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最新]秦兵马俑与阳陵汉俑艺术特色之比较

[最新]秦兵马俑与阳陵汉俑艺术特色之比较

举报
开通vip

[最新]秦兵马俑与阳陵汉俑艺术特色之比较[最新]秦兵马俑与阳陵汉俑艺术特色之比较 秦兵马俑与阳陵汉俑艺术特色之比较 黄倩茜 【英文标题】A Comparison of Artistic Characters between the Terracotta Warriors and Horses of Emperor Qin Shihuang and the Terracotta Figures of the Han Dynasty in YangLingHUANG 【作者简介】黄倩茜(1973-),女,陕西西安人,西北大学艺术系教师,主要从事绘画艺...

[最新]秦兵马俑与阳陵汉俑艺术特色之比较
[最新]秦兵马俑与阳陵汉俑艺术特色之比较 秦兵马俑与阳陵汉俑艺术特色之比较 黄倩茜 【英文标MATCH_ word word文档格式规范word作业纸小票打印word模板word简历模板免费word简历 _1714103690244_0】A Comparison of Artistic Characters between the Terracotta Warriors and Horses of Emperor Qin Shihuang and the Terracotta Figures of the Han Dynasty in YangLingHUANG 【作者简介】黄倩茜(1973-),女,陕西西安人,西北大学艺术系教师,主要从事绘画艺术教学与研究。 西北大学 文学艺术传播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9 【内容提要】 秦兵马俑和阳陵汉俑都是写实主义作品,其重视头部塑造,运用适度夸张的手法,绘塑结合,采用群塑的形式,是它们艺术特色相同之处,但二者大小比例不同,夸张和概括的程度不同,表现手段不同,模塑多少不同,则构成它们艺术特色的差别。 【关 键 词】艺术特色 写实主义 塑 模 秦始皇陵兵马俑与汉阳陵彩俑是20世纪70年代和90年代相继面世的我国古代雕塑艺术的杰作,前者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后者则被赞作“东方维那斯”。多年来,研究者对秦俑和汉俑各自的艺术特色,曾从不同的视角做过不少有益的研讨,但对二者的比较研究,似乎并不多见。笔者不揣浅陋,试图在这方面做些探索,以求教于贤达。一历史上有“汉承秦制”的说法,其中也包括艺术品的制作在内,这正如学者指出的那样:“汉俑的陶塑艺术直接受秦俑艺术影响”;“汉景帝距秦亡不远,相隔只有50年时间,艺人的传授不过跨代,甚或还是当年的修陵人。”[1](P195)惟此,比较秦兵马俑与阳陵汉俑的艺术特色,首先需要找出二者一脉相承的地方。据我肤浅的考察,觉得它们艺术特色的相同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其一,写实主义手法的运用。秦俑运用写实主义手法,早已是人们的公论。而最能说明这方面意义的依据,莫过于秦兵马俑与真人真马同大的事实。有研究者甚至从现代解剖学的角度进行考察,指出“秦俑形体的比例基本适宜、合度”,“细部的刻画也符合解剖学原理”[2](P240)。艺术品如此细腻地仿真,无疑是写实主义手法的典型运用。阳陵汉俑从整体塑造来看,其合乎人体与动物体的比例,体现出了一种艺术的求真精神。制作者还别具匠心,特意为陶俑安装上能活动的木制双臂,并着衣施彩,力求逼真。这种极力仿真的做法,在一些细微之处也体现得淋漓尽致,如头发束敛以“陌额”,小腿著有“行縢”等等。诚如学者所指出的:“以高度成熟的写实主义手法塑造活生生的艺术形象,是阳陵汉俑最大特色之所在。”[3](P6) 其二,重视头部塑造。头部是人体或动物体最能传达情感和特征的部位,通常都是艺术家努力表现的关键地方。无论是秦兵马俑,抑或是阳陵汉俑,对于头部的塑造,皆给予了特别的重视。大家知道,秦俑头的塑法是最复杂的,而且技艺多变。其“先借助于模作出头的粗胎,堆塑出后脑勺,贴接上耳杂,捏塑或把模制的发髫贴接于头的右侧,再精工刻画眼、眉、口、胡须等细部,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性格特征和精神面貌”[2](P240)。如此复杂的工艺 流程 快递问题件怎么处理流程河南自建厂房流程下载关于规范招聘需求审批流程制作流程表下载邮件下载流程设计 ,说明了制作者对头部塑造的高度重视。对于马头的塑造也同样重视,就连马的牙齿这个相当隐蔽的末节亦颇费匠心地雕了6颗牙,以示马正处于青壮期。阳陵汉俑继承了秦俑这一传统,于“头部的刻画尤为精到,五官周正,表情愉悦,反映了个个具有不同的性格和气质”[3](P6)。阳陵动物俑的塑造也有同样的特点,如“牛头的塑造,更为精彩,上阔下狭,颊似斧砍,吻如圆椎,有棱有角”,“眼如铜铃”,“嘴角下弯,鼻孔张大”[3](P6)。制作者仅仅通过牛头,“就把牛那种憨态十足、力大耐久又有点倔强的性格和盘托出”[3](P6)。 其三,适度的夸张。夸张是艺术家最常使用的表现手法。秦俑和汉俑的制作者,都善于抓住关键性部位,给予适度夸张,以突现主题。众所周知,东方人面部轮廓较平,眉毛几乎没有什么厚度,如果完全按照真实的眉骨眉毛塑造,势必平和圆润。这样近看尚可,远看则模糊不清。秦俑制作者在这里采用夸张的手法,加大眉毛的厚度,把眉骨塑得棱角鲜明。如此一来,便把面型显示出来,“近看觉得细致,远看面目明快、清晰”[2](P238)。其他像胡子等的塑造,也采用了夸张手法,或让它飞起来,或让它立起来,或让它翘起来。“这种夸张使人并不觉得不真实,反而感到人物的性格鲜明、突出”[2](P238)。如上述秦俑那样的适度夸张,在阳陵汉俑中也屡见不鲜。像人耳朵高于连接双眼的延长线,腰、腹、股的长度被相应加大等,都是很突出的例证。“这样做的结果,既避免误视,也收到了像戏剧人物画眉、描眼那样的艺术效果”[1](P192)。 其四,塑绘结合。秦后马俑和阳陵汉俑作为古代绝塑,均还具有塑绘相结合的特点。今日重见天日的秦俑,呈一种青灰色,但在2000多年前埋入地下时其色彩却非常鲜艳夺目。根据秦俑上残存的彩绘颜料分析,其使用的是矿物颜料,有朱红、大红、紫红、粉红、深绿、粉绿、紫、蓝、中黄、橘黄、赭、黑、白等颜色。整个秦俑的制作,由雕塑、烧制、彩绘三道大工序完成。“秦俑彩绘具有中国传统彩绘的风格,即大红大绿,色泽鲜艳,对比强烈”。[4](P1132)阳陵汉俑的色彩保存较秦俑要好得多。其颜面、躯干、下肢皆为橙红色,有如人的肌肤;头发、眉眼、胡须、瞳孔为赭黑色。从工艺流程来看,汉俑制作与秦俑制作基本相近,塑、绘皆为关键工序。本来塑、绘皆是单独的艺术手法,各自完全可以成就作品,但秦汉艺术家把二者巧妙地结合起来,形成了我国雕塑艺术不同于西方的独特传统。研究者曾指出,阳陵汉俑的个性获得是靠“塑”,而赋予神采则是借助于“绘”来实现的[1](P192)。 其五,群塑的形式。无论是秦兵马俑还是阳陵汉俑,皆以群塑的形式出现,这与西方雕塑艺术多为个体作品的形式迥然不同。秦兵马俑数量之多,为世罕见。仅1号坑就埋藏着兵马俑6000余件,组成一个由战车、步兵相间排列的长方形庞大军阵。像这样的群塑形式,在西方雕塑史上是根本找不到的。研究者认为,秦兵马俑“开创了我国雕塑史上纪念性大型群塑的先河”[2](P233),极是~汉阳陵的考古工作虽还没有全部完成,但从南区从葬坑已发掘的1100平方米的6个小坑内(仅占南区从葬坑总面积的1/13)出土彩俑600多个的情况来看,汉俑和秦俑一样,亦为群塑的形式,则毋庸置疑。 二作为比较研究,秦兵马俑和阳陵汉俑的艺术特色又有哪些不同点呢, 其一,大小比例不同。秦兵马俑是按照当时真人真马的原大塑造的。其俑身高平均1.8米,最高者达2米。文献记载的秦汉人身高有确切数字可查者,如刘秀“身高七尺三寸”[5](《光武帝纪》),约合今1.64米,这或可视为当时一般人的平均身高。秦俑平均高度显然略高于时人身高的平均值,“这符合关于要取得和真人等大的艺术效果必须略大于真人的雕塑一般造型规律”。[2](P235)陶马身长2米,通首高1.72米,“和真马大小相似”[2](P235)。阳陵汉俑则是按照真人约1/3比例塑造的。其俑平均身高0.62米,比起秦俑要矮小得多。由于汉俑仅有真人1/3左右,所以它的写实,只好另辟蹊径,从安装活动的臂膀,穿真实的衣服,雕塑肚脐,附添阳物等方面去体现。由与真人同大变为不及真人的1/3,反映了秦汉两朝人们审美情趣的变化。 其二,夸张及概括的程度不同。秦兵马俑和阳陵汉俑虽然都成功运用了夸张和提炼概括的艺术表现手法,但二者夸张及概括的程度却有着明显的不同。阳陵汉俑中有一位跨马披甲的老妇人,被论者称为“夕阳余晖下的巾帼英雄”[1](P190)。制作者对这个人物似乎独有情钟,在塑造她颧骨下的肌肉时,采用了特别大胆的夸张手法,使之鼓如半个皮球,而她的眼睛则被挤到一浅沟里去了。像这样大胆 的夸张,在秦俑里尚未发现。可见汉俑在夸张手法的运用上,比秦俑走得更远。由于秦俑与真人同大,也就给过细雕琢提供了较广阔的空间。像其发型便有螺旋纹式、蓖纹式、波浪式之分,发辫的盘结则有三股、六股、十字形、丁字形、卜字形之别等等。而阳陵汉俑只及真人的1/3,因此它不可能如秦俑那样细雕细琢,只能采用更概括更简练的大写意手法去表现发型等对象。其他像身体的塑造,由于需要着衣,所以也较概括简练。总之,汉俑较之秦俑,更多运用提炼概括的手法。 其三,汉俑较秦俑的表现手段更为多样化。尽管阳陵汉俑比秦陵兵马俑只晚了约50年时间,但在这半个世纪中,人们的思想方法及审美情趣等的变化,还是相当显著的。就秦俑而论,它是纯粹的陶艺制品。由此看来,当时的人们恐怕只想到了用陶塑这一种手段表达自己的意愿。而且制成的陶俑,呈静态的单一姿势,不能活动。然而阳陵汉俑就不同了,它除了陶制的身躯之外,还附加以木制的可以转动的双臂,从而增加了俑体的动感。另外又给陶木组成的俑体穿上丝绸衣服、进一步增强其动感,可见汉俑的表现手段比秦俑要复杂。不妨说,阳陵汉俑是陶塑、木雕、服饰三种表现手段相结合的产物。值得一提的是,阳陵汉俑制作者对于俑体生理特征的表现,这在秦俑里是压根儿没有的。应该说,这也是汉俑表现手段比秦俑多样化的反映。 其四,秦俑模少塑多,汉俑模多塑少。秦俑和汉俑的制作工艺,都是有模有塑的,但二者模塑的多少却存在差别。一般地讲,秦俑制作由下而上分为足踏板、脚、腿、体腔、臂、手、头颈7个部分。这之中除足踏板全部模制外,其余从脚到头很少模制。即令是模制部分如俑头的初胎,亦需要复泥加以重新雕塑,而不是一次性模制成型。值得注意的是,考古工作者在论述秦俑制作工艺时,对不少模制的地方,都十分谨慎地标注“可能使用范模”的字样[6](P80),以表示尚有商榷的余地。当然,秦陵陶马的制作,使用范模的情况要多一些。但模制后仍普遍需 要复泥加塑,所采用的是模塑结合的方法。阳陵汉俑的工艺流程虽与秦俑近似,但仍有明显的不同。最新的研究结果表明,阳陵汉俑的制作分为7步:1、模制,分别制出头、躯干、腿、脚(汉长安城出土模具有臀与大腿连在一起者,据此推测,阳陵汉俑的模制很可能也是如此);2、加塑(主要是头部的耳鼻及躯体的阳具等);3、烧制;4、着色;5、烘烧;6、雕琢(推测工作的主要对象应是木制的双臂);7、组装。这之中,第一步模制显然工作量最大,是基础性的。相比之下,第三步加塑工作量并不很大,称之为模多塑少,还是合乎实际的。 以上所述,仅为秦俑和汉俑艺术特色不同点的最主要方面,至于一些较细微的差别,如秦俑的胡子是塑造的、立体式的,且先塑后绘,而汉俑的胡子则是用平涂彩绘的方法绘制成的,不经塑造,亦无立体感等等,限于篇幅,就不再一一列论了。 页【参考文献】 [1]王学理.阳陵春色大汉风采[A].黄留珠.周秦汉唐研究:[C].西安:三秦出版社,1998. [2]袁仲一.秦俑艺术[A].袁仲一等.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论文集[C].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89. [3]王学理.中国汉阳陵彩俑[M].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1992. [4]黄留珠.中国地域文化•秦文化卷[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1997. [5]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 [6]秦俑坑考古队.秦始皇陵兵马俑坑出土的陶俑陶马的制作工艺[A].袁仲一等.秦俑研究文集[C].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0. 【 原文 少年中国说原文俱舍论原文大医精诚原文注音大学原文和译文对照归藏易原文 出处】《《西北大学学报》:哲社版》(西安)2000年04期第141,143
本文档为【[最新]秦兵马俑与阳陵汉俑艺术特色之比较】,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713593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9KB
软件:Word
页数:6
分类:企业经营
上传时间:2018-09-17
浏览量:49