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13届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二模历史试题

2013届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二模历史试题

举报
开通vip

2013届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二模历史试题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2013届高三教学情况调研(二)       历史试题            2013.5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选择题(第1题~第20题)、非选择题(第21题~第24题,其中第24题为选做题)两部分。     2.本试卷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3.所有答案均应填涂或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上交答题卡。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有学者说:“自秦开始,中国大一统的政治局面...

2013届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二模历史试题
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2013届高三教学情况调研(二)       历史试题            2013.5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选择题(第1题~第20题)、非选择题(第21题~第24题,其中第24题为选做题)两部分。     2.本试卷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3.所有答案均应填涂或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上交答题卡。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有学者说:“自秦开始,中国大一统的政治局面已完成了其形式合理性的工作;至及汉代,则赋予这种体系以价值合理性。”这里的“形式合理性”主要是指     A.结束七国混战,实现军事上的统一  B.以皇权为中心,三公既配合又牵制 C.废分封设郡县,实行中央集权制   D.宣扬“君权神授”,实现了皇权至上 2.唐代御史李舟说:“昔张旭之作也,时人谓之张颠;今怀素之为也,余实谓之狂僧。以狂继颠,谁曰不可?”这表明李舟 A.要求严加查禁怀素的书法        B.认为怀素的行书笔画新奇 C.认为怀素的书法过于癫狂        D.对怀素的书法有赞赏之意 3.魏千志在《明清史概论》中写道:“四乡村保,相距120里,所在聚而成集,奇日、偶日各异。其期趁集者,多逾千人,少亦数百。”这描述了 A.草市的经营情况                B.夜市的经营情况 C.都市的经营情况                D.镇市的经营情况 4.据《白银资本》统计:美洲在17世纪和18世纪分别生产了42000吨和74000吨白银,各有27000吨和54000吨运到欧洲,两个世纪合计81000吨。在欧洲获得的白银中,大约一半(39000吨)又转手到亚洲,这些白银最终主要流入中国。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中国当时的商品出口总额高于进口总额 ②世界市场的不断拓展,推动着各地经济交流 ③欧洲经济总量开始超过中国 ④有利于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现代交通工具的进步,推动着社会进步。”下列言论能够反映这一观点的是 ①“男女杂座,不以为嫌。” ②“大众可座、稳快价廉。” ③“吾乘电车非节费,实以取其捷也。” ④“拉人力车的讨厌马车,赶马车的又讨厌汽车。”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6.梁启超在《湖南事务学堂课艺批》中写道:“议院制虽创设于泰西,实吾五经诸子传纪,随举一义,多有其义者。”梁启超写此话的目的是 A.为了在中国实行议院制而寻找圣贤遗训     B.驳斥议院制最早设立于西方国家的说法   C.说明五经中已有关于议院制的完整理论     D.阐明儒家经典中含有资产阶级民主思想 7.“当日本企图取代欧洲在中国的位置,如夺取德国在山东的权力时,它倒提高了中国的民族主义精神。”这次“民族主义精神”高涨带来的重要影响是 A.结束了中国两干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     B.促成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C.动摇了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的统治根基 D.取得了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 8.蒋介石在某日的日记中写道:“……严督沈阳与锦(西)、葫(芦岛)两兵团赴援锦州,以期救护我范汉杰、卢浚泉等忠勇将士。”这表明 A.北伐战争全面展开,东北战场出现敌我拉锯之势 B.九一八事变发生,日军正全力进攻我国东北地区 C.刘邓大军已挺进大别山,战略反攻的序幕已揭开 D.辽沈战役打响,东北战场将形成“关门打狗”之势 9.毛泽东在七大预备会议的报告中说:“决议案上把好事都挂在我的帐上,所以我要对此发表点意见。写成代表,那还可以,如果只有我一个人,那就不成其为党了。”毛泽东的这些言论最能说明毛泽东思想是 A.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B.中国革命实践的产物 C.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D.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10.我国建国之初的三大外交政策是当时中国的对外战略,奠定了整个50年代外交政策的基础。三大外交政策总的倾向是 A.努力与各国建立平等互利的关系  B.否定国民党统治时期的对外政策 C.赢得巩固政权和发展经济的时间    D.尽快融入日益全球化的国际体系 11.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的宪政体制既体现了普遍的宪政价值,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这部宪法 ①奠定了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基础  ②体现了对《共同纲领》的继承与发展 ③反映了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基本建立 ④表达了人民民主政体的基本诉求     A.①②④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2.“他消除了过分专横的寡头政治,解放平民,使其免于奴役,并建立了雅典‘平民政体的祖制’。”这里的“他”所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A.实行分区选举制度                B.成立公民陪审法庭     C.推行财产等级制度              D.设立四百人议事会 13.马文·佩里在《西方文明史》中写道:“在路德看来,真正的基督徒是个勇士,他仅以上帝将信仰恩赐于世人这一信念做武器,进行着艰苦的获得拯救的探索。”马丁·路德要基督徒“获得拯救”的途径是 A.参加宗教仪式                    B.直接阅读《圣经》     C.多做行善之事                    D.听从教士教诲 14.1563年,英国议会制定法律,规定任何人都不得在没有书面许可的情况下离开其住地,否则将被逮捕和遣送。1795年,英国颁布《贫民迁移法》,允许居民在规定的教区内迁移。1846年,英国修改《贫民迁移法》,禁止对在某一教区居住5年以上者遣返原籍。促使英国不断调整国内移民法律的原因是 A.无产阶级的斗争                  B.启蒙运动的深入 C.工业革命的发展                  D.选举制度的改革 15.右图为在法国取得发明专利的“汽马”。 这项发明出现的前提是 A.马的驯养与使用     B.蒸汽机的改良与使用     C.电的发明与使用     D.内燃机的创制与使用 16.15世纪到16世纪,欧洲人的消费观念中理性节俭是美德;20世纪中期,欧洲经济学家则提出“奢侈是美德,节俭是罪恶”。造成这一转变的背景是 A.自由放任经济政策的实行        B.经济“大萧条”时期的来临     C.经济发展“黄金时期”的出现    D.战后“福利国家”制度的建立 17.以下为1913年一1926年俄国(苏俄、苏联)的工业生产情况表                                   年份 项目 1913年 1920年 1925年 1926年 总产值(按1926年度价格计算,单位:亿卢布) 102.51 14.10 77.39 110.83 产值指数(以1913年为基数100) 100 13.8 75.5 108.1 上表中1926年工业生产情况出现的因素是 A.多种所有制并存,恢复商品交换    B.优先发展重工业,实行公有制     C.完善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管理,刺激工业发展    D.以经济管理方法代替行政命令 18.“美国对苏联政策的要旨在于,它必须是一种长期的、耐心而又坚定的、警惕地遏制其对外扩张倾向的政策”。美国上述政策的实施带来的影响不包括 A.导致美苏从盟友变成对手        B.促使战后两极世界的形成 C.导致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D.促使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19.从1960—1975年,发达国家人均收入由2000美元上升到3000美元,而发展中国家的人均收入仅由169美元上升到260美元。发展中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份额也由1950年的31%降到1972年的18%。改变这种局面的根本出路在于 A.充分利用第三次技术革命的成果     B.尽快改变美苏两极对峙对抗格局 C.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D.不断推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合作 20.右图为坎金斯基的作品《秋》,图中画有在落满秋叶的草地上挣扎的鸭子和张开嘴巴、露出狰狞的蛇……。此画反映了 A.丰富多彩、奔放、浪漫的艺术风格 B.写实的、反映人民生活的艺术风格 C.强调光和色、抒发个性的艺术风格 D.反传统的、变形、抽象的艺术风格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满分60分。包括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其中第21题、第22题、第23题为必做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24题为选做题,包括A、B、C、D四小题,请选定其中两小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若多做,则按作答的前两小题评分。 21.(13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孔子与董仲舒的伦理思想是对他们生活时代所提出的挑战的回应。……在孔子生活的春秋时代,……周天子式微以及血缘关系的淡化,贵族间攻伐、僭越之事屡有发生,出现了孔子所谓“礼崩乐坏”的天下大乱的局面。董仲舒生活在西汉鼎盛的汉武时期,虽然那些“自为法令、拟于天子”的势力迭遭打击,但尚未彻底铲除而继续威胁着皇权的巩固。另一方面,小农也面临着被兼并而破产的境地。某些封建官僚贵族“多其牛羊、广其田宅、博其产业、蓄其积委”,使劳动人民“日削月胺、寝以大穷”。 ——马国华脂乙子与董仲舒伦理思想比较研究》 材料二  “为仁由己。”“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克己复礼为仁。” ——《论语》 材料三  臣谨案《春秋》之中,视前世已行之事,以观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国家将有失道之政,而天乃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 ——班固《汉书·董仲舒传》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别指出孔子与董仲舒的“生活时代”所面临的“挑战”。并以此说明两位思想家作出“回应”的各自的目的。(6分) (2)据材料二,孔子认为实现“仁”的途径有哪些?(3分) (3)据材料三,概括董仲舒的思想。并指出其目的。(2分) (4)据材料二、三,分别概括孔子和董仲舒的思想核心。(2分) 22.(13分)国家结构形式是指一个国家的整体与其组成部分之间,中央和地方之间的相互关系。国家结构形式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划分国家的领土,以及如何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国家整体和组成部分,中央和地方之间的权限问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元代的)行省的职掌,在忽必烈时期主要是钱粮、户口、屯种、漕运等事务。……成宗即位后,颁给行省长官虎符,使其就领本省军队。……各行省的重大事务必须呈报中书省;军政要务则需呈报枢密院(职掌军权的中央机构),没有中书省、枢密院转发的诏旨,行省官员既不能更改赋税,也不能调动军队。 ——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  在理论上,我们可以把1787年宪法想象成定义一些封闭的“权力圈子”。对于各州权力,这些“圈子”规定了限制范围:在圈内的权力是被禁止使用的,所有在圈外的权力则被假设允许使用。对于联邦政府,这些“圈子”则规定了授权范围:只有在圈子内的权力是被允许使用的,凡是在圈外的权力都被假设为无效而受到禁止。 ——张千帆《西方宪政体系》 材料三  新帝国由22个邦和3个自由市组成,……最大的邦是普鲁士王国,占帝国全部面积的55%和人口的61%;……当时有人讽刺说,这是一个由一只大猛兽、半打狐狸和十几只耗子组成的联邦。新帝国形式上是作为一个联邦组织起来,参加帝国的各邦表面上并未失去各自的原有地位,但是统治权属于普鲁士控制的帝国政府,而不属于各邦。 ——丁建宏《德国通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说明元代是如何规定中央和地方的权限的?并指出其作用。(4分) (2)据材料二、三,概括美、德两国的国家结构形式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其形成的历史背景。(7分) (3)据上述材料,你认为导致各国国家结构形式形成的主要因素有哪些?(2分) 23.(14分)良好的制度是一个国家走向振兴和强大的可靠保障。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日本明治维新时期著名的思想家福泽谕吉说过,一个民族要崛起,要有三个方面的改变:第一是人心的改变,第二是政治制度的改变,第三是器物和经济的改变。 ——李洪峰《大国崛起的文化准备》 材料二  真正成功的是英国“东印度公司”。……该公司的“以股份有限责任公司从民间融资,然后由民间经营外贸”的模式,不仅保证商人有其独立经营海洋贸易的空间,也为英国后来的工业革命做好了公司组织形式上的准备,而且还带来了另一种意外的效果:既然大西洋贸易给这些股份公司带来利润,而这些公司的利益又由众多股东共享,于是,海洋贸易以及由此引发的相关服务与制造业务创造了一批非贵族出身的有产阶层;这些新的富有商人自然对他们靠冒险挣来的财富很看重,不希望王室通过随意征税或其他方式来剥夺、侵占他们的私有财产。由于英国自1215年后就有了一个初步的代议政治制度架构,虽然这些新的富有商人们多数并无贵族背景,但他们可依赖代议制下的议会对国家立法与管治产生影响。……革命之后又恢复议会制,这实际上在英国建成了虚君共和制,限制了王权。 ——陈志武《再谈西方的兴起》 材料三 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确实包含许多因素:劳动力、土地、资金、资源等。但能使各要素有机、合理的发生作用,还是取决于制度安排。这就是为什么同样一个中国,(1978年)前后三十年的基本国情和自然禀赋并无质的差异,但发展程度却有天壤之别。 ——宋鲁郑《从西方丑闻看中国崛起》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简要说明近代中国在“器物和经济改变”和“政治制度改变”方面所做的重要努力。(5分) (2)运用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以17世纪的英国和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的中国为例,对“良好的制度是一个国家走向振兴和强大的可靠保障”进行论证。(9分)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50字左右) 24.【选做题】本题包括A、B、C、D四小题,请选定其中两小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若多做,则按作答的前两小题评分。 A.【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0分) 自古以来,重大改革都注重教育方面的改革。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对于如何提拔人才、选取人才,王安石提出了“教之、养之、取之、任之”的系统人才观。(其中的)“养之”,即优待和栽培人才。“饶之以财,约之以礼,裁之以法”。……“任之”,即任用人才。任用之道,关键是任人唯贤、任人唯才、任人唯德。 ——武玉环《王安石变法失败错在用用人》 材料二  (明治政府)颁布法令,实施义务初等教育,因为国家需要有文化的公民。大批外国教育家来到日本创办学校和大学;成千上万的日本人出国学习,回国后在新学校任教。……1890年颁布的教育诏书告诫所有学生,“要勇敢地献身于国家,以此来保卫和维持我们的与天地同存的帝国王权的兴盛。”     材料三  康有为说:“欲任天下之事,开中国之新世界,莫亟于教育。”  ……“挽世变在人才,(成人才)在学术,讲学术在合群。”……在广东南海主持万木草堂时,他所培养的学生“每轻视八股,于考据训话,亦不甚措意,惟喜谈时务,多留意政治,盖有志于用世者。” ——摘编自张玉山《论维新运动时期维新派的人才观》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别概括“养之”和“任之”的特点。(2分) (2)据材料二,指出明治政府实行教育改革的措施。(3分) (3)据材料三,概括康有为有关教育的观点。(3分) (4)据材料二、三,指出明治政府的教育改革措施与康有为的教育思想的共同之处。(2分) B.【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0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他(克伦威尔)的个人品质也许是高尚的,也没有权力欲。但(英国)革命的狂风巨浪把他冲到权力的顶峰,而这个权力却似乎正是革命试图要遏制的那个权力。……(1640至1653年的)革命以反抗一个人的专制开始,最终却不得不以另一个人的专制结束,这里面是否有内在的必然性 ——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材料二  克伦威尔把英国缔造成为一个为其欧洲邻邦所畏惧、所赞扬的强国。这点就连王党分子克拉林顿伯爵和被称为皇家海军救星的日记作家塞缪尔·佩皮斯竟也乐于承认。 ——(英)莫里斯·阿什利《论奥利弗·克伦威尔》     材料三  当十八世纪启蒙运动时期,克伦威尔竟被看作是个伪君子、撒谎者。而到二十世纪,人们又试图更科学地把他放在某些马克思主义或社会学的模式里予以适当评价。要研究一位伟人的生涯,我们就得下决心一定要找出什么是这位人物事业之中的最重要的方面。在这篇导论里,我只试图把我所看到的克伦威尔一生事业中的重要之点加以简短阐述。 ——(英)莫里斯·阿什利《论奥利弗·克伦威尔》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你如何理解“革命以反抗一个人的专制开始,最终却不得不以另一个人的专制结束”?这两种“专制”在本质上有何不同?  (4分)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克伦威尔“把英国缔造成为一个为其欧洲邻邦所畏惧、所赞扬的强国”所采取的对外措施。(3分) (3)据材料三,概括影响人们对历史人物评价的因素。(3分) C.【探索历史的奥秘】(10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93年,探险家史蒂芬斯到中美洲进行考察,在热带丛林的深处,发现了一座湮没了千年之久、规模宏大的古城。坍塌的神庙上那一块块巨大的基石,布满精美的雕饰;石板铺成的道路,还保留着当年的样子;石砌的民宅与贵族的宫殿尽管大多已倒塌,但仍可想见当年繁荣、喧闹的景象。 ——《岳麓版高中历史教科书》 材料二 材料三  (这些)城市,如果它们可以这样称呼的话,是举行仪式的中心,而不是要塞、居住地或行政首都。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里)从事的是刀耕火种的农业。……因此,他们需要不断地迁移村庄驻地。为了平衡这种暂时的生活方式,耕种者们在主要是举行宗教仪式的中心建立了一些巨大的石头建筑物,以此来表承他们的社会的统一。……4至10世纪期间,(这个)文明非常繁荣,但随后便衰落下去。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史蒂芬斯发现了哪一文明的遗址?其发现有何意义? (2分) (2)据材料二,指出图中建筑和文字的特点。(4分)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从人为的角度,分析文明衰落的原因。(4分) D.【世界文化遗产荟萃】(10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古代,最高等级的城市为国都,城方九里。……平遥古城城方三里。在布局上,大至整个古城区,小至四合院落,表现为突出中心、强化中轴,遵循严格的“左祖右社”、“左丈右武”、“左道观、右寺院”的程式。 ——曾晓华《从西安到平遥》 材料二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平遥古城的城市等级。其布局反映了哪些文化内涵?规划与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古城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4分) (2)据材料二,指出图中机构的历史地位。说明此类机构对商业的繁荣所起的作用。(4分) (3)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平遥古城的认识。(2分) 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2013届高三教学情况调研(二)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D A B C A B D C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A B C D B A C C 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满分60分。包括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其中第21题、第22题、第23题为必做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24题为选做题,包括A、B、C、D四小题,请选定其中两小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若多做,则按作答的前两小题评分。 21.(13分) (1)挑战:春秋时代:出现“礼崩乐坏”的局面。(或分封制、宗法制遭到破坏)(1分)汉武时期:皇权受到威胁;小农破产。(2分) 目的:孔子:恢复礼乐制度。(1分) 董仲舒:维护皇权和小农经济。(2分) (2)途径:通过自身努力;待人要宽容;以礼规范自己的行为。(3分) (3)思想:天人感应。(1分)目的:用上天规劝统治者实行仁政。(1分) (4)核心:孔子是“仁”:董仲舒是“天命”。(2分) 22.(13分) (1)规定:行省拥有经济、军事大权。(2分)但行使权力受中央节制。(1分) 作用:加强了中央集权。(1分) (2)特点:美: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或协调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2分) 德:普鲁士在帝国中占统治地位。(1分) 背景:美:独立之初的松散联盟导致国家动荡;反对权力过度集中。(2分) 德:普鲁士主导了德意志的统一与帝国的建立;普鲁士实力强大;具有专制传统。(2分,答到其中2点即可) (3)因素:历史传统;基本国情。  (2分) 23.(14分) (1)努力:洋务运动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开启了近代的工业化潮流(2分)。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以及中共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推动着中国近代政治民主化潮流(3分)。 (2)评分标准:     第一等(9—7分):观点方面:观点理解准确,即提及“英国通过创立经济、政治制度进入近代化。”和“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实行的制度开创了改革开放的新局面。”论证方面:有机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按清晰的逻辑关系充分论证。表述方面:层次分明,详略得当。     第二等(6—4分):观点方面:观点理解基本准确。论证方面: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合理论证观点。表述方面:有层次,详略欠当。 第三等(3—0分):观点方面:观点理解不够准确。论证方面:未能或很少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缺乏逻辑关系。表述方面:缺乏层次,详略不当。 参考答案:     英国通过创立经济、政治制度进入近代化。建立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制度,保证商人独立经营海洋贸易:为后来的公司组织形式作准备:增强了新贵族和资产阶级的实力。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有利于促进资产阶级民主。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实行的制度开创了改革开放的新局面。在政治上,恢复与完善三大政治制度。在经济上,实施家庭承包责任制,农业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了历史性的变革。在 管理制度 档案管理制度下载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下载三类维修管理制度下载财务管理制度免费下载安全设施管理制度下载 方面,企业自主经营。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实施一系列对外开放的制度,使对外开放格局迅速形成。 24.【选做题】本题包括A、B、C、D四小题,请选定其中两小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若多做,则按作答的前两小题评分。 A.【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0分) (1)特点:养之:既鼓励(或优待)又约束。(1分)任之:既强调才又强调德。(1分) (2)措施:普及初等教育;创办新式学校;灌输忠君思想。(3分) (3)观点:把教育作为开展政治活动的重要手段;提倡培养群体观念;注重培养政治素养。(3分) (4)共同:都强调教育服务于政治;都注重培养政治素养。(2分) B.【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0分) (1)理解:开始于反抗查理一世(或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结束于克伦威尔成为护国主。(2分) 不同:由封建君主专制变成了资产阶级军事独裁统治。(2分) (2)措施:征服爱尔兰、苏格兰;颁布航海条例,削弱荷兰海上霸权;与葡萄牙、丹麦等国签订商约,巩固其海上权威与商业利益。(3分) (3)因素:现实的需要;史学研究的方法;个人的立场。(3分) C.【探索历史的奥秘】(10分) (1)文明:玛雅。(1分)意义:发现了失落已久玛雅文明。(1分) (2)建筑:梯形结构;同时作为神庙、天文台和坟墓使用。(2分) 文字:方块图形;一部分是音符,一部分是意符。(2分) (3)原因:人口爆炸;土壤肥力耗尽;人类争斗;疫病流行。(4分) D.【世界文化遗产荟萃】(10分) (1)等级:县城。(1分)内涵:“神人共治”:“三教合一”。(2分)依据:礼制。(1分) (2)地位:全国第一家票号。(1分) 作用:结束了现银票运局面;开辟了金融业发展的新纪元;促进了贸易繁荣和近代工业兴起:方便政府办事与人民生活。(3分,答到其中3点即可) (3)认识:反映了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传统文化;适应了当时经济发展的需要。(2分)
本文档为【2013届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二模历史试题】,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33423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375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7-09-20
浏览量: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