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

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

举报
开通vip

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 作者:LIURU0518 【摘要】:我国作为世界上的农业大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农业生产水平及市场化程度更是不断提高,贸易格局逐步优化,农产品出口贸易额逐年上升,但是仍然存在着产品结构不合理、环保意识淡薄缺乏绿色经济观念、受国外技术壁垒影响较大、促进农产品出口和发展的政策体系尚未建立健全等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农产品、出口贸易、对策 【正文】: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人类赖以生...

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
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 作者:LIURU0518 【摘要】:我国作为世界上的农业大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农业生产水平及市场化程度更是不断提高,贸易格局逐步优化,农产品出口贸易额逐年上升,但是仍然存在着产品结构不合理、环保意识淡薄缺乏绿色经济观念、受国外技术壁垒影响较大、促进农产品出口和发展的政策体系尚未建立健全等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农产品、出口贸易、对策 【正文】: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因此,长期以来各国都对农业的发展给予高度重视,并予以政策保护。作为农业大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在我国对外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农产品出口贸易中抵御外来压力和风险,发挥国内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发展具有劳动密集型农产品,提升农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促进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增长显得尤为重要。在对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总体情况和出口的结构变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竞争力进行研究,以便采取积极对策来提高农产品出口贸易的过境竞争力。 一、农产品出口贸易的意义 在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一直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既缓解了国有粮油企业的仓储压力,减轻了购销企业的经营负担,又为保护农民利益创造了条件,支持出口创汇,拉动经济增长。加入WTO后,我过农产品国际贸易更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农产品出口贸易经营队伍不断优化,贸工农一体化的企业成为农产品出口的主力;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的比较优势和国际竞争优势日益增强,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农产品出口渠道进一步拓宽,出口品种不断增加,贸易方式不断拓展,多元化的市场格局已经呈现。农产品出口贸易对于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促进农民增收、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竞争力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如果按照自由贸易理论,各国应趋向于按照比较优势原则安排国内的生产和贸易,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竞争,出口本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本国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从国际分工和交换中获得比较利益,提高本国社会净收益,促进本国经济发展和技术结构、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农业作为各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不断走向开放,以各自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打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 二、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现状 中国是农产品的生产大国,但并不是农产品的出口大国。目前我国是世界第四大农产品出口国,也是发展中国家中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自2001年至2008年,我国农产品出口持续增长。年均增长率为13.73,。尽管受到世界粮食危机和金融危机的双重影响,但是中国农产品进出口额不仅连续第9年增长,而且保持较高的增长率。然而农产品进出口逆差却由2007年的43.7亿美元急剧上升至181.5亿美元,增加3倍多。至2009年我国农产品出口小幅下降。据海关统计,2009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总值为913.5亿美元,比上年(下同) 下降7.3%。其中出口391.8亿美元,下降2.5%;进口521.7亿美元,下降10.5%;农产品项下累计贸易逆差129.9亿美元,比上年减小51.2亿美元。当前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所呈现出的特点如下: (一) 农产品出口增长速度缓慢,占出口总额比重不断下降 资料显示,从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就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农产品生产量最大的国家,但农产品出口增长速度却非常缓慢,2000年农产品出口同比增长为15,,到2007年也只是增长到17.9,。农产品出占全国出口比例也不断下降,从2000年的6.3,下降到2008年的2.8,。从2004年的农产品进出口结构来看,我国的粮、棉、油、糖均呈净进口状况;而蔬菜、水果、畜禽产品出口增长乏力。图1为2000—2008年我国农产品增长图: (图1) (二)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出口增长较快 在我国是土地资源短缺的国家,土地密集型的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不具有竞争优势。我国的优势在于劳动力资源丰富,因此发展水海产品、畜禽产品、园艺产品等劳动密集型的农产品出口成为我国政策扶持的重点。在我国的劳动力密集型农产品出口自人世以来取得了较快的增长,谷物类对外贸易呈现为净出口。2007年,我国出口谷物991.2万吨,同比增长62.5,;谷物净出口835.4万吨,同比增长2.3倍。2007年稻谷产品出口134.3万吨,同比增长7.2,;净出口85.6万吨,同比增长63.6,。食用油籽进出口双增长,食用植物油出口下降进口增长;食糖进出口均下降,蔬菜出口增长,水果进出口均增长;畜产品贸易逆差增长1.9倍;水产品贸易顺差下降0.7,。随着我国农产品出口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水产品、畜禽、水果、蔬菜、花卉等优势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将会迅速提高,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将会成为拉动我国农产品出口持续增长的主力。图2为2007年我国主要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出口增长情况: 2007年我国主要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出口增长情况 单位:万吨(亿美元) 出 口 同比增跃(,) 谷物 991.2 62.50 稻谷产品 134.3 7.20 玉米产品 491.8 58.70 小麦产品 307.3 104.00 食用油籽 127.1 4.70 食用植物油 16.8 -58.10 棉花 2.4 59.60 食糖 11.1 -28.40 蔬菜 62.1 14.50 水果 37.5 51.40 畜产品 40.5 8.70 水产品 97.4 4.10 (图2) (三)农产品出口结构不合理,初级产品比重远高于深加工产品 目前,我国农产品的出口主要以加工程度低、附加值较小的初级产品为主,在出口的农产品中初级产品比重达到80,,而深加工产品的比重仅为20,。此种情况和许多发达国家相比差别很大,比如世界农产品出口大国荷兰出口农产品中初级农产品比例仅为25,,而深加工农产品的比例高达75,。农产品经过深加工转化之后产值可增加2至3倍,在我国农产品加工量只占其总生产量的25,左右,加工产值只增加30,左右。我国农产品出口结构不合理,影响了我国农产品贸易的整体品质和收益。随着农产品出口的增加,我国也逐步提高了深加工产品出口的比重,如2005年农产加工品出口85亿美元,占全部农产品出口总额的比例提高到31(4,,水产加工品出口19(3亿美元,占9(2,。此外,我国相对于发达国家比较落后的农产品深加工技术和设备问题,增加了我国农产品的成本,也影响了农产品质量的提高。 (四)亚洲仍是我国农产品第一大出口市场,对欧洲及北美洲出口市场份额有所增加 亚洲依然是我国农产品第一大出口市场,但市场份额略有下降。而对欧洲以及北美洲出口市场份额有所增加。2007年我国农产品对亚洲出口223.2亿美元,同比增长15.5,,占我国农产品出口总额的60.3,,同比减少1.2个百分点。欧洲是我国农产品第二大出口市场。2007年,我国农产品对欧洲出口70.6亿美元,同比增长26.4,;对北美洲进出口双增长。北美洲是我国农产品第三大出口市场,2007年,对北美洲出口49.8亿美元,同比增长15.8,。日本、美国分别是我国的第一大出口国和进口国。出口额分别是83(7亿美元和44(2亿美元。2008年农产品主要出口市场为日本、欧盟、美国、东盟、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和韩国,分别出口76.9亿美元、62.7亿美元、51.3亿美元、45.8亿美元、36.3亿美元、29.1亿美元。其中,对日本和韩国出口同比下降8(1,和12(1,,所占我国农产品出口总额的比重分别为19.0,和7.8,,较上年分别下降了3.6个百分点和2.0个百分点。对欧盟、美国、东盟出 口同比分别增长16.0,、16.1,和16.0,,所占比重分别为15.5,、12.7,、11.3,,较2007年分别提高了0.9、0.7和0.6个百分点(注释一)。 2009年我对亚洲市场出口农产品232.2亿美元,增长3.2%,其中对日本出口76.8亿美元,与上年持平;对东盟、香港出口分别增长16.9%和2.6%;对欧盟、美国和韩国出口分别下降10.6,、8.2%和10.7%。进口方面,2009年我国自美国进口农产品140亿美元,下降2.8%,占同期我国农产品进口总值的26.8%;自巴西进口84.4亿美元,下降4%;此外,自东盟、欧盟进口小幅下降,自阿根廷进口农产品值降幅高达58.5,(如图3)。 2009年我国农产品主要出口市场统计表 单位:亿美元 出口市场 出口值 同比(%) 日本 76.8 0.05 欧盟 57.5 -10.6 东盟 53.4 16.9 美国 47.0 -8.2 香港 35.3 2.6 韩国 28.3 -10.7 德国 14.9 -9.3 图3 三、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我国农产品质量缺乏国际竞争力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但不是农业强国。出口量仅占产量的0.5%至1%,入世以来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冲击。我国出口的肉类、水产品、蔬菜等因频频被检出疫病,农兽药、重金属超标,而被一些国家限制进口。不难看出,制约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发展的主观因素是农产品的质量差,档次低,农药、兽药激素、重金属等残留物超标,达不到国际市场的要求。受我国经济条件的制约,我国虽然具有劳动力和土地资源优势,但是农业生产的专业化、现代化和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化程度却很低,许多环节都没有与国际接轨,许多农产品质量都不能满足国际市场的需求。例如2009年1至7月我国大米出口比上年同期减少了76万吨, 其中对印度尼西亚、俄罗斯和马来西亚就减少了68 万吨。一方面与这些国家的贸易政策和供求关系有关,另一方面主要是由于我国大米品质低劣和加工水平较低等原因,导致大米缺乏国际竞争力,出口市场不能保持;棉花也存在同样的劣质和加工程度低的问题。 (二)国内卫生检疫问题导致出口不畅 我国本来在畜产品出口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由于生产、加工和卫生检疫方面的问题较多,使我国畜产品出口不畅。过去欧盟、俄罗斯等国都曾经发生过禁止从我国进口畜产品的情况,2009年受周边国家(地区)禽流感的影响,我国禽类产品对日本、韩国和我国香港地区和澳门地区的出口也大受打击。另外,我国蔬菜生产也有优势,然而由于农业残留较高,在对欧美、台湾省等地的出口方面受到很多限制。农产品检疫系统不健全。从中国近年来发生的假大米、有毒奶粉事件频频发生,在其他国家关注食品安全之际,我国的卫生检疫系统却还形同虚设,更为可气的是,还有一部分官员在开绿灯,使中国农产品生产者对其产品本身的质量要求不高而导致农产品受阻国外的绿色贸易壁垒,因此中国的检疫系统建设势在必行 。正是由于我国法律中有关农产品各种标准的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不健全,才使发达国家常常钻我国法律的漏洞。目前我国引进外资、进口等环节中的环境条款还不完善,对国外进口产品和外商投资企业的环境保护要求不严,对外国产品和污染密集型企业的进入管制较为宽。 (三)出口体制及国内企业盲目竞争不利于出口 我国现行的农产品贸易体制已经不能适应开放的市场经济的需求。我国农民要适应国内市场经济的变革尚需时日,何况与国际市场接轨。这种生产与贸易相分离的状况,不仅使农民利益受损失,而且也不能使农民了解国外市场信息,及时调整产品结构,生产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另外由于出口企业之间盲目竞争也为我国农产品出口带来许多问题。例如2009年日本对我国大葱和蘑菇采取了“进口限制”措施,名义是因为我国出口价格太低,冲击其国内市场,有倾销倾向。我国虽然没有倾销的倾向,但是我国对日本出口的上述农产品价格的确存在不断走低的事实,这主要是出口企业相互竞争,自相压价造成的,因此虽然对日本出口量增长较快,但是出口值增速明显落后,使我们的利益也受到损失。 (四)我国环保意识淡薄,缺乏绿色经济观念 我国在向现代农业转化的进程中,尽管农作物的产量不断提高,但由于我国环保意识淡薄,没有及时采取有效的环保措施,致使农业的污染也日趋严重。工农业造成的19 各种污染,通过周围的环境(土壤、水等)作用于农作物,使农产品受到污染,导致“问题蔬菜、问题粮食”的产生。此外,由于食品加工、包装、储运等环节设施落后,导致食品后续污染问题严重,造成食品生产前期污染未消除,后续污染依然存在的状况。然而,目前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都已建立了环境标志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国际标准化组织也推出ISO14000标准认证,其环境管理体系成为世界各国企业跨越绿色贸易壁垒的重要跳板,但我国企业还没有作出积极的反应 。 (五)国际贸易壁垒的影响 随着发达国家贸易壁垒的实施,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农产品质量要求更加苛刻,日本的肯定列表制度、欧盟的化学品注册、评估、授权和限制法规定、美国的FDA检测等措施,使 我国农产品出口更加困难,农产品的出口量大幅度减少。特别是绿色贸易壁垒的环保标准、动植物安全标准以及严格的检测制度和程序,大幅度提高了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成本。严格的生产、包装和处理等技术指标直接限制我国农产品出口,这些贸易壁垒成为影响我国农产品出口竞争力、限制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发展的重要因素。(注释二) 在国际贸易实践中,经常出现的绿色壁垒主要表现以下几种形式:一是国际和区域性的环保公约。如《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濒危野生动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生物安全认定书》等等。二是绿色环境标志。如德国的“蓝色天使”、欧盟的“欧洲环保标志”、日本的“生态标准”等等。三是绿色技术标准。如IS01 4000系列标准、IS09000系列标准。四是绿色关税和市场准入。如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规定,所有在美国销售的鱼类都必须来自经美方证明未受污染的水域。五是绿色包装制度。如啤酒饮料和矿泉水一律使用可再装容器,以达到既不污染环境又节约资源的双重效果。六是绿色卫生检疫制度。如GATT鸟拉圭回合通过的《卫生与动植物卫生措施 协议 离婚协议模板下载合伙人协议 下载渠道分销协议免费下载敬业协议下载授课协议下载 》为确保人类和动植物免受污染、毒素、微生物、添加剂等的影响,制定了严格的卫生检疫指标。 绿色壁垒的特点具有一下几种情况:一是广泛性和灵活性。绿色保护的内容不仅涉及初级产品,还涉及许多中问产品和工业制成品。不仅对产品质量有限制,而且对产品的生产、加工、包装、销售甚至废弃后的处理等也加以限制。各国在执行绿色对外贸易的政策时,由于具体标准不一致,弹性较大。二是合法性和两重性。国际上已签订了150多个多边环保协定,为绿色壁垒提供法律支持。WTO也积极制定国际性的技术标准和法规,一旦通过,绿色壁垒就有了形式上的合法性。三是隐蔽性和歧视性。由于绿色壁垒是以高科技为基础的,且操作过程极为复杂,使得发展中国家教较难了解其内容及变化而难以对付和适应,但又不易产生贸易摩擦。又由于发达国家往往无视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制定过高甚至远高于国内标准的环保标准,而发展中国家却难以达到要求,其贸易利益往往成为牺牲品。四是差异性和争议性。由于各国生态环境状况和意识及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实施绿色壁垒差距较大。又由于绿色壁垒涉及面广、灵活性高,且隐蔽性和合法性结合,各国难以协调,易引起争议。目前绿色壁垒已成为贸易争端的重要领域。 总之,在当今这个实用主义气息浓厚的国际贸易氛围中,绿色壁垒在一定程度上嬗变为发达国家超保护贸易政策的实施载体川。绿色壁垒的实质就是发达国家利用自己的经济技术优势,借环保之名,行贸易保护之实。 四、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发展对策 (一)完善国内农业支持政策 从某种意义上说,农业国内支持是提升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我国的农业政策仍然有待完善。第一,我国对农业和农民补贴的起点低、支持力度小,与许多国家有较大的差距。第二,我国农业支持结构不尽合理,补贴分散,因此补贴效果较差。第三,管理体制运行不畅,补贴效率不高。完善国内农业指出政策,可以从一下几个方面着手: 1.实施农民直接补贴 我国地缘广阔,各地差异明显,应该针对具体的情况采购不同的补贴方式。政府给农民 发放补贴时,可以按照以下三种方式:一是把按照收购量补贴方式改为按照土地面积补贴方式,国内外经验表明,无论采取什么方式计算补贴给农民的款额,都要以农民土地持有产权所承担的土地面积做检验,并最终落到农民手里,否则,农业补贴就会变味,农门难以得到实惠,农业的基础地位难以巩固。二是可以选择试点进行休耕政策,对休耕面积给予补贴。休耕补贴可免于消减承诺,不受WTO《农业协定》的约束和限制。三是以关系国计民生的大宗农产品为补贴重点。发达国家财力雄厚,但也只是对重点大宗农产品进行补贴,并不是对所以农产品进行补贴。 2.提高农业支持效率 多年来,我国政府对农业的补助以及相关的农业支持主要体现在农业基本建设投入、推广农业科技、农业生产资料补贴、农业价格补贴、发放救济以及实施生态环境保护工程等。这些支持措施在提高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食品安全,在局部地区促进粮农收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重要。在政策选择上,限于国情国力,我国在总体上不可能采取与发达国家相同补贴水平的政策,而只能从提高农业支持效率,应加强农业补贴的集中性和针对性,改变我国过去农业补贴的普遍性,根据国内外农产品的最新竞争势态,集中有限资金,实施战略性补贴策略,将补贴用于受到冲击较大的敏感性农产品(如粮棉油等)主产区,特别是以农业为主的中低收入农户。为了提高农业支持效率,支持的重点应由追求数量转向追求质量。对此,农业补贴应重点支持优化、专用化和绿色农产品的生产,对这些产品所需要的良种、推广技术、节水型灌溉、新型栽培技术等进行适当补贴。为了提高农业支持效率,改革现行农业管理体制,明确部门分工,搞好部门间的协作,在农业部门内部合理设置和精简机构,不仅有利于提高农业行政管理效能,而且也有利于缩减农业行政管理支出,提高农业补贴效率。 3.农业支持政策制度化 当前,我国农业政策目标的关键是增加农民收入,进一步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推动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有研究表明,对农业的保护,气受益不在实施的当年而在于对其滞后效应的获取,而农业保护当期一般又处在农业供给过剩之时,这个特点往往使人们因当前农业的乐观形式而对农业保护的必要性产生怀疑。而一旦农业保护开始削弱,其后遗症往往要等一年甚至几年之后才会显现,在那时候重新实施农业保护,必须等一年甚至几年后才会产生受益,这样必然会造成农业发展过程因农业保护政策和措施的摇摆不定而出现震荡。因此,我国要使农业保护政策保持必要的连续性,就必须有法律上的保护,制定关于农业保护政策的相关法律及建立执行这些法律的基本制度。在加快建立完善农业支持和保护政策系统的同时,我国应尽快建立起完善的农业政策审议和监管机制。 (二)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实施绿色品牌战略 1.实行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 目前,我国出口的部分绿色农产品多为农户零星生产,这种小规模分散经营阻碍了农业技术的改进和管理水平的提高,难以降低产品成本,参与国际竞争。要想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采取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是必然选择。只有企业联合起来,才能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增强实力、实现规模效益,从而扩大经营范围,提高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应考 虑扶持一批绿色农产品出口企业,实行贸工农一体化和企业集团化效益。可采取“公司+ 农户”的组织形式或者新的生产经营方式“公司+农场”,实现绿色农产品出口生产的规模化经营。我国具有生产绿色农产品的自然条件、技术条件和社会环境条件,可以建立一批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利用科技成果优势,实现绿色农业加工增值。 2.加大传媒宣传环保的力度 二十一世纪经济的主旋律将是绿色经济,政府应呼吁提高国民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开展环境教育。环境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将环境意识转化为公众自觉的环境行为,鼓励公众参与环境保护事业,使其知晓我国经济的“绿化”是一项公益事业,受益的应是整个国家和每一个公民。同时,政府要注重发挥职能指导作用,提倡绿色生活方式,把绿色贸易、绿色生活的思想融入我们社会经济发展的全过程,这既可从根本上冲破绿色贸易壁垒,又可保持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使之适应全球一体化浪潮,并与国际贸易体系接轨 。 3.实施扶持绿色产业的政策措施 制定绿色产业倾斜政策。一是要在税收上给予优惠,在一定时期内,对绿色产业企业可以减征或免征增值税,对企业新开发的绿色产品也可以缓征所得税。二是要对绿色产业企业在贷款利率、贷款额度上实行优惠,鼓励其上市通过资本市场直接融资。三是要在工商注册上对绿色产业企业给予照顾,并赋予一些规模较大的绿色产业企业以出口经营自主权。 4.制定和完善国内相应的环保法规 在国内立法方面,应加快我国环境保护法律与国际接轨的步伐,缩小与发达国加环保水平的距离。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国际社会在处理贸易与环境争端案件时,与贸易有关的国际环境法和国内环境法往往倍受重视。从已处理的贸易与环境争端的一些案例的裁决来看,只要引用的国内环保法律规定准确、有权威性,维护环境利益的一方往往胜诉,而对环境保护不利的一方则往往败诉。因此,必须加速与贸易有关的环境立法。 (三)利用比较优势,优化农产品进出口结构 农产品进出口结构是以优势格局为基础的。我国是人口大国,土地资源和建设资金有限,应该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如猪肉、禽肉、水产品、蔬菜、花卉等,以比较优势为基础调整农产品进出口结构,以国际农业资源配置调整国内农业资源配置,增强出口产品竞争力。目前,我国农产品出口结构不合理,初级农产品出口占80%,深加工产品出口占20%,而世界农产品出口大国荷兰初级农产品与深加工产品出口的比例为1:3。另据有关方面分析测算,发达国家农产品的加工品占其总生产量的90%以上,加工转化后产值增加2-3倍;而我国农产品加工品只占总生产量的25%左右,加工产值只增加30%左右。因此,今后应把重点放在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上,这是促进农产品发挥比较优势,扩大出口的最有效途径。 劳动力资源、土地资源稀缺的农业资源禀赋特征决定了我国生产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的成本相对较低,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以蔬菜为例,其产品单位价值产出所需的土地投入只有粮食的10%至30%,而劳动力需求则是粮食的4到5倍。按照要素禀赋理论,那些密集使 用我国丰富生产要素的农产品将具有比较优势,我国应适当增加生产并出口那些具有劳动密集型特征的农产品。因此,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农业国际化的逐步推进,我国应该在保护粮食安全的前提下统筹利用国内外农业资源,适当减少粮、棉、油、糖等土地资源密集型农产品的生产,充分发挥劳动力资源丰富和产品多样化、生产空间范围广阔等优势,扩大蔬菜、水果、茶叶、水产品和部分畜产品等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的生产和出口,抢占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国际市场的制高点;同时,我们也要根据自己的优势,以优势高效为目标,增加质优价高的名、优、稀、特农产品的生产比重,促进农业资源向高价值农产品生产集中,推动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从而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我国农业的整体生产率和国际竞争力。 (四)强质量 安全管理 企业安全管理考核细则加油站安全管理机构环境和安全管理程序安全管理考核细则外来器械及植入物管理 ,破除国外技术壁垒 1.提高产品质量 破除国外设置的技术壁垒,最根本途径的途径是提高农产品的质量,提高产品质量也是提高出口农产品竞争力的有效手段。企业要尽可能地采用国际标准,有条件的要向国外先进的标准看起,确保农产品生产的安全性,逐步实施动植物病虫害区域化管理,加强无规定动物疫病示范区建设,切实提高动植物卫生水平;进一步推广“公司,基地”的农产品出口经营模式,支持农产品出口企业建立自有种植、养殖基地,开展农产品和食品认证,进一步推进标准化生产,建立质量监控体系;进一步完善出口农产品的检验检测、安全监测体系,重点加强和完善出口优势农产品及相关农业投入品的检验检测工作,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2.加强检验检疫部门检验检疫能力 对于检验检验部门来说,要全面加强检验检疫能力的建设,强化对承担检验检疫和检测任务的实验室建设的规划、布局、仪器设备配置、人员培训和管理工作,确保以过硬的技术条件迎接国外最新、合理、严格的技术要求的挑战,确保农产品出口贸易的顺利。此外,检验检疫部门还应该和部门、企业共同努力,尽快修订、制定我国尚未完善或者缺乏的农产品技术法规和标准,修改现有国内法规中与WTO规则不一致的地方。建立一套既符合中国国情,又能与国际接轨法律法规的农产品检验检疫标准体系。 3.建立预警与快速反应机制 建立全国性的技术性措施预警与快速反应机制,实现中央与地方政府的互动,政府与中介组织、企业和专家的互动,对国外制定和实施的对我过农产品出口贸易可能或已经造成影响的有关技术措施和技术壁垒及时通报到每一个相关单位,并根据实际情况快速制定和实施相应对此。地方各部门、外经贸、新闻机构、协会以及个人应将所了解到的国外最新技术性措施的制定修改状况,反映到质检总局的咨询点或者有关部门,各出口企业在出口的产品被进口国家或者地区以不符合其技术性措施为由而做出扣留、退回、销毁、额外要求检验检疫等处理时,不能自认倒霉,应在第一时间内向国家质检总局及有关主管部门反映,以便通过官方渠道予以证实和进行交涉。确保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及生产、加工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五、结论 当前,我国农产品出口形势仍不容乐观。一是国外技术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形成长期阻碍。近两年来,日欧美纷纷加快食品安全立法,抬高进口门槛,技术壁垒有从微观、技术层面向宏观、法律层面发展的趋势。二是国际农产品贸易的不公平竞争将长期存在。主要发达国家在要求发展中国家开放农产品市场、推行自由贸易的同时,无不对本国农业进行高额补贴,严重扭曲了国际农产品的贸易环境。三是农产品加工程度低,技术创新能力薄弱,缺乏品牌产品。我国出口农产品中初级产品占一半以上,新品种研发和技术创新能力应进一步加强,以适应国际市场消费多样化的需要。面对经济全球化给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带来的严峻挑战,通过政府部门的努力完善国内农业支持政策,从根本上保证我国农业的发展。不断优化农产品出口的结构,重点发展出口附加值较高的深加工农产品,减少附加值较低初级农产品的出口,充分发挥我国劳动力丰富的优势重点集中发展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同时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实施绿色品牌战略提高国内农产品的质量,从根本上破除国外技术壁垒,促进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长足发展。 引文注释: (注释一)李岳云,吴滢滢等(人世5周年对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回顾及国际竞争力变化的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07(8)。 (注释二)李淑霞,王爽.制约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因素及对策分析,2008(06)。 参考文献: [1]李岳云,吴滢滢等(人世5周年对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回顾及国际竞争力变化的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07(08)。 [2]刘新建:我国农产品出口的现状与策略FJ],亚热带农业研究,2007(2)。 [3]靖飞,韩喜秋,潘刚.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规模、结构和竞争力 ,2009(01)。 [4]李淑霞,王爽:制约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因素及对策分析,2008(06)。 [5]胡昭玲:经济全球话与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08)。
本文档为【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729658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35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7-10-14
浏览量: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