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二节 现代识字与写字教学改革实验

第二节 现代识字与写字教学改革实验

举报
开通vip

第二节 现代识字与写字教学改革实验第二节 现代识字与写字教学改革实验 第二节 现代识字与写字教学改革实验 “五四”以后的语文教学以现代文为主,识字与写字教学也以分散识字为主。基本方法是随课文识字,即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进行识字与写字教学。其优点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易于理解,避免了死记硬背;缺点是每篇课文只能识三五个汉字,速度太慢,因而影响了读写能力的发展。以后不断有新的改革实验。1990年1月,中央教科所和天津教科院联合主持,在天津召开了第一次全国小学识字教学研讨会,会上介绍了9种主要的识字教学改革实验,会后由天津教科院结集出版了《九种识字教...

第二节 现代识字与写字教学改革实验
第二节 现代识字与写字教学改革实验 第二节 现代识字与写字教学改革实验 “五四”以后的语文教学以现代文为主,识字与写字教学也以分散识字为主。基本方法是随课文识字,即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进行识字与写字教学。其优点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易于理解,避免了死记硬背;缺点是每篇课文只能识三五个汉字,速度太慢,因而影响了读写能力的发展。以后不断有新的改革实验。1990年1月,中央教科所和天津教科院联合主持,在天津召开了第一次全国小学识字教学研讨会,会上介绍了9种主要的识字教学改革实验,会后由天津教科院结集出版了《九种识字教学方法探新》。1994年8月,中央教科所主持在黄山召开了“首届小学汉字教育国际研讨会”,会上对18种识字教学法进行了交流和研讨,会后由潘仲茗、戴汝潜主编出版了《现代小学识字科学化研究》。《人民教育》1997年1-5期“识字教学一览”连载20余种识字教学法。2000年11月,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在北京组织召开了“全国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交流研讨会”,展示了我国50年来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改革的成果, 是建国以来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最重要的一次会议,有34家识字教学法实验代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参加,19家代表介绍了各自的经验,重点推荐7种识字教学法:(1)集中识字,(2)分散识字,(3)字族文识字,(4)注音识字提前读写,(5)字理识字,(6)韵语识字,(7)电脑识字。会上对识字教学改革发展的方向达成了4点共识:(1)识字与写字教学要树立长远观念,即要以实施素质教育为目标,要与阅读教学、作文教学和听说教学相结合,促进语文教学的整体改革,单方面追求速度和数量的方法是不可取的;(2)识字与写字教学改革要建立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之上,要研究学生认知汉字的规律和汉字自身发展的规律,把二者结合起来建立汉字教学的科学规律;(3)识字与写字教学要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勇于创新,研究信息化时代的特点,从观念、方法、手段等方面锐意改革,不断提高识字与写字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4)识字与写字教学要综合运用各种有效的方法,各种识字与写字教学法都有独特的优势,也都有一定的局限性,要广泛交流,相互借鉴,共同发展。 [10]据我们统计,新中国建国50年来各地先后开展的识字教学实验有60种以上,最具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 一、祁建华“速成识字法” 毛泽东早在1945年就在《论联合政府》中提出:“从百分之八十的人口中扫除文盲,是新中国的一项重要工作。”把识字教育与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巩固人民政权和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联系在一起,强调在文盲充斥的国家里是建不成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新中国建立后,制订和颁布了一系列关于扫除文盲的政策和法令。人民解放军某部文化教员祁建华, 总结 初级经济法重点总结下载党员个人总结TXt高中句型全总结.doc高中句型全总结.doc理论力学知识点总结pdf 解放区扫盲工作的经验,根据汉字音义形相结合的特点,创造了“速成识字法”。基本方法是以注音符号为辅助工具,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字义,通过读写训练达到会读、会讲、会写、会用,互教互学,集中识字。这种方法在部队识字教学中取得了明显效果,然后向全国推广,在扫盲运动中做出了突出贡献。当时,从工厂到街道,从村里到田头,到处可听到bpmf的诵读声。这种方法对中小学的识字与写字教学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1958年国务院颁布了《汉语拼音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普遍采用的识字教学的方法,就是以拼音字母为辅助识字的工具——先学拼音,然后利用拼音进行识字教学。识字教学的标准有会读,会讲,会写,会用等。“速成识字法”拉开了新中国建国后大规模识字教学改革实验的序幕。 二、分散识字教学法和集中识字教学法 (一)斯霞“随课文分散识字”教学法。南京师范学院(今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教师斯霞创立的“随课文分散识字”教学法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初,最大特点是“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其基本原理是,汉字有一字多音、一字多义的现象,只有把它放到具体语境中,才有确切的含义和读音。基本方法是,首先教好汉语拼音作为识字的工具;然后教会60多个独体字,作为学习众多合体字的基础;做好这两项准备之后,开始结合课文进行识字教学,要依据课文实际和学生实际设计教法,没有固定程式。儿童识字初期,主要问题是字音和字形;但随着识字量的增加和阅读写作的需要,识字的主要问题是字义。儿童理解字义的基本途径是通过阅读和写作的实际运用,而不是靠记忆字典上的解释。与教法改革相适应也进行了教材改革,增加课文,增加识字量。小学语文第一册由13篇增至31篇,第二册由31篇增至43篇,一年级识字1008个。第三、四册由32篇增至50篇,二年级识字1000个。三年级课文基本不变,识字1378个。三年共识字3386个,其中80%要求达到四会—会读,会讲,会写,会用。实验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实验班学生的识字量明显增加,阅读和写作能力也有相 应的提高。其优点是:(1)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和汉字规律;(2)强调语言环境,有助于儿童语言和智力的发展;(3)有利于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其不足在于汉字构形规律没有得到充分重视,识字教学法本身没有构成完整的体系。 (二)辽宁省黑山学校、北京景山学校实验的集中识字教学法。1958年辽宁省黑山县北关实验学校率先进行集中识字教学法实验,1960年以后,北京景山学校及其他地区的部分学校也相继开展了这项实验。实验主要依据汉字的构形规律,把生字归类集中,指导学生用比较类推的方法学习汉字。基本方法是集中教分散练,先识字后读书,即学一批字读一些课文巩固,再学一批字再读一些课文巩固。具体方法有看图识字,以歌带字,以四声带字,形声字归类,用基本字带字等。后期以基本字带字为主要特点,基本方法是根据形旁或声旁归类,根据意符所属理解字义。例如从“页”的字大多与头部名称及动作有关,像额、颊、颔、项等;从“王”的字大多与玉有关,如碧、块、玛、弄等;从“心、忄”的字与心理活动有关,如情、思、慕、恭等。根据声旁归类如盏、浅、栈、践、残、 án,jiān”,加上不同的贱、钱等,这一组字的共同特点是都有表音的声旁“戋c 表义符号的形旁构成。可编成歌诀:“有皿是灯盏,有水还显浅,有木修客栈,有足去实践,遇歹便伤残,有贝分贵贱,有金就是钱” 。这些方法有助于学生掌握构字规律,形成学习迁移。北京景山学校把这种方法发展为“分批集中识字教学法” ,每批字都采用较适宜的归类方法,选择较适宜的阅读课文进行练习。集中识字教学法实验“文革”中曾经中断,“文革”结束后又得到恢复和发展。1986年中央教科所在江西省南昌市主持召开实验会议,适应当时许多实验单位都已把集中识字与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结合起来进行实验的实际情况,把该项实验更名为“集中识字•大量阅读•分步习作”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实验。1991年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了郭林、张田若编著的《集中识字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把该项实验推向了新的高度。集中识字教学法继承和发展了我国古代识字教学的优良传统,突出汉字的构字规律,以识别字形为主,建立形、音、义相结合的汉字认知体系。集中识字的局限性在于:脱离语言环境,影响识字效果;识字和阅读分开进行,势必延长从识字到阅读的转换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延误了书面语言学习的最佳时机。 1963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把集中识字和分散识字一并作为先进的识字方法加以提倡,并被各家教材编写者所运用。其实,分散识字中包含着相对的集中,小学低年级是大集中,把每篇课文中的生字、词集中起来教学是小集中;集中识字中也包含着相对的分散,分批就是分散。分散识字教学法突出字义,集中识字教学法突出字形,但都主张形、音、义相结合,都主张把识字写字教学与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结合起来。 三、注音识字教学法和韵语识字教学法 (一)注音识字教学法实验。1958年国务院文字委员会颁布了《汉语拼音方案》,这项成果首先被用于全民的扫盲运动。1959年2月,吴玉章考察了河北、山东等八省市利用汉语拼音帮助扫盲工作的情况,提出汉语拼音字母能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巩固和扩大扫盲效果。同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在农村中继续扫除文盲和巩固发展业余教育的通知》,要求利用汉语拼音帮助扫除文盲。1960年4月22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推广注音识字的指示》,推广山西省万荣县利用注音识字推动扫盲工作的经验。5月11日《人民日报》发表《大力推广注音识字,争取提前扫除文盲》的社论。万荣经验的主要特点是:第一步,学习汉语拼音,掌握识字工具;第二步,阅读识字课本,并练习抄写、写话、作文等写作练习。1958年开始,小学语文课本中安排了汉语拼音教学的内容。拼音教学经过“三拼”(声母、介母、韵母)加声调,“双拼”(声母、韵母)加声调,“直呼”等几个发展阶段,逐步完善起来。1982年在原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和全国高等学校文字改革学会的指导下,黑龙江省在佳木斯第三小学、讷河县实验小学等学校开展“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实验。该项实验的宗旨,主要是为了解决学汉字与学汉语的矛盾。实验设计是:“以汉语拼音为工具,使阅读和写作提前起步,寓识字于学汉语之中。以此为原则,建立小学语文教学先读书后识字,边读书边识字的教学体系。”实验的内容和方法是:第一,汉语拼音教学。培养学生熟练直呼音节和书写音节的能力,使之成为提前读写和语言训练的工具。第二,阅读教学。从阅读纯拼音课文开始,进而阅读用汉语拼音注音的课文,逐步过渡到阅读纯汉字的课文,从而达到提前阅读、扩大阅读量的目的,并进而带动识字和听话、说话、作文能力的发展。第三,说话教学。把识字教学与发展学生 的听话能力和说话能力结合起来。第四,作文教学。先用汉语拼音或拼音加汉字作文,再用汉字加拼音作文,逐步过渡到全用汉字作文,从而达到提前写作的目的。第五,写字教学。把识字教学与发展听说读写能力结合起来,通过说话和阅读提高“识”的能力,通过写字课提高“写”的能力,通过作文课提高“用”的能力。“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实验,是在速成识字、分散识字、集中识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把汉字的音、义、形结合起来,全面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一项综合性实验,对识字教学和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具有全面的深远的意义。1992年3月,国家教委主持召开全国“小学教育‘注音识字,提前读写’教改经验推广工作座谈会”,7月发出《关于推广小学语文“注音识字,提前读写”教改经验的若干意见》,指出“该项实验符合儿童学习语言的规律,有利于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协调发展,并对开阔学生视野、开发学生智力具有积极作用”。并于同月公布了《小学语文“注音识字,提前读写”教学改革实验纲要(试用稿)》和《关于印发〈小学语文“注音识字,提前读写”教学改革实验纲要教学建议(试用稿)〉的通知》,大力推进这项实验。 (二)韵语识字教学法实验。中央教科所“小学识字教学科学化”课题组于1995年开始在辽宁沈阳市、陕西延安市、浙江宁波市等地开展“韵语识字,尽早阅读,循序作文”实验。实验设计是,运用汉语韵文的方法,把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规定的2500个常用字,先组成常用词,再用这些词编成句式整齐、合辙押韵、通俗有趣、短小精悍、含大密度生字而又能激发童趣的韵文,每篇韵文都围绕一个中心意思,并有一定的故事情节。每篇4—6句,每句5—7字,每篇生字率不低于60%,生字按基本字、高频字、次高频字的顺序出现。例如《家乡变新样》:“以往咱村离城远,要看戏剧非常难。如今有了电视机,精彩节目随便看。”就具体的阅读对象来说,全文28个字中含生字26个(“看、了”二字已学过)。就编写课文的过程来说是“文从字”,即按识字教学的需要编写课文;就学生阅读课文的过程来说是“字从文”,即在阅读中识字。并且把识字、阅读与作文联系起来,每阅读一批课文,识一批字,就完成一种类型的作文训练。实验者据此编写了《新世纪素质教育课程实验教材•语文》一书。 这类识字教学法改革实验深入到汉字本身的特点---形音义结合,以“音”为主进行探索,深化了改革实验。主要优点是儿童可以借助拼音提前读写,在促 进学习尤其是低年级学生的书面语言学习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其局限性在于:忽视汉字识记规律,没有建立起音形义的内在联系,字形认知的模糊状态制约了识字教学的质量。最明显的例子是长期从事这种实验的学生,错别字大量出现。 四、部件析形识字法、字族文识字法和解形识字法 (一)部件析形识字法。1965年到1980年,河北、湖南、内蒙等一些学校进行该项实验。实验设计是,根据汉字形体结构的规律,变一笔一划的教学为板块组合教学,简化识字过程。实验设计者认为,汉字的结构层次可分为三级:整字、部件、笔画。按笔画教过于繁琐,按整字教难于掌握,按部件教最为合理。所以,教学汉字的过程应该是:第一,看字形整体,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字形结构;第二,根据字形结构确定不同的部位;第三,分析出部件;第四,将部件组合成整体。例如,“分”字就是八字头刀字底,“闪”字就是门字框人字心。教学程序是“先教学单体字,次教学简单合体字,最后教学复杂合体字”。该项实验主要意义是,按整体来识记汉字是模糊的,按笔画来识记汉字是繁琐的,按部件来识记汉字是简易的,并且是科学的易于理解的。愈是对复杂和难于理解的字愈有意义,例如“翼”就是“羽、田、共”的组合,“夷”就是“大、弓”的组合。 (二)字族文识字法。四川省井研县教育局于1991年开始进行“字族文识字法”教学实验。实验设计是采用“字形类联,字音类聚,字义类推”的方法,把汉字分成“族”,按“族”编成课文,称为“字族文”。例如《皮字朋友多》:“有土堆成坡,有水波连波。碰石擦破皮,走路跛一跛。披衣床上坐,被子多暖和。菠菜营养好,玻璃用处多。”就是用“字音类聚”的方法,把“皮”字的八个同“族”字编在一篇课文中。又如《小青蛙》:“江水清清天气晴,小小青蛙大眼睛。保护庄稼吃害虫,做了不少好事情。请你保护小青蛙,它是庄稼好卫兵。”就是借助语境把“青”繁衍、派生出的“清、情、请、睛”等字形成一个字族。用“字族文”识字,可以使大部分汉字都能够按类理解和识记,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同时,在不同的“字族文”之间,也能对不同类的汉字进行对照和比较。例如,形声字的音旁在识字教学中的辨音作用非常明显,如“杨”的右旁是音旁,韵母为ang。这类字的韵母均为ang,例如扬、疡、炀、汤、烫、铴、荡、砀等。而“易”作音旁的字韵母均为i,如蜴、锡、踢、剔、惕等。实验者把这 些“字族文”编成了《趣味规律识字读本》。1994年4月中国教育学会和《光明日报》举办了有关“字族文识字法”座谈会,1994年4月16日《中国青年报》作了报道。《教学研究》1994年第5期发表《“字族文识字”教学实验研究》一文,对该项实验作了全面介绍和评价。但是,不是所有的汉字都可以归进字族。和一般文章的字随意遣不同,字族文因字为文,作为儿童学习书面语言的凭借,还有较大的局限性。 (三)解形识字法。徐州彭城大学语言文字研究所所长杨洪清教授及夫人朱新兰,在40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创造出一套以解形为本、偏旁带字、形音义相结合的识字教学法。其要点有:(1)解形为本。汉字是记录汉语的视觉符号,它的音与义来源于形,字形才是它的本体。汉字教学应该以汉字的本体为宗,即从字形入手。他们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识字难并且经常出现错别字,症结在于不理解汉字的构成原理。于是在语文教学中特别注意字形分析。例如凡是与服饰有关的字即用“衤”旁,如袄、袖、衬、裤、袜、被、褥等;凡是与神鬼迷信和精神活动有关的字就用“礻”旁,如神、祀、祈、祷、福、禄、祯、祥、祁等。使学生能深明其理,并能举一反三。他们经过长期的实践和研究,逐步认识到:“汉字的形体也是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它能反映出上古社会生活和自然现象的许多信息。如‘碗’字为什么从石,正是石器时代用具的明证。组成‘陶’字的‘缶’,甲骨文形象地表现了先民用树棍捣制毛坯制陶的过程。表示颜色的‘红、绿、紫’都和‘糸’有关,透露出我国最早发明丝织乃至染色的宝贵信息。汉字逐渐由图形变成笔画,象形变成象征,体现了先民智慧的结晶和不断提高的认识水平。汉字虽是表意文字,但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表意、表音功能已相当隐晦,加上一般字典只训音义,不讲字形,使字形变成了莫名其妙的笔画、偏旁的堆砌物,字音、字义也变成了无所依附的外来物。” 所以必须以解释字形为本,使识字教学变得系统而有效,简单而有趣。(2)偏旁带字。汉字的字形是先由笔画组成数量很少的独体字,再由独体字作偏旁组成合体字,再由合体字组成数量繁多的复合体字。其中能做偏旁(形旁或声旁)的600多个独体字是关键,用它们能组成2500多个常用字。所以,用偏旁带字可以显示独体字与合体字之间的关系,可以帮助理解和记忆。例如“力”,作形旁可以组成劳、助、务、加、为等合体字,用这些合体字作声旁又可以组成捞、锄、雾、架、伪等复合体字。有些字(特别 是简化字)直接由笔画组成,分不出偏旁,没有表音、表意作用,就称为“笔画字”,如“乡”。有些字虽然能分出偏旁,但也没有表音、表意作用,就称作“部件字”,如“归”。有些作偏旁的部件无表音、表意作用,就用字形分析的方法给以定名,如“勤”字的左旁定名为“革二连”,“卸”字的左旁定名为“午止连”。形存音废的字称为“存意字”,如“观”。音存形废的字称为“存音字”,如“宪”。有些简化字改变了繁体字的偏旁,就要“用简识繁”,如“惊”是由“驚”简化而来,原意是因惊恐而失控的马,“惊涛骇浪”就是形容浪涛如狂奔的野马。(3)形音义结合。汉字形音义结合的规律是,音生于义,义附于形。所以识字教学应该遵循的规律是,以形为本,因形解义,以义推声。如“舁”是四手共举,意思是“抬”,读Yú,是众人抬重物时发出的号子声。?又如“秉”为手持一禾。“兼”为手持二禾,是丰收,引申为一举两得或多得,再引申为一身二任或多任。“欠”为人在疲倦时大口吸气或长出气,体形向上或前倾,引申为倾斜或缺乏,如打哈欠、欠身、欠债等。“歉”是得不到应有的收获,引申为不安的心情,“抱歉”就是感到对不起人的心情。“耒”字是“二穿木”,是古代木叉状的木犁。“帮”字的形旁是“巾”,本意是鞋帮,引申为物体的两旁或周围的部分如“船帮”,再引申为“从旁辅助”如“帮助”。“辜”字的形旁是“辛”——古代的一种刑具,形似曲柄的刀,指代犯罪;声旁是“古”,所以“无辜”就是无罪。这样教学可以避免学生把下面写成“幸”,或把上面写成“吉”。杨氏夫妇编写出版的著作有《多功能解形说义字典》《快速识字字典》《现代说文解字字典》等。 这类识字教学法改革实验,深入到汉字本身的特点----形音义结合,以“形”为本进行探索,加强了识字教学的科学性和系统性,深化了改革实验。 五、字理识字教学法 字理识字教学法是湖南省岳阳市教科所主持的识字教学改革实验,形成于20世纪90年代。汉字是从图画发展起来的象形文字,并以象形文字为基础,用“六书”的方法把音形义三方面结合起来,成为表意文字体系。字理识字教学法就是运用汉字的组织结构和演变规律进行识字教学。主要特点有: (一)独体字(象形字和指示字)运用“溯源—对照”的模式,找到它所象的物体或所指的事物,然后了解其字形是怎样演变来的。例如“盥”字的上端中 间是水,两边是两只手,下端的“皿”是器皿,指盆类,合起来便是两手从盆里捧水洗涤的图画。“牟”是牛鼻子里呼出气来,摹拟牛叫的声音。 (二)合体字(会意字和形声字)运用“分解—溯源—组合”的模式,先将其分解成几个基本意义单位,再找到它的本义或表示的读音,最后了解其组合起来所表示的新的意义和读音。具体方法有: 1、图示法:如休——农夫倚树小憩图。 2、联想法:如自——说我时同时指着自己的鼻子。 3、故事法:如取——古代部落战争时割取敌人左耳回来报功的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 4、演示法:如笔——毛笔的竹和毛。 5、推理法:如人—从—众,木—林—森,水—冰—淼,火—炎—焱。 6、迁移法:将所学甲字的字理用于学习乙字。如手持肉为有,手持皮为求。形声字一般都能做到见其形而察其义、辨其声。教学中如果能揭示出这种内在联系,就能加强理解和识记效果。例如用“饣”(食)作偏旁的字(饭馍饼饥饿饱)多与饮食有关,用“口”作偏旁的字多与吃、喝、叫、喊等有关。 7、比较法,猜谜法,歌诀法,点拨法等。如根据汉字的构字规律猜谜语,让学生通过猜谜语的方式来识字。“一块地,四方方,十字路,在中央”(田)。“画时圆,写时方,有它暖,无它凉”(日)。以上两例谜底是象形字,谜面描绘形象。“刀上有一点,有点刀就快”(刃)。谜底是指事字,谜面记述字的特征。“火上加个盖儿”(灭)。谜底是会意字,谜面说明字的结构。其他如“上不去下不来”(卡),“连月不开”(用)等。这种方法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汉字是形音义的结合体,但最终是为了示“义”。字理识字法要求在分析字形、确定字音的基础上显示字义,是实行识字教学科学化、艺术化的根本途径。但字理识字教学法在实践过程中有一定难度。这种实验要求教师首先要有丰富的文字学基础,全面了解汉字的产生和演变过程。例如由于字形演变,在形训中容易出现“望形生训”的弊端。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字音的变化很大,形声字的声旁只有三分之一左右还能较准确的表音作用,搞不好会出现“秀才读字半拉音”的现象。 以上几种识字方法都有较高的理论和实践价值,但也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我们必须系统地把握汉字及汉字认知的特点和规律,理性地认识各种识字方法的特 点和优势,扬长避短,综合运用。
本文档为【第二节 现代识字与写字教学改革实验】,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321575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8KB
软件:Word
页数:11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7-10-16
浏览量: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