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数学板书设计类型

小学数学板书设计类型

举报
开通vip

小学数学板书设计类型小学数学板书设计类型 篇一:小学数学教学类结构的基本课型 小学数学教学类结构的基本课型 归纳探究型 探究式课型主要适用于小学数学中的定律、性质和公式教学。 探究式教学策略一般比较适合三年级以上的学生。在小学阶段 , 探究式课型可以分为归纳探究和转化探究两种 ( 中学阶段还有演绎探究 ) 。对于数学中的规律性知识教学 , 我们需要改变以往让学生理解、记忆定律 , 运用定律进行简便运算的演绎现象 , 期望通过对教材相关内容的还原加工和处理 , 以归纳的方式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究和发现蕴涵其中的数学规律。...

小学数学板书设计类型
小学数学板书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类型 篇一:小学数学教学类结构的基本课型 小学数学教学类结构的基本课型 归纳探究型 探究式课型主要适用于小学数学中的定律、性质和公式教学。 探究式教学策略一般比较适合三年级以上的学生。在小学阶段 , 探究式课型可以分为归纳探究和转化探究两种 ( 中学阶段还有演绎探究 ) 。对于数学中的规律性知识教学 , 我们需要改变以往让学生理解、记忆定律 , 运用定律进行简便运算的演绎现象 , 期望通过对 教材 民兵爆破地雷教材pdf初中剪纸校本课程教材衍纸校本课程教材排球校本教材中国舞蹈家协会第四版四级教材 相关内容的还原加工和处理 , 以归纳的方式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究和发现蕴涵其中的数学规律。我们把这种教学策略称为归纳探究 。 一、规律探索的教育价值 运用归纳探究的方式学习数学中的规律性知识 , 可以使学生从偶然现象或特殊问题出发 , 经历猜想、验证、归纳和概括 , 抽象出 一般的数学结论。在这个过程中 , 学生不仅可以了解知识创生和发展的过程 , 而且可以学会思考如何从偶然现象中发现必然规律。 学生一旦掌握了发现的一般 1 方法 , 也就有了不断发现乃至创新的需要与可能 ; 不仅可以形成研究的科学态度 , 而且可以了解和掌握研究方法 , 体验探索的艰辛和发现的欢乐 , 感受前人的智慧和渗透其中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 感受数学的抽象和力量。总之 , 藉助探究和发现 , 一方面可以使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 , 学习有意义的数学 ; 另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数学问题的欲望 , 增强学 生学习数学的内驱力 , 更重要的是 , 可以使学生养成主动思考的习惯 , 形成主动学习的心态 , 并逐渐建立起独特的思维方式。 在上述认识的基础上 , 我们把教学的总目标确定为使学生建立与形成研究意识。这里的研究意识主要包括猜想 , 举证 , 分类研究 , 确定研究范围 , 寻找和梳理研究材料 , 等等。自然 , 在建立研究意识的同时 , 还要掌握规律性知识 , 并运用规律解决相关问题。为了在教学中具体体现规律性知识的教育价值 , 我们又根据教学的总目标和相关教学内容确定了规律性知识的阶段性递进式目标 ( 见表 6.3) 。 小学数学教材中的规律性知识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 : 一部分是数运算中的定律和性质 ; 另一部分是数的整除中的特征和规律。关于数运算的定律和性质 , 也许是基于学生可能把握的考虑 , 教材只选择了一部分作为学习内容 , 如加法和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 , 乘法分配律 , 除法商不变性质等 , 而且将这些内容分别编排在每一种运算学习之 2 后 。 这样的内容选择和编排方式容易让教师和学生只看见孤立的 “点 ”, 看不见有内在联系的知识整体。我们认为 , 这些 “点状 ”的定律和性质固然需要学生去记忆和运用 , 但其更重要的教育价值在于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和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 , 加减乘除四种运算中的定律和性质都可以成为育人的载体和丰富的资源。再说 , 加减乘除四种运算之间本身就存在着紧密联系 : 第一 , 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 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 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 , 除法是减法的简便运算 ; 第二 , 乘法具有与加法相类比的运算定律 , 除法具有与减法相类比的运算性质 ; 第三 , 乘法与加减法之间有运算定律 , 除法与加减法之间也有运算性质。对于这些 “结构状 ”知识 , 我们不能停留在为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而教 , 还要把它作为培养学生研究意识的载体。它不但提供了学生更多的实践和反思机会 , 而且有利于学生整体认识和结构化地把握知识 ; 不但为学生的类比猜想和结构思考提供可能 , 而且有利于学生的主动探究和形成主动学习的心态 ; 更重要的是 , 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结构意识和结构化的思维方式。基于这样的认识和思考 , 我们在学生规律性知识学习中一方面补充了相关内容 ( 见表 6.3), 另一方面对教材内容进行了结构重组。考虑到加减法运算集中在一册教材中 乘除法运算集中在另一册教材中 , 所以把加减法运算定律和性质编排在加减法运算之后集中教学 , 把乘 3 除法运算定律和性质编排在乘除法运算之后集中教学。在教材补充和重组的基础上 , 我们采用 “ 长程两段式 ” 教学策略 , 把加法的运算定律教学作为 “教学结构 ” 阶段 , 把减法、乘法和除法的运算定律和性质教学以及数范围扩大后的规律研究教学作为 “运用结构 ”阶段 。 数的整除的特征和规律 , 主要是指能被 2 、 3 、 5 整除的数的特征、素数与合数、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等。许多教师认识到学生自己探索并获得规律的意义 , 期望学生在课堂中能主动探究并有所发现。然而这些规律性知识并非轻易就能被发现的 , 前人对这些规律的探索和发现或许经历了相当长的时间 , 现在要用短短的一节课让学生经历和体验这个探索发现的过程 , 并真的有所发现 , 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为了让学生能在一节课中发现这些规律 , 有的教师冥思苦想、精心构思如何为学生的发现进行铺垫性设计 , 期望学生通过这些铺垫就能 “水到渠成 ”地发现。 如 “ 能被 3 整除的数的特征 ” 的教学引入 , 老师设计了一个投般子组数的游戏 : 请学生投 3 次般子 , 随机得到三个数字 , 用这三个数字组成一个三位数 , 记录在下表中 , 然后观察那些能被 3 整除的数的特征 , 看看能发现什么。 三个数字可以组成六个不同排列的三位数,如1,2,3三个数字可以组成 123 、 132 、 213 、 231 、 312 、 321, 4 这些数能被 3 整除 ;1 、 2 、 4 三个数字可以组成 124 、 142 、 214 、 241 、 412 、 421, 这些数不能被 3 整除。在这里 , 六个不同排列的三位数就成为学生发现能被 3 整除的数的特征的一个铺垫 , 老师期望有了这个铺垫 , 学生就能很容易地发现能被 3 整除的数的特征 : 与数字的排列位置没有关系 , 而是与数位上数的和有关。 然而 ,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 , 大部分学生不知道其中的奥妙所在 , 表现出很茫然的状态 : 有的学生通过投般子虽然得到了三 个数字 , 但不知道怎么填写这张表 , 就在一个空格内填写一个数字 ; 有的学生虽然知道三个数字可以组成六个三位数 , 但由于通过投锻子确定的三个数字具有随机性 , 到活动停止还没有得到能被 3 整除的数 ; 有的学生虽然比较顺利地完成了表格的填写工作 , 但表格中能被 3 整除的数只有六个 , 很难一下就寻找出其中的规律所在……凡此种种表现 , 反映了大部分学生显然不领老师的情 , 他们不太情愿进入老师设计的“ 圈套 ” 。当然 , 总是有个别学生会很配合老师 , 既填写了表格 , 又 “ 发现 ” 了能被 3 整除的数的特征 。 又如 “ 素数与合数”教学 , 老师设计了(转 载 于:wWW.xlTkWJ.Com 小 龙文 档 网:小学数学板书设计类型)拼长方形的游戏 : 请学生用几个正方形来拼长方形 , 然后观察那些只有一种拼法的是用几个正方形拼成的 , 那 5 些有多种拼法的又是用几个正方形拼成的。在这里 , 教师期望只有一种拼法与多种拼法的区分成为学生发现素数与合数的一个铺垫。但是 , 这个铺垫不如前例的设计那样容易“水到渠成” 。第一 , 只有一种拼法与多种拼法的区分只能将数分为两类 , 还很难与这些数的约数个数建立直接联系 ; 第二 , 按照这个铺垫设计的逻辑 ,1 就变成了素数 , 因为 1 应该属于只有一种拼法的一类 ( 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 。这又该如何解释呢 ? 我们有的老师会自圆其说 ,“ 因为一个正方形不能拼成长方形 , 所以 1 很特殊 ”, 但这样的解答似乎又比较勉强。 不管教师的铺垫设计是巧妙 , 还是牵强 , 我们都不得不佩服教师的用心良苦。同时我们又隐隐感到这些铺垫似乎就是为了获得某个规律或结论 , 教学似乎就是为了规律。从教师直接传授知识到教师铺垫的学生自己探索和发现知识 , 自然是一种进步 , 但是我们不得不思考一系列问题 : 是否每节课都能为学生进 行这样的铺垫设计 ? 倘若离开教师的铺垫设计 , 学生如何独立探索、发现和研究 ? 前人在探索、发现和研究的过程中是否也有人为他们进行铺垫 ? 数的整除这个单元 的学习应怎样发挥载体的作用 , 培育学生怎样的研究意识和能力 ? 其实 , 当我们的视角从一个个的 知识点 高中化学知识点免费下载体育概论知识点下载名人传知识点免费下载线性代数知识点汇总下载高中化学知识点免费下载 中跳出 , 整体地 6 分析和研究整个单元知识的结构和联系 , 我们就会发现 , 数的整除这个单元实际是对自然数范围内数的特性展开研究。要对数的特 性展开研究 , 大多离不开具体研究的路径、范围、材料的确定。 例如 , 研究能被 3 整除的数的特征 , 首先要确定研究的路径。因为一个能被 3 整除的数一定是 3 的倍数 , 所以不妨从 3 的倍数出发去研究它们的特征所在。其次是确定研究的范围 , 一般可以先确定一个相对较小的范围进行研究 , 如果能发现结论 , 再验证这个结论在其他范围内是否都能成立 , 如果不能发现结论 , 还要再适当扩大范围。这时 , 可以利用 4 人小组合作研究的有利条件 , 每个人研究一个范围 ,4 个人连续的小范围就构成一个相 对较大的研究范围。如第一人从 50-100, 第二人从 loo-150, 第三人从 150-200, 第四人从 200-250,4 个人合起来的研究范围就是 50-250 之间。确定了研究范围之后 , 就可以有序地罗列 这个范围内 3 的倍数口之所以要有顺序地排列 , 是因为排列有规律才容易观察和发现。如果排列杂乱无章 , 即使有发现 , 也可能是出于偶然 。 在数的整除这个单元教学中 , 几乎所有知识的学习都可以确定相关的研究路径、研究范围和研究材料 , 这样我们就找到了这些知识之间的内在关联。如果藉助数的整除这个单元的知识学习 , 使学生把握这种研究方法 , 那么教学的载体作用和育人价值就有可能得以具体体现。为此 , 我们可以 7 运用 长程两段式 教学策略 , 在能被 2 、 3 和 5 整除的数的特征教学结构中 , 在以后知识的学习 中 , 让学生运用结构独立开展研究。该教学的阶段性目标也一并 在表 6.3 中列出。 二、规律探索教学结构 规律探索教学过程可以概括为下凰所示的教学流程 : 为了更清晰地说明上述流程 , 尚需对四个环节作简要说明。 第一环节 : 提出问题。这是归纳探究式教学的关键之处。前人的许多发现和发明都源自于一个偶然的问题或现象 , 从中我们 可以得到启示 , 通过提出一个开放的问题 , 引导学生从一个偶然问 题出发 , 经历从偶然中突然发现必然的过程。可以说这种一刹那间的突然发现所带来的惊喜 , 不但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 而且可以激发学生进一步研究的欲望 o 提出问题可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采用不同方式。主要路径有以下几种。一是根据生活中的现实 篇二: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分类研究 基于课程标准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分类研究及案例分析 图形与几何 一、 本模块课标解读 8 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课标解读及 教学反思 平行与垂直的教学反思班会课教学反思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科学我从哪里来教学反思平行与垂直教学反思 ,主要介绍数学课程标准关于?图形与几何?内容的 规定 关于下班后关闭电源的规定党章中关于入党时间的规定公务员考核规定下载规定办法文件下载宁波关于闷顶的规定 ,包括核心概念、内容主线、具体要求。 本模块主要包括以下六个话题: 1.如何在观察操作中?认识图形?抽象出图形特征,发展空间观念。 2.如何以?图形的测量为?载体,渗透度量的意识,体会测量的意义,认识度量单位及其实际意义,了解掌握测量的基本方法,并在具体问题中进行恰当的估测,从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3.通过图形的运动探索发现,体会研究图形性质的不同方法,发展学生几何直观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研究图形性质的兴趣。 4.通过学习?确定图形位置的方法?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5.结合实例认识周长、面积、体积及公式。 6.认识周长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病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二、 本模块知识能力结构及特点分析 本模块根据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学段(1-3年级) 1、经历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过 9 程,了解一些简单几何体和常见的平面图形; 2、感受平移、旋转、轴对称现象; 3、认识物体的相对位置; 4、掌握初步的测量、识图和画图的技能。 第二学段(4-6年级) 1、探索一些图形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关系,了解一些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 2、体验简单图形的运动过程,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运动后的图形,了解确定物体位置的一些基本方法; 3、掌握测量、识图和画图的基本方法。 数学课程标准》中 ?图形与几何?内容结构以?立体——平面——立体?为主线,以?图形的认识??测量??图形与位置??图形与变换?四条线索展开,遵循学生的认知特点,逐学段层层推进。而呈现内容的处理方式,改变了呈现几何内容的处理方式,而是以?观察、实际动手操作、测量、计算 、变换和简单推理?为具体处理方式。这样的安排明晰了学习策略的的选择应以此为依据。由新课标的解读,分析、研讨教材呈现的素材知道了:(1)学习中一定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注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将视野从课堂拓展到生活中去,从现实中发现有关 ?图形与几何?的问题,同时学习中要注意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要注意培养学生世界。(2)学习中一定要注重实践活动,突出探究过程。在 ?图形与几 10 何?的 学习中,根据学生的特点,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从事数学活动,让学生在经历一个个?数学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数学概念是怎样形成的,数学模型是怎样获得和应用的?过程中。(3)学习中一定要了解教材编排特点,恰当把握教学要求。加强直观教学,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学生对几何图形的认识是从直观开始的,在 ?图形与几何?的学习中,要 向学生提供直观往往是学生认识图形的起点。除了利用教材上提供的素材以外,还要为学生准备他们熟悉的实物,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通过眼看、手做、脑想、耳听、口说,丰富感性认识,有效地获取知识。的问题意识,注重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关注学生的数学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要渗透教材中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重视对教材的?二度开发?。 三、 本模块教学设计基本思路及注意事项 在教学活动中应该注意: 1(提供现实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图形与几何的教学,应当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出发,小学生尽管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但他们对周围的各种事物、现象有很强的好奇心。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根据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把数学问题生活化。如以教室为情境,让学生认位 11 置;以学生熟悉的搭积木为情境,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让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主动地学习。 2(注重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标准》中提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图形与几何的教学内容上设计了很多这方面的活动。如?你说我摆?、?观察与测量?、?有趣的图形?、?动手做游戏?等,在合作中进行学习,体验合作学习的必要性和乐趣。同时在相互交流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通过与他人的交流,感受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过程,学会用不同的方式思考问题,尝试不同的探索方式,不断提高思维水平。在教学中,应为学生提供合作和交流的机会,不应简单地、机械地让学生模仿、记忆教师和书本上的语言。在教学中还要注意在操作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把操作与数学思考结合起来。 3(注重各部分教学内容的互相渗透,有机结合 图形与几何的四个部分:图形的认识、测量、图形与变换、图形与位置不是孤立存在的,在教学中应注意互相渗透 4(加强直接感知,发展空间观念,培养创新意识 空间观念是创新精神所需的基本要素之一,所以《标准》把空间观念作为义务教育阶段 数学学习内容的核心概念之一,把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作 12 为数学方面的一个重要目标。如?位置与顺序?一课,结合生动有趣的情境或活动,让学生体会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与顺序,会用前、后、上、下、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又如?认识物体?一课中的练习动手搭出你喜欢的东西,使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性得到自由发挥,并能感受复杂物体的形状与简单几何体之间的联系。 四、 典型教学案例实录及分析 教学案例1: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教学片断一: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打篮球吗,对篮球场一定很熟悉吧~(出示篮球场挂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1:篮球场的形状是长方形,长28米、宽15米。 生2:篮球场的四周都划有黑线,是个长28米、宽15米的长方形。 师:知道了长和宽的长度这两个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生1:沿篮球场一圈,走了多少米, 生2:篮球场的周长是多少米, 板书:篮球场的周长是多少米, 评析:我们需要创设学生所熟悉喜爱的活动场景作为情景 13 导入,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学习数学知识。教师设计了这一环节就是要学生联系现实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充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通过创设学生感兴趣的学习环境,能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为完成后面的教学任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教学片断2: 师:求篮球场的周长是多少米,谁能解决这个问题,请同学们自己算一算,然后在小组里说一说自己的算法,并说明这样算的理由。 (学生分组探讨算法,教师巡视指导) 师:各组派出代表进行汇报,并说一说有什么道理,为什么这样算,学生在黑板上写出算式,并说明理由。 方法1:28+15+28+15=86(米)长十宽十长十宽=周长 方法2:28+28+15+15=82(米)长十长十宽十宽=周长 方法3:28×2=56(米) 15×2=30(米) 56+30=86(米) 两个长十两个宽=周长 方法4:28+15=43(米) 43×2=86(米) 长十宽=一条长与一条宽的和 长加宽的和×2=周长 师:同学们的汇报不止是这上面四种方法,有的同学用28+15+15+28=86(米),还有点 同学用28+28=56(米) 15×2=30(米) 56+30=86(米),现在我们再来分组讨论一下,你喜欢哪一种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你认为求长方形的周长需要知道什么条件, 教学片断三: 14 出示试一试的题目:一条正方形手帕的边长是25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 师:你们会计算么,会计算就算出来,不会计算可以和同桌交流一下。 (学生自主尝试计算,指名汇报算法) 生1:我是用25+25+25+25=100(厘米)计算的。 生2:我的方法是25×4=100(厘米) 师:这两种算法之间有什么联系,比较一下,你喜欢那一种,同桌互相说一说。教学分析: 一、教材分析 长方形和正方形是小学阶段要掌握的重要图形,是今后研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等其他几何图形的基础。其周长是本单元的重点,是阶段性检测和期中末考试的热点内容同时也为四五年级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做好铺垫,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内容,还可以动手操作探索试验和联系实际生活应用数学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发展学生的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为其他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积累了知识经验。 二、重难点分析 会用多种方法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三、教学目标: 1 、通过本课的学习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有一定的认识,通过探究理解,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会用多种方法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15 2 、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以及动手抄作的能力。 3 、渗透事物之间互相联系、互相转换的思想。 四、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自主学习,动手操作,用学生尺先量出边的长度,观察边的长度,发现边长的特点,根据自己的理解动笔算出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整节课围绕两张卡片需要彩带长短展开教学,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生活处处离不开数学。 设计思路: 教学反思: 本节课学生都能积极的学习和思考, 但有个别同学注意力不集中,本节课没有太多的活动环节,没能体现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名师点评: 在教学长方形周长的计算过程中,教师没有沿袭传统的教学方法,把现成的公式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计算、讨论等活动自主探索并掌握的。这体现了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个新的教学理念,同时通过学生算法的优化,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使学生的空间观念得到进一步 16 的发展。 专题探讨: 本节课没有使用道具,问题请景淡入很切合实际生活,板书有序。 教学案例2: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片断一:动手实验,提出猜想 师:在同学们的桌上有一个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请小组的同学结合你们的学具讨论一下,怎样才能测量出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呢,然后再选用自己喜欢的方法量一量、算一算。 生:讨论测量方法,动手测量。 汇报: 生1:用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摆满这个长方形,数了数一共用了15个小正方形,所以长方形的面积是15平方厘米。 生2:用透明方格纸放在长方形上,一行有5个小方格,有这样的3行,3个5是15个小方格,每一格是1平方厘米,所以长方形的面积是15平方厘米。 生3:用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摆,每行摆5个,每列摆3个,也就是摆3行,5 篇三:小学数学教学类结构的基本课型 《小学数学教学类结构的基本课型》 17 一、解读《小学数学教学类结构的基本课型》,相关内容如下:教学类结构:简单地说,指不同的教学内容,根据其内在结构和特点,可以形成不同的教学课型.小学数学教学中主要涉及数的认识、数运算、规律探索、图形测量、概念形成、知识的整理与复习等教学内容。 数运算的教学结构:对数运算教育价值的理解,对数运算教学长段递进式目标设计的理解,注重结构学习的整体性. 数运算的总目标:学生要知道各种运算的意义、基本法则及各种运算之间的关系;能根据具体情境进行判断,并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灵活计算;能根据情境灵活运用估算方法对计算结果的范围进行准确判断;能有序地排列算式并发现其中的规律;建立基本的数学敏感。 数运算教育价值取向的转变.“新基础教育”认为:数运算除了可以使学生掌握各种运算方法,形成相关的实际运用能力以外,还可以使学生学会有序、结构性地思考,养成有条理的思维习惯,并在此基础上,学会用独特的眼光去发现数学算式以及运算中的一般规律,从而了解数学发现的方法和基本的思想,学会根据具体情境,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灵活计算,从而建立判断与选择的自觉意识,形成灵活和敏捷的思维品质。 二、教师讨论 老师们对吴老师的见解感觉有点高深,理解难度有点大,需要更多的案例来配合理解. 18 数运算教育价值取向的转变.“新基础教育”认为:数运算除了可以使学生掌握各种运算方法,形成相关的实际运用能力以外,还可 以使学生学会有序、结构性地思考,养成有条理的思维习惯,并在此基础上,学会用独特的眼光去发现数学算式以及运算中的一般规律,从而了解数学发现的方法和基本的思想,学会根据具体情境,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灵活计算,从而建立判断与选择的自觉意识,形成灵活和敏捷的思维品质。 19
本文档为【小学数学板书设计类型】,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574951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33KB
软件:Word
页数:15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7-09-18
浏览量: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