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禹州中药

禹州中药

举报
开通vip

禹州中药禹州中药材 一、中药材资源 禹境药材资源蕴藏量大,品种齐全。全国大部分药材在禹均有分布。元代以前,境内药材资源缺乏系统的资料记载。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钧州志》载境内时有大宗药材45种。清顺治八年(1651年),《禹州志》载境内时有大宗药材56种。 1957年,许昌地区及禹县医药、卫生、农业等部门相继对境内蕴藏药材进行了四次全面普查。至1987年,普查面积达12万公顷(180万亩),占境内总面积的85%,查明动植物及矿物类药材1084种,隶属9门209科。其中:植物类药材780种,动物类药材283...

禹州中药
禹州中药材 一、中药材资源 禹境药材资源蕴藏量大,品种齐全。全国大部分药材在禹均有分布。元代以前,境内药材资源缺乏系统的资料记载。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钧州志》载境内时有大宗药材45种。清顺治八年(1651年),《禹州志》载境内时有大宗药材56种。 1957年,许昌地区及禹县医药、卫生、农业等部门相继对境内蕴藏药材进行了四次全面普查。至1987年,普查面积达12万公顷(180万亩),占境内总面积的85%,查明动植物及矿物类药材1084种,隶属9门209科。其中:植物类药材780种,动物类药材283种,矿物类药材21种,147种药材列入国家重点普查品种,占40.5%。禹境药材蕴藏总量为1200万公斤,其中植物类548万公斤,动物类110万公斤,矿物类632万公斤。禹粮石、青礞石、寒水石蕴藏量均在100万公斤以上,禹白芷蕴藏量在30万公斤以上。古有“药不过禹州不香”之说,如今禹州多数区域已调整种植结构,大面积种植药材,千亩以上的种植园区已达八处。 1990年以后,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禹州市逐步加大中药材种植的比例,根据市场需求又适时引种了一批药材新品种,至2005年,境内药材资源及蕴藏在河南省及全国均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成为保有品种多样化的药材资源及种植基地。 二、中药材生产 1 禹境药材生产历史悠久,道地药材种类较多。史料记载:早在宋代仁宗年间,阳翟古城寺以东即有南星、白芷、菊花、薏米等种植。至元代,阳翟紫金里盛产白菊、白芷、南星、薏米、防风、荆芥、罂粟、杜仲、紫苏、薄荷、山药、百合、牛蒡子等药材。明清时期,种植药材品种计有56种之多。 1956年,禹县公私合营国药总店从北京万仁堂引进梅花鹿4头,建成河南省第一家药用动物养殖场,率先开展药用动物的饲养与研究。1962年始,境内开展了药材引种、试种及野生变家种、家养工作,中央、省、许昌地区等各级政府及行政部门先后投入资金,扶持禹县的中药材生产。1969~1978年,禹县药材生产部门先后派出药材专业技术人员深入西部、北部山区及东北部丘陵和冲积平原乡镇,协助当地生产大队建立了200多个药材生产点。20世纪80年代,药材生产部门在境内发展全虫、土元等养殖专业户63户、各类药材种植户360户。其中古城乡钟楼村1983年药材种植收入127万元,人均收入667元。1999年,禹州市委、市政府把中药材生产列入农业四大振兴 工程 路基工程安全技术交底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工程量增项单年度零星工程技术标正投影法基本原理 ,提出“集中联片、规模种植、主攻平原、发展山区、优质高效”的发展思路,并成立中药材种植领导小组,使中药材种植面积发展到0.2万公顷(3万亩)。2000年,禹州市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0.333万公顷(5万亩),2001年2月,禹州市“白芷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化种植技术研究与示范”被列入河南省重大科研项目,并设立专项资金予以扶持。同年,药材种植面积达到0.53万公顷(8万亩),年产量11420吨。2002年,中共禹州市委九届八次全会确立中药材作为主导产业的地 位,在政府机构改革中增设中药材生产办公室,作为市政府主管中药材生产的职能部门,提出集中联片,规模种植,以道地药材为重点,以GAP基地建设为目标,力争到“十五”末建成40万亩中药材生产基地的发展规划。截至2005年底,禹州市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2万公顷(30万亩),并涌现出中药材种植专业村和专业乡,基本形成了中药材GAP生产基地。同时,部分药材除满足市场外,还通过香港转销新加坡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三、药材加工炮制 禹境药材加工源远流长、品种繁多、技艺高超,在全国享有相当高的声誉。早在唐代,药王孙思邈长期旅居阳翟行医采药,著就对后世有较大影响的《千金方》。明代周定王朱木肃到嵩山之阳的钧州考察,采集标本,于1406年撰写《救荒本草》,书中所载对剧毒植物处理上,采用的吸附分离技术,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名店药堂赵隆太加工炮制的“九蒸九制大熟地”被选送至德国柏林举办的“万国医药博览会”上参展,之后成为清宫贡品。 新中国建立后,禹县药材加工业经过公私合营,逐步向规模化、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化发展。1956年2月,组建公私合营禹县制药厂,是建国初期全省五大制药企业之一。饮誉四方的“九天阿胶”,其制作工艺始创于清道光二年(公元1822年),历经刘家四代,工艺精湛、品味良佳,曾被列为清廷贡品,1956年3月正式批准生产,1985年被国家医药管理局命名为“部优产品”。“杨永先眼药”经杨家五代秘传,疗效甚佳,投产后市场销量经久不衰。1980年,禹县制药厂保留品种“保 光清凉散”和“九天阿胶”两个处方被载入《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20世纪80年代,禹县中成药生产和饮片加工业得到了不断地发展和壮大。禹州市制药厂生产的9个剂型,60多个品种,年均产值4000万元以上,其中:阿胶补血膏、中风回春片、活血壮筋丹、桑菊感冒片连年被评为“省优产品”。1984年以后,随着中药材市场的恢复,禹县民间药材加工业逐渐复苏,传统的加工技艺不断被广大药农、药工所掌握,并被继续发扬光大,涌现出了李永顺等一批药材加工专业人才,对河南省的药材传统加工炮制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禹州市中药饮片厂严守药典,遵古炮制,饮片质量常年处于领先水平,1985年在全省中药饮片质量评比中名列第一,同年被国家医药管理局命名为“全国饮片质量先进单位”。1986年,中国药材公司投资71万元,河南省药材公司投资45万元,禹县自筹10万元,对原有厂房、设备进行技术改造,从洗、切、烘到成品包装建立一条龙流水生产线,加工品种达30多个,远销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2005年,禹州的中药材加工业形成了“药王”,“金地”两大龙头、伴以众多的药行、药工、药铺等开展的加工炮制,使禹州药业加工以传统工艺、遵古炮制、诚信经营的新形象融入市场经济的大潮中。 四、药材贸易 唐代,阳翟药市出现萌芽,元代已有药材市场的雏形,在明代即成为全国性药材集散地,清乾隆年间达到巅峰。每年设春、秋、冬三个会期,“内而全国二十二省,外越西洋、南洋,东极高丽,北际库伦,皆舟车节转而至”。时有大小药店2000余家,成为全国著名的药 材集散地。长期的药材交易,形成药商之间的相互竞争,逐渐产生了以经营类别或区域性质为基础的行帮组织。自清康熙年间始,他们相继建成山西会馆、十三帮会馆、怀帮会馆、江西会馆等。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禹县有药行81家,药店200家,药棚91家,药铺23家,丸散铺7家,从业人员6185人。1942年,抗日战争战局暂稳,商路渐通,交易恢复,“禹县药店种类庞杂,交易亦大异其趋,计分药行、药棚、洋货棚、山货棚、药庄、丸散店,合计150余家。其交易数量虽远不如往年,但洪山庙街一带每日车水马龙,熙熙攘攘,大为可观。”1944年4月,日军占领禹县,用伪钞大批收购药材,大部分药材门店被迫关闭,与外省交往中断,市场萧条,濒临覆灭。当时禹县尚有药行199户,资本245万块银元。 新中国建立后,禹县药材贸易得到快速发展。1957年3月,中国药材公司河南省禹县公司建立,具体负责境内药材产销、信息提供和技术指导,并在18个乡镇分批建立10个医药批零部,形成独立的医药供应网络,形成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经济体制下的药业贸易框架。 禹县国有医药商业经过“八五”期间的不断完善,规模经营、品类齐全的产销体系已经形成。1996~2000年,禹州市医药商业累计完成商品销售总额1.34亿元,较“八五”净增7295万元。 禹县中药材市场于1984年恢复交易,1985年,恢复药材交流会, 1987年底在城内菜园街南部重建专用药市,1990年10月1日正式投入使用。至1993年,共举办八届药交会,成交额达5.6亿元。1996年9月10日,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卫生部
本文档为【禹州中药】,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24976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6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医药卫生
上传时间:2019-01-17
浏览量: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