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芭蕉树下栖禅机

芭蕉树下栖禅机

举报
开通vip

芭蕉树下栖禅机芭蕉树下栖禅机 摘要:自古中日两国文化的姻缘既古老又亲近,俳句亦如此,发源于中国本土的禅宗思想在日本俳圣松尾芭蕉的诗歌中得以体现,其俳句运用简单的艺术形式来概括世界的意义,将人心带入“超凡入圣”的情境之中,达到空和不二的禅宗境界,本文意图品读芭蕉诗歌、追溯其生存轨迹,解读芭蕉的禅宗世界。 关键词:松尾芭蕉禅宗思想禅悟超凡入圣 前言:作为日本俳句史上的“俳圣”,松尾芭蕉的作品被刻成三百余座“句碑”,其大量丰富华美的句作,使得日本的俳句真正的走入不朽的艺术殿堂,开创日本俳句史上的黄金时代,因为他创始了“芭蕉俳谐...

芭蕉树下栖禅机
芭蕉树下栖禅机 摘要:自古中日两国文化的姻缘既古老又亲近,俳句亦如此,发源于中国本土的禅宗思想在日本俳圣松尾芭蕉的诗歌中得以体现,其俳句运用简单的艺术形式来概括世界的意义,将人心带入“超凡入圣”的情境之中,达到空和不二的禅宗境界,本文意图品读芭蕉诗歌、追溯其生存轨迹,解读芭蕉的禅宗世界。 关键词:松尾芭蕉禅宗思想禅悟超凡入圣 前言:作为日本俳句史上的“俳圣”,松尾芭蕉的作品被刻成三百余座“句碑”,其大量丰富华美的句作,使得日本的俳句真正的走入不朽的艺术殿堂,开创日本俳句史上的黄金时代,因为他创始了“芭蕉俳谐”,又称为“正风俳谐”,将原来市井之中带有的游戏成分的民众诗“俳谐”提高到纯正的艺术诗的高度,品味芭蕉的作品,思想中透着哲学的意味,其意境悠远、高雅,思想中闪烁关于人与宇宙及其生命状态的思考,这是芭蕉的禅宗思想的体现。 一.禅宗与禅悟 禅宗是由中国本土独立发展起来的三个佛教宗派之一,禅是禅那(巴利文Jhāna,梵文dhyāna)的简称,汉译为静虑,即为静中思虑的意思,一般叫做禅定。将心专注在一法境上一心参究,以期证悟本自心性,这叫参禅,所以名为禅宗。核心思想是:“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禅宗认为,其是一种超越思想与哲学的灵性世界,认为语言文字会约束思想,故不立文字。禅宗认为要真 正达到“悟道”,唯有隔绝语言文字,或透过与语言文字的冲突,避开任何抽象性的论证,凭个体自己亲身感受去体会。 禅宗的顿悟是指超越了一切时空、因果、过去、未来,而获得了从一切世事和所有束缚中解脱出来的自由感,从而“超凡入圣”,不再拘泥于世俗的事物,却依然进行正常的日常生活,人依然是此世间的人,无需刻意读经,获得身处尘世之中,而心在尘世之外的“无念”境界,而“无念”的境界要求的不是“从凡入圣”,而更是要“从圣入凡”,心境能够不受外界的影响,换言之,凡人与佛只在一念之差。从日常生活中掌握人生真谛,从而达到个人的内心体认,这种内心的体认,是一种觉悟了的人生境界,称之为“禅悟”境界。然而如此禅宗,在芭蕉的俳句世界中师如何隐现的呢?这要从芭蕉独特的人生境遇说起。 一,芭蕉人生际遇之禅缘难解 松尾芭蕉出生于伊贺上野一个下级武士家庭,从小到藩主家做伴读,受藩主的嫡子影响,芭蕉对谐俳产生兴趣,不久嫡子去世芭蕉收到打击而离开,加上种种原因,他放弃了武士的前途,从主家出走,后来为生活所迫,曾在草庵中生活度日,门前种下芭蕉,其俳号即为“芭蕉”,时人称之为“芭蕉庵”自己便将“芭蕉”作为自己的俳号,从世俗中归隐而来,选择了不同于常人的严肃的艺术道路。后来芭蕉的人生经历了几次不平凡的隐逸和旅行,37岁前后他逐渐形成了富有诗意和庄重的风格,在此后的作品《幻住庵记》中,芭蕉曾曾说:“一度曾欣羡仕宦之途,有时又思遁入佛篱祖室之门。”正是因为漂泊流 离的生活境遇才让芭蕉的笔下涌出了大量的含有人生哲思的俳句作品来,在37岁左右,他形成了“既富于诗意而又严肃庄重的风格”【1】。 芭蕉的人生境遇在无形中映照了“悟道”和“悟心”的精神世界,即禅悟,芭蕉常年漂泊,游走四方,他避开世俗的朝野和论争,用个体的行动去感受体会世界,这种行动不只是有形的肉体的感受,更是无形的精神的思考,因此芭蕉在出游的过程中创作了大量优秀的作品,可以试想,如果没有这些游行,恐怕很难产生芭蕉笔下光彩绚丽的俳句来,那些在游记中载录的著名俳句,如珠宝一般。如第一次到东海道上方一带的旅行,芭蕉收获了《野游纪行》,常陆国旅行、鹿岛赏月写有《鹿岛纪行》等等,芭蕉的肉体和精神世界都是自由的,他轻视了世间的纷繁和复杂,独自行走在世俗的边缘,在禅宗的世界里,芭蕉已经获得了从一切世事和束缚之中解脱了得自由感,因而便“超凡入圣”,芭蕉不是专心念经,也并非皈依佛门,但是能够在世间中的人可以放弃一切的自我,保持独立的思维和心境,这就是芭蕉所悟到的禅宗的世界。 二.以禅入文,禅外之音 禅宗提倡“超凡入圣”,将心境回归自然,个人在自然之中去感受人生的真谛。“禅宗把世俗界与自然界看空,然而禅者之悟十之六七与自然有关”。禅宗眼里的天然之物,一面是自然的本真的原貌,另一面却浸渍“悟心”后的空化和心化的状态,然而禅宗的伟力在于,禅是“物的世界”和“我的世界”的结合思考体,禅宗在提倡“超凡入圣”的同时却又提示人“从圣入凡”。人类从世俗中走进禅的门, 然后“走出”禅门,在这个过程中心境远远超脱于尘世之上,达到天人合一、物我合一之境,即为“顺应造化‘回归造化”。品读芭蕉的俳句,在世俗之风中感悟自然的韵致,同时又渗透着芭蕉的人生态度,他在自然中寻找禅对于生命的意义,拆除二元对立,身在此岸,心境抵达于彼岸世界,因而“芭蕉创立了’蕉风’之后,‘发句’(即‘俳句’)才成为最短的独立诗,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现出幽思、静寂、隽永的意境。”【2】41岁的芭蕉回到故乡为母亲扫墓,开始了一段漫长的旅行,后来写了【野ざらし紀行】,“ 野ざらし”意思是风餐露宿、曝尸荒野,这部作品开头第一句是:野ざらしを心に風のしむ身かな 试译:心悲凉,身于荒野又何妨,秋风打心房。 芭蕉此时早已抱定为艺术献身的决心,但是他也深知这条路的艰辛,需要亲身与自然接近,在艰苦的游历中才能感悟俳句的真谛,捕捉大自然赋予人类的珍贵私语,流淌出雕刻有自己灵魂印记的俳句来。 【奥の細道】是一本有几分小说性质的游记,芭蕉认为如果只是单纯的描写景物和人土风情,就会失去风雅的纯粹性,芭蕉的追求在于找到风雅之下世界的本质,于是他的俳句自然而然的就呈现出其的思想来。 静さや岩にしみ入る蝉の声 试译:蝉声流淌在寂静的山谷中。 作者笔调奇特,把幽静山谷中的蝉鸣幻化成具有神奇力量的生物,声声入刻入寂静的岩石中,幽山中的蝉鸣可以看做是人世间无休 止的喧闹和繁杂,然而一片片冷峻的岩石,便成为了囊括四海、包举宇内的天地,是冥冥宇宙不可言喻力量的象征,人世间的喧杂和言语在悠悠宇宙间幻化为无,这是动和静得结合,禅意之中无穷无尽的静谧中,生命的运动在奔流,这种新奇、别致的笔调不仅仅是俳句“季吟”的特点,也表达了作者心灵之界与自然之界的融合,在芭蕉的世界里,物和我本来就是一个世界,天和人共同相栖在一个空间里。作者排除了二元的对立,转而把个人融入自然的怀抱之中。 露とくとく心み浮せすすがばや 试译:露珠滴滴清澈,洗净人心俗尘。 本诗创作于1684年,芭蕉寻访古庵遗迹所吟诵的诗句,本诗受传于西行的一首和歌,芭蕉作此诗的目的是怀念西行,赞扬其一生饮自青苔溪水,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气节,芭蕉从中也关照自己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希望自己也和西行前辈一样,永远隐遁在吉野山之中,远离尘嚣,享用清净、恬淡、不慕名利的淡泊人生,然而正如禅宗所诠释的真正的“无念”境界一样,人需要经历“从凡入圣”进而“从圣入凡”,最终达到“超凡入圣”的境界,因而芭蕉在不断的归隐和游行之中,也行走在生活的边缘,芭蕉本没有逃避生活,只是在世俗之中,他已经改变了本我的心境,下面这首诗就则体现得出:花にうき世我酒白く食黒し 试译:世道幽幽,看花者如流水,浊酒清饭亦解愁。 樱花时节,人们争先恐后的去观赏樱花的美丽,游览戏耍,作者在此时却沉浸在对世人的忧闷之中,粗茶淡饭,如诗仙李白般借酒浇 愁,不料愁更愁,但却希望用浊酒斩断心中的万般烦恼丝。这种幽怨和愤懑,表现了作者的高雅之志,不屑于和世人同流合污,唯独想保留自己的精神世界,芭蕉在俳句的世界里,已经不自觉的融入了自己的生命感悟,他珍重生命,因而更加敬畏生命,在世俗之中超脱其上,在芭蕉看来人生一切不过是虚幻的梦,时过境迁,人生需要纪念和追求的是关乎永恒的命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于是在金泽,芭蕉向门人提出了一个“俳谐理论”,即“不易流行”,“所谓‘不易’,是指艺术的本质之中有一种超越时代、流派与艺术种类的永恒不变得东西。这正是艺术、文学、俳谐的本质。”【3】然而时代变迁,处于不同时代的作家必须根据自己的当下创作新的作品,不断发现和创造,这就是“流行”,芭蕉提出了变与不变的辩证的艺术理论,“不易”与“流行”是辩证统一的,艺术本质的追求和超越时空的体现本来就是“不易”的真理,然而“不易”是通过“流行”不断得到创作和升华,因此芭蕉在俳句的创作上也是如此,他追求的不但是“流行”的时下,不断翻陈出新,同时他在艺术的殿堂中也寻找可以沉淀下的珠玑,芭蕉所沉淀下得东西就是前人和后人所或缺的关于生命状态的思考,探讨和永恒有关的命题,在此关照之下,他一面打开自然的本真原貌,将心境安于世俗之外,达到物我合一之境,一面观看人世种种,并不远离,但是却超脱、游离,这就是“禅心”和“佛心”的境界。 芭蕉曾“研究过禅宗哲学,试图根据这种哲学用自己俳句的简单模式来概括世界的意义,揭示隐藏在小小事物中的奥秘,创造一种清寂纯净、平易自然的诗意妙境。”【4】奔走于山水之间的芭蕉并没 有停止自己对生命的思考和拷问,拥有着对禅宗的独特的感悟和思考,创作了不同于先人的俳句,因此俳句在芭蕉的笔下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他将我们的视野带到一个更加注重艺术技巧却又多方面探索感情世界的境地,正如爱弥尔·浮叶尔莫所作的精彩细致的描绘:“徘人用微细的线条画出指示标。读者认出指示标后,将其轮廓加以延长、扩展。这样,在轻微刺激的促动下,想象力就觉醒过来,产生联想的波纹。这一波心,能够扩散到最遥远的岸边。”松尾芭蕉便是给予了世人这样一个指示标,给人予禅之微妙的联想,将世俗之心带到距离世界最远的地方。 注释:【1】《简明东方文学史》主编季羡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12 326 【2】《简明东方文学史》主编季羡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12 327 【3】《日本古典文学赏析》刘德润、张文宏、王磊著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12 251 【4】《日本俳句与中国诗歌——关于松尾芭蕉比较文学研究》陆坚关森胜夫著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出版1996.2 4 参考文献:《日本古典文学赏析》刘德润、张文宏、王磊著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12 《日本俳句与中国诗歌——关于松尾芭蕉比较文学研究》陆坚关森胜夫著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出版1996.2 《简明东方文学史》主编季羡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12 《水月斋指月录》(明)瞿汝稷编撰,德贤,侯剑整理四川:巴蜀出版社 2006.11 《了凡四训》袁了凡著李亦安整理沈阳:万卷出版公司 2009,。9 《拈花微笑》圣严法师著上海:上海三联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店 2005.11
本文档为【芭蕉树下栖禅机】,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314871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0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
上传时间:2019-08-19
浏览量: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