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消费观调查报告

消费观调查报告

举报
开通vip

消费观调查报告消费观调查报告 随着经济社会的纵深发展,我们大学生作为社会特殊的消费群体,我们的消费观念的塑造和培养更为突出而直接地影响我们世界观的形成与发展,进而对我们一生的品德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关注大学生消费状况,把握大学生生活消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导向,培养和提高我们的“财商”,在当前就成为我们当代大学生共同关注的课题。 当代大学生消费状况存在的问题(what ) 1(储蓄观念淡薄,财商需培养和加强。 “财商”一词的提出者罗伯特曾经说过:“财商与你挣了多少钱没关系,它是测算你能留住多少钱以及能让这些钱为你工作多...

消费观调查报告
消费观调查 报告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下载sgs报告如何下载关于路面塌陷情况报告535n,sgs报告怎么下载竣工报告下载 随着经济社会的纵深发展,我们大学生作为社会特殊的消费群体,我们的消费观念的塑造和培养更为突出而直接地影响我们世界观的形成与发展,进而对我们一生的品德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关注大学生消费状况,把握大学生生活消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导向,培养和提高我们的“财商”,在当前就成为我们当代大学生共同关注的课题。 当代大学生消费状况存在的问题(what ) 1(储蓄观念淡薄,财商需培养和加强。 “财商”一词的提出者罗伯特曾经说过:“财商与你挣了多少钱没关系,它是测算你能留住多少钱以及能让这些钱为你工作多久的能力。”在讨论会上,当问及对“财商”概念的认识时,很多同学表示陌生。当问及一学期结束后经济情况如何时,大部分同学都坦然承认自己的消费已经超出计划范围,甚至有些同学还需要向别人借回家的路费,略有剩余的同学也想着如何把剩余的钱花完,只有极少数同学有储蓄的意识。可见,当前大学生的财商需要培养和加强。 2(消费差距拉大,出现两极分化 在关于月平均消费一栏的调查中,有15.2,的同学在200元以下“有点痛苦”的生活线上坚持学业;有28.3,的同学在250,350元之间“勉强过得去”,有23.7,的同学在350,450元之间“稍为有点爽”,有16.7,的同学在500元左右“可以潇洒走一回”;有6.9,的同学在600元左右“比较自由”;有7.5,的同学月消费800元以上可以说是“跟着感觉走——无忧无虑”。可见,大学生的消费差距增大,两极分化比较分明。 3(消费结构存在不合理因素,女生更为突出 。 大学生的生活消费即消费的主要组成部分以生活费用和购买学习 资料 新概念英语资料下载李居明饿命改运学pdf成本会计期末资料社会工作导论资料工程结算所需资料清单 、用品为主。在生活费用中,饮食费用又是重中之重,以学生在校每天消费8元左右用于基本饮食需要来估计,学生每月净饮食费需250元左右。 大部分女生饮食费用在300元以下,有的为了保持苗条身材控制自己的食欲,有的为了节约支出不顾营养需要净选择廉价的饭菜;问题是对健康饮食知识了解不够。 4(过分追求时尚和名牌,存在攀比心理 在讨论会中,一些同学指出,为了拥有一款手机或者换上一款最流行的手机,有的同学情愿节衣缩食,甚至牺牲自己的其他必要开支;有些男同学为了一双名牌运动鞋,有些女同学为了一套名牌化妆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不惜向别人借钱甚至偷钱以满足自己的欲望等,都可以反映出一些学生不懂得量入而出,而虚荣心的驱使又极易形成无休止的攀比心理。 5(恋爱支出过度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一部分谈恋爱的大学生每月大约多支出100-300元左右,最少的也有50元左右,最高的达到1000元(比如送名贵礼物给对方)。他们大多 承认为了追求情感需要物质投入,经常难以理性把握适度消费的原则。这是让人感到忧虑的方面。有趣的是,传统意义上谈恋爱的费用支出一般由男方承担的局面已经完全被打破,而出现三种情况,即男方全部承担、男女方共同承担和女方主动全部承担,女生的恋爱支出甚至有超过男方的情况。传统与现代生活方式在当代大学生中被充分演绎。 当前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偏颇的原因分析(why) 当前大学生在消费上出现无计划消费、消费结构不合理、攀比、奢侈浪费、恋爱支出过度等问题,既与社会大环境的负面影响有关,也与家庭、学校教育缺乏正确引导不无关系。今天的大学生生活在“没有围墙”的校园里,全方位地与社会接触,当某些大学生受到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奢侈浪费等不良社会风气的侵袭时,如果没有及时得到学校老师和父母的正确引导,容易形成心理趋同的倾向,当学生所在家庭可以在经济上满足较高的消费条件时,这些思想就会在他们的消费行为上充分体现。更糟糕的情况是,有些家庭经济状况不允许高消费的学生,为了满足自己的消费欲望,不惜作出一些损人利己甚至丧失人格、法理不容的犯罪行为。其次,父母在日常生活消费的原则立场是子女最初始的效仿对象。有些父母本身消费观念存在误区,又何以正确指导自己的孩子呢,因此,我们更应该关注学校教育环境对学生消费观念培养的重要影响作用。可事实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消费观教育还没有形成足够的重视。具体体现为:其一,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研究不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真正达到有效性目的,就一刻不能缺少对学生实际行为的了解与把握。应该承认,近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经取得较大的进展,但是由于学校领导的重视程度、科研条件、人员配置等原因,对学生的教育首先从实践调查开始的教学科研风气仍然未能形成。据我们了解,近年来有关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方面题材的论文被收入中国学术期刊上的少而又少,可见,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上还没有对这个问题形成足够的认识。其二,“两课”教学中对大学生消费观的教育指导不够。由于对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了解不够全面和客观以及课程设置等因素,与人生观、劳动观、金钱观、国情观等重要思想观念紧密相关的消费观的专题教育在思想品德修养课中没有充分开展,从而也难以达到真正的指导目的。其三,校风建设范畴中普遍缺少倡导大学生勤俭节约生活消费观的内容。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除了在个人喜好、穿着打扮等较少方面比较注重突出个性以外,对于时尚品牌、基本生活用品、生活费用的额度等主要消费内容都具有群体从众心理。高校校风主要体现的正是学生的群体心理和行为特征。在校风建设上注重塑造和强化学生良好的消费意识和消费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消费习惯,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 四、引导大学生养成健康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建议(how)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激烈的社会转型过程中,虽然社会经济与以往比较已经取得卓越的成就,但是放眼世界,我们离工业化发达国家的距离还很遥远。当代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建设的栋梁,引导大学生继续保持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念,反对奢侈浪费、盲目攀比、过高消费等不良消费风气,加强大学生健康的消费观念的培养与塑造,在当前国情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要正确引导大学生养成健康消费心理和行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加强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的调查研究我们希望老师在思想理论教学中,使用调查研究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的科学方法,使理论教学真正摆脱空洞无物的说教。我们认为今后老师应当重视和加强对大学生消费状况的关注,注重研究我们 的消费心理与行为,从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助我们养成健康消费心理,形成正确的消费观 2.培养和加强大学生的财商所谓财商,指的是一个人在财务方面的智力,即对钱财的理性认识与运用。专家指出,财商的概念是与智商、情商并列的现代社会三大不可缺少的素质,也是现代教育不可忽略不宜回避的话题。可以这样理解,智商反映人作为一般生物的生存能力,情商反映人作为社会生物的生存能力,财商反映人作为经济人在经济社会里的生存能力。财商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正确认识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其二,正确运用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我们建议老师围绕这两方面的内容,在“两课”教学活动中设计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以达到教育目的。 3(大学生良好消费风气应该成为良好校风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校风是师德师风和学生学习、生活作风的有机组合。其中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是体现学生生活作风的重要部分。高校校风建设应该把握育人第一位的原则,重视大学生为人处世每个环节的教育,重视培养和塑造大学生健康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以促进大学生学业的成功追求。一旦良好的消费习惯得到培养和加强,就会对良好校风的塑造起促进作用,并形成校风助学风的良性循环。因此,学校应该把大学生良好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培养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设计有关大学生健康消费理念的活动专题,并且持之以恒,以大学生良好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促进良好生活作风的形成,进而促进良好学风、校风的巩固与发展。 ———城镇学生消费水平是农村学生3倍 从小饭馆、洋快餐到高档酒店———97%以上的大学生过生日要请客 “不买手机电脑还叫上大学”———72%的学生买电脑不为学习为攀比 核心提示 开学了,大学生们纷纷返校,年复一年的“开学经济”再度席卷省会。当许多贫困学子还在为学费苦恼不已时,另一些大学生中却刮起一股奢侈之风———“开学了,电脑、手机、MP3一个不能少。” 随着“开学经济”的升温,日前,河北经贸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申静、张程明两位老师和学生张炳灿一起探究当代大学生消费现状,他们采取调查问卷和座谈相结合的方式,调查了石家庄西南高校区的几所高校的部分在校本科生,共发出问卷520份,收回392份。 “"开学经济"现在已成为高消费的温 床,但这其实只是大学生每学期高消 费的开始。”申静说,他们在调查中进一步发现,当代大学生的消费整体上是不合理的,而且个体差异很大。 调查:大学生消费“面面观” 在申静他们制作的问卷调查表上,记者看到涉及月消费情况、花费主要在哪些方面、家庭收入情况、造成超支的主要原因等,内容非常全面,“我们的调查是希望能从对当前大学生消费现状的调查分析入手,把握大学生消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导向,剖析大学生消费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申静说,在问卷调查和座谈会上,有很多大学生高消费人群很直接地表述了自己对高消费的看法。 有人玩MP3有人啃馒头 “我们调查发现:大学生消费有一个最明显的特点就是消费水平存在两极分化。”张程明介绍说,城乡之间的收入水平差距拉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今大学生的消费。 据他们统计,大一学生的月平均消费在350元以下的最多,占到42%,其中35%的学生来自农村,而大一出现月均消费在1200元以上的学生高达3%,这些学生几乎全部来自城镇。这些统计数字显示,城镇学生的平均消费水平相当于农村学生的3倍。 在他们提供的“各年级学生月均消费对比表”中,记者看到,从大一到大四大学生的消费并不是一直上升的趋势,大一月均消费最不合理,两极分化最大,而大三月均消费最高。大二学生的整体消费水平升高,月均消费在350—500元之间和500—800元之间的分别占到41%和38%,月均消费在350元以下的减少到13%,同时月均消费在800—1200元之间的学生占到8%强。大三学生中月均消费在350元以下的又有所下降,月均消费在350—500元之间的继续增长,占到57%。大四学生各水平的月均消费居中。 调查显示,贫困生在经济方面确实存在压力,在问卷调查中,有贫困生就表示吃饭常常“啃馒头”。与此相反的是,有少数高消费学生消费观念非常前卫,尤其表现在对数码产品的追求上,手机、笔记本电脑、MP3屡见不鲜。张程明介绍说,座谈中有学生就表示:月消费在350元以下是“没办法”,在800—1200元之间“比较自由”,在1200元以上是“跟着感觉走”。 各年级大学生月均消费对比 人情消费高过学习支出 “大学生高消费的另一个特点就是他们一般都不是用在学习上。”张程明介绍说,相对于其他消费,大学生用于学习方面的支出是偏低的。 从他们统计的“各年级网络月均消费对比表”中,可以清晰地看出网络消费中各年级学生用于学习上的支出比娱乐方面少得多,特别是大二学生每月娱乐消费在100元以上的居然占到21%,而学习方面支出在100元以上的仅占到3%。 “大学生存在很大的惰性心理,许多学生特别是大一、大二的学生只想着如何放松,把学习看得很轻。”张程明说,与学习方面支出不足相反,当代大学生的人情消费却很高。据他们调查统计,大学生过生日97%以上都要请客,请客地点从学校附近的小饭馆到洋快餐,再到比较有名气的高档酒店等,档次不同,请客费用也从50元到300元不等,有的甚至达到上千元。 此外,当学生干部等情况也要请客,他们认为既然自己在这些方面有所获得,也应该有所“付出”,让同学们和自己一起享受快乐,请客吃饭是一种比较好的方式。而评上奖学金也要请客,96%的拿奖学金的学生都要请大家吃饭。 在座谈会上有同学甚至感慨:如果遇以上这些情况不请客很可能便被视为“不够交情”,“不上路”。 难以理性把握适度消费原则 “如今的大学校园中,谈恋爱成为一种时尚,手机、电脑似乎已经成为必备之物,时尚饰品、名牌服装也走进了大学生的生活。”申静说,如今大学生恋爱已经从一种现象上升为一种潮流,调查发现,有71%的学生认为大学生谈恋爱正常,不谈恋爱不正常。谈恋爱的大学生每月大约多支出100—300元左右,最少的也有50元左右,最高的达到1000元。他们大多承认为了追求情感需要物质投入,经常难以理性把握适度消费的原则。 此外,大一学生中有30%的学生拥有手机,大二学生中这个数字高达98%。而大二学生中拥有电脑的占到55%,大四这个数字高达76%。但是72%的学生承认自己买电脑首要原因不是学习,而是看到别人买了自己也想买。 座谈中,有部分学生就反映,为了拥有一款手机或者更新款的手机,有的学生情愿节衣缩食,甚至压缩自己的饮食和学习开支。为了拥有一台电脑,有的学生甚至挪用学费。 “一些学生不懂得量入为出,虚荣心的驱使又使其形成了无休止的攀比心理。”申静说,在调查中发现,大学生中多一半的人“喜欢购买具有独特风格的产品”,三分之一的人“追求流行、时髦与新奇的东西”。 走访:高消费从开学开始 商家广告直指“开学经济” “电脑5000元,手机2000元,数码相机3000元„„”这是一位大一新生的开学行头。随着近几日各 大高校陆续开学,在各大超市和商场,“开学了”的广告语随处可见,开学经济开始升温,各种文具、MP3、学习机甚至电脑、手机、数码相机等商品的销量大增。 记者在走访省会部分高校时发现,虽然还只是一个学期的开始,但大学生“高消费”已经初见端倪,很多大学生一入校门就开始攀比着自己刚刚更新的“设备”,计划着近期的各种娱乐„„ 大学生校内攀比“三大件” 陪同儿子到石家庄经济学院报到的黄女士就感慨地告诉记者,儿子暑假在网上聊天时就知道了同学都要带电脑、MP3等去上学,便也向爸妈要,还说“上大学不买手机电脑,还叫上大学吗,”黄女士说:“我开始也怀疑,上大学真的需要带电脑吗,为此我还专门和几个同事交流了一下,发现儿子所说的"三大件"现在的确成了大学新生较普遍的"装备",所以也就给他买了个二手笔记本、MP3和手机。” 高校周边经济再度繁荣 随着新生入学、老生返校,高校周边经济再度繁荣,学校周围的茶座、咖啡厅、自助餐厅、火锅店等适合聚餐的场所生意尤其火爆。 不少学生刚放下行囊,就迫不及待地赶到超市、商场购物,一位正在试穿皮鞋的学生告诉记者,刚开学手头比较宽松,便为自己置办一些行头,稍后还要和同寝室的聚餐,老乡也要“撮一顿”。 “握有每月数百、上千元生活费的大学生手头宽裕,又没有任何学习、考试压力,于是吃喝玩乐高消费成为席卷校园的一股风气。”有位大学老师说,对于商家而言,开学初无疑是他们的“黄金周”的开始。 在采访中,有老生更表示,开学初的“装备升级”还只是开始,入学后大部分学生还都会不同程度地产生“钱不够花”的现象,有的学生甚至从银行透支不同金额的贷款,一边大方花钱,一边负债累累。 各年级大学生上网月均消费对比 建议:理财教育"呼之欲出" 这份《在校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中指出,大学生的消费问题已经不是孤立的个人问题。社会、学校、家庭都有责任关心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向他们传播正确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方式,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消费观,提高大学生科学的消费意识。 申静、张炳灿、张程明建议,高校可以尝试把消费观教育纳入校风教育与"两课"教学观的范畴,从新生刚入学开始就大力倡导健康的消费观念,反对各种不良消费观念。而家长应给孩子建立监督机制,例如实行账本制,要求学生本人建立一个账本,自己的每一项开支都有一个账目明细。 采访中,有业内人士更进一步指出,除了攀比心理外,目前大多数学生还缺乏理财观念和意识,从来没有个人理财之类的计划。 "金钱教育越早越好。"该业内人士介绍说,在西方,针对儿童的理财教育从小就在家庭开始了,然而在中国,大部分孩子都躺在父母的钱包上生存,因此他们的财商低下,并缺乏生存能力、创业能力。其实,现代教育应该向学生渗透理财观念,不仅家长要引导,全社会也要相应地进行配合。(记者杨佳薇) (来源:燕赵都市报) 一、 内容摘要: 当代社会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而当代大学生走在 社会的最前沿,直接体现了最新、最流行的消费观,在这篇文章中, 我主要阐述了当代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内容以及这些观念的错与对、 褒与贬。 二、 关键词: 消费,时尚,电脑,网络 三、 正文: 如今,无论科技,社会还是人们的观念,生活都发生着日新月异的 变化。正所谓“芝麻开花,节节高”,二者一切的变化都是为了满足 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明需要与精神文明需要,这两者是相辅相成 的,相互促进的,而这日益增长的物质文明需要与精神文明需要必 然导致了人们的消费观念的变化。 当代大学生是未来的国家栋梁。可以说,他们的健康成长与否将直 接关系到国家的兴衰成败,也就可以说他们的消费观的取向将直接 影响到整个国家的消费观念。也许你认为我有些言过其实,其实不 然。如今,我国大学生的比例与以前相比应该说是有了大幅度的提 高,而且近年来大学一直在扩招,很明显,国家现在是投入一切可 以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来普及高等教育,旨在提高人们的自身 素质,我们可以推算,在今后的几十年中,具有大学学历的各行各 业的人才将占去一半以上,半数以上的人的消费观自然也就决定了 整个国家的消费观。 在人们大谈“知识经济”、“科教兴国”的资本时代,教育投资无疑成为 众多家庭中的又一投资热点,对于大多数普通工薪阶层的家庭来说, 子女的教育经费已占去了大半,许多父母为了子女能“成龙”、“成凤”, 不得不节衣缩食。然而,当呼机、手机、高档时装、电脑、VCD等 高档消费品纷纷涌入大学校园时,这又不得不使我们感慨万分,大 学生的消费观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远远超出了一般层次的衣食 住行,逐渐脱离了他们的经济能力和消费水准。那当代大学生的消 费观念到底是什么样的呢,有的人认为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已经被腐 蚀了,他们的消费观念已经变得畸形了。其主要表现在下列几个方 面: 吃讲究情调。对于如今许多大学生而言,到校外的餐厅、酒店去吃 饭已是常事,经济条件好的就更不用说了。原因有两种:不满意校 内食堂的饭菜;找一个理由请客吃饭。但不管出于哪种原因,他们 都会选择那些装修漂亮、温馨舒适或有独特韵味的餐厅。当然消费 群中不免会有一些农村来的同学,他们对“宴请风”既痛恨又显得很 无奈。有很多家庭贫困的学生学费都需东挪西借,进校还要为情义 去请客,不去就不给别人面子,去了将来肯定要回请,档次还要差 不多,想想这,真觉得对不起父母。 时尚的“透支”族。现在的大学生,十分注重自身的形象,特别是高 年级的学生,他们的自我形象设计,已不仅仅局限于西装革履,更 多追求的是时尚与品位。如今的大学校园里,大学生已经“信息化” 了,腰挎BP机、手机的人群是越来越多。在饭厅、操场上不时地 会有些学生顺手掏出手机来大讲一番。当然时尚的女孩子不仅有这 些,她们的化妆品也都逐步“升级”,“资生堂”、“玫琳凯”、“美宝莲”、 “欧莱雅”等诸多国际知名品牌逐步进入大学校园。 “网费、话费”节节升。信息化的另一个标志是网络,网络成了他们 另一消费特色。拥有自己的一台电脑(当然最好是笔记本电脑)是 所有大学生的梦想。他们认为这些高科技产品能给自己带来信息和 方便,是自身形象外在的“物化”形式。他们上网大多都是聊天、打 牌、玩游戏,这种网上游又花钱又浪费时间。除此之外,在众多的 感情投资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话费投资,高校的电话卡非常畅销, 而且种类繁多。这些感情投资不仅使双方花了一笔很大的电话费, 而且严重影响寝室同学的休息。那些煲电话粥的男女生也成了众多 消费者中的一个“重点”。 随着经济社会的纵深发展,我们大学生作为社会特殊的消费群体,我们的消费观念的塑造和培养更为突出而直接地影响我们世界观的形成与发展,进而对我们一生的品德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关注大学生消费状况,把握大学生生活消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导向,培养和提高我们的“财商”,在当前就成为我们当代大学生共同关注的课题。 一、当代大学生消费新概念 理性消费是主流 价格、质量、潮流是吸引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因素。从调查结果来看,讲求实际、理性消费仍是当前大学生主要的消费观念。据了解,在购买商品时,大学生们首先考虑的因素是价格和质量。这是因为中国的大学生与国外的不同,经济来源主要是父母的资助,自己兼职挣钱的不多,这使我们每月可支配的钱是固定的,大约在300-800元之间,家境较好的一般也不超过2000元,而这笔钱主要是用来支付饮食和日常生活用品开销的。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大学生们在花钱时往往十分谨慎,力求“花得值”,我们会尽量搜索那些价廉物美的商品。无论是在校内还是在校外,当今大学生的各种社会活动都较以前增多,加上城市生活氛围、开始谈恋爱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 们不会考虑那些尽管价廉但不美的商品,相反,我们比较注重自己的形象,追求品位和档次,虽然不一定买名牌,但质量显然是我们非常关注的内容。 (追求时尚和名牌是不老的话题 即使在取消高考年龄限制之后,20岁左右的青年仍是大学校园的绝对多数,我们站在时代前沿,追新求异,敏锐地把握时尚,惟恐落后于潮流,这是我们的共同特点。最突出的消费就是使用手机。当代大学生们的消费中普遍增加了手机的消费项目。本次调查中发现学生手机拥有率已达到每班不低于60%。此外,电脑及相关消费也是我们的追求,小至一张几十元的上网卡,大至电脑都是当代大学生的宠物,用计算机系同学的话来形容,我们简直就把电脑当成自己的“情人知己”。再次是发型、服装、饰物、生活用品,大学校园中都不乏追“新”族。调查资料也印证了这一点,就所占比例来看,“是否流行”紧随价格、质量之后,成为大学生考虑是否购买的第三大因素。至于名牌产品,当问到“如果经济许可,会否购买名牌产品”时,80%的学生表示肯定。以上充分体现了大学生对追求高品质、高品牌、高品位生活的需要。 二、当代大学生消费状况存在的问题 (储蓄观念淡薄,财商需培养和加强 财商”一词的提出者罗伯特?清崎曾经说过:“财商与你挣了多少钱没关系,它是测算你能留住多少钱以及能让这些钱为你工作多久的能力。”在调查中,当问及对“财商”概念的认识时,很多同学表示陌生。当问及一学期结束后经济情况如何时,大部分同学都坦然承认自己的消费已经超出计划范围,甚至有些同学还需要向别人借回家的路费,略有剩余的同学也想着如何把剩余的钱花完,只有极个别同学有储蓄的意识。可见,当前大学生的财商需要培养和加强。 (消费差距拉大,出现两极分化 在关于月平均消费一栏的调查中,有15.2%的同学在400元以下“有点痛苦”的生活线上坚持学业;有28.3%的同学在400-550元之间“勉强过得去”,有34.4%的同学在550-900元之间“稍为有点爽”,有14.6%的同学在900-1400元之间“比较自由”;有7.5%的同学月消费1400元以上可以说是“跟着感觉走”——无忧无虑。可见,大学生的消费差距增大,两极分化也比较分明,这在我国当前剧烈转型的社会大背景下有一定的必然性,但我们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这些问题必将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 (消费结构存在不合理因素,女生更为突出 大学生的生活消费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至少有一个方面是共同的,即消费的主要组成部分以生活费用和购买学习资料、用品为主。在生活费用中,饮食费用又是重中之重,按照青岛地区的物价水平,以学生在校每天消费十元左右用于基本饮食需要来估计,学生每月净饮食费需300元左右。 我们惊奇地发现,在被调查的197名女生中,83.7%饮食费用在300元以下,有的为了保持苗条身材控制自己的食欲,有的为了节约支出不顾营养需要净选择廉价的饭菜;而192名男生中也只有66.4%达到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当问及他们是否研究过自己的营养结构问题时,比如对“一杯奶养 起一个民族”说法的认同时,90%的同学表示认可,但不怎么在意。当我们把饮食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在调查中指出的时候,他们当中,尤其是女同学很多都承认自己对健康饮食知识了解不够。 (过分追求时尚和名牌,存在攀比心理 在调查中,一些同学指出,为了拥有一款手机或者换上一款最流行的手机,有的同学情愿节衣缩食,甚至牺牲自己的其他必要开支;有些男同学为了一双名牌运动鞋,有些女同学为了一套名牌化妆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不惜向别人借钱甚至偷钱以满足自己的欲望等,都可以反映出一些学生不懂得量入而出,而虚荣心的驱使又极易形成无休止的攀比心理。 (恋爱支出过度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一部分谈恋爱的大学生每月大约多支出100-300元左右,最少的也有50元左右,最高的达到1000元(比如送名贵礼物给对方)。他们大多承认为了追求情感需要物质投入,经常难以理性把握适度消费的原则。这是让人感到忧虑的方面。有趣的是,传统意义上谈恋爱的费用支出一般由男方承担的局面已经完全被打破,而出现三种情况,即男方全部承担、男女方共同承担和女方主动全部承担,女生的恋爱支出甚至有超过男方的情况。传统与现代生活方式在当代大学生中被充分演绎。 三、当前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偏颇的原因分析 当前大学生在消费上出现无计划消费、消费结构不合理、攀比、奢侈浪费、恋爱支出过度等问题,既与社会大环境的负面影响有关,也与家庭、学校教育缺乏正确引导不无关系。今天的大学生生活在“没有围墙”的校园里,全方位地与社会接触,当某些大学生受到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奢侈浪费等不良社会风气的侵袭时,如果没有及时得到学校老师和父母的正确引导,容易形成心理趋同的倾向,当学生所在家庭可以在经济上满足较高的消费条件时,这些思想就会在他们的消费行为上充分体现。更糟糕的情况是,有些家庭经济状况不允许高消费的学生,为了满足自己的消费欲望,不惜作出一些损人利己甚至丧失人格、法理不容的犯罪行为。其次,父母在日常生活消费的原则立场是子女最初始的效仿对象。有些父母本身消费观念存在误区,又何以正确指导自己的孩子呢,因此,我们更应该关注学校教育环境对学生消费观念培养的重要影响作用。可事实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消费观教育还没有形成足够的重视。具体体现为:其一,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研究不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真正达到有效性目的,就一刻不能缺少对学生实际行为的了解与把握。应该承认,近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经取得较大的进展,但是由于学校领导的重视程度、科研条件、人员配置等原因,对学生的教育首先从实践调查开始的教学科研风气仍然未能形成。据我们了解,近年来有关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方面题材的论文被收入中国学术期刊上的少而又少,可见,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上还没有对这个问题形成足够的认识。其二,“两课”教学中对大学生消费观的教育指导不够。由于对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了解不够全面和客观以及课程设置等因素,与人生观、劳动观、金钱观、国情观等重要思想观念紧密相关的消费观的专题教育在思想品德修养课中没有充分开展,从而也难以达到真正的指导目的。其三,校风建设范畴中普遍缺少倡导大学生勤俭节约生活消费观的内容。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除了在个人喜好、穿着打扮等较少方面比较注重突出个性以外,对于时尚品牌、基本生活用品、生活费用的额度等主要消费内容都具有群体从众心理。高校校风主要体现的正是学生的群体心理和行为特征。在校风建设上注重塑造和强化学生良好的消费意识和消费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消费习惯,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 四、引导大学生养成健康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建议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激烈的社会转型过程中,虽然社会经济与以往比较已经取得卓越的成就,但是放眼世界,我们离工业化发达国家的距离还很遥远。当代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建设的栋梁,引导大学生继续保持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念,反对奢侈浪费、盲目攀比、过高消费等不良消费风气,加强大学生健康的消费观念的培养与塑造,在当前国情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要正确引导大学生养成健康消费心理和行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加强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的调查研究我们希望老师在思想理论教学中,使用调查研究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的科学方法,使理论教学真正摆脱空洞无物的说教。我们认为今后老师应当重视和加强对大学生消费状况的关注,注重研究我们的消费心理与行为,从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助我们养成健康消费心理,形成正确的消费观 培养和加强大学生的财商所谓财商,指的是一个人在财务方面的智力,即对钱财的理性认识与运用。专家指出,财商的概念是与智商、情商并列的现代社会三大不可缺少的素质,也是现代教育不可忽略不宜回避的话题。可以这样理解,智商反映人作为一般生物的生存能力,情商反映人作为社会生物的生存能力,财商反映人作为经济人在经济社会里的生存能力。财商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正确认识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其二,正确运用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我们建议老师围绕这两方面的内容,在“两课”教学活动中设计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以达到教育目的。 (大学生良好消费风气应该成为良好校风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校风是师德师风和学生学 习、生活作风的有机组合。其中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是体现学生生活作风的重要方面。 我校大学生消费现状及消费心理调查报告 特殊的校园环境,使得大学生成为社会上一个比较特殊的消费群体。因而大学生具有与其他消费者不同的消费需求和比较特殊的消费心理。为了解和分析我校在校大学生的消费及消费心理现状,本报对大一、大二、大三共500名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以下是调查的基本情况分析和思考。 消费结构基本合理,两极分化业已存在 “一月五百贫困户,千儿八百刚够住,两三千元是扮酷,四千五千真大户”——这是流传于某些高校中的顺口溜。然而,这种现象在我校基本不存在。从本次调查来看,共有375位同学每月的生活费在500元左右,占总调查人数的61.3%。另外,有10%的同学每月消费在900元以上,每月消费总额在300元以下的有6.8%,而食品支出占总消费的50%—80%。所以,无论是从消费总额,还是消费结构看,都是基本合理的。但是消费离散趋势明显,个体差异大,家庭贫 困的大学生有些甚至每月消费不到200元,而比较“阔绰”的学生每月支出却在1500元以上。 除了伙食费外,大学生把钱都花在哪些方面了呢,从调查统计来看,排在第一位的是通讯费,其次是服饰、学习支出和交往费用,其他还有化妆品、上网、娱乐支出等。有20.3%的同学明确表示钱不够花,因此有29%的同学选择兼职来支持消费,也有少部分同学从事自主经营业务。如03级工商管理4班的胡娜娜同学在教工农贸市场租了个摊位,专营饰品,由于走个性化低价位路线,生意一直不错。胡同学高兴地告诉记者,虽然是小规模经营,但是不仅培养了投资理财能力,也一定程度上让自己在经济上减少了对父母的依赖,学会独立生活。 手机成为校园必需品 手机曾是一种奢侈品,而今,已日益成为一种大众消费品了。从统计情况看,虽然手机暂时还不是人手一部,但拥有移动电话的人已是绝大多数,通讯费成为除伙食费外最主要的开支也就不足为奇了。 大学生们用拇指演绎着校园时尚,手机用途大致有三:打接电话,朋友或是情侣热线;免费的初级游戏机,借以消磨时光;收发短信,制造笑话。移动电话的确让生活方便不少,但使用手机想节约却不易,话费在不知不觉中似水流走,一般的同学一个月的话费都在50元左右,也有部分同学花费在百元上下,这个水平甚至高出了上班族。通讯开支已成为同学们的重要经济负担之一。同时,手机也引出了许多麻烦:手机数量增多,档次提高,给父母增添了无形的压力,在小部分人中形成攀比现象;另外,手机的使用也在挑战学校秩序,课堂上,手机声此起彼伏;考试期间,学校三令五声防止手机作弊,隐患不少。 建议同学们合理健康使用手机,多与身边的亲人朋友交谈,控制过分集中在手机上的精力,多参加有益身心的活动。 物质消费——贫困生的尴尬 在我们学校,有20%的贫困生,8%的特困生,总数达几千人。从本次调查来看他们大多数人生活费不足300元,经济来源不是家庭,而是贷款、兼职和奖学金。他们对每个月的开支都精打细算,手机、MP3、电脑这些城市学生的必备品更是成为他们望尘莫及的奢侈品。 令人欣慰的是,受访的贫困生都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坚韧不拔的状态。由于家庭和经济原因,他们大多潜心学习,内心或多或少存在一种自卑心理,怕被人看不起而较少参加一些活动,和身边高消费的同学相比,52%的同学会产生激励心理,64%的同学表示将通过自己的努力,好好学习,以期有能力改善生活。 小说《粉红四年》中一个来自农村的女孩因为周围同学高消费的压力和影响,产生了严重的心理障碍,最后自杀。我们不希望这样的悲剧在我们身边发生。我们呼吁:作为同学,应该用友谊和关怀融化疑虑;作为贫困生,只有把心理障碍和思想包袱卸掉,心情才会舒畅,才会超越自我,实现自我价值。 大学生需要培养“财商” “财商”一词的提出者罗泊特曾经说过:“财商与你挣了多少钱没有关系,它是测算你能留住多少钱以及能让这些钱为你工作多久的能力。”在此次调查中,只有32%的同学认为月开支计划有必要,他们认为有计划才能做到心中有数,尽量避免浪费。而36.8%的同学认为计划赶不上变化,31.2%的同学认为有没有开支计划无所谓。另外,只有17%的同学有月支出 记录 混凝土 养护记录下载土方回填监理旁站记录免费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 的习惯,他们认为从帐本中可以总结消费经验,对于那些不该买的商品,下次购物时就要注意了。值得一提的是,在受访的贫困生中,68%的同学有月支出计划和记录,这一比例明显高于普通大学生。 在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背景下,我们也应该提倡建设“节约型校园”。我们所说的节约,不是勒紧裤带过日子,而是提倡大学生理性消费,科学理财,有意识地学习一些经济学方面的知识,生活中尝试记帐和做预算,学会开源节流。同时学校也应该加强超前消费的风险意识教育,开展消费道德及理财教育,在校园内形成良好环境,帮助大学生合理消费。 从就业情况反思在校消费 据调查显示,去年北京地区应届毕业生的月薪在1580元左右,较之前一年又有下降。而全国范围内,继2003年大学生遭遇就业难后,2004年大学毕业生的起薪将比去年降低25%至30%。还有报道称,2003年中国高校毕业生起薪仅相当于2002年平均水平的60%左右,2004年大学毕业生的起薪仅相当于2003年平均水平的70%左右,其中月薪在1000元以下的占50%以上。 显然,日益攀升的校园消费水平和激烈的社会竞争带来的薪水走低形势形成了尖锐的矛盾。面对这种局面,绝大多数的受访同学表示会为以后的生活担忧。当问及改善措施时,他们的观点如下: 目前最重要的是把专业学好,有机会的话继续深造,将来找个好工作; 多参加社会实践,积累经验,为就业做准备; 从现在开始学会理财,注重合理消费,杜绝浪费,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 多做兼职,有效改善生活 大学生消费情况调查报告 引言 目前,无论是理论界还是教育界,倾向于大学生高消费或情绪性、先锋性消费的定性论述较多。但相关的定量研究较少。为了更准确地把握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脉搏,解读当代大学生消费文化,我们小组对此进行了初步探讨。伴随着中国成功加入WTO,各类洋品牌、新产品、新消费观念将不断涌入。大学生,时尚的追随者、将来中高层商品的主要消费群体之一、处于半踏入社会的人们,又是如何支配他们手中的货币的呢, 调研分析 1.资金收支概况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在生活费来源方面,有88%的同学选择了父母,14%的同学选择了贷款,5%的同学获得了奖学金,11%的同学通过打工补贴日常开销,另有2%的同学还有其他的经济来源。由此可见, 同学们主要的经济来源是父母,然而随着年级的上升这一比例略有下降,且来源趋向于多元化。由于课程安排和对大学生活的适应等影响,大二表现的尤为明显,有17%的同学选择了打工、7%同学获得奖学金、20%的同学进行了贷款。此时贷款也不再是农村同学的专利了,在贷款人群中约有40%来自城市。一位同学如是说:“父母为我付出了很多,我应该要学会减轻他们的负担了。”“贷款上学”成为可能后,一些持“超前消费”观的学生开始打起了它的主意。也不乏有同学认为,现在贷款有50%的贴息,比商业贷款负担轻,这笔钱可以用来进行投资或给家里购置房产。 大学生这一群体内部在经济消费水平上存在着一定差距。在问及“每个月生活费数额”时,有9%的同学少于300元,55%的同学少于500元,28%的同学少于800元,5%的同学少于1000元,另外有不到2%的同学大于1000元。据有关资料显示:大学生年支出均值为8383.96元,其中消费最高的达到1.85万元,而年消费最低的只有2100元。 手握如此多的现金,同学们是否能把握好自己,合理分配并有计划的使用呢,对于理财能力的结果却令人堪忧。约有74%的同学有超支情况,更有8%的同学总是出现财政赤字。可见,花钱前的考虑及统筹安排应得到我们充分的重视。一位男生说:“本来月初时计算的好好的,但只要同学一起出去玩了就很难控制消费金额了,自己也是处于无奈才透支下个月的生活费的。”另一位同学这样反映道:“书太贵了,有时看到好书就买了,然后超支在所难免。”更有人说:“她的生日就是我的末日。”看来,客观因素也的确是影响收支平衡的重要原因。然而在与其他学校的比较中,交大学生在这一方面要好一些:在总是超支的人群里交大占6%,其他学校则高达20%。 2.消费理念:诠释现代理性 在消费过程中什么才是同学们最为关注的,下图告诉我们质量一直是学生们关心的重点。虽然在最为活跃的大二同学中,其比重也高达61%。不可否认在经济能力有限的大学生是很难承受买到假冒伪劣产品的打击的。虽然其余三个方面都差不多,但价格优势在大一学生心目中远胜于品牌优势。其中,99级的一位同学表示,面临择业与踏入社会,不得不注意自己的形象设计以给自己加大竞争筹码。 常常以走在时代前沿为傲的大学生,其在网络购物及付费方式上却不为最先。仅有18%的同学有时会采用信用卡付费方式,另有4%使用邮购。虽然每人手上都会有一两张信用卡及借记卡,但用它去商场消费还是少之又少,更多的只是把它当作储蓄卡来用。 网络购物来到我们身边已经几个春秋了,可是在大学生之中约60%的人很干脆地否定了它。其原因是觉得网络不安全、太过于虚幻以及售后服务难以保证等,传统观念也在其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3.消费项目 诚然,不论用怎样的方式付款、到哪里去购物都阻止不了钱从我们的口袋流入商家的腰包。虽然大都没有固定的收入来源,但大学生始终是消费实力不可小觑的一族。小到大学校园里无处不在的连锁超市,大到方圆几公里内鳞次栉比的卖场、餐饮店,在计算销售额时,都不得不为他们的鼎力相助而心存感激。可以说,大学生对于扩大内需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除了伙食费用以外,再让我们看看其他费用的分布情况:学习、日用品各20%以上道不足为奇,而休闲娱乐也以23%与之分庭抗礼,可见大学生课余生活之丰富。不少同学也表示,交大学习太紧张,需要经常调节一下精神。分别占11%和7%的服饰和手机的消费,让我们觉得新世纪的大学生更注重个人形象,更急于跟上时代的步伐。4%的爱情投资(访谈结果显示认为恋爱费用偏高的大学生占六成以上)加上11%的友情投资,表明现在的大学生越来越重视自己的人际关系了。 (1)通讯与电脑 在通讯费用方面,平均而言,每位手机用户每月消费76元,每位同学每月要打掉54元的电话卡(包括201卡及IP卡等),BP机则几乎被时代所淘汰。如果要知道各家手机制造商们推出的最新机型,相信你最先想到的应该不会是大学校园吧。但事实却是,几乎一切新宠都能在这里见到。目前,大学生中拥有手机者不在少数,且随年级的上升有明显增长趋势。据网络调查,大一新生的手机持有率约为20%,这个比率在二年级跃升至50%。再看高年级,由于实习等客观因素,超过80%的人已成为现代通讯网中的一员。在一些知名度不高的学校这个比率更高,这也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现象。 调查表明大学生对电子产品的拥有率还是比较高的,其中有44%的大学生拥有电脑。从对拥有电脑的同学调查得到购买电脑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学习,其次为休闲娱乐,再者为查资料。当问及对电脑的要求时约70%的同学选择了经济实惠型,20%同学选择了笔记本电脑。总的看来,大学生购买电脑与专业和年级有关,其电脑消费并不是盲目的,主要为满足其发展需要,更与经济实力有关。在现今最想购买的物品的调研中,电脑也以超过50%的绝对优势胜出,其次是手机,接下来有Diskman、Walkman、照相机等等。出现这样的结果也是和现在飞速发展的电子技术,及校园网的开通不无关系,便捷的网络环境是导致同学购买电脑的最主要原因。 (2)网络 忘了是哪个广告的文案,却说出了许多大学生的心声:“e浪淘沙出名人。”不每日触网的莘莘学子仿佛就很难证明自己是信息时代的新人类。有的痴心网虫甚至可以凭对网络的无限热情来抵抗人类几百万年进化形成的自然欲求——食欲、睡眠。当某人迷迷糊糊地在6:30分时醒来,却发现上铺才脱衣服睡觉,也绝不会大惊小怪。同学们给“上网”起了一个昵称,叫“抄机”。可抄的都有什么呢,光怪陆离的电子游戏,牛皮吹到天也不会破的聊天室,更有五光十色的花边新闻。 大多数院校都会在开学时向学生提供一定数目的免费上机时间。但这几十个钟头只可算正餐前的开胃酒。想吃主食仍需掏钱。校内价格最低,每小时仅需1元。但缺点是网速奇慢,chinaren等较有影响的网站是很难登陆的。相比之下,校外的网吧价格翻了一翻,但愿意掏钱“慢慢享受速度乐趣”的是大有人在了。 (3)其他 旅游在大学生消费娱乐项目占有一定比例,但因费用较高,平均每人一年一次左右,其实如果有充足的时间以及合适的价位同学们还是很愿意去旅游的。同时去快餐店的次数也是平均每人一月1~2次。 结论与对策 1.结论与分析 大学生的消费心理总体上处于成长健全期。 (1)价格与质量:注入现代内涵 在质量、价格、品牌、情绪等诸多影响购买的因素里面,质量的影响作用是明显的。大学生对所购商品的质量与价格的重视,使他们的消费方式注入了现代消费的内涵,即注重理性与科学。 (2)品牌与广告:突破现代框架 品牌与广告体现的主要不再是客体的物质性,而是通过一个商品符号来体现象征性和理想性。此外,商品的包装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多数同学肯定了其重要性。但大学生消费经验不足、消费心理不成熟,盲从轻信极易上当受骗。 (3)流行与时尚:令人彷徨的十字路口 据调研表明:同学们主要的经济来源是父母,而在国外,孩子16岁后父母就不再是他们经济的主要来源,这种做法对孩子日后独立成长必将产生积极作用。没有尝过赚钱的辛苦,却享受着金钱带来的满足感。尤其是那些家庭富裕的,花起钱来更是大手大脚,他们的行为会对贫困学生产生一定压力。因为那些家庭条件不宽裕的学生要和他们交往势必也要多花钱,因此也就不愿和他们交往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隔阂。久而久之,会对一些学生的心理及个性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更一些学生的家境并不怎么宽裕,也打肿脸充胖子,拿“钱”包装自己。在节约成为难以启齿的话题时,我们在此要发出自己的声音,不仅仅因为我们爱我们的父母且珍惜他们的劳动,更是为了将来独立生活做好积极准备。花钱前的考虑及统筹安排应得到我们充分的重视。一位男生说:“本来月初时计算的好好的,但只要同学一起出去玩了就很难控制消费金额了,自己也是处于无奈才透支下个月的生活费的。”另一位同学这样反映道:“书太贵了,有时看到好书就买了,然后超支在所难免。”更有人说:“她的生日就是我的末日。”看来,客观因素也的确,影响收支平衡的重要原因。 流行在一定程度上指引了大学生的消费。流行以金钱作为基础,面子更使一些大学生丧失了管理金钱的能力,几乎没有人能逃脱此等命运,为什么钱字头上没有以把刀,让我们看清其中的厉害关系呢? 于是乎,当老教授陶醉于远古诗歌中时,此起彼伏的铃声将悠远的意境打得七零八落。于是乎,一天发四百条短信息,快餐时代的爱情变得更为赤裸而张狂。于是乎,如何从网上下载流行音乐成了机友们最热衷的谈资。于是乎,白花花的银子在一声声“哈罗”与“拜拜”之间“恰似一江春水相东流”。一月300多元的通话费是小case,有的甚至达到四位数。 可是手机在他们的生活中真的如此不可或缺吗,手提电话的作用说到底就是让想找到你的人随时随地地找到你。而提起电话最常闻的一句却是“喂,你在干什么,”这种情况下,手机发挥的是随时随地联络感情的作用。手机的安置也有讲究:藏着不如别着,别着不如挂着。有心直口快者说得明白:“买了就为给别人看的,要不花那冤枉钱干吗。”在这种情况下,手机又充当了时尚的装饰品。 据心理专家分析,手机以及恋爱消费受示范效应和攀比心理影响较大,但主要还由大学生在社会整体消费结构中的特殊定位决定。要解决大学生依附于家庭的特殊消费过高的问题,不仅需要对大学生加强教育,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需要注意的是这类消费因攀比心理有上扬趋势。 2.由此产生的社会问题及对策 (1)独立 现今的大学生需要懂得如何在激烈竞争的社会中生存,那独立理财能力就成了重中之重。理财不是简单的四则运算,不是简单的收支平衡,它需要长期的理性基奠,个人盲目的冲动不是独立,是任性的表现,是物欲在人心作祟,我作们需要的不仅仅是脑中有独立的概念,更迫切的是独立的行动。 (2)攀比 攀比心理的形成不可避免。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呢,首先,我们应树立适应时代潮流的、正确的、科学的价值观,逐渐确立正确的人生准则,给自己理性的定位。大学生的确需要竞争意识,但并不是所有的事物我们都需要争,去强,生活上次于别人,并不可耻,没有必要抬不起头来,不是有句“谁笑到最后你笑得最好”的俗语吗,其次,一些社会媒体宣传让我们中的某些人头晕目眩起来,过度的宣传让高消费在我们心中种下了种子,我们在摒弃这些夸张的广告的同时,也要督促媒体尽量做适度的宣传。 (3)信用 提前消费对我们已不再陌生,我们需要良好的信用记录,然而对于一个高消费者而言,信用问题显然首当其冲。在不断的“贷”与“还”的过程中,偶尔的资金周转“失误”会给自己今后的信用消费带来巨大的不便。最佳的解决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也许只有平时适度地紧缩财政支出,为自己建立一个富有弹性的消费习惯;严格控制自己每月的消费上限,也会是个不错的方法。 通过这次调研,我们基本掌握了当代大学生消费心理趋势及现状。大学生的基本生活消费大体上是现实的、合理的。但离散趋势明显,个体差异大,这主要是生源来自全国各地,由于家庭情况的不同和消费习惯的差异造成的。在以寄生性消费为主的大学生中,培养独立的理财能力、科学的价值观和信用概念应是当务之急。 理性的社会需要理性的大学生~ 我们在2007年11月5日到2007年12月27日期间举行了“全国女大学生消费调查”的活动,在全国11个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城市、12所不同的高校中进行广泛的调查,此次调查对象涉及五万人次,搜集女生问卷共5664份,采用网上网下问卷相结合的方式,用统计学的方式进行了对比,我们看到80后女大学生消费状况。 我国女大学生的消费行为是理 性、合理的,虽然远离父母独自 生活,但在完全没有系统学习理财知识的前提下,凭借自我认知和依靠校园环境的影响,对自身消费就能够有一个非常良好的把握。但是由于受价值观的不同以及女性感性消费心理的影响,女大学生消费在结构上产生一定的差异,部分女大学生出现盲目消费的现象。通过此次调查让女大学生能够了解彼此的消费状况和自身消费的误区,对女大学生自觉学习理论知识,调整自身的消费结构,树立科学合理的消费观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这次问卷来自于吉林大学、青岛大学、中南财经大学、兰州商学院、山东轻工业学院金融职业学院、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新疆人力资源学院、云南财经大学、浙江理工大学、广州大学。受众对象分布在全国的东北、华北、西北、华中、华东、华南等区域,都是全国大中型的城市,消费水平在所属的地区均有一定的代表性。 我们在调查当中搜集了10,894份问卷,其中女性问卷是5,564份,占所有问卷的51.07%。调查过程中,每月女大学生的消费总额在300元以下的占9.22%,300—500元占到37.93%,500—1000元占到37.67%,还有中高端消费的1000—1300元占10.45%,1300元以上的占4.8%。有一个很明显的状况,到大四的时候高端消费突然骤增。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女大学生的消费与其它女大学生的消费相比,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在每月生活费节余的调查中,没有节余的女生占43.81%,同时有20%以上的女生出现了负消费。每月消费总额满意度调查,39.95%的人认为偏高,7.08%的人认为非常高,但女大学生在消费上的满意度明显优于男生。对农村女大学生每月消费情况满意度调查当中30.78%的人感到消费偏高,同时,在调查当中我们做了一些事后了解,尽管有47.03%的女大学生认为自身消费偏高,但是很少有人能主动去分析自身的消费偏高的原因,这说明女大学生对自身的消费结构缺乏一定的了解,需要一些理财知识和观念的引导。 同时我们对女大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进行基本的调查,女大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在每月消费的总额小于300的学生一般来自于家庭收入在1000块钱以内的,每月消费总额在300—1000元的家庭收入一般在1000—5000元,每月消费总额在1000元以上的大学生家庭收入一般在5000元以上。现在女大学生消费总额占到家庭收入的20%—30%。我国女大学生的消费行为总体趋于合理,80后的女大学生虽然远离家庭走进校园,没有一定的理财知识,凭借自我认知和校园环境影响,对于自身消费仍然有一个良好的把握,由于受价值观的不同以及女性感性消费心理的影响,女性大学生在消费结构上产生一定的差异,部分女大学生出现了盲目消费的现象。通过这次调查让女大学生了解彼此之间的消费状况以及自身消费的误区,对大学生自觉学习理财知识,调整自身的消费结构树立科学的消费观有一定的意义。调查过程当中,各个年级的女大学生消费存在不同的特点,大一的消费有些迷茫,大二大三的学生相对较为平稳,这跟她们入校的时间和经历有关系,大四的学生由于要毕业了,消费偏于社会化。总体来说消费水平较为合理。 通过这次女大学生调查反映出对农村女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展现出简朴的作风。现代女大学生经过系统教育之后,独立意识现在非常强,调查当中反映比较突出。女大学生具有一定的储蓄意识,同时反映出另外一些问题,在女大学生消费结构不尽人意,她们在通讯消费、生活用品消费、恋爱消费上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高消费的现象。女大学生的消费比较受心理的影响,有数据表明在校的女大学生通讯支出相对来说比全国大学生的通讯支出相对要高,另外在去年国家统计局颁布的全国居民的消费数据当中,去年我国整个居民通讯平均消费支出是每月45元,而在女大学生的平均消费在40元以上的达到了62.09%,说明女大学生的通讯消费是偏高的,跟女大学生的心里有一定的联系,比较喜欢表达和诉求,说明女大学生需要一定的心理辅导和引导。 综合以上状况,我们建议加强女大学生适度价值观的教育,引导她们更合理地消费,开展一定的心理教育,培养合理的消费结构,引导她们正确的消费观念,适度培养理财技能。 以上是《2007年中国女大学生消费调查报告》的基本内容。 核心提示 2007年11月3日至22日,河南工业大学新闻学院通过对郑州市五所高校七个校区的全日制在读本、专科学生进行深入调查和收集数据,从消费意向、消费意识和消费心理上一定程度解读了目前郑州高校大学生们的消费现状和消费趋势。 此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800份,收回有效问卷765份,其中本科类院校学生511人,专科类院校学生254人;男生491人,女生274人,男女比例约为11?7。 ?记者常佰军实习生尚晓秋文记者李康图 16岁学生李武入学后 查出是乙肝病毒携带 者,并不具传染性,但 仍被学校要求休学„ 大学生就业难只因质量差 [投入不足制约高教质量][稳定规模提高质量] ?武汉两女大学生为关灯琐事把女室友打残 ?创业教育调查:创业班毕业生仅一成去创业 ?教育部发布留学预警:新加坡两学校倒闭 农村娃:爸爸说咖啡有毒 [80后心灵安全岛][校园志:校花集中营] 名家 | 李秉光:在美国混有种能力必须强 分享 | 课外书,一个与我们渐行渐远的词 心理 | 感觉沦陷,三个秘诀守护流失的心 调查结果一 吃饭穿衣花钱最多 相关数据:郑州大学生的消费支出中,食物支出占41,,衣物支出占13(1, 昨天上午,在郑州市东风路附近,某高校大三学生小刘趁课间到学校门口的银行取了300元钱,以免因寒假前学习、考试忙而闹得钱袋子一时紧张„„在省会郑州一些高校,像小刘这样的大学生还有很多,很多大学生在接受调查时说,在他们的生活费用当中,吃穿占的份额最大。 河南工业大学新闻学院对郑州市五所高校七个校区的全日制在读本专科学生的消费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和收集数据,结果显示:当前郑州市大学生的消费构成主要集中在基本生活费(衣、食、住、行),学习消费(学费、书籍杂费、考证费、电脑等),休闲娱乐消费(休闲、健身、旅游、娱乐等)以及人际交往消费(人情往来、恋爱)等四大方面。其中,郑州高校在校大学生的消费内容主要集中在食物支出和衣物支出两大方面,其中食物支出占41,,衣物支出占13(1,。其他方面,休闲娱乐占6(1,,与学习相关的各方面支出占4(3,。 尽管食物支出仍是当前在校大学生的主要支出之一——约47(7,的被访者的食物支出约占总生活费的四成,约24(1,的被访者的食物支出约占总生活费的五成——但另一方面,大学生们走出校园食堂到外面聚餐的费用也在与日俱增,麦当劳、肯德基以及一些价格不菲的特色小吃已成为当前大学生尤其是校园情侣们经常光顾的地方。 面临毕业的某高校大四学生小姚,除了要保障正常的生活费用外,买身像样的衣服是不可或缺的,调查结果显示,47(3,的被访者平均每月的衣物支出在50,100元,也就是说近五成的受访者每年约有近千元衣物消费,占总生活费的比例仅次于食物支出,尤其是面临择业的毕业生们,他们的衣物支出比其他的大学生群体要高出许多。 参与调查的河南工业大学新闻学院教师陆南分析,作为大学生,作为即将步入社会的成年人,他们更加注重自己的外在形象。在这方面,女生的消费水平要高于男生,在被调查的女生中,近三成拥有价格在300元以上的品牌服装。 调查结果二 恋爱花费每月百元 相关语录:馒头就咸菜,省钱谈恋爱 如今,“馒头就咸菜,省钱谈恋爱”已成为不少校园爱情男主角的忠实信条。 “尽管我们俩出去玩都十分节省,每个月还是要花费100多元钱的。”郑州某高校一名大二男生说,他和女朋友都是农村的,而且是初中同学,尽管经济不宽裕,但两人要是出去玩,买个糖葫芦、冰淇淋还是经常的。 “其实,有很多大学生都在谈恋爱,只不过有的人不愿意承认而已。”另一高校某大四学生小乔说,有些学生之所以“保密”工作做得好,主要是担心万一走不到一起,会遭到同学笑话或非议。据调查结果显示,仅有不到两成(19,)的学生承认有男(女)朋友,其中有30,的“男主角”每月在女友身上的投入约有100元。 “俺家经济条件很一般,谈恋爱的费用都是我和男朋友做家教挣来的。”河南财经学院的小岳说,她和男朋友都找了一份家教,一是可以督促自己不断学习进步,另外也可以增加一点收入,两人出去看电影什么的,也不至于寒碜。但也有很多大学生的恋爱经费是从牙缝中“抠”出来的。 据调查结果显示,对于恋爱费用的来源,有的是由“家里特别提供”的,有的是来自“勤工俭学”,更多的是从“生活费中支付”的。 调查结果三 聚会聚餐最高数千 相关语录:同学过生日、考试得高分、当了学生干部、入了党、评上奖学金、比赛获奖等都要请客,要不人家会说你不够交情、不上路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同学之间、师生之间、老乡之间、室友之间,个人与班级、社团、学校之间错综复杂的社会交往不仅占据了当前大学生的很大一部分时间,也在大学生的消费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都是老乡、同学,人家大老远地跑到学校去找我玩,咱能说不招待,”郑州轻工业学院大二学生小孙说,每到周六、周日,都有老乡过来玩,尽管在学校餐厅招待得已经很简单了,但每次也都得花费50,60元,要是到学校门口的饭店吃饭,还要花得更多。“一来一往,我也经常去别的学校找老乡或者是同学玩。”河南经贸职业管理学院的小周说,要是每次都是别人到自己学校玩,光接待同学、老乡自己就吃不消了。 人情消费因为其形式多样和不确定性而相对难以统计。 郑州大学大三学生小郭说,朋友、同学间的你来我往,请吃请喝是在所难免的。生日聚会等各种形式的庆祝聚餐是不可或缺的,与亲人、朋友的感情联络也是绝对重要的,“同学过生日、考试得高分、当了学生干部、入了党、评上奖学金、比赛获奖等都要请客,要不人家会说你不够交情、不上路”。 据统计结果显示,近六成大学生在各种形式的聚会聚餐中每年要花费500元左右,近三成的大学生这类花费在800元左右,更有极少数人每年要花费上千元甚至数千元。 消费态度 过半学生愿意打工 相关数据:当生活费透支时,有61,的同学愿意节约开支或自己打工赚取 “我来上学就已经花费了很多钱了,咋好意思再向父母伸手要钱呢。”河南财经学院的小单说,自己家是农村的,经济条件本来就很一般,再加上自己上学花钱,家里都快承受不了了,自己说啥也不愿意向父母再伸手了。她告诉记者,自己经济上的“额外”收入,都是她平时做家教挣的。 “我宁愿去打工,也不愿意再向家里要钱。”郑州大学大三学生小雷说,有时候,一不小心,生活费用都花超了,只好向同学或亲戚借点,等到了假期,自己再找份工作,挣点钱补“窟窿”。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大二学生小梅对记者说,自己的理财能力很差,父母在她卡上存的钱很快就被她花完了,有时不到放假就把一学期的钱都花光了,只好向父母伸手“请求救援”,有时候一年都要“告急”好几次,为这事,父母还曾经批评过她花钱太没有节制,随意性太强。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像小梅这样的大学生占很大比例,调查数据也表明,35(2,的学生存在生活费超支的现象,甚至一学期的生活费在两三个月花光的情况也屡见不鲜。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在个人理财方面,当前的大学生是较为冲动和盲目的。而当生活费透支时,只有不到一成(8(1,)的同学愿意张口向父母索取,20(9,的同学愿意借同学或朋友的,大部分(61(0,)的同学更愿意节约开支或自己打工赚取。 经济来源 大多学生要靠爹妈 相关数据:目前,93(7,的大学生还是把家庭供给作为最主要的经济来源 尽管大学生消费已经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但调查结果显示,目前93(7,的大学生还是把家庭供给作为最主要的经济来源。 “尽管爸爸、妈妈都是工薪族,但还是尽最大努力供我上学。”郑州某高校大三学生小罗说,看到父母为自己上学花费很多,心里也感觉很是愧疚,但毕竟自己还没有上班,不能挣钱。假期打工挣的那点钱,贴补一下平常的生活还行,要是自己供应自己上学,确实十分困难,“没有办法,只能靠老爸、老妈了。”小罗说,只要自己能上班挣钱了,会全力回报父母的。 “我家是农村的,唯一的经济来源就是地里那点收入。”说起父母供应自己上学的事情,河南教育学院大二学生小邹说,自己还没有毕业,想去找份工作都很困难,只能先靠父母供应,好在自己找了份家教,每个月能收入百十元钱,也能减轻点父母的负担了。 “我是自己边打工、边上学的,太难了。”郑州某高校大四学生小张说,自己父亲去世早,母亲常年有病,家里几乎没有什么收入,连刚到学校报到的学费都是两个姐姐筹的,没有办法,自己只好趁周六、周日拉煤球卖,挣点钱,供应自己上学,让他感到欣慰的是,总算还能有学上,“累一天,上课学习都没有精神,每学期都有补考的科目。”小张说,他也是被逼无奈才去打工,要是能有一点办法,谁愿意掏那苦力呀。 陆南老师说,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这一群体在经济消费水平、消费构成上存在着巨大差距和差别,其中年消费最高的达到13500元,而年消费最低的只有1800元,年消费支出均值为4963(96元(不包括学杂费和住宿费),这其中有93(7,的大学生把家庭供给作为最主要的经济来源。 陆南老师分析说,在郑州的大学生中,有63,倾向于冲动型消费,女生在这方面的比例远远高于平均水平,有30,多认为自己属于精打细算型消费,9(9,认为自己属于今朝有酒今朝醉型消费,而大部分(55,)的大学生则说不清自己到底属于哪种类型的消费者。 [责任编辑:dylanzhai 关于个人消费的问卷 被调查人 年龄 ,, 年段 ,,, 专业 ,,,,, 为了了解我校大学生的消费问题,我们决定在身边的同学中进行一次消费的调研,请尽量如实填写,(不方便的可以留空)并祝愿您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一路走好。 一(客观题 1 (您的月消费额大概为多少( ) A.350 以下 B.350 -500 C .500-800 D.800-1200 E.1200 以上 2. 您每月饮食方面支出(包括零食饮料)大概为多少( ) A.250 以下 B.250 -350 C .350-450 D.450-600 E.600 以上 3 (您每学期学习方面的花费(包括文具、书籍、复印、培训班)( ) A.200 以下 B.200 -300 C .300-400 D.400-600 E.600 以上 4. 您是否有定期出去聚餐的习惯或请朋友吃饭的行为,如果有,平均每月用于这方面有( )元支出 A.50 以下 B.50 -100 C .100-150 D.150-200 E.200 以上 5. 如果您是女生,您花在服饰和化妆品方面平均每个月的消费( ) A 基本不花 费 B.50 以下 C50-100 D100-200 E200 以上 6 . 您每月谈恋爱浪漫气氛“制造费”是多少( ) A. 我尚单身 B.100 以下 C.100-200 D.200-400 E.400 以上 7. 您拥有手机吗,如果有,每个月话费支出为多少,如果没有,请回答下一题。 A.50 以下 B.50 -100 C .100-200 D.200-300 E.300 以上 8. 您每月用于通讯方面的支出为多少(仅限于使用电话卡的情况)( ) A.20 以下 B.20 -50 C .50-80 D.80-110 E.110 以上 9. 您是否有打工的经历,如果有,或有此打算,目的是( ) A. 补贴日用 B. 增长社会经验 C. 赶时髦 D. 渴望独立 E. 闲着没事,干就干了 10 . 您花费的资金主要来自( ) A. 学子勤工俭学 , B. 用休息日在外作家教 C 给企业打工 D. 主要从家里拿钱,很少自己挣钱 E. 其他: 11. 您的家庭月总收入为( ) rmb A.500 (以下) B.500 — 1500 C .1500-3000 D.3000-5000 E.4000 以上 12 . 您觉得您现在每月消费情况如何( ) A. 高得惨不忍睹 B. 偏高 C. 刚刚好 D. 偏低 E. 低得一塌糊涂 二 (问答 1 (您的家乡是:,,,,省(直辖市,自治区),,,,, 市 2 (您有没有在不知不绝中花去很多钱的体验,如果有,您觉得这部分花费是否必要, 如果您认为不必要或者很大一部分不必要,您能想出什么办法避免这部分花费么, ,,,,,,,,,,,,,,,,,,,,,,,,,,,,,,,,,,,,,,,,,,,,,,,,,,,,,,,,,,,,,,,,,,,,,,,,,,,,,,,,,,,,,,,,,,,,,,,,,,,,,,,,,,,,,,,,,,,,,,,,,,,,,,,,,,,,,,,,,, 福州大学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 计算机系 01 极( 2 )班 耿雪垠 一、问题的提出 当前的消费市场中,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正受到越来越大的关注。由于大学生年龄较轻,群体较特别,他们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一方面,他们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他们尚未获得经济上的独立,消费受到很大的制约。消费观念的超前和消费实力的滞后,都对他们的消费有很大影响。特殊群体自然有自己特殊的特点,同时难免存在一些非理性的消费甚至一些消费的问题。为了调查清楚大学生的消费问题,我们决定在身边的同学中进行一次消费的调研,弄清楚大学生要花多少钱,花在了什么地方,花的是否合理,如果不合理怎样改进…… 二、问卷情况 见附录(含调查问卷和结果分析表格各一份) 本问卷共发放 42 份,收回有效问卷 31 份。发放以我们周围的同学为主,基本上做到了随机发放。 我们在下面对有代表性的几项进行了具体分析 三、数据统计和分析 1 (总消费额 统计结果表明,消费额主要集中在 350 —— 500 和 500 —— 800 之间,对于一个基本上的纯消费群体,我们觉得这个结果略低。我们认为,合适的人数分布峰值应该出现在 500 —— 800 区间,其他区间应该符合正态分布,两种极限情况 a ( 350 以下)和 e ( 1200 以上)的选择较少,倒是符合正态分布规律。 2 (恩格尔系数 由表中数据可看出,饮食方面支出居于 350 —— 450 的人数最多,“吃饭消费”占总消费的比例较高,因此,大学生这一群体的恩格尔系数较高,这可能是这一群体的特点。虽然考虑到,这一数据受限于我们学校的物价水平,并且与个人饭量的关系较大,但还是可以反映福州地区大学生消费支出的大概情况。 3 、通讯开支 随机问卷得到的结果,拥有手机的同学居然占到被调查总人数的三分之二强(这个数据尚有余地),可见大学校园手机的普及率之高。然后,在拥有手机的群体中,月 花费高于 100 元的占到 43% ,已经接近一半。对于这部分人,按照每条短信 0 、 1 元,话费每分钟 0 、 3 元计算,月平均支出在 250 元以上,就意味着每天要打十几分钟电话或是发几十条短信,显然,这些不是都有必要的。也就是说,在手机消费方面,不理性、高开销的情况还是存在而且颇严重的。相比之下电话卡的开支就比较小了 以我们的感觉,似乎大一的时候电话方面支出较多,而大二除了极个别人外似乎这方面的支出锐减,而我们的数据也基本反映了这个特点,月支出在 20 —— 50 元和 20 元以下的分别达到 78% ,接近八成的同学每月都很少打电话,或每个电话时间较短。即使考虑到目前的手机普及率,大家这方面的消费还是比较的合理,这可能与在校生平时时间紧张有关。 4 (打工目的方面 最高的选项是增长社会经验,可以看出,大部分人做家教的目的不在于经济方面,而只是为增加社会阅历,由这点也可以看出大家普遍的经济状况较好,有足够的资金应付日常支出。但是,我们也应该考虑一下这些资金的来源,于是我们设计了下一个问题。 5 (生活资金来源及家庭收入 其实出这个问题之前,答案就在我们意料之中了,不过九成以上的被调查者资金主要是由父母或家庭提供这个数据还是说明了一切,这种情况是当代中国大学生的普遍情况。很多社会因素我们无法改变,但是我们需要关注的是,很多人居然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即使做家教,也不是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或是尽早经济独立,大家经济独立意识之差可见一斑。 大部分同学的家庭月收入都比较高,因此,再回头看前面大额的、惊人的月支出,就也可以理解了。但是,我们还要问一个问题,是不是赚得多了,就可以毫无顾忌的大手大脚的花钱, 6 (自我评价 结果显示, 71% 的被调查者认为花销较大,与自己的预期不符。可是,大家又一直保持着这种花费势头,这也算是大学生消费心理脆弱的一定表现。 四( 更进一步的思考 综合以上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已经过去,中国的大学学子目前正受到市场经济的强力冲击。在同一屋檐下的大学生群体,包容着具有多种经济状况和消费能力的个体,他们像鸡尾酒一般拉开层次,并且区分程度相对稳定。这种经济上的差异和分层不仅取决于他们不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性格特征,而且也是地域经济差异性的反映。但是大学生作为一个群体在消费方面是有一些共性的特点的。 1, 理性消费是主流 价格、质量、潮流是吸引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因素。从调查结果来看,讲求实际、理性消费仍是当前大学生主要的消费观念。据了解,在购买商品时,大学生们首先考虑的因素是价格和质量。这是因为中国的大学生与国外的不同,其经济来源主要是父母的资助,自己兼职挣钱的不多,这使他们每月可支配的钱是固定的,大约在 400-800 元之间,家境较好的一般也不超过 1000 元,而这笔钱主要是用来支付饮食和日常生活用品开销的。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大学生们在花钱时往往十分谨慎,力求“花得值”,他们会尽量搜索那些价廉物美的商品。无论是在校内还是在校外,当今大学生的各种社会活动都较以前增多,加上城市生活氛围、开始谈恋爱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他们不会考虑那些尽管价廉但不美的商品,相反,他们比较注重自己的形象,追求品位和档次,虽然不一定买名牌,但质量显然是他们非常关注的内容。 总体来说上大学生的消费仍然处于“温饱”阶段,即吃饭穿衣仍然是支出的主要方面;但是这种“温饱”已经有向“小康”过度的趋势了(这点由我们日益增多的手机支出,潜在恋爱支出就可以看出)。 2 (消费层次一定程度两极分化。 据调查,武汉大学生中其中年消费最高的达到 28500 元,而年消费最低的只有 2100 元。大学生年支出均值为 8383 ( 96 元。这其中有 92 ( 7 ,的大学生把家庭供给作为最主要的经济来源,占其总消费的 70 ,以上。家庭收入越高,对学生的经济供给越多,构成大学生消费的一种特殊的奢侈格局,主要表现在旅游、电脑、 CALL 机或手机等方面的消费上。这点在我们的调查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可见,大学生的消费差距增大,两极分化也比较分明,这在我国当前剧烈转型的社会大背景下有一定的必然性,但我们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这些问题必将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 3, 丰富大脑不惜钱 调查中我们发现:由于就业单位对高学历的要求,现在一些大学生读完专科升本科、读完本科读硕士,成批量地买回参考书。还有一些学生则在读本专业的同时,辅修其他学科,为自己就业积累知识资本。在旁听课程、购买资料等消费项目上,他们出手大方,而且家长对此项消费的投入也是乐此不倦。 4 (消费结构存在不合理因素,女生更为突出 大学生的生活消费从 20 世纪 70 年代至今,至少有一个方面是共同的,即消费的主要组成部分以生活费用和购买学习资料、用品为主。在生活费用中,饮食费用又是重中之重,按照广州地区的物价水平,以学生在校每天消费十元左右用于基本饮食需要来估计,学生每月净饮食费需 300 元左右。 我们惊奇地发现,在被调查的 12 名女生中, 66 、 7% 饮食费用在 350 元以下,有的为了保持苗条身材控制自己的食欲,有的为了节约支出不顾营养需要净选择廉价的饭菜;而 19 名男生中也只有 84 、 2% 达到标准。当问及他们是否研究过自己的营养结构问题时,比如对“一杯奶养起一个民族”说法的认同时, 90% 的同学表示认可,但不怎么在意。当我们把饮食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在讨论会上指出的时候,他们当中,尤其是女同学很多都承认自己对健康饮食知识了解不够。 5 (过分追求时尚和名牌,存在攀比心理 在讨论会中,一些同学指出,为了拥有一款手机或者换上一款最流行的手机,有的同学情愿节衣缩食,甚至牺牲自己的其他必要开支;有些男同学为了一双名牌运动鞋,有些女同学为了一套名牌化妆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不惜向别人借钱甚至偷钱以满足自己的欲望等,都可以反映出一些学生不懂得量入而出,而虚荣心的驱使又极易形成无休止的攀比心理 6 (恋爱支出过度 在调查和讨论会上我们发现,一部分谈恋爱的大学生每月大约多支出 100-200 元左右,最少的也有 50 元左右,最高的达到 500 元(比如送名贵礼物给对方)。他们大多承认为了追求情感需要物质投入,经常难以理性把握适度消费的原则。这是让人感到忧虑的方面。有趣的是,传统意义上谈恋爱的费用支出一般由男方承担的局面已经完全被打破,而出现三种情况,即男方全部承担、男女方共同承担和女方主动全部承担,女生的恋爱支出甚至有超过男方的情况。传统与现代生活方式在当代大学生中被充分演绎 7 (经济独立意识较差,储蓄观念淡薄 例如,取样调查中有 7 人根本没有作过家教,而且那些作过家教的同学里面,多数是为增长社会经验,以“补充家用”为目的的比例极低。显然,大家这方面的意识极为淡薄,比起欧美发达国家的同龄人 16 岁就要经济独立来说,差距较为明显。可是,换个角度思考,这也是我们提高大家经济意识的一个突破口,需培养和加强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清崎曾经说过:“理财与你挣了多少钱没关系,它是测算你能留住多少钱以及能让这些钱为你工作多久的能力。”在讨论会上,当问及对理财的认识时,很多同学表示陌生。当问及一学期结束后经济情况如何时,大部分同学都坦然承认自己的消费已经超出计划范围,甚至有些同学还需要向别人借回家的路费,略有剩余的同学也想着如何把剩余的钱花完,只有极个别同学有储蓄的意识。 五、当前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偏颇的原因分析 当前大学生在消费上出现无计划消费、消费结构不合理、攀比、奢侈浪费、恋爱支出过度等问题,既与社会大环境的负面影响有关, 也与家庭、学校教育缺乏正确引导不无关系。 1, 今天的大学生生活在“没有围墙”的校园里,全方位地与社会接触,当某些大学生受到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奢侈浪费等不良社会风气的侵袭时,如果没有及时得到学校老师和父母的正确引导,容易形成心理趋同的倾向,当学生所在家庭可以在经济上满足较高的消费条件时,这些思想就会在他们的消费行为上充分体现。更糟糕的情况是,有些家庭经济状况不允许高消费的学生,为了满足自己的消费欲望,不惜作出一些损人利己甚至丧失人格、法理不容的犯罪行为。 2, 父母在日常生活消费的原则立场是子女最初始的效仿对象。有些父母本身消费观念存在误区,又何以正确指导自己的孩子呢, 3, 学校教育环境对学生消费观念培养的重要影响作用。 可事实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消费观教育还没有形成足够的重视。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研究不足 “两课”教学中对大学生消费观的教育指导不够。由于对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了解不够全面和客观以及课程设置等因素,与人生观、劳动观、金钱观、国情观等重要思想观念紧密相关的消费观的专题教育在思想品德修养课中没有充分开展,从而也难以达到真正的指导目的。 另外,校风建设范畴中普遍缺少倡导大学生勤俭节约生活消费观的内容。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除了在个人喜好、穿着打扮等较少方面比较注重突出个性以外,他们对于时尚品牌、基本生活用品、生活费用的额度等主要消费内容都具有群体从众心理。高校校风主要体现的正是学生的群体心理和行为特征。在校风建设上注重塑造和强化学生良好的消费意识和消费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消费习惯。 六、结论与建议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的消费心理总体上处于成长健全期。他们在质量、价格、品牌、情绪等诸多影响购买的因素里面,他们首先考虑质量的因素,但更注重品牌与情绪的影响。因此可以说大学生充满的是感性而略掺有理性的消费观。而对于流行与时尚的追求似乎更是一个令人彷徨的十字路口。适度的追求是合理的。但过分的攀比会产生危险的影响。 那么对于大学生在消费中产生的问题,我们能提出什么建议呢 1 (增强独立意识,培养和加强理财能力 现今的大学生需要懂得如何在激烈竞争的社会中生存,那独立理财能力就成了重中之重。理财不是简单的四则运算,不是简单的收支平衡,它需要长期的理性基奠,个人盲目的冲动不是独立,是任性的表现,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脑中有独立的概念,更迫切的是独立的行动和理性的思考。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正确认识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其二,正确运用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 2 (克服攀比情绪 攀比心理的形成不可避免。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呢,首先,我们应树立适应时代潮流的、正确的、科学的价值观,逐渐确立正确的人生准则,给自己理性的定位。大学生的确需要竞争意识,但并不是所有的事物我们都需要争,生活上次于别人,并不可耻,没有必要抬不起头来。 通过这次调研,我们基本掌握了当代大学生消费心理趋势及现状。大学生的基本生活消费大体上是现实的、合理的。但离散趋势明显,个体差异大,这主要是生源来自全国各地,由于家庭情况的不同和消费习惯的差异造成的。在以寄生性消费为主的大学生中,培养独立的理财能力、科学的价值观应是当务之急。 3 (形成大学生良好消费风气 良好校风是师德师风和学生学习、生活作风的有机组合。其中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是体现学生生活作风的重要部分。一旦良好的消费习惯得到培养和加强,就会对良好校风的塑造起促进作用,并形成校风助学风的良性循环。因此,应该把大学生良好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培养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设计有关大学生健康消费理念的活动专题,并且持之以恒,以大学生良好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促进良好生活作风的形成,进而促进良好学风、 校风的巩固与发展。 参考文献: , 1 ,张进辅 我国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特点的调查研究 , 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3 , 02: , 2 ,李明娟 透视大学生贫富差距现象 , P ,山东青年报 2003-02-18 , 3 ,余展洪 关注大学生的健康消费——南华工商学院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 , P ,广州社科部 , 4 ,邹 刚 当代城市大学生社会人格状况调查报 告 , P ,兰州大学 , 5 ,玉 华 [摘要] 大学生作为特殊的消费群,本调查旨在分析大学生特别是贫困生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了解他们目前的消费情况,以期挖掘潜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有效的改善措施。结果表明,大学生月消费总额贫富差距大,“游玩费”、“通信费”、“恋爱费”逐渐增长,消费呈现向多元化发展,理财和储蓄观念仍十分淡薄。因此,应形成更好的消费氛围,指导大学生合理规划自身消费构成,增强理财意识,注重精神消费,树立科学合理的消费观。 [关键词] 大学生 贫困生 消费现状 调查 专题推荐: 调查报告调研报告范文大全 从表面上看,消费是个人行为,但从更深层的意义上说,消费心理、消费意向、消费意识、消费嗜好是一种精神文化现象。从这一意义上说,校园里出现的不良消费所造成的消极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它不仅加重了学生家长的经济负担,影响了家长和学生的感情;还在某种程度上扭曲了校园人际关系,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对学生个人来说,这一时期形成的道德观念可能会影响他一生的消费行为,并且与其人生观、价值观、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完善密切相关。所以,正视中国当代大学生消费问题,刻不容缓! 本调查旨在分析大学生特别是贫困生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了解他们目前的消费情况,以期挖掘潜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有效的改善措施,促进大学生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树立科学合理的消费观。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笔者对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汕头大学、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广东商学院、广东工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等面向全国招生的普通高等院校的大学生进行随机性匿名问卷调查和访谈。接受调查共320人,平均年龄20.8岁,平均年级为2.1年级。 2.方法:一是采用问卷调查法。问卷内容是根据大学生消费的相关情况自行设计,经预试、反复修改后形成,问卷题型主要采用选择题的形式。本次调查共收回问卷发145份,有效问卷138份;二是网络问卷调查,通过QQ、EMAIL、留言板等方式让各大高校的部分学生网上答卷。填写网上调查问卷的人数110人,问卷做到了随机发放;三是一对一谈话或座谈会等形式获取信息,进一步了解被调查者的消费心理和价值取向。访谈的方式随机选择了愿意接受访问的65人.三种形式形成互补,相互促进,使我们的研究更具客观性。 3.资料处理:全部原始数据采用EXEL 2003进行分析和统计。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月消费总额贫富差距大。大学生总体的月消费额主要集中在350元,500元和500元,800元这一幅度,少于350元或多于1200元的两极分化现象比较少。而备案贫困生的消费额基本是少于350元。贫困生的生活标准与消费能力与普通学生差距相当大。 2.饮食方面开销大。无论是否贫困生,饮食开支在消费总额中占了绝大部分,这是符合健康的消费构成的。调查发现,大学生中还兴起一股外出聚餐和请同学吃饭的热潮,这方面的开支虽然不算大,但也是造成大学生消费高的一个原因,这说明大学生已经逐渐有了社会交际方面的消费。 3.通讯网络费用过高。被调查人群中,对手机的拥有率为92%,其中70%的贫困生也拥有手机。调查发现,大部分同学每月的手机费用集中在50元,100元,贫困生的手机费用一般能控制在50元以下。也有14%的同学每月的手机费用高达150元以上。 4.“游玩费”、“恋爱费”逐渐增长。随着旅游的概念进入现代消费,大学生也逐渐有了这方面的花费。据了解,大学生平均一年内会出游两次,跟集体出游或是与三两好友同游。另外,调查中占30%的大学生在谈恋爱,他们每月用于恋爱的费用都是200元,350元之高。这是当代大学生中出现的一种不甚合理的消费。学生思想活跃,对新事物有强烈的求知欲,喜欢追求新潮,消费的趋附性强,娱乐消费占全部消费额的比重很大。 5.先进的消费方式悄然成风。大部分学生购物都喜欢现金消费,三分之一左右的同学喜欢银行卡信用卡消费方式。可见,一些比较先进的消费方式已经进入了大学生的生活中。大大小小的校园卡、银行借记卡会成为大学生钱包里的必备品。学生使用信用卡也逐渐悄然成风。 6.男女生间的消费差异。调查结果显示:现代的大学生中,男女方恋爱支出基本成持平趋势,部分女生恋爱支出还甚至超过了男生。在建立和培养自己人际关系方面,男生的开销远比女生大,而在形象包装方面,女生又会略胜一酬。在对于是否会计划月生活费的这一项调查中,选择有计划的女同学仅为28.4%,男同学则为37.1%。 7.日常资金来源和家庭收入。调查发现,大学生主要的经济来源是家里提供。其中贫困生勤工俭学的人数比普通学生多出十个百分点。而贫困生对于外出兼职比普通学生有更热切的期望,也会付出更多的努力。可见,贫困生有着更迫切地锻炼自己、早日投入社会的意识。家庭月收入方面,大学生家庭月收入整体上以1000元,2000元居多,而贫困生的家庭月收入以500元,1500元居多,有25%还是月收入在500元以下的特困户。 8.大学生对自身消费现状的看法。无论贫困生还是非贫困生,对于自身的消费现状,三分之一的人表示是觉得刚刚好的,一成的贫困生觉得自身消费现状偏低。而剩下的大部分,都是认为自身的消费现状是偏高的,同学们普遍都有在不知不觉中花了钱的体验,但大多数的同学都没有切实地想过要如何去正视自身消费过高的问题以及想出应对措施,可见,大学生还未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和成熟的消费观。 三、结论与讨论 1.结论 (1)大学生的消费构成跟上社会发展的潮流,与社会接轨。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大学生外出聚餐、请朋友吃饭、外出旅游、通讯网络方面的费用较多,俨然大学生圈子也成了一个小社会,大学生更多地意识到了要提早接触社会上的一些新的生活消费方式,进而提早融入社会。而银行卡、信用卡等消费方式也受到大学生们欢迎,可见,大学生作为社会上一个活跃的群体,虽然在经济实力上未能跟上社会,但消费意识上却早已和社会发展同步。 (2)理性消费仍为消费主流。大学生的绝大部分支出是用于饮食方面,而玩乐方面的支出不算多。由此可见,大学生还是清楚知道自身的使命还是以学习知识为主,而不会沉迷于玩乐。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大学生消费时都会较为谨慎,尽量精挑细选,不会一味求贵,或者只注重便宜的价格而不注重质量。所以较为理性的消费是大学生消费的主流。 (3)消费呈现向多元化发展。大学生在实现温饱的同时,也在服饰装扮这一方面明显消费。而作为饱读圣贤书的天之骄子们,学习之余也会不忘逛逛学习用品店和书店,为取得各类证书的补课充电也成了大学生的一个消费热点。部分手头宽余的学生还手头上还会拥有一些如照相机、MP3等数码产品。可见,大学生的消费取向逐渐向多元化发展。 (4)恋爱费用支出过高。大学生刚开始恋爱为稳固恋情和讨恋人欢心所付出的“恋爱费”比较高,这是大学生消费中很不合理的一部分支出,因谈恋爱而每月的生活费入不敷出的大学生大有人在。这种不合理的消费也会导致一种错误价值观的形成,容易让大学生们认为爱情是建立在金钱之上的。所以,恋爱支出过高的现象应制止。 (5)贫困生的消费水平虽然偏低,但消费构成比较合理。贫困生因为消费能力有限,他们日用的资金来源除了家里提供之外,还有国家、社会资助和勤工俭学等途径。正因为他们的钱得来不易,故他们会对生活的各种开支精打细算。他们主要的花费在于饮食、生活用品和学习充 电方面。另外,由于对接触社会的要求更为强烈,他们能够把握到社会一定的消费动向,而能否择优地去跟随。 (6)合理理财和储蓄观念仍十分淡薄。调查中,大部分的大学生都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消费组成不很合理,但极少数的大学生会有规划自己的消费组成的意识。他们大多会在不知不觉中盲目地追随了流行于校园中的消费大潮,而缺乏了自我判断和自主意识。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大学生每月的生活费用都超出了预计,只有极少数的学生能够在银行帐号上拥有自己的一笔积蓄。 2.大学生消费构成不合理的因素分析。大学生本身的心理素质还不成熟,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成熟。容易被一些错误的价值观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迷惑。但笔者认为,当前大学生中出现的这种种消费不合理现象,不仅仅与大学生本身这个特殊的消费群体的特性有关,还与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密不可分。 (1)社会不良消费风气影响。首先,学生的高消费很大部分原因是因为社会整体消费结构不合理。目前,社会上重视高消费,这种导向错误的助长了学生之间的攀比风。另外,现今社会上流行着透支的消费方式,大学生是对社会潮流有敏锐触角的群体,加之相对缺乏自主判断力,若没有得到适当的引导,很容易就会从此走进了消费的误区。 (2)校园错误消费氛围的催化。学校也是一个消费习惯与方式迅速传播的一个介体。大学里面一般都是同龄群体,对大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它的群体规模和价值往往被大学生作为个人行为的重要参考系。一旦攀比之风,追求名牌之风,请客之风在同学之中有了苗头,大学生们就会竟相效仿。加之高校教育中普遍缺乏对树立大学生正确消费观的教育。就算有类似的教育,但一般都是深度不够或教育意义不强。 (3)家长不当消费观念的延伸。家庭在培养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普遍对正确消费观念的教育不足。传统的家庭教育首先注重的是孩子德育的培养,现代的家庭教育注重的是德,智,体多方 面的培养,但一直以来,家庭教育中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是对孩子消费的培养。另外,许多家长自身没有一个健康的消费观念。家长们怕比别人差,宁可自己省吃俭用,也要让孩子与其他孩子一样穿好,吃好,玩好,从而助长了孩子大手大脚的消费习惯。 四、对策与建议 1.合理规划自身消费构成,增强理财意识。要在社会的激烈竞争中站稳脚跟,学生们对自身的消费现状需要有更理性的思考,在大学生活中就要注重养成健康的消费心理和良好的消费习惯。要强调“合理和适度”消费,提倡“量入为出”有计划的消费。注意发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自觉抵制不良消费风气影响。 2.注意克服攀比心理,不要盲目追求高消费。大学生没有独立的经济来源,所以在消费的过程中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要选择适合大学生群体的消费标准,而不能因为攀比而一味追求名牌和高标准、高消费。要克服这种心理,大学生们就应树立适应时代潮流的、正确的、科学的价值观,逐渐确立正确的人生准则,给自己理性的定位。 3.贫困生应正视自身消费现状,养成良好的消费心态。贫困生们作为大学生中一个特殊的群体,消费能力是相对落后的,但是他们的消费欲望并没有衰减。所以,贫困生更要注重正视自身的实际情况。调查中一位贫困生说过这样一句话:“在清扫校道时,我会对走过的每个人微笑,因为我知道,靠自己双手挣的钱是最光荣的”。这是一种很好的心态,贫困生应积极地面对自身情况,按切身实际分配消费。 4.注重精神消费,养成健康习惯。对于尚未有固定经济来源的大学生而言,精神消费不但能弥补物质生活上的不足,还能让大学生有更深的精神内涵和更丰富的精神生活。所以,大学生应通过各种教育和文化活动,把娱乐和知识摄取结合进行,以陶冶性情,获取知识。另外,要注意强调绿色消费,反对不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消费行为。 5.大学校园应形成更好的消费氛围。学校氛围的影响对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消费习惯至关重要。但是,针对大学生年龄和消费行为的特点,在校内开展消费道德教育不应是单纯的说教,而应该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加以引导。所以,我们在此呼吁学校方面应注重对大学生消费方面的引导和教育,同时可以把勤俭节约这项中国的传统美德加以发扬,能够在校规、校训上加以体现。这样的措施不仅能使大学生们重新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还能从大学生良好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抓起,从而使广大学生有良好的生活习惯,进而形成良好的学风、校风。 关键词:社会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格式 调查报告范文 教育调查报告 社会调查报告范文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大学生调查报告 农村调查报告 实习调查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范文 ?75%以上每月日常消费在千元左右 ?电子产品消费不亚于白领 ?爱买书的大学生越来越少 ?品牌成为女生消费第一考虑因素 ?恋爱中男生消费占七成 “眼下的校园生活太丰富多彩了,花销也大。上网要钱,逛街要钱,同学生日聚会要钱,考计算机证也要花钱„„其实对于我们来说,只要喜欢,钱倒不是问题。”上周,在浙江工商大学公管学院的一个座谈会上,一位同学针对目前大学生的消费状况,做了如上描述。 现在大学生的生活消费究竟到了一个怎样的层次,据浙江工商大学对全校学生做的一次调查显示:75%以上的学生每月日常消费在1000元左右,部分爬上了2000元,超过普通白领消费水平。 大学生是如何支配这笔费用的,此次的调查告诉我们,恋爱、人际交往、考证以及出国筹备已经成为现代大学生最主要的消费项目。恋爱、人际交往费用是日常消费的大头。考证以及筹备出国的费用,成为让大学生消费水涨船高的新增长点。 “温饱”消费只占三成 吃饭穿衣每月花费不大 本次调查以大二、大三学生为主,共发放了55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530份。 调查发现,有98.1%的学生主要经济来源是父母,大部分月消费在1000元左右,消费额度属适中。像满足以前意义上的“温饱”消费只占学生日常消费的30%而已。书籍消费在5%以下爱买书的大学生不多现在大学生越来越不爱买书了。64.2%的同学用于购买书籍的费用仅占总消费5%以下。即便这5%,还有很大一部分购买的是服饰、化妆、漫画等方面书籍。“学校发的书还看不过来,谁还买专业书,再说什么文学书、工具书学校图书馆都有。”其中一名被访者回答说。 手机、电脑、MP3电子产品消费 大学生不亚于白领 调查发现: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在同学中的拥有率都超过半数。77.36%的同学已拥有手机,其中超过七成的同学使用中高档手机。 56.6%的同学拥有电脑。特别是对新生来说,电脑已经成为入学的必备“家当”之一。但在这些拥有电脑的同学中,58.5%的同学是将电脑用于玩游戏、上网聊天等娱乐活动,只有26.4%的同学用电脑来学习。 服饰、化妆品成女生消费大头 品牌成为第一考虑因素 对于绝大多女生来说,各种服饰、化妆品消费是日常消费的一个大头。有将近一半的女同学在购物时,将品牌作为第一考虑因素,像“耐克”、“艾格”、“ONLY”、“兰蔻”、“倩碧”等中高档服装、化妆品品牌就非常受同学欢迎。 为了爱情可以不要“面包” 恋爱消费成男生消费的“主战场” 恋爱消费,一直是大学生消费的“主战场”,尤其是男生,有时候为了谈恋爱,不得不饿肚子。 “如果说一个月父母给1000元的话,每个月的‘恋爱经费’怎么样也要保证700元吧。”正在念大三的田锦生说,“大学生恋爱还是以男生出钱居多,每个月从父母那里拿的基本都花在这上面了,剩下的就只能保证日常饮食了。如果不够,就只能不吃早饭了~” 据了解,在大学中像田锦生这样的还是属于“普遍现象”,更有甚者,花费数千元买花,只为博得女生一笑。 交际、应酬、请客大学生消费大大升级 “寝室同学聚餐100元;请社团干部吃饭200元„„”还在上大二的李旭正在算他上个月的开销,用他的话说,这种交际应酬的费用是不能少的。 记者对下沙高教园区做了粗略调查,发现学校边饮食店明显比其他店多,大多是中档消费,一般一顿下来也要100多元,同学请客多数选在这些地方。据说,现在大学校园的交际应酬与外面社会没什么两样,许多学生抱着“不得不应酬”的想法,反而给自己造成了负担。“其实我也不太愿意请客,这的确很费钱,但人情欠不得啊。”浙江工商大学的周丹抱怨道。 考证、出国大学生消费新增长点 随着大学生对今后出路问题的进一步关注,考证、出国就成为两大重要砝码,大学生花在这两方面的钱也一年比一年多,这成为大学生消费新增长点。 大三的王闽粗粗数了一下:除了以往的英语四、六级,计算机国家二级、省二级证书,还有许多职业资格认证,像注册会计师证、律师资格证、秘书资格证等等,甚至还包括驾驶证。“为了考试,还要参加许多考证补习班,这种班少则数百元,多则上千元。但事实上,很多人是随大流去考的,很多证对我们来说并没有多大用处,像秘书资格证对理科学生找工作来说就根本起不到作用。” 除了考证成风以外,还有越来越多的在校大学生将毕业出国留学提到了议事日程上,许多家庭就将一大笔钱投在了各种出国培训班里。正在等待签证的王惠算了一笔账:“出国必须考GRE,大三我去了北京念新东方考G班,学费900元,材料费200元,报名费1000多元,连带生活费,光半个月就花了3000元;我还考了托福;之后要申请学校,每所学校的申请费都不同,例如美国一般是60美元左右,如果多申请几所,怎么都将近一万元,加上后面的签证、护照、存档的钱,仅前期准备就要好几万。” 大学生第一次做主自己手里的钱 哪些该花哪些不该花都有些盲目 针对目前大学生消费的情况,经济学家认为,目前一些大学生的消费意识陷入了误区,许多消费行为都体现了他们不成熟的消费心理。“很多学生是进了大学后才开始自主消费的,对于支配手中的钱还存在一定盲目性。”商学院经济系老师解释道,“学生们花钱大多没有计划性,很可能出现家长给多少就花多少、看到别人买什么自己也买的情况。而且,由于大学生在校期间就要努力适应社会,消费的模仿趋势也越来越明显。学着社会人一样去酒吧、茶馆参加社交活动,学习白领穿着等等,随之而来的就是攀比心理,家境好的可能越来越追逐名牌,而家境相对较差的就可能产生自卑心理。” 此次调查也发现,大学生当中只有很少一部分同学认为自己是“理财高手”,大部分人只能勉强做到“收支平衡”,有7.5%的人是典型的“月光一族”,还有18.7%的人支出会超标。 一、大学生消费调查 近些年,国家经济持续增长,大学生作为社会的新生力量,也以其特殊性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作 为其中的一员,我们希望用真心给自己也 给尽可能多的同龄人提供一个健康合理的消费结构。于是我们设 计并组织了这次名为“关注自己,关注未来”的团日活动。 首先,为了解同学们现有的消费结构,我们精心制出调查表,分别对洛阳师院、河南科技大学、洛阳工 业高专3所高校的学生作了调查,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仅“城乡”女生,其消费结构就千差万别。下面我们 针对几个典型问题列表说明: 家庭月收入 美发护理等消费额 买学习资料或课外书情况 对兼职工作的态度 对消费的态度 对消费的顾虑 城(女) 70%为1000~3000元 27%较多 55%愿多花钱买课外书 48%感兴趣,42%认为无所谓 88%会“货比三家” 31%心疼父母的血汗钱 乡(女) 66%为1000元以下 7%较多,21%从没想过 60%愿多花钱买学习资料 74%对此感兴趣 69%会“货比三家” 62%心疼父母的血汗钱 由上表,很容易得出一个结论:城比乡的大学生消费高,但这主要决定于城乡传统的家庭收入落差,由此可以看出制约其消费的是家庭经济状况。另外,城市大学生更注重形象外表,且较学习资料更青睐课外书,而农村大学生则更愿意买学习资料。这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对不同书种的选择反映了其不同的心理。而在做兼职工作方面,“城乡”的观点互融,但细察一下不难发现,“农村”较“城市”对兼职工作感兴趣的更多,他们认为这是绝好的锻炼能力的机会,同时又有一比收益,何乐而不为,而“城市”的则对兼职工作不那 么感兴趣,42%的人甚至持一种“无所谓”的态度。况且我们进一步了解到,很多同学会将这个时间选在大二,但比较一下也会看出来,来自农村的同学出于种种原因(多半是经济)的考虑,把时间贯彻“整个大学”生涯的也不少,约占20~30%。在对消费的态度和顾虑方面,“农村”大学生的行为也体现了中国的老话“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他们消费原则多是能省则声,62%的人的消费顾虑是心疼父母的血汗钱,而“城市”的消费态度则更倾向合理性,69%的人会做好计划在消费,但见到热衷的东西,半数以上的人却表现出较弱的自我控制性。 上表仅是城乡的突出对比方面。当然毕竟是同龄人,消费中自然也表现出了不少相同点。比如:现实消费来源80%以上多由家庭给予,而同学们理想的消费来源确是包括了奖学金、和勤工助学,看来,多数大 学生已有自力更生的意识,况且,60~70%的大学生对现在花父母的钱心有愧疚,希望以后偿还,毕竟,在西方,18以后父母都已放手让孩子独立了。另外绝大多数学生能控制消费,少有透支现象。再者,情感消费也是大学生投资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方面——恋爱、娱乐、旅游``````虽然仅占全部花销的10%左右,但却永远不会退出被消费的舞台,只是在手头紧时会减少,毕竟“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再次,我们也了解了大学生对购买正版书和环保产品的态度,看来对正版书大家的态度也是分成两派,且势均力敌,正/盗版各有一半左右的支持者(支持正版的略多)且70%也只是偶尔买正版,看来,正盗版也是一个倍受关注的话题,大学生理应维护正版,可不扉的价位却让许多人望而却步。现如今,大家对奖学金的态度也有所改观,以往的请客送礼之风得到了遏制,60%的人选择“存起来备用”,而农村大学生甚至有20%决定“寄给父母”。再一点,两处大学生买商品都更重“质量”、“价格”、和“服务态度”,且大多数会“货币三家”,对品牌的追求似乎不像大家想的那么狂热。但调查中我们发现,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普遍还不够高,买到“三无”,30%左右会找商家换,32%自认倒霉,仅5%会选择投诉,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看来,大学生法律意识还有待提高。 而城乡男大学生的消费状况与女大学生大致相同,但在兼职工作方面,男生却呈现出与女生相反的现象:“城市”男大学生支持整个大学搞兼职的远多于农村,约占47%。 为了更准确的反映大学生的消费现状,我们还对其消费的主流场所:饰品店、超市、网吧等处进行了调查走访。从中了解到:女大 学生是饰品购买的主流群体,约占总数的90%,而小商品吸引他们的主要因素就是款式和质量,要求品牌的不是很多。看来这与我们从学生问卷调查中得出的结论相吻合。而超是消费这一块,女生最欢迎的是零食,男生则偏爱体育用品、酒、饮料等。网吧消费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方面。不论校内的或校外的,走进里面,我们发现80%以上的人都在打游戏、聊天。通过对方方面面的调查,我们得出一个结论:大学生消费结构整体上是合理的,只是针对不同的人,其中存在着相应的不合理之处。向往上聊天、打游戏,也许大家觉得司空见惯,但我们认为,电脑、网络它 们的诞生绝不仅这一俩个意义,只希望信息时代,它们能为大学生出更多“力”。过分关注衣着打扮,我们也认为大可不必,虽然大学不同于高中,且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我们毕竟还沿袭着高中的身份——学生,学习依然是大学的主要任务,在人生黄金阶段,用智慧、理想装点自己岂不更有意义。另外,在做兼职这方面,我们觉得应该涉及一下,毕竟我们生命的下一个起点站就要到了,在物竞天择的社会,纵使你满腹经纶,没有实际能力也无济于事。再一点,结合我洛阳师院本次活动的宗旨“弘扬雷锋精神,打造和谐师院”,我们认为在消费方面雷锋精神有它的现实意义,在消费方面,我们还是应该节约,并且在经济方面也应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资助一下社会弱势群体,像希望工程,这样的消费我想更有意义。 总之,我们希望所有大学生都能静下来想想自己的消费合理吗,更希望社会各界都能从实处关心大学生,用社会的力量引导大学生健康合理消费,为我们未来栋梁的茁壮成长保驾护航。 全国学生联合会、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和中国青年校园先锋文化有限公司联合公布了《2004中国大学生消费与生活形态研究报告》。诺基亚、联想、索尼、TOM、汇源、阿迪达斯等成为中国大学生心目中的首批先锋品牌。该报告是国内首个瞄准大学生群体消费的报告。 虽然除了家庭供给外,多数大学生都没有直接的收入来源,但昨天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副总经理马旗戟说,不同于一般公众的认知,当代大学生具有较强的消费能力。他们每学期的平均收入为4919元,支出为4819元,而经常性负债消费的大学生比例超过10%。同时,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平均每人的年度可支配收入在8000至9000元之间。而将大学生在两个假期的支出计算在内,我国大学生每年的平均消费支出已经在一万元以上。 为此,不少高端消费品进入了大学生的消费图谱。其中,60%的人拥有手机;27%的人拥有电脑;20%的人拥有PDA;12%的人拥有MP3。 大学生已经具有明显的品牌偏好。调查显示,首位是“喜欢购买具有独特风格的产品(57.7%)”,其次就是“单纯追求流行、时髦与新奇的东西(30.4%)”。此次调查也清晰地反映出,在23类先锋品牌中,非内地品牌占了近一半。在电脑、手机、数码相机等消费上,基本都是外国品牌的天下。在休闲运动消费方面,阿迪达斯与耐克的魅力不减,而李宁与安踏也在大学生中赢得了一席之地。 本次调查覆盖中国34个重点城市,126所高校、近1万名大学生,研究结论可推及34个城市的约一千万大学生。 二、大学生消费调查资料: 中国青年报报道,前不久,郑州轻工业学院的大学生所作的一项调查清晰地表明:城乡大学生的消费呈现出明显的两极化趋势。 不久前曾有一家民间商业调查机构发布的《2004年中国大学生消费与生活形态研究报告》表明,在受访的9804名大学生中,有27%的大学生拥有个人电脑,19%的大学生拥有PDA(掌上电脑),12%的大学生拥有MP3,6.6%的大学生拥有数码相机。他们在大学“学习娱乐两不误”,可以游泳、健身、泡吧、买阿迪达斯、用带有摄像头的手机,和男(女)友畅游祖国的大好河山…… 郑州轻工业学院的调查试图从城乡大学生的消费来源、费支出情况、消费心理、消费观念等几方面反映出城乡大学生的消费差别状况。 调查以郑州市5所高校(郑州大学、河南农业大学、郑州轻工业学院、黄河科技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的600名在校大学生作为调查样本,其中农村和城市生源各占一半,并兼顾了东南沿海、中部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学生。 调查显示的差距虽然惊人,但在意料之中:学生每月最大的花销为2000元,最少的才180元。这意味着一名学生一个月的消费几乎相当于另一名贫困学生一年的开支。 消费内容的差别表明,相对城市大学生而言,农村大学生缺少“营养”而内容单一,后者主要是吃、穿、住、行,其中89.5%的农村大学生,以米、面为每天的主要食物。而64.32%的城市大学生除此以外,还搭配有肉、蛋、牛奶或饮料。而让绝大多数农村大学生望尘莫及的是,城市大学生还有条件进行精神文化以及更高层次的“奢侈”消费。在受访的268名城市大学生中,有239人在假期选择旅游,比例高达89.49%,其旅游经费少则300元,多则达2000元。 上网、打牌、看电视、花两元钱看场电影是农村大学生普遍选择的娱乐方式。而蹦迪、打网球、进茶坊、泡吧、去练歌房等比较“奢侈”的消费则更多的属于城市大学生。 有76.3%的城市大学生选择到品牌专卖店或高档次的商场购买服装,而这种比例在农村大学生中仅为3.06%,在大一的农村学生中有96.83%的人不知道阿迪达斯、耐克等品牌。而据《2004年中国大学生消费与生活形态研究报告》显示,这两种品牌在大学生市场的渗透率均超过了10%。 手机,这种正在大学得到普及的通讯工具也离相当多的农村大学生较远,调查表明:84.6%的农村大学生打电话以密码卡或磁卡电话为主,在一、二年级的农村大学生中,只有44人拥有手机(比例为15.4%)。 与此相对应的是,大一、大二的城市学生拥有手机的为142人,约占总人数的53%,而在大三、大四年级,这个比例上升到了89.4%,有239名城市大学生拥有手机。 你是否赞成追求新潮和高消费的观点,对待这个问题的态度,也可以清晰地显露出城乡大学生的消费差别。有13.2%的农村大学生表示赞成,64.5%的人不赞成;而城市大学生中赞成此观点的占53.8%,反对的为30.7%。 尽管城乡大学生存在明显的消费差距,但他们的主要经济来源还是家庭。所不同的是,农村大学生的经济来源渠道呈现出多样性,如打工、奖学金、助学金、贷款等,而城市大学生的经济来源渠道则比较单一,绝大多数人都靠家庭支持。 在284名农村大学生中,经济来源完全由家庭提供的为178人,约占总人数的62.67%;而在来自城市的268名大学生中,有248名学生的所有费用完全由家庭提供,约占城市大学生总人数的92.54%,而且几乎没有用贷款来支付学习费用和生活费用的情况。 由于家庭经济收入直接决定着学生在校的消费水平,因此调查认为,这也反映出城乡之间的经济收入差距很大。而随着农村家庭经济收入增加的相对减缓,农村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下降,农村大学生的主要消费来源受到抑制,这两个群体的消费差别将更为显著。 三、2004中国大学生消费与生活形态研究报告发布 “当代大学生具有较强的消费能力,他们每学期的平均支出为4819元,经常性负债消费的大学生比例超过10,,他们具有明显的品牌偏好。”12月28日发布的《2004中国大学生消费与生活形态研究报告》通过对将近1万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得出了这个结论。报告同时发现,当代大学生在消费结构方面呈现出多元化趋势,除了基本的生活、学习消费外,用于网络通信、交际、非正规学历考试培训、旅游等方面的消费也越来越多。 报告认为,尽管大学生的现实消费能力并不强,但他们代表的是未来的实力阶层,而且大学生具有潜在的强烈的消费欲望,一旦他们的社会地位和经济能力提升,其中蕴涵的市场价值与商机无法估量。 该项研究报告源于今年开始的一项大规模的年度连续性调查研究:21世纪中国大学生消费与生活形态研究.由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和中国青年校园先锋文化有限公司联合完成的这次调查历时4个月,覆盖了中国34个重点城市的126所高校,有近1万名大学生接受了调查,其中城市生源和农村生源分别占58(2,和41(2,。此次调查专门针对大学生群体的消费趋向、品牌观念、媒介接触、价值观念和生活形态等方面。 据了解,“21世纪中国大学生消费与生活形态研究”今后将在每年的6月,9月实施调查,11月份发布年度研究数据结果。 大学校园已告别“寒窗时代” 大学生年平均消费超过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年收入 2004年6月,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表明,全国城镇居民平均每人月可支配收入为724元。而今天发布的《2004年中国大学生消费与生活形态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则告诉媒体:大学生年平均消费至少在1万元以上,超过了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年收入。1万元乘以超过2000万的在校大学生人数,这意味着大学生群体是,个多么大的消费市场。 通过对大学生消费特点的分析,《报告》用富有鼓动性的口吻告诉商家:大学生时代是一个品牌在未来漫长的消费周期中形成其品牌忠诚用户的最佳时期。 大学生呈现出与中国新富群体相近的消费特征 在PC、笔记本电脑、移动电话等高档消费品类,大学生与18岁,23岁间的工薪阶层有着接近的拥有比率,而在银行卡、速溶咖啡等融入新资讯和新生活方式的快速或低门槛消费品方面,大学生已经有着和新富群体(指拥有高消费能力、高学历和高感度的人群)更加接近的消费比例。 在调查中,有22(9,的大学生认为“与其他人相比,我的穿着更加时髦”,这个数据正好介于新富人群中的18岁,24岁年龄段与25岁,29岁年龄段之间。有67(1,的受访大学生表示“喜欢追求富有挑战、新奇和变化的东西”,基本等同于“喜欢尝试新鲜事物”的新富人群比例(67,)。 当代大学生为何会出现这种消费特征, 《报告》认为,由于社会大环境的浸润、对未来的预期、需求与攀比的交织,加上金融机构的支持,大学生的消费意识、行为和方式正在进,步与社会公众接近。而大学生消费者相对于就业群体而言,经济尚未独立,这决定了大学生在高价值消费品类上必然呈现与同龄人(未经历大学教育而就业的群体)相似的特色。另一方面,作为接受了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是一个站在资讯前沿,对青春、时尚、流行元素有着敏感洞察力的群体,使得他们在消费中显露出与已就业的新富群体接近的消费特点。 “负翁”消费意识正在增强 在对大学生的日常收支平衡状况进行调查和分析后的结果显示:有10(55,的人需要经常性借款。借款主要用于生活费、学费和交际费用三方面,所占比例分别为:36(8,、17(5,、12(8,。《报告》因此认为,大学生的日常借贷更多的还是属于基本消费需求。而随着大学生心理、生理年龄的成熟,日常交际的增加,用于交际应酬的花费也在上升,比如谈恋爱、过节聚会、朋友聚餐等,已经成为许多大学生日常生活中必须面对的重要开支。 通过对被访学生的调查,报告认为,“借贷”、“信用”、“透支”等“负翁”消费意识正在大学生中增强,而 且这种消费意识的兴起是必然的。为此,在调查的基础上,报告做了如下分析: 一是整个社会的“负翁”消费意识增强,许多普通市民接受了信用与借贷消费,这种思想和消费方式深刻地影响了大学生群体。在调查中发现,不少大学生认为,“花明天的钱,实现今天的愿望,是符合时代的思想”。 二是较高的城市生活水准和学习开支使得一部分学生必须依赖贷款完成学业,也有人为了和群体中的其他同学保持一致,自愿或被迫地进行此类消费。 此外,大学生接受超前消费的一个重要原因还在于,当代大学生普遍对未来有比较理想的、高的预期。很多人表示:“对于自己的还贷能力充满信心。” 超过60,的大学生拥有手机 手机,已经成为大学生人际交往与信息沟通的重要手段,对许多大学生而言,其重要性已到了不可或缺的地步。调查显示,已经有超过60,的大学生拥有手机。此次受访的大学生中,农村生源为41(2,,这意味着有相当多的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在使用手机。 大学生对手机的心理接受价在1000元,2000元,但相对于一学期4800元的支出,则是一笔相当大的消费。尽管如此,大学生的换机频率依然较高。 注重学习消费 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表现出对自身综合素质提升的高度重视,他们除了专业学习外,会通过各类社会培训等渠道增加知识和能力。在人均每学期消费的4819元中,用于考试培训支出的为268元,所占比例为5(6,,仅次于学费与学习用品支出(37(4,)、餐饮烟酒支出(24(2,)和生活用品支出(5(7,)。 调查显示有21,的大学生选择了各类非学历教育的培训充实自己。其中,有64,的人参加了外语类培训,29,的人选择了IT培训。一些专业资格培训,如会计、审计、翻译、商务类的资格认证培训,也得到了部分大学生的青睐。 因此,《报告》认为,大学校园已经告别“寒窗时代”。 四、大学生消费现状研究 引言:目前,无论是理论界还是教育界,倾向于大学生高消费或情绪性、先锋性消费的定性论述较多。但相关的定量研究较少。为了更准确地把握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脉搏,解读当代大学生消费文化,我们小组对此进行了初步探讨。伴随着中国成功加入,,,,各类洋品牌、新产品、新消费观念将不断涌入。大学生,时尚的追随者、将来中高层商品的主要消费群体之一、处于半踏入社会的人们,又是如何支配他们手中的货币的呢, 调研分析 1(资金收支概况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在生活费来源方面, 有88%的同学选择了父母,14%的同学选择了贷款,5%的同学获得了奖学金,11%的同学通过打工补贴日常开销,另有2%的同学还有其他的经济来源。由此可见, 同学们主要的经济来源是父母,然而随着年级的上升这一比例略有下降,且来源趋向于多元化。由于课程安排和对大学生活的适应等影响,大二表现的尤为明显,有17%的同学选择了打工、7%同学获得奖学金、20%的同学进行了贷款。此时贷款也不再是农村同学的专利了,在贷款人群中约有40%来自城市。一位同学如是说:“父母为我付出了很多,我应该要学会减轻他们的负担了。” “贷款上学”成为可能后,一些持“超前消费”观的学生开始打起了它的主意。也不乏有同学认为,现在贷款有50%的贴息,比商业贷款负担轻,这笔钱可以用来进行投资或给家里购置房产。 大学生这一群体内部在经济消费水平上存在着一定差距。在问及“每个月生活费数额”时,有9%的同学少于300元,55%的同学少于500元,28%的同学少于800元,5%的同学少于1000元,另外有不到2%的同学大于1000元。据有关资料显示:大学生年支出均值为8383.96元,其中消费最高的达到1.85万元,而年消费最低的只有2100元。 手握如此多的现金,同学们是否能把握好自己,合理分配并有计划的使用呢,对于理财能力的结果却令人堪忧。约有74%的同学有超支情况,更有8%的同学总是出现财政赤字。可见,花钱前的考虑及统筹安排应得到我们充分的重视。一位男生说:“本来月初时计算的好好的,但只要同学一起出去玩了就很难控制消费金额了,自己也是处于无奈才透支下个月的生活费的。”另一位同学这样反映道:“书太贵了,有时看到好书就买了,然后超支在所难免。”更有人说:“她的生日就是我的末日。”看来,客观因素也的确是影响收支平衡的重要原因。然而在与其他学校的比较中,交大学生在这一方面要好一些:在总是超支的人群里交大占6%,其他学校则高达20%。 2(消费理念: 诠释现代理性 在消费过程中什么才是同学们最为关注的,下图告诉我们质量一直是学生们关心的重点。虽然在最为活跃的大二同学中,其比重也高达61%。不可否认在经济能力有限的大学生是很难承受买到假冒伪劣产品的打击的。虽然其余三个方面都差不多,但价格优势在大一学生心目中远胜于品牌优势。其中,99级的一位同学表示,面临择业与踏入社会,不得不注意自己的形象设计以给自己加大竞争筹码。 常常以走在时代前沿为傲的大学生,其在网络购物及付费方式上却不为最先。仅有18%的同学有时会采用信用卡付费方式, 另有4%使用邮购。虽然每人手上都会有一两张信用卡及借记卡,但用它去商场消费还是少之又少,更多的只是把它当作储蓄卡来用。 网络购物来到我们身边已经几个春秋了,可是在大学生之中约60%的人很干脆地否定了它。其原因是觉 得网络不安全、太过于虚幻以及售后服务难以保证等, 传统观念也在其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3(消费项目 诚然,不论用怎样的方式付款、到哪里去购物都阻止不了钱从我们的口袋流入商家的腰包。虽然大都没有固定的收入来源,但大学生始终是消费实力不可小觑的一族。小到大学校园里无处不在的连锁超市,大到方圆几公里内鳞次栉比的卖场、餐饮店,在计算销售额时,都不得不为他们的鼎力相助而心存感激。可以说,大学生对于扩大内需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除了伙食费用以外,再让我们看看其他费用的分布情况:学习、日用品各20%以上道不足为奇,而休闲娱乐也以23%与之分庭抗礼, 可见大学生课余生活之丰富。不少同学也表示,交大学习太紧张,需要经常调节一下精神。分别占11%和7%的服饰和手机的消费, 让我们觉得新世纪的大学生更注重个人形象, 更急于跟上时代的步伐。 4%的爱情投资(访谈结果显示认为恋爱费用偏高的大学生占六成以上)加上11%的友情投资,表明现在的大学生越来越重视自己的人际关系了。 (1) 通讯与电脑 在通讯费用方面,平均而言,每位手机用户每月消费76元,每位同学每月要打掉54元的电话卡(包括201卡及IP卡等),BP机则几乎被时代所淘汰。如果要知道各家手机制造商们推出的最新机型,相信你最先想到的应该不会是大学校园吧。但事实却是,几乎一切新宠都能在这里见到。目前,大学生中拥有手机者不在少数,且随年级的上升有明显增长趋势。据网络调查, 大一新生的手机持有率约为20%,这个比率在二年级跃升至50%。再看高年级,由于实习等客观因素,超过80%的人已成为现代通讯网中的一员。在一些知名度不高的学校这个比率更高,这也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现象。 调查表明大学生对电子产品的拥有率还是比较高的,其中有44%的大学生拥有电脑。从对拥有电脑的同学调查得到购买电脑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学习,其次为休闲娱乐,再者为查资料。当问及对电脑的要求时约70%的同学选择了经济实惠型,20%同学选择了笔记本电脑。总的看来, 大学生购买电脑与专业和年级有关,其电脑消费并不是盲目的,主要为满足其发展需要, 更与经济实力有关。在现今最想购买的物品的调研中,电脑也以超过50%的绝对优势胜出,其次是手机,接下来有Diskman、Walkman、照相机等等。出现这样的结果也是和现在飞速发展的电子技术,及校园网的开通不无关系,便捷的网络环境是导致同学购买电脑的最主要原因。 (2) 网络 忘了是哪个广告的文案,却说出了许多大学生的心声:“e浪淘沙出名人。”不每日触网的莘莘学子仿佛就很难证明自己是信息时代的新人类。有的痴心网虫甚至可以凭对网络的无限热情来抵抗人类几百万年进化形成的自然欲求——食欲、睡眠。当某人迷迷糊糊地在6:30分时醒来,却发现上铺才脱衣服睡觉,也绝不会大惊小怪。同学们给“上网”起了一个昵称,叫“抄机”。可抄的都有什么呢,光怪陆离的电子游戏,牛 皮吹到天也不会破的聊天室,更有五光十色的花边新闻。 大多数院校都会在开学时向学生提供一定数目的免费上机时间。但这几十个钟头只可算正餐前的开胃酒。想吃主食仍需掏钱。校内价格最低,每小时仅需1元。但缺点是网速奇慢,chinaren等较有影响的网站是很难登陆的。相比之下,校外的网吧价格翻了一翻,但愿意掏钱“慢慢享受速度乐趣”的是大有人在了。 (3) 其他 旅游在大学生消费娱乐项目占有一定比例,但因费用较高, 平均每人一年一次左右, 其实如果有充足的时间以及合适的价位同学们还是很愿意去旅游的。同时去快餐店的次数也是平均每人一月1~2次。 结论与对策 1(结论与分析 大学生的消费心理总体上处于成长健全期。 (1)价格与质量:注入现代内涵 在质量、价格、品牌、情绪等诸多影响购买的因素里面,质量的影响作用是明显的。大学生对所购商品的质量与价格的重视,使他们的消费方式注入了现代消费的内涵,即注重理性与科学。 (2)品牌与广告:突破现代框架 品牌与广告体现的主要不再是客体的物质性,而是通过一个商品符号来体现象征性和理想性。此外,商品的包装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多数同学肯定了其重要性。但大学生消费经验不足、消费心理不成熟,盲从轻信极易上当受骗。 (3) 流行与时尚:令人彷徨的十字路口 据调研表明:同学们主要的经济来源是父母,而在国外,孩子,,岁后父母就不再是他们经济的主要来源,这种做法对孩子日后独立成长必将产生积极作用。没有尝过赚钱的辛苦,却享受着金钱带来的满足感。尤其是那些家庭富裕的,花起钱来更是大手大脚,他们的行为会对贫困学生产生一定压力。因为那些家庭条件不宽裕的学生要和他们交往势必也要多花钱,因此也就不愿和他们交往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隔阂。久而久之,会对一些学生的心理及个性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更一些学生的家境并不怎么宽裕,也打肿脸充胖子,拿“钱”包装自己。在节约成为难以启齿的话题时,我们在此要发出自己的声音, 不仅仅因为我们爱我们的父母且珍惜他们的劳动, 更是为了将来独立生活做好积极准备。花钱前的考虑及统筹安排应得到我们充分的重视。一位男生说:“本来月初时计算的好好的,但只要同学一起出去玩了就很难控制消费金额了,自己也是处于无奈才透支下个月的生活费的。”另一位同学这样反映道:“书太贵了,有时看到好书就买了,然后超支在所难免。”更有人说:“她的生日就是我的末日。”看来,客观因素也的确,影响收支平衡的重要原因。 流行在一定程度上指引了大学生的消费。 流行以金钱作为基础,面子更使一些大学生丧失了管理金钱的能 力, 几乎没有人能逃脱此等命运, 为什么钱字头上没有以把刀, 让我们看清其中的厉害关系呢? 于是乎,当老教授陶醉于远古诗歌中时,此起彼伏的铃声将悠远的意境打得七零八落。于是乎,一天发四百条短信息,快餐时代的爱情变得更为赤裸而张狂。于是乎,如何从网上下载流行音乐成了机友们最热衷的谈资。于是乎,白花花的银子在一声声“哈罗”与“拜拜”之间“恰似一江春水相东流”。一月300多元的通话费是小case,有的甚至达到四位数。 可是手机在他们的生活中真的如此不可或缺吗,手提电话的作用说到底就是让想找到你的人随时随地地找到你。而提起电话最常闻的一句却是“喂,你在干什么,”这种情况下,手机发挥的是随时随地联络感情的作用。手机的安置也有讲究:藏着不如别着,别着不如挂着。有心直口快者说得明白:“买了就为给别人看的,要不花那冤枉钱干吗。”在这种情况下,手机又充当了时尚的装饰品。 据心理专家分析, 手机以及恋爱消费受示范效应和攀比心理影响较大, 但主要还由大学生在社会整体消费结构中的特殊定位决定。要解决大学生依附于家庭的特殊消费过高的问题,不仅需要对大学生加强教育,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需要注意的是这类消费因攀比心理有上扬趋势。 2(由此产生的社会问题及对策 (1)独立 现今的大学生需要懂得如何在激烈竞争的社会中生存,那独立理财能力就成了重中之重。理财不是简单的四则运算,不是简单的收支平衡,它需要长期的理性基奠,个人盲目的冲动不是独立,是任性的表现,是物欲在人心作祟,我作们需要的不仅仅是脑中有独立的概念,更迫切的是独立的行动。 (2)攀比 攀比心理的形成不可避免。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呢,首先,我们应树立适应时代潮流的、正确的、科学的价值观,逐渐确立正确的人生准则,给自己理性的定位。大学生的确需要竞争意识,但并不是所有的事物我们都需要争,去强,生活上次于别人,并不可耻,没有必要抬不起头来,不是有句 “谁笑到最后你笑得最好”的俗语吗,其次,一些社会媒体宣传让我们中的某些人头晕目眩起来,过度的宣传让高消费在我们心中种下了种子,我们在摒弃这些夸张的广告的同时,也要督促媒体尽量做适度的宣传。 (3)信用 提前消费对我们已不再陌生,我们需要良好的信用记录,然而对于一个高消费者而言,信用问题显然首当其冲。在不断的“贷”与“还”的过程中,偶尔的资金周转“失误”会给自己今后的信用消费带来巨大的不便。最佳的解决方案也许只有平时适度地紧缩财政支出,为自己建立一个富有弹性的消费习惯;严格控制自己每月的消费上限,也会是个不错的方法。 通过这次调研,我们基本掌握了当代大学生消费心理趋势及现状。大学生的基本生活消费大体上是现实的、合理的。但离散趋势明显,个体差异大,这主要是生源来自全国各地,由于家庭情况的不同和消费习 惯的差异造成的。在以寄生性消费为主的大学生中,培养独立的理财能力、科学的价值观和信用概念应是 当务之急。
本文档为【消费观调查报告】,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33423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19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7-09-30
浏览量: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