过多种方式防止中方产生新设计能力。虽然多年来中国一直提倡以市场换技术来发展汽车业,但是我们现在花费大量金钱买来的技术往往不是最先进的,有些甚至是淘汰的技术! 最为关键的是,引进来的技术,我们只有使用权,而没有所有权。举个例子,北京现代合资以后,引进现代技术,弃北汽原先所有的设备不用,而从韩国进口,不仅仅对我国的机床企业沉重打击,假使以后双方不合作了,因为它是与相应的技术对应的,那么这套进口的设备也只能废置。外资进入中国,只是把中国当做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加工车间,在这些跨国公司的全球产业布局中,研发及其他高端部门一般位于跨国公司母国或其他发达国家,真正的关键技术,以及相应的研发力量根本不需要转移到中国。这种情况下,作为加工车间的外商在华企业事实上并不拥有多少核心技术。他们通过知识产权和专利等极大地限制了中国汽车业向上的发展空间, 在管理、采购等环节一次又一次地攫取超额利润,让中国汽车“贫血”。甚至在销售网络的控制上,他们也以技术优势相威胁取得主导地位,从而逐步控制住中国汽车业。因此,也就没有这些跨国公司的核心技术向中国企业扩散的机会,中国企业想要依靠它们掌握核心技术显然不现实,而且易形成技术依附心理,最后市场也丢了,消费者都成了别的品牌别人的忠诚客户~中国汽车裹足不前! 3.2加剧我国汽车业的竞争 外资的进入,从理论上提高了我国汽车产业的市场竞争力,优化了我国汽车产业结构。但是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加入WTO以后,对汽车工业领域外商投资的各种限制措施的消除和外资进入壁垒的降低,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全球知名汽车集团加大在我国的投资。汽车跨国公司的大举进入,会进一步加剧我国汽车市场的竞争,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承诺在加入后2年逐步取消对汽车生产者所生产汽车类别、类型或车型限制的所有措施。,外商原来对我国的汽车行业投资项目有可能进行生产类别、车型或类型方面的调整,新的外商投资汽车项目也有可能向利润比较丰厚的轿车行业集中,这将必然导致一些地方可能出现投资汽车热,特别是投资轿车热,造成国内厂家竞争更加激烈,形成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局面。而入世5年内,逐步放开汽车贸易经营权,逐步放开批发、零售、特许经营等分销服务领域,取消拥有30家及以上分店的汽车零售连锁店的外资股比限制将有可能进一步挤跨国内现有的汽车营销网络,削弱我国汽车生产企业对国内汽车市场的控制力。中国汽车工业至今仍是以外资为主并控制的产业,至于产品开发更无从谈起,利益的分配取决于外资我国甚至有可能成为今后若干年世界汽车工业竞争最为激烈的市场之一。 3.3外资集中度过高,控制高技术领域 外资进入中国汽车基本采用全部散装,简单组装方式,利用这种方式,外资进入不再按部就班的建工厂,配生产线,铺销售网络,而是以出人意料的快节奏使合资合作项目立竿见影。这虽然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推车车子,减少风险,但是这种方式容易忽视自己的研究开发,在车型更新上极度依赖外国汽车公司,又在一定程度上冲击国内的汽车零部件生产,给汽车零部件的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和整车、零部件国产化、大批量生产带来难度,据不完全统计,外资在中国汽车零部件市场已经占到60%以上的份额。,在汽车电子和发动机零部件等高技术含量领域,外资控制的企业高达90%,甚至更高。这意味着,在至关重要的核心技术领域,中国几乎是外资企业横行天下。中国汽车企业已经“过度合资”,对外资的依赖度已经超过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国内汽车企业缺乏技术创新,自主创新能力又薄弱,同时消化吸收能力差,导致集群技术创新不足,产品更新换代差。长此以往,我们将很难形成自己的汽车产业,我国最终将沦为跨国公司的汽车组装工厂及产品销售地,而不能成为具有独立研发能力,自主掌控市场的汽车强国。 3.4面临产业安全问题 汽车产业安全问题的研究直接关系到作为我国经济主要增长源的汽车业的发展基础和增长潜力。这主要由于国际主要汽车制造企业纷纷在华投资、合资建厂引起的。外资加大对华投资,中国汽车生产能力进一步加强,出口也进一步扩大。 据海关统计,今年上半年我国汽车产品出口比去年同期大幅增长:汽车及零部件出口金额为113.27亿美元,同比增长44.32,;其中汽车整车出口12.83亿美元,同比增长112.88,;汽车零部件出口总额为100.44亿美元,同比增长38.42,。毫无疑问,汽车产品已成为我国出口最具增长潜力的商品,其出口的发展对于我国经济增长至关重要,然而在快速增长的数字背后,一个现象绝对不能忽视:由于管理落后、出口产品价格竞争混乱等原因,我国汽车及零部件出口正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关税壁垒及反倾销的最大障碍。随着我国汽车业利用外资水平的进一步提高,由于受到企业规模、专业化分工和技术水平等诸多因素的制约,短期内我国的汽车分工格局中,仍将处于低附加值和低水平加工中心的地位,仍将保持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的出口产业结构,这必将诱发更多的国外反倾销调查。这些都会导致国内企业的垄断利润减少。国产车占有率下降、国内汽车产量及产值趋缓,也促使国内汽车零组件业面临提升产品技术含量的压力,一些低效资”,对外资的依赖度已经超过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国内汽车企业缺乏技术创新,自主创新能力又薄弱,同时消化吸收能力差,导致集群技术创新不足,产品更新换代差。长此以往,我们将很难形成自己的汽车产业,我国最终将沦为跨国公司的汽车组装工厂及产品销售地,而不能成为具有独立研发能力,自主掌控市场的汽车强国。 3.4面临产业安全问题 汽车产业安全问题的研究直接关系到作为我国经济主要增长源的汽车业的发展基础和增长潜力。这主要由于国际主要汽车制造企业纷纷在华投资、合资建厂引起的。外资加大对华投资,中国汽车生产能力进一步加强,出口也进一步扩大。 据海关统计,今年上半年我国汽车产品出口比去年同期大幅增长:汽车及零部件出口金额为113.27亿美元,同比增长44.32,;其中汽车整车出口12.83亿美元,同比增长112.88,;汽车零部件出口总额为100.44亿美元,同比增长38.42,。毫无疑问,汽车产品已成为我国出口最具增长潜力的商品,其出口的发展对于我国经济增长至关重要,然而在快速增长的数字背后,一个现象绝对不能忽视:由于管理落后、出口产品价格竞争混乱等原因,我国汽车及零部件出口.4面临产业安全问题 汽车产业安全问题的研究直接关系到作为我国经济主要增长源的汽车业的发展基础和增长潜力。这主要由于国际主要汽车制造企业纷纷在华投资、合资建厂引起的。外资加大对华投资,中国汽车生产能力进一步加强,出口也进一步扩大。 据海关统计,今年上半年我国汽车产品出口比去年同期大幅增长:汽车及零部件出口金额为113.27亿美元,同比增长44.32,;其中汽车整车出口12.83亿美元,同比增长112.88,;汽车零部件出口总额为100.44亿美元,同比增长38.42,。毫无疑问,汽车产品已成为我国出口最具增长潜力的商品,其出口的发展对于我国经济增长至关重要,然而在快速增长的数字背后,一个现象绝对不能忽视:由于管理落后、出口产品价格竞争混乱等原因,我国汽车及零部件出口正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关税壁垒及反倾销的最大障碍。随着我国汽车业利用外资水平的进一步提高,由于受到企业规模、专业化分工和技术水平等诸多因素的制约,短期内我国的汽车分工格局中,仍将处于低附加值和低水平加工中心的地位,仍将保持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的出口产业结构,这必将诱发更多的国外反倾销调查。这些都会导致国内企业的垄断利润减少。国产车占有率下降、国内汽车产量及产值趋缓,也促使国内汽车零组件业面临提升产品技术含量的压力,一些低效率的企业将难以生存。 3.5加大垄断风险 外资进入的目的最终无非是看好该国市场进入,或实现其全国 战略或实现投资回报,而绝不 是为了提高东道国的经济运行效率。从投资角度来看,外资并购最有可能会选择在市场中占有垄断地位,企业成长潜力大的优质上市公司。在这种情况下,在市场中的相对弱势企业就很难得到外资的青睐,所以在一些竞争不充分且国内外竞争优势差距比较大的行业,外资介入的结果更容易导致行业内部企业经营状况的分化, 众所周知,自2000年以来世界汽车巨头瞄准中国市场斥巨资建设整车厂,从2000年到2002年世界六大汽车集团和三大独立汽车公司在中国合资举办了14家整车厂,形成汽车生产规模约60万辆。进入2003年这种建厂势头有增无减,丰田、大众、通用、福特、戴,克、日产、本田、PSA标致,雪铁龙、现代、菲亚特、宝马等跨国汽车巨头频频出手,或增资扩建,或重组兼并,或合资建新厂,通过多种投资形式扩大在中国的生产规模。以2002年为例,当年全国汽车工业总产值为6688.5亿元,同期实现利税818.8亿元,其中国有、民营、外资比重分别占22%、24.2%、53.8%。可以预见,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外资企业在汽车产量、产值和利税方面所占比重还将继续上升,国有企业的比重也会不断下降。因此,毫不夸张地讲,目前和今后国内汽车产业的扩张,首先是世界汽车巨头在中国的扩张,事实表明,许多被外资并购的中资企业,成为外资的附属品,外方可能通过掌控被并购企业的渠道等优势资源,嫁接自己的品牌,雪藏国内品牌,通过品牌错位,实现从高端到低端市场的上下通吃;通过垄断并购、品牌绞杀,用资本力量将国内企业固化在国际产业分工格局中的打工者角色上。目前,外资加紧并购的对象已经转向技术垄断、区域市场垄断、资源垄断、政策垄断等企业。这些企业是国家战略利益的主体,关系产业安全和国家经济安全,这些企业被大量并购,加大了产业风险,弱化了我国产业的竞争力,固化了我国产业在国际分工中的不利地位。这将给一些正在发展的中小企业带来严重的创伤。 最终,将对中国民族产业安全带来不利影响。 4利用外资对策 外资在我国汽车业的跨国并购有正面的影响也有负面的影响。合理的外资对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是有益的,但是过度的依赖外资将会伤害这个产业的基础。合资企业的负面效应,一方面是由合资双方利益对立的本质决定的,另一方面,是由于我国经验不足,给外商造成可乘之机面对外资纷纷进入中国市场,我们应该如何衡量这二者关系呢,制定一系列的战略,找到适合我们自己道路呢,依我看来合理利用外资主要从下面两个方面实施。 4.1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跨国公司的垄断优势不仅在资金,更重要的是在技术。在缺乏产权控制的条件下,跨国公司主要借助于东道国对其所形成的技术、生产,特别是开发上完全依赖,来控制东道国的产业及市场。因此,以中资为主的企业则应当学习与“拿来”并重,加大研发投入,逐步构建完整的研发体系。同时应根据不同的产品要求及设计环节,采取委托、合作、自主相结合的研发方式,以达到节约成本和提高技术双重目的。在对外合资的谈判中,不应放弃自主开发、自主设计权,要求外方不仅转移制造技术,而且要转移开发技术;要求与外方联合发、使以后双方不合作了,因为它是与相应的技术对应的,那么这套进口的设备也只能废置。外资进入中国,只是把中国当做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加工车间,在这些跨国公司的全球产业布局中,研发及其他高端部门一般位于跨国公司母国或其他发达国家,真正的关键技术,以及相应的研发力量根本不需要转移到中国。这种情况下,作为加工车间的外商在华企业事实上并不拥有多少核心技术。他们通过知识产权和专利等极大地限制了中国汽车业向上的发展空间, 在管理、采购等环节一次又一次地攫取超额利润,让中国汽车“贫血”。甚至在销售网络的控制上,他们也以技术优势相威胁取得主导地位,从而逐步控制住中国汽车业。因此,也就没有这些跨国公司的核心技术向中国企业扩散的机会,中国企业想要依靠它们掌握核心技术显然不现实,而且易形成技术依附心理,最后市场也丢了,消费者都成了别的品牌别人的忠诚客户~中国汽车裹足不前! 3.2加剧我国汽车业的竞争 外资的进入,从理论上提高了我国汽车产业的市场竞争力,优化了我国汽车产业结构。但是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加入WTO以后,对汽车工业领域外商投资的各种限制措施的消除和外资进入壁垒的降低,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全球知名汽车集团加大在我国的投资。汽车跨国公司的大举进入,会进一步加剧我国汽车市场的竞争,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承诺在加入后2年逐步取消对汽车生产者所生产汽车类别、类型或车型限制的所有措施。,外商原来对我国的汽车行业投资项目有可能进行生产类别、车型或类型方面的调整,新的外商投资汽车项目也有可能向利润比较丰厚的轿车行业集中,这将必然导致一些地方可能出现投资汽车热,特别是投资轿车热,造成国内厂家竞争更加激烈,形成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局面。而入世5年内,逐步放开汽车贸易经营权,逐步放开批发、零售、特许经营等分销服务领域,取消拥有30家及以上分店的汽车零售连锁店的外资股比限制将有可能进一步挤跨国内现有的汽车营销网络,削弱我国汽车生产企业对国内汽车市场的控制力。中国汽车工业至今仍是以外资为主并控制的产业,至于产品开发更无从谈起,利益的分配取决于外资我国甚至有可能成为今后若干年世界汽车工业竞争最为激烈的市场之一。 3.3外资集中度过高,控制高技术领域 外资进入中国汽车基本采用全部散装,简单组装方式,利用这种方式,外资进入不再按部就班的建工厂,配生产线,铺销售网络,而是以出人意料的快节奏使合资合作项目立竿见影。这虽然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推车车子,减少风险,但是这种方式容易忽视自己的研究开发,在车型更新上极度依赖外国汽车公司,又在一定程度上冲击国内的汽车零部件生产,给汽车零部件的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和整车、零部件国产化、大批量生产带来难度,据不完全统计,外资在中国汽车零部件市场已经占到60%以上的份额。,在汽车电子和发动机零部件等高技术含量领域,外资控制的企业高达90%,甚至更高。这意味着,在至关重要的核心技术领域,中国几乎是外资企业横行天下。中国汽车企业已经“过度合资”,对外资的依赖度已经超过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国内汽车企业缺乏技术创新,自主创新能力又薄弱,同时消化吸收能力差,导致集群技术创新不足,产品更新换.4面临产业安全问题 汽车产业安全问题的研究直接关系到作为我国经济主要增长源的汽车业的发展基础和增长潜力。这主要由于国际主要汽车制造企业纷纷在华投资、合资建厂引起的。外资加大对华投资,中国汽车生产能力进一步加强,出口也进一步扩大。 据海关统计,今年上半年我国汽车产品出口比去年同期大幅增长:汽车及零部件出口金额为113.27亿美元,同比增长44.32,;其中汽车整车出口12.83亿美元,同比增长112.88,;汽车零部件出口总额为100.44亿美元,同比增长38.42,。毫无疑问,汽车产品已成为我国出口最具增长潜力的商品,其出口的发展对于我国经济增长至关重要,然而在快速增长的数字背后,一个现象绝对不能忽视:由于管理落后、出口产品价格竞争混乱等原因,我国汽车及零部件出口正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关税壁垒及反倾销的最大障碍。随着我国汽车业利用外资水平的进一步提高,由于受到企业规模、专业化分工和技术水平等诸多因素的制约,短期内我国的汽车分工格局中,仍将处于低附加值和低水平加工中心的地位,仍将保持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的出口产业结构,这必将诱发更多的国外反倾销调查。这些都会导致国内企业的垄断利润减少。国产车占有率下降、国内汽车产量及产值趋缓,也促使国内汽车零组件业面临提升产品技术含量的压力,一些低效率的企业将难以生存。 3.5加大垄断风险 外资进入的目的最终无非是看好该国市场进入,或实现其全国 战略或实现投资回报,而绝不是为了提高东道国的经济运行效率。从投资角度来看,外资并购最有可能会选择在市场中占有垄断地位,企业成长潜力大的优质上市公司。在这种情况下,在市场中的相对弱势企业就很 难得到外资的青睐,所以在一些竞争不充分且国内外竞争优势差距比较大的行业,外资介入的结果更容易导致行业内部企业经营状况的分化, 众所周知,自2000年以来世界汽车巨头瞄准中国市场斥巨资建设整车厂,从2000年到2002年世界六大汽车集团和三大独立汽车公司在中国合资举办了14家整车厂,形成汽车生产规模约60万辆。进入2003年这种建厂势头有增无减,丰田、大众、通用、福特、戴,克、日产、本田、PSA标致,雪铁龙、现代、菲亚特、宝马等跨国汽车巨头频频出手,或增资扩建,或重组兼并,或合资建新厂,通过多种投资形式扩大在中国的生产规模。以2002年为例,当年全国汽车工业总产值为6688.5亿元,同期实现利税818.8亿元,其中国有、民营、外资比重分别占22%、24.2%、53.8%。可以预见,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外资企业在汽车产量、产值和利税方面所占比重还将继续上升,国有企业的比重也会不断下降。因此,毫不夸张地讲,目前和今后国内汽车产业的扩张,首先是世界汽车巨头在中国的扩张,事实表明,许多被外资并购的中资企业,成为外资的附属品,外方可能通过掌控被并购企业的渠道等优势资源,嫁接自己的品牌,雪藏国内品牌,通过品牌错位,实现从高端到低端市场的上下通吃;通过垄断并购、品牌绞杀,用资本力量将国内企业固化在国际产业分工格局中的打工者角色上。目前,外资加紧并购的对象已经转向技术垄断、区域市场垄断、资源垄断、政策垄断等企业。这些企业是国家战略利益的主体,关系产业安全和国家经济安全,这些企业被大量并购,加大了产业风险,弱化了我国产业的竞争力,固化了我国产业在国际分工中的不利地位。这将给一些正在发展的中小企业带来严重的创伤。 最终,将对中国民族产业安全带来不利影响。 4利用外资对策 外资在我国汽车业的跨国并购有正面的影响也有负面的影响。合理的外资对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是有益的,但是过度的依赖外资将会伤害这个产业的基础。合资企业的负面效应,一方面是由合资双方利益对立的本质决定的,另一方面,是由于我国经验不足,给外商造成可乘之机面对外资纷纷进入中国市场,我们应该如何衡量这二者关系呢,制定一系列的战略,找到适合我们自己道路呢,依我看来合理利用外资主要从下面两个方面实施。 4.1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跨国公司的垄断优势不仅在资金,更重要的是在技术。在缺乏产权控制的条件下,跨国公司主要借助于东道国对其所形成的技术、生产,特别是开发上完全依赖,来控制东道国的产业及市场。因此,以中资为主的企业则应当学习与“拿来”并重,加大研发投入,逐步构建完整的研发体系。同时应根据不同的产品要求及设计环节,采取委托、合作、自主相结合的研发方式,以达到节约成本和提高技术双重目的。在对外合资的谈判中,不应放弃自主开发、自主设计权,要求外方不仅转移制造技术,而且要转移开发技术;要求与外方联合发、使以后双方不合作了,因为它是与相应的技术对应的,那么这套进口的设备也只能废置。外资进入中国,只是把中国当做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加工车间,在这些跨国公司的全球产业布局中,研发及其他高端部门一般位于跨国公司母国或其他发达国家,真正的关键技术,以及相应的研发力量根本不需要转移到中国。这种情况下,作为加工车间的外商在华企业事实上并不拥有多少核心技术。他们通过知识产权和专利等极大地限制了中国汽车业向上的发展空间, 在管理、采购等环节一次又一次地攫取超额利润,让中国汽车“贫血”。甚至在销售网络的控制上,他们也以技术优势相威胁取得主导地位,从而逐步控制住中国汽车业。因此,也就没有这些跨国公司的核心技术向中国企业扩散的机会,中国企业想要依靠它们掌握核心技术显然不现实,而且易形成技术依附心理,最后市场也丢了,消费者都成了别的品牌别人的忠诚客户~中国汽车裹足不前! 3.2加剧我国汽车业的竞争 外资的进入,从理论上提高了我国汽车产业的市场竞争力,优化了我国汽车产业结构。但是 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加入WTO以后,对汽车工业领域外商投资的各种限制措施的消除和外资进入壁垒的降低,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全球知名汽车集团加大在我国的投资。汽车跨国公司的大举进入,会进一步加剧我国汽车市场的竞争,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承诺在加入后2年逐步取消对汽车生产者所生产汽车类别、类型或车型限制的所有措施。,外商原来对我国的汽车行业投资项目有可能进行生产类别、车型或类型方面的调整,新的外商投资汽车项目也有可能向利润比较丰厚的轿车行业集中,这将必然导致一些地方可能出现投资汽车热,特别是投资轿车热,造成国内厂家竞争更加激烈,形成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局面。而入世5年内,逐步放开汽车贸易经营权,逐步放开批发、零售、特许经营等分销服务领域,取消拥有30家及以上分店的汽车零售连锁店的外资股比限制将有可能进一步挤跨国内现有的汽车营销网络,削弱我国汽车生产企业对国内汽车市场的控制力。中国汽车工业至今仍是以外资为主并控制的产业,至于产品开发更无从谈起,利益的分配取决于外资我国甚至有可能成为今后若干年世界汽车工业竞争最为激烈的市场之一。 3.3外资集中度过高,控制高技术领域 外资进入中国汽车基本采用全部散装,简单组装方式,利用这种方式,外资进入不再按部就班的建工厂,配生产线,铺销售网络,而是以出人意料的快节奏使合资合作项目立竿见影。这虽然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推车车子,减少风险,但是这种方式容易忽视自己的研究开发,在车型更新上极度依赖外国汽车公司,又在一定程度上冲击国内的汽车零部件生产,给汽车零部件的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和整车、零部件国产化、大批量生产带来难度,据不完全统计,外资在中国汽车零部件市场已经占到60%以上的份额。,在汽车电子和发动机零部件等高技术含量领域,外资控制的企业高达90%,甚至更高。这意味着,在至关重要的核心技术领域,中国几乎是外资企业横行天下。中国汽车企业已经“过度合资”,对外资的依赖度已经超过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国内汽车企业缺乏技术创新,自主创新能力又薄弱,同时消化吸收能力差,导致集群技术创新不足,产品更新换正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关税壁垒及反倾销的最大障碍。随着我国汽车业利用外资水平的进一步提高,由于受到企业规模、专业化分工和技术水平等诸多因素的制约,短期内我国的汽车分工格局中,仍将处于低附加值和低水平加工中心的地位,仍将保持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的出口产业结构,这必将诱发更多的国外反倾销调查。这些都会导致国内企业的垄断利润减少。国产车占有率下降、国内汽车产量及产值趋缓,也促使国内汽车零组件业面临提升产品技术含量的压力,一些低效率的企业将难以生存。 3.5加大垄断风险 外资进入的目的最终无非是看好该国市场进入,或实现其全国 战略或实现投资回报,而绝不是为了提高东道国的经济运行效率。从投资角度来看,外资并购最有可能会选择在市场中占有垄断地位,企业成长潜力大的优质上市公司。在这种情况下,在市场中的相对弱势企业就很难得到外资的青睐,所以在一些竞争不充分且国内外竞争优势差距比较大的行业,外资介入的结果更容易导致行业内部企业经营状况的分化, 众所周知,自2000年以来世界汽车巨头瞄准中国市场斥巨资建设整车厂,从2000年到2002年世界六大汽车集团和三大独立汽车公司在中国合资举办了14家整车厂,形成汽车生产规模约60万辆。进入2003年这种建厂势头有增无减,丰田、大众、通用、福特、戴,克、日产、本田、PSA标致,雪铁龙、现代、菲亚特、宝马等跨国汽车巨头频频出手,或增资扩建,或重组兼并,或合资建新厂,通过多种投资形式扩大在中国的生产规模。以2002年为例,当年全国汽车工业总产值为6688.5亿元,同期实现利税818.8亿元,其中国有、民营、外资比重分别占22%、24.2%、53.8%。可以预见,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外资企业在汽车产量、产值和利税方面所占比重还将继续上升,国有企业的比重也会不断下降。因此,毫不夸张地讲,目前和今后国内汽车产业的扩张,首先是世界汽车巨头在中国的扩张,事实表明,许多被外资并购的中资企业,成为外资的附属 品,外方可能通过掌控被并购企业的渠道等优势资源,嫁接自己的品牌,雪藏国内品牌,通过品牌错位,实现从高端到低端市场的上下通吃;通过垄断并购、品牌绞杀,用资本力量将国内企业固化在国际产业分工格局中的打工者角色上。目前,外资加紧并购的对象已经转向技术垄断、区域市场垄断、资源垄断、政策垄断等企业。这些企业是国家战略利益的主体,关系产业安全和国家经济安全,这些企业被大量并购,加大了产业风险,弱化了我国产业的竞争力,固化了我国产业在国际分工中的不利地位。这将给一些正在发展的中小企业带来严重的创伤。 最终,将对中国民族产业安全带来不利影响。 4利用外资对策 外资在我国汽车业的跨国并购有正面的影响也有负面的影响。合理的外资对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是有益的,但是过度的依赖外资将会伤害这个产业的基础。合资企业的负面效应,一方面是由合资双方利益对立的本质决定的,另一方面,是由于我国经验不足,给外商造成可乘之机面对外资纷纷进入中国市场,我们应该如何衡量这二者关系呢,制定一系列的战略,找到适合我们自己道路呢,依我看来合理利用外资主要从下面两个方面实施。 4.1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跨国公司的垄断优势不仅在资金,更重要的是在技术。在缺乏产权控制的条件下,跨国公司主要借助于东道国对其所形成的技术、生产,特别是开发上完全依赖,来控制东道国的产业及市场。因此,以中资为主的企业则应当学习与“拿来”并重,加大研发投入,逐步构建完整的研发体系。同时应根据不同的产品要求及设计环节,采取委托、合作、自主相结合的研发方式,以达到节约成本和提高技术双重目的。在对外合资的谈判中,不应放弃自主开发、自主设计权,要求外方不仅转移制造技术,而且要转移开发技术;要求与外方联合发、使以后双方不合作了,因为它是与相应的技术对应的,那么这套进口的设备也只能废置。外资进入中国,只是把中国当做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加工车间,在这些跨国公司的全球产业布局中,研发及其他高端部门一般位于跨国公司母国或其他发达国家,真正的关键技术,以及相应的研发力量根本不需要转移到中国。这种情况下,作为加工车间的外商在华企业事实上并不拥有多少核心技术。他们通过知识产权和专利等极大地限制了中国汽车业向上的发展空间, 在管理、采购等环节一次又一次地攫取超额利润,让中国汽车“贫血”。甚至在销售网络的控制上,他们也以技术优势相威胁取得主导地位,从而逐步控制住中国汽车业。因此,也就没有这些跨国公司的核心技术向中国企业扩散的机会,中国企业想要依靠它们掌握核心技术显然不现实,而且易形成技术依附心理,最后市场也丢了,消费者都成了别的品牌别人的忠诚客户~中国汽车裹足不前! 3.2加剧我国汽车业的竞争 外资的进入,从理论上提高了我国汽车产业的市场竞争力,优化了我国汽车产业结构。但是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加入WTO以后,对汽车工业领域外商投资的各种限制措施的消除和外资进入壁垒的降低,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全球知名汽车集团加大在我国的投资。汽车跨国公司的大举进入,会进一步加剧我国汽车市场的竞争,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承诺在加入后2年逐步取消对汽车生产者所生产汽车类别、类型或车型限制的所有措施。,外商原来对我国的汽车行业投资项目有可能进行生产类别、车型或类型方面的调整,新的外商投资汽车项目也有可能向利润比较丰厚的轿车行业集中,这将必然导致一些地方可能出现投资汽车热,特别是投资轿车热,造成国内厂家竞争更加激烈,形成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局面。而入世5年内,逐步放开汽车贸易经营权,逐步放开批发、零售、特许经营等分销服务领域,取消拥有30家及以上分店的汽车零售连锁店的外资股比限制将有可能进一步挤跨国内现有的汽车营销网络,削弱我国汽车生产企业对国内汽车市场的控制力。中国汽车工业至今仍是以外资为主并控制的产业,至于产品开发更无从谈起,利益的分配取决于外资我国甚至有可能 成为今后若干年世界汽车工业竞争最为激烈的市场之一。 3.3外资集中度过高,控制高技术领域 外资进入中国汽车基本采用全部散装,简单组装方式,利用这种方式,外资进入不再按部就班的建工厂,配生产线,铺销售网络,而是以出人意料的快节奏使合资合作项目立竿见影。这虽然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推车车子,减少风险,但是这种方式容易忽视自己的研究开发,在车型更新上极度依赖外国汽车公司,又在一定程度上冲击国内的汽车零部件生产,给汽车零部件的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和整车、零部件国产化、大批量生产带来难度,据不完全统计,外资在中国汽车零部件市场已经占到60%以上的份额。,在汽车电子和发动机零部件等高技术含量领域,外资控制的企业高达90%,甚至更高。这意味着,在至关重要的核心技术领域,中国几乎是外资企业横行天下。中国汽车企业已经“过度合资”,对外资的依赖度已经超过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国内汽车企业缺乏技术创新,自主创新能力又薄弱,同时消化吸收能力差,导致集群技术创新不足,产品更新换代差。长此以往,我们将很难形成自己的汽车产业,我国最终将沦为跨国公司的汽车组装工厂及产品销售地,而不能成为具有独立研发能力,自主掌控市场的汽车强国。 3.4面临产业安全问题 汽车产业安全问题的研究直接关系到作为我国经济主要增长源的汽车业的发展基础和增长潜力。这主要由于国际主要汽车制造企业纷纷在华投资、合资建厂引起的。外资加大对华投资,中国汽车生产能力进一步加强,出口也进一步扩大。 据海关统计,今年上半年我国汽车产品出口比去年同期大幅增长:汽车及零部件出口金额为113.27亿美元,同比增长44.32,;其中汽车整车出口12.83亿美元,同比增长112.88,;汽车零部件出口总额为100.44亿美元,同比增长38.42,。毫无疑问,汽车产品已成为我国出口最具增长潜力的商品,其出口的发展对于我国经济增长至关重要,然而在快速增长的数字背后,一个现象绝对不能忽视:由于管理落后、出口产品价格竞争混乱等原因,我国汽车及零部件出口正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关税壁垒及反倾销的最大障碍。随着我国汽车业利用外资水平的进一步提高,由于受到企业规模、专业化分工和技术水平等诸多因素的制约,短期内我国的汽车分工格局中,仍将处于低附加值和低水平加工中心的地位,仍将保持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的出口产业结构,这必将诱发更多的国外反倾销调查。这些都会导致国内企业的垄断利润减少。国产车占有率下降、国内汽车产量及产值趋缓,也促使国内汽车零组件业面临提升产品技术含量的压力,一些低效资”,对外资的依赖度已经超过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国内汽车企业缺乏技术创新,自主创新能力又薄弱,同时消化吸收能力差,导致集群技术创新不足,产品更新换代差。长此以往,我们将很难形成自己的汽车产业,我国最终将沦为跨国公司的汽车组装工厂及产品销售地,而不能成为具有独立研发能力,自主掌控市场的汽车强国。 3.4面临产业安全问题 汽车产业安全问题的研究直接关系到作为我国经济主要增长源的汽车业的发展基础和增长潜力。这主要由于国际主要汽车制造企业纷纷在华投资、合资建厂引起的。外资加大对华投资,中国汽车生产能力进一步加强,出口也进一步扩大。 据海关统计,今年上半年我国汽车产品出口比去年同期大幅增长:汽车及零部件出口金额为113.27亿美元,同比增长44.32,;其中汽车整车出口12.83亿美元,同比增长112.88,;汽车零部件出口总额为100.44亿美元,同比增长38.42,。毫无疑问,汽车产品已成为我国出口最具增长潜力的商品,其出口的发展对于我国经济增长至关重要,然而在快速增长的数字背后,一个现象绝对不能忽视:由于管理落后、出口产品价格竞争混乱等原因,我国汽车及零部件出口正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关税壁垒及反倾销的最大障碍。随着我国汽车业利用外资水平的进一步提高,由于受到企业规模、专业化分工和技术水平等诸多因素的制约,短期内我国的汽车分工格局中,仍将处于低附加值和低水平加工中心的地位,仍将保持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的出口产业结构, 这必将诱发更多的国外反倾销调查。这些都会导致国内企业的垄断利润减少。国产车占有率下降、国内汽车产量及产值趋缓,也促使国内汽车零组件业面临提升产品技术含量的压力,一些低效率的企业将难以生存。 3.5加大垄断风险 外资进入的目的最终无非是看好该国市场进入,或实现其全国 战略或实现投资回报,而绝不是为了提高东道国的经济运行效率。从投资角度来看,外资并购最有可能会选择在市场中占有垄断地位,企业成长潜力大的优质上市公司。在这种情况下,在市场中的相对弱势企业就很难得到外资的青睐,所以在一些竞争不充分且国内外竞争优势差距比较大的行业,外资介入的结果更容易导致行业内部企业经营状况的分化, 众所周知,自2000年以来世界汽车巨头瞄准中国市场斥巨资建设整车厂,从2000年到2002年世界六大汽车集团和三大独立汽车公司在中国合资举办了14家整车厂,形成汽车生产规模约60万辆。进入2003年这种建厂势头有增无减,丰田、大众、通用、福特、戴,克、日产、本田、PSA标致,雪铁龙、现代、菲亚特、宝马等跨国汽车巨头频频出手,或增资扩建,或重组兼并,或合资建新厂,通过多种投资形式扩大在中国的生产规模。以2002年为例,当年全国汽车工业总产值为6688.5亿元,同期实现利税818.8亿元,其中国有、民营、外资比重分别占22%、24.2%、53.8%。可以预见,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外资企业在汽车产量、产值和利税方面所占比重还将继续上升,国有企业的比重也会不断下降。因此,毫不夸张地讲,目前和今后国内汽车产业的扩张,首先是世界汽车巨头在中国的扩张,事实表明,许多被外资并购的中资企业,成为外资的附属品,外方可能通过掌控被并购企业的渠道等优势资源,嫁接自己的品牌,雪藏国内品牌,通过品牌错位,实现从高端到低端市场的上下通吃;通过垄断并购、品牌绞杀,用资本力量将国内企业固化在国际产业分工格局中的打工者角色上。目前,外资加紧并购的对象已经转向技术垄断、区域市场垄断、资源垄断、政策垄断等企业。这些企业是国家战略利益的主体,关系产业安全和国家经济安全,这些企业被大量并购,加大了产业风险,弱化了我国产业的竞争力,固化了我国产业在国际分工中的不利地位。这将给一些正在发展的中小企业带来严重的创伤。 最终,将对中国民族产业安全带来不利影响。 4利用外资对策 外资在我国汽车业的跨国并购有正面的影响也有负面的影响。合理的外资对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是有益的,但是过度的依赖外资将会伤害这个产业的基础。合资企业的负面效应,一方面是由合资双方利益对立的本质决定的,另一方面,是由于我国经验不足,给外商造成可乘之机面对外资纷纷进入中国市场,我们应该如何衡量这二者关系呢,制定一系列的战略,找到适合我们自己道路呢,依我看来合理利用外资主要从下面两个方面实施。 4.1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跨国公司的垄断优势不仅在资金,更重要的是在技术。在缺乏产权控制的条件下,跨国公司主要借助于东道国对其所形成的技术、生产,特别是开发上完全依赖,来控制东道国的产业及市场。因此,以中资为主的企业则应当学习与“拿来”并重,加大研发投入,逐步构建完整的研发体系。同时应根据不同的产品要求及设计环节,采取委托、合作、自主相结合的研发方式,以达到节约成本和提高技术双重目的。在对外合资的谈判中,不应放弃自主开发、自主设计权,要求外方不仅转移制造技术,而且要转移开发技术;要求与外方联合发、联合设计;要求在建立合资企业的同时建立研究开发中心:要求双方共创新商标,甚至沿用我国企业原商标等。 针对我国汽车市场竞争力不足的问题,我觉得当务之急是要提高汽车工业的产业集中度以及规模经济水平。 4.2提高本国的产业集中度 提高企业的规模经济水平,是中国汽车工业提高发展层次,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基础。国内汽车工业现状既不符合汽车产业的一般规律,更与全球汽车产业正在形成的6+3格局的大趋势相违备。美国年产近2000万辆汽车的汽车产业只容纳了4-5家汽车集团,而且3?4左右的产量为通用与福特两家主宰。因此,就国内市场而言,从竞争力角度考虑,近期只能容纳5-6家汽车企业集团,而远期只能容纳2-3家汽车集团。目前,中国汽车企业的经济规模与跨国汽车公司相比有很大差距,而中国汽车工业的资本实力既不可能使多数汽车企业达到规模经率的企业将难以生存。 3.5加大垄断风险 外资进入的目的最终无非是看好该国市场进入,或实现其全国 战略或实现投资回报,而绝不是为了提高东道国的经济运行效率。从投资角度来看,外资并购最有可能会选择在市场中占有垄断地位,企业成长潜力大的优质上市公司。在这种情况下,在市场中的相对弱势企业就很难得到外资的青睐,所以在一些竞争不充分且国内外竞争优势差距比较大的行业,外资介入的结果更容易导致行业内部企业经营状况的分化, 众所周知,自2000年以来世界汽车巨头瞄准中国市场斥巨资建设整车厂,从2000年到2002年世界六大汽车集团和三大独立汽车公司在中国合资举办了14家整车厂,形成汽车生产规模约60万辆。进入2003年这种建厂势头有增无减,丰田、大众、通用、福特、戴,克、日产、本田、PSA标致,雪铁龙、现代、菲亚特、宝马等跨国汽车巨头频频出手,或增资扩建,或重组兼并,或合资建新厂,通过多种投资形式扩大在中国的生产规模。以2002年为例,当年全国汽车工业总产值为6688.5亿元,同期实现利税818.8亿元,其中国有、民营、外资比重分别占22%、24.2%、53.8%。可以预见,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外资企业在汽车产量、产值和利税方面所占比重还将继续上升,国有企业的比重也会不断下降。因此,毫不夸张地讲,目前和今后国内汽车产业的扩张,首先是世界汽车巨头在中国的扩张,事实表明,许多被外资并购的中资企业,成为外资的附属品,外方可能通过掌控被并购企业的渠道等优势资源,嫁接自己的品牌,雪藏国内品牌,通过品牌错位,实现从高端到低端市场的上下通吃;通过垄断并购、品牌绞杀,用资本力量将国内企业固化在国际产业分工格局中的打工者角色上。目前,外资加紧并购的对象已经转向技术垄断、区域市场垄断、资源垄断、政策垄断等企业。这些企业是国家战略利益的主体,关系产业安全和国家经济安全,这些企业被大量并购,加大了产业风险,弱化了我国产业的竞争力,固化了我国产业在国际分工中的不利地位。这将给一些正在发展的中小企业带来严重的创伤。 最终,将对中国民族产业安全带来不利影响。 4利用外资对策 外资在我国汽车业的跨国并购有正面的影响也有负面的影响。合理的外资对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是有益的,但是过度的依赖外资将会伤害这个产业的基础。合资企业的负面效应,一方面是由合资双方利益对立的本质决定的,另一方面,是由于我国经验不足,给外商造成可乘之机面对外资纷纷进入中国市场,我们应该如何衡量这二者关系呢,制定一系列的战略,找到适合我们自己道路呢,依我看来合理利用外资主要从下面两个方面实施。 4.1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跨国公司的垄断优势不仅在资金,更重要的是在技术。在缺乏产权控制的条件下,跨国公司主要借助于东道国对其所形成的技术、生产,特别是开发上完全依赖,来控制东道国的产业及市场。因此,以中资为主的企业则应当学习与“拿来”并重,加大研发投入,逐步构建完整的研发体系。同时应根据不同的产品要求及设计环节,采取委托、合作、自主相结合的研发方式,以达到节约成本和提高技术双重目的。在对外合资的谈判中,不应放弃自主开发、 自主设计权,要求外方不仅转移制造技术,而且要转移开发技术;要求与外方联合发、联合设计;要求在建立合资企业的同时建立研究开发中心:要求双方共创新商标,甚至沿用我国企业原商标等。 针对我国汽车市场竞争力不足的问题,我觉得当务之急是要提高汽车工业的产业集中度以及规模经济水平。 4.2提高本国的产业集中度 提高企业的规模经济水平,是中国汽车工业提高发展层次,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基础。国内汽车工业现状既不符合汽车产业的一般规律,更与全球汽车产业正在形成的6+3格局的大趋势相违备。美国年产近2000万辆汽车的汽车产业只容纳了4-5家汽车集团,而且3?4左右的产量为通用与福特两家主宰。因此,就国内市场而言,从竞争力角度考虑,近期只能容纳5-6家汽车企业集团,而远期只能容纳2-3家汽车集团。目前,中国汽车企业的经济规模与跨国汽车公司相比有很大差距,而中国汽车工业的资本实力既不可能使多数汽车企业达到规模经济水平,更不可能使多数企业有效地缩小与跨国公司的规模差距。因此,根本出路在于推动汽车工业的产业组织结构调整,促进汽车企业的大规模资产重组,大幅度提高汽车工业的产业集中度。 4.3改善国内市场环境 我们应该努力培养一个积极向上的竞争环境。我国的汽车产业是分散而缺少积极有效的竞争。虽然外资大量引进,但是目前百万 车、零部件国产化、大批量生产带来难度,据不完全统计,外资在中国汽车零部件市场已经占到60%以上的份额。,在汽车电子和发动机零部件等高技术含量领域,外资控制的企业高达90%,甚至更高。这意味着,在至关重要的核心技术领域,中国几乎是外资企业横行天下。中国汽车企业已经“过度合资”,对外资的依赖度已经超过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国内汽车企业缺乏技术创新,自主创新能力又薄弱,同时消化吸收能力差,导致集群技术创新不足,产品更新换正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关税壁垒及反倾销的最大障碍。随着我国汽车业利用外资水平的进一步提高,由于受到企业规模、专业化分工和技术水平等诸多因素的制约,短期内我国的汽车分工格局中,仍将处于低附加值和低水平加工中心的地位,仍将保持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的出口产业结构,这必将诱发更多的国外反倾销调查。这些都会导致国内企业的垄断利润减少。国产车占有率下降、国内汽车产量及产值趋缓,也促使国内汽车零组件业面临提升产品技术含量的压力,一些低效率的企业将难以生存。 3.5加大垄断风险 外资进入的目的最终无非是看好该国市场进入,或实现其全国 战略或实现投资回报,而绝不是为了提高东道国的经济运行效率。从投资角度来看,外资并购最有可能会选择在市场中占有垄断地位,企业成长潜力大的优质上市公司。在这种情况下,在市场中的相对弱势企业就很难得到外资的青睐,所以在一些竞争不充分且国内外竞争优势差距比较大的行业,外资介入的结果更容易导致行业内部企业经营状况的分化, 众所周知,自2000年以来世界汽车巨头瞄准中国市场斥巨资建设整车厂,从2000年到2002年世界六大汽车集团和三大独立汽车公司在中国合资举办了14家整车厂,形成汽车生产规模约60万辆。进入2003年这种建厂势头有增无减,丰田、大众、通用、福特、戴,克、日产、本田、PSA标致,雪铁龙、现代、菲亚特、宝马等跨国汽车巨头频频出手,或增资扩建,或重组兼并,或合资建新厂,通过多种投资形式扩大在中国的生产规模。以2002年为例,当年全国汽车工业总产值为6688.5亿元,同期实现利税818.8亿元,其中国有、民营、外资比重分别占22%、24.2%、53.8%。可 以预见,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外资企业在汽车产量、产值和利税方面所占比重还将继续上升,国有企业的比重也会不断下降。因此,毫不夸张地讲,目前和今后国内汽车产业的扩张,首先是世界汽车巨头在中国的扩张,事实表明,许多被外资并购的中资企业,成为外资的附属品,外方可能通过掌控被并购企业的渠道等优势资源,嫁接自己的品牌,雪藏国内品牌,通过品牌错位,实现从高端到低端市场的上下通吃;通过垄断并购、品牌绞杀,用资本力量将国内企业固化在国际产业分工格局中的打工者角色上。目前,外资加紧并购的对象已经转向技术垄断、区域市场垄断、资源垄断、政策垄断等企业。这些企业是国家战略利益的主体,关系产业安全和国家经济安全,这些企业被大量并购,加大了产业风险,弱化了我国产业的竞争力,固化了我国产业在国际分工中的不利地位。这将给一些正在发展的中小企业带来严重的创伤。 最终,将对中国民族产业安全带来不利影响。 4利用外资对策 外资在我国汽车业的跨国并购有正面的影响也有负面的影响。合理的外资对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是有益的,但是过度的依赖外资将会伤害这个产业的基础。合资企业的负面效应,一方面是由合资双方利益对立的本质决定的,另一方面,是由于我国经验不足,给外商造成可乘之机面对外资纷纷进入中国市场,我们应该如何衡量这二者关系呢,制定一系列的战略,找到适合我们自己道路呢,依我看来合理利用外资主要从下面两个方面实施。 4.1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跨国公司的垄断优势不仅在资金,更重要的是在技术。在缺乏产权控制的条件下,跨国公司主要借助于东道国对其所形成的技术、生产,特别是开发上完全依赖,来控制东道国的产业及市场。因此,以中资为主的企业则应当学习与“拿来”并重,加大研发投入,逐步构建完整的研发体系。同时应根据不同的产品要求及设计环节,采取委托、合作、自主相结合的研发方式,以达到节约成本和提高技术双重目的。在对外合资的谈判中,不应放弃自主开发、自主设计权,要求外方不仅转移制造技术,而且要转移开发技术;要求与外方联合发、使以后双方不合作了,因为它是与相应的技术对应的,那么这套进口的设备也只能废置。外资进入中国,只是把中国当做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加工车间,在这些跨国公司的全球产业布局中,研发及其他高端部门一般位于跨国公司母国或其他发达国家,真正的关键技术,以及相应的研发力量根本不需要转移到中国。这种情况下,作为加工车间的外商在华企业事实上并不拥有多少核心技术。他们通过知识产权和专利等极大地限制了中国汽车业向上的发展空间, 在管理、采购等环节一次又一次地攫取超额利润,让中国汽车“贫血”。甚至在销售网络的控制上,他们也以技术优势相威胁取得主导地位,从而逐步控制住中国汽车业。因此,也就没有这些跨国公司的核心技术向中国企业扩散的机会,中国企业想要依靠它们掌握核心技术显然不现实,而且易形成技术依附心理,最后市场也丢了,消费者都成了别的品牌别人的忠诚客户~中国汽车裹足不前! 3.2加剧我国汽车业的竞争 外资的进入,从理论上提高了我国汽车产业的市场竞争力,优化了我国汽车产业结构。但是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加入WTO以后,对汽车工业领域外商投资的各种限制措施的消除和外资进入壁垒的降低,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全球知名汽车集团加大在我国的投资。汽车跨国公司的大举进入,会进一步加剧我国汽车市场的竞争,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承诺在加入后2年逐步取消对汽车生产者所生产汽车类别、类型或车型限制的所有措施。,外商原来对我国的汽车行业投资项目有可能进行生产类别、车型或类型方面的调整,新的外商投资汽车项目也有可能向利润比较丰厚的轿车行业集中,这将必然导致一些地方可能出现投资汽车热,特别是投资轿车热,造成国内厂家竞争更加激烈,形成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局面。而入世5年内,逐步放开汽车贸易经营权,逐步放开批发、零售、特许经营等分销服务领域,取 消拥有30家及以上分店的汽车零售连锁店的外资股比限制将有可能进一步挤跨国内现有的汽车营销网络,削弱我国汽车生产企业对国内汽车市场的控制力。中国汽车工业至今仍是以外资为主并控制的产业,至于产品开发更无从谈起,利益的分配取决于外资我国甚至有可能成为今后若干年世界汽车工业竞争最为激烈的市场之一。 3.3外资集中度过高,控制高技术领域 外资进入中国汽车基本采用全部散装,简单组装方式,利用这种方式,外资进入不再按部就班的建工厂,配生产线,铺销售网络,而是以出人意料的快节奏使合资合作项目立竿见影。这虽然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推车车子,减少风险,但是这种方式容易忽视自己的研究开发,在车型更新上极度依赖外国汽车公司,又在一定程度上冲击国内的汽车零部件生产,给汽车零部件的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和整车、零部件国产化、大批量生产带来难度,据不完全统计,外资在中国汽车零部件市场已经占到60%以上的份额。,在汽车电子和发动机零部件等高技术含量领域,外资控制的企业高达90%,甚至更高。这意味着,在至关重要的核心技术领域,中国几乎是外资企业横行天下。中国汽车企业已经“过度合资”,对外资的依赖度已经超过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国内汽车企业缺乏技术创新,自主创新能力又薄弱,同时消化吸收能力差,导致集群技术创新不足,产品更新换代差。长此以往,我们将很难形成自己的汽车产业,我国最终将沦为跨国公司的汽车组装工厂及产品销售地,而不能成为具有独立研发能力,自主掌控市场的汽车强国。 3.4面临产业安全问题 汽车产业安全问题的研究直接关系到作为我国经济主要增长源的汽车业的发展基础和增长潜力。这主要由于国际主要汽车制造企业纷纷在华投资、合资建厂引起的。外资加大对华投资,中国汽车生产能力进一步加强,出口也进一步扩大。 据海关统计,今年上半年我国汽车产品出口比去年同期大幅增长:汽车及零部件出口金额为113.27亿美元,同比增长44.32,;其中汽车整车出口12.83亿美元,同比增长112.88,;汽车零部件出口总额为100.44亿美元,同比增长38.42,。毫无疑问,汽车产品已成为我国出口最具增长潜力的商品,其出口的发展对于我国经济增长至关重要,然而在快速增长的数字背后,一个现象绝对不能忽视:由于管理落后、出口产品价格竞争混乱等原因,我国汽车及零部件出口正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关税壁垒及反倾销的最大障碍。随着我国汽车业利用外资水平的进一步提高,由于受到企业规模、专业化分工和技术水平等诸多因素的制约,短期内我国的汽车分工格局中,仍将处于低附加值和低水平加工中心的地位,仍将保持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的出口产业结构,这必将诱发更多的国外反倾销调查。这些都会导致国内企业的垄断利润减少。国产车占有率下降、国内汽车产量及产值趋缓,也促使国内汽车零组件业面临提升产品技术含量的压力,一些低效资”,对外资的依赖度已经超过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国内汽车企业缺乏技术创新,自主创新能力又薄弱,同时消化吸收能力差,导致集群技术创新不足,产品更新换代差。长此以往,我们将很难形成自己的汽车产业,我国最终将沦为跨国公司的汽车组装工厂及产品销售地,而不能成为具有独立研发能力,自主掌控市场的汽车强国。 3.4面临产业安全问题 汽车产业安全问题的研究直接关系到作为我国经济主要增长源的汽车业的发展基础和增长潜力。这主要由于国际主要汽车制造企业纷纷在华投资、合资建厂引起的。外资加大对华投资,中国汽车生产能力进一步加强,出口也进一步扩大。 据海关统计,今年上半年我国汽车产品出口比去年同期大幅增长:汽车及零部件出口金额为113.27亿美元,同比增长44.32,;其中汽车整车出口12.83亿美元,同比增长112.88,;汽车零部件出口总额为100.44亿美元,同比增长38.42,。毫无疑问,汽车产品已成为我国出口最具增长潜力的商品,其出口的发展对于我国经济增长至关重要,然而在快速增长的数字背后,一个现象绝对不能忽视:由于管理落后、出口产品价格竞争混乱等原因,我国汽车及零部件出口正面临着越来越 多的关税壁垒及反倾销的最大障碍。随着我国汽车业利用外资水平的进一步提高,由于受到企业规模、专业化分工和技术水平等诸多因素的制约,短期内我国的汽车分工格局中,仍将处于低附加值和低水平加工中心的地位,仍将保持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的出口产业结构,这必将诱发更多的国外反倾销调查。这些都会导致国内企业的垄断利润减少。国产车占有率下降、国内汽车产量及产值趋缓,也促使国内汽车零组件业面临提升产品技术含量的压力,一些低效率的企业将难以生存。 3.5加大垄断风险 外资进入的目的最终无非是看好该国市场进入,或实现其全国 战略或实现投资回报,而绝不是为了提高东道国的经济运行效率。从投资角度来看,外资并购最有可能会选择在市场中占有垄断地位,企业成长潜力大的优质上市公司。在这种情况下,在市场中的相对弱势企业就很难得到外资的青睐,所以在一些竞争不充分且国内外竞争优势差距比较大的行业,外资介入的结果更容易导致行业内部企业经营状况的分化, 众所周知,自2000年以来世界汽车巨头瞄准中国市场斥巨资建设整车厂,从2000年到2002年世界六大汽车集团和三大独立汽车公司在中国合资举办了14家整车厂,形成汽车生产规模约60万辆。进入2003年这种建厂势头有增无减,丰田、大众、通用、福特、戴,克、日产、本田、PSA标致,雪铁龙、现代、菲亚特、宝马等跨国汽车巨头频频出手,或增资扩建,或重组兼并,或合资建新厂,通过多种投资形式扩大在中国的生产规模。以2002年为例,当年全国汽车工业总产值为6688.5亿元,同期实现利税818.8亿元,其中国有、民营、外资比重分别占22%、24.2%、53.8%。可以预见,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外资企业在汽车产量、产值和利税方面所占比重还将继续上升,国有企业的比重也会不断下降。因此,毫不夸张地讲,目前和今后国内汽车产业的扩张,首先是世界汽车巨头在中国的扩张,事实表明,许多被外资并购的中资企业,成为外资的附属品,外方可能通过掌控被并购企业的渠道等优势资源,嫁接自己的品牌,雪藏国内品牌,通过品牌错位,实现从高端到低端市场的上下通吃;通过垄断并购、品牌绞杀,用资本力量将国内企业固化在国际产业分工格局中的打工者角色上。目前,外资加紧并购的对象已经转向技术垄断、区域市场垄断、资源垄断、政策垄断等企业。这些企业是国家战略利益的主体,关系产业安全和国家经济安全,这些企业被大量并购,加大了产业风险,弱化了我国产业的竞争力,固化了我国产业在国际分工中的不利地位。这将给一些正在发展的中小企业带来严重的创伤。 最终,将对中国民族产业安全带来不利影响。 4利用外资对策 外资在我国汽车业的跨国并购有正面的影响也有负面的影响。合理的外资对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是有益的,但是过度的依赖外资将会伤害这个产业的基础。合资企业的负面效应,一方面是由合资双方利益对立的本质决定的,另一方面,是由于我国经验不足,给外商造成可乘之机面对外资纷纷进入中国市场,我们应该如何衡量这二者关系呢,制定一系列的战略,找到适合我们自己道路呢,依我看来合理利用外资主要从下面两个方面实施。 4.1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跨国公司的垄断优势不仅在资金,更重要的是在技术。在缺乏产权控制的条件下,跨国公司主要借助于东道国对其所形成的技术、生产,特别是开发上完全依赖,来控制东道国的产业及市场。因此,以中资为主的企业则应当学习与“拿来”并重,加大研发投入,逐步构建完整的研发体系。同时应根据不同的产品要求及设计环节,采取委托、合作、自主相结合的研发方式,以达到节约成本和提高技术双重目的。在对外合资的谈判中,不应放弃自主开发、自主设计权,要求外方不仅转移制造技术,而且要转移开发技术;要求与外方联合发、联合设计;要求在建立合资企业的同时建立研究开发中心:要求双方共创新商标,甚至沿用我国企 业原商标等。 针对我国汽车市场竞争力不足的问题,我觉得当务之急是要提高汽车工业的产业集中度以及规模经济水平。 4.2提高本国的产业集中度 提高企业的规模经济水平,是中国汽车工业提高发展层次,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基础。国内汽车工业现状既不符合汽车产业的一般规律,更与全球汽车产业正在形成的6+3格局的大趋势相违备。美国年产近2000万辆汽车的汽车产业只容纳了4-5家汽车集团,而且3?4左右的产量为通用与福特两家主宰。因此,就国内市场而言,从竞争力角度考虑,近期只能容纳5-6家汽车企业集团,而远期只能容纳2-3家汽车集团。目前,中国汽车企业的经济规模与跨国汽车公司相比有很大差距,而中国汽车工业的资本实力既不可能使多数汽车企业达到规模经率的企业将难以生存。 3.5加大垄断风险 外资进入的目的最终无非是看好该国市场进入,或实现其全国 战略或实现投资回报,而绝不是为了提高东道国的经济运行效率。从投资角度来看,外资并购最有可能会选择在市场中占有垄断地位,企业成长潜力大的优质上市公司。在这种情况下,在市场中的相对弱势企业就很难得到外资的青睐,所以在一些竞争不充分且国内外竞争优势差距比较大的行业,外资介入的结果更容易导致行业内部企业经营状况的分化, 众所周知,自2000年以来世界汽车巨头瞄准中国市场斥巨资建设整车厂,从2000年到2002年世界六大汽车集团和三大独立汽车公司在中国合资举办了14家整车厂,形成汽车生产规模约60万辆。进入2003年这种建厂势头有增无减,丰田、大众、通用、福特、戴,克、日产、本田、PSA标致,雪铁龙、现代、菲亚特、宝马等跨国汽车巨头频频出手,或增资扩建,或重组兼并,或合资建新厂,通过多种投资形式扩大在中国的生产规模。以2002年为例,当年全国汽车工业总产值为6688.5亿元,同期实现利税818.8亿元,其中国有、民营、外资比重分别占22%、24.2%、53.8%。可以预见,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外资企业在汽车产量、产值和利税方面所占比重还将继续上升,国有企业的比重也会不断下降。因此,毫不夸张地讲,目前和今后国内汽车产业的扩张,首先是世界汽车巨头在中国的扩张,事实表明,许多被外资并购的中资企业,成为外资的附属品,外方可能通过掌控被并购企业的渠道等优势资源,嫁接自己的品牌,雪藏国内品牌,通过品牌错位,实现从高端到低端市场的上下通吃;通过垄断并购、品牌绞杀,用资本力量将国内企业固化在国际产业分工格局中的打工者角色上。目前,外资加紧并购的对象已经转向技术垄断、区域市场垄断、资源垄断、政策垄断等企业。这些企业是国家战略利益的主体,关系产业安全和国家经济安全,这些企业被大量并购,加大了产业风险,弱化了我国产业的竞争力,固化了我国产业在国际分工中的不利地位。这将给一些正在发展的中小企业带来严重的创伤。 最终,将对中国民族产业安全带来不利影响。 4利用外资对策 外资在我国汽车业的跨国并购有正面的影响也有负面的影响。合理的外资对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是有益的,但是过度的依赖外资将会伤害这个产业的基础。合资企业的负面效应,一方面是由合资双方利益对立的本质决定的,另一方面,是由于我国经验不足,给外商造成可乘之机面对外资纷纷进入中国市场,我们应该如何衡量这二者关系呢,制定一系列的战略,找到适合我们自己道路呢,依我看来合理利用外资主要从下面两个方面实施。 4.1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跨国公司的垄断优势不仅在资金,更重要的是在技术。在缺乏产权控制的条件下,跨国公司主要借助于东道国对其所形成的技术、生产,特别是开发上完全依赖,来控制东道国的产业 及市场。因此,以中资为主的企业则应当学习与“拿来”并重,加大研发投入,逐步构建完整的研发体系。同时应根据不同的产品要求及设计环节,采取委托、合作、自主相结合的研发方式,以达到节约成本和提高技术双重目的。在对外合资的谈判中,不应放弃自主开发、自主设计权,要求外方不仅转移制造技术,而且要转移开发技术;要求与外方联合发、联合设计;要求在建立合资企业的同时建立研究开发中心:要求双方共创新商标,甚至沿用我国企业原商标等。 针对我国汽车市场竞争力不足的问题,我觉得当务之急是要提高汽车工业的产业集中度以及规模经济水平。 4.2提高本国的产业集中度 提高企业的规模经济水平,是中国汽车工业提高发展层次,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基础。国内汽车工业现状既不符合汽车产业的一般规律,更与全球汽车产业正在形成的6+3格局的大趋势相违备。美国年产近2000万辆汽车的汽车产业只容纳了4-5家汽车集团,而且3?4左右的产量为通用与福特两家主宰。因此,就国内市场而言,从竞争力角度考虑,近期只能容纳5-6家汽车企业集团,而远期只能容纳2-3家汽车集团。目前,中国汽车企业的经济规模与跨国汽车公司相比有很大差距,而中国汽车工业的资本实力既不可能使多数汽车企业达到规模经济水平,更不可能使多数企业有效地缩小与跨国公司的规模差距。因此,根本出路在于推动汽车工业的产业组织结构调整,促进汽车企业的大规模资产重组,大幅度提高汽车工业的产业集中度。 4.3改善国内市场环境 我们应该努力培养一个积极向上的竞争环境。我国的汽车产业是分散而缺少积极有效的竞争。虽然外资大量引进,但是目前百万 下面的是2016年经典励志语录,需要的朋友可以欣赏,不需要的朋友下载后可以编辑删除~~谢谢~~ 1、有来路,没退路;留退路,是绝路。 2、为目标,晚卧夜半,梦别星辰,脚踏实地,凌云舍我其谁! 3、做一题会一题,一题决定命运。 4、静下来,铸我实力;拼上去,亮我风采。 5、拼一载春秋,搏一生无悔。 6、狠抓基础是成功的基础,持之以恒是胜利的保证。 7、把汗水变成珍珠,把梦想变成现实! 8、拧成一股绳,搏尽一份力,狠下一条心,共圆一个梦。 9、每天都是一个起点,每天都有一点进步,每天都有一点收获! 10、22.对命运承诺,对承诺负责 11、我自信,故我成功,我行,我一定能行。 12、不敢高声语,恐惊读书人。 13、高三高考高目标,苦学善学上好学。 14、争分夺秒巧复习,勤学苦练创佳绩、攀蟾折桂,舍我其谁。 15、眼泪不是我们的答案,拼搏才是我们的选择。 16、站在新起点,迎接新挑战,创造新成绩。 17、遇难心不慌,遇易心更细。 18、乐学实学,挑战高考;勤勉向上,成就自我。 19、努力造就实力,态度决定高度 20、忘时,忘物,忘我。诚实,朴实,踏实。 21、精神成人,知识成才,态度成全。 22、作业考试化,考试高考化,将平时考试当高考,高考考试当平时。 23、我高考我自信我成功! 24、23.再苦再累不掉队,再难再险不放弃 25、拼搏高考,今生无悔;越过高三,追求卓越! 26、挑战人生是我无悔的选择,决胜高考是我不懈的追求。 27、山高不厌攀,水深不厌潜,学精不厌苦:追求! 28、学练并举,成竹在胸,敢问逐鹿群雄今何在?师生同志,协力攻关,笑看 燕赵魁首谁人得。 29、快马加鞭君为先,自古英雄出少年。 30、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你是否每天都在努力。 31、把握现在、就是创造未来。 32、25.我因X班而自豪,X班因我而骄傲 33、我心飞翔,路在脚下。 34、人活着要呼吸。呼者,出一口气;吸者,争一口气 35、辛苦三年,幸福一生。 36、精神成就事业,态度决定一切。 2016年经典励志语录二 你一定要坚强,即使受过伤,流过泪,也能咬牙走下去。因为,人生,就是你一个人的人生。 竹子用了4年时间,仅仅长了3cm,从第五年开始,以每天30cm的速度疯狂的生长,仅仅用了六周时间就长到了15米。其实在前面的四年,竹子将根在土壤里延伸了数百平米。做人做事亦是如此,不要担心你此时的付出得不到回报,因为这些付出都是为了扎根。人生需要储备!多少人,没熬过那三厘米! 能够比跌倒的次数多一次站起来的次数,你就是强者! 开始,去做,这是最难的一步。往往,突破了最难的一步以后,或者说,破除了想像中的困难以外,其他的事,可能反而容易。尤其有些事情,上瘾以后,形成习惯,不继续反而不舒服。再好的方法,对于彻底的、不想上进的懒人是无效的,但既然,生命是属于自己的,愿意行动与否,也还是自己的事。 成功与不成功之间,有时距离是很短的,你只要后退一步或再向前几步。 想得再多不如行动一次;说得再好不如立刻就做!人与人的距离是说与做的差别;人与人的差别是信与愿的有无!凡事实行则无瑕忧虑,空想则寸步难行。无论要做什么立刻行动!马上行动!开始行动! 做一件事情,只有最初五分钟热情的,叫失败者;最后五分钟仍有热情的,叫成功者。 当你周围都是米的时候,你很安逸;当有一天米缸见底,才发现想跳出去已无能为力。有一种陷阱,名叫安逸!别在最能吃苦的年纪选择安逸!没有危机!是 最大的危机!自己不上进,危机无处不在吞噬你的理想和灵魂,混下去很容易,混上去太难了! 为什么成功的不是你。年轻的你,迷茫又着急。你想要房子想要汽车,想要旅行想要高品质生活。你不断催促自己成长,却沉不下心来认真读一篇文章;你急切地期待成功,却每次在遇到挫折时提前退缩。既然没有过那些汗水和拼搏,又何必在旁观别人的荣耀与成功时愤愤不平呢?所以,努力吧,别抱怨。 如果你要做一件事,请只管安安静静的去做。因为那是你自己的事,别人不知道你的情况,也不可能帮你实现梦想。千万不要因为虚荣心而炫耀,也不要因为别人一句 评价 LEC评价法下载LEC评价法下载评价量规免费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 放弃自己的梦想。其实最好的状态,是坚持自己的梦想,听听前辈的建议,少错几步。值不值,时间是最好的证明。 你可以没有梦想,但不能不知道现在要做什么,你可以长相平凡丢到人群里就被淹没,但不能随波逐流成为没有个性的复制品,你可以被压力逼迫得痛哭一百次,但哭完记得笑一千次给它看,你可以习惯为别人付出,但至少别忘了为自己而活,你可以学会假装,但最后不要变成你当初讨厌的那种人。 你比你想象中更勇敢,比你看起来更强大,也比你以为的更聪明。 2016年经典励志语录三 1、如果真的想活得悠闲,那么,为何不学着让自己释放心灵的重负,学着忘却,忘记那些无碍于个人原则的得失;无关大局的磕磕碰碰;无伤大雅的前嫌旧隙呢?学会让自己时时都轻装上阵,潇洒前行! 2、人格的完善是本,财富的确立是末。 3、古人云“隐忍不怒的人,胜于勇者”、“修己冶心的人胜于攻城掠地的将领”。生活中,宽容可以减少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可以让大家更好地沟通,彼此多一些体贴和关怀。 4、“一个人不能骑两匹马,骑上这匹,就要丢掉那匹,聪明人会把凡是分散精力的要求置之度外。”人的生命和精力是有限的,我们要学会将聚光镜一 样,排除一切琐事的干扰,将所有的资料、精力、热情聚焦并锁定你的目标上。 5、一个能从别人的观念来看事情,能了解别人心灵活动的人,永远不必为自己的前途担心。一个人最大的破产是绝望,最大的资产是希望。不要等待机会,而要创造机会。 6、喜欢的最高境界是你可能为她去死,可爱的最高境界是你得为你爱的人好好活着。 7、如果人生需要一个完美的符号,没有比微笑更合适的了。微笑,它是甜美的歌声,能唱出生活的快乐;它是温暖的阳光,能驱散心头的阴影;它是无边的春风,能蓬勃事业的生机。 8、微笑可以减轻紧张的情绪和压力,不管面对多么愤怒或者冲动得人,只要微笑示之,都能坦然以对,微笑一把神奇的钥匙,可以打开别人心灵的窗户,传递心灵的善意,退一步,海阔天空;退一步,瞒天过海;冲动是魔鬼,只要心平气和静下心来,相对而笑,一切都能化干戈为玉帛。 9、很多人找女朋友或者男朋友,把学历当作指标之一,既希望对方能够给他/她伴侣的温暖与浪漫,又希望他/她知识丰富、学历相当或更高,在事业上能蒸蒸日上;我想说,你找的是伴侣,不是合作伙伴,更不是同事,生活就是生活,这个人适合你,即使你是博士他/她斗大字不识一个,那也无所谓,适合就会和谐融洽,人比文凭更重要 10、听着一首歌,反反复复,琢磨不透,自己在想什么?难道真的爱她么?可为什么说不出口呢,爱情就是买卖,看透就好。痴情的人不会有真爱、让这一切随风,吹到天涯海角。不要再让我见到,对你,既然说不出,那就模模糊糊。或许,这样最好,谁都不会太累。 11、一个能从别人的观念来看事情,能了解别人心灵活动的人,永远不必为自己的前途担心。 12、人要想树立自己的威信,就要不断进行自我完善和修养、严于律己。你要求别人怎么样,首先必须自己先做到那样,身教的效果总比言传更为快捷。严于律己能使自己成为一个最可信赖的人。 13、成功的道路上,肯定会有失败;对于失败,我们要正确地看待和对待,不怕失败者,则必成功;怕失败者,则一无是处,会更失败。 14、选几个自认为能靠得住的人组成良好、稳固、有力的人际关系的核心。这首选的几个人可以包括自己的朋友、家庭成员和那些在你职业生涯中彼此联系紧密的人。他们构成你的影响力内圈,因为他们能让你发挥所长,而且彼此都希望对方成功。 15、我们现在做的工作,也许过于平淡,也许鸡毛蒜皮。但这就是工作,是生活,是成就人事的不可缺少的基础。对于敬业者来说,凡事无小事,简单不等于容易。 16、亲情是一种深度,友情是一种广度,而爱情是一种纯度。亲情是没有条件、不求回报的阳光沐浴,友情是浩荡巨大、可以随时安然栖息的堤岸;而爱情则是神秘无边、可以使歌至到忘情泪至潇洒的心灵照射。人生一世,亲情、友情、爱情;三者缺一,已为遗憾,三者缺二,实为可怜;三者皆缺,活而如亡。 17、如果你心中有阳光,就不会恐惧前方的坎坷;如果你心中有勇气,就不会畏缩不前;无论前方风多大,雨多大,闯过去就是一片海阔天空!孩子别忧伤,生命的美丽就是坚强的走过坎坷! 18、好心没有错,但也要分清是非,不分原则的善良,是“愚善”,就像东郭先生一样。因此,在没有搞清一件事是否值得做之前,要敢于说“不”,不要被他人利用,更不要一不小心成为他人的替罪羊。 19、其实路并没有错,错的是选择,爱并没有错,错的是缘分,所以无论何地,一路的风景总是有限的,终究会有美好的。生命不是一场赛跑,而是一次旅行。 20、什么是嫁得好?嫁得好并不是嫁富豪,而是嫁给一个能给你安全感的男人。住在别墅里天天流泪的,你进的不是天堂而是地狱。真正嫁得好的女人,是住在单元房里却被老公哄的像只傻鸟,爱你一时,宠你一世,骗你一辈子!其实日子过得好,真的不是有多少钱,而是无忧无虑无烦恼。 21、想取得成功,不仅要吃“苦中苦”,也要相关条件的配合支持,那些光知道吃苦的人,那些吃了不值得吃的苦的人,那些把吃苦当成解决一切问题法宝的人,恐怕只能继续在“苦中苦”的怪圈里徘徊。 22、人往往是失去之后才懂得珍惜,可是为时已晚,即使是哭干眼泪也换不回曾经的拥有。多少人都是这样的感叹:拥有时不知道珍惜,失去时已无可挽回。 23、从不犯错的孩子长大后要么成为庸才,要么早晚要犯大错。因此,我们要适度降低对孩子的期望与要求,鼓励他们真实地面对自己的缺点和错误,鼓励他们在尝试中不怕犯错误,注重过程的体验和收获,摘掉“好孩子”的面具。 24、成功不是将来才有的,而是从决定去做的那一刻起,持续累积而成。 25、人生的最大遗憾莫过于错误地坚持了不该坚持的东西,轻易地放弃了不该放弃的东西,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都有那个期望达到的目标,或许有这么一天我恩男狗狗成为一名教师,或许有那么一天我能实现自己的理想,达到自己的目标!生活还在继续!不要忘记微笑的对待每一天,不要忘记珍惜余下的每一天! 26、要始终保持敬畏之心。对时光,对美,对痛楚。仿佛我们的活,也只是一棵春天中洁白花树的简单生涯。不管是竭力盛放,还是静默颓败,都如此甘愿和珍重。 27、我们缺少的不是机遇,而是对机遇的把握;我们缺欠的不是财富,而是创造财富的本领;我们缺乏的不是知识,而是学而不厌的态度;我们缺少的不是理想,而是身体力行的实践。 28、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的路;只有一条路不能拒绝——那就是成长的路。 29、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而消极的人则在每个机会都看到某种忧患。莫找借口失败,只找理由成功。 30、能够刚正批评、指责我们缺点和错误的人是我们难得的诤友,善意的批评就像是一壶美酒,当我们开怀陶醉在这种朋友同事间畅饮的世界里,批评的因子仿佛蕴藏在每个直观的感觉细胞中。 31、没有人愿意和总是虚伪、圆滑的人打交道,但是一味的诚实,却也容易伤害人。所以,生意人讲究的是大诚实,即在适当的时候,对适当人,说适当的话。如果坦率无忌是一种伤害,那么,请选择机智的“谎言”。 32、只要你有能力去做的事就一定要去做,不要给自己留下任何遗憾,人生最重要的不是所站的位置,而是所朝的方向。路就在你脚下,只要走,就能到达远方。 33、做对的事情比把事情做对重要。 34、生命的奖赏远在旅途终点,而非起点附近。我不知道要走多少步才能达到目标,踏上第一千步的时候,仍然可能遭到失败。但我不会因此放弃,我会坚持不懈,直至成功! 35、以前喜欢一个人,可以任由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现在喜欢一个人,仍可以招之即来,但不再接受挥之即去。因为我现在知道,我很好,所以你爱我,也只有一次机会。 36、水的心是平静的,水的心是轻灵的,你看,水,一平如镜,云月其中,怡然自乐。水,怀着平静而轻灵的心,缓和的一淌而去,遇一些阻隔且轻轻的绕过,何必那么多计较,心平而轻流自畅;如一路顺直,那更好了,我也可以尽情的奔流,一望千里,波涛澎湃,我也会挥洒我的潇洒,我的纵情。 37、日子不动声色奴役我们疲于奔命,而我们还要为之稽首敛眉。 38、不要等待机会,而要创造机会。 39、没有一种不通过蔑视、忍受和奋斗就可以征服的命运。 40、夫事未有不生于微而成于着,圣人之虑远,故能谨其微而治之,众人之识近,故必待其着而后救之;治其微则用力寡而功多,就其着则竭力而不能及也。人见识短浅,所以必等弊端闹大才来设法挽救。 41、人性最可怜的就是:我们总是梦想着天边的一座奇妙的玫瑰园,而不去欣赏今天就开在我们窗口的玫瑰。 42、古人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坏习惯是我们打不开的心锁;坏习惯是我们转不过的弯;坏习惯是我们看不见的障碍„„好习惯要保持,坏习惯要改正,永远别让坏习惯左右我们的未来。
本文档为【超市管理信息系统论文】,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24976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95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
上传时间:2017-10-15
浏览量: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