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09高考化学解题技巧与应试策略

2009高考化学解题技巧与应试策略

举报
开通vip

2009高考化学解题技巧与应试策略2009高考化学解题技巧与应试策略 物质检验、鉴别、验证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1) 金点子: 物质的检验、鉴别与验证,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处。 1(物质的检验:要求从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中检验出其中的某一种或几种物质。常通过该物质的特殊性质予以确定。 2(物质的鉴别: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合,通过实验予以区别、区分。常通过各种不同物质与某一种物质反应的不同现象予以区别。 3(物质的验证:为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物质组合,通过实验予以确证,并能回答是还是否。对众多物质的组合,还要考虑验证的先后顺序。 经典...

2009高考化学解题技巧与应试策略
2009高考化学解题技巧与应试策略 物质检验、鉴别、验证题的解题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与技巧(1) 金点子: 物质的检验、鉴别与验证,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处。 1(物质的检验: 要求 对教师党员的评价套管和固井爆破片与爆破装置仓库管理基本要求三甲医院都需要复审吗 从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中检验出其中的某一种或几种物质。常通过该物质的特殊性质予以确定。 2(物质的鉴别: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合,通过实验予以区别、区分。常通过各种不同物质与某一种物质反应的不同现象予以区别。 3(物质的验证:为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物质组合,通过实验予以确证,并能回答是还是否。对众多物质的组合,还要考虑验证的先后顺序。 经典题例: 例题1 :下列各组溶液,只要用试管和胶头滴管,不用任何试剂就可以鉴别的是 ( ) A(KOH和Al2(SO4)3 B(稀H2SO4和NaHCO3 C(CaCl2和Na2CO3 D(Ba(OH)2和NaHSO4 方法:将选项中的物质通过互滴分析。 捷径:将一种物质的溶液滴入另一种物质的溶液,或将另一种物质的溶液滴入此种物质的溶液,只有A选项中现象不同,故A选项只要用试管和胶头滴管就能鉴别,选A。 总结:有关不用任何试剂就可以鉴别物质的试题,要注意的是也不可以用焰色反应。 例题2 :检验氯化氢气体中是否混有Cl2,可采用的方法是 ( ) A(用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 B(用干燥有色布条 C(将气体通入硝酸银溶液 D(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 方法:利用两种物质的性质不同进行鉴别检验。 捷径:HClO具有漂白性,而Cl2无漂白性。选项A、B在干燥环境下,Cl2并不能转变为HClO,因无漂白性,无法与HCl气体区别;C中气体通入AgNO3溶液,都产生白色沉淀,因为Cl2与H2O反应也产生Cl-;D中Cl2与KI反应产生I2,I2遇淀粉变蓝,氯化氢与其不发生反应。故选D。 总结:Cl-和单质Cl2是两种不同的物质,因而具有不同的性质。利用它们之间不同的性质才是鉴别它们的方法。如Cl2有氧化性,Cl-无氧化性,潮湿Cl2具有漂白性,而Cl-无漂白性等。 例题3 :向某溶液中加入过量盐酸生成白色沉淀;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使溶液呈碱性),又有白色沉淀生成;再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又生成白色沉淀 .原溶液中含有的离子可能是 ( ) A(Ag+、Cu2+、Ba2+ B(Ag+、Ba2+、Al3+ C(Ag+、Al3+、Ca2+ D(Al3+、Mg2+、K+ 方法:从物质间的反应规律及其现象求解。 捷径:依题意,某溶液依次能跟盐酸、氨水、Na2CO3反应都生成白色沉淀,可推知溶液中应有Ag+、Al3+、Ba2+或Ca2+。因A项中加入过量的氨水使溶液呈碱性,无白色沉淀生成,可排除A。而D项中加入过量盐酸也无白色沉淀生成,可排除D。仅有BC项符合,故选BC。 总结: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盐酸产生白色沉淀或浑浊常见的阳离子有Ag+,阴离子有SiO3^2-等,在S2O3^2-中加入H+有浅黄色浑浊。(若加少量盐酸,AlO2-、ZnO2^2-均出现白色沉淀。) 加入过量氨水有白色沉淀出现的常见阳离子有Al3+、Mg2+。加入CO32—出现白色沉淀的常见阳离子有Ba2+、Ca2+、Mg2+、Al^3+、Zn2+等。 例题4 :不用其它试剂, 限用化学方法区别下列两组内的四瓶溶 液 ( ) ?NaOH、NaCl、AgNO3、NH3•H2O ?NaCl、MgCl2、Al2(SO4)3、NH4Cl A(只有?组可以 B(只有?组可以 C(两组均可以 D(两组均不可以 方法:将选项中的物质通过互滴后分组,再对组内物质通过鉴别出来的物质进行鉴别。 捷径:将?组内四种溶液取少量互滴,其它三种溶液滴入该溶液中能产生沉淀者为AgNO3。再将AgNO3滴入剩下的三种溶液(取少量进行实验)中,立即产生白色沉淀者为NaCl ;产生土黄色沉淀者为NaOH;无现象,反滴后开始有土黄色沉淀,后沉淀消失者为NH3•H2O。而?选项互滴无现象,不能区别。故选A。 总结:不用其它试剂, 又要用化学方法区别,在这种题设条件下,部分考生显得束手无策。如能理解组内物质相混合,便能正确获解。 例题5 :提纯含有少量硝酸钡杂质的硝酸钾溶液,可以使用的方法为 ( ) A(加入过量碳酸钠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 B(加入过量硫酸钾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 C(加入过量硫酸钠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 D(加入过量碳酸钾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 方法:杂质离子仅为Ba2+,以此从Ba2+方面考虑杂质的去除。 捷径:如果加入钠盐,溶液中将增加了Na+ 这种杂质,显然选项A、C不符合题意。选项B加入过量的SO42—,虽除去了杂质Ba2+,但又引入杂质SO4^2-。选项D加入过量CO3^2-除 去杂质Ba2+,过量的CO3^2-又与HNO3反应,生成CO2而放出。达到提纯的目的。故选D。 总结:除去溶液中原有的杂质,要注意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例题6 :(1)浓硫酸与木炭粉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试用下图所列各装置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上述反应所产生的各种产物. 这些装置的连接顺序(按产物气流从左至右的方向)是(填装置的编号): ? ? ? . (3)实验时可观察到装置?中A瓶的溶液褪色,C瓶的溶液不褪色。A瓶溶液的作用是 , B瓶溶液的作用是 。C瓶溶液的作用是 。 (4)装置?中所加的固体药品是 ,可验证的产物是 ,确定装置?在整套装置中位置的理由是 。 (5)装置?中所盛溶液是 ,可验证的产物是 。 方法:根据浓硫酸与木炭粉反应的方程式确定生成物,再根据装置要求确定连接顺序和实验现象。 捷径:(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SO4(浓)+C 2H2O+2SO2?+CO2? (2) 验证反应所产生的产物有CO2、SO2和H2O。其顺序为:???????。 (3) 从实验过程分析得,A瓶溶液的作用是:验证产物气流中有无SO2。B瓶溶液的作用是:将产物气流中SO2全部氧化吸收,以防对验证CO2产生干扰。C瓶溶液的作用是:确认产物气流中SO2是否已被B瓶溶液全部吸收。 (4) 装置?中所加的固体药品是无水硫酸铜(或变色硅胶),可验证的产物是水蒸气,确定装置?在整套装置中位置的理由是:由于产物气流通过?、?时会带出水气,所以?必须在?、?之前。 (5) 装置?中所盛溶液是澄清石灰水,可验证的产物是CO2(二氧化碳)。 总结:验证反应所产生的气体产物时,要注意先验证水,因只要通过水溶液,便会有水蒸气带出。再验证SO2,并通过KMnO4除去SO2。最后验证CO2。其顺序不能颠倒。 例题7 :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上述装置中,在反应前用手掌紧贴烧瓶外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如观察不到明显的现象,还可以用什么简单的方法证明该装置不漏气 。 (2)写出浓硫酸和木炭粉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如果用图中的装置检验上述反应的全部产物,写出下面标号所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示的仪器中应加入的试剂的名称及其作用: A(中加人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中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中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作用是除尽________________气体。 D(中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时,C中应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根据浓硫酸与木炭粉反应的方程式确定生成物,再根据装置图和实验要求,确定各装置所盛试剂和作用。 捷径:(1)因装置较多、空间较大,故在反应前用手掌紧贴烧瓶外壁观察不到明显的现象。此时可以改用,在反应前先用小火加热烧瓶,如B、C、D瓶中有气泡冒出,停止加热后,水会升到导管里形成一段水柱,则证明装置不漏气。 (2)浓硫酸和木炭粉反应的方程式为:2H2SO4(浓)+C2H2O+2SO2?+CO2? (3)从实验要求分析,要检验反应的全部产物,加入试剂的名称及其作用分别为: A:无水硫酸铜。检验H2O B:品红溶液。检验SO2 C:酸性KMnO4溶液。除尽SO2 D:澄清石灰水。检验CO2 (4)为了说明没有SO2进入D瓶,C中应观察到的现象是: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颜色不褪尽(或不褪色,或不褪成无色)。 总结:有关浓硫酸与木炭粉的反应,巳多次出现在高考试题中,且常考常新。此类试题要求考生准确把握反应原理和实验要求,分清所提供的各种装置的特点和应答的要求。 物质检验、鉴别、验证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2) 金钥匙: 例题1 :下列各组溶液中,不用任何其他试剂就能鉴别的是 ( ) A(Na2SO4,H2SO4,AlCl3,BaCl2 B(HCl,NaOH,K2SO4,NaHSO4 C(Na2AlO2,KHCO3,NaCl,NaHSO4 D(NaOH,FeCl3,MgCl2,K2SO4 方法:首先考虑有无有颜色的溶液,然后将组内溶液两两混合,观察现象。 捷径:A中溶液均无色,两两混合之: ?、?现象相同,?、?、?、?均无明显现象,无法区分。 同理,B组无法区分,C组可以区分。 D中FeCl3溶液为黄色(其余无色),将FeCl3作已知试剂,可以找出NaOH;再用NaOH可区分出MgCl2、K2SO4。 所以答案为C、D。 总结:四种溶液两两混合有C42=6种可能。如果涉及多种可能、多个数据的使用等问题时,引入数学中的排列、组合等知识,可以不遗漏、不重复地讨论所有的可能结论。 例题2 :只需用水就能鉴别的是 ( ) A(HCl、Na2CO3、NaHCO3(三种溶液) B(BaCl2、BaSO4、Ba(OH)2(三种固体) C(CuSO4、CaCO3、AgCl (三种固体) D(C2H5OH、C6H6、CCl4 (三种液体) 方法:从加水后的现象不同予以区别。 捷径:A选项均为溶液,不需用水,但也不能鉴别。B选项,加水后BaCl2、Ba(OH)2能溶于水,但溶液均为无色,不能区别。C选项,加水后只有CuSO4溶于水显蓝色,另两种不溶于水的CaCO3、AgCl不能鉴别。D选项,加水后C2H5OH溶于水,溶液不分层,而C6H6不溶于水,位于水的上方,CCl4 不溶于水,位于水的下方,可以用水鉴别。得答案为D。 总结:如果物质溶于水中热量变化不一样,也可用水鉴别(如NH4NO3、NaOH、NaCl三种固体)。 例题3 :下列各组溶液中,不用任何试剂无法鉴别的是 ( ) A(NaCl、Na2CO3、NaI、AgNO3 B(HCl、Na2CO3、新制氯水、NaI C(Na2S、HCl、FeCl3、NaCl D(AlCl3、BaCl2、Na2CO3、H2SO4 方法:首先考虑有无有颜色的溶液,然后将组内溶液两两混合,观察现象。 捷径:A选项,四种溶液皆无色透明,无明显特征,且两两混合时NaCl与Na2CO3呈现的现 象相同,不用试剂无法区别。 B选项,利用两两组合法:在两两组合时,四种溶液的混合现象各不相同,能够区别开来。 注:表中“?”表示气体,“—”表示无明显现象。 C选项,利用连锁推断法:四溶液中有三种无色,只有FeCl3溶液呈黄色。将FeCl3作为鉴别用试剂,分别滴入另外三种溶液,产生黑色沉淀的是Na2S,再把Na2S溶液分别滴入其余二种溶液中,有臭鸡蛋气味气体产生的为HCl,剩下一种就是NaCl溶液。 D选项,四种溶液均为无色,两两混合时,现象各不相同,能够区别开来。 以此得答案为A。 总结:此题与例1的不同之处是,例1为“不用任何其他试剂就能鉴别”,该题为“不用任何试剂无法鉴别”。在解题时要充分注意“能”与“不能”,在此同时列出,也就是想提醒考生明白这一点。 例题4 :下列各组混合物质,用括号中注明的分离方法分离不正确的是 ( ) A(苯酚浊液(过滤) B(苯与溴水(萃取并分液) C(碘和砂的混合物(升华) D(氮气和氧气(液化蒸馏) 方法:从物质的性质接合分离的方法综合考虑。 捷径:本题提供的4组混合物所用分离方法B、C、D正确,A不对。 苯酚在常温下虽然是固体(熔点43?),但在水中不溶时呈乳浊状态而不是悬浊状态,无法过滤。 溴在苯中的溶解性明显大于在水中的溶解性,且由于苯与水互不相溶,故可用萃取、分液的方法将其分离。 碘能升华,加热直接变蒸气而与高熔点的砂分开。 工业上分离空气中的氧气和氮气,正是将空气液化,然后略微升温至高于N2的沸点(-196?)而低于O2的沸点(-183?)时,使N2气化而与液态O2分开。 总结:苯酚浊液中的“浊液”二字是解答该题的干扰信息,部分考生只从浊液考虑,而未能从苯酚的性质去分析,因而造成错误。 例题5 :甲、乙、丙、丁分别是HCl、Na2CO3、Ca(OH)2、AgNO3四种溶液中的一种。将它们两两混合后,观察到的现象为:?甲与乙或丙混合都产生沉淀,?丙与乙或丁混合也产生沉淀,?丁与乙混合产生无色气体。回答下列问题。 (1)这四种溶液分别是:甲 ,乙 ,丙 ,丁 。 (2)写出有关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甲与乙: 。 甲与丙: 。 丙与乙: 。 丙与丁: 。 丁与乙: 。 甲与丁: 。 方法:采用列表法将四种溶液两两混合后产生的现象分别列出,然后再逐一分析。 捷径:四种溶液两两混合后会产生的现象列表如下: 依题意,甲与乙、丙混合均产生沉淀,乙与丁混合产生气体,对照上表知乙为Na2CO3,丁为HCl,甲、丙为Ca(OH)2、AgNO3,再根据上表分析可确定甲、丙。答案如下 (1)Ca(OH)2 Na2CO3 AgNO3 HCl (2)Ca^2+,CO3^2-=CaCO3? ; Ag+,OH-=AgOH? ; 2Ag+,CO3^2-=Ag2CO3? Ag+,Cl-=AgCl?; 2H+,CO3^2-=CO2?+H2O ; H+,OH-=H2O 。 总结:Ag+与OH-结合生成的AgOH很不稳定,很快分解生成土黄色的Ag2O沉淀。盐酸与石灰水混合虽无明显现象,但混合后发生了中和反应。 例题6 :分别用一种试剂鉴别下列物质: (1)(NH4)SO4、NaCl与CH3COONa的溶液。 (2)Al2(SO4)3、MgSO4、FeSO4、Fe2(SO4)3、CuSO4与Na2SO4的溶液。 (3)Na2SiO3、Na2S、Na2CO3、Na2SO3、Na2S2O3、NaCl的溶液。 (4)Na2SO4、NH4Cl、NaCl、(NH4)2SO4的溶液。 (5) Al2(SO4)3 、H2SO4、Ba(OH)2、CaCl2的溶液。 (6)HCOOH、CH3COOH、C2H5OH、葡萄糖的溶液。 方法:根据阳离子、阴离子或整个物质的性质不同,去选择试剂。 捷径:(1)题因NaCl不水解,溶液呈中性;而(NH4)2SO4和CH3COONa都能水解分别使溶液呈酸性和碱性。所以用石蕊试液或pH试纸就可鉴别开来。 (2)题可用NaOH溶液鉴别。根据生成蓝色沉淀鉴出CuSO4;红褐色沉淀鉴出Fe2(SO4)3;白色沉淀且立即变灰绿色,最终变红褐色鉴出Al2(SO4)3;白色沉淀不溶于NaOH溶液鉴出MgCl2;无明显现象的为Na2SO4。 (3)题可用稀硫酸或稀盐酸鉴别。6种溶液分别与稀盐酸反应,产生白色沉淀的为Na2SiO3;有臭鸡蛋气味的为Na2S;有无色无味气体产生的为Na2CO3;有无色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的为Na2SO3;使溶液变浑浊且产生无色刺激性气味气体的为Na2S2O3;无现象的为NaCl。 (4)题可用Ba(OH)2溶液鉴别,实验在加热的情况下进行,若只有白色沉淀产生的为Na2SO4;只有气体产生的为NH4Cl;既有白色沉淀又有气体产生的为(NH4)2SO4;无明显现象的为NaCl。 (5)题可用(NH4)2CO3溶液鉴别。分别反应时,若既有白色沉淀,又有无色无味气体产生的是Al2(SO4)3;只有无色无味气体产生的是H2SO4;既有白色沉淀,又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的是Ba(OH)2;只有白色沉淀的是CaCl2。此外,也可选用NaHCO3溶液鉴别。 (6)中可用新制得的Cu(OH02悬浊液鉴别。分别反应时悬浊液变为蓝色溶液的是甲酸和乙酸,再加热煮沸,产生了红色沉淀的为甲酸,无红色沉淀的为乙酸;变为深蓝色溶液,加热煮沸时又产生红色沉淀的是葡萄糖;无现象的是乙醇。 以此得答案为:(1)石蕊试液等 (2)NaOH溶液(3)稀盐酸等(4)Ba(OH)2溶液 (5)(NH4)2CO3溶液 (6)新制碱性Cu(OH)2悬浊液 总结:用一种试剂鉴别物质,首先必须考虑物质组中离子的相同部分和不同部分,再根据不同之处选择试剂。 例题7 :已知FeS2FeS+S,试通过实验证明某块矿石是硫铁矿(不要求测定化学式),写出简要的实验步骤。 方法: 逆向考虑,从分解产物进行证明。 捷径: 将矿石研成粉末状,置于试管中加热。若试管稍冷后试管内壁上附有黄色粉末,说明反应中有硫生成。 取少量加热后的残渣放入试管中,滴入稀盐酸,若产生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则证明残渣中含S2—。另取上层清液于另一支试管中,滴加适量氢氧化钠溶液,如有白色絮状沉淀析出,且沉淀很快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则证明溶液中有Fe^2+,残渣中含有FeS。 根据上述实验,该矿石分解后能产生FeS和S。所以证明其为硫铁矿。 总结:本题鉴定出该矿石中含有FeS2。根据已知条件,硫铁矿中的FeS2加强热能生成FeS和S,因此,问题就转化为鉴定其分解产物。 聚宝盆: 1(关于未知溶液两两混合的推断题,一般采用列表法解比较简捷,若未知溶液较多,则注意从现象最明显,最容易推断的物质为突破口,然后再顺藤摸瓜推断出其他未知物质。 2(只允许用一种试剂鉴别的题目,由于限制了试剂的种类,因而也就增加了题目的难度。要熟练解答这类习题,不但要熟练地掌握各类物质的性质和它们与某物质相互反应的规律及实验现象,而且还必须有科学的解题思路。常见的解题思路有以下几种: ?若几种溶液的酸碱性不同时,可选适当的指示剂或pH试纸鉴别。 ?若几种溶液含有不同的阳离子,可考虑用强碱溶液与它们分别反应,根据生成物的颜色、稳定性,及在过量碱液中的溶解情况而加以鉴别。 ?若几种溶液中含有不同的阴离子,可考虑使用强酸,根据生成物的状态、颜色、气味等差别加以鉴别。 ?若几种物质间有的含有相同的阴离子,可考虑用既与相同的阳离子反应,又与相同的阴离子反应的试剂来鉴别。 ?若被鉴别物质中有能强烈水解的盐,可考虑用与之能发生双水解反应且与该组中其他物质发生不同反应的盐溶液鉴别。 ?鉴别有机物时,若被鉴别物质中含有醛基、羧基,应先考虑用新制得的Cu(OH)2悬浊液鉴别。被鉴别物质中含有酚的,可考虑用Fe^3+利用显色反应鉴别。
本文档为【2009高考化学解题技巧与应试策略】,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482581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88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
上传时间:2018-06-06
浏览量: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