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汉献帝

汉献帝

举报
开通vip

汉献帝汉献帝 汉献帝(一)被遗忘的天子 2013-06-20 23:58:45 来源:百家讲坛资源网 上传者: huyong 点击: 482 如果我要间哪一段历史能够引起咱们普通老百姓最大的兴趣?能够成为咱们茶余饭后最大的谈资,那么我想,三国这一段历史肯定是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仔细盘点,在这个三国的这一段历史当中,最能够引起大家关注的又是哪些人物呢?比如说可能大家马上就会想到,如果你要谈天下英雄的话,那就有曹操,有刘备,有孙氏父子;你要谈智谋的话,第一个大家就想到诸葛亮;谈名将的话,有关羽,有张飞,有赵子龙。几乎大...

汉献帝
汉献帝 汉献帝(一)被遗忘的天子 2013-06-20 23:58:45 来源:百家讲坛资源网 上传者: huyong 点击: 482 如果我要间哪一段历史能够引起咱们普通老百姓最大的兴趣?能够成为咱们茶余饭后最大的谈资,那么我想,三国这一段历史肯定是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仔细盘点,在这个三国的这一段历史当中,最能够引起大家关注的又是哪些人物呢?比如说可能大家马上就会想到,如果你要谈天下英雄的话,那就有曹操,有刘备,有孙氏父子;你要谈智谋的话,第一个大家就想到诸葛亮;谈名将的话,有关羽,有张飞,有赵子龙。几乎大家最熟悉的人物都在这儿了。那么在这个大家非常熟悉的三国历史当中,有没有这样一个人物,这个人物他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正面的,而且他对于这段历史的贡献也是非常大的,却是被大家忽视的?这样的人物有没有?我这个系列要向大家介绍的就是这么样一个人物,我把他概括作,这个人他集几种品德于一身,我们可以说这个人非常地孝悌,非常地仁爱,非常地宽慈,非常地聪慧,而且对于这一段历史的贡献非常大。但是这个贡献被人忽视了。这个人就是被我们称作傀儡皇帝的汉献帝。汉献帝在位的这一段历史跟后来三国正式鼎立的这一段历史是紧密相关的,有很多的重头戏。比如曹操的很多活动,它就是发生在汉献帝在位的时期。但是,汉献帝作为当时的天下共主,对于这段历史的贡献是很少有人注意到的,甚至很少有人重视他的存在。偶尔有人提起他,就给他四个字的评价—傀儡皇帝。那么汉献帝他究竟是不是只是一个傀儡皇帝?他对 历史有没有贡献?194年,他十四岁。东汉董卓控制政权后,把东汉的首都从洛阳迁到长安。这一年,董卓已在长安被杀。部下打着为董卓复仇时,长安非常乱。更糟的是发生了严重的天灾。从四月到七月,天没下一滴雨。百姓没东西吃。长安城人吃人,汉献帝就是这样的情况下苦撑。他准备开仓救济百姓。侯汶去办,结果没效果。汉献帝就认为这人有间题。所以他打算搞明白这事。多数人这时会考虑,派人去查查。汉献帝不查也不间,召开御前会议,拿出五升米和豆子,做试验。用米与豆子熬出大盆粥。汉献帝这样做,什么不用间,不用查,答案明了。按这个量可以救活多少人?按比例算就可以了。为什么天天上报的还不减少?侯汶不好狡辩。汉献帝高效地解决了这个间题。侯汶不好辩解。这可以让我们看得出汉献帝的聪明,他能把百姓放在心上。这个 故事 滥竽充数故事班主任管理故事5分钟二年级语文看图讲故事传统美德小故事50字120个国学经典故事ppt 的高潮还在后面。处罚侯汶上,祸民贪赃欺君,一般人认为砍掉他。汉献帝不杀,最后处罚的方法是打五十大板,继续赈灾。不杀,一是体现汉献帝的宅心仁厚,二是当时的长安城兵荒马乱,天灾后百姓官员都生活在恐惧中,每天都死许多人,官员们都忧心忡忡。杀了侯汶只会更让人慌。汉献帝缓和的是长安城的气氛。这表现他极大的政治智慧。他当时不过十四岁,能沉稳地处理好,表现的是智慧与气度。 谁打赢了官渡之战?汉献帝是不是只是小聪明?对东汉的状态,对国家的稳定与统一有没有贡献?官渡之战是谁打赢的?200年,曹操击败袁绍,这是重要的战争。当然打赢的曹操。这个回答不能说不对,却不全面。只有曹操加汉献帝才能打赢。战争经过回顾一下,200年 春,袁绍主动向曹操发起攻击。曹操驻军反击。袁绍十万人,曹操不过二万人,守得艰难。打到后来,人困马乏。那边刚好相反。许多人投奔袁绍。这一年春一直到深秋。曹操面对的是劣势。战争越拖久,曹操的压力大。曹操甚至萌生了退却的念头,想认输结束战争。在下决心前,写了信去征求荀或的意见。荀或说千万不能。一撤,就真完了。怎么办?荀或最关键的话是,“公以十分居一之众,画地而守之„„情见势竭,必将有变。此用奇之时,不可失也。”分析了双方形势与心理状态。你的兵力只十分之一,居然能抵挡了半年多,让对方寸步难进,你感觉到困难,换对方角度想想,对方是不是也是如此?他们认为实力远远大于对方,打不动,是不是更紧张?真正成功的是曹操,用十分之一的人防守成功。袁绍有优势,却不能打赢。袁绍也是焦躁不安时。在心理危机时,对方也是。这是拼耐心,拼心理。荀或讲的第二点是胜利的希望在情见势竭,肯定有了结的。对方人多嘴杂也是间题。等着对方阵营分裂与变化。一旦阵营出现裂痕,就是机会。收到信后,曹操决定坚持不再撤兵。不久,许攸跟袁绍闹翻了。将军事情报出卖了。曹操把乌巢的粮仓烧了。曹操才有机会。所以我们看,帮助曹操的是许攸,关键时出现,告诉了关键信息。实际关键人物是荀或。没有荀或,曹操可能都撤兵。荀或的判断正确。荀或不会算出细节,大方向是把好了的。许攸就是变的具体。荀或是帮助曹操的关键人物。汉献帝呢?对统一有什么贡献?荀或在当时的角色是什么?他跟曹操是老关系,长时间合作。官渡之战时,是汉侍中,不仅在汉献帝身边,还得帮着整理政务。这意味着与曹操是合作关系,而 与汉献帝是主从关系。他真正的目的是重整汉室江山。借曹操结束分裂关系。荀或是心在汉室。汉献帝不可能是事事出头,在国家稳定上,汉献帝的力量是发挥得重要的。荀或是汉献帝力量的体现。只有曹操加汉献帝,才能打赢官渡之战。 汉献帝为何禅让?那么历史的现实是什么?是汉献帝让位给了曹丕,让东汉结束了。这个角度讲,汉献帝难道不是失败者吗?这个间题也是可以讨论的间题。曹操一生不敢称帝。儿子曹丕称帝了。曹丕接位时应该是得意之时。但是事实是这样简单吗?当时的历史情景是,220年正月,曹操去世。十月,就汉魏禅代,九个月中,曹丕就面临军队哗变。青州军擅击鼓相引去,离开了洛阳。一支军队在没有指示情况下这样做,是严重的。哗变的是青州军,这是当初曹操起家的力量。这是曹氏集团面临的空前危机。这是特殊的军事集团,这不仅仅是向曹丕挑衅。曹丕也不可能短期内解决这个间题。后来花了许多时间才解决了这个间题。汉献帝没有给曹丕落井下石,反而平衡交接了权力。让位时,恰恰是曹丕最困难时。为什么这样做,这个以后更具体分析。汉魏禅代这事,是否值得重新认识?常规的成王败寇观,是否全面?从汉献帝的角度来解读,就是要重新来解读这段历史。 三国从何说起:三国是大家熟悉的历史。平时喜欢讲三国。一是因为热闹;第二个层次是斗智斗勇,质量高,可以欣赏权谋智术,不同的人看到的是不同的角度;还有道义,像关云长,是文学形象,是艺术形象,不是真正的历史形象。真正的历史当中,汉献帝因为失败者,他的为人他的故事一直为人忽视。少有人从汉献帝的角度来讲这 段历史。像《三国志-武帝纪》是从曹操写起。曹丕追赠他为武帝。《三国演义》是从刘备讲起的。共同点都是从后来三分天下的孙曹刘挑一定来作起点。三国志,是把曹操当作正统。演义是把刘备作为正统。后者在北宋是学者的共识。无论是从曹操还是从刘备讲起,都没有认定汉献帝的存在。相对于三国的新时代来说,汉献帝是旧时代。他只能是作为配角。回到真实的历史情景中,虽然有分裂,天下共主毕竟还是汉献帝,是不可忽视的力量。读《资治通鉴》就是非常明白的。都是用汉献帝来纪年的。抛开三国的这种立场,回到当时的东汉晚期,去了解汉献帝的作用,是不是可能看到完全不同的三国?这是我要与大家一起讨论的问题。 汉献帝(二)千疮百孔的帝国 2013-06-21 00:04:37 来源:百家讲坛资源网 上传者: huyong 点击: 219 汉献帝不是一个简单的人。历史的事实有意思。恰恰是在他手中,东汉王朝结束了。重新评价这段历史,必然面对这样的间题:为什么东汉王朝在他手中灭亡?这得由谁来负责?这可以多角度来讨论。《三国演义》谈到东汉灭亡时说,“推其致乱之由,殆始于桓灵二帝”。汉献帝没登上帝位前,灭亡就奠定了基础。这是小说家言,能得到历史事实的证明吗?如果对这段历史研究一下,这些小说家的确是厉害的。这种把握是准确的。王夫之大学者,有著名的著作《读通鉴论》中说,“祸始于桓灵,毒溃于献帝”。祸根是从汉桓帝与汉灵帝时埋下的。汉灵帝在位时,曾发生过事件。小说开始写到灵异事件。 “建宁二年四月望日,帝御温德殿,方升座„„”这一天,汉灵帝会见百官,刚升上御座,忽然一条青蛇落在御座上。汉灵帝惊吓,赶紧逃回宫中。百官也是受惊吓了,各自逃奔了。这条蛇也不见了。这样的故事是小说中的场景。是不是有一个历史事实的依据呢?《资治通鉴》找到建宁二年,真有这样的事。“夏四月壬辰,有青蛇见于御座上。”虽然有点怪异,不像小说中有戏剧性。这样的事件经过小说家的附会,产生了汉代兴衰的神话理论。汉白蛇现汉兴,青蛇现汉亡。秦二世元年,刘邦出场,斩了白蛇。把白蛇附会成旧统治者,刘邦是应运而生的帝王。青蛇现而汉亡,指的就是汉灵帝的事。这当然是附会,不能作为历史事实来相信。这却也代表一个观点。汉的灭亡,汉灵帝时注定了,所以才有青蛇的出现。这与前面的王夫之的说法,是一致的。文学是有艺术手法,不过通过艺术手法揭示了这一事实。到汉灵帝时,灭亡基本无可挽回了。 汉灵帝卖官:具体的能不能找到一些例证来说服大家东汉不可救药?汉灵帝本是地方诸侯,汉桓帝没有子嗣,汉灵帝就被挑中来继承。之前穷,做了皇帝后,就怕穷了。就想办法搞钱了。一查,库房,没多少钱。就对汉桓帝有看法了。汉代时,财政中皇室的与国库是分开的。皇帝的账户不多,他就想办法搞钱。更可气的是,他挣钱是靠卖官。公开买卖。在西园开辟一处,公开买卖。分两种情况,一是公开叫卖,针对地方职位,明码标价。二千石卖二百万。郡太守属于这个档次。有的还可以变通。像这个人是公开推荐上来的,有了当官的资格,想早点当上,可以五折优惠。或者交三分之一款项。视具体情况 而行。没现钱,先签约,上任后再加倍还。还有许多重要职位,不能公开叫卖,影响太大。像三公九卿,让自己身边的人去私下买卖。也得开价,三公叫价一千万,九卿五百万。“是时,三公往往因常侍阿保入钱西园,而得之”,通过宦官奶妈来送钱才能得到。政治公平到哪儿体现?这就是汉灵帝的事情。这是非常荒唐的。历史对汉灵帝的评价却并不笨。有官员评价他“上甚聪明”。只是没花在正道上。如果用在治理国家,是不是就有可能带上健康的道路上?也不见得。因为当时政治不是皇帝一个人能左右得了的。就拿挑继承人上来说,汉灵帝有两个儿子,大儿子是皇后所生,小儿子是刘协,母亲是王美人。汉灵帝晚年,大目司汉灵帝,是不是该立太子?汉灵帝始终犹豫不决,这两个儿子的情况,本应该立大儿子刘辩。这是长子是嫡子。汉灵帝犹豫不决,是因为他不想立刘辩。他更喜欢刘协。一是因为刘辩不沉稳,较轻浮。二是因为刘协比哥哥聪明。三是因为汉灵帝与何皇后的关系不好。甚至一度想废掉她。这人生性强横,横行后宫。后宫许多妃嫔受到过她的迫害。刘协出身,命运坎坷。王美人怀他的时候,就害怕。怕何皇后要毒害他。她就想打下来。说来奇怪,“胎安不动”。打不下来。没办法,生下来了。何皇后更加痛恨。所以王美人被毒死了。汉灵帝大怒,就想废掉她。但是,最终汉灵帝没废成。夫妻间的疙瘩解不开了。所以,汉灵帝不想立刘辩。他倾向于刘协。汉灵帝不敢轻易宣布立太子。他怕何家反对,另外,立刘辩还是更名正言„自。直拖到临终时还没宣布。托付给了蹇硕,要辅佐刘协登上王位。因为蹇硕手中有禁军。( 继位风波:何皇后那边,哥哥是何进,是大将军,势力不小。蹇硕也明白这一点。他打算把何家势力剪除,再扶刘协上位。蹇硕以敦请何进进宫,想借这时杀掉何进。但是这个算盘打晚了。蹇硕手下跟何进是旧相识,何进来时,这个宦官给了他暗号。何进一看大惊,逃了。调动军队防守。这个计划失败了。刘辩首先登上了王位。何太后临朝了。何氏兄妹有了名分。蹇硕就没了名分。蹇硕为了自保也得应对,事情进一步发展,超出了两兄弟的皇位之争。何进要杀蹇硕时,“进素知中官天下所疾兼忿蹇硕图己,及秉朝政,阴规诛之。”想借着外廷的力量来打压宦官的力量。蹇硕也不安。也想先下手杀何进。于是蹇硕写信给几个宦官。结果因为宦官不团结,杀了蹇硕,刘协败了一局。 两颗政治毒瘤:历史托孤的事不少,托给宦官的少。这说明宦官的势力庞大影响到了政治。蹇硕手中有禁军。这在历史上不是正常的现象。八校尉中八位将领中就有曹操袁绍。这是禁军首领。托付给蹇硕就是想保护刘协登基。刘辩舅舅手中也有军队。这是外戚。所以这次皇位之争,表面是兄弟间的间题。背后是宦官与外戚的火并。本质是这样的。汉灵帝一死,宫廷利益就激烈地爆发了。最后的结果是与汉灵帝的初衷相反。这说明不是皇帝能轻易掌控的。像外戚宦官的利益盘根错节,历来已久。谁做大,都是汉灵帝前就存在的。梁冀是汉桓帝利用宦官的势力除掉的。主要宦官有五位。同时封了五人为侯。汉桓帝通过宦官的力量打压了梁冀,而宦官却在他扶植下成长了。他们专权了,一点不逊色了。搞得许多人不敢去违背宦官的意愿。“中 外服从,上下屏气。”这次斗争,只是消灭了梁家,却没断绝外戚。另一头,宦官势力又起,现在两者势力都强大了。两股势力一步步将社会推向深渊。引起了许多混乱。这成了两颗毒瘤。私人关系进入朝庭中心,就混乱了。因为本是公权力,一旦私有化,必然引起选拔官员的不公平,与各种腐败。东汉晚期交替专权,影响了政治的混乱。兄弟俩没太大发言权,背后外戚与宦官在火并,影响到政治的运作。东汉的灭亡不仅仅是刘协负不了责任,前边的皇帝也未必行。东汉已江河日下了。 汉献帝(三)失而复得的皇位 2013-06-21 00:09:49 来源:百家讲坛资源网 上传者: huyong 点击: 196 在汉灵帝去世时,刘辩十四岁,刘协九岁。他们无论谁上皇位,都不可能自己行使皇权。何皇后与何进完成了第一个目标,但皇位不稳。何进要采取进一步措施。更大的腥风血雨正在酝酿。蹇硕死了,但是宦官势力并没因此退出历史舞台。甚至蹇硕的死没对宦官构成实质性的打击。宦官的间题没得到彻底解决。东汉晚年,在很长时间里对外朝的士大夫进行过残酷的迫害。他们眼中宦官是更黑暗的集团。许多士大夫就想与何家结盟,对宦官进一步打击。这两条原因相加,暴风骤雨就来了。前边暂时失败的刘协就迎来了重新走上皇位的机会。代表性人物是袁绍。就劝何进,对宦官的胜利不能停留在杀了蹇硕上,要彻底铲除宦官势力。这事做起来难。宦官势力集团形成由来已久。汉桓帝时扶植过。汉灵帝时得到巩固。专权几十年了,盘根错 节。要连根拔起难。何进的个人能力与胆识远远达不到袁绍的期待。之所以能消灭蹇硕成功,是由于宦官内部不团结。是利用宦官的不团结达到的目的。要全面宣战,何进就犹豫了。何太后此时都反对彻底铲除宦官势力。她想用太后身份控制朝局。不可能跑到外面跟士大夫当面执政。要控制朝政,还得依靠宦官。宦官集团与何家有关系。何皇后时,曾激怒汉灵帝,汉灵帝想废掉她。亏得宦官出面求情,拿钱赎罪,才压下怒气。宦官集团对她家有恩。宦官与外戚不一定要对立,可以共同瓜分利益。所以才有宦官帮着杀蹇硕。所以何太后不主张消灭宦官。 洛阳大动乱:袁绍拼命鼓动何进消灭宦官。如果能把宦官消灭,就解决了几代帝王不能解决的间题。何进始终感到犹豫。既想出手,又害怕。他知道宦官势力之大。想一下子消灭,难度不小。袁绍出了主意,劝何进召集四方将领来洛阳。造声势,让人们同意。也借助他们来壮胆。何进决定采纳这个意见。打着铲除宦官的旗号入洛阳了。搞得声势太大,所以消息早走漏了。太监们就着手应付了。一次何进进宫,宦官抓住机会,假传太后的旨意,当场杀了何进。这个消息一传出,洛阳炸了锅。意味着官僚与宦官的决战开始了。何进的手下们哪会甘休?围攻宫,只要见到没长胡子的,就杀。这样的混乱中,刘辩与刘协的遭遇呢?太监们看到闯进宫中,就胁迫他们跑到黄河边上。被大臣们截住。宦官们也没办法,只得投水自尽了。闵贡保护着兄弟二人回头往南走。这是大半夜了。“贡扶帝与陈留王夜步,逐萤光南行”。徒步而行,没有照明,靠着微光南行。多么狼狈。兄弟二人哪 受过这样的罪?走了几里,好不容易找到百姓家的平板车。到了洛舍,休息了一晚上,第二天早上,继续上路。刘协年龄小,不能一个人乘马,刘辩一人乘一匹,闵贡与刘协合乘一匹。结果是,太监杀得差不多,何进也被杀。 董卓进京:兄弟二人碰到了董卓。董卓原来驻扎在陕西边境。西北是他的根据地。他突然出现在这儿,就是源于袁绍的主意,建议四方军队到洛阳来。董卓就是应召而来的将领之一。董卓带着军队进洛阳城,看到洛阳城火光照天,知道出事了。碰到了兄弟二人。兄弟二人在宫外流浪了三天。刘辩当时是“见卓将兵卒至,恐怖涕泣”。董卓间他发生了什么事。刘辩边哭边说,讲不清楚。就回头间弟弟,九岁的刘协回答是,“自初至终,无所遗失”。将事情的始末都回答得清清楚楚,而且面对董卓毫无恐惧,镇定自若。董卓也就喜欢上了刘协。刘协是董太后一手带大的。宫中许多人叫他董侯。董卓一看,这小孩聪明,又是董侯。缘分呀。董卓心中就有心思,要废刘辩推刘协上皇位。董卓心眼不小,“性粗猛有谋”,重要的原因是,年龄小更便于控制,刘辩是何进他们扶上去的,跟他没关系。如果推上刘协,就对刘协有恩。有利于进一步操纵朝政。所以董卓就把哥俩迎进宫,就要着手废立。董卓一开始还不敢贸然行事。想找官员代表来间间,看看反应。他找了袁绍来试探。袁绍的家族是东汉中后期最有影响力的世家大族之一。袁家的意见影响许多人。袁绍主持过诛灭宦官的事件,有足够的影响力。董卓对袁绍说,皇帝要挑贤明的人,现在的皇帝不够,他弟弟要强一点,你觉得怎么样?这话挑明了。袁绍一听, 当即就反对。举了几个理由,主要有两条,皇帝哪有随便废立的?要有充足的理由。他没有重大过失,所以缺乏正当理由。二是他是何皇后的儿子是嫡长子,不合礼法。这两条理由是讲得出来的。我看真正反对的理由还有更重要的两条,一是当初诛灭宦官是袁绍与何进一起谋划的。如果董卓成功了,权力就转移到董卓手上去。这是袁绍不愿意看到的。袁绍也希望自己控制朝政,不希望权力落到董卓手中。 彦青皂帝的凤波:董卓当场翻脸,手按刀剑,斥责袁绍,我想做的事,谁敢反对,是不是觉得我的刀不够锋利?如果不同意就杀了你。袁绍不满,也得忍。只得怀着愤怒离开。袁绍为了避免迫害,逃离了洛阳。袁绍出主意时就有人反对,董卓带军进京只会增加混乱。董卓急忙带军入洛阳就是来趁火打劫的。董卓来了,就不容易走了。这祸根是袁绍召来的。这人志大才疏,就是。董卓来了,前门驱虎,后门进狼了。到了入秋,董卓觉得妥当了,就在朝堂上提出,召集大臣们开会,要废立皇帝。百官听到后,反应不一。大多数是慑于武力,不敢表态。袁隗是袁绍的叔叔,是政坛上的袁氏掌门人。从朝廷格局上,他是身份最高的三公之一太傅。董卓间他同意不同意。袁隗说,按你说的办。迫于淫威,不敢公开反对。第二天,董卓就着手安排,把刘辩废了,把刘协扶上皇位。这样皇位交接完成了。刘协正式登上了王位。这就是汉献帝。对于刘协来说,是失而复得。如果说是汉献帝如愿以偿,不如说是董卓如愿以偿。这事的确不在理。皇帝不能随便废。当时舆论并不看好。如果汉献帝自己选,他自己也不会愿意。从全局角度来看,董卓扶植汉献帝上位的事,董卓造成了这个事实,但是由 于这种做法不得人心,遭到许多人的反对。许多人因为反对董卓,也„自便反对了汉献帝。皇位的合法性遭到许多人质疑。像袁绍基本不承认汉献帝。袁绍逃离了洛阳,来到东部。l90年,拉起了反董大旗,联盟正式成立。响应的十几个人,声势浩大。在反董卓上意见一致,对待汉献帝却有分化。袁绍提议在刘氏宗亲中另立与董卓对立。有人反对有人赞同。这事虽然没做,但从这里看得出许多人对汉献帝的态度,也为后来形势复杂打下基础。官渡之战也有这种因素。董卓将皇位与麻烦一起交给了汉献帝。汉献帝想挽回局面,难上加难。 汉献帝(四)西迁长安 2013-06-24 23:10:26 来源:百家讲坛资源网 上传者: huyong 点击: 154 董卓让汉献帝改了年号,叫初平。但是这仅仅是混乱的开始。更糟的在后面。董卓立汉献帝受到过袁绍的反对。袁绍到了东部后,开始积极联络反董势力。到190年年初,联系了十几家愿意反对董卓的实力派人物。袁绍被推为盟主。汉献帝在董卓手中,只能由袁绍发号施令。里面就有像曹操这样的人物。这些人,为了反对董卓,都招募了不少军队,都占据了战略要地,准备讨伐董卓。 酸枣屯驻的是曹操。袁术率领的屯在鲁阳地区。离洛阳一百多公里。两支部队不少于几十万人。整个反董卓同盟部署严谨。这对董卓不利。董卓心中打鼓。他怎么应对呢?他是甘肃人,常年驻守在西北。部队中,许多人是西北地区的人。甚至不少是少数民族人。董卓来洛阳时没全带来军队,有大量军队在西北。现在东部地区出现这样的同盟,声势浩大。 董卓就想了,要迁都到长安。这离西北近。便于控制形势。他当然会带走汉献帝。这就是大事。肯定要面临许多反对意见。与高级官员交流中表达了这一点。他的真实目的是为了暂避锋芒,也是为了巩固自己的势力。董卓的借口是神学著作的理论,刘邦在长安建都传了十一代。刘秀在洛阳立国也是十一代。董卓说,循环往复,就得迁都长安。在那时,也是不被人相信的。这样的宣传神秘主义的著作不少。他抛出这个理论,为迁都找理由。他假借汉献帝的主张。这当然是谎言。汉献帝也没能力来公开反对。对这一点,大臣们看得清。这个建议在大臣们看来,都是应该反对的。像杨彪说,治理天下最重要的是让天下安定,让百姓安稳。尤其是现在,更需要安定。“天下动之甚易,安之甚难。”更何况这些年,东汉处于混乱之中?这样的大折腾,引起恐慌,就会让国家安定的目标更变得遥远。这个看法是深刻有道理的。董卓为了满足个人利益,却非要迁。他就跟杨彪说,不就是怕混乱吗?这何足挂齿?这是独夫民贼的粗鲁认识。 迁都对汉献帝的影响:站在汉献帝立场看,这件事至少造成了两方面的影响:一是动摇了东汉政权的统治基础。为日后改善统治增加了难度。整个东汉王朝的中心一直在洛阳。官僚与管理,都以此为中心。现在迁都长安,管理系统是缺乏的。所以长安与国家的东部南部都脱节。如果要坐镇长安,指挥天下,难。所以,曹操有著名的评论:“向使董卓倚王室,据旧京,东向以临天下,虽以无道行之,犹足为患。今焚烧宫室,劫迁天子,海内震动,不知所归。”如果占据洛阳,以此为根据地,以汉献帝的权威,哪怕许多事不合道义,力量本身是 可怕的。放弃了洛阳,迁到长安,使得整个朝廷脱离了成熟的管理系统,中央就成了无本之木。而且这事,造成人心震动。这极大伤害了汉献帝的统治基础。迁都发生在东部反董联盟成立时。这些诸侯的实力虽有差别,但是每个人都有号召力。当董卓他们还在洛阳时,这些人可以团结在反董的旗帜下。东部同盟想取得与汉献帝的联系,不是完全没可能。现在这些人的斗争目标也失去了。他们失去了与汉献帝的联系。这十几位实力派人物,失去目标后,就进入了一个互相间你争我斗中了。他们开始分裂。这个同盟内部就进入了“外托义兵,内图相灭”状态中。这就为后来东汉后的四分五裂埋下了祸根。二是加深了东部实力派人物与汉献帝间的对立。 汉献帝被孤立:汉献帝被挟持到长安后,“关东诸将议,以朝廷幼冲,迫于董卓,远隔关塞,不知存否。”汉献帝幼小,到遥远的长安,哪怕被害死了,也不知道。这种疑虑被袁绍利用了。袁绍就联合一部分人提出建议,要在东部另立皇帝。表面是袁绍与董卓的矛盾,也不可避免地让袁绍与汉献帝间存在隔阂。之前不敢公开反对汉献帝。现在正好给了袁绍一个否定汉献帝的机会。袁绍甚至不惜散布谣言,说汉献帝不是汉灵帝的儿子,想借此来否定皇位的合法性。给袁术写信时,说“今西名有幼君,无血脉之属,公卿以下皆媚事卓,安可复信?东立圣君,太平可冀,如何有疑?”袁绍提出要取代汉献帝的是刘虞,也是刘氏宗亲。是当时担任幽卅l牧的官。在百姓中口碑好。袁绍推举出他,是有说服力的。不过这事没做成,关键在刘虞自己不同意。袁绍派使者去,他说,“诸君各据卅l郡,宜共戮力,尽心王 室,而反造逆谋,以相垢误邪?”刘虞很生气。你们应该尽心地效忠王室,怎么可以这样呢?坚决不干。刘虞态度坚决,而且反董卓同盟内部也有异议。像曹操也是反对另立皇帝。这事虽然没成,但是影响却在。袁绍与汉献帝的矛盾却因此公开了。深刻地影响到了后来历史的发展,像官渡之战,之所以发生,与曹操背后的汉献帝有关。这一段恩怨更是前提。袁绍是盟主,看法对汉献帝的态度,也影响到一部分人,像刘表。刘表后来对汉献帝就深受袁绍的影响。刘表倾向于袁绍,对汉献帝是抵御的。董卓把汉献帝迁到长安,造成了反对董卓的人,也跟着反对汉献帝。 汉献帝如何辟谣:面对谣言,汉献帝怎么办?他辟谣的手段高明。这个谣言,说汉献帝不是汉灵帝的儿子,这个谣言有变化过程。起因是最初大家对汉献帝的怀疑是不识母氏所出。不知道他母亲是谁。怀疑的是母亲。是王美人。在汉灵帝后宫中卑微。生下汉献帝不久,就被迫害而死。从小是董太后养大的。从小被人称为董侯。因为是奶奶养大的。汉献帝的具体身世,外人不知道。但是有一点是知道的。汉献帝不是皇后所生。身份不够贵重。继承皇位是否合理就遭到怀疑。汉献帝的母亲王美人,地位卑微,不为人所知,就让人怀疑汉献帝的正统。这事传着就变味了。从怀疑母亲到变成了怀疑父亲了。显然是像袁绍这样的人,为了达到目的,利用怀疑,添油加醋,变成了这样的谣言。后来袁绍想另立皇帝,没成功,而这个谣言却长期存在。汉献帝虽然小,却有经验。让大家了解母亲的情况,就是破除谣言的关键。汉献帝不是正面宣传,而是巧妙地利用其他事来达到的。一件事 是,汉献帝找到母亲的亲哥哥,接到长安,赐给他田宅官爵。这事意味深长。认舅舅,就把母亲的相关话题进入了公众视野。另一件事是十四岁时,立后宫。立长秋官。是皇后居住的宫殿。有官员提议立长秋宫,但这事被汉献帝拒绝了。“皇妣宅兆未卜,何忍言后宫之选乎?”母亲还没好好安葬,怎么忍谈立后宫的事?这话有潜台词。母亲卑微,死得不明白,葬礼一定简陋,趁此机会,提出这个间题。儿子是皇帝了,母亲不管以前如何卑微,就应该享受与此相配的荣誉。官员们改葬了汉献帝的母亲。追认灵怀皇后。这件事,固然可理解为汉献帝孝道,但是还要看到另一面,政治上的功效,有力地回击了身世之迷的谣言。母亲的事就被大家认知了。这里可以看出汉献帝的聪明。一举多得。 汉献帝(五)董卓之死 2013-06-24 23:21:39 来源:百家讲坛资源网 上传者: huyong 点击: 135 汉献帝是董卓扶上位的,但是董卓与他的矛盾也是汉献帝面临的最主要矛盾。l90年夏历三月,来到长安。董卓自己是要第二年四月到长安,他在洛阳殿后。在一年多空档里,出现了一个人物,成为汉献帝的依托对象,就是王允。董卓来之前,是王允负责朝政。“外相弥缝,内谋王室,甚有大臣之度。自天子及朝中皆倚允,允屈意承卓,卓亦雅信焉。”王允假意奉承,取得董卓的信任。事实是在替汉献帝盘算。第二年,董卓到长安,第一件事是抢夺财物。借口官员不清廉,抢夺了许多财产。董卓造眉邬,储存粮食。但是他错了,暴政 是没有退路的。到长安一年后,就被杀了。杀董卓的事,王允发挥了关键作用。董卓也小心,怕有人算自己,保卫工作做得严密。王允怎么杀掉他的呢?王允费尽心机,经营了很长时间,突破口在保卫工作上。董卓有吕布做贴身保镖。董卓重视吕布,甚至以父子相称。恰好吕布与王允是同乡。王允结交吕布。慢慢吕布对王允产生了信任。后来无话不说了。一次在长谈中,王允意识到杀董卓的时机来了。吕布诉苦,保董卓,他却无情无义,为小事,就拿兵器摔,亏得躲过了。吕布的倾诉像与朋友间的牢骚。但这种话说者无意,听者有心。王允一直在找机会。一听到这样的话,马上就捕捉了,开始策反吕布。希望吕布做内应。吕布觉得不仁不义。吕布心里还有一件事,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与侍女长期私通。这事一直是吕布心中的雷,万一哪一天败露了,害怕了。这样一游说,吕布决定联手了。 王允错失良机政局陡然直下:192年,入春,汉献帝生病了,时间较久,到夏天才痊愈。出来跟大家见面。趁着这次,准备朝会,让大臣们来,接见一下。董卓当然也得去。吕布保护着出行,到半路上,刺客冲出来。董卓吕喊吕布。吕布摸出诏书,有诏讨贼臣。董卓没料到。董卓被杀。吕布是董卓最信任的。王允能到这样的司徒高位,也是董卓提拔的。董卓死在这样两个人身上,暴政者,不可能有真正的朋友。董卓胖,有人在他肚脐上烧,烧了好几天。有权时不要去暴虐别人。董卓手下还有几十万部队,如何处理是严峻的挑战。如果兵变是要翻天的。王允缺乏认识。有人建议,去安抚他们。赦免他们。王允也不肯。于是派人去整编董卓的部队,王允还是没接受。这时王允 居功自傲,让人失望。董卓旧部处于什么状态?可以分析一下。他们不可能一条心,本被镇住。现在没人能替代董卓给压平这事,所以,这支队伍散了,这是一个间题。再者,董卓死得突然,没人有心理准备。这时,余部与手下根本不知道朝中有什么牌,他们会焦虑,不知道朝廷下一步是什么。是归„自呢?还是为董复仇?许多人摇摆不定。意见不会统一。这种情况下,朝廷如果能抓住时机,争取那些摇摆的人,有机会把伤害减少。但是王允一而再地错过了机会。这时,有关于怎么处理的谣言就散开了。说朝廷有可能全部杀光。时间一久,朝廷迟迟不表态,这样的猜测与谣言就像真的了。甚至有人想归„自,也被拒绝了。王允说,一年不得赦免两次。这年正月,发布过一次了。不能再发了。这是固执的态度,放走了最后一次妥善处理的机会。麻烦来了。在旧部中就有人大呼,不如奋起一搏,一呼百应。不断有人加入,队伍要攻打长安。到达长安时,十几万人了。李健郭汜为首。当时狼狈。汉献帝权威还在。这些叛将磕头。间他们来干什么。李健郭汜就说要来讨个说法。二人为代表的,就控制了长安。长安就陷入了混乱。由董卓一人专政,变成了军阀混战。进入了后董卓时代。这种情况更糟糕。 对王允的失策,汉献帝心有不甘:汉献帝有看法。因为年幼,不能自己处理,多年后,离开长安到东部,汉献帝曾派使者回到长安来祭奠这次变故中罹难的大臣,还封其子孙为侯。这人是王宏,是王允的心腹。王宏的死,与王允没有恰当处理遗留间题有关。这次兵变中,王允与王宏宋翼都在其中死去。三人都是事变中去世的。汉献帝只表 彰了王宏。董卓被杀,李健郭汜控制了朝廷,当时他们不敢对王允怎么样。因为王宏与宋翼的军队在长安北与西面。对长安形成钳势包围。如果杀了王允,王宏与宋翼会让他们不好过。不过李健郭汜挟持了汉献帝,就借汉献帝名义宣他们回来,要解除其兵权。王宏派人与宋翼去商量,不能去。要固守。王允在长安是安全的。他们的敢贸然下手,如果放弃自己的军队,去长安,王允就没外援了。王宏分析这种形势,宋翼说违抗不好吧?还是去吧。宋翼首先到了长安。王宏独木难支,只得也去。一到长安,正中李健郭汜下怀。等到宋翼与王宏到长安时,就被李健郭汜杀了。三人遇难经过,汉献帝只祭奠王宏,就不难理解了。王宏的这个建议如果被采纳不放弃自己的领地,或许局势就会变了。但是宋翼放弃了地盘,就使得汉献帝的希望破灭了。董卓之后,整个局势恶化,关键是两步,一步是王允没处理好董卓余部间题,激起了兵变。二是宋翼没听王宏建议。于是,整个局势,走向更糟的境地。这一年汉献帝十二岁。他是聪明的,对形势的判断是明白的。离开长安后,去祭奠王宏,是祭奠那段恶梦般的岁月。 汉献帝与悍将们周旋:董卓与王允被杀后,长安更混乱。董卓的余部本来是要杀王允,现在攻破了长安,没了共同目标,开始相互攻伐。这样的糟糕局面,对汉献帝意味着什么?当初迁都是仓促的。所以许多跟随的工人都衣服短缺,汉献帝想打开仓库发放衣物。李健不准。后来汉献帝卖了一百多匹御马,拿出两万多丝织品,想发给官员与百姓。结果被李健抢走了。汉献帝生气。更糟的是,李健郭汜本是联手的,杀王允,后来相互猜疑,攻击,郭汜想把汉献帝劫持到自己 的营盘中,获得更多优势,这个计划被李健知道了,李健先劫持了。这时汉献帝缺少忠心的人物。汉献帝就是在这样的艰难中逐步成长的。怎么跟李健相处呢?他学会了忍耐保护自己。他跟外界隔绝,身边的侍从营养不良,他想向李健要米与肉,结果李健只给了五具发臭的牛骨头。汉献帝想当面骂他。有人劝他,“自知所犯悖逆,常有怏怏之色,臣愿陛下忍之,未可显其罪也。”李健知道自己是罪不可赦的,揭开它是不利的。汉献帝就听进去了。经历了这些后,汉献帝后,觉得不单要保护自己,还要保护大臣们。现在手中没军队,保持一定实力是必要的。汉献帝派人去调解李健郭汜关系。皇甫郦是名门望族,与军阀多是同乡,而且有专对之才,有口才。所以派他去协调。先找郭汜,愿意服从。再去找李健,却出言不逊。皇甫而5就说,董卓这样的人都能落这样的下场,难道你更强吗?回来后向汉献帝汇报。汉献帝一听,言辞充满激愤之情,感觉不妙。知道自己身边有许多李健的耳目,传回去,对皇甫郦不利,所以赶紧派他走。果然杀手来了,好在这人有良知,知道皇甫郦是好人,就放了他。李健郭汜依旧跋扈。汉献帝无耐地加封了李健。这事也可以看到另一面,李健尽管飞扬跋扈,但是天子的尊严,这一切对当时的人来说,还是值得敬畏的。李健也顾忌这一点。他抢来皇帝,是要达到竞争优势,他心中还是希望得到汉献帝的认同的。每次见面时,称汉献帝为明帝。汉献帝心中明白这人的谎言,不认同他,但是非常懂得利用他的这种心态,讲什么,他都随口答着。给他一种印象,误以为是赞同自己。这样避免了双方矛盾的激化。 汉献帝(六)漫漫东归路 2013-06-24 23:29:34 来源:百家讲坛资源网 上传者: huyong 点击: 129 汉献帝非常坚决地要离开长安回到洛阳,这是对东汉后期影响重要的事。在长安没法统治整个国家的混乱状态。“天子都长安,四方断绝。”要重新建立国家秩序,就得迁都回洛阳。汉献帝意识到了这一点。第一次谋划东归,是在191年。刘和是他身边重要的人物。是刘虞的儿子。跟着汉献帝到了长安。汉献帝委托他,“潜出武关诣虞,令将兵来迎”。想让刘虞领兵来接回洛阳。这里关键信息是事件的时间,在191年。一是这一年董卓没死。二是汉献帝才十一岁。他对政治形势的分析是如此准确。董卓专政时,十一岁的汉献帝就能清醒地认识到必须回到洛阳。当时汉献帝生存艰难。刘和没有做成这事。刘和到南阳时,被袁术扣留。刘和只得写信给父亲,说明汉献帝的意图。当时东部形势复杂,刘虞派几千人去会汉献帝,路过袁术时,被吞并了。这事失败了。刘和没有完成使命。不久,刘虞也死了。这事就被耽误了。汉献帝只能滞留在长安。这件事可以看出重要间题,迁都长安导致政治混乱,是汉献帝不可控制的。汉献帝本人的素质,我们可以看到他的政治见识,对形势做得出正确的判断,有勇气地付诸实施。这样的小皇帝不是单单聪明了。这次派刘和实行任务,虽然失败,但是回洛阳的观念深深地扎根了。一有机会就想这事。 汉献帝找到机会果断启程:在董卓死后,长安更混乱了。汉献帝处境也更困难。要谋划东归,就得这些军阀们答应,他凭什么走出去? 东归困难重重。另一角度,汉献帝逐渐长大,行动能力强。他非常善于利用皇帝身份来处理与军阀的关系。要东归,可能性是存在的。虽然没有军队,但是有软实力,他是皇帝,在那时,皇帝这个身份有神秘感,有许多人相信,皇帝是天之子,皇权是与上天意志紧密相联的。对皇权是充满敬畏,不敢随意挑战的。多方势力的分化,也让东归有可能。军阀激战中,他们相互制衡。谁也不敢迫害汉献帝。否则就落下把柄。这样的环境中,这些军阀还不得不把汉献帝高高供奉着。所以,有不少反对回洛阳的,却也有不少愿意保护他东归的。最重要的还有,汉献帝的个人素质。如果只是没有主见的人,汉献帝只有畏惧,情况只会更糟糕。但是事实证明,汉献帝不是怕事的主。195年,在长安六年了,汉献帝成了十五岁的少年了。长安荒乱,从弘农来了张济,提出要接到弘农去生活。弘农在河南西部,处在长安与洛阳中间。所以,张济到这儿来,汉献帝第一反应是机会来了。因为从长安往东到弘农,接下来,再找机会去洛阳,就方便多了。汉献帝马上决定去。夏历七月某天,车驾出宣平门,带领大臣,御驾,出宣平门,往东走。因为宣平门是东头第一道门。跨出这个门,就意味着东归迈出了第一步。这是有标志意义的。但是接下来,并不是一帆风„自。长安的军阀当然反对。郭汜就截住了汉献帝,可以找一个近一点的地方。汉献帝派使者去说,“弘农近郊庙,勿有疑也”。古人重视祭祀,尤其是皇帝祭祀是重要的事。因这事与郭汜说,郭汜当然也不轻易妥协,不准他向东走,汉献帝绝食一天。郭汜一看,心里也有压力了。如果真有好歹出来,大家都觉得是郭汜害了他。大家会以此为理由来打你。 郭汜只得撤军,让他走,到了新丰,离长安五十公里左右。这时是八月份了,从七月出发到八月,才走了五十公里,可以走得多么艰辛。到了新丰,郭汜不甘心了,想暗地调军截住汉献帝回去。汉献帝事先知道了,调军准备了。郭汜一看,只得放弃。这种情况下,才继续东进。靠绝食来达到,这就有点悲凉了。这也让我们清楚地看到,汉献帝绝不是傀儡皇帝。这事我们可以看出,汉献帝受强臣挟制,不能改变局面,这是先天因素。但是评价一个人,得看后天因素。汉献帝是头脑清醒,有政治判断力的人。他清醒地看到挽回政治颓局,得回到洛阳。没实力可依时,只得绝食。三是碰到困难有毅力。否则东进,绝对完不成。 汉献帝认理不认人:所有军阀中,不是所有人都坏。段煨是不错的。汉献帝一路东来,条件差,安全不到位。段煨就想接到自己军中,供养。汉献帝身边的人是信得过的。另外一些人对段煨敌视他,就跟汉献帝说,他不可靠,想造反呀。汉献帝一看,防范之心不可无。听到后,先停下来。当晚,汉献帝与大臣们露宿。这些来告状的人,就是愿意保护东进的将领,他们也在制造麻烦。他们觉得在感情上是与汉献帝亲近,却想借汉献帝干掉有隔阂的段煨。他们就想进一步消灭段煨,想让汉献帝下令讨伐段煨。汉献帝说不行,不会凭你们的一面之辞来下令。汉献帝坚决不答应。这些人不肯罢休,他们吵到后半夜,汉献帝就是不答应。事实证明,段煨的确没有谋逆之心。段煨与一般军阀不同,不是靠抢劫来维持,他是重视农业生产,让辖中发展。汉献帝本吃不准段煨,后来判断就正确了。这其中看得出汉献帝做事谨 慎,不轻易相信;对大事的决断有主见。两方面对比,我们可以看到,汉献帝不管对待谁,都有自己的主见。不会因为保护我,我就相信你,这就是认理不认人。汉献帝是聪明,能准确判断的人,内心强大。多年混乱中,我们始终看不到汉献帝有什么不得体的举动。 汉献帝东归路上损失惨重:汉献帝七月份从长安出发,年底才到弘农。这个速度实在太慢了。困扰大。总有阻碍的力量。汉献帝是决不回头,百折不挠。一路上,军阀的阵营也在奇妙地变化。先提议的张济,态度就变化了。一路看下来,汉献帝不是随便可以摆布的人。张济掉头来与郭汜等阻止汉献帝东进了。想强硬留住汉献帝。这时汉献帝的队伍与他们发生了两次大战。“百官士卒死者,不可胜数。弃御物符策典籍,略无所遗。”但是,反对派的军事行动没有成功阻止。东进还是进行。到陕县时,第二次大战。损失更大。“死者甚于东涧。”不仅有更多的保护战士战死了,杀戮涉及到身边的人。汉献帝平时是坐车,有将领拉过战马,让他坐上马,先逃。汉献帝面对这种情形,十五岁的天子,面对血腥的情景,情绪平静,“不可舍百官而去,北何辜哉?”这些人忠心耿耿,他们遭难,还跟着我,为的就是保护我,我怎么能不顾他们生死,自己逃命呢?要走一起走。这一段话,表现让人惊讶。东汉的历史被文学演绎,有多少人近距离地思考过汉献帝?他的形象被扭曲了。事实完全不是这样。他是勇敢的。胡三省在注《资治通鉴》时注过,“观帝此言,发于临危之时,岂可以亡国之君,待之哉?”这样有仁义,临危不惧,怎么能作为亡国之君来看待呢?这是公道的评价。在弘农待不下去了,张济是危险人物。这儿也不是汉献 帝的根据地,只得继续往东走,到了孟津,郭汜的队伍在追,前有黄河,怎么办?有人建议渡河。但是这儿有大臣提醒,地形水势险恶。前有三十六滩,不能轻易冒险。反复斟酌,尽管险恶,还是决定渡河。这表现出了他的果敢与勇气。汉献帝是靠人背着下到河面上。又是大乱。好在还是平安地渡过了黄河。许多人来朝见,此时,朝廷的凝聚力体现了出来。东归也是正确的决策。不过东归还只走了一半。年底落脚在安邑。 汉献帝(七)王者归来 2013-06-24 23:35:20 来源:百家讲坛资源网 上传者: huyong 点击: 157 当初董卓为了专权,迁都到长安,就造成了东部地区群龙无首,权力真空。有实力的领袖们,“务相兼并以自强大”。东部战争频繁,极其混乱。汉献帝坚决迁回洛阳,这对于当时的局面稳定与国家重新统一和平,有重大历史意义。所以这个角度来看,汉献帝对当时的历史有巨大贡献的。以前对他的评价不公平,不客观,正在这里。195年七月,东归路上,走了半年,冬天,到达安邑,但是东归的效果已经体现出来了。一路上不少小股军事势力来朝见汉献帝。向汉献帝讨要一官半职。这些人来见汉献帝有自己的打算。但至少表明他们愿意团结在汉献帝身边。当时情况还没有完全恢复和平状态,但是,由于汉献帝东归,这个势头,国家重新统一的势头重新出现。这个基础上,要重新建立国泰民安的局面的可能性就大大提高了。带着这样的期待,转年正月改为建安。建安时代到来了。这个年号倾注了汉献帝东 来的心血,寄托了重建和平的希望。汉献帝还得继续往东,要回到洛阳。l96年七月终于达到了洛阳。走了整整一年。十余岁的落难天子,在军阀的胁迫下,饱尝困苦,但没有吓倒他,使得国家统一成为可能。这个角度看,他对历史的贡献,得给个公正的评价。当然还有间题得说明,他到了洛阳,发现不是儿时熟悉的洛阳了,经过兵荒马乱,残破不堪了。“是时,宫室烧尽,百官披荆棘,依墙壁间,卅l郡各拥强兵,委输不至。群僚饥乏,尚书郎以下,自出采稆,或饥死墙壁间,或为兵士所杀。”至少面临三个难题:一是宫室被烧,所以居住条件简陋;二是,将领难以约束,东部将领态度也不一;三是洛阳没有粮食。有许多人饿死。路还遥远。 汉献帝初遇曹操:这时的曹操在兖豫地区建立了自己的根据地。虽然实力并不强大,但是在混乱中,能力获得了知名人士的刮目相看。汉献帝面临窘境时,曹操的智囊荀或建立把汉献帝接到许县来。许县在洛阳东南。不算太远。荀或说如果接来,稳定朝廷,是对国家的重要贡献。曹操接受了这个建议,就要去洛阳见汉献帝。有人阻挠。保护汉献帝东归的人们正争权夺利,一看曹操来了,当然不开心。所以他们阻止曹操见汉献帝。这些人不是曹操的对手。196年秋,曹操在洛阳第一次见到了汉献帝。决定今后历史走向的事件发生了。曹操打报告要讨伐那些争权夺利的人。汉献帝说算了,毕竟他们保护自己回了洛阳。而且当前任务是稳定局势,才是正事。所以,汉献帝就授权曹操建立朝政。接受了迁都许县的建议。改称许昌。许昌朝廷就这样建立了。至是宗庙社稷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始立。汉献帝漂泊了七年,才回到中原, 才重新把宗庙社稷等建立起来。这是非常不容易的。这事,通常被人说成挟天子以令诸侯,看作是曹操的权谋。曹操在众多军阀竞争中占尽了优势,这是普通看法。我认为这样的解读是不公平的。这看法不客观。曹操有功,在以后,曹操也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如果只寄在他一人身上,不公平。汉献帝东归,才有希望,如果没他支持,曹操不过是军阀中的一个,如果没有汉献帝的号召力,曹操凭自己的能力,能不能统一北中国,还是问题。汉献帝是要有曹操这样的人,统一才能实现。曹操的素质战略眼光,在军阀中,是最优秀的。汉献帝押宝押对了。在当时如果要让国家统一,只有在二人权力合作的情况下才能实现。没有,汉献帝不过是没爪牙的老虎。如果没有汉献帝,曹操不过是躯壳。二人合作才是让历史往好的方向发展的根源。从董卓之乱的历史来看,混乱恢复到平衡,两步是关键,一是汉献帝东归,重建中原政权,使得国家统一稳定成为可能。二是实现了汉献帝与曹操的合作。曹操接他到许昌,代表了曹操承认他是天下共主。 袁术称帝:袁术也是当时东部地区重要的势力。但是袁术是所有重量级中第一个出局的人物。就因为他对汉献帝的态度是极端的。袁术称帝及失败的情况来分析一下,汉献帝曾几次受到追击,损失重大。这些情况袁术了解,他认为汉献帝最终是要失败的。所以一次袁术就对手下说,“今刘氏微弱,海内鼎沸,吾家四世公辅,百姓所归,欲应天„自民,于诸君意何如?”袁家在百姓中是得人心的,百姓希望我们带着他们走向幸福,要不要„自民心呢?这话意思是自己来称帝。这在古代是狂悖的事。袁术敢于这样说,主要原因有二:当时流行的 谣言说是“代汉者当涂高”,告诉人们汉是要灭亡的,这是预示历史走向,取代的是后面三个字中。他认为就是他。古文中,涂字就是指道路,袁术的名字恰恰与道路有关。术本身是“邑中道也”。袁术字公路,名与字都与路有关。袁术觉得名字与这个暗示相合。这促使袁术自信心膨胀。第二个原因是得到了宝贝,秦始皇得过传国玉玺。这个东西流传到了袁术手上。这本在汉帝手中,可是在汉献帝登上皇位前,何进引起过宫廷大乱。宫中大乱,掌管玉玺的人为了防止抢走,埋进了井里。后来董卓胁迫汉献帝西迁,就忘了这事。后来孙坚来捞起了这块玉玺。孙坚正好是袁术的部下,袁术一听说这事,就以孙坚的妻子为人质,要孙坚交出来。袁术在提出这个看法时说,于诸君意何如,这些手下听完后,反应“众莫敢对”,都不敢说话。很久后,有官员开口了,“明公虽奕世克昌,未若有周之盛。汉室虽微,未若殷纣之暴也。”他说当年商纣王残暴,周文王得人心,得到了三分之二的拥戴,还是老实做臣子。比一下,袁家恩德四顾,但是与周文王不能比吧?汉虽然衰落了,汉献帝也没有残暴,怎么敢取而代之呢?这是不祥的事,这没劝阻袁术,就在第二年,袁术称帝了。 袁术出局:汉献帝回来了加速了袁术的失败。当时对军阀来说,是支持哪个更名正言顺,当时是支持汉献帝。天下人承认刘家几百年了。更何况当时许多军阀不比他浅的大有人在,凭什么向他称臣?他们完全可以借汉献帝的名义来清除袁术,这时他称帝的唯一结果是树了自己的靶子,他必定失败。那么具体过程中,汉献帝有没有发挥作用?一是拆散了袁吕同盟。袁术与吕布同盟。吕布跑到东部,汉献帝 派人联系过他,希望他来保护皇帝。结果吕布几乎沧为流寇。当然没能力来保护皇帝。后来失去了联系。吕布的势力范围在今天的山东南与江苏北。袁术想拉他,结为儿女亲家,他督促吕布嫁女儿,都在路上,有人提醒吕布,汉献帝都在许县了,朝廷稳定下来了,你居然这时和袁术结盟,不是站错了阵营了吗?吕布恍然大悟,赶紧把女儿接回来,把使者当作囚徒送到许昌。吕布借此表明了心迹。接着吕布给汉献帝进表,曹操保护陛下,我愿意与曹操捐弃前嫌。汉献帝在过程中有作用。吕布触怒了袁术,去攻打吕布,被吕布打得大败。二是汉献帝重用孙策,孙策是江东基业的奠基人。孙坚原来在袁术的部下。后来孙坚去世,孙策还在袁术手下。袁术表明自己要称帝后,孙策就给袁术痛斥一顿,断绝往来。信中,孙策说,“幼主岐嶷,若除其逼,去其鲠,必成中兴之业。”孙策觉得汉献帝有能力,如果帮助他,以他的智慧,一定会中兴汉朝的事业。之后汉献帝派使者来到孙策处,孙策当然接受了朝廷的封赠。在南中国的统一中做出了重大贡献。这其中汉献帝的作用也可见一斑。199年袁术四面楚歌,自己呕血而死。第一个出局。 汉献帝(八)官渡因何而战 2013-06-27 22:03:08 来源:百家讲坛资源网 上传者: huyong 点击: 115 196年,汉献帝在许昌立都,重建中央。袁术势力被消灭。汉献帝东归,让国家有可能走向统一。官渡之战在200年展开。袁绍主动进攻曹操,袁绍超过十万人,曹操不过两万可用。这次战争是北方 统一的关键一步。袁绍在河北的割据是北方统一的最大障碍。袁绍在当时的作用:一袁绍占地广大,实力雄厚,幽州、并州、冀州、青州都在他掌握中,兵源充足,粮食补给足,“带甲数十万”,这是他的硬实力。二是身世显赫,号召力强,四世三公之家,高祖袁安在汉章帝时曾做到三公的高官,接着袁安的儿子孙子曾孙都做到了,这四代人都做到了三公,门生故吏遍天下,袁家是当时最有政治影响力的家族,也正因此,他拥有强大的号召力,“州郡蜂起,莫不假其名”。袁绍的特殊身份是反董卓同盟的盟主,后来董卓迁都长安,东部地区成了权力真空,留给了袁绍。汉献帝一回来,麻烦就来了,袁绍没有积极的欢迎姿态,汉献帝曾下诏批评他。“地广兵多,而专自树党,不闻勤王之师,但擅相讨伐。”这里可以看出汉献帝的不满,形势演变,袁绍作为实力最强的军阀,如果不归顺,就是障碍。对于汉献帝来说,处理与袁绍的关系是严峻的。汉献帝对袁绍的态度发生了变化,从不满到怀柔。 封拜袁绍:197年,汉献帝派人去见袁绍,孔融。封拜袁绍为大将军,承认他对四州的占领。这次封拜里面,时间值得注意,两个月前,袁术在淮南称帝了。所以这时封拜袁绍,有玄机,是争取,希望袁绍与朝廷关系中至少保持中立。再有值得注意的是孔融去见袁绍。孔融是名满天下的人,他去见袁绍,是高明的一招。袁绍是四世三公的望族,这是文化世家,是以儒学世家相标榜。就得归宗于孔子,孔融是才子,恰恰是孔子后代,去见袁绍,给足了袁绍面子,也拔高了朝廷的形象。也告诉了袁绍,不要认为许昌朝廷立足不久,已经人才 济济了。汉献帝封拜袁绍,是危机公关。汉献帝派使者见袁绍前,朝廷也做出了认步,大将军本是给曹操的,袁绍不愿意排在曹操后面。曹操让出了这个位子。这起到了积极效果。在消灭袁术时,袁绍没带来麻烦。进一步推进时,袁绍与朝廷的矛盾出来了,就发生了官渡之战。起因是曹操与袁绍间的对决。结果通常认为是曹操打败了袁绍。这是一般看法,对不对?先讲讲为什么大家有这种看法,史书上记载,袁绍的阵营中,有人提过意见,要他先迎接汉献帝,别人控制了,就会被动了。沮授就曾提出过,“西迎大驾,即宫邺都,”提出早,袁绍没接受这个建议,被曹操抢先了。曹操抢占了先机后,袁绍感觉到了曹操的威力,“曹操当死数矣,我辄救存之,今乃挟天子以令我乎?”曹操忘恩负义。袁绍的话里可以看出,点出了许昌朝廷的本质,是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这是一般的看法。核心概念是挟天子以令诸侯。核心的冲突就是袁绍与曹操谁来挟天子。一般都是在这个思路里,汉献帝就是一个傀儡。袁绍认为自己的实力强过曹操,现在曹操压制他,所以他要叫板,要发动官渡之战,在人们看来就是抢夺汉献帝的。今天就是要纠正这种看法。这是表面现象,真正的本质是袁绍与许昌朝间的斗争。就是汉献帝东归回到洛阳后,袁绍与汉献帝间得有一个了断。 汉献帝和袁绍结怨:汉献帝曹操与袁绍三人的关系:袁绍与汉献帝的关系,在很早前就有了许多恩怨。官渡之战不简单是挟天子的间题。汉献帝是董卓扶上台的,袁绍一开始就反对。董卓扶汉献帝上位,所以袁绍就逃出了洛阳。东部成了真空,影响力最大的就是袁绍,在 东部发挥巨大影响。董卓的臭名与袁绍的反对,汉献帝的皇位合法性就饱受质疑。汉献帝与袁绍的隔阂就有了。有两件重要的事,一是汉献帝西迁后,袁绍积极谋求另立皇帝,想推举幽卅l刺史刘虞做皇帝,这事虽然没做成,但是袁绍想另立的事闹得沸沸扬扬,谁都知道。袁绍没给自己留足退路。还有一件事,就是袁绍杀过汉献帝的使者,不止一个。汉献帝不停地派使者来东部做工作,安抚各地。其中一次派了五位来传达旨意,四位是直接或间接被袁绍所杀。190年6月,派韩融等五位来,除了韩融名望高,幸免,胡母班等四人其中有两位是袁绍直接指使下杀的,另两位是袁术所杀。这是性质严重的事。袁绍做这事,是有原因的。使者来前不久,董卓动手残杀了袁氏家族许多人。因为袁绍拉起了反董大旗。男女死了五十多人,其中就有袁术的同母兄弟。不久汉献帝的使者来了,所以袁氏兄弟迁怒于使者,泄愤。这样做感情上可以理解,理智上是严重的错误。这些使者是董卓派去的?不对,因为汉献帝到了长安,二人是分开的。五位使者是汉献帝派往东部来的,肩负的是朝廷的使命。其中胡母班临终前,写了终笔信,将这事点明了。“仆与董卓有何亲戚,义岂同恶,而足下张虎狼之口,吐长蛇之毒,恚卓迁怒,何甚酷哉?”你们这个做法比董卓强到哪儿去呢?这个控诉揭示了,袁绍兄弟杀使者是巨大错误。这事,当时袁绍一时做了,事后也是后悔莫及。若干年后,汉献帝再派使者见袁绍,袁绍亲自出城百里来迎接。这说明对于杀使者的事是后悔的。性质这样恶劣的事,不是随便能瓦解的。二人的矛盾深刻地影响了局势。 官渡之战的本质:曹操刚好相反,对袁绍说,“今幼主微弱,制于奸臣,非有昌邑亡国之衅,而一旦改易,天下其孰安之?诸君北面,我自西向”。现在轻易改变皇帝,会造成群情愤怒,人心不安。你们去找刘虞,你们去,我自己去承认汉献帝。在汉献帝到长安不久,曹操派使者去朝见汉献帝。而且史书记载了使者名字是王必。这是确有其事的。使者到达长安后,军阀要为董卓报仇时。李健郭汜扣留了曹操的使者。理由是“关东欲自立天子,今曹操虽有使命,非其至实”。有人替曹操解释,与袁绍不是一回事。这样,李健郭汜对这个使者才放行。使者见到了汉献帝。李健郭汜提出的扣押使者的理由,是关东想自己立天子,本身反映出,袁绍另立天子的事,的确闹得人所皆知。这事中,袁绍的不臣之心,人所共识了。曹操的两件事,与曹操对比,曹操与袁绍是恰恰相反。袁绍要另立,曹操始终是认为汉献帝是唯一的皇帝。袁绍敢杀汉献帝的使者,曹操是积极地维护君臣名分。所以汉献帝、曹操、袁绍的关系中,曹操与汉献帝的关系是顺的。而袁绍与汉献帝一开始就是拧的。一直不顺。这样 总结 初级经济法重点总结下载党员个人总结TXt高中句型全总结.doc高中句型全总结.doc理论力学知识点总结pdf 下来,三人间,汉献帝与曹操可以共存,与袁绍不能共存。所以必有官渡之战,所以必有袁绍出局。 汉献帝(九)谁打赢了官渡之战 2013-06-27 22:09:45 来源:百家讲坛资源网 上传者: huyong 点击: 177 史书记载中,袁绍贻误战机,故事太多。袁绍似乎是白痴。但是真的是这样,他怎么会把事业做大?如果要从个人能力角度来考量 胜败,之前袁绍的成功就不好解释。所以官渡之战的胜败不是个人能力的简单问题。那是什么阻挡了袁绍前进的步伐?现在思考官渡之战成败局势时,如果也把汉献帝的角度引入,可能会得到不一样的结论。汉献帝的存在,导致了袁绍在整个战争过程中,不乏犹豫,影响了决策。可以把汉献帝东归后袁绍的态度对战争的影响分析一下。落脚许昌前,就有谋士提出,要去迎接汉献帝。因为他是实力最强的军阀。但是袁绍没接受这个建议。后来汉献帝落脚许昌后,还有人提,他始终没同意。是曹操下手,接了汉献帝。二人在政治眼光上差别明显。所以曹操胜利了。整个经过梳理一下,发现许多史料中,袁绍与谋士对汉献帝的态度有很大差别。重要的提议至少有三次。一次是沮授。沮授提建议时,汉献帝还在路上,沮授有先见之明,袁绍没听。二次是田丰,要袁绍抓紧处理与汉献帝的关系。当时,汉献帝在许昌立都了,袁绍的统治中心在邺城。离许昌较远。在许昌朝中,没有袁绍的人。朝廷对袁绍不可能没看法。所以交往过程中,袁绍感觉到压力。最后袁绍提议,把都城从许昌迁到鄄城。如果汉献帝迁都到这儿,对袁绍来说,便于自己插手中央政权,又可以减少曹操的阻力。结果是算盘落空了。袁绍跟朝廷交往中,总感觉不到踏实。田丰提议,“宜早图许,奉迎天子”,只能攻下许昌,抢来汉献帝。这是198年。当时袁绍还是没接受。建安五年,官渡之战,袁绍还是不得不走这条武力解决的路。中间又耽误了两年。第三次提意见的是许攸,在提建议时,官渡之战开始了,袁绍与曹操僵持着。“公无与操相攻也,急分诸军持之,而径从他道迎天子。”要用机动部队出奇兵扑许昌,抢来 汉献帝。袁绍还是没接受。这三件事,袁绍浪费了不少机会。 袁绍为何多次错失良机?袁绍本有机会,为什么没做?多年之后为什么要发动战争来抢汉献帝呢?关键点在,袁绍对汉献帝的态度是非常矛盾的。始终犹豫不决。袁绍心里明白,他与汉献帝间有恩怨摆在那儿。当初,汉献帝上台时,调门最高反对的就是袁绍,迁都长安时,传布谣言的就是袁绍,想另立皇帝的是袁绍。派使者来东部时,五个中四个被杀,是袁绍。这些恩怨在,袁绍清楚自己与汉献帝的关系。这些谋士未必理解这种心情。袁绍的情绪只有自己知道。这种情况下,汉献帝呢?他不是能任人摆布的。能够跳出长安军阀的魔爪,不简单。如果接来,能和平相处吗?完全可能是汉献帝成了烫手山芋。这正是袁绍犹豫的地方。另一面,汉献帝作为汉室皇帝,受到广泛的认可,尤其是东归后,与曹操合作后,是号令严明,天下归心。袁绍感觉到了威力。如果不服从中央号令,独立于朝廷之外,许昌朝廷迟早会行动。他也明白这一点。袁绍的难题就是对汉献帝是服从还是不服从。服从的话,他知道这些疙瘩不好化解。如果不服从,更要背上逆臣的罪名。无论如何选择,他都尴尬。最终袁绍还是认为不能让他们合作下去,只能坐等被消灭,他决定出击,化被动为主动。因此官渡之战爆发。袁绍不赞同去抢来汉献帝,抢来,得不到支持,没用。没消灭曹操,更是麻烦大了。袁绍就得先消灭曹操,再去与汉献帝对话。这个战略的考虑其实问题不大。问题只是在官渡之战开始,袁绍与曹操相比,弱势就出来了,就是与汉献帝的矛盾。 —封信改变战争格局:具体的战略层面,曹操获胜的关键在哪 里?200年春爆发,袁绍主动进军许昌。战争推进不顺,一直僵持到深秋,没太大进展,曹操虽然也有小规模胜利,但是因为袁绍的实力强得多,胜负难见分晓,转机就在许攸,叛变了。从袁绍这儿跑来了,还带来军事机密,军粮囤在乌巢,曹操一把火烧了,袁绍瓦解。这是关键的一步棋,但是再仔细想想,帮助曹操打赢的,还有荀或。这是许昌朝廷的重要智囊。整体战争形势上,曹操还处于相对劣势。无论是拼军队还是拼粮食储备,曹操都拼不过袁绍。如果粮食储备充足,就可以打持久战。曹操都不行。心理压力大。改变不了劣势局面。粮食储备告急。这时萌生了一个念头,他想打退堂鼓。荀或告诉他如果撤退,袁绍一攻,就完全败了。所以,荀或说不能撤退,只能等。“瞎见势竭,必将有变,此用奇之时,不可失也。”谁先撤退,谁露怯。要等得起,就等对方变化,出现裂缝,就是时候。果然,袁绍人多势众内部复杂矛盾就是间题。等来了许攸,告诉他一个天大机密,就完全扭转了局面。荀或的作用是相当大的。 荀或之死:荀或是名门望族,年轻时目睹了董卓乱政的混乱。所以年轻时就立志,“见汉室崩乱,每怀匡佐之义。”后来汉献帝被胁迫迁都,荀或没跟到长安,就停留在东部,没机会报效朝廷。只能在东部挑一个,挑中了曹操,觉得他能成大事。当汉献帝回到洛阳时,荀或马上建议接到许昌来。荀或建议时,曹操身边许多人反对。因为汉献帝身边的人太复杂了。许多人建议曹操不要这样做。是荀或促使曹操迎来汉献帝。荀或担任了侍中,可以在宫禁中见皇帝。帮助处理政务。荀或成为汉献帝的贴身人物。荀或是安插在汉献帝身边的眼线, 这是许多学者认为的。曹操的确要有这样的人来沟通。荀或是理想的人选。首先他与曹操建立了充分的信任。荀或是不是就是为曹操做事?说明不了。荀或的死,曹操战功越来越大,对汉献帝造成了挤压。有人谄媚曹操,就建议曹操享受公爵的待遇,曹操就跟荀或咨询。荀或反对。“本兴义兵,以匡朝宁国。”不是为个人荣华,劝曹操“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这个态度触怒了曹操,曹操送食品的盒子去给荀或,里面是空的。荀或马上察觉到了曹操是在表达不满。不久,服毒自尽了。第二年,曹操做到了魏公,后来晋升为魏王。荀或的死告诉人们,他没改变自己的志向,辅佐汉室。汉献帝来到中原,他的报效对象就是汉王朝。他的死正说明这一点。曹操说,“与或戮力同心,左右王略”。二人关系是同事关系,与汉献帝才是主从关系。这样的结论就可以看出荀或在官渡之战中的作用就是汉献帝力量的体现。官渡之战的本质,就得认清汉献帝、曹操与袁绍的关系,曹操与汉献帝能共存,得以生存。再是汉献帝、曹操与荀或的关系,荀或帮助曹操打赢官渡之战,是帮助汉献帝重振江山。荀或在许昌朝廷建立时,是二人都能接受的人物。在整个官渡之战中,汉献帝是真正决定战略形势转化的人物。当然不可否定曹操的力量。 汉献帝(十)骑墙派的终结 2013-07-02 09:41:23 来源:百家讲坛资源网 上传者: huyong 点击: 102 200年时,袁绍与汉献帝的朝廷间矛盾一触即发,就有人劝刘表,一定要表态站个队。态度要明朗。甚至有人认为刘表的倒向,会 影响战争局势的发展。首先,为什么说刘表的倾向性会决定这次战争的胜败?其次,为什么说刘表一定要表态?刘表的实力:在汉献帝登皇位前,他是荆州刺史,统治长江上游。后来军阀兼并,攻占了长沙,一直到广东广西一带。刘表带甲十余万。北到许昌南不远了。实力与地形上说,刘表对这次战争的态度都重要。袁绍希望刘表出兵帮助自己,夹击曹操。许昌朝廷不希望被夹击,也得拉拢刘表。刘表对这次战争的倾向性可能就影响到结果。尤其是袁绍专门派使者见刘表,要求同自己一道作战。刘表口头答应,没有兑现这个许诺。也不帮助曹操。刘表这里的基本态度似乎是保持中立。刘表是另有打算吗?是不是想坐山观虎斗?当时是没有这种想法的。当时是想保持自己的统治区域,没长远攻夺天下的打算。这种做法遭到许多人反对。重要的是一定要选择一方支持。难道就不可以沉默?当时有谋士说,“拥甲十万,坐观成败,求援而不能助,见贤而不肯归,此两怨必集于将军,恐不得中立矣。”但是仔细想想,答应袁绍却不出兵,难道没有看法?曹操去打官渡之战,肩负的是保卫中央政府责任,刘表没有明确态度,朝廷对他没看法吗?看上去谁都不得罪,却全得罪了。双方不管谁胜谁负,赢的就会收拾他。 刘表为何做出错误的选择?刘表本身是非常有能力的人。可以找许多例子来证明。像刚被朝廷任为荆州刺史的时候,对许多武装势力,竟然敢深入混乱地区,当场把五十五人斩杀,收编他们的队伍。一下子铲产了荆州的动乱力量。刘表做事非常果断有能力。“初,荆州人情好扰,加四方骇震,表招诱有方,威怀兼洽,其奸猾宿贼,更为效 用。万里肃清,大小咸悦而服之。”荆州混乱,没有地方太平。刘表到达后,治理有手段,对这些动乱势力恩威兼施,长期对地方治安骚扰的,反而为他所用,有成绩。最终刘表的结果是,荆州变成处处太平。还招纳贤士,天下大乱之际,荆州呈现出欣欣向荣的迹象。刘表是具备了经邦纬国之才的人。那么,刘表为什么会在官渡之战中做出错误的选择,并走向了失败呢?关键是汉献帝身上。刘表与汉献帝的关系要理清,刘表的反常就可以得到解释。要注意刘表、汉献帝及袁绍的关系。汉献帝建立中央政权后,刘表表面纳贡,事实上,暗地里与袁绍保持密切关系。刘表这样做,是为什么?刘表当年也讨伐董卓,与袁绍曾是战友。袁绍身份陷入尴尬时,刘表仍然不愿意背弃袁绍,这种做法,手下曾提出过反对。因为汉献帝回到中原,在许昌成为代表汉室政权的合法代表。如果和袁绍走向近,就是政治不正确。刘表既维持与汉的关系,纳贡,也不背弃盟主袁绍,有什么错呢?这是刘表的态度。刘表采取了所谓的中青杰度。 刘表的中立名实不符:刘表倾向谁呢?其实是倾向于袁绍的。汉献帝与袁绍间不是平等的竞争关系。二人是有君臣名分的。袁绍攻向许昌,这是悖逆的行为。如果还承认汉献帝,这时就得与汉献帝站在同一位置上。因为袁绍是逆臣。这时,刘表没有兴兵勤王。这说明刘表在内心深处,对汉献帝不是心悦诚服。他又不敢公开撕裂君臣关系,而是迂回,表面没出兵,其实是倾向于袁绍的。没有尽到臣子应尽的责任。官渡之战前后,有实际行为说明他的态度。刘表一开始是答应了袁绍的,最后没派兵,还是在汉献帝身上,不敢公开这种君臣间的 名义。不加强汉献帝来帮助袁绍。官渡之战后,有更明显的动作。袁绍的势力没彻底消灭,袁谭与袁尚刀兵相向,给了许昌机会。最后全消灭了。袁氏势力才彻底消失了。这过程中,刘表非常活跃,写信劝他们同心协力对付曹操。这个表态把汉献帝置于何地?到底谁来代表汉室政权的合法性?汉献帝在这个表态中有地位吗?结论容易得出来。这封信中可以看出,他不认同汉献帝。刘表的真实心态可以浮出水面。所谓的中立是虚伪的。他倾向于袁绍而不是汉献帝。 刘表遇到了两个大麻烦:刘表的履历,担任荆州刺史前,履历中有重要一项,辟大将军何进掾。受过何进的提拔。袁绍与刘表曾共同讨伐董卓。这一条看得出受过何进的恩惠。何进与汉献帝间的恩怨呢?董卓是废掉何进的外甥才让汉献帝扶上位的。所以,汉献帝即位之初,刘表对他就有感情上的抵触。袁绍曾与何进联手策划剿除宦官的行动。汉献帝因为背后的董卓,就是他的敌人。第三,刘表认为汉献帝对他没恩惠,他不需要对汉献帝感恩戴德。他的刺史不是汉献帝给的。这样就可以理解他为什么不支持汉献帝了。这给他带了两个麻烦:1束缚了刘表的手脚。进退两难。只能坐视袁绍失败。这时又慌了,劝袁绍的儿子共同对付曹操,这时曹操可不好对付了。曹操不是单独作战的,背后是汉献帝的支持,代表国家正统的力量。曹操才可能在多次战争中取得先机。北方逐渐统一,曹操与政权都在逐渐强大,再想对付,就不容易了。如果不是汉献帝的存在,刘表对袁绍的支持还会这样遮掩吗?历史不允许假设,但是许多时间还是忍不住去假设。如果汉献帝没到中原,官渡之战未必爆发。就算爆发了,曹操也未必打 得赢袁绍。就算占了上风,刘表看到袁绍处于劣势,也未必坐视不管。这一切,都因为汉献帝的东归而改变。汉献帝的归来,让他与袁绍间得有了结。因为有汉献帝的支持,曹操抢得了先机。刘表不敢出手救袁绍。所以,我们强调,重大事件面前,汉献帝决定走向。2、导致荆州集团内部严重分化。荆州手下有一批有才之士,官渡之战前,刘表曾派韩嵩出使许昌朝廷。韩嵩说,你要想清楚,想真心归顺朝廷,我作为使者,到许昌送诚意,没问题,如果不是真心想归顺,就要考虑这个结果。如果封我一官半职,我不可能反对,这样就不再是您的手下,是天子的大臣,就得替他考虑了。这个表态在暗示刘表,归顺是正确的选择。惹得刘表生气。还是让他去了许昌,果然封了官职。回来后,盛赞汉献帝与曹操。是值得归顺的。劝刘表送儿子去许昌。更惹怒了刘表。韩嵩没被杀,但是这些事让我们看到刘表的立场。刘表与荆州人士严重分化。汉献帝在长安时,他们在东部呼风唤雨,等到汉献帝时,这些人尴尬了,按自己的意愿来解决间题的合法性不存在了,就得解决与汉献帝的关系间题。刘表的心态最微妙。一方面是抵触,另一方面,对汉献帝又不敢公开撕裂君臣名分。导致进退两难,他成了骑墙派的代表。 汉献帝(十一)孙氏霸业 2013-07-02 09:51:10 来源:百家讲坛资源网 上传者: huyong 点击: 90 袁术袁绍刘表因为没处理好与汉献帝的关系而先后失败。而孙氏集团,出身虽然不高,但逐渐成功。孙坚孙策孙权三代人物。孙坚 出身低微,是个县吏。孙坚在汉末之际从扫灭黄巾起义开始屡立战功,被封为乌程侯。也参与了讨伐董卓的战争,后来,董卓迁到长安,烧了洛阳,孙坚是比较积极作战的,所以在撤离后,孙坚是最早进入洛阳城的队伍。孙坚对许多破坏工作做了恢复工作。并发现了传国玉玺。东部原来的诸侯们为了兼并,相互攻伐。孙坚曾说,“同举义兵,将救社稷,逆贼垂破而各若此,吾当谁与戮力乎?”孙坚在主观上不想卷入战争,但是迫于形势,因为实力弱小,得仰赖袁术,不得不受节制,也被迫卷入混战中。做了两件违心的事,一是献了玉玺给了袁术。袁术有称帝野心,曾抓孙坚夫人为人质,孙坚只得给他。二是受袁术的委派打刘表。但是孙坚正是这次战争中,被刘表的部将一箭射中,不幸殒命。孙坚兴兵勤王过程中,可圈可点。“孙坚于兴义之中,最有忠烈之称”。孙坚死了后,长子孙策接管了这支队伍。仍然受袁术节制。这时,汉献帝回到了中原,袁术想取得孙策支持,称帝。考验孙策的时候到了。得表态。最后孙策让手下写了千余字的信给袁术,表明了立场。声明忠于朝廷,反对袁术称帝。“元恶(董卓)既毙,幼主(汉献帝)东顾,俾保傅宣命,欲令诸军振旅。”我们就不得有其他想法,得平定叛乱,完成统一。这是他表达的整体立场。“幼主非有恶于天下,徒以春秋尚少,若无过而夺之,惧未合于汤武之事。”这是孙策反对袁术称帝的重要理由。“幼主岐嶷,若除其逼,去其鲠,必成中兴之业。”表达的是对汉献帝的判断。汉献帝是贤能的,帮他去掉悍将,一定会完成伟业。信中,看得出忠于汉献帝的立场是坚定的。袁术不听孙策的劝阻,还是要称帝。孙策只得与他断交,以证明 自己的立场。这个表态是正确也是必要的,为孙氏集团的发展赢得了机会。 孙策奠定江东基业:孙策忠于朝廷的政策,传到了许昌。当年夏天,使者就找到孙策。肯定了孙坚的贡献,并让孙策袭爵,加封为骑都尉,本是负责侍卫的随从官,中级官员,但是不可能真的去许昌,所以,这个封号是表达的一种尊宠,是荣誉的虚衔。会稽太守是实权。也提出了要求,以实际行动来证明效忠立场。孙策答应了这些要求,并提出条件,觉得骑都尉不高,使者马上册封为明汉将军。此后,不仅在消灭袁术中,也在南方的统一中做出了巨大贡献。这次封拜意义重大。正是这次封官给了孙策大幅度提高身份的机会。孙策有了地盘,有了身份,发展壮大实力就有了实际意义。后来孙策能纵横江淮间,跟这次提升有极大关系。对于汉献帝来说,这个投资是值得的。事实证明他选择是对的。汉献帝与孙策的关系上,也有意义。孙策本是小角色,受制于袁术,现在一拔,孙策成了汉献帝的大臣了,君臣关系得到深化了,可以摆脱袁术的控制。袁术被灭后,江东出现了地域性的统一。三位领导的业绩上,江东基业的奠定核心人物是孙策。孙坚凭着能力提升了自己的门户,变成了长沙太守,成了乌程侯,拉起了自己的队伍,却没进入江东创业的阶段,是孙策理„自了与汉献帝的关系,奠定了基础。孙权才有机会壮大。这个成功取决于孙策抓住机会。 孙策巧报杀父之仇:孙策聪明,在死后处理与汉献帝关系是谨慎细心的。从打击黄祖的事情上就能体现。孙策讨伐刘表部将黄祖,孙 坚是受袁术指派打刘表去世的。射杀孙坚是刘表部下的事。孙策巧妙地把自己报私仇与国家复兴计划联系在一起。刘表对汉献帝是不心悦诚服的。所以,孙策抓住这一点,跟汉献帝说是为了剪除刘表的羽翼。就有了合法性。击溃了黄祖,报了父仇。主动上表,交代前因后果。“虽表未禽祖宿狡猾,为表腹心出作爪牙,表之鸱张,以祖气息,而祖家属部曲,扫地无余,表孤特之虏,成鬼行尸,诚皆圣朝神武远振,臣讨有罪得效微勤。”最后,孙策把功绩归功于汉献帝,是领导有方,自己不过是尽了点小力。行动上表现得尊重朝廷,朝廷对他也非常重视。“汉以策远修职贡,遣使者刘琬加锡命。”汉献帝派人对孙策有所颁赐。199年,孙策派张铉写信,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张铉来到汉献帝身边,也帮孙策宣传,不敢辜负朝廷,是在帮助国家完成统一。“忠敬款诚,乃心王室。”这番表述,也由于张铉的才华,没再直接回到江东,留在许昌,封为侍御使。期间与许多重要人物密切往来。像孔融与他交往。说过,“南北并定,世将无事”。孔融这样说,为什么?依据在孔融和当时许多许昌的朝廷大臣们都是把平定南方的希望寄托在孙策身上。北方是曹操,一南一北,在做着贡献。这里可以看出,汉献帝整合各方势力的策略。北依曹操,南方信任孙策。这是汉献帝的策略。这基本上是成功的。可以把孙策派张铉到朝廷与刘表派韩嵩一样,二人到许昌初始目的不一样。刘表是为了打探朝廷虚实。韩嵩回来后,代表许昌朝廷讲话,惹得刘表大怒。刘表派韩嵩没有理„自关系,反而更僵。孙策不一样,派张铉到许昌,是表达忠诚的。最后张铉出色完成任务。朝廷上下对孙策印象好,给予了肯定。最终结 果,孙策的立场单纯,取得支持后能放开手脚,力量得到壮大。刘表本来实力强大,不知道怎么做,束缚了手脚,最后荆卅l集团退出了历史舞台。这与没有理顺与汉献帝关系有关。 孙权的野心:曹操的势力越来越大,汉献帝的权威在丧失。孙氏集团的内部,孙策去世,也发生了变化。两家间的矛盾出来了。孙策去世后,宗旨发生了变化,鲁肃是重要人物。历史上的鲁肃并不像文学中的人物。他是推动江东独立的重要人物。“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观天下之衅,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他认为汉室不可能复兴。曹操不可能一两天铲除,最好是割据江东。然后走向争霸天下。这个策略指导思想是发展自己取代汉室,孙权明显接受了这个建议,从辅佐到想要取代,宗旨发生了变化。建安十三年,208年秋,刘表去世后不久,与孙氏发生了摩擦,曹操被击败,退出了荆州,朝廷没收复。荆卅l被瓜分。关键是怎么理解赤壁之战的性质?开战前,有主和派张昭,一是主战派鲁肃与周瑜。在文学作品中,像张昭就是懦弱的人物形象,这是孙权的立场,是想争霸天下的立场,不是国家统一的立场。所以孙权身边的人说,曹操是汉贼。这是对曹操不公平的。抹黑曹操是为了割据江东寻找理由。他们不承认曹操是代表汉献帝来执行国家统一方略的。孙权又说张昭这些人是各顾妻子,挟持私虑。事实上是这样吗?孙权说张昭这样是顾自己,仔细对历史形势来分析,真正不顾大局的是孙权。不是张昭。张昭难道没有立场没有大节吗?只要看《三国志》里的张昭传,绝对不是这样的人。恰恰是耿直能断大事的人。像张昭在处理事情上 与孙权发生了矛盾,孙权派人封了他家的门,张昭倔强,在家里用土也把门堵上,请我也不出来。后来证明是张昭正确,孙权意识到错了,请他出来,张昭不出来了。急坏了孙权,烧他家的门,要逼他出来。张昭就是不出来。这人绝对不是胆小的人。张昭为什么不主张赤壁之战?理由在哪里?“上藩汉室,下保民物,鼎峙之计,本非其志也。”不赞成江东割据,违背了孙策当初的立场。并不是因为他胆小怕事。孙策英年早逝,在病榻前,张昭就是他托付的人。希望张昭辅佐弟弟。张昭为什么反对赤壁之战?他秉承的是孙策的主张。 汉献帝(十二)曹操立威 2013-07-02 09:57:30 来源:百家讲坛资源网 上传者: huyong 点击: 105 曹操焚信事件发生,曹操俘虏袁绍旧部,没收了大量的袁绍的文书档案,其中有一批重要,内容是双方相持时,许昌的许多官员包括曹操手下许多人,给袁绍写的信。这些人写信给袁绍,因为表面上袁绍实力明显比袁绍强。他们也拿不定主意,担心曹操会打败。等到袁绍被打败,这些信落在曹操手中。曹操看到后,看都不看,一把火烧了。属下不理解,问他为什么不看,追究一下这些人的责任?他回答说,“孤犹不能自保,而况众人乎?”所以,曹操不仅没有追究这些人的责任,连哪些人都不想知道,让这些有投降心理的官员彻底放心了。这个故事,被用来作为宣传曹操能力与肚量的素材。这个故事对于熟悉三国的人来说是相当熟悉的故事,可是这个故事,今天我得提一点疑间。在利用这个故事来表彰曹操宽宏大量时,默认了一个前 提,想处理这些人,是有能力去处理的。但这个前提没被人质疑过。如果曹操根本没能力处理这些人,把那些产生投降心理的人处理掉,干脆烧掉,还会不会认为是大度?曹操不具备这些的权威处理这些官员,这有没有根据?理由是有的。在谈到与三国有关的历史时,有一种观点,谈三国的人都觉得曹操这一方是最鼎盛的。但史书说的是,许都虽新建,尚饶人士。难道这是因为曹操的原因?聚集在这儿的人才中,有曹操的班底,不错。但是分析一下会发现,许多是通过其他途径来到许昌的。至少有两支力量不是。一是汉献帝从长安回来时,把当时的官僚带来了,这是一支重要力量。二是散处在全国的人,是听说汉献帝立都了后,才来投奔的。当时著名的孔融就是这类人物代表。这两类人才,显然不是聚集在曹操手下,而是汉献帝的手下。后来随着形势变化,有微妙变化,看到曹操壮大,变成了曹操的心腹。汉德虽衰,天命未改。只承认汉献帝是唯一的汉的统治者。再看前面的间题。烧这些信的原因是什么?这里的确体现了政治智慧。但是如果仅仅认为体现了宽宏大量,就掩盖了一部分事实。他没有足够能力去处理这些人。不去挑这些矛盾。 曹操欲杀人立威:曹操权威处于什么地步?杨彪曾祖父一代大儒,杨震到杨彪位置三公,四世三公。但是东汉晚年,杨家名誉要好些,杨家更恭俭,杨彪自己一直是汉献帝身边的重要大臣。为了维护汉献帝,心血用尽。尽节卫主,差别丢了性命。后来回到中原,由于品德与贡献,受到大家的尊重。杨彪案的发生,袁绍为了破坏许昌的团结,写信给曹操,劝他杀了杨彪。曹操回信说,要团结力量来匡扶国家。 不久,曹操的态度转变了。转向了打击,为什么这样?有的史书写理由,是曹操察觉到杨彪对他不满,先下手为强。除了杨彪。有疙瘩是事实,杨彪无条件忠于汉献帝。维护汉献帝上,杨彪对曹操有戒心。但是曹操下毒手,关键不在这里。在于想通过杨彪案投石间路,曹操想借此与汉献帝较量一下。征伐得靠曹操。这种情况下,虽然曹操能对汉献帝尽臣节,但是在许昌朝廷,有另外以曹操为中心的政治集团。这就会发生矛盾,谁更具有权威?曹操想验证这个间题。杨彪地位高,如果可以顺利打掉,就表明地位不可动摇。杨彪与袁家有姻亲关系,曹操想借此置杨彪于死地。联姻是之前的事,这并不代表杨彪的立场。曹操却借此投杨彪进监狱。声称杨彪是想谋逆。这是借口。回到中原一路上,多少危难时,杨彪有机会。这个理由是说不过的。结果是曹操失败了。杨彪入狱,朝野震动。一大批人来质间曹操,就有荀或与孔融。孔融用去就来威胁曹操,这也让曹操窘迫。他找了理由,此国家之意。这个托辞有漏洞。汉献帝有什么理由要杀杨彪?如果汉献帝要杀杨彪,荀或怎么不知道?这是拙劣的谎言。曹操为什么这样笨拙地撒谎?把责任推到汉献帝身上,当然另有理由。放出杨彪,说明早期许昌朝廷中不是曹操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曹操关键时,要抬出汉献帝,是说明汉献帝此时比曹操更有优势。曹操不追究向袁绍亲近的人,未必有能力。 曹操杀害孔融:杨彪案十年后,建安十三年,208年,在赤壁之战前,曹操又想杀人,这次杀了孔融。其实难度比杀杨彪更大。即使是曹操,也要下决心才能做得到。为什么这样说?孔融特点有,身份 特殊。是孔子二十代孙。杨彪祖上杨震都不得了,何况是孔融?二是士大夫中很有威望,“喜诱益后进,及退闲职,宾客日盈其门。”交友有特点,讲方法。看到朋友有缺点,一定当面告诉,在别人面前只讲优点与长处。当时的贤士都信服他。这说明孔融背后有不小的支持势力。三是对朝廷决议起主导作用。每次开会,其他人只等着签字就行了。四是与汉献帝的关系,不属于从长安带回来的,但是忠贞是坚定的。汉献帝对孔融也是非常信任。孔融的这些性格,让他的立场使得与曹操矛盾日益激化。对曹操势力的增长,孔融不能忍受。这伤害到了汉室政府的威信。他多次激怒曹操,表达对曹操不满。像204年,曹操攻破了邺城,袁绍的残余基本消灭了。曹丕跟着进入邺城,看中了袁绍的儿媳,曹操作主迎娶了这位鄄氏。孔融说,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这样说,其实是想捏造历史来讽刺曹操。曹操没有领悟,没明白这层意思。孔融回答了八个字,“以今度之,想当然尔”。曹操明白这是讽刺自己。在孔融这些辛辣的语言背后是孔融对曹操l彰胀的不满,是对汉室前途的忧虑。这样二人矛盾升级。后来曹操忍不了了,就诬陷孔融并杀了他。这是标志性的事。当年,曹操想杀杨彪,有阻力,杀不了。只能放出来。成功杀了孔融,说明曹操增长的趋势。曹操与汉献帝合作,从不能作主到杀孔融这样的人物。 汉献帝被边缘化:汉献帝与曹操权势的消长,还可以从一个故事中看出。l97年刚来许昌,曹操要讨伐军阀,出征前要朝见皇帝,卫士要用兵器叉住大臣的肚子才能朝见。汉献帝刚来,为了树立威信,恢复了这项制度,曹操是按这个规矩。之前没有类似的经验,没有心 理准备。见完后出来,曹操吓得汗流浃背。从曹操的角度来说,自己的安全得不到保障,自己不是随时可能丢命?所以每次出征前,仍是规矩地上奏表章,却不再去见汉献帝了。这个值得玩味,这里我们看到了,早年,汉献帝有不容侵犯的威严,但是,我们也看到了曹操居然有不去朝觐皇帝的底气。因为当时汉献帝的短板就在于没有一支他可以亲自指挥的军队,只能仰赖曹操。这一层依赖关系,在早年时,在许昌立朝之初,双方是能团结的。割据势力一支支地消灭,两个阵营间的矛盾就突出出来了。许昌朝廷就开始分化了。在赤壁之战前,孔融提出了不同意见。要统一这些势力,通过修文德来招远人,也可以,不一定得打仗。孔融讲这话,为什么?正是他看到了战争,曹操的军功增加一分,实力就相应增加一分。汉献帝的权力就减少一分。这说明局势明朗,国家逐步统一过程中,许昌内部摩擦不可避免了。从孔融的态度变化与被杀都得到了体现。 汉献帝(十三)反覆难养刘皇叔 2013-07-02 10:19:57 来源:百家讲坛资源网 上传者: huyong 点击: 170 汉献帝即位前,奸雄割据,分裂国家的苗头出现了。汉灵帝时刘焉很想找地方来发展自己,最后看中了益州口刘焉没听汉献帝,反而攻打长安。儿子刘璋继承了他的地位。这是父子间私相授受。这说明割据势力出现在政治舞台上。中央政府没办法过间。汉献帝回归中原后,要消除这些割据势力,就是势在必行的。汉献帝试图调整地方行政长官来解决这些间题。这些割据势力占据一些地方,怎么可能轻 易让出呢?面对这样的局面,汉献帝陷入困境。要消除这些割据势力,不得不用武力。但是另一面,汉献帝没军队,不得不借助军阀的力量。像曹操孙策这些人,像曹操必须借助。就又有另外的间题,功绩越来越大,就会威胁到汉献帝。坐视割据不行,借助军阀不行,左右为难。重新建设国家秩序上,汉献帝表现了积极的姿态。提出一套主张,想通过这些来拯救。这就是刘备。人称刘皇叔。刘备一直被认为是三国分裂时的正统力量。为什么?有重要理由是他姓刘。不是这样简单。刘备的身世,《三国志》里是“汉景帝子,中山靖王胜之后也”。要是真的,刘备来头就大了。其实当时就有人指出来,刘备这个身世其实只能数到爷爷。再往上,自己都说不清。刘胜有一百多个儿子,查不清了。所以,宋代史学家司马光就对刘备身世表达了一种怀疑。“祖属疏远,不能纪其世数名位”。刘胜是西汉鼎盛的时代,刘备出生是东汉晚年了,中间有三百年时间。拿不出证据,说不清。至少这个身份值得怀疑。这样身世可疑的人,为什么被炒得火爆?东晋后,就有许多史学家开始否定三国中的曹魏政权的合法性。汉朝的结束是曹丕拿来皇位。曹丕自己称帝,在后人看来是篡逆,是不合法的。许多学者认为曹魏的政权缺乏道德基础。到宋代,学者更是把占据益州的蜀汉奉为正统。这样的观点,影响到了《三国演义》这样的文艺作品。这里至少有两个间题,刘备是自己都搞不清辈分,怎么可以与汉献帝排辈分?就算排,也不能管他叫叔叔。真排是汉献帝高五个辈分。为什么《三国演义》排得不靠谱?否则不好写,因为叔与侄相比,叔叔更有权威性。要说明刘备是恢复炎汉的统治的合法的代表力量。如果 是皇叔,就够谱。如果是皇侄,凭什么让你说话。 人品有问题的刘备:刘备为自己造了不少舆论。刘备也常发点家言,像“扫除寇难,靖匡王室”。能不能做到这些?看看他的性格与能力。性格上,“不甚乐读书,喜狗马,音乐,美衣服”。刘备从小贫寒,父亲早去世,跟着母亲贩卖草鞋为生,其实是物质欲强的人,不是纯德之士。史书上,刘备的形象与小说中完全是两码事。当时就有人评价他,“数反覆难养。”这真不是诬蔑他。刘备最初投靠公孙瓒,后来陶谦给了他四千兵马,就改投陶谦了。吕布打他,他又投曹操。再后来投袁绍了。在袁绍手底时,赵云被他派去招兵买马,“皆称刘左将军部曲,绍不能知”。私下壮大自己,这是不允许的。这有心计,不厚道。陶谦、袁绍、曹操都有政治立场。唯独刘备,只要能够收留他,只认利益不认立场。刘表“禅其为人,不甚信用”。所以不重用他。后来,赤壁之战后,发展了实力。刘璋邀请刘备入川,本想请他帮他消灭张鲁,结果是刘备反而把刘璋消灭了。刘璋后悔莫及。刘备有了益州,才扎下根基,实力得到发展。再说说军事能力,“拙于用兵,每战则败,奔亡不暇”。刘备在笼络人才上,还是有本事的。手底下有一批人,就有诸葛亮。刘备有野心,这是他后来能成事的最大支撑。。 刘备的野心:在208年,机会到来了,曹操奏明汉献帝后,要找荆州口不久刘表去世。刘琮向曹操投降。曹操就想顺势收江东。但是赤壁之战,曹操败了。孙权与刘备瓜分了荆州,刘备有了自己的土地。趁机消灭了刘璋,占据了益州,有了这样的基地,刘备大造舆论,抨 击曹操,说成是残害汉室的元凶。把自己打扮成正义力量的代表。刘备与曹操间,应该怎么评判?216年曹操晋爵为魏王。意味着曹操权势进一步l彰胀,也意味着汉献帝的权力失落。遭到许多大臣的反对。刘备的反应呢?时隔三年后,219年,刘备在西南自称为汉中王。曹操的魏王遭到大臣们反对,但是说到底晋爵是因为贡献,这是赏功。而且这事,最起码是走程序的。刘备的汉中王是自称的。以马超为首,装模作样地写了奏折,要拥戴刘备为汉中王,他们也知道无法呈到汉献帝手中,也未必能批,于是他们搞了个仪式,念了一下奏折,就算是汇报了。于是之后,刘备就是汉中王了。刘备也写了奏折,解释了一下自己怎么做汉中王的。另一个重点是抨击曹操,把国家统一的形势数一遍,割据势力在被消灭,国家呈现良好势头,就剩下最后的元凶,“唯独曹操,久未枭除,侵擅国权,恣心极乱”。刘备所说的,整个国家呈现良好势头,这个过程中当然是曹操的功劳大,最后反而说成是曹操是首恶。刘备当然知道曹操的功劳。因为只有这样,在舆论上,把汉献帝与曹操对立,向所有人宣传曹操是迫害汉献帝的,刘备的行动才有合理性。这是为自己割据找理由。 分裂份子刘备:可以比较刘备的行为,自称汉朝的宗室,有义务来拯救汉室。其实比他正宗的宗室大有人在。刘晔是刘秀的后代,与汉献帝是同一个祖宗。一次,曹操去打击张鲁,再往前进一步,就到了刘备的地盘。刘晔就建议消灭刘备,曹操拿不准,没听,撤军了。后来后悔,错过了消灭刘备的机会。看得出,刘晔是正宗的宗室,他也要建议打刘备。刘晔的眼中,刘备都该打,说明刘备就是割据分子, 是分裂主义者。汉献帝对刘备的态度是什么?可能二人没见过面。也没直接史料表明汉献帝的态度。但是汉献帝对局势是有准确把握的人。如果他考虑过刘备的问题,要在曹操与刘备间选择一个支持,他应该会支持曹操。曹操是能完成统一的不二人选。 汉献帝(十四)两个聪明人 2013-07-04 22:25:47 来源:百家讲坛资源网 上传者: huyong 点击: 136 汉献帝与曹操,建立许昌朝廷,有两面性,要完成统一,合作是必需的。另一方面,在这个合作中,汉献帝借重的皇帝名分,曹操是军事实力。正因此,在许昌的政治结构中,会出现两个中心。这样的政治结构导致二人间相互依赖,也会产生摩擦。所以,打着汉献帝的旗号反曹操的人大有人在。建安五年时,董承案,董承为首,刘备也参与了早期筹备。董承想杀曹操,“授密诏,诛曹操”。说是汉献帝的意思,这个可信吗?《资治通鉴》里有变化,“董承称受帝,衣带中密诏,与刘备谋诛曹操”。董承宣称自己受了汉献帝的密诏。这是董承自己宣称的。与事实是不是一回事?得打间号。这是值得怀疑的。《后汉书》记载中好像是铁板钉钉的事,而《资治通鉴》认为是值得怀疑的。我觉得,后者的怀疑是有道理的。首先,董承这个人,与曹操间闹矛盾是情理之中的事。军事编制上讲,董承是董卓的部下,原来是西北军。董卓去世后,军阀争战,当时有几支是愿意保护汉献帝回洛阳的。董承就是其中的一支,扮演保护献帝的角色。整个路途中,董承并没有表现出全心全意,而是不停地争利。到洛阳后,更是相争, 曹操要派人来迎接,这几支军阀都反对。矛盾早就有了。后来董承既不是顾全大局的人,也不可能成为曹操军事集团的人物。所以二人间的矛盾有充足的渊源。从汉献帝的角度来看,200年春,恰恰是官渡之战前的关键时刻。与袁绍间战争一触即发,汉献帝如果让曹操,谁来保卫许昌?与袁绍对抗?汉献帝能不知道?汉献帝对局势分析往往是清醒的。所以多方面来看,董承受命去杀曹操,是不可能的。 疑点重重的伏皇后案:这与董承案有一定联系。董承有女儿是贵人,曹操也想把这个女儿杀掉,但是董贵人有身孕,曹操坚持杀了。这一幕被伏皇后看到,就深深担心了。生怕这样的命运落在自己头上。她给父亲写信,就让父亲想办法除掉曹操。可是她父亲害怕,就压下来,不再提了。可是时隔十四年,伏皇后让父亲消灭曹操的事,暴露了。曹操知道后,大怒,逼迫汉献帝除掉伏皇后。有些史书说,派军进宫中,华歆把她揪出来了,伏皇后披头散发,从汉献帝面前经过,喊救命。汉献帝都淡定地说,自己都不知道能不能保命?这个故事流行,说明曹操的专横跋扈。这里也有几个疑点。这个故事场面,肯定是编出来的。这部书是《曹瞒传》。书名就体现出作者的鄙视。有大量关于曹操的负面故事。当时东吴写的作品不止这一部,因为是竞争关系,东吴有大量这样的负面故事。华歆在这个故事中出现,就是这个故事最大的破绽。华歆在当时是有名望的人,“议论持平,终不毁伤人”。从来不用语言去伤害他人。当官清廉,政务清简,从来没苛繁的政务。官吏都喜欢他。华歆对汉献帝的态度也有故事,汉献帝让位给曹丕,有许多人祝贺他。但是就有几个人不合时宜,表现出悲伤。 华歆就是。因此也没得到加官晋爵。有人替华歆解释,他是汉的大臣,不管禅让,在汉终结时,他的确不应该表现出欢欣鼓舞的样子。曹丕觉得有道理,赶紧补给他官爵。故事中的华歆表现就令人匪夷所思了。华歆与东吴政权间也有过节。最初做豫章太守,赶上孙策在东南地区发展壮大,华歆认为孙策这人能征善战,靠得住,所以主动地投靠孙策,但是后来,孙策去世了,华歆就要回到许昌。费了许多口舌,才回到许昌。这是为什么?印证了东吴的政治宗旨从孙策到孙权的明显变化。华歆先前认为孙策是忠于中央政府的,在孙策手下,可以做汉的忠臣,但是到了孙权时代,宗旨变化了,东吴从效忠汉走向试图取代汉室,不再是忠臣了。所以他要回到许昌。这就把东吴人得罪了。 伏皇后案的真相:华歆的故事是编造的,但是曹操与伏皇后的矛盾的确存在。伏皇后被废,兄弟被诛,都记载了。东汉历史上,外戚参与政治是传统。皇后父亲或兄弟被封,是惯例。但是许昌朝建立起来,军事依仗曹操。许昌的实权,在曹操手中。具体地说,伏氏家族被边缘化。伏完干脆辞掉了官职,表面是避嫌,事实上,这个举动,表明了对曹操执政的不满。汉献帝到中原后,封过伏完侯。今天难恢复其中细节,但是特殊的政治结构,可以让我们想象这个家族对曹操的怨恨。这种情况下,有冲突,也是可能的事。后来,曹操给汉献帝施压,要废皇后。汉献帝处理时难。要保护妻子,另一面,面对复杂的形势,汉献帝作为皇帝,也不能随心所欲。曹操逼迫废后,看得出曹操的专横,但是为了早日实现统一,这时汉献帝不能跟曹操闹翻。如果此时决裂,汉献帝之前的辛苦,所要达到的目标,都可能付诸东 流。回来是为了国家统一,当时形势必备的条件是二人合作。没这个基础,要统一几乎不可能。所以,权衡之后,牺牲了皇后,这是没办法的事。 明君与权相:回过头来,看政局,汉献帝与曹操都是聪明人。他们知道,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赖的关系,都离不开对方。曹操也要有合法性。复杂的局势下,时常会发生意外,不断地摩擦。这种情况下,二人摆正自己并合理处好与对方关系,是最重要的。建安九年,204年,曹操攻破了邺城,逐步把活动中心,从许昌挪到了邺城,与汉献帝保持了一定的距离。但是在大事上,曹操还是比较到位的。今天还看得到不少章奏。每次征伐前,都要事前请示事后汇报。这也表现了曹操在努力维持君臣关系。曹操还写过《明本志令》,声明自己的平生志向就是讨贼立功,希望死后定位的是“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说明他仍然愿意为汉代的臣子。这是不是虚伪,也觉得不能这样看。三雄中,刘备与孙权,拼命骂他是国贼。仔细想想,从军阀割据,逐步走向统一,曹操的贡献最大。孙权与刘备反而是自己另立山头的。这三个人,孙权与刘备都称帝了。只有曹操没有。也有人建议曹操交出兵权。曹操又有一段文字,交兵权不可以,如果交了后,再找人来镇服军队就难了。我认为这个讲法是客观的。汉献帝也应该清楚这一点,杀了曹操是没人能取代的。戏剧舞台上的曹操形象,是按孙权与刘备的角度来塑造的。汉献帝是明君,这是共识,如果要求统一,刘备与孙权就应该称臣。所以为了自己割据有理由,肯定不能承认曹操,前提是不能反对汉献帝。只有把曹操扮成奸臣,他们才有理 由。事实上,汉献帝与曹操的组合不是明君与奸相的组合,也不像谄媚曹操的人说的明君贤相的组合,是特殊的明君与权相的组合。他们都知道谁也离不开谁,摩擦又不可避免。 汉献帝(十五)鲜为人知的生活 2013-07-04 22:29:48 来源:百家讲坛资源网 上传者: huyong 点击: 129 今天谈谈汉献帝的生活。流传到今天,关于汉献帝的史料,留下来的不多。一是因为这个人物长期不太受重视。所以关于他的史料散佚了。这段历史中,人们关注军事领域的人物。二是在建安时代后期,汉献帝也很少走到前台来表现自己。虽然还能零碎地看到一些,但是看到全景,难度大。比如婚姻生活,可以知道一点,但是不多。像伏皇后是汉献帝滞留在长安时立的,在东归途中陪着的也是她。这是患难夫妻,但是皇帝的婚姻生活不能与普通百姓相比。像仗皇后死时,汉献帝的心态怎么样,我们无从知道。第二年,汉献帝立了曹皇后,是曹操的女儿。这个角度来看,曹操成了汉献帝的丈人了。2 1 3年,汉献帝策封曹操为魏公。同时聘娶三个女儿为贵人。在中国古代,皇帝娶大臣的女儿,往往是尊宠与信任大臣。这是有政治考量的。现实政治生活中难得有自己的爱情。是不是就是负责监视他的间谍呢?戏剧舞台上是这样塑造的,但真实是未必如此。嫁给汉献帝后,政治立场是与汉献帝保持一致的。像最后汉献帝让位给曹丕,曹皇后一直把着皇后的印,不肯交。曹皇后就是不肯。叫来使者,痛斥一顿,扔了印玺。 曹操主政:建安早期,汉献帝还是会表达一些鲜明的政治观点。像许昌朝建立不久,为了惩罚当年的乱政的军阀,朝廷派了军队去。汉献帝下诏书,“有诏高悬”李健的人头。这样的事在汉献帝一生中是少见的。类似的行动,在建安早期,还是可以看得到的。到了建安后期,汉献帝的政治态度,可以用“垂拱负戾(屏风)”来说明。治理国家不用花费大量的精力。这四个字,对汉献帝当时的情况是写实的情况。可能这是被动与无奈的姿态,许多人或许这样认为,如果从实际情况出发,不在太多具体事情上发表看法,倒不是十分消极的事。许昌朝廷的特殊结构,汉献帝与曹操的两个中心,曹操得获得汉献帝的政治地位,汉献帝又得依赖曹操的军事实力。汉献帝不过分干政,是聪明的做法。如果过分干预,曹操不是愿意直接对抗的人,这种情况下,如果汉献帝总是不停发表意见,曹操到底是听还是不听?分寸不好把握。这时退到后台,交还决策权,其实是有利于统一的。也有史书记载过,二人间有过激烈的冲突。《后汉书》记载过,曹操曾求见汉献帝,汉献帝来气,如果能辅佐我,就好辅佐,如果不能,就放过我吧。曹操大惊失色。这样的场面是否发生过,我怀疑。《后汉书》相对于东汉历史,成书时间晚,讲这段历史时,对曹操是采取贬低的态度。那么汉献帝为什么不放手一搏呢?历史不乏这样的皇帝,可以找北魏王朝晚期对比。当时也有将军,像曹操一样,形成功高镇主的局面。北魏皇帝就策划了阴谋,杀了这位将军,局面失控。所有部下起来造反,许多人趁火打劫。国家迅速分裂。皇帝被杀,许多官员受牵连。分为东魏与西魏。对百姓带来灾难。这与汉献帝的时期有可比 性。不同的是汉献帝的政治策略不同,采取妥协与退让。这种情况下,东汉晚期,从大大小小的割据林立,到逐步走向统一。三国其实是当时国家局部统一情况下出现的结果。看上去是分裂的,其实三个国家都是局部统一过程中出现的。汉献帝的功绩是不可磨灭的。 好学的汉献帝:汉献帝身上有显著的特点,天性好学,有主见,有自己的看法。像长安时的少年时代,这种混乱下,汉献帝还能在长安不间断地保持对儒家经典的学习。像王允,在学习间题上就提出过荒谬的建议,读一本书来消灾,读《孝经》。怪就怪在王允建议汉献帝与某些神秘的东西结合,达到消灾的效果。这是与孔子的主张背道而驰的。基于此,汉献帝驳回。这样的兵荒马乱时代,汉献帝还组织过一次人才选拔。这是初平四年,193年,秋天,对四十余位儒生考试,看看才学,有没有达到为官的资格。考官根据成绩,把他们公为三等。这时,汉献帝下了另一诏书,针对考试没有及格,但是年龄超过六十的老年儒生,这些人不远千里来考试,但是生活得不到保障,耗费了大量精力,不能专心准备考试,生活艰难,肯定影响到成绩,从小学习儒家经典,期待考试成功,如果不录取,可能再也没有下次机会考试了。所以,破格,对他们给出仕的资格。除了重视文化,还体现了皇帝的慈悲之心。当时长安流传了童谣。 汉献帝改汉书:许昌立都后,汉献帝生活比较平稳了。就有很多时间读书。有许多著名学者就进京陪过汉献帝读书。荀悦是荀氏后人,有名望。荀悦擅长于著书立说,“志在献替,而谋无所用”。对实际政治操作不熟悉,却善于搞文化创作。有书流传,与汉献帝有关。汉 献帝对《汉书》感兴趣,就是为了从中汲取教训。但是汉献帝读时,发现了一些间题,内容繁杂,八十万字左右,想读通不容易。是成功的历史作品,体裁上讲有一些缺陷。是纪传体史书,以人物传记为核心。但是重大历史事件,在不同传记中会反复出现,就造成了重复。还有这样的史书,不利于展现历史事件间的联系。所以汉献帝的态度是,“文繁难省”。于是让荀悦来改写这部《汉书》。并且下令过程中的耗费,一律由政府出资。怎么改?改成编年体。最大特点就是以时间线索来讲历史。好处是节省篇幅,更重要的是让历史事件一字排开,让读者更容易找到事件间的联系。要总结历史教训,看懂历史变化更重要。汉献帝读历史,是汲取教训,最主要的就是要看懂变化。荀悦完成得非常出色。这部书取名《汉纪》,只有三十卷,十八万字。“辞约事详”,记载详备。符合汉献帝的阅读要求。还有文化影响,编成后,出现了编年体来记历史的传统。九百年后,到北宋出现了编年体的《资治通鉴》,受《汉纪》的影响极大。这是传统文化的宝库。 汉献帝(十六)不负苍生 2013-07-04 22:32:45 来源:百家讲坛资源网 上传者: huyong 点击: 161 建安年号用了二十四年。从l96到219年。这是在许昌的二十四年。这段生活要平稳得多了。得感谢曹操的保驾护航。到了第二十五年年头正月,发生了一件大事。曹操去世,意味着确保国家统一的稳定结构不存在了。汉献帝长处在沉稳聪明,善于把握局势,却也有弱势,没有自己的队伍,没上过战场,曹操去世意味着汉献帝要支起国 家,这有点难。至少有三个方面显示国家的危机:一是曹氏集团内部发生了分裂。曹操指定过曹丕为继承人,曹操在洛阳去世,这时曹丕在邺城。曹彰抢先赶到洛阳,索要魏王王印。这是权力的象征与代表。曹彰可能是想染指王位。兄弟矛盾就暴露了。这是危险信号。二是军队发生了哗变。邺城部队发生了骚动。洛阳的军队公然反抗命令,也哗变了。三是官员与百姓间出现了恐慌。高层间的冲突在百姓间传开了,就容易使得百姓觉得局势出现了动荡。曹丕肯定感觉最激烈。曹丕首先感觉到危机的存在,身边人就要积极谋划。对曹彰,有人说,太子宜割哀即位,以系远近之望。不是悲痛时,要赶紧继承王位,杜绝曹彰的野心。一天内就办好了程序,继承了魏王。汉献帝是事后来追认的。曹丕这样做,有危急情况要应对。困境决定的行动。曹操不管势力多大,生前在大事上,很少有不按规矩做的。该走的程序,一定到位。曹丕这样的大事,都擅自做了。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到,曹操去世后历史形势的变化。大家商量后,对青州兵采取了安抚的措施。这样做,因为青州兵诉求并不明确,不是明确想造反,如果来硬的,就会往造反路上逼。这样的形势会恶化。所以就采取了安抚的措施。曹操去世后,年号改为了延康,字面的意思是延续国家的康泰。他还认识到局面的紧张。但是,危机不是改改就好了。 曹丕谋划让汉献帝禅位:曹操在世时,只是一位大臣,这是他的自我定位。凭他的个人能力,能掌控局面,处理好与汉献帝的关系。现在曹丕无论个人能力还是威望上都没法与曹操相比。他有能力处理好这些吗?曹彰亲弟弟在父亲去世时,要争夺王位,说明曹丕连弟弟 都征服不了。这说明曹丕的分量不够。大家不看好他。那么,曹丕要度过这个难关。只能求助于能力外的东西,来增加分量。就是提高自己的政治地位。曹丕继承了魏王位置,就得看皇位了。汉献帝的态度出人意料。汉献帝爽快地让出皇位。转让皇权,哪怕自己不在意,还得对得起列祖列宗呀?所以当时压力肯定大。汉献帝为什么这样做?现存的 材料 关于××同志的政审材料调查表环保先进个人材料国家普通话测试材料农民专业合作社注销四查四问剖析材料 不多,所以只能从性格与历史形势上来分析。青州兵的哗变,百姓的恐慌,处理不恰当,不仅会导致曹氏集团的分裂,也会导致北方因为曹氏集团的分裂,再度陷入分裂的状态。如果这样,国家统一的步伐又会阻断。历史证明这次权力交接,的确控制住了局面。要强调的是这次并不是汉献帝无能,是通过牺牲自己保全了大局。古代有三种方式,传递皇权,一是武力争夺,二是父死子继,这两种都是把皇权当作财产来处理。不过天下为公,反对把国家作为财产来传递。三是禅让,通过选贤与能把皇权交给公认的贤人。就是政权和平交接来完成改朝换代。充满儒家知识分子的理想。之前只存在于经典中,像尧舜禹。今天角度看来是不是存在,可以怀疑。有确切记载的真正的禅让,应该是这一次,发生在220年。此前,像西汉晚期王莽,我觉得不能算。 脱下龙袍的汉献帝:正式禅让前,举行各种典礼。大概有十一拨劝,几百人次签名。让位诏书下了四道。前三道,曹丕表示谦让。第四次才表示接受。今天许多人觉得这样虚伪。我觉得间题不能这样看。不能用今天的眼光评价历史。今天人看来,觉得是虚伪荒谬的事,古人可能是认真对待。整个礼节过程中,双方认真对待。细节是,交接 仪式举行前,汉献帝嫁了两个女儿给曹丕。伦理上是讲不过去的。皇后正是曹皇后,汉献帝女儿应叫曹丕舅舅。肯定是跟其他妃子的女儿,政治角度来理解才行。这样做是因为尧舜禅位就是这样做的。这个细节说明当时参与禅让是刻意模仿古代圣贤。这其中包含实现天下为公的政治理念。在繁阳朝廷筑了一个灵台,称为受禅台。汉献帝与曹丕就是在这儿完成了仪式。这次禅让完成了和平过渡。汉献帝被封为山阳公。魏朝给了三条重要礼遇,一是在领地内奉行汉朝的正朔。按汉朝的规矩来。二是可以用天子的礼仪来祭天。三是汉献帝不称臣。最能说明态度的是汉献帝去世后怎么处理后事,十四年山阳公,234年去世。八年前,曹丕就去世了。这时是曹睿做皇帝,仍然按天子规格安葬。魏君臣没有异议。仍然按天子大礼安葬,与生前待遇匹配。谥号汉孝献皇帝。献是聪明睿智的意思。这次算起一共有十三次禅让,能保住命的只有两个。都是被迫地履行程序。能像汉献帝一样的,绝无仅有。 对汉献帝的历史评价:234年,汉献帝“死”了一次,蜀中传言汉帝已遇害,四川流传谣言,说汉献帝被迫害死了。四川是刘备的地盘。刘备穿上孝服,为汉献帝发丧,并上谥号为愍帝。四川的官僚说,皇帝怎么让曹家做了皇帝呀?应该称帝。于是这一年刘备称帝了,这样国家真的分裂了。然后孙权也称帝了。这时东南也是独立的小王国了。当时一个国家分成了三个。三国鼎立真的形成了。魏蜀吴,就开始独立出现了。能不能说是因为汉献帝无能导致国家分裂?《三国演义》开头,合久必分。回顾一下,整段历史使得,大小的割据军阀不 计其数。国家一盘散沙,魏蜀吴前后成立的时候,大小军阀们,大多数退出了历史舞台。北方西南东南,都出现政权,其实也说明完成了局部统一。全国只有三个政权,为进一步统一做好了准备工作。所以不能简单认为三国简单的分的过程。汉献帝在过程中起了作用。汉灵帝时,病入膏肓了。其实是汉献帝延长了东汉的政权。这三十二年不容易。这些只是从一些小德来考量,还有禅让的大德。曹操去世后,避免历史开倒车,汉献帝让出皇位,这是大德。对他的整体评价,不负苍生。一生没做对不起百姓的事。中国历史上,能不负苍生的皇帝不多。
本文档为【汉献帝】,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105949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16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
上传时间:2018-05-28
浏览量: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