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周边军事形势分析

中国周边军事形势分析

举报
开通vip

中国周边军事形势分析题目    中印现实困境与未来展望    摘要 “在 21 世纪,中印两国都将是‘天降大任’的大国,两国如能不断增信释疑,定将开辟出广阔的合作空间”。中印两国未来有着相互合作的需求和潜力。保持合作这一过程本身便为互动关系提供动力,中印两国只有通过合作,才能提高相互间的信任,两国间的边界问题才能彻底得以解决。 关键词:中印关系  困境  背靠背  展望 中印关系进入困境的现实根源 中印友好源远流长,两国之间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那么为何建交 60余年来两国关系历程却又是矛盾冲突和僵冷的时间比友好合作的时间更长更令人印...

中国周边军事形势分析
题目    中印现实困境与未来展望    摘要 “在 21 世纪,中印两国都将是‘天降大任’的大国,两国如能不断增信释疑,定将开辟出广阔的合作空间”。中印两国未来有着相互合作的需求和潜力。保持合作这一过程本身便为互动关系提供动力,中印两国只有通过合作,才能提高相互间的信任,两国间的边界问题才能彻底得以解决。 关键词:中印关系  困境  背靠背  展望 中印关系进入困境的现实根源 中印友好源远流长,两国之间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那么为何建交 60余年来两国关系历程却又是矛盾冲突和僵冷的时间比友好合作的时间更长更令人印象深刻呢?美国学者高龙江(John Garver)认为,“地缘政治冲突一直支配着中国和印度之间的关系”。作为“背靠背”的两个大国,中印之间相近的地缘使得两国间的冲突与矛盾倍增,而这些冲突和矛盾集中体现在冷战时期的陆地争端及冷战后中印在印度洋上的博弈。 冷战时期,造成中印两国之间的矛盾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西藏问题、边界问题、巴基斯坦问题。中印对这三个问题的认知存在偏差。中国政府认为西藏是中国领土和主权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西藏问题的产生是帝国主义侵略和干涉中国内政的结果,而印度却欲将西藏变成中印之间的缓冲区。边界问题是中印之间存在的最主要问题,其实质是西方殖民主义的遗留问题。中国与印度的边界线长达1450 公里,加上被印度吞并或控制的锡金和不丹,两国实际边界线长达 2250 公里,而且全部都在西藏境内。目前,中印边界全线有 8 处较大的争议区,涉及到的领土面积达 12.55 万平方公里。中印边界线地理上可分为西、中、东三段。整个东段和中段争议地区基本上为印度所控制。在巴基斯坦问题上,中国政府始终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干涉别国内政,积极发展同南亚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中国同这些国家的交往,并不会对印度构成威胁。 然而,对于这三方面的问题,印度有着不同的认知。在西藏问题上,印度认为西藏是印度的利益和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战略上继承了英印当局的安全战略观:变中国的西藏为中印之间的“缓冲国”,奉行所谓“前进政策”;边界问题与西藏问题重合,在印度陆军总部看来,与西藏接壤的东北边境是中国能向印度发动进攻的唯一脆弱地区。因此,处于安全的考虑,“喜马拉雅山已不能成为防范北方潜在敌人的有效屏障,除非有可能将西藏高原包括在内”;在巴基斯坦问题上,在印度看来,中国在 20 世纪 60 年代以后的印巴争端中站在巴基斯坦一边、对巴提供道义和物质上的支持是出于遏制印度成为南亚次大陆的主导国家的动机。 进入新世纪,伴随着全球化深入发展及两国间的合作增加,中印相互依赖加深。领土争端虽然并未从根本上得以解决,但已不再成为中印两国压倒一切的关注点。然而,两国关系因印度洋而再起波澜。 近年来,随着中国成为石油进口国,从中东进口的所有石油皆须通过印度洋运输,印度洋已成为中国的战略安全地带,中国不得不关注印度洋上的石油运输线的安全。同时,印度洋对于中国的对外贸易十分重要,中国与欧洲的大部分贸易亦须经由印度洋。因此中国希望通过与印度建立更加信任的相互关系,为这条海上航线的安全提供保障。然而,在印度对此却有着完全不同的解读:“中国进入到印度洋,对于印度来说,好比一颗眼中钉”。在这种情绪之下,有关中国在印度洋构建“珍珠链”战略以围堵印度的说法甚嚣尘上。该说法由美国人炮制,2006 年一经官方出台,印度军政官员立即为其赋予了鲜明的印度式内涵。所谓“珍珠链战略”,是通过利用更多国家的港口和机场、建立特殊外交关系以及军队现代化建设,展示中国正在上升的地缘政治影响力。在地域上主要包括从南海经马六甲海峡、横穿印度洋直到阿拉伯湾的广大地区。印度观察者从地缘角度思考问题,认为“珍珠链战略”在战略上抵制印度的发展雄心和限制其在南亚地区的影响力;在战术上,其成功实施则将使中国有能力切断印度的交通和运输线路,也为迫使印度解决诸如中印边界争端等悬而未决的问题提供了战略杠杆。 面对中国对印度洋的关注,印度政府针对所谓的“珍珠链战略”进行积极的战略准备,除了自助之外,更采取了一项被外界称为“钻石链战略”的 措施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景观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景观软件质量保证措施下载工地伤害及预防措施下载关于贯彻落实的具体措施 ,其要旨在于尽可能地与相关大国和地区国家拉近关系,最大限度消解中国的同盟关系的同时,对中国进行战略反包围。其中包括美国、日本等与印度洋关系密切的大国和缅甸、澳大利亚等印度洋沿岸国家,以及越南等印度洋临近国家。印度如此警觉,出于历史和地缘两个方面的原因。历史上,现代以来的印度精英阶层一直认为,失去对印度洋的控制是近代亡国的重要分水岭,因此印度必须汲取历史的教训;地缘上,印度洋是世界第三大洋,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价值,素有“世界之锁”之称。其处于亚洲、非洲和大洋洲三大洲的环绕之中,苏伊士运河又将其和欧洲联系起来,是四大洋中与个大陆平均距离最近的大洋。马汉曾说:“谁掌握了印度洋,谁就控制了亚洲。印度洋是‘七个大洋’的关键。二十一世纪将在印度洋上决定世界的命运”。印度政府正是将这句话奉为圭臬,潘尼迦也曾说,“谁控制印度洋,谁就掌握了印度”,其“使印度成为海权国”的思想成为印度政府致力遵循的理论指导。 概言之,中印之间不和谐的根源主要体现在地缘上的冲突与矛盾。中印皆为地区性大国,与此同时,中印两国间缺乏缓冲区,加之中印曾经爆发边境战争的历史,所有这些因素导致中印地缘上的冲突与矛盾倍增。这些现实存在的矛盾使印度总是以地缘政治的角度思考问题,“对华的莫须有的疑虑”挥之不去,恐惧情绪难以消除,中印之间的信任因而更难建立。 中印困境改变动力及未来展望 时至今日,中印两国的崛起是大势所趋,不可阻挡。“中印若能消除彼此之间的安全疑虑,妥善解决边界争端,在国际问题上相互协作,两国无疑会在亚洲及世界舞台上扮演更重要的角色”。而且,中印友好合作关系本身就具备许多有利条件。历史上,中印这两大文明是“背靠背”的近邻,而不是古代西方文明那样“面对面”互相争斗、同归于尽。在当代,两国在建交初期即有友好交往、互相扶持的历史。当前,两国同为二十国集团和金砖国家重要成员,“在国际体系变革、世界经济治理、能源资源、气候变化等重要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双方合作潜力巨大”。所有这些因素不仅构成中印关系恶化的“刹车闸”,更能成为中印发展长期友好合作关系的基础。具体来说,两国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有很强的互补性,可以在经济、能源,和非传统安全等方面进行有效合作,从而形成良性互动关系。 首先,加强经济领域的合作。中印两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是新兴经济体的代表。中国目前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印度是世界第七大经济体。两国可以充分利用现有国际多边机制,加强两国在贸易、投资和金融领域的务实合作,通过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继续改革国际经济金融体系以促进世界经济的复苏和增长。保持合作这一过程本身即为双边贸易关系发展提供动力。数据显示,2000年中印双边贸易为 29.14 亿美元,随着两国多边合作的深入,双边贸易额大幅增加,2011 年,中印两国的贸易总额达到 740 亿美元,增长 24 倍,2007 年中国取代美国成为印度最大贸易伙伴,印度成为中国在南亚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在全球的第十大贸易伙伴。预计到 2015 年,中印双边贸易额将提升至 1000 亿美元。中印两国在经济上有着很强的互补性,中国制造业发达,印度的服务业在国际领先,两国可以进行互补,具有巨大的合作和相互投资空间。“印度和中国有能力和动力去改变 21 世纪世界的全球经济”。此言并非虚妄,预计“到 2050 年,这两个国家将会占世界生产总值的近一半”。 其次,加强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合作。目前,中印双方在战略互信与传统安全领域,尤其是边界问题与地区战略方面难以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情况下,为了保持中印关系的良好互动,可以将注意力转移到非传统安全领域。对中印两国来说,可探索开展有效合作的非传统安全领域包含范围极广。因此可以预见,非传统安全合作将有助于扩大双方的共识。这些领域包括:打击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打击海盗以及毒品走私和武器走私等跨境犯罪、海外能源获取和能源安全、核信任建设以及全球核不扩散、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粮食安全、共同防治艾滋病等。中印作为新兴经济体的代表,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对能源、资源消耗亦大幅增加。目前,中印两国都成为温室气体排放大国,在碳排放量、气候变化等问题上面对共同的压力和挑战,持相似立场。中印在打击恐怖主义威胁方面也加大合作。此外,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两国人口大国,粮食安全对中印至关重要,中印亦重视在粮食安全领域的合作。对于能源领域,随着近年来中印两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能源消费迅速攀升,而双方自身的能源供应严重不足,需从国外大量进口石油。严重依赖石油进口,对中印的能源和经济安全构成重大威胁。中印两国应加强双边与多边合作与协调,保证石油供给。 “在经济贸易领域,中印优势互补明显,合作是双方关系的主流,中印双赢远远大于竞争。而在军事安全领域,中印互相间的防范远远大于信任。在传统的文化交流领域,中印之间基本没有竞争,主要是合作”。在竞争结构难以改变的情况下,中印完全可以通过加强经济、能源和文化合作等方面的交流合作达到“增信”的目的,并通过维持这一互动过程来平衡两国之间复杂的社会关系、带动两国关系整体向前发展,降低彼此的竞争观念。 “在 21 世纪,中印两国都将是‘天降大任’的大国,两国如能不断增信释疑,定将开辟出广阔的合作空间”。中印两国未来有着相互合作的需求和潜力。保持合作这一过程本身便为互动关系提供动力,中印两国只有通过合作,才能提高相互间的信任,两国间的边界问题才能彻底得以解决。西方有句谚语:“好篱笆形成好邻居”。对于中印之间悬而未决的边界问题,有必要保持彼此的良性互动,维持互动过程,即是维持中印友好关系本身。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其他领域的加强合作促进双方友好身份的建构,最终找寻合理的方法解决边界问题,达到“好邻居形成好篱笆”的效果。“展望未来,中印关系发展潜力巨大,合作空间无限,面临着关系发展的‘黄金期’”。当中印彼此友好,强盛之时,世界上三分之一以上的人口将从中获益,发展中国家的总体力量也将得到极大增强。正如《梵典与华章——印度作家与中国文化》一书所言:“中印两大民族友好、强盛,乃是尧天舜日、罗摩盛世,两国人民之大福祉,世界人民之大福祉”。 参考文献: [1] 秦亚青.关系与过程[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 [美]亚历山大·温特.秦亚青[译].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3] 朱听昌.中国周边安全环境与安全战略[M].北京:时事出版社 [4] 叶自成.地缘政治与中国外交[M].北京:北京出版社 [5] 彭霄.新时期东盟利益之比较.许嘉主编.中国国家利益与影响[M].北京:时事出版社 [6] 张植荣.国际关系与西藏问题.旅游教育出版社,1994(123).转引自朱听昌.中国周边安全环境与安全战略[M].北京:时事出版社 [7] 李而炳 主编.21 世纪前期中国对外战略的选择[M].北京:时事出版社 [8] [德]卡尔·皮尔尼[著],陈黎[译].印度中国如何改变世界[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9] 刘庆.“珍珠链战略”:印度的认知与应对[J].南亚研究季刊 [10] 朱听昌.中国地缘战略地位的变迁[M].北京:时事出版社 [11] 中印关系需要新思维.人民日报海外版,2013 年 1 月 14 日第 001 版 [12] 杰伦·兰密施[著],蔡枫,董方峰[译].理解 CHINDIA——关于中国与印度的思考[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 [13] 黄正多,严晓凤.多边主义视角下的中印国际合作[J].南亚研究季刊 [14] 中印关系不宜笼统用“竞争”“合作”来判断.第一财经日报 [15] 戴秉国在印度媒体发表署名文章阐述中印关系和中国和平发展.人民日报,2012 年 1 月 17 日第 002 版 文档已经阅读完毕,请返回上一页!
本文档为【中国周边军事形势分析】,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954223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5KB
软件:Word
页数:5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7-09-20
浏览量: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