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冬至日日照计算时间:住宅间距,综合考虑采光等因素,以满足日照要求为基础,北半球冬至日照时间不低于1小时(房子最底层窗户) 冬至日日照计算时间

冬至日日照计算时间:住宅间距,综合考虑采光等因素,以满足日照要求为基础,北半球冬至日照时间不低于1小时(房子最底层窗户) 冬至日日照计算时间

举报
开通vip

冬至日日照计算时间:住宅间距,综合考虑采光等因素,以满足日照要求为基础,北半球冬至日照时间不低于1小时(房子最底层窗户) 冬至日日照计算时间冬至日日照计算时间:住宅间距,综合考虑采光等因素,以满足日照要求为基础,北半球冬至日照时间不低于1小时(房子最底层窗户) 冬至日日照计算时间 冬至日日照计算时间:住宅间距,综合考虑采光等因素,以满足日照要求为基础,北半球冬至日照时间不低于1小时(房子最底层窗户) 冬至日日照计算时间 话题:冬至日日照计算时间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太阳 住宅间距, 综合考虑采光等因素,以满足日照要求为基础,北半球冬至日照时间不低于1小时(房子最底层窗户)为标准,L(日照间距) = x(日照间距系数)×H(楼高),下图是“我国主要...

冬至日日照计算时间:住宅间距,综合考虑采光等因素,以满足日照要求为基础,北半球冬至日照时间不低于1小时(房子最底层窗户) 冬至日日照计算时间
冬至日日照计算时间:住宅间距,综合考虑采光等因素,以满足日照要求为基础,北半球冬至日照时间不低于1小时(房子最底层窗户) 冬至日日照计算时间 冬至日日照计算时间:住宅间距,综合考虑采光等因素,以满足日照要求为基础,北半球冬至日照时间不低于1小时(房子最底层窗户) 冬至日日照计算时间 话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冬至日日照计算时间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太阳 住宅间距, 综合考虑采光等因素,以满足日照要求为基础,北半球冬至日照时间不低于1小时(房子最底层窗户)为标准,L(日照间距) = x(日照间距系数)×H(楼高),下图是“我国主要城市日照间距系数图”,回答:图中纵坐标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示日照间距系数,a-z代表城市,曲线I、II、III表示的日照时间分别为10:30 、13:30;中午12时;11:00、13:0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纬度越高,日照间距系数理论值越大,实际日照间距与理论值差距越大B.图中日照间距系数理论值综合考虑了城市大小和土地成本C.表示日照时间为10:30 —13:30的曲线是ID.若 z代表齐齐哈尔、w代表乌鲁木齐,则y代表沈阳同一地理纬度的同一日照标准,无其他日照遮挡的平行布置条式居住建筑之间A.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 30º的城市,日照间距系数约为1.4B.楼房正面朝向与子午线夹角越大日照间距折减率越小C.日照标准大城市大寒日大于2小时高于小城市冬至日大于1小时D.日照间距一定时,居住楼层越高达到日照标准的可能性越大题型:单选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AD根据楼房日影长度随太阳高度变化,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越小,楼房日影越长,日照间距应该越大。所以图中曲线反映的就是理论日照间距系数随纬度增高而增大,但实际上由于我国南北跨纬度广,理论日照间距系数由1增加到3以上,L(日照间距) = x(日照间距系数)×H(楼高),即日照间距是楼房高度的3倍以上,因此纬度越高的城市实际日照间距越不可能达到理论值,A对;图中理论日照间距系数是按我国城市纬度变化,在太阳高度随季节变化的影响下,日照时间1小时、2小时、3小时的理论日照间距系数,没有反映大城市、中小城市及受土地成本影响允许的实际日照间距系数,B错;曲线I、II、III中,曲线是I理论日照间距系数小,日照时间应该最短,所以表示日照时间为10:30 —13:30的曲线应该是III,C错;图中曲线反映的是理论日照间距系数随纬度增高而增大,若 z代表齐齐哈尔、w代表乌鲁木齐,zw之间还有xy两个城市,而沈阳的纬度低于乌鲁木齐,比齐齐哈尔纬度低,最靠近的城市y可能是哈尔滨而不是沈阳,D错。 应选A。同一地理纬度的同一日照标准,仅平行布置条式居住建筑前排楼 房的遮挡: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30º的城市,纬度是36º34´(北半球),日照间距系数应在1.7以上,A错;楼房正面朝向与子午线夹角在一定范围内(小于45º)越大,被前排楼房遮挡的可能减小,日照间距折减率越越大,但超过45º日照间距折减率又会减小,B错;大寒是一月的第二个节气,这时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比冬至大近8º,冬至日小城市日照标准大于1小时,大城市就不足1小时,所以前者应低于后者,C错;日照间距一定时,如理论日照间距系数是2,而实际只有1.5,后排楼层越低,就越不可能达到冬至日日照时间不低于1小时,当然居住的楼层越高,被遮挡的可能就越小,达到日照标准的可能性就越大,D错。应选D。考点:考点名称: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更替:此处需要注意,容易理解为自转产生了昼夜现象,但地球不自转仍有昼夜现象,在一年中地球公转也会使某一地有一次昼夜变化,只有地球不停地自转,才会产生昼夜更替现象。 (1)在晨昏线上各地,太阳高度为0?; (2)太阳直射光线与晨昏线成90?; (3)直射点A与晨昏线和极昼(夜)最小纬线圈切点B的纬度之和等于90?; 如当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23?26′N)时,切点B的纬度为66?34′N。 当太阳直射在20?S时,切点B的纬度为70?N。 2、地方时与区时: (1)地方时 概念:因经度不同而出现不同的时刻,称为地方时。 因此,不同经线上具有不同的地方时。随地球自转,一天中太阳东升西落,太阳经过某地天空的最高点时为此地的地方时12点。正午太阳高度是正午时太阳光线与地面的夹角,是一日内最大的太阳高度。经度相同的地方,地方时相同;经度不同的地方,地方时不同。南、北极点不计地方时;东早西迟;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 经度每隔1?,地方时相差4分钟; 地方时的计算: ?求经度差 ?把经度差转换为时间差 ?东加西减: 若所求地在已知地的东面,加上时间差; 若所求地在已知地的西面,减去时间差。 (2)时区和区时 ?时区的划分 1)以15?划分为一个时区.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 2)以0?经线为中央经线,向东、西方向各取7.5?,合计为15?,该时区称为中时区(或零时区)。 3)以中时区为起点,向东、西方向各划分12个时区。180?经线是东、西十二时区共同的中央经线。 注意:中时区、东西十二区的特殊性 ?区时 定义:每个时区都以其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该区的区时。 中央经线=时区数×15? 例如:东八区的中央经线是120?E;西五区的中央经线是75?W 区时计算: 求所在地的时区 求时区差 东加西减:若所求时区在已知时区的东面,加上时区差;若所求时区在已知时区的西面,减去时区差。(3)日期变更: 抓住两个要点: 确定180?经线 确定0点或者24点所在的经线 3、物体水平运动的方向产生偏向:地球上水平运动的物体,无论朝哪个方向 运动,都会发生偏向,在北半球偏右,在南北半球偏左。赤道上经线是互相平行的,无偏向。4、自转对地球形状的影响:地球在自转过程中,球上各质点都在绕着地轴作圆周运动。因此,就会产生惯性离心力。这种离心力随着物体距离地轴半径的增大而增大,也就是说,从赤道向两极,惯性离心力逐渐减小。使得地球由两极向赤道逐渐膨胀,长期作用使地球变成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形状。1、昼夜更替:此处需要注意,学生容易理解为自转产生了昼夜现象,但地球不自转仍有昼夜现象,在一年中地球公转也会使某一地有一次昼夜变化,只有地球不停地自转,才会产生昼夜更替现象。(1)在晨昏线上各地,太阳高度为0?;(2)太阳直射光线与晨昏线成90?;(3)直射点A与晨昏线和极昼(夜)最小纬线圈切点B的纬度之和等于90?;如当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23?26′N)时,切点B的纬度为66?34′N。当太阳直射在20?S时,切点B的纬度为70?N。2、地方时与区时:(1)地方时概念:因经度不同而出现不同的时刻,称为地方时。因此,不同经线上具有不同的地方时。随地球自转,一天中太阳东升西落,太阳经过某地天空的最高点时为此地的地方时12点。正午太阳高度是正午时太阳光线与地面的夹角,是一日内最大的太阳高度。经度相同的地方,地方时相同;经度不同的地方,地方时不同。南、北极点不计地方时;东早西迟;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每隔1?, 地方时相差4分钟。3、地方时的计算:?求经度差?把经度差转换为时间差?东加西减:若所求地在已知地的东面,加上时间差;若所求地在已知地的西面,减去时间差。(2)时区和区时?时区的划分 1)以15?划分为一个时区.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 2)以0?经线为中央经线,向东、西方向各取7.5?,合计为15?,该时区称为中时区(或零时区)。3)以中时区为起点,向东、西方向各划分12个时区。180?经线是东、西十二时区共同的中央经线。注意:中时区、东西十二区的特殊性。?区时定义:每个时区都以其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该区的区时。中央经线=时区数×15? 例如:东八区的中央经线是120?E;西五区的中央经线是75?W 区时计算:求所在地的时区求时区差东加西减:若所求时区在已知时区的东面,加上时区差;若所求时区在已知时区的西面,减去时区差。(3)日期变更:抓住两个要点:确定180?经线确定0点或者24点所在的经线 3、物体水平运动的方向产生偏向:地球上水平运动的物体,无论朝哪个方向运动,都会发生偏向,在北半球偏右,在南北半球偏左。赤道上经线是互相平行的,无偏向。 4、自转对地球形状的影响:地球在自转过程中,球上各质点都在绕着地轴作圆周运动。因此,就会产生惯性离心力。这种离心力随着物体距离地轴半径的增大而增大,也就是说,从赤道向两极,惯性离心力逐渐减小。使得地球由两极向赤道逐渐膨胀,长期作用使地球变成两极稍 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形状。昼夜现象的产生:(1)昼夜现象产生是由于“地球不透明、不发光、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造成的。昼夜交替是地球的自转造成的。(2)若地球不自转,也不公转,有昼夜现象,但无昼夜交替现象;若地球只公转不自转,既有昼夜现象,也有昼夜交替现象,只不过昼夜交替的周期为一年。 地转偏向力需要注意的问题:地转偏向力只改变物体运动的方向,并 不改变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地转偏向力的方向与物体水平运动的方向相垂直。地方时计算技巧:已知某一点时刻,求另一点时刻时,可用数轴法。具体方法如下:把某一条纬线变形为一个数轴,0?为原点,东经度为正值,西经度为负值。把A(已知时间、地点)、B(未知时间、地点)落实在数轴上。无论A、B实际方向关系如何,在数轴上,若B在A东,由A求B就要加;若B在A西,由A求B就要减。 晨昏线的特点及应用:晨昏线又叫做晨昏圈,其中半个圆圈代表晨线,半个圆圈代表昏线。1(晨昏线(圈)的特点 (1)晨昏圈是一个大圆,将地球平分成昼半球和夜半球两部分。(2)晨昏线上各地,太阳高度为0?;昼半球太阳高度,0?,夜半球太阳高度,0?。(3)晨昏圈所在平面始终与太阳光线垂直。 (4)晨昏线和极昼圈(极夜圈)的切点的纬度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之和等于90?(如上图中α,θ,β,θ,90?)。晨昏线和极昼圈的切点(如上图中C)地方时为24时(0时);晨昏线和极夜圈的切点(如上图中D)地方时为 12时。 (5)晨昏线(圈)在春秋分时与经线圈重合,二至时与极圈相切。(6)晨昏线以15?/小时的速度自东向西移动。 2(晨昏线的应用 (1)确定地球的自转方向若右图中AB为昏线,则地球呈逆时针方向自转;若BC为昏线,则地球呈顺时针方向自转。 (2)确定地方时过晨线与赤道交点的经线地方时是6?00,过昏线与赤道交点的经线地方时是18?00,如右图中BN地方时是6?00, AN地方时是18?00。 (3)确定日期和季节?晨昏线经过南、北极点(与经线重合)可判定这一天为3月21日或9月23日,节气是春分日或秋分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夜),日期是6月22日前后,节气是夏至日;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夜(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昼),日期是12月22日前后,节气是冬至日。 (4)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确定纬度:与晨昏线相切的纬线度数与太阳直射点的度数互余,晨昏线与地轴夹角的度数等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确定经线:与晨线(昏线)和赤道交点相差90?且大部分或全部在昼半球一侧的经线是太阳直射的经线;过晨昏线与纬线切点,且大部分在昼半球的经线是太阳直射的经线。 (5)确定昼夜长短晨昏线将地球上的纬线分成昼弧和夜弧两部分,昼长等于该纬线昼弧所跨经度除以15?的商,夜长是夜弧所跨经度除以15?的商。(6)确定日出、日落时间某地的日出时间就是该地所在纬线与晨线交点的地方时;日落时间就是该地 所在纬线与昏线交点的地方时。 (7)确定极昼、极夜的范围晨昏线与哪个纬线圈相切,该纬线圈与极点之间的纬度范围内就会出现极昼或极夜现象,南、北半球的极昼、极夜现象正好相反。 考点名称: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引起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1)太阳光线对于地平面的交角,叫做太阳高度角,简称太阳高度(用H表示)。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因此,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决定着一个地方的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在太阳直射点上,太阳高度为90?,在晨昏线上,太阳高度是0?。 (2)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原因: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引起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3)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正午太阳高度就是一日内最大的太阳高度,它的大小随纬度不同和季节变化而有规律地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按节气:节气太阳直射点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春分赤道赤道正午太阳高度为90?,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夏至北回归线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为90?,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秋分赤道赤道正午太阳高度为90?,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冬至南回归线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为90?,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归纳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正午太阳高度为90?,距离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越远则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小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按纬度:纬度地带正午太阳 高度的变化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北半球冬至日后逐渐增大,北半球夏至日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然后又逐渐缩小,到北半球冬至日达到一年中最小值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一年中有两次太阳直射,直射时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南北回归线上一年中有一次太阳直射,直射时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北半球冬至日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然后又逐渐缩小,到北半球夏至日达到一年中最小值一年中同一纬度地区的正午太阳告诉随时间变化图:(北半球)2、昼夜长短随纬度和季节变化:地球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叫晨昏线(圈)。晨昏线把所经过的纬线分割成昼弧和夜弧。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除二分日时晨昏线通过两极并平分所有纬线圈外,其它时间,每一纬线圈都被分割成不等长的昼弧和夜弧两部分(赤道除外)。地球自转一周,如果所经历的昼弧长,则白天长;夜弧长,则白昼短。昼夜长短随纬度和季节变化的规律见下表: 3、四季更替:(1)从天文四季:夏季就是一年中白昼最长、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的季节。以24节气中的立春(2月4日或5日)、立夏(5月5日或6日)、立秋(8月7日或8日)、立冬(11月7日或8日)为起点。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运行会产生天气和季节的有规律变化,传统农业中农民依此进行农业生产,有如:“谷雨前后种瓜点豆”的谚语。 黄赤交角是影响天文四季的直接原因。这是因为: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分布是:低纬大而高纬小,春秋二 分,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夏至日,从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冬至日,从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随季节变化是:北回归线以北,夏至日前后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冬至日前后达最小值。南回归线以南则相反。南北回归线之间地带,太阳每年直射两次。(2)气候四季包含的月份。春(3、4、5月)、夏(6、7、8月)、秋(9、10、11月)、冬(12、1、2月)。 (3)西方四季: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为起点。比我国天文四季晚一个半月。 4、五带划分:以地表获得太阳热量的多少来划分热带、温带、寒带。 热带:南北回归线之间有太阳直射机会,接受太阳辐射最多。 温带:回归线与极圈之间,受热适中,四季明显。 寒带:极圈与极点之间,太阳高度角低,有极昼、极夜现象。 地球公转与直射点移动、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关系。重点详解(一)——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1、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某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可以用下面的公式来计算:H,90?,|φ,δ|。其中H为正午太阳高度数,φ为当地地理纬度,永远取正值,δ为直射点的纬度,当地夏半年取正值,冬半年取负值。 在实际的解题中,许多时候并不需要运用此公式。由于在某地点正午太阳高度与直射点太阳高度差值等于它们的纬度差,所以利用下面公式计算更为方便;某地正午太阳高度角H,90?,δ,其中δ为某地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 2、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的应用:(1)确定地方 时 当某地太阳高度达一天中最大值时,就是一天的正午时刻,此时当地的地方时是12时。 (2)判断所在地区的纬度 当太阳直射点位置一定时,如果我们能够知道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就可以根据“某地与太阳直射点相差多少纬度,正午太阳高度就相差多少度”的规律,求出当地的地理纬度。 (3)确定房屋的朝向 为了获得最充足的太阳光照,各地房屋的朝向与正午太阳所在的位置有关。 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南方,房屋朝南;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北方,房屋朝北。 (4)判断日影长短及方向 太阳直射点上,物体的影子缩短为0;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日影越短;反之,日影越长。正午是一天中日影最短的时刻。 日影永远朝向背离太阳的方向,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正午的日影全年朝向正北(北极点除外),冬至日日影最长,夏至日最短;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正午的日影全年朝向正南(南极点除外),夏至日日影最长,冬至日最短;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正午日影夏至日朝向正南,冬至日朝向正北;直射时日影最短(等于0) (5)计算楼间距、楼高 为了更好地保持各楼层都有良好的采光,楼与楼之间应当保持适当距离。 纬度较低的地区,楼距较小,纬度较高的地区楼距较大。以我国为例,见下图,南楼高度为h,该地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H,则最小楼间距L,h?cotH。(6)计算热水器的安装角度 太阳能热水器集热面与太阳光线垂直;太阳能热水器 集热面与地面的夹角同正午太阳高度互余。 为了更好地利用太阳能,应不断调整太阳能热水器与楼顶平面之间的倾角,使太阳光与受热板之间成直角。其倾角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关系为α,h,90?(如图所示)。注: 正午太阳高度与太阳直射点的关系 ?正午太阳高度一定是指当地正午12点整的太阳高度,但是太阳不一定直射当地所在的纬度。 ?太阳直射点必须是在纬度23.5?之间来回移动,纬度大于23.5?的地方太阳不能直射,但有正午太阳高度,只是其正午太阳高度一定小于90?。?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及其应用都与当地纬度和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有关,二者缺一不可。?太阳直射点以一个回归年为周期在南北回归线及其之间来回移动,故直射点大约每个月移动纬度为8?,每移动1?大约需要4天。?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与太阳直射点密切相关,距离太阳直射点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距离太阳直射点越远,正午太阳高度越小。重点详解(二)——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在太阳光的照射下,物体总会有自己的影子(除太阳直射的情况),影子的朝向与太阳方位相关。同一时间在不同纬度地区,太阳方位是不同的;同一纬度地区在不同时间,太阳方位也是不一样的。因而影子的朝向存在日变化和季节变化。(1)同一地区在不同节气日影的朝向(以北半球为例)?赤道地区“二分二至”日日影的朝向在赤道地区,一年四季太阳都是垂直升起而又垂直落下,且太阳升落方位的纬度就 是太阳直射的纬度。赤道日出方位日影朝向正午太阳方位日影朝向日落方位日影朝向夏至东北西南正北66?34′正南西北东南春秋分正东正西天顶90?无正西正东冬至东南西北正南66?34′正北西南东北?北回归线上“二分二至”日日影的朝向在赤道至出现极昼极夜的纬度地区,纬度越高,太阳升落的方位偏移正东的角度越大。北回归线日出方位日影朝向正午太阳方位日影朝向日落方位日影朝向夏至东北西南天顶90?无西北东南春秋分正东正西正南66?34′正北正西正东冬至东南西北正南43?08′正北西南东北?北极圈上“二分二至”日日影的朝向在开始出现极昼的地区,太阳升落方位为正北,即东偏北90?。北极圈日出方位日影朝向 正午太阳方位日影朝向日落方位日影朝向夏至正北正南正南46?52′正北正北正南春秋分正东正西正南23?26′正北正西正东冬至极夜无日出日落?北极点“二分二至”日日影的朝向在极昼期间,北极点上,由于太阳周日视平圈始终平行于地平圈,在一天中太阳高度没有变化,始终等于该日直射点的纬度,太阳只有方位变化而无升落,因而不存在升落方位问题。在春分秋分日,极点昼夜平分,此时太阳高度为0?,刚好没入地平圈。北极点日出方位日影朝向正午太阳方位日影朝向日落方位日影朝向夏至无正南正南23?26′正南无正南春秋分正南正南正南0?正南正南正南冬至极夜无日出日落(2)同一节气不同地区的日影的朝向(以南半球为例)?“二分日”南半球不同地区日 影的朝向春分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不同地区日出、日落的方位都是正东升、正西落(除南极点),并且随纬度的升高太阳视平圈与地平圈所成二面角由90?变为0?。即太阳高度由90?减为0? 春分秋分日出方位日影朝向正午太阳方位日影朝向日落方位日影朝向赤道正东正西天顶90?无正西正东南回归线正东正西正北66?34′正南正西正东南极圈正东正西正北23?26′正南正西正东南极点正北正北正北0?正北正北正北?夏至日南半球不同地区日影的朝向北半球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南极圈及其以内出现极夜,赤道地区太阳从正东偏北23?26′垂直升起,从正西偏北23?26′垂直落下。纬度越高,偏移正东向北的角度越大,极夜时刚好日出日落方位收缩为一点,位于正北方。夏至日日出方位 日影朝向 正午太阳方位 日影朝向 日落方位日影朝向赤道 东北西南正北66?34′正南西北东南南回归线东北西南正北43?08′正南西北东南南极圈极夜无日出日落极夜无日出日落极夜无日出日落极夜无日出日落极夜无日出日落极夜无日出日落南极点极夜无日出日落极夜无日出日落极夜无日出日落极夜无日出日落极夜无日出日落极夜无日出日落?冬至日南半球不同地区日影的朝向北半球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极圈及其以内出现极昼,赤道地区太阳从正东偏南23?26′垂直升起,从正西偏南23?26′垂直落下。纬度越高,日出偏移正东向南的角度和日落偏移正西向南的 角度越大,到极圈时刚好日出日落位于正南方。冬至日日出方位日影朝向正午太阳方位日影朝向日落方位日影朝向赤道东南西北 正南66?34′正北西南东北南回归线东南西北天顶90?无西南东北南极圈 正南正北正北46?52′正南正南正北南极点无日出日落,太阳都位于正北23?26′,日影都朝向正北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北半球为例: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1)纬度变化: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2)季节变化 考点名称:地球自转运动和公转运动的关系概念:地球自转:地球绕其自转轴的旋转运动,就叫做自转。 地球公转:地球绕太阳做周期性的旋转运动,就叫做公转。黄赤交角及其影响:(1)地球在公转过程中,有两个重要的特点:?地球是斜着身子绕日公转的。因此,地球公转轨道平面(即黄道平面)同赤道平面不重合,它们之间的交角就是黄赤交角。目前,黄赤交角是23?26ˊ。?地轴在宇宙空间的方向不因季节而变化。而太阳与地球的相对位置随时在变,这就引起了太阳直射点纬度位置的周年变化。(2)黄道与地球的交点:太阳直射点。此交点位于最北是夏至,最南为冬至,位于赤道为春秋分。(3)黄赤交角的影响: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并且地轴在宇宙空间的方向不因季节而变化,因而,太阳直射点相应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4)黄赤交角变化的影响:如果黄赤交角变大,太阳直射点的范围将增大,昼夜长短变化的周期将延长,四季的差异将更明显。从温度带 上来说,直射的范围加大了,也就是热带的范围加大了,同时,晨昏线转过的角度也将随之增大,极昼极夜的范围也将增大,即寒带的面积也将增大,这样,温带的面积将减小。同理,如果黄赤交角变小,热带和寒带的范围减小,温带的范围会扩大。温度带的变化必然会对生态环境造成重大影响,一些生物生存所适宜的气候、温度发生了根本变化,它们可能会进行大规模的迁徙,甚至因此而灭绝。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比较:旋转中心地轴太阳方向自西向东北逆南顺自西向东周期太阳日、恒星日恒星年、回归年 角速度15o/h除南北两极点外,各地自转角速度相等远日点:57’/d 近日点:61’/d 线速度因纬度而异V=wr 远日点:29.3km/s 近日点:30.4km/s 地理意义昼夜更替、时差、水平物体偏移 四季形成、五带划分光照图的判读:(1)判断南北极,通常用于俯视图,判断依据为:从地球北极点看地球的自转为逆时针,从南极看为顺时针;或看经度,东经度递增的方向即为地球自转的方向。(2)判断节气,日期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晨昏圈过极点(或与一条经线重合),太阳直射点是赤道,是春秋分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若北极圈有极昼现象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北纬23o26,,若北极圈有极夜现象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南纬23o26,。(3)确定地方时在光照图中,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为正午12点,晨昏线所包围的白昼部分的中间经线为12点,晨线与赤道交 点经线的地方时为6点,昏线与赤道交点经线为18点,依据每隔15o,时间相差1小时,每1o相差4分钟,先计算两地的经度差(同侧相减,异侧相加),再转换成时间,依据东加西减的原则,计算出地方时。(4)判断昼夜长短求某地的昼(夜)长,也就是求该地在纬线圈上昼(夜)弧的长度,这个长度也可由昼(夜)弧所跨的经度数来推算。(5)判断正午太阳高度角先求所求地区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不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和,再用90o-两地纬度差即为所求地的正午太阳高度。 晨昏线与经线和纬线:(1)根据晨昏线与纬线相交判断问题?晨昏线通过南北极可判断这一天为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后;?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昼,可判断这一天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夏至日,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为冬季。?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夜,可判断这一天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冬至日,北半球为冬季,南半球为夏季。(2)根据晨昏线与经线相交关系判断昼长和夜长推算某地昼长或者夜长,求昼长时,在昼半球范围内算出该地所在地的纬线圈从晨线与纬线圈交点到昏线与纬线圈交点,所跨的经度除以15即该地昼长,如果图上只画了昼半球的一半,要注意,图中白昼所跨经度差的2倍,除以15才是该地的昼长。黄赤交角:(1)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的交角。目前是 23o26,。(2)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移动
本文档为【冬至日日照计算时间:住宅间距,综合考虑采光等因素,以满足日照要求为基础,北半球冬至日照时间不低于1小时(房子最底层窗户) 冬至日日照计算时间】,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82974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31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7-09-27
浏览量: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