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异化劳动与私有财产的因果关系问题探讨

异化劳动与私有财产的因果关系问题探讨

举报
开通vip

异化劳动与私有财产的因果关系问题探讨异化劳动与私有财产的因果关系问题探讨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收稿日期2009212214作者简介韦汉军19662男广西东兰人广西民族大学政法学院副教授华中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博士研究生。异化劳动与私有财产的因果关系问题探讨韦汉军华中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摘要 在剖析了异化劳动的四种表现形式之后马克思作出了私有财产是异化劳动的产物、结果和必然后果的论断...

异化劳动与私有财产的因果关系问题探讨
异化劳动与私有财产的因果关系问题探讨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收稿日期2009212214作者简介韦汉军19662男广西东兰人广西民族大学政法学院副教授华中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博士研究生。异化劳动与私有财产的因果关系问题探讨韦汉军华中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摘要 在剖析了异化劳动的四种表现形式之后马克思作出了私有财产是异化劳动的产物、结果和必然后果的论断但这一论断是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的劳动产品如何分配这个意义上作出的。如果从生产关系的生产资料归谁所有的意义上并结合马克思、恩格斯其他经典著作的有关论述来考察异化劳动与私有财产的关系从原生态意义上说异化劳动不是私有财产的原因恰恰相反异化劳动是私有财产的结果。在私有制社会里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是互为因果的关系。关键词 异化劳动 私有财产 原因 结果中图分类号 B025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2691720100320029205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只是从异化劳动与劳动产品之间的关系作出私有财产是异化劳动的产物、结果和必然后果的论断。其实从劳动者和劳动条件之间原有的统一到两者之间的分裂这一历史脉络考察从原生态意义上说私有财产是异化劳动的原因在私有制社会里两者互为因果关系。一一切事物的存在都是有条件的因此生产力与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由非对抗性演变为对抗性的矛盾也是有条件的。也就是说生产力与交往形式之间的对立只有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才具有对抗的性质。黑格尔在《逻辑学》中指出在“对立”中两个方面的关系如下:其中的每一方面为另一方面所规定因而它们都只是一个环节但同时每一方面也为自身所规定这就使得两方面都具有独立性。相反在“矛盾”中两方面的关系如下:每一方面都在自己的独立性中包含着另一方面因而两方面的独立性都被排斥了1。因此只有矛盾双方的相互排斥或相互否定才导致矛盾从非对抗性的转变为对抗性的。这样就可以理解马克思的这句话:“无产和有产的对立只要还没有把它理解为劳动和资本的对立它还是一种无关紧要的对立一种没有从它的能动关系上、它的内在关系上来解理的对立还没有作为矛盾来理解的对立。这种对立即使没有私有财产的进一步的运动也能以最初的形式表现出来比如在古罗马、土耳其等。所以它还不表现为由私有财产本身规定的对立。但是作为财产之排除的劳动即私有财产的主体本质和作为劳动之排除的资本即客体化的劳动———这就是发展到矛盾状态的因而也是有力地促使这种矛盾状态得到解决的私有财产”2。在马克思看来所谓的“一种无关紧要的对立”或“没有作为矛盾来理解的对立”的私有财产意思就是说虽然“一切生产都是个人在一定社会形式中并借这种社会形式而进行的对自然的占有”3但是占有并不等于对抗。“你”的占有并不妨碍“我”的占有反之亦然。因为作为劳动者“什么也不据为己有的占有是contradictioinsubjecto自相矛盾”4。因此马克思从哲学的高度肯定了非异化的私有财产的意义就在于“本质的对象对人的存在”5。922010年第3期总第177期广西社会科学GUANGXISHEHUIKEXUENO.3.2010CumulativelyNO.177??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在这样的视野下马克思充分肯定了原始社会的占有或私有的性质:“人———这就是私有制的基本前提———进行生产只是为了占有。生产的目的就是占有。……因此人本身———在未开化的野蛮状态下———以他自己直接需要的量为他生产的尺度这种需要的 内容 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人员招聘与配置的内容项目成本控制的内容消防安全演练内容 直接是他所生产的物品本身。”6说得具体一点“一般说来人不论是孤立的还是社会的在作为劳动者出现以前总是作为所有者出现即使所有物只是他从周 围的自然界获得的东西。最初的动物状态一终止人对他周围的自然界的所有权就总是事先通过他作为公社、家庭、氏族等等的成员的存在通过他与其他人的关系这种关系决定他和自然界的关系间接地表现出来”7。这就是说人作为劳动者出现之前总是作为所有者出现由此可见作为自己劳动产品的所有者之间存在“对立”但不存在着“矛盾”即不存在相互排斥和相互否定的关系。马克思进而指出这种性质的占有或私有在私有制社会里只是处于残余或从属地位。马克思说:“这种生产方式在奴隶制度、农奴制度以及其他从属关系中也是存在的。但是只有在劳动者是自己使用的劳动条件的自由私有者农民是自己耕种的土地的自由私有者手工业者是自己运用自如的工具的自由私有者的地方它才得到充分发展才显示出它的全部力量才获得适当的典型的形式。”8不难看出马克思谈论在未开化的野蛮状态下以及文明时代里小生产条件下的占有或私有的性质目的就是要实现人类更高社会形态上的对这种非对抗性的占有或私有性质的回归。因此“这种直接供生命再生产用的劳动产品的个人占有我们决不打算消灭它。……我们要消灭的仅是这种占有的悲惨性质它使工人仅仅为增殖资本而生活并且只有在统治阶级的利益需要他生活的时候才能生活”9。那么这种“无关紧要的对立”或“没有作为矛盾来理解的对立”的占有是在什么样的生产力条件下存在呢恩格斯说原始社会的“生产是在极狭隘的范围内进行的但生产品完全由生产者支配。这是野蛮时代的生产的巨大优越性这一优越性随着文明时代的到来便丧失了”10。恩格斯还反复说:“生产在本质上是共同的生产同样消费也归结为产品在较大或较小的共产制公社内部的直接分配。……只要生产在这个基础上进行……也不会产生鬼怪般的、对他们来说是异己的力量像在文明时代经常地和不可避免地发生的那样。”11进一步说这种“无关紧要的对立”或“没有作为矛盾来理解的对立”的占有是在什么样的交往形式或生产关系条件下存在呢当然是劳动者与劳动条件的统一。这种统一在文明时代还存在残余的地方就是马克思所说的:“劳动者和劳动条件之间原有的统一……有两种主要形式:亚洲村社原始共产主义和这种或那种类型的小家庭农业与此相结合的是家庭工业。”12这就是说正是在“亚洲村社原始共产主义”和“这种或那种类型的小家庭农业”这两种主要形式下劳动者和劳动条件之间得到了统一。当然在这里得说明一下马克思是在论及资本的原始积累的劳动者与劳动条件的分离时才提到“亚洲村社原始共产主义”和“这种或那种类型的小家庭农业”这两种形式下还存在“劳动者和劳动条件之间原有的统一”的。因此“原有的统一”就意味着在文明时代的大背景下“亚洲村社原始共产主义”和“这种或那种类型的小家庭农业”还残留着原始社会的劳动者和劳动条件之间原有的统一。原生态意义上的原始共产主义才是“劳动者和劳动条件之间原有的统一”的真正含义。也就是说原始社会生产力极其低下以及“劳动者和劳动条件之间原有的统一”使得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具有非对抗的性质。二但是“劳动者和劳动条件之间原有的统一”存在自身无法解决的局限性。这个局限性就是“劳动者和劳动条件之间原有的统一……都是幼稚的形式都同样不适合于把劳动发展为社会劳动不适合于提高社会劳动的生产力”13。因此“劳动和所有权后者应理解为对于生产条件的所有权之间的分离、破裂和对立就成为必要了。这种破裂的最极端的形式在这种形式下社会劳动的生产力同时会得到最有力的发展就是资本的形式”14。而“„没有所有权的劳动者?作为„基本原则?倒不如说只是文明的产物”15。正因如此马克思说:“在„资本论?里的好几个地方我都提到古代罗马平民所遭到的命运。这些人本来都是自己耕种自己小块土地的自由民。在罗马历史 发展过程中他们被剥夺了。”1603韦汉军/ 异化劳动与私有财产的因果关系问题探讨??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在论及从“劳动者和劳动条件之间原有的统一”到“劳动和所有权后者应理解为对于生产条件的所有权之间的分离”问题时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留下了一个难题。马克思认为“只要人不承认自己是人因而不按照人的样子来组织世界这种社会联系就以异化的形式出现”17。这样“人自身异化了以及这个异化的人的社会是一幅描绘他的现实的社会联系描绘他的真正的类生活的讽刺画”18。这幅讽刺画就是异化劳动的画面。在描绘了这幅讽刺画之后马克思指出:1“私有财产是外化劳动即工人同自然界和自身的外在的关系的产物、结果和必然后果”。2“从外化劳动这一概念即从外化的人、异化劳动、异化的生命、异化的人这一概念得出私有财产这一概念”。3“与其说私有财产表现为外化劳动的根据和原因还不如说它是外化劳动的结果……后来这种关系就变成相互作用的关系”。4“私有财产只有发展到最后的、最高的阶段它的这个秘密才重新暴露出来私有财产一方面是外化劳动的产物另一方面又是劳动借以外化的手段是这一外化的实现”19。从以上的这些表述中马克思一再强调异化劳动是私有财产的原因私有财产是异化劳动的结果。对于这个论断马克思并没有接着加以具体地论证说明。因此要理解这个问题就存在着很大的困难。异化劳动是私有财产的根源实际上包含着把私有制当作历史性的东西而劳动才是决定性的根本因素的思想。这就必然产生一个问题:为什么劳动最初会产生异化呢马克思自己也提出了这个问题:“我们已经承认劳动的异化、外化这个事实并对这一事实进行了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现在要问人怎么使他的劳动外化、异化这种异化又怎么以人的发展的本质为依据”20对于这一问题马克思在手稿中没有具体回答他只为回答这一问题指明方向即“我们把私有财产的起源问题变为异化劳动同人类发展的关系问题也就为解决这一任务得到了许多东西”21。对此吴仁平教授认为马克思把异化劳动的根源归结为人类发展的本质归结为人类发展进程问题。人类发展的本质是什么呢就是劳动实践因而人类发展进程就是在劳动的推动下发展的。这实际上提出了异化劳动根源于生产力发展的一定水平。虽然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没有提生产力这个概念但实际上包含着这样的思想。后来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多次把分工作为异化劳动的表现形式认为在生产力和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必然产生一种关系这种关系使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脱离而社会分工本身形成了一种人们不能控制的力量把人们完全束缚在一种固定的职业上因此他们的活动及其结果对于劳动者来说完全变成一种自发的、异己的力量。生产力和社会分工的发展、交换的发展使商品生产得到发展。这个过程便是异化劳动和私有制产生的过程。马克思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异化劳动是私有财产产生的根源。吴仁平教授还认为为了进一步说明私有制的历史性质马克思还给自己的研究提出这样的课题:“从私有财产对真正人的和社会的财产的关系来规定人作为异投慕峁私有财产的普遍性质。”22马克思提出的研究课题就是通过研究私有制与公有制的关系来说明私有制的普遍本质。这种研究实际上是马克思毕生的工作从《德意志意识形态》一直到《资本论》这一任务才最终得以完成。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这两大发现科学地说明了人类历史说明了劳动异化、私有财产、阶级等的本质指明了扬弃资本主义异化的正确道路23。遗憾的是吴仁平教授并没有进一步说明这个难题:从原生态上看究竟异化劳动是私有财产的原因还是结果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所说的异化劳 动概括起来一是指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劳动二是指资本主义的异化劳动存在着四种表现形式即工人与劳动产品的异化、工人与自身劳动行为活动本身的异化、工人与人的类本质的异化、工人与资本家之间的人与人的关系的异化。这样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所说的生产关系的异化主要是指劳动产品的异化和劳动过程的异化。而生产关系一般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生产资料归谁所有、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产品如何分配。由此可以把问题从“异化劳动是私有财产的原因还是结果”缩小到“异化劳动是劳动条件或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的原因还是结果”蛭投跫蛏柿纤兄凭龆ɡ投返姆峙湫问健,热宦砜怂贾宦奂袄投返囊旎潜厝簧婕耙桓銮疤峒蠢投跫蛏柿系囊旎侍狻,砜怂荚谑指逯兄蛔植惶崂投跫蛏柿系囊旎侍庹饩土舾嗣腔卮鹫飧鑫侍獾娜挝?究竟是异化劳动产13广西社会科学2010.3/ 哲 学??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生劳动者与劳动条件的分离即生产资料意义上的私有财产还是劳动者与劳动条件的分离产生异化劳动我们知道私有制之所以成其为私有制是以生产条件或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为标志的。马克思所说的异化意义上的“私有财产”无非有两层含义:一是生产关系的劳动产品如何分配意义上的私有财产二是生产关系的劳动资料归谁所有意义上的私有财产。但是马克思在手稿中所说的只是工人与劳动产品的异化意义上的“私有财产”。那么究竟是异化劳动产生劳动者与劳动条件的分离即生产资料意义上的私有财产还是劳动者与劳动条件的分离产生异化劳动对于这个问题手稿中无法找到 答案 八年级地理上册填图题岩土工程勘察试题省略号的作用及举例应急救援安全知识车间5s试题及答案 只能从马克思的其他文本中寻找依据。在《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草稿》中马克思在论及“劳动客观条件与劳动本身的分离”时说:“劳动者的所有权关系不是他的劳动的结果而是他的劳动的前提。这一点在土地所有权上是很明显的。”24“劳动同劳动发生交换的那种状态不管是以直接的活劳动的形式进行交换还是以产品的形式进行交换其前提是劳动从它同它的客观条件的原始共生态中脱离出来。”25不难看出劳动客观条件的首要条件或生产资料的基础就是土地。文本依据如下:其一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恩格斯指出“土地是我们的一切是我们生存的首要条件”26“人的活动的首要条件恰恰就是土地”27。其二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指出“土地是他的原始的食物仓也是他的原始的劳动资料库”28。其三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马克思引用了威廉??配第的话即“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29等等。那么作为生存条件、生产条件之首要条件的土地又是如何演变为剥削他人劳动的首要条件呢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指出:“不论工业还是农业本身要形成雇佣劳动者阶级最初一切从事工业的人只表现为„土地耕种者—土地所有者?的雇工即雇佣劳动者劳动条件必须同劳动能力分离而这种分离的基础是土地本身表现为社会上一部分人的私有财产以致社会上另一部分人失去了借以运用自己劳动的这个物质条件。”30在《资本论》中马克思还指出:“在最初的时代土地所有者同土地耕种者还没有区别……在那个最初时代每一个勤劳的人要多少土地就可以找到多少土地谁也不会想到为别人劳动……但是到了最后每一块土地都有了主人那些没有得到土地的人最初没有别的出路只好……用自己双手的劳动去换取土地耕种者—土地所有者的产品余额。”“这样资本和雇佣劳动的关系首先在农业中出现了。只有当一定数量的人丧失对劳动条件———首先是土地———的所有权并且除了自己的劳动之外再也没有什么可以出卖的时候这种关系才会出现。”31在这里马克思的意思是:没有异化的土地所有权在先雇佣劳动关系在 后。因此不能说作为最首要的劳动条件土地作为私有财产是异化劳动的结果或异化劳动是土地私有的根源。恰恰相反土地所有权或土地私有化是异化劳动的原因。根据马克思的经典文本可以作出这样的推理:人的现实的社会联系的异化归根到底就是生产关系的异化生产关系的异化归根到底就是生产资料的异化。生产资料的异化归根到底就是土地的异化土地的异化就是劳动的首要的物质条件的异化。土地的异化、劳动的首要的物质条件的异化不是异化劳动的结果而是异化劳动的原因。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恩格斯论及土地时也曾提出:其一“耕地起初是暂时地、后来便永久地分配给各个家庭使用它向完全的私有财产的过渡是逐渐完成的是与对偶婚制向一夫一妻制的过渡平行地完成的。个体家庭开始成为社会的经济单位了”32。其二“各个人对于原来由氏族或部落给予他们的小块土地的占有权现在变得如此牢固以致这些小块土地作为世袭财产而属于他们了。他们最近首先力求实现的正是要摆脱氏族公社索取这些小块土地的权利这种权利对他们已成为桎梏了。这种桎梏他们是摆脱了但是不久他们也失去了新的土地所有权。完全的、自由的土地所有权不仅意味着毫无阻碍和毫无限制地占有土地的可能性而且也意味着把它出让的可能性。只要土地是氏族的财产这种可能性是不存在的。但是当新的土地占有者彻底摆脱了氏族和部落的最高所有权这一桎梏的时候他也就挣断了迄今把他同土地不可分割地连在一起的纽带。这意味着什么和土地私有权同时被发明出来的货币向他做了说明。土地现在可以成为出卖和抵押的商品了。土地所有权刚一确立抵押制就被发明出来了”33。在这里尽管恩格斯没有直接说明土地所有权与异化劳动的因果23韦汉军/ 异化劳动与私有财产的因果关系问题探讨??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关系但包含着这样的含义。三由上不难看出论及生产关系的劳动产品如何分配意义上的私有财产时马克思认为异化劳动是私有财产的原因而论及生产关系的劳动资料归谁所有意义上的私有财产时马克思则认为私有财产是异化劳动的原因原生态意义上。把两者联系起来考察马克思显示的是这样一条路径:劳动———劳动客观条件的所有权“在最初的时代土地所有者同土地耕种者还没有区别……在那个最初时代每一个勤劳的人要多少土地就可以找到多少土地谁也不会想到为别人劳动。”“劳动者的所有权关系不是他的劳动的结果而是他的劳动的前提。这一点在土地所有权上是很明显的。”———劳动的首要的客观条件土地的有限性但是到了最后每一块土地都有了主人———异化劳动“那些没有得到土地的人最初没有别的出路只好……用自己双手的劳动去换取土地耕种者—土地所有者的产品余额。这样雇佣劳动的关系首先在农业中出现了。”“劳动同劳动发生交换的那种状态不管是以直接的活劳动的形式进行交换还是以产品的形式进行交换其前提是劳动从它同它的客观条件的原始共生态中脱离出来。”———劳动产品的异化劳动产品意义上的私有财产———“后来这种关系就变成相互作用的关系”。应该指出上述的尝试性说明的理由是否充分不是本文的主要任务。因为在这里提出问题比解答问题更为重要。首先只有把作为首要的生产条件的土地的异化纳入考察的视野才可以深入地说“劳动者和劳动条件之间原有的统一”是如何演变为“劳动和所有权后者应理解为对于生产条件的所有权之间的分离”的也只有这样才能为正确说明作为对抗性的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是如何产生形成的。因为只有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上升为对抗性的矛盾一切历史冲突才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其次只有把作为首要的生产条件的 土地的异化纳入考察的视野才能真正读懂马克思所说的“异化劳动是私有财产的原因”或“私有财产是异化劳动的结果”这一论断只是就马克思生活于其中的资本主义社会而言的。换言之当马克思考察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的原生态关系时情形恰好相反。参考文献125617181920212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4941171503324-2525100102102101.3471213141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六卷第三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17417417417417348417.82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830203.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481.1011323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128-129198187190-191.1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十九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131.23吴仁平.对马克思早期著作的理解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8:42-43.242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六卷 上册 三年级上册必备古诗语文八年级上册教案下载人教社三年级上册数学 pdf四年级上册口算下载三年级数学教材上册pdf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519519-520.262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623612.2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十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24.303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六卷第一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030-31.责任编辑:吴晓霞33广西社会科学2010.3/ 哲 学
本文档为【异化劳动与私有财产的因果关系问题探讨】,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281650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47KB
软件:Word
页数:10
分类:
上传时间:2018-03-23
浏览量: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