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彼得·纽马克翻译理论

彼得·纽马克翻译理论

举报
开通vip

彼得·纽马克翻译理论彼得·纽马克翻译理论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Sep. 2009 Vol 26 No19 . 第 26 卷第 9 期 古诗词英译中的美学特质赏析 — 彼得 纽马克翻译理论在其中的运用 张 朵 (周口师范学院 外语系 ,河南 周口 466001 ) 摘 要: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 ,是一个民族精神文明的高度浓缩。其意境深远 ,蕴含着许多美学元素。本文探讨了古诗词英译中 要 的美学特质以及在诗歌中的表现形式 ,并阐述了彼得 纽...

彼得·纽马克翻译理论
彼得·纽马克翻译理论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Sep. 2009 Vol 26 No19 . 第 26 卷第 9 期 古诗词英译中的美学特质赏析 — 彼得 纽马克翻译理论在其中的运用 张 朵 (周口师范学院 外语系 ,河南 周口 466001 ) 摘 要: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 ,是一个民族精神文明的高度浓缩。其意境深远 ,蕴含着许多美学元素。本文探讨了古诗词英译中 要 的美学特质以及在诗歌中的表现形式 ,并阐述了彼得 纽马克的翻译理论中的交际翻译和语义翻译原则 , 并用其理论赏析了 不同的英译版本 ,给人们以美的享受和有益的启迪 。 关键词 : 诗歌翻译 ; 美学特质 ; 交际翻译 ; 语义翻译 中图分类号 : H315. 9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674 2 344X ( 2009 ) 09 2 0128 2 03 作者简介 : 张朵 ( 1980 - ) ,女 ,河南驻马店人 ,助教 ,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 一、诗歌的英译展开了具有开拓意义的研究。但是纵览中外诗歌的翻译 , 我们发现这个道路仍然很漫长。 二、中国古诗词源远流长 ,尤其是唐诗宋词更是我国文学宝库中 的璀璨明珠 。诗歌是一门语言艺术 ,它不仅仅反映一个时代一个 社会中人们的价值 、 审美 、 情趣等内容 ,同时也是一个民族精神文 明的高度浓缩 ; 因此 , 国内外众多的译者都关注和探讨诗歌的翻 译。 诗是艺术 ,而翻译诗歌是熔铸新的艺术生命的艺术 。写诗 难 ,翻译诗歌更难 ,翻译好诗歌更难 。 从 20 世纪初至今 ,古诗英 译出现过几个高潮 , 据郭延礼考证 , 中国翻译文学最早面世的是诗歌 。 但是 ,诗歌的翻译历来被认为是最难的 ,因为诗歌作为文 学这个门类中最唯美 、 最讲究语言的凝练 、 优美 、 含蓄 、 和谐以及 意向和韵律的体裁更是与无限丰富的美学追求和艺术蕴涵紧密 结合在一起 ,这些注定了诗歌的翻译拥有与众不同的特质 —— —诗 形、 诗味 、 诗韵 、 诗魂 , 样样都要关注 , 样样都值得考虑 , 却很难面 面俱到 。对于诗歌的可译与不可译的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也一直存在不同的观点 。雅科布逊从符号学的立场来讨论诗歌的翻译时曾说句法范 畴和词汇范畴 —— — 词根 、 前缀 、 音素和其组成部分在诗歌中都承 载着各自的意义 ,都是诗歌艺术的一部分 , 因此诗歌从定义上来 讲是不可译的 ,只能进行创造性转换 ( creative transportation ) 。 “ 从文艺美学和诗歌艺术角度来看 , 诗歌翻译就是对原文文 本 ( source text)审美特质和艺术魅力的再现 ” [ 4 ]所以在翻译诗歌时 ,我们不仅要解决一般文学翻译中如何运用本国语言传达外国 文学作品的风格 、 思想等问题 , 而且还必须解决如何运用和原诗 一样精炼的语言 ,以简练的形式来传达原诗美学特质的问题 。这 种美学特质也就是诗的意境和神韵 ,是诗的根本和生命力所在 。 北京大学著名学者辜正坤教授在《中西诗比较鉴赏和翻译理论 》 中对诗歌的鉴赏做了翔实地论述 。 诗歌视象美 ,中西诗音象美 “比较 ,诗歌义象美 ,诗歌事象美 , 诗歌味象美 ” [5] 诗歌翻译的创造性活动源于欣赏 ,诗歌翻译不仅要求翻译者在翻译实践过程中准 确传达原诗中的语义信息 ,而且更要再现原诗中的美学特质和美 学神韵 。 纽马克是英国语言学家和翻译理论家 ,主要从事德英互译理论和实践的教学 ,在很多翻译理论上有独到的见解和认识 。纽马克根据自己广博的知识面 , 并借助一些跨学科知识如逻辑学 、 哲学。 Cobsen提出的三大语言功能理论即表达功能 ( expresive function ) 语堂先生也曾说 :“ 凡文字有声音之美 ,有意义之美 , 有传神之美 , 有文气体形式之美 ,译者或顾其义而忘其神 ,或得其神而忘其体 , 决不能把文义文神文气文体及声音之美完全同时译出 。 ” [3 ] 然而众多译者却知难而进 , 不辞劳苦 , 从事古诗词英译的工 Pound )为代表的意象诗派对中国古诗词中意象的探讨 ,以及英国 作 ,为我们 留下 来 不少弥 足 珍 贵 的精 神 财 富 。如 以 庞 德 ( Ezra 的翟理斯 (H. A. Giles) 对中国古诗词的英译赏析 , 更有众多中国 翻译学者在这个领域留下了不少妙笔生花的佳句名篇 。北京大 学许渊冲教授的佳作《 唐诗三百首 》 让国内外读者一 睹古代典籍 的原貌 ,原汁原味地汲取中华文明的精华和真谛 。上海大学顾正 阳教授的《 古诗词曲英译学研究 》 从美学层面上对中国古诗词曲 ?128? 学、 语言学提出了自己对翻译理论的新见解 。他根据 Buler和 Ja2 信息功能 ( information function)和劝说功能 ( vocative function) 提出 lation)的观点 。纽马克对翻译理论的最大贡献是强调了交际翻 了交际翻译 ( communication translation )和语义翻译 ( semantic trans2 译和语义翻译的 区 别 , 并 对 两 种 翻 译 的 本 质 和 适 用 范 围 进 行 了准确的阐释 , 这 在 一定 程 度 上 弥 补 了 尤 金 奈 达 交 际 翻 译 理 论的局限 。 他对所有的语篇进行分类 , 并分析其对翻译者的影响 , 任何 表达功能型的文本 (诗歌 、 小说 、 戏剧等富于想象的文学作品 ,权 收稿日期 : 2009 2 2 06 15 威性的声明 、 演讲 、 散文 )其倾向于作者原语言及文化都应侧重于 语义翻译 ,信息功能型 (科学论文 、 新闻报道 、 大多数非文学作品 ) 和劝说功能型 (广告 、 政治宣传品 、 公告说明书 ) 的文本应侧重于 交际翻译 。因此 ,译者决定采用哪种翻译方法时 , 首先应考虑面 对的是文学作品还是非文学作品文本 ,在翻译语言上是倾向于译 文还是原文 , 在翻译时重点是放在译文读者身上还是原作者身 上 ,然后根据文本特点采用适当的翻译方法进行翻译研究 。 纽马克在 1981 年出版的论文集《 翻译问题的探讨 》 中的论文 《 交 际翻译和语义翻译 》 中准确和清晰地论述了语义翻译和交际 翻译的意义和适用范围 。交际翻译试图使读者阅读译文所产生 的效果尽可能地接近原语读者阅读原文所产生的效果 。语义翻 译则试图在合乎第二语言的语义和句法结构下将原文准确语境 意义尽可能贴切地译出 。 交际翻译和语义翻译之间的差别从理 论上讲是相当多的 。语义翻译侧重于表达原来作品的思维过程 , 并力求保持原作的语言特点和独特的表达方式 ,充分发挥语言的 表达功能 ,它强调忠实于原语文本作者 , 并准确传达原文文本的 语义内容 。在译语的语义和句法结构允许的情况下 ,译文应尽可 能准确地 、 贴切地再现原文的文本意义和语境意义 。 交际翻译 则将重点放在目的语文本读者 , 强调一种特定语言和文化 , 将异 域元素转化入目的语文化 ,它的关键是传达信息让读者去感受去 思索 ,它为读者量体裁衣 ,注重读者的理解和反映 。 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都是以认知翻译为基础 ,都是对认知翻 译的修正和完善 ,都要求在目的语文本中准确传递原语文本的信 息 。在同一语篇中 ,有时要用语义翻译 ,有时要采用交际翻译 ,有 时两者兼而有之 ,相辅相成 ,互为补充 。 在文学作品的翻译中 ,纽马克以诗歌翻译为例强调了审美价 值或者说语义翻译当中诗意事实的重要性 ,他认为“ 语义 ” 翻译者 被要求对这些审美元素进行说明 ,而不一定要满足这个或者是那 个读者 [8 ] [7 ] [6 ] D rive the orioles away, A ll their music from the trees W hen she dreamed that she went to L iao - hsi To join him there, they wakened her . (W itter Bynner译 ) D rive orioles off the tree For their songs awake me From dream ing of my dear Far off on the frontier (许渊冲译 ) [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 ,而一首好诗往往意在言外 ,自蕴其味 。12 ] 这首诗具有较浓的文化意境 , 它取材单纯而含蕴丰富 , 意象 生动而语言明快 ,它以小见大 , 语短意长看来只是一首抒写儿女 情长的小诗 ,却反映了当时兵役制下广大人民所承受的痛苦 。在 结构上 ,这首诗不同于惯常的起承转合的思路 , 而是突如其来地 先写了一个“ 打起黄莺儿 ” 的动作意象 , 然后层层递进地叙明原 因 ,为何“ 打起黄莺儿 ” 是因为不让黄莺儿在枝间啼叫 ; 为何“ ? 莫 教枝上啼 ” 是因为黄莺的歌声打扰了佳人的好梦 ; 为何特别恼 ? 怒黄莺“ 惊妾梦 ” 是因为它把佳人在梦中到辽西与丈夫相会这 ? 一线可怜的希望也无情地打消了 。 Bynner的译文中 L iao - hsi纯属直译 ,它只是传达了字面意思 而不能表露出其中暗含的深意 。从纽马克的交际翻译的原则来 说 , Bynner的译法是忠实于原文 ,不加不减 ,只不过是外国读者不 了解诗中这一文化背景 , 因此不能了解“ 辽西 ” 的文化内涵 ; 而许 的译文采用的是意译 , 从原诗的意义上着手进行翻译 , 改成了原 文没有而意义上等同的内容 ,体现了其暗含的荒凉 、 遥远 、 艰险之 意 。不仅如此许的译文还创造性地再现了原诗的语气修辞风格 , 沿用了和原文一样的五言绝句 ,又采用了韵律 AABB 保持了原文 格 律的和谐与美 ,将诗中“ 意美 、 音美 、 形美 ” 再现的淋漓尽致 。而 且四句翻译句句设疑句句作答 , 犹如香蕉剥皮 , 剥去一层还有一 层 。所以它不仅篇法圆静而且在结构上也曲尽其妙 。 这正如“ 语义翻译 ” 原则中所提出的结构美比喻美和声音美 一样 ,其决定了译文的美学价值 , 在诗歌翻译中译者不能忽视任 何一个因素 ,尽管在原则上 ,针对不同的文本 ,他可以重新安排这 [ 些因素 ,优先考虑认知意义 。13 ]在纽马克的交际翻译与语义翻译 语义翻译更侧重于保留原作的美学价值 。美学价值是 由结构美 ( structure ) 、 比喻美 ( metaphor) 和声音美 ( sound ) 三种因 素决定的 ,尤其在诗歌和散文翻译中 , 翻译者不可忽视其中任何 一种因素 。 特别是要强化翻译审美主体在古诗英译中的主体地 位 。刘宓庆教授曾说 :“ 翻译的审美主体就是翻译者 。就翻译者 ” 来说 ,审美主体的审美态度涉及翻译观问题而其任务则必须是双 重的 ,对 SL ( source language)的理解和鉴赏以及 SL 审美信息的再 [ 现和创造 。10 ]由此我们可知 ,翻译者必须理解和欣赏原作中的美 [9 ] 论文中阐述到审美价值依赖于三个因素 : 第一个是结构 , 就是文 本的整体规划以及单个句子的形状与平衡 ; 第二个因素是比喻 , 它指可以唤起声音 、 触觉 、 气息和味道的视觉意象 ; 第三个是声 音 ,它包括头韵 、 类韵 、 节奏 、 拟声词以及诗歌中的音步和韵 脚 。 白居易的《 琵琶行 》 诗歌中有这么几句 : 大弦嘈嘈如雨急 , 小 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 , 大珠小珠落玉盘 。其两种译 文 如下 : The larger strings hummed like rain, The small - whispered like a secret . Hummed, whispered - and then were interm ingled, L ike a pouring of large and s mall pearls into a p late of jade. (W itter Bynner译 ) The thick strings loud thrummed like the petering rain, The fine strings softly tinkled in a murmur stain. W hen m ingling loud and soft notes were together p layed, You heard large and small pearls cascade on p late of jade. 学特质 ,并将此功能成功转移出去 。那么对于古诗译者来说 , 他 首先必须理解原诗中哪些是美的 , 并知道从哪些角度去欣赏 , 采 取什么翻译方法通过译文创造地再现原诗中的美学内涵 。因此 作 为审美主体的理解者就必须具备相当杰出的审美能力和审美 经验 , 比如 : 审美感受力 、 审美理解力 、 审美想象力 、 审美情感和审 美心境等 。诚如 Burton Raffel所言 :“ 文学作品的翻译 , 尤其 是诗 歌的翻译 ,如果没有充分考虑到审美要求 , 译者所做的其它一 切 就不可能有太大价值 。 [ 11 ] 三 我们理解了纽马克的翻译理论又了解了古诗词翻译中美学 特质翻译的必要性以及审美主体的审美观的重要性 ,那么我们从 下 列古诗词英译版本中来探讨一下这个理论 。 金昌绪的《 春怨 》 中 有这么几行 : 打起黄莺儿 ,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 ,不得到辽西 。 两种译文为 : 作为诗歌其灵魂在于意境美 ,但音韵美和形式美是诗歌的基 本属性 ,是诗歌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 一般来说 ,诗歌的格律包括节奏 、 音韵和乐感手段三大部分 。 格律不仅仅是诗歌声音美的表现 ,也是其区别于其他文学作品体裁的形式特征之一 。 译者兼诗词两体制 ,英法两语种 ”钱钟书 “语 )的许渊冲是汉诗英译“ 音美 ” 理论的创立者和实践者 [ 14 ] , 他认 为“ 即使百分之百地传达了原诗歌的意美 ,如果没有押韵 , 也不可 能保持原诗歌的风格和情趣 [ 15 ]这首诗具有明显的声音美的特点 。 朱光潜先生也曾说 :“ 音律是制造距离的工具 ,把平凡粗陋的东西 提高到理想的境界 。这是指音律美的美化作用 。音律最大的价 ” [ 值是它的音乐性 , 是诗歌的命脉 。16 ] 在原作中 , 白居易用“ 嘈嘈 ” “ 切切 ” 两个叠声词模拟声音 ,又用“ 如急雨 ” 如私语 ” ,“ 两个比喻 使之形象化 。而“ 错杂弹 ” 又再现了大弦小弦两种美妙旋律的交 错混杂 。有种“ 余音绕梁 ,三日不绝 ” 。 之妙 通过对两种译文的分析就会发现 ,许的译文不仅沿用原诗歌 的 AABB 韵律 ,而且在结构上 、 声音上 、 意义上等方面也都再现了 原诗歌的风格和内容 , 同时也符合了纽马克的语义翻译原则的 “ 三美 ” 神韵 ,因此要略胜一筹 。在 Bynner的译文中 ,他将 “ 大弦 ” “ 小弦 ” 错杂弹 ” “ 分别翻译为“ large strings” small strings” in2 “ “term ingled ” 都没有将诗歌的用词准确表现出来 。因为这首诗歌的“ 大弦 ” 小弦 ” 错杂弹 ” “ “ 都是属于具有乐器特点的词 ,表现的是 琴弦的精制特征 ,所以此处 Bynner的译法要稍逊一筹 。他的译法 更侧重于交际翻译 , 侧重于对原诗歌的理解 , 传达信息以及读者 的接受和思考 。 对于古诗词英译中是用交际翻译还是语义翻译 ,没有绝对的 通过以上例子 ,我们了解了彼得 ? 钮马克翻译理论中“ 交际 [ 17 ]标准 ,有时两者兼而有之 ,效果可能会更好 。 翻译 ” 语义翻译 ” 和“ 的基本观点 。翻译审美活动是一个开放系 统 ,具有无限性 。 翻译美学的研究始终兼顾审美主体和审美客 体 ,两者辨证统一 。用纽马克的翻译理论来指导古诗词英译不但 使作品更有诗意 ,而且会丰富翻译理论 。 参考文献 : [ 1 ]李玉良 ,刘重德 . 译诗探析 [ J ]. 济南大学学报 , 2001, ( 4 ) . [ 2 ]郭延礼 . 中国近代翻译文学概论 [M ]. 武汉 : 湖北教育出版社 , 2001: 304. [ 3 ]林语堂 . 论翻译 [ A ]. 罗新璋 . 翻译论集 [ C ]. 北京 : 商 务印书馆 , 1984: 426, 430. [ 4 ]李特夫 ,陈剑静 . 中国古典诗词英译中意象的处理 [ J ]. 四 川师范学院学报 , 2001, ( 6 ) . [ 5 ]辜正坤 . 中西诗比较鉴赏与翻译理论 [M ]. 北京 : 清华大学 出版社 , 2003, ( 6 ) . [ 6 ]Newmark, P. App roaches to Translation, Oxford and New York: Pergamon, 1981: 39. [ 7 ]杰里米 ? 芒迪 . 翻译学导论 [M ]. 北京 : 商务印书馆 , 2007. [ 8 ] [ 13 ]谢天振 . 当代国外翻译理论 [M ]. 天津 : 南开大学出 版社 , 2008: 15, 19. [ 9 ]刘金龙 ,王英 . 浅谈对古诗词英译的赏析 [ J ]. 聊城大学学 报 , 2004, (3). [ 10 ]刘宓庆 . 翻译的美学论 [ J ]. 外国语 , 1996, ( 5 ) . [ 11 ] Raffel, Burton. The A rt of Translating Poetry [ M ]. University Park: The Pennsylvania state up, 1988. [ 12 ]刘金龙 . 试论古诗词曲中美学特质的传译 [ J ]. 上海工程技 术大学教育研究 , 2007, ( 2 ) . [ 14 ]李特夫 ,李国林 . 诗歌翻译理论研究 : 传统思路与现代视野 [ J ].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 2003, ( 11 ) . [ 15 ]许渊冲 . 翻译的艺术 [ C ]. 北京 : 中国对 外翻 译出版公 司 , 1984: 69. [ 16 ]朱光潜 . 诗论 [M ]. 北京 : 生活 ? 读书 ? 新知三联书社 , 1984: 136. [ 17 ]刘金龙 ,刘晓民 . 一部开拓古诗英译美学研究新境界的力作 [ J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育研究 , 2007, ( 1 ) . 责任编辑 : 郑诗锋 Aesthetic A ttributes App reciation in Poetry Translation ZHANG Duo ( English Departm ent, Zhoukou Normal University, Zhoukou Henan 466000, China ) Abstract: Poetry is the art language of and it is the highly concentrated sp irit of a nation. It contains far - reaching imp lica2 tions of its concep tion and a num ber of aesthetic elem ent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aesthetic attributes of the poetry in the . tion of Peter Newm ark, then analyses and app reciates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different versions by the theory for peop le to English translation as well as its performance, and elaborates on the theory of Communication translation and sem antic transla2 enjoy the beauty and get useful insp iration. Key words: poetry translation; aesthetic attribute; comm unication translation; sem antic translation。
本文档为【彼得·纽马克翻译理论】,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841159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9KB
软件:Word
页数:10
分类:英语六级
上传时间:2017-10-08
浏览量: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