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二章 细菌性食源性疾病课件

第二章 细菌性食源性疾病课件

举报
开通vip

第二章 细菌性食源性疾病课件第二章 细菌性食源性疾病课件 第二章 细菌性食源性疾病 第一节 细菌性食源性疾病概述 一、定义 , 细菌性食源性疾病是指由于食用或饮用了被致病菌或其毒素污染的食物 或饮料引起的一类疾病。 , 细菌性食源性疾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每年的5-10月份最为多见,发病 率较高而病死率较低。 , 引起细菌性食源性疾病的病原菌 沙门氏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变形杆菌、肉毒梭菌、蜡样芽孢杆菌、产气荚膜梭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单增李斯特菌、志贺氏菌、空肠弯曲菌等。 二、流行病学 1、传...

第二章  细菌性食源性疾病课件
第二章 细菌性食源性疾病 课件 超市陈列培训课件免费下载搭石ppt课件免费下载公安保密教育课件下载病媒生物防治课件 可下载高中数学必修四课件打包下载 第二章 细菌性食源性疾病 第一节 细菌性食源性疾病概述 一、定义 , 细菌性食源性疾病是指由于食用或饮用了被致病菌或其毒素污染的食物 或饮料引起的一类疾病。 , 细菌性食源性疾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每年的5-10月份最为多见,发病 率较高而病死率较低。 , 引起细菌性食源性疾病的病原菌 沙门氏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变形杆菌、肉毒梭菌、蜡样芽孢杆菌、产气荚膜梭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单增李斯特菌、志贺氏菌、空肠弯曲菌等。 二、流行病学 1、传染源 , 传染源主要来自病人、带菌者、病畜和病禽等。 , 食物在宰杀或收割、运输、储存、销售等过程中通过空气、土壤、水、 食具、患者的手或排泄物污染。 , 肉、鱼、蛋和奶等动物性食品最易被污染,导致食用者发生食源性疾病。 2、传播途径 通过摄食被细菌或其毒素污染的食物或水传播,不同的细菌可通过不同的食物传播。 3、易感人群 普遍易感,一般不产生病后免疫力,可重复感染。 三、临床表现 根据临床表现可以将细菌性食源性疾病分为胃肠型和神经型两类。 1、胃肠型食源性疾病 , 典型表现恶心、呕吐、发热、腹痛和腹泻等胃肠炎症状。 , 有腹部不适,上、中腹持续或阵发性绞痛。 , 腹泻症状轻重不一,每日数次至数十次,多为黄色稀便,水样便、粘液或 脓性边,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志贺菌等可引起血性腹泻。 , 吐泻严重者可出现口干、舌燥、眼眶下陷等脱水现象,血压下降、酸中毒, 甚至休克、死亡。 , 病程一般较短,一般1-3日可恢复,免疫力低下者也有因多器官功能衰竭 而导致死亡。 、神经性食源性疾病 2 , 起病突然,短者2小时,长者8-10天或更长,多为12-36小时。 , 潜伏期越短,病情越重。 , 以神经系统症状为主。 , 早期恶心、呕吐、全身乏力、头痛、 头晕等,继而出现视力减弱、视力 模糊、瞳孔放大、眼肌麻痹等。 , 中毒严重者因延髓麻痹出现吞咽困难、耳鸣、耳聋、呼吸困难,顽固性 便秘或腹胀等。 , 病程长短不一,通常4-10日可恢复,语言和吞咽障碍可先行消失,而眼 肌麻痹则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恢复。一般无后遗症。 1 , 主要肉毒梭菌毒素引起。 四、诊断依据 , 符合细菌性食源性疾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和临床表现。 , 根据实验室检验,从可疑食品或病人的呕吐物、粪便等检验样品中检出 能引起与该病临床症状表现相一致的病原菌或毒素。 , 病人血清的凝集效价,恢复期应比初期有所升高(一般约升高4倍)。 五、治疗原则 , 对胃肠型食源性疾病患者 , 进行对症治疗和抗菌治疗。 , 及时纠正水与电解质紊乱及酸中毒。高热者用物理降温或退烧药。通常 毋须用抗菌药物,可以经对症疗法治愈。 , 对重症者应及时选用抗菌药物。 , 对神经型食源性疾病患者 , 进行抗毒素治疗、对症治疗和化学治疗。 , 用催吐、洗胃等方式以促使毒物排出。 , 及时注射抗毒素,在起病后24小时内或瘫痪发生前注射最为有效。 , 近年有人采用盐酸胍胍以改善神经肌肉传递功能,增加肌张力,缓解中 毒症状。 六、预防和控制 加强卫生监督管理,对食品生产源头、 加工环节、流通与消费领域各环节加强监管,以防止食品污染。 , 加快食品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的制(修)订过程,特别是食品加工过程的各重要环节标 准的制定,并应加大实施力度。同时,应健全食品安全方面的立法,使 食品安全管理真正纳入法制化轨道。 , 开展食源性疾病管理的网络建设,加强食源性疾病和与食源性疾病有关 的致病因素的主动监测,包括了解在人类、动物、食品和环境中特定病 原体的存在及其危险性、对食源性疾病的暴发和散发病例的调查、核对 和解释所获得的资料,取得有效的证据以及进行快速而有效的信息传递。 提高相关监测人员的知识水平和实验室检测能力,尤其是提高对新致病 因素的检测能力。 , 大力开展群众性卫生宣传教育。加强对公众有关食品微生物污染相关知 识的宣传教育,鼓励出版一些食品卫生方面的指南,向社会提供必需的 预防微生物污染的手段。提倡健康饮食、卫生饮食。使群众配合、参与 食品安全管理工作。 , 一旦发生或察觉食源性疾病暴发流行迹象,应立即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 门和公共卫生专业机构,以便上述机构能及时进行调查、分析、制定相 应防疫措施,及早控制疫情。 第二节 常见的食源性疾病 , 非伤寒沙门菌感染 , 葡萄球菌中毒 , 大肠埃希菌感染 , 肉毒梭菌芽孢杆菌毒素中毒 , 副溶血性弧菌感染 2 , 蜡样芽孢杆菌中毒 , 椰毒假单孢菌酵米面亚种食物中毒 , 创伤弧菌感染 , 河弧菌感染 , 溶血性链球菌感染 , 变形杆菌感染 , 产气荚膜梭菌 蜡样芽孢杆菌中毒 , 1950年首次在挪威报告,以后类似的食物中毒在许多国家都有报告 。 , 在细菌性食物中毒中,蜡样芽孢杆菌食物中毒是比较常见的。 , 据我国食品污染物和食源性疾病监测网络统计,2003年,蜡样芽孢杆菌 引起的食物中毒为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第四位,而实际数据很可能远大于 各国官方报道,并且有增长的趋势。 一、病原学 蜡样芽胞杆菌为革兰氏阳性大杆菌,大小为1-1.3×3-5μm,兼性需氧,形成芽胞,芽胞不突出菌体,菌体两端较平整,多数呈链状排列,与炭疽杆菌相似。 , 部分蜡样芽孢杆菌可产生肠毒素。 , 肠毒素只在食品中的细菌呈指数生长期时才会产生,在生长平衡期毒素 浓度达最高。 , 肠毒素有耐热和不耐热之分。 , 引起呕吐型综合征的被认为是耐热肠毒素,引起腹泻型综合征的是不耐 热肠毒素。 二、流行病学 1、季节性 全年均可发病,夏秋季高发。 2、 传染源 蜡样芽胞杆菌在自然界广泛分布,常存在于土壤、灰尘和污水中,植物和许多生熟食品中常见。 , 已从多种食品中分离出该菌,包括肉、乳制品、蔬菜、鱼、土豆糊、酱 油、布丁、炒米饭以及各种甜点等。 , 谷物制品是最常见的引起蜡样芽孢杆菌中毒危险食品。 , 美国的炒米饭是引发蜡样芽胞杆菌呕吐型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 , 在欧洲大多由甜点、肉饼、色拉和奶、肉类食品引起; , 在我国主要与受污染的米饭或淀粉类制品有关,其他乳及乳制品、肉类 制品、蔬菜、马铃薯、甜点心等也有报道。 3、传播途径 , 引起中毒的食品常于食用前由于保存温度不当,放置时间较长,使食品中污染的蜡样芽胞杆菌得以生长繁殖,产生肠毒素引起中毒。 , 也有在可疑食品中找不到芽胞杆菌而引起食源性疾病的情况,一般认为是由于蜡样芽胞杆菌产生的热稳定性毒素所致。 3 , 当摄入的食品中蜡样芽胞杆菌数量大于106CFU/g时常可导致食源性疾病。 三、临床表现 蜡样芽孢杆菌中毒在临床上可分为呕吐型和腹泻型两类。 , 呕吐型发病时间早一些,进食后30min至6h开始发病。中毒症状以恶心、 呕吐为主,偶尔有腹痉挛或腹泻等症状,病程不超过24小时。这种类型 的症状类似于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 , 腹泻型的潜伏期为6-15小时,症状以水泻、腹痉挛、腹痛为主,有时会 有恶心等症状,病程约24小时,这种类型的症状类似于产气荚膜梭菌引 起的食源性疾病。 四、诊断依据 , 符合本病的流行病学特点与临床表现。 , 从可疑食品中检出蜡样芽胞杆菌数量大于106CFU/g。 , 至少从两名患者的粪便或呕吐物中分离出与可疑食品分离株相同生化反 应或血清型的蜡样芽孢杆菌。 五、治疗原则 , 停止使用可疑食品,多饮水,一般不需要抗生素治疗。 , 腹泻较重者可到医院就诊。 六、预防和控制 , 做好食品的冷藏和加热,该菌污染的食品一般无腐败变质的异味,不易 被发觉。因此,剩饭、剩菜在使用前一定要再加热。 , 注意食品的贮藏和个人卫生,防止尘土、昆虫及其他不洁物污染食品。 , 剩饭、剩菜应放在15摄氏度以下低温保存。 椰毒假单孢菌酵米面亚种食物中毒 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 椰毒伯克霍尔德菌酵米面亚种 椰毒伯克霍尔德菌 椰毒假单孢菌酵米面亚种菌的食物中毒又称臭米面中毒或酵米面中毒。中毒者虽不多,但病死率高达40~ 100%。主要在我国东北地区农村偶然发生的一种食物中毒,近年来,广西、云南、四川、湖北等地也有发生。 一、病原 , G-小杆菌。 , 本菌抵抗力较弱,56?加热5min即可被灭活。 , 对各种常用消毒剂抵抗力也不强,使用常用的浓度消毒剂(煤酚皂溶液、 苯酚、苯扎溴胺、乙醇)都可在短时间内杀死。该菌对磺胺加甲氧苄氨 嘧啶、四环素、多西环素、萘定酮酸敏感,对卡那霉素耐药。 , 该菌能产生米酵菌酸和黄毒素。 , 米酵菌酸 , 易溶于乙醚、石油醚、氯仿、甲醛等有机溶剂以及碱性水溶液,难溶于 水。 , 米酵菌酸耐热,一般烹调方法不能破坏其毒性,但对日光和氧化剂敏感, 日晒两日后可去除94%以上。 4 , 对大鼠、小鼠和狗有很强的毒性,对细胞产生毒性,损害人的肝、脑、 肾等器官。 , 是引起酵米面变质、银耳中毒的致病物质。 , 黄毒素 , 是一种水溶性毒素,其毒性比米酵菌酸低,具有抗生素的性质,能抑制 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沙门菌。 二、流行病学 , 发病季节 , 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食物中毒多发生在夏、秋季节。 , 因潮湿、阴雨天气,再加上储存不好,椰毒假单胞菌在食物中大量地生 长繁殖,吃了这种食物就会发生中毒。 , 传染源 , 发酵玉米面制品、变质鲜银耳及其他变质淀粉类制品是引起中毒的主要 原因。 , 常见的食品有糯米面汤圆、吊浆粑、小米或高粱米面制品、马铃薯粉条、 甘薯淀粉等。 , 传播途径 , 污染了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的食品制成后,晾晒不干含水分,第一 次食后储藏多日。 , 如果此时温度较高、湿度较大,pH值适宜,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将 产生足以引起中毒的大量米酵菌酸,食用这类食品即可引起发病。 三、临床表现 , 潜伏期2-72小时,一般在2-12小时最多。食用量与发病有关,进食少者 发病轻,多则病重。 , 一般发病症状最早出现胃部不适,恶心呕吐,腹胀、腹痛等。 , 呕吐时初为食物或黄绿色水样物,有的呈咖啡样物。 , 肝脏损害多发生在中毒后3-5日,表现为全身皮肤明显黄染和肝大、有压 痛,肝功能随病情发展而明显变化。 , 重者出现以急性或亚急性重型肝炎样的病变过程,导致肝性脑病,是致 死原因之一。 , 此外,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系统都受到损害,出血倾向较多见, 皮肤和消化道粘膜均可见出血点,有时还有呕血、便血。 四、诊断依据 , 符合本病的流行病学特点与临床表现。 , 从可疑中毒食品中分离到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 , 从可疑中毒食品中检出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的代谢产物-米酵菌酸。 五、治疗原则 , 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 , 一般采取催吐排出毒素和对症治疗措施。 六、预防和控制 , 严格控制银耳的栽培技术和商品监测。对银耳生产经营者,尤其是银耳 培植专业户,要加强宣传教育,严禁出售变质银耳。 , 不食用变质银耳。存放时要通风、防潮、发好的银耳要充分漂洗,摘除 银耳的基底部。 5 , 改善不卫生的饮食习惯,家庭制备发酵谷类食品时,要保持卫生,勤换 水;磨浆后要及时晾晒或烘干;储藏要通风防潮,不要直接接触土壤以 防污染。 产气荚膜梭菌中毒 产气荚膜梭菌是引起气性坏疽和食物中毒的主要病原菌,可引起典型的食物中毒暴发。在美国该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占细菌性食物中毒的30%。 一、病原学 , 产气荚膜梭菌又称魏氏梭菌,一种革兰氏阳性、产生芽胞、严格厌氧及 形成特殊荚膜的梭状杆菌。 , 本菌致病物质包括外毒素、肠毒素和荚膜,目前至少鉴定出20余种不同 的产气荚膜梭菌的毒素。 , 到目前为止, 已发现的外毒素有α、β、γ、δ、ε、η、θ、ι、κ、 λ、μ、ν 12种。 , 但以α、β、ε、ι这4种外毒素最为主要。 , 根据产气荚膜的4种主要毒素,可将产气夹膜梭菌分成A、B、C、D、 E5个毒素型。 , 5型中对人致病的主要是A型和C型,A型最常见,引起气性坏疽和胃 肠炎型食物中毒;C型能引起坏死性肠炎。 , 其他各型对人没有致病性。 , A型产气荚膜梭菌产生一种在生物医学上具有重要意义的毒素,即肠毒素(CPE),该毒素致病性很强,CPE是一种对热和链霉蛋白酶敏感的蛋白。 二、流行病学 1、季节性 多发生在夏秋季。 2、传染源 , 产气荚膜梭菌广泛分布于环境中,人和动物的肠道内均有一定数量的产 气荚膜梭菌。 , 细菌的芽孢长期存在于土壤和其他受到人和动物粪便污染的地方。 , 引起食源性疾病的食品大多是 畜禽肉类和鱼类食物,牛奶也可因污染而 引起中毒。 3、致病原因 , 被耐热性A型产气荚膜梭菌污染的肉、禽等生食品,虽经烹制加热,芽 胞不仅不死灭,反而由于受到“热刺激”。在较高温度长时间(即缓时冷 却)储存的过程中芽胞发芽,生长、繁殖,同时产生肠毒素,聚集于芽 胞内。 , 当菌体细胞自溶和芽胞游离时 ,肠毒素将被释放出来,通过与敏感细胞 表面上的特异受体结合而发生致病作用。 , 此外不少熟食品,由于加温不够或熟后污染而在缓慢的冷却过程中,细 菌繁殖体大量繁殖并形成芽胞产生肠毒素,人们在误食了这样的熟肉或 汤菜,就有可能发病。 6 3、 易感人群 , 人群普遍易感,儿童和老人是最易感人群。 , 此病多发生于集体用餐者,如学生食堂等,或广泛散发于进食同一中毒 食品的人群中。 三、临床表现 , 潜伏期8-22小时,一般为12小时。主要发病症状有腹痛、腹泻、便血等, 较少呕吐,一般不发热,1-2日内可自愈。 , 少数重症患者可能持续1-2周。 , 个别患者可因脱水或其他并发症而死亡。 , C型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坏死性肠炎,发病急,潜伏期不到24小时。发 生剧烈腹痛、腹泻、肠粘膜出血性坏死,粪便带血等症状。 , 可并发周围循环衰竭、肠梗阻、腹膜炎等,病死率达40%。 四、诊断依据 , 符合本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和临床表现。 , 从可疑食品和患者的粪便中分离出产气荚膜梭菌。 , 从可疑食品中分离出105CFU/g以上的病原菌。 , 从2个及2个以上患者粪便中检测出肠毒素。 五、治疗原则 , 注意休息。 , 一般无须特殊治疗。 , 腹泻严重者,可口服糖盐水。 六、预防和控制 , 加强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加强对食品加工人员进行卫生知识的培训,是 预防的关键。 , 食用前再加热是预防产气荚膜梭菌食源性疾病的重要措施。煮熟的肉类 制品应快速降温,低温贮存,存放时间应尽量缩短。 创伤弧菌感染 , 创伤弧菌又称海洋弧菌。 , 创伤弧菌感染是一种少见而又致命性的重要疾病。 , “海洋中的无声杀手 ”。 一、病原学 , 创伤弧菌属于弧菌属的一个种。 , 嗜盐性海生,革兰阴性(G-)杆菌,呈逗点状。 , 在无NaCl 和8-10% NaCl蛋白胨水中不生长,在1-3% NaCl中生长良 好。 , 分布于近海和海湾的海水、海底沉积物及内陆咸水湖中。 , 根据生物学特性,可将创伤弧菌分为两个生物群。 , 一群对人类致病,能引起人类暴发创伤感染和败血症。 , 另一群为鳗鱼致病菌,对鳗鱼有致病性。 , 有毒的创伤弧菌菌株一般具有荚膜,并具有抗吞噬作用,大多数菌落不 透明。 7 , 创伤弧菌的确切致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明了,目前认为该菌至少能产生12种致病相关物质,即蛋白水解酶、粘蛋白酶、脂肪分解酵素、软骨素酶、透明质酸酶、脱氧核糖核酸酶、硫酸酯酶、溶血素等。 二、流行病学 1、季节性 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集中在每年的5-10月份。 2、传染源 海水、牡蛎等贝壳类是创伤弧菌感染性疾病的主要媒介。 3、传播途径 , 经口传播。 , 食入生的或半生不熟的牡蛎,或者食 入不卫生或没有彻底加热熟制的水产 品等食品是引起本菌感染的主要途 径。 , 交叉感染也可引起本菌食源性疾病。 4、易感人群 , 酒精性肝病、肝硬化、慢性肝炎。 , 酗酒。 , 遗传性血色沉着病 , 有慢性疾病,包括糖尿病、风湿性关节炎、地中海型贫血、慢性肾衰竭、 淋巴瘤。 , 滥用甾体类激素。 , 器官移植受体。 , 他们感染创伤弧菌的危险性比一般人群高80倍,死亡率高200倍。 三、临床表现 潜伏期24-48小时。 临床表现分肠胃型和凶险型。 , 肠胃型 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水样便、一般无发热。本型较少见。 , 凶险型 起初发热、寒战、痉挛性腹痛、肌肉痛、后为败血症或疏松结缔组织炎、出血性大疱 、休克,甚至死亡。病死率高达60%。 四、诊断依据 , 符合流行病学及临床表现。 , 从剩余可疑食品及病人粪便中检出形态、生化反应一致的菌株。 , 血清学实验:恢复期血清中的抗体滴度较急性期升高四倍或四倍以上。 五、治疗原则 , 对本病的治疗越早越好。 , 创伤弧菌对四环素、青霉素、氯霉素、庆大霉素、利福平和先锋霉素等 均敏感,在发病24小时内使用抗生素常有良好疗效。 , 增加饮水量,加大排泄,提高身体抵抗力,可以抵抗该病,有利于康复。 六、预防和控制 , 加强海产品食品卫生管理,不生食牡蛎或海蟹等海产品。 , 加工过程中生熟用具要分开,肉类食品或宰前的动物体尽量不要接触海 8 水或海产品。 , 低温储藏海产品。 河弧菌感染 , 河弧菌是近年来发现的能引起食源性疾病的病原性弧菌,该菌引起的食 源性疾病已成为世界各国常见的新疾病。 , 河弧菌可引起人类腹泻散发或暴发,是弧菌属中仅次于霍乱弧菌和副溶血 弧菌的致病性弧菌。 一、 病原学 , 河弧菌是弧菌属的一个种,系革兰阴性嗜盐短杆菌,现有两个生物型(I 型和II型)。 , 生物I型多为从人的粪便中分离出来的厌氧菌株,生物II型多为从牛、猪、 兔粪便中分离出来的,也有从人的粪便中分离出来的,为好氧菌株。 , 两类菌株均有致病性。 二、流行病学 1、季节性 多发生在夏秋季。 2、传染源 河弧菌广泛分布于海水和稍带盐水的港湾水,河水,污染的海产品是主要传染 源。也有食熟肉类、蔬菜、瓜果等引起的病例。 3、传播途径 , 食物传播,包括食用生鱼或者海产品加热处理不彻底,未能杀灭本菌, 或熟海产品又被本菌重复感染,并大量繁殖,食用后引起食源性疾病。 , 通过污染的饮水引起散发或暴发。 , 还可以通过生活中密切接触引起感染。 三、临床表现 1、潜伏期 一般13-14小时,短的6小时,长的19小时。 2、症状 , 以腹泻、腹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为主。 , 腹痛在脐周居多,以阵发性绞痛为特点,极少数伴轻度发热、腹胀、腹 鸣和里急后重等。 , 发热者多数WBC升高。多数病例先腹痛后腹泻、先泻后吐。 , 腹泻每日数次至30余次不等,腹泻天数短至一天,个别可长达半个多月, 便排泄量多者达7L,可出现中度或重度脱水。 , 腹泻大多为黄色水样便,也有以粘液便或脓血便为主,极个别为洗肉水 样便和米泔样便,与霍乱相似。 四、诊断依据 , 符合本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和临床表现,有进食海产品史。 , 从剩余可疑食品与病人呕吐、排泄物中分离出生物型或血清型相同的菌 株。 五、治疗原则 9 , 河弧菌腹泻为自限性疾病,症状较轻的大部分病例可自愈。 , 对病情较重者可选用氯霉素、四环素、氨苄西林、呋喃唑酮、阿米卡星、 麦迪霉素、红霉素、庆大霉素等抗生素治疗。 , 脱水严重的病人应作相应量的补液和其他对症治疗。 六 、预防和控制 , 加强海产品食品卫生管理,把好“病从口入”关,改变人们生食或半生食 贝壳类和甲壳类食品的习惯。 , 食品加工过程中生熟用具要分开,低温储藏海产品,加工时必须烧熟煮 透。 , 大力宣传食品卫生,做好饮水消毒工作。 溶血性链球菌感染 , 溶血性链球菌在自然界中分布较广,存在于水、空气、尘埃、粪便及健 康人和动物的口腔、鼻腔、咽喉中,可通过直接接触、空气飞沫传播或 通过皮肤、粘膜伤口感染,被污染的食品如奶、肉、蛋及其制品引发食 源性疾病。 , 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人畜化脓性感染部位常成为食品污染的污染源。 一、病原学 , 链球菌呈球形或椭圆形,直径0.6,1.0μm,呈链状排列,长短不一,从4,8个至20,30个菌细胞组成不等,链的长短与细菌的种类及生长环境有关。在液体培养基中易呈长链,固体培养基中溶血性链球菌常呈短链,由于链球菌能产生脱链酶,所以正常情况下链球菌的链不能无限制的延长。 , 该菌抵抗力一般不强,60?30min即被杀死,对常用消毒剂敏感,在干燥 尘埃中生存数月。 乙型链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氯霉素、四环素、磺胺均敏感。青霉素是链球菌感染的首选药物,很少有耐药性。 溶血性链球菌归属链球菌属,根据链球菌在血液培养基上生长繁殖后是否溶血 及其溶血性质可分为: • α-溶血(甲型)性链球菌 • β-溶血(乙型)性链球菌 • γ-溶血(丙型)性链球菌 1、α-溶血性链球菌 , 菌落周围有1-2mm宽的草绿色溶血环,环内红细胞未溶解,血红蛋白变 成绿色,这类链球菌亦称为草绿色链球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 , 此类细菌致病力不强,多为条件致病菌。 , 在人类呼吸道及肠道中有α型溶血链球菌正常寄生,但有时也可引起亚 急性心内膜炎等症。 2、β-溶血性链球菌 , 菌落周围形成一个2-4mm宽、界限分明、完全透明的无色溶血环,亦称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 该菌的致病力强,常引起人类和动物的多种疾病。 10 , 具体用途是用于研究和质量控制。 3、γ-溶血性链球菌 , 不产生溶血素,菌落周围无溶血环,也称为丙型或不溶血性链球菌。 , 该菌无致病性,常存在于乳类和粪便中,偶尔也引起感染。 , 二、流行病学 1、季节性 本病无季节性,全年均可发病。 2、传染源 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和人畜化脓性感染部位。 3、传播途径 一般来说,溶血性链球菌常通过以下途径污染食品。 , 食品加工或销售人员口腔、鼻腔、手、面部有化脓性炎症时造成食品的 污染。 , 食品在加工前就已带菌、奶牛患化脓性乳腺炎或畜禽局部化脓时,其奶 和肉尸某些部位污染。 , 熟食制品因包装不善而使食品受到污染。 4、易感人群 , 人群普遍易感,无年龄和种族差异,并可反复感染。 三、临床表现 , 潜伏期平均1-4天,最短可为几小时。 , 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咽喉红肿疼痛、头痛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以及恶 心、呕吐、腹痛和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 也可表现为各部位的化脓性感染、猩红热、风湿热和急性肾小球肾炎等 变态反应性疾病。 , 一般预后良好,如无并发症发生,多于7-10天后痊愈。 四、诊断依据 , 从可疑食品中经培养分离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 从2个或2个以上咽拭、漱口液中检出已型溶血性链球菌。 , 患者恢复期血清抗体滴度呈4倍增长有诊断意义。 五、治疗 , 抗生素治疗效果好,很少引起并发症,预后良好。 , 青霉素是链球菌感染的首选药物,很少有耐药性。 六、预防和控制 防止带菌人群对各种食物的污染,患局部化脓性感染、上呼吸道感染的人员要暂停与食品接触的工作。 , 防止对牛奶及其制品的污染,牛奶场要定期对生产中的奶牛进行体检, 坚持挤奶前消毒,一旦发现患化脓性乳腺炎的奶牛要立即隔离,奶制品 要用消毒过的原料,并注意低温保存。 , 在动物屠宰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检验法规,割除病灶并以流水冲洗;在 肉制品加工过程中发现化脓性病灶应整块剔除。 变形杆菌感染 11 , 变形杆菌一般不致病。在一 定条件细可引起各种感染和食源性疾病。 , 近年来,由变形杆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呈上升趋势。 一、病原学 , 变形杆菌属隶属于肠杆菌科,为条件致病菌,多为继发感染。 , 包括普通变形杆菌、奇异变形杆菌、莫根变形杆菌、雷极变形杆菌和无 恒变形杆菌5个种。 , 引起人类食源性疾病的主要是普通变形杆菌和奇异变形杆菌。 , 奇异变形杆菌可引起败血症,病死率较高,为人畜共患传染病病原。 , 变形杆菌在食品中能产生肠毒素,并且可使蛋白质中的组氨酸脱羧形成 组胺,从而引起胃肠炎或过敏性反应。 , 变形杆菌不耐热,60?,5-30分钟皆可杀死。变性杆菌在自然界耐药菌 株较多。 二、流行病学 1、季节性 全年均可发病,夏秋高温季节多发。 2、传染源 腐败菌,在自然界广泛存在于土壤、污水和植物以及人和动, 变形杆菌属 物肠道中。 , 健康人变形杆菌带菌率为1.3-10.4%,腹泻病人为13.3-52%,动物为 0.9-62.7%。 , 食品受到污染的机会很多,食品中的变形杆菌主要来自外界的污染。 , 引起中毒的食品以动物性食品为主,尤其以水产类食品更为多见。也见 于凉拌饭、剩饭菜和豆制品。 3、传播途径 食入被大量活的变形杆菌污染的食品,引起感染型急性胃肠炎,其机制基本同沙门菌。 三、临床表现 , 潜伏期一般为3-20小时,最短2小时,最长30小时。主要表现为恶心、 呕吐、腹痛、腹泻、头晕、头痛及发热(体温一般在39?以下)、乏力、 阵发性剧烈腹痛、腹泻、水样便、少数伴有粘液,有恶臭,无脓血,每 日数次至10余次。 , 病程1-2天,也有3-4天者,预后一般良好。 四、诊断依据 , 符合《变形杆菌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WS/T9-1996)流行病学 特点和临床表现。 , 实验室其他多项指标均与变形杆菌感染相符,从可疑食品中检出变形杆 菌数量达>106CFU/g。 , 从患者的粪便或呕吐物中分离到与可疑食品分离柱相同生化反应或血清 型的变形杆菌。 , 恢复期血清抗体滴度较急性期可升高4倍或4倍以上。 五、治疗原则 12 , 对症治疗:可予补液及解痉剂,并可口服双八面体蒙脱石(思密达)。必 要时进行催吐、洗胃和导泻,排除毒素。 , 抗生素治疗:重症患者可给氯霉素、四环素或氟哌酸。 六、预防措施 , 加强环境卫生和食品卫生管理,防止食品污染。 , 选购的肉食品要新鲜,烹调时烧熟煮透,剩余菜肴要烧过冷却后再放入 冰箱,下餐吃前务必回锅烧煮;餐具(刀、砧板)、食具、容器等要经常 清洗、烫煮,并生熟分开使用。 ,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下厨操作前,要用肥皂流水洗 手,不用脏手直接抓熟食品。 伤寒和副伤寒感染 , 伤寒与副伤寒是分别由伤寒及甲乙丙型副伤寒沙门菌引起的经消化道传 播的急性传染病。 , 为我国一些地区传染病突发事件主要病种。 , 是我国法定的乙类传染病。仍是我国目前的常见病、多发病。 一、病原学 , 伤寒及甲、乙、丙副伤寒沙门菌,属于肠杆菌科沙门菌属中的D族。不 形成芽孢,无荚膜,G-。呈短杆状,长1~3.5um,0.5~0.8um,有鞭毛, 能运动。 , 不产生外毒素,菌体裂解时可释放强烈内毒素,是伤寒、副伤寒沙门菌 致病的主要因素。 , 伤寒、副伤寒沙门菌在自然环境中生活力强,水中存活2~3周,粪便中 存活1~2个月,在牛奶中能生存繁殖; , 耐低温,在冰冻环境中可持续数月,但对光、热、干燥及消毒剂抵抗力 弱。 , 60oC15分钟或煮沸后立即死亡,消毒饮用水余氯0.2-0.4mg/L时可将其 迅速杀灭。 , 自然条件下,伤寒、副伤寒杆菌一般只能感染人,偶尔感染动物。 二、流行病学 1、季节性 本病终年可见,夏秋季节多。 2、 传染源 病人和带菌者均是传染源,全病程均有传染性,以病程2-4周排菌量最多,传染性最大。少数患者可成为长期或终身带菌者,是我国近年来伤寒、副伤寒散发的主要原因。 3、 传播途径 病菌随患者或带菌者的粪便排出,污染水和食物,或经手及苍蝇、蟑螂等间接污染水和食物而传播。水源污染是传播本病的主要途径,常酿成流行。 4、 人群易感性 , 人普遍易感,一般以儿童及青壮年居多。 , 病后免疫力持久,再次患病者较少。 13 , 伤寒与副伤寒之间无交叉免疫。 三、临床表现 1、潜伏期 , 伤寒潜伏期3-60天,平均潜伏期12-14天。 , 副伤寒的潜伏期较伤寒短,一般为8-10天,有时可短至3-6天。 2、主要症状 , 发热、头痛、全身不适、食欲减退、腹胀、便秘和轻度腹泻。 , 体温呈阶梯形上升,5-7日可达39-40?,高烧持续不退,可达10-14天。 相对缓脉、脾脏肿大、白细胞减少。在病程6-10日可见到玫瑰疹。 , 未治患者可出现中毒症状,神智淡漠,脱水,病情进一步进展还可发生 回肠穿孔、胃肠道出血、昏迷、休克、肺炎、肾炎并出现急性精神症状。 , 除典型伤寒外,临床偶可见到轻型、暴发型、迁延型、逍遥型及顿挫型 等其他临床类型的伤寒。 四、诊断依据 , 符合伤寒、副伤寒沙门菌流行病学特点和临床表现。 , 从病人血液、骨髓或粪便中检出伤寒、副伤寒沙门菌。 , 病人血清的凝集效价,恢复期应比初期有所升高(一般约升高4倍)。 五、治疗原则 1、一般治疗 , 隔离,按肠道传染病消毒隔离至2次粪便培养阴性,并注意休息。 , 发热期可给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少食多餐,退热后2周才可 回复正常饮 食。 2、对症治疗 , 高热 适当应用物理降温,不宜用发汗退热药,以免虚脱。 , 便秘 用开赛露或用生理盐水低亚灌肠,禁用泄剂。 , 腹泻 可用收敛药,忌用阿片制剂。 , 腹胀 可用松节油腹部热敷及肛管排气,禁用新斯的明药物。 3、抗生素治疗 伤寒治疗的首选药物推荐使用第三代喹诺酮类。 六、预防和控制 1、管理传染源 , 患者 , 应及早隔离治疗,其排泄物及衣物等应彻底消毒。 , 隔离期应自发病日起至临床症状完全消失、体温恢复正常后15日为止, 有条件者应作粪便培养,如连续两次阴性,可解除隔离。 , 带菌者 早期发现,严格登记,认真处理。对托儿所、食堂、饮食行业、自来水厂、牛奶厂等工作人员以及伤寒恢复期病人均应做定期检查,如发现带菌者,应调离工作,并给予彻底治疗。 , 接触者 14 , 对密切接触者应进行检疫。 , 对有发热可疑者,应及早隔离观察。 2、切断传播途径 , 深入开展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做好卫生宣传工作,搞好“三管一灭”(管 水、管饮食、管粪便,消灭苍蝇)。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做到饭前便后 3、提高人群免疫力 , 流行区内的易感人群可接种伤寒、副伤寒甲、乙三联菌苗,70-85%的易 感者即可获得保护,保护期3-4年。有用伤寒杆菌Ty21a变异株制成的口 服活疫苗,对伤寒的保护率达96%。可根据条件选用。 , 手,不进食生水和不洁食物。 志贺菌病 , 志贺菌病又称细菌性痢疾(菌 痢),是由志贺菌属引起的一 种古老的肠道 传染病。 , 1899年,日本人志贺氏首先发现菌痢是由痢疾杆菌引起。 , 细菌性痢疾是中国法定乙类传染病。 , 该病的报告病例数一直高居全国甲乙类法定传染病的前5位。 , 临床上能引起痢疾症状的病原生物很多,有志贺菌、沙门菌、变形杆菌、 大肠杆菌等, 还有阿米巴原 虫、鞭毛虫以及病毒等均可引起人类痢疾。 , 其中以志贺菌属引起的细菌性痢疾最为常见。 一、病原学 , 志贺菌属的细菌,是细菌性痢疾的病原菌,通称痢疾杆菌。 志贺菌属细菌的形态与一般肠道杆菌无明显区别,革兰氏阴性杆菌。 长2-3μm,宽0.5-0.7μm,无芽胞,无荚膜,无鞭毛。 , 根据志贺氏菌抗原构造的不同,可分为4群48个血清型。 A群 痢疾志贺氏菌,通称志贺氏痢疾杆菌。 B群 福氏志贺氏菌,通称福氏痢疾杆菌。 C群 鲍氏志贺氏菌,通称鲍氏痢疾杆菌。 D群 宋内氏志贺氏菌,通称宋内氏痢疾杆菌。 , 根据志贺氏菌的菌型分布调查,我国一些主要城市在过去二、三十年中均以福氏菌为主;其次为宋内氏菌;志贺氏菌与鲍氏菌则较少。但近年来,志贺氏菌?型的细菌性痢疾已发展为世界性流行趋势,我国至少在10个省、区发生了不同规模流行。 , 抵抗力 , 本菌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较其他肠道杆菌为弱。 , 在外界环境中的抵抗力能以宋内氏菌最强,福氏菌次之,志贺氏菌最弱。 , 一般在潮湿的土壤中能存活34天,37 ?的水中存活20天,在冰块中存活 15 96天,蝇肠内可存活9,10天,在粪便内(室温)存活11天。 , 对高温和化学消毒剂敏感,高温直接照射30分钟,56,60?经10分钟即被杀死,1%石碳酸15,30分钟死亡。 , 对氯霉素、磺胺类、链霉素敏感,但易产生耐药性。 , 致病性 , 志贺氏菌属引起的细菌性痢疾,主要通过消化道途径传播。 , 根据宿主的健康状况和年龄,只需少量病菌(至少为10个细胞)进入,就有可能致病。 , 致病因素 志贺氏菌的致病作用,主要是侵袭力、菌体内毒素、个别菌株产生外毒素。 , 对粘膜组织的侵袭力是决定致病力的主要因素。 , 内毒素 志贺氏菌属中各菌株都有强烈的内毒素,作用于肠壁,使通透性增高,从而促进毒素的吸收。 继而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及心血管系统,引起临床上一系列毒血症症状,如发热、神志障碍,甚至中毒性休克。毒素破坏粘膜,形成炎症、溃疡,呈现典型的痢疾脓血便。 毒素作用于肠壁自主神经,使肠道功能紊乱,肠蠕动共济失调和痉挛,尤其直肠括约肌最明显,因而发生腹痛、里急后重等症状。 , 外毒素 痢疾志贺氏菌1型及部分2型(斯密兹痢疾杆菌)菌株能产生强烈的外毒素。 不耐热,75-80?1小时即可破坏。 其作用是使肠粘膜通透性增加,并导致血管内皮细胞损害。 外毒素经甲醛或紫外线处理可脱毒成类毒素,能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抗毒素。 一般认为具有外毒素的志贺氏菌引起的痢疾比较严重。 二、流行病学 1、季节性 本病全年均可发生但有明显季节性,夏秋季多发 。 2、传染源 无动物宿主,菌痢病人及带菌者 是本病的传染源,其中非典型病人,慢性病人及带菌者由于症状轻或无症状而易被忽略,具有更大的 流行病学意义。 3、传播途径 , 志贺菌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病原菌随病人粪便排出,直接或通过苍蝇污染 食物、生活用品或手,经口使人感染;地震、战争、洪水等因素可致水源污 染, 而引起暴发流行。 , 与志贺菌相关的食品主要有色拉,生的蔬菜,奶和奶制品,禽,水果, 面包制品,汉堡包和有鳍鱼类。 , 志贺菌在人群拥挤和不卫生的条件下能迅速传播。 , 食源性志贺菌病流行的主要原因是从事食品加工行业人员患痢疾或带菌 者污染食品,食品接触人员个人卫生差,存放已污染的食品温度不适当。 3、易感者 , 人群普遍易感,病后可获得一定的免疫力,但短暂而不稳定,且不同菌 群及血清型之间无交叉免疫,但有交叉耐药,故易复发和重复感染。 , 以儿童发病率最高,其次为中青年。此可能与活动范围大及接触病原菌 16 机会较多有关。 三、临床表现 , 潜伏期一般1-2天,通常预后良好。 , 志贺氏菌引起的细菌性痢疾可分为2类6型。 急性细菌性痢疾 急性典型、急性非典型、急性中毒性菌。 慢性细菌性痢疾 慢性迁延型、慢性隐伏型、慢性急性发作型。 1、急性细菌性痢疾 急性典型、急性非典型、急性中毒性菌痢 , 急性典型菌痢 , 症状典型,有腹痛腹泻、脓血粘便、里急后重、发热等症状。 , 各型菌都可引起,以志贺氏菌引起的较重,宋内氏菌引起的较轻。 , 经治疗,预后良好。如治疗不彻底,可转为慢性。 , 急性非典型菌痢 症状不典型,易诊断错误延误治疗,常导致带菌或慢性发展。 , 急性中毒性菌痢 , 小儿多见,各型菌都可发生。 , 中毒性菌痢一系列的病理生理变化,主要是内毒素造成机体微循环障碍 的结果。 , 导致内脏淤血、周围循环衰竭(休克),主要功能器官灌注不足,发生心 力衰竭、脑水肿,急性肾功能衰竭。 , 严重微循环障碍,再加上内毒素损伤血管内皮细胞、激活凝血因子等, 而发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 2、慢性细菌性痢疾 慢性迁延型、慢性隐伏型、慢性急性发作型 , 慢性迁延型 通常由急性菌痢治疗不彻底等引起。病程超过2个月,时愈时发,大便培养阳性率低。 , 慢性隐伏型菌痢 是在一年内有过菌痢病史,临床症状 早已消失,但直肠镜可发现病变或大 便培养阳性。 , 慢性急性发作型 有急性菌痢史,常因饮食不当、受凉、劳累等而激起急性发作,但症状较急性期轻。 四、诊断依据 , 符合本菌的流行病学特点和临床表现。 , 从患者临床标本中分离出病原菌。 , 从可疑食品中检出病原菌。 五、治疗原则 一般治疗和对症治疗。 , 病人应予胃肠道隔离(至症状消失,大便培养连续两次阴性为止)和卧 床休息。 17 , 饮食一般以流质或半流质为宜,忌食多渣多油或有刺激性的食物。 , 恢复期可按具体情况逐渐恢复正常饮食。 , 有失水现象者可给予口服补液盐。 , 如有呕吐等而不能由口摄入时,则可给予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盐水静脉 滴注,注射量视失水程度而定,以保持水和电解质平衡。 , 有酸中毒者,酌情给予碱性液体。 , 对痉挛性腹痛可给予阿托品及腹部热敷,忌用显著抑制肠蠕动的药物, 以免延长病程和排菌时间。这类药物虽然可减轻肠痉挛和缓解腹泻,在 一定程度上可减少肠壁分泌,但实际上腹泻是机体防御功能的一种表现, 且可排除一定数量的致病菌和肠毒素,因此不宜长期使用解痉挛或抑制 肠蠕动的药物。 , 特别对伴有高热、毒血症或粘液脓血便患者,应避免使用,以免加重病 情。 , 婴幼儿也不宜使用此类药物。 , 能够作用和影响肠道动力的药物有阿托品、颠茄合剂、哌替啶、可待因、 吗啡、樟脑酊、地芬诺酯和洛哌丁胺。 六、预防和控制 应从3个方面重手: , 控制传染源 , 切断传播途径 , 增进人体抵抗力 1、控制传染源 , 早期发现病人和带菌者,及时隔离和彻底治疗,是控制志贺菌病的重要 措施。从事饮食业、保育及水厂工作的人员,更需做较长时间的追查, 必要时暂时调离工作岗位。 2、切断传播途径 , 搞好“三管一灭”即管好水、粪和饮食以及消灭苍蝇,养成饭前便后洗 手的习惯。 , 对饮食业、儿童机构人员定期检查带菌状态。一旦发现带菌者,应立即 予以治疗并调离工作。 3、保护易感人群 , 可口服依莲菌株活菌苗,该菌无致 病力,但有保护效果,保护率达 85%-100%。 , 国内已生产多价痢疾活菌苗。 霍乱 , 霍乱是由O1血清群和O139血清群霍乱弧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是一种 古老且流行广泛的烈性传染病之一。 , 本病具有发病急、传播快、波及范围广、危害严重等特点,属于甲类传 染病。 , 霍乱是全球性严重的传染性疾病。 18 , 曾在世界上引起多次大流行,属于国际检疫传染病。 一、病原学 , 霍乱的病原体是致病性霍乱弧菌。 , 霍乱弧菌属于弧菌科弧菌属,菌体短小,稍弯曲,革兰染色阴性,无芽 胞和荚膜,菌体尾端有鞭毛。 , 霍乱弧菌对热,干燥,日光,化学消毒剂和酸均很敏感,耐低温,耐碱。 , 湿热55?,15分钟,100?,1,2分钟,水中加0.5ppm氯15分钟可被 杀死。 , 0.1%高锰酸钾浸泡蔬菜、水果可达到消毒目的。 , 霍乱弧菌具有耐热的菌体(,)抗原和不耐热的鞭毛(,)抗原。 , 根据菌体O抗原的不同,可将霍乱弧菌分成200个以上的血清群 ,能引 发霍乱的是O1群和O139群。 , O1群霍乱弧菌包括古典生物型和埃尔托(ELTor)生物型 。 , 霍乱弧菌古典生物型对外环境抵抗力较弱,艾尔托生物型抵抗力较强, 在河水、井水、海水中可存活1-3周,在鲜鱼,贝壳类食物上存活1-2周。 , O139群霍乱弧菌在水中的存活时间较O1群霍乱弧菌长。 三、流行病学 1、季节性 夏秋季节是本病发生的高峰期,最早发病在4月份,最迟可到12月份,高峰期在7-8月份。 2、 传染源 , 患者和带菌者是霍乱的传染源。 , 重症患者吐泻物带菌较多,是重要传染源。 , 轻型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作为传染源的意义更大。 , 近来已有动物(含水生动物)作为传染源的报道,值得重视。 3、 传播途径 a) 本病主要通过水、食物、生活密切接触和苍蝇媒介而传播,以经水源或 食物经口传播最为重要。 b) 患者吐泻物和带菌者粪便污染水源或食物后易引起局部暴发流行。 c) 通常先发生于边疆地区、沿海港口、江河沿岸及水网地区,然后再借水 路、陆路、空中交通传播。 4、 人群易感性 a) 人群普遍易感,且多为隐性感染(约占75%)。 , 新疫区成人发病多,而老疫区儿童发病率高。 , 病后可获一定的免疫力,再感染少见。 , 感染O1群获得的免疫对O139群感染无交叉保护作用。 5、 流行特征 地区分布 , 印度素有“人类霍乱的故乡”之称。 , 印度恒河三角洲是古典型弧菌的疫源地。 , 印度尼西亚的苏拉威西岛则是埃尔托(ELTor)弧菌的疫源地。 四、临床表现 , 潜伏期约为1,3天,短者数小时,长者7天。 , 典型患者多急骤起病,少数病例病前1,2天有头昏、倦怠、腹胀及轻度 19 腹泻等前驱症状。整个病程平均3-7天,也有长达10余天者。 , 典型病程通常分为三期 泻吐期、脱水期、反应 (恢复)期 泻吐期 , 腹泻 发病的第一症状,无发热、无里急后重,多数无腹痛,排便后自觉轻快感,初起大便为黄色水样便或“米泔水”样便,有肠道出血者排出洗肉水样便,无粪臭,大便1日数十次 ,甚至排便失禁。 O139血清型霍乱有发热、腹痛,可并发菌血症等肠外感染。 , 呕吐 多发生在腹泻后,为喷射状,严重者有“米泔水”样液体。轻者无呕吐。 脱水期 , 脱水:轻、中、重度(霍乱面容)。 , 肌肉痉挛。 , 电解质紊乱:等渗性脱水。 , 低钠-肌痉挛 , 低钾-心律紊乱 , 代谢性酸中毒 , 循环衰竭 反应(恢复)期 患者脱水纠正后,大多数症状消失逐渐恢复正常。 发热反应:残存于肠腔的毒素被吸收。体温约38-39?,持续1-3天自行消退。 , 临床分型 轻型、中型、重型、干性霍乱 轻型 起病慢, 腹泻<10次,无脱水,尿量可。 中型(典型) 腹泻10-20次,有“米泔水”样便,量多,脱水4-8,,血压下降,尿少。 重型 腹泻>20次,严重脱水>10,,循环衰竭,无尿。 干性 暴发型或称中毒型。 起病急骤,尚未出现腹泻和呕吐症状,患者即迅速出现中毒性休克而死亡。 四、诊断依据 1、疑似病例 符合以下两项中之一者,可诊断为疑似 诊断。 , 有典型症状,如剧烈腹泻、水样便,伴有呕吐,迅速出现严重脱水、循 环衰竭及肌肉痉挛(特别是腓肠肌)的首发病例,但病原学检查尚未确 定者。 , 霍乱流行期间有明显接触史(如同餐、同住、或护理者等),且发生泻吐 症状,不能以其他原因解释者。 20 2、确诊病例 符合以下三项中一项者即可诊 断为霍乱。 , 凡有泻吐症状,粪便培养霍乱弧菌阳性。 , 在流行期间的疫区内有腹泻症状,作双份血清抗体效价测定,如血清凝 集试验呈4倍以上或杀弧菌抗体测定呈8倍以上增长者。 , 在疫源检查中,首次粪便培养阳性前后各5天内,有腹泻症状者及接触 史,可诊断为轻型霍乱。 五、治疗 本病的处理原则是严格隔离,迅速补充水和电解质,纠正酸中毒,辅以抗菌治疗及对症治疗。 1、 补充水及电解质 合理的补液是治疗本病的关键,补液的原则是:早期、快速、足量;先盐后糖,先快后慢,纠酸补钙,见尿补钾。 2、 抗生素治疗 可首选四环素。 对于四环素耐药株感染患者可予多西环素。其他如氟哌酸、红霉素、磺胺类及呋喃唑酮等也有效。 小檗碱不仅对弧菌有一定作用,且能延缓肠毒素的毒性,也可应用。 3、 出院标准 临床症状消失已6天,粪便隔日培养1次,连续三次阴性,可解除隔离出院。 如无病原培养条件,须隔离患者制临床症状消失后15天方可出院。 六、预防措施 1、控制传染源 , 普遍建立肠道门诊,发现病人立即隔离治疗,对疑似病人行隔离检疫, 接触者应检疫5天。 , 对发现的带菌者,在隔离检疫期间可用四环素预防感染发生。 , 认真做好国境检疫及国内交通检疫工作,特别应重视国际航空检疫。 2、切断传播途径 , 改善环境卫生,加强饮水和食品的消毒管理。 , 对病人和带菌者的粪便,其它排泄物和用具衣被等,均应严格消毒。 , 消灭苍蝇,不喝生水,做到饭前便后洗手。 3、提高人群疫免力 人群的菌苗预防接种,可获良好效果。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病 ,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病(耶氏菌病)是20世纪80年代才受到重视的一 种新的肠道传染病,世界各大洲均有发现,是欧洲某些国家腹泻的主要 病种,不少地区耶氏菌引起的胃肠炎和严重腹泻,比痢疾还多。 一、病原学 , 耶尔森氏菌属包括11个种,其中对人有致病性的有3种:小肠结肠炎耶 尔森氏菌、假结核菌和鼠疫菌。 , 只有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和假结核菌已确定是食源性病原体。 , 鼠疫耶尔森氏菌引起黑疽病,不通过食品传染。 21 , 该菌要求较高的水活度,最低水活度为0.95,pH接近中性,较低的耐盐 性。对热和消毒剂敏感。 , 本菌可产生耐热肠毒素,121?30分钟不被破坏,对酸碱稳定,pH1,11 不失活。 , 本菌致病性与肠毒素和侵袭力等多种因素有关。 二、流行病学 1、季节性 一年四季均有发生,以春冬两季为多。 2、传染源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分布很广,可存在于生的蔬菜、乳和乳制品、肉类、豆制品、沙拉、牡蛎、蛤和虾。 , 也存在于环境中,如湖泊、河流、土壤和植被。 , 已从家畜、狗、猫、山羊、灰鼠、水貂和灵长类动物的粪便中分离出该 菌。 , 在港湾周围,许多鸟类包括水禽和海鸥可能是带菌者。 3、传播途径 , 通过进食污染饮水、食物等造成污染。 , 水源污染则可能导致暴发流行。 , 苍蝇和蟑螂体内带菌时间相当长,并能通过粪便向外排出,污染外部环 境和食品,起到了传播作用。 三、临床表现 , 潜伏期约摄食后3-7天,也有报导11天才发病。 , 病程一般为1-3天,但有些病例持续5-14天或更长。 1、主要症状 , 发热、腹痛、腹泻、呕吐、关节炎、败血症等,亦可引起阑尾 炎。有的 引起反应性关节炎,另 一个并发症是败血症,即血液系统感染,尽管较 少见,但死亡率较高。 2、易感人群 , 本菌对易染人群为婴幼儿,常引起发热、腹痛和带血的腹泻。 四、诊断依据 , 符合本病流行病学特点和临床表现 , 两名以上病例粪便检出病原菌。 , 从可疑食物中检出病原菌。 , 恢复期血清中的抗体滴度较急性期升高4倍或4倍以上。 五、治疗原则 , 对症治疗。 , 抗生素治疗 本菌对卡那霉素、链霉素、多粘菌素B、庆大霉素、氯霉素敏感。 六、预防和控制 , 加强食品卫生管理,避免食品和饮水污染。 ,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能在0-4冷藏条件下生长繁殖,所以食品不应在冰箱 中长期保存,冷藏食品必须彻底加热后才能食用。 , 搞好食品加工场所的环境卫生,防蝇灭菌,以防交叉感染。 结核病 22 , 结核病又称“痨病”是一种由结核菌引起的传染病,最常见 肺结核。 , 其他骨关节结核、结核性脑膜炎、肾结核、肠结核。 , 结核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缓发和慢性传染病。 一、病原学 , 结核病是结核杆菌引起的。 , 结核杆菌分人型、牛型、禽型、鼠型、冷血动物型和近年发现的非洲型。 , 由于菌型不同,人与动物对其的易感性也不相同。 , 对人危害最大的是人型和牛型。 , 结核杆菌可侵犯全身各器官, 但以肺结核为最多见。 , 结核病至今仍为重要的传染病。 , 结核杆菌生命力比较强。 , 在干燥痰中可存活6-8个月。 , 在3%盐酸、6%硫酸、4%氢氧化钠溶液中能能耐受30min。 , 对湿热、紫外线、乙醇等抵抗力弱 , 在液体中加热62~63?15min或煮沸可杀死。 , 日光照射2-3h、紫外线照射10-20min可杀死。 , 用70%酒精1-2min、5%石炭酸或2%来苏水12-24h也可杀死 二、流行病学 1、潜伏期 几个月至几年不等,有些带菌者可能终生不发病。 2、传染源 , 病人和病畜是主要的传染源,通过其分泌物都可排出细菌,使本病得以 传播。 , 健康带菌者也可引起本病的传播。 3、传播途径 , 一般来说,有传染源结核杆菌就会传播,结核病就会流行。 23 , 结核杆菌通过三个途径传播。 , 空气-呼吸道传播 , 食物传播 , 垂直传播 空气--呼吸道传播 当病人大声讲话、咳嗽、打喷嚏时就会释放很多含有结核杆菌的细小飞沫,病人一次咳嗽就可以释放3000多个飞沫,用力打喷嚏时飞沫更多,易感者吸入这些带结核杆菌的飞沫,即可被感染。另外,吐痰传染也是一个重要的传播途径。 食物传播 结核病人用过的餐具、吃剩的食物都有可能传染结核杆菌。饮用未经消毒的牛奶或乳制品也可以感染牛型结核杆菌。替结核病人倒痰罐不认真洗手、感染结核病的妇女用嘴咀嚼食物喂婴儿等,这些都是可能导致结核病传播的因素。 垂直传播 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母婴传播。 易感人群 , 排菌病人密切接触者 , 结核菌素试验强阳反应者 , HIV/TB感染者 , 糖尿病、尘肺、肾功不全及免疫系统疾病 , 长期应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 , 流动贫困及高龄人群 , 既往患肺结核未彻底治愈 三、临床表现 1、结核病的全身症状 , 乏力 全身乏力,没做体力劳动也感到疲倦。休息后也不恢复。伴有食欲不振,失眠。 , 发热 表现为午后低热,是结核病最显著的发热特点,多在下午4-8时体温升高,一般为37,38?之间,多见于轻型结核病。部分患者体温达39?,多见于急性、重症结核病人,如血播型结核病或干酪性肺炎。部分患者长期不规则发热,体温38-39?,多见于慢性排菌者。 , 盗汗:入睡后出汗,醒后汗止称为盗汗,是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所致,也 是结核病的中毒症状之一。 , 原因不明的月经不调或闭经。 , 食欲不振、消瘦、体重减轻。 , 结核超敏反应:类风湿关节炎、结节性红斑等。 , 人:主要是肺结核,占80%以上。 , 牛型菌感染主要见于儿童,主要是通过饮用生奶而感染,多数为颈部淋 巴结炎。 2、肺结核的临床表现 , 早期可以没有症状,部分病人症状轻微,易误认为是感冒而忽略。 , 典型的肺结核起病缓慢,病程较长,可以有低热、倦怠、食欲不振、咳 嗽及咯血。 , 但是多数病人轻微,可以无症状,在体检时偶被发现。 24 , 少部分患者有突出的中毒症状,多见于粟粒性结核病或干酪性肺炎。 , 老年肺结核患者的症状容易被长年的慢性支气管炎症状所掩盖。 四、诊断依据 , 符合本病的流行病学和临床表现。 , 细菌学诊断 细菌学诊断是确诊肺结核最特异的方法。 , 血清学诊断 , 变态反应诊断 , X线诊断 五、治疗 , 抗结核化学药物治疗对控制结核病起决定性的作用,合理的化疗可以使 病灶消灭,最终达到痊愈。 , 抗结核治疗原则可总结为10个字:早期、 联用、适量、规律、全程。 六、预防和控制 , 早发现、严隔离、彻底治疗。 , 牛乳应煮后食用。 , 儿童普种卡介苗。 , 全身性结核且消瘦的病畜全部销毁,不消瘦者则病变部分切除销毁,其 余部分经高温处理后食用。 布氏杆菌病 布氏杆菌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慢性传染病。 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类疾病还 有以下几种名称:马尔他热、地中海弛张热、波浪 热 或波状热。 一、病原菌 , 本菌属初次分离培养时多呈小球杆状,经传代培养渐呈杆状,革兰氏染 色阴性。 , 无芽胞,无鞭毛,光滑型菌有薄荚膜。 , 本菌严格厌氧。 , 在自然界中抵抗力较强,在土壤和水中可生存数周至数月;在病畜的脏 器和分泌物中,一般能存活4个月左右,在食品中约能生存2个月。 , 对低温的抵抗力也强。 , 对热和消毒剂抵抗力弱,在湿热60?10分钟死亡,直射日光下10-20分 钟死亡,3%煤酚皂溶液(来苏尔)中数分钟死亡。 , 对链霉素、氯霉素和四环素等均敏感。 , 布氏杆菌属分为羊、牛、猪、鼠、绵羊及犬布氏杆菌6个种,20个生物 型。 , 马耳他布氏杆菌(羊) , 流产布氏杆菌(牛) , 猪布氏杆菌 , 绵羊布氏杆菌 , 沙林鼠布氏杆菌 25 , 犬布氏杆菌 , 中国流行的主要是羊、牛、猪三种布氏杆菌,其中以羊布氏杆菌病最为 多见。 , 我国布氏杆菌的流行总体上表现为以马耳他布氏杆菌为主的混合感染, 但随时间和地域的改变仍表现为不同的特点。 二、流行病学 1、传染源 家畜,特别是对马耳他布氏杆菌最为易感的绵羊、山羊和牛,是人类最主要的感染源。 2、传播途径 , 可经呼吸、消化、生殖系统粘膜,以及损伤甚至未损伤完整皮肤等多种 途径,通过接触或食入感染物的分泌物、体液、尸体及污染的肉、奶等 感染人类。 , 感染布氏杆菌后一般不发生人与人的传播。 3、分布特点 该病在陕北及西藏、河南等半牧或纯牧省区的流行情况最为严重,人的感染率达14%(其他省区则介于1%-5%之间),同时表现为明显的职业特点,其中畜牧业者和兽医感染率最高。 三、临床表现 , 多数病人有急诊性感染临床表现。 , 以波浪状发热为主要特点,发热2-3周,继之1-2周无热期,以后再发热。 , 常伴有多汗、头疼、乏力,游走性关节痛(主要为大关节)。 , 有时全身症状消退后,才出现局部症状。 , 腰椎受累后,出现持续性腰背痛,伴肌肉痉挛,活动受限,影响行走。 , 常可产生坐骨神经痛。 , 局部有压痛及叩痛,少数病人于髂窝处可扪及脓肿包块,也可产生硬膜 外脓肿压迫脊髓及神经根,出现感觉、运动障碍或截瘫。 , 同时可伴有肝、脾肿大,区域性淋巴结肿大等表现。 , 慢性病人可伴有其他多处的关节病变。大多数发生在腰椎,少数发生在 胸椎、胸腰段、骶椎或骶髂关节。 , 男性病人可有睾丸肿大、睾丸炎症表现。 , 本病有自愈趋势,但历时较长。 , 未接受治疗者复发率占6%-10%。 四、诊断依据 , 流行病学调查 有在流行区居住及来往史或接触牛、羊史。 , 血清学诊断 通常作凝集试验,判定凝集效价1:50可疑,1:100以上为阳性。效价增高4倍以上时,更有诊断价值。 , 病原菌分离 ,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 PCR检测 五、治疗原则 , 布氏杆菌病缺乏特异有效的治疗手段,主要为抗菌药物治疗及对症疗法。 26 , 急性期最有效药物为四环素。 , 必要时可以加用链霉素。 , 甲氧苄氨嘧啶-磺胺甲恶唑 也可选用。 , 对于关节症状顽固,变态反应强的较重症例可以考虑特异性菌苗疗法。 , 骨病变有“自 愈”趋势,但需时较长,经上述治疗一般预后良好。 六、预防和控制 , 预防本病的根本措施在于控制和消灭畜间布氏杆菌病的流行。 , 对经常接触牲畜或有关人群用冻干减毒活苗作皮上划痕接种。 , 急性病人治疗以抗生素为主,一般认为四环素与链霉素或磺胺联合治疗 效果较好,需彻底治疗,防止转为慢性。 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感染 李斯特菌病是由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引起的人兽共患的传染病,可引起暴发性食源性疾病,病死率可高达30-70%,是冷藏食品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病原 菌之一,已成为欧美国家最重要的食源性病原菌之一。 一、病原学 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归属于李斯特菌属,格兰氏阳性、无芽孢、兼性厌氧短杆菌。 国际上公认的李斯特菌共有七个菌株: ,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 , 绵羊李斯特菌 , 英诺克李斯特菌 , 威尔斯李斯特菌 , 西尔李斯特菌 , 格氏李斯特菌 , 默氏李斯特菌 , 该菌对冷冻、干燥、碱、盐和理化因素抵抗力强,在土壤、粪便、青储 饲料和干草内能长期存活,可以在5?生长,在-20 ?可存活1年。60-70? 经5-20分钟死亡,70%乙醇5分钟,2.5%苯酚,2.5%氢氧化钠、2.5% 甲醛20分钟可杀死,对青霉素、氨苄西林、四环素、磺胺均敏感。 二、流行病学 1、季节性 多发生在夏秋季节。 2、传染源 , 单增李斯特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 , 在土壤、地表水、污水、废水、植物、青储饲料、烂菜及其他食品中均 有该菌存在,所以动物很容易食入该菌。 , 部分正常人体内也可带有此菌,据报道,健康人粪便中单增李氏菌的携 带率为0.6%-16%,有70%的人可短期带菌,4%-8%的水产品、5%-10% 的奶及其产品、30%以上的肉制品及15%以上的家禽均被该菌污染。 3、传播途径 , 食品是该菌致病的主要载体。 27 , 人们通过食入奶及奶制品、肉制品、水产品和水果蔬菜等而感染。 , 发病原因主要是食品未经煮熟、煮透,冰箱内冷藏的熟食品、奶制品取 出后直接食用。 , 该菌可通过眼及破损皮肤、粘膜进入体内而造成感染。 , 孕妇感染后通过胎盘或产道感染胎儿或新生儿。 , 栖居于阴道、子宫颈的该菌也引起感染。 , 性接触也是本病传播的可能途径,且有上升趋势。 三、临床表现 李斯特菌病可分为腹泻型和侵袭型两类。 , 腹泻型病人进食被李斯特菌污染的食物后,一般在8-24小时出现恶心、 呕吐、腹泻等症状。 , 侵袭型病人感染后3-70天出现症状。起初常为胃肠炎症状,突出的表现 为败血症、脑膜炎、脑脊膜炎、发热等,也可引起心内膜炎,孕妇出现 流产、死胎。 除老幼体弱者外,一般很快恢复。累及脑干出现神经精神症状者预后较差。孕妇、新生儿、免疫系统有缺陷的人易发病。病死率高达20-70%,一般达30%。 四、诊断依据 , 符合李斯特菌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和主要临床表现。 , 从可疑食品和患者的粪便中检出李斯特菌。 , 李斯特菌的检验方法按国家标准。GB/T4789.30《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检验》。 五、治疗原则 , 李斯特菌病的治疗以抗菌治疗和对症治疗为主。 , 治疗的首选药物为氨苄西林,对四环素、氯霉素、红霉素敏感,对多粘 菌素B有抗性。 , 有报道将香豆素和利福平配伍使用为最佳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 , 对于临床症状较重的患者,要密切注视病情变化,做好高热、惊厥、呼 吸衰竭等危症处理,加强护理,注意营养和加强全身支持疗法。 六、预防和控制 , 加强食品(特别是奶与奶制品)的卫生监督管理,提高公众在食品存储 和加工方面的卫生知识水平和对该病的认识,是预防李斯特菌病的有效 手段。 , 冰箱冷藏室内(4-10?)保存的食品存放时间不宜超过一周,使用冷藏食 品时应烧熟、煮透,牛奶最好煮沸后食用,对肉、乳制品、凉拌菜及盐 腌食品要特别注意。 空肠弯曲菌肠炎 , 空肠弯曲菌肠炎是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的人兽共患病。 , WHO已将该病列为最常见的食源性疾病之一。 , 在我国由该菌引起的腹泻仅次于轮状病毒及志贺菌。 一、病原学 , 空肠弯曲菌菌体轻度弯曲似逗点状。菌体一端或两端有鞭毛,有荚膜, 28 不形成芽胞。 , 微需氧菌,在含2.5,5%氧和10%CO2的环境中生长最好。最适温度为 37,42?。在正常大气或无氧环境中均不能生长。 , 空肠弯曲菌隶属于弯曲菌属。 , 弯曲菌属包括胎儿弯曲菌、空肠弯曲菌、结肠弯曲菌、幽门弯曲菌、唾 液弯曲菌、海欧弯曲菌。 , 空肠弯曲菌是弯曲菌属中对人类感染最为严重的致病菌。 , 本菌抵抗力不强,易被干燥、直射日光及弱的消毒剂所杀灭,56? 5分 钟可被杀死。对红霉素、新霉素、庆大霉素、四环素、氯霉素、卡那霉 素等抗生素敏感。近年发现了不少耐药菌株。 , 本菌具有内毒素能侵袭小肠和大肠粘膜引起急性肠炎,亦可引起腹泻的 暴发流行或集体食物中毒。 二、流行病学 1、季节性 全年均可发病,夏秋季是发病的高峰。 2、传染源 , 主要是动物。 , 弯曲菌属广泛散布在各种动物体内,其中以家禽、野禽和家畜带菌最多。 , 其次在啮齿类动物也分离出弯曲菌。病菌通过其粪便排出体外,污染环 境。 , 当人与这些动物密切接触或食用被污染的食品时,病原体就进入人体。 , 由于动物多是无症状的带菌,且带菌率高,因而是重要的传染源。 , 病人也可作为传染源。 , 尤其儿童患者往往因粪便处理不当,污染环境机会多,传染性就大。发 展中国家由于卫生条件差,重复感染机会多,可形成免疫带菌。 , 这些无症状的带菌者不断排菌,排菌期长达6-7周,甚至15个月之久, 所以也是传染源。 3、传播途径 , 经食物传播(通过食用被污染或生的及烹调不当的食物,如牛奶、鸡肉、 牛肉、猪肉而感染)。 , 经水传播。 , 直接接触动物传播。 , 日常生活中人与人水平传播 , 母婴垂直传播 4、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婴幼儿和15-29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发展中国家感染率以幼儿最高。 三、临床表现 , 潜伏期1,10天,平均3-5天。 , 初期有头痛、头晕、发热、背痛和寒战、全身不适等前驱症状,近80% 病人有发热、头痛、体温可上升至40?,随后出现腹泻、恶心呕吐,严 重病例可发生休克。 , 腹泻为本病的主要症状,一般持续2-4天,个别可迁延至3周。 , 初为黄色稀便或水样便,奇臭,1-2天后转为粘液或脓血便、黑便及肉眼 29 血便。 , 细菌有时可通过肠粘膜入血流引起败血症和其他脏器感染,如脑膜炎、 关节炎、肾盂肾炎等。 , 孕妇感染本菌可导致流产、早产,而且可使新生儿受染。 四、诊断依据 , 本病检查表现及大便常规检查难以与菌痢、肠炎等区别,确诊有赖于细 菌学及血清学检查。 , 可疑食品、病人粪便、呕吐物或血液中检 出空肠弯曲菌。 , 恢复期血清中的抗体滴度较急性期可升高4倍或4倍以上。 五、治疗原则 , 空肠弯曲菌肠炎是一种自限性疾病,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是治疗弯曲 菌感染性肠炎的基本措施。 , 应谨慎应用抗生素,近来研究表明应用抗生素治疗儿童弯曲菌感染实际 上增加了溶血性尿毒综合征发生的危险性。 , 但在某些特殊的临床情况下,如高热、血性便、病程延长(症状持续一 周以上)、怀孕、HIV感染和其他免疫功能不全者,可用抗生素治疗。 , 本菌对多种抗生素敏感,常用红霉素口服,也可用氯霉素、四环素、庆 大霉素。 六、防治原则 , 及时诊断和治疗病人,以免传播。 , 加强卫生防疫及人畜粪便管理,妥善处理家畜、家禽,特别是鸡、猪等 屠宰方式,注意食品加工、销售环节卫生,防止污染。 ,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饮食和饮水卫生。不喝生水,不吃不洁食品。 30
本文档为【第二章 细菌性食源性疾病课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348501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18KB
软件:Word
页数:53
分类:企业经营
上传时间:2017-09-26
浏览量: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