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毕业论文__略论《诗经》情诗中的女性形象

毕业论文__略论《诗经》情诗中的女性形象

举报
开通vip

毕业论文__略论《诗经》情诗中的女性形象毕业论文__略论《诗经》情诗中的女性形象 核准通过,归档资料。 未经允许,请勿外传~ 略论《诗经》情诗中的女性形象 【摘要】《诗经》的产生正处在我国由奴隶社会逐渐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时期,《诗 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奠定了我国诗歌的优良传统。它开中国文学之滥觞; 它不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还拥有超越时代的永恒的美学价值与艺术魅力,它对中国 社会的影响,已经远远超出文学的范畴。它以其丰富的文化内容、广泛的创作题材和完 塑造了丰富多彩的女性美的艺术形式,向我们生动地展示了殷周社会各种生活画卷。它 形象,这些...

毕业论文__略论《诗经》情诗中的女性形象
毕业论文__略论《诗经》情诗中的女性形象 核准通过,归档资料。 未经允许,请勿外传~ 略论《诗经》情诗中的女性形象 【摘要】《诗经》的产生正处在我国由奴隶社会逐渐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时期,《诗 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奠定了我国诗歌的优良传统。它开中国文学之滥觞; 它不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还拥有超越时代的永恒的美学价值与艺术魅力,它对中国 社会的影响,已经远远超出文学的范畴。它以其丰富的文化 内容 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人员招聘与配置的内容项目成本控制的内容消防安全演练内容 、广泛的创作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材和完 塑造了丰富多彩的女性美的艺术形式,向我们生动地展示了殷周社会各种生活画卷。它 形象,这些诗主题的揭示主要是通过对一系列女性形象的刻画来完成的,我们从中可以 体会那个时代女性对待情感、婚姻、生活的基本态度,了解夫权文化背景下女性在婚姻 家庭中所遭受的精神痛苦与情感奴役、地位低下的真实境况,进而理解中国女性在漫长 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为争取平等与自由所做出的奋争与牺牲。后来随着封建宗法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的逐 渐确立,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而这些,在诗经作品丰富的女性形象演变 中具体体现了出来。 【关键词】诗经 爱情诗 情感 艺术魅力 女性形象 brief discuss on the female images of the love poems of the "Book of Songs" 【summary】 "Book of Songs" is produced in China during the gradual transition period from slave society to feudal society, the "Book of Songs" is the earliest poetic collection , which laid a fine tradition of Chinese poetry. It marks the beginning of Chinese literature ; it not only has strik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s, also has the eternal aesthetic value and artistic charm beyond the age, its influence in Chinese society has gone far beyond the category of literature. With its rich cultural 1 content, a wide range of creative themes and perfect artistic form, it gives us a vivid picture of the Yin and Zhou dynasties . It shaped colorful images of women , the revelation of the main themes of these poems is completed through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a series of images of women , we can realize the women ‘s basic attitude towards feeling treated, marriage and life , we can also understand the real situation of mental anguish ,emotional slaveryand low status suffered in women in marriag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manus culture, and then understand the struggles and sacrifices of Chinese women in the long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fighting for equality and freedom Later, with the gradual establishment of the feudal patriarchal clan system, all aspects of social life had changed dramatically, and these, the colour female images in the Book had a concrete embodiment in the evolution . 【 key words 】 Book of Songs love poem feeling artistic charm female image 引言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开辟了中国文学抒情诗的先河,其中的爱情诗犹 如原野中一股清新的风,令人心旷神怡,更如一株带露的春草,蓬勃鲜亮。这些爱情诗 主题的揭示主要是通过对一系列女性形象的刻画来完成的。《诗经》中爱情诗的女性形 象美的色彩是促成《诗经》爱情诗千古不衰的重要原因,历代评论家对此都有深刻的见 解。《诗经》塑造了丰富多彩的女性形象:她们或者纯真烂漫,或者哀婉悲戚;或者情 重绵长,或者懦弱痴情;或者热情泼辣,或者彷徨疑惧。本文试图通过对《诗经》中琳 琅满目、异彩纷呈的爱情现象进行深入分析,再现周代社会千姿百态的女性形象,探求 周代社会对女性的价值标准和心理取向的要求及其对后世的积极影响。 一、《诗经》产生的时代背景 《诗经》产生于我国由奴隶社会逐渐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时期,是我国古代第一部 诗歌总集,反映了我国自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约500 年间人类生活和社会风貌。而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社会等级关系的封建礼教正在形 成并逐渐影响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一时期,去古未远,各种野蛮的婚俗还大量存 在,男女之大防还不甚严,但周天子为维护统治,推行宗法制度,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加以约束和规范,出现了礼的萌芽,社会风气也从开放转变到“男女授受不亲”的保守, 2 这些深深地影响了那一时期女性形象的变化。《诗经》中对于女性的描写真实自然,孔子 “思无邪”的形容恰如其分。《诗经》情诗中的众多光彩照人的女性形象,丰富多彩、迥异不同,大多通过着墨于她们日常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和对爱情、婚姻的理想追求展示出来。 二、诗经中具体女性形象类型分析 《诗经》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大约从周朝初年到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歌谣与作品,涉及到当时从贵族乃至平民的各个阶层的生活与风俗。而《诗经》中有关女性的作品非常多,占其总数305篇的三分之一,其中与女性爱情有关的作品为数不少。《诗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涉及到男女爱情的诗歌总集,它在塑造妇女形象与探讨妇女问题上作出极大贡献。而其中涉及到爱情的篇章中对女性形象、女性爱情、女性命运的描写, 更为我们展现了中国古典文学画廊里有血有肉有质感的女性形象。通过《诗经》情诗中所刻画的女性形象,我们可以体会那个时代女性对待情感、婚姻、生活的基本态度,了解夫权文化背景下女性在婚姻家庭中所遭受的精神痛苦与情感奴役、地位低下的真实境况,从而深深地理解中国女性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为争取平等与自由所做出的奋争与牺牲。《诗经》塑造了丰富多彩的女性形象:她们大体可分为纯真烂漫型、热情泼辣型、畏缩痴情型、刚烈果敢型、哀婉悲戚型、彷徨疑惧型和情深意长型。 (一)纯真烂漫的女性形象 《召南?摽有梅》中“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摽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摽有梅,顷筐塈之。求我庶士,迨其谓之。”此篇描写的少女丝毫不掩饰求偶的急切心情,大胆地表示:“求我庶士,迨其谓之!”,歌者渴望爱情,就坦率表白,就主动地追求幸福的形象跃然纸上。这种主动追求是发乎于内心爱的萌动,将歌者急于嫁人的迫切心情和诚挚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这种对爱情的热烈追求,悉性自然,合乎人性的自然发展,无需遮遮掩掩:“中心好之,曷饮食之?” 她们不是柔情蜜意地与情郎悄声倾诉“恩爱相尔汝”,更无少女的矜持与羞涩:“子惠思我,褰裳涉溱。子不我思,岂无他人。狂童之狂也且!” 女孩向她的情人隔河喊出这番话,看上去锋芒毕露,咄咄逼人,但却非常艺术地表现了女孩辣而不憨,爽直中颇显心计。她的话看似玩笑,实则真情流露,让恋人用“褰裳”涉水这一行动来证实爱情的真诚,坦率中带着一点逛野之美,其实这种试探中也包含着对恋人主动、大胆的追求。这些少女总爱用戏谑嘲笑的口吻来开情人的玩笑,一会儿嘲弄他们为“狂童之狂”,一会儿揶揄他们为“狡童”,在自己的恋人面前,她们是那样的野蛮任性,又是那样的无拘无束, 3 发自纯真的灵性。她们与情人相处的时候,总是占据着主动而为,泼辣中带有粗犷,诙谐中含有任性,而她们的爱也像其性格一样,热烈中渗透着野蛮劲,这种大胆直率的美,至今看来依然让人掩卷之余仍能深深回味无穷。 据《周礼》记载:“仲春之月,令会男女,子是时也,相奔不禁。”又云:“三十之男,二十之女,礼虽未备,年期既满,则不待礼,会而行之,所以蕃育民人也。”由此可见,周代民间存在一种“会男女”的风俗。由于男女“年期即满”,即使“礼虽未备”,仍“会而行之”。这正是为时过晚的未婚男女,促成婚配的一种习俗。《摽有梅》的歌者早已过了出嫁的年龄,尚未找到对象。在歌唱之中,倾吐她时不我待、急于嫁人的迫切心情和诚挚愿望,希望男子及时向她求婚,即所谓择婿之辞。女孩向她的情人隔河喊出这番话,锋芒毕露,咄咄逼人,但又辣而不憨,爽直中颇有心计。她的话既是玩笑,又是真情,让恋人用“褰裳”涉水这一行动来证实爱情的真诚,坦率中带着一点野味儿,其实这种试探中也包含着对恋人主动、大胆的追求。 (二)热情泼辣的女性形象 《邶风?静女》中“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中的静女很具代表性。善良、美丽的静女,原本和情郎约好在僻静的城隅相会,但调皮的她一到约会地点就先藏了起来捉弄一下情郎,使痴情的小伙子焦急万分地“搔首踟蹰”。那种焦急万分,左顾右盼、不知如何好情景描述得活灵活现,现实生活气息十分浓厚。在这情形之下,“静女”再也难忍心“俟”下去了,就突然地出现于情郎面前,多情地“贻我彤管”。一个天真、活泼的少女形象就栩栩如生低呈现在大家面前。再看子仲家中的大姑娘“不绩其麻,市也娑”,撂下手中的针线活,跟着情郎到闹市跳舞去了,更把“握椒”赠给心爱的人。这些带着少女特有的心性姑娘,热情地追逐着爱情的幸福,是 尽享爱之甜美。她们一个“彤管”,一把“握椒”,一枝“勺药”,用她们原始的纯朴的方式表达着真挚的情思,女子的多情表露无遗。 子仲家里大姑娘,丢下手中针线活儿,跟着男友跑到闹市跳舞去了。“不绩其麻,市也娑。” 又把“握椒”赠给心爱的人。她们时而邀请小伙子一起去玩:“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言于乐~?”并与小伙子“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这些姑娘,带着少女特有的天真烂漫,热情地追逐着爱情的幸福,尽情地享受着爱情的甜美。 4 (三)畏缩痴情的女性形象 《郑风?东门之墠》:“东门之墠,茹藘在阪。其室则迩,其人甚远。东门之栗,有践家室。岂不尔思,子不我即~”,少女心系邻家帅小伙,“其室则迩”,但有不甘主动接近示好,“其人甚远”,只在心中默默慨叹:“岂不尔思?子不我即!”即使她们获得了男子的爱,尽管内心的爱炽烈得“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但绝不肯亲自去找他,让一颗灼热的心在痛苦的相思中煎熬着:“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纵我不往,子宁不来?”少女深沉矜持与扭捏的性格特点展示得淋漓尽致。这一形象群的妇女即使与男子一见钟情,有心相许,却也要说“舒而脱脱兮,无感我兮,无使也吠”。寥寥数语,道破了少女微妙的心理,使得一个个可爱娇羞的妇女形象活生生地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但需要指出的是,这些既欣喜激动、又羞怯紧张,既愿意顺从男子、又矜持、忸怩的妇女群体,在《诗经》全部情诗中所占的比例是极小的,不是居于主导地位的妇女形象。 (四)刚烈果敢的女性形象 这一形象群体的女性对情爱非常指着痴迷,更对强加于自己的婚姻予以坚决的反抗,表现了对爱情、婚姻的理想追求。“虽速我狱,室家不足!„„虽速我讼,亦不女从”!这是一位坚毅大胆的女性对已有妻室而欲欺骗她、以打官司要挟成婚的男子的严词拒绝。她不畏强暴,不惧舆论,坚决拒绝了自己不爱的男子的无理求婚,即使打官司、上公堂、坐牢房,誓不嫁你强暴郎!少女面对“父母之命”毫不畏惧,她坚决反抗并且发誓:“彼两髦,实维我仪,之死矢靡它。”她为了真挚的爱情,誓死也不改变主张,更对爹娘不体谅女儿的心情深感痛惜与无奈。不肯屈从还只是这一形象群女子反抗的开始,为了获得幸福爱情,她们冲破世俗的束缚,与情人双宿双飞的所表现出来的刚烈果敢,让一些男子也只能自叹不如。《王风?大车》:“大车槛槛,毳衣如菼。岂不尔思,畏子不敢。大车啍々,毳衣如璊,岂不尔思,畏子不奔。谷则异室,死则同穴。谓予不信,有如皎日。”在自由乱爱得不到家庭、社会的认可与祝福情况下,是她首先向情郎提出私奔,“岂不尔思?畏子不敢”、“岂不尔思?畏子不奔。”更是以指天誓日表示自己生死不渝的爱来打消情郎的犹豫与胆怯:“则异室,死则同穴。谓予不信,有如皎日!”为了能与自己心爱的人结合,她顶着巨大的社会压力,甚至于“拿生命孤注一掷”:活 5 着不能同房宿,死后也愿同圹埋。这样坚定的爱情追求,这样大胆的爱的宣言,今人读来,仍使人不免为之动容 (五)哀婉悲戚的女性形象 《氓》则自诉了女主人公从恋爱、结婚、直到被虐待、遗弃的经过情景。诗中所写的人物和事件很具有代表性,揭示出了古代妇女所遭受到的欺压和凌辱,反映了男尊女卑不平等的婚姻制度不合理的现实。《卫风?有狐》:“有狐绥绥,在彼淇梁。心之忧矣,之子无裳。有狐绥绥,在彼淇厉。心之忧矣,之子无带。有狐绥绥,在彼淇侧。心之忧矣,之子无服。”这位少女热恋着那个特立独行的男子,但惧于礼教的束缚,难以相亲相爱,可是姑娘 “心之忧矣,之子无裳”。残酷的礼教桎梏着纯洁善良少女心中的爱,将她的幸福毁于一旦,也将她那活泼开朗的天性泯灭了,使她们变得胆怯忧郁,充满哀怨。而在“如何如何,忘我实多!” 诗中妇女怀疑自己被丈夫遗弃,她那种忧伤、哀怨、欲爱不能的辛酸、迷茫的感情和焦急无措,叫人不能不为她深表同情? “宴尔新昏,以我御穷。有光有溃,既诒我肄。不念昔者,伊余来既土!”则入木三分地描写了弃妇的哀怨:你有新人多快乐,拿我旧妻挡困穷,与今人“只见新人笑,不见旧人哭”的控诉有异曲同工之妙。粗声恶气打又骂,还要逼我做苦工。不念昔日情绵绵,你我恩爱一场空。勤劳、善良与贤惠换不回昔日的恩爱,痛诉唤不醒变心丈夫的良知。此类诗歌对始乱终弃、忘恩负义之徒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鞭挞,对女性的那种哀婉悲戚给予了深切的同情。而反映一位妇女诉说无端为夫所弃的《谷风》,使人们看到了在礼教压迫下,古代妇女所遭受到的痛苦经历和悲惨命运。 (六)彷徨疑惧的女性形象 由于受到礼制的束缚和压制,在受到阻挠和破坏面前,相爱的恋人们或者矢志相爱、或忍痛辞绝,欲爱不能。《将仲子》、《柏舟》更是此类诗歌的代表作。《将仲子》“将仲子兮,无逾我里,无折我树杞。岂敢爱之,畏我父母。仲可怀也,父母之言亦可畏也。将仲子兮,无逾我墙,无折我树桑。岂敢爱之,畏我诸兄。仲可怀也,诸兄之言亦可畏也。将仲子兮,无逾我园,无折我树檀。岂敢爱之,畏人之多言。仲可怀也,人之多言亦可畏也。”中的少女心仪“仲子”,由于没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因而当“仲子”翻墙进园前来看她时,少女不敢与他接近:“将仲子兮!无逾我里,无折我树杞,岂敢爱之?畏我父母。仲可怀也,父母之言,亦可畏也!„„仲可怀也,诸兄之言,亦可 6 畏也!„„仲可怀也,人之多言,亦可畏也!”极爱而不敢爱,怕爹娘责骂,怕兄长责骂,怕人多舌杂„„姑娘的心被苦苦地折磨着。既不想让家人失望,更不想被恋人误解,小心翼翼地婉拒;既怕失去恋人,又怕耽误恋人的幸福。一位聪明善良我见尤怜的好姑娘跃然纸上。 《柏舟》描写的是一个自选配偶的少女,恋爱受到父母的干涉之后,勇敢发出的矢志相爱的反抗呼声。 (七)情深意长的女性形象 《葛生》是一首妇女悼念亡夫的诗。诗中先以“葛”之依附于“楚”, 贴切巧妙地暗喻男女爱人之间的亲密关系。而“葛生蒙楚”“蔹蔓于野”,则烘托了一种悲凉的意境和凄惨的气氛。“谁与,独处~”、 “谁与,独息~”、 “谁与,独旦~”等简洁的问答,则一览无余地展现了爱人去世后,女主人翁的内心的孤独与伤痛。而“角枕”“锦衾”的绚丽生辉、光彩夺目,但枕上衾下却是一具尸骨,光彩与死亡相衬,组合了一幅让人强烈震撼的画面,令人心酸~“夏之日、冬之夜”“冬之夜、夏之日”的回环修辞方式,表现了女主人公对死者的深深思念,只能是“此情可待成追忆”了~ 字字血、声声泪,哀婉凄怆、痛切心肺悼亡诗的《葛生》表现了女主人公对死者的思念是何等情重绵长~ 三、《诗经》中女性形象体现出的当时女性的评价标准 探讨和深入研究古代历史人物形象,应结合当时的历史环境,从人们思想观念变迁的高度和社会审美价值的标准来分析、考量,《诗经》中的女性形象也如此,诗经中对女性形象的描写也从另一方面体现了周代社会人们的爱情观、婚姻观,毕竟这些诗歌不仅真实自然的表现了周代社会男女交往、恋爱、婚姻、家庭生活等等,而且在以这种以叙述为主又夹杂着议论的诗歌中既朴实又强烈的体现出男女爱情的轰烈,渗透、显现出周代社会对女性的欣赏,从而形成了当时对女性形象的理想取舍与评价标准。在礼制初成的周代,对女性形象的要求不仅是外在的审美需要之外,还包括对女性品德、品格的要求。 (一) 外在形貌美和神情美 《诗经》描写女性的美,既有形态的描写,也有神态的描写,而形与神的有机结合更是惟妙惟肖。如《卫风•硕人》通过“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娥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一段对齐国美人庄姜美貌的描写,历来被誉为“美 7 人赋”。此段鬼斧神工的人物外貌描写,比喻接二连三、生动传神,让人浮想联翩,与白居易《长恨歌》中的“回眸一笑百媚生”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其对美人的连续外貌描写始终是为了服务于“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美人传神。这让当时西方同期作品较注重人物单纯的外形美是不能相媲美的。 外在形态与内在神态相结合的描写方式成为中国历代文学所共同遵循的创作手法,《诗经》中对女性人物形象描写也同样如此。但在西方文学宝库里,也有一段颇为类似的描写。 古希伯来民族的婚歌《雅歌》四章的一至四节写道:“面纱掩映着那温柔如鸽的眸子。你的秀发一似跃下基列山冈的羊群。你的皓齿白如新剪洗净的羊毛,排列整齐,毫无遗缺。你的薄唇好象朱红的线,你的嘴儿嫣红欲滴。你的桃腮在云鬓间艳似石榴。你的粉颈轩秀,宛如饰似无数英雄锦盾的大卫楼塔。”两者相同的是,都描写了“眼”、“齿”和“粉颈”的美,而且都运用的一连串比喻修辞方式。所不同的是,《雅歌》所描绘的美人光彩照人,缺乏动态之感,没有显示出人物整体的神态之美。《卫风•硕人》所描绘的美人,色彩素净清雅,在用了五个比喻以后,巧妙地用画龙点睛的手法,以甜美的微笑,顾盼神飞的秋波,充分显示了庄姜动态之美、神态之美,具有形神兼备的优点。英国大哲学家培根曾讲过美的三个标准:服饰、外表、行为中最能体现美的真正含义的首先是行为。而这在我国历史的古典《诗经》中,诸如《硕人》,已体现得淋漓尽致。 (二)内在人格品质美 我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称号,自古以来就比较注重美与善的结合。在具有浓厚农业社会的色彩的我国古代,人们的生存发展与土地紧密相依,从描述情人幽会 “桑中”(《鄘风•桑中》),思妇看到“鸡栖于埘”的景象而思念远去的征夫(《王风•君子于役》),深刻地体现出比较贫瘠的黄河流域,长期的、固定的、相当艰苦的农业劳动,形成了勤劳朴实又较为内向的民族性格,因此,从学术价值的角度来讲,探讨《诗经》爱情诗中女性人物的内在之美,更是韵味深远。 《周南•樛木》一诗从女攀男的角度赞美了“君子”由室家和谐而“福禄绥之”。王宗石《诗经分类诠释》称此诗:“以葛藟萦绕乔木喻女子依附丈夫,并祝男子由此而终身幸福,是女方贺贵族新婚之诗。”能忠实家室、和谐家室、家庭兴旺,由此诗可见, 8 这是当时社会对女性评价的标准之一。 作为中华文化源头之一的《诗经》所表现出了这种对女性价值评价和心理取向的形成和延续,对后世的影响是积极而深远的。 四、《诗经》中女性形象的历史影响 在众多的文学宝库作品中,《诗经》中女性的形象是如此丰富多彩,在我国的社会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 对封建社会时期价值取向的影响 在以儒家礼制为主要思想文化特征的封建社会里,封建经学家常以封建礼教为标尺,或对这些情诗进行曲解,或否认它们是歌唱自由的爱情。作为封建理学代表性人物的朱熹,对封建礼制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了新的发展。朱熹的许多主张都是通过对包括《诗经》在内的儒学经典的再解读中体现的。在《集传》里,朱熹对《诗经》中描写男女爱情的或者表现女性形象的诗句,都进行了刻意曲解,诋毁男女之间正常的爱情。 在对《鄘风•柏舟》一诗的看法和认识上,以朱熹为代表的封建经学家的牵强附会可见一斑。在《集传》中,朱熹认为《柏舟》是“共姜作此以自誓”,即是说:共伯早死,死时其(未婚)妻尚未嫁过门去,父母逼她改嫁,因而应是贞女守义的自誓之词。但此说与史实却不相符。据《史记•卫世家》记载:“釐侯卒,太子共伯余立为君。共伯弟和袭攻共伯于墓上,共伯入釐侯羡自杀。卫人因葬之釐侯旁,谥曰共伯,而立和为卫侯,是为武公。”意思是说:共伯不能算是早死,而且其妻也已经嫁过门了,父母逼她改嫁,所以可以理解为是寡妇守节的自誓之词。近代文人闻一多先生在《诗经通义》中认为“此女子失恋之诗”。用今人的眼光来看,这首诗的主题还是理解为少女要求婚姻自主为宜。 (二) 对当今社会爱情观的影响 对照当今社会,爱情自由已得到解放,从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对《诗经》给予正确的评价,认真审视《诗经》中所塑造的女性的爱情观,将有利于树立高尚的爱情观。有许多近代和当代的学者们将《诗经》中刻画女性形象的诗篇分门别类地进行比较分析,力求概括出其思想与艺术上的成就,试图从诗歌本身的规律,特别是从情诗的风格出发,将它们放到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中去分析、考察,从而更为深入地区认识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地理、风格和人们审美意向的发展等方面 9 的问题。这样不但使爱情诗得到应有的重视,也可以更充分地认识到《诗经》的真正价值和魅力所在。 作为我国社会发展形态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时期生活经历的真实写照,《诗经》中的情诗为我们展示了人类美好、纯真的情感世界,折射出了上古时代那纯正、没有世俗的偏见的健康的爱情观。不仅表现出了对人生命本体的尊崇和对人的个体价值的强烈求,更表现了劳动人民对性爱问题的严肃态度,反映了劳动人民忠诚老实的本质、健康的感情、谆朴善良的面貌和崇高的道德水平,具有很高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树立纯正健康的爱情观,反对庸俗腐朽的颓废思想,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从而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仍会有一定积极向上的指向作用,我们理应对这些传统中的精神予以继承和发扬,繁荣我国的诗歌创作。 结论 《诗经》中的爱情诗,是古老的华夏民族在有了文字记载后,用诗歌表达的对所爱之人的爱慕,思念,情真意切。《诗经》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其爱情诗更是体现那个时代人民的情感生活,其思想内涵从现代的眼光看来仍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好的事物总是经得时代考验的,千年过去之后,《诗经》仍然以其非凡的魅力感染着人们。《诗经》是中国唯一一部脱去了脂粉与俗气的情爱文学圣典。总之,女性代表着时尚。对女性美的关注,反映出一个时代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追求。《诗经》中与女性有关的作品占其总数305篇的三分之一,与女性爱情有关的作品占其总数的五分之一。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诗经》是我国女性文学史的第一页,是我国文学作品中最早对女性的关注。这些篇章对女性形象、女性爱情、女性命运的描写,都折射出周代社会特有的文化内涵。研究这种现象,对于了解那个时代的女性及社会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周建忠主编:《中国古代文学史》[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25—28) 【2】葛晓音、周先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注》[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3】程俊英、蒋见元注译:《诗经》[M],岳麓书社,2000年。 【4】王巍.诗经民俗文化阐释 [M]. 北京:商务印书馆. 【5】黄伦峰. 周代婚俗下的《诗经》婚恋诗研究 [D]. 广西师范大学. 2007 【6】周先慎.,《 中国文学十五讲》[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7】李金坤. 《风》《骚》“弃妇情结” [J].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08. 20(1). 【8】费振刚 《诗经诗传》[M] 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1 10 课题依据: 《诗经》是我国最难读的古书之一。自古至今,对《诗经》的研究方面虽取得很大成绩,很多学者站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对《诗经》给予正确的评价。对此,有许多近代和当代的研究者们不仅将它们进行分类比较分析,并力求概括出其思想与艺术上的成就。对《诗经》的研究方面虽取得很大成绩,但有不少问题尚未得到解决,因而《诗经》的研究仍是当今研究的重大课题之一。 本课题继续探讨和深入研究《诗经》爱情诗中的女性人物形象,如果仅仅从各个片段式的诗歌所反映和表现出来的去分析,是比较肤浅的。应该把这些女性人物放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从人们的实际思想出发去理解。而且更从诗歌本身的规律,特别是从情诗的风格出发,将它们放到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中去分析、考察,从而认识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地理、风格和人们审美意向的发展等方面的问题。一部《诗经》,承载了太多忠贞,太多背叛。时光匆匆,千年以后,世间早已没有了他们。但他们的爱情,以及他们的婚姻流传在每一个季节,每一个朝代,直到现在依旧是永恒~这样不但使爱情诗得到应有的重视,而且由此可以更充分地认识到《诗经》的真正价值,正如闻一多先生所言:“一切的价值都在比较上看出来。” 《诗经》中的爱情诗,表达了劳动人民对性爱问题的严肃态度,反映了劳动人民忠诚老实的本质、健康的感情、谆朴善良的面貌和崇高的道德水平,具有很高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这对于今天繁荣我国的诗歌创作,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树立健康的性爱观,反对庸俗腐朽的颓废思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仍将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 《略论【诗经】情诗中的女性形象》文献综述 我在撰写论文略论《诗经》情诗中的女性形象中,主要参考了周建忠主编:《中国古代文学史》;葛晓音、周先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注》;程俊英、蒋见元注译:《诗经》;王巍:《诗经民俗文化阐释 》;黄伦峰. 周代婚俗下的《诗经》婚恋诗研究;周先慎:《中国文学十五讲》;李金坤. 《风》《骚》“弃妇情结”;费振刚 《诗经诗传》,受益匪浅。 周建忠主编:《中国古代文学史》一书,其中指出《诗经》的婚恋诗真实地反映了周代的男女恋爱、结婚以及家庭生活的各个方面。那个时代时代的男女关系虽然较为自由奔放,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礼法也越加严苛起来。于是,诗歌通过“呼告”的形式,刻画女主人公不合理的礼教束缚与恋爱自由的可畏可怀的矛盾心理。如《鄘风?柏舟》中的少女所说就是对母亲干涉阻挠自己的婚姻表示了强烈的不满。结合以上的说法认真品读《鄘风?柏舟》中“泛彼柏舟,在彼中河。髡彼两髦,实维我仪。之死矢靡它~母也天只,不惊人知。我在对《鄘风?柏舟》一诗的看法和认识上,对比以朱熹为代表的封建经学家的牵强附会可见一斑。在《集传》中,朱熹认为《柏舟》是“共姜作此以自誓”,即是说:共伯早死,死时其(未婚)妻尚未嫁过门去,父母逼她改嫁,因而应是贞女守义的自誓之词。但此说与史实却不相符。我更赞同周建忠用今人的眼光来看,这首诗的主题还是理解为少女要求婚姻自主,诗的语气出自一个女孩之口,她爱上了一个小伙子,但母亲却不同意她的选择,大概准备为她另择男偶,所以女子表示: 11 他就是我钟情的人,至死也不会再选择别人。并且抱怨母亲:为什么就不能理解我的选择呢,凸显少女强烈的反抗。读此诗,使我们为女主人公对爱情的挚着而感动,同时也为她的处境和结果而担心和焦急。因此她们是属于由于受到礼制的束缚和压制,在受到阻挠和破坏面前,相爱的恋人们或者矢志相爱、或忍痛辞绝,欲爱不能的代表。但无疑是一种与现代极为接近的专一爱情观。 葛晓音、周先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注》一书中,指出“弃妇诗”首开了诗歌中描写弃妇形象的先河,对后代诗歌影响深远。悲惨的弃妇形象所谓“弃妇”,就是指缔结了婚姻,而又因为种种原因被男方抛弃并离开男方家的女子。可以这么说,中国诗歌从它诞生的那天起,其中就有一个重要的功能,即以哀婉的笔调忠实地记录一个个妇女的悲剧。翻开一部部文学作品,我们总能不期而遇一个个女子的长吁短叹。《诗经》中弃妇诗尤为人所关注, “弃妇”在那那个年代个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现象。作为被压迫的一个群体,她们有着共同的悲惨的命运,但她们在面对不幸时,往往又有着各自不同的时代特征、性格特征。我从《邶风•谷风》这首诗中体会哀婉、柔弱型的女性特征。《邶风•谷风》以女主人公自诉的口吻,诉说丈夫喜新厌旧,而自己含辛茹苦却受尽虐待,终被抛弃,感情凄凉、哀怨。女主人公是温柔多情的,并极力劝说丈夫回心转意。诗的开头就说丈夫对她冷脸相待,想要抛弃她的时候,她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黾勉同心,不宜有怒。”“德音莫违,及尔同死。”并婉言劝说丈夫不能只看颜色不重心灵,不能忘记曾经的誓言,“采葑采菲,无以下体。”当她得知丈夫完全绝情时,只是委婉地说:“不念昔者,伊余来塈。”并没有直接正面指责丈夫。丈夫喜新厌旧,怪她年长色衰,她就泾浊渭清作比,泾水浊,是因为和渭水的清相比,如果泾水停止不流,也会是清的;自己和新妇相比才显得不再美丽,想当初自己也差不到哪儿去,意即丈夫只是迷恋新婚宴尔的美人罢了。表现了她善良温顺、逆来顺受的懦弱性格。“毋逝我梁,毋发我笱。”柔弱中透露出些许坚强和自信:离开你,我也一样能够生存,“我有旨蓄,亦以御冬。”诗中女子虽为哀婉、柔弱型,但这点坚强和自信,应是在看到丈夫无法回心转意后给予自己的一点自我安慰。 程俊英、蒋见元《诗经》一书中提到《氓》这首诗反映了封建礼教制度与妇女幸福生活的愿望的矛盾,这是最具代表性的一种说法。《氓》是中国最早的一首弃妇诗,她在诗中叙述了自己从恋爱、结婚、直至被抛弃的过程。诗中女主人公所叙述的是自己的切身经历,自己的感受,但都是真实感受。而这种真情实感在阶级社会中是带有普遍性、典型性的。我认为诗人善于把握题材的各种复杂的矛盾。她抓住自己和氓的矛盾,氓是夫权的代理人,他们从夫妻关系而变为压迫与被压迫的关系,透露了男尊女卑、夫权的社会现象。她抓住了自己和兄弟的矛盾,反映了自己内心的矛盾:婚前没有通过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否可以同居,见了氓就开心,不见氓就伤心,如何解决见与不见的矛盾呢,这些错综复杂的矛盾,结成了诗的主要矛盾——封建礼教制度与妇女幸福生活的愿望的矛盾,这是当时社会极为显著和普遍的现象,当时男女不平等的社会真实面貌,如在目前。 王巍《诗经民俗文化阐释》一书中,对《诗经》所反映的采集生产进行了一些梳理。他认为通过采集文化诗的种种意象,可以了解《诗经》时代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周代社会注重对女子的的教化作用,女性,需要通过接受严格的教育来规范道德行为,是自己日后在家庭生活中的言行符合社会的要求。女子出嫁前要在“公宫”或“祖庙”中受教三个月,习成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再进行祭祀,向先祖告已教成。因 12 此,《诗经》采集文化诗歌中很多的情诗带有抒情的婉约话语,喜悦与伤痛、思念与情爱不言而明,更具缠绵的情致,突出”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特点。通过王巍的《诗经民俗文化阐释》,不难看出《葛生》这一首妇女悼念亡夫的诗的情感。诗中先以“葛”之依附于“楚”, 贴切巧妙地暗喻男女爱人之间的亲密关系。而“葛生蒙楚”“蔹蔓于野”,则烘托了一种悲凉的意境和凄惨的气氛。“谁与,独处~”、 “谁与,独息~”、 “谁与,独旦~”等简洁的问答,则一览无余地展现了爱人去世后,女主人翁的内心的孤独与伤痛。而“角枕”“锦衾”的绚丽生辉、光彩夺目,但枕上衾下却是一具尸骨,光彩与死亡相衬,组合了一幅让人强烈震撼的画面,令人心酸~“夏之日、冬之夜”“冬之夜、夏之日”的回环修辞方式,表现了女主人公对死者的深深思念,只能是“此情可待成追忆”了~字字血、声声泪,哀婉凄怆、痛切心肺悼亡诗的《葛生》表现了女主人公对死者的思念是何等情重绵长~ 黄伦峰《周代婚俗下的(诗经)婚恋诗研究》一文中,采取对《诗经》文本的解读以及对周代婚俗考证的双重视角,并将二者结合起来,通过《诗经》文本的解读印证当时人们的婚恋习俗,通过周代婚俗的分析追溯《诗经》婚恋诗的真实本原。就看周王畿之地民间婚恋诗的特点,处处遵礼循法,代表着一种周礼规约之下的正统社会生活。《汝坟》“未见君子”之时虽然“淑如调饥”,但碍于“父母孔迩”,还是遵礼而行。《殷其雷》女主人公虽然盼望远役在外的丈夫,但亦是“莫敢遑兮”。就黄伦峰的观点更不难看出我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称号,自古以来就比较注重美与善的结合。在具有浓厚农业社会的 “桑中”(《鄘色彩的我国古代,人们的生存发展与土地紧密相依,从描述情人幽会 风•桑中》),思妇看到“鸡栖于埘”的景象而思念远去的征夫(《王风•君子于役》),深刻地体现出比较贫瘠的黄河流域,长期的、固定的、相当艰苦的农业劳动,形成了勤劳朴实又较为内向的民族性格,因此,我认为从学术价值的角度来讲,探讨《诗经》爱情诗中女性人物的内在之美,更是韵味深远。 周先慎《 中国文学十五讲》一文中提出爱情是人类一种美好的感情,爱情婚姻生活是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从《诗经》开始,对爱情和婚姻生活的歌颂,就表现了男女青年对爱情的美好追求、热爱之情。剖析《邶风》中的《静女》,那位姑娘调皮,一到约会地点就先藏了起来捉弄一下情郎,使痴情的小伙子焦急万分地“搔首踟蹰”。那种焦急万分,左顾右盼、不知如何好情景描述得活灵活现,现实生活气息十分浓厚。在这情形之下,“静女”再也难忍心“俟”下去了,就突然地出现于情郎面前,多情地“贻我彤管”。一个天真、活泼的少女形象就栩栩如生低呈现在大家面前。诗中充满无限的快乐,也充满一种爽朗的格调,极富情趣,真是传达普遍的爱情体验,引起历代无数读者的共鸣。 李金坤《风》《骚》“弃妇情结”一文中,《诗经》时代,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早已形成,宗法礼教虽不及封建社会中、后期那么严酷,但妇女因没有独立的经济地位,婚后成为男子的附属品已是社会的普遍现象。作为社会弱势群体的妇女,婚姻是她们惟一的依靠和出路,一旦夫妻间发生感情破裂,受害最深的往往是女子,遭弃后的妇女生活更是悲惨。而特别提到有一种睿智刚强的弃妇形象。与《邶风?谷风》中的女主人公不同的是,《卫风?氓》中的女主人公是刚强而果断的,她能比较冷静地陈述事理,并严厉谴责了男子的负心,诗中的女主人公以纯洁诚挚的心追求爱情和幸福,女主人公是吃苦耐劳的。她没有嫌弃夫家贫寒,承担下所有的家务劳动,起早贪黑、没日没夜、尽心竭力地操持劳作(“自我徂尔,三岁食贫。”“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氓》中的女主人公能睿智地看清男子的本质,对爱情不再抱有任何幻想。 13 “女也不爽”是她对自我的肯定,她认为自己没做错什么,丈夫遗弃她没有道理。她对于丈夫的绝情悲伤之极,“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则是她直面斥责丈夫的不义行径。在她那“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的热情呼喊中,包含着自己血泪的教训。而“反是不思,亦已焉哉”的结尾,更表现了她在诀别时的怨愤情绪和坚决态度。因此,《卫?氓》中的女主人公虽与《邶?谷风》中的女主人公一样 哀婉悲戚,深受我们的同情,但她认清现实,敢于反抗的精神更加令人可敬可爱。《诗经》中的弃妇诗除了《氓》、《谷风》之外还有很多篇,这些诗篇成功地塑造了性格鲜明,形象生动的弃妇形象,我们看到了那个时代弃妇们的悲惨命运,她们曾和自己的丈夫恩恩爱爱、同甘共苦、共创家园,那些遗弃她们的丈夫们,也曾信誓旦旦,与子偕老,但当生活安定生计无忧,她们也容颜不再时,丈夫便喜新厌旧,无情地抛弃了她们。在那个男权为中心的社会,她们没有反抗能力,孤立无助,正是在她们的声声苦诉中,让我们更深刻地了解了那个社会男尊女卑的社会现实。 费振刚《诗经诗传》一书中说到周代,礼仪初设,古风犹存,青年男女的自由恋爱尚少禁忌,青年男女对爱情的热切渴望与追求表现的是比较坦白直率的。 我们可以感受到当时人们对爱情的认识还是健康的、正确的,对爱情的理解也是比较高尚的,而社会舆论上也给予了比较自由宽松的环境。可见,爱情这一人之性灵的特有情感早在上古时代就己闪现出了其明媚的光辉(如《国风.召南.摽有梅》:“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摽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摽有梅,顷筐塈之~求我庶士,迨其谓之~”《诗经》中的爱情观给我的启示,《诗经》作为民族青春时代生活经历的真实记录,其中的恋爱诗更是给我们展示了人类美好、纯真的情感世界,折射出了上古时代那纯正、健康的爱情观。这里没有世俗的偏见,有的只是个体生命本能的自然露(这些诗歌不仅表现出了对人生命本体的尊崇和对人的个体价值的强烈求,而且还表现出了当时人们对爱情的高尚理解和对爱情的热烈健康的求,所有这一切都为中国古代文化留下了情感的光辉(由于这些恋爱诗篇在感情上都是率真、诚挚、热烈、淳朴、健康的,都是真情实感流露,因而显得篇篇精彩,字字珠玑,令人爱不释手,百读不厌。爱情是圣洁的是人类真实情感的自然流露。然而,在这一切物质化的时代里,在这日趋失去感动的时代里,我们所缺少的也正是那处于生命本原状态的情(现代人的爱情观上似乎已不在那么纯洁,所谓的一夜情,只是在寻找肉体上的刺激,他们还有什么爱情可言呢,只是金钱的魅力更大而已。到现在的自由恋爱, 只是形式的变化. 爱情还没有被理解, 被体验. 而且搀杂进了别的东西, 世俗的功利的东西希望每个人能在这平凡的世界里摆脱“非人”的镣铐,回到人之所以为人的真实境界,保持一种纯正健康的爱情观。 保护与报警 定值与结果 保护与报警 定值与结果 过载 大于110%报警~大于120%延时5秒跳闸 出口电压高卸载 大于108% 短路 200%~延时0.08秒跳闸 出口电压低卸载 低于85% 电流不平衡 不平衡电流大于20%~延时5秒跳闸 电压高跳闸 大于110% 漏电电流 大于30%~延时10秒 三相电压不平衡 电压差大于10% 逆功率 大于8%~延时0.5秒 过频率 大于110% 超速 大于115%~延时5秒跳闸 低频率 小于85% 蓄电池电压低 小于21V 蓄电池电压高 大于30V 差动保护 0秒跳闸 失磁保护 跳闸 14 单相接地保护 跳闸 过电流保护 跳闸 润滑油压低 跳闸 三次自起动失败 发信并闭锁自起动 冷却水温高 发信 润滑油温度高 发信 机油油压过低 跳闸 机油油压低 发信 冷却水断水 跳闸 燃油量过低 发信 油箱油位低 发信 冷却水水位低 发信 3主要技术指标(表一) λ?灵敏度100Lx(0=550nm) ? 1.5s 2.5?5s ,输出 AC220V 50Hz 1A DC24V 1A ,,模拟量输出420mADC 15VDC 工作方式 探 环境温度 -2 环境湿度 ; 入口 AC220V 50Hz 功耗15W 15 16
本文档为【毕业论文__略论《诗经》情诗中的女性形象】,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196623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46KB
软件:Word
页数:22
分类:工学
上传时间:2017-12-07
浏览量: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