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工程力学复习要点

工程力学复习要点

举报
开通vip

工程力学复习要点工程力学2013年3月份考前辅导资料 1、基本概念 (1)构件:机械中零件和结构中构件的统称; (2)变形:构件在外载荷作用下,其形状及尺寸的变化称为变形; (3)弹性变形:构件在外载荷作用下发生变形,当外载荷去掉后消失的变形称为弹性变形; (4)塑性变形:构件在外载荷作用下发生变形,当外载荷去掉后不能消失的变形称为塑性变形或永久变形; (5)强度:构件在外载荷作用下,抵抗破坏或过大塑性变形的能力; (6)刚度:构件在外载荷作用,下抵抗弹性变形的能力; (7)稳定性:构件在压力作用下,保持原有平衡状态的能力; (...

工程力学复习要点
工程力学2013年3月份考前辅导资料 1、基本概念 (1)构件:机械中零件和结构中构件的统称; (2)变形:构件在外载荷作用下,其形状及尺寸的变化称为变形; (3)弹性变形:构件在外载荷作用下发生变形,当外载荷去掉后消失的变形称为弹性变形; (4)塑性变形:构件在外载荷作用下发生变形,当外载荷去掉后不能消失的变形称为塑性变形或永久变形; (5)强度:构件在外载荷作用下,抵抗破坏或过大塑性变形的能力; (6)刚度:构件在外载荷作用,下抵抗弹性变形的能力; (7)稳定性:构件在压力作用下,保持原有平衡状态的能力; (8)失稳:构件在一定压力作用下,突然民生不能保持原有平衡形式的现象; (9)变形固体:认为一切固体在载荷作用下都将发生变形(区别刚体) 2、变形固体的基本假设 (1)连续性假设 含义: 认为整个构件体积内毫无空隙地充满着物质。即主为物体是密实的。 推论: 构件内的一些力学量即可用坐标的连续函数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示,也可用无限小的数学分析方法。 (2)均匀性假设 含义: 认为构件内的任何部分其力学性能相同。 推论: 在构件内任意取一单元体研究,其力学性质可代表其它部分。 (3)各向同性假设 含义: 认为在构件内沿各个方向的力学性能相同。 推论: 在构件内沿任意方向取单元体研究,其力学性质可代表其它任何方向。 (4)小变形假设 含义: 认为构件在载荷作用下,其变形与构件的原始尺寸相比非常小,可以忽略不计。 推论: 在研究构件的内部受力和变形等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时,按构件的原始尺寸和形状计算。 3、外力与内力 外力: (1)按外力的作用方式 a)体积力: 连续分布于构件内部各点上的外力; b)表面力: 作用于构件表面上的外力; c)分布力: 连续作用于构件表面或某一范围的外力; d)集中力: 表面力作用面积远小于构件表面积或沿构件轴线的分布范围远小于构件长度,则可将分布力简化为作用于一点的力,称为集中力。 (2)按随时间变化情况 a) 静载荷:缓慢地由零增加到某一定值后,不再随时间变化,保持不变或变化很不显著的载荷; b) 动载荷:随时间显著变化或使构件各质点产生明显的加速度的载荷。 c) 交变载荷: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的载荷; d) 冲击载荷:构件运动在瞬时内发生突然变化所引起的载荷。 内力: (1)内力:构件因外力作用发生变形,其内部各部分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从而引起相邻部分的相互作用力。 (2)附加内力:材料力学中的内力是指由于外力作用引起构件内部质点相互作用力的变化量,即附加内力 截面法: 定义:为显示内力,假想将构件切开,由脱离体的平衡条件由外力确定内力的方法。 步骤: a)截开  在欲求内力截面处,假想用一平面将截面分成两部分,保留任意一部分,弃去另一部分。 b)代替  用作用于截面上的内力代替弃去部分对留下部分的作用。 c)平衡  对留下部分建立平衡方程,确定内力值。 4、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 材料力学研究对象-杆件 杆件:长度方向尺寸远大于另外两个方向尺寸的构件。 横截面:与轴线垂直的截面。 轴线:横截面形心的边线。 四种基本变形 (1) 轴向拉伸与轴向压缩 作用力特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线与杆轴线重合的外力。 变形特点:杆沿轴线伸长或缩短。 (2) 剪切 作用力特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相互平行且作用线相距很近的外力。 变形特点:杆沿作用力方向相对错动。 (3) 扭转 作用力特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面垂直于杆轴线的力偶。 变形特点:杆沿作用力方向相对错动。 (4) 弯曲 作用力特点:垂直于杆轴线的横向力的力偶。 变形特点:杆轴线由直线变为曲线。 5、横截面上的内力 轴力 用截面法求图所示截面m-m上的内力时,由平衡方程得截面上只有一个与轴线重合的内力分量,故该内力(分量)称为轴力,一般用FN表示。 若取右段部分,则由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原理知,右段部分在截开面的轴力与前述左段部分的轴力数值相等,而指向相反。 为了使由左段和右段所得同一截面                m-m上的轴力具有相同的正负号,联系到变形的情况,对轴力FN的正负号规定为:杆件的变形为纵向伸长时,轴力FN为正,称为拉力;杆件的变形为纵向压缩时,轴力FN为负,称为压力。 上述方法就是截面法,在应用截面法时要注意两个问题: 1)外载荷不能沿作用线移动。因为材料力学中研究的对象是变形体,不是刚体,力的可传性不成立。 2)截面不能切在外力作用点处,要离开或稍微离开作用点。依据圣维南原理①:作用在结构某一位置上的不同载荷,如果在静力学意义上是等效的,则在远离该位置处的应力差异甚微。 6、材料在拉(压)时的力学性质 低碳钢拉伸时的力学性质 低碳钢在拉伸时的应力-应变图或 图见下图,其力学性质为: (1)弹性阶段(ob段)  在此阶段,只产生弹性变形。oa段应力与应变成正比,即 ,称为虎克定律。其中E为与材料有关的比例常数,称为弹性模量。 a点所对应的应力值称为比例极限,记为 P;b点所对应的应力 是材料只出现弹性变形的极限值,称为弹性极限。 (2)屈服阶段(bc段)  当应力超过弹性极限后继续加载,应变会很快地增加,而应力先是下降,然后作微小的波动,在 曲线上出现接近水平线的小锯齿形线段。这种应力基本保持不变,而应变显著增加的现象,称为屈服或流动。这时所对应的应力称为屈服极限或称屈服强度,用 表示。 是衡量材料强度的重要指标。 (3)强化阶段(ce段)                                过了屈服阶段后,材料又恢复了抵抗变形的能力,要使它继续变形必须增加拉力。这种现象称为材料的强化。强化阶段的最高点e点所对应的应力 是材料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称为强度极限或抗拉强度。它表示材料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 是衡量材料强度的重要指标。 (4)局部变形阶段  过e点后,即应力达到强度极限后,在试样的某一局部范围内,横向尺寸突然急剧缩小,形成颈缩现象。 (5)塑性指标 设试样拉断后的标距长度为l1,原始长度为l,则延伸率定义为 设试样的原始横截面面积为A,拉断后颈缩处的最小截面面积变为A1,断面收缩率定义为 (6)卸载与再加载性质 在强化阶段卸载后第二次加载(dd/),其比例极限(亦即弹性极限)得到提高,但塑性变形和延伸率却有所降低。这种现象称为冷作硬化。 铸铁拉伸时的力学性质 灰口铸铁拉伸时的应力—应变关系是一微弯曲线,没有明显的直线部分。它在较小的拉应力下就被拉断,没有屈服和颈缩现象,拉断前的应变很小,延伸率也很小。灰口铸铁是典型的脆性材料。 铸铁拉断时的最大应力即为其强度极限。因为没有屈服现象,强度极限σb是衡量强度的唯一指标。 材料在压缩时的力学性质 (1)低碳钢压缩 试验表明,低碳钢压缩时的弹性模量E和屈服极限σs,都与拉伸时大致相同。所以可从拉伸试验测定低碳铁压缩时的主要性能。 (2)铸铁压缩 铸铁压缩时试样仍然在较小的变形下突然破坏。破坏断面的法线与轴线大致成45°~55°的倾角,这表明试样沿斜截面因错动而破坏。铸铁的抗压强度极限σbc与其抗拉强度极限σb的关系为σbc=(3~5)σb。 7、许用应力、安全因数和强度条件 失效与许用应力 (1)失效 由于各种原因使构件丧失正常工作能力的现象称为失效。通常当塑性材料构件截面上的应力达到屈服极限σs时,由于产生较大塑性变形,影响构件正常使用,认为构件失效;脆性材料构件截面上的应力达到强度极限σb时,构件将会断裂破坏。 (2)极限应力 将构件失效时的应力称为材料的极限应力,用σu表示。 (3)许用应力 构件工作时,其最大工作应力应小于极限应力,为此提出构件最大工作应力的容许值,称为材料的许用应力。并用[σ]表示。许用应力与极限应力的关系为 式中,n 为大于1的系数,称为安全因数,安全因数的取值方法为: 对塑性材料: 脆性材料: ns,nb分别为塑性材料和脆性材料的安全因数。 强度条件 对实际中的构件,其最大工作应力要比许用应力小,即 上式称为轴向拉伸或压缩时的强度条件。对于等截面拉压杆,则有 根据强度条件,可进行强度校核、截面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和载荷确定。 8、剪力图和弯矩图 (1)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 通常在梁的不同横截面或不同梁段上,剪力与弯矩沿梁轴变化。若沿梁轴取x轴,其坐标x代表横截面所处的位置,则横截面上的剪力和弯矩可以表示为x的函数,即 这种关系式分别称为梁的剪力方程与弯矩方程。 (2)剪力图和弯矩图 1)剪力图、弯矩图坐标方向规定 绘剪力图时,将正值的剪力画在x轴的上方,负值剪力画在x轴的下方。绘弯矩图时,将正值弯矩画在x轴的下方,将负值弯矩画在x轴的上方,即将弯矩画在梁的受拉侧。 2)剪力图、弯矩图绘制方法 根据剪力方程、弯矩方程作剪力图和弯矩图时,先求支反力(对悬臂梁可以例外),再根据梁的载荷与支承情况将梁分段,并分段建立剪力方程、弯矩方程,然后,按剪力方程、弯矩方程计算各控制截面的剪力和弯矩,绘出剪力图与弯矩图。 注意:作梁剪力图和弯矩图时,由于它们将是梁强度设计和刚度设计的重要依据,必须标明剪力和弯矩的正负号及各控制截面(包括内力的峰值截面)的剪力和弯矩值,以使梁的内力及变形情况可以从其剪力和弯矩图中反映出来。 3)刚架内力图绘制 一般在平面刚架各杆的任一横截面上将同时存在轴力、剪力和弯矩,相应地要绘出这三种内力图。考虑到刚架各杆的轴线位置情况与直梁相同,作刚架内力图时按下面步骤进行: A、计算轴力、剪力及弯矩时,有关拉压杆与直梁的内力正负号规定及计算公式仍然可用,但 要求 对教师党员的评价套管和固井爆破片与爆破装置仓库管理基本要求三甲医院都需要复审吗 观察者必须站在刚架的内侧面对各杆或各横截面。 B、作弯矩图时,习惯上将弯矩统一画在各杆的受拉一侧,而不必标注正负号;作轴力图和剪力图时,习惯上将正值轴力与剪力画在各杆的外侧,并且必须标注正负号。而其余作图步骤则与直梁的完全相同。 9、几种载荷下剪力图与弯矩图的特征 一段梁上的外力情况 q 向下的均布载荷 无载荷 集中力 集中力偶 剪力图上的特征 向下方倾斜的直线 水平直线,一般为 F 在C处有突变 在C处无变化 C 弯矩图上的特征 下凸的二次抛物线 或 或 一般为斜直线 或 在C处有尖角 在C处有突变 最大弯矩所在截面的可能位置 在FQ=0的截面   在剪力突变的截面 在紧靠C点的某一侧的截面           10、梁的挠度与转角 序号 梁和简图 挠曲线方程 挠度和转角 1 2 3 4 5 6 7 (位于 处) 8 9 (位于 处) 10 (位于 处) (位于距B端 处)           11、强度理论与应用 强度理论概述 材料力学的一个基本问题,就是研究构件的强度问题。对于单向应力状态,只需做相应的轴向拉伸或压缩实验,即可建立强度条件。 其中σu是材料发生破坏时的应力称为极限应力。对于塑性材料,以发生屈服为强度失效的标志,σu取材料的屈服极限σs;而对于脆性材料,强度失效现象是突然断裂,σu取材料的强度极限σb。、 在工程实际中,受力构件的危险点往往处于复杂应力状态,虽然可以通过直接实验来建立强度条件,但由于三个主应力之间的比值有无数组,要通过实验对各式各样的应力状态一一进行试验,实际上并不可行,而且有的实验还很难实现,于是人们不得不从考察材料破坏的原因着手,在有限试验的基础上,研究复杂应力状态下的强度条件。 实践表明,材料在常温、静载下主要发生两种形式的强度失效:一种是塑性屈服,另一种是脆性断裂。根据这两类破坏现象,人们在长期的生产活动中,综合分析材料的失效现象和规律,对强度失效提出各种假说或学说。这些假说或学说认为,材料的失效是应力、应变或应变能等因素引起的。按照这些假说或学说,无论是简单或复杂应力状态,引起失效的因素是相同的。这类假说或学说称为强度理论。利用强度理论,便可由简单应力状态的实验结果,建立复杂应力状态的强度条件。至于这些假说是否正确,在什么条件下适用,还必须经受工程实践和科学实验的检验。 四种强度理论 由于脆性断裂和塑性屈服这两类破坏形式不同,所以强度理论也相应地分为两类:一是解释断裂破坏的,其中有最大拉应力理论和最大拉应变理论。另一类是解释屈服失效的,其中有最大切应力理论和畸变能理论。现依次介绍如下。 (1)最大拉应力理论(第一强度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无论材料处于什么应力状态,只要发生脆性断裂其共同原因都是由于单元体内的最大拉应力σ1达到材料单向拉伸断裂时的最大拉应力即强度极限σb。根据这一理论,破坏条件是: (1) 将σb除以安全系数得许用应力[σ],所以强度条件是: 式中:σ1为构件危险点处的最大拉应力;[σ]为单向拉伸时材料的许用应力。试验表明:脆性材料在二向或三向拉伸断裂时,最大拉应力理论与试验结果相当接近;而当存在压应力时,则只要最大压应力不超过最大拉应力值或超过不多。最大拉应力理论与试验结果也大致相近。 (2)最大拉应变理论(第二强度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最大拉应变是引起断裂的主要因素。即认为无论什么应力状态,只要最大拉应变ε1达到材料单向拉伸断裂时的最大拉应变ε1u,材料即发生断裂,则断 裂准则为: (2) 由广义虎克定律, (3) 得: (4) 将σb除以安全系数得许用应力[σ],于是按第二强度理论建立的强度条件为: 试验表明:脆性材料在双向拉伸—压缩应力作用下,且压应力值超过拉应力值时,最大拉应变理论与试验结果大致符合。此外,这一理论还解释了石料或混凝土等脆性材料在压缩时沿着纵向开裂的断裂破坏现象。 (3)最大切应力理论(第三强度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最大切应力是引起屈服的主要因素。即无论材料处于什么应力状态,只要最大切应力达到单向拉伸时的最大切应力τs材料就将发生屈服。根据这一理论,屈服的条件为: (5) 三向应力状态下的最大切应力为: (6) 而单向拉伸屈服极限时的最大切应力τs 为: (7) 由式(e)、(f)、(g)及得屈服条件: 上式又称特雷斯卡(Tresca)屈服条件。对应的强度条件为: 这一理论较为满意地解释了塑性材料的屈服现象。例如,低碳钢拉伸时,沿与轴线成45°的方向出现滑移线就是材料沿τmax所在平面发生滑移的痕迹。按该理论的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比较吻合,而且偏于安全。该理论的缺点是未考虑σ2对材料屈服的影响。 (4)畸变能理论(第四强度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畸变能密度是引起屈服的主要因素。即无论什么应力状态,只要畸变能密度 达到了材料单向拉伸屈服时的畸变能密度 材料就发生屈服,即: =                                               (8) 根据这一理论,由于材料单向屈服时的应力σs,由(8)式及畸变能密度                         代入(h)式得屈服条件。 上式也称米赛斯(Mises)屈服条件,相应的强度条件是: 大量的试验结果表明,畸变能屈服准则比最大切应力准则更好地描述了钢、铜、铝等塑性材料的屈服状态,但由于最大切应力理论的数学表达式简单,因此二者均在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 强度理论应用 综合上面的结果,把各种强度理论的强度条件写成统一的形式: σr≤[σ] 式中σr称为相当应力,它由三个主应力按一定形式组合而成。则各强度理论的相当应力分别为: 在大多数应力状态下,脆性材料一般发生脆性断裂,宜采用第一、第二或莫尔强度理论;塑性材料通常以屈服的形式失效,宜采用第三式、第四强度理论。另一方面,即使同一材料,其破坏形式也会随应力状态的不同而异。塑性材料在三向拉伸应力状态下,会表现为脆性断裂;而脆性材料在三向压缩下会表现出塑性屈服。因此必须根据失效形式选择相应的强度理论。 12、常见细长压杆的临界载荷 支承方式 两端铰支 一端自由 另一端固定 两端固定 一端铰支 另一端固定 挠 曲 线 形 状 临界载荷 长度系数 1.0 2.0 0.5 0.7           13、压杆的临界应力 对处于临界状态的压杆,其横截面上的平均应力为: σcr称为压杆的临界应力。将式中的惯性矩I表示为 或 几何量i称为截面的惯性半径,量纲为[长度]。引入 则得细长压杆的临界应力为 式中λ称为柔度或长细比,它集中地反应了压杆的长度(l)、约束条件(μ)、截面尺寸和形状(i)对临界应力σcr的影响。使用该式时,I为截面的最小形心主轴惯性矩,A为截面面积。细长压杆的临界应力,与柔度的平方成反比,柔度愈大,临界应力愈低。 在推导欧拉公式时,要求材料服从虎克定律,即要求临界应力不能超过材料的比例极限σp,即要求 或      取 即只当 时,欧拉公式才能成立。 14、静矩与形心 (1)静矩的单位是长度的三次方; (2)静矩是截面对于一定的轴而言,同一截面对于不同的坐标轴,其静矩不同。静矩可以是正值,也可以是负值或等于零。 (3)若坐标轴的静矩为零,则坐标轴一定通过平面图形的形心。反之,任何平面图形对于形心轴的静矩一定等于零。 15、极惯性矩、惯性积、惯性矩 平面图形对z轴的惯性矩: 平面图形对z轴的惯性矩: 平面图形对坐标原点的极惯性矩: 平面图形对z,y轴的惯性积: (1)极惯性矩Ip是对某一坐标原点而言,惯性矩Iz,Iy是对某一坐标轴而言,而惯性积Iyz是对过一点的一对相互垂直的坐标轴而言。 (2)Iz,Iy,Ip的单位均为长度的四次方,它们的值总是正值。 (3)惯性积Iyz的量纲也是长度的四次方,但其值有正负,也可能为零,主要由图形在坐标系中的位置来确定。 16、形心主惯性轴、形心主惯性矩 对于任何形状的截面,总可以找到一对特殊的直角坐标轴,使截面对于这一对坐标轴的惯性积等于零。惯性积等于零的一对坐标轴就称为该截面的主惯性轴,而截面对于主惯性轴的惯性矩称为主惯性矩。 当一对主惯性轴的交点与截面的形心重合时,它们就被称为该截面的形心主惯性轴,简称形心主轴。而截面对于形心主轴的的惯性矩就称为形心主惯性矩。 (1)如果平面图形有一根对称轴,则此轴必定是形心主惯性轴,而另一根形心主轴通过形心,并与此轴垂直。 (2)如果平面图形有两根对称轴,则此两轴都为形心主惯性轴。 (3)如果平面图形有三根或更多的对称轴,那么过该图形形心的任何轴都是形心主惯性轴,而且该平面图形对于其任一形心主惯性轴的惯性矩都相等。 形心主惯性矩的计算: 矩形截面: ,圆形截面: 17、强度理论 1.计算公式. 强度理论可以写成如下统一形式:σr≤[σ] 其中:σr:相当应力,由三个主应力根据各强度理论按一定形式组合而成。 [σ]:许用应力, ,σ0:单向拉伸时的极限应力,n:安全系数。 1) 最大拉应力理论(第一强度理论) σr1=σ1,  一般: 2) 最大伸长线应变理论(第二强度理论) ,一般: 3) 最大剪应力理论(第三强度理论) , 一般: 4) 形状改变比能理论(第四强度理论) , 一般: 5) 莫尔强度理论 ,  , :材料抗拉极限应力 强度理论的选用: 1) 一般, 脆性材料应采用第一和第二强度理论; 塑性材料应采用第三和第四强度理论。 2) 对于抗拉和抗压强度不同的材料,可采用最大拉应力理论 3) 三向拉应力接近相等时,宜采用最大拉应力理论; 三向压应力接近相等时,宜应用第三或第四强度理论。 18、超静定问题: 求解简单超静定梁主要有三个步骤: 1) 解得超静定梁的多余约束而以其反力代替; 2) 求解原多余约束处由已知荷载及“多余”约束反力产生的变形; 由原多余支座处找出变形协调条件,重立补充方程。
本文档为【工程力学复习要点】,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33423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63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工学
上传时间:2019-08-24
浏览量: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