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邓老学术经验一.

邓老学术经验一.

举报
开通vip

邓老学术经验一.邓铁涛教授学术经验介绍 刘小斌广州中医药大学 一.生平简介 邓铁涛,名锡才,广东开平人,中共党员。广州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代著名中医学家。1916年农历10月11日出生于一个中医家庭,1932年就读于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1937年毕业为该校第九届毕业生。在长达近70年的医疗教学科研生涯中,融古贯今,积累丰富临床诊疗经验,提出一系列对现代医学发展有影响的理论学说。 邓铁涛教授古稀之年仍奋斗不息,2001年10月28日,在北京的人民大会堂,举行“全国著名老中医邓铁涛教授学术思想研讨会”; ...

邓老学术经验一.
邓铁涛教授学术经验介绍 刘小斌广州中医药大学 一.生平简介 邓铁涛,名锡才,广东开平人,中共党员。广州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代著名中医学家。1916年农历10月11日出生于一个中医家庭,1932年就读于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1937年毕业为该校第九届毕业生。在长达近70年的医疗教学科研生涯中,融古贯今,积累丰富临床诊疗经验,提出一系列对现代医学发展有影响的理论学说。 邓铁涛教授古稀之年仍奋斗不息,2001年10月28日,在北京的人民大会堂,举行“全国著名老中医邓铁涛教授学术思想研讨会”; 2004年10月18日在广州举行“邓铁涛学术思想国际研讨会” 2005年7月1日科技部在北京召开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973计划)项目实施会公布:邓铁涛教授受聘为《中医基础理论整理与创新研究》专项首席科学家。 二.临证学术经验 (一)冠心病论治 中医虽无冠心病之名,但邓老认为可以古说参证。 1.辩明病位,详审病机 ①病位在心 冠心病辨证首先要辨明病位。《内经》既称“真心痛”,《金医》又有“胸痹”篇,则此病病位在心无疑。心下是胃的位置,心痛与胃病古人早有所鉴别,今天临床仍须认真诊察。其次要详审病机,邓氏认为冠心病是本虚标实之证。 ②本虚标实 本虚虽指全身之虚,但心虚是其突出的矛盾。心虚的特点,心主火,意味着人体能源之所主。心搏一停,其他系统也就随之停止。 标实,主要是痰和血瘀。虚与实,孰先孰后?应该说是先有虚。由于心阳心阴俱虚,才引起气血失畅,气虚生痰,血滞成瘀。气虚可引起血瘀,气虚则无力推动血液运行。 全国各地对冠心病的治疗方剂,以祛瘀为主;广东的病例,心气虚(阳虚)兼痰浊者为多见。特别是早、中期患者,其后则兼瘀或兼痰瘀者为多。 2.辨证论治 ①心阳虚(兼痰或瘀):一般用温胆汤加党参(竹茹10克、枳壳10克、橘红5克、法夏(胆星)10克、茯苓15克、党参15克、甘草5克)。 ②心阴虚用药:一般选用生脉散(太子参18克、麦冬9克、五味子9克)为主方。 ③阴阳两虚用药:用温胆汤合生脉散,或四君子汤合生脉散,不宜用炙甘草汤。 ④兼痰兼瘀用药:痰证为主的可于温胆汤中酌加胆星、远志或括萎、薤白之类,瘀证为主的可用蒲黄、五灵脂、川芎、丹参、三七之属为主。 ⑤血压或血脂高用药:山楂、杜仲、桑螵蛸。 ⑥心绞痛有突然发作:邓氏祖传验方出五灵止痛散。 ⑦急性心肌梗塞抢救:通脉止痛是抢救的首要步骤,可用冠心苏合九1~2枚立即嚼服。 ⑧调养:人参10陈皮1 3.病案 冠心病冠状动脉搭桥围手术期的临床研究 冠状动脉搭桥手术为当今心血管学科前沿尖端技术,心脏中心有些医务人员,开始以为西医外科搭桥,中医加开点中药,就算是中西结合研究了。而邓老的思维是:“在手术前,有些必须手术的病人,因为身体条件差,不能上手术台,那么术前用中药调理,使他达到做手术的条件;在手术后,用中药防治并发症以及合并症的发生;在康复期,用中医药防止心血管的再堵塞、再狭窄。”研究最终目的是要服中药代替心脏搭桥手术,即用“治未病”代替“治末病”。 邓老与心脏中心四位博导,至2004年10月共进行114例临床研究。射血分数低于30%不能做手术者,调脾护心提高射血分数达到手术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手术后创伤者,心阳受挫,致脾失健运,聚湿于肺成痰,或术中麻醉以及气管插管等对气道的刺激,肺失宣发通调,水饮内停成痰浊,给予除痰化湿中药;术后康复期,“气虚”则为血管易再堵塞、再狭窄之根本,邓氏冠心方,以人参补益元气;田七活血祛瘀通脉;茯苓、竹茹、枳壳等药除痰理气。 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后病位主要在心脾两脏,调脾护心为防治基本原则。这一研究成为国家科技部“十一五”支撑计划“冠心病血运重建术后中医综合干预方案临床研究”项目。 4.中药临床制剂 冠心止痛膏,五灵止痛散,暖心胶囊,养心胶囊,广州冠心丸,又名冠心丸、胸痹心泰胶囊。 (二)高血压病论治 中医无高血压病之病名。根据本病的主要症状及其发展过程,属于中医之“眩晕”、“头痛”、“肝风’、“中风”等病证的范围,病位主要在肝。 1.肝与五脏之关系 叶天士:“肝为风木之脏,因有相火内寄,体阴用阳。其性刚,主动主升,全赖肾水以涵之,血液以濡之,肺金清肃下降之令以平之,中宫敦阜之土气以培之。则刚劲之质,得柔和之体,遂其条达畅茂之性,何病之有?” 邓老推崇王旭高治肝学说,以肝气、肝风、肝火辨治。王氏说:“内风多从火出,气有余便是火,余故曰肝气、肝风、肝火,三者同症异名,但为病不同,治法亦异耳。” 2.辨证论治 审证用药,合理降压(五条方),调养巩固。 ①平肝潜阳,石决牡蛎汤(自订方): 石决明(先煎)30克、生牡蛎(先煎)30克、白芍15克、牛膝15克、钩藤15克、莲子心6克、莲须10克。 如苔黄、脉数有力加黄芩;若兼阳明实热便秘者,可加大黄之类泻其实热;苔厚腻去莲须加茯苓、泽泻;头痛甚属热者加菊花或龙胆草;头晕甚加明天麻;失眠加夜交藤或酸枣仁。 ②滋肾养肝,莲椹汤(自订方): 莲须12克、桑椹子12克、女贞子12克、旱莲草12克、山药15克、龟板(先煎) 30克、牛膝15克。 气虚加太子参;舌光无苔加麦冬、生地;失眠心悸加酸枣仁、柏子仁。 ③调补肝肾,肝肾双补汤(自订方): 桑寄生30克、首鸟24克、川芎9克、淫羊藿9克、玉米须30克、杜仲9克、磁石(先煎)30克、生龙骨(先煎)30克。 若兼气虚加黄芪30克。若以肾阳虚为主者,用附桂十味场(肉桂3克、熟附子10克、黄精20克、桑椹10克、丹皮9克、云茯苓10克、泽泻10克、莲须12克、玉米须30克、牛膝9克)。若肾阳虚甚兼浮肿者,用真武汤加黄芪30克、杜仲12克。 ④健脾益气,赭决七味汤(自订方): 黄芪30克、党参15克、陈皮6克、法半夏12克、云茯苓15克、代赭石(先煎)30克、草决明24克、白术9克、甘草2克。 若兼肝肾阴虚者加首乌、桑椹、女贞之属;若兼肾阳虚者加肉挂心、仙茅、淫羊藿之属;若兼血瘀者加川芎、丹参之属。 3.生活调养 包括:调节情志、体育疗法,倡导“医疗步行”、中西并用、勿食过咸。 唐·孙思邈在《千金要方·食治》:“咸走血......咸入胃也,其气走中焦,注于诸脉,脉者血之所走也,与咸相得即血凝”。 (三)中风(脑血管意外)论治 风、劳、臌、膈,古称四大证,而中风居其首。脑血管意外属中医“中风”病范围,中医的中风病包括现代医学多种疾病,但主要还是指脑血管意外的疾病,可以分为出血性中风与缺血性中风两类。 1.内因为主,内虚为本 通过文献的复习及结合多年临床治验,邓老认为中风的病因病机,应以内因为主,内虚为本,加以七情、饮食、劳倦等因素,以致肝风、肝火内动,或湿痰、瘀血内阻,或虚阳浮越而发病。而外风外寒亦往往为本病之诱发原因。 2.辨证分型治疗:中脏、中腑、中经络。 (1)中脏 以突然昏倒,不省人事,或发热或不发热为主要表现。分阳闭证、阴闭证、脱证。 ①阳闭证至宝丹及清肝降火,滋阴潜阳之剂。 ②阴闭证苏合香丸及熄风豁痰之剂。 ③脱证参附汤、地黄饮子。 (2)中腑 以神清,或神情默默,善悲而哭,半身不遂或但臂(腿)不遂,失语或语言不利,口眼歪斜,或大小便失禁,关格等为主要表现。本型多经中脏转轻而出腑,或中经络转重而入腑。 ①肝阳亢盛:羚羊角骨汤(自拟),羚羊角骨25克、钩藤15克、白芍12克、地龙12克、石决明30克、竺黄10克、云苓10克、杜仲12克、牛膝15克。兼热盛者,可加黄芩、莲子心、石膏;兼痰可加胆星、全蝎、僵蚕;兼失语者加全蝎;菖蒲,或合至宝丹。 ②气虚血瘀:补阳还五汤,或黄芪桂枝五物汤。若兼失语则加全蝎、菖蒲、远志,或合猴枣散(成药)。若以血瘀为主,气虚不甚者,可用王清任通窍活血汤加减。 ③阴亏血虚:用地黄饮子。若兼失语,加竺黄、菖蒲、生葱。 (3)中经络 以口眼歪斜,语言不利,肌肤不仁,手足麻木为主要表现。 ①风痰阻络:秦艽牵正汤(自拟):秦艽18克、川芎10克、当归l0克、白芍15克、 生地20克、云苓15克、白附子10克、僵蚕10克、全蝎10克、羌活10克、防风6克、白术12克。兼热者加石膏、黄芩;痰多者,去生地加胆星;血虚者,加熟地、鸡血藤。 ②阴亏阳亢:钩藤饮加减(自拟):双钩藤12克、牡蛎30克、牛膝15克、竺黄12克、全蝎10克、石决明30克、天麻10克、首乌20克、杜仲12克。 3.中药制剂:健脑片 主要药物:黄芪、川芎、当归、赤芍、桃仁、红花、胆星、九节菖蒲、生地、稀签草、竹茹等。 功能:补气养血,生精充髓,活血通络,除痰醒脑。 适用于老人精血亏耗,气虚神疲,脑髓空虚,痰瘀阻滞清窍之呆病虚眩,中风后遗症,半身不遂等,亦适用于现代医学之老年性痴呆、脑动脉供血不足、脑萎缩及脑血管意外后遗症属上述中医辨证患者。 (四)胃病(消化性溃疡及慢性胃炎)论治 中医没有胃、十二指肠溃疡病的病名,但本病常见的症状为胃部疼痛,故可概括于胃脘痛证中。至于慢性胃炎,现代医学分慢性浅表性胃炎及慢性萎缩性胃炎,根据其主要症状为中上腹部隐痛、食后腹胀,可归于胃痛、痞满范围。 1.消化性溃疡发病,体质因素是关键。 李东垣的内因脾胃为主论,对本病的防治的确有指导意义。从脏腑的关系来看,病生于胃,受侮于肝,关键在脾。脾气虚常为本病的重要一环。 2.消化性溃疡发病分型与治疗 ①肝胃不和:宜疏肝和胃,方用四逆散加云苓、白术、大枣。 ②脾胃虚寒:宜健脾温中,方用黄芪建中场。 ③脾虚肝郁兼瘀:宜健脾去瘀或兼舒肝,用四君子汤加黄芪、红花、桃仁、柴胡、白芍、海螵蛸之属。 ④胃阴亏虚:宜益胃养阴,用麦门冬汤加减(麦冬、党参、沙参、石斛、玉竹、云苓、甘草、乌梅)。 邓氏认为舒肝与健脾有调节神经与胃肠功能的作用,故常以下方为基本方:党参18克、白术12克、云苓15克、柴胡9克、佛手片5克、乌贼骨15克(或煅瓦楞子)、甘草5克,随证加减。 太子参30白术15云苓20川萆薢15陈皮5法夏10白芍20枳壳10谷芽30淮山30甘草5大枣20——邓老胃病方 饮食注意:不宜吃粉、水果(如香蕉)。 3.慢性胃炎病因病机:脾亏虚于阳气,胃亏虚于阴液 该病是指由各种不同原因引起的胃粘膜慢性炎症性改变,以慢性浅表性胃炎及 继续阅读
本文档为【邓老学术经验一.】,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86908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2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医药卫生
上传时间:2019-07-19
浏览量: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