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必修3 第三单元 第二讲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

必修3 第三单元 第二讲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

举报
开通vip

必修3 第三单元 第二讲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必修3  第三单元  第二讲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 一、单项选择题 1.夏季洪水肆虐造成山体滑坡,在较短的一段时间后,滑坡处出现了新的生物群落。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处最先出现的生物是地衣 B.新的生物群落中的生物多为草本植物,有垂直结构 C.新的生物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比较低 D.人类活动会使新的生物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发生改变 2.一个废弃鱼塘的演替过程如下图所示,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演替先后顺序:乙→丙→甲→丁 B.生物多样性:丁>甲>丙>乙 C.此演替过程属于初生演替 D.此演替过程属于...

必修3  第三单元  第二讲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
必修3  第三单元  第二讲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 一、单项选择题 1.夏季洪水肆虐造成山体滑坡,在较短的一段时间后,滑坡处出现了新的生物群落。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处最先出现的生物是地衣 B.新的生物群落中的生物多为草本植物,有垂直结构 C.新的生物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比较低 D.人类活动会使新的生物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发生改变 2.一个废弃鱼塘的演替过程如下图所示,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演替先后顺序:乙→丙→甲→丁 B.生物多样性:丁>甲>丙>乙 C.此演替过程属于初生演替 D.此演替过程属于次生演替 3.某生物研究小组在对某森林生态系统进行种群密度调查后,得到如表所示的统计数据: 项目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五年 第八年 甲种群 4 490 4 120 67 10 乙种群 0 120 3 210 4 500           根据以上调查结果,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甲种群与乙种群之间存在着捕食关系,可能是导致甲种群密度变化的重要因素 B.甲种群和乙种群若为生态系统的生产者,那么它们为其他生物的生存提供所需的能量和有机物 C.由甲、乙两个种群的变化过程,可以说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D.甲种群植物可能灭绝的内在因素是缺乏有利变异 4.将a、b两种草履虫分别单独培养和混合培养在成分和温度等条件完全相同的培养液中,种群数量变化如下图所示。根据培养产生的结果推断,正确的是(  ) A.在绝大多数自然条件下,有b存在,a就不能生存 B.在绝大多数自然条件下,a和b能够共存,但b的数目肯定多于a C.在该实验培养条件下,b的生存能力肯定强于a D.在该实验培养条件下,a和b互利共生 5.硅藻的生长需要硅酸盐。如图是对两种淡水硅藻——针杆藻和星杆藻的研究结果,虚线表示海水中硅酸盐的浓度(μmol·mL-1)。图中a表示单独培养针杆藻、b表示单独培养星杆藻的情况,c表示两种硅藻在一起的培养情况。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c图中曲线②表示针杆藻的生长情况 B.星杆藻的生长情况对硅酸盐的依赖程度更高 C.单独培养针杆藻种群密度将不断增大 D.相同条件下单独培养两种硅藻,星杆藻的K值更小 6.下图表示两个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的变化,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表示的是裸岩上的初生演替 B.乙可表示弃耕农田上进行的演替 C.甲中①、②处的物种组成完全相同 D.若条件适宜,乙群落可演替成森林 7.下图为植物群落生长的分层现象,对此现象解释不合理的是(  ) A.分层现象是植物群落与环境条件相互联系的一种形式 B.决定这种现象的环境因素除光照外,还有温度和湿度等 C.种植玉米时,因植物群落分层现象的存在,所以要合理密植 D.在农业生产上,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现象,合理搭配种植的品种 8.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到达森林阶段时,群落中还能找到苔藓阶段、灌木阶段的植物种群 B.人类活动可以改变演替的速度,但是不能改变方向 C.草本阶段各种昆虫进入不会影响群落对环境变化的抵抗力 D.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在于群落内部,不受外部环境的影响 9.下表各项是初生演替与次生演替的比较,则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选项 类型 初生演替 次生演替 A. 时间 经历的时间长 经历的时间短 B. 速度 缓慢 较快 C. 影响因素 自然因素 人类活动较为关键 D. 实例 沙丘上的演替 冰川泥上的演替         二、双项选择题 10.早在宋代,我国就产生了四大家鱼混养技术。下图表示某池塘中四大家鱼及其食物的分布,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四大家鱼在池塘中的分布现象是群落的垂直结构 B.此图表明四种鱼类在能量流动上的关系为:鲢鱼→鳙鱼→青鱼 C.鲢鱼和鳙鱼、青鱼和草鱼在混合放养时都是共生关系 D.若浮游动物大量死亡,鲢鱼数量在短时间会增加 11.一块弃耕的农田,很快长满杂草,几年后,草本植物开始减少,各种灌木却繁茂起来,最后这块农田演变成了一片森林。这片森林在不受外力干扰的情况下将会长期占据那里,成为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在此演变过程中,下列相关变化趋势正确的是 (  ) 三、非选择题 12.入侵物种会对当地群落结构和生物多样性产生灾难性影响。某课外探究小组的同学在一块荒地中,对某种入侵植物和几种本地植物的种群密度进行了连续五年的调查,调查的结果如下表所示:(单位:株/m2)。 年份 植物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A 10.0 9.2 8.0 6.8 5.5 B 3.0 2.1 1.1 0.3 0.1 C 0.3 0.6 1.1 1.5 2.3 D 3.0 2.0 0.4 0 0 E 3.2 2.8 1.7 1.3 0.5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用的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是________________,此方法的关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五种植物中有一种属于入侵物种,则该入侵物种最可能是________。入侵物种往往会对本地物种和环境造成危害,其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要全面了解所调查地块的物种多样性(微生物除外),除要调查地面上的植物、动物种类以外,还应进行________________的调查。 13.跳虫、甲螨和线虫是土壤中的主要动物类群,对动植物遗体的分解起重要作用。 请回答: (1)由于跳虫和甲螨活动能力________,身体________,不适合用手直接捕捉,常采用吸虫器等进行采集。 (2)若要采集大量的跳虫用于实验室培养,最好选择下图中的吸虫器________,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 若要采集大量的甲螨作为标本保存,最好选择吸虫器________,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 (3)现在一培养罐内同时培养跳虫、甲螨和线虫三个种群,若它们均仅以罐内已有的酵母菌为食,则跳虫与甲螨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线虫与酵母菌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若跳虫种群所含能量增长n kJ,则跳虫消耗的酵母菌所储存的能量至少为________kJ。 14.当今全球出现的诸多环境问题,与生态系统稳定性遭到破坏有关。因此,对生态系统的利用应该适度,争取在保证其稳定性的前提下获得可持续发展。 下图示铜污染对形态、解剖和生理特征上相似的甲乙两种水蚤的影响。图a和b中虚线左侧曲线表示它们在含铜浓度分别为10 μg/L及30 μg/L的培养液中数量变化情况,虚线右侧曲线表示它们在无铜的适宜培养液中的数量变化情况。 (1)甲乙两种生物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 (2)图a显示的结果表明,第21天与第5天相比,甲与乙的________________发生了改变。 (3)比较a、b两图,还能得出的结论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土壤是无数小动物的家园,鼠妇、跳虫、甲螨和线虫等是土壤中的主要动物类群,对动植物的遗体、排泄物的分解起重要作用。图示是“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中常用的两种装置,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要采集大量的甲螨作为标本保存,最好将其放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中 B.b装置通常用于对体型较小的土壤动物如蝗虫、蚯蚓、线虫等的采集 C.a装置主要是利用土壤动物趋光、避高温、趋湿的习性采集 D.丰富度的统计方法之一是目测估计法,该方法一般适用于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的群落 详解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解析:由题干信息可知,该演替属于次生演替,最早出现的植物应该是草本植物。任何群落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垂直结构。由于受人类活动的影响,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会发生改变。 答案:A 2.解析:在废弃鱼塘中的演替为次生演替,演替过程应为丁→甲→丙→乙。 答案:D 3.解析:根据调查结果可知,甲种群数量减少,乙种群数量增加,说明甲种群与乙种群之间存在着竞争关系。 答案:A 4.解析:a和b是竞争关系,在该实验培养条件下,b的生存能力肯定强于a,在竞争中获胜。在绝大多数自然条件下,a和b不一定生存在类似于实验培养的条件下,若食物和空间等条件充裕,二者也可以共存,b的数目也不一定多于a。 答案:C 5.解析:分析a、b图可知,针杆藻能迅速利用硅酸盐,当硅酸盐浓度下降之后,针杆藻的种群密度也随之下降,而星杆藻在硅酸盐浓度下降之后,其种群密度仍在增加,说明星杆藻对硅酸盐的依赖程度较低,因此当两种硅藻放在一起培养时,针杆藻在竞争中就处于劣势,因此c图中曲线②表示针杆藻的生长情况。存在竞争时才会降低其K值。 答案:A 6.解析:甲曲线的起点有生物群落,而乙曲线的起点无生物群落,故可知甲发生的是次生演替,乙发生的可能是初生演替,次生演替之后的物种和以前的物种不一定相同;森林是生态系统演替的最终阶段,但并不是所有的生态系统都能演替到这个阶段,这要取决于当地的气候。 答案:D 7.解析:植物群落的分层现象是群落垂直结构的表现,是群落与环境条件相互联系的一种形式,受多种生态因素的影响。农业生产上可以根据植物群落分层现象的存在,合理套种,搭配种植适当的品种。合理密植从生态因素角度看是减轻种内斗争,保证充足的光照和CO2供应。 答案:C 8.解析:群落演替会因为人类活动改变其方向;群落中其他生物种类和数量的变化会改变群落对环境变化的抵抗力;群落演替受群落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共同影响。 答案:A 9.解析:沙丘及冰川泥上的演替均属初生演替。
本文档为【必修3 第三单元 第二讲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995397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50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高中语文
上传时间:2019-07-20
浏览量: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